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1189B -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 Google Patents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1189B
TWI691189B TW107142297A TW107142297A TWI691189B TW I691189 B TWI691189 B TW I691189B TW 107142297 A TW107142297 A TW 107142297A TW 107142297 A TW107142297 A TW 107142297A TW I691189 B TWI691189 B TW I6911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nsing
signal
communic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1326A (zh
Inventor
謝振榆
吳峻嘉
賴英傑
蔡俊男
蘇育賢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7142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11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1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132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包含:複數個感測端控制元件、一通訊端控制元件及一無線通訊元件。感測端控制元件具有一感測端訊號接收埠以接收感測器的感測訊號,一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擷取感測訊號而成一環境值資料,一資料編輯單元編輯環境值資料成一感測值資料且經由一感測端資料傳送埠以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傳送。通訊端控制元件具有複數個通訊端資料接收埠以接收感測值資料,一資料整合單元收集所有的感測值資料整合成一上傳資料,且經由一資料上傳單元連接一通訊端資料傳送埠將上傳資料傳送至一連接於一遠端伺服器的無線通訊元件。

Description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環境感測器,特別是相關於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長期以來,火力發電廠及民間工廠運作時產生的氣體及廢水一直排放到生態環境中,導致台灣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為了解環境汙染的程度,政府及相關企業已普遍使用各種環境感測器來監測環境品質。常被使用的環境感測器包括溫溼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空氣品質感測器、紫外線指數感測器。這些環境感測器的感測訊號都可以利用物聯網的運算平台以進行大數據分析及資料展示。
然而,隨著環境感測器的感測項目、品牌規格之差異,其採用的訊號傳輸介面類型也不一樣,例如:I2C、UART、SPI、類比訊號。造成在同時使用多種環境感測器來構建感測系統時,必須分別透過個別不同訊號傳輸介面的通訊裝置才能達成與物聯網的連接,也因此造成各種環境感測器所傳送至物聯網的感測結果是互相獨立且分散的,致使在進行統整性的大數據分析及資料展示上變得更為困難,而失去效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可以有效整合各種不同的環境感測器,以在後續的資料處理上獲得優化。
本發明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係用於整合複數個環境感測器,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包含:複數個感測端控制元件,各自具有一感測端訊號接收埠、一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一資料編輯單元及一感測端資料傳送埠,各個該感測訊號接收埠各自連接於不同的該環境感測器,且各個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係各自模擬成相符於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取得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的感測訊號,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根據該環境感測器的訊號傳輸介面的類型而以對應的訊號校正及轉換方式處理該感測訊號而得到一環境感測值,該資料編輯單元訊號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將該環境感測值以一預定的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編輯為感測值資料,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訊號連接於該資料編輯單元,以將該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的感測值資料以一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予以傳送;一通訊端控制元件,具有複數個通訊端資料接收埠、一資料整合單元、一資料上傳單元及一通訊端資料傳送埠,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各自連接於個別的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用以接收來自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的該感測值資料,該資料整合單元訊號連接於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而將所有接收到的該感測值資料予以收集整合成單一筆上傳資料,該資料上傳單元訊號連接於該資料整合單元及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以將該上傳資料經由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傳送至一無線通訊元件;以及該無線通訊元件,訊號連接於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以無線方式傳送該上傳資料至一遠端監控伺服器,其中,該遠端監控伺服器係為一雲端資料庫,以供經由網路而瀏覽該上傳資料,及/或該遠端監控伺服器係為一消息隊列遙測傳 輸(MQTT)伺服器,基於一發佈/訂閱方式而自動發佈該上傳資料至一訂閱端監控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之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與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之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係以模擬方式模擬成相同的訊號傳輸介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之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係模擬成相符於該無線通訊元件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將該上傳資料傳送至該無線通訊元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係為一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通訊協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主動對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輪流發送一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係經設置在接收到該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時回傳該感測值資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係以一預定的時間間隔而經由該無線通訊元件傳送該上傳資料至該雲端資料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其中該預定的時間間隔為十五秒。
本發明的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的技術功效如下。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藉由該感測端控制元件的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模擬成相符於各種環境感測器之訊號傳輸介面類型以接收各種環境感測器的感測訊號。另外,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係能透過共同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傳輸該感測值資料給該通訊端控制元件。該通訊端控制元件整合自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傳送的該感測值 資料而成單一筆該上傳資料,並以該無線通訊元件傳送至該遠端伺服器。因此,多種環境感測器能藉由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被有效地整合,且能透過共同的訊號傳輸介面而達成與物聯網的連接。另外,本發明可以視需求而新增或移除各種環境感測器,使得環境感測器在物聯網應用上具有更多彈性。
100: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1:感測端控制元件
11:感測端訊號接收埠
12: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
13:資料編輯單元
14:感測端資料傳送埠
2:通訊端控制元件
21:通訊端資料接收埠
22:資料整合單元
23:資料上傳單元
24:通訊端資料傳送埠
3:無線通訊元件
4:遠端監控伺服器
41:雲端資料庫
42: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
51:電腦
52:手機
D:感測值資料
M:感測訊號
N:環境感測值
P: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
S0:步驟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5:步驟
S6:步驟
S7:步驟
S8:步驟
S9:步驟
T:預定的時間間隔
U:上傳資料
W:環境感測器
t:時間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的示意圖;〔第2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的方塊示意圖;〔第3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的運作的流程示意圖。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3圖,而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
如第1圖至第2圖所示,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100,係用於整合複數個環境感測器W,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100包含:複數個感測端控制元件1、一通訊端控制元件2及一無線通訊元件3。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複數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各自具有一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一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12、一資料編輯單元13及一感測端資料傳送埠14。具體而言,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為一微控制器的控制模組,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的各個該感測訊號接收埠11各自連接於不同的該環境感測器W,例如一溫溼度感測器、一壓力感測器及一紫外線指數感測器。
如第2圖所示,各個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係各自模擬成相符於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W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取得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W的感測訊號M。具體而言,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係以軟體程式而模擬成與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W之訊號傳輸介面類型一樣的訊號傳輸介面。例如,該環境感測器W的訊號傳輸介面為I2C傳輸介面,則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的訊號傳輸介面能藉由軟體程式的編寫而模擬成一I2C傳輸介面,以對應於該環境感測器W的I2C訊號傳輸介面。當然,該環境感測器W之訊號傳輸介面也可以是UART、SPI、類比訊號或其他的訊號傳輸介面,而本發明的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的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皆可藉由軟體程式而模擬成與之對應的訊號傳輸介面類型,而實現該感測訊號M之接收。
在本實施例中,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12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根據該環境感測器W的訊號傳輸介面的類型而以對應的訊號校正及轉換方式處理該感測訊號M而得到一環境感測值N。具體而言,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12係對於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所接收的該感測訊號M以符合該環境感測器W之傳輸數據格式之方式進行讀取,所讀取出的數據通常會包括原始數據及相關的校準數據,再對該原始數據及該校準數據以該環境感測器W所規定的數據取值方式進行相互比對或代入公式計算,從而得到實際能夠被利用的數值,即該環境感測值N。
該資料編輯單元13訊號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12,將該環境感測值N以一預定的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編輯為一感測值資料D。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資料編輯單元13係將該環境感測值N轉換成ASCII碼,其中在表示該環境感測值N的數值部分的字節前面會加上代表數據種類的代號作為判別字節,例如,「P」代表壓力,「T」代表溫度,「A」代表高度,並且在最前面再加上代表數據筆數的數字。例如,若量測到的該環境感測值N有三筆,氣壓數 據為1010.25hPa,溫度數據為27.5度,高度數據為26.5公尺,則以上述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編輯所編輯出的感測值資料D則為「3P1010.25T00027.5A00026.5」。
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14訊號連接於該資料編輯單元13,以將該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的該感測值資料D以一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P予以傳送。具體而言,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的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14接收到該感測值資料D後,以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P傳送該感測值資料D至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在本實施例中,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P為一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的訊號傳輸協定。當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P也可為I2C或其他訊號傳輸協定。
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具有複數個通訊端資料接收埠21、一資料整合單元22、一資料上傳單元23及一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21各自連接於個別的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14,用以接收來自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的該感測值資料D。在本實施例中,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之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14與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之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21係以軟體程式的編寫而模擬成相同的該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的訊號傳輸介面。
該資料整合單元22訊號連接於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21,而將所有接收到的該感測值資料D予以收集整合成單一筆上傳資料U,該資料上傳單元23訊號連接於該資料整合單元22及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以將該上傳資料U經由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傳送至該無線通訊元件3。具體而言,為提升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與該無線通訊元件3之間的訊號傳輸效率,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藉由該資料整合單元22整合多筆該感測值資料D而成一筆該上傳資料U。其中,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的訊號傳輸介面可以軟體程式的編寫而模擬成相符於該無線通訊元件3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在本實施例中,該無線通訊元件3的訊號傳輸介面係為該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的訊號傳輸介面,因此,該通訊端 控制元件2的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亦以軟體程式的編寫而模擬成該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的訊號傳輸介面。當然,若該無線通訊元件3的訊號傳輸介面為I2C或其他類型,本發明的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的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亦可模擬成I2C或對應於其他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
請參看第1圖及第2圖,在本實施例中,該無線通訊元件3為一WiFi晶片,訊號連接於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24,以無線方式傳送該上傳資料U至一遠端監控伺服器4。其中,該遠端監控伺服器4係為一雲端資料庫41,用戶可以使用電腦51透過網路連接該雲端資料庫41以瀏覽該上傳資料U。另外,該遠端監控伺服器4亦可為一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42,且基於一發佈/訂閱方式而自動發佈該上傳資料U至一訂閱端監控裝置(例如:手機52)。具體而言,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100藉由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以控制該無線通訊元件3,以將該上傳資料U發佈至該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42,該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42則傳送該上傳資料U至訂閱的用戶端。
本發明的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100的運作流程如第3圖所示。在步驟S0,各個該環境感測器W傳送該感測訊號M至對應的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在步驟S1,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主動對第一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發送一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在步驟S2,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在接收到該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時回傳該感測值資料D,此時,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進入一接收該感測值資料D的狀態。當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判斷已完全接收該感測值資料D後,則進入步驟S3,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對第二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重覆該步驟S1的運作內容。接著進入步驟S4,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對第二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重覆該步驟S2的運作內容。在步驟S5及S6,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對第三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重覆該步驟S1及該步驟S2的運作內容。
若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判斷已接收所有的該感測端控制元件1的該感測值資料D,則進入步驟S7。在該步驟S7,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將接收到的該感測值資料D整合成該上傳資料U,且傳送至該無線通訊元件3。在步驟S8,該無線通訊元件3傳送該上傳資料U至該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42,待該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42發佈該上傳資料U後,進入步驟S9。在該步驟S9,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以一預定的時間間隔T經由該無線通訊元件3以傳送一筆該上傳資料U至該雲端資料庫41,該預定的時間間隔T在本實施例中為15秒。
藉由上述之技術手段,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100藉由該感測端控制元件2的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11以軟體程式而模擬成與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W之訊號傳輸介面類型一樣的訊號傳輸介面。該感測端控制元件2經由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12及該資料編輯單元13處理該感測訊號M而得到該感測值資料D,並以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傳送該感測值資料D至該通訊控制元件2。該通訊端控制元件2接收來自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2的該感測值資料D,並處理成該上傳資料U,再藉由該無線通訊元件3將該上傳資料U傳送至該遠端伺服器4,以供用戶端訂閱及瀏覽。鑑於此,本發明的優點包括:可以有效率地整合多種環境感測器W,且使各種環境感測器能夠以一致的訊號傳輸管道與物聯網相連。另外,本發明在與環境感測器的連接可以視需求新增或移除任一種環境感測器,使得環境感測器在物聯網應用上具有更多彈性。
以上之敘述以及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對於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以下所界定申請專利範圍以及上述之說明而作其他之修改,惟此些修改仍應是為本發明之發明精神而在本發明之權利範圍中。
100: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1:感測端控制元件
2:通訊端控制元件
3:無線通訊元件
41:雲端資料庫
42: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
51:電腦
52:手機
W:環境感測器

Claims (5)

  1. 一種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係用於整合複數個環境感測器,該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包含:複數個感測端控制元件,各自具有一感測端訊號接收埠、一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一資料編輯單元及一感測端資料傳送埠,各個該感測訊號接收埠各自連接於不同的該環境感測器,且各個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係各自模擬成相符於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取得各自對應的該環境感測器的感測訊號,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接收埠,根據該環境感測器的訊號傳輸介面的類型而以對應的訊號校正及轉換方式處理該感測訊號而得到一環境感測值,該資料編輯單元訊號連接於該感測端訊號取值單元,將該環境感測值以一預定的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編輯為感測值資料,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訊號連接於該資料編輯單元,以將該訊號傳輸統整格式的感測值資料以一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予以傳送;一通訊端控制元件,具有複數個通訊端資料接收埠、一資料整合單元、一資料上傳單元及一通訊端資料傳送埠,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各自連接於個別的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用以接收來自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的該感測值資料,該資料整合單元訊號連接於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而將所有接收到的該感測值資料予以收集整合成單一筆上傳資料,該資料上傳單元訊號連接於該資料整合單元及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以將該上傳資料經由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傳送至一無線通訊元件;以及該無線通訊元件,訊號連接於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以無線方式傳送該上傳資料至一遠端監控伺服器,其中,該遠端監控伺服器係為一雲端資料庫,以供經由網路而瀏覽該上傳資料,及/或 該遠端監控伺服器係為一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伺服器,基於一發佈/訂閱方式而自動發佈該上傳資料至一訂閱端監控裝置,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之該感測端資料傳送埠與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之各個該通訊端資料接收埠係以模擬方式模擬成相同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及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之該通訊端資料傳送埠係模擬成相符於該無線通訊元件之對應類型的訊號傳輸介面,以將該上傳資料傳送至該無線通訊元件。
  2. 如請求項1之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共同的訊號傳輸協定係為一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通訊協定。
  3. 如請求項1之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主動對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輪流發送一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各個該感測端控制元件係經設置在接收到該感測值資料要求指令時回傳該感測值資料。
  4. 如請求項1之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端控制元件係以一預定的時間間隔而經由該無線通訊元件傳送該上傳資料至該雲端資料庫。
  5. 如請求項1或4之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其中該預定的時間間隔為十五秒。
TW107142297A 2018-11-27 2018-11-27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TWI691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297A TWI691189B (zh) 2018-11-27 2018-11-27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297A TWI691189B (zh) 2018-11-27 2018-11-27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1189B true TWI691189B (zh) 2020-04-11
TW202021326A TW202021326A (zh) 2020-06-01

Family

ID=7113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297A TWI691189B (zh) 2018-11-27 2018-11-27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1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9498A (zh) * 2020-08-26 2020-11-06 艾聚达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5287B2 (en) * 2002-07-03 2007-02-27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deployment / distributed execution of graphical programs to smart sensors
CN202232241U (zh) * 2011-08-30 2012-05-30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林水肥自动化管理系统
TWI415034B (zh) * 2011-06-22 2013-11-11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s and devices designed for the use of data fusion algorithms for cloud computing
TW201627871A (zh) * 2015-01-22 2016-08-01 yu-jun Huang 整合多功能測讀設備
TW201834474A (zh) * 2017-03-08 2018-09-16 安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系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5287B2 (en) * 2002-07-03 2007-02-27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deployment / distributed execution of graphical programs to smart sensors
TWI415034B (zh) * 2011-06-22 2013-11-11 Nat Univ Chin Yi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s and devices designed for the use of data fusion algorithms for cloud computing
CN202232241U (zh) * 2011-08-30 2012-05-30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农林水肥自动化管理系统
TW201627871A (zh) * 2015-01-22 2016-08-01 yu-jun Huang 整合多功能測讀設備
TW201834474A (zh) * 2017-03-08 2018-09-16 安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326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0904B (zh) 一种统一接入设备的接入服务系统
KR100894506B1 (ko) 다수의 계층을 갖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망 분석 시스템
Abdul-Rahman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using tethered msp430 to thingspeak cloud
Fernandes et al. A framework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anagement for precision vit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based on IEEE 1451 standard
EP2284499A2 (en) Scalable and extensible framework for storing and analyzing sensor data
CN108156263A (zh) 一种物联网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891005A (zh) Iot设备的控制方法、云服务器及iot设备控制系统
EP23860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field device
JP2010130168A (ja) 検針システム
TWI691189B (zh) 模組化感測器整合系統
CN104881982A (zh) 一种自适应抄表策略的智能表具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07493377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热工参数采集装置与方法
US11402244B2 (en)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a measuring circuit
TW202014887A (zh) 機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系統
CN210518384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
US7779124B2 (en) Activ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373361A (zh) 无线采集传输设备和方法
Zwavashe et al. Integrating GSM and Zigbee Wireless Networks for Smart A2 farming Enterprises in Zimbabwe
CN208689460U (zh) 一种施工现场监控系统
US20220368780A1 (en) Assembly type edge system
CN105488969A (zh) 一种温度采集无线协同通信装置
CN109917099A (zh) 一种基于广域无线网的分布式水质监控设备
JPH1188967A (ja) 測定局データ収集装置
CN204360254U (zh) 食用菌栽培环境无线远程监控装置
JP7208312B2 (ja) 環境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