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6331B -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6331B
TWI676331B TW107146911A TW107146911A TWI676331B TW I676331 B TWI676331 B TW I676331B TW 107146911 A TW107146911 A TW 107146911A TW 107146911 A TW107146911 A TW 107146911A TW I676331 B TWI676331 B TW I6763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value
adjustment
adjust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5589A (zh
Inventor
鄧人豪
Jen-Hao Teng
林湘芸
Hsiang-Yun Lin
欒尚文
Shang-Wen Luan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國立中山大學
Priority to TW107146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63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6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63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5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5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藉由智慧電子裝置相互交換電力調度資訊,以在匯流排電壓或線路電流發生異常時根據該些電力調度資訊快速地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實虛功率的調整值,讓各該匯流排電壓及線路電流恢復正常,由於該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排除異常,而適用於具有大量再生能源並網之智慧電網。

Description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功率控制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隨著大量再生能源裝置併入電網中,分散式電力系統將成為電力網路的發展趨勢,傳統分散式電力系統是將該電網中所有的電力設備之電力調度資訊,包含各匯流排的電壓、功率及各線路之電流、功率..等等收集至監控中心後,再由監控中心進行各個電力設備的功率控制,以使各匯流排之電壓及各線路之電流能夠符合其限制,但傳統分散式電力系統在資料的收集上相當耗時,使得功率控制的反應較慢,且由於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易因為環境的改變導致饋電線之電壓或電流驟變,例如太陽發電廠受到大範圍的遮蔭或是風力發電機因風速過高而停轉時,電壓或電流都可能在匯流排或是線路上發生劇烈的變化,因此,傳統之功率控制方法較難適用於當今再生能源之快速變動的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藉由智慧電子裝置取得匯流排之電壓及線路之電流判定是否發生異常,並直接透過智慧電子裝置的電力調度資訊進行各個可調控設備之實功率及虛功率的控制,而可適用於具有大量再生能源並網之智慧電網。
本發明之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智慧電網,該智慧電網具有複數個智慧電子裝置,各該智慧電子裝置用以取得至少一匯流排的一電壓值及連接該匯流排之至少一線路的一電流值,且該線路上連接有至少一可調控設備;根據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一電壓限制值及一電流限制值判斷各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或該電流值是否異常;若各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或該電流值異常,將其中之一該智慧電子裝置設為一主智慧電子裝置,該主智慧電子裝置由其他之該些智慧電子裝置接收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複數個電力調度資訊;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自身及其他之該些電力調度資訊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調整量及一虛功率調整量;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該些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估算各該匯流排之一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之一調整後電流值;以及該主智慧電子裝置判斷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是否符合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若是則以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進行調整並判斷其他之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及該電流值是否異常,若否則重新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
本發明藉由該些智慧電子裝置相互傳送相關之電力調度資訊,而能在發生異常時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並估算各該匯流排及各該線路之調整後電壓值及該調整後電流值,以快速地排除該智慧電網的故障。
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10的功能方塊圖,該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10包含「提供智慧電網11」、「判斷是否異常12」、「設定主智慧電子裝置13」、「計算實功率及虛功率之調整量14」、「估測調整後之電壓值及電流值15」及「判斷是否符合電壓及電流之限制值16」。
請參閱第1及2圖,於步驟11中提供一智慧電網100,在本實施例中,該智慧電網100具有複數個智慧電子裝置110,其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可為符合IEC61850 通訊協定之電子裝置,且該些智慧電子裝置110之間透過物件導向變電所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相互通訊,而可快速地互相交換訊息,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整合於饋線端末單元、分歧線端末單元、變壓器端末單元或再生能源系統中,以取得一匯流排120的一電壓值及連接該匯流排120之一線路130的一電流值,且該線路130上連接有一可調控設備140,該可調控設備140可為單一個或複數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非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裝置、負載…等等可透過該智慧電子裝置110進行控制之電子設備。第2圖所揭露之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連接之該匯流排120及該線路130的數量,該可調控設備140之電子設備的數量僅為示意,其並非本案之所限。
請參閱第1及2圖,由於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已取得該匯流排120之該電壓值及該線路130之該電流值,因此,於步驟12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可根據該匯流排120及該線路150之額定值所預先設定之一電壓限制值及一電流限制值判斷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由該匯流排120及該線路130取得之該電壓值或該電流值是否異常,也就是判斷該匯流排120當前之該電壓值及該線路130之該電流值是否超過其額定值,而若發現異常則進行步驟13以進行故障之排除,若未發生異常則重複進行步驟12,以即時監測該智慧電網100是否發生異常。
請參閱第1及2圖,於步驟13中將其中之一該智慧電子裝置110設為一主智慧電子裝置,該主智慧電子裝置由其他之該些智慧電子裝置110接收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的複數個電力調度資訊,以對所有之該可調控設備140進行整體的功率控制。在一實施例中,步驟13是將該電壓或該電流異常之該智慧電子裝置110設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或者若發現異常之該智慧電子裝置110不只一個時,可透過一計算式將其中之一該智慧電子裝置110設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該計算式為: 其中, 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 為該些智慧電子裝置110的一位置函數, 分別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的一電壓差值、取得之該電壓值及該電壓限制值, 分別為第 l個該線路130的一電流差值、取得之該電流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120及該些線路130的數量,本實施例透過該計算式將該電壓差值及該電流差值總和最大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設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除此方式外,亦可由各智慧電子裝置輪流擔任。
請參閱第1及2圖,於步驟14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自身及其他之該些電力調度資訊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調整量及一虛功率調整量,在一第一實施例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可向上調整值、一實功率可向下調整值、一虛功率可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可向下調整值,其中,該實功率可向上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最大實功率限制值減去一實功率值,該實功率可向下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值減去一最小實功率限制值,該虛功率可向上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最大虛功率限制值減去一虛功率值,該虛功率可向下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值減去一最小虛功率限制值。
請參閱第1及2圖,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一目標函數及一限制條件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且該實功率調整量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調整量包含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值,在第一實施例中,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由上述之該目標函數及該限制條件,可知該主智慧電子裝置在各該可調控設備140之可調整之實功率及虛功率的限制下,以及讓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最小化的目標中,讓各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能夠符合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而排除異常,其中,最佳化各該可調控設備140之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的計算方式可透過蟻群演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牛頓法(Newton’s method)、拉格朗日乘數法(Lagrange multiplier)、模擬退火演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或粒子群最佳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等等最佳化演算法求得該目標函數的最佳解,由於該些最佳化演算法之計算過程為習知技術,因此本案並不贅述。
請參閱第1及2圖,於步驟15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估算各該匯流排120之一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130之一調整後電流值,在本實施例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估算各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的計算式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的一電壓改變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實功率變動對第 k個該匯流排120的一實功率電壓靈敏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虛功率變動對第 k個該匯流排120的一虛功率電壓靈敏因子, 為第 l個該線路130的一電流改變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實功率變動對第 l個該線路130的一實功率電流靈敏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虛功率變動對第 l個該線路130的一虛功率電流靈敏因子。其中,該些靈敏因子視不同之該匯流排120及該線路130之數量及連接方式以及該些可調控設備140之數量推導而得。
在一實施例中,該實功率電壓靈敏因子及該虛功率電壓靈敏因子分別為: 其中, 矩陣第 k列向量, 為該些匯流排120之電壓矩陣, 為該些匯流排120無負載時之該匯流排的電壓矩陣, 為該些線路130之一電流矩陣, 矩陣第 i行向量, 為該些匯流排120之一注入電流矩陣, 為第 i個該匯流排120於功率調整前之電壓。該實功率電流靈敏因子及該虛功率電流靈敏因子分別為: 其中, 矩陣第 l列第 i行之數值。
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實功率電壓靈敏因子及該虛功率電壓靈敏因子分別為: 其中, 矩陣第 k列向量, 為該些匯流排120之電壓矩陣, 為該些匯流排120無負載時之該匯流排的電壓矩陣, 為該些線路130之一電流矩陣, 矩陣第 i行向量, 為該些匯流排120之一注入電流矩陣。該實功率電流靈敏因子及該虛功率電流靈敏因子分別為: 其中, 矩陣第 l列第 i行之數值。
上述 矩陣及 矩陣分別為匯流排注入電流對線路電流矩陣(Bus-Injection to Branch-Current Matrix, BIBC)及線路電流對匯流排電壓矩陣(Branch-Current to Bus-Voltage Matrix, BCBV),此兩矩陣詳細建置流程可參考Jen-Hao Teng, “A Direct Approach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Flow Solutions,”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18, Issue: 3, July 2003, pp. 882 -887。
請參閱第1及2圖,於步驟16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判斷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是否符合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之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若是則以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進行調整並重新進行步驟12判斷其他之該智慧電子裝置110取得之該電壓值及該電流值是否異常,以對該智慧電網100進行監控。若否則重新進行步驟14以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令異常之該智慧電子裝置110恢復正常。
本發明藉由該些智慧電子裝置110相互傳送相關之電力調度資訊,而能在發生異常時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並估算各該匯流排120及各該線路130之調整後電壓值及該調整後電流值,以快速地排除該智慧電網100的故障。
請參閱第1圖,在一第二實施例中,步驟14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的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使用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使用因子,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該實功率使用因子及該虛功率使用因子為: 其中 t為一控制次數,在第二實施例中,該目標函數加入了各該可調控設備140被調控的次數,使得被調控次數較高的該可調控設備140能降低被控制的優先度,以均衡該些可調控設備140被調度的次數。
請參閱第1圖,在一第三實施例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且步驟14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的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在第三實施例中,該目標函數加入了各該可調控設備140調整實功率及虛功率的價格,使得整體之該智慧電網100能以最低成本進行實虛功率的調度。
請參閱第1圖,在一第四實施例中,該線路130上另連接有至少一需量反應用戶,且各該智慧電子裝置110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及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且步驟14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的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140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該些需量反應用戶的數量,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120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130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140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於第四實施例中,該目標函數加入了需量反應用戶及其實虛功率調整所需之價格,讓本實施例可適用於具有需量用戶之該智慧電網100,而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任何熟知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之任何變化與修改,均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11‧‧‧提供智慧電網
12‧‧‧判斷是否異常
13‧‧‧設定主智慧電子裝置
14‧‧‧計算實功率及虛功率之調整量
15‧‧‧估測調整後之電壓值及電流值
16‧‧‧判斷是否符合電壓及電流之限制值
100‧‧‧智慧電網
110‧‧‧智慧電子裝置
120‧‧‧匯流排
130‧‧‧線路
140‧‧‧可調控設備
第1圖: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的功能方塊圖。 第2圖: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智慧電網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包含: 提供一智慧電網,該智慧電網具有複數個智慧電子裝置,各該智慧電子裝置用以取得至少一匯流排的一電壓值及連接該匯流排之至少一線路的一電流值,且該線路上連接有一可調控設備; 根據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一電壓限制值及一電流限制值判斷各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或該電流值是否異常; 若各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或該電流值異常,將其中之一該智慧電子裝置設為一主智慧電子裝置,該主智慧電子裝置由其他之該些智慧電子裝置接收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複數個電力調度資訊; 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自身及其他之該些電力調度資訊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調整量及一虛功率調整量; 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該些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估算各該匯流排之一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之一調整後電流值;以及 該主智慧電子裝置判斷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是否符合各該智慧電子裝置之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若是則以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進行調整並判斷其他之該智慧電子裝置取得之該電壓值及該電流值是否異常,若否則重新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是將該電壓或該電流異常之該智慧電子裝置設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可透過一計算式將其中之一該智慧電子裝置設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該計算式為: 其中, 為該主智慧電子裝置, 為該些智慧電子裝置的一位置函數, 分別為第 k個該匯流排的一電壓差值、該電壓值及該電壓限制值, 分別為第 l個該線路的一電流差值、該電流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及該些線路的數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可向上調整值、一實功率可向下調整值、一虛功率可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可向下調整值,其中該實功率可向上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的一最大實功率限制值減去一實功率值,該實功率可向下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值減去一最小實功率限制值,該虛功率可向上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的一最大虛功率限制值減去一虛功率值,該虛功率可向下調整值為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值減去一最小虛功率限制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一目標函數及一限制條件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且該實功率調整量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調整量包含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值,其中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及該些線路的數量, 分別為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一目標函數及一限制條件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且該實功率調整量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調整量包含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值,其中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使用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使用因子,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及該些線路的數量, 分別為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該實功率使用因子及該虛功率使用因子為: 其中 t為一控制次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各該智慧電子裝置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一目標函數及一限制條件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且該實功率調整量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調整量包含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值,其中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及該些線路的數量, 分別為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該線路上另連接有至少一需量反應用戶,且各該智慧電子裝置的電力調度資訊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及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一目標函數及一限制條件計算各該可調控設備及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且該實功率調整量包含一實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實功率向下調整值,該虛功率調整量包含一虛功率向上調整值及一虛功率向下調整值,其中該目標函數為: 其中, 為該些可調控設備的數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該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該些需量反應用戶的數量,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實功率向下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上調整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該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價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需量反應虛功率向下調整值,該限制條件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 為第 l個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 分別為該些匯流排及該些線路的數量, 分別為該電壓限制值及該電流限制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實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實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虛功率向上調整最大值, 為第 i個該需量反應用戶的一虛功率向下調整最大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或8項所述之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該主智慧電子裝置根據該些可調控設備的該實功率調整量及該虛功率調整量估算各該匯流排之該調整後電壓值及各該線路之該調整後電流值的計算式為: 其中, 為第 k個該匯流排的一電壓改變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實功率變動對第 k個該匯流排的一實功率電壓靈敏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虛功率變動對第 k個該匯流排的一虛功率電壓靈敏因子, 為第 l個該線路的一電流改變量,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實功率變動對第 l個該線路的一實功率電流靈敏因子, 為第 i個該可調控設備虛功率變動對第 l個該線路的一虛功率電流靈敏因子。
TW107146911A 2018-12-25 2018-12-25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TWI676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911A TWI676331B (zh) 2018-12-25 2018-12-25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911A TWI676331B (zh) 2018-12-25 2018-12-25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6331B true TWI676331B (zh) 2019-11-01
TW202025589A TW202025589A (zh) 2020-07-01

Family

ID=6918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911A TWI676331B (zh) 2018-12-25 2018-12-25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63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3484A (zh) * 2012-02-08 2013-08-16 Ind Tech Res Inst 設備異常的偵測裝置與方法
CN103513128A (zh) * 2012-06-27 2014-01-1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器负载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5896735A (zh) * 2016-04-27 2016-08-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网运行状态实时诊断方法及系统
CN205693442U (zh) * 2016-06-14 2016-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分布式能源配电网的一次设备调节、配电网协调控制装置
CN207588461U (zh) * 2017-10-20 2018-07-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分布式能源的联网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3484A (zh) * 2012-02-08 2013-08-16 Ind Tech Res Inst 設備異常的偵測裝置與方法
CN103513128A (zh) * 2012-06-27 2014-01-1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器负载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5896735A (zh) * 2016-04-27 2016-08-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网运行状态实时诊断方法及系统
CN205693442U (zh) * 2016-06-14 2016-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分布式能源配电网的一次设备调节、配电网协调控制装置
CN207588461U (zh) * 2017-10-20 2018-07-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分布式能源的联网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589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maee et al. Real-time voltage control algorithm with switched capacitors in smart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resence of renewable generations
Samadi et al. Coordinated active power-dependent voltage regulation in distribution grids with PV systems
Samarakoon et al. Reporting available demand response
CN109791394B (zh) 基于参与因子的用于微电网的再同步的方法
CN104052159B (zh) 一种用于风光储微网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器
CN103746368B (zh) 一种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运行极限优化方法
CN112653154B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CN107147146B (zh) 一种基于联合多微网的分布式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478157A (zh)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及其负荷预测自动综合的优化方法
CN102709925A (zh) 基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无功功率自动调节系统
AU2020102128A4 (en) A multi-microgrid system
CN113381451B (zh) 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装置
Anderson et al. Simulating integrated volt/var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demand response using GridSpice
CN107658864A (zh) 配电网的控制方法
CN106887840A (zh) 一种微网控制系统
CN105978031B (zh) 对光伏设备进行有功和无功协调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89540A (zh) 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备用需求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TWI676331B (zh) 分散式區域功率控制方法
CN105977992B (zh) 一种基于负载变化智能调节无功输出的配电系统
WO2011154387A2 (d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energieversorgungseinrichtung
CN107204620B (zh) 一种基于负载电压指标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选址方法
CN105894394A (zh) 多维度实时切割电网模型生成统计范围的网损计算方法
CN107508318A (zh) 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分区的有功控制方法及系统
Raghavendra et al. Voltage estimation in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multiple DG systems
CN107565525B (zh) 一种能源交换设备监测和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