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957B -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8957B
TWI658957B TW107134755A TW107134755A TWI658957B TW I658957 B TWI658957 B TW I658957B TW 107134755 A TW107134755 A TW 107134755A TW 107134755 A TW107134755 A TW 107134755A TW I658957 B TWI658957 B TW I6589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ever assembly
frame
fix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4329A (zh
Inventor
Wen-Liang Chen
陳文亮
Hsiang-Tai Cheng
鄭翔太
Chang-Yu Wang
汪長宇
Ya-ning CHEN
陳雅寧
Original Assignee
Shu-Te University
樹德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Te University, 樹德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Shu-T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TW107134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895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9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4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329A/zh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種移動載具,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機構以及承載組件。第一支架包含第一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的第一框架,第二支架包含第二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的第二框架。鉸接機構是連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與第二操作桿組件之間,使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可彼此靠近而形成收納模式或隔開以進入使用模式。承載組件包含轉動連接成串的複數板件,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形成為具有至少兩組定位部的載架以定位承載組件,並可就各組定位部的配置而收縮或伸展承載組件的複數板件。

Description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移動載具,特別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自古以來,人類發展出各式人力載具來進行短程的貨物運輸或提供給人員搭乘。現在代表性的載具有載貨的推車、助行器、供行動不便或病人乘坐的輪椅以及嬰童用的推車等。
以家庭使用而言,當有孩子出生時,父母都會考慮購買嬰兒推車,然而當孩子長大以後,嬰兒推車就漸無使用的時機,為避免佔用家中空間,最終都會走上被丟棄的命運,這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此外,若家中同時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腿受傷需要復健的人以及嬰幼兒時,必須同時購買嬰童推車、輪椅或助行器,如此一來,將造成高額的花費,且在這些移動載具過了使用時機時,又造成家中空間被佔用而不得不丟棄的循環中。
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多適性的移動載具,乃成現今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用途的移動載具,以解決先前技術中需要就各種用途購置各類載具,所造成的高花費。此外,相較先前技術中依照不同 用途的多台移動載具佔用的大量空間,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可為單台且可進一步的收縮體積,相較習知技術也大為節省所需的存放空間。
本發明所提供的移動載具包括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機構以及承載組件。第一支架包含第一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的第一框架,第二支架包含第二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的第二框架。鉸接機構是連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與第二操作桿組件之間,使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可彼此靠近而形成收納模式或隔開以進入使用模式。承載組件包含轉動連接成串的複數板件,承載組件包含轉動連接成串的複數板件,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形成為具有至少兩組定位部的載架以定位承載組件,並可就各組定位部的配置而收縮或伸展承載組件的複數板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承載組件移除於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時,本發明的移動載具可作為助行器,使用者可站在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並扶握於第一操作桿組件及第二操作桿組件而行走。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框架包含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的底端的第一支撐桿以及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中段的第二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大致呈水平,而第二支撐桿包含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中段的第一水平桿部,且第二框架包含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的底端的第三支撐桿以及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中段的第四支撐桿,其中第三支撐桿大致呈水平,而第四支撐桿包含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中段的第二水平桿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桿於內側兩端設置有第一定位部,且第一支撐桿於內側兩端設置有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是定位承載組件的收合狀態下的四個角落,使本發明的移動載具成為一載貨推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二支撐桿的第一水平桿部內側設有第一承托部,第四支撐桿的第二水平桿部內側設有第二承托部,其中承載組件依轉動連接順序包含一踏板、轉動連接於踏板的一托腿板、轉動連接於托腳板的一乘坐板以及轉動連接於乘坐板的一靠背板,其中踏板是以一側邊的兩角落分別定位於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托腳板大致垂直翻折於該踏板,乘坐板是供置放於第一承托部及第二承托部上,靠背板大致垂直翻折於乘坐板且位於第一操作桿組件與該第二操作桿組件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本發明的移動載具可作為嬰童推車或輪椅。
本發明的移動載具因具有可拆裝的承載組件搭配第一及第二框架上的定位部,因此可自由地在嬰童推車或輪椅、載貨推車與或助行器之間作功能的轉換,相較先前技術中必須採購多台載具的高花費,具有節省費用的功效。
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因具有多用途,因此無須存放多台不同功能的移動載具在家中或營業場所,且本發明的移動載具更可藉由鉸接機構收合成更小的體積,以改善先前技術中多台移動載具佔用大量空間的問題。即使已無嬰童推車、助行器或輪椅等需求,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也可存放作為經常會使用到的載貨推車。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101‧‧‧第一支架
102‧‧‧第一操作桿組件
102a‧‧‧第一把手
102b‧‧‧第一主桿
120c‧‧‧第一握持部
102d‧‧‧第一套接部
103‧‧‧第二支架
104‧‧‧第一框架
105‧‧‧第二支撐桿
106‧‧‧第二操作桿組件
106a‧‧‧第二把手
106b‧‧‧第二主桿
106c‧‧‧第二握持部
106d‧‧‧第二套接部
107‧‧‧第一支撐桿
108‧‧‧第二框架
109‧‧‧第四支撐桿
110‧‧‧鉸接機構
111‧‧‧第三支撐桿
112‧‧‧承載組件
112a‧‧‧踏板
112b‧‧‧靠腿板
112c‧‧‧乘坐板
112d‧‧‧靠背板
112e‧‧‧卡勾
113‧‧‧第一滑接件
114‧‧‧第一水平桿部
115‧‧‧第二滑接件
116‧‧‧第一彎折桿部
117‧‧‧第一固接件
118‧‧‧第二彎折桿部
119‧‧‧第二固接件
121‧‧‧作動桿
123‧‧‧第一斜桿
125‧‧‧第二斜桿
120‧‧‧第二水平桿部
124a、122a‧‧‧三面式的包角鐵
124b、122b‧‧‧U形包角鐵
126‧‧‧第一承托部
128‧‧‧第二承托部
140‧‧‧前輪
141‧‧‧後輪
150‧‧‧煞車器
152、153‧‧‧煞車桿
A‧‧‧第一鉸接點
B‧‧‧第二鉸接點
圖1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在使用狀態下,結合收合的承載組件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去除承載組件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在使用狀態下,結合展開的承載組件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的鉸接機構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5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的一收納模式示意圖。
請參閱圖1,是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在使用狀態下,結合收縮的承載組件的一實施例示意圖。本發明的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包含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3、鉸接機構110以及承載組件112。第一支架101包含第一操作桿組件102以及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的第一框架104。第二支架103包含第二操作桿組件106以及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的第二框架108。鉸接機構110是連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與第二操作桿組件106之間,使第一支架101與第二支架103可彼此靠近而形成收納模式或以一個距離分開以進入使用模式。承載組件112可包含可收合或展開的複數板件,承載組件112的第一框架101及第二框架103可形成為具有至少兩組定位部的載架以定位不同狀態的承載組件112,以對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作功能轉換。就圖1而言,承載組件112是在一收合狀態下組裝於第一框架101及第二框架103的底部,使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成為載貨推車。
第一支架101的第一框架104的底部兩端可分別軸接有前輪140及稍大於前輪的後輪141。第二支架103的第二框架108的底部兩端亦可分別軸接有前輪140及稍大於前輪的後輪141。兩個後輪141的輪軸可設有緩衝器(圖未示出),以提供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移動時的穩定度。
請參閱圖2並同時參考圖1,圖2是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去除承載組件的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一框架104包含固接於第一操 作桿組件102的底端且大致呈水平的第一支撐桿107以及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中段的第二支撐桿105。第二支撐桿105包含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中段的第一水平桿部114以及由第一水平桿部114一體彎折的第一彎折桿部116,且第一彎折桿部116的末端是固接於第一支撐桿107。相似於第一框架104,第二框架108包含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的底端且大致呈水平的第三支撐桿111以及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的中段的第四支撐桿109。第四支撐桿109包含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中段的第二水平桿部120以及由第二水平桿部120一體彎折的第二彎折桿部118,且第二彎折桿部118的末端是固接於第三支撐桿111。上述及後續段落所指的固接可為螺絲鎖固、焊接或其他現有的固接手段。
第一操作桿組件102可包含固接於該第一框架104的第一主桿102b及第一把手102a,而第一把手102a包含套接於第一主桿102b的第一套接部102d與彎折於第一套接部102d的第一握持部102c。第一套接部102d與第一主桿102b可具有圓形截面,使第一把手102a可相對第一主桿102b轉動。
相似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第二操作桿組件106可包含固接第二框架108的第二主桿106b及第二把手106a,而第二把手106a包含套接於第二主桿106b的第二套接部106d與彎折於第二套接部106d的第二握持部106c,第二套接部106d與第二主桿106b具有圓形截面,使第二把手106a可相對第二主桿106b轉動。使用者可依喜好調整第一把手102a及第二把手106a的角度,例如可調整為如圖中第一把手102a與第二把手106a的末端彼此相對且連接成單一把手的形式。第一把手102a與第二把手106a也可轉動至相互平行的角度。當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要做為助行器使用時,可將第一把手102a與第二把手106a的末端轉動至朝向使用者的方向以便使用者扶握。
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可配置有煞車器150。煞車器150可固定於第一支撐桿107與第二支撐桿111並以煞車線(圖未示)連動於設置於第一把手102a的煞車桿152與第二把手106a的煞車桿153。當使用者握緊煞車桿152、153,煞車器150會轉動而使得煞車器150的煞車皮接觸後輪141而達成煞車的目的。
第一框架104與第二框架108可分別具有定位部,以定位圖1中的承載組件112的不同狀態。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框架104的底部內側的兩端,即第一支撐桿107的底部內側的兩端可固接有第一定位部,而第一定位部可包含設置於前輪140上方的三面式的包角鐵124a以及設置於後輪141上方的U形包角鐵124b。同樣地,第二框架108的底部內側的兩端,即第三支撐桿111的底部內側的兩端可固接有第二定位部,而第二定位部可包含設置於前輪140上方的三面式的包角鐵122a以及設置於後輪141上方的U形包角鐵122b。U形包角鐵124b及122b的空隙寬度可大致對應承載組件112收合後的厚度。實際使用時,可先將承載組件112的一側置入U形包角鐵124b及122b後,再將承載組件112的另一側順勢置放於包角鐵124a及122a上,即可使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作為一載貨的推車。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框架104的第二支撐桿105及第二框架108的第四支撐桿109可作為實現本發明的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作為乘坐載具的機構。第二支撐桿105的第一水平桿部114內側可設有第一承托部126,第四支撐桿109的第二水平桿部120內側可設有第二承托部128。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承托部126可為固接於第一水平桿部114底部的複數承托片,第二承托部128可為固接於第第二水平桿部120底部的複數承托片。
請參閱圖3並配合參考圖1及圖2,圖3是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在使用狀態下,結合展開的承載組件112的一實施例示意圖。承載組件112依轉動連接的順序包含有踏板112a、轉動連接於踏板112a的托腿板112b、轉動連接於托腳板112b的乘坐板112c以及轉動連接於乘坐板112c的靠背板112d,且踏板112a、托腿板112b、乘坐板112c以及靠背板112d可為四個尺寸相同的正方體板件,並藉由例如是鉸練的元件彼此轉動地相連。踏板112a與靠背板112d可為金屬材質,托腿板112b以及乘坐板112c可為木質材料。配合參閱圖1的收合狀態中的承載組件112,此時踏板112a是覆蓋於托腿板112b,而靠背板112d是覆蓋於乘坐板112c,以避免載貨時刮傷木質的乘坐板112c及托腿板112b。
如圖3所示並配合參閱圖2,踏板112a、托腿板112b、乘坐板112c以及靠背板112d結合於第一框架104與第二框架108後是翻折成階梯狀。踏板112a是以一側邊的兩角落分別定位於包角鐵124a及122a,托腳板112b大致垂直翻折於踏板112a,乘坐板112c是供置放於第一承托部126及第二承托部128上,靠背板112d大致垂直翻折於乘坐板112c且位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與第二操作桿組件106之間。為了加強定位的穩固,靠背板112d的兩側可設置有卡勾112e以卡扣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與第二操作桿組件106。在圖3的實施例中,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可作為嬰童推車或輪椅的用途。
請參閱圖4,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的鉸接機構110的一實施例示意圖。鉸接機構110可包含第一滑接件113、第二滑接件115、第一固接件117、第二固接件119、作動桿121、第一斜桿123以及第二斜桿125。第一滑接件113是滑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且可在第一操作桿組件102的中段附近垂直移動,而第二滑接件115是滑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且可在第 二操作桿組件106的中段附近垂直移動。第一固接件117是固接於第一操作桿組件102的底端附近,而第二固接件119是固接於第二操作桿組件106的底端附近。作動桿121的兩端分別鉸接於第一滑接件113與第二滑接件115,作動桿121的中段並具有可垂直移動的第一鉸接點A。第一斜桿123兩端分別鉸接於第一滑接件113與第二固接件119,第二斜桿125的兩端則分別鉸接於第二滑接件115與第一固接件117,因此第一斜桿123與第二斜桿125是彼此交叉且於交叉點彼此鉸接以形成第二鉸接點B。當鉸接點A與第一滑接件113及第二滑接件115大致等高,作動桿121是以最大長度伸直,此時第一操作桿組件102與第二操作桿組件106可相距一最遠距離,使得本發明的多用途移動載具100處於使用狀態。
請參閱圖5並配合參閱圖4,圖5顯示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藉由鉸接機構110進入收納模式的示意圖。當圖4中的鉸接點A被往上提時,作動桿121會彎折,同時帶動第一滑接部113與第二滑接部115往上滑動,而使得第一操作桿組件102與第二操作桿組件106帶動整個第一支架101及第二支架103互相靠近,使得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100進入收納模式。鉸接機構110的第一鉸接點A處可設有一操作提把(圖未示出)以方便使用者操作緊縮/伸展鉸接機構110的動作。
本發明的移動載具因具有可拆裝的承載組件搭配第一及第二框架上的定位部,因此可自由地在嬰童推車或輪椅、載貨推車與或助行器之間作功能的轉換,相較先前技術中必須採購多台載具的高花費,具有節省費用的功效。
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因具有多用途,因此無須存放多台不同功能的移動載具在家中或營業場所,且本發明的移動載具更可藉由鉸接機構收合成更小的體積,以改善先前技術中多台移動載具佔用大量空間的問 題。即使已無嬰童推車、助行器或輪椅等需求,本發明多用途的移動載具也可存放作為經常會使用到的載貨推車。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8)

  1. 一種移動載具,包含:一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操作桿組件以及固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二框架;一鉸接機構,連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與該第二操作桿組件之間,使該第一支架與該第二支架可彼此靠近而形成一收納模式,或使該第一支架與該第二支架相隔一距離以進入一使用模式;以及一承載組件,包含轉動連接成串的複數板件,在該使用模式中可拆裝自如地組設於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其中,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形成為具有至少兩組定位部的一載架,以定位該承載組件,而該承載組件可視需求配合該各組定位部的配置而收縮或伸展該複數板件;其中該第一框架包含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底端的一第一支撐桿以及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中段的一第二支撐桿,其中該第一支撐桿大致呈水平,而該第二支撐桿包含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中段的一第一水平桿部,且該第二框架包含固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底端的一第三支撐桿以及固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中段的一第四支撐桿,其中該第三支撐桿大致呈水平,而該第四支撐桿包含固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中段的一第二水平桿部;其中該第一支撐桿於內側兩端設置有第一定位部,且該第三支撐桿於內側兩端設置有第二定位部;其中該第二支撐桿的該第一水平桿部內側設有一第一承托部,且該第四支撐桿的該第二水平桿部內側設有一第二承托部,該承載組件依轉動連接順序包含一踏板、轉動連接於該踏板的一托腿板、轉動連接於該托腳板的一乘坐板以及轉動連接於該乘坐板的一靠背板;其中當該承載組件展開時,該踏板是以一側邊的兩角落分別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該托腳板大致垂直翻折於該踏板,該乘坐板是供置放於該第一承托部及該第二承托部上,該靠背板大致垂直翻折於該乘坐板且位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與該第二操作桿組件之間;其中當該承載組件收折時,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是定位該承載組件的一收合狀態下的四個角落。
  2. 如請求項1的移動載具,其中該第二支撐桿更包含延伸自該第一水平桿部並固接於該第一支撐桿的一第一彎折桿部,且該第三支撐桿更包含延伸自該第二水平桿部並固接於該第三支撐桿的一第二彎折桿部。
  3. 如請求項1的移動載具,其中,當該承載組件收折且四個角落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與該第二定位部時,該移動載具為一推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移動載具,其中該第一承托部是複數連接於該第一水平桿部內側的承托片,該第二承托部是複數連接於該第二水平桿部內側的承托片,以承載該乘坐板,且該靠背板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卡扣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與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一卡勾。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移動載具,其中該移動載具是作為輪椅或嬰童推車的用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移動載具,其中該第一操作桿組件包含固接於該第一框架的一第一主桿及一第一把手,該第一把手包含套接於該第一主桿的一第一套接部與彎折與該第一套接部的一第一握持部,該第一套接部與該第一主桿具有圓形截面,使該第一把手可相對該第一主桿轉動;該第二操作桿組件包含固接於該第二框架的一第二主桿及一第二把手,該第二把手包含套接於該第二主桿的一第二套接部與彎折與該第二套接部的一第二握持部,該第二套接部與該第二主桿具有圓形截面,使該第二把手可相對該第二主桿轉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移動載具,其中該第一握持部與該第二握持部可轉動至彼此平行,或轉動至彼此相對並相連為單一握持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移動載具,其中該鉸接機構包含:滑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一滑接件;滑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二滑接件;固接於該第一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一固接件;固接於該第二操作桿組件的一第二固接件;一作動桿,該作動桿兩端分別鉸接於該第一滑接件與該第二滑接件,且該作動桿的中段具有可垂直移動的一第一鉸接點;一第一斜桿,該第一斜桿兩端分別鉸接於該第一滑接件與該第二固接件;以及一第二斜桿,該第二斜桿兩端分別鉸接於該第二滑接件與該第一固接件;其中該第一斜桿與該第二斜桿彼此交叉且於交叉點彼此鉸接以形成一第二鉸接點。
TW107134755A 2018-10-02 2018-10-02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TWI658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4755A TWI658957B (zh) 2018-10-02 2018-10-02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4755A TWI658957B (zh) 2018-10-02 2018-10-02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8957B true TWI658957B (zh) 2019-05-11
TW202014329A TW202014329A (zh) 2020-04-16

Family

ID=6734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755A TWI658957B (zh) 2018-10-02 2018-10-02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895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4244B2 (ja) * 2007-01-30 2012-02-29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歩行車
CN207875741U (zh) * 2018-01-15 2018-09-18 罗瑞运动用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推车
TWM567042U (zh) * 2018-06-05 2018-09-21 樹德科技大學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4244B2 (ja) * 2007-01-30 2012-02-29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歩行車
CN207875741U (zh) * 2018-01-15 2018-09-18 罗瑞运动用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推车
TWM567042U (zh) * 2018-06-05 2018-09-21 樹德科技大學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4329A (zh)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823B2 (en) Pediatric transpor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3497234A (en) Shopping cart stroller
US3984115A (en) Convertible baby carrier
JP3961528B2 (ja) 折畳式椅子付きスーツケース
US3881739A (en) Child{3 s collapsible stroller
US5290049A (en) Push chair/shopping trolley
US9937946B1 (en) Compact universal infant carrier transporting device
US9592169B2 (en) Compact wheelchair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wheel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813725A (en) Nesting market cart with child's seat
US5893606A (en) Multifunctional children gear
US7341270B1 (en) Rear carrier rack for a folding bicycle
TWM410706U (en) Multi-functional and easy assembly sliding car
US20060066076A1 (en) Folding baby buggy
US20080315563A1 (en) Transporter
US20130038036A1 (en) Wheelchair stroller
JPH09123915A (ja) ショッピングカート
TWI658957B (zh) 多用途的移動載具
JP2009190716A (ja) 車いす用のショッピングカート
US9896147B2 (en) Three wheeled velocipede
JP2005047417A (ja) ショッピングカート
TWM572850U (zh) 多功能的移動載具
US3524655A (en) Infant stroller
JP6869933B2 (ja) 手押し車
JP7335004B2 (ja) 手押し車
JPH03155863A (ja) 歩行補助器及び折り畳み式枠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