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035B -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035B
TWI684035B TW108120225A TW108120225A TWI684035B TW I684035 B TWI684035 B TW I684035B TW 108120225 A TW108120225 A TW 108120225A TW 108120225 A TW108120225 A TW 108120225A TW I684035 B TWI684035 B TW I6840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device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966A (zh
Inventor
國偉 李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0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40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0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5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96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由一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對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實施,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蓋,該發光裝置包含多個設置於該背蓋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包含:(A)在該等發光元件中的一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B)當判斷出該拍攝影像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相關於該拍攝影像中的多個關鍵區域部分的顏色,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的邊緣;(C)產生並輸出一至少包含該元件識別資料的關鍵發光元件清單。

Description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顯示裝置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本發明還有關於一種使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能實施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電腦程式產品。
近年來,電視及電腦螢幕等螢幕裝置的功能性不斷進步,為了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視覺體驗,市面上出現了搭載「流光溢彩(英文為Ambilight)」技術的螢幕設備。
前述的「流光溢彩技術」是在螢幕設備的背蓋邊緣處設置多個概呈圍繞狀排列的發光元件,而在螢幕設備顯示動態的畫面時,該等發光元件會發出光線,且其光線的顏色係與螢幕設備所顯示的畫面相配合,並會隨著畫面的變化而改變。舉例來說,若螢幕設備顯示之畫面的右半部是藍色的海洋、左半部是綠色的高山,則右半部的發光元件便會發出藍色的光線,左半部的發光元件則會發出綠色的光線。
在現有技術中,流光溢彩技術是在螢幕設備的製造過 程中就已內建完成。並且,在螢幕設備的製造過程中會需要預先定義每一個發光元件與螢幕設備的螢幕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才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出正確顏色的光線,以確保各個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顏色與畫面中對應位置的顏色相配合。
然而,對於原本不具流光溢彩功能的顯示裝置來說,若欲開發一套能通用於各種尺寸的顯示裝置,並能使其具有流光溢彩功能的「配件產品」,實存在技術上的困難。
以圖1舉例來說,圖1中以前視的角度示出了尺寸彼此不同的一第一顯示裝置80A及一第二顯示裝置80B,以及分別安裝在該第一顯示裝置80A及該第二顯示裝置80B之背蓋上的一第一發光單元90A及一第二發光單元90B。在此例中,該第一顯示裝置80A與該第二顯示裝置80B的尺寸不同,故該第一發光單元90A是由32個發光元件D所組成,而該第二發光單元90B則是由22個發光元件D’所組成。並且,若將該第一發光單元90A中位於最左下角的該發光元件D作為第一個發光元件D,並以順時針的方向將其他發光元件D依序編號,則位於該第一顯示裝置80A之四個角落的四個發光元件D會分別為第一個、第七個、第十七個及第二十三個發光元件D(亦即圖1中所示出的該發光元件D1、該發光元件D7、該發光元件D17及該發光元件D23)。另一方面,若同樣將該第二發光單元90B中位於最左下角的該發光元件D’作為第一個發光元件 D’,並同樣以順時針的方向將其他發光元件D’依序編號,則位於該第二顯示裝置80B之四個角落的四個發光元件D’會分別為第一個、第五個、第十二個及第十六個發光元件D’(亦即圖1中所示出的該發光元件D1’、該發光元件D5’、該發光元件D12’及該發光元件D16’)。
由此可知,若兩個顯示裝置的尺寸彼此不同,則其每一邊所需的發光元件數量也會不同,如此一來,在無法預期顯示裝置尺寸的情形下,當然也就無法預先定義發光元件與顯示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因此,若要使前述的「配件產品」能通用於不同尺寸的顯示裝置,便需要即時地定義發光元件與顯示裝置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而其技術上的困難之處,便在於如何對設置在顯示裝置上的發光元件進行即時的位置辨識。
因此,本發明的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克服現有技術之困難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
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由一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對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實施。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蓋,該發光裝置包含多個設置於該背蓋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包含一拍攝單元及一處理單元。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包 含:(A)在該等發光元件中的一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B)當該處理單元判斷出該拍攝影像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相關於該拍攝影像中的多個關鍵區域部分的顏色,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的邊緣;(C)該處理單元產生並輸出一至少包含該元件識別資料的關鍵發光元件清單。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步驟(B)中,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之邊緣的其中一角,且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包含該等關鍵區域部分中的其中一關鍵區域部分具有一呈現出該受測發光元件所發出之光線的顏色的目標顏色部分。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步驟(B)中,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還包含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與該關鍵區域部分的面積之間的比例大於等於一預定門檻值。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是朝向該顯示裝置的後側,且該顯示裝置適於設置於一壁體之前以使得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朝向該壁體。在步驟(A)中,該拍攝單元是從該顯示裝置的前側朝該顯示裝置進行拍攝。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些實施態樣中, 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還包含位於步驟(A)之前的:(D)該處理單元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步驟(D)中,該處理單元是將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輸出至一被包含於該發光裝置且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光的控制單元,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還包含至少另一元件識別資料,且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是用於供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出顏色隨該顯示裝置所顯示之畫面而改變的光線。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能實施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種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
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適用於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蓋,該發光裝置包含多個設置於該背蓋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包含一拍攝單元及一電連接該拍攝單元的處理單元。在該等發光元件中的一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當該處理單元判斷出該拍攝影像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相關於該拍攝影像中的多個關鍵區域部分的顏色,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的邊緣,該處理單元產生並輸出一至少包含該元件識別資料的關鍵發光元件清單。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之邊緣的其中一角,且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包含該等關鍵區域部分中的其中一關鍵區域部分具有一呈現出該受測發光元件所發出之光線的顏色的目標顏色部分。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還包含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與該關鍵區域部分的面積之間的比例大於等於一預定門檻值。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是朝向該顯示裝置的後側,且該顯示裝置適於設置於一壁體之前以使得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朝向該壁體;其中,該拍攝單元是從該顯示裝置的前側朝該顯示裝置進行拍攝。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在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前還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
在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是將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輸出至一被包含於該發光裝置且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光的控制單元,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還包含至少另一元件識別資料,且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是用於供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出顏色隨該顯示裝置所顯示之畫面而改變的光線。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使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能實施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一種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應用程式,當該應用程式被一電子裝置載入並執行時,能令該電子裝置完成如前述任一實施態樣中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能夠即時地辨識出位於該背蓋之特定位置的發光元件,並且輸出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至該控制單元,以供該控制單元對該等發光元件實現流光溢彩技術的發光控制。如此一來,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能使該發光裝置通用於各種不同尺寸的顯示裝置,並使原本並未搭載流光溢彩技術的顯示裝置也能具有流光溢彩功能。
1‧‧‧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
11‧‧‧拍攝單元
12‧‧‧處理單元
2‧‧‧顯示裝置
21‧‧‧螢幕
22‧‧‧背蓋
3‧‧‧發光裝置
31‧‧‧控制單元
D’、D1’、D5’、D12’、D16’‧‧‧發光元件
D、D1、D2、D7、D17、D23、D32‧‧‧發光元件
80A‧‧‧第一顯示裝置
80B‧‧‧第二顯示裝置
90A‧‧‧第一發光單元
90B‧‧‧第二發光單元
M‧‧‧拍攝影像
P‧‧‧關鍵區域部分
Ps‧‧‧螢幕部分
G‧‧‧網格
S1~S9‧‧‧步驟
S31~S34‧‧‧子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示意圖,示例性地繪示現有技術中的一第一顯示裝置、一設置於該第一顯示裝置的第一發光單元、一第二顯示裝置,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二顯示裝置的第二發光單元。
圖2是另一示意圖,示例性地繪示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的一實施例與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相配合; 圖3是一流程圖,示例性地說明該實施例如何對該顯示裝置及該發光裝置實施一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圖4是另一流程圖,示例性地說明該實施例如何對一拍攝影像進行一影像辨識程序;及圖5是再一示意圖,示例性地繪示該拍攝影像。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電連接」是泛指多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透過導電材料相連接而達成的有線電連接,以及透過無線通訊技術進行無線信號傳輸的無線電連接。並且,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電連接」亦泛指兩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直接相連而形成的「直接電連接」,以及兩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還透過其他電子設備/裝置/元件相連而形成的「間接電連接」。
參閱圖2,本發明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之一實施例適用於一顯示裝置2及一發光裝置3。該顯示裝置2可例如為一電視機或者一電腦螢幕裝置,且該顯示裝置2包含一朝向該顯示裝置2之前側的螢幕21,以及一朝向該顯示裝置2之後側的背蓋22。該發光裝置3是設置於該顯示裝置2,並且包含多個依序圍繞排列在該背蓋22上且顯露於該背蓋22上的發光元件D,以及一電連接該等發光 元件D且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D發光的控制單元31。具體而言,每一發光元件D例如為一發光二極體,而該控制單元31則例如是用於控制該等發光二極體發光的驅動控制器。
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該等發光元件D的總數量以三十二個為例,並且,為了便於後續說明,在此將圖2的該等發光元件D中位於最左下角的該發光元件D作為第一個發光元件D(亦即圖2中所示出的該發光元件D1),並以順時針的方向將其他發光元件D依序編號,因此,位於該顯示裝置2之背蓋22的四個角落的四個發光元件D會分別為第一個、第七個、第十七個及第二十三個發光元件D(亦即圖2中所示出的發光元件D1、發光元件D7、發光元件D17及發光元件D23)。補充說明的是,該等發光元件D並不一定要如圖2所示地排列成一整圈,舉例來說,該等發光元件D也可以是僅排列於該背蓋22的頂側緣及左右兩側緣,或者也可以是僅排列於該背蓋22的左右兩側緣,另外,該等發光元件D的間隔距離可以視實際情況自由調整,且並不一定要如圖2所示地彼此等距排列。
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包含一拍攝單元11及一電連接該拍攝單元11的處理單元12。在本實施例中,該拍攝單元11及該處理單元12可例如是被共同實施為一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更具體地說,該拍攝單元11例如是該行動裝置所具有的一拍攝鏡頭,而該處理單元12則例如是該行動裝置所具有 的處理器。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拍攝單元11也可被實施為一台網路攝影機(IP Camera),而該處理單元12則可例如被實施為一筆記型電腦、一桌上型電腦,或者是被實施為該顯示裝置2本身的處理器,而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進一步說明的是,在實際將本實施例的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用於該顯示裝置2及該發光裝置3之前,較佳地,該顯示裝置2適於被設置在一不透明的壁體之前,以使得該顯示裝置2的背蓋22是朝向該壁體,並與該壁體的壁面彼此間隔相對,如此一來,該等發光元件D所發出的光線便能被該壁體反射。另一方面,該拍攝單元11適於預先被設置在該顯示裝置2的前側,以使得該顯示裝置2的螢幕21整體位於該拍攝單元11的拍攝範圍之內。再一方面,該顯示裝置2適於被切換至電源關閉的狀態,以使得該顯示裝置2的螢幕21在該拍攝單元11的拍攝範圍中概呈現為一個接近黑色的矩形。並且,若能盡量降低該顯示裝置2之周圍環境的亮度,並關閉該顯示裝置2周圍除了該等發光元件D以外的其他光源,能夠有利於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的正確運作。
同時參閱圖2及圖3,以下示例性地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如何對該顯示裝置2及該發光裝置3實施一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
首先,在步驟S1中,該處理單元12將第一個發光元件 D(也就是圖2中所示的該發光元件D1)作為一受測發光元件,並透過該控制單元31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補充說明的是,由於該等發光元件D的總數量在本實施例中是三十二個,故該處理單元12控制該發光元件D1發光的方式例如是產生一個32位元的第一控制信號,並且透過該控制單元31將該第二控制信號輸出至該等發光元件D。該第一控制信號可例如為「1000 0000...0000」,也就是一個除了最高位元為1,其他三十一個位元皆為0的數位信號。接著,進行步驟S2。
在步驟S2中,在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該處理單元12控制該拍攝單元11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M(示例性地示於圖3)。接著,進行步驟S3。
在步驟S3中,該處理單元12對該拍攝影像M進行一影像辨識程序。同時參閱圖2、圖4及圖5,在本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2對該拍攝影像M進行該影像辨識程序的方式如下。
首先,在子步驟S31中,該處理單元12會先辨識出該拍攝影像M中呈現出該顯示裝置2之螢幕21的一螢幕部分Ps。由於該處理單元12如何辨識出該螢幕部分Ps並非本專利說明書的重點,故在此不詳述其細節。接著,進行子步驟S32。
在子步驟S32中,該處理單元12產生一由多個矩形部分所組成的網格G,並如圖5所示地將該網格G覆蓋於該拍攝影像M 中的該螢幕部分Ps,藉此,該處理單元12定義出多個存在於該拍攝影像M中的區域部分。接著,進行子步驟S33。
在子步驟S33中,該處理單元12從該等區域部分中選出其中多個關鍵區域部分P。在本實施例中,該等關鍵區域部分P的總數量為四個,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P呈現出該顯示裝置2之邊緣的其中一角落(可例如是該顯示裝置2之外框的其中一個頂點部分),但並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該四個關鍵區域是分別對應於該拍攝影像M之螢幕部分Ps的四個角落,也就是分別對應該顯示裝置2的四個角落。接著,進行子步驟S34。
在子步驟S34中,該處理單元12判斷該四個關鍵區域部分P是否有其中一者符合一顏色匹配條件。具體而言,對於每一個關鍵區域部分P,該顏色匹配條件包含一第一子條件及一第二子條件,且當該第一子條件及該第二子條件兩者皆符合時,該處理單元12才會判定該關鍵區域部分P符合該顏色匹配條件。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子條件代表該關鍵區域部分P中存在一目標顏色部分,且該目標顏色部分指的是該關鍵區域部分P中呈現出該受測發光元件所發出之光線的顏色的部分。舉例來說,假設該受測發光元件在步驟S1中所發出的光線是藍色的光線,則該目標顏色部分指的便是該關鍵區域部分P中呈現出藍色的部分。
另一方面,該第二子條件代表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 與該關鍵區域部分P的面積之間的比例大於等於一預定門檻值。在本實施例中,該預定門檻值可例如被實施為90%,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該第二子條件代表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佔了該關鍵區域部分P之面積的90%或90%以上,但並不以此為限。
特別說明的是,若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該關鍵區域部分P符合該顏色匹配條件,則代表該受測發光元件在該顯示裝置2之背蓋22上的位置是位於該螢幕21對應於該關鍵區域部分P的位置後方。舉例來說,若當前發出藍色光線的該受測發光元件為圖2中位於最左下角的該發光元件D1,則該發光元件D1所發出的藍色光線會被位於該顯示裝置2後側的該壁體反射,而使得圖5中最左下角的該關鍵區域部分P幾乎被藍色填滿,因此,處理單元12便會判斷出圖5中最左下角的該關鍵區域部分P符合該顏色匹配條件。
在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是否有其中一個關鍵區域部分P符合該顏色匹配條件後,該影像辨識程序結束。
同時參閱圖2、圖3及圖5,在該處理單元12對該拍攝影像M進行該影像辨識程序後,接著進行步驟S4
在步驟S4中,該處理單元12判斷該拍攝影像M是否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具體而言,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代表該四個關鍵區域部分P中的其中一個關鍵區域部分P符合該顏色匹配條件。若該處理單元12判斷的結果為是,接著進行步驟S5。另一方 面,若該處理單元12判斷的結果為否,則接著進行步驟S6。
在步驟S5中,當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該拍攝影像M符合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該處理單元12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元件識別資料可例如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編號,但並不以此為限。接著,進行步驟S6。
在步驟S6中,當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當前的該受測發光元件,是否為所等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最後一者,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最後一者例如為圖2中所示的該發光元件D32。若該處理單元12判斷的結果為否,接著進行步驟S7。另一方面,若該處理單元12判斷的結果為是,則接著進行步驟S9。
在步驟S7中,當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當前的該受測發光元件並非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最後一者時,該處理單元12將當前之受測發光元件的下一個發光元件D作為新的一個受測發光元件,並透過該控制單元31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換句話說,若當前的受測發光元件是所有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第N個,則該處理單元12在本步驟中便會將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第(N+1)個發光元件D作為新的受測發光元件。舉例來說,若當前的受測發光元件為圖2中的該發光元件D1,則該處理單元12便會將圖2中的該發光元件D2作為新的受測發光元件,並透過該控制單元31控制該發光元件D2發光。補充說明的是,該處理單元12控制該發光元件D2發光的方 式例如是產生一個32位元的第二控制信號,且該第一控制信號可例如為「0100 0000...0000」,也就是一個除了次高位元為1,其他三十一個位元皆為0的數位信號。接著,進行步驟S8。
在步驟S8中,該處理單元再次執行步驟S2至步驟S5。具體來說,除了被作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發光元件D與前述的步驟S2至步驟S5不同之外,該處理單元12在步驟S8中所進行的處理及判斷皆與前述的步驟S2至步驟S5相同。接著,再次進行步驟S6。
在步驟S9中,當該處理單元12判斷出當前的該受測發光元件為該等發光元件D中的最後一者時,該處理單元12產生一關鍵發光元件清單,並將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輸出至該控制單元31。以圖2中該等發光元件D的排列方式而言,本實施例中的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會包含四筆元件識別資料,且該四筆元件資料會分別指示出圖2中的該發光元件D1、該發光元件D7、該發光元件D17及該發光元件D23,也就是位於該顯示裝置2之背蓋22的四個角落的四個發光元件D。並且,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是用於供該控制單元31據以定義該等發光元件D與該顯示裝置2之螢幕21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而藉此控制該等發光元件D發出顏色隨著該螢幕21所顯示之畫面而改變的光線,亦即實現流光溢彩技術的發光控制。補充說明的是,由於該等發光元件D是依序地排列,因此,對該控制單元31而言,只要先定義出哪一個發光元件D分別是位於該顯示裝置2之背 蓋22的哪一個角落,便能夠藉此接著定義出其他發光元件D與該顯示裝置2之螢幕21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以上即為本實施例之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的示例說明。
補充說明的是,在該處理單元12被實施為行動裝置之處理器的本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例如是藉由載入並執行一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的一應用程式而能實施本實施例的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更詳細地說,該電腦程式產品在本實施例中例如是被內建於該發光裝置3的控制單元31中,且該發光裝置3的整體例如是被作為一能使該顯示裝置2具有流光溢彩功能的配件產品。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2可例如是先連線至該控制單元31並從該控制單元31獲得該應用程式,再於載入並執行該應用程式後實施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藉此,該配件產品不但能使原本並未搭載流光溢彩技術的該顯示裝置2也能具有流光溢彩功能,更能通用於其他各種不同尺寸的顯示裝置上。
補充說明的是,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2也可例如是從網路上下載該電腦程式產品以獲得該應用程式,或者是從一儲存有該電腦程式產品的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例如光碟片、記憶卡、USB介面的隨身碟、硬碟或者其他種類的資料載體)獲得該應用程式,而不以本實施例為限。此外,當單一電子裝置或多台 電子裝置之組合具有與本實施例之拍攝單元11及處理單元12之均等功能,並載入執行該應用程式時,則該應用程式亦能令該(等)電子裝置完成本實施例的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
綜上所述,藉由對該顯示裝置2及該發光裝置3實施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能夠即時地辨識出位於該背蓋22之角落的發光元件D,並且輸出包含該等元件識別資料的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至該控制單元31,以供該控制單元31對該等發光元件D實現流光溢彩技術的發光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藉由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1實施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該發光裝置3(在本實施例中亦作為該配件產品)不但能使原本並未搭載流光溢彩技術的顯示裝置2也能具有流光溢彩功能,更能使該發光裝置3通用於各種不同尺寸的其他顯示裝置,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S1~S9‧‧‧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由一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對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實施,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蓋,該發光裝置包含多個設置於該背蓋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包含一拍攝單元及一處理單元;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包含: (A)在該等發光元件中的一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 (B)當該處理單元判斷出該拍攝影像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相關於該拍攝影像中的多個關鍵區域部分的顏色,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的邊緣;及 (C)該處理單元產生並輸出一至少包含該元件識別資料的關鍵發光元件清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之邊緣的其中一角,且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包含該等關鍵區域部分中的其中一關鍵區域部分具有一呈現出該受測發光元件所發出之光線的顏色的目標顏色部分。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還包含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與該關鍵區域部分的面積之間的比例大於等於一預定門檻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是朝向該顯示裝置的後側,且該顯示裝置適於設置於一壁體之前以使得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朝向該壁體;其中,在步驟(A)中,該拍攝單元是從該顯示裝置的前側朝該顯示裝置進行拍攝。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還包含位於步驟(A)之前的:(D)該處理單元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該處理單元是將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輸出至一被包含於該發光裝置且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光的控制單元,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還包含至少另一元件識別資料,且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是用於供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出顏色隨該顯示裝置所顯示之畫面而改變的光線。
  7. 一種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適用於一顯示裝置及一發光裝置,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蓋,該發光裝置包含多個設置於該背蓋上的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包含: 一拍攝單元;及 一處理單元,電連接該拍攝單元; 其中,在該等發光元件中的一受測發光元件發光的情形下,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以獲得一拍攝影像,當該處理單元判斷出該拍攝影像符合一發光位置匹配條件時產生一指示出該受測發光元件的元件識別資料,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相關於該拍攝影像中的多個關鍵區域部分的顏色,且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的邊緣,該處理單元產生並輸出一至少包含該元件識別資料的關鍵發光元件清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其中,每一關鍵區域部分呈現出該顯示裝置之邊緣的其中一角,且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包含該等關鍵區域部分中的其中一關鍵區域部分具有一呈現出該受測發光元件所發出之光線的顏色的目標顏色部分。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其中,該發光位置匹配條件還包含該目標顏色部分的面積與該關鍵區域部分的面積之間的比例大於等於一預定門檻值。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是朝向該顯示裝置的後側,且該顯示裝置適於設置於一壁體之前以使得該顯示裝置的背蓋朝向該壁體;其中,該拍攝單元是從該顯示裝置的前側朝該顯示裝置進行拍攝。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在控制該拍攝單元進行拍攝前還控制該受測發光元件發光。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是將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輸出至一被包含於該發光裝置且能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光的控制單元,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還包含至少另一元件識別資料,且該關鍵發光元件清單是用於供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等發光元件發出顏色隨該顯示裝置所顯示之畫面而改變的光線。
  13.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應用程式,當該應用程式被一電子裝置載入並執行時,能令該電子裝置完成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
TW108120225A 2019-06-12 2019-06-12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TWI684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225A TWI684035B (zh) 2019-06-12 2019-06-12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225A TWI684035B (zh) 2019-06-12 2019-06-12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4035B true TWI684035B (zh) 2020-02-01
TW202045966A TW202045966A (zh) 2020-12-16

Family

ID=7041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225A TWI684035B (zh) 2019-06-12 2019-06-12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40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4274A1 (en) * 2008-10-17 2011-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mbience lighting system for a display device
TW201222424A (en) * 2010-11-30 2012-06-01 Pixart Imag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gnizing objects in an imag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s
CN103412420A (zh) * 2013-07-30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4274A1 (en) * 2008-10-17 2011-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mbience lighting system for a display device
TW201222424A (en) * 2010-11-30 2012-06-01 Pixart Imag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gnizing objects in an imag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s
CN103412420A (zh) * 2013-07-30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966A (zh)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0419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143749B2 (en) Light sensitive, low height, and high dynamic range camera
US8164647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ts light source estimating apparatus
JP6553624B2 (ja) 計測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CN107888840A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881875B (zh) 图像白平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20180253279A1 (en)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611132A (zh) 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147228A1 (zh) 图像扫描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
CN11051948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791603B1 (ko) 잡음을 이용하여 컬러 객체를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잡음을 이용하여 발광 장치를 검출하는 시스템
US11978154B2 (en) System and techniques for lighting adjustment for an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TW202139685A (zh) 屏下式相機系統及方法
US20220343591A1 (en) Color and lighting adjustment for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JP606547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621769B2 (en) Simplified lighting compositing
CN109040729B (zh) 图像白平衡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2717568A2 (en)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TWI684035B (zh) 發光元件位置辨識方法及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US91130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otographing an image using light from multiple light sources
US112046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using light of display
US10200571B2 (en) Displaying an adjusted image according to ambient light conditions
JP4922093B2 (ja) マーカ検出装置およびマーカ検出プログラム
US11145233B1 (en) Masking for mitigating visual contrast of a camera region of a display
JP201618485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