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658B -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658B
TWI681658B TW105102385A TW105102385A TWI681658B TW I681658 B TWI681658 B TW I681658B TW 105102385 A TW105102385 A TW 105102385A TW 105102385 A TW105102385 A TW 105102385A TW I681658 B TWI681658 B TW I6816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nak payload
pucch ack
format
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2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3740A (zh
Inventor
彼得 葛爾
陳萬喜
傑利納 丹恩珍諾維克
豪 徐
曼達凡 史里尼凡森 凡傑佩葉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65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用於無線通信之技術。一種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一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的一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一數目;且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經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交叉參考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由Gaal等人於2016年1月22日申請之題為「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004,504號,及由Gaal等人於2015年1月30日申請之題為「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110,307號的優先權,該等申請案中之每一者讓與給其受讓人。
本發明(例如)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用於增加可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有效負載中應答(ACK'd)或未應答(NAK'd)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之數目的技術。
廣泛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話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時間、頻率及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單載 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系統,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
藉助於實例,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包括多個基地台,每一者同時支援用於多個通信器件之通信,該等通信器件可另外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基地台可在下行鏈路通道(例如,用於自基地台傳輸至UE)上及上行鏈路通道(例如,用於自UE傳輸至基地台)上與UE通信。
在一些操作模式中,UE可在載波聚合模式或雙重連接性模式中操作,其中UE可經組態以使用複數個成分載波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當接收經由複數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之傳輸時,UE可使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有效負載以應答或未應答傳輸之接收。
本發明(例如)係關於用於增加可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有效負載中已應答或非應答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之數目的一或多種技術。隨著可用於長期演進(LTE)通信或進階LTE(LTE-A)通信(LTE/LTE-A通信)之頻譜的增加,及隨著在一些情況下可用頻譜之粒度的增加,UE可藉以同時通信之成分載波的數目亦增加。然而,LTE/LTE-A系統中所使用之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已限制ACK/NAK能力。儘管技術可用於提高ACK/NAK能力,但存在UE可經由少於32個成分載波(且可能甚至少於五個成分載波)同時通信之時間。當對少於最大數目之成分載波進行排程時,經由最大數目之成分載波提供用於應答/未應答傳輸之能力的靜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可因此浪費。本發明中描述之技術提供用於取決於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亦描述用於確保由UE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係由基地台選擇(及預期)之相同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的技術。
在第一組說明性實例中,描述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在一個組態中,該方法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方法亦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在方法之一些實例中,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其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包括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資源區塊(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分配之RB數目。在此等實例中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格式。
在方法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在方法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一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格式。
在方法之一些實例中,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比較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比較來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至少四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兩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及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可包括至少一個符號,且展頻可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在一些實例中,展頻因子3可應用於三個符號週期之 第一群組,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當應用展頻因子3時可使用三個正交覆蓋碼(OCC)中之兩者。在一些實例中,第一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第二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第三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在此等後面的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第一展頻因子。
在方法之一些實例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可應用於複數個符號週期中之各別符號週期。在此等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1之RB分配。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2之RB分配。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3之RB分配。
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識別針對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分配及識別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第一子集。在此等實例中,可針對下行鏈路CC之第一子集識別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可包括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且該方法可包括識別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其中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對應於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在一些實例中,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在第二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在一些實例中,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相同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
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UE處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及使用該等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各別下行鏈路指派索引(DAI)。在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在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包括指示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之間的關係的序號。在此等後面的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序號判定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在一些實例中,方法可包括將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自基地台傳輸至UE。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可包括複數個DAI中之DAI中之各別DAI。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DAI可包括複數個序號,且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複數個序號中,以增加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在一些實例中,方法可進一步包括接收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組ACK/NAK位元用作虛擬循環冗餘檢查(CRC),該組ACK/NAK位元對應於序列不連續性。
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UE處接收識別至少兩個不同上行鏈路CC之ACK/NAK資源指示符(ARI)。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UE處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且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用以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格式。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將指示針 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自基地台傳輸至UE;且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用以解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格式。
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且可針對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執行對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的選擇。在一些實例中,該方法可包括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且可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內之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執行對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的選擇。
在第二組說明性實例中,描述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在一個組態中,裝置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之數目的構件。裝置亦可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的構件。在一些實例中,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實施上文關於第一組說明性實例描述之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之一或多項態樣的構件。
在第三組說明性實例中,描述用於無線通信之另一裝置。在一個組態中,裝置可包括處理器、與該處理器電子通信之記憶體及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指令。可藉由處理器執行該等指令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亦可藉由處理器執行該等指令以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一些實例中,亦可藉由處理器執行該等指令以實施上文關於第一組說明性實例描述的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的一或多項態樣。
在第四組說明性實例中,描述一種包括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 電腦程式產品。在一個組態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針對該報告間隔判定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的指令。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亦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的指令。在一些實例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亦可包括實施上文關於第一組說明性實例描述之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的一或多項態樣的指令。
前文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根據本發明之實例之特徵及技術優勢,以使得可更好地理解以下詳細描述。將在下文描述額外特徵及優勢。所揭示之概念及具體實例可易於用作用於修改或設計用於執行本發明之相同目的之其他結構的基礎。此類等效構造並未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之特性,當結合附圖考慮時其組織及操作方法兩者連同相關聯優勢將自以下描述更好地理解。圖式中之每一者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的提供且並不提供為對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制的定義。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5‧‧‧基地台
110‧‧‧地理覆蓋區域/第二格式
115‧‧‧使用者設備
125‧‧‧通信鏈路
130‧‧‧核心網路
132‧‧‧空載傳輸鏈路
134‧‧‧空載傳輸鏈路
200‧‧‧無線通信系統
205‧‧‧第一基地台
205-a‧‧‧第二基地台
215‧‧‧第一使用者設備
215-a‧‧‧第二使用者設備
215-b‧‧‧第三使用者設備
215-c‧‧‧第四使用者設備
220‧‧‧下行鏈路通道
225‧‧‧第一雙向鏈路
230‧‧‧第二雙向鏈路
235‧‧‧第三雙向鏈路
240‧‧‧第四雙向鏈路
245‧‧‧第五雙向鏈路
250‧‧‧雙向鏈路
300‧‧‧無線通信系統
305‧‧‧基地台
315‧‧‧使用者設備
320‧‧‧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
325‧‧‧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
330‧‧‧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
335‧‧‧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
340‧‧‧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
400‧‧‧子訊框
405‧‧‧第一槽
410‧‧‧第二槽
500‧‧‧子訊框
505‧‧‧第一槽
510‧‧‧第二槽
600‧‧‧表
605‧‧‧第一格式
610‧‧‧第二格式
615‧‧‧第三格式
620‧‧‧第四格式
625‧‧‧第五格式
700‧‧‧格式
705‧‧‧槽
710‧‧‧第一群組
715‧‧‧第二群組
800‧‧‧格式
805‧‧‧槽
810‧‧‧第一群組
815‧‧‧第二群組
820‧‧‧第三群組
900‧‧‧格式
905‧‧‧槽
905‧‧‧群組
910‧‧‧群組
910‧‧‧群組
915‧‧‧群組
920‧‧‧群組
925‧‧‧群組
930‧‧‧群組
1005‧‧‧區塊
1010‧‧‧區塊
1015‧‧‧離散傅里葉變換
1020‧‧‧逆快速傅立葉變換
1100‧‧‧方塊圖
1110‧‧‧接收器模組
1115‧‧‧裝置
11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130‧‧‧傳輸器模組
11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1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200‧‧‧方塊圖
1210‧‧‧接收器模組
121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21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215‧‧‧裝置
12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230‧‧‧傳輸器模組
123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23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2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2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24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比較模組
1300‧‧‧方塊圖
1310‧‧‧接收器模組
131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31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315‧‧‧裝置
13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330‧‧‧傳輸器模組
133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33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3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3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345‧‧‧下行鏈路CC識別模組
1350‧‧‧下行鏈路CC子集識別模組
1355‧‧‧ACK/NAK有效負載傳輸管理模組
1400‧‧‧方塊圖
1410‧‧‧接收器模組
141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41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415‧‧‧裝置
14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430‧‧‧傳輸器模組
143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43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4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4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445‧‧‧下行鏈路CC分配模組
1450‧‧‧下行鏈路CC子集組態模組
1500‧‧‧方塊圖
1510‧‧‧接收器模組
151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51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515‧‧‧裝置
15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530‧‧‧傳輸器模組
153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53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5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5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545‧‧‧下行鏈路授予處理模組
1550‧‧‧DAI處理模組
1600‧‧‧方塊圖
1610‧‧‧接收器模組
161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61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
1615‧‧‧裝置
162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630‧‧‧傳輸器模組
1632‧‧‧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634‧‧‧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
163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
1640‧‧‧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645‧‧‧下行鏈路授予傳輸管理模組
1650‧‧‧ACK/NAK有效負載接收管理模組
1655‧‧‧DAI傳輸管理模組
1700‧‧‧方塊圖
1710‧‧‧UE處理器模組
1715‧‧‧使用者設備
1720‧‧‧UE記憶體模組
1725‧‧‧程式碼
1730‧‧‧UE收發器模組
1735‧‧‧匯流排
1740‧‧‧UE天線
1750‧‧‧UE狀態模組
1760‧‧‧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765‧‧‧用於經授權RF頻譜帶之UE LTE/LTE-A模組
1770‧‧‧用於共用RF頻譜帶之UE LTE/LTE-A模組
1800‧‧‧方塊圖
1805‧‧‧基地台
1805-a‧‧‧基地台
1805-b‧‧‧基地台
1810‧‧‧基地台處理器模組
1820‧‧‧基地台記憶體模組
1825‧‧‧程式碼
1830‧‧‧基地台通信模組
1835‧‧‧匯流排
1840‧‧‧網路通信模組
1845‧‧‧核心網路
1850‧‧‧基地台收發器模組
1855‧‧‧基地台天線
1860‧‧‧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865‧‧‧用於經授權RF頻譜帶之基地台LTE/LTE-A模組
1870‧‧‧用於共用RF頻譜帶之基地台LTE/LTE-A模組
1900‧‧‧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
1905‧‧‧基地台
1915‧‧‧使用者設備
1920‧‧‧傳輸處理器
1930‧‧‧傳輸(Tx)MIMO處理器
1932‧‧‧傳輸調變器
1933‧‧‧傳輸調變器
1934‧‧‧天線
1935‧‧‧天線
1936‧‧‧MIMO偵測器
1938‧‧‧接收處理器
1940‧‧‧處理器
1942‧‧‧記憶體
1952‧‧‧天線
1953‧‧‧天線
1954‧‧‧解調變器
1955‧‧‧解調變器
1956‧‧‧MIMO偵測器
1958‧‧‧接收處理器
1964‧‧‧傳輸處理器
1966‧‧‧傳輸MIMO處理器
1980‧‧‧處理器
1982‧‧‧記憶體
1984‧‧‧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1986‧‧‧無線通信管理模組
2000‧‧‧方法
2005‧‧‧區塊
2010‧‧‧區塊
2100‧‧‧方法
2105‧‧‧區塊
2110‧‧‧區塊
2115‧‧‧區塊
2200‧‧‧方法
2205‧‧‧區塊
2210‧‧‧區塊
2215‧‧‧區塊
2220‧‧‧區塊
2225‧‧‧區塊
2230‧‧‧區塊
2300‧‧‧方法
2305‧‧‧區塊
2310‧‧‧區塊
2315‧‧‧區塊
2320‧‧‧區塊
2400‧‧‧方法
2405‧‧‧區塊
2410‧‧‧區塊
2415‧‧‧區塊
2500‧‧‧方法
2505‧‧‧區塊
2510‧‧‧區塊
2515‧‧‧區塊
可參考以下圖式實現對本發明之性質及優勢的進一步理解。在隨附圖式中,類似組件或特徵可具有相同參考標記。此外,可藉由在參考標記之後加上破折號及在類似組件之間進行區分之第二標記來區分同一類型之各種組件。若在說明書中僅使用第一參考標記,則描述適用於具有相同第一參考標記而與第二參考標記無關的類似組件中之任一者。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無線通信系統之實例;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無線通信系統,其中可使用共用射頻頻譜在不同情境下部署LTE/LTE-A;圖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無線通信系統,在該系統中可 在載波聚合情境下部署LTE/LTE-A;圖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之例示性資源區塊(RB),該RB可在子訊框期間傳輸或接收;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之例示性RB,該RB可在子訊框期間傳輸或接收;圖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格式的例示性表,可針對報告間隔藉由UE或基地台自該例示性表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其中展頻因子3可應用於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且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圖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其中第一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第二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第三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之內;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其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各別群組;圖1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使用沃爾什碼將展頻因子2應用於符號週期內之資料符號(例如,正交相移鍵控(QPSK)符號);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圖1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圖1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 圖1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圖1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圖1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的方塊圖;圖1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UE的方塊圖;圖1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基地台(例如,形成部分或所有eNB的基地台)的方塊圖;圖19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包括基地台及UE之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的方塊圖;圖2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圖21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圖22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圖23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圖24及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及圖25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描述用於增加可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有效負載中應答(ACK'd) 或未應答(NAK'd)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之數目同時提供在單一UE並未使用整個有效負載時多工多個UE之間的有效負載之使用的能力的技術。在過去,LTE/LTE-A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大小為靜態的且允許應答或未應答至多五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本發明中描述之具體實例使得至多32個下行鏈路CC能夠在LTE/LTE-A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應答或未應答,且使得能夠選擇有效負載之格式以藉由多個UE或藉由UE應答或未應答經由較大數目之下行鏈路CC之傳輸來最佳化其使用。本發明中描述之技術亦可用以選擇用於應答或未應答經由任何數目之下行鏈路CC之傳輸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
以下描述提供實例且並不限制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範疇、適用性或實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所論述元件之功能及配置作出改變。各種實例可在適當時省略、取代或添加各種程序或組件。舉例而言,所描述之方法可以不同於所描述之次序的次序執行,且可添加、省略或組合各種步驟。又,關於一些實例描述之特徵可在其他實例中組合。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的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00可包括基地台105、UE 115及核心網路130。核心網路130可提供使用者驗證、存取授權、追蹤、網際網路協定(IP)連接性及其他存取、路由或行動性功能。基地台105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2(例如,S1等)與核心網路130介接,且可執行無線電組態及用於與UE 115通信之排程,或可在基地台控制器(未展示)之控制下操作。在各種實例中,基地台105可直接或間接地(例如,經由核心網路130)在空載傳輸鏈路134(例如,X1等)上彼此通信,該等空載傳輸鏈路134可為有線或無線通信鏈路。
基地台105可經由一或多個基地台天線與UE 115無線通信。基地 台105站點中之每一者可提供對各別地理覆蓋區域110之通信覆蓋。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105可被稱為基地收發器台、無線電基地台、存取點、無線電收發器、NodeB、eNodeB(eNB)、本籍NodeB、本籍eNodeB或一些其他合適的術語。可將基地台105之地理覆蓋區域110劃分為組成覆蓋區域之一部分的扇區(未展示)。無線通信系統100可包括不同類型之基地台105(例如,巨型或小型小區基地台)。可存在用於不同技術之重疊地理覆蓋區域110。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系統100可包括LTE/LTE-A網路。在LTE/LTE-A網絡中,術語「演進型節點B(eNB)」可用於描述基地台105,而術語「UE」可用於描述UE 115。無線通信系統100可為異質LTE/LTE-A網路,其中不同類型之eNB提供對各種地理區之覆蓋。舉例而言,每一eNB或基地台105可為巨型小區、小型小區或其他類型之小區提供通信覆蓋。術語「小區」為3GPP術語,其取決於上下文可用於描述基地台、與基地台相關聯之載波或成分載波,或載波或基地台之覆蓋區域(例如,扇區等)。
巨型小區可覆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由具有與網路提供者之服務訂用的UE進行無約束存取。與巨型小區相比,小型小區為可在與巨型小區相同或不同(例如,專用的、共用的等)之射頻頻譜中操作的低功率基地台。根據各種實例,小型小區可包括微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微型小區。微微型小區可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且可允許由具有與網路提供者之服務訂用的UE進行無約束存取。超微型小區亦可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由與超微型小區有關聯的UE(例如,在非開放用戶群組(CSG)中之UE、針對在住宅中之使用者之UE及其類似者)進行的受限式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eNB可被稱為巨型eNB。用於小型小區之eNB可被稱為小型小區eNB、微微型eNB、超微型eNB或本籍 eNB。eNB可支援一個或多個(例如,兩個、三個、四個等)小區(例如,成分載波)。
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支援同步或異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基地台可具有類似訊框時序,且自不同基地台之傳輸可在時間上大致對準。對於異步操作,基地台可具有不同訊框時序,且自不同基地台之傳輸可不在時間上對準。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同步或異步操作。
可適應各種所揭示實例中之一些實例的通信網路可為根據分層協定堆疊操作之封包式網路。在使用者平面中,在承載層或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層處之通信可為基於IP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可執行封包分段及重組以經由邏輯通道進行通信。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可執行邏輯通道至輸送通道之優先處置及多工。MAC層亦可使用混合ARQ(HARQ)以提供MAC層處之重新傳輸,以便改良鏈路效率。在控制平面中,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協定層可提供對UE 115與基地台105或支援使用者平面資料之無線電承載的核心網路130之間的RRC連接之建立、組態及維護。在物理(PHY)層處,可將輸送通道映射至物理通道。
UE 115可遍及無線通信系統100分散,且每一UE 115可為靜止的或行動的。UE 115亦可包括或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稱作行動台、用戶台、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器件、無線器件、無線通信器件、遠端器件、行動用戶台、存取終端機、行動終端機、無線終端機、遠端終端機、手持話機、使用者代理、行動用戶端、用戶端或某一其他合適的術語。UE 115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式器件、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無接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或類似者。UE可能夠與各種類型之基地台及包括巨型eNB、小型小區eNB、中繼基 地台及類似者之網路設備通信。
在一些實例中,每一通信鏈路125可包括一或多個載波,其中每一載波可為由根據上文所描述之各種無線電技術而調變之多個副載波組成的信號(例如,不同頻率之波形信號)。每一經調變信號可在不同副載波上發送,且可載送控制資訊(例如,參考信號、控制通道等)、額外負擔資訊、使用者資料等。通信鏈路125可使用頻域雙工(FDD)操作(例如,使用成對的頻譜資源)或時域雙工(TDD)操作(例如,使用不成對的頻譜資源)來傳輸雙向通信。可定義FDD操作(例如,訊框結構類型1)及TDD操作(例如,訊框結構類型2)之訊框結構。
在無線通信系統100之一些實例中,基地台105或UE 115可包括用於採用天線分集方案以改良基地台105與UE 115之間的通信品質及可靠性之多個天線。另外或替代地,基地台105或UE 115可採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該等技術可利用多路徑環境來傳輸載送相同或不同經寫碼資料之多個空間層。
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支援多個小區或載波上之操作,其為可被稱為載波聚合(CA)或雙重連接性操作之特徵。載波亦可被稱為成分載波(CC)、層,或通道等。術語「載波」、「成分載波」、「小區」及「通道」在本文中可以互換地使用。UE 115可組態有用於載波聚合之多個下行鏈路CC及一或多個上行鏈路CC。載波聚合可與FDD及TDD成分載波兩者一起使用。當UE在CA或雙重連接性操作模式中操作時,在複數個下行鏈路CC上由UE接收的下行鏈路傳輸可在相同或不同上行鏈路CC上個別地或作為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CC上傳輸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部分而予以應答。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支援專用射頻頻譜(例如,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此係由於該射頻頻譜經授權至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 授權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例如,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的射頻頻譜,或可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上之操作。分配至UE之下行鏈路CC及上行鏈路CC可均經由專用射頻頻譜分配、均經由共用射頻頻譜分配,或經由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組合分配。
無線通信系統100中展示之通信鏈路125可包括自基地台105至UE 115之下行鏈路(DL)傳輸或自UE 115至基地台105之上行鏈路(UL)傳輸。下行鏈路傳輸亦可被稱為前向鏈路傳輸,而上行鏈路傳輸亦可被稱為反向鏈路傳輸。下行鏈路傳輸可包括(例如)物理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物理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例如,用於在專用射頻頻譜上之傳輸)或增強型PDCCH(EPDCCH;例如,用於在共用射頻頻譜上之傳輸)。上行鏈路傳輸可包括(例如)物理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或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在一些情況下,在PDSCH上由UE接收之下行鏈路傳輸可由在PUCCH上之上行鏈路傳輸中傳輸之ACK/NAK位元應答(ACK'd)或未應答(NAK'd)。
當在載波聚合情境下所使用之CC的數目增加時,無線通信系統100中之UE 115可利用用於傳輸ACK及NAK訊息之新技術。詳言之,UE 115可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選擇傳輸ACK/NAK訊息之PUCCH格式。舉例而言,UE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針對報告間隔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針對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有效負載中的ACK/NAK位元的數目。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UE 115可選擇PUCCH格式。在下文中更詳細解釋PUCCH訊框類型之實例及用於針對給定報告間隔選擇適當PUCCH訊框的技術。
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200,其中可使用共用射頻頻譜在不同情境下部署LTE/LTE-A。更具體而言,圖2繪示 補充下行鏈路模式(亦稱為經授權輔助存取模式)、載波聚合模式及獨立模式之實例,其中使用共用射頻頻譜部署LTE/LTE-A。無線通信系統200可為參考圖1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之部分的實例。此外,第一基地台205及第二基地台205-a可為參考圖1描述之基地台1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之實例,而第一UE 215、第二UE 215-a、第三UE 215-b及第四UE 215-c可為參考圖1描述之UE 1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之實例。
在無線通信系統200中之補充下行鏈路模式(例如,經授權輔助存取模式)之實例中,第一基地台205可使用下行鏈路通道220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一UE 215。下行鏈路通道220可與共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1相關聯。第一基地台205可使用第一雙向鏈路225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一UE 215且可使用第一雙向鏈路225自第一UE 215接收SC-FDMA波形。第一雙向鏈路225可與專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4相關聯。共用射頻頻譜中之下行鏈路通道220及專用射頻頻譜中之第一雙向鏈路225可同時操作。下行鏈路通道220可為第一基地台205提供下行鏈路容量卸載。在一些實施例中,下行鏈路通道220可用於單播服務(例如,定址至一個UE)或用於多播服務(例如,定址至若干UE)。此情境可出現在使用專用射頻頻譜且希望減輕一些訊務或傳信擁塞的任何服務提供者(例如,行動網路業者(MNO))上。
在無線通信系統200中之載波聚合模式的一項實例中,第一基地台205可使用第二雙向鏈路230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二UE 215-a,且可使用第二雙向鏈路230自第二UE 215-a接收OFDMA波形、SC-FDMA波形或資源區塊交錯式FDMA波形。第二雙向鏈路230可與共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1相關聯。第一基地台205亦可使用第三雙向鏈路235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二UE 215-a且可使用第三雙向鏈路235自第二UE 215-a接收SC-FDMA波形。第三雙向鏈路235可與專用射頻頻 譜中之頻率F2相關聯。第二雙向鏈路230可為第一基地台205提供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容量卸載。類似於上文所描述的補充下行鏈路(例如,經授權輔助存取模式),此情境可出現在使用專用射頻頻譜且希望減輕一些訊務或傳信擁塞的任何服務提供者(例如,MNO)上。
在無線通信系統200中之載波聚合模式的另一實例中,第一基地台205可使用第四雙向鏈路240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三UE 215-b且可使用第四雙向鏈路240自第三UE 215-b接收OFDMA波形、SC-FDMA波形或資源區塊交錯式波形。第四雙向鏈路240可與共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3相關聯。第一基地台205亦可使用第五雙向鏈路245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三UE 215-b且可使用第五雙向鏈路245自第三UE 215-b接收SC-FDMA波形。第五雙向鏈路245可與專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2相關聯。第四雙向鏈路240可為第一基地台205提供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容量卸載。此實例及上文提供之彼等實例係出於說明之目的而提出且可能存在組合專用射頻頻譜中之LTE/LTE-A並使用共用射頻頻譜以用於容量卸載之其他類似操作模式或部署情境。
如上文所述,可得益於由使用共用射頻頻譜中之LTE/LTE-A提供之容量卸載的一類服務提供者為具有對LTE/LTE-A專用射頻頻譜之存取權的傳統MNO。對於此等服務提供者,可操作實例可包括使用專用射頻頻譜上之LTE/LTE-A主要成分載波(PCC)及共用射頻頻譜上之至少一個次要成分載波(SCC)的啟動模式(例如,補充下行鏈路(例如經授權輔助存取)、載波聚合)。
在載波聚合模式中,資料及控制項可(例如)在專用射頻頻譜中(例如,經由第一雙向鏈路225、第三雙向鏈路235及第五雙向鏈路245)傳達,而資料可(例如)在共用射頻頻譜中(例如,經由第二雙向鏈路230及第四雙向鏈路240)傳達。在使用共用射頻頻譜時所支援的載波聚合機制可藉由跨成分載波之不同對稱性被歸入混合分頻雙工-分時雙工 (FDD-TDD)載波聚合或TDD-TDD載波聚合。
在無線通信系統200中之獨立模式的一項實例中,第二基地台205-a可使用雙向鏈路250將OFDMA波形傳輸至第四UE 215-c且可使用雙向鏈路250自第四UE 215-c接收OFDMA波形、SC-FDMA波形或資源區塊交錯式FDMA波形。雙向鏈路250可與共用射頻頻譜中之頻率F3相關聯。獨立模式可在諸如體育場內存取(例如,單播、多播)之非傳統無線存取情境中使用。此操作模式之服務提供者類型之實例可為不能夠存取專用射頻頻譜之體育場所有者、纜線公司、承辦單位、旅館、企業或大公司。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參考圖1或圖2描述之基地台105、205或205-a中之一者或參考圖1或圖2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或215-c中之一者的傳輸裝置可使用閘控間隔獲得對共用射頻頻譜之通道(例如,對共用射頻頻譜之物理通道)的存取。在一些實例中,閘控間隔可為週期性的。舉例而言,週期性閘控間隔可與LTE/LTE-A無線電間隔的至少一個界限同步。閘控間隔可基於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EN 301 893)中指定之LBT協定來定義諸如LBT協定的基於競爭之協定的應用。當使用定義LBT協定之應用的閘控間隔時,閘控間隔可指示傳輸裝置執行諸如空閒通道評定(CCA)程序之競爭程序(例如,LBT程序)的時間。CCA程序之結果可向傳輸裝置指示共用射頻頻譜之通道是否可用或是否用於閘控間隔(亦稱為LBT無線電訊框)。當CCA程序指示通道可用於對應LBT無線電訊框(例如,「空閒」以供使用)時,傳輸裝置可在部分或全部LBT無線電訊框期間保留或使用共用射頻頻譜之通道。當CCA程序指示通道不可用(例如,該通道在使用中或由另一傳輸裝置保留)時,可防止該傳輸裝置在LBT無線電訊框期間使用該通道。
圖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無線通信系統300,其中可在載 波聚合情境下部署LTE/LTE-A。無線通信系統300可為參考圖1或圖2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或200之部分的實例。此外,基地台305可為參考圖1或圖2描述之基地台105、205或205-a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之實例,而UE 315可為參考圖1或圖2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或215-c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之實例。
當使用LTE/LTE-A通信在載波聚合模式中通信時,UE 315已使用至多五個成分載波與基地台305傳統地通信。然而,本發明中描述之技術可增加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大小以允許經由至多32個成分載波之通信。該等成分載波中之一者可表示為主要成分載波,且剩餘成分載波可表示為次要成分載波。每一成分載波可經組態為下行鏈路成分載波、上行鏈路成分載波或小區(例如,可經組態以用作下行鏈路成分載波及/或上行鏈路成分載波之成分載波)。例如,圖3繪示UE 315與基地台305之間經由五個成分載波的通信,該五個成分載波包括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中之每一者可取決於分配或組態成分載波之方式在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
如參考圖2所描述,當UE 315經組態以使用共用射頻頻譜在補充下行鏈路操作模式中操作時,且當UE 315在載波聚合模式中操作時,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及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經授權射頻頻譜帶中操作;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及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且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可在專用射頻頻譜中操作。
如參考圖2所描述,當UE 315經組態以使用共用射頻頻譜在載波聚合操作模式中操作時,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及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專用射頻頻譜中操作;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及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專用射頻頻譜帶中操作;且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在一些實例中,所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可在專用射頻頻譜中操作,或所有上行鏈路成分載波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但並非所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及所有上行鏈路成分載波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例如,至少一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或至少一個上行鏈路成分載波在專用射頻頻譜中操作)。
如參考圖2所描述,當UE 315經組態以使用共用射頻頻譜在獨立操作模式中操作時,且當UE 315在載波聚合模式中操作時,第一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0、第二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25、第三下行鏈路成分載波330、第一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35及第二上行鏈路成分載波340中之全部可在共用射頻頻譜中操作。
圖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之例示性資源區塊(RB),該RB可在子訊框400期間傳輸或接收。在一些實例中,RB可藉由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傳輸,或藉由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傳輸。子訊框400包括第一槽405(例如,槽0)及第二槽410(例如,槽1),其中每一槽經組態以用於在LTE/LTE-A正常循環首碼(CP)模式中操作且包括以0、1、2、3、4、5,及6編號的七個符號週期。解調參考信號(DM-RS)可根據正常CP之 LTE/LTE-A PUCCH格式3在子訊框中傳輸(例如,在子訊框之每一槽的符號週期1及5期間)。本發明描述子訊框400之槽可如何格式化以用於不同大小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傳輸或接收。
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之例示性RB,該RB可在子訊框500期間傳輸或接收。在一些實例中,RB可藉由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傳輸,或藉由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傳輸。子訊框500包括第一槽505(例如,槽0)及第二槽510(例如,槽1),其中每一槽經組態以用於在LTE/LTE-A擴展CP模式中操作且包括以0、1、2、3、4及5編號的六個符號週期。解調參考信號(DM-RS)可根據擴展CP之LTE/LTE-A PUCCH格式3在子訊框中傳輸(例如,在子訊框之每一槽的符號週期3期間)。本發明描述子訊框500之槽可如何格式化以用於不同大小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傳輸或接收。
圖6至圖10描述用於PUCCH之各種PHY層設計。更特定而言,圖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格式的例示性表600,可針對報告間隔藉由UE或基地台自該例示性表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者的UE處,UE可針對報告間隔選擇該等格式中之一者以用於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在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者的基地台處,基地台可選擇該等格式中之一者以用於解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
例如,圖6展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五個例示性格式,針對報告間隔,UE或基地台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自該等例示性格式中選 擇一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例如,用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可包括以下各者之組合:RB內之UE多工密度、散佈因數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的RB之數目。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一格式605可包括至少四個UE(例如,四個或五個UE)在RB內的UE多工密度。在一些實例中,第一格式可採用其有效負載之雙重里德穆勒(雙重RM)寫碼。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1或更少位元(或自1至21個位元)時選擇第一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二格式610可包括兩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第二格式亦可包括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包括至少一個符號,且其中將擴散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在一些實例中,第二格式可使用咬尾卷積寫碼(TBCC)來編碼其有效負載。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60或更少位元(或自22至60個位元)時選擇第二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三格式615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擴散因數,及每符號週期1之RB分配。在一些實例中,第三格式可使用TBCC或渦輪寫碼來編碼其有效負載。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120或更少位元(或自61至120個位元)時選擇第三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四格式620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散佈因數,及每符號週期2之RB分配。在一些實例中,第四格式可使用TBCC或渦輪寫碼來編碼其有效負載。可(例如)在將包括於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40或更少位元(或自121至240個位元)時選擇第四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五格式625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散佈因數,及每符號週期3之RB分配。在一些實例中,第五格式可使用TBCC或渦輪寫碼來編碼其有效負載。可(例如)當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360或更少位元(或自241至360個位元)時選擇第五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圖6中展示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每一格式可具有LTE/LTE-A PUCCH格式3參考信號符號結構。亦即,例如,當使用正常循環首碼(CP)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時,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在子訊框之每一槽具有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且當使用擴展CP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時,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子訊框之每一槽可具有一個參考信號符號。在一些實例中,在參考信號符號週期中傳輸之參考信號可包括解調參考信號(DM-RS)。
不具有擴散因數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每一格式(例如,第三格式615、第四格式620及第五格式625)可具有類似於PUSCH之資料結構的資料結構。使用第三格式615、第四格式620或第五格式625中之一者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處理可因此類似於LTE/LTE-A PUSCH之處理。
圖7至圖9繪示圖6中所示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二格式610的各種實例。更特定而言,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700,其中展頻因子3(SF3)可應用於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710且展頻因子2(SF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715。例如,符號週期之群組展示為使用正常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705中的符號週期。在另一實例中,三個符號週期之第 一群組及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可為使用擴展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中的符號週期群組。
在圖7中,展示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710包括符號週期0、2及3,且展示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715包括符號週期4及6。當在槽中多工用於兩個UE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傳輸時,在將展頻因子3應用至符號週期0、2及3時可使用三個正交覆蓋碼(OCC)中之兩者。此將用於UE之最大PUCCH ACK/NAK有效負載自60個位元減少至48個位元,且可導致跨越與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715之經寫碼位元相比較的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710之經寫碼位元的不等信雜比(SNR)。
圖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800,其中第一展頻因子2(SF2)可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810,第二展頻因子2(SF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815,且第三展頻因子2(SF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820內。例如,將符號週期之群組展示為使用正常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805中的符號週期。在另一實例中,該等群組可為使用擴展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中的符號週期之群組。
在圖8中,展示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810包括符號週期0,展示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815包括符號週期2及3且展示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820包括符號週期4及6。可使用沃爾什碼(例如,在將離散傅里葉變換(DFT)應用於資料符號之前可重複六個資料符號之區塊一次且可對用於擴散之重複使用沃爾什碼W2(例如,[++用於第一UE,且+-用於第二UE]))或使用正交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矩陣之元素(例如,在將DFT應用於資料符號之前可重複六個資料符號之區塊一 次且可對用於擴散之重複使用[1,1,...,1;1,e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5-1
,e ↑ 2 *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5-2
,...,e ↑ 11 *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5-14
]中之程式碼)來應用第一展頻因子。參考圖10描述對使用沃爾什碼 將展頻因子2應用於符號週期之更詳細說明。
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900,其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SF2)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各別群組910、915、920、925及930。例如,將符號週期之群組展示為使用正常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中的符號週期。在另一實例中,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及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可為使用擴展CP傳輸之子訊框之槽905中的符號週期群組。
在圖9中,可使用沃爾什碼(例如,在將DFT應用於資料符號之前可重複六個資料符號之區塊一次且可對用於擴散之重複使用沃爾什碼W2(例如,[++用於第一UE,且+-用於第二UE]))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例如,在將DFT應用於資料符號之前可重複六個資料符號之區塊一次且可對用於擴散之重複使用[1,1,...,1;1,e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6-6
,e ↑ 2 *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6-7
,...,e ↑ 11 *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6-9
]中之程式碼)來應用每一展頻因子2。參考圖10描述對使用沃爾什碼將展頻因子2應用於符號週期之更詳細說明。
圖1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使用沃爾什碼將展頻因子2應用於符號週期內之資料符號(例如,90°移相鍵控(QPSK)符號)。可使用所示之應用以(例如)將展頻因子2應用於參考圖8描述之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或個別地應用於參考圖9描述之一個符號週期之該等群組中的任一者。
如圖10中所示,在將DFT 1015應用於資料符號之前,可重複六個資料符號(例如,QPSK符號x 0,x 1,x 2,x 3,x 4,x 5)之區塊1005一次(如區塊1010)且可對用於擴散之重複使用沃爾什碼W2(例如,[++用於第一UE,且+-用於第二UE])。可接著使用逆FFT(IFFT)1020執行色調映射。
參考關於圖6描述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一格式605,可為UE之每一天線埠分配正交資源。參考關於圖6、圖7、圖8或圖9 描述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二格式610、第三格式615、第四格式620或第五格式625,時空區塊碼(STBC)可用於傳輸分集(TxDiv)。SBTC之使用並不涉及對一個符號週期之符號週期群組的特殊處置。當使用SBTC時,且在一些實例中,可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二格式610分配四個正交DM-RS資源,且可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第三格式615、第四格式620或第五格式625分配兩個正交DM-RS資源。
作為使用SBTC之實例,假定無TxDiv,則經傳輸SC-FDM資料符號將為[Y 0,Y 1,Y 2,Y 3,Y 4](忽略DM-RS符號週期)。在具有使用SBTC之TxDiv的情況下,經傳輸SC-FDM資料符號可(例如)針對天線埠0為[Y 0,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7-10
,Y 2,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7-11
,Y 4]且針對天線埠1為[Y 1,-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7-12
,Y 3,-
Figure 105102385-A0305-02-0027-13
,Y 4]。
用於圖6至圖10中及本發明中之其他處所描述的PUCCH之PHY層設計可擴展至PUCCH較高階調變(例如,16正交振幅調變(QAM))或MIMO。在MIMO上下文中,每UE多個DM-RS資源可為適當的(例如,類似於上文在TxDiv上下文中所描述的情況)。較高階調變及MIMO可增加可支援PUCCH ACK/NAK有效負載而不減少UE多工密度。
在一些實例中,出於回饋報告之目的(例如,出於ACK/NAK報告之目的),可將分配至UE之下行鏈路CC分組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子集。可接著針對報告間隔至少部分地基於在該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將包括於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且至少部分地基於用於每一子集的所判定的位元數目,可選擇用於子集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一些實例中,每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選自諸如參考圖6描述之該組格式的一組預定義格式。可為每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分配一組獨立資源。
在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CC之第一群組的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可在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且用於下行鏈路CC之額外群組(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群組)的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可在第二上行鏈路CC上傳輸。替代地,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可在同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當使用不同上行鏈路CC傳輸不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時,PUCCH設計可類似於在雙重連接性情境(但可能具有下行鏈路CC之多於兩個群組)下在次級小區(SCe11)上傳輸之PUCCH之設計。當使用同一上行鏈路CC傳輸不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時,可使用非SC-FDM波形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在一些實例中,可針對限於一個RB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例如,參考圖6描述之第一格式605、第二格式610及第三格式615)支援在同一上行鏈路CC上之不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傳輸。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指派索引(DAI)可用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內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舉例而言,DAI可與傳輸至UE之多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例如,傳輸)。下行鏈路授予可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且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在自排程(亦即,同一CC排程)之情況下,每一下行鏈路CC可與唯一DAI相關聯。在跨CC排程之情況下,每授予之DAI可適用於多個下行鏈路CC,且可隱含地導出用於多個下行鏈路CC中之每一者的DAI。在一些實例中,DAI可指示跨越CC及子訊框之位元位置。在另一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DAI可包括指示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 下行鏈路CC之間的關係的序號。在此等實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序號判定在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用於應答/未應答下行鏈路CC(或多個下行鏈路CC)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在一些實例中,序號可為由n位元計數器產生之數字,其中n首先跨越CC且其次跨越子訊框以循環環繞遞增。
當DAI為絕對ACK/NAK位元位置指示符時,位元映射可直接遵循DAI處理。當DAI包括序號時,位元映射可遵循DAI處理,包括展開。
當DAI包括序號時,由UE針對報告間隔接收之該組序號可用於判定在該報告間隔中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總數目N。在使用MIMO之情況下,UE可選擇支援2N個位元之最小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在一些實例中,可將用於下行鏈路CC或子訊框之集合之RRC組態式捆束分解為N2N數目。亦可將用於一些下行鏈路CC之回饋省略分解為N2N數目。
在一些情況下,UE可能並未接收或恰當地解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授予。當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之前將未接收或不恰當地解碼之下行鏈路授予傳輸至UE,其他下行鏈路授予由UE接收並與未接收或不恰當地解碼之下行鏈路授予的序號之後的序號相關聯時,UE可使用其接收之序號判定其應已接收之下行鏈路授予之數目,且在一些情況下,基於對UE應在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應答/未應答之位元之數目的判定選擇正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然而,當在所有其他下行鏈路授予之後將未接收或不恰當地解碼之下行鏈路授予傳輸至UE時,UE可選擇支援更小大小有效負載之不正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例如,基於UE對N2N之更小值的判定)。為減少此不正確判定及可能由選擇未預期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產生之不明確性,基地台可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至與複數個DAI 相關聯之序號中。序列不連續性可用以填補序號,以使得將引起UE判定足夠大以引起對適當PUCCH ACK/NAK格式之選擇的N2N之值一一即使在並未接收一或多個最後傳輸之下行鏈路授予時,且UE因此判定N2N之不正確值。舉例而言,在並未引入序號不連續性時,基地台可(在模運算之前)使DAI值[0、2、4、6、8、10、12、14、16、18、20]與傳輸至UE的11個獨立MIMO下行鏈路授予相關聯。若UE接收除最末下行鏈路授予以外之所有下行鏈路授予,則UE可判定N=10且不正確地選擇參考圖1描述之第一格式105。然而,若基地台(在模組運算之前)使DAI值[0、2、6、8、10、12、16、18、20、22、24]與11個獨立MIMO下行鏈路授予相關聯,則UE將判定N=11且正確地選擇參考圖1描述之第二格式110(即使N之正確值為N=12)。
當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至(或填補)序號集合時,基地台知曉在何處引入序列不連續性,且因此可預期對應於序列不連續性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位元位置之NAK。考慮到此預期,基地台可將所引入之序列不連續性用作虛擬循環冗餘檢查(CRC)。基地台亦可出於增加CRC之長度的目的引入額外序列不連續性。
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使ACK/NAK資源指示符(ARI)與傳輸至UE之每一下行鏈路授予相關聯。在一些實例中,每一ARI可為指示十六個不同PUCCH資源中之哪些將用於ACK/NAK報告的4位元值。在一些情況下,不同PUCCH資源可與不同上行鏈路CC相關聯(例如,10個PUCCH資源可組態於上行鏈路CC1上且PUCCH資源可組態於上行鏈路CC2上)。可使用同一PUCCH ACK/NAK格式組態(或可預期將組態)PUCCH資源中之每一者。
在一些實例中,ARI可具有可變長度,以使得可將ARI之長度定製為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舉例而言, 當在8個下行鏈路CC上利用8個下行鏈路授予來排程UE時,前四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可與a之ARI值相關聯,且後四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可與b之ARI值相關聯。在UE偵測到ARI值之改變後,UE可按CC身分標識(CC_ID)之次序串連ARI值以導出8位元值ab。除非UE未能接收四個連續下行鏈路授予,否則將使用適當之PUCCH資源。
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115的方塊圖1100。裝置11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之態樣,或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之態樣的實例。裝置11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1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1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或傳輸器模組11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115中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來實施。替代地,該等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110可包括至少一個射頻(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能不會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 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1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接收多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1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1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中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可用於管理裝置11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可包括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或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之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在裝置1115之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 1140可藉由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來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格式。用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可包括(例如)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的RB之數目。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預定義格式經組態以用於使用正常CP在子訊框之槽中傳輸時)。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一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預定義格式經組態以用於使用擴展CP在子訊框之槽中傳輸時)。
在裝置1115包括於UE中之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可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在此等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可選擇用於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
在裝置1115包括於基地台中之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可將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傳輸至UE。在此等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可選擇用於解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格式。
圖1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215的方塊圖1200。裝置12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描述之裝置1115的態樣的實例。裝置12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2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2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220或傳輸器模組12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215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替代地,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以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210可包括至少一個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一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21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接收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接收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21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21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21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214的接收器模組12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接收各 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2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23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傳輸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傳輸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23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23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23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234的傳輸器模組12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第一射頻頻譜或第二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220可用於管理裝置12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220可包括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235或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235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可包括ACK/NAK有效負載大小比較模組124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比較模組1245可用於將將包括於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 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相比較。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可接著至少部分地基於由ACK/NAK有效負載大小比較模組1245執行之比較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每子訊框槽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的格式。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所選格式用於使用正常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一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所選格式用於使用擴展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至少四個UE(例如,四個或五個UE)在RB內的UE多工密度。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1或更少位元(或自1至21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一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兩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所選格式亦可包括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包括至少一個符號,且其中將擴散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60或更少位元(或自22至6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二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第二格式之第一實例中,擴散因數3可應用於三個符號週期之 第一群組且擴散因數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當應用擴散因數3時可使用三個OCC中之兩者。在第二格式之第二實例中,第一擴散因數2可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第二擴散因數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第三擴散因數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內。在第二格式之第二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第一擴散因數。在第二格式之第三實例中,複數個擴散因數2中之每一擴散因數可應用於複數個符號週期中之各別符號週期。在第二格式之第三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複數個擴散因數2中之每一擴散因數。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擴散因數,且每符號週期1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120或更少位元(或自61至12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三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擴散因數,且每符號週期2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40或更少位元(或自121至24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四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一些實例中,由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240選擇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在RB內無UE多工、無擴散因數,且每符號週期3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360或更少位元(或自241至36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五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圖1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315的方塊圖1300。裝置13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 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或圖12描述之裝置1115或1215的態樣的實例。裝置13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3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3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320或傳輸器模組13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315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替代地,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以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310可包括至少一個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31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接收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接收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31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 組131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31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314的接收器模組13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接收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3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33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傳輸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傳輸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33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33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33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334的傳輸器模組13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第一射頻頻譜或第二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320可用於管理裝置13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320可包括下行鏈路CC識別模組1345、下行鏈路CC子集識別模組1350、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335、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340或ACK/NAK有效負載傳輸管理模組1355。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CC識別模組1345可用於識別針對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的分配。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CC子集識別模組1350可用於識別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的至少第一子集。亦可識別下行鏈路CC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等)。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335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第一子集中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335亦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一或多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中之每一者中的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或多個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每一者中之位元的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340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340亦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下行鏈路CC之一或多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中之每一者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一或多個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每一者的格式。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傳輸管理模組1355可用於在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並在第二上行鏈路CC上傳輸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替代地,ACK/NAK有效負載傳輸管理模組1355可用於在同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額外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
圖1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415的方 塊圖1400。裝置14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或圖12描述之裝置1115或1215之態樣的實例。裝置14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4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4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420或傳輸器模組14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415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替代地,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以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410可包括至少一個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41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接收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接收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41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 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41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41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414的接收器模組14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接收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4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43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傳輸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傳輸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43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43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43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434的傳輸器模組14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第一射頻頻譜或第二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420可用於管理裝置14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420可包括下行鏈路CC分配模組1445、下行鏈路CC子集組態模組1450、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435或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440。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CC分配模組1445可用於為UE分配複數 個下行鏈路CC。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CC子集組態模組1450可用於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例如,組態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的至少第一子集及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435可用於針對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並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下行鏈路CC之群組的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因此,例如,可判定將包括於下行鏈路CC之第一群組之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第一數目,且可判定將包括於下行鏈路CC之第二群組之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第二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440可用於針對每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並至少部分地基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亦即,可針對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同樣或替代地,可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之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來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圖1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515的方塊圖1500。裝置15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圖12或圖13描述之裝置1115、1215或1315之態樣的實例。裝置15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5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5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520或傳輸器模組15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515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 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替代地,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以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510可包括至少一個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51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接收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接收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51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51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51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514的接收器模組15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接收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 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5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53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傳輸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傳輸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53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53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53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534的傳輸器模組15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第一射頻頻譜或第二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520可用於管理裝置15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520可包括下行鏈路授予處理模組154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535或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540。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授予處理模組1545可用於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且使用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各別DAI。下行鏈路授予處理模組1545可包括可用於接收DAI之DAI處理模組1550。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535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的位元之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540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在裝置1515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在裝置1515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包括指示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之間的關係的序號。在此等實例中,DAI處理模組155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序號判定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圖1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1615的方塊圖1600。裝置16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圖12或圖14描述之裝置1115、1215或1415之態樣的實例。裝置1615亦可為或包括處理器。裝置1615可包括接收器模組1610、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620或傳輸器模組163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彼此通信。
裝置1615之模組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替代地,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一或多個積體電路上執行。在其他實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以及其他半自訂IC),該等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方式程式化。亦可使用實施於記憶體中之指令整體或部分地實施每一模組之功能,該等指令經格式化以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接收器模組1610可包括至少一個RF接收器,諸如,可操作以接收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之傳輸之至少一個RF接收器。專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可不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授權給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之射頻頻譜,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共用射頻頻譜可包括傳輸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例如,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之射頻頻譜,或可供由多個業者以同等地共用或優先排序的方式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可用於LTE/LTE-A通信,如(例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所描述。接收器模組161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接收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接收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61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接收器模組161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61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接收器模組1614的接收器模組161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接收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模組1630可包括至少一個RF傳輸器,諸如,可操作以經由專用射頻頻譜或共用射頻頻譜傳輸之至少一個RF傳輸器。傳輸器模組1630在一些情況下可包括用於專用射頻頻譜及共用射頻頻譜之獨立傳輸器。在一些實例中,獨立傳輸器可採用用於經由專用射頻頻譜通信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專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632),及用於經由共用射頻頻譜通信之 LTE/LTE-A傳輸器模組(例如,用於共用RF頻譜的LTE/LTE-A傳輸器模組1634)之形式。包括用於專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632或用於共用RF頻譜之LTE/LTE-A傳輸器模組1634的傳輸器模組1630可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一或多個通信鏈路)傳輸各種類型之資料或控制信號(亦即,傳輸)。可經由第一射頻頻譜或第二射頻頻譜建立通信鏈路。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620可用於管理裝置1615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態樣。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620可包括下行鏈路授予傳輸管理模組1645、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635、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640或ACK/NAK有效負載接收管理模組1650。
在一些實例中,下行鏈路授予傳輸管理模組1645可用於將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傳輸至UE,且用於傳輸複數個DAI,其中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包括複數個DAI中之DAI中之各別DAI。下行鏈路授予傳輸管理模組1645可包括可用於傳輸複數個DAI之DAI傳輸管理模組1655。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635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的位元之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640可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在裝置1615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 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在裝置1615之一些實例中,複數個DAI可包括複數個序號。在此等實例中,DAI傳輸管理模組1655可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複數個序號,以增加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
在一些實例中,ACK/NAK有效負載接收管理模組1050可用於接收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且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組ACK/NAK位元用作虛擬CRC,該組ACK/NAK位元對應於由DAI傳輸管理模組1655引入之序列不連續性。在一些實例中,DAI傳輸管理模組1655可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複數個序號中,以增加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及增加虛擬CRC之長度。
在一些實例中,可組合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00、1200、1300或1500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裝置的態樣,或可組合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00、1200、1400或1600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裝置的態樣。
圖1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UE 1715的方塊圖1700。UE 1715可具有各種組態且可包括以下各者或為以下各者之部分:個人電腦(例如,膝上型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蜂巢式電話、PDA、數位視訊記錄器(DVR)、網際網路器具、遊戲控制台、電子閱讀器等。在一些實例中,UE 1715可具有諸如小型電池之內部電力供應器(未展示),以促進行動操作。在一些實例中,UE 17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3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或15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之實例。UE 1715可經組態以實施參考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至少一些UE或裝置特徵及功能。
UE 1715可包括UE處理器模組1710、UE記憶體模組1720、至少一個UE收發器模組(由UE收發器模組1730表示)、至少一個UE天線(由UE天線1740表示)或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此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可直接地或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1735間接地彼此通信。
UE記憶體模組1720可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唯讀記憶體(ROM)。UE記憶體模組1720可儲存含有指令之電腦可讀的電腦可執行碼1725,該等指令經組態以在執行時使得UE處理器模組1710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關於無線通信的各種功能,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替代地,程式碼1725可不由UE處理器模組1710直接執行,而係可經組態以(例如,當經編譯及執行時)使得UE 1715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
UE處理器模組1710可包括智慧型硬體器件,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微控制器、ASIC等。UE處理器模組1710可處理經由UE收發器模組1730接收之資訊或待發送至UE收發器模組1730以供經由UE天線1740傳輸之資訊。UE處理器模組1710可單獨地或結合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處置經由經授權射頻頻譜帶(例如,裝置並未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帶,此係由於該射頻頻譜帶經授權至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例如,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帶,此係由於該射頻頻譜帶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通信(或管理經由該等射頻頻譜之通信)之各種態樣。
UE收發器模組1730可包括數據機,該數據機經組態以調變封包且將經調變封包提供至UE天線1740以供傳輸,且經組態以解調變自UE天線1740接收之封包。在一些實例中,可將UE收發器模組1730實施為一或多個UE傳輸器模組及一或多個獨立UE接收器模組。UE收發 器模組1730可支援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中之通信。UE收發器模組1730可經組態以經由UE天線1740與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中之一或多者或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415或1615中之一或多者進行雙向通信。雖然UE 1715可包括單一UE天線,但可能存在UE 1715可包括多個UE天線1740之實例。
UE狀態模組1750可(例如)用於管理UE 1715在RRC閒置狀態與RRC連接狀態之間的轉變,且可直接地或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1735間接地與UE 1715之其他組件通信。UE狀態模組1750或其部分可包括處理器,或UE狀態模組1750之一些或所有功能可由UE處理器模組1710執行或結合UE處理器模組1710執行。
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可經組態以經由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執行或控制參考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關於無線通信的一些或所有UE或裝置特徵或功能。舉例而言,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可經組態以使用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支援補充下行鏈路模式、載波聚合模式、獨立模式、雙重連接性模式。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可包括用於經授權RF頻譜帶之UE LTE/LTE-A模組1765,其經組態以處置經授權射頻頻譜帶中之LTE/LTE-A通信,及用於共用RF頻譜帶之UE LTE/LTE-A模組1770,其經組態以處置共用射頻頻譜帶中之LTE LTE-A通信。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或其部分可包括處理器,或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之一些或所有功能可由UE處理器模組1710執行或結合UE處理器模組171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UE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760可為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或1520的實例。
圖1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基地台1805 (例如,形成部分或全部eNB的基地台)的方塊圖1800。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180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305之一或多個態樣的實例。基地台1805可經組態以實施或促進參考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至少一些基地台特徵及功能。
基地台1805可包括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基地台記憶體模組1820、至少一個基地台收發器模組(由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表示)、至少一個基地台天線(由基地台天線1855表示)或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基地台1805亦可包括基地台通信模組1830或網路通信模組1840中之一或多者。此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可直接地或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1835間接地彼此通信。
基地台記憶體模組1820可包括RAM或ROM。基地台記憶體模組1820可儲存含有指令之電腦可讀的電腦可執行碼1825,該等指令經組態以在執行時使得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關於無線通信的各種功能,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替代地,程式碼1825可不由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直接執行,而係可經組態以(例如,當經編譯及執行時)使得基地台1805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
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可包括智慧型硬體器件,例如,CPU、微控制器、ASIC等。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可處理經由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基地台通信模組1830或網路通信模組1840接收之資訊。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亦可處理待發送至收發器模組1850以供經由天線1855傳輸之資訊、待發送至基地台通信模組1830以供傳輸至一或多其他基地台1805-a及1805-b之資訊,或待發送至網路通信模組1840以供傳輸至核心網路1845之資訊,該核心網路1845可為參考圖1描述之核 心網路130之一或多項態樣的實例。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可單獨地或結合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處置經由經授權射頻頻譜帶(例如,裝置並未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帶,此係由於該射頻頻譜帶經授權至特定使用者以用於特定用途,諸如,可用於LTE/LTE-A通信之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例如,裝置為其存取進行競爭之射頻頻譜帶,此係由於該射頻頻譜帶可用於諸如Wi-Fi使用之未授權用途)通信(或管理經由該等射頻頻譜之通信)之各種態樣。
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可包括數據機,該數據機經組態以調變封包且將經調變封包提供至基地台天線1855以供傳輸,且經組態以解調變自基地台天線1855接收之封包。在一些實例中,可將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實施為一或多個基地台傳輸器模組及一或多個獨立基地台接收器模組。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可支援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中之通信。基地台收發器模組1850可經組態以經由天線1855與一或多個UE或裝置(諸如,參考圖1、圖2或圖17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1715中之一或多者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或1515中之一或多者)進行雙向通信。舉例而言,基地台1805可包括多個基地台天線1855(例如,天線陣列)。基地台1805可經由網路通信模組1840與核心網路1845通信。基地台1805亦可使用基地台通信模組1830與諸如基地台1805-a及1805-b的其他基地台通信。
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可經組態以經由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執行或控制參考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關於無線通信的一些或所有特徵或功能。舉例而言,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可經組態以使用經授權射頻頻譜帶或共用射頻頻譜帶支援補充下行鏈路模式、載波聚合模式、獨立模式或雙重連接性模式。基地台無 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可包括用於經授權RF頻譜帶之基地台LTE/LTE-A模組1865,其經組態以處置經授權射頻頻譜帶中之LTE/LTE-A通信,及用於共用RF頻譜帶之基地台LTE/LTE-A模組1870,其經組態以處置共用射頻頻譜帶中之LTE/LTE-A通信。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或其部分可包括處理器,或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之一些或所有功能可由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執行或結合基地台處理器模組181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860可為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或1620之實例。
圖19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包括基地台1905及UE 1915之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1900的方塊圖。MIMO通信系統1900可繪示參考圖1、圖2或圖3描述之無線通信系統100、200或300之態樣。基地台190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18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或1805的態樣或參考11、12、14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415或1615之態樣的實例。基地台1905可裝備有天線1934至1935,且UE1915可裝備有天線1952至1953。在MIMO通信系統1900中,基地台1905可能夠同時經由多個通信鏈路發送資料。每一通信鏈路可被稱為「層」,且通信鏈路之「階層」可指示用於通信之層的數目。舉例而言,在基地台1905傳輸兩個「層」之2×2 MIMO通信系統中,基地台1905與UE 1915之間的通信鏈路之階層為二。
在基地台1905處,傳輸處理器1920可自資料源接收資料。傳輸處理器1920可處理該資料。傳輸處理器1920亦可產生控制符號或參考符號。若適用,傳輸(Tx)MIMO處理器1930可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寫碼),且可將輸出的符號串流提供至傳輸調變器1932至1933。每一調節器1932至1933可處理各別輸出符號串流(例如,用於OFDM等)以獲得輸出樣本串流。每一調節器 1932至1933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輸出的樣本串流以獲得DL信號。在一項實例中,來自調變器1932至1933之DL信號可分別經由天線1934至1935傳輸。
UE 1915可為參考圖1、圖2或圖17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或1715之態樣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或1515之態樣的實例。在UE 1915處,UE天線1952至1953可自基地台1905接收DL信號且可將所接收之信號分別提供至解調變器1954至1955。每一解調變器1954至1955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各別所接收信號以獲得輸入樣本。每一解調變器1954至1955可進一步處理輸入樣本(例如,用於OFDM等)以獲得所接收符號。MIMO偵測器1956可自所有解調變器1954至1955獲得所接收符號,對所接收符號執行MIMO偵測(若適用),且提供所偵測符號。接收(Rx)處理器1958可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所偵測符號,將用於UE 1915之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輸出,且將經解碼之控制資訊提供至處理器1980或記憶體1982。
處理器1980在一些情況下可執行所儲存指令以具現化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984。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984可為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或圖17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或1760之態樣的實例。
在上行鏈路(UL)上,在UE 1915處,傳輸處理器1964可自資料源接收資料並處理資料。傳輸處理器1964亦可針對參考信號產生參考符號。來自傳輸處理器1964之符號可藉由傳輸MIMO處理器1966在適用時預寫碼,藉由調變器1954至1955進一步處理(例如,用於SC-FDMA等),且根據自基地台1905接收之傳輸參數傳輸至基地台1905。在基地台1905處,來自UE 1915之UL信號可由天線1934至1935接收、由解調變器1932至1933處理、由MIMO偵測器1936在適用時偵測且由接收 處理器1938進一步處理。接收處理器1938可將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輸出及提供至處理器1940或記憶體1942。
處理器1940在一些情況下可執行所儲存指令以具現化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986。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986可為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或圖18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或1860之態樣的實例。
UE 1915之組件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所述模組中之每一者可為用於執行關於MIMO通信系統1900之操作之一或多個功能的構件。類似地,基地台1905之組件可個別地或共同地使用經調適以在硬體中執行適用功能中之一些或全部的一或多個ASIC來實施。所述組件中之每一者可為用於執行關於MIMO通信系統1900之操作之一或多個功能的構件。
圖2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0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7或圖18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1715或18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關於圖1、圖2、圖18或圖19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1805或19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1415、1515或16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000。在一些實例中,UE、基地台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UE、基地台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UE、基地台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005處,方法20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 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60、1860、1984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335、1435、1535或1635來執行區塊20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010處,方法20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60、1860、1984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340、1440、1540或1640來執行區塊2010處之操作。
在方法2000之一些實例中,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用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用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可包括(例如)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的RB之數目。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預定義格式經組態以用於使用正常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一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預定義格式經組態以使用擴展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
在由UE執行之方法2000之實例中,方法2000可包括在UE處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多個下行鏈路授予在此等實例中,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用於傳輸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在由基地台執行之方法2000之實例中,方法2000可包括將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自基地台傳輸至UE。在方法之此等實例中,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包括選擇用於解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
因此,方法20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0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0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圖21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1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7或圖18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1715或18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關於圖1、圖2、圖18或圖19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1805或19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1415、1515或16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100。在一些實例中,UE、基地台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UE、基地台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UE、基地台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105處,方法2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60、1860、1984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335、1435、1535或1635來執行區塊21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110及2115處,可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之格式。更特定而言,且在區塊1610處,方法2100可包括比較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60、1860、1984或1986或參考圖12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比較模組1245來執行區塊2110處之操作。
在區塊2115處,方法21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區塊2110處執行之比較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60、1860、1984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340、1440、1540或1640來執行區塊2115處之操作。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所選格式用於使用正常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在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包括一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之格式(例如,當所選格式用於使用擴展CP在子訊框槽中傳輸時)。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至少四個UE(例如,四個或五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1或更少位元(或自1至21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一格式)且如參考圖 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兩個UE在RB內之UE多工密度。所選格式亦可包括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包括至少一個符號,且其中將擴散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60或更少位元(或自22至6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二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第二格式之第一實例中,展頻因子3可應用於三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且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當應用展頻因子3時可使用三個OCC中之兩者。在第二格式之第二實例中,第一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一個符號週期之第一群組,第二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二群組,且第三展頻因子2可應用於兩個符號週期之第三群組內。在第二格式之第二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第一展頻因子。在第二格式之第三實例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可應用於複數個符號週期中之各別符號週期。在第二格式之第三實例中,可使用沃爾什碼或使用正交FFT矩陣之元素來應用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1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120或更少位元(或自61至12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三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2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240或更少位元 (或自121至24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四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在方法2100之一些實例中,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選格式可包括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3之RB分配。可(例如)在將包括於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為360或更少位元(或自241至360個位元)時選擇此格式(亦即,第五格式)且如參考圖4或圖5所描述組態RB。
因此,方法21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1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1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圖22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2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7或圖18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1715或18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或15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200。在一些實例中,UE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UE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UE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205處,方法2200可包括識別針對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分配。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3描述之下行鏈路CC識別模組1345執行區塊22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210處,方法2200可包括識別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至少第一子集。亦可識別下行鏈路CC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等)。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 或1984,或參考圖13描述之下行鏈路CC子集識別模組1350執行區塊2210處之操作。
在區塊2215處,方法22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之第一子集中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區塊2215處執行之操作亦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一或多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中之每一者中的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或多個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每一者中之位元的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335或1535執行區塊2215處之操作。
在區塊2220處,方法22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區塊2220處之操作亦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下行鏈路CC之一或多個額外子集(例如,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中之每一者之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一或多個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每一者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340或1540執行區塊2220處之操作。
在區塊2225處,方法2200可包括在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在第二上行鏈路CC上針對報告間隔 傳輸額外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替代地,且在區塊1730處,方法1700可包括在同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額外ACK/NAK有效負載(例如,第二ACK/NAK有效負載)。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3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傳輸管理模組1355執行區塊2225或2230處之操作。
因此,方法22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2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2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圖23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3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8或圖19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1805或19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415或16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300。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基地台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基地台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305處,方法2300可包括為UE分配複數個下行鏈路CC。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4描述之下行鏈路CC分配模組1445執行區塊23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310處,方法2300可包括組態下行鏈路CC的至少兩個群組(例如,組態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至少第一子集及下行鏈路CC之第二子集)。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 1986,或參考圖14描述之下行鏈路CC子集組態模組1450執行區塊2310處之操作。
在區塊2315處,方法2300可包括針對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並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用於下行鏈路CC之群組的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因此,例如,可判定將包括於用於下行鏈路CC之第一群組之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第一數目,且可判定將包括於用於下行鏈路CC之第二群組之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第二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435或1635執行區塊2315處之操作。
在區塊2320處,方法2300可包括針對每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並至少部分地基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所判定位元數目選擇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亦即,可針對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同樣或替代地,可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之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440或1640執行區塊2320處之操作。
因此,方法23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3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3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圖24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4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7或圖18描述之UE 115、215、215-a、215-b、215-c、1715或18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裝置1115、1215、1315或15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400。在一些實例中,UE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UE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UE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405處,方法2400可包括在UE處接收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且使用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各別DAI。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5描述之下行鏈路授予處理模組1545或DAI處理模組1550執行區塊24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410處,方法24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335或1535執行區塊2410處之操作。
在區塊2415處,方法24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3、圖15、圖17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320、1520、1760或1984,或參考圖11、圖12、圖13或圖15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340或1540執行區塊 2415處之操作。
在方法2400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在方法2400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包括指示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之間的關係的序號。在此等實例中,方法2400可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序號判定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因此,方法24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4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4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圖25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方法2500的流程圖。為了清楚起見,下文參考關於圖1、圖2、圖18或圖19描述之基地台105、205、205-a、1805或190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或關於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裝置1115、1215、1415或1615中之一或多者的態樣來描述方法2500。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或裝置可執行一或多組程式碼以控制基地台或裝置之功能性元件來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基地台或裝置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描述之功能中之一或多者。
在區塊2505處,方法2500可包括將指示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自基地台傳輸至UE,且傳輸複數個DAI,其中複數個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包括複數個DAI中之DAI中之各別DAI。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6 描述之下行鏈路授予傳輸管理模組1645或DAI傳輸管理模組1655執行區塊2505處之操作。
在區塊2510處,方法25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報告間隔期間針對UE排程之下行鏈路CC的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大小判定模組1135、1235、1435或1635執行區塊2510處之操作。
在區塊2515處,方法2500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所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格式。可使用參考圖11、圖12、圖14、圖16、圖18或圖19描述之無線通信管理模組1120、1220、1420、1620、1860或1986,或參考圖11、圖12、圖14或圖16描述之ACK/NAK有效負載格式選擇模組1140、1240、1440或1640執行區塊2515處之操作。
在方法2500之一些實例中,用於下行鏈路授予之各別DAI可指示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在方法2500之一些實例中,複數個DAI可包括複數個序號。在此等實例中,方法2500可進一步包括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複數個序號中,以增加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數目。方法2500亦可包括接收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將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組ACK/NAK位元用作虛擬CRC,該組ACK/NAK位元對應於序列不連續性。在一些實例中,可將序列不連續性引入複數個序號中,以增加將包括於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數目及增加虛擬CRC之長度。
因此,方法2500可提供用於無線通信。應注意,方法2500僅為一項實施,且可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方法2500之操作以使得其他實施為可能的。
在一些實例中,可組合參考圖20、圖21、圖22或圖24描述之方法2000、2100、2200、或2400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法的態樣,或可組合參考圖20、圖21、圖23或圖25描述之方法2000、2100、2300或2500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法的態樣。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系統。術語「系統」及「網路」常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系統可實施無線電技術,諸如CDMA2000、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等。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IS-2000版本0及IS-2000版本A通常被稱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通常被稱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封包資料(HRPD)等。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無線電技術,諸如超行動寬頻(UMB)、演進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TM等。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及進階LTE(LTE-A)為UMTS之使用E-UTRA的新發佈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及GSM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上文所提及之系統及無線電技術,以及包括經由未授權及/或共用頻寬之蜂巢式(例如,LTE)通信的其他系統及無線電技術。然而,上文之描述出於實例之目的描述LTE/LTE-A系統,且LTE術語用 於上文之大量描述中,但該等技術在LTE/LTE-A應用以外亦適用。
上文結合隨附圖式闡釋之詳細描述描述實例,且不表示可實施或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之唯一實例。術語「實例」及「例示性」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意謂「充當實例、個例或說明」且並不「較佳於」或「優於其他實例」。詳細描述包括特定細節以用於提供對所描述技術之理解的目的。然而,可在沒有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技術。在一些情況下,以方塊圖之方式展示熟知結構及裝置以免混淆所描述實例之概念。
可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及技藝中之任一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性粒子、光場或光學粒子或其任何組合表示在整個以上描述中可參考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本文結合本發明描述之各種說明性區塊及組件可藉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組態。
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實施。若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實施,則可將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傳輸。其他實例及實施在本發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及精神內。舉例而言,歸因於軟體之性質,上文所描述之功能可使用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硬體、韌體、硬連線或此等中之任一者的組合實施。實施 功能之特徵亦可實體上位於各種位置處,包括經分佈使得功能之部分在不同實體位置處實施。如本文中所使用(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及/或」當用於兩種或兩種以上項目之清單中時,意謂可單獨地採用所列項目中之任一種或可採用所列項目中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所列項目之任何組合。舉例而言,若將組合物描述為含有組分A、B及/或C,則組合物可僅含有A;僅含有B;僅含有C;含有A與B之組合;含有A與C之組合;含有B與C之組合;或含有A、B及C之組合。又,如本文中所使用(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或」在用於項目清單(例如,以諸如「中之至少一者」或「中之一或多者」之片語作為結尾之項目清單)中時指示分離性清單,使得(例如)「A、B或C中之至少一者」之清單意謂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亦即,A及B及C)。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非暫時性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之任何媒體。非暫時性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例如但並非限制,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快閃記憶體、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載送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構件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之任何其他非暫時性媒體。又,將任何連接適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纜線、光纖纜線、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纜線、光纖纜線、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性磁碟及Blu-ray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上文各者之組合亦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 疇內。
提供本發明之先前描述以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造或使用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瞭解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且本文中定義之一般原理可應用於其他變體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是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之最廣範疇。
2000‧‧‧方法
2005‧‧‧區塊
2010‧‧‧區塊

Claims (63)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在一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之一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一數目;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判定之該位元數目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至少部分基於所選格式執行包含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上行鏈路傳輸;其中該所選格式包含複數個符號週期,及其中執行該一上行鏈路傳輸包含:藉由具有一展頻因子2之一擴散碼(code)在該複數個符號周期之一符號周期內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多個資料符號之一群組擴散;及將一離散傅里葉變換(DFT)應用於經擴散之該等資料符號。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包含:選擇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其中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包含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在一資源區塊(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之RB的數目。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一格式。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一格式。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一個參考信號符號每槽的一格式。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包含:比較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比較而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至少四個UE在一RB內之一UE多工密度。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兩個UE在一RB內之一UE多工密度;及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符號週期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至少一個符號,且其中展頻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應用於複數個符號週期中之一各別符號週期。
  10.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 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1之一RB分配。
  11.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2之一RB分配。
  12.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3之一RB分配。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針對該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一分配;及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一子集;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第一子集識別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包含一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二子集,其中下行鏈路CC之該第二子集對應於一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在一第二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 載。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相同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該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
  1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UE處接收指示針對該UE排程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及使用該等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一各別下行鏈路指派索引(DAI)。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用於一下行鏈路授予之該各別DAI指示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19.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用於一下行鏈路授予之該各別DAI包含指示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之間的一關係的一序號,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序號判定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2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UE處接收識別至少兩個不同上行鏈路CC之一ACK/NAK資源指示符(ARI)。
  2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UE處接收指示針對該UE排程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 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包含選擇用以傳輸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
  2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選擇。
  2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內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而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選擇。
  2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使用一沃爾什碼擴散資料符號之該群組。
  25.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在一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之一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一數目的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經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的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基於所選格式執行包含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構件;其中該所選格式包含複數個符號週期,及其中執行該一上行鏈路傳輸包含:用於藉由具有一展頻因子2之一擴散碼在該複數個符號周期之一符號周期內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多個資料符號之一群組擴散的構件;及 用於將一離散傅里葉變換(DFT)應用於經擴散之該等資料符號的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用於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該構件包含:用於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的構件,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包含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在一資源區塊(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之RB的數目。
  27. 如請求項26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中之每一者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一格式。
  28.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一格式。
  29.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一個參考信號符號每槽的一格式。
  30.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包含:用於比較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的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比較而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構件。
  31.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至少四個UE在一RB內之一UE多工密度。
  32.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兩個UE在一RB內之一UE多工密度;及符號週期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符號週期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至少一個符號,且其中展頻獨立地應用於符號週期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內。
  33.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複數個展頻因子2中之每一展頻因子應用於複數個符號週期中之一各別符號週期。
  34.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1之一RB分配。
  35.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2之一RB分配。
  36.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包含:在一RB內無UE多工;無展頻因子;及每符號週期3之一RB分配。
  37.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針對該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一分配的構件;及用於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一子集 的構件;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第一子集識別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
  38.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包含一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該裝置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二子集的構件,其中下行鏈路CC之該第二子集對應於一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
  39.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一第一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構件;及用於在一第二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構件。
  40.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一相同上行鏈路CC上傳輸該第一PUCCH ACK/NAK有效負載及該第二PUCCH ACK/NAK有效負載的構件。
  41.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UE處接收指示針對該UE排程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等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一各別下行鏈路指派索引(DAI)的構件。
  42. 如請求項41之裝置,其中用於一下行鏈路授予之該各別DAI指示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
  43. 如請求項41之裝置,其中用於一下行鏈路授予之該各別DAI包含 指示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與在另一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至少一個下行鏈路CC之間的一關係的一序號,該裝置進一步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序號判定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一位元映射及資源選擇以用於應答/未應答經由在該下行鏈路授予中排程之每一下行鏈路CC之每一傳輸的構件。
  44.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UE處接收識別至少兩個不同上行鏈路CC之一ACK/NAK資源指示符(ARI)的構件。
  45.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UE處接收指示針對該UE排程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的構件;其中用於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該構件包含用於選擇用以傳輸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的構件。
  4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的構件,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選擇。
  47.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的構件,其中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內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而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選擇。
  48.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使用一沃爾什碼擴散資料符號之該群組。
  4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與該處理器電子通信之記憶體;及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指令,該等指令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在一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之一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一數目;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經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至少部分基於所選格式執行包含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上行鏈路傳輸;其中該所選格式包含複數個符號週期,及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執行該上行鏈路傳輸包含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之指令以:藉由具有一展頻因子2之一擴散碼在該複數個符號周期之一符號周期內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多個資料符號之一群組擴散;及將一離散傅里葉變換(DFT)應用於經擴散之該等資料符號。
  50.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該等指令包含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選擇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其中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包含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一資源區塊(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之RB的數目。
  51.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兩個參考信號符號週期每槽的一格式。
  52.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所選格式進一步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一個參考信號符號每槽的一格式。
  53.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該等指令包含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比較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比較而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
  54.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等指令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識別針對該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一分配;及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一子集;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第一子集識別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
  55.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等指令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在該UE處接收指示針對該UE排程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多個下行鏈路授予;及使用該等下行鏈路授予中之每一者接收一各別下行鏈路指派索引(DAI)。
  56.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等指令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至少兩個群組中之每一者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 該格式的選擇。
  57.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該等指令可藉由該處理器執行以:組態下行鏈路CC之至少兩個群組,其中考慮到用於下行鏈路CC之每一群組內之該等下行鏈路CC的ACK/NAK位元捆束而執行對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選擇。
  58. 如請求項49之裝置,其中使用一沃爾什碼擴散資料符號之該群組。
  59. 一種包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在一報告間隔期間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排程之下行鏈路成分載波(CC)之一數目判定針對該報告間隔將包括於一物理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應答/未應答(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一數目的指令;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經判定之位元數目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格式的指令;至少部分基於所選格式執行包含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指令;其中該所選格式包含複數個符號週期,及其中執行該上行鏈路傳輸之該等指令包含:藉由具有一展頻因子2之一擴散碼在該複數個符號周期之一符號周期內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多個資料符號之一群組擴散的指令;及將一離散傅里葉變換(DFT)應用於經擴散之該等資料符號的指令。
  60. 如請求項5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之該等指令包含: 選擇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複數個預定義格式中之一者的指令,其中用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等預定義格式包含以下各者之不同組合:一資源區塊(RB)內之UE多工密度、展頻因子或每符號週期所分配之RB的數目。
  61. 如請求項5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該等指令包含:比較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與複數個位元範圍的指令;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比較而選擇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之該格式的指令。
  62. 如請求項5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進一步包含:識別針對該U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CC之一分配的指令;及識別該複數個下行鏈路CC內之下行鏈路CC之一第一子集的指令;其中針對下行鏈路CC之該第一子集識別將包括於該PUCCH ACK/NAK有效負載中之位元的該數目。
  63. 如請求項59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使用一沃爾什碼擴散資料符號之該群組。
TW105102385A 2015-01-30 2016-01-26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TWI681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10307P 2015-01-30 2015-01-30
US62/110,307 2015-01-30
US15/004,504 2016-01-22
US15/004,504 US10511427B2 (en) 2015-01-30 2016-01-22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740A TW201633740A (zh) 2016-09-16
TWI681658B true TWI681658B (zh) 2020-01-01

Family

ID=5536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2385A TWI681658B (zh) 2015-01-30 2016-01-26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TW108145331A TWI713349B (zh) 2015-01-30 2016-01-26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5331A TWI713349B (zh) 2015-01-30 2016-01-26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10511427B2 (zh)
EP (2) EP3251246B1 (zh)
JP (2) JP6661647B2 (zh)
KR (1) KR102659278B1 (zh)
CN (2) CN112865921B (zh)
AU (1) AU2016211795B2 (zh)
BR (1) BR112017016363B1 (zh)
EA (1) EA038106B1 (zh)
ES (1) ES2856857T3 (zh)
TN (1) TN2017000294A1 (zh)
TW (2) TWI681658B (zh)
WO (1) WO201612303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1427B2 (en) 2015-01-30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
JP6405450B2 (ja) * 2015-03-31 2018-10-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6161602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allback operation
JP2017034450A (ja) * 2015-07-31 2017-0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6470096B (zh) * 2015-08-14 2021-03-2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JP6701439B2 (ja) * 2016-08-12 2020-05-2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短縮された送信時間間隔(tti)を用いたpusch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US10225046B2 (en) 2017-01-09 2019-03-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ncoding
US10225826B2 (en) * 2017-03-24 2019-03-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format lengths
US11438881B2 (en) * 2017-10-23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odulation order control for an uplink channel
US10645682B2 (en) * 2017-10-25 2020-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search space mapping
EP3711413A4 (en) * 2017-11-16 2021-08-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DEBOOK DETERMINATION OF HARQ-ACK MULTIPLEXING WITH FALL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AND CODE BLOCK GROUP (CBG) CONFIGURATIONS
EP3738242A1 (en) * 2018-01-10 2020-11-18 IDAC Holdings, Inc.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spucch) structure
CN110166205B (zh) 2018-02-14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US11843466B2 (en) * 2020-06-05 2023-1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rbo-HARQ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compression
WO2022225500A1 (en) * 2021-04-18 2022-10-27 Zeku,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ultiple carrier slice-based uplink grant schedul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7155A1 (en) * 2007-05-18 200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18881A1 (en) * 2010-08-16 2012-08-3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30272258A1 (en) * 2010-12-20 2013-10-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ack/nack information
US20130294299A1 (en) * 2011-01-21 2013-11-07 Pantech Co., Tl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harq ack/nack sig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2926B2 (en) * 2001-11-21 2006-05-09 Intel Corporation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or
US9276787B2 (en) * 2008-03-28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messages using beacon signals
US8259602B2 (en) 2008-04-21 2012-09-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81427B1 (ko) 2008-11-14 2013-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자원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08779B1 (ko) * 2009-02-13 2016-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프리코딩 수행 방법
US20100271970A1 (en) * 2009-04-22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ed spectrums
WO2010124238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50080633A (ko) 2009-06-19 2015-07-0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Lte-a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시그널링
TWI545912B (zh) 2009-10-01 2016-08-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上鏈控制資料傳輸
US20110244877A1 (en) * 2009-10-08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74923A2 (ko) * 2009-12-17 2011-06-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2017856B8 (pt) 2010-01-18 2023-04-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e método e estação rádio base para receber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KR101753586B1 (ko) 2010-02-03 2017-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99272B1 (ko) 2010-02-03 2017-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12004A2 (ko) 2010-03-10 2011-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U2011233849B2 (en) 2010-04-01 2014-07-31 Lg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device therefor
KR101802756B1 (ko) 2010-04-05 2017-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85069B2 (en) *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US20120327880A1 (en) * 2010-04-28 2012-12-27 Joon Kui Ah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extended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68001A1 (en) 2010-05-03 2011-11-03 Lee Jung A Method of providing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for aggregated carriers
US20110267948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Koc Ali T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26347B2 (en) * 2010-06-1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with symmetric waveform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N102281133B (zh) * 2010-06-13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61618B1 (ko) 2010-06-25 2017-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97496B1 (ko) 2010-07-07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532047B2 (en) * 2010-08-12 2013-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transmit diversity
US8824267B2 (en) * 2010-08-13 2014-09-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 diversity for DFT precoded channels
US9106419B2 (en) 2010-08-16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with 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KR101285398B1 (ko) * 2010-09-08 2013-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488549B2 (en) 2010-09-30 2013-07-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113457B2 (en) 2010-10-01 2015-08-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8804639B2 (en) 2010-10-04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or multi-bit ACK/NAK
US8842609B2 (en) 2010-10-21 2014-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L2451223T3 (pl) 2010-11-03 2018-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enerowanie informacji HARQ-ACK i sterowanie mocą sygnałów HARQ-ACK w systemach TDD o łączu pobierania z agregacją nośnych
US8582518B2 (en) 2010-11-09 2013-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ACK/NACK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30883B2 (en) * 2010-11-16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WO2012074449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JP4969682B2 (ja) 2010-12-09 201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867311B1 (ko) 2010-12-21 2018-07-1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Ack/nack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US9106389B2 (en) * 2010-12-23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WO2012091532A2 (ko) 2011-01-02 2012-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80460B1 (ko) 2011-01-10 2018-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24507B (zh) * 2011-02-01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2108720A2 (ko) * 2011-02-10 2012-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19780B1 (ko) 2011-03-03 2018-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인응답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705224C2 (ru) * 2011-10-03 2019-11-06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 ack/nack 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стояния канал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ресурсов формата 3 pucch
EP3799343B1 (en) 2012-01-27 2022-06-2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72087B2 (en) * 2012-03-28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pendent ACK/NAK bundling
US10003998B2 (en) * 2012-05-04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ed overhea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169168A1 (en) 2012-05-11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s for multi-cel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US9559812B2 (en) * 2012-07-27 2017-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HARQ
US9520979B2 (en) 2012-09-09 2016-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JP6180732B2 (ja) 2012-12-17 2017-08-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871471B (zh) 2012-12-18 2018-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US9397796B2 (en)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6093556A1 (ko) 2014-12-09 2016-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5개를 초과하는 셀을 반송파 집성에 따라 사용하는 경우 하향링크 데이터에 대한 harq ack/nack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US9876623B2 (en) 2014-12-22 2018-0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US10333679B2 (en) 2014-12-31 2019-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US11818717B2 (en) 2014-12-31 2023-1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with massive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270580B2 (en) 2014-12-31 2019-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107426A (ko) 2015-01-20 2017-09-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21440A1 (ja) 2015-01-28 2016-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601567B2 (en) 2015-01-28 2020-03-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feedback methods for operat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rriers
CN107211306A (zh) 2015-01-28 2017-09-26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80020430A1 (en) 2015-01-28 2018-0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511427B2 (en) 2015-01-30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10045334B2 (en) * 2015-02-13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7155A1 (en) * 2007-05-18 200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18881A1 (en) * 2010-08-16 2012-08-3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30272258A1 (en) * 2010-12-20 2013-10-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ack/nack information
US20130294299A1 (en) * 2011-01-21 2013-11-07 Pantech Co., Tl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harq ack/nack signal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Details on DFT-S-OFDM format for CA PUCCH",3GPP TSG RAN , R1-104757, Madrid, Spain, 23rd~27th August, 2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umber of Bits Conveyed on Multi-ACK PUCCH Format",3GPP TSG-RAN bis,R1-103535,28th June~2nd July, 2010,Dresden, Germany. *
LG Electronics, "Details on DFT-S-OFDM format for CA PUCCH",3GPP TSG RAN WG1 62, R1-104757, Madrid, Spain, 23rd~27th August, 2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umber of Bits Conveyed on Multi-ACK PUCCH Format",3GPP TSG-RAN WG1 61bis,R1-103535,28th June~2nd July, 2010,Dresden, German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3349B (zh) 2020-12-11
US10511427B2 (en) 2019-12-17
CN112865921B (zh) 2024-05-03
CN112865921A (zh) 2021-05-28
CN107210855A (zh) 2017-09-26
JP2018512750A (ja) 2018-05-17
WO2016123031A2 (en) 2016-08-04
EP3799337A1 (en) 2021-03-31
KR20170110082A (ko) 2017-10-10
EA038106B1 (ru) 2021-07-07
CN107210855B (zh) 2021-01-08
KR102659278B1 (ko) 2024-04-18
EA201791497A1 (ru) 2017-12-29
EP3799337B1 (en) 2023-08-16
BR112017016363B1 (pt) 2023-11-21
JP2020109970A (ja) 2020-07-16
ES2856857T3 (es) 2021-09-28
EP3251246B1 (en) 2020-11-25
AU2016211795A1 (en) 2017-07-06
BR112017016363A2 (pt) 2018-03-27
AU2016211795B2 (en) 2020-02-06
JP7245185B2 (ja) 2023-03-23
US20200021415A1 (en) 2020-01-16
EP3799337C0 (en) 2023-08-16
US20160226644A1 (en) 2016-08-04
US11381368B2 (en) 2022-07-05
TW202015377A (zh) 2020-04-16
TN2017000294A1 (en) 2019-01-16
JP6661647B2 (ja) 2020-03-11
EP3251246A2 (en) 2017-12-06
TW201633740A (zh) 2016-09-16
WO2016123031A3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1658B (zh)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US11329788B2 (e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EP3213446B1 (en) Two-stage pdcch with dci flag and dci format size indicator
EP3245756B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80125478A (ko) 확장된 업링크 파일럿 시간 슬롯에서 통신하기 위한 기술들
OA18365A (e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