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0445B -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0445B
TWI690445B TW108124152A TW108124152A TWI690445B TW I690445 B TWI690445 B TW I690445B TW 108124152 A TW108124152 A TW 108124152A TW 108124152 A TW108124152 A TW 108124152A TW I690445 B TWI690445 B TW I6904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hassis
opening
longitudinal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4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394A (zh
Inventor
楊安陶
Original Assignee
沃爾奇動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沃爾奇動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沃爾奇動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4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044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4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39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車輛結構的製造方法,尤指一種應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能減少製造過程時的公差。

Description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案係提供一種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尤指一種應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
目前應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將底盤縱向管與底盤橫向管放置於治具後,再將底盤橫向管貼齊於底盤縱向管,以減少進行填角熔接時焊接位置的間隙。為了控制底盤橫向管的位置,所以每一支底盤橫向管都需要對應的治具。
目前應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將底盤縱向管與底盤橫向管放置於治具後,再將底盤橫向管貼齊於底盤縱向管,以減少進行填角熔接時焊接位置的間隙。在焊接位於底盤橫向管之端面與底盤縱向管之側面的焊道時,冷卻過程中焊道收縮導致位於對側之焊道位置的間隙增加,增加焊接過程的累積誤差。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尤指應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係利用底盤縱向管之開口與底盤橫向管之開口的嚙合,限制管材之間的相對位置,減少使用的治具數量。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尤指應 用於巴士之車體結構,係利用底盤縱向管之開口與底盤橫向管之開口的嚙合,限制焊道冷卻過程中前述之底盤縱向管與底盤橫向管之對側焊道位置的間隙增加,以減少焊接過程的累積誤差。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案之較佳實施例為提供一種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包含:一前軸、一後軸、二底盤縱向管、四底盤橫向管、四車體結構管、二車體縱向管。
010:前軸
020:後軸
110:第一底盤縱向管
111: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
112: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
113: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
114: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
120:第二底盤縱向管
121: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
122: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
123: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
124: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
210:第一底盤橫向管
211: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
212: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
220:第二底盤橫向管
221: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
222: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
230:第三底盤橫向管
231: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
232: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
240:第四底盤橫向管
241: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
242: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
310:第一車體結構管
311: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
312: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
320:第二車體結構管
321: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
322: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
330:第三車體結構管
331: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
332: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
340:第四車體結構管
341: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
342: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
410:第一車體縱向管
411: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
412: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
413: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
414: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
420:第二車體縱向管
421: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
422: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
423: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
424: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
第一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等角視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底盤縱向管左視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底盤橫向管後視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車體結構管後視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車體縱向管下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底盤縱向管與底盤橫向管組裝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底盤橫向管與車體結構管組裝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車體結構管與車體縱向管組裝示意圖。
參考第一圖,本發明案較佳之實施例具有前軸010、後軸020、第一底盤縱向管110、第二底盤縱向管120、第一底盤橫向管210、第二底盤橫向管220、第三底盤橫向管230、第四底盤橫向管240、第一車體結 構管310、第二車體結構管320、第三車體結構管330、第四車體結構管340、第一車體縱向管410、第二車體縱向管420。
參考第二圖,第一底盤縱向管110具有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與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第二底盤縱向管120具有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21、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與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24。
參考第三圖,第一底盤橫向管210具有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11與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12,第二底盤橫向管220具有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21與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22,第三底盤橫向管230具有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31與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32,第四底盤橫向管240具有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41與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42。
參考第四圖,第一車體結構管310具有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11與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12,第二車體結構管320具有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21與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22,第三車體結構管330具有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31與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32,第四車體結構管340具有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41與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42。
參考第五圖,第一車體縱向管410具有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411、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12、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13與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14,第二車體縱向管420具有第二車體縱 向管之第一開口421、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22、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23與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24。
參考第六圖,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與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11嚙合,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與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21嚙合,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與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31嚙合,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與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41嚙合,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21與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12嚙合,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與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22嚙合,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與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32嚙合,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24與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42嚙合。
參考第六圖,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二底盤橫向管2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二底盤橫向管2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結合。
參考第七圖,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之一端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之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之另一端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之另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二底盤橫向 管220之一端與第二車體結構管320之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二底盤橫向管220之另一端與第二車體結構管320之另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之一端與第三車體結構管330之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之另一端與第三車體結構管330之另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之一端與第四車體結構管340之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之另一端與第四車體結構管340之另一端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其中,第七圖未揭示第一底盤縱向管110和第二底盤縱向管120。
參考第八圖,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11和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411嚙合,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21和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12嚙合,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31和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13嚙合,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41和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14嚙合,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12和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421嚙合,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22和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22嚙合,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32和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23嚙合,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42和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24嚙合;其中,第八圖未揭示第一底盤縱向管110、第二底盤縱向管120、第一底盤橫向管210、第二底盤橫向管220、第三底盤橫向管230和第四底盤橫向管240。
參考第八圖,第一車體結構管310和第一車體縱向管4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二車體結構管320和第一車體縱向管4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三車體結構管330和第一車體縱向管410以一 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四車體結構管340和第一車體縱向管4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一車體結構管310和第二車體縱向管4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二車體結構管320和第二車體縱向管4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三車體結構管330和第二車體縱向管4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第四車體結構管340和第二車體縱向管4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
參考第八圖和第一圖,將前軸010和後軸020安裝於前述之車體結構。
參考第二圖與第三圖,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朝上,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朝上,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朝上,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朝上,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21朝上,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朝上,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朝上,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24朝上;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11朝下,第一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12朝下,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21朝下,第二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22朝下,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31朝下,第三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32朝下,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一開口241朝下和第四底盤橫向管之第二開口242朝下。
參考第四圖和第五圖,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11朝內,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12朝內,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21朝內,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22朝內,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31朝內,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32朝內,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341朝內,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342朝內;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411 朝外,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12朝外,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13朝外,第一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14朝外,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一開口421朝外,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二開口422朝外,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三開口423朝外,第二車體縱向管之第四開口424朝外。
參考第一圖和第二圖,前軸010位於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和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之間,後軸020位於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和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之間。
參考第一圖和第二圖,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與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之間具有兩彎折。
參考第一圖和第二圖,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較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較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
參考第六圖,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製造方法,步驟一是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和第二底盤縱向管120放入治具;步驟二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21、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與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24;步驟三是將已經完成開口切割之第一底盤橫向管210、第二底盤橫向管220、第三底盤橫向管230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放入治具;步驟四是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 第二底盤橫向管2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一底盤橫向管2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二底盤橫向管2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三底盤橫向管2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120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其中,第六圖未揭示治具。
參考第七圖,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製造方法,步驟五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二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三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四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步驟六是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第二車體結構320、第三車體結構管330和第四車體結構管340放入治具;步驟七是將第一底盤橫向管210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橫向管220與第二車體結構管3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三底盤橫向管230與第三車體結構管3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四底盤橫向管240與第四車體結構管3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其中,第七圖未揭示治具。
參考第八圖,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製造方法,步驟八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411、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412、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421、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422、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431、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432、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441和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442;步驟九 是將已經完成開口切割之第一車體縱向管410與第二車體縱向管420放入治具;步驟十是將第一車體縱向管410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410與第二車體結構管3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410與第三車體結構管3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410與第四車體結構管3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420與第一車體結構管31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420與第二車體結構管32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420與第三車體結構管33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420與第四車體結構管340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
參考第一圖,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製造方法,步驟十一是對管材內部進行防鏽處理,例如注入防鏽漆。
參考第六圖,本發明案較佳實施例之製造方法,步驟一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11、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12、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13、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14、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121、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122、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123、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124;步驟二是將第一底盤縱向管110和第二底盤縱向管120放入治具;其中,第六圖未揭示治具。
參考第一圖、第六圖、第七圖和第八圖,前述所示之結合方式之手段包含焊接、鉚結、膠著等。
參考第二圖至第五圖,前述所示之切割方式之手段包含雷射 切割、離子切割等。
010:前軸
020:後軸
110:第一底盤縱向管
120:第二底盤縱向管
210:第一底盤橫向管
220:第二底盤橫向管
230:第三底盤橫向管
240:第四底盤橫向管
310:第一車體結構管
320:第二車體結構管
330:第三車體結構管
340:第四車體結構管
410:第一車體縱向管
420:第二車體縱向管

Claims (6)

  1. 一種車體結構之製造方法,步驟一是將第一底盤縱向管和第二底盤縱向管放入治具;步驟二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與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步驟三是將已經完成開口切割之第一底盤橫向管、第二底盤橫向管、第三底盤橫向管與第四底盤橫向管放入治具;步驟四是將第一底盤縱向管與第一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與第二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與第三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底盤縱向管與第四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與第一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與第二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與第三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縱向管與第四底盤橫向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步驟五是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二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三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第四底盤橫向管之兩端開口;步驟六是將第一車體結構管放入治具,第二車體結構管放入治具,第三車體結構管放入治具,第四車體結構管放入治具;步驟七是將第一底盤橫向管與第一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底盤橫向管與第二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三底盤橫向管與第三車體結構管以 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四底盤橫向管與第四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一是先以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第一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一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二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三開口、第二底盤縱向管之第四開口;後將第一底盤縱向管和第二底盤縱向管放入治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八是一切割方式之手段提供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第一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第二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第三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一開口和第四車體結構管之第二開口;步驟九是將已經完成開口切割之第一車體縱向管與第二車體縱向管放入治具;步驟十是將第一車體縱向管與第一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與第二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與第三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一車體縱向管與第四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與第一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與第二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與第三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將第二車體縱向管與第四車體結構管以一結合方式之手段加以結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對管材內部進行防鏽處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結合方式之手段包含焊接、鉚接、膠著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切割方式之手段包含雷射切割、離子切割等。
TW108124152A 2019-07-09 2019-07-09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TWI690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4152A TWI690445B (zh) 2019-07-09 2019-07-09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4152A TWI690445B (zh) 2019-07-09 2019-07-09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0445B true TWI690445B (zh) 2020-04-11
TW202102394A TW202102394A (zh) 2021-01-16

Family

ID=7113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4152A TWI690445B (zh) 2019-07-09 2019-07-09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044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9240A (zh) * 2003-08-13 2006-10-18 蒂森克虏伯钢铁股份公司 用于在车辆支承架中连接两个型材的节点结构
CN103101574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轻量化巴士车架
CN107683239A (zh) * 2015-04-30 2018-02-09 E.M.A.R.C.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汽车或工业运输车辆的框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9240A (zh) * 2003-08-13 2006-10-18 蒂森克虏伯钢铁股份公司 用于在车辆支承架中连接两个型材的节点结构
CN103101574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轻量化巴士车架
CN107683239A (zh) * 2015-04-30 2018-02-09 E.M.A.R.C.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汽车或工业运输车辆的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394A (zh) 202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6286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ehicle body and a vehicle body
US9102356B2 (en) Veh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vehicular structural body
US9290084B2 (en) Modular sunroof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ES2683183T3 (es) Carrocería de vehículo y método de construcción del vehículo
US8998307B1 (en) Header beam of a vehicle fr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1230592B1 (ko) 일체형 트레일링 암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168967B2 (en) Frame unit for bicy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59212B2 (en) Welded blank for vehicle door panel
JP2015085927A (ja) 車両チューブラーバックビ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53156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US20150217821A1 (en) Method of Setting Vehicle Geometry and Structural Joining
US20170247056A1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9381953B2 (en) Structural member
TWI690445B (zh) 巴士車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EP152417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rame assembly
KR101357330B1 (ko) 자동차용 서브프레임
CN104843087A (zh) 轻型客车车身及制造方法
US20110215614A1 (en) Lightweight cross-car bea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structural member
JP2022075477A (ja) フレーム連結構造
CN113414514B (zh) 一种防护型工程车司机室焊接方法及其焊接工装
CN204567804U (zh) 轻型客车车身
DE102013010417B3 (de) Verfahren zum stoffschlüssigen Fügen von Blechteilen sowie Fügeverbindungen
CN103921882A (zh) 单只管材成型的双桥式减震叉架腿及其加工方法
JP5863012B2 (ja) 長尺部材間の接合方法
KR102460554B1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