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0637B - 點聲源揚聲器 - Google Patents

點聲源揚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0637B
TWI660637B TW106135127A TW106135127A TWI660637B TW I660637 B TWI660637 B TW I660637B TW 106135127 A TW106135127 A TW 106135127A TW 106135127 A TW106135127 A TW 106135127A TW I660637 B TWI660637 B TW I6606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film substrate
output module
bass
plan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6694A (zh
Inventor
鄭岳世
Original Assignee
華一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一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一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5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06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0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0637B/zh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一種點聲源揚聲器,其中包括:一低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低音單體,該至少一低音單體用以產生一低音音場;一高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產生一高音音場;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以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外圍,且該高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高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和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同軸心。

Description

點聲源揚聲器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點聲源揚聲器,特別是指一種使用於音響裝置或電子產品上用以輸出聲音訊號的點聲源揚聲器。
如圖1所示,現有的揚聲器為求得各音域均有良好的音質,因此一般揚聲器多由音箱1、高音單體2、低音單體3所組成。其中音箱1用以提供一共振腔,以增強低音頻的聲音訊號的強度。高音單體2和低音單體3分別發出高低不同音頻的訊號,用以使得揚聲器在不同頻段的聲音都能夠有良好的輸出表現。
然而,現有的揚聲器的高音單體2及低音單體3通常是以非同軸方式設置在音箱1上,亦即高音單體2和低音單體3輸出聲音訊號的音場的軸心,是彼此相互並排,且不同軸的,因此使得該種類型的揚聲器產生的音場形成了慣稱為「線音源」的音源形態。
如圖1所示,一般而言,揚聲器聲音表現最佳的狀態下,是高音單體2及低音單體3產生的音場相互交錯且產生干涉的情形下會有最佳的音質表現。然而,由於現有的揚聲器的高音單體2及低音單體3是以平行並排方式排列設置,因此使得高音單體2和低音單體3產生的高音音場A與低音音場B的中心軸線C彼此錯開,且相互平行,因此僅有高音單體2的高音音場A和低音單體3的低音音場B彼此相鄰所形成的干涉區域D的範圍內才會產生高低頻聲音訊號相互干涉的情形,因此使得揚聲器產生音場涵蓋範圍內,僅有在該干涉區域D內才會有較佳的聆聽效果。
一般而言,音響裝置能夠透過聆聽室的空間安排,或者是採用混音腔等方式讓高音單體2及低音單體3的音場相互融合,然而在目前電子產品小型化的趨勢下,往往無法透過空間安排及設置混音腔的方式來達成高低音場融合的目的,因此導致該種高低音分別由不同單體輸出的揚聲器結構無法提升音質。
此外,目前電子產品朝向微型化、薄形化趨勢發展的潮流下,薄膜揚聲器由於具有易於薄形化及微型化的特點,因此被廣泛運用在電子產品的揚聲器上。然而現有的薄膜式揚聲器的構造多數為在一個震動膜上設置壓電材料,透過壓電材料接收音源訊號輸入的電壓時產生震動,以帶動振膜產生震動而發出聲音。然而現有的薄膜式揚聲器多數結構振膜和壓電元件為二個不同的元件,且壓電元件相對於振膜的面積相對微小,因此無法形成較大的震幅,因此導致了發聲效率不佳,且僅能於高音頻範圍獲得優越的表現,對於低音頻之表現效能不佳且失真率高。
同時,現有的薄膜式揚聲器雖然採用薄膜為發音元件,但是其因為需要額外設置用以連接驅動電路與壓電元件的導電結構,以及用以支撐振膜的固定框架,因此造成其構造仍然相當複雜,而導致製造成本上升的缺點。
由於以上原因,造成現有的揚聲器使用上的種種不便,故如何透過結構改良,以解決前述各項問題,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點聲源揚聲器,其中包括:一低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低音單體,該至少一低音單體用以產生一低音音場;一高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產生一高音音場;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以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外圍,且該高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高音音場的中心軸線 和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同軸心。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分別包括:一薄膜基材,其中該薄膜基材具有相對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且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分別能夠界定出一工作區域;兩導電層,該兩導電層分別設置於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上,且至少覆蓋該薄膜基材位於該工作區域內的該上側面與該下側面,並與該薄膜基材共同形成一三明治狀結構;兩環狀導體,該兩環狀導體分別設置於該薄膜基材相對的兩側面;該兩環狀導體彼此相對且分別圍繞於該工作區域的邊緣,且分別貼合於該兩導電層位於該工作區域外圍的邊緣;以及兩導電元件,該兩導電元件分別設置於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於該薄膜基材的一側面,該兩導電元件呈和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應的環形體,且覆蓋接觸於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於該薄膜基材的一側面;該兩導電元件分別和一音源訊號輸出的兩極連接,而使得該音源訊號輸出的音源訊號能夠透過該兩導電元件以及該兩環狀導體傳導到該兩導電層。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兩導電層為金屬薄膜或金屬氧化物薄膜。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兩環狀導體為導電膠或為以電鍍方式設置於該兩導電層表面的金屬導體層。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進一步包括一框體結構,該框體結構設置於該薄膜基材位於該工作區域邊緣的位置,使得該薄膜基材於該工作區域的範圍內形成平面狀態。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框體結構包括:一下框體及一上框體,該上框體與下框體相對地設置於該薄膜基材工作區域邊緣位置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且相對地夾合於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藉以固定該薄膜基材。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下框體面向該薄膜基材的一側具有一頂面,該頂面中央具有一卡槽,該上框體面向該薄膜基材 的一側具有一底面,該底面具有一和該卡槽對應的卡合凸緣,該上框體與該下框體相對夾合時,該卡合凸緣能夠卡合於該卡槽中,且將該薄膜基材對應該卡合凸緣及該卡槽位置處的材料擠壓卡入於該卡槽中,且使得該薄膜基材對應於卡合凸緣及該卡槽位置處的材料形成與該卡合凸緣及卡槽相對應的凹凸形狀。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低音單體為動圈式發音單體。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低音輸出模組還包括一音箱,該低音單體設置於該音箱中。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具有單獨一個該平面發聲單元,該平面發聲單元呈環狀,且於該平面發聲單元的中心具有一開口,以容納該低音輸出模組。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具有多個該平面發聲單元,該些平面發聲單元以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外圍。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些平面發聲單元分別具有一出聲面,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的該些出聲面彼此共平面且和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垂直。
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其中該些平面發聲單分別具有一出聲面,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的該些出聲面分別以和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對傾斜的方式安裝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周圍。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音箱
2‧‧‧高音單體
3‧‧‧低音單體
10‧‧‧點聲源揚聲器
20‧‧‧低音輸出模組
21‧‧‧低音單體
22‧‧‧音箱
30‧‧‧高音輸出模組
31、31a‧‧‧平面發聲單元
311‧‧‧薄膜基材
312‧‧‧導電層
313‧‧‧環狀導體
314‧‧‧導電元件
315‧‧‧連接部
316‧‧‧工作區域
32、32a‧‧‧框體
33‧‧‧框體
34‧‧‧開口
35‧‧‧板體
36‧‧‧框體
40‧‧‧音源訊號輸出
50‧‧‧框體
51‧‧‧上框體
511‧‧‧卡合凸緣
52‧‧‧下框體
521‧‧‧卡槽
A‧‧‧高音音場
B‧‧‧低音音場
D‧‧‧干涉區域
C‧‧‧中心軸線
圖1為現有的具有高音單體及低音單體的揚聲器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一實施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變化實施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採用的平面發聲單元的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二實施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變化實施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三實施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四實施例的組合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分解構造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如圖2至圖5所示,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10的第一實施例包括:一低音輸出模組20、及一高音輸出模組30。
其中該低音輸出模組20具有至少一低音單體21,以及一音箱22。該實施例中,至少一低音單體21可採用動圈式的發音單體,用以產生一低音頻的聲音訊號,且該低音單體21結合於音箱22中,透過音箱22和低音單體21產生聲音訊號共振,以提高低音頻的聲音訊號的強度與音質。該低音輸出模組20輸出的低音頻聲音訊號形成一低音音場B。
該高音輸出模組30,具有一平面發聲單元31,並透過該平面發聲單元產生一高音音場A。該平面發聲單元31採用薄膜揚聲器的構造,用以產生高音頻的聲音訊號,以形成一高音音場。如圖3所示,該高音輸出模組30是以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該低音音場B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外圍,且且該高音輸出模組30產生的該高音音場A的中心軸線C和該低音音場B的中心軸線C同軸心。
該實施例中,採用的高音輸出模組30的平面發聲單元31為一概呈圓環狀的板體,該平面發聲單元31的中心具有一開口34,以容納該低音輸出模組。且該圓環形的平面發聲單元31的中心軸線和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音場的中心軸線同軸,藉以達到使得該平面發聲單元31產生的音場的中心軸線和該低音輸出模組20所產生的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互重合的目的。該實施例中,於平面發聲單元31的外圍以及中央開口34的周圍分別設置一框體32、33,用以使得該平面發聲單元31能夠保持形成平面狀態。
該實施例中,平面發聲單元31也可以採用其他幾何形狀,如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變化結構,該實施例中,平面發聲單元31為一矩形的板體35,且其中央同樣設置一開口34,以容納該低音輸出模組20。且該矩形的平面發聲單元31的中心軸線和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音場的中心軸線同軸。
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採用的平面發聲單元31的剖面構造示意圖。該平面發聲單元31的結構包括:一薄膜基材311,該薄膜基材311由高分子聚合材料至成的薄膜或板片,該薄膜基材311的上下兩側分別具有一相對的上側面及下側面;及兩導電層312,該兩導電層312由導電材料製成,且分別設置於該薄膜基材311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上。
本發明的平面發聲單元31選用的薄膜基材311的厚度較佳者為小於0.3mm以下。的薄膜基材311用以發出聲音的部分的區域定義為一工作區域316,該兩導電層312至少覆蓋於該薄膜基材311位於該工作區域316範圍內的上側面與下側面。該薄膜基材311較佳者為選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材料,或者是其他能夠產生壓電效應的聚合材料製成的薄膜或板片。
該兩導電層312至少覆蓋於該薄膜基材311位於該工作區域316範圍內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並且和該薄膜基材311的上下表面緊密貼附。本發明該兩導電層312能夠選用自金屬材料,例如: 銅(Cu)、銀(Ag)、鉻(Cr)、鎳(Ni)、鈦(Ti)等金屬材料,或者是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氧化物(Metal Oxide)薄膜,例如:氮化鈦(TiN)、氧化銦錫(ITO)薄膜等。該兩導電層312能夠透過蒸鍍、濺鍍、電鍍、或者是塗佈等方式設置於該薄膜基材311的表面。
該薄膜基材311位於工作區域316邊緣的上側面及下側面還進一步設置兩環狀導體313,該兩環狀導體313彼此相對且分別圍繞於該工作區域316的邊緣,且分別和該兩導電層312位於該工作區域316外圍的邊緣連接。本發明該兩環狀導體313可以選用為導電膠,或者是採用以電鍍或塗佈等方式設置於導電層312表面上的金屬導體所製成。
該兩環狀導體313的外側面進一步設置兩導電元件314,兩導電元件314的本體為和該兩環狀導體313相對應的環形體,該兩導電元件314本體環形部的寬度大於或等於兩環狀導體313的寬度,因此能夠覆蓋接觸於該兩環狀導體313相對於該薄膜基材311的一側面。該兩導電元件314能夠為軟性電路板,或者是表面電鍍有導體的高分子聚合物所製成的導電體,例如:表面電鍍有金屬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且該兩導電元件314分別和一音源訊號輸出40的兩輸出電極連接,而使得該音源訊號輸出40的音源訊號能夠透過該兩導電元件314傳導到該兩環狀導體313,且進一步透過該兩環狀導體傳導到該兩導電層312。
本發明的平面發聲單元31由於該薄膜基材311選用能夠產生壓電效應的聚合材料製成,且該兩導電層312分別覆蓋於該薄膜基材311的兩側表面,因此當音源訊號的電壓傳導到兩導電層312後,能夠使得兩導電層312產生電場,進而使得薄膜基材311產生逆壓電效應,因此使得薄膜基材311的工作區域產生震動,藉以將音源訊號轉換為聲音的輸出。並且由於導電層312緊密結合於薄膜基材311表面,因此當薄膜基材311震動時,兩導電層312也會隨著薄膜基材311共同地震動。
本發明採用上述結構的平面發聲單元30,主要特點在於該平面發聲單元30的薄膜基材311本身即為壓電材料,因此使得發聲單元30的大部分面積均為可震動的發聲區域,故能有效提升聲音輸出效率。同時該平面發聲單元30的電連接結構簡單,並能提高訊號傳輸的穩定性,因此達到簡化構造,且又提高音質的目的。
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點聲源揚聲器10由於採用高音輸出模組30和低音輸出模組20所產生的音場的中心軸線C同軸心,因此使得該點聲源揚聲器10輸出的音場形成點聲源的形態,亦即高音音場A和低音音場B的中心軸線C同軸,而使得該點聲源揚聲器10輸出的音場範圍內,大部分區域均為高音音場A和低音音場B相互重疊所形成的高低頻干涉區域,因此使得高音音場A和低音音場B相互融合,而能夠有效提升揚聲器輸出音質。
〔第二實施例〕
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採用的高音輸出模組30具有多個平面發聲單元31,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以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外圍。
該實施例中,採用的多個平面發聲單元31採用和第一實施例採用的平面發聲單元31相同的結構製成,且其直徑小於第一實施例採用的平面發聲單元31。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共同地安裝於一板體35上,且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外側,因此共同地組成一個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周圍的發聲陣列。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分別具有一出聲面,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的該些出聲面彼此共平面,且和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垂直。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透過由多個較小尺寸的平面發聲單元31組合成高音輸出模組30,同樣能夠產生和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低音音場同軸心的高音音場,因此同樣能夠達到使得高音音場和低 音音場重疊,以提高該點聲源揚聲器10音質。
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採用的另一變化實施例,該實施例中高音輸出模組30具有多個平面發聲單元31,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透過一框體36組合成為一平面陣列狀的高音輸出模組30。該實施例中,各個平面發聲單元31共同組合成為平面狀的發音單體,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環繞於低音輸出模組20的外圍,且其共同組成的出音平面垂直於低音輸出模組20的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因此也同樣能夠達成使得高音音場和低音音場同軸心的目的。
〔第三實施例〕
如圖8及圖9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高音輸出模組30由多個平面發聲單元31a所組成,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a分別具有一框體32a,且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周圍。該實施例特色在於該些平面發聲單元31a的出音平面分別以一預定角度傾斜的方式安裝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周圍。因此使得該實施例的多個平面發聲單元31的出音平面分別以和該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對傾斜的方式安裝於該低音輸出模組20的周圍。
該實施例中,各個平面發聲單元31a共同輸出的高音音場同樣能夠與低音輸出模組20的低音音場同軸心,而同樣能夠達成提高音質的功效。
〔第四實施例〕
如圖10及圖11所示,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點聲源揚聲器10的構造。該實施例的點聲源揚聲器10,為在平面發聲單元31的外圍進一步設置一框體50,用以支撐該平面發聲單元31使其形成平面狀態。該實施例中,該框體50包括:一下框體52及一上框體51,該上框體51與下框體52相對地設置於該平面發聲單元31邊緣位置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且相對地夾合於平面發聲單元31 的兩側面。該平面發聲單元31的邊緣位置的上側面與下側面分別設置有環狀導體313及該上框體51與下框體52還分別夾持於該環狀導體313及該兩導電元件314的外側面,用以將環狀導體313及該兩導電元件314緊壓接觸於平面發聲單元31的兩導電層(圖中未示)的外側面,以提高訊號傳導的穩定性。
該實施例中,框體50的下框體52面向該平面發聲單元31的一側定義為頂面,該頂面中央具有一環狀的卡槽521,同時該上框體51面向該平面發聲單元31的一側定義為底面,該底面具有一和該下框體52的卡槽521相互對應的卡合凸緣511,該上框體51與該下框體52相對夾合時,該卡合凸緣511能夠卡合於該卡槽521中,且將該平面發聲單元31邊緣對應該卡合凸緣511及該卡槽521位置處的材料擠壓卡入於該卡槽521中。
由於卡槽521及卡合凸緣511分別垂直於平面發聲單元31的表面,因此當平面發聲單元31邊緣位置的材料受到卡合凸緣511帶動而卡入到卡槽521內時,將會使得該平面發聲單元31對應於卡合凸緣511及該卡槽521位置處的材料形成與該卡合凸緣511及卡槽521相對應的凹凸形狀,且帶動平面發聲單元31位於該工作區域11邊緣位置的材料受到垂直方向的拉力,因此使得平面發聲單元31位於工作區域11範圍內的材料產生水平方向的應變,並使平面發聲單元31的材料產生拉應力。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透過上述結構,能夠使得平面發聲單元31形成一平面的結構體,同時,還能夠透過該卡合凸緣511及該卡槽521使得平面發聲單元31邊緣位置的材料產生變形,同時對工作區域11範圍內的平面發聲單元31產生一伸張拉力,而使得工作區域11內的平面發聲單元31產生拉應力,而形成緊繃狀態。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還能夠進一步透過改變框體結構60的卡合凸緣511及卡槽521的形狀,使得平面發聲單元31產生不同程度的應變,而達到調整或改變平面發聲單元31承受拉應力的大小, 以達到調整音質的目的。
〔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的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1、本發明的點聲源揚聲器10能夠達到使得高音輸出模組30及低音輸出模組20產生的高音音場A及低音音場B的中心軸線C同軸心,因此使得高音音場A和低音音場B能夠相互重疊,而達到有效提升音質的功效。
2、本發明點聲源揚聲器10的高音輸出模組30採用的平面發聲單元31的構造相較於現有的薄膜揚聲器具有構造簡單,且聲音輸出效率佳的優點,因此更有助於降低成本,並且提高聲音輸出的效率及音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2)

  1. 一種點聲源揚聲器,其中包括:一低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低音單體,該至少一低音單體用以產生一低音音場;一高音輸出模組,具有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產生一高音音場;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以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外圍,且該高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高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和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同軸心;其中該平面發聲單元具有:一薄膜基材,及兩導電層,其中該薄膜基材具有相對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且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分別能夠界定出一工作區域;該兩導電層分別緊密貼附於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上,且至少覆蓋該薄膜基材位於該工作區域內的該上側面與該下側面,並與該薄膜基材共同形成一三明治狀結構;其中該薄膜基材為聚偏二氟乙烯(PVDF)薄膜,該兩導電層為金屬薄膜或金屬氧化物薄膜;該兩導電層和一音源訊號的兩極電性連接,使得該音源訊號的電壓輸入到該兩導電層,而使得該薄膜基材因逆壓電原理產生震動以發出聲音,且該兩導電層也隨著該薄膜基材共同地產生震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還包括:兩環狀導體,該兩環狀導體分別設置於該薄膜基材相對的兩側面;該兩環狀導體彼此相對且分別圍繞於該工作區域的邊緣,且分別貼合於該兩導電層位於該工作區域外圍的邊緣; 以及兩導電元件,該兩導電元件分別設置於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於該薄膜基材的一側面,該兩導電元件呈和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應的環形體,且覆蓋接觸於該兩環狀導體相對於該薄膜基材的一側面;該兩導電元件分別和該源訊號輸出的兩極連接,而使得該音源訊號輸出的音源訊號能夠透過該兩導電元件以及該兩環狀導體傳導到該兩導電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兩環狀導體為導電膠或為以電鍍方式設置於該兩導電層表面的金屬導體層。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至少一平面發聲單元進一步包括一框體結構,該框體結構設置於該薄膜基材位於該工作區域邊緣的位置,使得該薄膜基材於該工作區域的範圍內形成平面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框體結構包括:一下框體及一上框體,該上框體與下框體相對地設置於該薄膜基材工作區域邊緣位置的上側面與下側面,且相對地夾合於該薄膜基材的上側面與下側面,藉以固定該薄膜基材。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下框體面向該薄膜基材的一側具有一頂面,該頂面中央具有一卡槽,該上框體面向該薄膜基材的一側具有一底面,該底面具有一和該卡槽對應的卡合凸緣,該上框體與該下框體相對夾合時,該卡合凸緣能夠卡合於該卡槽中,且將該薄膜基材對應該卡合凸緣及該卡槽位置處的材料擠壓卡入於該卡槽中,且使得該薄膜基材對應於卡合凸緣及該卡槽位置處的材料形成與該卡合凸緣及卡槽相對應的凹凸形狀。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低音單體為動圈式發音單體。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低音輸出模組還包括一音箱,該低音單體設置於該音箱中。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具有單獨一個該平面發聲單元,該平面發聲單元呈環狀,且於該平面發聲單元的中心具有一開口,以容納該低音輸出模組。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高音輸出模組具有多個該平面發聲單元,該些平面發聲單元以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環繞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外圍。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些平面發聲單元分別具有一出聲面,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的該些出聲面彼此共平面且和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垂直。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點聲源揚聲器,其中該些平面發聲單分別具有一出聲面,且該些平面發聲單元的該些出聲面分別以和該低音輸出模組產生的該低音音場的中心軸線相對傾斜的方式安裝於該低音輸出模組的周圍。
TW106135127A 2017-10-13 2017-10-13 點聲源揚聲器 TWI660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127A TWI660637B (zh) 2017-10-13 2017-10-13 點聲源揚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127A TWI660637B (zh) 2017-10-13 2017-10-13 點聲源揚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694A TW201916694A (zh) 2019-04-16
TWI660637B true TWI660637B (zh) 2019-05-21

Family

ID=6699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127A TWI660637B (zh) 2017-10-13 2017-10-13 點聲源揚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063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694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9641B1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737661B2 (en) Narrow directional condenser microphone
US9973857B2 (en) Piezoelectric speaker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KR20120064984A (ko) 압전 스피커
TWM499720U (zh) 壓電陶瓷雙頻耳機結構
CN107889553B (zh) 扬声器及耳机
TWM558503U (zh) 音響裝置
JP2007503742A (ja) エミッタフィルムを有するパラメトリック・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CN107615780B (zh) 压电式发声体和电声转换装置
US8103028B2 (en)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US11032648B2 (en) Electroacoustic sound generator
TWM586914U (zh) 耳機發聲模組
CN108966097B (zh) 柱形扬声器及音箱设备
TWI660637B (zh) 點聲源揚聲器
US6502662B1 (en) Speaker having a hemispherical vibrator
CN210157360U (zh) 耳机发声模块
JP5759642B1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TWI686091B (zh) 薄膜揚聲器
JP6671203B2 (ja) 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ユニットと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並びに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7099110B2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CN112399294A (zh) 耳机发声模块
CN109714685A (zh) 薄膜扬声器
TWI696392B (zh) 立體薄膜揚聲器
TW202107903A (zh) 耳機發聲模組
US10412502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dual vibration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