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3465B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53465B TWI653465B TW103136848A TW103136848A TWI653465B TW I653465 B TWI653465 B TW I653465B TW 103136848 A TW103136848 A TW 103136848A TW 103136848 A TW103136848 A TW 103136848A TW I653465 B TWI653465 B TW I65346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sample
- disposed
- accommodating spa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4—Microscope slides, e.g. mounting specimens on microscope sli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6—Means for illuminating specimens
- G02B21/08—Condensers
- G02B21/086—Condensers for transillumination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顯微鏡模組。顯微鏡模組包括一光源組件、一取樣組件以及一光擴散元件。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光源鄰設於導光元件的入光端。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蓋體與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樣品容置空間位於導光元件的出光端。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光源與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本發明亦揭露一種顯微鏡裝置。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顯微鏡搭配載玻片(slide glass)或細胞計數盤(cell counter),是一種用來觀察或量測細胞、檢體等樣品的傳統裝置,尤其應用在基礎生物學、生醫研究和材料科學方面。然而,大部分顯微鏡的主要結構係於一基座上設有懸臂,並於懸臂頂端設一裝置有物鏡之上托架,上托架底部配置一有複數物鏡之旋轉台,並於旋轉台下設有一對應物鏡之平台,藉此以轉動旋轉台,使其中一物鏡對至平台,並由目鏡觀察樣品的細微結構。此種顯微鏡雖同樣能兼具放大及焦距調整的功能,但其機構較為複雜且難以攜帶。另外,使用者也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學習如何操作,且大部分皆必須在實驗室內執行,不適合非專業人員操作執行。
因此,可攜帶式的顯微鏡模組就順應了這個趨勢而產生,其可與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相機或筆記型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所具有的影像擷取模組組合使用,亦即將顯微鏡模組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鏡頭外側。而顯微鏡模組具有透鏡組件,與可可攜式電子裝置組合後,透鏡組件是位於靠近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側,樣品則擺放在透鏡組件之另一側。當光線入射至樣品,使用者可透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的影像擷取模組以觀察細胞、或檢體等樣品。
然而,此種類型的顯微鏡模組必須另外提供光源,而外部的光源入射至樣品上會產生陰影,即便將光源設置於顯微鏡模組內,但由於光源係為點光源或線光源,故仍會產生樣品中心部分較亮,而周圍處較暗之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弊端。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便於攜帶的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且可改善光源不足及克服光線照射至樣品後,而可能產生的陰影或局部光線不足等不均勻的問題,以進一步提升影像的品質。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顯微鏡模組,包括一光源組件、一取樣組件以及一光擴散元件。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光源鄰設於導光元件之一入光端。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蓋體與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樣品容置空間位於導光元件之一出光端。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光源與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其中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顯微鏡裝置,包括顯微鏡模組以及一影像擷取模組。顯微鏡模組包括一光源組件、一取樣組件、一光擴散元件及一透鏡組件。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光源鄰設於導光元件之一入光端。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蓋體與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樣品容置空間位於導光元件之一出光端。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光源與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其中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透鏡組件具有至少一透鏡和一殼體,殼體對應於樣品容置空間具有一開口,透鏡設置於開口。影像擷取模組包括一鏡頭單元及一處理單元。鏡頭單元與透鏡對準並協同取得一取樣影像。處理單元耦接鏡頭單元,並接收取樣影像以執行影像處理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導光元件具有一第一空腔,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導光元件的第一空腔內。
在一實施例中,導光元件為一實心柱,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導光元件的入光端或出光端。
在一實施例中,光擴散元件係為一光學透鏡,且光擴散元件與光源連結。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顯微鏡模組更包括一透鏡組件,具有至少一透鏡和一殼體,殼體對應於樣品容置空間具有一開口,透鏡設置於開口。
在一實施例中,殼體與光源組件結合以形成一第二空腔,取
樣組件與光擴散元件設置於第二空腔。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組件的蓋體係呈一杯狀且具有一容置空間,基體係至少部分容置於容置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蓋體與基體具有相同的中心軸以相互套合。
在一實施例中,基體也呈一杯狀且卡合於蓋體的容置空間內,以定義出樣品容置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取樣組件更具有一微結構,微結構位於蓋體與基體之間。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其藉由取樣組件的設計,可以簡便的方式直接以基體沾取樣品,並將樣品容置在蓋體與基體所定義出的樣品容置空間中。而光源鄰設於導光元件的入光端,其可改善習知外接光源而可能產生光源不足的問題。另外,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光源與樣品容置空間之間的設計,使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可透過光擴散元件,先形成均勻的光源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以避免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情形,並可克服光線照射至樣品後,而可能產生的陰影或局部光線不足等問題。此外,顯微鏡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影像擷取模組配合使用,更可進一步提升影像的品質。
1、1b、1c‧‧‧光源組件
11、11b、11c‧‧‧光源
12、12b、12c‧‧‧導光元件
121、121b、121c‧‧‧入光端
122、122b、122c‧‧‧出光端
123‧‧‧第一空腔
124b‧‧‧凹部
13‧‧‧基座
131‧‧‧第二鎖合結構
2‧‧‧取樣組件
21‧‧‧蓋體
211‧‧‧第一頂部
212‧‧‧第一側壁部
22‧‧‧基體
221‧‧‧第二頂部
222‧‧‧第二側壁部
23‧‧‧微結構
3、3a、3b、3c‧‧‧光擴散元件
4‧‧‧透鏡組件
41‧‧‧透鏡
42‧‧‧殼體
421‧‧‧開口
422‧‧‧第一鎖合結構
43‧‧‧第二空腔
5‧‧‧影像擷取模組
51‧‧‧鏡頭單元
52‧‧‧處理單元
53‧‧‧顯示單元
d‧‧‧厚度
MS‧‧‧顯微鏡模組
S1‧‧‧樣品容置空間
S2‧‧‧容置空間
X‧‧‧中心軸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顯微鏡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之顯微鏡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之基體用於取樣的操作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之取樣組件與光源組件的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光擴散元件另一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導光元件另一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導光元件又一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圖8為圖1所示之顯微鏡模組與影像擷取模組組合使用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顯微鏡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之顯微鏡模組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包括一光源組件1、一取樣組件2以及一光擴散元件3。
光源組件1具有一光源11及一導光元件12,光源11鄰設於導光元件12之入光端121,而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可透過導光元件12而導引至導光元件12的出光端122。其中,光源11可為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或是螢光燈等光源,其發出的波長可包含可見光及或不可見光,例如為紅外線或螢光。
取樣組件2係為可透光的材質,其具有一蓋體21及一基體22,蓋體21與基體22相互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S1,以儲存樣品,且樣品容置空間S1位於導光元件12之出光端122。
光擴散元件3則設置於光源11與樣品容置空間S1之間,使光源11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光擴散元件3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而光源11所發射出的光線經光擴散元件3後可使光線更均勻的分布,故可均勻的照射於樣品容置空間S1,即可使樣品容置空間S1所具有的樣品被均勻的光線照射。以下,將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之各元件的細節特徵,及其操作方式。
首先,取樣組件2係用以沾取樣品,如自然界的物質、檢體中的動物細胞(animal cells)或植物細胞(plant cells)等。本實施例之取樣組件2係由構形可相互配合的蓋體21與基體22所共同組成,例如,蓋體21與基體22可具有相同的中心軸X(如圖1所示),使蓋體21與基體22得以相互套合。於此,係以蓋體21及基體22具有類似的形狀為例,例如為杯狀。當蓋體21套設於基體22時,蓋體21與基體22係同軸地對準。詳細而言,本實施例之蓋體21可具有第一頂部211及第一側壁部212,而第一側壁部212自第一頂部211的周緣延伸,即第一側壁部212環繞第一頂部211,以形成杯狀的結構,使得蓋體21具有一容置空間S2。而基體22
則具有第二頂部221及第二側壁部222,且第二側壁部222自第二頂部221的周緣延伸,同樣形成杯狀的結構。其中,第一頂部211及第二頂部221可以是圓形或多邊形的平坦部,以形成不同形狀的杯狀結構,而本實施例係以圓形的杯狀結構為例說明。由於蓋體21及基體22均為出光端的截面積小於入光端的截面積,因此於二者套合時,基體22的第二頂部221會卡合於蓋體21的容置空間S2,以定義出樣品容置空間S1。另外,第一頂部211的周長可大於第二頂部221的周長,使基體22的第二頂部221可由蓋體21的容置空間S2而與蓋體21套合,此時,基體22係至少部分容置於蓋體21的容置空間S2,以定義出樣品容置空間S1。
在本實施例中,當蓋體21與基體22相互套合時,基體22可卡合於蓋體21的容置空間S2內。由於本實施例之蓋體21與基體22皆呈杯狀的結構,可藉由將第二側壁部222鄰近杯狀開口端的外徑設計成實質上等於第一側壁部212鄰近杯狀開口端的內徑(如圖1所示),使蓋體21與基體22相互套合時,基體22可剛好卡合於蓋體21的容置空間S2內。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於第一側壁部212及第二側壁部222鄰近杯狀開口端處,形成可相互配合的結構,例如可相互配合凹部及凸部,並藉由可相互配合的結構達到卡合的效果,本發明並不限制。較佳的,本實施例之第一頂部211及第二頂部221之間的距離可以是介於0.1μm~500μm之間,第一頂部211的厚度可以是介於100μm~1000μm之間。
另外,本實施例之取樣組件2更可具有一微結構23,微結構23位於蓋體21與基體22之間,而微結構23可設置於蓋體21或基體22,本實施例並不限制。亦即,微結構23可設置於蓋體21且位於樣品容置空間S1的一側;或是設置於基體22且位於樣品容置空間S1的一側。本實施例之微結構23係為凸緣的結構,並設置於第二頂部221於樣品容置空間S1該側的周緣。換言之,本實施例之微結構23環繞第二頂部221的周緣設置,故當蓋體21與基體22相互套合後,微結構23可輔助定義出樣品容置空間S1。
圖3為圖1所示之基體用於取樣的操作示意圖,請參考圖3所示。在取樣的操作上,可直接以基體22的第二頂部221與樣品接觸,甚
或可浸泡於液態的樣品中。由於樣品的表面張力,可使樣品直接被吸附在第二頂部221的外側表面上,而微結構23設置於第二頂部221的周緣,更可保護樣品以避免樣品的外露。同時,微結構23的構形與設置位置同時可決定樣本的體積量。較佳的,微結構23的厚度d可以是介於0.1μm~500μm之間,而微結構23於第二頂部221所形成的面積,約等於樣品容置空間S1的截面積可介於50mm2及400mm2之間。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微結構23亦可以為複數個凸部不連續的設置於蓋體21或基體22,同樣可達到輔助定義出樣品容置空間S1的功效,本發明並不限制。
圖4為圖1所示之取樣組件與光源組件的立體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及參考圖4所示,當基體22取樣完成後,可將蓋體21與基體22套合以形成取樣組件2,使樣品被限制在由第一頂部211、第二頂部221及微結構23所定義出的樣品容置空間S1內(樣品容置空間S1請參考圖1所示),其可避免取樣組件2中的樣品被污染或外漏等情形。接著,再將取樣組件2的基體22套合於光源組件1的導光元件12,故基體22的內側係與導光元件12套合,而基體22的外側則與蓋體21套合。當然,在操作上,亦可先將基體22的內側與導光元件12套合後,可手持光源組件1的底端並以基體22進行取樣。須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之光源組件1更可具有一基座13,除了可利用基座13的內部可容置供光源11發光的電源供應器以外,基座13的部分可供使用者拿取,更便於進行取樣操作。取樣後再將蓋體21與基體22套合,其中,光源11及第二頂部221之間的距離可以是介於0.1cm~10cm之間。此時,光源組件1的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可經由導光元件12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以照射於樣品。
請同時參考圖1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之導光元件12具有一第一空腔123,於構形上,本實施例之導光元件12可以為中空的管體,光擴散元件3則設置於第一空腔123內。光源11係設置於第一空腔123且鄰近於入光端121,而導光元件12的入光端121係與基座13連接,出光端122則為開口的結構且開口朝向樣品容置空間S1,使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入射導光元件12係由入光端121並穿過光擴散元件3後而射至出光端122,再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另外,本實施例之光擴散元件3可以為光擴散膜
(diffuser film)或光擴散板(diffuser plate),本發明並不限制,僅需設置於光源11與樣品容置空間S1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導光元件12的內側壁可形成供光擴散元件3置放的凹槽結構,使光擴散元件3可設置於第一空腔123內,且本實施例之光擴散元件3與導光元件12的內側壁之間的夾角實質上為直角。當然,本發明並不限制光擴散元件3與導光元件12的內側壁之間的夾角角度,光擴散元件3僅需設置於導光元件12的第一空腔123內,並可使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先穿過光擴散元件3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光擴散元件3可將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擴散,能使線光源或點光源分布成均勻的面光源,其中,本實施例之光源11係以點光源的發光二極體(LED)為例。因此,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經過光擴散元件3後,可先形成均勻的光源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以避免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情形。
圖5為本發明之光擴散元件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係為光擴散元件3a的變化態樣,故光源組件1與取樣組件2的標號沿用前述的實施例。請參考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光擴散元件3a亦可為一光學透鏡(lens),且光擴散元件3a與光源11連結。具體而言,光擴散元件3a係環繞光源11設置,亦即,光擴散元件3a係包覆並保護光源11,並使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可先入射至光學透鏡(光擴散元件3a),並可於光學透鏡(光擴散元件3a)的內部進行多次反射,以將光線均勻化,即使光線可均勻的自光學透鏡(光擴散元件3a)射出,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同樣可達到避免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功效。
另外,本發明亦不限制導光元件的構形,圖6為本發明之導光元件另一實施態樣的示意圖,而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係為光源組件及光擴散元件的變化態樣,故取樣組件2的標號沿用前述的實施例。請參考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光源組件1b的導光元件12b亦可以為實心柱,其於光源11b的位置對應形成凹部124b,以容置光源11b。光擴散元件3b可設置於導光元件12b的入光端121a或出光端122b,而本實施例係以設置於導光元件12b的出光端122b為例說明。因此,光源11b所產生的光線可自導光元件12b的入光端121b射至出光端122b,並於出光端122b經由光
擴散元件3b以形成均勻的光源,進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將光擴散元件3b嵌合在導光元件12b內部,或是形成ㄇ字形的光擴散元件(其構型可先參考圖7之光擴散元件3c)並設置於凹部124b內,進而可將光擴散元件3b設置於入光端121b。不論光擴散元件3b設置於導光元件12b的出光端122b或入光端121b,其皆可達到避免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功效。
圖7為本發明之導光元件又一實施態樣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之導光元件12c亦可以為空心柱的結構,而光擴散元件3c亦可設置於導光元件12c的入光端121c或出光端122c,本實施例之光擴散元件3c係以設置於導光元件12c的入光端121c為例說明。本實施例之光擴散元件3c係為ㄇ字形的結構設置在光源11c的周緣,使光源11c所產生的光線可直接於入光端121c經光擴散元件3c形成均勻的光源,而均勻的光源通過出光端122c後,直接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S1。在其他實施例中,光擴散元件3c亦可嵌合在空心柱的導光元件12c內部,或是直接設置在導光元件12c的出光端122c,本發明並不限制。
另外,前述的蓋體21、基體22及導光元件12(12b、12c)皆可藉由塑膠射出成型製成,且其材質可為玻璃、PS塑膠、壓克力(PMMA)、PC塑膠或COC(cyclo olefin coplymer)塑膠。因此,取樣組件2及導光元件12(12b、12c)的製造成本可以是相當低的。
再請參考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微鏡模組MS更包括一透鏡組件4,當透鏡組件4與光源組件1及取樣組件2組合後,透鏡組件4係設置於取樣組件2的外側。透鏡組件4具有至少一透鏡41和一殼體42。殼體42對應於樣品容置空間S1具有一開口421,透鏡41設置於開口421。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殼體42可為中空筒狀的結構,並可套設於取樣組件2的外側,使透鏡41位於取樣組件2的外側並對應於樣品容置空間S1。殼體42相對於開口421的一側具有第一鎖合結構422,而光源組件1的基座13具有對應之第二鎖合結構131,亦即第一鎖合結構422與第二鎖合結構131係為可相互配合的結構,例如可相互配合的凹部及凸部、螺紋、卡勾及卡槽等,而本實施例係以相互配合的公母螺紋為例,使透鏡組件4
的殼體42可以螺鎖的方式與光源組件1固定。而當殼體42與光源組件1結合後,形成一第二空腔43,並使取樣組件2與光擴散元件3設置於第二空腔43,且容置透鏡41的開口421位置係對應於樣品容置空間S1,使得光源11所產生的光線經光擴散元件3及樣品容置空間S1入射至透鏡41。本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可與影像擷取模組組合使用,並於影像擷取模組端形成影像。
圖8為圖1所示之顯微鏡模組與影像擷取模組組合使用的示意圖,請參考圖8所示。本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可與影像擷取模組5組合使用,而影像擷取模組5可設立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具有照相功能的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相機或筆記型電腦,亦即本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可直接與可攜式電子裝置本身所具有的影像擷取模組配合使用。顯微鏡模組MS可透過設置於顯微鏡模組MS及影像擷取模組5之間的固定元件(例如具有卡合結構的外殼)而可固定於影像擷取模組5上,亦可與影像擷取模組5分離,僅將顯微鏡模組MS擺設於影像擷取模組5。顯微鏡模MS係被應用來取得放大的樣品影像,以提供至影像擷取模組5。
具體而言,影像擷取模組5包括一鏡頭單元51、一處理單元52及一顯示單元53,處理單元125耦接於鏡頭單元51及顯示單元53。當顯微鏡模組MS與影像擷取模組5組合時,透鏡41與鏡頭單元51同軸地對準。較佳的,顯微鏡模組MS的放大率可以是介於0.1及2之間,且其視野範圍(field of view,縮寫為FOV)可介於0.1mm2~100mm2之間,需注意的是此處的放大率(magnification ratio)並不限於前述特定例子。在一實施例中,透鏡41及鏡頭單元51可彼此協同操作以進行對焦及放大位於取樣組件2中的一放大後之樣品的影像,於本實施例中係稱取樣影像。鏡頭單元51取得一取樣影像後,透過處理單元52執行影像處理程序,並可由顯示單元53顯示取樣影像,即經顯微鏡模組MS放大後的樣品影像,令使用者可直接在影像擷取模組5端,觀察經顯微鏡模組MS放大後的樣品影像。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單元53並非影像擷取模組5中的必要元件,影像擷取模組5更可藉由傳輸單元傳送出經處理單元52處理後的影像資料,本發明並不限制。
另外,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顯微鏡裝置,其包括顯微鏡模組以及一影像擷取模組。關於顯微鏡模組之各元件及其連結關係的技術特徵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之顯微鏡模組MS,而影像擷取模組亦可參考前述顯微鏡模組MS與影像擷取模組5組合使用的相關內容,於此不加贅述。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其藉由取樣組件的設計,可以簡便的方式直接以基體沾取樣品,並將樣品容置在蓋體與基體所定義出的樣品容置空間中。而光源鄰設於導光元件的入光端,其可改善習知外接光源而可能產生光源不足的問題。另外,光擴散元件設置於光源與樣品容置空間之間的設計,使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可透過光擴散元件,先形成均勻的光源後再入射至樣品容置空間,以避免光亮度分布不均勻的情形,並可克服光線照射至樣品後,而可能產生的陰影或局部光線不足等問題。此外,顯微鏡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影像擷取模組配合使用,皆可更進一步提升影像的品質。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Claims (20)
- 一種顯微鏡模組,包括:一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該光源鄰設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入光端;一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該蓋體與該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該樣品容置空間位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出光端;以及一光擴散元件,位於該導光元件內側壁的凹槽結構中,並設置於該光源與該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其中該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該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該樣品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導光元件具有一第一空腔,該光擴散元件與該光源設置於該導光元件的該第一空腔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光擴散元件係為一光學透鏡,且該光擴散元件與該光源連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更包括:一透鏡組件,具有至少一透鏡和一殼體,該殼體對應於該樣品容置空間具有一開口,該透鏡設置於該開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殼體與該光源組件結合以形成一第二空腔,該取樣組件與該光擴散元件設置於該第二空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取樣組件的該蓋體係呈一杯狀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基體係至少部分容置於該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蓋體與該基體具有相同的中心軸以相互套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基體也呈一杯狀且卡合於該蓋體的該容置空間內,以定義出該樣品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取樣組件更具有一微結構,該微結構位於該蓋體與該基體之間。
- 一種顯微鏡裝置,包括:一顯微鏡模組,包括: 一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該光源鄰設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入光端;一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該蓋體與該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該樣品容置空間位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出光端;一光擴散元件,位於該導光元件內側壁的凹槽結構中,並設置於該光源與該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其中該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該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該樣品容置空間;及一透鏡組件,具有至少一透鏡和一殼體,該殼體對應於該樣品容置空間具有一開口,該透鏡設置於該開口;以及一影像擷取模組,包括:一鏡頭單元,與該透鏡對準並協同取得一取樣影像;及一處理單元,耦接該鏡頭單元,並接收該取樣影像以執行影像處理程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微鏡裝置,其中該導光元件具有一第一空腔,該光擴散元件與該光源設置於該導光元件的該第一空腔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微鏡裝置,其中該光擴散元件係為一光學透鏡,且該光擴散元件與該光源連結。
- 一種顯微鏡模組,包括:一光源組件,具有一光源及一導光元件,該光源鄰設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入光端;一取樣組件,具有一蓋體及一基體,該蓋體與該基體結合以定義出一樣品容置空間,該樣品容置空間位於該導光元件之一出光端;以及一光擴散元件,包覆並環繞該光源,且設置於該光源與該樣品容置空間之間,其中該光源所發射出的光線穿過該光擴散元件後,入射至該樣品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導光元件具有一第一空腔,該光擴散元件與該光源設置於該導光元件的該第一空腔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更包括: 一透鏡組件,具有至少一透鏡和一殼體,該殼體對應於該樣品容置空間具有一開口,該透鏡設置於該開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殼體與該光源組件結合以形成一第二空腔,該取樣組件與該光擴散元件設置於該第二空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取樣組件的該蓋體係呈一杯狀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基體係至少部分容置於該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蓋體與該基體具有相同的中心軸以相互套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基體也呈一杯狀且卡合於該蓋體的該容置空間內,以定義出該樣品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顯微鏡模組,其中該取樣組件更具有一微結構,該微結構位於該蓋體與該基體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6848A TWI653465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CN201510664173.8A CN105549191A (zh) | 2014-10-24 | 2015-10-15 | 显微镜模块及显微镜装置 |
JP2015205921A JP6141941B2 (ja) | 2014-10-24 | 2015-10-19 | 顕微鏡モジュール及び顕微鏡装置 |
US14/921,494 US9900558B2 (en) | 2014-10-24 | 2015-10-23 | Microscope module and microscope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6848A TWI653465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6179A TW201616179A (zh) | 2016-05-01 |
TWI653465B true TWI653465B (zh) | 2019-03-11 |
Family
ID=55791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6848A TWI653465B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00558B2 (zh) |
JP (1) | JP6141941B2 (zh) |
CN (1) | CN105549191A (zh) |
TW (1) | TWI6534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5805A (zh) * | 2016-06-20 | 2017-12-29 | 亿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样本检测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 |
JP6579525B2 (ja) * | 2017-06-26 | 2019-09-25 | 國昭 永山 | 微弱光観察用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複式顕微鏡装置 |
CN107271442A (zh) * | 2017-07-21 | 2017-10-20 | 黄宁 | 一种医学检验多功能测试装置 |
JP6868750B2 (ja) * | 2019-02-12 | 2021-05-12 | 株式会社山忠 | 顕微鏡装置 |
CA3143481A1 (en) * | 2019-07-11 | 2021-01-14 | Sensibility Pty Ltd | Machine learning based phone imaging system and analysis method |
CN110888230A (zh) * | 2019-11-28 | 2020-03-17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一种智能生物显微镜 |
CN113685774B (zh) * | 2020-05-18 | 2024-05-10 |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
US11365860B2 (en) * | 2020-05-18 | 2022-06-21 | Young Optics Inc. | Optical lens |
EP4016161A1 (en) * | 2020-12-17 | 2022-06-22 | 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 | Control device for a microscop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66553A1 (en) | 2002-10-02 | 2004-04-08 | Leica Microsystems Wetzlar Gmbh | Portable microscope having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icroscope stage |
US20120127569A1 (en) | 2009-07-06 | 2012-05-24 | Nikon Corporation | Microscope apparatus |
TW201432241A (zh) | 2012-12-17 | 2014-08-16 | Univ Nat Taiwan | 取樣組件、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202450U (zh) * | 1987-02-13 | 1987-12-30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光学显微镜聚光照明系统 |
DE10201463B4 (de) * | 2002-01-16 | 2005-07-21 | Clondiag Chip Technologies Gmbh | Reaktionsgefäß zur Durchführung von Array-Verfahren |
CN2643335Y (zh) * | 2003-08-11 | 2004-09-22 | 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显微镜的照明装置 |
CN1581522A (zh) * | 2003-08-15 | 2005-02-16 | 银河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多重曲率透镜及其具有多重曲率透镜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
US20060012793A1 (en) * | 2004-07-19 | 2006-01-19 | Helicos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samples |
US8878924B2 (en) * | 2004-09-24 | 2014-11-04 | Vivid Medical, Inc. | Disposable microscope and portable display |
DE102006027836B4 (de) * | 2006-06-16 | 2020-02-20 |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 Mikroskop mit Autofokuseinrichtung |
CN201017097Y (zh) * | 2006-12-31 | 2008-02-06 | 蔡勇 | 由led背光板构成的显微镜底照明光源 |
DE102011003569B4 (de) * | 2011-02-03 | 2013-03-21 | Leica Microsystems (Schweiz) Ag | Flächenlichtquelle für eine Durchlichtbeleuchtungseinrichtung eines Mikroskops |
DE102012213819A1 (de) * | 2012-08-03 | 2014-05-22 | Leica Microsystems (Schweiz) Ag | Verwendung einer Flächenlichtquelle zur Auflichtbeleuchtung in einem Mikroskop |
EP3764083A1 (en) * | 2013-03-12 | 2021-01-13 |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 Digitally enhanced microscopy for multiplexed histology |
-
2014
- 2014-10-24 TW TW103136848A patent/TWI653465B/zh active
-
2015
- 2015-10-15 CN CN201510664173.8A patent/CN105549191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0-19 JP JP2015205921A patent/JP614194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0-23 US US14/921,494 patent/US990055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66553A1 (en) | 2002-10-02 | 2004-04-08 | Leica Microsystems Wetzlar Gmbh | Portable microscope having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icroscope stage |
US20120127569A1 (en) | 2009-07-06 | 2012-05-24 | Nikon Corporation | Microscope apparatus |
TW201432241A (zh) | 2012-12-17 | 2014-08-16 | Univ Nat Taiwan | 取樣組件、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116725A1 (en) | 2016-04-28 |
TW201616179A (zh) | 2016-05-01 |
JP6141941B2 (ja) | 2017-06-07 |
JP2016085456A (ja) | 2016-05-19 |
CN105549191A (zh) | 2016-05-04 |
US9900558B2 (en) | 2018-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53465B (zh)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
US10139712B2 (en) | Magnification-purpose external optical module external to portable terminal with camera, and magnification image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160147057A1 (en) | Lens unit and transmission compound microscope | |
CN205049811U (zh) | 可携式显微镜装置 | |
TWI644124B (zh) | 樣品黏著件、樣品承載組件及可攜式顯微鏡裝置 | |
US9835842B2 (en) | Microscope attachment | |
US20190219808A1 (en) | Observation device | |
TWI605244B (zh) | 取樣組件、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
TWI572896B (zh) | 具有放大功能的檢測用裝置 | |
TW201728955A (zh) | 光學觀測裝置 | |
EP2662731A3 (en) | Indic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US20170227757A1 (en) | Sample adhesive element, sample carrying module and portable microscop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7315240B (zh) | 一种便携式显微装置 | |
TW201706672A (zh)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
KR102047540B1 (ko) | 휴대폰 이용 관찰 기구 | |
KR20090092492A (ko) | 다기능 디지털 카메라 | |
JP2007040783A (ja) | 外観検査用容器 | |
JP6579525B2 (ja) | 微弱光観察用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複式顕微鏡装置 | |
CN114829890A (zh) | 与颜色测量目标相关的所关注区域目标的颜色测量 | |
WO2016078489A1 (zh) | 具有放大功能的检测装置 | |
TW201706671A (zh) | 顯微鏡模組及顯微鏡裝置 | |
TWI809917B (zh) | 微距調整機構及顯微鏡裝置 | |
CN209764737U (zh) | 一种具备光照装置的体液便携式检测装置 | |
Chiu et al. | To enhance light extraction of OLED devices by multi-optic layers including a micro lens array | |
CN114846307A (zh) | 在受控光照下对所关注区域目标和n个颜色测量目标的颜色的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