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4598B -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4598B
TWI654598B TW107105395A TW107105395A TWI654598B TW I654598 B TWI654598 B TW I654598B TW 107105395 A TW107105395 A TW 107105395A TW 107105395 A TW107105395 A TW 107105395A TW I654598 B TWI654598 B TW I6545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body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2216A (zh
Inventor
新名巧
清水治
甘利直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2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4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45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18Edge-illuminated sig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該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能防止源自導光體之射出光所引起的畫面品質低落。該顯示裝置具備顯示部(2)、導光體(6)、及發光部(71);其中,該顯示部(2)將畫面顯示於前面(2a);該導光體(6)具有相對於該前面(2a)為往前延伸之第1面(61)、連續著該第1面(61)並沿著該前面(2a)且具有凹凸部之第2面(62)、以及連續著該第2面(62)之第3面(63);該發光部(71)是面對該第3面。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
本發明是關於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
具備顯示畫面於前面的顯示部之顯示裝置,是被應用於電視收訊機及個人電腦等機器上。於顯示面的周邊部,有時會配置指示部,該指示部會表示顯示裝置或具備該顯示裝置之機器的運作狀態。
例如,專利文獻1的筆記型個人電腦所具備的指示部,是具備位於顯示面下方之發光部(LED)、以及導光體,而該導光體是由受光面接收源自發光部的光,並由射出面將光射出。指示部是藉由源自導光體的射出光,來表示筆記型個人電腦電源的開啟狀態及充電狀態等運作狀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072933號公報
然而,源自指示部中導光體的射出光,雖然能將顯示裝置的運作狀態等傳達給使用者,但並不會與前面所顯示的畫面同步,而無法產生整體感。另一方面,使源自導光體的射出光與畫面同步時,會有因該射出光而造成畫面品質低落的擔憂存在。
本發明有鑒於上述狀況,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其中,該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能防止源自導 光體之射出光所引起的影像品質低落。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其具備顯示部、導光體、及發光部;其中,該顯示部將畫面顯示於前面;該導光體具有相對於該前面為往前延伸之第1面、連續著該第1面並沿著該前面且具有凹凸部之第2面、以及連續著該第2面之第3面;該發光部是面對該第3面。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導光體配置於該前面的周邊部。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與該第3面所成的角度為銳角。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與該第3面所成的角度是35度以上60度以下。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第1面及該第3面,是由該第2面向外延伸,而該第1面及該第3面的由該第2面向外延伸的寬度,是由中央部往兩端部逐漸變小。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具有的凹凸部,是藉由滾紋加工形成。
此外,其特徵在於,具備覆蓋該導光體之被覆板。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導光體具有連續著該第1面之第4面,且具備被該第4面與該被覆板包夾之彈性構件。
此外,其特徵在於,該被覆板的端部,是以覆蓋該彈性構件的該第1面側的側部之方式,往該第1面突出設置。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電視收訊機,其特徵在於,具備上述之顯示裝置、以及接收電視廣播訊號之收訊部,且會基於以該收訊部所接收到的電視廣播訊號,將影像顯示於該顯示部。
藉由本發明,能防止源自導光體之射出光所引起的 畫面品質低落。
1‧‧‧顯示裝置
10‧‧‧腳部
11‧‧‧調諧器(收訊部)
12‧‧‧解碼器
2‧‧‧液晶面板(顯示部)
2a‧‧‧顯示面(前面)
3‧‧‧背光裝置
30‧‧‧底盤
33‧‧‧反射片
34a‧‧‧擴散板
34b‧‧‧光學片
4‧‧‧被覆板
4a‧‧‧前板
4b‧‧‧側板
40‧‧‧彎曲部
41‧‧‧突設部(端部)
5‧‧‧擋板
5a‧‧‧前板
5b‧‧‧側板
6‧‧‧導光體
61‧‧‧第1面
62‧‧‧第2面
62a‧‧‧凹凸部
63‧‧‧第3面
64‧‧‧第4面
64E‧‧‧稜線
70‧‧‧LED基板
71‧‧‧LED(發光部)
8‧‧‧導光體
81‧‧‧第1面
82‧‧‧第2面
83‧‧‧第3面
84‧‧‧第4面
85‧‧‧第5面
85a‧‧‧連設面
85b‧‧‧連設面
9‧‧‧彈性構件
L1、L2、L3‧‧‧第2面62的寬度
θ1、θ2、θ3‧‧‧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
W1、W2、W3‧‧‧射出光的範圍在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的寬度
第1圖係實施型態1的顯示裝置之斜視圖。
第2圖係顯示裝置之示意性局部斜視剖面圖。
第3圖係沿第1圖的III-III線截取之剖面圖。
第4圖係導光體的正面斜視圖。
第5圖係導光體的背面斜視圖。
第6圖係說明光的行進之示意圖。
第7圖係說明射出光的範圍之示意圖。
第8A、8B、8C圖係說明導光體的形狀之示意圖。
第9A、9B、9C圖係說明射出光的範圍之示意圖。
第10A、10B、10C圖係說明導光體的形狀之示意圖。
第11圖係實施型態2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局部剖面圖。
第12圖係實施型態3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分之示意性分解斜視圖。
第13圖係實施型態3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局部剖面圖。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
(實施型態1)
第1圖是實施型態1的顯示裝置之斜視圖。第1圖中,1是顯示裝置,如圖所示,顯示裝置1具備矩形的液晶面板2、與背光裝置3(請參考第2圖),其中,該矩形液晶面板2具有顯示面2a,而該背光裝置3是由顯示面2a的相反側,將光照射於該液晶面板2。此外,顯示裝置1具備腳部10,該腳部10是由液晶面板2的其中一長邊側來加以支撐。顯示裝置1是將腳部10設置於下側,放置於平坦的台面上,並將顯示面2a設為前面來使用。以下,是用顯示裝置1於使用狀態下之上下、前後方向來進行說明。
於顯示裝置1的內部中,設有自天線接收廣播波之調諧器11,以及將被編碼的廣播波加以解碼之解碼器12,而顯示裝置1是被組裝作為電視收訊機。顯示裝置1具備被覆板4,該被覆板4能覆蓋顯示面2a的整個下邊,其中包含後述的導光體。
第2圖是顯示裝置1之示意性局部斜視剖面圖。第3圖是沿第1圖的III-III線截取之剖面圖。背光裝置3,是具備底盤30,該底盤30具有矩形的底板,以及分別從該底板的四邊立起的側板。底盤30是在液晶面板2側設有開口的淺底箱型。
於底盤30的底板上,有平行設置複數個LED(未圖示),該等LED,是從覆蓋底盤30整個內面之反射片33露出於前側。液晶面板2,是於底盤30的開口側,藉由面板底盤,以後面為面對該底板的方式來設置,液晶面板2與底盤30之間,配置有矩形的擴散板34a及光學片34b。
液晶面板2的顯示面2a之周邊部是被擋板5所覆蓋。擋板5具有四方框形的前板5a、與垂直立於該前板5a的外周邊緣之側板5b。擋板5的前板5a,隔著隔板覆蓋液晶面板2的周邊部。擋板5的側板5b,例如,是藉由螺絲來固定於底盤30的側板上。
被覆板4是剖面為L字形的構件,其具有為矩形的前板4a、與直立於該前板4a其中一長邊之側板4b。前板4a具有彎曲部40,該彎曲部40是位在中央部並以突出於一側的方式彎曲。被覆板4安裝為彎曲部40突出於液晶面板2前側,且面對擋板5的下邊部分。彎曲部40及擋板5的前面之間,會有空間形成。
第4圖是導光體6的正面斜視圖,第5圖是導光體6的背面斜視圖。導光體6,是玻璃或透明的樹脂製,具有第1面61、連續著該第1面的第2面62、連續著該第2面的第3面63、連續著該第1面及第3面的第4面64。
第2面62,是在一方向上呈長矩形形狀,第1面61 及第3面63,是分別由第2面62的長邊往同一方向延伸。第4面64是約略平行於第2面62。第1面61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為銳角。第1面61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大於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此外,第3面63及第1面61的由第2面62向外延伸的寬度,是由長邊方向中央往兩端逐漸變小。藉此,導光體6是成為沿著前述彎曲部40的形狀。
第2面62,具有藉由滾紋加工所形成的凹凸部62a。凹凸部62a,是形成在除了第2面62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之外的部分。此外,凹凸部62a,亦可形成於第2面62整面。第1面61,是形成梨皮狀。此外,第4面64,是被染成黑色。藉由滾紋加工,於第2面62上可輕易形成凹凸部62a。
導光體6,是位於顯示面板2的周邊部的下方,並於被覆板4的彎曲部40及擋板5的前面之間,以使第1面61朝上,第3面63朝下的方式來加以配置,且被被覆板4及擋板5包夾。因此,第1面61,相對於顯示面2a為往前延伸。此外,第1面61,在彎曲部40及擋板5之間,為向外露出。
導光體6的第2面62,是與擋板5的前面相接,並沿著顯示面2a。第4面64,是與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上端側相接。導光體6,是將第4面64,例如以雙面膠帶,貼附於彎曲部40的後面,藉此固定於被覆板4上。
於導光體6的下方,配置著LED基板70,而LED基板70是被固定於被覆板4上。於LED基板70,在面對導光體6的第3面63的位置上,構裝有LED71。LED71是往上發光。在此,由於被覆板4是由前面覆蓋導光體6、LED基板70及LED71,故可提升顯示裝置1的美觀程度。
第6圖是說明光的行進之示意圖,第7圖是說明射出光的範圍之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LED71所發出的光,是經 由第3面63往後方折射,射入導光體6,到達第2面62側,再經由第2面62往斜前方反射。被第2面62所反射的光,到達第1面61,再由該第1面61往外部射出。由於第2面62具有凹凸部62a,故到達第2面62的光,是往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及寬度方向(上下方向)擴散並被反射。
第1面61,是位於顯示面2a的前側,為往前的狀態並朝斜下方傾斜,因此到達第1面的光,是在前側折射。此時,由第1面61射出的光,是在第1面61折射,而變成往上及往前。在此,由於第1面61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是銳角,故從第1面61射出的光,會變得難以映照在顯示面2a上。此外,由於第1面61是形成梨皮狀,故由導光體6射出的光會產生柔和感。
一部分經由第2面62之反射光,雖然也會到達第4面64,但第4面為黑色故會被吸收。此外,第4面64亦可不染成黑色,這種情況下,只要在被覆板4之彎曲部40的後面,防止光的反射即可。進而,第1面61,亦可不形成梨皮狀。
於第2面62進行擴散的光,其並不僅會往上下方向,亦會往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行進。因此,藉由實際觀察確認可知,由導光體6射出的光,如第7圖的斜線部分所示,是以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中央部為中心擴散,由中央部往兩端逐漸衰退,故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中央部會變得明亮,而兩端部則會變暗。此外,導光體6是被配置於顯示面板2的周邊部的下方,因此,由導光體6射出的光,會從顯示面板2的周邊部下方擴散。
在此,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較佳是35度以上60度以下,藉此,經由第3面63的光之折射會變得良好,射出光的範圍亦變得良好。
導光體6的射出光的範圍,藉由變更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而可加以改變。第8圖是說明導光體6形狀之示意圖。導光體6的形狀,可配合顯示裝置1來進行變更。例 如,可如第8圖A~第8圖C所示般來設計。
第8圖A~第8圖C的導光體6中,第2面62的寬度L1為相同,是12.8mm。另一方面,第8圖A的導光體6中,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θ1是42.5度,第8圖B的導光體6中,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θ2是35.0度,第8圖C的導光體6中,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θ3是60.0度。
第9圖是說明射出光的範圍之示意圖。第9圖A是表示使用第8圖A之導光體6的情況,第9圖B是表示使用第8圖B之導光體6的情況,第9圖C是表示使用第8圖C之導光體6的情況。第9圖A所示的射出光的範圍,在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的寬度為W1,第9圖B所示的射出光的範圍,在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的寬度為W2(W2<W1),第9圖C所示的射出光的範圍,在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的寬度為W3(W3>W1)。
如上所述,將第2面62的寬度L1設為相同,藉由縮小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射出光的範圍會變小,而藉由增加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射出光的範圍會變大。因此,藉由固定第2面62的寬度,並調整第2面62與第3面63所成的角度,能夠適當地設定射出光的範圍。
此外,射出光的範圍,亦會隨著第2面62的寬度而產生變化。第2面62的寬度,雖然會隨著顯示裝置1的設計來加以變更,但藉由配合第2面62的寬度,變更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能夠將射出光的範圍設為同等程度。例如,導光體6是如第10圖A~第10圖C所示般來加以設計。第10圖A的導光體6中,第2面62的寬度L1是12.8mm,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θ1是42.5度。第10圖B的導光體6中,第2面62的寬度L2是14.9mm,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θ2是35.0度。第10圖C的導光體6中,第2面62的寬度L3是 10.7mm,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θ3是60.0度。
使用如第10圖A~第10圖C所設計之導光體6時,第1面61的發光範圍,是呈現同等程度。如上所述,即使第2面62的寬度會因為顯示裝置1的設計而有所不同時,藉由配合第2面62的寬度,並調整第3面63與第2面62所成的角度,能夠將射出光的範圍調整成同等程度。
在如上述所構成的顯示裝置1中,藉由未圖示的控制部來進行運作的控制。顯示裝置1的使用者,例如,藉由操作以紅外線與顯示裝置1進行通訊的遠端控制器(以下稱為「遙控器」)等的操作部,而能將指示傳訊至控制部。
藉由控制部的運作,由底盤30內的各個LED所射出的光,會藉由擴散板34a擴散,並藉由光學片34b聚焦,而照射於液晶面板2的後面。液晶面板2,是調變並傳輸射入光,來將畫面顯示於前面亦即顯示面2a。顯示裝置1,是藉由調諧器11來收訊,並基於解碼器12所解碼的電視廣播的廣播波,來將影像顯示於液晶面板2的顯示面2a,是作為電視收訊機來發揮功用。
此外,控制部會控制LED71的亮燈熄燈,並控制LED71的亮度及顏色。隨著藉由電源的開關、功能的選擇,音量調整等遙控器等的操作,LED71會亮燈熄燈,此外,LED71發光的亮度或顏色會有變化。利用這些情況,依照顯示面板2顯示於顯示面2a之顯示畫面,而能進行各式各樣的表現。因此,能夠讓由導光體6射出的光,與顯示面板2顯示的畫面之間產生整體感,並能讓使用者有所察覺。例如,藉由將明亮的畫面顯示於顯示面2a的下端部中央,第1面61與顯示面2a的下端部,會看似如無接縫般地發光。
此外,導光體6中,源自LED71的光,在第2面62進行擴散反射,並由第1面61射出。由於射出的光,是經由第2面62的反射光,除了往上方行進之外,亦會擴散並行進至前側。 因此,能夠防止源自導光體6之射出光所引起的畫面品質低落。源自導光體6的射出光,對顯示面2a的畫面影響少,不會造成干擾。進而,源自導光體6的射出光,藉由第1面61的梨皮面,能產生柔和感,與顯示面2a的畫面之間的整體感會變得良好。
第1面61及第3面63的由第2面62向外延伸的寬度,是由長邊方向中央部往兩端部逐漸變小,被覆板4的彎曲部40,是覆蓋顯示面板2的下方,其中包含導光體6,而該彎曲部40亦能設計成沿著該第1面61及第3面63的形狀,來提升顯示裝置1的設計性。此外,第1面61及第3面63的由第2面62向外延伸的寬度,在長邊方向亦可為恆寬,導光體6,只要是能夠將經由第2面62的反射光射出,則可為任意形狀。
(實施型態2)
實施型態2中,與實施型態1在導光體的形狀等有所不同。第11圖是實施型態2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局部剖面圖。關於實施型態2之顯示裝置1的結構,若是與實施型態1為同樣的結構,會以同樣的符號標記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實施型態2之顯示裝置1,具備導光體8。導光體8具有第1面81、第2面82、第3面83、第4面84、及第5面85。第3面83及第2面82,是在一方向上呈長矩形形狀,並互為平行,而第3面83及第2面82,是藉由垂直的連設面85a來加以相連。第2面82,是藉由滾紋加工來形成凹凸狀。因此,實施型態2的第2面82,其整面皆為凹凸部。
第3面83及第2面82,是面對第4面84,而第3面83與第4面84之間相對的距離較長。第4面84,是在一方向上呈長矩形形狀。第1面81,是與第2面82及第4面84相連,且相對於第2面82是成銳角。
第5面85,是與第4面相連,並藉由連設面85b來與第3面83相連。連設面85b是由第3面83垂直地向外延伸。 第5面85,相對於第4面84是成鈍角,相對於連設面85b是成鈍角。此外,第5面85與第2面82所成的角度為銳角。
導光體8,是位於顯示面2a的周邊部的下邊側中央,第2面82配置為面對擋板5。第3面83,是位於顯示面2a的外側,LED71配置為面對第3面83。第4面84是與被覆板4相接。
LED71的光,是由第3面83射入,於第5面85進行反射,再到達第2面82。到達第2面82的光,在第2面82進行擴散反射,並由第1面81射出。即使是這種情況,導光體8的發光範圍及方向,仍與實施型態1相同。
根據上述的結構,與實施型態1相同地,由於源自導光體8的第1面81之射出光是第2面82的反射光,故能防止源自導光體8之射出光所引起的畫面品質低落。此外,能夠使源自導光體8之射出光,與顯示面板2所顯示的畫面之間產生整體感,且能讓使用者有所察覺。此外,導光體8配置在顯示面2a的周邊部,因此,不會干擾到顯示面2a所顯示的畫面,而源自導光體8之射出光,與顯示面2a所顯示的畫面之間的整體感會變得良好。
第2面82與第5面85所成的角度為銳角,藉由折射由第3面83射入的光,能夠使光良好地行進至第2面82。
(實施型態3)
實施型態3中,導光體6及被覆板4之間的黏著構造,與實施型態1有所不同。第12圖是實施型態3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分之示意性分解斜視圖。第13圖是實施型態3的顯示裝置之示意性局部剖面圖。關於實施型態3之顯示裝置1的結構,若是與實施型態1為同樣的結構,會以同樣的符號標記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實施型態3的顯示裝置1,具備矩形板狀的彈性構件9。彈性構件9,是由將合成樹脂進行發泡成形所成的構件而成,如由發泡聚胺酯或發泡聚乙烯等而成,該彈性構件9藉由外部施 加應力會生成形變(被壓縮後的狀態),一旦該形變狀態被解除,則能發揮恢復到原本尺寸之應力。
彈性構件9,是介於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與導光體6的第4面64之間。彈性構件9,是被被覆板4的彎曲部40與導光體6的第4面64包夾,而變成壓縮的狀態。彈性構件9的於被覆板4側的那一面,是沿著彎曲部40的曲面,呈現彎曲。此外,彈性構件9的於被覆板4側的那一面,亦可為平坦不彎曲之面。
彈性構件9的長邊方向的長度,是設定成大約等同於第4面64的長邊方向的長度。此外,彈性構件9的長邊方向的長度,亦可設定成大約等同於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長邊方向的長度。彈性構件9的短邊方向的長度,是設定成短於第4面64的短邊方向的長度,而彈性構件9,在第4面64配置為靠近第1面61側。此外,彈性構件9的短邊方向的長度,亦可設定成大約等同於第4面64的短邊方向的長度。彈性構件9的厚度,是設定為大於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與導光體6的第4面64之間的間隙。
於彈性構件9在被覆板4側的那一面,是貼附著雙面膠帶或塗布著黏著劑,而具有黏著功能,而彈性構件9的其中一面,與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為互相黏著。於彈性構件9的另一面,亦即於導光體6的第4面64側之面,並未貼附雙面膠帶或塗布黏著劑,彈性構件9的另一面與導光體6的第4面64,是對接狀態。彈性構件9的顏色,是黑色或灰色等暗褐色。
如第13圖所示,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上端部,是朝著導光體6的第1面61,以覆蓋彈性構件9的一面側的側部的方式突出設置。突出設置的後面上端部(突設部41),是從被覆板4的前板4a的上端部來突出設置,藉由突設部41與前板4a,其剖面會是L字形。突設部41,會位於接近稜線64E的位置, 而該稜線64E是藉由導光體6的第1面61與第4面64所形成。突設部41,是沿著導光體6的第1面61與第4面64之間所形成的缺口部而形成。突設部41的頂端部的端面,是面對缺口區域之第4面64,突設部41,是以對應於第1面61與第4面64之間所形成的缺口部的方式,來加以配置。
藉由將彈性構件9介於被覆板4與導光體6之間,能防止源自LED71的射出光從被覆板4與導光體6之間的間隙漏出(漏光現象)。
藉由被覆板4的彎曲部40與導光體6的第4面64來包夾彈性構件9,會使彈性構件9呈現壓縮的狀態。因此,即使被覆板4因熱而膨脹,被覆板4的彎曲部40與導光體6之間的間隙擴展時,只要藉由被壓縮的彈性構件9會恢復的能力,便能對應間隙的擴展,防止漏光現象。
藉由將彈性構件9與被覆板4加以黏著,並使彈性構件9與導光體6為呈不黏著而對接的狀態,在被壓縮的彈性構件9恢復時,能夠降低彈性構件9所承受的負荷,確實地防止漏光現象。然而,彈性構件9的黏著態樣,並不限於此,彈性構件9亦可黏著於被覆板4的後面與導光板的第4面64雙方。
彈性構件9的顏色,是設為黑色或灰色等暗褐色,因此,能吸收源自LED71的射出光,而可更確實地防止漏光現象。
由於被覆板4的彎曲部40的後面上端部(突設部41),是以覆蓋彈性構件9的第1面61側的側部之方式來突出設置,故不會由顯示裝置1的外部看見彈性構件9。因此,能提升顯示裝置1的美觀程度。突設部41,是位於接近稜線64E的位置,而該稜線64E是藉由導光體6的第4面64與第1面61所形成,因此不會影響由第1面61射出的光。
此外,於實施型態1、實施型態2、及實施型態3中,關於第2面62或82,亦可不藉由滾紋加工,而是藉由具有凹凸之 模具來加以成形而形成凹凸形狀。
此外,面對第3面63的LED之個數,並不限於1個,亦可有複數個。於這種情況下,複數個LED,亦可於LED基板上沿著導光體6的長邊方向排列。此外,亦可將各種發光顏色的LED組合使用。
進而,導光體6亦可不配置於顯示面板2的周邊部,而是隨著顯示裝置1的設計來配置於適宜的位置。實施型態1與實施型態2之顯示裝置1,可以不是用於電視收訊機的結構,而可為用於資訊顯示、汽車導航的顯示畫面或個人電腦之結構。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具備顯示部(2)、導光體(6、8)、及發光部(71);其中,該顯示部(2)將畫面顯示於前面(2a);該導光體(6、8)具有相對於該前面(2a)為往前延伸之第1面(61、81)、連續著該第1面(61、81)並沿著該前面(2a)且具有凹凸部(62a、82)之第2面(62、82)、以及連續著該第2面(62、82)之第3面(63、83);該發光部(71)是面對該第3面。
根據本實施型態,藉由令源自導光體(6、8)的第1面(61、81)之射出光為第2面(62、82)的反射光,能夠防止源自導光體(6、8)之射出光所引起的畫面品質低落。此外,能夠使源自導光體(6、8)的射出光,與顯示面(2a)所顯示的畫面之間產生整體感。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導光體(6、8)配置在該前面(2a)的周邊部。
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良好地使導光體(6、8)的發光,與顯示面(2a)所顯示的畫面之間產生整體感。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62)與該第3面(63)所成的角度為銳角。
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使由第3面(63)射入的光良 好地行進至第2面(62)。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62)與該第3面(63)所成的角度是35度以上60度以下。
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使由第3面(63)射入的光良好地行進至第2面(62)。此外,可將由第1面(61)射出之光的大小設為良好的大小。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第1面(61)及該第3面(63),是由該第2面(62)向外延伸,而該第1面(61)及該第3面(63)的由該第2面(62)向外延伸的寬度,是由中央部往兩端部逐漸變小。
根據本實施型態,可提升設計性。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第2面(62、82)具有的凹凸部(62a、82),是藉由滾紋加工形成。
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輕易地形成凹凸部(62a)。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具備覆蓋該導光體(6、8)之被覆板(4)。
根據本實施型態,因為不會由前側看見導光體(6、8),故能提升美觀程度。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導光體(6、8)具有連續著該第1面(61、81)之第4面(64、84),且具備被該第4面(64、84)與該被覆板(4)包夾之彈性構件(9)。
根據本實施型態,即使因發光部(71)等產生的熱,使得被覆板(4)膨脹,被覆板(4)與導光體(6、8)之間遠離,只要藉由以導光體(6、8)的第4面(64、84)與被覆板(4)所包夾的彈性構件(9)恢復形狀,便能將被覆板的後面與導光體(6、 8)的第4面之間的間隙填滿。因此,能夠防止漏光。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1),其特徵在於,該被覆板(4)的端部(41),是以覆蓋該彈性構件(9)的第1面側的側部之方式,往該第1面突出設置。
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被覆板4的端部(41),是以覆蓋彈性構件(9)的第1面(61、81)側的側部之方式來往第1面(61、81)突出設置,故不會由第1面(61、81)側看見彈性構件(9)。因此,能提升顯示裝置(1)的美觀程度。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之電視收訊機,其特徵在於,具備上述之顯示裝置(1)、以及接收電視廣播訊號之收訊部(11),且會基於以該收訊部(11)所接收到的電視廣播訊號,將影像顯示於該顯示部(2)。
根據本實施型態,藉由使用上述的顯示裝置(1),變得能與電視收訊機的畫面產生整體感。
本次揭示的實施型態在各方面皆為例示,本發明並不因此而被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僅限於上述之內容,而意指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與申請專利範圍為同等意義及包含範圍內的所有變更。亦即,在請求項所示之範圍下,組合適當變更的技術方法所獲得的實施型態,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具備:顯示部,該顯示部將畫面顯示於前面;導光體,該導光體具有相對於該前面為往前延伸之第1面、連續著該第1面並沿著該前面且具有凹凸部之第2面、以及連續著該第2面之第3面;及發光部,該發光部是面對該第3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體配置於該前面的周邊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2面與該第3面所成的角度為銳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2面與該第3面所成的角度是35度以上60度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1面及該第3面,是由該第2面向外延伸,而該第1面及該第3面的由該第2面向外延伸的寬度,是由中央部往兩端部逐漸變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2面具有的凹凸部,是藉由滾紋加工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具備覆蓋該導光體之被覆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體具有連續著該第1面之第4面,且具備被該第4面與該被覆板包夾之彈性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被覆板的端部,是以覆蓋該彈性構件的該第1面側的側部之方式,往該第1面突出設置。
  10. 一種電視收訊機,其特徵在於,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以及接收電視廣播訊號之收訊部,且會基於以該收訊部所接收到的電視廣播訊號,將影像顯示於該顯示部。
TW107105395A 2017-02-21 2018-02-14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TWI654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0081 2017-02-21
JP2017030081 2017-02-21
JP2017168901A JP6368838B1 (ja) 2017-02-21 2017-09-01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JP2017-168901 2017-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216A TW201832216A (zh) 2018-09-01
TWI654598B true TWI654598B (zh) 2019-03-21

Family

ID=6303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395A TWI654598B (zh) 2017-02-21 2018-02-14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68838B1 (zh)
TW (1) TWI654598B (zh)
WO (1) WO20181550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8005B2 (ja) * 1995-03-03 1998-0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82634A (ja) * 2000-09-07 2002-03-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2005265929A (ja) * 2004-03-16 2005-09-29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US20110051019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Sony Corporation Edge lighting control
JP2011123406A (ja) * 2009-12-14 2011-06-23 Denso Corp 車両用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5065A1 (ja) 2018-08-30
JP2018136521A (ja) 2018-08-30
TW201832216A (zh) 2018-09-01
JP6368838B1 (ja)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5931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I652526B (zh) 顯示器組裝機構及其相關顯示器設備
CN108319054B (zh) 一种全反射显示装置、边框组件
US20120113331A1 (en)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JP2009081014A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571678B (zh) 導光板及使用其之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
JP2008152986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4658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TWI654598B (zh)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763772A (zh) 显示设备
WO2015079485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135867B1 (ko) 테두리 발광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게임기
KR2018003819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605214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1833886A (zh) 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機
KR102186464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779350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5179563B2 (ja) 照明構造、照明方法および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KR101053599B1 (ko) 발광 로고 어셈블리
CN219203007U (zh) 一种柔光按键结构
CN114740563B (zh) 快递柜
TW201348820A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裝置
CN109001856B (zh) 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7099102B2 (ja) 表示装置
JP2004302443A (ja) 液晶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