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2748B -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 Google Patents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2748B
TWI662748B TW107142929A TW107142929A TWI662748B TW I662748 B TWI662748 B TW I662748B TW 107142929 A TW107142929 A TW 107142929A TW 107142929 A TW107142929 A TW 107142929A TW I662748 B TWI662748 B TW I6627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transmitting
substrat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122A (zh
Inventor
王珈淵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274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2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27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122A/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種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包括一傳送埠、一接收埠以及二條分別連接傳送埠與接收埠的傳輸線。傳送埠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傳送引腳用於自第一基板傳送第一差動訊號至第二基板。接收埠與傳送埠相互間隔,接收埠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接收引腳用於接收來自第二基板傳來的第二差動訊號。

Description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連接器。
近年來 Mini PC、平板電腦及薄型筆電於市場上需求日益增加,其應用層面包含了物聯網需求、廣告看板、及數位家庭劇院電腦。由於近年來高畫質輸出的普及,使得消費者對於透過PCIE插槽來擴充顯示卡產生極大需求。礙於PCIE頻寬高達8GHz,PCI-SIG針對其傳輸訊號品質有其要求及規範。目前市面上所開發之轉接線及接頭均礙於無法達到PCI-SIG制訂的訊號規範皆限制在舊有規範所定義之插槽及排線的規劃,其尺寸及方向性之設計均不適用於目前需要的應用且成本過高。
另一方面,當基板上預留給PCIE插槽的空間較大時,相對使得連接於PCIE插槽的傳輸線寬度變寬而影響主機機殼的設計,並不適用於微型電腦、平板電腦及薄型筆記型電腦之應用。
有鑑於此,目前的確有需要一種改良的電連接器,至少可解決上述缺點。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可降低訊號傳輸時的干擾、降低電路板的尺寸、以及使電路板於電子產品內的位置配置更為靈活。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包括:傳送埠、接收埠以及二條傳輸線。傳送埠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傳送引腳用於自第一基板傳送第一差動訊號至第二基板。接收埠與傳送埠相互間隔,接收埠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接收引腳用於接收來自第二基板傳來的第二差動訊號。二條傳輸線分別連接傳送埠以及接收埠。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包含第一基板、傳送埠以及接收埠。傳送埠設於第一基板,傳送埠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傳送引腳用於自第一基板傳送第一差動訊號至第二基板。接收埠設於第一基板且與傳送埠相互間隔。接收埠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而接收引腳用於接收自第二基板傳來的第二差動訊號。
所述傳送埠與所述接收埠分別為PCIE傳送埠以及PCIE接收埠。所述每一傳輸線為軟排線或同軸線其中之一。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由於傳輸埠及接收埠分別設於同一基板上相互間隔的位置,如此一來可降低訊號間的干擾,進而可符合PCI-SIG(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針對PCIE 3.0所制訂之訊號規範。此外,使用者可使用軟排線或同軸線連接兩基板、傳輸埠以及接收埠,由於軟排線可以彎折,所以比較不會受到主機內空間限制。再者,傳輸埠或接收埠相較於傳統PCIE連接埠,在尺寸上減少70%以上,大幅節省基板的使用面積。藉此達到小型化、設計上不受方向限制且可通過PCI-SIG制訂的訊號規範。十分適用於微型電腦、平板電腦以及薄型筆記型電腦之應用。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1包含第一基板10、傳送埠12以及接收埠14,第一基板10包含第一側邊101、第二側邊102、第三側邊103及第四側邊104,其中第一側邊101與第二側邊102彼此相對,而第三側邊103與第四側邊104彼此相對。然而,電路板1的結構型態並不以上述結構為限。在本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可相互間隔地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同一表面,傳送埠12以及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小於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且較佳為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相等。在其他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可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相等、或與第三側邊103的距離相等,或與第四側邊104的距離相等。在本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可分別為PCIE 3.0傳送埠以及PCIE 3.0接收埠,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可為用於傳送與接收差動訊號的其他規格的傳送埠與接收埠,例如SATA、USB或Mini PCIE規格。傳送埠12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當第一基板104連接電源進行運作時,傳送引腳122可用於傳送來自第一基板104的差動訊號。另一方面,接收埠14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142,接收引腳142可用於接收來自其他基板所傳來的差動訊號。在本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傳送引腳122的個數與接收引腳142的個數相同,在其他實施例中,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且傳送引腳122的個數可與接收引腳142的個數不相同。
圖2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二個電路板彼此傳送差動訊號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另一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包含有第二基板20、傳送埠22以及接收埠24,第二基板20包含第一側邊201,傳送埠22與接收埠24可相互間隔地固定於第二基板20的同一表面且與第一側邊201的距離相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為主機板,而第二基板20為顯示卡,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可為具有其他功能的電路基板。第一基板10的傳送埠12與第二基板20的接收埠24透過一傳輸線30彼此電性連接,第一基板10的接收埠14與第二基板20的傳送埠22透過另一傳輸線30彼此電性連接,而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可由任一基板的傳送埠、接收埠以及兩條傳輸線所組成,例如傳送埠12、接收埠14與兩條傳輸線30;或者傳送埠22、接收埠24或兩條傳輸線30。當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與電源連接以進行運作時,第一基板10的傳送埠12可透過傳輸線30將來自第一基板10的差動訊號傳送至第二基板20,而第一基板10的接收埠14可透過傳輸線30接收來自第二基板20的差動訊號。為了降低訊號之間的干擾,第一基板10的傳送埠12與接收埠14之間的間距d1可至少為3毫米,第二基板20的傳送埠22與接收埠24之間的間距d2可至少為3毫米。除了基板上的傳送埠與接收埠之間的距離設計之外,每一傳輸線30為軟排線或同軸線且還可包覆有絕緣材料32,例如絕緣膠布,以進一步抵抗訊號的干擾。在本實施例中,間距d1與間距d2為相等,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間距d1與間距d2亦可為不相等。
圖3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二個電路板彼此傳送差動訊號的示意圖。圖3的實施例與圖2的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傳輸線的種類不同。在本實施例中,兩條傳輸線40為軟排線或同軸線。當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連接電源進行運作時,第一基板10的傳送埠12透過傳輸線40將來自第一基板10的差動訊號傳送至第二基板20,而第一基板10的接收埠14透過傳輸線40接收來自第二基板20的差動訊號。
圖4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的傳送埠12以及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142的接收埠14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同一表面,傳送埠12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小於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而接收埠14與第三側邊103的距離小於傳送埠12與第三側邊103的距離,換言之,第一側邊101與第三側邊103為第一基板10的相鄰兩側邊。
圖5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第一基板10包含有上表面105與下表面106,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的傳送埠12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105,接收埠14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下表面106,且傳輸埠12與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相同,換言之,傳輸埠12與接收埠14設於第一基板10的同一側邊。
圖6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的傳送埠12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105,接收埠14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下表面106,傳送埠12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小於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而接收埠14與第三側邊103的距離小於傳送埠12與第三側邊103的距離,換言之,第一側邊101與第三側邊103為第一基板10的相鄰兩側邊。
圖7為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的傳送埠12以及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142的接收埠14皆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105,傳送埠12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小於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而接收埠14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小於傳送埠12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換言之,第一側邊101與第二側邊102為第一基板10的相對兩側邊。
圖8為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122的傳送埠12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105,接收埠14固定於第一基板10的下表面106,傳送埠12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小於接收埠14與第一側邊101的距離,而接收埠14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小於傳送埠12與第二側邊102的距離,換言之,第一側邊101與第二側邊102為第一基板10的相對兩側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由於傳輸埠及接收埠分別設於同一基板上相互間隔的位置,如此一來可降低訊號間的干擾,進而可符合PCI-SIG(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針對PCIE 3.0所制訂之訊號規範。此外,使用者可使用軟排線或同軸線連接兩基板、傳輸埠以及接收埠,由於軟排線或同軸線可以彎折,所以比較不會受到主機內空間限制。再者,傳輸埠或接收埠相較於傳統PCIE連接埠,在尺寸上減少70%以上,大幅節省基板的使用面積。藉此達到小型化、設計上不受方向限制且可通過PCI-SIG制訂的訊號規範。十分適用於微型電腦、平板電腦以及薄型筆記型電腦之應用。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電路板
10‧‧‧第一基板
101、201‧‧‧第一側邊
102‧‧‧第二側邊
103‧‧‧第三側邊
104‧‧‧第四側邊
105‧‧‧上表面
106‧‧‧下表面
12‧‧‧傳送埠
122‧‧‧傳送引腳
14‧‧‧接收埠
142‧‧‧接收引腳
20‧‧‧第二基板
22‧‧‧傳送埠
24‧‧‧接收埠
30、40‧‧‧傳輸線
32‧‧‧絕緣材料
d1、d2‧‧‧間距
圖1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2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二個電路板彼此傳送差動訊號的示意圖 圖3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二個電路板彼此傳送差動訊號的示意圖。 圖4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5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6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7為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8為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所繪示的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Claims (14)

  1. 一種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包括:一傳送埠,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該些傳送引腳用於自一第一基板傳送一第一差動訊號至一第二基板;一接收埠,與該傳送埠相互間隔,該接收埠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該些接收引腳用於接收來自該第二基板傳來的一第二差動訊號;以及二條傳輸線,分別連接該傳送埠以及該接收埠。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分別為PCIE傳送埠以及PCIE接收埠。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其中每一該傳輸線為軟排線或同軸線其中之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其中每一該傳輸線包覆有一絕緣材料。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其中該絕緣材料為絕緣膠布。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之間距為3毫米以上。
  7. 一種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傳送埠,設於該第一基板,該傳送埠包含有複數個傳送引腳,該些傳送引腳用於自該第一基板傳送一第一差動訊號至一第二基板;以及 一接收埠,設於該第一基板且與該傳送埠相互間隔,該接收埠包含有複數個接收引腳,該些接收引腳用於接收自該第二基板傳來的一第二差動訊號。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分別為PCIE傳送埠以及PCIE接收埠。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之間距為3毫米以上。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包含有一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二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彼此相對,該傳送埠以及該接收埠與該第一側邊的距離小於與該第二側邊的距離。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包含有一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三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三側邊相鄰,該傳送埠與該第一側邊的距離小於該接收埠與該第一側邊的距離,而該接收埠與該第三側邊的距離小於與該傳送埠與該第三側邊的距離。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包含有一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二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彼此相對,該傳送埠與該第一側邊的距離小於該接收埠與該第一側邊的距離,而該接收埠與該第二側邊的距離小於該傳送埠與該第二側邊的距離。
  13. 如請求項10、11或12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分別設於該第一基板的同一表面。
  14. 如請求項10、11或12所述之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其中該傳送埠與該接收埠分別設於該第一基板的相對兩表面。
TW107142929A 2018-11-30 2018-11-30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TWI662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929A TWI66274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929A TWI66274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2748B true TWI662748B (zh) 2019-06-11
TW202023122A TW202023122A (zh) 2020-06-16

Family

ID=6776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929A TWI66274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2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236B (zh) * 2019-11-19 2020-11-21 宸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M12連接器之PCIe或PCI擴充卡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4732B2 (en) * 2005-04-25 2008-07-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onnect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o the same
TW201014051A (en) * 2008-09-19 2010-04-01 Innodisk Corp SATA interface connector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the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thereof
TWM378414U (en) * 2009-12-07 2010-04-11 Sparkle Comp Co Ltd Mini PCI-E graphics card and output module coupling structure
TWI442654B (zh) * 2012-03-13 2014-06-21 Tpv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低電壓差分信號介面電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4732B2 (en) * 2005-04-25 2008-07-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onnect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o the same
TW201014051A (en) * 2008-09-19 2010-04-01 Innodisk Corp SATA interface connector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the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thereof
TWM378414U (en) * 2009-12-07 2010-04-11 Sparkle Comp Co Ltd Mini PCI-E graphics card and output module coupling structure
TWI442654B (zh) * 2012-03-13 2014-06-21 Tpv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低電壓差分信號介面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122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65053A1 (en) Docking station with dual-display synchronous output
US6948983B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with anti-disorientation design
US7833051B2 (en) Integrated connecting por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72720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to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808354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assembly
JP2013541742A (ja) 動的マルチリンク編集パーティション分割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M485441U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伺服器
JP4771372B2 (ja) 電子装置用コネクタ、システムおよび取り付け方法(pciエクスプレス・コネクタ)
US9769926B2 (en) Breakout via system
TWI662748B (zh)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CN201667070U (zh) Mini PCI-E显示卡及输出模块结合结构
KR102318130B1 (ko) 외부 전기 커넥터 및 컴퓨터 시스템
TWM568542U (zh)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TWM267663U (en) Computer interconnect system
US6896527B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with system grounding
TWM586892U (zh) 插頭線纜
CN111262061A (zh) 差动信号电连接组件及可传送差动信号的电路板
TWI777489B (zh) 具雙type c公頭連接裝置
TWI672878B (zh) 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配置方法
TWM551764U (zh) 雙通道柔性電路橋接線及其連結的雙顯卡系統
TWM551765U (zh) 加強板置於雙通道柔性電路背面的橋接線
CN111048928B (zh) 外接式电连接器及电脑系统
CN115224509A (zh) 具双type c公头连接装置
TWM460442U (zh) 複合式插座、電路板與相應的擴充卡
US201300941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