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747B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Google Patents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8747B
TWI658747B TW107104652A TW107104652A TWI658747B TW I658747 B TWI658747 B TW I658747B TW 107104652 A TW107104652 A TW 107104652A TW 107104652 A TW107104652 A TW 107104652A TW I658747 B TWI658747 B TW I6587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access mechanism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5987A (zh
Inventor
任斌
托尼 艾
潘學明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4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874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7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5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5987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及終端。該隨機出入方法,包括: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Description

隨機出入方法及終端
本發明屬於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關於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及終端。
相關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ary,LTE)協定採用四步驟的隨機出入機制。如圖1所示,四步驟的隨機出入機制的主要實現過程為:步驟11,終端發送隨機出入前導碼(Random Access Preamble,即Msg1消息)給基地台;步驟12,基地台回饋隨機出入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即Msg2消息)給終端;步驟13,終端發送基於調度的傳輸消息(Scheduled Transmission,即Msg3消息),該Msg3消息中包含層2/層3(L2/L3)隨機出入資訊;以及步驟14,基地台發送競爭解決消息(Contention Resolution,即Msg4消息)給終端。
在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5G)新空中(New Radio,NR)中,上行多波束(multi-beam)物理隨機出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傳輸存在控制面時延較大的問題,無法滿足針對低時延高可靠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場景定義的低時延的性能指標。為了有效降低控制面處理時延的處理方法,NR目前正在討論兩步驟的隨機出入機制。如圖2所示,兩步驟的隨機出入機制的主要實現過程為:步驟21,終端發送隨機出入前導碼以及資料(Random Access Preamble+Data,即Msg1消息)給基地台,該Msg1消息中包括終端的標識資訊(即UE ID)、小資料包等;步驟22,基地台回饋隨機出入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即Msg2消息)給終端。
需要說明的是,NR的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與LTE的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差異在於Msg1同時發送了隨機出入的前導碼和資料,其中,資料承載的內容對應於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中的Msg3的內容。
5G NR中尚未定義如何配置兩種不同的隨機出入機制,以及使用者終端(User Equipment,UE)的處理方法。如果完全採用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會存在控制面處理時延較大的問題;如果完全採用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會存在資料部分碰撞概率較高以及部分資料資源利用率偏低的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及終端,用以解決相關的5G NR中尚未定義如何使用兩種不同的隨機出入機制,無法有效解決控制面處理時延、資料面碰撞概率較高以及部分資料資源利用 率偏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第一方面,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包括: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的步驟具體為:根據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其中,該業務需求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或者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的步驟具 體為: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時分複用方式或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
進一步地,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進一步地,該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的步驟包括:接收基地台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通知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以及記憶體,通過匯流排介面與該處理器連接,並且用於存儲由該處理器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電腦指令和資料,其中該電腦指令在由該處理器調用並執行時執行如下步驟: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包括:根據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其中,該業務需求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或者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包括: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時分複用方式或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
進一步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
進一步地,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時,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進一步地,該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接收基地台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通知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終端通過獲取基地台為其配置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然後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隨機出入過程,實現了終端可以依據自身的業務情況進行隨機出入機制的選擇,解決了控制面處理時延、資料面碰撞概率較高以及部分資料資源利用率偏低的問題,提高了隨機出入的可靠性。
11~14、21~22、31~32‧‧‧步驟
60‧‧‧終端
61‧‧‧接收模組
62‧‧‧執行模組
71‧‧‧處理器
72‧‧‧匯流排介面
73‧‧‧記憶體
74‧‧‧收發機
75‧‧‧使用者介面
圖1表示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通信過程示意圖;圖2表示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通信過程示意圖;圖3表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隨機出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4表示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在子帶上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圖;圖5表示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在子帶上的配置方式示意圖;圖6表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終端的模組示意圖;以及圖7表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針對相關的5G NR中尚未定義如何使用兩種不同的隨機出入機制,無法有效解決控制面處理時延、資料面碰撞概率較高以及 部分資料資源利用率偏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及終端。
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包括步驟31-32。
步驟31,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基地台需要提前進行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的配置,然後將配置好的資訊發送給終端,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可以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以及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即當終端採用第一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時,發送資訊時所採用的時頻資源的位置),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可以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即當終端採用第二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時,發送資訊時所採用的時頻資源的位置);因相關的隨機出入機制包括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表示的為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表示的為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
步驟32,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基地台可以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進行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的發送,相應的,終端會依據基地台的 發送情況,接收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上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通常情況下,基地台既可以為終端只配置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也可以只為終端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基地台還可以配置兩種隨機出入機制給終端,由終端自己決定使用哪種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終端須使用前導碼進行隨機出入過程,當基地台傳輸給終端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不包含為終端配置的前導碼時,終端使用與基地台約定的前導碼進行隨機出入;當基地台傳輸給終端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包含為終端配置的前導碼集合時,終端在基地台發送的前導碼集合中隨機選擇一個前導碼進行隨機出入。
具體地,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是指一個小區內所有使用者(即終端)可以在給定的前導碼集合上隨機選擇一個前導碼並且在給定的時頻資源上進行隨機出入資訊的發送;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指的是基地台為每個使用者配置固定的隨機出入的前導碼和時頻資源。如果基地台配置的是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會對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的所有候選前導碼進行遍歷搜索檢測;如果基地台配置的是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對配置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前導碼進行固定檢測。
具體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 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步驟31的實現方式為:
方式一、根據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需要說明的是,該業務需求主要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例如,當業務的時延需求要求較高時,採用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否則,採用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比如終端在進行URLLC業務時,優先採用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在進行其他業務時,採用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當業務的可靠性需求較高時,採用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否則,採用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
方式二、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在方式二的情況下,對終端採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不進行限定,終端可以選取任意一種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
具體地,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步驟31的實現方式為: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因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是基地台為終端指定的,終端在該時頻資源上必須要進行隨機出入,所以終端需要按照 基地台的指示,在時頻資源符合使用條件時,採用與該指定的時頻資源對應的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
需要說明的是,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且在基地台為終端配置了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時,該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可以採用時分複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方式,也可以採用頻分複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方式進行配置。
還需要說明的是,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且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因基地台中會預先設置有為終端所使用的隨機出入的前導碼集合,當基地台配置了兩種隨機出入機制給終端時,可以將該前導碼集合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分配給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使用,另一部分分配給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使用。
下面在實際應用中,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上述實現方式 舉例說明如下。
a、基地台採用不同的子帶來配置兩種隨機出入機制,且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配置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
如圖4所示,基地台在子帶1(Subband 1)上配置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在子帶1的一個時隙(slot)的上行區域(UL region)配置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的傳輸位置,在子帶2(Subband 2)上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在子帶2的一個時隙的上行區域(UL region)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以及資料的傳輸位置。其中,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部分之間採用TDM方式。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配置基於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對前導碼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時頻資源進行遍歷搜索檢測,以判斷是否有用戶傳輸。
終端根據業務需求來決定採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例如依據業務的時延需求進行選擇,例如:當終端具有上行URLLC業務需要發送時,終端選擇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否則,終端選擇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當業務的可靠性需求較高時,採用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否則,採用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進行隨機出入。
b、基地台採用不同的子帶來配置兩種隨機出入機制,且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配置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
繼續如圖4所示,基地台在子帶1(Subband 1)上配置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在子帶1的一個時隙(slot)的上行區域(UL region)配置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的傳輸位置,在子帶2 (Subband 2)上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在子帶2的一個時隙的上行區域(UL region)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以及資料的傳輸位置。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配置基於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對前導碼和隨機出入對應的時頻資源進行固定檢測。
終端根據基地台的配置,終端在所有的狀態(包括空閒態、連接態和非啟動態)下均在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採用給定的前導碼、觸發對應的隨機出入機制。
c、基地台採用相同的子帶來配置兩種隨機出入機制,且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配置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
如圖5所示,基地台在子帶1(Subband 1)上同時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即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採用相同的時隙和子帶。其中,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部分之間採用FDM方式。假設隨機出入前導碼集合包含64個前導碼,劃分成兩個子集合,每個子集合中分別包括32個前導碼,分別用於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配置基於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此時基地台對前導碼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時頻資源進行遍歷搜索檢測,以判斷是否有用戶傳輸。
終端可以根據基地台的配置情況,隨機選擇所採用的隨機出入機制。
d、基地台採用相同的子帶來配置兩種隨機出入機制,且針對兩步驟隨 機出入機制配置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
如圖5所示,基地台在子帶1(Subband 1)上同時配置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即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採用相同的時隙和子帶。其中,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部分之間採用FDM方式。假設隨機出入前導碼集合包含64個前導碼,劃分成兩個子集合,分別包括一個前導碼的子集合和包括63個前導碼的子集合,分別用於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和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此時,針對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基地台等效地配置基於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即每個用戶固定採用一個前導碼),此時基地台對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針對前導碼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時頻資源進行固定檢測;對四步驟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針對前導碼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時頻資源進行遍歷搜索檢測。
終端可以根據基地台的配置情況,隨機選擇所採用的隨機出入機制。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能夠有效降低傳統的四步驟隨機出入存在的控制面處理時延較大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兩步驟隨機出入機制中資料部分較高的碰撞概率以及浪費部分資料資源的問題,終端通過獲取基地台為其配置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然後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隨機出入過程,實現了終端可以依據自身的業務情況進行隨機出入機制的選擇,提高了隨機出入的可靠性。
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60,包括: 接收模組61,用於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執行模組62,用於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可選地,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具體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執行模組62用於:根據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其中,該業務需求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或者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具體地,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執行模組62用於: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具體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 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
具體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時分複用方式或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
具體地,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
具體地,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時,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可選地,該接收模組61用於:接收基地台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通知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該終端的實施例是與上述的方法實施例一一對應的終端,上述方法實施例中所有實現方式均適用於該終端的實施例中,也能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
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71以及通過匯流排介面72與該處理器71相連接的記憶體73,其中該記憶體73用於存儲該處理器71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程式和資料,當處理器71調用並執行該記憶體73中所存儲的程式和資料時,執行下列過程:通過收發機74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 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其中,收發機74與匯流排介面72連接,用於在處理器71的控制下接收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在圖7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7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73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74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終端,使用者介面75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介面,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等。處理器71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73可以存儲處理器71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硬體來完成,也可以通過電腦程式來指示相關的硬體來完成,該電腦程式包括執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驟的指令;且該電腦程式可以存儲於可讀存儲介質中,存儲介質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儲介質。
以上所述的是本發明的可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 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8)

  1. 一種隨機出入方法,包括:在發送隨機出入前導碼以前,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的步驟具體為:根據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其中,該業務需求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或者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的步驟具體為: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時分複用方式或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隨機出入方法,其中,該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的步驟包括:接收基地台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通知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10. 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以及記憶體,通過匯流排介面與該處理器連接,並且用於存儲由該處理器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電腦指令和資料,其中該電腦指令在由該處理器調用並執行時執行如下步驟:在發送隨機出入前導碼以前,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隨機出入類型以及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以及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終端,其中,該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包括: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和用戶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中的至少一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終端,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小區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包括:根據該終端的業務需求,確定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為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並執行所選擇的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其中,該業務需求包括:業務的時延需求和/或業務的可靠性需求;或者在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中隨機確定一種作為終端進行隨機出入時所使用的隨機出入機制,並進行隨機出入過程。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終端,其中,當與該隨機出入類型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為使用者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時,該根據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執行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包括:在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指定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上,採用預設前導碼觸發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或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隨機出入過程。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終端,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子帶上。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終端,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二隨機出入機制時,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時分複用方式或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
  16.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終端,其中,當該隨機出入類型包括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和第二隨機出入機制,且第二隨機出入機制的前導碼和資料採用頻分複用方式進行配置時,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和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的隨機出入時頻資源資訊採用相同的子帶和時隙進行配置。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終端,其中,該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中還包括為該隨機出入類型分配的前導碼時,其中,預設的隨機出入前導碼劃分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且第一集合與該第一隨機出入機制對應,第二集合與該第二隨機出入機制對應。
  18.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終端,其中,該接收基地台發送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包括:接收基地台通過下行廣播通道或下行專用控制信令通知的隨機出入機制配置資訊。
TW107104652A 2018-02-09 2018-02-0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TWI658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4652A TWI6587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4652A TWI6587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8747B true TWI658747B (zh) 2019-05-01
TW201935987A TW201935987A (zh) 2019-09-01

Family

ID=6734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652A TWI658747B (zh) 2018-02-09 2018-02-0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87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3941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Yu-Chih J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116364A1 (en) * 2008-08-07 2011-05-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llision betwe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measurement gap
US20110235609A1 (en) * 2008-12-04 2011-09-29 Ahn Seung J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20120147830A1 (en) * 2009-06-18 2012-06-14 Loehr Joachim Enhanc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12177060A2 (en) * 2011-06-23 2012-12-27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039314A1 (en) * 2010-04-01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d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3941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Yu-Chih J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116364A1 (en) * 2008-08-07 2011-05-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llision betwe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measurement gap
US20110235609A1 (en) * 2008-12-04 2011-09-29 Ahn Seung J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20120147830A1 (en) * 2009-06-18 2012-06-14 Loehr Joachim Enhanc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130039314A1 (en) * 2010-04-01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d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77060A2 (en) * 2011-06-23 2012-12-27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987A (zh) 2019-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5709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RU2744013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ресурса,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6321513A (zh)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信道进程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1091783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WO2018024016A1 (zh) 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US202201326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29340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22022542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63441A1 (zh) 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10160927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578177B1 (ko) 리소스 구성 및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7480417B2 (ja) 補助情報送信方法、受信方法、装置、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WO2020224648A1 (zh)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1436119B (zh) 一种drx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658747B (zh)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1139459A1 (zh) 一种发送sr的方法及设备
CN108064088B (zh) Rrc连接释放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00661B (zh) Rrc连接释放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30131974A (ko) 리소스 구성 및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66660B (zh) Sr发送方法和终端
US20220124794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30318791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206173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1051886A1 (zh) 接口状态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29351B (zh) Pucch资源释放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