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0211B -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0211B
TWI660211B TW104143683A TW104143683A TWI660211B TW I660211 B TWI660211 B TW I660211B TW 104143683 A TW104143683 A TW 104143683A TW 104143683 A TW104143683 A TW 104143683A TW I660211 B TWI660211 B TW I6602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terminal
lens
magnet
coil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3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6024A (zh
Inventor
工藤将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6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02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15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鏡頭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部,包含配置有鏡頭部的可動部及固定所述可動部的固定部;基底構件,俯視時具有矩形狀,在周緣部安裝屏蔽殼體且藉由接著劑而將周緣部的側面與屏蔽殼體的下部內周面加以接著;以及接地端子部,配置在基底構件,與屏蔽殼體電性連接。基底構件在周緣部的第1邊具有較側面更凹陷而形成的多個端子收容部,接地端子部包括一體地安裝在第1邊的第1接地端子部。第1接地端子部包括與側面隔開地配置在多個端子收容部的各個上且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

Description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2014年12月26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特願2014-265990的日本申請案中所包含的說明書、圖式以及摘要的揭示內容全部被引用於本申請案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自動對焦或抖動修正用的鏡頭驅動裝置、具有自動對焦功能或抖動修正功能的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通常,在智慧型電話等行動終端中,搭載有小型的相機模組。在此種相機模組中,應用有具有在拍攝被攝物時自動進行對焦的自動對焦功能(以下稱作「AF功能」,AF:Auto Focus)以及對拍攝時所產生的抖動(振動)進行修正而減輕圖像的模糊的抖動修正功能(以下稱作「OIS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的鏡頭驅動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
自動對焦以及抖動修正用的鏡頭驅動裝置包括:自動對焦用驅動部(以下稱作「AF用驅動部」),用以使鏡頭部沿光軸方向移動;以及抖動修正用驅動部(以下稱作「OIS用驅動部」),用以使鏡頭部在與光軸方向正交的平面內擺動。
AF用驅動部包括:自動對焦用線圈部(以下稱作「AF用線圈部」),例如配置在鏡頭部的周圍;以及自動對焦用磁鐵部(以下稱作「AF用磁鐵部」),與AF用線圈部在徑向上隔開地配置。藉由利用包含AF用線圈部及AF用磁鐵部的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使包含鏡頭部以及AF用線圈部的AF可動部相對於例如包含AF用磁鐵部的AF固定部沿光軸方向移動,來自動進行對焦。
此處,使處於最短撮影距離的被攝物對焦時的鏡頭位置(最靠光接收側)被稱為「微距位置」,使處於無限遠的被攝物對焦時的鏡頭位置(最靠成像側的位置)被稱為「無限遠位置」。即,自微距位置至無限遠位置的範圍為AF可動部的可移動範圍。
OIS用驅動部包括:抖動修正用磁鐵部(以下稱作「OIS用磁鐵部」),例如配置在AF用驅動部;以及抖動修正用線圈部(以下稱作「OIS用線圈部」),與OIS用磁鐵部在光軸方向隔開地配置。包含AF用驅動部以及OIS用磁鐵部的抖動修正可動部(以下稱作「OIS可動部」)在與包含OIS用線圈部的抖動修正固定部(以下稱作「OIS固定部」)在光軸方向隔開的狀態下被支撐構件所支撐。藉由利用包含OIS用磁鐵部及OIS用線圈部的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使OIS可動部在與光軸方向正交的平面內擺動,來進行抖動修正(所謂鏡筒移位(barrel shift)方式)。OIS用磁鐵部亦可兼用作AF用磁鐵部,此時,可實現鏡頭驅動裝置的小型化、低背化。
藉由在所述包含AF用驅動部或OIS用驅動部的鏡頭驅 動裝置安裝鏡頭部,且將該些構件收容在殼體內,而組裝相機模組。又,為了防止雜訊的產生,較佳為殼體包含導電性的材料而接地(所謂屏蔽殼體(shield cover))。例如,當使殼體的下部內周面抵接至構成OIS固定部的一部分的基底構件的周緣部的側面而接著時,沿基底構件的周緣部的側面配置接地端子,由此可將殼體與接地端子加以電性連接。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210550號公報
當藉由所述構造而使殼體接地時,將殼體安裝至基底構件之後,使接著劑流入至基底構件與殼體的接觸面。當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產生偏離時,有時接著劑會進入至殼體與接地端子的接觸面。此時,會使殼體與接地端子局部絕緣,故而有可能因落下等的衝擊而產生導通不良。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產生偏離時,亦可確保屏蔽殼體與接地端子的導通狀態的可靠性高的鏡頭驅動裝置、包含所述鏡頭驅動裝置的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本發明的鏡頭驅動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驅動部,包含配置有鏡頭部的可動部及固定所述可動部的固定部;基底構件,俯視時具有矩形狀,在周緣部安裝屏蔽殼體且藉由接著劑而將所述周緣部的側面與所述屏蔽殼體的下部內周面加以接著;以及接地端子部,配置在所述基底構件,與所述屏蔽殼體電性連接,所述基底構件在所述周緣部的第1邊,具有較所述側面更凹陷而形成的多個端子收容部,所述接地端子部包括一體地安裝在所述第1邊的第1接地端子部,所述第1接地端子部包括與所述側面隔開地配置在所述多個端子收容部的各個上且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
本發明的相機模組的特徵在於包括:所述鏡頭驅動裝置;鏡頭部,安裝在所述可動部;撮像部,對藉由所述鏡頭部而成像的被攝物像進行拍攝;以及屏蔽殼體,安裝在所述基底構件。
本發明的相機搭載裝置為資訊機器或運輸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所述相機模組。
根據本發明,一體地安裝在基底構件的周緣部的第1邊上的第1接地端子部包含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因此即使其中一個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位於與屏蔽殼體的導通狀態容易被破壞的位置,亦可將另一個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保持在可確保與屏蔽殼體的導通狀態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產生偏離時,亦可確保屏蔽殼體與接地端子的導通狀態,因此鏡頭驅動裝置的可靠性顯著提高。
1‧‧‧鏡頭驅動裝置
2‧‧‧屏蔽殼體
2a、21a、22a、23a‧‧‧開口
10‧‧‧OIS可動部(AF用驅動部)
11‧‧‧AF可動部
12‧‧‧AF固定部
13‧‧‧上側彈性支撐部
13A、13B‧‧‧上側板彈簧(上側彈性支撐構件)
14‧‧‧下側彈性支撐部(下側板彈簧、下側彈性支撐構件)
20‧‧‧OIS固定部
21‧‧‧線圈基板
21b‧‧‧線固定孔
21c、22b‧‧‧定位孔
22‧‧‧感測器基板
23‧‧‧基底構件
23b‧‧‧定位凸台
23c、111h‧‧‧突出部
23d‧‧‧側面
23e‧‧‧霍爾元件收容部
23f‧‧‧殼體載置部
23g‧‧‧接著劑注入口
24‧‧‧位置檢測部
24A、24B‧‧‧霍爾元件
30‧‧‧支撐構件(懸線)
111‧‧‧鏡頭架
111a‧‧‧鏡頭收容部
111b‧‧‧上側凸緣部
111c‧‧‧下側凸緣部
111d、121c‧‧‧上彈簧固定部
111e‧‧‧捆紮部
111f‧‧‧上表面(第1被卡止部)
111g‧‧‧下彈簧固定部
112‧‧‧AF用線圈部
121‧‧‧磁鐵架
121a‧‧‧線插通部
121b‧‧‧止動部
121d‧‧‧減震材料配置部
121e‧‧‧下表面(下彈簧固定部)
122‧‧‧磁鐵部(AF用磁鐵部、OIS用磁鐵部)
131、132、141~144‧‧‧彈簧部
131a、132a、141a、142a、143a、144a‧‧‧鏡頭架固定部
131b、132b、141b、142b、143b、144b‧‧‧磁鐵架固定部
131c、132c、141c‧‧‧臂部
131d‧‧‧線圈連接部
131e、132e‧‧‧頂角部(線連接部)
133‧‧‧內側連結部
134‧‧‧外側連結部
145‧‧‧連結部
211‧‧‧OIS用線圈部
211A~211D‧‧‧OIS線圈
221、222‧‧‧接地端子部
223、224‧‧‧控制端子部
221A、221B、222A、222B‧‧‧接地端子
231、232‧‧‧接地端子收容部(端子收容部)
231A‧‧‧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
231B‧‧‧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
232A‧‧‧第3接地端子收容部
232B‧‧‧第4接地端子收容部
233、234‧‧‧控制端子收容部
A‧‧‧相機模組
C‧‧‧汽車
L1、L2‧‧‧突出長度
M‧‧‧智慧型電話
OC‧‧‧背面相機
VC‧‧‧車載用相機模組
圖1A及圖1B是表示搭載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相機模組的智慧型電話的圖。
圖2是相機模組的外觀立體圖。
圖3是相機模組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鏡頭驅動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OIS可動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OIS固定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7A及圖7B是表示磁鐵架上的線插通部的放大圖。
圖8是表示接地端子相對於基底構件的安裝狀態的放大圖。
圖9A及圖9B是表示作為搭載車載用相機模組的相機搭載裝 置的汽車的圖。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
圖1A及圖1B是表示搭載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相機模組A的智慧型電話M的圖。圖1A是智慧型電話M的前視圖,圖1B是智慧型電話M的後視圖。
智慧型電話M搭載相機模組A例如作為背面相機OC。相機模組A具備自動對焦功能以及抖動修正功能,可在拍攝被攝物時進行自動對焦,並且對拍攝時產生的抖動(振動)進行修正而拍攝沒有像模糊的圖像。
圖2是相機模組A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相機模組A的分解立體圖。如圖2、圖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正交座標系(X,Y,Z)進行說明。在後述圖中亦是以共同的正交座標系(X,Y,Z)來表示。相機模組A是以當利用智慧型電話M實際進行拍攝時,X方向成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Y方向成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Z方向成為前後方向的方式而搭載。即,Z方向為光軸方向,圖中上側成為光軸方向光接收側(亦稱作「微距位置側)),下側成為光軸方向成像側(亦稱作「無限遠位置側」)。
相機模組A包括:在圓筒形狀的鏡頭鏡筒(lens barrel)內收容鏡頭而成的鏡頭部(省略圖示)、AF用及OIS用的鏡頭驅動裝置1、對藉由鏡頭部而成像的被攝物像進行拍攝的撮像部(省 略圖示)以及覆蓋整體的屏蔽殼體2等。
屏蔽殼體2為自光軸方向觀察的俯視時呈正方形狀的有蓋四方筒體,在上表面具有圓形的開口2a。鏡頭部(省略圖示)自所述開口2a面向外部。屏蔽殼體2固定在鏡頭驅動裝置1的OIS固定部20的基底構件23(參照圖6)。屏蔽殼體2具有導電性,與OIS固定部20的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電性連接而接地。
撮像部(省略圖示)包含撮像元件(省略圖示),配置在鏡頭驅動裝置1的光軸方向成像側。撮像元件(省略圖示)例如包含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型影像感測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型影像感測器等。撮像元件(省略圖示)對藉由鏡頭部(省略圖示)而成像的被攝物像進行拍攝。
圖4是鏡頭驅動裝置1的分解立體圖。如圖4所示,鏡頭驅動裝置1包括OIS可動部10、OIS固定部20以及支撐構件30等。
OIS可動部10是包含構成OIS用語音線圈馬達的OIS用磁鐵部,當抖動修正時在XY平面內擺動的部分。OIS固定部20是包含OIS用線圈部的部分。OIS可動部10包含AF用驅動部。
OIS可動部10與OIS固定部20隔開地配置在光軸方向光接收側,藉由支撐構件30而與OIS固定部20連結。具體而言,支撐構件30包含沿Z方向延伸的4根懸線(以下稱作「懸線30」)。 懸線30的一端(上端)固定在OIS可動部10(上側彈性支撐部13,參照圖5),另一端(下端)固定在OIS固定部20(線圈基板21,參照圖6)。OIS可動部10藉由懸線30而在XY平面內可擺動地受到支撐。4根懸線30之中的2根用以對AF用線圈部112(參照圖5)進行供電。再者,懸線30的根數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多於4根。
圖5是OIS可動部1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5所示,OIS可動部10包括AF可動部11、AF固定部12、上側彈性支撐部13以及下側彈性支撐部14等。AF可動部11是包含構成AF用語音線圈馬達的AF用線圈部,在對焦時沿光軸方向移動的部分。AF固定部12是包含AF用磁鐵部的部分。即,在鏡頭驅動裝置1的AF用驅動部中,是採用動圈(moving coil)方式。AF可動部11與AF固定部12隔開地配置在徑向內側,藉由上側彈性支撐部13以及下側彈性支撐部14而與AF固定部12連結。
AF可動部11包括鏡頭架111以及AF用線圈部112。
鏡頭架111是四方筒形狀的構件,藉由接著或螺合而將鏡頭部(省略圖示)固定在圓筒狀的鏡頭收容部111a內。鏡頭架111在鏡頭收容部111a的周面,具有上側凸緣部111b以及下側凸緣部111c。在夾於上側凸緣部111b與下側凸緣部111c之間的部分(以下稱作「線圈繞線部」),纏繞有AF用線圈部112。
鏡頭架111在鏡頭收容部111a的上部外周,即在與四角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固定上側彈性支撐部13的上彈簧固定部 111d。鏡頭架111包含自4個上彈簧固定部111d之中的位於對角的2個上彈簧固定部111d突出至徑向外側的捆紮部111e。
上側凸緣部111b的上表面111f成為用以對AF可動部11向光軸方向光接收側的移動進行限制的被卡止部(以下稱作「第1被卡止部111f」)。在下側凸緣部111c的下表面111g,固定有下側彈性支撐部14(以下稱作「下彈簧固定部111g」)。
鏡頭架111在鏡頭收容部111a的上部外周,即在與X方向相對向的位置以及與Y方向相對向的位置,具有較上側凸緣部111b及下側凸緣部111c更向徑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部111h。突出部111h成為用以對AF可動部11向光軸方向成像側的移動進行限制的被卡止部(以下稱作「第2被卡止部111h」)。
AF用線圈部112是對焦時被通電的空芯線圈,纏繞在鏡頭架111的線圈繞線部的外周面。AF用線圈部112的兩端被捆紮在鏡頭架111的捆紮部111e、捆紮部111e。
AF固定部12包含磁鐵架121以及磁鐵部122。在圖5中,是以將磁鐵部122安裝在磁鐵架121的狀態來表示,但是實際上,是在磁鐵架121中插入AF可動部11之後,安裝磁鐵部122。
磁鐵架121具有俯視時呈正方形的四方筒形狀。磁鐵架121的側壁彼此的4個連結部(沿Z方向的4條邊)是朝徑向內側呈圓弧狀凹陷而形成。在所述部分配置懸線30(以下稱作「線插通部121a」)。藉由設置線插通部121a,而避免在OIS可動部10進行擺動時,懸線30與磁鐵架121發生干擾。
如圖7A及圖7B中放大所示,線插通部121a的下部的內徑大於上部的內徑。此處,線插通部121a具有內徑自光軸方向成像側向光接收側連續地變小的圓錐台形狀。
懸線30的下部固定在線圈基板21,不追隨於磁鐵架121的擺動,故而與磁鐵架121的隔開距離會發生變化。因此,線插通部121a上的與懸線30的下部相對應的部分被大大切割,以防止在OIS可動部10進行擺動時磁鐵架121與懸線30發生干擾。
與此相對,懸線30的上部追隨於磁鐵架121的擺動而移動,故而可保持與磁鐵架121的隔開距離。因此,線插通部121a上的與懸線30的上部相對應的部分即使小亦無妨。藉由使線插通部121a的上部的內徑小於下部的內徑,可提高磁鐵架121的機械強度。因此,可縮小磁鐵架121的外形,進而可實現鏡頭驅動裝置1的小型化。
磁鐵架121在上部具有朝徑向內側呈環狀伸出的止動(stopper)部121b。在止動部121b中,與鏡頭架111的上彈簧固定部111d以及第2被卡止部111h相對應的部分被切割,從而AF可動部11可移動至較磁鐵架121的上表面更靠光軸方向光接收側的位置。當AF可動部11移動至光軸方向光接收側時,止動部121b抵接於鏡頭架111的第1被卡止部111f,由此對AF可動部11向光軸方向光接收側的移動進行限制。又,在止動部121b的上表面,載置有上側彈性支撐部13的臂部131c、臂部132c。磁鐵部122的上表面抵接於止動部121b的下表面。
在磁鐵架121的下表面121e,對下側彈性支撐部14進行固定(以下稱作「下彈簧固定部121e」)。磁鐵架121在上部的四角具有固定上側彈性支撐部13的上彈簧固定部121c。配置在上彈簧固定部121c上的梯形柱狀的上側凸台的周圍是較磁鐵架121的上表面(安裝上側彈性支撐部13的面)稍更凹陷而形成,當安裝有上側彈性支撐部13時,形成間隙(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的角部(與線插通部121a的上部連接設置的部分)延伸至較下部更靠外側的位置,且被切割成圓弧狀。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的切割成圓弧狀的部分構成線插通部121a的一部分。
磁鐵部122包含4個長方體狀的永久磁石。磁鐵部122是沿磁鐵架121的4個側壁的內面而配置。磁鐵部122是以形成沿徑向橫切AF用線圈部112的磁場的方式被磁化。例如,磁鐵部122的內周側被磁化成N極,外周側被磁化成S極。
利用磁鐵部122以及AF用線圈部112,構成AF用語音線圈馬達。在本實施形態中,磁鐵部122兼用作AF用磁鐵部及OIS用磁鐵部。
上側彈性支撐部13為例如包含鈹銅、鎳銅、不鏽鋼等的板彈簧,作為整體俯視時具有正方形狀。上側彈性支撐部13將AF固定部12(磁鐵架121)與AF可動部11(鏡頭架111)加以彈性連接。
上側彈性支撐部13包含以光軸為中心呈點對稱地配置 的2個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上側彈性支撐構件)。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分別包含2個彈簧部131、彈簧部132。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具有相同的構成,因此省略關於上側板彈簧13B的說明。
在上側板彈簧13A中,彈簧部131包括:固定在鏡頭架111的鏡頭架固定部131a、配置在自鏡頭架固定部131a旋轉90°的位置且固定在磁鐵架121的磁鐵架固定部131b、以及將鏡頭架固定部131a與磁鐵架固定部131b加以連結的臂部131c。又,鏡頭架固定部131a包含焊接於AF用線圈部112的端部的俯視時呈U字狀的線圈連接部131d。
同樣地,彈簧部132包括:固定在鏡頭架111的鏡頭架固定部132a、配置在自鏡頭架固定部132a旋轉90°的位置且固定在磁鐵架121的磁鐵架固定部132b、以及將鏡頭架固定部132a與磁鐵架固定部131b加以連結的臂部132c。
鏡頭架固定部131a、鏡頭架固定部132a在臂部131c的內側,藉由內側連結部133而連結。又,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架固定部132b在臂部132c的外側,藉由外側連結部134而連結。
鏡頭架固定部131a、鏡頭架固定部132a具有與鏡頭架111的上彈簧固定部111d相對應的形狀。藉由將鏡頭架固定部131a、鏡頭架固定部132a的固定孔嵌插至鏡頭架111的定位凸台,而對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相對於鏡頭架111進行定 位並加以固定。線圈連接部131d藉由焊接而與捆紮在鏡頭架111的捆紮部111e上的AF用線圈部112電性連接。
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架固定部132b具有與磁鐵架121的上彈簧固定部121c相對應的形狀。藉由將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架固定部132b的固定孔嵌插至上彈簧固定部121c的定位凸台,而對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相對於磁鐵架121進行定位並加以固定。又,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架固定部132b的頂角部131e、頂角部132e成為連接懸線30的線連接部(以下稱作「線連接部131e、線連接部132e」)。
線連接部131e、線連接部132e位於磁鐵架121的線插通部121a的光軸方向光接收側。在將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安裝在磁鐵架121的狀態下,線連接部131e、線連接部132e與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之間形成間隙。在所述間隙內配置減震材料。又,線連接部131e、線連接部132e具有容易彈性變形的形狀。藉由線連接部131e、線連接部132e與懸線30的撓曲,落下時的衝擊被吸收。因此,可有效防止懸線30因落下衝擊而產生塑性變形或斷裂。
臂部131c、臂部132c分別將鏡頭架固定部131a與磁鐵架固定部131b、鏡頭架固定部132a與磁鐵架固定部132b加以連結。臂部131c、臂部132c形成為圓弧狀,當AF可動部11移動時產生彈性變形。
下側彈性支撐部14是與上側彈性支撐部13同樣地例如 包含鈹銅、鎳銅、不鏽鋼等的板彈簧(以下稱作「下側板彈簧14」)。下側彈性支撐部14將AF固定部12(磁鐵架121)與AF可動部11(鏡頭架111)加以彈性連接。
下側板彈簧14(下側彈性支撐構件)包含4個彈簧部141~彈簧部144。彈簧部141包括:鏡頭架固定部141a,固定在鏡頭架111;磁鐵架固定部141b,配置在自鏡頭架固定部141a旋轉90°的位置且固定在磁鐵架121;以及臂部141c,將鏡頭架固定部141a與磁鐵架固定部141b加以連結。彈簧部142~彈簧部144亦具有相同的構成。
鏡頭架固定部141a、鏡頭架固定部142a、鏡頭架固定部143a、鏡頭架固定部144a是藉由連結部145而將相鄰的鏡頭架固定部彼此加以連結,且作為整體,具有與鏡頭架111的下彈簧固定部111g相對應的形狀。藉由將鏡頭架固定部141a~鏡頭架固定部144a的固定孔嵌插至鏡頭架111的定位凸台,而對下側板彈簧14相對於鏡頭架111進行定位並加以固定。
磁鐵架固定部141b、磁鐵架固定部142b、磁鐵架固定部143b、磁鐵架固定部144b具有與磁鐵架121的下彈簧固定部121e相對應的形狀。藉由將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架固定部132b的固定孔嵌插至上彈簧固定部121c的定位凸台,而對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相對於磁鐵架121進行定位並加以固定。
當對OIS可動部10(AF用驅動部)進行組裝時,首先,將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的磁鐵架固定部131b、磁鐵 架固定部132b安裝在磁鐵架121的上彈簧固定部121c。又,將下側板彈簧14的鏡頭架固定部141a~鏡頭架固定部144a安裝在鏡頭架111的下彈簧固定部111g。
其次,將鏡頭架111自光軸方向成像側嵌插至磁鐵架121。此時,將鏡頭架111的上彈簧固定部111d以及第2被卡止部111h嵌入至磁鐵架121的止動部121b的缺口內。然後,將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的鏡頭架固定部131a、鏡頭架固定部132a安裝在鏡頭架111的上彈簧固定部111d。將線圈連接部131d焊接至捆紮在鏡頭架111的捆紮部111e上的AF用線圈部112的兩端,而加以電性連接。又,將下側板彈簧14的磁鐵架固定部141b~磁鐵架固定部144b安裝在磁鐵架121的下彈簧固定部121e。
其次,自光軸方向成像側將磁鐵部122插入,並接著於磁鐵架121。如此來組裝OIS可動部10(AF用驅動部)。
圖6是OIS固定部2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6所示,OIS固定部20包括線圈基板21、感測器基板22、基底構件23以及位置檢測部24等。
線圈基板21是俯視時呈正方形狀的基板,在中央具有圓形的開口21a。線圈基板21在四角具有被插入懸線30的另一端(下端)的線固定孔21b。又,線圈基板21在開口21a的周緣部,在與對角方向交叉的位置具有定位孔21c。
線圈基板21在沿光軸方向與磁鐵部122相對向的位置 具有OIS用線圈部211。OIS用線圈部211包含與磁鐵部122相對應的4個OIS線圈211A~OIS線圈211D。以自磁鐵部122的底面輻射的磁場沿Z方向橫切OIS線圈211A~OIS線圈211D的各自的長邊部分的方式,來設定OIS用線圈部211以及磁鐵部122的大小及配置。利用磁鐵部122及OIS用線圈部211構成OIS用語音線圈馬達。
感測器基板22是與線圈基板21同樣地俯視時呈正方形狀的基板,在中央具有圓形的開口22a。感測器基板22在開口22a的周緣部,在與線圈基板21的定位孔21c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定位孔22b。感測器基板22在沿Y方向的兩條邊,具有向下方彎曲而形成的控制端子部223、控制端子部224。感測器基板22在沿X方向的兩條邊(與Y方向相對向的兩條邊),分別具有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與屏蔽殼體2電性連接。
接地端子部221包含突出至外側,並向下方彎曲而形成且長度不同的2個接地端子221A、接地端子221B(以下稱作「第1接地端子221A」「第2接地端子221B」)。同樣地,接地端子部222包含突出至外側,向下方彎曲而形成且長度不同的2個接地端子222A、接地端子222B(以下稱作「第3接地端子222A」「第4接地端子222B」)。即,配置在相同的邊上的接地端子彼此具有各不相同的長度。
此處,是設為第1接地端子221A及第3接地端子222A 長,而第2接地端子221B及第4接地端子222B短。即,與Y方向相對向而配置的接地端子彼此具有相等的長度。再者,亦可設為朝向Y方向而配置的接地端子彼此具有不同的長度。
第1接地端子221A的長度是以如下方式而設定:即使第1接地端子221A朝向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的突出長度L1(參照圖8)因將感測器基板22安裝至基底構件23時的安裝公差而變短,亦可充分確保與屏蔽殼體2的接觸面積。又,以如下方式而設定:即使第1接地端子221A朝向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的突出長度變長,亦收容在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內(不觸碰到基底構件23的側面23d)。關於第3接地端子222A亦相同。
第2接地端子221B的長度是以如下方式而設定:即使第2接地端子221B朝向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突出長度L2(參照圖8)因將感測器基板22安裝至基底構件23時的安裝公差而變長,亦可充分確保與基底構件23的緣部(即側面23d)的隔開距離。又,亦可以如下方式而設定:即使第2接地端子221B朝向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突出長度變短,亦露出於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關於第4接地端子222B亦相同。
感測器基板22包含用以對AF用線圈部112以及OIS用線圈部211進行供電的電源線(省略圖示)、自位置檢測部24輸出的檢測信號用的信號線(省略圖示)。在感測器基板22的下表面,配置有對XY平面上的OIS可動部10的位置進行檢測的位置檢測部24。
位置檢測部24包含例如利用霍爾效應對磁場進行檢測的霍爾元件(Hall component)24A、霍爾元件24B(磁性感測器)。霍爾元件24A、霍爾元件24B在感測器基板22的下表面的相鄰的兩條邊上,配置在各自的大致中央。藉由利用霍爾元件24A、霍爾元件24B對由磁鐵部122形成的磁場進行檢測,可對XY平面上的OIS可動部10的位置進行特定。再者,亦可設為與磁鐵部122不同地,將位置檢測用磁石配置在OIS可動部10。
基底構件23是與線圈基板21同樣地俯視時呈正方形狀的構件,在中央具有圓形的開口23a。基底構件23在開口23a的周緣部,在與線圈基板21的定位孔21c以及感測器基板22的定位孔22b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定位凸台23b。又,基底構件23在開口23a的周緣部,在與霍爾元件24A、霍爾元件24B相對應的位置具有霍爾元件收容部23e。
基底構件23在周緣部的沿Y方向的兩條邊上,在與感測器基板22的控制端子部223、控制端子部224相對應的位置,具有較側面23d更凹陷而形成的控制端子收容部233、控制端子收容部234。又,基底構件23在周緣部的沿X方向的兩條邊上,在與感測器基板22的接地端子221、接地端子222相對應的位置,具有較側面23d更凹陷而形成的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
接地端子收容部231包括配置有第1接地端子221A的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以及配置有第2接地端子221B的第2 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同樣地,接地端子收容部232包括配置有第3接地端子222A的第3接地端子收容部232A、以及配置有第4接地端子222B的第4接地端子收容部232B。
第1接地端子221A~第4接地端子222B分別沿突出部23c配置在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第4接地端子收容部232B。第1接地端子221A~第4接地端子222B形成為相對於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第4接地端子收容部232B的基準面突起的狀態。由此,第1接地端子221A~第4接地端子222B與基底構件23的側面23d齊平。
基底構件23在包含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的兩條邊上,在除了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以外的部分,具有載置屏蔽殼體2的殼體載置部23f。殼體載置部23f是使殼體載置面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當載置有屏蔽殼體2時形成接著劑注入口23g(參照圖2)。
當對OIS固定部20進行組裝時,首先,藉由焊接而將線圈基板21與感測器基板22加以接著。由此,將OIS用線圈部211與感測器基板22的電源線(省略圖示)加以電性連接。藉由此時的安裝公差,基底構件23的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中的接地端子221、接地端子222的突出長度發生變化。
其次,將線圈基板21的定位孔21c以及感測器基板22的定位孔22b嵌插至基底構件23的定位凸台23b,將線圈基板21以及感測器基板22載置在基底構件23。藉由使感測器基板22的 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卡合於基底構件23的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且使控制端子部223、控制端子部224卡合於控制端子收容部233、控制端子收容部234,而將線圈基板21以及感測器基板22固定在基底構件23。如此來組裝OIS固定部20。
此處,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形成為與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的緣部,即與基底構件23的側面23d隔開的狀態。圖8表示其中一個接地端子部221的向基底構件23的安裝狀態。如圖8所示,第1接地端子221A朝向基底構件23的突出長度L1與第2接地端子221B朝向基底構件23的突出長度L2不同。
當感測器基板22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整體向Y方向基端側(基底構件23的接地端子收容部232側)偏離時,第1接地端子221A朝向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的突出長度L1(參照圖8)以及第2接地端子221B朝向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突出長度L2(參照圖8)變短。此時,第2接地端子221B與屏蔽殼體2的接觸面積變小。因此,第2接地端子221B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容易被破壞。另一方面,第1接地端子221A與屏蔽殼體2的接觸面積雖然變小,但得到充分確保。因此,在第1接地端子221A與屏蔽殼體2之間可確保良好的導通狀態。
又,當感測器基板22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整體向Y方向前端側(基底構件23的接地端子收容部231側)偏離時,第 1接地端子221A朝向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的突出長度L1以及第2接地端子221B朝向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突出長度L2變長。此時,第1接地端子221A的前端形成為靠近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的緣部(即側面23d)的狀態,從而有接著劑進入至第1接地端子221A與屏蔽殼體2之間而局部地被絕緣的可能。因此,第1接地端子221A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容易被破壞。另一方面,即使突出長度L2變長,第2接地端子221B的前端亦形成為與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緣部充分隔開的狀態。因此,接著劑進入至第2接地端子231B與屏蔽殼體2之間的可能性少,從而在第2接地端子221B與屏蔽殼體2之間可確保良好的導通狀態。
如上所述,即便接地端子的突出長度因安裝公差而發生變化,因此其中一個接地端子(例如第1接地端子221A)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容易被破壞,亦可確保另一個接地端子(例如第2接地端子221B)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因此,鏡頭驅動裝置1成為對落下衝擊等具有耐受性的可靠性高的裝置。
關於第3接地端子222A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以及第4接地端子222B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可謂亦相同。如上所述,在周緣部的相對向的兩條邊的各條邊上,配置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第1接地端子221A及第2接地端子221B、第3接地端子222A及第4接地端子222B),由此可進一步提高鏡頭驅動裝置1的可靠性。
當對鏡頭驅動裝置1進行組裝時,將懸線30的一端(上端)插通至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的線連接部131e,並藉由焊接而加以固定。由此,將懸線30與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加以電性連接。
又,將懸線30的另一端(下端)插通至線圈基板21的線固定孔21b,並藉由焊接而加以固定。由此,將懸線30與感測器基板22的電源線加以電性連接。可經由懸線30以及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對AF用線圈部112進行供電。
又,以包圍懸線30的方式,在磁鐵架121的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包含線插通部121a的上部)配置減震材料(省略圖示)。減震材料介於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與磁鐵架121之間。藉由使減震材料(省略圖示)介於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與磁鐵架121之間,而使不需要的共振(高階共振模式)的產生得到抑制,因此可確保動作的穩定性。減震材料可使用分注器(dispenser),容易地塗佈在減震材料配置部121d。作為減震材料,例如可應用紫外線硬化性的矽氧凝膠(silicone gel)。
在鏡頭驅動裝置1中,以屏蔽殼體2的下部內周面抵接於感測器基板22的接地端子221、接地端子222的方式,而安裝屏蔽殼體2。具體而言,在基底構件23的殼體載置部23f載置屏蔽殼體2,並自接著劑注入口23g流入接著劑。所流入的接著劑藉由毛細管現象,而遍布於屏蔽殼體2與基底構件23的側面23d之間,從而將兩者加以接著。此時,接著劑的進入會在接地端子收 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與側面23d的階差部被阻擋,因此接著劑不會流入至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藉由調整所注入的接著劑的量,可容易地防止接著劑流入至接地端子收容部231、接地端子收容部232。
在鏡頭驅動裝置1中,當對OIS用線圈部211進行通電時,藉由磁鐵部122的磁場與流入至OIS用線圈部211的電流的相互作用,而在OIS用線圈部211內產生勞侖茲力(弗萊明左手定則(Fleming's left-hand rule))。勞侖茲力的方向是與磁場的方向(Z方向)及流入至OIS用線圈部211的長邊部分的電流的方向(X方向或Y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或X方向)。OIS用線圈部211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會作用至磁鐵部122。所述反作用力成為OIS用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包含磁鐵部122的OIS可動部10在XY平面內擺動,而進行抖動修正。
又,在鏡頭驅動裝置1中,對AF用線圈部112進行通電後,藉由磁鐵部122的磁場與流入至AF用線圈部112的電流的相互作用,而在AF用線圈部112內產生勞侖茲力。勞侖茲力的方向是與磁場的方向(X方向或Y方向)及流入至AF用線圈部112的電流的方向(Y方向或X方向)正交的方向(Z方向)。磁鐵部122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會作用至AF用線圈部112。所述反作用力成為AF用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包含AF用線圈部112的AF可動部11沿光軸方向移動,而進行對焦。
此處,在不進行對焦的無通電時,AF可動部11形成為 藉由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以及下側板彈簧14,而懸掛在無限遠位置與微距位置之間的狀態(以下稱作「基準狀態」)。即,在OIS可動部10中,AF可動部11(鏡頭架111)藉由上側板彈簧13A、上側板彈簧13B以及下側板彈簧14,在相對於AF固定部12(磁鐵架121)而定位的狀態下,可位移地彈性支撐在Z方向兩側。
當進行對焦時,對應於使AF可動部11自基準狀態向微距位置側移動,或向無限遠位置側移動,來對電流的方向進行控制。又,對應於AF可動部11的移動距離,來控制電流的大小。
如上所述,鏡頭驅動裝置1包括:OIS用驅動部(驅動部),包含配置有鏡頭部(省略圖示)的OIS可動部10(可動部)以及固定OIS可動部10的OIS固定部20(固定部);基底構件23,俯視時具有矩形狀,在周緣部安裝屏蔽殼體2且藉由接著劑而將周緣部的側面23d與屏蔽殼體2的下部內周面加以接著;以及接地端子部221(第1接地端子部),配置在基底構件23,與屏蔽殼體2電性連接。基底構件23在周緣部的第1邊具有較側面23d更凹陷而形成的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以及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接地端子部221一體地安裝在基底構件23的周緣部的第1邊。接地端子部221包含與側面23d隔開地配置在第1接地端子收容部231A及第2接地端子收容部231B的各個上且長度不同的第1接地端子221A及第2接地端子221B。
根據鏡頭驅動裝置1,一體地安裝在基底構件23的周緣 部的第1邊上的接地端子部221包含長度不同的第1接地端子221A以及第2接地端子221B,因此即使其中一個接地端子(例如第1接地端子221A)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成為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容易被破壞的位置,另一個接地端子(例如第2接地端子221B)的安裝位置亦可保持在能夠確保與屏蔽殼體2的導通狀態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接地端子的安裝位置因安裝公差而發生偏離時,亦可確保屏蔽殼體2與接地端子部221的導通狀態,故而鏡頭驅動裝置1的可靠性顯著提高。
以上,已根據實施形態對本發明者所開發的發明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而可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進行變更。
例如,在實施形態中,已對具有AF功能以及OIS功能的鏡頭驅動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可應用於具備AF功能的鏡頭驅動裝置或具有OIS功能的鏡頭驅動裝置,即,可應用於包含對鏡頭部進行驅動的驅動部(AF用驅動部或OIS用驅動部),且在配置有接地端子的基底構件安裝有屏蔽殼體的鏡頭驅動裝置。
又,例如,在實施形態中,是在基底構件23的周緣部,在與Y方向相對向的兩條邊,分別配置有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但只要在至少周緣部的一條邊,一體地配置有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即可。又,在實施形態中,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是一體地安裝在基底構件23,但接地端子部221、接地端子部222亦可單獨地安裝在基底構件23。
在實施形態中,舉出付帶相機的行動終端即智慧型電話作為包含相機模組A的相機搭載裝置的一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作為資訊機器或運輸機器的相機搭載裝置。所謂作為資訊機器的相機搭載裝置,是指包含相機模組以及對由相機模組獲得的圖像資訊進行處理的控制部的資訊機器,例如包括付帶相機的行動電話、筆記型個人電腦(note personal computer)、平板終端(tablet terminal)、攜帶型遊戲機、網路(web)相機、付帶相機的車載裝置(例如,後方監視器(back monitor)裝置、行車記錄器(drive recorder)裝置)。又,所謂作為運輸機器的相機搭載裝置,是指包含相機模組以及對由相機模組獲得的圖像進行處理的控制部的運輸機器,例如包括汽車。
圖9A及圖9B是表示作為搭載車載用相機模組VC(Vehicle Camera)的相機搭載裝置的汽車C的圖。圖9A是汽車C的前視圖,圖9B是汽車C的後方立體圖。汽車C搭載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相機模組A作為車載用相機模組VC。如圖9A及圖9B所示,車載用相機模組VC例如朝向前方安裝在前面玻璃(front glass),或朝向後方安裝在後門(rear gate)。所述車載用相機模組VC用作後監視器用、行車記錄器用、防撞控制用、自動駕駛控制用等。
應認為此次所揭示的實施形態在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不具有限制性。本發明的範圍是由申請專利範圍而非所述說明來表示,且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同等的含義及範圍內的所有變 更。

Claims (7)

  1. 一種鏡頭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驅動部,包含配置有鏡頭部的可動部及固定所述可動部的固定部;基底構件,俯視時具有矩形狀,在周緣部的外側安裝屏蔽殼體且藉由接著劑而將所述周緣部的側面與所述屏蔽殼體的下部內周面加以接著;以及接地端子部,配置在所述基底構件,與所述屏蔽殼體電性連接,所述基底構件在所述周緣部的第1邊,具有較所述側面更凹陷而形成的多個第1端子收容部,所述接地端子部包括一體地安裝在所述第1邊的第1接地端子部,所述第1接地端子部包括與所述側面隔開地配置在所述多個第1端子收容部的各個上、與所述屏蔽殼體接觸且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在所述第1接地端子部的多個所述接地端子的長度方向上,在所述接地端子與對應的所述第1端子收容部的緣部之間形成所述接著劑進入的空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驅動裝置,其中所述基底構件在與所述第1邊相對向的第2邊,具有較所述側面更凹陷而形成的多個第2端子收容部,所述接地端子部包括一體地安裝在所述第2邊的第2接地端子部,所述第2接地端子部包括與所述側面隔開地配置在形成於所述第2邊的所述多個第2端子收容部的各個上、與所述屏蔽殼體接觸且長度不同的多個接地端子,在所述第2接地端子部的多個所述接地端子的長度方向上,在所述接地端子與對應的所述第2端子收容部的緣部之間形成所述接著劑進入的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鏡頭驅動裝置,其中將所述第1接地端子部及所述第2接地端子部一體地安裝在所述基底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鏡頭驅動裝置,其中所述驅動部包括自動對焦用驅動部,所述自動對焦用驅動部包括:自動對焦用線圈部,配置在所述鏡頭部的周圍;以及自動對焦用磁鐵部,與所述自動對焦用線圈部在徑向上隔開地配置,且所述自動對焦用驅動部藉由利用包含所述自動對焦用線圈部及所述自動對焦用磁鐵部的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相對於包含所述自動對焦用線圈部及所述自動對焦用磁鐵部中的任意一個的所述固定部,使包含所述自動對焦用線圈部及所述自動對焦用磁鐵部中的任意另一個的所述可動部沿光軸方向移動,來自動進行對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鏡頭驅動裝置,其中所述驅動部包括抖動修正用驅動部,所述抖動修正用驅動部包含:抖動修正用磁鐵部,配置在所述可動部;以及抖動修正用線圈部,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且所述抖動修正用驅動部藉由利用包含所述抖動修正用線圈部及所述抖動修正用磁鐵部的語音線圈馬達的驅動力,使所述可動部相對於所述固定部在與光軸方向正交的平面內擺動而進行抖動修正。
  6. 一種相機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驅動裝置;鏡頭部,安裝在所述可動部;撮像部,對藉由所述鏡頭部而成像的被攝物像進行拍攝;以及屏蔽殼體,安裝在所述基底構件。
  7. 一種相機搭載裝置,為資訊機器或運輸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相機模組。
TW104143683A 2014-12-26 2015-12-25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660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5990 2014-12-26
JP2014265990A JP6492654B2 (ja) 2014-12-26 2014-12-26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024A TW201626024A (zh) 2016-07-16
TWI660211B true TWI660211B (zh) 2019-05-21

Family

ID=5614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3683A TWI660211B (zh) 2014-12-26 2015-12-25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1956B2 (zh)
EP (1) EP3239755B1 (zh)
JP (1) JP6492654B2 (zh)
KR (1) KR102470879B1 (zh)
CN (1) CN107111093B (zh)
TW (1) TWI660211B (zh)
WO (1) WO20161037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630B (zh) * 2015-11-20 2017-04-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
US10924675B2 (en) 2016-03-11 2021-02-16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US11956544B2 (en) 2016-03-11 2024-04-09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US10437023B2 (en) 2016-03-28 2019-10-08 Apple Inc. Folded lens system with three refractive lenses
US10890734B1 (en) 2017-03-29 2021-01-12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for lens and sensor shifting
US11223752B2 (en) * 2017-04-06 2022-01-11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having extended support members for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US11106000B2 (en) * 2017-05-17 2021-08-31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JP7023061B2 (ja) * 2017-07-13 2022-02-2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0863094B2 (en) 2017-07-17 2020-12-08 Apple Inc. Camera with image sensor shifting
JP7007553B2 (ja) * 2017-07-31 2022-01-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6993567B2 (ja) * 2017-09-29 2022-02-0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7096484B2 (ja) * 2018-03-07 2022-07-06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8681025A (zh) * 2018-07-04 2018-10-1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US11122205B1 (en) 2018-09-14 2021-09-14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assembly with sensor shift flexure arrangement
US11575835B2 (en) 2020-09-24 2023-02-07 Apple Inc. Multi-axis image sensor shifting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2344Y (zh) * 2009-05-15 2010-02-10 东莞市盈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镜头驱动模组
CN10203600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定人物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
US8115856B2 (en) * 2008-03-25 2012-02-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mera module
JP2014160196A (ja) * 2013-02-20 2014-09-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6844B1 (ko) * 2006-12-14 2008-03-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이미지센서 모듈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모듈
JP4413956B2 (ja) * 2007-08-21 2010-02-10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機
JP2010061030A (ja) * 2008-09-05 2010-03-18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061031A (ja) * 2008-09-05 2010-03-18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008447B1 (ko) 2009-10-06 2011-01-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5385761B2 (ja) * 2009-11-10 2014-01-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2015995A (ja) * 2010-05-31 2012-01-19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5414B2 (ja) * 2010-06-08 2015-07-2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1741817B1 (ko) * 2010-07-19 2017-05-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JP2012047906A (ja) * 2010-08-25 2012-03-08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105201A (ja) * 2010-11-12 2012-05-31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029821A (ja) * 2011-06-21 2013-02-07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5849483B2 (ja) * 2011-07-15 2016-01-2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821356B2 (ja) * 2011-07-15 2015-11-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849830B2 (ja) 2012-03-30 2016-02-0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2013165402A (ja) * 2012-02-10 2013-08-22 Sharp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WO2014049963A1 (ja) * 2012-09-28 2014-04-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26668A (ja) 2012-12-26 2014-07-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2016130746A (ja) * 2013-05-01 2016-07-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5856B2 (en) * 2008-03-25 2012-02-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mera module
CN201402344Y (zh) * 2009-05-15 2010-02-10 东莞市盈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镜头驱动模组
CN10203600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定人物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
JP2014160196A (ja) * 2013-02-20 2014-09-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093A (zh) 2017-08-29
CN107111093B (zh) 2020-01-03
US10451956B2 (en) 2019-10-22
KR20170095901A (ko) 2017-08-23
US20170351158A1 (en) 2017-12-07
TW201626024A (zh) 2016-07-16
EP3239755A1 (en) 2017-11-01
EP3239755A4 (en) 2018-08-22
KR102470879B1 (ko) 2022-11-25
WO2016103701A1 (ja) 2016-06-30
JP2016126119A (ja) 2016-07-11
EP3239755B1 (en) 2019-12-11
JP6492654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211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660210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654460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644139B (zh) 鏡頭驅動裝置、照相機模組以及具照相機的攜帶式終端
TWI658300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KR102533437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JPWO2018100646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