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5291B -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5291B
TWI645291B TW105125026A TW105125026A TWI645291B TW I645291 B TWI645291 B TW I645291B TW 105125026 A TW105125026 A TW 105125026A TW 105125026 A TW105125026 A TW 105125026A TW I645291 B TWI645291 B TW I6452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equence
port
sig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5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5819A (zh
Inventor
高國峯
張立人
余祥瑞
Original Assignee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5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5291B/zh
Priority to CN201610840981.XA priority patent/CN107688548B/zh
Priority to US15/668,533 priority patent/US1036017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05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5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5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52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04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 G06F13/4221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being an input/output bus, e.g. ISA bus, EISA bus, PCI bus, SCSI bus
    • G06F13/422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being an input/output bus, e.g. ISA bus, EISA bus, PCI bus, SCSI bus with asynchronous protoc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7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e.g. protocol converters for incompatible systems, open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其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一第二序列連接埠及一處理控制模組。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用以傳輸一第一訊號,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用以傳輸一第二訊號。該處理控制模組耦接於該第一序列連接埠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之間,該處理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一轉發單元及一擴充單元。該裝置耦接於一電子裝置及複數個週邊裝置之間,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透過該擴充單元,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

Description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機制,特別係關於無線擴充序列通訊之機制。
諸多電子工業設備已由遠端電腦操控,以節省人力,提升產量,穩定產率及品質。初期工業設備係透過有線傳輸介面,藉以傳輸資料,達到相互通訊的目的,然而,此傳輸距離受限於線材長度,且空間配置亦諸多不便。
相關產業協會或團體制定許多通訊規範及不同應用領域之傳輸介面,致使產業得以實現製造相符的硬體及軟體,比如序列(串列)通訊及並列通訊,其各有優缺點及適用領域,大體而言,序列通訊比並列通訊構造較簡易,實體體積較小,並列通訊乃需使用排列作為傳輸線,因而於電腦計算裝置之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元件、儲存資料或傳輸資料之硬體採用並列通訊,而工業電子設備或電腦周邊裝置通常採用序列通訊。序列通訊介面包含I2C介面、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通用非同步傳輸介面、RS485及RS232介面等;並列通訊介面包含ISA、IDE、PCI、SATA介面等。
UART為早期串列通訊介面,主要應用於電子儀器設備方面,實現點對點傳輸,然而,USB介面漸漸取代UART之地位,已為現今常用之串列匯流排介面,例如電腦周邊裝置滑鼠或鍵盤等,USB優點在於:具有熱插拔(Hot Plug in)的特性,隨插即用特性,故USB已是電腦領域之必要基本配備,甚至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攜帶式電子裝置。
RS232接口為應用廣泛之有線通訊接口之一,為美國電子工業聯盟(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EIA)制定的序列數據通訊的介面標準,廣泛應用於電腦序列埠。在RS-232標準中,字元是以一序列的位元串接續串列(Serial)方式傳輸,優點為傳輸線少,配線簡單,傳輸距離較遠。序列通訊需透過軟體以設定傳輸參數,如鮑率(Baud),表示為每秒所傳送之位元數量,單位為bit/sec。 一般而言,通訊兩端裝置需設為相同鮑率方可傳輸,否則無法執行。序列埠亦為諸多儀器及儀錶設備通用的通信協定;眾多GPIB相容的設備也具備RS-232埠,同時,序列埠通信協議也可以用於獲取遠端採集設備的資料。序列埠優點在於:一根纜線發送資料,另一根纜線接收資料,簡單並能夠實現遠距離通信。
無線通訊得大幅改善有線通訊之諸多缺點,擴展工業設備與遠端電腦之間的傳輸距離,現今無線通訊方法眾多,如Wifi、Bluetooth、Zigbee等,各有優缺點,應用亦各受限制。以藍芽技術而言,無線電的發射功率為0dBm(Power Class 3),傳輸範圍約為10公尺,最佳可達到50公尺。傳輸功率範圍為1mW到100mW(Power Class 1、2),傳送功率的大小與系統的需求有關,但欲達到100mW功率的傳輸時,則須於射頻前加裝一個射頻放大器(Power Amp)裝置,以增益約為20dBm的功率放大。傳輸速率(Transfer Rate)理論上為1Mbps,實際有效速率最高只可達721kbps,未來可以達到12Mbps(bps=bit per second位元/每秒)。
具有RS232埠之藍芽傳輸器GBS301為例,其缺點在於:無法調整鮑率(baud rate)及流量管制;另一習知序列裝置伺服器SN3101為例,雖支援RS-232、RS-422、RS485三種資料傳輸介面,且同時支援乙太網路,惟缺點在於:需搭配特定軟體,且必須含有TCP/IP特殊通訊架構,因而操作步驟繁瑣,操作不便。
上述USB、UART、RS232、無線通訊介面各有適用領域,不同通訊介面之電子裝置及電子儀器設備之間無法直接以簡單實體連結或傳輸資料,侷限電腦與工業電子儀器設備之配置。有鑑於習知技術之缺失,亟需一種序列通訊與無線通訊之轉換架構,整合USB、無線通訊及UART之系統,不僅提供快速連結,亦能提升傳輸速率及距離。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其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一第二序列連接埠及一處理控制模組。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用以傳輸一第一訊號,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用以傳輸一第二訊號。該處理控制模組耦接於該第一序列連接埠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之間,該處理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一轉發單元及一擴充單元。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第 一序列連接埠,該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第二序列連接埠。該轉發單元耦接於該第一、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之間,以轉換該第一、二訊號。該擴充單元耦接於於該第一、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之間。該裝置耦接於一電子裝置及複數個週邊裝置之間,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透過該擴充單元,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
為達上述之目的,該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更包含一無線通訊單元,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一藍芽通訊界面,該第一序列連接埠包含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該第二序列連接埠包含非同步式串列介面(UART)。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其包含一近端模組、一轉發模組、一擴充模組、一無線通訊模組及一遠端模組。該近端模組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及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該第一序列連接埠耦接於一電子裝置,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訊號。該轉發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以將該第一訊號轉換為一第二訊號。該擴充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該無線通訊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以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該遠端模組包含一第二序列連接埠及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該第二序列連接埠耦接於複數個週邊裝置。該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第二訊號,並傳送至該週邊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透過該擴充模組,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
為達上述之另一目的,該近端模組包含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介面,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該遠端模組包含一非同步式串列介面(UART),以與該週邊裝置連接。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係透過一光纖纜線或一雙絞線以連接。
本發明之又另一目的提供一種於一電子裝置中擴充通信埠(com port)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其包含:一通信埠驅動介面、一通信埠擴充單元、一訊號擷取/轉發單元及一無線通訊單元。該通信埠擴充單元耦接於一通信埠驅動介面;該訊號擷取/轉發單元耦接於該通信埠擴充單元;以及該無線通訊單元耦接於該訊號擷取/轉發單元。
為達上述之又另一目的,該系統更包含一訊號傳輸器,複數個周邊裝置透過該訊號傳輸器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該通信埠驅動介面包含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藍芽通 訊介面。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方法,其實現於一近端模組及一遠端模組之間,一電子裝置耦接於該近端模組,其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複數個周邊裝置耦接於該遠端模組,其包含一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該電子裝置與該複數個周邊裝置透過一擴充模組進行列舉,該複數個周邊裝置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來自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訊號;一轉發模組於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間,將該第一訊號轉換為一第二訊號;一無線通訊單元於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間提供至少二訊號通道;該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第二訊號;以及該第二訊號傳送至複數個週邊裝置。
該電子裝置之通信埠產生該第一訊號,其傳輸至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該近端模組透過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介面,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以及該遠端模組透過該非同步式串列介面以與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連接。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藍芽通訊介面。
100‧‧‧裝置
102‧‧‧第一序列連接埠
104‧‧‧第二序列連接埠
106‧‧‧處理控制模組
1062‧‧‧匯流排主控制單元
1064‧‧‧匯流排主控制單元
1066‧‧‧轉發單元
1067‧‧‧擴充單元
1068‧‧‧無線通訊單元
200‧‧‧系統
202‧‧‧近端模組
204‧‧‧遠端模組
206‧‧‧轉發模組
207‧‧‧擴充模組
208‧‧‧無線通訊模組
300‧‧‧方法
300‧‧‧系統
30‧‧‧電子裝置
31‧‧‧作業系統
32‧‧‧虛擬機
322‧‧‧通信埠驅動介面
324‧‧‧通信埠擴充單元
326‧‧‧訊號擷取/轉發單元
328‧‧‧無線通訊單元
330‧‧‧藍芽傳輸器
400‧‧‧方法
402‧‧‧步驟
404‧‧‧步驟
406‧‧‧步驟
408‧‧‧步驟
410‧‧‧步驟
412‧‧‧步驟
414‧‧‧步驟
S1‧‧‧第一訊號
S2‧‧‧第二訊號
50‧‧‧傳輸器
60‧‧‧接收器
70‧‧‧周邊裝置
2022‧‧‧第一序列連接埠
2024‧‧‧匯流排主控制單元
2044‧‧‧匯流排主控制單元
2042‧‧‧第二序列連接埠
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
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四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
藉由參考下列詳細敘述,將可以更快地瞭解上述觀點以及本發明之優點,並且藉由下面的描述以及附加圖式,更容易了解本發明之精神。
本發明將以較佳之實施例及觀點加以詳細敘述。下列描述提供本發明特定的施行細節,俾使閱者徹底瞭解這些實施例之實行方式。然該領域之熟習技藝者須瞭解本發明亦可在不具備這些細節之條件下實行。此外,文中不會對一些已熟知之結構或功能或是作細節描述,以避免各種實施例間不必要相關描述之混淆,以下描述中使用之術語將以最廣義的合理方式解釋,即使其與本發明某特定實施例之細節描述一起使用。
參閱第一圖,該圖係根據本發明第一最佳實施例顯示擴充序列通 訊之裝置100示意圖,該裝置100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102、一第二序列連接埠104及一處理控制模組106,處理控制模組106耦接於第一序列連接埠102與第二序列連接埠104之間。此最佳實施例目的在於:裝置100得做為電子計算裝置與周邊裝置間之訊號傳輸器,具體而言,裝置100更可細分為傳輸器和接收器,傳輸器耦合於電子裝置,接收器耦合於周邊裝置,而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透過內部無線通訊單元1068以傳送數據,如第二圖所示,使周邊裝置得於電子計算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以下將詳細說明之。
同時參閱第一圖,第一序列連接埠102用以傳輸第一訊號S1,第二序列連接埠104用以傳輸第二訊號S2。處理控制模組106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2、一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4、一轉發單元1066、一擴充單元1067及一無線通訊單元1068。轉發單元1066耦接於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2及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4之間,用以轉換第一訊號S1和第二訊號S2。無線通訊單元1068於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2及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4之間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未顯示於圖中),其一訊號通道用以傳送資料,另一訊號通道用以接收資料,在此不加以贅述。於最佳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1068可為藍芽模組,轉發單元1066可為有線-無線訊號轉換器,以下將以此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轉發單元1066、擴充單元1067及無線通訊單元1068之原理。
舉一例而言,第一訊號S1為序列數位訊號,透過第一序列連接埠102以傳送至處理控制模組106,更具體地,第一訊號S1傳輸經第一序列連接埠102及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2傳送至轉發單元1066,透過轉發單元1066以將第一訊號S1轉換為第二訊號S2,第二訊號S2係有別於序列數位訊號之無線訊號,轉換完畢後,再經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1064以傳送至第二序列連接埠104,最後將第二訊號S2傳輸至所對應的周邊裝置。須說明的是,本發明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不侷限於上述序列數位訊號及無線訊號,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相異,訊號種類取決於連接埠。
舉另一例而言,參閱第二圖,該圖係顯示電子裝置30-傳輸器50-藍芽通訊介面-接收器60-周邊裝置70之資料傳輸流程圖,第一圖之裝置100耦接於電子裝置30以作為傳輸器50,電子裝置30與傳輸器50之間係透過通用序列匯流排(USB)連接,另一方面,第一圖之裝置100耦接於周邊裝置70以作為 接收器60,周邊裝置70與接收器60之間係透過通用非同步傳輸介面(UART)連接,傳輸器50與接收器60之間係透過通訊介面耦接,換言之,電子裝置30扮演著主控制端(master),周邊裝置70扮演著從端(slave)。應當理解,傳輸器50與接收器60之間的通訊介面可為有線或無線通訊介面。以下的實施方式,謹以藍芽介面為例說明。
電子裝置30與周邊裝置70之間透過傳輸器50與接收器60進行列舉(Enumeration),每一周邊裝置70經第一圖之擴充單元1067以於電子裝置30上產生各自通訊埠(COM port),接續,管理人員藉由電子裝置以設定鮑率(Baud)等參數,以成為第一訊號S1,如第一訊號S1為序列訊號,第二訊號S2為無線訊號,但並不以此為限。第二訊號S2自傳輸器50之無線通訊單元1068傳送至接收器60,接收器60再將第二訊號S2轉換為原第一訊號S1,以供周邊裝置70接收。簡言之,周邊裝置70透過接收器60和傳輸器50,於電子裝置30上建立各自通信埠,管理人員得於電子裝置30之每一通信埠設定不同參數,以達到遠端操控複數個電子儀器設備或周邊裝置。
參閱第三圖,該圖係根據本發明第二最佳實施例顯示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架構圖,該系統200包含一近端模組202、一遠端模組204、一轉發模組206、一擴充模組207及一無線通訊模組208,其中轉發模組206、擴充模組207及無線通訊模組208耦接於近端模組202與遠端模組204之間,此最佳實施例能使複數個周邊裝置70透過遠端模組202及近端模組204,於電子裝置30上產生各自通信埠(port),以下將詳細說明之。
於一實施例中,近端模組202包含電子裝置30、一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及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上述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與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係儲存於電子裝置30之處理控制模組(未顯示於圖中)中,處理控制模組包含微控制器MCU,亦即,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和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係由MCU以操控之。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包含I2C介面、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USB)、OTG、通用非同步傳輸介面(UART)、RS485介面及RS232介面等,於最佳實施例中,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為USB,但並不以此為限。熟知該項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在未脫離本發明範疇下,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得變更為並列通訊連接埠。
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則用以接收電子裝置30之第一 訊號。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包含USB Host Controller。於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更包含一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舉例而言,電子裝置30更包含一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如第四圖所示,儲存於作業系統中,虛擬機包含通信埠驅動介面、通信埠擴充單元、訊號擷取/轉發單元及無線通訊單元等。
遠端模組204包含一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及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44,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包含I2C介面、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USB)、OTG、通用非同步傳輸介面(UART)、RS485介面或RS232介面等,於最佳實施例中,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為UART,但並不以此為限。亦即,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透過UART以耦合於複數個周邊裝置70。熟知該項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在未脫離本發明範疇下,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得變更為並列通訊連接埠。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與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44得儲存於處理控制模組中,處控制模組包含微控制器MCU,亦即,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和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44係由MCU以操控之。
轉發模組206用以將第一訊號S1轉換為第二訊號S2。於一實施例中,轉發模組206得儲存於電子裝置30之記憶單元中,以由處理控制模組操控之,舉例而言,轉發模組206得為一電腦可讀取之紀錄媒體。於另一最佳實施例中,轉發模組206得單獨為一訊號轉換器,其一端透過USB介面接口以與電子裝置耦合,另一端透過OTG接口以與無線通訊模組208耦合。
當電子裝置30與複數個周邊裝置70進行列舉時,周邊裝置70透過擴充模組207以於電子裝置30上產生各自通信埠。
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44用以接收第二訊號S2,並傳送至複數個周邊裝置70。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包含USB Host Controller。
於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組208、擴充模組207及轉發模組206得整合為單一元件或裝置;於另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組208、擴充模組207與轉發模組206係各自獨立元件,並共同耦接於近端模組202與遠端模組204之間。無線通訊模組208目的在於: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一訊號通道用以傳輸參數或/及指令,另一訊號通道用以傳輸資料。
參閱第四圖,該圖係根據本發明第三最佳實施例顯示於電子裝置30中擴充通信埠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之示意圖。本發明電腦可讀取之紀錄媒體包含一虛擬機(Virtual Machine)32,其於電子裝置30之作業系統(OS)31內執 行,虛擬機32包含一通信埠驅動介面322、一通信埠擴充單元324、一訊號擷取/轉發單元326及一無線通訊單元328。於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單元328包含藍芽通訊介面,以與藍芽傳輸器(訊號傳輸器)330耦合。
通信埠驅動介面322得內嵌於電子裝置30內,抑或是透過外部光碟或指令以安裝通信埠驅動介面322,通信埠驅動介面322目的在於:自動識別偵測周邊裝置(未顯示於第四圖)。通信埠擴充單元324耦接於通信埠驅動介面322,複數個周邊裝置經通信埠擴充單元324,於電子裝置30上產生各自通信埠。訊號擷取/轉發單元326耦接於通信埠擴充單元324,無線通訊單元328耦接於訊號擷取/轉發單元326,訊號擷取/轉發單元326目的在於:轉換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第一訊號S1可能為管理人員透過電子裝置30之輸入單元(如鍵盤)以輸入指令或參數,透過訊號擷取/轉發單元326轉換為第二訊號S2,接續,無線通訊單元328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以將第二訊號S2透過外部藍芽傳輸器330傳輸至對應的周邊裝置。此最佳實施例之系統300可為軟體,管理人員透過系統300以遠端操控周邊裝置或電子儀器設備。
參閱第五圖,該圖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顯示實現擴充序列通訊之步驟流程圖,並可同時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之元件。本文所述之流程提供不同步驟之示例。雖揭示特定順序及序列,除非另外指定,可更動流程之步驟順序。因此,所述之流程僅為示例性,且該流程得由不同順序步驟以執行之,甚至一些步驟可同時並行。除此之外,並非每一執行包含相同步驟,故本文所述之實施例可能忽略一或多個步驟。本發明亦包含其他步驟流程。該方法400得由裝置100、系統200或系統300以執行之,以下說明主要係藉由系統200以操作下列步驟,必要時,得搭配裝置100或系統300之部分元件以執行之。
步驟402:電子裝置30與周邊裝置70進行列舉。於此步驟,每一周邊裝置70透過擴充模組207以於電子裝置30上產生各自通信埠。舉例而言,如第二圖所示之三個周邊裝置70經過列舉確認及擴充模組207,於電子裝置30之操作介面上顯示COM 1、COM 2及COM 3。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具有通信埠驅動介面322及通信埠擴充單元324,得由通信埠驅動介面322和通信埠擴充單元324以完成此步驟402。
步驟404:電子裝置30之通信埠產生第一訊號S1,第一訊號S1可能為管理人員透過鍵盤或滑鼠以輸入指令或參數等。詳言之,周邊裝置70於 步驟402所產生之各自通信埠,有助於管理人員分別對不同周邊裝置70設定流量參數,其為第一訊號S1,換言之,電子裝置30之每一通信埠各自產生第一訊號S1。
步驟406:第一訊號S1經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傳輸至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接收來自電子裝置30之第一訊號S1。應當理解,第一訊號S1係與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之通訊介面相匹配。舉例而言,第一序列連接埠2022為USB,第一訊號S1應為序列數位訊號。
步驟408:轉發模組206於近端模組202與遠端模組204間,將第一訊號S1轉換為第二訊號S2。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24於步驟406所接收到的第一訊號S1傳送至轉發模組206。轉發模組206以將第一訊號S1轉換為第二訊號S2。舉例而言,將第一訊號S1序列數位訊號轉換為第二訊號S2無線數位訊號,但不以此為限。
步驟410:無線通訊模組208於近端模組202與遠端模組204間提供至少二訊號通道,一訊號通道用以傳輸參數或/及指令,另一訊號通道用以傳輸資料。於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組208包含藍芽通訊介面、ZigBee等,但不以此為限。
於一實施例中,近端模組202與遠端模組204之間可由纜線(未顯示於圖中)相互連接,因而無須執行步驟410。除此之外,步驟408及步驟410得同時並行執行,抑或是各自獨立執行。
步驟412: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2044接收第二訊號S2。於步驟410完成轉換之第二訊號S2,傳送至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
步驟414:第二訊號S2透過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傳送至複數個週邊裝置70。第二訊號S2係與第二序列連接埠2042之通訊介面相匹配。步驟412及步驟414得同時並行執行,抑或是各自獨立執行。
綜上所述,複數個周邊裝置透過本發明之擴充模組(或擴充單元),以與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另外,透過本發明之轉換模組(或轉換單元),以轉換不同通訊介面之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如此一來,管理人員得於電子裝置之操作介面之每一通信埠,變更每一通信埠所對應的周邊裝置之流量參數,本發明有助於擴充序列通信埠,並分別對不同周邊裝置進行參數設定,以 達到遠端操控電子儀器設備。
上述之目的在於解釋,各種特定細節係為了提供對於本發明之徹底理解。熟知本發明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實施本發明,而無需其中某些特定細節。在其他實施例中,習知的結構及裝置並未顯示於方塊圖中。在圖式元件之間可能包含中間結構。所述的元件可能包含額外的輸入和輸出,其並未詳細描繪於附圖中。
於不同實施例所提之元件係為單獨電路,惟亦可將部分或全部元件整合於單一電路中,因而,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之不同元件可能對應一或多了電路之部分功能。
本發明包含各種處理程序,該處理程序得以硬碟元件加以執行,或內嵌於電腦可讀取指令中,其可形成一般或特殊目的且具有編程指令的處理器或邏輯電路,以執行程序,除此之外,該程序亦得由硬體及軟體之組合加以執行。本文所述之一或多個模組、元件或組件,可能包含硬體、軟體及/或兩者之結合,實施例所述之模組包含軟體、軟體資料、指令及/或組態,可藉由文中所述機制/電子產品/硬體之製造以提供之。本發明之部分提供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具有儲存指令之非暫態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電腦程式(或其他電子元件)係根據本發明以執行處理程序。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含不侷限於軟性磁碟片、光學磁碟片、CD-ROMs、ROMs、RAMs、EPROMs、EEPROMs、磁體或光卡、快閃記憶體、或其他類型可適用於存取電子指令之媒體/電腦可讀取媒體。另外,本發明亦可下載作為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程式可由遠端電腦傳送至所指定的電腦。
用基本形式來描述方法,在未脫離本發明範疇下,任一方法或訊息得自程序中增加或刪除,熟知該項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進一步改良或修正本發明,特定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非限制本發明。
若文中有一元件“A”耦接(或耦合)至元件“B”,元件A可能直接耦接(或耦合)至B,亦或是經元件C間接地耦接(或耦合)至B。若說明書載明一元件、特徵、結構、程序或特性A會導致一元件、特徵、結構、程序或特性B,其表示A至少為B之一部分原因,亦或是表示有其他元件、特徵、結構、程序或特性協助造成B。在說明書中所提到的“可能”一詞,其元件、特徵、程序或特性不受限於說明書中;說明書中所提到的數量不受限於“一”或“一個”等詞。
本發明並未侷限在此處所描述之特定細節特徵。在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下,與先前描述與圖式相關之許多不同的發明變更是可被允許的。因此,本發明將由下述之專利申請範圍來包含其所可能之修改變更,而非由上方描述來界定本發明之範疇。

Claims (16)

  1. 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以傳輸一第一訊號;一第二序列連接埠,以傳輸一第二訊號;以及一處理控制模組,耦接於該第一序列連接埠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之間,該處理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第一序列連接埠;一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第二序列連接埠;一轉發單元,耦接於該第一、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之間,以轉換該第一、二訊號;以及一擴充單元,耦接於該第一、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之間;其中該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用以耦接於一電子裝置與複數個週邊裝置之間,該複數個週邊裝置用以透過該擴充單元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複數個通信埠,該複數個通信埠用以受控而改變對應的該複數個週邊裝置之複數個流量參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更包含一無線通訊單元,以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一藍芽通訊界面,該第一序列連接埠包含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該第二序列連接埠包含非同步式序列介面(UART);且該些流量參數包括鮑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為USB;以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為RS23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裝置,其中 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為USB;以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為OTG。
  5. 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包含:一近端模組,包含:一第一序列連接埠,耦接於一電子裝置;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訊號;一轉發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以將該第一訊號轉換為一第二訊號;一擴充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一無線通訊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以提供至少兩訊號通道;一遠端模組,耦接於該近端模組,包含:一第二序列連接埠,耦接於複數個週邊裝置;以及一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第二訊號,並傳送至該週邊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透過該擴充模組,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的通信埠,且該電子裝置上該複數個週邊裝置的通信埠用以受控而改變對應的該複數個週邊裝置之複數個流量參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其中該近端模組包含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介面,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該遠端模組包含一非同步式串列介面(UART),以與該週邊裝置連接;以及該些流量參數包括鮑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其中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為USB;以及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為RS23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其中該第一序列連接埠為USB;以及 該第二序列連接埠為OTG。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其中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係透過一光纖纜線或一雙絞線以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該無線通訊模組為一藍芽通訊介面。
  11. 一種於一電子裝置中擴充通信埠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其包含:一通信埠驅動介面;一通信埠擴充單元,耦接於該通信埠驅動介面;一訊號擷取/轉發單元,耦接於該通信埠擴充單元;一無線通訊單元,耦接於該訊號擷取/轉發單元;以及一訊號傳輸器,複數個周邊裝置透過該訊號傳輸器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的通信埠,且該電子裝置上該複數個週邊裝置的通信埠用以受控而改變對應的該複數個週邊裝置之複數個流量參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擴充通信埠之系統,其中該通信埠驅動介面包含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藍芽通訊介面,且該些流量參數包括鮑率。
  13. 一種擴充序列通訊之方法,其實現於一近端模組及一遠端模組之間,一電子裝置耦接於該近端模組,其包含一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複數個周邊裝置耦接於該遠端模組,其包含一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該電子裝置與該複數個周邊裝置透過一擴充模組進行列舉,該複數個周邊裝置於該電子裝置上產生各自通信埠,其中該電子裝置上該複數個週邊裝置的通信埠用以受控而改變對應的該複數個週邊裝置之複數個流量參數; 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來自該電子裝置之一第一訊號;一轉發模組於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間,將該第一訊號轉換為一第二訊號;一無線通訊單元於該近端模組與該遠端模組間提供至少二訊號通道;該第二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接收該第二訊號;以及該第二訊號傳送至複數個週邊裝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方法,該電子裝置之通信埠產生該第一訊號,其傳輸至該第一序列匯流排主控制單元。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方法,其中該近端模組透過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介面,以與該電子裝置連接;該遠端模組透過一非同步式序列介面以與該複數個週邊裝置連接;以及該些流量參數包括鮑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擴充序列通訊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通訊單元包含藍芽通訊介面。
TW105125026A 2016-08-05 2016-08-05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TWI645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026A TWI645291B (zh) 2016-08-05 2016-08-05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CN201610840981.XA CN107688548B (zh) 2016-08-05 2016-09-22 扩充序列通讯的系统、装置、方法及扩充通信端口的系统
US15/668,533 US10360170B2 (en) 2016-08-05 2017-08-03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ly expanding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between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and its peripher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026A TWI645291B (zh) 2016-08-05 2016-08-05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819A TW201805819A (zh) 2018-02-16
TWI645291B true TWI645291B (zh) 2018-12-21

Family

ID=6106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5026A TWI645291B (zh) 2016-08-05 2016-08-05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0170B2 (zh)
CN (1) CN107688548B (zh)
TW (1) TWI645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4971B (zh) * 2018-12-31 2023-06-02 北京安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设备及系统
CN110808876B (zh) * 2019-10-30 2024-09-06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话机调试系统及设备
US20210232531A1 (en) * 2020-01-27 2021-07-29 Swaroop Patel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Peripheral Devices to Host Computers
CN113141261B (zh) * 2021-03-30 2022-09-02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服务器、风电通信系统及公交车通信系统
CN113242206A (zh) * 2021-04-02 2021-08-10 湖北新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通信接口转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TWI798847B (zh) * 2021-09-29 2023-04-1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以及控制多設備的方法
CN114025003A (zh) * 2021-10-28 2022-02-08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一种水下探测传感器中介装置
TWI789122B (zh) * 2021-11-17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轉換系統以及指令轉換方法
CN114647597A (zh) * 2022-03-22 2022-06-2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u的串口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4859833A (zh) * 2022-04-26 2022-08-05 广州东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生产线机器人集成控制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7746B (en) * 2007-11-01 2012-11-21 Netown Corp Transmission line with chip
TWI423011B (zh) * 2011-02-24 2014-01-11 Acer Inc 電腦擴充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7441A1 (en) * 2000-02-23 2001-11-29 Mark Roberts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duit for transferring data
US7853663B2 (en) * 2004-03-12 2010-12-14 Riip, Inc. Wirel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trol of remote devices
WO2007122454A1 (en) * 2006-04-26 2007-11-01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ory device with usb connection
PL1865687T3 (pl) * 2006-06-06 2011-11-30 Koninklijke Kpn Nv Most pośredniczący do łączenia różnych typów urządzeń
CN101673107B (zh) * 2008-09-09 2012-11-07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多路串行通信转换器及其应用的集散控制系统
CN201322925Y (zh) * 2008-12-01 2009-10-07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远程通用序列总线集线器及其系统
CN201522703U (zh) * 2009-05-27 2010-07-07 锋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装置及检测系统
CN201477580U (zh) * 2009-07-15 2010-05-19 华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质通讯转换器
CN101989247B (zh) * 2009-08-07 2012-06-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
CN201854280U (zh) 2010-09-29 2011-06-01 东南大学 基于蓝牙的rs232数据无线转发装置
US8671235B2 (en) * 2011-05-05 2014-03-11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KVM switch with embedded bluetooth module
CN103488591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上海千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转换装置
US20140325100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7746B (en) * 2007-11-01 2012-11-21 Netown Corp Transmission line with chip
TWI423011B (zh) * 2011-02-24 2014-01-11 Acer Inc 電腦擴充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8548B (zh) 2021-04-27
TW201805819A (zh) 2018-02-16
US20180039595A1 (en) 2018-02-08
CN107688548A (zh) 2018-02-13
US10360170B2 (en)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5291B (zh) 擴充序列通訊之系統、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US9952986B2 (en) Power delivery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CIe protocol via USB type-C port
US10261930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JP2011238288A5 (zh)
US201401328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underbolt interface,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ocking apparatus
WO2017166787A1 (zh) 智能移动终端usb type-c接口系统
CN105653461A (zh) 一种单usb接口转多uart调试接口的转换系统
CN104834620A (zh) 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电路、实现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17166672A1 (zh) 异步收发传输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复用电路及电路板
CN101247491A (zh) 通讯协议转换装置、电视机软件的在线升级系统及其方法
TW201723864A (zh) 分配模組及其發射端延伸器
US20090265491A1 (en) KVM extender system and local, remote modules thereof
KR102187781B1 (ko) I2c 라우터 시스템
EP3479529B1 (en) Safe peripheral device communications
KR102006068B1 (ko) 인터페이스 변환장치
TW201407362A (zh) 堆疊式電子系統
TWI598738B (zh) 介面擴充裝置
CN205334465U (zh) 一种基于PCIE Switch的PCIE信号扩展系统
TWI384371B (zh) 可延伸輸出/入介面之介面系統
CN104077200A (zh) 一种脱离于主机的cpci模块独立测试装置
TWI479325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裝置、通訊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US20120271980A1 (en) Test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erial ports of computing device
US7818481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onitor with peripheral interfaces
US20220035458A1 (en) Secured kvm switching device with un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KR101025540B1 (ko) 리모컨 수신부와 터치센서 제어부의 통합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