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012B -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012B
TWI685012B TW104142911A TW104142911A TWI685012B TW I685012 B TWI685012 B TW I685012B TW 104142911 A TW104142911 A TW 104142911A TW 104142911 A TW104142911 A TW 104142911A TW I685012 B TWI685012 B TW I6850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harged particle
particle beam
ion beam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2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7062A (zh
Inventor
章 黃
博哈德 高茲
約翰A 諾特四世
黛安 史都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卡爾蔡司顯微鏡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卡爾蔡司顯微鏡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卡爾蔡司顯微鏡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0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4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s or from the beam, e.g. correc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02Details
    • H01J37/3007Electron or ion-optica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0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the objects or the material; Means for adjusting diaphragms or lenses associated with th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2Optical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H01J37/226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illuminating the object; 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light from the object
    • H01J37/228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illuminating the object; 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light from the object whereby illumination and light collection take place in the same area of the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44Detectors; Associated components or circu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5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asting, melting, evaporating or etching
    • H01J37/3053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asting, melting, evaporating or etching for evaporating or etching
    • H01J37/3056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asting, melting, evaporating or etching for evaporating or etching for microworking, e.g. etching of gratings, trimming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60/00Superconducting devices
    • H10N6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60/0884Treatment of superconductor layers by irradiation, e.g. ion-beam, electron-beam, laser beam or X-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60/00Superconducting devices
    • H10N6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60/091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Josephson-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60/00Superconducting devices
    • H10N6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60/091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Josephson-effect devices
    • H10N60/094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Josephson-effect devices comprising high-Tc ceram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1Focus adjustment
    • H01J2237/216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0Electron or ion beam tube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 H01J2237/304Controlling tubes
    • H01J2237/30472Controlling the bea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Electron Sources, Ion Sources (AREA)
  • Superconductor Devic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揭露一種帶電粒子束系統,其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其具有形成一帶電粒子束之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及用以改變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系統更包含一樣品室,其包含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樣品的一樣品台、以及組態以產生並儲存一樣品表面之高度圖的一控制器。控制器進一步組態以根據高度圖而依帶電粒子束的一撞擊位置動態地調整帶電粒子束柱之物鏡。

Description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本發明關於帶電粒子束系統與方法。特別地,本發明關於可用以產生由高溫超導材料所構成之約瑟夫接面(Josephson junction)的帶電粒子束系統。此外,本發明關於用以藉由帶電粒子束放射在高溫超導材料中產生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形式為氣體場離子束系統的帶電粒子束系統揭露於例如US 7,786,451。電子束系統與光學顯微鏡的結合揭露於例如US 8,759,760 B2。此外,電子顯微鏡與聚焦離子束柱的結合揭露於例如US 8,247,785 B。
最近,Shane A.Cybart等人發表之網路出版物「以聚焦氦離子束於Y-Ba-Cu-O直接圖案化之奈米約瑟夫超導穿隧接面(Nano Josephson superconducting tunnel junctions in Y-Ba-Cu-O direct-patterned with a focused helium ion beam)」已發布。在此出版物中,基於本專利申請案之其中一發明人的共同作者身分,已描述在高超導材料YBCO(YAa2Cu3O7-δ)中藉由使用500 pm直徑的氦離子聚焦束直接寫入穿隧阻障而產生之局部化約瑟夫超導穿隧接面的產生。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用以在高溫超導材料中產生約瑟夫超導穿隧接面的改良方法。本發明另一目的為提供用以產生這類或類似的超導穿隧接面的改良帶電粒子束系統。
根據第一態樣,所揭露特徵為一帶電粒子束系統,其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其具有形成一帶電粒子束之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及用以改變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sample plane)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一樣品室,其包含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樣品的一樣品台、以及組態以產生並儲存一樣品表面之高度圖(height map)的一控制器。控制器進一步組態以根據高度圖而依帶電粒子束的一撞擊位置動態地調整帶電粒子束系統的物鏡。
基於高度圖中的資料,帶電粒子束的聚焦可針對在要被帶電粒子束處理之樣品上的每一位置而最佳化及調整。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控制器更組態以接收樣品表面的設計資料且控制器更組態以基於設計資料及在載入樣品至樣品室期間或之後所記錄之資料的一組合而控制第一偏折系統。基於根據設計資料之對準標記的位置與在記錄影像中所識別之對準標記的位置的比較,可執行樣品相對帶電粒子束系統之一光學軸的對準。
帶電粒子束柱可為包含用以形成一離子束之一離子源的一離子束柱,且帶電粒子束系統可更包含具有用以形成一電子束之一電子源的一電子光學柱(electron optical column)。電子束或離子束可用於樣品與離子束柱之光學軸之間的精細對準步驟。此外,電子束或離子束可用以記錄高度圖。
控制器可更組態以依以電子束或離子束所記錄之一影像中所識別之位置來調整帶電粒子束的撞擊位置。
樣品台可提供位在樣品台上之一樣品在至少三個線性獨立方向中的一可移動性(movability),且樣品台可包含用以量測樣品台之運動的一量測系統。量測系統可提供5nm或更少的一量測準確度。量測系統可 包含干涉量測系統。此外,量測系統可提供用於樣品垂直於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光學軸(optical axis)方向的運動的一干涉量測系統,以及用於量測樣品沿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光學軸方向的運動的一干涉量測系統。
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用以記錄樣品表面之一影像的一光學影像記錄系統,且控制器可組態以接收以光學影像記錄系統所記錄的一影像。基於根據設計資料之對準標記的位置與在記錄光學影像中所識別之對準標記的位置的比較,可執行樣品相對帶電粒子束系統之一光學軸的粗略對準。
帶電粒子束可包含離子。
帶電粒子束系統可額外地包含一像差補償器(stigmator),且控制器可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帶電粒子束掃描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的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樣品表面之互動產物(interaction product)的偵測來調整像差補償器。已定義及已知結構的影像的記錄可用以在長處理時間的過程中藉由重複地記錄所定義結構的影像以及評估此記錄的影像而重新對準和重新校正帶電粒子束系統。
帶電粒子束系統可包含一第二偏折系統,且控制器可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帶電粒子束掃描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之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樣品表面之互動產物的偵測來調整第二偏折系統。已定義及已知結構的影像的記錄可用以在長處理時間的過程中藉由重複地記錄所定義結構的影像以及評估此記錄的影像而重新對準和重新校正帶電粒子束系統。
控制器可更組態以基於在樣品區域之處理期間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而控制撞擊於要被處理之樣品區域上之帶電粒子的一劑量。
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特徵為一帶電粒子束系統,其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其具有形成一帶電粒子束的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一像差補償器及用以改變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 系統。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具有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一樣品之一樣品台一樣品室、用以偵測在帶電粒子束撞擊於樣品表面上的過程中所造成離開樣品的互動產物的一偵測器、以及組態以基於偵測器的輸出信號而產生影像資料的一控制器。控制器可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帶電粒子束掃描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之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樣品表面之互動產物的偵測來調整像差補償器。
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特徵為一帶電粒子束系統,其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其具有形成一氣體場離子束的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用以改變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帶電粒子束系統可更包含具有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一樣品的一樣品台的一樣品室、用以偵測在帶電粒子束撞擊於樣品表面上的過程中所造成離開樣品的互動產物的一偵測器、以及組態以基於偵測器的輸出信號而產生影像資料的一控制器。控制器可更組態以基於在樣品之處理期間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而控制撞擊於要被處理之一樣品區域上之帶電粒子的一劑量。
根據另一態樣,所揭露特徵為用以處理一樣品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a.載入一樣品至一帶電粒子束系統的樣品室,b.使用一光學成像系統或一電子束系統產生樣品之一表面的一影像,c.識別影像中的參考標記,d.基於所識別的參考標記判定參考標記在樣品之表面上的位置,e.基於參考標記的位置及樣品的設計資料判定要被處理之一第一區域的一位置,f.根據步驟e所判定的位置,加偏壓於帶電子粒子束系統的一偏折系統,以及g.使帶電粒子束撞擊於第一區域。
在具體實施例中,樣品可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 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超導薄膜未被導電層所覆蓋的至少一第一區域。
基於根據設計資料之對準標記的位置與在記錄光學影像中所識別之對準標記的位置的比較,可執行樣品相對帶電粒子束系統之一光學軸的粗略對準。
方法可更包含記錄樣品表面之一高度圖的步驟。基於高度圖中的資料,帶電粒子束的聚焦可針對在要藉由帶電粒子束的撞擊而處理之樣品上的每一位置而最佳化及調整。因此,方法可更包含基於高度圖而調整步驟g中帶電粒子束之焦點位置的步驟。
高度圖可藉由使用一電子束或一氣體場離子束來記錄。
方法可更包含步驟:當帶電粒子束撞擊第一區域上時,量測帶電粒子束與樣品之互動產物的一數量;以及藉由比較互動產物之量測數量與互動產物的一預定義數量而基於互動產物的量測數量動態地調整帶電粒子束撞擊於第一區域上的一停滯時間(dwell time)。如此,撞擊於一特定樣品區域上之帶電粒子的劑量可藉由偵測互動產物而控制。或者,撞擊於一特定樣品區域上之帶電粒子的劑量可藉由在先前電流量測步驟(其中,舉例來說,帶電粒子束係偏折至法拉第杯(Faraday cup)且量測在法拉第杯與電性接地之間的電流)中量測帶電粒子束中的電流而判定。藉由將所量測電流乘以所施加的停滯時間並將此乘積除以樣品表面上帶電粒子束的點面積,可判定離子劑量的數值。關於在一特定區域的樣品處理期間,因為要處理之區域的面積大於樣品表面上帶電粒子束的點面積而在樣品表面掃描帶電粒子束,當基於帶電粒子束的電流而判定帶電粒子劑量時也可考量在此掃描中所施加的步長(step width)。若所施加步長小於樣品表面上之帶電粒子束的直徑,這特別適合。
方法可更包含步驟:以一帶電粒子束柱的一物鏡聚焦帶電粒子束以在距離物鏡的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帶電粒子束點、以及相對帶電 粒子束放置樣品使得超導薄膜與物鏡具有第二距離,其中第一距離大於或小於第二距離。藉由帶電粒子束之受控制的些微散焦,帶電粒子束的強度分布(intensity profile)可調整為在束的邊界具有急遽的增加及降低。這特別適用於使用氣體場離子束作為帶電粒子束以處理樣品的情況。由於氣體場離子束在些微散焦狀態(slightly defocused status)中可具有的小錐角(cone angle),離子束的直徑在通過要被處理的樣品(即沿高溫超導材料之薄膜的厚度)不會有大幅的變化。第一距離可至少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μm。第一距離也可至多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00μm。特別地,第一距離可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μm至100μm之間、較佳為大或小10μm至100μm之間。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帶電粒子束柱包含一束極限孔徑(beam limiting aperture),且方法可更包含調整物鏡以將束極限孔徑投射至樣品的表面上。投射束極限孔徑至樣品表面可在具有平頂(top-hat)形式的樣品表面上提供離子束強度分布。
方法也可提供對樣品施加相對物鏡之一電壓為負或正的一電壓的一步驟。施加至樣品的負電電壓偏壓將增加離子撞擊於樣品表面上時的著陸能量(landing energy)。在此方式中,可處理具有增加厚度的高溫超導材料的薄膜。
方法也可更包含步驟:重複地根據先前步驟中所判定的位置而加偏壓於帶電子粒子束系統的偏折系統以及針對第一數量的第一區域使帶電粒子束撞擊於第一區域,而不相對帶電粒子束柱移動樣品。在此方式中,複數個第一區域可藉由單獨使用帶電粒子束可由第一光束偏折系統偏折的偏折範圍而處理。
方法可更包含步驟:相對帶電粒子束柱移動樣品以及重複地根據先前步驟中所判定的位置而加偏壓於帶電子粒子束系統的偏折系統以及針對第二數量的第一區域使帶電粒子束撞擊於第一區域。在此方法中,可處理包含複數個要被處理之位置的大樣品。方法可更包含量測樣品 台相對帶電粒子束柱之運動的一步驟。
帶電粒子束可為一離子束,且方法可更包含步驟:藉由離子束濺射或離子束誘發氣體化學沉積將一系統對準標記寫入樣品、以及週期性地記錄標記的一影像。藉由評估系統對準標記的影像,可重新調整和重新校準系統參數,以降低長期漂移的任何效應。因此,方法也可更包含基於系統對準標記的記錄影像而調整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參數的一步驟。
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特徵為用以產生一約瑟夫接面的一方法,其包含步驟:提供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超導薄膜未被導電層所覆蓋的至少一第一區域的一樣品、以及將一離子束撞擊第一區域。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離子束以至多100微微安培(pico ampere)的一離子電流撞擊於樣品上至多1毫秒(ms)的一停滯時間。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方法更包含偵測由於撞擊於樣品上之離子束而在離子束撞擊期間所造成離開樣品的互動產物、以及基於所偵測互動產物的數量而重複離子束撞擊的步驟多次或持續一段時間。
執行方法時,離子束中之離子的平均能量可在10keV至100KeV之間的範圍。
方法可更包含步驟:提供具有一物鏡的一離子光學柱、以物鏡聚焦離子束以在距離物鏡的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粒子束點、以及相對離子束放置樣品使得超導薄膜與物鏡具有第二距離,其中第一距離大於或小於第二距離。
在一特別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距離至少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0μm。在另一特別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距離至多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00μm。特別地,第一距離可比第二距離大或小10μm至100μm之間。
在樣品處理期間提供離子束的一受控制散焦可產生離子束在撞擊於樣品上時的有利離子強度分布。特別地,相較於高斯強度分布, 強度分布在束的邊界可具有急遽的束強度增加及降低。束致錯位(beam induced dislocation)可因此在預測面積內均勻地產生。
在另一特別的具體實施例中,離子光學柱包含一束極限孔徑,且方法更包含調整物鏡以將束極限孔徑投射至薄膜。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在藉由離子束的撞擊而處理樣品的過程中,方法可包含另一步驟:對樣品施加相對物鏡之一電壓為負或正的一電壓。負的樣品偏壓造成在帶電粒子束柱的物鏡與樣品間之離子束中離子的後加速(post acceleration)以及平均能量的增加。由於增加的平均束能量,離子可更深地穿透到樣品中。因此相較於具有較低平均離子束能量的情況,可在更厚的樣品中產生束致錯位。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樣品在相對第一區域的預定義位置可包含參考標記,且方法可包含進一步的步驟:藉由離子束或電子束掃描樣品包含參考標記但不包含第一區域的第二區域、在掃描第二區域時偵測由於撞擊離子束或撞擊電子束而造成離開樣品的互動產物、基於偵測的互動產物而判定參考標記的位置、基於參考標記的位置而判定第一區域的一位置、施加一電壓至離子束柱中的一偏折系統以偏折離子束至第一區域、以及將離子束撞擊於第一區域中的樣品上以處理第一區域中的樣品。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將離子束撞擊第一區域的步驟可針對第一數量的不同第一區域重複,而不相對離子束柱移動樣品。如此,可藉由僅使用離子束於其中可由第一偏折系統偏折的範圍而在樣品上的不同位置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而不移動樣品。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方法可包含步驟:相對離子束柱移動樣品、以及之後重複將離子撞擊第一區域以對第二數量的第一區域處理第一區域的步驟。如此,可在非常大樣品上的不同位置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
在再一具體實施例中,離子束柱為具有一樣品台之一離子 束顯微鏡的一部份,且樣品台包含用以量測樣品台相對離子束柱的一運動之至少一量測系統。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方法可包含步驟:藉由離子束濺射或離子束誘發氣體化學沉積將一系統對準標記寫入樣品,以及週期性地記錄標記的一影像。藉由評估系統的週期記錄影像,可產生用以重新調整及/或重新校準系統的對準標記。在此方式中,可達成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所需的長期製程穩定度。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方法可更包含基於系統對準標記的記錄影像而調整帶電粒子束系統的參數。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揭露特徵為用以製造一約瑟夫接面的一方法,其包含步驟:提供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超導薄膜未被導電層所覆蓋的至少一第一區域的一樣品、以及將離子的一離子束撞擊第一區域至少100奈秒的一停滯時間。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樣品在相對第一區域的預定義位置可包含參考標記且方法可包含進一步的步驟:提供一離子光學柱,其具有一偏折系統用以在垂直於離子束行進之一方向的一方向中偏折離子束;以離子束掃描樣品包含參考標記但不包含第一區域的第二區域;以及偵測在掃瞄第二區域時由離子束所造成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方法可更包含步驟:基於偵測的互動產物判定參考標記的位置;基於參考標記的位置判定第一區域的一位置;施加一電壓至偏折系統以偏折離子束至第一區域;以及之後執行將離子束撞擊第一區域以在第一區域處理樣品的一步驟。基於包含參考標記的影像,可執行樣品與帶電粒子束之間的精細調整步驟。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離子束柱可更包含一物鏡,且方法可更包含以下步驟:以物鏡聚焦離子束以在距離物鏡的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離子束點、以及相對離子束放置樣品使得超導薄膜與物鏡具有第二距離。第一距離可大於第二距離。以受控制散焦所達成的優點已描述於前文。
同樣地,第一距離可比第二距離大至少10μm及/或第一距離 可比第二距離大至多100μm。特別地,第一距離可比第二距離大10μm至100μm之間。或者,離子光學柱可包含束極限孔徑,且方法可更包含調整物鏡以將束極限孔徑投射至薄膜上的一步驟。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所揭露特徵為一種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樣品,其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超導薄膜未被導電層所覆蓋的複數個第一區域;藉由將一帶電粒子束撞擊複數個第一區域中之一選定數量的第一區域而處理數個第一區域;記錄在處理期間撞擊於每一被處理之第一區域上的帶電粒子劑量;以及提供包含撞擊於每一被處理之第一區域上之離子劑量的一輸出協定(output protocol)。
針對每一被處理的第一區域,輸出協定可包含有關在每一個別第一區域的處理過程中之離子束的參數的資訊。特別地,針對每一第一區域,輸出協定可包含有關樣品上之這類第一區域的位置以及施加至每一個別第一區域之離子劑量的量測值的資訊。根據經驗及輸出協定中的資料,每一產生的約瑟夫接面可被分類並根據其各自的分類而被選擇。
為了收集輸出協定的資料,方法可更包含步驟:偵測在帶電粒子束撞擊於每一被處理之第一區域時所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以及基於所偵測之互動產物的數量而判定帶電粒子劑量。基於在撞擊帶電粒子束中之帶電粒子的數量與所偵測之互動產物的數量之間的一已知比例,撞擊於每一第一區域上之帶電粒子的劑量可根據在處理第一區域中之樣品時所偵測之互動產物的數量而判定。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方法可包含進一步的步驟:寫入一參考標記至樣品的一表面、藉由以帶電粒子束掃描參考標記而記錄參考標記的影像、以及基於從參考標記之記錄影像所推斷的資訊而調整帶電粒子光學組件。特別地,帶電粒子光學組件可包含以下至少一者:一像差補償器、一光束偏折系統及一物鏡。且方法可包含基於從該參考標記的一或多 個影像所推斷的資料而調整差補償器、光束偏折系統及物鏡的其中至少一者的一步驟。
具體實施例的其他特徵及優點將揭露於下文對圖式的描述。
1‧‧‧帶電粒子束系統
2‧‧‧真空樣品室
3‧‧‧第一帶電粒子束柱
4‧‧‧第二帶電粒子束柱
5‧‧‧離子源
6‧‧‧提取電極
7‧‧‧加速電極
8‧‧‧偏折電極
9‧‧‧偏折電極
10‧‧‧像差補償器
11‧‧‧孔徑光闌
12‧‧‧偏折電極
13‧‧‧偏折電極
14‧‧‧電極
15‧‧‧電極
16‧‧‧電極
17‧‧‧偵測器
18‧‧‧樣品台
19‧‧‧負載鎖定
20‧‧‧相機
21‧‧‧控制器
22‧‧‧設計資料
23‧‧‧資料檔案
24‧‧‧電子源
25‧‧‧電極
26‧‧‧電極
27‧‧‧陽極
28‧‧‧物鏡
29‧‧‧透鏡內偵測器
30‧‧‧偏折系統
31‧‧‧同值點
32‧‧‧高電壓源
40‧‧‧樣品
41‧‧‧粗略對準標記
42‧‧‧粗略對準標記
43‧‧‧粗略對準標記
44‧‧‧粗略對準標記
45‧‧‧晶片區域
45a-45i‧‧‧晶片區域
46‧‧‧精細對準標記
46a-46i‧‧‧精細對準標記
47‧‧‧薄膜
48‧‧‧導電層
48a-48c‧‧‧導電層
49a-49c‧‧‧禁區
50‧‧‧基板
51‧‧‧區域
60‧‧‧帶電粒子束
61‧‧‧表面
62‧‧‧焦點
63‧‧‧強度分布
64‧‧‧最大強度(圖8)/強度分布(圖9)
65‧‧‧寬度
67‧‧‧最大強度
69‧‧‧面積
70‧‧‧面積
71‧‧‧平頂分布形式
72‧‧‧邊緣
73‧‧‧邊緣
90‧‧‧光顯微鏡
91‧‧‧光源
92‧‧‧掃描反射鏡
93‧‧‧物鏡
94‧‧‧光偵測器
190‧‧‧光顯微鏡
191‧‧‧光源
192‧‧‧掃描反射鏡
193‧‧‧顯微鏡物鏡
194‧‧‧偵測器
d1‧‧‧距離
圖1為帶電粒子束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顯示一散焦帶電粒子束的圖式;圖4為顯示孔徑光闌投射至一物體平面的示意圖;圖5為包含數個晶片區域之樣品表面的俯視圖;圖6為圖5中樣品表面之一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7為一具體實施例之處理步驟的圖式;圖8為在第一操作模式中之帶電粒子束的強度分布的圖式;圖9為在第二操作模式中之帶電粒子束的強度分布的圖式;圖10為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之第二操作模式中之帶電粒子束的強度分布的圖式;圖11為描述在一特定停滯時間內之樣品處理的圖式;圖12為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3為帶電粒子束系統之又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4為在大樣品的處理期間在帶電粒子束柱的重新對準期間所實行的處理步驟的圖式。
圖1顯示一帶電粒子束系統1,其包含一真空樣品室2、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為用以提供一離 子束作為第一帶電粒子束的離子束柱。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可為一氣體場離子束柱,特別是氣體場氦離子束柱或氣體場氖離子束柱。
離子束柱3包含離子源5、提取電極6及加速電極7。離子源5包含具有一頂尖的頂端。藉由以相較於離子源5的高電壓偏壓提取電極6,供應給離子源的操作氣體的氣體原子將在頂尖附近離子化,以提供正離子化氣體原子束。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氣體場離子源中的氣體包含惰性氣體(例如氦)且離子束中的離子因此包含正惰性氣體離子。
藉由在加速電極7與離子源5之間施加額外的高電壓,離子束將加速至其柱束能量。
在離子束的束行進方向中,接著為雙偏折系統8、9。具有偏折電極8、9的此雙偏折系統用以相對在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端部的物鏡的光學軸調整離子束的中心。此外,第一帶電粒子束柱包含一像差補償器(stigmator)10,其形式為兩個未對齊的四極單元或八極單元,其中粒子束的像散(stigmatic)特性可由其調整。
在束行進方向中,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接著包含孔徑光闌(aperture diaphragm)11、另一雙偏折系統12、13及包含三個電極14、15及16的物鏡。在物鏡附近具有偏折電極12及13的偏折系統(文中亦稱作第一偏折系統)用以在垂直於物鏡14、15、16之光學軸的方向中偏折離子束。具有三個電極14、15、16的物鏡用以將離子束聚焦於在束行進方向中與物鏡的最後電極16相距一特定距離處。
在樣品室2內,樣品台18的設置方式為:位在樣品台18之頂部表面上的樣品可在三個獨立的線性方向(兩個方向垂直於物鏡的光學軸,且一個方向沿著或同軸於物鏡的光學軸方向)中移動也可傾斜及旋轉(傾斜軸定向為垂直於物鏡的光學軸,且旋轉軸定向為平行於或同軸於物鏡的光學軸)。
此外,偵測器17配置於樣品室2內。偵測器17係組態並設計 以偵測由於以離子束照射樣品表面而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
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形式為電子束柱。此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包含發射電子的電子源24、從電子源24提取出電子的數個電極25、26、及調整電子束之電流的陽極27。藉由在電子源24及陽極27之間施加一高電壓,從電子源24所提取的電子將加速至其柱能量。
在電子束之束行進方向中接著往下,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包含物鏡28,其中電子束由物鏡28聚焦於電子束之束行進方向中之物鏡28下方的一小點。物鏡28可為磁性透鏡,其具有含一間隙的磁極部。在極部的間隙內,配置一偏折系統30,電子束可藉由其而在垂直於由虛線所標示之物鏡28之光學軸的方向中偏折。此外,在電子束柱內,配置一所謂的透鏡內偵測器(in-lens detector)29,可藉其偵測由於以電子束照射而造成離開樣品的互動產物。
替代一磁性透鏡,電子束柱的物鏡28可為一靜電透鏡。
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係相對彼此配置於一特定角度,使得第一帶電粒子束柱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的光學軸在一特定點31(同值點)相交。樣品台18可位於樣品室2內,取決於架設在樣品台18之頂部表面上之樣品的高度,使得同值點31位於架設於樣品台18上之樣品的表面。在此方式中,架設於樣品台18上之樣品的頂部表面上的任一點可由兩個不同的帶電粒子束(離子束與電子束)同時地檢查。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藉由以電子束照射樣品表面並偵測由於撞擊電子束(二次電子或反向散射的電子)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而同時地檢查樣品表面上的任一點,並藉由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離子束而同時地處理樣品。
樣品台18以電性隔離的方式架設於樣品室2內,使得可藉由高電壓源32施加高電壓至樣品台18。藉由施加高電壓至樣品台18以及要被架設在樣品台上的樣品,可增加或降低帶電粒子在撞擊位於樣品台18上之樣品時的著陸能量。特別地,樣品台18可由相較於離子束柱(第一帶電粒子 束柱3)之最後透鏡電極16的電位為負的一電位偏壓,使得離開第一帶電粒子束柱之離子的著陸能量將大於在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內之離子的柱能量。
樣品台18包含位置量測系統(圖未示),其係設計及組態使得樣品台18的線性運動可在5nm甚至更佳的準確率下量測。特別地,樣品台18的位置量測系統可為干涉量測系統。第一及第二干涉量測系統可提供以在垂直於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光學軸的兩個方向中量測樣品台18的運動。第三干涉量測系統係提供以在沿著或平行於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光學軸的方向中量測樣品台18之頂部表面的運動。
負載鎖定(load-lock)19附接至樣品室2,其用以將樣品從樣品室2外部傳輸至樣品室2中。負載鎖定19包含相機20,其中當樣品位於負載鎖定19內時,樣品的光學影像及其相對樣品保持器的定位可由相機20記錄。
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一控制器21,其組態以從負載鎖定中的相機20、樣品室2中的偵測器17、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內的透鏡內偵測器29、以及從資料檔案22接收資料。控制器21更組態以控制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內的各種組件。理想上,控制器21係組態以控制施加至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物鏡的電極14、15及16、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中第一雙偏折系統的電極12及13的電壓、施加至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像差補償器10的電極的電壓、以及施加至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內第二雙偏折系統的電極8、9的控制電壓。此外,控制器21組態以控制施加至樣品台18的電壓以改變帶電粒子在撞擊於樣品表面之前的著陸能量。理想上,控制器21係組態以施加一電壓至樣品台18,其相對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之最後電極16的電壓為負,使得離開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離子在第一帶電粒子束柱之物鏡的最後電極16與樣品表面之間加速。控制器21更組態以透過電腦可控制高電壓源32來控制樣品台的偏壓電壓。
此外,控制器21係組態以接收要被處理之樣品的設計資料 22。此外,控制器21係組態以基於樣品處理期間的記錄而產生資料檔案23。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5、6、及7描述帶電粒子束系統的操作。
當在第一步驟70中載入一樣品至負載鎖定19時,在第二步驟71中以相機20記錄樣品表面的影像。相機20所記錄的資料係饋入控制器21,並在步驟72中由控制器21將其與載入至負載鎖定19之樣品的設計資料22比較。
圖5顯示一範例樣品40的俯視圖。樣品40包含至少一個(但通常是多很多)晶片區域45a至45i,圖5顯示其中九個樣品區域。應注意到,樣品之晶片區域的其他數量也是可能的,且晶片區域的數量可小於九(即在一到八之間)或甚至遠大於九。
在一邊界區域,樣品40包含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其組態的方式及相對其尺寸使得可在由相機20所記錄的影像中識別這些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並在記錄的影像中判定對準標記的位置。每一晶片區域45a至45i也包含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然而其尺寸太小而使得這些精細對準標記無法在由負載鎖定19上之相機20所記錄的影像中識別。
控制器21係組態以比較由相機20所記錄之影像與樣品的CAD設計資料22,並比較記錄影像中每一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的位置與樣品設計資料中相應之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的位置。在步驟74中,控制器判定關於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的區域,其中在每一晶片區域中,各個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須為可預測的。
在下一步驟中,樣品從負載鎖定19傳輸至樣品室2。之後,在離子束或電子束的協助下進行精細調整步驟73。若此精細調整步驟73係以離子束來實行,則離子束柱的第一偵測器12、13係用以掃描在每一晶片區域45a至45i內所預測之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之位置附近的小區域。在此掃描過程中,由於撞擊離子(特別是二次電子)而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將由室偵測器17所偵測,且偵測信號由控制器21依離子束撞擊於樣品表 面上的位置而記錄。
作為離子束的替代,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電子束也可用於此精細對準步驟73。在此情況下,電子束在預測有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以及包含精細對準標記的區域內掃描。由於撞擊電子而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由電子束柱的透鏡內偵測器29所偵測,且偵測信號由控制器21依電子束撞擊於樣品表面上的位置而記錄。
以圖1所示的系統,操作者可事先選擇要使用電子束或是離子束來記錄這些影像。
圖6的元件顯示單一晶片區域45的部分,樣品包含由高溫超導材料(例如YBCO或另一適當的稀土氧化物材料)的薄膜47所覆蓋的基板50。適當樣品的特定設計係揭露於在先前技術部分所引用之由Shane Cybart等人提出的文章中。此文章的揭露內容完全併入本文中作為參考,特別是有關適當樣品的準備。
樣品包含區域48、48a、48b、48c,其中高溫超導材料的薄膜47由導電層48、48a、48b、48c(例如金層)所覆蓋。這些導電層及層部分在完成裝置的製造後可形成電性端子。
在個別導電層48、48a、48b、48c之間提供區域49a、49b、49c,其未被導電層所覆蓋。這些區域49a、49b、49c為要產生約瑟夫接面於其中的區域。因為由帶電粒子束致錯位產生的約瑟夫接面對所施加的帶電粒子束劑量非常敏感,這些區域49a、49b、49c形成了在任何對準步驟期間應無帶電粒子束撞擊於其上的禁區。帶電粒子對這些禁區的其中一者的任何撞擊係限制至最後處理步驟。
基於在步驟73中藉由掃描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附近區域而判定之精細對準標記46的位置,在步驟76中以離子束或電子束並比較每一精細對準標記的量測位置與根據樣品設計資料檔案22的各自預定位置,控制器判定禁區49a至49c之每一者的位置。
應注意,圖6中僅顯示三個禁區,但若要產生更多的約瑟夫接面,每一晶片區域45可具有更大數量的禁區49。
在下一步驟77中,藉由使用離子束或電子束來產生樣品高度圖。
為了使用離子束產生高度圖,以離子束掃描禁區49a、49b、49c外之每一晶片區域45a至45i上的位置,且針對每一晶片區域判定最佳焦點設定。這可由自動對焦機制達成,例如藉由在物鏡(電極14、15、16)的不同焦點設定下以離子束掃描樣品表面上的小區域、判定藉由此小區域的掃瞄而記錄的每一影像內的對比或空間頻率、以及反覆地改變物鏡的焦點設定直到最佳影像對比及/或顯示最高可能空間頻率的影像被記錄。針對每一各自的掃描位置,最佳焦點設定由控制器21記錄並儲存。針對大約均勻分布於整個樣品表面但總是在任何禁區49a至49c外的複數個區域重複這些步驟。在已針對禁區49a至49c外之複數個區域產生高度圖後,控制器21藉由對在每一禁區附近的區域內插最佳焦點設定而產生禁區49a至49c之每一者的內插最佳焦點設定(interpolating optimum focus setting)。
取代在步驟77中使用離子束來產生高度圖,也可使用電子束來產生高度圖。程序與前述程序相同,差別僅在禁區49a至49c外的各個樣品區域係以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電子束掃描,且控制器藉由改變電子束柱之物鏡28的強度而針對樣品表面上之禁區49a至49c外的每一區域產生高度圖或最佳焦點設定圖。然而,若使用電子束記錄高度圖,則當樣品的後續處理是由離子束來執行時,需要進一步的轉換,將以電子束記錄的高度圖轉換為用於離子束的高度圖。
以圖1所示的系統,操作者可事先選擇要使用電子束或是離子束來記錄高度圖。
在精細對準步驟74以及步驟77中之高度圖的記錄後,可執行進一步的對準步驟75。在此進一步的對準步驟75中,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 的離子束係偏折以在相對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定義位置及在任何禁區49a至49c之外撞擊於樣品區域上。針對此位置,調整根據高度圖的最佳焦點設定,之後使用離子束,在步驟75藉由離子束濺射將非常小的參考標記(例如顯示於圖6之區域51中的叉形)寫入此區域51。
或者,在步驟75中,可藉由氣體輔助帶電粒子束致化學(例如氣體輔助帶電粒子束致蝕刻或帶電粒子束致沉積)來產生小參考標記或基準點。
步驟75中所產生的此參考標記(本文中亦稱作系統對準標記)之後可用於離子束柱的自動柱對準且用以補償長期漂移(long term drift)(若需產生具有非常大數量的約瑟夫接面的大樣品且處理時間將變得相當長,這可成為干擾)。在樣品的後處理期間,有時在重複步驟82中,包含參考標記的區域51可由離子束掃描且參考標記的影像可藉由偵測因撞擊離子而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並在所記錄之偵測信號的協助下形成此區域51的影像而記錄。下文將更詳細地解釋用於離子束柱的自動對準及補償長期漂移的詳細程序。
在完成各種對準步驟後,可開始樣品的處理以及在各個禁區49a至49c中產生約瑟夫接面。
各個程序步驟可由控制器21所控制。控制器21特別組態以識別樣品影像以及樣品保持器影像中的粗略對準標記,以及計算在影像中之樣品的這些粗略對準標記的位置。控制器21更組態以比較這些粗略對準標記的位置與由樣品之CAD資料22所提供之這些粗略對準標記的位置。控制器組態以基於在記錄影像中之粗略對準標記41至44的位置與根據CAD資料22之這些粗略對準標記的位置的比較,來判定在每一樣品區域45a至45i中之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控制器21組態以控制由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或由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所實行的精細對準步驟。若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用於此精細對準步驟,則控制器以偏折電極12、13控制第一偏折系統,以 將第一帶電粒子束柱的離子束偏折至其中一樣品場45a中之其中一對準標記46a附近的一位置。控制器組態以由以下方式控制偏折系統:以離子束掃描在此精細對準標記46a附近且包含此精細對準標記46a的小區域,且此區域的影像由偵測器17藉由偵測由於撞擊離子束而造成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而記錄。控制器更組態以由以下方式控制第一偏折系統:針對樣品區域45b至45i的每一者,重複記錄包含精細對準標記之區域的影像的此步驟。
取代由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離子束記錄包含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之區域的影像,控制器可控制藉由使用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電子束對包含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之區域之影像的記錄。在後者情況中,控制器組態以控制電子束的偏折系統30,以依序地掃描包含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期望區域。以圖1所示的系統,操作者可事先選擇要使用電子束或是離子束來記錄這些影像。
在第二比較步驟中,控制器21組態以識別所記錄影像中之每一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並比較這些識別的位置與根據CAD資料22之這些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控制器21更組態以基於這類比較來判定樣品45內之禁區49a至49c的位置。控制器21更組態以控制樣品之高度圖的記錄。高度圖的記錄可由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或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所實行。若提供離子束的第一帶電粒子束用以記錄樣品45的高度圖,則控制器21以偏折電極12、13控制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第一偏折系統,以掃描每一樣品區域45a至45i之禁區49a至49c之外的樣品區域。與掃描樣品區域45a至45i同時進行,以偵測器17偵測由於撞擊離子而造成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並由控制器21讀出偵測器17的偵測信號。針對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第一偏折系統的每一掃描位置,控制器21同時地以電極14、15、16控制並改變物鏡的強度,直到實現顯示最強對比的影像。針對每一個別的場區域,提供最佳對比之由離子束柱之電極14至16施加至物鏡的電壓係由控制器21記錄並儲存。針對樣品45上每一區域所儲存的透鏡激發連同各自樣品區域的座 標形成了高度圖的構成部分。控制器21更組態以執行在樣品45之每一禁區49a至49c附近所記錄之數值之間的內插,以針對每一禁區產生物鏡的內插高度值或最佳調整值。如前述,作為以離子束記錄樣品45的高度圖的替代選擇,也可使用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電子束來記錄高度圖。在此後者的情況中,控制器21記錄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偏折器31以掃描分布任何禁區49a至49c外之樣品40的整體表面上的不同區域,並由透鏡內偵測器29偵測由於撞擊電子束而造成離開樣品40的互動產物。控制器21更組態以控制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物鏡28發生變化,直到針對每一區域記錄具有最佳對比的影像。在此替代例子中,提供影像中最佳對比的透鏡激發連同各個影像被記錄時之位置的座標形成了高度圖的構成部分。同樣地,以圖1所示的系統,操作者可事先選擇要使用電子束或是離子束來記錄高度圖。因此,控制器21係組態使得操作者可選擇要在電子束或是離子束的協助下來產生高度圖。
同樣在高度圖的構成部分由電子束所記錄的例子中,控制器藉由在每一禁區49a至49c附近內插高度值而判定每一禁區49a至49c的內插高度值。
在樣品表面太大而無法僅藉由偏折離子束或電子束來記錄在精細對準步驟期間或在高度圖產生期間之各個影像的情況下,可藉由移動樣品台18而在垂直於第一帶電粒子束之光學軸的方向中移動樣品。樣品台18的定位或樣品台在各個影像記錄間的運動係由樣品台18的干涉量測系統所量測,且控制器21在產生高度圖期間或在判定每一樣品區域45a至45i之禁區49a至49c的位置期間將考量這些運動。
除了已描述的對準步驟,樣品區域的影像可藉由使用離子束或電子束作為主要帶電粒子束而記錄,且由於撞擊帶電粒子束在樣品表面相對帶電粒子束柱之光學軸的各種傾斜角度而造成離開樣品之互動產物的偵測可用以記錄這類影像。為了改變各自的傾斜角,樣品台可繞垂直於 帶電粒子束柱3及4兩者之光學軸的一軸而旋轉。藉由使用適當且已知的軟體演算法及使用已記錄的高度圖,可由控制器21產生樣品表面的3D模型。
在完成各種對準步驟後,在步驟80中控制器21控制樣品40的處理。在此處理過程中,控制器21在步驟78中控制離子束之物鏡的激發,以在此步驟中提供要被處理之禁區49a的最佳焦點設定。同時地,控制器在步驟79中以電極12、13控制第一偏折系統,以將離子束偏折至在此處理步驟80中要被處理之禁區49a的位置。之後,離子束開啟並控制以撞擊於要被處理的面積49a上。當離子束撞擊於要被處理之禁區49a上,由於撞擊離子而造成離開樣品表面的互動產物將由偵測器17偵測。基於偵測器信號,控制器21判定在預定義的停滯時間過程中撞擊於要被處理之面積上的離子劑量。基於對離子束撞擊於每一禁區49a期間的完整時間(停滯時間)積分之偵測器17的輸出信號,控制器21判定撞擊於此面積49a上的離子劑量並將各個數值連同有關各自處理面積之位置的資訊儲存於輸出資料檔案23中。如前述,在一替代具體實施例中,藉由在先前電流量測步驟中量測帶電粒子束中的電流、以及藉由將所量測電流乘以所施加的停滯時間並將此乘積除以在此處理期間之樣品表面上帶電粒子束的點面積,可判定撞擊於要被處理之面積49a的帶電粒子的劑量。若判定離子劑量的此方法由控制器21所施行,則在此方式中所估計或所計算之各個數值連同有關各個處理面積之位置的資訊係儲存於輸出資料檔案23中。
如圖11所示,當撞擊在樣品表面上任何要被處理之面積之外(禁區)時,在針對焦點及帶電粒子電流調整帶電粒子束後,帶電粒子束被偏折以撞擊此禁區並在步驟179中施加至此禁區。當帶電粒子束撞擊於禁區上,在步驟180偵測離開樣品表面的粒子,對帶電粒子束撞擊於此區上的時間積分,並在步驟181比較積分值與預定義極限值。在積分值在步驟182中超過預定義極限值,程序停止於步驟183,其係藉由將帶電粒子束偏折至任何禁區外的區域。步驟184記錄在停止處理時的積分值。在步驟179開始處 理以及在步驟183停止處理之間的時間間隔係定義停滯時間。
前文參考圖11所述的程序由控制器21所控制。在此方式中,控制器藉由控制停滯時間來控制撞擊於每一禁區上之帶電粒子的劑量。
在每一個別禁區的處理期間,帶點粒子束係調整為在樣品40的薄膜內具有500pm至1000pm的最大束直徑。處理期間之帶電粒子束的位置準確率優於10nm且理想上在1nm至10nm的範圍內。每一禁區係以範圍在每平方公分1014到1018帶電粒子的帶電粒子劑量以及範圍在100ns至1ms之間的停滯時間進行處理。
在與前述相同的方式中,所有禁區49a至49c係依次地處理。針對每一禁區,基於高度圖中的資料調整離子束柱3之物鏡的激發(施加至物鏡之電極14、15、16的電壓),其係以針對每一禁區達成包含理想受控制散焦之理想焦點設定的方式。針對此動態聚焦(動態聚焦因為焦點設定可在禁區之處理與下一禁區之處理間變化),控制器21組態以判定下一個要處理之禁區的位置、基於高度圖讀取此位置的對應焦點設定、在考量理想受控制散焦下基於高度圖計算物鏡的理想激發、以及根據所計算的理想激發調整物鏡的激發。
若禁區49a至49c的數量變得非常大且處理時間也因此變得非常長,控制器有時會控制偏折系統使得離子束撞擊於包含在步驟75中產生之系統對準標記的面積51。藉由在步驟83中記錄此系統對準標記在物鏡之電極14至16的各種激發下的影像,整個系統的任何長期漂移可由控制器21判定且此重新對準或重新校準步驟82的各自結果可由控制器21使用以判定在之後要被處理之禁區49b及49c在處理過程中的最佳位置及調整。為了達成離子束的最佳重新對準,控制器也組態以分析系統對準標記的影像、評估物鏡(電極14-16)、像差補償器10及第二偏折系統8、9的適當設定、以及分別改變物鏡、第二偏折系統及像差補償器10的激發至各個組件之評估的適當設定。此再配准(re-registering)步驟82將不時地重複且必要時就重 複,以確保每一禁區以在要被處理之樣品的表面具有所需之束特性(beam characteristic)的一帶電粒子束來處理。
圖7中所繪示之具有單一步驟82「配准至基準點(Register to Fiducials)」之離子束柱的重新對準程序係更詳細地顯示於圖14中。如前文所解釋,在步驟83中,使用離子束不時地記錄系統對準標記的影像。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記錄系統對準標記的一系列影像,其具有離子束柱3之物鏡的不同設定。在一連續步驟101中,控制器21執行系統對準標記之所記錄影像或一系列影像的影像分析。基於此影像分析,在步驟102判定對準偏折器(圖1中具電極8、9的第二偏折系統)、像差補償器及物鏡的最佳設定。接著,控制器21在步驟103中控制對準偏折器及像差補償器的設定調整至先前步驟102所判定的最佳設定。接著,在步驟104中針對下一禁區繼續進行程序。如前文中參考圖7所描述,基於下一個要被處理之禁區的座標,控制器21讀取高度圖的對應資料。基於高度圖中的各個資料以及步驟103中所判定之最佳物鏡設定,針對下一個要被處理之地區判定一校正最佳化物鏡設定。物鏡被調整至此校正最佳化物鏡設定、離子束被偏折至下一個要被處理之禁區的座標、以及藉由施加理想的離子劑量至此禁區而處理此禁區。針對數個要被處理的禁區重複這些步驟。在已處理一預定義數量的禁區後,程序回到步驟83並記錄系統對準標記的一或一系列影像,以再次實現離子束柱的重新對準。如前文所解釋,離子束柱之重新對準的完整程序由控制器21所控制,因此控制器21係組態以控制重新對準程序的各個步驟。
在如前述處理整個樣品區域45a至45i之後,在步驟81中產生一標記於樣品區域的定義區域中,標記包含一編碼,藉由其協助,之後可針對每一處理的禁區判定撞擊於此禁區之帶電粒子的劑量。基於此標記或在輸出資料檔案23中之資料的讀取,之後在步驟84中可選擇一晶片,其係假設適合於所期望的意圖由此晶片來執行。
圖3解釋在樣品40的處理期間之帶電粒子束的受控制散焦 (controlled defocus)的概念。圖3所示為在具有電極14、15及16之物鏡與樣品台18間之第一帶電粒子束柱的下部。在正常操作期間且特別是記錄樣品的影像時,帶電粒子束由物鏡所控制(藉由施加各自的電壓至電極14、15及16)以撞擊聚焦於位在樣品台18上之樣品40的表面上,即帶電粒子束60的焦點與樣品40的頂部表面一致。當記錄樣品40之頂部表面的影像時,這類型的操作提供了最高的解析度。然而,在禁區49a至49c中之樣品40的處理期間,以帶電粒子束60的焦點出現在樣品40之表面的上游或下游的方式,施加不同的電壓至電極14、15及16。工作距離(亦即在帶電粒子束聚焦於樣品40之頂部表面61上的情況中之物鏡的最後電極16與樣品40的表面61之間的距離)定義一第一距離。在受控制散焦的情況中,最後電極16與帶電粒子束的焦點62之間的距離定義一第二距離。第二距離大於或小於第一距離一距離d1。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之間的差異d1一般在10μm至100μm的範圍中。如前文所解釋,受控制散焦提供了帶電粒子束60之強度分布的急遽增加及降低。
圖8顯示在第一模式中於樣品40之表面的強度分布63,其中帶電粒子束60(圖3)聚焦於樣品40的頂部表面。強度分布描述每一單位面積及每一時間之撞擊帶電粒子的數量。在此情況中的強度分布類似於具有最大值64及寬度65的高斯分布。
圖9顯示在第二模式中於樣品40之頂部表面的強度分布64,其中帶電粒子束60聚焦在樣品40之頂部表面底下的距離d1處。強度分布64在樣品40的頂部表面比在第一模式更寬,且最大強度67小於在第一模式中的最大值64。然而,在第二模式中之面積69內的強度比在第一模式中之面積70內的強度更加均勻。因此,束致錯位的產生在第二模式中比在第一模式中更均勻地分布。
圖4顯示受控制散焦操作的另一模式,其中電極14、15及16係以帶電粒子束柱的孔徑光闌11投射在樣品40之頂部表面上的方式以電壓 偏壓。在此操作模式中,強度分布變成如圖10所示的平頂分布形式71,強度分布在帶電粒子束的邊緣72、73有幾乎無限大的斜率。若此第三操作模式用以處理樣品40,則帶電粒子束致錯位的分布將變得比在前述的第二模式中更加均勻。
圖2顯示帶電粒子束系統的第二具體實施例。此第二具體實施例也包含了如前文參考圖1所述之附接至樣品室2的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可以類似如前文參考圖1所述之方式設計。
除了兩個帶電粒子束柱3、4,系統包含掃描光顯微鏡90,其具有作為光源的雷射91、一或多個掃描反射鏡92、物鏡93及光偵測器94。整個光顯微鏡係與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光學軸共軸地附接至樣品室2,但在相對側上,使得第一帶電粒子束的帶電粒子束撞擊於附接至樣品台18之樣品40的頂部表面,而掃描光顯微鏡的光束撞擊於樣品40的底部表面(相對於頂部表面)。
藉由從下方透過掃描光顯微鏡90記錄樣品40的影像,在樣品40之頂部表面上之結構的影像可藉由以聚焦雷射束掃描樣品而記錄。此光學影像可用於粗略對準步驟及精細對準步驟之間的額外對準步驟、或用以在步驟74中識別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在使用由掃描光顯微鏡90所記錄的光學影像下,可進一步降低在精細對準步驟期間或在產生高度圖期間以帶電粒子束掃描禁區的風險。
圖12顯示另一具體實施例。此系統僅包含單一帶電粒子束柱及掃瞄光顯微鏡90。單一帶電粒子束柱3可具有與前文參考圖1所述之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類似的設計。掃描光顯微鏡可具有類似圖2所述的設計。如前文參照圖2所述,整個掃描光顯微鏡係與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的光學軸共軸地附接至樣品室2,但在相對側上,使得第一帶電粒子束的帶電粒子束撞擊於附接至樣品台18之樣品40的頂部表面,而掃描光顯微鏡的光束撞擊 於樣品40的底部表面(相對於頂部表面)。以圖12所示系統所實行的處理可與前述相同,差別僅在於在步驟73中精細對準步驟以及高度圖的產生係以撞擊於樣品表面且掃描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附近區域的離子束所實施。
圖13顯示結合光學顯微鏡之離子束系統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離子束柱)以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電子束柱)的組件與參照圖2所述系統的組件相同。圖2所示系統及圖13所示系統的主要差異在於具有雷射光源191、掃描反射鏡192、顯微鏡物鏡193及偵測器194的光學顯微鏡係配置使得光束從與第一帶電粒子束柱3及第二帶電粒子束柱4的帶電粒子束撞擊至位於樣品台18上之樣品相同的一側撞擊於樣品上。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光學顯微鏡的光束在到達具有結構及參考標記之樣品的複數個層之前不需行進通過樣品的基板。
類似於圖2所示的具體實施例,藉由透過掃描光顯微鏡190而記錄位於樣品台18上之樣品的影像,在樣品頂部表面上之結構的影像可藉由以聚焦雷射束掃描樣品而記錄。此光學影像可用於粗略對準步驟及精細對準步驟之間的額外對準步驟、或用以在步驟74中識別精細對準標記46a至46i的位置。同樣在此具體實施中,在使用藉由掃描光顯微鏡190所記錄的光學影像下,可進一步降低在精細對準步驟期間或在產生高度圖期間以帶電粒子束掃描禁區的風險。
當藉由使用氣體場離子束來處理禁區時,可施加範圍在10微微安培至100微微安培之間的離子束電流。離子束撞擊於特定禁區期間的適當停滯時間可在100奈秒至1毫秒的範圍之間,取決於所調整的離子束電流。
施加於樣品台及樣品的偏壓電壓相對於在樣品處理期間所使用之帶電粒子束柱之物鏡的最後電極的電壓可為正或負。在使用正帶電離子來處理樣品的情況下,較佳可為負電壓以增加離子撞擊於樣品表面上的著陸能量。這提供了處理較厚樣品(即具有較厚的高溫超導材料膜的樣品) 的可能性。然而,在特別的情況中以及針對特定的高溫超導材料,可能期望降低離子撞擊於樣品表面上的著陸能量,以避免對樣品的意外損害。在這類情況下,可施加相較於物鏡之最後電極的電壓為正的電壓至樣品,以降低樣品的著陸能量。
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系統也可包含一泛射式電子槍(flood-gun),即發射低能量電子之未聚焦電子束的另一電子束柱。泛射式電子槍可用以避免樣品處理期間的任何樣品充電。然而,泛射式電子槍應僅在處理包含對低能量電子不敏感或不是非常敏感之高溫超導材料的樣品時使用、或在禁區由一保護層保護的情況下使用,以避免由泛射式電子槍的低能量電子在禁區中產生任何不想要或不受控制的錯位。
1‧‧‧帶電粒子束系統
2‧‧‧真空樣品室
3‧‧‧第一帶電粒子束柱
4‧‧‧第二帶電粒子束柱
5‧‧‧離子源
6‧‧‧提取電極
7‧‧‧加速電極
8‧‧‧偏折電極
9‧‧‧偏折電極
10‧‧‧像差補償器
11‧‧‧孔徑光闌
12‧‧‧偏折電極
13‧‧‧偏折電極
14‧‧‧電極
15‧‧‧電極
16‧‧‧電極
17‧‧‧偵測器
18‧‧‧樣品台
19‧‧‧負載鎖定
20‧‧‧相機
21‧‧‧控制器
22‧‧‧設計資料
23‧‧‧資料檔案
24‧‧‧電子源
25‧‧‧電極
26‧‧‧電極
27‧‧‧陽極
28‧‧‧物鏡
29‧‧‧透鏡內偵測器
30‧‧‧偏折系統
31‧‧‧同值點
32‧‧‧高電壓源

Claims (61)

  1. 一種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具有形成一帶電粒子束的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及用以改變該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一樣品室,包含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一樣品的一樣品台,以及一控制器,組態以:(a)基於使用該帶電粒子束柱所收集的資訊來控制該帶電粒子束而產生一樣品表面的一高度圖;(b)儲存該高度圖;以及(c)根據該高度圖而依該帶電粒子束的一撞擊位置動態地調整該帶電粒子束柱之該物鏡,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氣體場離子源,其產生一氣體場離子束且組態以在一高溫超導材料中使用該氣體場離子源所發射出的多個離子來產生多個約瑟夫接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接收該樣品表面的設計資料且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基於該設計資料與在載入樣品至該樣品室期間或之後所記錄之資料的一組合而控制該第一偏折系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樣品表面的該設計資料包含CAD資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帶電粒子束柱為一離子束柱,且該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具有用以形成一電子束之一電子源的一電子光學柱。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控制器係組態以依以該電子束或該離子束所記錄之一影像中所識別之多個位置來調整該帶電粒子束之該撞擊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樣品台係組態以移動位在該樣品台上之一樣品在至少三個線性獨立方向中,以及其中該樣品台包含用以量測該樣品台之一運動的一量測系統,其中該量測系統提供5nm或更少的一量測準確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量測系統包含多個干涉量測系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用以記錄該樣品表面之一影像的一光學影像記錄系統,且其中該控制器係組態以接收以該光學影像記錄系統所記錄的一影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帶電粒子束包含多個離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像差補償器,且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該帶電粒子束掃描該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之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該樣品表面之多個互動產物的偵測來調整該像差補償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第二偏折系統,且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該帶電粒子束掃描該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之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該樣品表面之多個互動產物的偵測來調整該第二偏折系統。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控制撞擊在要被處理之該樣品區域上之該氣體場離子束之多個離子的一劑量,上述係基於在該樣品區域之處理期間離開該樣品之多個互動產物或藉由量測該帶電粒子束之一束流(beam current)而進行控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為了收集該資訊以產生該樣品表面的該高度圖,該控制器系組態以:指示該帶電粒子束柱去掃描該樣品表面的複數個區域;針對掃描的各該區域,(1)基於使用該帶電粒子束柱所收集的資訊來判定該物鏡之一最佳焦點設定,以及(2)紀錄該物鏡之該最佳焦點設定。
  14. 一種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具有形成一帶電粒子束的一帶電粒子源、一物鏡、一像差補償器及用以改變該帶電粒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一樣品室,包含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一樣品的一樣品台,一偵測器,用以偵測在該帶電粒子束撞擊於該樣品表面上的過程中所造成離開該樣品的多個互動產物,以及一控制器,組態以使用該帶電粒子束柱而產生一參考標記於該樣品表 面,且其中該控制器更組態以基於藉由以該帶電粒子束掃描該樣品表面之一部分而記錄之一影像以及掃描時所造成離開該樣品表面之多個互動產物的偵測來調整該像差補償器,該樣品表面中以該帶電粒子束掃描之該部分包含該參考標記,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氣體場離子源,其組態以產生一氣體場離子束且組態以在一高溫超導材料中使用該氣體場離子源所發射出的多個離子來產生多個約瑟夫接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帶電粒子束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組態以基於偵測的該等互動產物而調整該帶電粒子束柱來補償該帶電粒子束系統中的漂移。
  16. 一種帶電粒子束系統,包含:一帶電粒子束柱,具有形成一離子束的一氣體場離子源、一物鏡、用以改變該離子束在一樣品平面中之一撞擊位置的一第一偏折系統,一樣品室,包含用以保持要被處理之一樣品的一樣品台,一偵測器,用以偵測在該離子束撞擊於該樣品表面上的過程中所造成離開該樣品的多個互動產物,以及一控制器,組態以:(a)基於該偵測器的多個輸出信號而產生影像資料,(b)控制撞擊於要被處理之一樣品區域上之該離子束中多個離子的一劑量,上述係基於在該樣品區域之處理期間離開該樣品之多個互動產物而進行控制,以及(c)當該等離子的劑量超過一預定義極限值時停止處理該樣品區域,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係組態以在一高溫超導材料中產生多個約瑟夫接面。
  17. 一種用以處理一樣品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使用一光學成像系統或一電子束系統產生一樣品之一表面的一影 像,其中該樣品位於一樣品室,b.識別該影像中的多個參考標記,c.基於所識別的該等參考標記判定該等參考標記在該樣品之該表面上的多個位置,d.基於該等參考標記的該等位置及該樣品的設計資料判定該樣品之該表面要被處理之一第一區域的一位置,e.根據步驟d所判定的該位置,加偏壓於一帶電子粒子束系統的一偏折系統,該帶電子粒子束系統是選自由該電子束系統與一離子束系統所組成的群組,f.使該帶電子粒子束系統所產生的一帶電粒子束掃描於該樣品之該表面的該第一區域之上,並且同時地偵測該帶電粒子束與該樣品之互動的多個產物以判定與紀錄該樣品之該表面的一對準標記的一位置,該對準標記不同於該等參考標記,以及g.藉由引導來自一氣體場離子束的多個離子於該第一區域上而在一高溫超導材料中產生一約瑟夫接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記錄該樣品之一高度圖的步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高度圖係藉由使用一電子束或該氣體場離子束來記錄。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基於該高度圖調整在步驟g中該氣體場離子束的一焦點位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 當該氣體場離子束撞擊該第一區域上時,量測該氣體場離子束與該樣品之多個互動產物的一數量;以及藉由比較互動產物之該量測數量與互動產物的一預定義數量而基於互動產物的該量測數量、或藉由量測該氣體場離子束之一束流而動態地調整該氣體場離子束撞擊於該第一區域上的一停滯時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系統更包含具有一物鏡的一帶電粒子束柱,藉由該物鏡該氣體場離子束聚焦於該第一區域上,該方法更包含:以該物鏡聚焦該氣體場離子束以在距離該物鏡的一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離子束點,以及相對該氣體場離子束在步驟g中放置該樣品使得該樣品之該表面與該物鏡具有一第二距離,以及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二距離。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少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μm。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多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00μm。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帶電粒子束柱包含一束極限孔徑,且該方法更包含調整該物鏡以將該束極限孔徑投射至該樣品之該表面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在步驟b期間,對該樣品施加相對該物鏡之一電壓為負或正的一電壓。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對一第一數量的第一區域的重複步驟e及f,而不相對該帶電粒子束柱移動該樣品。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相對該帶電粒子束柱移動該樣品,以及之後對一第二數量的第一區域重複步驟e及f。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量測該樣品台相對該帶電粒子束柱的一運動。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0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帶電粒子束為一離子束,且該方法更包含:藉由離子束濺射或離子束誘發氣體化學沉積將一系統對準標記寫入該樣品,以及週期性地記錄該系統對準標記的一影像。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基於該對準標記的該記錄影像調整該帶電粒子束系統的多個參數。
  32. 一種用以製造一約瑟夫接面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提供一樣品,其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該超導薄膜未被該導電層所覆蓋的至少一第一區域,以及b.將多個離子的一離子束撞擊該第一區域, c.其中該離子束以至多100微微安培的一離子電流撞擊於該樣品上至多1毫秒的一停滯時間。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偵測步驟c中由該離子束撞擊於該樣品上所產生之多個互動產物,以及基於所偵測互動產物的一數量而重複步驟c數次。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束中之該等離子的平均能量在10keV至100KeV之間的範圍。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提供具有一物鏡的一離子光學柱,以該物鏡聚焦該離子束以在距離該物鏡的一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離子束點,以及相對該離子束放置該樣品使得該超導薄膜與該物鏡具有一第二距離,以及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二距離。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少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μm。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多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00μm。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光學柱包含一束極限孔徑,且該方法更包含調整該物鏡以將該束極限孔徑投射至該薄膜。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在步驟c期間,對該樣品施加相對該物鏡之一電壓為負或正的一電壓。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樣品在相對該第一區域的多個預定義位置包含多個參考標記,該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離子束或一電子束掃描該樣品包含該等參考標記但不包含該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在掃描該第二區域時,偵測由該離子束或該電子束所產生之多個互動產物,基於該等偵測的互動產物而判定該等參考標記的多個位置,基於該等參考標記的該等位置而判定該第一區域的一位置,施加一電壓至該離子束柱中的一偏折系統以偏折該離子束至該第一區域,以及之後執行步驟c。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對一第一數量的第一區域重複步驟c,而不相對該離子束柱移動該樣品。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相對該離子束柱移動該樣品,以及之後對一第二數量的第一區域重複步驟c。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束柱為具有一樣品台之一離子束顯微鏡的一部份,其中該樣品台包含用以量測該樣品台相 對該離子束柱的一運動之至少一量測系統,該方法更包含以該至少一量測系統量測該樣品台的該運動。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至33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藉由離子束濺射或離子束誘發氣體化學沉積將一系統對準標記寫入該樣品,以及週期性地記錄該系統對準標記的一影像。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基於該系統對準標記的該記錄影像調整一帶電粒子束系統的多個參數。
  46. 一種用以製造一約瑟夫接面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提供一樣品,其包含至少部分地由一導電層覆蓋之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以及包含該超導薄膜未被該導電層所覆蓋的至少一第一區域,以及b.將多個離子的一離子束撞擊該第一區域至少100奈秒的一停滯時間。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樣品在相對該第一區域的多個預定義位置包含多個參考標記,該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離子光學柱,其具有一偏折系統用以在垂直於離子束行進之一方向的一方向中偏折該離子束,以該離子束掃描該樣品包含該等參考標記但不包含該第一區域的一第二區域,偵測在掃瞄該第二區域時由該離子束所造成之多個互動產物,基於該等偵測的互動產物判定該等參考標記的多個位置,基於該等參考標記的該等位置判定該第一區域的一位置,施加一電壓至該偏折系統以偏折該離子束至該第一區域,以及之後執行步驟b。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至47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束柱更包含一物鏡,該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以該物鏡聚焦該離子束以在距離該物鏡的一第一距離產生一聚焦離子束點,以及相對該離子束放置該樣品使得該超導薄膜與該物鏡具有一第二距離,以及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二距離。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少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μm。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距離至多比該第二距離大或小100μm。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束柱包含一物鏡與一束極限孔徑,且該方法更包含:調整該物鏡以將該束極限孔徑投射至該薄膜。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至47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執行步驟b時,對該樣品施加相對該物鏡之一電壓為負或正的一電壓。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至47與51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對一第一數量的第一區域重複步驟b,而不相對該離子束柱移動該樣品。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相對該離子束柱移動該樣品,以及之後對一第二數量的第一區域重複步驟b。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離子束柱為具有一樣品台之一離子束顯微鏡的一部份,其中該樣品台包含用以量測該樣品台相對該離子束柱的一運動之至少一量測系統,該方法更包含以該至少一量測系統量測該樣品台的該運動。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至47與51項之其中一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藉由離子束濺射或離子束誘發沉積將一系統對準標記寫入該樣品,以及週期性地記錄該系統對準標記的一影像。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基於該系統對準標記的該記錄影像調整一帶電粒子束系統的多個參數。
  58. 一種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提供一樣品,其包含一超導材料的一薄膜,b.藉由將一帶電粒子束撞擊複數個第一區域中之一選定數量的第一區域而處理數個第一區域,c.記錄在處理期間撞擊於被處理之該等第一區域之每一者上之該帶電粒子劑量,以及d.提供包含撞擊於被處理之該等第一區域之每一者上之該帶電粒子劑量的一輸出協定。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8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偵測在該帶電粒子束撞擊於每一該被處理之第一區域時所造成離開該樣品表面的多個互動產物,以及基於所偵測之互動產物的數量或藉由量測該帶電粒子束之一束流而判定該帶電粒子劑量。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8或59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寫入一系統對準標記至該樣品的一表面,藉由以該帶電粒子束掃描該系統對準標記而記錄該系統對準標記的多個影像,以及基於從該系統對準標記之該等記錄影像所推斷的資訊而調整多個帶電粒子光學組件。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帶電粒子光學組件包含以下至少一者:一像差補償器、一光束偏折系統及一物鏡,該方法包含基於從該系統對準標記之該等記錄影像所推斷的資訊而調整該像差補償器、該光束偏折系統及該物鏡的其中至少一者。
TW104142911A 2014-12-22 2015-12-21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TWI685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95390P 2014-12-22 2014-12-22
US62/095,390 2014-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062A TW201637062A (zh) 2016-10-16
TWI685012B true TWI685012B (zh) 2020-02-11

Family

ID=5636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2911A TWI685012B (zh) 2014-12-22 2015-12-21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410828B2 (zh)
JP (1) JP6689602B2 (zh)
CN (1) CN105789007B (zh)
TW (1) TWI685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2885B2 (en) * 2016-03-24 2018-02-13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ft compensation on an electron beam based characterization tool
JP6967340B2 (ja) * 2016-09-13 2021-11-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 複合ビーム装置
DE102016119791A1 (de) * 2016-10-18 2018-04-19 scia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Substrates mittels eines Teilchenstrahls
GB201617693D0 (en) * 2016-10-19 2016-11-30 Reliance Rg Limited Charged particle beam steering arrangement
NL2020344A (en) * 2017-02-03 2018-08-14 Asml Netherlands Bv Exposure apparatus
CN109298001B (zh) * 2017-07-25 2021-06-01 东方晶源微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束成像模块、电子束检测设备及其图像采集方法
CN115206757A (zh) * 2017-08-02 2022-10-18 Asml荷兰有限公司 用于带电粒子浸没以增强电压对比缺陷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DE102017220398B3 (de) * 2017-11-15 2019-02-28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Verfahren zum Justieren eines Teilchenstrahlmikroskops
DE102018202728B4 (de) * 2018-02-22 2019-11-21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Teilchenstrahlgeräts,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Teilchenstrahl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WO2019166331A2 (en) * 2018-02-27 2019-09-06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Charged particle beam system and method
US10714225B2 (en) 2018-03-07 2020-07-14 PN Labs, Inc. Scalable continuous-wave ion linac PET radioisotope system
TWI743626B (zh) 2019-01-24 2021-10-21 德商卡爾蔡司多重掃描電子顯微鏡有限公司 包含多束粒子顯微鏡的系統、對3d樣本逐層成像之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US10763079B1 (en) * 2019-02-19 2020-09-01 Fei Company Focused ion beam impurity identification
DE102019203579A1 (de) * 2019-03-15 2020-09-17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Teilchenstrahlgeräts sowie Teilchenstrahl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11114275B2 (en) * 2019-07-02 2021-09-07 Fei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quiring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patterns
CA3149002A1 (en) * 2019-08-14 2021-02-18 Livepers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interaction invitations
WO2021037944A1 (en) * 2019-08-30 2021-03-04 Asml Netherlands B.V. Photo-electrical evolution defect inspection
KR20220062640A (ko) 2019-10-18 2022-05-17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전압 콘트라스트 결함 검출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917698A (zh) 2020-06-10 2023-04-04 Asml荷兰有限公司 带电粒子设备的可更换模块
CN112882353B (zh) * 2021-01-28 2021-11-3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柔性纳米伺服运动系统的扫描电镜直写光刻系统
DE102021200799B3 (de) * 2021-01-29 2022-03-31 Carl Zeiss Multisem Gmbh Verfahren mit verbesserter Fokuseinstellung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eines Bildebenenkipps in einem Vielzahl-Teilchenstrahlmikroskop
WO2024008493A1 (en) * 2022-07-05 2024-01-11 Asml Netherlands B.V. Assess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4303908A1 (en) * 2022-07-05 2024-01-10 ASML Netherlands B.V. Assessment apparatus using a plurality of charged particle beam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8083A1 (en) * 1998-09-14 2001-12-06 Nikon Corporation Exposure apparatus and its making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20014407A1 (en) * 2000-07-10 2002-02-07 Allen Lisa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in films by gas cluster ion beam processing
US20020017619A1 (en) * 1997-02-12 2002-02-14 Hiroshi Hirose Processing/observing instrument
US20100001203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Nuflare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acquiring offset deflection amount for shaped beam and lithography apparatus
US20100207017A1 (en) * 2009-02-16 2010-08-19 Nuflare Technology, Inc.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method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apparatus
TW201241864A (en) * 2011-04-13 2012-10-16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ast improvement in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inspecting a specimen
JP2014082028A (ja) * 2012-10-15 2014-05-08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荷電粒子線装置および試料作製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7552A (en) * 1987-04-28 1990-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electron-beam pattern drawing apparatus
US5411937A (en) * 1993-05-17 1995-05-02 Sandia Corporation Josephson junction
US5736281A (en) * 1996-06-07 1998-04-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ose modification proximity effect compensation (PEC) technique for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US6977386B2 (en) * 2001-01-19 2005-12-20 Fei Company Angular aperture shaped beam system and method
JP4674002B2 (ja) * 2001-05-29 2011-04-20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位置検出装置、位置検出方法、電子部品搬送装置及び電子ビーム露光装置
JP2003016988A (ja) * 2001-06-27 2003-01-17 Fujitsu Ltd フォーカストイオンビーム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フォーカストイオンビーム加工方法
WO2003019684A1 (en) * 2001-08-22 2003-03-06 Interna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Technology Center, The Juridical Foundation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josephson junction, superconductin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josephson junction
JP2004214060A (ja) * 2003-01-06 2004-07-2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走査電子顕微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試料観察方法
US7786451B2 (en) 2003-10-16 2010-08-31 Alis Corporation Ion sour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4610182B2 (ja) * 2003-12-05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型電子顕微鏡
US7456402B2 (en) 2004-09-10 2008-11-25 Multibeam Systems, Inc. Detector optics for multiple electron beam test system
DE102007026847A1 (de) 2007-06-06 2008-12-11 Carl Zeiss Nts Gmbh Teilchenstrahl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Anwendung bei einem Teilchenstrahlgerät
JP5067296B2 (ja) 2008-07-22 2012-1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オンビーム加工装置
DE102010011898A1 (de) 2010-03-18 2011-09-22 Carl Zeiss Nts Gmbh Inspektionssystem
US8227752B1 (en) * 2011-02-17 2012-07-24 Carl Zeiss Nts Gmbh Method of operat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JP5677677B2 (ja) * 2011-05-09 2015-02-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荷電粒子線装置
JP2013033671A (ja) * 2011-08-03 2013-02-1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荷電粒子線装置
JP5890652B2 (ja) * 2011-10-28 2016-03-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試料観察装置及び試料観察方法
JP5880243B2 (ja) * 2012-04-18 2016-03-08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755021B1 (en) 2013-01-15 2016-06-22 Carl Zeiss Microscopy Ltd. Method of analyzing a sample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analyzing a sample
JP6232195B2 (ja) 2013-03-21 2017-11-15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試料検査装置及び試料の検査方法
JP6226781B2 (ja) * 2013-03-27 2017-11-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 集束イオンビーム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加工方法、及び集束イオンビーム加工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266312B2 (ja) * 2013-11-13 2018-01-2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集束イオンビーム装置及びイオンビームの焦点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7619A1 (en) * 1997-02-12 2002-02-14 Hiroshi Hirose Processing/observing instrument
US20010048083A1 (en) * 1998-09-14 2001-12-06 Nikon Corporation Exposure apparatus and its making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20014407A1 (en) * 2000-07-10 2002-02-07 Allen Lisa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in films by gas cluster ion beam processing
US20100001203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Nuflare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acquiring offset deflection amount for shaped beam and lithography apparatus
US20100207017A1 (en) * 2009-02-16 2010-08-19 Nuflare Technology, Inc.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method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writing apparatus
TW201241864A (en) * 2011-04-13 2012-10-16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ast improvement in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inspecting a specimen
JP2014082028A (ja) * 2012-10-15 2014-05-08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荷電粒子線装置および試料作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9602B2 (ja) 2020-04-28
TW201637062A (zh) 2016-10-16
US20160203948A1 (en) 2016-07-14
US20190189392A1 (en) 2019-06-20
US10410828B2 (en) 2019-09-10
CN105789007A (zh) 2016-07-20
CN105789007B (zh) 2019-11-12
JP2016129133A (ja)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5012B (zh) 帶電粒子束系統、用以處理樣品的方法、用以製造約瑟夫接面的方法與用以產生複數個約瑟夫接面的方法
US11562880B2 (en) Particle beam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current of individual particle beams
TWI650550B (zh) 用於高產量電子束檢測(ebi)的多射束裝置
US9953805B2 (en) System for imaging a 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 beam with adaptive 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 optics
US7989768B2 (e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US1160552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atial charged particle bunching
JP2003202217A (ja) パターン欠陥検査方法及びパターン欠陥検査装置
TW201618151A (zh) 檢測區準備
US116995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atial charged particle bunching
JP6666627B2 (ja) 荷電粒子線装置、及び荷電粒子線装置の調整方法
US7851768B2 (en) Ultra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tool with control loop
KR102164232B1 (ko) 하전 입자선 장치
EP2124245A1 (en) Ultra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tool
TWI842136B (zh) 提供拓樸資訊的高解析度低能量電子顯微鏡與光罩檢查方法
US20240006147A1 (en) Flood column and charged particle apparatus
US20230017894A1 (en) Flood column, charged particle tool and method for charged particle flooding of a sample
KR20240069803A (ko) 지형 정보 제공을 위한 고해상도, 저에너지 전자 현미경 및 마스크 검사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