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305B - 光學膜 - Google Patents

光學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305B
TWI686305B TW107125232A TW107125232A TWI686305B TW I686305 B TWI686305 B TW I686305B TW 107125232 A TW107125232 A TW 107125232A TW 107125232 A TW107125232 A TW 107125232A TW I686305 B TWI686305 B TW I6863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oblique
substrate
angle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523A (zh
Inventor
陳建圻
林上強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5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305B/zh
Priority to CN201811141284.0A priority patent/CN1091887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7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30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出一種光學膜,包含基板、介質層、複數個第一斜向片以及複數個第二斜向片。介質層位於基板上。第一斜向片設置於介質層中並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斜向片與基板夾有第一角度。第二斜向片設置於介質層中並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斜向片與第一斜向片夾有第二角度。

Description

光學膜
本揭露有關於一種光學膜。
一般而言,採用液晶顯示原理的顯示裝置,由於顯示裝置內液晶層以及偏光層的特性,由不同視角觀看顯示裝置時,可能會發現色彩對比度、光強度等等並不均勻。也就是說,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特性會隨著觀看者的視角而變化。
為了改善上述問題,通常會在偏光層上增加一片光學補償膜(compensation film),以調整不同視角的光學特性。然而由於偏光層以及光學補償膜的材料選擇以及製程受到限制,上述解決方法並沒有辦法解決某些特定視角會出現暗態漏光的問題。因此如何改善上述問題,為本領域重要的課題之一。
本揭露提出一種光學膜,包含基板、介質層、複數個第一斜向片以及複數個第二斜向片。介質層位於基板上。第一斜向片設置於介質層中並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斜向片與基板夾有第一角度。第二斜向片設置於介質層中並沿著第一 方向排列,第二斜向片與第一斜向片夾有第二角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角度為第一角度的兩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連接至基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位於第二斜向片與基板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介質層遠離基板的一側與第二斜向片間隔一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第二斜向片分別連接至每一第一斜向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膜更包含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設置於第一斜向片以及第二斜向片之間,且第二基板分別連接第一斜向片以及第二斜向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基板、第一斜向片以及第二斜向片具有第一折射率,而介質層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一折射率相異於第二折射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折射率介於1.48至1.60之間,而第二折射率為1.46。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角度介於45度至52度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中相鄰兩者間沿著第一方向的間距介於3微米至5微米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往遠離該基板的方向延伸有一長度,該長度介於40微米至60微米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具有一厚度,該厚度介於3微米至10微米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膜更包含偏光層,偏光層與介質層設置於基板的相對表面上,其中偏光層的偏光軸平行第一方向。
綜上所述,藉由在顯示裝置上額外設置本揭露所提出的光學膜,可以有效解決特定視角的暗態漏光問題。藉由在光學膜中設置一層介質層,並在介質層中設置折射率與介質層相異的斜向片,可以有效改變光線在光學膜內的行進方向,進而將與基板夾有特定角度的光線反射回去。另一方面,藉由調整光學膜中各個部件的相對尺寸、位置、排列方式,可以更優化上述效果。
10‧‧‧顯示裝置
30‧‧‧空氣
200、200’、300、400、500‧‧‧光學膜
210‧‧‧基板
220‧‧‧介質層
230‧‧‧第一斜向片
240‧‧‧第二斜向片
410、510‧‧‧第二基板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L‧‧‧長度
n0‧‧‧空氣折射率
n1‧‧‧第一折射率
n2‧‧‧第二折射率
P0、P1、P2、P3‧‧‧位置
p‧‧‧間距
r1、r2、r3‧‧‧光線
t1、t2‧‧‧厚度
Va‧‧‧視角
V‧‧‧觀看者
X‧‧‧偏光軸方向
θ 1、θ 2、θ 3‧‧‧角度
第1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之俯視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的剖面圖。
第3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的剖面圖。
第4A圖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採用不同的第一折射率以及第二折射率時,視角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
第4B圖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的第一斜向片具有不同的第一角度時,視角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
第4C圖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的每個第一斜向片彼此相 距不同的間距時,視角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
第4D圖繪示第3圖中的顯示裝置的光學膜的第一斜向片與第二斜向片具有不同的厚度時,視角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
第4E圖繪示第第3圖中的顯示裝置的光學膜的第一斜向片與第二斜向片具有不同的長度時,視角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
第5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的剖面圖。
第6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的剖面圖。
第7圖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的剖面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並且,除非有其他表示,在不同圖式中相同之元件符號可視為相對應的元件。這些圖式之繪示是為了清楚表達這些實施方式中各元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並非繪示各元件的實際尺寸。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10之俯視示意圖。顯示裝置10可為各種採用液晶顯示原理的裝置,諸如液晶電視、手持平板以及電腦顯示器等 等。採用液晶顯示原理的顯示裝置10包含有兩層偏光片以及液晶層,其中出光面的偏光片的偏光軸方向X會決定顯示裝置10發出光線的偏光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偏光軸方向X平行於觀看者V視野中的水平方向。當觀看者V沿著平行於顯示裝置10的方向移動時,其觀看顯示裝置10的視角Va也隨之改變。舉例而言,當觀看者V在位置P1正視顯示裝置10中央的位置P0,即觀看者V在顯示裝置10的法線方向的沿線上時,視角Va等於零;而當觀看者V在位置P2觀看顯示裝置10中央時,視角Va等於以位置P0為頂點,與位置P1、位置P2所夾出的角度。基於液晶層以及偏光層本身的特性,觀看者V在不同視角Va觀看顯示裝置10時,會觀察到不同的亮度以及色彩對比度。在某些視角Va,還會觀察到明顯的暗態漏光情形。
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的顯示裝置10進一步包含了一片光學膜來改善視角Va等於特定角度時發生暗態漏光的問題。舉例而言,光學膜位於顯示裝置10的出光面的偏光片的上方。在此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200的剖面圖。光學膜200包含有基板210、介質層220以及多個第一斜向片230。介質層220位於基板210上。第一斜向片230設置於介質層220中並沿著偏光層的偏光軸方向X排列,且第一斜向片230與基板210夾有第一角度A1。
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膜200設置於顯示裝置10的偏光片上方。一般而言偏光片會包含有偏光層以及貼附於偏光層相對表面的保護層,因此可以將偏光片的保護層作為基板210,形成光學膜200的一部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先 使用各式透明材料製作基板,再使用黏著材料將光學膜200貼附於偏光層上。總而言之,偏光片的偏光層與介質層220會設置於基板210的相對表面上,因此光線經過顯示裝置10的偏光層後,會穿過基板210,其後再受到介質層220以及第一斜向片230的影響,最後才經過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介面離開顯示裝置10。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230具有第一折射率n1,介質層220具有第二折射率n2,其中第一折射率n1相異於第二折射率n2。當光線經過介質層220與第一斜向片230的介面時,會因為折射率的差異而發生全反射或是折射,光線的行進方向發生改變,進而改變觀看者V在不同視角Va觀看顯示裝置10時所觀察到的光學特性。
舉例而言,如第2圖所示,一道光線r1依序經過了基板210、介質層220,途中穿過第一斜向片230之間的間隙而未受第一斜向片230影響,最後進入空氣30中。光線r1在介質層220中與基板210的法線夾有角度θ 1。經由斯乃爾定律(Snell’s law)計算可知,光線r1經過介質層220與空氣30(空氣折射率n0等於1)的介面後,光線r1與介質層220的法線夾角變為角度θ 2,其等於角度θ 1除上第二折射率n2。也就是說,第1圖中的觀看者V會在視角Va等於角度θ 2的位置看到光線r1。
同樣參考第2圖,另一道光線r2亦依序經過了基板210、介質層220,但在途中受到第一斜向片230影響,最後則未進入空氣30中。雖然光線r2在介質層220中與基板210的法線夾角起初亦為角度θ 1,但受到第一斜向片230反射後, 光線r2與基板210的法線夾角變為角度θ 3。由於角度θ 3超過了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全反射角,因此光線r2被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介面反射回介質層220中。也就是說,第1圖中的觀看者V不會看到光線r2。
承上所述,本揭露所提出的第一斜向片230,係用以調整介質層220中光線的行進方向。一旦光線的行進方向與基板210的法線夾角,超過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全反射角,該道光線則會反射回介質層220中,而無法被觀看者V觀測到。當顯示裝置10處於暗態時,在各個視角Va處所觀察到的亮度若不為零,則代表產生了漏光現象。藉由在光學膜200中設置第一斜向片230,可以成功降低當顯示裝置10處於暗態時在視角Va等於角度θ 2的位置所觀察到的亮度,也就是說第一斜向片230成功改善了暗態漏光的問題。
接下來請參考第3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200’的剖面圖。依據同樣的原理,藉由額外設計與第一斜向片230傾斜方向對稱的第二斜向片240(第二斜向片240的延伸方向與基板210的夾角亦等於第一角度A1,但傾斜方向與第一斜向片230相反),則可以成功降低在對稱位置的視角Va(即第1圖中的位置P3)所觀察到的亮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斜向片240亦設置於介質層220中並沿著偏光軸方向X排列,每個第二斜向片240分別連接至每個第一斜向片230,且第二斜向片240與第一斜向片230夾有第二角度A2。
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一道傾斜方向與光線r1相反的光線r3,依序經過了基板210、介質層220,但在途 中受到第一斜向片230以及第二斜向片240的影響,最後則未進入空氣30中。光線r3在介質層220中與基板210的法線夾角起初亦等於角度θ 1(但傾斜方向與光線r1相反)。但是光線r3透射過第一斜向片230,並被第二斜向片240反射,光線r3與基板210的法線夾角變大了。由於該角度超過了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全反射角,因此光線r3被介質層220與空氣30之間的介面反射回介質層220中。也就是說,第1圖中的觀看者V在位置P3不會看到光線r3。
應了解,第2圖以及第3圖中所述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調整光線行進方向的過程僅為舉例,實際上光線可能被多次反射,或在途中多次透射過第一斜向片230及第二斜向片240。
藉由調整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的差異,可以決定光線行經各個介面的時的折射幅度,以及會發生全反射的角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的折射率相同。進一步而言,基板210的折射率亦相同於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三者的折射率相同,使光學膜200內部的介質交界面減少,光學膜200整體會保有較佳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基板210、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的折射率相同,即代表可用同樣的材料製作上述三者,有助於節省成本、簡化製程。
本領域人士可以依據實務上量測到的暗態漏光情形,來決定上述各個參數的具體數值。舉例而言,在第1圖中各個視角Va的位置量測顯示裝置10於暗態時發出的光強 度,即可得知在哪個視角Va的位置發生了最嚴重的暗態漏光情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折射率n2等於1.6,而視角Va約等於50度的位置暗態漏光情形最嚴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知道第2圖中角度θ 2約等於50,並藉由斯乃爾定律推得角度θ 1等於arcsin(sin50°/1.6),約為30度。接著藉由適當的選擇第一斜向片230與基板210之間的第一角度A1,來將介質層220中與基板210法線夾有30度角的光線反射回基板210,即可有效改善在視角Va等於50度的位置所觀察到的暗態漏光現象。而若要改善視角Va約等於-50度的位置發生的暗態漏光現象,那麼可設置與第一斜向片230傾斜方向對稱的第二斜向片240。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斜向片230及第二斜向片240與基板210所夾的角度是對稱的,但在其他方式中亦可不對稱,以解決特殊需求。
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200’包含多種參數,包含:基板210、第一斜向片230以及第二斜向片240所具有的第一折射率n1;介質層220具有的第二折射率n2;第一斜向片230與基板210所夾的第一角度A1;相鄰的第一斜向片230之間沿著偏光軸方向X的間距p;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各自的厚度t1;每個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往遠離基板210的方向延伸的長度L;以及介質層220的厚度t2。藉由調整上述參數,可以使得光學膜200’防止暗態漏光的效果更好。接下來將參照第4A圖至第4E圖,依序介紹欲解決視角Va等於50度位置的暗態漏光問題時,各個參數的較佳數值。
第4A圖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200’採用不同的第一折射率n1以及第二折射率n2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由第4A圖中可以發現,未採用光學膜200’的顯示裝置10,在視角Va等於50度左右的位置,有很高的漏光強度。而採用了光學膜200’後,不論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採用哪一組數值,在視角Va等於50度左右的位置,暗態漏光強度都降低了很多。
由於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差值越大,光線經過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時的折射角與全反射角皆變大,光線的行進方向也因此更劇烈的改變,於視角Va等於50度左右的位置所觀察到暗態時的漏光強度也相應變得更低。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各種樹脂調和材料製作基板210、介質層220、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由於樹脂調和材料能控制的折射率範圍約介於1.46至1.6之間,因此第3A圖中繪示了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分別為1.46與1.6(差值最大)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由第4A圖可以發現,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差值最大時降低暗態漏光的效果略優於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差值較小的實施方式。
然而,若考慮到非暗態(亮態)時顯示裝置10的運作效能,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的差值不能過大,否則容易影響到顯示裝置10的出光效率以及色彩對比。詳請參考表一如下,其繪製了光學膜200的基板210與介質層220採用不同折射率時,顯示裝置10在視角Va等於0度的位置所觀察到 的亮態光強度、暗態光強度、色彩對比與傳統顯示裝置的比較值。
Figure 107125232-A0101-12-0011-1
結合表一以及第4A圖可以發現,雖然在第一折射率n1與第二折射率n2差異最大的實施方式中,能夠有效的改善在視角Va等於50度的位置的暗態漏光情形,但是在視角Va等於0度的位置會造成顯示裝置10於亮態時出光能力大幅下降(掉到七成以下)、使視角Va等於0度的位置暗態的漏光問題更為嚴重(增加三成以上),還使色彩對比度降低至五成以下。
另一方面,由於介質層220鄰接空氣30,因此第二折射率n2與空氣折射率n0越接近,還能提升光線的穿透率,有利於顯示裝置10於亮態時的出光能力。因此,在第二折射率n2小於第一折射率n1的實施方式中,還能在不影響亮態時的出光效率以及色彩對比的前提下,改善視角Va等於50度的位置所發生的暗態漏光情形。舉例而言,第一折射率n1可介於1.48至1.6之間,而第二折射率n2約略為1.46。由表一可知,當第一折射率n1等於1.51,而第二折射率n2等於1.46時,對於顯示裝置10在正常運作模式的出光效率、色彩對比 僅造成了約略一成的影響,但是由第4A圖可以發現,其大幅的改善了暗態漏光情形。
接下來請參照第4B圖,其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200’的第一斜向片230具有不同的第一角度A1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在此例中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的傾斜角度是對稱的,因此調整第一角度A1的同時,第二角度A2也相應跟著改變。由第4B圖可以發現,在視角Va等於50度左右的位置,第一角度A1等於50度時的暗態漏光強度是最低的,第一角度A1等於48度以及52度時次之,45度又次之,而第一角度A1等於其他數值時降低暗態漏光的效果則較不明顯。也就是說,實際上第一角度A1介於45度至52度之間有較佳的效果。但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務需求微幅調整第一角度A1。
接下來請參照第4C圖,其繪示第3圖中的光學膜200’的每個第一斜向片230彼此相距不同的間距p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由第4C圖可以發現,間距p越小,暗態漏光強度越低。主要原因是光學膜200上的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密度越高,則越多的光線會受到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的影響。然而,若間距p過小,光學膜200上的第一斜向片230形同光柵,進一步產生干涉及繞射的行為,導致顯示裝置10顯示的畫面受到影響。舉例而言,以色光的波長來說,產生明顯干涉繞射條紋的縫隙寬度約需小於3微米(um)。因此,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最佳的間距p應大於3微米。舉例而言,間距p介於3微米至5微米之間有較佳的 效果。
接下來請參照第4D圖,其繪示第3圖中的顯示裝置10的光學膜200’的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具有不同的厚度t1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如第3D圖所示,在厚度t1超過15微米時,降低暗態漏光強度的效果開始變差。而在厚度t1介於3微米至10微米之間時,降低暗態漏光強度的效果都相當接近,因此本領域人士可以依據實務需求,在此區間內選擇適當的厚度t1。
接下來請參照第4E圖,其繪示第3圖中的顯示裝置10的光學膜200’的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具有不同的長度L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如第4E圖所示,長度L越長,降低暗態漏光強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另一方面,長度L越長,光學膜200的透光率就越差。詳請參照表二如下,其繪示第一斜向片230具有不同的長度L時,光學膜200的穿透率的對應關係。
Figure 107125232-A0101-12-0013-2
結合表二以及第4E圖可以發現,在光學膜200整體厚度不超過100微米的前提下,長度L介於40微米以及60微米之間,不但可以降低視角Va等於50度位置的暗態漏光,亦可維持光學膜200整體的穿透率。
接下來請回到第3圖。如第3圖所示,介質層220完整包覆了第一斜向片230以及第二斜向片240。也就是說,介質層220遠離基板210的一側與第二斜向片240間隔有一段距離。在這樣的前提下,改變介質層220的厚度對光學膜200’的效能影響不大,在此就不額外提供光學膜200’的介質層220具有不同厚度t2時視角Va與暗態漏光強度的關係圖。本領域人士可以依據實務需求,在介質層220能完整包覆第一斜向片230以及第二斜向片240的前提下,任意改變介質層220的厚度t2。
在此已由第3圖以及第4A圖至第4E圖介紹了光學膜200’中各種參數的較佳值。在採用了各個參數的較佳值後,光學膜200’能夠在不影響顯示裝置10正常運作的前提下降低視角Va等於50度位置的暗態漏光現象。詳情請參照表三如下,其繪示了未採用光學膜200’的顯示裝置10與採用了恰當參數之光學膜200’的顯示裝置10的效能比較關係。
Figure 107125232-A0101-12-0014-3
如表三所示,採用光學膜200’的顯示裝置10,其視角Va等於0度時在亮態光強度、暗態光強度、以及色彩對比 上僅出現了小幅度的改變,但在視角Va介於30度至60度之間的暗態光強度則大幅度的減少,代表在視角Va等於50度附近的位置,暗態漏光的情形獲得極大程度的改善。
以上已經由第1圖、第3圖以及第4A圖至第4E圖介紹了揭露所提出的光學膜200’的一種實施態樣。應了解,光學膜200’中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的排列方式僅為舉例,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接下來將由第5圖至第7圖介紹光學膜200中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不同的排列方式。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300的剖面圖。光學膜300的每個第一斜向片230連接至基板210,但每個第二斜向片240並未連接至第一斜向片230或基板210,而是連接至位於第一斜向片230之間的介質層220上。也就是說,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彼此交錯設置,且第一斜向片230位於第二斜向片240與基板210之間。第一斜向片230與基板210夾有第一角度A1,而第二斜向片240與第一斜向片230的延伸方向夾有第二角度A2。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斜向片240與基板210的夾角亦等於第一角度A1,但是傾斜方向與第一斜向片230相反,因此第二角度A2相等於兩倍的第一角度A1。在使用沉積方法製作光學膜300時,與第2圖中的光學膜200相比,第二斜向片240不需要分別對齊第一斜向片230,在製作上難度較低,便於生產。
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400的剖面圖。光學膜400與光學膜200的差異在於, 光學膜400中多了一層第二基板410。第二基板410設置於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之間,且第二基板410分別連接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在製作上,可以先將第一斜向片230設置於基板210上,接著將第二斜向片240設置於第二基板510上,最後再將第二基板510設置於第一斜向片230上。如此一來,可以在同一時間製作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節省了製造時間。
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依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光學膜500的剖面圖。光學膜500與光學膜300的差異在於,光學膜500中多了一層第二基板510。第二基板510設置於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之間,且第二基板510分別連接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在製作上,可以先將第一斜向片230設置於基板210上,接著將第二斜向片240設置於第二基板510上,最後再將第二基板510設置於第一斜向片230上。如此一來,可以在同一時間製作第一斜向片230與第二斜向片240,節省了製造時間。
如第5圖至第7圖所示的光學膜300至光學膜500,安裝於顯示裝置10中時降低暗態漏光的效果與光學膜200相當接近,且亦不會大幅影響顯示裝置10在正常運作時的效能。也就是說,具體效能可以參考表三中所列出的數值,在此不重複提供。
綜上所述,藉由在顯示裝置上額外設置本揭露所提出的光學膜,可以有效解決特定視角的暗態漏光問題。更明確而言,藉由在光學膜中設置一層介質層,並在介質層中設置 折射率與該介質層相異的斜向片,可以有效改變光線在光學膜內的行進方向,進而將與基板夾有特定角度的光線反射回去。另一方面,藉由調整光學膜中各個部件的相對尺寸、位置、排列方式,可以更優化上述效果。
本揭露已由範例及上述實施方式描述,應了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揭露之實施方式。相反的,本發明涵蓋多種更動及近似之佈置(如,此領域中之通常技藝者所能明顯得知者)。因此,附加之請求項應依據最寬之解釋以涵蓋所有此類更動及近似佈置。
30‧‧‧空氣
200’‧‧‧光學膜
210‧‧‧基板
220‧‧‧介質層
230‧‧‧第一斜向片
240‧‧‧第二斜向片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L‧‧‧長度
n0‧‧‧空氣折射率
n1‧‧‧第一折射率
n2‧‧‧第二折射率
p‧‧‧間距
r3‧‧‧光線
t1、t2‧‧‧厚度
X‧‧‧偏光軸方向
θ 1‧‧‧角度

Claims (14)

  1. 一種光學膜,包含:一基板;一介質層,位於該基板上;複數個第一斜向片,設置於該介質層中並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該些第一斜向片與該基板夾有一第一角度;以及複數個第二斜向片,設置於該介質層中並沿著該第一方向排列,該些第二斜向片與該第一斜向片夾有一第二角度,且該些第一斜向片的傾斜方向與該些第二斜向片的傾斜方向相反,且該第一斜向片以及該第二斜向片具有一第一折射率,而該介質層具有一第二折射率,且該第一折射率大於該第二折射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第二角度為該第一角度的兩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些第一斜向片連接至該基板。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些第一斜向片位於該些第二斜向片與該基板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介質層遠離該基板的一側與該第二斜向片間隔一距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膜,其中每一該些第二斜向片分別連接至每一該些第一斜向片。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膜,更包含一第二基板,該第二基板設置於該些第一斜向片以及該些第二斜向片之間,且該第二基板分別連接該些第一斜向片以及該些第二斜向片。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基板具有該第一折射率。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第一折射率介於1.48至1.60之間,而該第二折射率為1.46。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第一角度介於45度至52度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些第一斜向片中相鄰兩者間沿著該第一方向的一間距介於3微米至5微米之間。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些第一斜向片具有一長度,該長度介於40微米至60微米之間。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其中該些第一斜向片具有一厚度,該厚度介於3微米至10微米之間。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膜,更包含一偏光層,該偏光層與該介質層設置於該基板的相對表面上,其中該偏光層的一偏光軸方向平行該第一方向。
TW107125232A 2018-07-20 2018-07-20 光學膜 TWI686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232A TWI686305B (zh) 2018-07-20 2018-07-20 光學膜
CN201811141284.0A CN109188758B (zh) 2018-07-20 2018-09-28 光学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232A TWI686305B (zh) 2018-07-20 2018-07-20 光學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523A TW202007523A (zh) 2020-02-16
TWI686305B true TWI686305B (zh) 2020-03-01

Family

ID=6490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232A TWI686305B (zh) 2018-07-20 2018-07-20 光學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8758B (zh)
TW (1) TWI68630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2217A (zh) * 2011-09-01 2013-03-16 Chi Mei Corp 顯示裝置與應用於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偏光板
TWI629542B (zh) * 2017-12-14 2018-07-11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0364B2 (ja) * 1990-04-27 1998-09-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ローパスフィルタ
CN101363990B (zh) * 2007-08-08 2013-02-0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偏振膜片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US8154692B2 (en) * 2007-11-22 2012-04-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00104853A (ko) * 2009-03-19 2010-09-29 삼성정밀화학 주식회사 시야각 제어시트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027764A (ja) * 2009-07-21 2011-02-10 Sharp Corp 光拡散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65309A1 (ja) * 2009-11-25 2011-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拡散偏光シート、光拡散偏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US10775539B2 (en) * 2015-02-27 2020-09-15 Samsung Sdi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2217A (zh) * 2011-09-01 2013-03-16 Chi Mei Corp 顯示裝置與應用於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偏光板
TWI629542B (zh) * 2017-12-14 2018-07-11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8758A (zh) 2019-01-11
CN109188758B (zh) 2021-12-03
TW202007523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986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8076858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46511B (zh) 拼接顯示裝置
US2010031557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0062563A1 (zh) 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US2021033362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306187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0087625A1 (zh) 光学复合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06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062587A1 (zh) 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62591A1 (zh) 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87634A1 (zh) 光学复合膜层、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79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81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087632A1 (zh) 光学复合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80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TWI686305B (zh) 光學膜
WO202301640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55271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062561A1 (zh) 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TWI459087B (zh) 液晶顯示器
US11099423B2 (en) Wide viewing angle display device
WO2020155207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20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278A1 (zh) 光学膜层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