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847B -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 Google Patents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847B
TWI684847B TW108110179A TW108110179A TWI684847B TW I684847 B TWI684847 B TW I684847B TW 108110179 A TW108110179 A TW 108110179A TW 108110179 A TW108110179 A TW 108110179A TW I684847 B TWI684847 B TW I6848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verter
current detection
resistor
detection circui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8449A (zh
Inventor
常學良
郭東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8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44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 H02M3/33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20Modifications of basic electric elements for use in electr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uch elements with such instruments
    • G01R1/203Resistors used for electric measuring, e.g. decade resistors standards, resistors for comparators, series resistors, shu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R35/005Calibrating; Standards or reference devices, e.g. voltage or resistance standards, "golden" 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02M3/3359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hav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or a synchronous freewheeling circui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4Magnetic structures combining different functions, e.g. storage, filtering or trans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7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gainst abnormal temper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和二次側繞組,一次側繞組和二次側繞組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二次側繞組與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其中,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與二次側繞組耦合,且輔助繞組與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阻抗器,阻抗器的一端與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Description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本案涉及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目前電源朝著模組化、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方向發展。LLC電路由於可以實現全負載範圍零電壓開通,具有開關損耗低,效率高,體積小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但LLC電路的輸出電流檢測卻不易實現,尤其是在低壓大電流輸出應用中,傳統的檢測方式存在損耗大,體積大,檢測不准等問題。
第1圖示出了LLC電路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在變換器的輸出端串聯一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來檢測該變換器的輸出電流。但是利用該方式,在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上會產生較大的損耗,同時該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體積也會隨著變換器輸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為了降低損耗將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阻值減小,則會影響電流採樣精度。
第2圖示出了LLC電路另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在變壓器二次側串聯一電流互感器CT,即,電流互感器初級繞組CT1和次級繞組CT2,來檢測功率變換器的負載電流。該電流檢測方法損耗小,但是因為額外添加了為磁性元器件之電流互感器CT,故會影響變換器的體積和功率密度。
第3圖示出了LLC電路又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在功率轉換電路中的電感器兩端電性並聯連接檢測電路,即,電阻R和電容C,檢測電容C兩端的電壓即可檢測流入或流出功率轉換電路的電流。但該電流檢測方案僅適用於包含電感的功率轉換電路。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之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鑒於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功率變換器電流檢測電路,所述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和二次側繞組,所述一次側繞組和所述二次側繞組通過所述磁芯耦合,且所述一次側繞組、所述二次側繞組與所述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其中,所述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與所述二次側繞組耦合,且所述輔助繞組與所述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阻抗器,所述阻抗器的一端與所述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所述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所述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所述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所述阻抗器為電阻,所述電阻的阻值大於所述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阻值的10倍。
可選地,所述阻抗器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可選地,所述阻抗器的阻抗值無窮大。
可選地,所述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的一端為直流電位端。
可選地,所述阻抗器的、不與所述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耦接於所述直流電位端。
可選地,所述一次側繞組、所述二次側繞組及所述輔助繞組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濾波放大電路,所述濾波放大電路並聯耦接至所述阻抗器的兩端以對所述阻抗器的所述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所述輸出電流成比例。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所述變壓器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所述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的所述端電壓進行補償。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兩端的所述端電壓進行校準。
可選地,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電路拓撲為包含所述變壓器的諧振電路拓撲、反馳電路拓撲或雙反馳電路拓撲。
可選地,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兩端的端電壓用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所述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以及與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串聯耦接的第二二次側繞組,所述一次側繞組、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和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通過所述磁芯耦合,且所述一次側繞組、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以及所述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所述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其中,所述電流檢測電路包括:第一電流檢測支路和第二電流檢測支路,所述第一電流檢測支路至少包括:第一輔助繞組,與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耦合,且所述第一輔助繞組與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一阻抗器,所述第一阻抗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第一串聯支路,所述第一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所述第一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所述第二電流檢測支路至少包括:第二輔助繞組,與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耦合,且所述第二輔助繞組與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二阻抗器,所述第二阻抗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第二串聯支路,所述第二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所述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所述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和第二二次側繞組耦接於同一個直流電位端。
可選地,所述第一阻抗器的、不與所述第一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阻抗器的、不與所述第二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共同耦接於所述直流電位端。
可選地,所述第一阻抗器與所述第二阻抗器的阻抗值相等。
可選地,所述第一阻抗器為電阻,且所述第一阻抗器的電阻值大於所述第一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10倍,且所述第二阻抗器為電阻,且所述第二阻抗器的電阻值大於所述第二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10倍。
可選地,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可選地,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的阻抗值無窮大。
可選地,所述一次側繞組、所述第一二次側繞組、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所述第一輔助繞組及所述第二輔助繞組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濾波放大電路,所述濾波放大電路並聯耦接至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以對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的所述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所述輸出電流成比例。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所述變壓器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所述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進行補償。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進行校準。
可選地,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電路拓撲為包含所述變壓器的諧振電路拓撲、反馳電路拓撲或雙反馳電路拓撲。
可選地,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的端電壓用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本申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可以準確地檢測包含變壓器的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利用該電流檢測電路,可以實現幾乎無損耗、佔用體積小的優點,從而節約了功率變換器的空間,降低了功率變換器的損耗。
下面將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實施例。應當注意,這裡描述的實施例僅用於舉例說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的範圍。下文中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第一實施例;根據本申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第4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T,該變壓器T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和T3,該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T1、二次側繞組T2、T3與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阻抗器3,該阻抗器3的一端與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該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且阻抗器3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該阻抗器3可以為電阻,該電阻的阻值大於該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的阻值的10倍。
可選地,該阻抗器3可以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可選地,該阻抗器3的阻抗值無窮大,即阻抗器3的兩端斷路。
可選地,該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3的一端為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該阻抗器3的、不與輔助繞組T4耦接的另一端耦接於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該一次側繞組T1、該二次側繞組T3及該輔助繞組T4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第5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檢測的電流波形圖。
第4圖中流經二次側繞組T2的脈衝電流i2和流經二次側繞組T3的脈衝電流i3的電流波形如第5圖所示。在第5圖中,t1-t5為該功率變換器的一個開關週期,在一個開關週期內,i2和i3的波形相同,且相位錯開180度。流經二次側繞組T2和T3的電流之和i2+i3的交流分量被輸出電容Cout吸收,i2+i3的直流分量即為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單個二次側繞組的電流i2或i3的平均值,即為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io的一半,所以在電流i2與i3相等的情況下,檢測流經單個二次側繞組的電流即可獲得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資訊。
第6圖所示,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濾波放大電路10,該濾波放大電路10並聯耦接至阻抗器3的兩端以對阻抗器3的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成比例。
在實際電路中,第4圖中所示的二次側繞組T3和輔助繞組T4都會存在寄生電阻。如第6圖所示,Rj1為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寄生電阻,Rj2為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
在第6圖中,因為由輔助繞組T4和阻抗器3構成的檢測串聯電路並聯在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所以,二次側繞組T3的端電壓VT1與其寄生電阻Rj1兩端的端電壓VR1之和等於輔助繞組T4的端電壓VT2、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Rj2的端電壓VR2以及阻抗器3的端電壓Vsense之和,具體如下面的公式1: VT1+VR1=VT2+VR2+Vsense    公式1 其中,輔助繞組T4和二次側繞組T3具有相同匝數,且同名端相連,所以VT1=VT2。
另外,因為Rj2是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其阻值遠遠小於外加的阻抗器3的阻值,所以寄生電阻Rj2與阻抗器3串聯之後,寄生電阻Rj2的阻值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公式1可以近似變為如下公式2: Vsense=VR1=i3*Rj1     公式2
在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中,僅使用了一個輔助繞組T4和一個阻抗器3,通過二次側繞組T3與輔助繞組T4的耦合,使得二次側繞組T3的端電壓VT1和輔助繞組T4的端電壓VT2相抵消,阻抗器3的端電壓Vsense等於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寄生電阻Rj2上的壓降。通過檢測阻抗器3上的電壓,即可獲得與i3成比例的電壓值。從而實現了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檢測。該電流檢測電路的零件數目少。與傳統電流互感器相比,體積大大縮小;與傳統電流檢測電阻相比,阻抗器3上不流經輸出電流,電阻損耗小。
具體地,在第6圖中,該濾波放大電路10可以包括:對阻抗器3的端電壓Vsense進行濾波的濾波電路11,該濾波電路11可以由第一電阻Rs1、第二電阻Rs2以及第一電容Cs1組成。該濾波放大電路10還可以包括:運算放大電路12。該運算放大電路12由運算放大器U1、第三電阻Rs3、第四電阻Rs4和第二電容Cs2組成。
首先,電阻Rsense的端電壓Vsense先經過濾波電路11進行阻容濾波,然後經過阻容濾波後的電壓進入運算放大電路12進行處理,獲得與輸出電流平均值成比例的電壓,即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對地的端電壓Vsen,Vsen為一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Vsen可用於該功率變換器的電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控制或均流控制等。
在第6圖中,運算放大器U1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為AC信號,其任一輸入端對地電壓所含AC分量經過運算放大後,被成比例地衰減並傳遞到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可選地,為了減小運算放大器輸出電壓的AC分量,此處可以選擇共模抑制比大的運算放大器。
可選地,如第14圖所示,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溫度檢測電路30,用於檢測變壓器T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40,用於基於溫度檢測電路30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阻抗器3的端電壓進行補償。
具體地,以第6圖所示的二次側繞組T3上的檢測電壓為例,Vsense=i3*Rj1,Rj1為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寄生電阻。在實際應用中,變壓器繞組材料的電阻存在溫漂,由此電流檢測電路的檢測電壓值也會隨溫度變化,因此需要增加溫度補償措施來提高檢測的精確度。本發明中採用溫度檢測電路20檢測變壓器T的繞組的實際溫度t,並基於此對電流檢測電路的檢測電壓Vsen進行溫度補償,以獲取準確的電流檢測值Vsen_t。Vsen_t與Vsen的關係如公式3所示: Vsen_t=Vsen/[1+(t-25)*k1]     公式3 其中,k1為繞組材料的溫漂係數,環境溫度為25度。該溫度補償方案適用於流經變壓器T的電流大,繞組的寄生電阻的溫漂係數大或繞組溫度上升大等應用狀況。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亦可根據實際的環境參數調整上述公式。
第14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對電流檢測電路進行溫度補償的方框圖。
如第14圖所示,首先利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流檢測電路對變壓器T進行電流檢測得到電壓Vsense,然後將檢測到的電壓Vsense輸入到濾波放大電路(積分放大電路)進行處理,得到電壓Vsen,然後該電壓Vsen被輸入到溫度補償單元40。溫度檢測電路30檢測變壓器T的溫度t,並將其發送給溫度補償單元40。溫度補償單元40根據接收到的電壓Vsen以及溫度t,利用上述的公式3進行計算,從而得到補償後的電壓Vsen_t。該補償後的電壓Vsen_t可用於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控制、均流控制等。
可選地,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檢測校準單元(未示出),用於基於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阻抗器3的端電壓進行校準。該檢測校準單元可以通過功率變換器的控制電路實現,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實際上,不僅溫度的變化會帶來實際應用中繞組寄生電阻的差異,多模組產品化時寄生參數及製造工藝等原因,相同匝數,相同繞制方式,相同截面積的線圈繞制在同一磁芯上,形成的繞組寄生電阻亦不相同。且同一規格的運放放大倍數在量產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使用相同的寄生電阻阻值及相同的運放放大倍數來計算流過繞組的電流存在誤差。因此為了保證量產時檢測電壓值的準確性,根據本發明的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一檢測校準單元:首先給定繞組的一個恒定電流I,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即可得到一檢測電壓V,確定該變換器的校準常數k2,k2=V/I。再根據檢測電壓Vsense,增加校準常數k2並結合溫度補償即可得到與電流成比例關係的準確電壓值V,具體如下公式4所示: V=Vsense*k2/[1+(t-25)*k1]      公式4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公式僅為舉例,在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電流檢測電路可以包含檢測校準單元,不包含溫度檢測電路和溫度補償單元。
可選地,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電路拓撲可以為包含所述變壓器的諧振電路拓撲、反馳電路拓撲或雙反馳電路拓撲。
可選地,經過濾波的阻抗器3的端電壓可以用於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儘管在本實施例中,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應用于全橋LLC串聯諧振電路拓撲,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本發明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應用於其他含所述變壓器的電路拓撲,只要該拓撲滿足所應用的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的一端為直流電位點即可,或者說,所應用的變壓器的二次側沒有輸出電感即可。並且,當功率變換器的變壓器為帶中心抽頭的變壓器時,兩個串聯的二次側繞組可分別並聯一電流檢測支路,以進一步提高檢測精度。
示例1;第7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1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在本示例中,第4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中的阻抗器3採用電阻來實現。
如第7圖所示,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T,該變壓器T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和T3,該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T1、二次側繞組T2、T3與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電流檢測電阻Rsense,該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一端與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該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且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阻值可以大於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的阻值的10倍。
在本示例中,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2和T3耦接於一直流電位端P1,且輔助繞組T4和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串聯而成的串聯支路並聯位於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用以檢測流經二次側繞組T3的電流。該輔助繞組T4與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3耦合,輔助繞組T4與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同,且同名端相連。該串聯支路中輔助繞組T4一端連接到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脈衝電位端P2,該串聯支路中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一端連接到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直流電位端P1。該功率變換器的所有繞組和輔助繞組都可以通過PCB布銅實現,即,都是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在實際電路中,第7圖中所示的二次側繞組T3和輔助繞組T4都會存在寄生電阻。如第8圖所示,Rj3為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寄生電阻,Rj4為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
在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中,僅使用了一個輔助繞組T4和一個電阻Rsense,通過二次側繞組T3與輔助繞組T4的耦合,使得二次側繞組T3的端電壓VT3和輔助繞組T4的端電壓VT4相抵消,電阻 Rsense的端電壓Vsense等於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寄生電阻Rj3上的壓降。通過檢測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上的電壓,即可獲得與i3成比例的電壓值。從而實現了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檢測。該電流檢測電路的零件數目少。與傳統電流互感器相比,體積大大縮小;與傳統電流檢測電阻相比,檢測電阻Rsense上不流經輸出電流,電阻損耗小。
如第8圖所示,用於檢測第7圖中所示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端電壓的濾波放大電路20連接在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兩端,用以檢測電流檢測電阻Rsense的端電壓。
該濾波放大電路20可以包括:對電阻Rsense的電壓Vsense進行濾波的濾波電路21,該濾波電路21可以由第一電阻Rs1、第二電阻Rs2以及第一電容Cs1組成。該電壓檢測電路20還可以包括:運算放大電路22。該運算放大電路22由運算放大器U1、第三電阻Rs3、第四電阻Rs4和第二電容Cs2組成。
首先,電阻Rsense兩端的電壓Vsense先經過濾波電路21進行阻容濾波,然後經過阻容濾波後的電壓進入運算放大電路22進行處理,獲得與輸出電流平均值成比例的電壓,即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對地的端電壓Vsen,Vsen為一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可用於該功率變換器的電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控制或均流控制等。
在第8圖中,運算放大器U1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為AC信號,其任一輸入端對地電壓所含AC分量經過運算放大後,被成比例地衰減並傳遞到運算放大器U1的輸出端。可選地,為了減小運算放大器輸出電壓的AC分量,此處可以選擇共模抑制比大的運算放大器。
示例2;第9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2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在本示例中,第4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中的阻抗器3採用電容來實現。
如第9圖所示,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T,該變壓器T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和T3,該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T1、二次側繞組T2、T3與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電流檢測電容Csense,該電流檢測電容Csense的一端與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該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且電流檢測電容Csense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在本示例中,通過檢測電容Csense上的電壓Vsense即可獲得流過二次側繞組T3的電流。該串聯支路中幾乎無電流流過,因此該檢測電路損耗小。
在一可選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通過由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來實現第4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中的阻抗器3,此處不再贅述。
示例3;第10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3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在本示例中,第4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中的阻抗器3由阻抗值無窮大的阻抗器來實現。
如第10圖所示,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T,該變壓器T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和T3,該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T1、二次側繞組T2、T3與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輔助繞組T4與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阻抗值無窮大的阻抗器,該阻抗值無窮大的阻抗器的一端與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該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且阻抗值無窮大的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如第10圖所示,阻抗值無窮大的阻抗器可以通過將電路開路來實現。也就是說,輔助繞組T4的一端連接至脈衝電位端P2,另一端懸空。通過檢測輔助繞組T4的懸空端與二次側繞組T3的直流電位端P1之間的電壓Vsense即可獲得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成比例的電壓信號。
以上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以及其示例1至示例3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採用了半週期電流檢測方法,此方法所檢測到的電壓信號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半個週期的信號相關。但是,當流經二次側繞組T2和T3的電流不對稱時,只檢測流經其中一個二次側繞組的電流並不能真正反映輸出電流信號全週期內的特性。
第二實施例;因而,本發明提出另一種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採用全週期電流檢測方法,可以檢測變換器輸出電流的全週期信號。
仍以第一實施例中的功率變換器,即全橋LLC串聯諧振電路拓撲為例,第11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在第11圖中,示出了功率變換器的局部結構,包括變壓器,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以及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串聯耦接的第二二次側繞組T3,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和第二二次側繞組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第二二次側繞組T3以及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可以包括:第一電流檢測支路B1和第二電流檢測支路B2。該第一電流檢測支路B1至少包括:第一輔助繞組T4,與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第一輔助繞組T4與第二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一阻抗器32,第一阻抗器32的一端與第一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第一串聯支路,第一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第二二次側繞組T3的兩端,且第一阻抗器32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該第二電流檢測支路B2至少包括:第二輔助繞組T5,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耦合,且第二輔助繞組T5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二阻抗器31,第二阻抗器31的一端與第二輔助繞組T5耦接以構成第二串聯支路,第二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第一二次側繞組T2的兩端,且第二阻抗器31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T2和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接於同一個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第一阻抗器32的、不與第一輔助繞組T4耦接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阻抗器31的、不與第二輔助繞組T5耦接的另一端,共同耦接於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第一阻抗器32與第二阻抗器31的阻抗值相等。
可選地,第一阻抗器32為電阻,且第一阻抗器32的電阻值大於第一輔助繞組T4的寄生電阻的10倍,和/或第二阻抗器31為電阻,且第二阻抗器31的電阻值大於第二輔助繞組T5的寄生電阻的10倍。
可選地,第一阻抗器32和/或第二阻抗器31為電容, 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可選地,第一阻抗器32和/或第二阻抗器31的阻抗值無窮大。
可選地,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第二二次側繞組T3、第一輔助繞組T4及第二輔助繞組T5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可選地,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濾波放大電路200,所述濾波放大電路200並聯耦接至所述第一阻抗器32和所述第二阻抗器31以對所述第一阻抗器32和所述第二阻抗器31的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成比例。
如第11圖所示,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2和T3耦接於一直流電位端P1。在第6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的基礎上增加一輔助繞組T5與二次側繞組T2耦合,且輔助繞組T5與二次側繞組T2的同名端連接,輔助繞組T5與第二阻抗器31串聯形成第二串聯支路,該第二串聯支路並聯在二次側繞組T2的兩端。該第二串聯支路的一端(輔助繞組T5端)耦接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2的脈衝電位端P3,該第二串聯支路的另一端(第二阻抗器31端)耦接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2與T3耦接的直流電位端P1。第一串聯支路的一端(即,輔助繞組T4端)耦接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T3的脈衝電位端P2,該第一串聯支路的另一端(即,第一阻抗器32)耦接至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2與T3耦接的直流電位端P1。
第二阻抗器31和第一阻抗器32上的電壓Vsense1和Vsense2分別與電流i2和i3相關,且兩個電壓錯相180度,此兩個電壓疊加後即與輸出電流的全週期信號相關。再通過一個積分電路(濾波放大電路),將Vsense1和Vsense2這兩個電壓直接加權並濾波取平均值,即可獲取與該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平均值成比例的電壓信號,其對應波形如第13圖所示,該檢測方法中兩個電壓Vsense1和Vsense2直接加權後的電壓信號頻率為第5圖中所示Vsense的電壓信號頻率的2倍,其兩電壓加權後的電壓信號平均值為第5圖所示Vsense平均值的2倍,由此可大幅減小濾波參數,提高採樣準確度和採樣速度,進一步加快電源模組的回應。
可選地,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所述變壓器T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所述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32和所述第二阻抗器31的端電壓進行補償。
可選地,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32和所述第二阻抗器31的端電壓進行校準。
上述溫度檢測電路和檢測校準單元的具體結構和功能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經過濾波的所述第一阻抗器32和所述第二阻抗器31的端電壓用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示例1;第12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示例1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在本示例中,第11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中的第一阻抗器32和第二阻抗器31採用電阻來實現。
如第12圖所示,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以及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串聯耦接的第二二次側繞組T3,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和第二二次側繞組T3通過磁芯耦合,且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T2、第二二次側繞組T3以及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該電流檢測電路可以包括:第一電流檢測支路B1和第二電流檢測支路B2。該第一電流檢測支路B1至少包括:第一輔助繞組T4,與所述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合,且第一輔助繞組T4與第二二次側繞組T3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一電流檢測電阻Rsense1,第一電流檢測電阻Rsense1的一端與第一輔助繞組T4耦接以構成第一串聯支路,第一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第二二次側繞組T2的兩端,且第一電流檢測電阻Rsense1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該第二電流檢測支路B2至少包括:第二輔助繞組T5,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耦合,且第二輔助繞組T5與第一二次側繞組T2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二電流檢測電阻Rsense2,第二電流檢測電阻Rsense2的一端與第二輔助繞組T5耦接以構成第二串聯支路,第二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第一二次側繞組T2的兩端,且第二電流檢測電阻Rsense2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T2和和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接於一直流電位端P1。該第二串聯支路的一端耦接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T2的脈衝電位端P3,該第二串聯支路的另一端耦接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T2與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接的直流電位端P1。該第一串聯支路的一端耦接變壓器的第二二次側繞組T3的脈衝電位端P2,該第一串聯支路的另一端耦接變壓器T的第一二次側繞組T2與第二二次側繞組T3耦接的直流電位端P1。該功率變換器的所有繞組和輔助繞組都可以通過PCB布銅實現,即,都是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第12圖中第一電流檢測電阻Rsense1和第二電流檢測電阻Rsense2上的電壓Vsense2和Vsense1分別與電流i3和i2相關,且兩個電壓相位錯開180度,此兩個電壓疊加後即與輸出電流的全週期信號相關。再通過一個積分電路(濾波放大電路),將Vsense1和Vsense2兩個電壓直接加權並濾波取平均值,即可獲取與該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平均值成比例的電壓信號,其對應波形如第13圖所示,該檢測方法中兩個電壓Vsense1和Vsense2直接加權後的電壓信號頻率為第5圖中所示Vsense電壓信號頻率的2倍,其兩電壓加權後的電壓信號平均值為第5圖所示Vsense平均值的2倍,由此可大幅減小濾波參數,提高採樣準確度和採樣速度,進一步加快電源模組的回應。
儘管在第12圖中,第11圖中所示的全週期電流檢測電路中的第一阻抗器和第二阻抗器由與繞組串聯的電流檢測電阻Rsense1 和Rsense2實現,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例如,第一阻抗器和第二阻抗器也可以為與輔助繞組串聯的電容。參考第9圖,可以將第12圖中的檢測電阻Rsense1、Rsense2用電容Csense1和Csense2代替,這樣包含電容Csense1和Csense2的兩條支路幾乎都無電流流過,可實現無損耗檢測。
或者,本發明亦可採用直接檢測的方式,參考第10圖,可以將第12圖中的檢測電阻Rsense1和Rsense2直接開路,檢測輔助繞組T4的懸空一端與二次側繞組T2、T3構成的中心抽頭端的端電壓,以及檢測輔助繞組T4、T5的懸空一端與二次側繞組T2、T3構成的中心抽頭端的端電壓,此兩個端電壓疊加之後即為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成比例的電壓信號。
第三實施例;第19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在該第三實施例中,電流檢測電路應用於反馳電路拓撲中。
如第19圖所示,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T,該變壓器T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T1和二次側繞組T2,所述一次側繞組T1和所述二次側繞組T2通過所述磁芯耦合,且所述一次側繞組T1、所述二次側繞組T2與所述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
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T3,與所述二次側繞組T2耦合,且所述輔助繞組T3與所述二次側繞組T2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阻抗器300,所述阻抗器300的一端與所述輔助繞組T3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所述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所述二次側繞組T2的兩端,且所述阻抗器300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可選地,該阻抗器300可以為電阻,該電阻的阻值大於該輔助繞組T3的寄生電阻的阻值的10倍。
可選地,該阻抗器300可以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可選地,該阻抗器300的阻抗值無窮大,即阻抗器300的兩端斷路。
可選地,該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T3的一端為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該阻抗300的、不與輔助繞組T3耦接的另一端耦接於直流電位端P1。
可選地,該一次側繞組T1、該二次側繞組T2及該輔助繞組T3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可選地,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濾波放大電路,所述濾波放大電路並聯耦接至所述阻抗器300的兩端以對所述阻抗器300的所述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所述輸出電流成比例。該濾波放大電路與第6圖所示的濾波放大電路10類似,故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所述變壓器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所述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300的所述端電壓進行補償。該溫度檢測電路和溫度補償單元與第14圖所示的溫度檢測電路30和溫度補償單元40類似,故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300兩端的所述端電壓進行校準。該檢測校準單元與第一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檢測校準單元類似,故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經過濾波的所述阻抗器300兩端的所述端電壓可以用於所述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綜上,本發明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應用於其他含所述變壓器的電路拓撲,只要該拓撲滿足所應用的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的一端為直流電位點即可,或者說,所應用的變壓器的二次側沒有輸出電感即可。例如,本發明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還可以應用於第15圖中所示的初級半橋LLC串聯諧振電路,其中電流檢測電路包括T4和Rsense;第16圖所示的初級半橋LLC並聯諧振電路,其中電流檢測電路包括T4和Rsense;第17圖所示的LCC電路拓撲,其中電流檢測電路包括T4和Rsense;第18圖所示的雙反馳電路拓撲,其中電流檢測電路包括T4、T5、Rsense1和Rsense2等等。並且,在該些實施例中,當功率變換器的變壓器為帶中心抽頭的變壓器時,如第18圖所示的雙反馳電路拓撲等等,兩個串聯的二次側繞組可分別並聯一電流檢測支路,以進一步提高檢測精度。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可以準確地檢測包含變壓器的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利用該電流檢測電路,可以實現幾乎無損耗、佔用體積小的優點,從而節約了功率變換器的空間,降低了功率變換器的損耗。
儘管上面以示例性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申請的範圍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申請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型,這些均不脫離本申請的範圍和構思。
Rsense‧‧‧電流檢測電阻 CT‧‧‧電流互感器 CT1‧‧‧電流互感器初級繞組 CT2‧‧‧次級繞組 R‧‧‧電阻 C‧‧‧電容 T‧‧‧變壓器 T1、T2、T3、T4、T5‧‧‧繞組 3、300‧‧‧ 阻抗器 P1‧‧‧直流電位端 i2、i3‧‧‧脈衝電流 io‧‧‧輸出電流 10、20、200‧‧‧濾波放大電路 Rj1、Rj2、Rj3、Rj4‧‧‧寄生電阻 VT1、VR1、VR2、Vsense、Vsen、VT3、VT4‧‧‧端電壓 11、21‧‧‧濾波電路 Rs1‧‧‧第一電阻 Rs2‧‧‧第二電阻 Cs1‧‧‧第一電容 12、22‧‧‧運算放大電路 U1‧‧‧運算放大器 Rs3‧‧‧第三電阻 Rs4‧‧‧第四電阻 Cs2‧‧‧第二電容 30‧‧‧溫度檢測電路 40‧‧‧溫度補償單元 Vsen_t‧‧‧補償後的電壓 Csense‧‧‧電流檢測電容 P2、P3‧‧‧脈衝電位端 B1‧‧‧第一電流檢測支路 B2‧‧‧第二電流檢測支路 32‧‧‧第一阻抗器 31‧‧‧第二阻抗器 Vsense1、Vsense2‧‧‧電壓 Rsense1‧‧‧第一電流檢測電阻 Rsense2‧‧‧第二電流檢測電阻 Csense1、Csense2‧‧‧電容
第1圖示出了LLC電路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 第2圖示出了LLC電路另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 第3圖示出了LLC電路又一種常見的負載電流檢測方式的示意圖。 第4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5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檢測的電流波形圖。 第6圖示出了如第4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的濾波放大電路的示意圖。 第7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1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8圖示出了如第7圖所示的電流檢測電路的濾波放大電路的示意圖。 第9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2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10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例3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11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12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示例1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第13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檢測的電流波形圖。 第14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對電流檢測電路進行溫度補償的方框圖。 第15圖示出了可應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流檢測電路的初級半橋LLC串聯諧振電路的示意圖。 第16圖示出了可應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流檢測電路的初級半橋LLC並聯諧振電路的示意圖。 第17圖示出了可應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流檢測電路的LCC電路拓撲的示意圖。 第18圖示出了可應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流檢測電路的雙反馳電路拓撲的示意圖。 第19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的示意圖。
T‧‧‧變壓器
T1、T2、T3‧‧‧繞組
3‧‧‧阻抗器
P1‧‧‧直流電位端
i2、i3‧‧‧脈衝電流
io‧‧‧輸出電流
P2、P3‧‧‧脈衝電位端

Claims (25)

  1. 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徵在於,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該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和二次側繞組,該一次側繞組和該二次側繞組通過該磁芯耦合,且該一次側繞組、該二次側繞組與該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至少包括:輔助繞組,與該二次側繞組耦合,且該輔助繞組與該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阻抗器,該阻抗器的一端與該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一串聯支路,該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該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該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阻抗器為電阻,該電阻的阻值大於該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阻值的10倍。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阻抗器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阻抗器的阻抗值無窮大。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變壓器的二次側繞組的一端為直流電位端。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阻抗器不與該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耦接於該直流電位端。
  7.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一次側繞組、該二次側繞組及該輔助繞組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濾波放大電路,該濾波放大電路並聯耦接至該阻抗器的兩端以對該阻抗器的該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該功率變換器的該輸出電流成比例。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 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該變壓器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該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該阻抗器的該端電壓進行補償。
  10.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該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該阻抗器兩端的該端電壓進行校準。
  11.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功率變換器的電路拓撲為包含該變壓器的諧振電路拓撲、反馳電路拓撲或雙反馳電路拓撲。
  1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經過濾波的該阻抗器兩端的該端電壓用於該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13. 一種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徵在於,該功率變換器包括變壓器,該變壓器至少包括:磁芯、一次側繞組、第一二次側繞組以及與該第一二次側繞組串聯耦接的第二二次側繞組,該一次側繞組、該第一二次側繞組和該第二二次側繞組通過該磁芯耦合,且該一次側繞組、該第一二次側繞組、該第二二次側繞組以及該磁芯的組合用於傳送該功率變換器的主功率,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包括:第一電流檢測支路和第二電流檢測支路,該第一電流檢測支路至少包括:第一輔助繞組,與該第一二次側繞組耦合,且該第一輔助繞組與該第一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一阻抗器,該第一阻抗器的一端與該第一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第一串聯支路,該第一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該第一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該第一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該第二電流檢測支路至少包括:第二輔助繞組,與該第二二次側繞組耦合,且該第二輔助繞組與該第二二次側繞組的匝數相等,且同名端相連;以及第二阻抗器,該第二阻抗器的一端與該第二輔助繞組耦接以構成第二串聯支路,該第二串聯支路並聯耦接在該第二二次側繞組的兩端,且該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經過濾波之後與該功率變換器的輸出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14.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變壓器的第一二次側繞組和第二二次側繞組耦接於同一個直流電位端。
  15. 根據請求項14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第一阻抗器不與該第一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以及該第二阻抗器不與該第二輔助繞組耦接的另一端,共同耦接於該直流電位端。
  16.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第一阻抗器與該第二阻抗器的阻抗值相等。
  17.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第一阻抗器為電阻,且該第一阻抗器的電阻值大於該第一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10倍,且該第二阻抗器為電阻,且該第二阻抗器的電阻值大於該第二輔助繞組的寄生電阻的10倍。
  18.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為電容,或者電阻與電容組成的阻抗網路。
  19.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的阻抗值無窮大。
  20.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一次側繞組、該第一二次側繞組、該第二二次側繞組、該第一輔助繞組及該第二輔助繞組為印刷電路板平面繞組。
  21.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濾波放大電路,該濾波放大電路並聯耦接至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以對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的該端電壓進行濾波和放大,且經過濾波和放大後的電壓信號的大小與該功率變換器的該輸出電流成比例。
  22.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溫度檢測電路,用於檢測該變壓器的溫度;以及溫度補償單元,用於基於該溫度檢測電路檢測的溫度,對經過濾波的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進行補償。
  23.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檢測校準單元,用於基於該功率變換器的校準常數來對經過濾波的該第一 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進行校準。
  24.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該功率變換器的電路拓撲為包含該變壓器的諧振電路拓撲、反馳電路拓撲或雙反馳電路拓撲。
  25. 根據請求項13所述的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其中經過濾波的該第一阻抗器和該第二阻抗器的端電壓用於該功率變換器的過流保護、限流控制、電流調節控制或均流控制。
TW108110179A 2018-11-14 2019-03-22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TWI684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1230.7A CN111190039B (zh) 2018-11-14 2018-11-14 功率变换器的电流检测电路
CN201811351230.7 2018-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4847B true TWI684847B (zh) 2020-02-11
TW202018449A TW202018449A (zh) 2020-05-16

Family

ID=7041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179A TWI684847B (zh) 2018-11-14 2019-03-22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5848B2 (zh)
CN (1) CN111190039B (zh)
TW (1) TWI6848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21990A4 (en) * 2020-03-20 2023-09-20 InductEV Inc. CURRENT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680B (zh) * 2018-09-14 2022-03-0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4175186A (zh) * 2020-07-03 2022-03-11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器件的电流采样系统、方法、磁性器件及功率变换器
CN113419107B (zh) * 2021-06-04 2024-01-23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功率探测器和功率放大器
CN113552401A (zh) * 2021-07-07 2021-10-26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辅助绕组消磁的高频电流传感器及放电电流检测方法
EP4184770A1 (en) * 2021-11-23 2023-05-24 Tridonic GmbH & Co. KG An isolated switched resonant converter
CN114264863B (zh) * 2022-01-04 2023-08-22 超旸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用限流值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7081400A (zh) * 2022-05-10 2023-11-1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式电源转换电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2695B2 (en) * 2005-04-18 2008-10-07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aptive power control for hysteretic regulators
JP2012074156A (ja) * 2010-09-27 2012-04-12 Panasonic Corp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照明システム
TWI431455B (zh) * 2009-10-30 2014-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電流檢測裝置、電流檢測信號比較裝置、電流檢測方法及電流檢測信號比較方法
CN204258602U (zh) * 2014-08-14 2015-04-08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准谐振控制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
TWI530767B (zh) * 2012-08-06 2016-04-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pfc電路的控制電路、控制方法及電源系統
CN105932863A (zh) * 2009-02-05 2016-09-07 电力集成公司 控制电路
CN108282089A (zh) * 2017-12-28 2018-07-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有源箝位正反激电源模块及控制方法
US10044254B2 (en) * 2014-04-18 2018-08-07 On-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output currents of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TW201840114A (zh) * 2017-04-20 2018-11-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9626A (en) * 1984-09-01 1989-11-07 Kim In S Overload relay with adjustable threshold indicator
JPH04168973A (ja) * 1990-10-31 1992-06-17 Toshiba Corp 電源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回路
JP4218862B2 (ja) * 2002-03-29 2009-02-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フライバックコンバータの同期整流回路
JP4315097B2 (ja) * 2004-11-19 2009-08-19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TW200807368A (en) * 2006-07-27 2008-02-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Transformer for driving multi-lamp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3310956B (zh) * 2012-03-06 2016-03-23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抑制共模电流的变压器及其功率变换器
CN103036438B (zh) * 2012-12-10 2014-09-1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源变换系统中的峰值电流调节的系统和方法
US9318963B2 (en) * 2013-03-13 2016-04-19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secondary to primary messaging
US10199950B1 (en) * 2013-07-02 2019-02-05 Vlt, Inc. Power distribution architecture with series-connected bus converter
CN103872915A (zh) * 2014-02-28 2014-06-18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直流-直流变换器系统
CN103872919A (zh) * 2014-02-28 2014-06-18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直流-直流变换系统
CN107786092B (zh) * 2016-08-31 2020-06-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换器与其控制方法
US10033285B1 (en) * 2017-06-19 2018-07-24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Secondary controller for a flyback converter including a sense resistor fault detection
CN109525117B (zh) * 2017-09-20 2020-08-04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反激式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2695B2 (en) * 2005-04-18 2008-10-07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aptive power control for hysteretic regulators
CN105932863A (zh) * 2009-02-05 2016-09-07 电力集成公司 控制电路
TWI431455B (zh) * 2009-10-30 2014-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電流檢測裝置、電流檢測信號比較裝置、電流檢測方法及電流檢測信號比較方法
JP2012074156A (ja) * 2010-09-27 2012-04-12 Panasonic Corp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照明システム
TWI530767B (zh) * 2012-08-06 2016-04-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pfc電路的控制電路、控制方法及電源系統
US10044254B2 (en) * 2014-04-18 2018-08-07 On-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output currents of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CN204258602U (zh) * 2014-08-14 2015-04-08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准谐振控制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
TW201840114A (zh) * 2017-04-20 2018-11-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82089A (zh) * 2017-12-28 2018-07-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有源箝位正反激电源模块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21990A4 (en) * 2020-03-20 2023-09-20 InductEV Inc. CURRENT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25848B2 (en) 2022-12-13
US20200150154A1 (en) 2020-05-14
TW202018449A (zh) 2020-05-16
CN111190039A (zh) 2020-05-22
CN111190039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4847B (zh) 功率變換器的電流檢測電路
TWI684766B (zh) 電流檢測裝置、方法及系統
Kovačević et al. 3-D electromagnetic modeling of EMI input filters
US10436821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C components in a DC circuit and use of the apparatus
TWI572130B (zh) 功率變換器及其電流採樣方法及採樣裝置
US7915989B2 (en) Magnetic element and magnetic core assembly having reduced winding loss
WO2013189297A1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101846702B (zh) 一种电感电流检测电路
US9568376B2 (en) Temperature detect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886325B (zh) 功率转换器
JP2001066329A (ja) 電流検出回路
CN105304303A (zh) 一种精密交直流大电流互感器
CN103592490A (zh) 一种高准确度电子补偿式电流互感器
WO2022048287A1 (zh) 一种dc/dc变换器及通信电源
US20100001822A1 (en) Methods and configurations of lc combined transformer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s of cores therein
US9606151B2 (en) Capacitive current sensing using a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
CN107424815B (zh) 一种采用减匝补偿的双级电流互感器
CN210200530U (zh) 一种基于pcb空心线圈的电流互感器
CN112803755A (zh) 一种dc-dc变换器隔离型定频的共模谐振抑制方法
CN116545223A (zh) 功率变换器
CN113030557B (zh) 电流检测电路及电流检测方法
Ziegler et al. Lossless inductor current sensing method with improved frequency response
CN114114105B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内磁通密度测量装置及高频变压器
CN218384795U (zh) 一种有源误差补偿的电流互感器
CN117895913A (zh) 一种利用感性补偿模块的电压采样式传导电磁干扰抑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