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5614B -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5614B
TWI655614B TW106118011A TW106118011A TWI655614B TW I655614 B TWI655614 B TW I655614B TW 106118011 A TW106118011 A TW 106118011A TW 106118011 A TW106118011 A TW 106118011A TW I655614 B TWI655614 B TW I6556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ignal
signal value
determination threshold
trigger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4202A (zh
Inventor
林素珍
林士榮
陳俊諺
Original Assignee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4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6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9/00Checking or monitoring of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e.g.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ration
    • G08B29/18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 G08B29/185Signal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false alarms or for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7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king use of sensor-related data, e.g. for identification of sensor parts 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此方法適用於電子裝置並且包括下列步驟。自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訊號,並且判斷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一觸發條件,其中第一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一判定閥值。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一觸發條件時,判斷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其中第二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高於第一判定閥值,第三觸發條件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感測器為警報狀態,以輸出警報訊號。

Description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紅外線動作感測器(又稱「人體紅外線感測器」)是一種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其是透過吸收外來物體的紅外線輻射訊號,經過感測器表面的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進而產生正負震盪的類比訊號。一般習知做法是對此類比訊號進行取樣,以將紅外線輻射訊號轉換成紅外線輻射值,並且將紅外線輻射值與一個預設的閥值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是否有任何物體靠近。
然而,人體、動物以及其它物體所發出的紅外線輻射值各有不同,且感測器在不同環境下所接收到的紅外線輻射值也會有所改變。故,習知做法所採用的固定閥值以及單一的判斷方式 容易導致不同外來物體以及不同環境下的紅外線輻射值造成錯誤的警報觸發。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其利用多重閥值來判斷感測器的訊號數值是否達到警報觸發的條件,以降低錯誤觸發警報的機率。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適用於電子裝置並且包括下列步驟。自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訊號,並且判斷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一觸發條件,其中第一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一判定閥值。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一觸發條件時,判斷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其中第二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高於第一判定閥值,第三觸發條件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感測器為警報狀態,以輸出警報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記憶體以及處理器,其中處理器耦接於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記憶體。類比數位轉換器用以自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訊號,以將感測器訊號轉換為訊號數值。處理器用以判斷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一觸發條件,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一觸發條件時,將判斷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 而當訊號數值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或是第三觸發條件時,將判定感測器為警報狀態,以輸出警報訊號,其中第二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高於第一判定閥值,第三觸發條件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電子裝置
110‧‧‧類比數位轉換
120‧‧‧記憶體
130‧‧‧處理器
SR‧‧‧感測器
S202~S212、S502~S522‧‧‧步驟
PC‧‧‧孩童
PA‧‧‧成人
Ac、AA、A1、A2、A3、B1、B2‧‧‧訊號振幅
TH、TH+、TH-‧‧‧閥值
TH1、TH1+、TH1-‧‧‧第一判定閥值
TH2、TH2+、TH2-‧‧‧第二判定閥值
TD‧‧‧偵測延遲時間
TB‧‧‧盲目時間
S0‧‧‧穩定狀態
S1‧‧‧誤判狀態
S2‧‧‧警報狀態
T0、T10、T01、T12、T20、T02‧‧‧狀態轉移方向
DS‧‧‧偵測感測器
TS‧‧‧溫度感測器
700‧‧‧電子裝置
ADC‧‧‧類比數位轉換器
AVG‧‧‧閥值調整產生器
THG‧‧‧閥值產生器
TH1C‧‧‧第一閥值比較器
TH2C‧‧‧第二閥值比較器
CLK‧‧‧計時時鐘
DDTC‧‧‧偵測延遲時間比較器
SP‧‧‧狀態處理器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習知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情境示意圖。
圖4A~圖4B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演算流程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狀態轉移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接下來將會配合附圖來詳細描述,以下的描述所引用的元件符號,當不同附圖出現相同的元件符號將視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這些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份,並 未揭示所有本發明的可實施方式。更確切的說,這些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中的方法以及電子裝置的範例。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的方塊示意圖,但此僅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首先圖1先介紹電子裝置中的所有構件以及配置關係,詳細功能將配合圖2一併揭露。
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裝置100包括感測器SR、類比數位轉換器110、記憶體120以及處理器130,其中處理器130耦接於類比數位轉換器110以及記憶體120。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以為具有訊號與資料處理能力的電腦系統或是裝置,其外接於感測器SR。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亦可以是與感測器SR整合為單一裝置。在此的感測器SR可以例如是光源感測器、聲音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氣壓感測器、氣體感測器、紫外線感測器等用以感測環境資訊的裝置。
類比數位轉換器110用以將自感測器SR所接收到的類比形式的連續訊號轉換為數位形式的離散訊號。
記憶體120用以儲存數據、程式碼等資料,其可以例如是任意型式的固定式或可移動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或其他類似裝置、積體電路及其組合。
處理器130可以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其他類似裝置或電路,其用以控制電子裝置100的整體運作。
以下即搭配圖1的電子裝置100的各元件列舉實施例,以說明電子裝置100對於感測器SR執行警報觸發方法的詳細步驟。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主要是透過兩個不同的偵測閥值以及一個時間判定閥值來減少錯誤警報觸發的產生,其中所有閥值已預先儲存於記憶體120中。
請同時參照圖1以及圖2,首先,電子裝置100的類比數位轉換器110自感測器SR接收感測器訊號(步驟S202),並且將感測器訊號轉換成數位形式的訊號數值。接著,處理器130判斷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關聯於第一判定閥值的第一觸發條件(步驟S204)。在此的第一觸發條件為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不符合第一觸發條件時(亦即,訊號數值低於第一判定閥值),則代表感測器SR處 於穩定狀態(步驟S206),也就是尚未達到觸發警報的條件。
另一方面,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符合第一觸發條件時(亦即,訊號數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處理器130將會更進一步地判斷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的第二觸發條件或是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的第三觸發條件(步驟S208),其中第二判定閥值高於第一判定閥值。
詳細來說,為了避免感測器SR因內部因素或是些微的外在因素使得訊號數值略為起伏以致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在此可增設第二觸發條件以做為調整觸發靈敏度之用,避免錯誤警報的情況發生,而上述的第二觸發條件為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二判定閥值。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時(亦即,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二判定閥值),則確認感測器SR處於警報狀態(步驟S212),也就是達到觸發警報的條件。
必須說明的是,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不符合第二觸發條件時(亦即,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介於第一判定閥值與第二判定閥值之間),將更進一步地以第三觸發條件做為輔助條件來判斷此狀況是否為錯誤警報。上述的第三觸發條件為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的連續時間超過時間判定閥值。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符合第三觸發條件時(亦即,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的連續時間超過時間判定閥值),則代表感測器SR處於警報狀態(步驟S212),也就是達到觸發警報的條件。
可推論地,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不符合第二觸發條件以及第三觸發條件時(亦即,感測訊號的訊號數值超過第一判定閥值的連續時間未超過時間判定閥值),也就是訊號值略為起伏以致於短暫地超過第一判定閥值而隨即又落回低於第一判定閥值的狀態,則代表感測器SR處於誤判狀態(步驟S210),也就是未達到觸發警報的條件。
在本實施例中,當處理器130判斷感測器SR處於警報狀態時,將會輸出警報訊號。處理器130可以是連接至例如是揚聲器、螢幕、指示燈等輸出裝置(未繪示),以在警報狀態時發出聲響、語音、文字、圖形或是燈光等警報訊號。電子裝置100可以是無線或是有線連接至另一裝置,而此警報訊號可傳送至另一裝置,以做為另一裝置進行操作的觸發訊號。
為了更方便明瞭圖2的流程,以下將以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來做為感測器SR做為實施例加以說明。
圖3是習知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情境示意圖。圖4A~圖4B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的感測器為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
請先參照圖3,以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PIR為例,在同樣的偵測範圍R內,其會因感測對象是孩童PC或是成人PA而偵測到不同的紅外線幅射值,而在同樣時間內產生不同的訊號振幅Ac以及訊號振幅AA。因此,若是以單一組固定的閥值TH(包括TH+以及TH-)會使得觸發條件彈性較差。
請再參照圖4A,在與圖3相同的偵測環境下,假設電子裝置100用以判定觸發條件的閥值為第一組閥值TH1(包括TH1+以及TH1-)以及第二組閥值TH2(包括TH2+以及TH2-)。第一組閥值TH1是用來做為穩定狀態轉移的判定值,而第二組閥值TH2是用來做為調整觸發靈敏度所用,因此第二組閥值TH2可以視所欲偵測的物體而有所調整。
感測器SR的訊號數值可能會落入三個不同區間。第一種為訊號數值未超過第一組閥值,也就是訊號振幅落入TH1+與TH1-之間的穩定狀態,例如訊號振幅A1。第二種為訊號數值超過第二組閥值,也就是訊號振幅落入TH2+與∞之間或是-∞與TH2-之間的警報狀態,例如訊號振幅A2。第三種為訊號數值超過第一組閥值但未超過第二組閥值,也就是訊號振幅落入TH1+與TH2+或是TH2-與TH1-之間,例如訊號振幅A3。當感測器SR的訊號數值落入第三種區間的情況下,需要額外設定一個偵測延遲時間來做為緩衝,以避免錯誤警報的發出。
詳細來說,請參照圖4B,訊號振幅B1於時間t1後超出第一組閥值TH1+(不超出TH2+),但在偵測延遲時間TD之前已落回第一組閥值TH1+內,因此代表感測器SR處於誤判狀態。另一方面,訊號振幅B2於時間t1時超出第一組閥值TH1-(不超出TH2-)並且連續時間超過偵測延遲時間TD,因此代表感測器SR處於警報狀態。此外,在首次震盪後,處理器130將設定一個時間長度(以下稱為「盲目時間TB」)來關閉偵測震盪,以避免重複 偵測到觸發的情況。因此,訊號振幅B1以及訊號振幅B2在首次震盪並且經過盲目時間TB後,才會判定感測器SR回到穩定狀態。
為了更完整地說明前述方法,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警報觸發方法的演算流程圖。
請同時參照圖1以及圖5,當電子裝置100開始進入感測器SR的警報觸發方法流程時,處理器130將啟動計時器(步驟S502)。處理器130在尚未取得訊號數值前,會將感測器SR的狀態預設為穩定狀態(步驟S504)。處理器130在時間t時取得訊號數值a(步驟S506),而在此的時間t為計時器的目前時間點。接著,處理器130先以第一組判定閥值TH1來判斷訊號數值a所落入的區間是否符合a>TH1+或是a<TH1-(步驟S508),若否,即代表訊號數值a低於第一組判定閥值TH1,也就是感測器SR處於穩定狀態,即流程回到步驟S504,而處理器130將會持續地判斷下個時間點取得的訊號值所落入的區間。
當步驟S508的判斷為是時,處理器130將進一步地於偵測延遲時間TD內的訊號數值a’來判斷感測器SR的狀態。在此,處理器130將以第二組判定閥值TH2來判斷訊號數值a’所落入的區間是否符合a’>TH2+或是a’<TH2-(步驟S512)。
當步驟S512的判斷為是時,處理器130將判定感測器SR為警報狀態(步驟S516)。接著,將進入到盲目時間TB,而處理器130將判斷盲目時間TB是否結束(步驟S518,即時間點是否已到達t+TD+TB)。若盲目時間TB尚未結束,則處理器130會持續 將感測器SR判定為警報狀態(回到步驟S516),直到盲目時間TB結束時,處理器130會將感測器SR轉移到預設的穩定狀態(回到步驟S504),以重新進行狀態的判定。
另一方面,當步驟S512的判斷為否時,處理器130將進一步地於偵測延遲時間TD內的訊號數值a’所落入的區間是否仍符合a’>TH1+或是a’<TH1-(步驟S514)。若是,處理器130將判定感測器SR為警報狀態(步驟S516)。若否,處理器130將判定感測器SR為誤判狀態(步驟S520)。接著,同樣將進入到盲目時間TB,而處理器130將判斷盲目時間TB是否結束(步驟S522,即時間點是否已到達t+TD+TB)。若盲目時間TB尚未結束,則處理器130會持續將感測器SR判定為誤判狀態(回到步驟S520),直到盲目時間TB結束時,處理器130會將感測器SR轉移到預設的穩定狀態(回到步驟S504),以重新進行狀態的判定。
在本實施例中,當處理器130判定感測器SR為警報狀態時,將會輸出警報訊號。以感測器SR為偵測人體的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為例,處理器130可以是連接至例如是揚聲器,以在輸出警報訊號時使得揚聲器發出警鈴,以做為監控防盜之用途。或者,處理器130可以是連接至光源,以在輸出警報訊號時可以開啟光源,以達到自動化的控制。
以感測器SR而言,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感測器的狀態轉移圖。
請參照圖6,處理器130將取得感測器SR的訊號數值S、 第一判定閥值TH1、第二判定閥值TH2、目前時間點Time_C、偵測延遲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D以及盲目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B,而感測器SR將預設為穩定狀態S0(狀態轉移方向T0)。
在本實施例中,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S介於第一判定閥值TH1與第二判定閥值TH2之間並且尚未到達偵測延遲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D之前時(即,邏輯表達式為「TH1<S<TH2 && Time_C<Time_D」),感測器SR將暫時地轉移到誤判狀態S1(狀態轉移方向T01)。在此期間,當訊號數值S回到低於第一判定閥值TH1時(即,邏輯表達式為「S<TH1 && Time_C<Time_D」),則感測器SR將停留在誤判狀態S1。當處理器130進一步地判定在盲目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B之後訊號數值S低於第一判定閥值TH1時(即,邏輯表達式為「S<TH1 && Time_C>Time_B」),感測器SR將會轉移回穩定狀態S0(狀態轉移方向T10)。另一方面,當感測器SR暫時地轉移到誤判狀態S1時,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S超過第二判定閥值TH2或者是於偵測延遲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D之後訊號數值S仍未低於第一判定閥值TH1時(即,邏輯表達式為「S>TH2∥(TH1<S<TH2 && Time_C>Time_D)」),則感測器SR將轉移到警報狀態S2(狀態轉移方向T12)。
必須說明的是,在另一實施例中,感測器SR在穩定狀態S0的期間,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S介於第一判定閥值TH1與第二判定閥值TH2之間並且尚未到達偵測延遲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D之前時,感測器SR將不會暫時地轉移到誤判狀態S1,而 是處理器130在偵測延遲時間內判定訊號數值S回到低於第一判定閥值TH1時才會將感測器SR自穩定狀態S0轉移至誤判狀態S1(狀態轉移方向T01)。當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S介於第一判定閥值TH1與第二判定閥值TH2之間的持續時間超過偵測延遲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D時,則會將感測器SR自穩定狀態S0直接轉移至警報狀態S2(狀態轉移方向T02)。
當感測器SR在穩定狀態S0並且處理器130判定訊號數值S超過第二判定閥值TH2時(即,邏輯表達式為「S>TH2 && Time_C<Time_D」),會直接將感測器SR轉移至警報狀態S2(狀態轉移方向T02)。同樣地,當處理器130進一步地判定在盲目時間的結束時點Time_B之後訊號數值S低於第一判定閥值TH1時(即,邏輯表達式為「S<TH1 && Time_C>Time_B」),感測器SR將會轉移回穩定狀態S0(狀態轉移方向T20)。
在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可以與另一個感測器連接,並且根據另一個感測器所偵測到的感測器訊號或者是環境參數來適應性地調整原本所設定的閥值。舉例來說,環境溫度的波動可影響到訊號數值的大小。以紅外線感測器為例,當溫度較高時,所量測到的輻射值較大,因此需要將閥值調高,以避免輕易達到觸發條件而產生誤判。具體來說,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請參照圖7,電子裝置700耦接至溫度感測器TS,並且在記憶體(未繪示)中已預先儲存第一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 以及時間判定閥值。電子裝置700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將會接收偵測感測器DS的感測器訊號並且轉換為訊號數值。電子裝置700的閥值調整產生器AVG將會接收溫度感測器TS所感測到的環境溫度並且產生閥值調整值,以傳送到閥值產生器THG。閥值產生器THG將利用閥值調整值針對原本的第一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以及時間判定閥值至少之一者進行調整。接著,第一閥值比較器TH1C、第二閥值比較器TH2C會將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的訊號數值與調整後的第一判定閥值、第二判定閥值進行比較,而偵測延遲時間比較器DDTC會根據計時時鐘CLK來將訊號數值所持續的時間與時間判定閥值進行比較。接著,前述的比較結果傳送至狀態處理器SP以進行如同前述實施例所述有關於偵測感測器DS的狀態判定流程。在此的偵測感測器DS和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分別類似於圖1中的感測器SR和類比數位轉換器110。閥值調整產生器AVG、閥值產生器THG、第一閥值比較器TH1C、第二閥值比較器TH2C、偵測延遲時間比較器DDTC、計時時鐘CLK、狀態處理器SP可以是模組或者是電路,其類似於圖1中的處理器130,因此於此將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出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其利用多重閥值來判斷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達到警報觸發的條件,以降低錯誤觸發警報的機率。此外,本發明更可依據不同環境以及不同偵測物而適應性地調整閥值,以實現更為精準的警報觸發。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2)

  1. 一種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自該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訊號;判斷該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一觸發條件,其中該第一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一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比對該訊號數值與第二觸發條件及第三觸發條件,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或是該第三觸發條件,其中該第二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該第二判定閥值高於該第一判定閥值,該第三觸發條件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或是該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警報狀態,以輸出警報訊號;以及當該訊號數值不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以及該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誤判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斷該感測器訊號的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當該訊號數值未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時,判定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從而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時,該方法更包括:當該訊號數值於預設時間長度後低於該第一判定閥值時,轉移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該第三觸發條件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未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時,判斷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連續時間是否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該連續時間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三觸發條件,從而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該連續時間未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誤判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感測器為該誤判狀態時,該方法更包括:當該訊號數值於預設時間長度後低於該第一判定閥值時,轉移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自另一感測器接收另一感測器訊號;以及根據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調整該第一判定閥值、該第二判定閥值以及該時間判定閥值至少之一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另一感測器為環境溫度感測器,而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為環境溫度值。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測器;一類比數位轉換器,耦接該感測器,用以自該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訊號,並且轉換該感測器訊號為訊號數值;一記憶體,用以儲存資料;以及一處理器,耦接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該記憶體,用以執行下列步驟:判斷該感測器訊號的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第一觸發條件,其中該第一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一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比對該訊號數值與第二觸發條件及第三觸發條件,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或是該第三觸發條件,其中該第二觸發條件關聯於第二判定閥值,該第二判定閥值高於該第一判定閥值,該第三觸發條件關聯於時間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或是該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警報狀態,以輸出警報訊號;以及當該訊號數值不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以及該第三觸發條件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誤判狀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當該訊號數值未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時,判定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該處理器用以執行下列步驟: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二觸發條件,從而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時,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當該訊號數值於預設時間長度後低於該第一判定閥值時,轉移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一觸發條件時,該處理器用以執行下列步驟:判斷該訊號數值是否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當該訊號數值未超過該第二判定閥值時,判斷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連續時間是否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以及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該連續時間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時,判定該訊號數值符合該第三觸發條件,從而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警報狀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電子裝置,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當該訊號數值超過該第一判定閥值的該連續時間未超過該時間判定閥值時,判定該感測器為該誤判狀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感測器為該誤判狀態時,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當該訊號數值於預設時間長度後低於該第一判定閥值時,轉移該感測器為穩定狀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另一感測器,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自另一感測器接收另一感測器訊號;以及根據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調整該第一判定閥值、該第二判定閥值以及該時間判定閥值至少之一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另一感測器為環境溫度感測器,而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為環境溫度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適與另一感測器搭配使用,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步驟:自另一感測器接收另一感測器訊號;以及根據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調整該第一判定閥值、該第二判定閥值以及該時間判定閥值至少之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另一感測器為環境溫度感測器,而該另一感測器訊號的訊號數值為環境溫度值。
TW106118011A 2016-12-27 2017-06-01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TWI655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39155P 2016-12-27 2016-12-27
US62/439,155 2016-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202A TW201824202A (zh) 2018-07-01
TWI655614B true TWI655614B (zh) 2019-04-01

Family

ID=6270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541A TWI638578B (zh) 2016-12-27 2017-05-11 閘道器、閘道器的安裝方法以及物聯網裝置的安裝方法
TW106115914A TWI625705B (zh) 2016-12-27 2017-05-15 光電模組、運動感測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106118011A TWI655614B (zh) 2016-12-27 2017-06-01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541A TWI638578B (zh) 2016-12-27 2017-05-11 閘道器、閘道器的安裝方法以及物聯網裝置的安裝方法
TW106115914A TWI625705B (zh) 2016-12-27 2017-05-15 光電模組、運動感測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08260073B (zh)
TW (3) TWI638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387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85070B (zh) * 2020-09-11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预警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174636A (zh) * 2022-08-04 2022-10-11 中兴(温州)轨道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集中告警管理系统
CN115830809B (zh) * 2022-11-28 2024-05-03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泥石流报警智能电网传感器及监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7688A (en) * 1995-04-12 1999-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hermal object measuring apparatus
TW201001346A (en) * 2008-06-16 2010-01-01 Ind Tech Res Inst Thermal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751740A (zh) * 2008-12-22 2010-06-23 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器报警方法、装置及探测器
TW201035915A (en) * 2009-03-26 2010-10-0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Thermal radiation-sensing archite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6449A (ja) * 2006-02-02 2007-08-16 Institute Of National Colleges Of Technology Japan センサ機能付発光装置
CN101509787B (zh) * 2008-02-14 2011-06-08 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波感测装置
TWI389536B (zh) * 2008-11-07 2013-03-11 Ind Tech Res Inst 階層式金鑰為基礎之存取控制系統與方法,以及其認證金鑰交換方法
CN101639961B (zh) * 2009-09-14 2012-06-13 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报警方法及系统
GB2490691A (en) * 2011-05-10 2012-11-14 Thomas David Cullen Mo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use in a hospital or retirement home
CN202758888U (zh) * 2012-08-22 2013-02-27 标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封装模块
US9847961B2 (en) * 2013-02-25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IoT device social network expansion
CN108667699B (zh) * 2013-08-06 2021-07-20 华为终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与网关设备间的互联方法和装置
CN203611860U (zh) * 2013-11-22 2014-05-2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报警系统及车辆
TWI542171B (zh) * 2013-12-18 2016-07-11 Alpha Networks Inc Automatically set the way the gateway device
TWI659397B (zh) * 2014-03-03 2019-05-11 比利時商Vsk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動作感應的侵入偵測技術
US9998501B2 (en) * 2014-12-02 2018-06-12 Netgear, Inc. Sensor gateway
CN10458047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装置离线共享的存取权限控制方法
TWI578491B (zh) * 2015-05-07 2017-04-11 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感應裝置及光學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05222486B (zh) * 2015-10-30 2018-02-0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5205988B (zh) * 2015-10-30 2018-07-06 张金宏 坐便时发生意外事故能够报警的马桶盖及方法和马桶
CN105551194B (zh) * 2016-03-10 2018-01-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7688A (en) * 1995-04-12 1999-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hermal object measuring apparatus
TW201001346A (en) * 2008-06-16 2010-01-01 Ind Tech Res Inst Thermal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751740A (zh) * 2008-12-22 2010-06-23 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器报警方法、装置及探测器
TW201035915A (en) * 2009-03-26 2010-10-0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Thermal radiation-sensing archite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0073B (zh) 2021-02-09
TWI625705B (zh) 2018-06-01
TWI638578B (zh) 2018-10-11
CN108240866B (zh) 2020-06-09
TW201824202A (zh) 2018-07-01
CN108242137A (zh) 2018-07-03
TW201824196A (zh) 2018-07-01
TW201824944A (zh) 2018-07-01
CN108260073A (zh) 2018-07-06
CN108240866A (zh) 2018-07-03
CN108242137B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614B (zh) 用於感測器的警報觸發方法及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JP2018501531A5 (zh)
MX2021002150A (es) Dispositivo de conteo de ocupantes.
US6788198B2 (en) System for verifying detection of a fire event condition
US10902268B2 (en)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static objects
WO2020059449A1 (ja) 人検知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Bai et al. Use of ultrasonic signal coding and PIR sensors to enhance the sensing reliability of an embedded surveillance system
US10121363B2 (en) Alarm triggering method for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915660A (zh) 動作偵測方法與動作偵測裝置
JP6380892B2 (ja) 赤外線検知装置及び検知方法
MX2022009865A (es) Sistema de control de la posición de la estructura de soporte del conductor.
TWI658437B (zh) Human detection system
JP6281936B2 (ja) 人感検出装置、距離判定装置、距離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807403B (zh) 用于降低误警报的移动感测方法和移动感测器
JP6667158B2 (ja) 赤外線検出システム
RU201711740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жевания
KR101260789B1 (ko) 다중 센서를 이용한 대상물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215708A (ja) 防犯装置および防犯装置の動作方法
JP2009156871A (ja) 自由落下検出方法及び自由落下検出装置
US20140354430A1 (en) Energy harvesting, ambient light fluctuation sensing intrusion detector
JP2013131010A (ja) 監視装置
JP2017150910A5 (zh)
TWM514576U (zh) 動作偵測裝置
SE544639C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a person to wake up a device
JP2010224854A (ja) 警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