TWI693770B -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770B
TWI693770B TW108119322A TW108119322A TWI693770B TW I693770 B TWI693770 B TW I693770B TW 108119322 A TW108119322 A TW 108119322A TW 108119322 A TW108119322 A TW 108119322A TW I693770 B TWI693770 B TW I6937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ower
voltage
mai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591A (zh
Inventor
宋鵬飛
Original Assignee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9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3770B/zh
Priority to CN201910531705.9A priority patent/CN112039045B/zh
Priority to US16/861,570 priority patent/US1099872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7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6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5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6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for load balancing, symmetrisation,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包括一個主電源供應器以及一個以上的子電源供應電路,此電力負載分配系統依照主電源供應器與子電源供應電路所提供的電力的差異來控制子電源供應電路的電力供應狀態。

Description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電壓伺服電路控制子電源供電能力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目前需求大功率或要求高可靠性的電子產品一般會採用冗餘電源供電的技術。此種技術是設計多個電源供應器來提供電力至電子產品,其一優勢是在某一個電源供應器無法供電時可以由冗餘的其它電源供應器來進行供電,另一優勢則是在正常工作時可以由多個電源供應器共同供電(亦即負載分配,Load Share)而藉此減少單一電源供應器的負載率。
對於某些空間有限但需要用到冗餘電源供電技術的電子裝置,由於無法在電子裝置中同時裝入兩個以上的電源供應器,因此除了內建一個電源供應器之外,還必須外接一個電源供應器以實現冗餘電源供電的功能。然而,在現有的技術中,上述技術中同時使用的內建與外接電源必須採用完全相同功能的電源供應器,並且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器都需要具備有負載分配的功能才行。這樣的技術現況限制了電源供應器的可選擇性,並且由於具備負載分配功能的電源供應器的成本較高,所以還會拉高電子產品的製作成本。
有鑑於此,本說明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不需要採用相同電源供應器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甚至主電源供應器不需要具備負載分配的功能。
從一個角度來看,本說明提供一種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包括:主電源供應器、子電源供應器組、升壓電路以及電源比對電路。主電源供應器包括主電源輸出端對,且主電源供應器從主電源輸出端對提供主輸出電流。子電源供應器組包括至少一個子電源供應電路,每一個子電源供應電路包括一個子電源及一個子電源控制電路,其中,子電源包括子電源輸出端對及偵測輸入端,並根據從偵測輸入端接收的信號而決定從子電源輸出端對提供的子輸出電流與子輸出電壓;子電源控制電路電性耦接至主電流檢測電路、子電源輸出端對及偵測輸入端並產生與該子電源控制電路提供的電力相關的子電源負載信號及子電壓參考信號。升壓電路包括參考電壓端、升壓輸出端及控制輸入端,升壓電路從參考電壓端提供參考電壓,並根據控制輸入端接收的信號而決定從升壓輸出端提供的升壓電壓。電源比對電路包括主電流檢測電路及電壓伺服電路,其中,主電流檢測電路電性耦接至主電源輸出端對以產生與該主電源供應器提供的電力相關的主電源負載信號及主電壓參考信號;電壓伺服電路電性耦接至主電流檢測電路、子電源控制電路及升壓電路,其從主電流檢測電路獲取主電壓參考信號、從子電源控制電路獲取子電壓參考信號、從升壓電路獲取參考電壓,並在主電壓參考信號與子電壓參考信號符合一預設關係時,獲取主電壓參考信號與子電壓參考信號之間的差異值並根據此差異值與參考電壓之間的差異而決定提供至控制輸入端的控制信號的內容。其中,子電源控制電路更電性耦接至主電流檢測電路以獲得主電源負載信號、根據主電源負載信號與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從子電壓參考信號與升壓電壓中擇一作為產生調整信號的依據,並將調整信號輸出往偵測輸入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主電流檢測電路包括一個電阻及一個電流誤差放大器,此電阻與主電源輸出端對串連,此電流誤差放大器與此電阻並連。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子電源控制電路包括子電流檢測電路以及負載分配控制電路。子電流檢測電路電性耦接至子電源輸出端對以產生前述的子電源負載信號及子電壓參考信號;負載分配控制電路電性耦接至主電流檢測電路、子電流檢測電路以及偵測輸入端,其取得主電源負載信號及子電源負載信號、根據主電源負載信號與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決定自子電壓參考信號與升壓電壓二者中擇一作為產生調整信號的電源,並且將所產生的調整信號輸出往偵測輸入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子電流檢測電路包括一個電阻及一個電流誤差放大器,此電阻與子電源輸出端對串連,此電流誤差放大器與此電阻並連。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更包括第一合路控制電路及第二合路控制電路,第一合路控制電路根據主電源輸出端對的輸出狀況而決定是否將主電源供應器的輸出提供至負載,第二合路控制電路根據子電源輸出端對的輸出狀況而決定是否將子電源的輸出提供至負載。
綜合來看,本說明所提供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可以依照主電源供應器與子電源供應器所提供的電力差異來控制子電源供應器的電力供應狀態,因此主電源供應器並不需要選擇使用具備負載分配功能的電源供應器,可以減少在電力負載分配系統中對於主電源供應器選擇的限制性,還可以降低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設置成本。
請參考圖1,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包括了主電源供應器100、包括子電源120與子電源控制電路125的子電源供應器組、升壓電路160,以及包括主電流檢測電路140與電壓伺服電路180的電源比對電路。主電源供應器100電性耦接至主電流檢測電路140,主電流檢測電路140進一步電性耦接至子電源控制電路125與電壓伺服電路180,電壓伺服電路180進一步電性耦接至升壓電路160與子電源控制電路125,子電源控制電路125進一步電性耦接至升壓電路160與子電源120。
具體來看,主電源供應器100包括由電源輸出端102a與102b組成的主電源輸出端對,且藉由主電源輸出端對而對外提供電力(包括主輸出電壓V M以及主輸出電流I M)。主電流檢測電路140電性耦接於主電源輸出端對以檢測主電源供應器100提供的電力,並藉此獲得相應的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及主電壓參考信號VRM。此處提到的主電源負載信號LRM一般是由量測到的主輸出電流I M轉換而成的電壓信號;類似的,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同樣可以是由量測到的主輸出電流I M轉換而成的電壓信號。事實上,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及主電壓參考信號VRM也可以是進一步將前述轉換而得的電壓信號依照設計需求放大或縮小特定倍率而成的電壓信號。藉由將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及主電壓參考信號VRM進行不同倍率的放大或縮小,可以使得如子電源控制電路125與電壓伺服電路180等後續運用此信號的電路在設計時更有彈性。因此,主電源負載信號LRM的數值並不一定要等同於主電壓參考信號VRM的數值。
在另一方面,子電源120包括由電源輸出端122a與122b組成的子電源輸出端對以及偵測輸入端124,且子電源120根據偵測輸入端124的電壓而調整從子電源輸出端對提供的電力(包括子輸出電壓V S或子輸出電流I S)。子電源控制電路125電性耦接於子電源輸出端對以檢測子電源供應器120提供的電力,並藉此獲得相應的子電源負載信號(未繪示於圖1中)及子電壓參考信號VRS。同樣的,子電源負載信號及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一般是由量測到的子輸出電流I S轉換而成的電壓信號,或者可以是進一步將轉換而成的電壓信號依照設計需求放大或縮小特定倍率而成的電壓信號。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子電壓參考信號VRS可以是子輸出電壓Vs或者是與子輸出電壓Vs的大小相關連的電壓信號。應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子電源120被設計成偵測輸入端124的電壓越高則輸出電壓就越低的狀態,但這並非本技術的必要條件。此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子電源120設計為其它狀態並調整其它相關電路的設計規格而不影響本技術的施行,此種變化是此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本說明的揭露而完成,在此不特別加以說明。
進一步的,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會將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進行比較,並根據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決定調整信號的內容(例如調整信號的電壓)。除此之外,子電源控制電路125還會將子電壓參考信號VRS輸出至電壓伺服電路180以供電壓伺服電路180使用。
前述由主電流檢測電路140所產生的主電壓參考信號VRM會被輸出至電壓伺服電路180。電壓伺服電路180從主電流檢測電路140接收主電壓參考信號VRM以及從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接收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然後會將主電壓參考信號VRM與子電壓參考信號VRS進行比較。在本實施例中,當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大於或等於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的時候就表示主電源供應器100供應的電力不低於子電源120所供應的電力,此時電壓伺服電路180停止運作,而且子電源控制電路125以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作為產生調整信號時所使用的電源並將所產生的調整信號輸出到偵測輸入端124,而子電源220就會根據調整信號的電壓來調整其提供的子輸出電壓V S以及子輸出電流I S
相對的,在本實施例中,當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小於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的時候就表示主電源供應器100供應的電力已經低於子電源120所供應的電力,此時電壓伺服電路180會先獲取主電壓參考信號VRM與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之間的差異值,並根據此差異值與從升壓電路160接收的參考電壓REF之間的差異來決定提供至升壓電路160的控制輸入端162的控制信號CTL的內容。
升壓電路160包括控制輸入端162、參考電壓端164及升壓輸出端166,其藉由參考電壓端164提供一個固定的參考電壓REF到電壓伺服電路180,並且根據從控制輸入端162接收的信號內容而決定從升壓輸出端166所提供的升壓電壓V B。在本實施例中,升壓電壓V B被送到子電源控制電路125中,而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會以升壓電壓V B作為產生調整信號時使用的電源,並將所產生的調整信號輸出到偵測輸入端124。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會在主電源負載信號LRM不小於子電源負載信號的時候選擇將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作為產生調整信號時所使用的電源,並將調整信號輸出到偵測輸入端124;在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小於子電源負載信號的時候,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會選擇將升壓電壓V B作為產生調整信號時所使用的電源,並將調整信號輸出到偵測輸入端124。應注意的是,由於調整信號是有可能被直接提供到偵測輸入端124的電壓信號,所以調整信號的電壓的變化範圍應隨著偵測輸入端124所能接受的電壓範圍而決定。當然,調整信號的電壓也有可能是在經過縮放之後才被提供到偵測輸入端124,而在這種情況下則應使縮放之後的調整信號的電壓介於偵測輸入端124所能接受的電壓範圍之內以維持電路的正常運作。
在本實施例中,升壓電路160被設計成會隨著控制信號CTL的電壓逐漸上升而使升壓電壓V B逐漸下降,而電壓伺服電路180則被設計成會隨著主電壓參考信號VRM與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之間的差異值與參考電壓REF的值之間的差異越大而對應的調升控制信號CTL的電壓。也就是說,假若參考電壓REF的值為0,則在子電壓參考信號VRS大於主電壓參考信號VRM而導致電壓伺服電路180進行運作的狀況下,升壓電路160輸出的升壓電壓V B會使調整信號的現有電壓升高,藉此先將子電源120提供的電力向下調整。接下來,由於子電源120提供的電力被向下調整,子電壓參考信號VRS與主電壓參考信號VRM之間的差異就會縮小,於是控制信號CTL的電壓會變小而導致升壓電壓V B上升幅度減小但是升壓電壓V B繼續上升,最終導致子電源120提供的電力進一步地往下調降。最終,在參考電壓REF為0的設計條件下,子電源120提供的電力會被一路調降直到主電壓參考信號VRM等同於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為止。也就是說,當子電源120提供的電力過大時,電壓伺服電路180可以藉由控制升壓電路160來調降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避免子電源120被過度使用。
相對的,在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大於等於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的狀況下,亦即主電源供應器100所提供的電力大於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的時候,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會比較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並根據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決定調整信號的內容。在本實施例中,子電源控制電路125被設計成在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的差異越大的時候會使調整信號的電壓越大。當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小於主電源供應器100所提供的電力並使得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大於等於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的時候,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所輸出的調整信號的電壓可以使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略微增大,而隨著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增大,主電源負載信號LRM與子電源負載信號的差異就會變小,於是調整信號的電壓會變小而進一步加大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最終,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會被推升到與主電源供應器100所提供的電力約略相當,並再轉由電壓伺服電路180以上述方式調整子電源120提供電力的機制之下開始降低所提供的電力。
因此,根據上述的調整機制就可以很容易地調整主電源供應器100與子電源120所提供的電力。
接下來請參照圖2A,其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力負載分配系統提供電力以驅動負載290。在本實施例中,主電源供應器200、子電源220、升壓電路260與電壓伺服電路280的運作方式與電性耦接方式都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大致相同,所以在此實施例中對於相關的內容僅作摘要說明而不詳細贅述。與圖1明顯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增加了兩個合路控制電路270與272,並且主電源供應器200與子電源220所提供的電力會經過合路控制電路270所控制的開關而被整合並提供至負載290。合路控制電路270與272分別用於即時監控電源輸出端202a與電源輸出端222a的電位並據而控制所連接的開關(圖上所示的FET),以藉此避免電流倒灌的狀況發生。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中的子電源控制電路包括了子電流檢測電路250、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以及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
詳細來看,在本實施例中,主電流檢測電路240包括了一個電阻R1以及一個電流誤差放大器242,其中,電阻R1串接於電源輸出端202b與負載290之間,而電流誤差放大器242則與電阻R1並連。藉此,主電流檢測電路240可以偵測出主輸出電流I M的值,並且藉由預先設定好的縮放倍率來縮放主輸出電流I M的值而分別獲得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及主電壓參考信號VRM。類似的,子電流檢測電路250包括了一個電阻R2以及一個電流誤差放大器252,其中,電阻R2串接於電源輸出端222b與負載290之間,而電流誤差放大器252則與電阻R2並連。藉此,子電流檢測電路250可以偵測出子輸出電流I S的值,並且藉由預先設定好的縮放倍率來縮放子輸出電流I S的值而分別獲得子電源負載信號LRS及子電壓參考信號VRS。
上述的主電源負載信號LRM及子電源負載信號LRS被傳送到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之中,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則依照圖1實施例中的子電源控制電路125的相關操作機制來進行運作並由此產生了調整信號ADJ。另外,上述的主電壓參考信號VRM以及子電壓參考信號VRS被傳送到電壓伺服電路280,電壓伺服電路280根據主電壓參考信號VRM、子電壓參考信號VRS以及從參考電壓端264接收到的參考電壓REF,依照圖1實施例中的電壓伺服電路180的相關操作機制而決定控制信號CTL的電壓大小,並將控制信號CTL經過控制輸入端262而傳送到升壓電路260。升壓電路260根據控制信號CTL而產生對應的升壓電壓V B並將其傳送到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前述由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所產生的調整信號ADJ在被送達偵測輸入端224之前,會先進入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會對調整信號ADJ進行預先設定好的縮放操作,並將縮放過的調整信號ADJ提供至偵測輸入端224。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是為了改變調整信號ADJ的電壓大小以使偵測輸入端224能夠接收到適當大小的電壓。也就是說,假若調整信號ADJ的電壓大小原本就可以符合偵測輸入端224的輸入規格,那麼在此就可以省去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
如前所述,子電壓參考信號VRS可以是子電源220所提供的子輸出電壓。請參照圖2B,其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子電壓參考信號VRS是由子電源220的輸出端222a所輸出的電壓信號,也就是圖1所示的子輸出電壓Vs。在本實施例中,子電壓參考信號VRS直接被分別提供至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以及電壓伺服電路280。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子電壓參考信號VRS可以被直接提供至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然後再由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將其轉傳至電壓伺服電路280。本圖中其它的電路連接方式與操作方法都可參考先前提及的實施例的內容,在此就不重複說明。
上述各實施例中所提及的電路架構可以被使用在具有多個子電源供應電路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中。請參照圖3,其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中,主電源供應器300、主電流檢測電路340、升壓電路360與電壓伺服電路380的運作方式都與圖1或圖2所示的實施例相似。子電源供應電路310包括圖1所示的子電源120與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或者包括圖2A與圖2B所示的子電源220、子電流檢測電路250、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與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相同的,子電源供應電路320也包括圖1所示的子電源120與子電源控制電路125,或者包括圖2所示的子電源220、子電流檢測電路250、負載分配控制電路254與比例電流放大電路256。根據前述實施例的說明可知,圖3所示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可以同時控制子電源供應電路310與320提供電力的狀況,待其達成調節目標後,主電源供應器、升壓電路360與電壓伺服電路380與圖1或圖2所示的實施例相似的運作方式,完成整個電力分配系統的調節任務,因此具有分配負載的功能。
應注意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僅使用了一個主電源供應器及兩個子電源供應電路,但是此領域的技術人員當能根據圖3所示的電路連接方式同時連接一個主電源供應器及超過兩個的子電源供應電路而成為一個電力負載分配系統。此種變化可以根據本說明揭露的技術內容而輕易完成,在此就不多加說明。
根據說明揭露的技術原理,對其中的部分類比電路可以採用數位電路或者微控制器電路輕易實現相同功能,再此亦不多加說明。
根據上述,本說明所提供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可以依照主電源供應器與子電源供應器所提供的電力差異來控制子電源供應器的電力供應狀態,而主電源供應器並不需要選擇使用具備負載分配功能的電源供應器,因此可以減少在電力負載分配系統中對於主電源供應器選擇的限制性,還可以降低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設置成本。
100、200、300:主電源供應器 102a、102b、122a、122b、202a、202b:電源輸出端 120、220:子電源 124、224:偵測輸入端 125:子電源控制電路 140、240、340:主電流檢測電路 160、260:升壓電路 162、262:控制輸入端 164、264:參考電壓端 166、266:升壓輸出端 180、280:電壓伺服電路 242、252:電流誤差放大器 250:子電流檢測電路 254:負載分配控制電路 270、272:合路控制電路 290:負載 310、320:子電源供應電路 ADJ:調整信號 CTL:控制信號 IM:主輸出電流 IS:子輸出電流 LRM:主電源負載信號 LRS:子電源負載信號 R1、R2:電阻 REF:參考電壓 VB:升壓電壓 VM:主輸出電壓 VRM:主電壓參考信號 VRS:子電壓參考信號 VS:子輸出電壓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 圖2A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 圖2B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的電路方塊圖。
100:主電源供應器
102a、102b、122a、122b:電源輸出端
120:子電源
124:偵測輸入端
125:子電源控制電路
140:主電流檢測電路
160:升壓電路
162:控制輸入端
164:參考電壓端
166:升壓輸出端
180:電壓伺服電路
CTL:控制信號
IM:主輸出電流
IS:子輸出電流
LRM:主電源負載信號
REF:參考電壓
VB:升壓電壓
VM:主輸出電壓
VRM:主電壓參考信號
VRS:子電壓參考信號
VS:子輸出電壓

Claims (8)

  1. 一種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主電源供應器,包括一主電源輸出端對,且該主電源供應器從該主電源輸出端對提供一主輸出電流; 一子電源供應器組,包括至少一子電源供應電路,每一個子電源供應電路至少包括: 一子電源,包括一子電源輸出端對及一偵測輸入端,該子電源根據從該偵測輸入端接收的信號而決定從該子電源輸出端對所提供的一子輸出電流與一子輸出電壓;以及 一子電源控制電路,電性耦接至該子電源輸出端對及該偵測輸入端以產生與該子電源控制電路提供的電力相關的一子電源負載信號及一子電壓參考信號; 一升壓電路,包括一參考電壓端、一升壓輸出端及一控制輸入端,該升壓電路從該參考電壓端提供一參考電壓,並根據該控制輸入端接收的信號而決定從該升壓輸出端提供的一升壓電壓;以及 一電源比對電路,包括: 一主電流檢測電路,電性耦接至該主電源輸出端對以產生與該主電源供應器提供的電力相關的一主電源負載信號及一主電壓參考信號;以及 一電壓伺服電路,電性耦接至該主電流檢測電路、該子電源控制電路及該升壓電路,該電壓伺服電路從該主電流檢測電路獲取該主電壓參考信號、從該子電源控制電路獲取該子電壓參考信號、從該升壓電路獲取該參考電壓,並在該主電壓參考信號與該子電壓參考信號符合一預設關係時,獲取該主電壓參考信號與該子電壓參考信號之間的一差異值並根據該差異值與該參考電壓之間的差異而決定提供至該控制輸入端的一控制信號的內容; 其中,該子電源控制電路更電性耦接至該主電流檢測電路以獲得該主電源負載信號、根據該主電源負載信號與該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從該子電壓參考信號及該升壓電壓擇一作為產生一調整信號的依據,並將該調整信號輸出至該偵測輸入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子電源控制電路包括一子電流檢測電路以及一負載分配控制電路,其中, 該子電流檢測電路電性耦接至該子電源輸出端對以產生該子電源負載信號及該子電壓參考信號;以及 該負載分配控制電路電性耦接至該主電流檢測電路、該子電流檢測電路、該升壓電路以及該偵測輸入端,該負載分配控制電路取得該主電源負載信號及該子電源負載信號、根據該主電源負載信號與該子電源負載信號之間的差異而自該子電壓參考信號與該升壓電壓二者中擇一作為產生該調整信號的電源,並將產生的該調整信號傳送往該偵測輸入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子電源控制電路更包括一比例電流放大電路,該比例電流放大電路電性耦接於該負載分配控制電路與該偵測輸入端之間以在接收並縮放該調整信號之後將縮放過的該調整信號提供至該偵測輸入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子電壓參考信號為該子輸出電壓,且該子電流檢測電路不經過該負載分配控制電路而將該子電壓參考信號輸出至該電壓伺服電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子電流檢測電路包括一電阻及一電流誤差放大器,該電阻與該子電源輸出端對串連,該電流誤差放大器與該電阻並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子電壓參考信號為該電阻兩端的電位差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合路控制電路及一第二合路控制電路,該第一合路控制電路根據該主電源輸出端對的輸出狀況而決定是否將該主電源供應器的輸出提供至一負載,該第二合路控制電路根據該子電源輸出端對的輸出狀況而決定是否將該子電源的輸出提供至該負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力負載分配系統,其中該主電流檢測電路包括一電阻及一電流誤差放大器,該電阻與該主電源輸出端對串連,該電流誤差放大器與該電阻並連。
TW108119322A 2019-06-04 2019-06-04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TWI693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322A TWI693770B (zh) 2019-06-04 2019-06-04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CN201910531705.9A CN112039045B (zh) 2019-06-04 2019-06-19 电力负载分配系统
US16/861,570 US10998722B2 (en) 2019-06-04 2020-04-29 Load-sharing power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322A TWI693770B (zh) 2019-06-04 2019-06-04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770B true TWI693770B (zh) 2020-05-11
TW202046591A TW202046591A (zh) 2020-12-16

Family

ID=7189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322A TWI693770B (zh) 2019-06-04 2019-06-04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8722B2 (zh)
CN (1) CN112039045B (zh)
TW (1) TWI693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2126B (zh) * 2021-09-23 2021-12-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流保护方法、装置及供电电路
US11522356B1 (en) 2021-10-26 2022-12-06 Appleton Grp Llc Power supply overcurrent event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0658A (en) * 2006-09-29 2008-07-16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Hardware base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ry for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US20110001359A1 (en) * 2009-07-03 2011-01-0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oad sharing device and parallel power supply therewith
US8415901B2 (en) * 2008-11-26 2013-04-09 Wireless Environment, Llc Switch sensing emergency lighting device
US8963370B2 (en) * 2010-09-03 2015-02-24 Tdk-Lambda Uk Limited Load sharing apparatus
TW201628306A (zh) * 2015-01-30 2016-08-01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用電源控制電路及使用其之備用電源供應系統
US20170310205A1 (en) * 2015-01-15 2017-10-26 R2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Joint Control of a Power Source and Active Fil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3831B2 (en) * 2010-09-21 2013-08-2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onomous control in current share power supplies
CN103595038B (zh) * 2012-08-14 2016-08-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均流及降压均流合并应用的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组合
US8953370B2 (en) 2013-02-21 2015-02-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mory cell with decoupled read/write path
CN105990999A (zh) * 2015-01-27 2016-10-0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47290A (zh) * 2017-06-07 2017-09-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源模块及电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0658A (en) * 2006-09-29 2008-07-16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Hardware base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ry for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US8415901B2 (en) * 2008-11-26 2013-04-09 Wireless Environment, Llc Switch sensing emergency lighting device
US20110001359A1 (en) * 2009-07-03 2011-01-0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oad sharing device and parallel power supply therewith
US8963370B2 (en) * 2010-09-03 2015-02-24 Tdk-Lambda Uk Limited Load sharing apparatus
US20170310205A1 (en) * 2015-01-15 2017-10-26 R2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Joint Control of a Power Source and Active Filter
TW201628306A (zh) * 2015-01-30 2016-08-01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用電源控制電路及使用其之備用電源供應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045B (zh) 2022-05-10
CN112039045A (zh) 2020-12-04
US10998722B2 (en) 2021-05-04
TW202046591A (zh) 2020-12-16
US20200389023A1 (en)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9349B (zh) 并联连接的不间断电源系统中的电池负载分配
EP0059089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2006254669A (ja) 電流バランス回路
TWI505592B (zh) 電源供應器系統及方法、及電源供應器單元
TWI693770B (zh) 電力負載分配系統
US20180123454A1 (en) Load sharing between parallel connected power converters
JPH0117332B2 (zh)
US20140132070A1 (en) Rack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331117B2 (en) Multiple power supplies balance system
US8854848B1 (en) Power supplying device having programmable current-balancing control
US7619396B2 (en) Thermal dissipation improved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201407919A (zh) 主動均流及降壓均流合併應用之電源系統及電源系統組合
US7288951B1 (en) Burn-in system having multiple power modes
US200200707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oosting power supplied at a remote node
JP2005327270A (ja) 電圧レギュレータフィードバック保護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167719A1 (en)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
CN101676830A (zh) 半导体电路
US9148138B2 (en) Connection apparatus
JP5015905B2 (ja) 多並列電源装置
WO2015170387A1 (ja) 電源多重化システムおよび被電力給電ユニット
JP2001095232A (ja)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TW201322630A (zh) 多功能信號輸出裝置
JPH0993929A (ja) 並列冗長電源システム
US20230409096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693438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