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542U -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542U
TWM568542U TW107209401U TW107209401U TWM568542U TW M568542 U TWM568542 U TW M568542U TW 107209401 U TW107209401 U TW 107209401U TW 107209401 U TW107209401 U TW 107209401U TW M568542 U TWM568542 U TW M5685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sub
interface card
connector
card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9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尉翔
Original Assignee
聰泰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聰泰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聰泰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9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542U/zh
Publication of TWM568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542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係插設於一電子裝置內部主機板上之一插槽,其包括一介面卡模組與數個電連接件所構成,該介面卡模組係包含有一主介面卡及數個子介面卡,該主介面卡及該數個子介面卡分別與該些電連接件連接,並藉由該些電連接件實現相互之電性連接。藉此,所提可擴充式介面結構藉著主介面卡連接數個子介面卡之板對板堆疊式積木架構,使該可擴充式介面結構能把傳統的M.2(NGFF)介面無限擴充,提供多個介面可以不斷地變動、組合,即可以將M.2轉換成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DMI)、或串列數位介面(SDI)…等,產生很多線路,以達成彈性擴充之目的,相較於習知M.2介面卡,本創作輕薄短小占用的機構空間不多,能夠協助產品達成小型化設計之餘,更可有效使記憶體、硬碟容量變大。

Description

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尤指涉及一種主介面卡連接數個子介面卡之板對板堆疊式積木架構,特別係指能把傳統的M.2介面無限擴充,提供多個介面可以不斷地變動、組合,即可以將M.2轉換成HDMI、或SDI…等,產生很多線路,以達成彈性擴充之目的者。
M.2或稱下一代規格(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其係結合多家電子業者為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量身訂作之新標準規範,並能完全支援目前主流之SATA與PCIe介面,並取代常見的mSATA介面。另外,該M.2(又稱NGFF)規範的體積輕薄短小、省電及傳輸速度快,且不同尺寸之標準設計,可讓SSD應用更靈活運用。 因此,目前電子裝置內裝設有M.2連接器,以供SSD卡插接,以讓電子裝置之資料存取方式從傳統的硬式磁碟進化為體積更小、速度更快之固態硬碟。然而,市面上M.2連接器的介面太小,導致要轉換成不同介面非常麻煩,即便多層處理也僅能暫時解決問題,但整體結構缺乏彈性,無法轉換成各種介面,或者是提供更多路徑,不利於使用者自行搭配、組裝。此外,M.2連接器之插接槽的槽口方向因與電路板之表面呈平行配置,讓插設在M.2連接器上之SSD卡也與電路板之表面呈平行配置,惟此將會佔據電路板上相當比率之配置空間,使電路板必須預留面積給SSD卡容設,如此一來電路板可安裝電子 零件之面積也會減少,進而影響電路板之使用效率。 有鑑於此,市場上即有人提出一種擴充裝置,主要是在一塊電路板上設置多個從屬連接器,並藉由一傳輸線連接電子裝置之電路板上的一主連接器,以將該主連接器擴充為該多個從屬連接器使用(如中華民國專利案第M469664號)。舉例而言,目前市場上常見之USB集線器就是屬於此類產品。惟,此類產品通常係用來擴充同一種介面的連接器之數量,例如上述USB集線器即是將一個USB主連接器擴充為多個USB從屬連接器。目前在市場上實未見到有可將一主連接器擴充為多個不同介面的從屬連接器來使用之擴充裝置。若使用者欲使用不同之介面來連接電子裝置,則需要再使用額外之轉接器,以將上述之從屬連接器轉換為所需之介面,相當麻煩。 如此看來,現有之擴充模組實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電子裝置上的連接器之數量、組裝彈性、種類不敷使用之問題。故,ㄧ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能把傳統的M.2(Next-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無限擴充,提供多個介面可以不斷地變動、組合,即可以將M.2轉換成HDMI、或SDI…等,產生很多線路,以達成彈性擴充之目的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輕薄短小占用的機構空間不多,能夠協助產品達成小型化設計之餘,更可有效使記憶體、硬碟容量變大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創作係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係插設於一電 子裝置內部主機板上之一插槽,其包括:一主介面卡,設有一介面卡插腳並插設於該主機板之插槽,以與該主機板相互傳輸電訊信號,該主介面卡之背面並設有一第一電連接件;以及數個子介面卡,各該子介面卡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上設有一第二電連接件,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對之第二面上設有一第三電連接件,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以其第一面上第二電連接件可拆卸地與該第一電連接件結合而可將此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定位於該主介面卡之背面,並以其第二面上第三電連接件可拆卸地與相鄰另一子介面卡之第二電連接件結合而可將此另一子介面卡定位於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之第二面,依此類推完成所需子介面卡數目之擴充組裝,以進行該主介面卡與各該子介面卡電訊信號之相互傳輸,在靠近各該子介面卡平行於各該第三電連接件之一側的各該子介面卡上,各該子介面卡係設有多個連接器,用以提供多個外接裝置之連接。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主介面卡及該數個子介面卡係為M.2(Next-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數個子介面卡上係設有串列數位介面(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DI)連接器、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連接器、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連接器、視訊圖形陣列(Video Graphics Array, VGA)連接器、YGPC介面連接器、及YPbPr介面連接器。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一電連接件係為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對接之公接頭或母接頭。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三電連接件係為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 對接之公接頭或母接頭。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數個子介面卡在擴充組裝時,最終端之子介面卡係可省略第二面上之第三電連接件。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係為各型態之電腦、工業電腦、或伺服器。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各該子介面卡所設之多個連接器,係設於各該子介面卡遠離於該主介面卡之一面。
本創作所揭圖式均為用以便利說明之示意圖,其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創作之架構設備,且所顯示之構成繪製並未限定相同於實際實施時之形狀、態樣及尺寸比例,其實際實施時之形狀、態樣及尺寸比例乃為一種選擇性之設計。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分解示意圖、及本創作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1,係插設於一電子裝置內部主機板上之一插槽,其包括一介面卡模組與數個電連接件所構成,該介面卡模組係包含有一主介面卡10及數個子介面卡20a…20n,該主介面卡10及該數個子介面卡20a…20n分別與該些電連接件連接,並藉由該些電連接件實現相互之電性連接。於其中,該電子裝置可為各型態之電腦、工業電腦、或伺服器,並且不以此為限。 上述所提之主介面卡10設有一介面卡插腳11並插設於該主機板之插槽(例如PCI Express插槽),以與該主機板相互傳輸電訊信號,該主介面卡10之背面並設有一第一電連接件12。 各該子介面卡20a…20n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上設有一第二電連接件21a…21n,與該第二電連接件21a…21n相對之第二面上設有一第三電連接件22a,相鄰該主介面卡10之子介面卡20a以其第一面上第二電連接件21a可拆卸地與該第一電連接件12結合而可將該子介面卡20a定位於該主介面卡10之背面,並以其第二面上第三電連接件22a可拆卸地與相鄰另一子介面卡20n之第二電連接件21n結合而可將此另一子介面卡20n定位於相鄰該主介面卡10之子介面卡20a之第二面,依此類推完成所需子介面卡數目之擴充組裝,以進行該主介面卡10與各該子介面卡20a…20n電訊信號之相互傳輸;其中,該數個子介面卡20a…20n在擴充組裝時,最終端之子介面卡20n係可進一步省略第二面上之第三電連接件。在靠近各該子介面卡20a…20n平行於各該第三電連接件22a之一側的各該子介面卡20a…20n上,各該子介面卡20a…20n係設有多個連接器23a…23n,用以提供多個外接裝置(圖中未示)之連接;其中,各該子介面卡20a…20n所設之多個連接器23a…23n,係設於各該子介面卡20a…20n遠離於該主介面卡10之一面。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裝置構成一全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1。 上述第一、三電連接件12、22a係為與該第二電連接件21a…21n相對接之公接頭或母接頭。 在第1、2圖中,每一子介面卡20a…20n係設有2個連接器23a…23n,其可為串列數位介面(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DI)連接器、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 )連接器、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連接器、視訊圖形陣列(Video Graphics Array, VGA)連接器、YGPC介面連接器、及YPbPr介面連接器等,其僅為實施例之說明,本創作各該子介面卡20a…20n所設之連接器23a…23n數量並無限制。 上述各該子介面卡20a…20n係透過所設之各種連接器23a…23n,與外接裝置(圖中未示)連接並進行電訊信號之相互傳輸,各種連接器23a…23n係透過連接各該子介面卡20a…20n上之電路,將電訊信號傳到該第二電連接件21a…21n,並透過該第二電連接件21a…21n插接於該第一電連接件12與該第三電連接件22a,使電訊信號最終傳到該主介面卡10,該主介面卡10透過連接該第一電連接件12上之電路,將電訊信號傳到該介面卡插腳11,並透過該介面卡插腳11插設於該主機板之插槽,將電訊信號傳到該主機板,如此可使各該子介面卡20a…20n所設之多個連接器23a…23n,其電訊信號與該主機板相互傳輸,達到本創作能把傳統的M.2(Next-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無限擴充,提供多個介面可以不斷地變動、組合,即可以將M.2轉換成HDMI、或SDI…等,產生很多線路,以達成彈性擴充之目的,相較於習知M.2介面卡,本創作輕薄短小占用的機構空間不多,能夠協助產品達成小型化設計之餘,更可有效使記憶體、硬碟容量變大。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 種缺點,藉著主介面卡連接數個子介面卡之板對板堆疊式積木架構,使該可擴充式介面結構能把傳統的M.2介面無限擴充,提供多個介面可以不斷地變動、組合,即可以將M.2轉換成HDMI、或SDI…等,產生很多線路,以達成彈性擴充之目的,相較於習知M.2介面卡,本創作輕薄短小占用的機構空間不多,能夠協助產品達成小型化設計之餘,更可有效使記憶體、硬碟容量變大,進而使本創作之産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10‧‧‧主介面卡
11‧‧‧介面卡插腳
12‧‧‧第一電連接件
20a…20n‧‧‧子介面卡
21a…21n‧‧‧第二電連接件
22a‧‧‧第三電連接件
23a…23n‧‧‧連接器
第1圖,係本創作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組合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係插設於一電子裝置內部主機板上之一 插槽,其包括: 一主介面卡,設有一介面卡插腳並插設於該主機板之插槽,以與該主機板相互傳輸電訊信號,該主介面卡之背面並設有一第一電連接件; 數個子介面卡,各該子介面卡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上設有一第二電連接件,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對之第二面上設有一第三電連接件,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以其第一面上第二電連接件可拆卸地與該第一電連接件結合而可將此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定位於該主介面卡之背面,並以其第二面上第三電連接件可拆卸地與相鄰另一子介面卡之第二電連接件結合而可將此另一子介面卡定位於相鄰該主介面卡之子介面卡之第二面,依此類推完成所需子介面卡數目之擴充組裝,以進行該主介面卡與各該子介面卡電訊信號之相互傳輸,在靠近各該子介面卡平行於各該第三電連接件之一側的各該子介面卡上,各該子介面卡係設有多個連接器,用以提供多個外接裝置之連接。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其中,該主介 面卡及該數個子介面卡係為M.2(Next-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其中,各該子 介面卡所設之連接器數量並無限制。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其中,每一子 介面卡係設有2個連接器。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於該數個子介面卡上所設之連接器係為串列數位介面(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DI)連接器、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連接器、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連接器、視訊圖形陣列(Video Graphics Array, VGA)連接器、YGPC介面連接器、或YPbPr介面連接器。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該第一電連接件係為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對接之公接頭或母接頭。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該第三電連接件係為與該第二電連接件相對接之公接頭或母接頭。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該數個子介面卡在擴充組裝時,最終端之子介面卡係可省略第二面上之第三電連接件。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各型態之電腦、工業電腦、或伺服器。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可擴充式介面結構 ,其中,該介面卡插腳插設於PCI Express插槽。
TW107209401U 2018-07-12 2018-07-12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TWM568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401U TWM5685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401U TWM5685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542U true TWM568542U (zh) 2018-10-11

Family

ID=6487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9401U TWM5685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85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2149A (zh) * 2021-05-24 2021-08-2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器及电子组件
TWI771636B (zh) * 2018-12-12 2022-07-21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頭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1636B (zh) * 2018-12-12 2022-07-21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頭
CN113282149A (zh) * 2021-05-24 2021-08-2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器及电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0529U (zh) 通用串行总线服务器
US8043122B1 (en) Portable dock and power adapter system
US20150261710A1 (en) Low-profile half length pci express form factor embedded pci express multi ports switch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US10143100B2 (en) Modular networking device connection system
CN108874711B (zh) 一种优化散热的硬盘背板系统
US9190787B2 (en) Transmission line with double-contact connectors
US9769926B2 (en) Breakout via system
US957550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ackable modules
TWM568542U (zh) Scalable interface structure
WO2017118274A1 (zh) 扩展设备和串联设备
KR102318130B1 (ko) 외부 전기 커넥터 및 컴퓨터 시스템
TWM267663U (en) Computer interconnect system
US20140199888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osite and symmetrical hybrid electronic connectors
TWI672878B (zh) 可擴充式介面結構之配置方法
TW201316630A (zh) 線纜連接器組件
TWI662748B (zh) 差動訊號電連接組件及可傳送差動訊號的電路板
US20190095774A1 (en) Modular ngsff module to meet different density and length requirements
CN110765049A (zh) 可扩充式接口结构的配置方法
US8529299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system
US10296481B2 (en) Adapter board system
US9166316B2 (en) Data storage connecting device
US201300941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TWM526770U (zh) 具板對板結構的USB 3.1 Type-C PCIe介面卡
TWM523993U (zh) 改良式連接器(二)
TW202038522A (zh) 儲存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