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149B -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 Google Patents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149B
TWI681149B TW107138790A TW107138790A TWI681149B TW I681149 B TWI681149 B TW I681149B TW 107138790 A TW107138790 A TW 107138790A TW 107138790 A TW107138790 A TW 107138790A TW I681149 B TWI681149 B TW I681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accommodating groove
frame body
accommodating
conductiv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8233A (zh
Inventor
許詔智
李忠憲
Original Assignee
東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8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114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1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23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包含一具有複數第一容置槽及複數第二容置槽的架體、複數以兩端分別設於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中的發熱件、一第一導電單元及一第二導電單元。第一導電單元穿設該等第一容置槽中且抵靠並電連接發熱件;第二導電單元穿設該等第二容置槽中且抵靠並電連接發熱件。藉由利用第一導電單元與第二導電單元分別連接至正負極的兩條電線來使所有發熱件都通電發熱,藉此在組裝時僅需要將各導電單元的接電件與發熱件一併設置於容置槽內,不必逐一將分支電線銲接至每個發熱件,在製造上可大幅節省時間以及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暖氣機的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家電市場為了應對寒冬的低溫而發展出了一種暖氣機。暖氣機包含有一發熱組件及一風扇組件,並且暖氣機利用發熱組件的複數主發熱件通電發熱來加熱風扇組件所吹出來的風,藉以吹出暖氣並使室溫上升。
現有技術的暖氣機主要是以一根或多根的主發熱件(一般為PTC陶瓷)排列設置於一架體上並通電發熱,所以在製造時必須將正負極的兩條電線設計延伸出多條分支電線,藉以延伸至架體的各處來銲接至各個主發熱件上。並且,為了增加發熱面積藉以均勻地加熱風扇組件所吹出來的風,現有技術中的暖氣機在主發熱件上設有複數散熱鰭片(一般為鋁鰭片),其可透過熱傳導的方式將整體的發熱面積延伸擴大,藉此現有技術的暖氣機即可利用散熱鰭片均勻地加熱風扇組件所吹出來的風。
然而,現有技術的暖氣機包含有下列幾項缺點:
第一,由於架體的形式與設計變化多端,使得部份時候銲接的程序施工不易,或者是過多的分支電線有走線藏線的困難而導致不好組裝生產;甚至即便是簡單的架體結構便於走線及銲接,也會因為需要分別銲接每個主發熱件而導致時間及人力成本的提升。
第二,由於每個主發熱件都是以拉線銲接的方式電連接至供電源,所以造成發生故障時非常不便於維修,不論是檢測或是故障排除皆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並且,若僅是因為主發熱件本身損壞也會因為拉線銲接的結構而無法即時地更換主發熱件。
第三,為了降低拉線銲接所提升的製造成本,現有技術的暖氣機的製造商選擇降低主發熱件的數量,並且利用散熱鰭片來達成擴大發熱面積的目的,藉以均勻地加熱風扇組件所吹出來的風。雖然看似解決了製造成本的問題,但是卻進一步的衍生出其他的缺點,例如:
第一,為了避免因為散熱太慢而使主發熱件受損,且也同時為了使所有的散熱鰭片的溫度均勻,現有技術的散熱鰭片必須要設計得很密集而無法將散熱鰭片的間距拉得太大,如此一來,出風量則會因為密集的散熱鰭片而變得很小,進而導致提升室溫的效率變差。
第二,為了讓散熱鰭片被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所以主發熱件的溫度會很高,如此一來可能導致主發熱件因為長期處於過高溫的狀態下而使得其使用壽命降低;並且,長久使用下來,過高的溫度容易造成暖氣機上用以支撐主發熱件或是連接於主發熱件上的其他零組件因為長時間接觸高溫而損壞,甚至有可能造成起火燃燒的情況。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暖氣機確實有待改良。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便於組裝生產,也不需要分別銲接每個發熱件,使得整體的時間與人力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並且,本創作不需要散熱鰭片也能夠擴大發熱面積,所以可以避免散熱鰭片所衍生出的缺點。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包含: 一架體,其包含有複數第一容置槽及複數第二容置槽; 複數發熱件,該等發熱件分別設於該等第一容置槽中,且該等發熱件分別設於該等第二容置槽中;各該發熱件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各該發熱件以該第一端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並以該第二端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中; 一第一導電單元,其設於該架體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一接電件,該等第一接電件相互電連接,且該等第一接電件分別穿設於該架體的該等第一容置槽中,各該第一接電件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的該發熱件的該第一端,並且電連接於該發熱件; 一第二導電單元,其設於該架體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二接電件,該等第二接電件相互電連接,且該等第二接電件分別穿設於該架體的該等第二容置槽中,各該第二接電件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中的該發熱件的該第二端,並且電連接於該發熱件。
本創作的優點在於,藉由將發熱件的兩端分別設於架體上的第一容置槽與第二容置槽內,並且以第一導電單元及第二導電單元上的接電件分別穿設在各個第一容置槽與第二容置槽內並抵靠於槽中的發熱件,藉此便可透過抵靠的方式確保發熱件與導電單元相接觸而能導通,而藉由使單一導電單元同時抵靠接觸所有發熱件,便可使正負極的兩條電線分別連接兩導電單元即可,不需要像現有技術一樣設計多條延伸的分支電線,藉此即可利用第一導電單元與第二導電單元連接至外部電源來使所有發熱件都通電發熱。如此一來,本創作在組裝製造時僅需要將接電件與發熱件一併設置於容置槽內,而不需要將分支電線逐一銲接至每個發熱件,在製造上可以大幅節省時間及人力成本,而且在維修時也相較於現有技術便利,若僅是單一發熱件損壞即可以直接卸除替換損壞的發熱件。並且,由於本創作藉由上述結構與功效可以具有現有技術無法比擬的低製造成本,於是本創作即可不必以另外設置散熱鰭片的方式,而是以直接增加發熱件的數量的方式來達成擴大發熱面積的目的;藉此,由於不需要將熱傳導至散熱鰭片,本創作的每個發熱件可以低於現有技術的主發熱件的溫度運作,並且也可以將各個發熱件的間距拉大到適當的距離,藉以使出風量得以增加進而提高提升室溫的效率;如此一來,本創作即可避免由散熱鰭片所引發的衍生問題。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第一容置槽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架體上;該等第二容置槽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架體上且位於該等第一容置槽的徑向內側。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第一容置槽及該等第二容置槽分別位於該架體上的相對兩側。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的各該第一接電件為一弧形片體,且各該第一接電件將相對應的該發熱件緊迫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上設有複數第一切痕,該等第一切痕在該第一導電單元上切割出複數片體,該等片體於該第一導電單元上彎折延伸形成該等第一接電件。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導電片及複數第一固定件;該第一導電片設於該架體上,該等第一固定件分別將該等第一接電件固定於該第一導電片上,該等第一接電件與該第一導電片相互導通。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固定件夾設該第一導電片與相對應的該第一接電件。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各該第一接電件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夾設相對應的該發熱件。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架體的各該第一容置槽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該第一容置槽相連通的一第一側向開口;該架體的各該第二容置槽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該第二容置槽相連通的一第二側向開口;該等第一容置槽的該等第一側向開口及該等第二容置槽的該等第二側向開口朝向同一方向;各該發熱件可分離地自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向開口及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的該第二側向開口穿設進該第一容置槽及該第二容置槽內。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向開口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各該第二容置槽的該第二側向開口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封閉件,其可分離地與該架體結合,當該封閉件與該架體結合時,該封閉件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或是封閉該等第二側向開口或是同時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與該等第二側向開口。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發熱件為陶瓷片。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包含有一架體10、複數發熱件20、一第一導電單元30、一第二導電單元40及一封閉件50。
請參閱圖4、圖5及圖6所示,架體10包含有複數第一容置槽11及複數第二容置槽12;並且,在第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容置槽11係環繞間隔設置於架體10上,且該等第二容置槽12環繞間隔設置於架體10上且位於該等第一容置槽11的徑向內側。也就是說,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形成兩圈同心圓的形狀排列在架體10上,但是不以此為限,可以配合製造以及實際使用上的需求任意設計排列方式。
發熱件20在第一實施例中為陶瓷片,但不以此為限,可為任意形狀及材質。發熱件20分別設於該等第一容置槽11中,且該等發熱件20分別設於該等第二容置槽12中,簡單來說也就是發熱件20同時設在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內;並且,具體來說是各發熱件20包含有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且各發熱件20以第一端21設於相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中,並以第二端22設於相對應的第二容置槽12中;進一步而言,發熱件20在第一實施例中是一直線延伸的長片體,且其兩端分別穿設於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內,如此一來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的開口則是面向彼此且位於同一徑向上,但不以此為限,發熱件20也可以配合製造以及使用上的需求改變外型,如此一來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的開口則會配合發熱件20的兩端來設置。
此外,請參閱圖7、圖8及圖9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架體10的各第一容置槽11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第一容置槽11相連通的一第一側向開口111,且架體10的各第二容置槽12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第二容置槽12相連通的一第二側向開口121,並且前述之第一容置槽11的第一側向開口111及第二容置槽12的第二側向開口121朝向同一方向;簡單來說也就是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原本的開口是面向彼此,而第一側向開口111與第二側向開口121則是分別位於兩容置槽的同一側且分別與兩容置槽相連通,如此一來,各發熱件20就可以是可分離地自相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的第一側向開口及相對應的第二容置槽12的第二側向開口穿設進第一容置槽11及第二容置槽12內;也就是說可以直接從兩容置槽的側邊將發熱件20拔除或者置入,這樣一來即可大量節省組裝製造或者是維修更換發熱件20的時間,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沒有第一側向開口111與第二側向開口121。
並且,在第一實施例中各第一容置槽11的第一側向開口111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112,且各第二容置槽12的第二側向開口121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122,如此一來則可以將發熱件20抵靠著第一導引斜面112與第二導引斜面122滑入第一容置槽11與第二容置槽12內,更進一步的增加組裝時的方便性,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沒有第一導引斜面112與第二導引斜面122。
第一導電單元30設於架體10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一接電件31,該等第一接電件31相互電連接,且該等第一接電件31分別穿設於架體10的該等第一容置槽11中,且各第一接電件31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中的發熱件20的第一端21,並且電連接於發熱件20。具體來說,請參閱圖3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單元30為一導電片,且該等第一接電件31形成於導電片上並藉由導電片相互電連接,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導電單元30不一定要是導電片而可以是任意形式;並且,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單元30上設有複數第一切痕32,該等第一切痕32在第一導電單元30上切割出複數片體(但第一切痕32的兩端並未相連而是形成一開口,藉此則不會將片體從第一導電單元30上切下,而是連接於第一導電單元30上),該等片體於第一導電單元30上彎折延伸形成前述之該等第一接電件31,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是第一導電單元30直接突出形成有該等第一接電件31,又或者可以是各第一接電件31為獨立元件且以其他結構相互電連接藉以形成第一導電單元30。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各第一接電件31為一弧形片體,且各第一接電件31將相對應的發熱件20緊迫於相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中,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第一接電件31的結構彈性而將發熱件20擠壓固定於第一容置槽11中,以確保組裝時的穩固性並且確保第一接電件31與發熱件20必定會相互抵靠,藉此即可不需要使用銲接等任何黏合方式將兩者相互固定,也可以確保兩者必定會相互接觸且電連接,但不以此為限,第一接電件31不一定要是弧形片體,也可以是長直片體,再利用其他方式確保與發熱件20接觸且電連接即可。
第二導電單元40設於架體10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二接電件41,該等第二接電件41分別穿設於架體10的該等第二容置槽12中,且各第二接電件41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第二容置槽12中的發熱件20的第二端22,並且電連接於發熱件20。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單元40形式與第一導電單元30完全相同,並且也是利用切痕產生彎折延伸的片體而形成第二接電件41,差別僅在於第二導電單元40係穿設於第二容置槽中12且與發熱件20的第二端22相互抵靠接觸而電連接。
封閉件50可分離地與架體10結合,當封閉件50與架體10結合時,封閉件50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111或是封閉該等第二側向開口121或是同時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111與該等第二側向開口121,藉以防止發熱件20與兩導電片由兩側向開口脫離,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沒有封閉件50而是利用其他方式防止發熱件20與兩導電片由兩側向開口脫離。
藉由上述兩容置槽11、12與兩導電片30、40的接電部31、41以及發熱片20的兩端21、22之間相互配合的結構,本創作在組裝製造時僅需要將接電部與發熱件20一併設置於容置槽內,而不需要逐一銲接每個發熱件20,在製造上更節省時間及人力成本,並且在維修時也相較於現有技術便利,可以直接卸除替換損壞的發熱件。
請參閱圖10、圖11及圖12所示,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一實例的結構大至相同,同樣包含有一架體10A、複數發熱件20A、一第一導電單元30A、一第二導電單元40A以及一封閉件50A,差別僅在於兩容置槽在架體10A上的位置與排列方式。
請參閱圖13、圖14及圖15所示,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1A及第二容置槽12A分別直線排列設置於架體10A上的相對兩側,如此一來該等發熱件20A則是橫向直線排列。並且,第二實施例同樣是以第一導電單元30A的第一接電件31A穿設於第一容置槽11A並抵靠於發熱件20A的一端,且以第二導電單元40A的第二接電件41A穿設於第二容置槽12A並抵靠於發熱件20A的另一端,並且兩接電部31A、41A都是以弧形片體的形式將發熱件20A緊迫於容置槽11A、12A之中,藉此也可以達成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請參閱圖16、圖17、圖18及圖19所示,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大至相同,同樣包含有一架體10B、複數發熱件20B、一第一導電單元30B以及一第二導電單元40B,差別僅在於第一導電單元30B與第二導電單元40B的形式。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單元30B包含有複數第一接電件31B、一第一導電片32B及複數第一固定件33B,該等第一接電件31B分別穿設於架體10B的該等第一容置槽11B中,第一導電片32B設於架體10B上,該等第一固定件33B分別將該等第一接電件31B固定於第一導電片32B上,並且各該第一接電件31B與第一導電片32B相互導通,且該等第一接電件31B藉由第一導電片32B相互電連接。進一步而言,第一固定件33B係夾設第一接電件31B與第一導電片32B以使兩者相互抵靠並電連接,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固定件33B也可以其他方式將兩者相互固定,並且第一接電件31B與第一導電片32B也可以不是相互抵靠而是藉由第一固定件33B來達成電連接的結構。此外,在第三實施例中各第一接電件31B於相對應的第一容置槽11B中夾設相對應的發熱件20B,但同樣不以此為限,可以僅有抵靠而不一定需要夾設。再者,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單元40B的結構形式與第一導電單元30B完全相同,一樣是以第二固定件43B夾設固定第二導電片42B與第二接電件41B的結構,藉以達成相同功效,但同樣不以此為限,第二導電單元40B的結構也可以與第一導電單元30B的結構不相同。
請參閱圖20、圖21、圖22及圖23所示,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大至相同,同樣包含有一架體10C、複數發熱件20C、一第一導電單元30C以及一第二導電單元40C,差別僅在於第一導電單元30C與第二導電單元40C的形式;並且,在第四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單元30C與第二導電單元40C的形式與第三實施例完全相同,同樣是以第一固定件33C夾設固定第一導電片32C與第一接電件31C來組成第一導電單元30C,且以第二固定件43C夾設固定第二導電片42C與第二接電件41C來組成第二導電單元40C;於是,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即可藉由上述理由來達成與前三實施例相同的功效。
本創作的所有實施例皆可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功效,並且藉此可使發熱件僅需加熱至適當溫度而不需過熱運作,同時也可以將各個發熱件之間的間距拉大至適當距離藉以提升出風量進而改善提升室溫的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架體
11‧‧‧第一容置槽
111‧‧‧第一側向開口
112‧‧‧第一導引斜面
12‧‧‧第二容置槽
121‧‧‧第二側向開口
122‧‧‧第二導引斜面
20‧‧‧發熱件
21‧‧‧第一端
22‧‧‧第二端
30‧‧‧第一導電單元
31‧‧‧第一接電件
32‧‧‧第一切痕
40‧‧‧第二導電單元
41‧‧‧第二接電件
50‧‧‧封閉件
10A‧‧‧架體
11A‧‧‧第一容置槽
20A‧‧‧發熱件
12A‧‧‧第二容置槽
30A‧‧‧第一導電單元
31A‧‧‧第一接電件
40A‧‧‧第二導電單元
41A‧‧‧第二接電件
50A‧‧‧封閉件
10B‧‧‧架體
11B‧‧‧第一容置槽
20B‧‧‧發熱件
30B‧‧‧第一導電單元
31B‧‧‧第一接電件
32B‧‧‧第一導電片
33B‧‧‧第一固定件
40B‧‧‧第二導電單元
41B‧‧‧第二接電件
42B‧‧‧第二導電片
43B‧‧‧第二固定件
10C‧‧‧架體
20C‧‧‧發熱件
30C‧‧‧第一導電單元
40C‧‧‧第二導電單元
31C‧‧‧第一接電件
32C‧‧‧第一導電片
33C‧‧‧第一固定件
41C‧‧‧第二接電件
42C‧‧‧第二導電片
43C‧‧‧第二固定件
圖1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3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導電片及發熱件的局部放大圖。 圖4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剖面圖。 圖5係本創作的圖4的A部放大圖。 圖6係本創作的圖4的B部放大圖。 圖7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發熱件及導電片設於架體上的立體外觀圖。 圖8係本創作的圖7的C部放大圖。 圖9係本創作的圖7的D部放大圖。 圖10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11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12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發熱片及導電片的連接示意圖。 圖13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剖面圖。 圖14係本創作的圖13的E部放大圖。 圖15係本創作的圖13的F部放大圖。 圖16係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一導電單元及第二導電單元與發熱片的組裝示意圖。 圖17係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前視剖面圖。 圖18係本創作的圖17的G部放大圖。 圖19係本創作的圖17的H部放大圖。 圖20係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第一導電單元及第二導電單元與發熱片的組裝示意圖。 圖21係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前視剖面圖。 圖22係本創作的圖21的I部放大圖。 圖23係本創作的圖21的J部放大圖。
10‧‧‧架體
12‧‧‧第二容置槽
20‧‧‧發熱件
22‧‧‧第二端
40‧‧‧第二導電單元
41‧‧‧第二接電件

Claims (9)

  1. 一種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包含一架體,其包含有複數第一容置槽及複數第二容置槽;複數發熱件,該等發熱件分別設於該等第一容置槽中,且該等發熱件分別設於該等第二容置槽中;各該發熱件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各該發熱件以該第一端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並以該第二端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中;一第一導電單元,其設於該架體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一接電件,該等第一接電件相互電連接,且該等第一接電件分別穿設於該架體的該等第一容置槽中,各該第一接電件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的該發熱件的該第一端,並且電連接於該發熱件;該第一導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導電片及複數第一固定件;該第一導電片設於該架體上,該等第一固定件分別將該等第一接電件固定於該第一導電片上,該等第一接電件與該第一導電片相互導通;各該第一固定件夾設該第一導電片與相對應的該第一接電件;一第二導電單元,其設於該架體上且包含有複數第二接電件,該等第二接電件相互電連接,且該等第二接電件分別穿設於該架體的該等第二容置槽中,各該第二接電件抵靠於設於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中的該發熱件的該第二端,並且電連接於該發熱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第一容置槽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架體上;該等第二容置槽環繞間隔設置於該架體上且位於該等第一容置槽的徑向內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第一容置槽及該等第二容置槽分別位於該架體上的相對兩側。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單元的各該第一接電件為一弧形片體,且各該第一接電件將相對應的該發熱件緊迫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各該第一接電件於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中夾設相對應的該發熱件。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架體的各該第一容置槽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該第一容置槽相連通的一第一側向開口;該架體的各該第二容置槽的一側壁面貫穿形成與該第二容置槽相連通的一第二側向開口;該等第一容置槽的該等第一側向開口及該等第二容置槽的該等第二側向開口朝向同一方向;各該發熱件可分離地自相對應的該第一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向開口及相對應的該第二容置槽的該第二側向開口穿設進該第一容置槽及該第二容置槽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向開口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各該第二容置槽的該第二側向開口的開口周緣處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封閉件,其可分離地與該架體結合,當該封閉件與該架體結合時,該封閉件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或是封閉該等第二側向開口或是同時封閉該等第一側向開口與該等第二側向開口。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其中該等發熱件為陶瓷片。
TW107138790A 2018-11-01 2018-11-01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TWI681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790A TWI681149B (zh) 2018-11-01 2018-11-01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790A TWI681149B (zh) 2018-11-01 2018-11-01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1149B true TWI681149B (zh) 2020-01-01
TW202018233A TW202018233A (zh) 2020-05-16

Family

ID=6994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790A TWI681149B (zh) 2018-11-01 2018-11-01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114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5795A1 (en) * 2001-11-21 2003-05-22 Birdsell Walter G. PTC heating element
CN2765509Y (zh) * 2004-11-16 2006-03-22 林昕昀 具有叠层式发热装置的吹风机
CN200975777Y (zh) * 2006-11-09 2007-11-14 上海华钜电子有限公司 可更换式发热装置
CN105408145A (zh) * 2013-08-28 2016-03-16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用于车辆的加热装置
WO2017092800A1 (en) * 2015-12-02 2017-06-08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heating element for a hairdry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5795A1 (en) * 2001-11-21 2003-05-22 Birdsell Walter G. PTC heating element
CN2765509Y (zh) * 2004-11-16 2006-03-22 林昕昀 具有叠层式发热装置的吹风机
CN200975777Y (zh) * 2006-11-09 2007-11-14 上海华钜电子有限公司 可更换式发热装置
CN105408145A (zh) * 2013-08-28 2016-03-16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用于车辆的加热装置
WO2017092800A1 (en) * 2015-12-02 2017-06-08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heating element for a hairdry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233A (zh) 2020-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031B (zh) 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46894A (ja) 電気ヒータモジュール
CN211044891U (zh) Led显示屏模组
TWI681149B (zh) 發熱件的電連接固定結構
CN207488934U (zh) 超薄高效散热电脑一体机
WO2020237459A1 (zh) 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
CN111121297B (zh) 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
CN104344382A (zh) Led灯管的散热灯帽
JP2013008451A (ja) 端子台及びこの端子台を備えた設備機器
KR20200000126U (ko) 적외선 가열기구 및 장치
JP4870197B2 (ja) 電源テーブルタップの組立構造体
CN211424523U (zh) 发热模块、发热模组及电暖气片
CN210515167U (zh) 一种区块链服务器
CN210179900U (zh) 一种超导热吹风机发热架
CN214792443U (zh) 一种进风系统
CN205561257U (zh) 一种集中式供热风箱
CN110645618A (zh) 发热模块、发热模组及电暖气片
CN215062353U (zh) 一种新型油汀
CN2174866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性强的ptc发热器
CN214727825U (zh) 一种采用螺旋状石墨烯的加热画
CN210441312U (zh) 一种新型加热器
CN213334934U (zh) 带发热功能的出风设备
CN221177958U (zh) 一种小家电专用超高温ptc加热元件
CN209982744U (zh) 一种电暖气用加热装置
CN213421239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地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