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5298B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5298B
TWI675298B TW104126706A TW104126706A TWI675298B TW I675298 B TWI675298 B TW I675298B TW 104126706 A TW104126706 A TW 104126706A TW 104126706 A TW104126706 A TW 104126706A TW I675298 B TWI675298 B TW I6752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cheduled
information
server
itiner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3155A (zh
Inventor
竹下直孝
大濱基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5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52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於先前技術中,例如在下述之專利文獻1中,係記載有下述一般之技術:亦即是,係對於使複數人之個別的使用者所進行的可作共有之行程表的登錄成為容易並且讓各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對於其他使用者之行程表進行閱覽一事有所研究。
又,在下述之專利文獻2中,係記載有下述一般之技術:亦即是,係對於並不使用伺服器裝置地而藉由行程表資訊之受訊側的通訊終端來決定行程表資訊之受訊的可否一事有所研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992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124629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技術,係均同樣的,為了將預定行程與其他使用者作共有,係有必要登錄個人資訊,並進行使用有使用者ID和密碼之登入等的手續。因此,為了將預定行程與其他使用者作共有,係成為需要進行繁雜的手續。
故而,係要求能夠並不進行個人資訊之登錄或登入等之繁雜的手續地來簡單的進行與其他使用者間之預定行程的共有。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 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步驟;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程式,其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手段;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手段。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伺服器,其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 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步驟;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程式,其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手段;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手段。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其係具備有伺服器和資訊處理裝置,前述伺服器,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前述資訊處理裝置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資訊處理裝置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 訊作管理的前述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前述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若依據本發明,則係成為能夠並不進行個人資訊之登錄或登入等之繁雜的手續地來簡單的進行與其他使用者間之預定行程的共有。
另外,上述之效果係並非為限定性的效果,亦能夠與上述之效果一同地,或者是代替上述之效果,而發揮在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任意之效果或者是能夠由本說明書所掌握到之其他的效果。
100‧‧‧伺服器
104‧‧‧辨識資訊發行部
106‧‧‧預定行程登錄部
108‧‧‧預定行程辨識資訊發行部
200、300‧‧‧終端
210‧‧‧資料庫
220‧‧‧通訊部
222‧‧‧操作輸入部
224‧‧‧預定行程資訊作成部
[圖1]係為對於本發明之其中一種實施形態的系統之構成例作展示之示意圖。
[圖2]係為對於終端之畫面作展示的示意圖。
[圖3]係為對於終端之畫面作展示的示意圖。
[圖4]係為對於用以將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作招待之畫面作展示的示意圖。
[圖5]係為對於伺服器基於預定行程辨識ID來將參 加者之資訊附加了關連性的狀態作展示之示意圖。
[圖6]係為對於圖5中所示之資訊的資料構造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示意圖。
[圖7]係為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作展示之示意圖。
[圖8]係為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作展示之示意圖。
以下,參考所添附之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合適之實施形態作詳細說明。另外,在本說明書以及圖面中,針對實質性具有相同之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藉由附加相同之元件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另外,係依照以下之順序而進行說明。
1.預定行程共有系統之構成
2.基於預定行程辨識ID所進行的招待者、被招待者之資訊的附加關連性
3.當被招待者之終端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
4.當被招待者之終端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
1.預定行程共有系統之構成
首先,參考圖1,針對本發明之其中一種實施形態的 預定行程共有系統之概略構成作說明。圖1,係為對於本實施形態的系統之構成例作展示之示意圖。如圖1中所示一般,本實施形態之系統,係具備有伺服器100、終端200、終端300,而構成之。終端200、300,例如係為如同智慧型手機一般之具備有顯示畫面和操作部的裝置。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終端200、300,係設為具備有在顯示畫面上設置有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面板之終端,但是,終端200、300係並不被限定於此。
如圖1中所示一般,伺服器100,係具備有通訊部102、辨識資訊發行部104、預定行程登錄部106、預定行程辨識資訊發行部108、資料庫110,而構成之。又,終端200,係具備有資料庫210、通訊部220、操作輸入部222、預定行程資訊作成部224、攝像部226、顯示處理部228、顯示部230,而構成之。圖1中所示之此些之構成要素,係可藉由電路或CPU等之中央演算處理裝置、和用以使此些起作用之程式(軟體),來構成之。又,該程式,係可被記憶在伺服器100、或者是終端200、300所具備的記憶體、又或是從外部所插入的記憶體等之記憶部中。
伺服器100之通訊部102,係為與終端200、300進行通訊之介面。辨識資訊發行部104,係發行後述之UUID。預定行程登錄部106,係當在圖1之步驟S12中從終端200而送訊來預定行程資訊以及UUID時,進行預定行程之登錄。預定行程辨識資訊發行部108,係發行 後述之預定行程辨識ID。在資料庫110中,係儲存有關連於預定行程共有之各種資訊。
又,終端200之資料庫210,係為被設置在後述之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中的資料庫、或者是終端200所具備的記憶體、硬碟等之資料庫。通訊部220,係為與伺服器100或者是終端300進行通訊之介面。操作輸入部222,係為觸控感測器、操作鍵等之被輸入有由使用者所致之操作的構成要素。預定行程資訊作成部224,係因應於使用者之操作而作成後述之預定行程資訊。攝像部226,係由CCD感測器或CMOS感測器等之攝像元件和攝像光學系所構成,並將藉由攝像光學系所結像於攝像元件之攝像面上的被攝體像作光電轉換並取得靜止像或動畫等之畫像資料。顯示處理部228,係進行用以進行對於顯示部230之顯示的處理。顯示部230,係由液晶顯示器(LCD)等所構成。
本實施形態之系統,係使用各使用者所保有的終端200、300,來並不利用個人資訊地而讓各使用者將預定行程作共有。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對於終端200、300所下載了的用以進行預定行程之共有的應用程式(以下,亦稱作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而賦予獨特(unique)ID(以下,亦稱作UUID)。又,係對於被作共有之個人所作成的預定行程(事件)而賦予事件辨識ID,並對於企業所作成的預定行程(事件)而賦予公開事件ID。以下,將此些之事件辨識ID、公開事件ID,稱作 預定行程辨識ID。又,係在伺服器100側處對於與此些之預定行程辨識ID附加有對應的資訊作管理,並藉由在使用者之間而將此預定行程辨識ID作交換,來實現預定行程之共有。
藉由此種手法,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使用者,係並不需要進行個人資訊之登錄或者是進行使用有ID/密碼(PW)之登入之類的繁雜之程序,便能夠以個別之預定行程(事件)單位,來在任意之使用者間將資訊作共有。針對一度被作了共有的資訊,共有成員係能夠自由地進行內容之變更、追加等,就算是當於途中而被作了變更的情況時,該變更內容也會被迅速地反映給被作共有之所有的使用者。由於係成為不需要進行個人資訊之登錄,並且亦成為不需要進行登入等之程序,因此使用者係能夠並不進行繁雜之處理地來在使用者彼此之間將預定行程簡單地作共有。
例如,各使用者,係能夠以行事曆功能作為基礎,而僅藉由簡單的設定來將自己的預定行程在家族或朋友之間作共有(與人相互關連之形態)。又,僅需要對於像是喜愛的企業之新製品資訊、常去的店家之折價劵、利用路線的行駛資訊、匯率或股票資訊等的所希望的資訊作選擇,便能夠自動寄送最新資訊(與資訊相互關連之形態)。又,係成為能夠與可穿戴式裝置協同動作並僅將使用者所需要的資訊作警報通知,進而,係亦成為能夠將裝置所保有的生活記錄(lifelog)反映在行程表上(與物相 互關連之形態)。
為了實現以上之手法,伺服器100,若是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預定行程共有軟體)被下載至各終端200、300處,則係發行UUID(於各終端之每一者處而互為相異的獨特之辨識資訊)。此UUID,係並非為對於終端200、300所發行者,而是對於被下載了的應用程式所發行者。故而,就算是同一之終端200,在再度下載了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時,也會被發行新的UUID。UUID,係被送訊至將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作了下載的各終端200、300處,並被儲存在各終端200、300之資料庫210、310中。另外,係並不會有對於使用者而通知UUID的情形,使用者係能夠在並不會意識到所發行之UUID的狀態下而進行後續之操作。
使用者,係可利用各自之終端200、300來作成預定行程。所作成的預定行程,係被保存在終端200、300中。又,終端200、300之使用者,係可將所作成的預定行程與其他終端之使用者作共有,並進行對於預定行程之參加的招待。伺服器100,係管理對於被作了共有的預定行程之參加者、不參加者、未回覆者。伺服器100,係對於預定行程,而發行難以被使用者所推測到並且為唯一性之預定行程辨識ID。又,各使用者,係為了在將預定行程作共有時能夠對於使用者作辨識,而設定有暱稱。另外,係設為針對1個使用者而設定1個暱稱,暱稱係亦可與其他使用者相互重複。就算是當複數使用者之暱稱相 互重複的情況時,亦由於UUID係對於各終端所下載了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而作獨特性的設定,因此,係能夠使用UUID來唯一性地特定出使用者。
在圖1中,終端200,係在下載了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後,在步驟S10中進行預定行程之登錄。起因於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被作下載一事而從伺服器100所發行的UUID,係被儲存在終端200之資料庫210中。
圖2,係為對於終端200之畫面作展示的示意圖。在圖2中,畫面500係展現有初期狀態。在畫面500中,若是在作為「進行顯示之事件」而對於「自己的預定行程」、「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A公司國內旅行」附加勾選記號並作了選擇的狀態下,而按下按鍵202,則係會遷移至畫面502處。在畫面502中,係顯示有日曆,又,在日曆下方,係顯示有與作為「進行顯示之事件」而選擇了的事件(「自己的預定行程」、「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A公司國內旅行」相關連之所有的事件之資訊。又,如同圖3之畫面504中所示一般,藉由進行特定之操作,係亦能夠將亦包含有所選擇了的事件以外之事件的所有之事件作顯示。在畫面504中,日曆係並未被作顯示,使用者係藉由使畫面作捲動,而能夠對於所有的事件作參照。另外,「自己的預定行程」、「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係為個人所作成的預定行程(事件),「A公司國內旅行」,係為企業所作成的預定行程(事件)。
當使用者想要登錄新的事件的情況時,若是在圖2之畫面502中按下按鍵204,則係會遷移至圖3之畫面506(新預定行程登錄畫面)。使用者,係在畫面506中,藉由輸入事件之「標題」、「說明文」,事件之「開始」以及「結束」、「場所」等之預定行程資訊,並按下結束按鍵206,而在終端200處登錄預定行程。另外,當在畫面506中登錄「影像」(畫像)的情況時,係可從在圖3之畫面508中所顯示的複數之影像中作選擇並進行登錄。從畫面506而至畫面508之遷移,係可藉由對於特定之按鍵進行操作而進行之。被作了登錄的「影像」,係在圖2之畫面502、504中,用以作為預定行程之代表而被作顯示。藉由此,使用者,係能夠在畫面502、504中,根據被顯示了的「影像」(畫像)來對於各預定行程作視覺性的判別。
在圖3之畫面506中,若是按下結束按鍵206,則在圖1之步驟S10中的預定行程之登錄係結束。在圖3之畫面506之例中,係成為作為預定行程而登錄有「去伊豆旅行」。被作了登錄的預定行程,係被保存在終端200之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內的資料庫210(參考圖1)中。又,被作了登錄的預定行程,係被顯示在圖2之畫面502的日曆之下方,又,當將所有的事件作顯示的情況時,係被顯示在圖2之畫面504中。
圖4,係為對於用以將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作招待之畫面作展示的示意圖。若是結束在圖1之步驟S10 中的預定行程之登錄,則係能夠遷移至圖4之畫面510(預定行程詳細畫面)處。或者是,藉由對於被顯示在圖2之畫面502或者是畫面504中的任意之預定行程中之尚未對朋友進行招待的預定行程作選擇,亦能夠遷移至圖4之畫面510處。終端200之使用者,係藉由按下被顯示於圖4之畫面510之下側處的按鍵208(「招待朋友」),而能夠將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與其他使用者作共有,並能夠將預定行程對於其他使用者進行招待。
若是使用者按下按鍵208,則在圖1之步驟S12中,終端2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資訊係被送至伺服器100處,在伺服器100中,係進行有終端200之使用者想要對其他使用者進行招待的預定行程(以下,稱作「進行招待之預定行程」)之登錄。伺服器100,係為了將進行招待的預定行程作登錄,而將從終端200所送來的預定行程資訊與終端200之UUID附加關連性並作登錄,並發行用以辨識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之預定行程辨識ID。預定行程辨識ID,係在步驟S13中,被回送至終端200處。受訊了預定行程辨識ID之終端200,係將預定行程辨識ID儲存在資料庫210中。
如同上述一般,在使用者使用終端200單體而作成(登錄)了預定行程的階段處,預定行程辨識ID係尚未被發行,若是使用者按下按鍵208而進行招待之預定行程被登錄在伺服器100中,則伺服器100係發行預定行程辨識ID並回送至終端200處。
又,若是使用者在圖4之畫面510中按下按鍵208,則係會遷移至圖4之畫面512處。在畫面512中,係被顯示有其他使用者之暱稱,藉由對於各暱稱附加勾選記號210,係能夠選擇想要招待的使用者。在畫面512中,若是終端200之使用者選擇想要招待的使用者並按下按鍵212,則係會遷移至畫面514處。藉由此,在圖1之步驟S14中,係對於被招待者(終端300)而送訊招待訊息。對於被招待者之招待訊息,係與預定行程辨識ID一同地被送訊。另外,圖4之畫面514,係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作展示。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作說明,但是,當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時,身為招待者之終端200的使用者,係藉由在圖4之畫面514中選擇SMS(簡訊服務)、電子郵件、SNS(社群網路服務)之其中一者,而能夠利用此些之既存的應用程式來對於被招待者送訊招待訊息。
受訊了招待訊息以及預定行程辨識ID之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係在步驟S15中,對於伺服器100送訊預定行程辨識ID。伺服器100,若是在步驟S15中從終端300而受訊預定行程辨識ID,則係在步驟S16中,將被與所受訊了的預定行程辨識ID附加有關連性之預定行程資訊送訊至終端300處。藉由此,終端300,係能夠與已從終端200所受訊了的預定行程辨識ID一同地,而取得與該預定行程辨識ID相對應的預定行程資訊。
另外,依存於終端300是否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一事,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之手法係為相異,但是,針對此點,係於後再述。
若是終端300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則在終端300之畫面上,係顯示有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之預定行程資訊。又,在終端300之資料庫310中,係於圖1之步驟S17處,被反映(登錄)有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
終端300之使用者,係對於終端300進行操作並輸入是否要參加至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中。之後,若是終端300之使用者對於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而輸入要參加或者是不參加之意向,則在圖1之步驟S18中,係從終端300來對於伺服器100而送訊參加或不參加之資訊並且送訊終端3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辨識ID。伺服器100,係基於在步驟S18中之從終端300而來之通知,而針對與預定行程辨識ID相對應的預定行程,來登錄根據UUID所辨識出的終端300之使用者是想要參加或者是不參加。又,當終端300之使用者並未對於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而進行回答的情況時,在步驟S19中,係僅送訊終端3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辨識ID。伺服器100,係針對與預定行程辨識ID相對應的預定行程,而登錄根據UUID所辨識出的終端300之使用者係尚未作回答。
2.基於預定行程辨識ID所進行的招待者、被招待者之 資訊的附加關連性
在伺服器100處,係基於預定行程辨識ID,而進行招待者、被招待者之資訊的附加關連性。圖5,係為對於伺服器100基於預定行程辨識ID來將招待者、被招待者之資訊附加了關連性的狀態作展示之示意圖。如同圖5中所示一般,對於某1個的預定行程辨識ID400,係將所對應之預定行程的預定行程資訊401附加有關連性。又,對於預定行程辨識ID400,係將招待者(預定行程之起案者)的終端之UUID402附加有關連性,對於UUID402,係將招待者之暱稱404、照片406附加有關連性。
又,對於預定行程辨識ID,係將被招待者的終端之UUID410、420、430附加有關連性。對於被招待者的終端之UUID410,係將被招待者之暱稱414、照片416附加有關連性。同樣的,對於被招待者的終端之UUID420,係將被招待者之暱稱424、照片426附加有關連性,對於被招待者的終端之UUID430,係將被招待者之暱稱434、照片436附加有關連性。
又,伺服器100,係關連於被招待者,而因應於從被招待者之終端而來之通知,而管理有「參加」、「未參加」、「未回答」之參加資訊418、428、438。
在圖1中,係針對與1個的預定行程辨識ID400相對應之資訊的關連性作展示。伺服器100,當登錄有N個的預定行程的情況時,係對於N個的圖5中所示之資訊作管理。
圖6,係為對於圖5中所示之資訊的資料構造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示意圖。在圖6所示之例中,係針對”schedule actors”、”schedules”、”users”、”event actors”、”events”、”devices”之各項目的每一者而將圖5之資訊作重組管理。其中,在”schedules”之項目中,係使預定行程資訊持有預定行程作成者之資訊。又,在”users”之項目中,係對於使用者之資訊作管理。在”devices”之項目中,係對於終端資訊作管理。如同圖6中所示一般,在各項目中,係包含有關連於預定行程資訊之更新(update)的資訊(updated_at DATETIME)。若是預定行程資訊藉由終端200、300之使用者而被作了更新,則該資訊係與預定行程辨識ID一同地而被送訊至伺服器100處,伺服器100係將被與預定行程辨識ID附加了關連性的預定行程資訊作更新。
3.當被招待者之終端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
如同上述一般,依存於被招待者之終端300是否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一事,終端300之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的路徑係為相異。圖7,係為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並未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作詳細展示之示意圖。於此情況,在步驟S12中,係將終端200之使用者所招待的預定行程登錄於伺服器100中,若是在步驟S14中而預定行程辨識ID被送回 至終端200處,則在步驟S20中,係啟動與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異之其他的應用程式(電子郵件、SMS、SNS等之既存的通訊應用程式),預定行程辨識ID係被送至此些之其他的應用程式處。之後,在接下來的步驟S22中,關連於使用者在圖4之畫面512中所選擇了的被招待者之送訊目標的資訊,係被通知至電子郵件、SMS、SNS等之其他的應用程式處。
在接下來的步驟S24中,係對於使用者所選擇了的被招待者之終端,而透過電子郵件、SMS、SNS等之其他的應用程式,來送訊招待訊息。於此,假設終端300之使用者係身為被招待者。此時,透過招待訊息,預定行程辨識ID係被送訊至終端300處。在招待訊息中,係包含有用以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下載連結(DL連結)。在受訊了招待訊息之終端300的畫面上,係顯示有下載連結。
透過電子郵件、SMS、SNS等之其他的應用程式而受訊了招待訊息之終端300的使用者,係藉由對於在招待訊息中所包含的下載連結進行點擊,而在圖7之步驟S26中,將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安裝至終端300中。例如,藉由對於下載連結進行點擊,係被與網路上之商店的下載網站作連接,並從下載網站而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若是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被安裝至終端300中,則在步驟S28中,係從招待訊息之連結而啟動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
在招待訊息中,係包含有預定行程辨識ID之資訊。因此,若是在步驟S28中而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被啟動,則在步驟S29中,預定行程辨識ID係被送訊至伺服器100處。伺服器100,若是受訊預定行程辨識ID,則係在步驟S30中,將被與預定行程辨識ID附加有關連性之預定行程資訊送訊至終端300處。
具體而言,預定行程辨識ID之資訊,係被包含於招待訊息內的下載連結的URL之資訊之中。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由於在下載後係藉由瀏覽器之COOKIE的資訊而得知URL之履歷,因此係能夠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之資訊。故而,在步驟S29中,係能夠與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啟動同時地,而將預定行程辨識ID送訊至伺服器100處。藉由此,伺服器100,若是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被從招待訊息內之連結而啟動,則係能夠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
若是在步驟S30中而終端300取得與預定行程辨識ID附加有關連性之預定行程資訊,則之後之處理係與圖1相同。亦即是,若是終端300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則在終端300處,係顯示有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之預定行程資訊。又,在終端300之資料庫310中,係於步驟S17處,被反映(登錄)有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又,若是終端300之使用者對於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而輸入要參加或者是不參加之意向,則在步驟S18中,係從終端300來對於伺服器 100而送訊參加或不參加之資訊並且送訊終端3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辨識ID。又,當終端300之使用者並未輸入參加或不參加之回答的情況時,在步驟S19中,係僅送訊終端3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辨識ID。
4.當被招待者之終端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
圖8,係為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300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作詳細展示之示意圖。於此情況,終端300係能夠利用已下載了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來對於預定行程作共有。又,與圖7相同的,係亦能夠透過電子郵件、SMS、SNS等之既存的通訊應用程式,來將預定行程作共有。另外,當透過電子郵件、SMS、SNS等來對於預定行程作共有的情況時之處理,基本上係為與圖7相同,但是,係並不需要進行對於下載連結作點擊並下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處理(步驟S26),在此點上,係與圖7之處理相異。
首先,若是在步驟S10中而結束預定行程之登錄,則在步驟S40中,係對於被招待者作選擇。具體而言,係按下被顯示於圖4之畫面510的下側處之按鍵208(「招待朋友」),並在圖4之畫面512中對被招待者作選擇。此些之處理,係與圖7相同。此時,當被招待者係為在過去有被招待過之使用者的情況等時,終端200之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係已預先辨識到被招待者之UUID。
藉由在對於被招待者作了選擇的狀態下而按下畫面512之下側處的按鍵212,係能夠將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與其他使用者作共有,並能夠將預定行程對於其他使用者進行招待(步驟S42)。此時,在圖1之步驟S12中,雖係將終端2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資訊對於伺服器100作送訊,但是,在圖7之步驟S42中,係除了終端2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資訊以外,亦進而將被招待者之UUID送至伺服器100處。
伺服器100,係為了將進行招待的預定行程作登錄,而將從終端200所送來的預定行程資訊與終端200之UUID附加關連性並作登錄,並發行用以辨識所登錄了的預定行程之預定行程辨識ID。預定行程辨識ID,係在步驟S13中,被回送至終端200處。在伺服器100處,係亦進行預定行程辨識ID和被招待者之UUID之間的附加關連性,於初始時係將被招待者作為未回答者而作登錄。
之後,在步驟S44中,係從伺服器100來對於具備有被招待者之UUID的終端300而將預定行程辨識ID與預定行程資訊一同作送訊。藉由此,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係成為會保有預定行程辨識ID和預定行程資訊。故而,與圖7之處理相異,係並不需要為了取得預定行程資訊而使終端300將預定行程辨識ID送至伺服器100處。若是終端300取得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則在終端300處,係顯示有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之預定行程資訊。又,在終端300之資料庫310中,係於步 驟S17處,被反映(登錄)有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又,若是終端300之使用者對於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而輸入要參加或者是不參加之意向,則在步驟S46中,係從終端300來對於伺服器100而送訊參加或不參加之資訊並且送訊終端300之UUID和預定行程辨識ID。又,若是終端300之使用者並未對於被作了招待的預定行程而輸入要參加或者是不參加之意向,則係並不進行步驟S46之處理,伺服器100係依然將終端300視為未回答者來處理。
如同圖8中所示一般,當終端300已下載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的情況時,伺服器100,係能夠基於從終端200所送訊而來之被招待者的UUID,而將預定行程辨識ID以及預定行程資訊對於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作送訊。故而,被招待者之終端300,係並不需要將預定行程辨識ID送至伺服器100處以取得預定行程資訊,而能夠將處理簡單化。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對於已下載了有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終端200、300,係能夠設定UUID。之後,伺服器100,係能夠基於UUID來將各使用者之終端200、300和預定行程相互附加關連性。故而,使用者係並不需要進行登入等之處理,便能夠以簡單的手續來將預定行程作共有。
以上,雖係參考所添附之圖面而針對本發明之合適之實施形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之技術性範 圍係並不被限定於該些例子。只要是在本發明之技術領域中具備有通常知識者,則當然的,係可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性思想的範疇內,而思及各種之變更例或修正例,應理解到,針對該些,亦當然為隸屬於本發明之技術性範圍中者。
又,在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係僅為說明性或例示性者,而並非為限定性之記載。亦即是,本揭示之技術,係亦能夠與上述之效果一同地或者是代替上述之效果地,而發揮當業者能夠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所清楚得知之其他的效果。
另外,下述一般之構成,亦係為隸屬於本發明之技術性範圍中。
(1)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
(2)如前述(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係具備有: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將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從前述伺服器所送訊而來之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作儲存。
(3)如前述(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係具備有:操作輸入部,係被輸入有由使用者所致之操作;和預定行程資訊作成部,係因應於所被輸入之操作而作成前述預定行程資訊。
(4)如前述(1)~(3)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當對於其他使用者而進行關連於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預定行程的招待時,係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對於該其他使用者之終端進行通知。
(5)如前述(4)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前述伺服器來進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係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一同地,而將前述其他使用者之前述辨識資訊作送訊。
(6)如前述(4)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並未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與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異之其他應用程式來進行。
(7)如前述(6)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應用程式,係為電子郵件、SNS、SMS之其中一 者。
(8)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步驟;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步驟。
(9)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手段;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手段。
(10)一種伺服器,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
(11)如前述(10)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係具備有:預定行程辨識資訊送訊部,係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對於前述終端送訊預定行程辨識資訊。
(12)如前述(10)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當前述終端對於其他使用者而進行關連於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預定行程的招待時,係將從前述終端所受訊了的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對於該其他使用者之終端進行通知。
(13)如前述(10)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之通知,係經由前述伺服器來進行。
(14)如前述(12)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並未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與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異之其他應用程式來進行。
(15)如前述(14)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應用程式,係為電子郵件、SNS、SMS之其中一者。
(16)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步驟;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 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步驟。
(17)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手段;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手段。
(18)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係具備有伺服器和資訊處理裝置,前述伺服器,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前述資訊處理裝置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資訊處理裝置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前述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前述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 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

Claims (16)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將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從前述伺服器所送訊而來之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作儲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係具備有:操作輸入部,係被輸入有由使用者所致之操作;和預定行程資訊作成部,係因應於所被輸入之操作而作成前述預定行程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當對於其他使用者而進行關連於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預定行程的招待時,係將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對於該其他使用者之終端進行通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 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前述伺服器來進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係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一同地,而將前述其他使用者之前述辨識資訊作送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並未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與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異之其他應用程式來進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其他應用程式,係為電子郵件、SNS、SMS之其中一者。
  7.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步驟;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 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步驟:和將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從前述伺服器所送訊而來之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步驟。
  8. 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手段;和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之手段;和將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從前述伺服器所送訊而來之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作儲存之手段。
  9. 一種伺服器,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和 預定行程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發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和送訊部,係對於前述終端送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當前述終端對於其他使用者而進行關連於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預定行程的招待時,係將從前述終端所受訊了的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對於該其他使用者之終端進行通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的通知,係經由前述伺服器來進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係並未預先下載有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的通知,係經由與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異之其他應用程式來進行,若是從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而接收前述預定行程辨 識資訊,則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其他使用者之終端進行送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之伺服器,其中,前述其他應用程式,係為電子郵件、SNS、SMS之其中一者。
  14.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係具備有: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步驟;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步驟;和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發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步驟;和對於前述終端送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步驟。
  15. 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作為下述手段而起作用: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終端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之手段;和受訊當讓前述終端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之手段;和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 述伺服器的登錄而發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手段;和對於前述終端送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之手段。
  16.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係具備有伺服器和資訊處理裝置,前述伺服器,係具備有: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對於前述資訊處理裝置的下載,而發行與被作了下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辨識資訊;和預定行程登錄部,係受訊當讓前述資訊處理裝置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之終端作共有時而從前述終端所送訊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並作登錄;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發行部,係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發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和送訊部,係對於前述終端送訊前述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因應於用以將預定行程資訊作共有的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之下載,而將由對於該預定行程資訊作管理的前述伺服器所設定之與被作了下載的前述預定行程共有應用程式相對應之前述辨識資訊作儲存;和送訊部,係當為了將前述預定行程資訊與其他使用者 之終端作共有而對於前述伺服器進行登錄時,將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對於前述伺服器作送訊;和預定行程辨識資訊儲存部,係將因應於前述辨識資訊以及前述預定行程資訊之對於前述伺服器的登錄而從前述伺服器所送訊而來之預定行程辨識資訊作儲存。
TW104126706A 2014-08-29 2015-08-17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TWI675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5751 2014-08-29
JP2014-175751 2014-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155A TW201633155A (zh) 2016-09-16
TWI675298B true TWI675298B (zh) 2019-10-21

Family

ID=5539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6706A TWI675298B (zh) 2014-08-29 2015-08-17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01399B2 (zh)
TW (1) TWI675298B (zh)
WO (1) WO2016031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0148B1 (ja) 2023-06-07 2024-03-15 株式会社令和トラベル 旅行情報共有システム、旅行情報共有プログラム及び、旅行情報共有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8080A (ja) * 2002-05-28 2003-12-05 Nec Corp 画像処理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186937A1 (ja) * 2012-06-11 2013-12-19 ユーイング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接続方法
JP2014106586A (ja) * 2012-11-26 2014-06-09 Nec Biglobe Ltd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9778A (ko) * 2012-07-13 2014-01-23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메신저 플랫폼의 사용자 관계정보에 기반하여 다양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4073277A1 (ja) * 2012-11-09 2014-05-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8080A (ja) * 2002-05-28 2003-12-05 Nec Corp 画像処理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186937A1 (ja) * 2012-06-11 2013-12-19 ユーイング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接続方法
JP2014106586A (ja) * 2012-11-26 2014-06-09 Nec Biglobe Ltd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1399B2 (ja) 2019-11-06
TW201633155A (zh) 2016-09-16
WO2016031432A1 (ja) 2016-03-03
JPWO2016031432A1 (ja)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1816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ed sharing and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plurality of mobile client application computers
US95651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ly sharing and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plurality of mobile client application computers
TWI689199B (zh)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US8521824B2 (en) Venue-centric social network
US9446310B2 (en) Suggesting friends for playing a game
JP6347769B2 (ja) イベント管理サーバー、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ベント参加管理方法
WO2015188000A1 (en) Mobile chat systems for real time polling, rating and rsvp'ing
TW201021468A (en) Conference network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formation
JP2012533116A (ja) 情報集約サービス
JP619419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90028410A1 (en) Configuring presence and notifications in persistent conversations
WO2012070571A1 (ja) Sns統括サイト管理装置、及びsns統括サイトを利用した情報開示方法
JP5372288B1 (ja)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164517A1 (en) Peer-to-Peer Social Network
JP2012212408A (ja) サーバ装置、誘引システム及び誘引方法
CN105528550B (zh) 一种信息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675298B (zh)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程式、伺服器及資訊處理系統
JP2013105482A (ja) ビデオライブチャットシステム。
US202201593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sting live multicasting sessions
JP5596094B2 (ja) 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44682B2 (ja) サーバ装置、誘引システム及び誘引方法
JP2019096091A (ja) イベ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イベント管理サーバ装置、及びイベント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234099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KR20120045361A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만남 요청 방법
US2023002021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users by way of a hangou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