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6338B - 節能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節能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6338B
TWI676338B TW107104160A TW107104160A TWI676338B TW I676338 B TWI676338 B TW I676338B TW 107104160 A TW107104160 A TW 107104160A TW 107104160 A TW107104160 A TW 107104160A TW I676338 B TWI676338 B TW I6763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ing
transmission shaft
rotor
rad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5814A (zh
Inventor
翁壽成
Original Assignee
翁壽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翁壽成 filed Critical 翁壽成
Priority to TW107104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6338B/zh
Priority to CN201910040159.9A priority patent/CN110120720A/zh
Priority to US16/260,464 priority patent/US1088682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35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6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63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4Balan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5/00Holding or levitation devices using magnetic attraction or repuls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ularity of som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節能發電裝置,其主要係於基座中裝設傳動軸、發電機組、磁力懸浮模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與磁力軸向平衡模組,磁力懸浮模組係以連接傳動軸的永久磁鐵環與固定板之錐形環槽中之磁力環組配合之磁力作用,使傳動軸能直立懸浮地高速旋轉,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磁性環與定位板之環槽中的環形磁組配合而提供徑向磁斥力,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第二磁鐵件與座板中之第一磁鐵件之配合而提供軸向磁斥力,用以減少傳動軸高速旋轉時徑向與軸向的晃動與擺動,另利用磁力懸浮模組之永久磁鐵環搭配錐形環槽內之磁力環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之磁性環搭配環槽內之環形磁組等構造,以徑向擴大磁力作用範圍之技術手段,使節能發電裝置整體構造能夠縮減裝置的整體高度而扁平化。

Description

節能發電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電裝置,尤指一種節能發電裝置。
現有的發電裝置係利用傳動組件將動力供給源提供的動能傳遞至發電機組,通過發電機組將動能轉換為電能。由於動力供給源提供的動能通過傳動組件傳遞至發電機組的過程中,會因傳動組件中之各構件間的磨擦阻力而使動能損耗,造成動力供給源供給的動能難以通過發電裝置有效地轉換為電能。
為了提升發電裝置的發電效能,本發明人曾創作出數種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所述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係利用基架中垂直排列的每一架板中分別裝設磁力模組,且裝設一磁力傳動軸通過該些磁力模組,再以該磁力傳動軸連接發電機組,藉此,利用磁力傳動軸於其軸桿上設置的複數軸磁鐵分別受到磁力模組提供軸向的磁力作用,使磁力傳動軸能無磨擦阻力地直立懸浮旋轉,提升磁力傳動軸旋轉之扭力與轉速,使動能能夠有效地傳遞至發電機組,減少不必要的動能損耗,達到較佳發電效率。
所述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於高速運轉時,為能達到較佳的旋轉平穩性,還進一步增設多數組磁力平穩旋轉模組,藉由上下排列的多數組磁力平穩旋轉模組的對磁力傳動軸之徑向以及軸向分別提供磁斥力作用,減少高速旋轉時之左右(徑向)與上下(軸向)晃動與搖擺等現象等。
惟本發明人所提出之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確能達到預期的功效與目的,然而,所述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係為減少於地表上佔據面積而採取直立式組合構造的創作,但是,對於如車輛等動力設備而言,因其裝配空間係概呈扁平狀的空間型態,前揭直立式磁力傳動裝置之組合構造即有不適用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節能發電裝置,解決目前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不適用於扁平裝配空間之問題。
為了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所提出之節能發電裝置係包括: 一基座,其界定有直立的一中心軸線; 一傳動軸,係能旋轉地直立組設於該基座中,且該傳動軸位於該中心軸線; 一發電機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 複數磁力懸浮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每一所述磁力懸浮模組包括一固定板、一磁力環組、一永久磁鐵環以及一連接架,該固定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固定板中形成一錐形環槽,該錐形環槽之槽寬係由上而下尺寸遞減,該磁力環組係設於該錐形環槽中,該永久磁鐵環結合該連接架固接於該傳動軸,該永久磁鐵環位於該固定板之錐形環槽中,該永久磁鐵環之中心位於該中心軸線,該永久磁鐵環與該磁力環組之間藉由磁斥力形成間隙,使該傳動軸懸浮於該基座中; 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包括一定位板、一環形磁組、一磁性環以及一支架,該定位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定位板中形成一環形槽,該環形磁組係設於該環形槽中,該磁性環結合該支架固接於該傳動軸,該磁性環位於該定位板之環形槽中,該磁性環之中心位於該中心軸線,該磁性環與該環形磁組之間藉由相對於該中心軸線之徑向磁斥力形成徑向間隙;以及 一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所述磁力軸向平衡模組包括一座板、一第一磁鐵件以及一第二磁鐵件,該座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座板中形成一組接孔,該第一磁鐵件固設於該座板的組接孔中,該第一磁鐵件中形成一通孔,該傳動軸通過該第一磁鐵件的通孔且彼此間具有間隙,該第二磁鐵件組設於該傳動軸上,該第二磁鐵件與該第一磁鐵件藉由上下相對之磁斥力而具有軸向間隙。
藉由前揭節能發電裝置創作,其主要係於基座中裝設傳動軸、發電機組、磁力懸浮模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與磁力軸向平衡模組,磁力懸浮模組係以連接傳動軸的永久磁鐵環與固定板之錐形環槽中之磁力環組配合,利用磁斥力使傳動軸能直立懸浮地高速旋轉,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磁性環與定位板之環槽中的環形磁組配合而提供徑向磁斥力,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第二磁鐵件與座板中之第一磁鐵件之配合而提供軸向磁斥力,減少傳動軸高速旋轉時徑向與軸向的晃動與擺動。
前揭節能發裝置還進一步利用磁力懸浮模組之永久磁鐵環搭配錐形環槽內之磁力環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之磁性環搭配環槽內之環形磁組,等構造,以徑向擴大磁力作用範圍之技術手段,使節能發電裝置以少量且扁平狀的磁力懸浮模組及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使傳動軸直立懸浮地高速旋轉與旋轉時之平穩性,進而使節能發電裝置扁平化的整體構造能夠適用於高度有限的扁平裝配空間,以及達到節能之目的。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發明之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係揭示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之數種實施例,由該些圖式中可以見及,所述節能發電裝置包括一基座10、一傳動軸20、一發電機組30、複數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 A、50B、50C以及一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所述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還可依實際使用需求,而增加其數量。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基座10中界定有直立的一中心軸線100,於圖式揭示的實施例中,該基座10包含一頂板11、一底板12以及複數架桿13,該頂板11與該底板12係上下間隔排列,複數所述架桿13分布而直立連接該頂板11與該底板12。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傳動軸20係直立組設於該基座10中,且該傳動軸20位於該中心軸線100上,於圖式揭露的實施例中,該傳動軸20位於該頂板11與該底板12之間。
如圖1至圖3所示,該發電機組30係設於該基座10中且連接該傳動軸20。所述發電機組30可以是一種具備發電機功能的機構,或者,所述發電機組30也可以是一組兼具電動達與發電機等功能的機構。於圖式揭示的實施例中,請參閱圖4,所述發電機組30包含一上轉子31、至少一中轉子32、一下轉子33以及複數定子34,該上轉子31與該下轉子33係上下間隔排列地組設於該傳動軸20上,所述中轉子32可為一個或複數個,且所述中轉子32位於該上轉子31與該下轉子33之間且組設於該傳動軸20上,所述上轉子31、中轉子32與下轉子33皆隨著該傳動軸20以該中心軸線100為軸心旋轉。
如圖4所示,該上轉子31包含一上轉子本體311以及複數個上永磁磁鐵312,該上轉子本體311係由上而下尺寸遞增的圓錐形體,該複數個上永磁磁鐵312係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上轉子本體311底面,該複數個上永磁磁鐵312的直徑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如圖4所示,該下轉子33與該上轉子31為上下對稱的型態,該下轉子33包含一下轉子本體331以及複數個下永磁磁鐵332,該下轉子本體331係由上而下尺寸遞減的圓錐形體,該複數個下永磁磁鐵332係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下轉子本體331頂面,該複數個下永磁磁鐵332的直徑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如圖4所示,所述中轉子32包含一中轉子本體321以及複數個中永磁磁鐵322,該複數個中永磁磁鐵322係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中轉子本體321的頂面與底面,該複數個中永磁磁鐵322的直徑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如圖4所示,複數所述定子34係分別設置於每二上下相鄰的上轉子31、中轉子32與下轉子33之間,每一定子34各包含一定子板341以及複數線圈繞組342,該定子板341係固定於該基座10中的架桿13上,該複數線圈繞組342係裝設該定子板341中,該傳動軸20通過該複數線圈繞組342中,且該複數線圈繞組342的分布區域分別對應涵蓋徑向任一列的上永磁磁鐵312、中永磁磁鐵322與下永磁磁鐵332。
如圖4所示,當該發電機組30兼具電動機功能時,該發電機組30增設二外定子35,該二外定子35分別設置於上轉子31上端以及下轉子33下端處,所述外定子35各包含一外定子板351以及設於外定子板351中的一外線圈繞組352,所述外定子板351裝設於該基座10中為複數架桿13所固定,該上轉子31於上轉子本體311頂部設有一上永磁磁塊313,該上永磁磁塊313位於相應的外定子35的外線圈繞組352中,該下轉子33於下轉子本體331底部設有一下永磁磁塊333,該下永磁磁塊相應的外定子的外線圈繞組中,藉由利用外線圈繞組352通電而能驅動連接上轉子31與下轉子33的傳動軸20,使該發電機組30兼具電動機的功能。
如圖1至圖3所示,該複數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係設於該基座10中且連接該傳動軸20,於圖式揭示的實施例中,係揭示該節能發電裝置具有兩組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惟不以兩組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為限。該兩組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中之一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設於該基座10之頂板11與該發電機組30之間,另一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設於該發電機組30與該基座10之底板12之間。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設置於基座10中之位置不以圖式揭示的位置為限。其中,該複數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分布設置於該發電機組30上方與下方為佳。
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A、40B、40C包括一固定板41、一磁力環組42、一永久磁鐵環43以及一連接架44,該固定板41可為單一板體或為複數板體上下組合而成,該固定板41係固設於該基座10中,於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板41係由基座10的架桿13結合第一支撐架14共同固定,該固定板41中形成一錐形環槽411,該錐形環槽411之槽寬係由上而下尺寸遞減,該錐形環槽411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徑向距離遠近分別為一外環壁412與一內環壁413,該磁力環組42係設於該錐形環槽411中,該磁力環組42設於該錐形環槽411之外環壁412與內環壁413中之任一,或者,如圖7所示,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C具有二所述磁力環組42,二所述磁力環組42分別設置於該錐形環槽411之外環壁412與內環壁413,該永久磁鐵環43係結合該連接架44固接於該傳動軸20,該永久磁鐵環43位於固定板41之錐形環槽411中,永久磁鐵環43之中心對應中心軸線100,且永久磁鐵環43與磁力環組42之間藉由磁斥力形成間隙且不接觸,該永久磁鐵環43、連接架44與傳動軸20一同旋轉,並利用永久磁鐵環43與磁力環組42間的磁力作用,使該傳動軸20懸浮於該基座10中。
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永久磁鐵環43包含一上磁極段以及位於上磁極段下方的下磁極段,下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減的錐形環體,上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增的錐形環體,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環形稜線形成對稱狀,且互為相異磁極性。所述磁力環組42各包含一第一磁力構件421與設於該第一磁力構件421下方的一第二磁力構件422,第一磁力構件421與第二磁力構件422上下相鄰地設置於各錐形環槽中,所述第一磁力構件421與第二磁力構件422可為單一環形磁性塊體或為多個直條狀磁性塊體環形排列所構成,所述第一磁力構件421的兩磁極(N、S)為上下排列,所述第二磁力構件422的兩磁極(N、S)為徑向內、外排列,藉以利用永久磁鐵環43之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磁力環組42之第一磁力構件421、第二磁力構件422間的磁力作用,使該傳動軸20懸浮於該基座10中。
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磁力懸浮模組40B、40C還可進一步包括一軸磁塊45與一內磁力環組46,其中,固定板41中央設置一由上而下尺寸遞減的錐形孔414,該軸磁塊45固設於傳動軸20上且位於該錐形孔414中,該內磁力環組46設於該錐形孔414之孔壁且與軸磁塊45間具有間隙,內磁力環組46與軸磁塊45之間的磁力作用對傳動軸20懸浮於該基座10中提供輔助性之支撐力。
前述中,所述軸磁塊45包含一上磁極段以及位於上磁極段下方的下磁極段,下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減的錐形體,上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增的錐形體,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銜接處形成一環形稜線,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環形稜線形成對稱狀,且互為相異磁極性。該內磁力環組46包含一第一磁力部件461與設於該第一磁力部件461下方的一第二磁力部件462,第一磁力部件461與第二磁力部件462上下相鄰地設置於錐形孔414中,所述第一磁力部件461與第二磁力部件462可為單一環形磁性塊體或為多個直條狀磁性塊體環形排列所構成,所述第一磁力部件461的兩磁極(N、S)為上下排列,所述第二磁力部件462的兩磁極(N、S)為徑向內、外排列,藉以利用軸磁塊45之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內磁力環組46之第一磁力部件461、第二磁力部件462間的磁力作用,對傳動軸20懸浮於該基座10中提供輔助性之磁力。
如圖1至圖3所示,該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係設於該基座10中且連接該傳動軸20,於圖式揭示的實施例中,係揭示該節能發電裝置具有兩組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惟不以兩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為限。兩組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中之一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係設於該基座10之頂板11與位置在上的磁力懸浮模組40之間,另一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係設於該基座10之底板12與位置在下的磁力懸浮模組40之間。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設置於基座10中之位置不以圖式揭示的位置為限。其中,該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分布設置於該發電機組30上方與下方為佳。
如圖8至圖10所示,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包括一定位板51、一環形磁組52、一磁性環53以及一支架54,該定位板51可為單一板體或為複數板體上下組合而成,該定位板51係固設於該基座10中,於本實施例中,該定位板51係由基座10的架桿13結合第二支撐架15共同固定,該定位板51中形成一環形槽511,該環形槽511之槽寬係上下等寬,該環形槽511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徑向距離遠近分別為一外環側壁512與一內環側壁513,該環形磁組52係設於該環形槽511中,該環形磁組52可設於該環形槽511之外環側壁512或內環側壁513。或者,如圖7所示,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C具有二所述環形磁組52,二所述環形磁組52分別設置於該環形槽511之外環側壁512與內環側壁513上。該磁性環53結合該支架54固接於該傳動軸20,該磁性環53位於定位板之環形槽511中,該磁性環53之中心對應於中心軸線100,且磁性環53與環形磁組52之間藉由相對於中心軸線100之徑向磁斥力形成徑向間隙,該磁性環53、支架54與傳動軸20一同旋轉,並利用磁性環53與環形磁組52之間相對於中心軸線100的徑向磁力作用,對傳動軸20之旋轉提供平衡作用。
如圖8至圖10所示,所述環形磁組52的兩磁極(N、S)為軸向上下排列,該磁性環53的兩磁極(N、S)為軸向上下排列,且磁性環53之兩磁極與環形磁組52的兩磁極係同磁極性相對而產生徑向磁斥力。
如圖9至圖10所示,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B、50C還可進一步包括一內磁塊55與一內磁環56,其中,定位板51中央設置一通孔514,該內磁塊55固設於傳動軸20上且位於該通孔514中,該內磁環56設於該通孔514之孔壁且與內磁塊55之間具有間隙,內磁環56與內磁塊55之間的利用同磁極性相對之磁力作用對傳動軸20旋轉時徑向(左右)的平衡力量。
如圖1至圖3所示,該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係設於該基座10中且連接該傳動軸20。於圖式揭示的實施例中,該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係設於位置最上方的磁力懸浮模組40與位置最上方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之間。惟該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設置於該基座10中之位置不以圖式揭示的位置為限。
如圖11所示,該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包括一座板61、一第一磁鐵件62以及一第二磁鐵件63,該座板61係固設於該基座10中,該座板61中形成一組接孔,該第一磁鐵件62固設於該座板61的組接孔中,該第一磁鐵件62中形成一通孔,該傳動軸20通過該第一磁鐵件62的通孔,該傳動軸20與該第一磁鐵件62之間具有間隙而不接觸。該第二磁鐵件63係組設於該傳動軸20上,該第二磁鐵件63與該第一磁鐵件62上下軸向相對,且藉由彼此間之磁斥力而具有軸向間隙,藉此,利用該第一磁鐵件62與該第二磁鐵件63同磁極相對之磁斥力作用,用以對傳動軸20高速旋轉時提供軸向(上下)的平衡力量。其中,該磁力軸向平衡模組60還可進一步利用該第二磁鐵件63可調整位置地組設於該傳動軸20上,用以改變該第一磁鐵件62與該第二磁鐵件63間之磁斥力大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於使用時,其係以傳動軸20連接外部的動力供給源,使傳動軸20能接受外部動力供給源之動能而旋轉。其中,該節能發電裝置之傳動軸20係藉由複數複數磁力懸浮模組40A、50B、50C的磁力作用抵消重力,使傳動軸20能夠直立而懸空在基座10中,使該傳動軸20及發電機組30之上轉子31、中轉子32與下轉子33能夠於基座10中繞著該中心軸線100旋轉。當傳動軸20運轉時,該發電機組30的上永磁磁鐵312、中永磁磁鐵322及下永磁磁鐵332係相對於定子34之線圈繞組342旋轉,使線圈繞組342切割上永磁磁鐵312、中永磁磁鐵322與下永磁磁鐵332的磁力線而產生電動勢,進而達到發電之目的。
當節能發電裝置接受外部動力供給源提供之動能而運轉時,該傳動軸20上的發電機組30的上轉子31、中轉子32及下轉子33等被驅動旋轉,其中藉由基座10與傳動軸20之間接近無磨擦損耗,使傳動軸20的旋轉可以提高其扭力或轉速等旋轉性能,具備節能的功效。而且,該節能發電裝置運轉的過程中,還利用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50A、50B、50C對傳動軸20之間提供徑向磁斥力,使傳動軸20高速旋轉時,能夠有效避免傳動軸20左右(徑向)偏移,降低傳動軸20旋轉晃動的情形,進而提升該傳動軸20旋轉時的平穩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主要係藉由基座中裝設傳動軸、發電機組、磁力懸浮模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與磁力軸向平衡模組,磁力懸浮模組係以連接傳動軸的永久磁鐵環與固定板之錐形環槽中之磁力環組配合,利用磁斥力使傳動軸能直立懸浮地高速旋轉,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磁性環與定位板之環槽中的環形磁組配合而提供徑向磁斥力,以及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以連接傳動軸之第二磁鐵件與座板中之第一磁鐵件之配合而提供軸向磁斥力,減少傳動軸高速旋轉時徑向與軸向的晃動與擺動。
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還進一步利用磁力懸浮模組之永久磁鐵環搭配錐形環槽內之環形磁力環組,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之磁性環搭配環槽內之環形磁組等構造,以徑向擴大磁力作用範圍之技術手段,使節能發電裝置以少量且扁平狀的磁力懸浮模組及磁力徑向平衡模組,達到傳動軸直立懸浮地高速旋轉與旋轉時之平穩性,進而使節能發電裝置扁平化的整體構造能夠適用於高度有限的扁平裝配空間,以及達到節能之目的。
10基座 100中心軸線 11頂板 12底板 13架桿 14第一支撐架 15第二支撐架 20傳動軸 30發電機組 31上轉子 311上轉子本體 312上永磁磁鐵 313上永磁磁塊 32中轉子 321中轉子本體 322中永磁磁鐵 33下轉子 331下轉子本體 332下永磁磁鐵 333下永磁磁塊 34定子 341定子板 342線圈繞組 35外定子 351外定子板 352外線圈繞組 40A、40B、40C磁力懸浮模組 41固定板 411錐形環槽 412外環壁 413內環壁 414錐形孔 42磁力環組 421第一磁力構件 422第二磁力構件 43永久磁鐵環 44連接架 45軸磁塊 46內磁力環組 461第一磁力部件 462第二磁力部件 50A、50B、50C磁力徑向平衡模組 51定位板 511環形槽 512外環側壁 513內環側壁 52環形磁組 53磁性環 54支架 55內磁塊 56內磁環 60磁力軸向平衡模組 61座板 62第一磁鐵件 63第二磁鐵件
圖1係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節能發電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4係圖1、圖2或圖3所示節能發電裝置各實施例中之發電機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5係圖1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一實施例中之磁力懸浮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6係圖2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二實施例中之磁力懸浮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7係圖3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三實施例中之磁力懸浮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8係圖1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一實施例中之磁力徑向平衡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9係圖2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二實施例中之磁力徑向平衡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10係圖3所示節能發電裝置第三實施例中之磁力徑向平衡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圖11係圖1、圖2或圖3所示節能發電裝置各實施例中之磁力軸向平衡模組的放大示意圖。

Claims (9)

  1. 一種節能發電裝置,係包括: 一基座,其界定有直立的一中心軸線; 一傳動軸,係能旋轉地直立組設於該基座中,且該傳動軸位於該中心軸線; 一發電機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 複數磁力懸浮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每一所述磁力懸浮模組包括一固定板、一磁力環組、一永久磁鐵環以及一連接架,該固定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固定板中形成一錐形環槽,該錐形環槽之槽寬係由上而下尺寸遞減,該磁力環組係設於該錐形環槽中,該永久磁鐵環結合該連接架固接於該傳動軸,該永久磁鐵環位於該固定板之錐形環槽中,該永久磁鐵環之中心位於該中心軸線,該永久磁鐵環與該磁力環組之間藉由磁斥力形成間隙,使該傳動軸懸浮於該基座中; 複數磁力徑向平衡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包括一定位板、一環形磁組、一磁性環以及一支架,該定位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定位板中形成一環形槽,該環形磁組係設於該環形槽中,該磁性環結合該支架固接於該傳動軸,該磁性環位於該定位板之環形槽中,該磁性環之中心位於該中心軸線,該磁性環與該環形磁組之間藉由相對於該中心軸線之徑向磁斥力形成徑向間隙;以及 一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係裝設於該基座中且連接該傳動軸,所述磁力軸向平衡模組包括一座板、一第一磁鐵件以及一第二磁鐵件,該座板固設於該基座中,該座板中形成一組接孔,該第一磁鐵件固設於該座板的組接孔中,該第一磁鐵件中形成一通孔,該傳動軸通過該第一磁鐵件的通孔且彼此間具有間隙,該第二磁鐵件組設於該傳動軸上,該第二磁鐵件與該第一磁鐵件藉由上下相對之磁斥力而具有軸向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懸浮模組還包括一軸磁塊與一內磁力環組,該固定板中央設置一由上而下尺寸遞減的錐形孔,該軸磁塊固設於該傳動軸上且位於該錐形孔中,該內磁力環組設於該錐形孔之孔壁且與該軸磁塊間具有間隙,所述內磁力環組與軸磁塊之間形成磁力作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懸浮模組之永久磁鐵環包含一上磁極段以及位於上磁極段下方的下磁極段,下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減的錐形環體,上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增的錐形環體,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環形稜線形成對稱狀,且互為相異磁極性,所述磁力環組各包含一第一磁力構件與設於該第一磁力構件下方的一第二磁力構件,第一磁力構件與第二磁力構件上下相鄰地設置於各錐形環槽中,所述第一磁力構件的兩磁極為上下排列,所述第二磁力構件的兩磁極為徑向內、外排列,且所述永久磁鐵環之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所述磁力環組之第一磁力構件、第二磁力構件形成磁力作用; 所述軸磁塊包含一上磁極段以及位於上磁極段下方的下磁極段,下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減的錐形體,上磁極段形成由上至下尺寸遞增的錐形體,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銜接處形成一環形稜線,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環形稜線形成對稱狀,且互為相異磁極性,該內磁力環組包含一第一磁力部件與設於該第一磁力部件下方的一第二磁力部件,第一磁力部件與第二磁力部件上下相鄰地設置於錐形孔中,所述第一磁力部件的兩磁極為上下排列,所述第二磁力部件的兩磁極為徑向內、外排列,所述軸磁塊之上磁極段與下磁極段相對於所述內磁力環組之第一磁力部件、第二磁力部件形成磁力作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還包括一內磁塊與一內磁環,該定位板中央設置一通孔,該內磁塊固設於傳動軸上且位於該通孔中,該內磁環設於該通孔之孔壁且與該內磁塊之間具有間隙,該內磁環與該內磁塊呈同磁極性相對。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還包括一內磁塊與一內磁環,該定位板中央設置一通孔,該內磁塊固設於傳動軸上且位於該通孔中,該內磁環設於該通孔之孔壁且與該內磁塊之間具有間隙,該內磁環與該內磁塊呈同磁極性相對。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軸向平衡模組之第二磁鐵件係可調整位置地組設於該傳動軸上。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力懸浮模組具有二所述磁力環組,二所述磁力環組分別設於該錐形環槽之外環壁與內環壁;所述磁力徑向平衡模組具有二所述環形磁組,二所述環形磁組分別設置於該環形槽之外環側壁與內環側壁。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發電機組包含一上轉子、一中轉子、一下轉子以及複數定子,該上轉子與該下轉子係上下間隔排列地組設於該傳動軸上,且該下轉子與該上轉子上下對稱,所述中轉子位於該上轉子與該下轉子之間且組設於該傳動軸上; 該上轉子包含一上轉子本體以及複數個上永磁磁鐵,該上轉子本體係由上而下尺寸遞增的圓錐形體,該複數個上永磁磁鐵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上轉子本體底面,該複數個上永磁磁鐵的直徑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該下轉子包含一下轉子本體以及複數個下永磁磁鐵,該下轉子本體係由上而下尺寸遞減的圓錐形體,該複數個下永磁磁鐵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下轉子本體頂面,該複數個下永磁磁鐵的直徑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所述中轉子包含一中轉子本體以及複數個中永磁磁鐵該複數個中永磁磁鐵形成放射狀排列地分布設置於該中轉子本體的頂面與底面,該複數個中永磁磁鐵的直徑相對於該中心軸線的距離由近至遠而形成直徑遞增的型態; 複數所述定子分別設置於每二上下相鄰的上轉子、所述中轉子與該下轉子之間,每一所述定子各包含一定子板以及複數線圈繞組,該定子板固定於該基座中的架桿上,該複數線圈繞組裝設該定子板中,該傳動軸通過該複數線圈繞組中,且該複數線圈繞組的分布區域分別對應涵蓋徑向任一列的所述上永磁磁鐵、所述中永磁磁鐵與所述下永磁磁鐵。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節能發電裝置,其中,該發電機組增設二外定子,該二外定子分別設置於該上轉子上端以及該下轉子下端,所述外定子各包含一外定子板以及設於該外定子板中的一外線圈繞組,所述外定子板固定於該基座中,該上轉子於上轉子本體頂部設有一上永磁磁塊,該上永磁磁塊位於相應的外定子的外線圈繞組中,該下轉子於該下轉子本體底部設有一下永磁磁塊,該下永磁磁塊相應的該外定子的外線圈繞組中。
TW107104160A 2018-02-06 2018-02-06 節能發電裝置 TWI676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4160A TWI676338B (zh) 2018-02-06 2018-02-06 節能發電裝置
CN201910040159.9A CN110120720A (zh) 2018-02-06 2019-01-16 节能发电装置
US16/260,464 US10886826B2 (en) 2018-02-06 2019-01-29 Power-generating apparatus with energy-saving effe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4160A TWI676338B (zh) 2018-02-06 2018-02-06 節能發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814A TW201935814A (zh) 2019-09-01
TWI676338B true TWI676338B (zh) 2019-11-01

Family

ID=6747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160A TWI676338B (zh) 2018-02-06 2018-02-06 節能發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6826B2 (zh)
CN (1) CN110120720A (zh)
TW (1) TWI676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163B (zh) * 2019-10-28 2021-08-10 四川世纪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研究电磁力、励磁电流、悬浮间隙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WO2021207248A1 (en) * 2020-04-06 2021-10-14 Duplicent, Llc Centripetal magnet accelerator
US11496032B2 (en) * 2020-06-24 2022-11-08 Shou-Cheng Wong Vibration-proof maglev power generator
WO2022169479A1 (en) * 2021-02-06 2022-08-11 Duplicent, Llc Centripetal magnet accelera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872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上海稳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轴向磁悬浮轴承的风力发电机
CN105378269A (zh) * 2013-05-23 2016-03-02 纳斯佩谢丝全球机械公司 风力发电机
US20170025940A1 (en) * 2014-03-13 2017-01-26 Etalim In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between mechanical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ergy
TWM537346U (zh) * 2015-10-29 2017-02-21 奚挺耀 磁浮發電機
TWM550508U (zh) * 2017-06-05 2017-10-11 Shou-Cheng Wong 垂直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
TWM563115U (zh) * 2018-02-06 2018-07-01 翁壽成 節能發電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9198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Chuy-Nan Chio Shaftless magnetic trajectory fan
CN101127465B (zh) * 2007-07-26 2010-12-01 严密 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
JP2009072009A (ja) * 2007-09-14 2009-04-02 Shin Etsu Chem Co Ltd 永久磁石回転機
CN101521432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卓向东 永磁抗震磁悬浮轴承电机
FR2961278A1 (fr) * 2010-06-09 2011-12-16 Eric Vangraefschepe Machine tournant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sustentation et de centrage de son rotor
CN102437798A (zh) * 2011-10-19 2012-05-02 上海大学 全永磁轴承支承的高速电主轴
CN202713053U (zh) * 2012-06-18 2013-01-30 江苏大学 分体式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支承与传动的飞轮电池
GB2526374B (en) * 2014-05-23 2016-10-26 Heptron Power Trans Ltd A magnetic support for a flywheel containing fluid
TWM536436U (zh) * 2016-09-07 2017-02-01 Shou-Cheng Weng 垂直式磁力傳動的節能發電裝置
TWM535425U (zh) * 2016-10-20 2017-01-11 Shou-Cheng Weng 無配重塊之垂直式磁力傳動的節能發電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872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上海稳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轴向磁悬浮轴承的风力发电机
CN105378269A (zh) * 2013-05-23 2016-03-02 纳斯佩谢丝全球机械公司 风力发电机
US20170025940A1 (en) * 2014-03-13 2017-01-26 Etalim In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between mechanical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ergy
TWM537346U (zh) * 2015-10-29 2017-02-21 奚挺耀 磁浮發電機
TWM550508U (zh) * 2017-06-05 2017-10-11 Shou-Cheng Wong 垂直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
TWM563115U (zh) * 2018-02-06 2018-07-01 翁壽成 節能發電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0720A (zh) 2019-08-13
TW201935814A (zh) 2019-09-01
US10886826B2 (en) 2021-01-05
US20190245423A1 (en)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6338B (zh) 節能發電裝置
US10797578B2 (en) Vertically mounted and magnetically driven power generation apparatus
TWI591941B (zh)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energy-sav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WI596871B (zh) No weight of the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energy-sav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104389741A (zh) 一种竖直轴外转子磁悬浮风力发电机
TWM563115U (zh) 節能發電裝置
TWM535425U (zh) 無配重塊之垂直式磁力傳動的節能發電裝置
TWM550508U (zh) 垂直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
TWM536436U (zh) 垂直式磁力傳動的節能發電裝置
TWM555587U (zh) 直立式磁力傳動發電裝置
JP2020182285A (ja) 発電装置
CN205681282U (zh) 垂直式磁力传动组件及垂直式磁力传动的节能发电装置
TWI683509B (zh) 節能發電機組裝置
CN209479978U (zh) 一种外缘支撑的无轴式电磁旋翼
US11611296B1 (en) Vertical magnetic power generator
TWM599501U (zh) 防震磁浮節能式發電裝置
TWM583650U (zh) 防震磁浮發電裝置
TWI776753B (zh) 垂直式磁能發電機
JP7481749B2 (ja) 発電機
TWI625031B (zh)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WI647899B (zh)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WI719892B (zh) 防震磁浮節能式發電裝置
CN113595446A (zh) 一种磁助推悬浮式电动发电机高速转子
JP7473256B1 (ja) 発電機
CN113595445A (zh) 一种双磁动力多功能悬浮式电动-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