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9140B - Safety needle - Google Patents

Safety need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9140B
TWI669140B TW107133730A TW107133730A TWI669140B TW I669140 B TWI669140 B TW I669140B TW 107133730 A TW107133730 A TW 107133730A TW 107133730 A TW107133730 A TW 107133730A TW I669140 B TWI669140 B TW I6691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winding
straight
injection
section
nee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2009A (zh
Inventor
林忠信
Original Assignee
林忠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忠信 filed Critical 林忠信
Priority to TW10713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91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9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91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2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2009A/zh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安全注射針頭,採迴繞構造延伸構成,迴繞構造中途有一做轉彎而形成之第一迴繞端頭,迴繞構造的最尾端為一注射端口,主要令該注射端口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該安全注射針頭因非直線狀故擺置時不會滾動,同時該安全注射針頭在將要刺傷人或將要過度穿刺時,能由該第一迴繞端頭先抵到人身及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藉以產生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傷人及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

Description

安全注射針頭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注射針頭,尤指一種採迴繞構造延伸,使在注射端口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形成一迴繞端頭之安全注射針頭。
按,習知注射針頭1如圖1所示,是一種由金屬材料採細微徑度製做為直線狀之中空管,前端為注射端口10,以呈斜度狀設置為宜,該注射針頭1的底端接合一套頭11,使用時,由該套頭11套置於一注射推筒12的出口端,形成該注射針頭1與該注射推筒12達成結合之狀態,故經由該注射推筒12尾端內部之活塞推送,該注射推筒12內之液體(藥液)可經由該注射針頭1的注射端口10送出。
習知注射針頭1為直線狀之中空管,幾乎已是既定的印象。然以本發明人之觀察,察覺直線狀之習知注射針頭1在使用上存在著如下缺失:
1.習知注射針頭1與該注射推筒12插套組合成可注射狀態時,僅該注射推筒12後端面為非圓形,其餘各部位皆為圓形,因此當該注射針頭1與注射推筒12的組合體被擺置於平面上時,倘遇所擺置之平面恰非水平面時,則在重力影響下,該注射針頭1與注射推筒12的組合體即會以該非圓形部位為軸心產生滾動現象,若未及時扶正而自高處掉落時,即可能就造成人身傷害或該注射針頭1與注射推筒12的毀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該注射針頭1為直線狀且為圓形所致。
2.使用時,該注射針頭1位在最前端,因此在繁雜之醫療工作環境中,持拿該注射推筒12時,若不慎恐易在不經意之情形下刺傷自己或他人,此種情形雖非常見,但也確實曾經發生過,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該注射針頭1位在最前端所致。
3.注射時係做侵入性刺進受注射者的皮膚表層內,有可能是注入肌肉內,也有可能是注入血管內,必須視醫療需要操作。因為醫療工作繁雜,所以經常會看到注射者(護理師或醫師)必須一邊操作注射,還一邊轉頭或口頭對他人敘述(或指令)其他事情,此意味著注射者經常必須一心多用,方能完成整天繁雜的醫療工作,然也恐因在分心導致不經意之情形下,將該注射針頭1過度穿刺受注射者的肌肉或血管,造成人身傷害甚至引起醫療糾紛,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該注射針頭1為直線狀,所以在注射時前進距離無任何限制所致。
針對習知注射針頭1在使用上可能存在之上述缺失,本發明人遂構思,設若能創設一種採迴繞構造延伸的安全注射針頭,使在注射端口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形成一迴繞端頭,如此將該安全注射針頭與注射推筒的組合體擺置於平面上時,會因上下二處為非圓形,所以無法滾動;同時在不經意導致安全注射針頭即將刺傷人之前,由該迴繞端頭先抵到人身,產生一阻擋之保護作用,以及在不經意導致安全注射針頭即將過度穿刺之前,由該迴繞端頭先抵到皮膚,產生一阻擋之保護作用,藉此應得以改善上述缺失。基於此種需求,本發明人遂深入進行研發改良,經多方努力,終有本發明產生。
緣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當與注射推筒的組合體擺置於平面上時,可避免產生滾動現象,以避免傷人或毀損之安全注射針頭。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則在提供一種持拿時倘不經意導致即將刺傷人前,會先產生一阻擋之保護作用之安全注射針頭。
本發明之又一主要目的則在提供一種注射時倘不經意導致即將過度穿刺前,會先產生一阻擋之保護作用之安全注射針頭。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特經研發而提供一種安全注射針頭,採迴繞構造延伸構成,迴繞構造中途有一做轉彎而形成之第一迴繞端頭,迴繞構造的最尾端為一注射端口,該注射端口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
上述之安全注射針頭中,該迴繞構造由一套頭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基段,該基段的前端向一側橫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橫向段,該橫向段的外端向前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一直向段,該第一直向段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該第一迴繞端頭,該第一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後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該第二直向段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該第二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前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該第三直向段的前端即為該注射端口。
上述之安全注射針頭中,該第三直向段可與該基段位在同一直線上。
上述之安全注射針頭中,該第二直向段可與該基段位在同一直線上。
上述之安全注射針頭中,該迴繞構造由一套頭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成為一第一直向段,該第一直向段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該第一迴繞端頭,該第一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後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該第二直向段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該第二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前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該第三直向段的前端即為一注射端口。
上述之安全注射針頭中,該第一直向段與該基段位在同一直線上。
根據上述構造組成,本發明之安全注射針頭因係採迴繞構造延伸構成,主要令最尾端之注射端口之位置低於迴繞構造中途所形成之第一迴繞端 頭的邊緣,該安全注射針頭因非直線狀故擺置時不會滾動,同時在將要刺傷人或將要過度穿刺時,能由該第一迴繞端頭先抵到人身及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藉以產生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傷人及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
1‧‧‧注射針頭
10‧‧‧注射端口
11‧‧‧套頭
12‧‧‧注射推筒
2‧‧‧安全注射針頭
20‧‧‧注射端口
21‧‧‧套頭
201‧‧‧基段
202‧‧‧橫向段
203‧‧‧第一直向段
204‧‧‧第一迴繞端頭
205‧‧‧第二直向段
206‧‧‧第二迴繞端頭
207‧‧‧第三直向段
22‧‧‧注射推筒
3‧‧‧安全注射針頭
30‧‧‧注射端口
31‧‧‧套頭
301‧‧‧基段
302‧‧‧橫向段
303‧‧‧第一直向段
304‧‧‧第一迴繞端頭
305‧‧‧第二直向段
306‧‧‧第二迴繞端頭
307‧‧‧第三直向段
32‧‧‧注射推筒
4‧‧‧安全注射針頭
40‧‧‧注射端口
41‧‧‧套頭
403‧‧‧第一直向段
404‧‧‧第一迴繞端頭
405‧‧‧第二直向段
406‧‧‧第二迴繞端頭
407‧‧‧第三直向段
42‧‧‧注射推筒
圖1所示係習知例之平面圖。
圖2所示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3所示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產生保護作用之平面示意圖(一)。
圖4所示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產生保護作用之平面示意圖(二)。
圖5所示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6所示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7所示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第一迴繞端頭做為擴大圓弧形之平面圖。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可達致之功效,茲舉以下數則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解說說明,俾能完全瞭解。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係由一安全注射針頭2與一注射推筒22套置組合而成,請參閱圖2所示,該安全注射針頭2採迴繞構造延伸製成,構造上由一套頭21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基段201,該基段201的前端向一側橫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橫向段202,該橫向段202的外端向前(上)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一直向段203,該第一直向段203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一第一迴繞端頭204,該第一迴繞端頭204的前端向後(下)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205,該第二直向段205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206,該第二迴繞端 頭206的前端向前(上)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207,而該第三直向段207的前端即為一注射端口20。
根據上述構造,因尺寸設計上的選擇,使該第三直向段207與該基段201呈現位在同一直線上之現象,同時該注射端口20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204,意即該注射端口20與該第一迴繞端頭204的邊緣間拉一直線L1時,該直線L1係自該注射端口20向前(上)斜向延伸,換言之,該第一迴繞端頭204之位置高於該注射端口20,且即位在該注射端口20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因此該第一迴繞端頭204的存在可對該注射端口20起到一保護作用。
根據上述構造,該安全注射針頭2即由該基段201、該橫向段202、該第一直向段203、該第一迴繞端頭204、該第二直向段205、該第二迴繞端頭206及該第三直向段207在一平面上採迴繞構造延伸而構成,很明顯已非如同前述習知注射針頭1般為直線狀,因此該安全注射針頭2不論是單獨擺置或與該注射推筒22組合擺置,皆無法任意滾動或翻轉,進而可避免掉落而傷人或毀損之事件發生。
根據上述構造,在持拿該注射推筒22時,若因不慎而在不經意之情形下,該安全注射針頭2好像將要刺傷人時,如圖3所示,該第一迴繞端頭204會先抵到人身,產生一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2傷人之保護作用;另,當該注射推筒22實際注射時,若因分心而在不經意之情形下,該安全注射針頭2好像將要過度穿刺時,如圖4所示,該第一迴繞端頭204會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產生得以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2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因此該第一迴繞端頭204之位置高於該注射端口20,且位在該注射端口20之斜向前方位置處之構造,確實可避免因不慎導致該安全注射針頭2傷人之事件發生。
接著,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同係由一安全注射針頭3與一注射推筒32套置組合而成,如圖5所示,該安全注射針頭3亦採迴繞構造延伸製成,構造上由一套頭31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基段301,該基段301的前端向一側橫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橫向段302,該橫向段302的外端向前(上)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一直向段303,該第一直向段303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一第一迴繞端頭304,該第一迴繞端頭304的前端向後(下)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305,該第二直向段305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306,該第二迴繞端頭306的前端向前(上)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307,而該第三直向段307的前端即為一注射端口30。
第二實施例中該安全注射針頭3所採迴繞構造延伸形成之造型與第一實施例中該安全注射針頭2所採迴繞構造延伸形成者極為類似,然因尺寸設計上的選擇,第二實施例中該安全注射針頭3係使該第二直向段305與該基段301呈現位在同一直線上之現象,同時該注射端口30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304,意即該注射端口30與該第一迴繞端頭304的邊緣間拉一直線L2時,該直線L2係自該注射端口30向前(上)斜向延伸,換言之,該第一迴繞端頭304之位置高於該注射端口30,且即位在該注射端口30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因此該第一迴繞端頭304的存在可對該注射端口30起到一保護作用。
根據第二實施例之構造,由該基段301、該橫向段302、該第一直向段303、該第一迴繞端頭304、該第二直向段305、該第二迴繞端頭306及該第三直向段307所構成之安全注射針頭3係在一平面上採迴繞構造延伸而構成(同第一實施例之安全注射針頭2),因此該安全注射針頭3不論是單獨擺置或與該注射推 筒32組合擺置,皆無法任意滾動或翻轉,同樣可避免掉落而傷人或毀損之事件發生。
根據第二實施例之構造,因該第一迴繞端頭304之位置高於該注射端口30,且位在該注射端口30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因此和第一實施例相同,在該安全注射針頭3好像將要刺傷人或好像將要過度穿刺時,皆能由該第一迴繞端頭304先抵到人身及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藉以產生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3傷人及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
接著,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同係由一安全注射針頭4與一注射推筒42套置組合而成,如圖6所示,該安全注射針頭4構造上由一套頭41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成為一第一直向段403,該第一直向段403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一第一迴繞端頭404,該第一迴繞端頭404的前端向後(下)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405,該第二直向段405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406,該第二迴繞端頭406的前端向前(上)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407,而該第三直向段407的前端即為一注射端口40。
第三實施例中該安全注射針頭4所延伸形成之構造及造型與前述第一、二實施例中之安全注射針頭2、3所延伸形成者稍有不同,所不同在於該安全注射針頭4之構造中無該基端201、301及該橫向段202、302之構成,改由位在該注射推筒42的中央軸線上的第一直向段403直接向上延伸起,與前述第一、二實施例中之安全注射針頭2、3相同的是,該注射端口40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404,意即該注射端口40與該第一迴繞端頭404的邊緣間拉一直線L3時,該直線L3係自該注射端口40向前(上)斜向延伸,換言之,該第一迴繞端頭404之位置高 於該注射端口40,且即位在該注射端口40之斜向前方位置處,因此該第一迴繞端頭404的存在可對該注射端口40起到一保護作用。
該安全注射針頭4同樣係在一平面上採迴繞構造延伸而構成(同第一、二實施例之安全注射針頭2、3),因此該安全注射針頭4不論是單獨擺置或與該注射推筒42組合擺置,皆無法任意滾動或翻轉,同樣可避免掉落而傷人或毀損之事件發生;且在該安全注射針頭4好像將要刺傷人或好像將要過度穿刺時,皆能由該第一迴繞端頭404先抵到人身及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產生得以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4傷人及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
上述諸實施例中該安全注射針頭2、3、4所延伸形成之第一迴繞端頭204、304、404可做更為擴大之圓弧形,茲以第三實施例中之安全注射針頭4為例,可變化如圖7所示,使該第一迴繞端頭404形成更為擴大之圓弧形(與圖6比較),以增進該安全注射針頭4防滾動及因阻擋而保護之作用。很明顯該第一迴繞端頭404可形成更為擴大圓弧形之變化在第一、二實施例中同樣可以成立,故不再贅述。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安全注射針頭係採迴繞構造延伸構成,主要則令最尾端之注射端口之位置低於迴繞構造中途所形成之第一迴繞端頭的邊緣,該安全注射針頭因已非直線狀故擺置時不會滾動,同時該安全注射針頭在將要刺傷人或將要過度穿刺時,能由該第一迴繞端頭先抵到人身及先抵到受注射者皮膚表面,藉以產生阻擋該安全注射針頭傷人及過度穿刺之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可達到預期之功能及目的,並且詳細說明能使熟於此技藝者得據以實施,然以上所舉之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舉凡所有等效結構之改變仍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Claims (3)

  1. 一種安全注射針頭,採迴繞構造延伸構成,該迴繞構造由一套頭中央起向前直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基段,該基段的前端向一側橫向延伸一小段成為一橫向段,該橫向段的外端向前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一直向段,該第一直向段的前端做向後轉彎成為該第一迴繞端頭,該第一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後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二直向段,該第二直向段的前端再做向前轉彎成為一第二迴繞端頭,該第二迴繞端頭的前端向前直向延伸一段成為一第三直向段,該第三直向段的前端為一注射端口,該注射端口之位置低於該第一迴繞端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注射針頭,其中,該第三直向段可與該基段位在同一直線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注射針頭,其中,該第二直向段可與該基段位在同一直線上。
TW107133730A 2018-09-26 2018-09-26 Safety needle TWI669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730A TWI6691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Safety need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730A TWI6691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Safety need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140B true TWI669140B (zh) 2019-08-21
TW202012009A TW202012009A (zh) 2020-04-01

Family

ID=6831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730A TWI6691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Safety need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914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0043A (en) * 1974-03-28 1975-03-11 Allan R Dunn U-shaped intravenous needle structure
CN201664612U (zh) * 2009-05-12 2010-12-08 奚迪 一种弯管形针头
US20120123427A1 (en) * 1998-12-09 2012-05-17 Mcguckin Jr James F Hollow curved superelastic medical needl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0043A (en) * 1974-03-28 1975-03-11 Allan R Dunn U-shaped intravenous needle structure
US20120123427A1 (en) * 1998-12-09 2012-05-17 Mcguckin Jr James F Hollow curved superelastic medical needle and method
CN201664612U (zh) * 2009-05-12 2010-12-08 奚迪 一种弯管形针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2009A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1698B (zh) 具有可缩回针头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US8790293B2 (en) Injector apparatus with fixed plunger and method of use
CN104491955B (zh) 安全式胰岛素笔针
EP2455125A3 (en) Single-use pneumatic safety syring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CN108348692A (zh) 自动注射器
CN108367121A (zh) 具有的中间窗口有三角形端部的自动注射器
WO2011006350A1 (zh) 一种针头可换且可自动回缩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TWI669140B (zh) Safety needle
CN110812618B (zh) 一种弹力护套防刺注射针
TWM571744U (zh) Safety needle
CN211158020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局部麻醉装置
CN107469188A (zh) 一种安全针
CN106913941A (zh) 一种注射器
WO2021093709A1 (zh) 配有弹力护帽的防刺注射针及防刺注射器
CN102038988B (zh) 一次性自毁式医用注射器
CN208893338U (zh) 一种安全保护针头
CN106913939A (zh) 医用注射针头
DE958766C (de) Injektionsspritze
CN210750668U (zh) 一种保护式穿刺注射器
CN211751537U (zh) 防针刺注射器
Seyam et al. Evaluation of a no-needle penile injector: a preliminary study evaluating tissue penetration and its hemodynamic consequences in the rat
CN215585080U (zh) 一种针对无创注射用辅助组件
WO2009030788A1 (es) Aguja hipodérmica
CN111686349A (zh) 一种医疗注射针头
CN205127021U (zh) 整形注射专用组合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