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1984B -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1984B
TWI641984B TW105119977A TW105119977A TWI641984B TW I641984 B TWI641984 B TW I641984B TW 105119977 A TW105119977 A TW 105119977A TW 105119977 A TW105119977 A TW 105119977A TW I641984 B TWI641984 B TW I6419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resource
webpage
task cen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9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0925A (zh
Inventor
偉東 張
林俊孝
皓翔 張
Original Assignee
阿貝爾環球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阿貝爾環球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阿貝爾環球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9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19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0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0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1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1984B/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任務中心,且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用以與瀏覽單元所開啟的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的後端系統相交流;以及(B)利用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指令,且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終端裝置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的功能被該網頁使用;此外,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還可被應用於提供網路服務以及計算機程式產品。

Description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一種提供網路服務的方法以及一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由其係關於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一種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在生活便利的現代,人們習慣透過具有計算能力的電子設備進行如工作、文書處理、休閒娛樂、社交通訊等各類應用,而隨著科技漸進的發展,資訊更快速地傳播,各式各樣的網頁平台、作業系統以及軟體工具被開發出來供人們使用,為人們帶來更有效率的生活;特別是在「後電腦時代」,除了傳統的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行動終端裝置的出現造就了人們可隨時隨地的進行作業,同時藉由網際網路還能夠與世界各地的人們串連以進行訊息傳遞與分享。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許多關於行動網頁(Mobile Web)的技術被提出來供大眾應用,因此使用者可透過以純網頁方式呈現的 瀏覽器(如網頁瀏覽應用程式(Web App))瀏覽網頁並對網頁進行操作,且由於現有的終端裝置中大都內建有瀏覽器,故對於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而言,透過網站的方式販售或展示產品、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是目前最有效率且極具跨平台優勢的傳播途徑,同時亦容易增加產品、功能及/或服務在網際網路上的可見度,除此之外,由於開發網站的門檻較低,且其版本佈署與管理維護容易,如僅需對網站伺服器內的程式碼進行更新,因此產品、功能及/或服務容易走進市場並減少支出成本。
然而,以透過網站的方式販售或展示產品、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具有下述缺點:一、網頁無法直接取用終端裝置的資源,如相機資源、推播通知資源、GPS定位資源、陀螺儀資源等;二、高度仰賴網路速度,不利於接收或傳送大量數據;三、若網頁編排或其使用者介面太複雜,將不利於使用者操作;四、若網頁上掛載過多的資訊與工具,抑或是提供過多的功能與服務,將大幅增加網站伺服器的負載,且由於每一次網頁被開啟的過程中,終端裝置皆需重新進行載入的動作,因此使用者容易有反應速度不佳的體驗;五、目前各種瀏覽器的支援程度還不一致,故設置在網頁上的某些功能還無法徹底地被所有的終端裝置使用,例如蘋果公司所開發的瀏覽器Safari尚不支援網頁即時通訊(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WebRTC),因此經由瀏覽器Safari開啟的網頁無法進行語音對話或視訊對話。
為了改善上述的缺陷,亦有許多的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透過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來販售或展示自家產品,抑或是透過原生應用程式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原生應用程式指的是透過各終端裝置之作業系統廠商所提供之軟體元件開發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或建議之方式所開發的應用程式,例如iOS作業系統的原生應用程式是透過程式語言Objective-C所開發,安卓(Andriod)作業系統的原生應用程式是透過程式語言Java所開發,因此原生應用程式對於終端裝置的支援度佳、執行效能高,並可離線運作。進一步地,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還可包括用以將網頁內嵌於其中以供瀏覽或操作的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如安卓的Web View或iOS的UIWeb View等,業界稱其為混合型應用程式,如此一來可兼具開發網 頁般的簡易性,亦能夠像原生應用程式般取得終端裝置的資源。
然而,以透過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的方式販售或展示產品、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具有下述缺點:一、由於不同作業系統下的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是必須使用指定的程式語言及軟體元件開發包才得以開發,故若期望同一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在不同作業系統下(如iOS作業系統、安卓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等)都能被下載與使用,就必須分別透過不同的程式語言撰寫,顯然其應用上無法跨平台的傳播,且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所欲販售或展示的產品、抑或是所欲提供的功能或服務在網際網路上的可見度遠低於網頁所能帶來的效益;而對於開發商而言,除了開發門檻較高,亦需投入諸多的開發成本與人力;二、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需先經過官方的審核程序後才得以上架並供使用者下載與使用,且爾後若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有更新時亦還需被重新審核,同時使用者也必須更新或重新下載才能使用新的功能;三、使用者必須事先下載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才得以購買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所販售的產品,抑或是使用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所提供的各項功能或服務;四、在某些情況下,經由不同的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上架的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所提供的服務與功能可能具有相當程度的雷同,例如分別由不同銀行(台新銀行、兆豐商銀等)所上架的原生應用程式,但使用者卻無法自行進行功能上的整合,僅能分別下載使用,因而增加終端裝置的負荷以及管理上的困難。
此外,網際協議通話技術(Voice over IP,VOIP)亦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上而被廣泛應用,使用者們彼此之間只要於自身的終端裝置中安裝上應用有網際協議通話技術的通訊應用程式就能夠透過網際網路與對方進行語音通話;例如,當二使用者的手機中分別安裝有Line通訊程式時,該二使用者就可分別透過操作手機中的Line通訊程式而與對方進行語音通話。然而,目前網際協議通話技術的應用仍具有侷限,舉例來說,使用者是無法在其終端裝置未安裝有通訊應用程式的情況下接收他人的網路語音來電。
再舉例來說,若二使用者中之一者的手機安裝有Line通訊程 式,而另一者的手機卻只安裝有Skype通訊程式,則該二使用者就無法透過網際網路與對方進行語音通話,原因在於,Line通訊程式以及Skype通訊程式不具有相同的通訊協定。此外,就算是來自不同網路服務平台的二通訊應用程式具有相同的通訊協定,由於該些網路服務平台彼此之間並沒有設置如電信網路般用以進行識別的交換機裝置,故分別使用該二通訊應用程式的二使用者依然無法撥號給對方進行語音通話。
特別說明的是,當使用者透過終端裝置所安裝的通訊應用程式與另一使用者進行語音通話時,其通話內容(即語音資料)並非是儲存在該二使用者的終端裝置中,而是會被紀錄於提供該通訊應用程式之網路服務平台的後端系統,此對於注重網路隱私的用戶造成極大的困擾。而網路隱私的問題並不僅止於上述的語音通話,也就是說,使用者透過任一網路服務平台所進行的任一操作行或資訊傳遞皆有可能被紀錄於所操作之網路服務平台的後端系統中。此外,在現有技術中,使用者雖可透過點擊網頁上之電話號碼而以電信通訊的方式進行電信通話,但其通話內容(即語音資料)依然是儲存在與網頁無關的電信商的系統中,因此使用者的隱私亦無法獲得保護。其次,在一些實際情況中,網路服務平台的後端系統還可進一步地對其所紀錄與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與統計,且使用者必須額外付費才能夠獲得分析與統計的結果;例如,使用者於網路社交服務平台上貼文(post)後,使用者可能需要付費才能夠獲得該貼文的被瀏覽次數、被傳播率、被傳播的熱門區域等經由網路社交服務平台之後端系統分析與統計後的結果。
根據以上的說明,現有網路的應用模式具有改善的空間;亦即,目前現有廠商、賣家或公司行號透過網際網路或應用程式進行販售或展示產品的經營模式以及網路服務平台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皆仍待改善。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 法、一種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本發明係於終端裝置中設置可與任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任一網頁以及運營該網頁之後端系統相交流的任務中心,藉以改善現有網路的應用模式。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任務中心,且該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用以與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以及(B)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速計資源、一磁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功能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由該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另一網頁係透過該任務中心而使用該終端裝置的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的該至少一功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網頁以及該另一網頁來自不同網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任務中心係供相對應於該網頁的一捷徑單元設置於該終端裝置中,且於該捷徑單元被存取(access)時,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被驅動開啟該網頁。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捷徑單元包括該網頁之一路徑連結資訊及/或用以執行該網頁之一帳號資訊。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後端系統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空間係於被投影後以該網頁呈現或呈現於該網頁中。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網頁,且該網頁包括有一網頁元件;以及(B)於一用戶經由該終端裝置之至少一瀏覽單元開啟該網頁並存取該網頁元件時,利用該終端裝置之一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之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其中,該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並用以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步驟(B)更包括:於該終端裝置未安裝有該任務中心且該用戶經由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與該網頁互動時,引導該用戶將該任務中心安裝至該終端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速計資源、一磁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功能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任務中心係供相對應於該網頁的一捷徑單元設置於該終端裝置中,且於該捷徑單元被存取(access)時,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被驅動開啟該網頁。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捷徑單元包括該網頁之一路徑連結資訊及/或用以執行該網頁之一帳號資訊。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且該網路服務平台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空間係於被投影後以該網頁呈現或呈現於該網頁中。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用以供一終端裝置與一網站互動,該計算機程式產品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並於被安裝於該終端裝置後執行下述步驟:(A)產生用以與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的一任務中心;以及(B)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速計資源、一磁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通至少一功能至少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控制中心還用以供該終端裝置與一另一網頁互動,且該網頁以及該另一網頁係來自不同網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後端系統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 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1‧‧‧終端裝置
1A‧‧‧第一終端裝置
1B‧‧‧第二終端裝置
1C‧‧‧第三終端裝置
1D‧‧‧第四終端裝置
3‧‧‧可投影的空間實體
4‧‧‧投影手段
5A‧‧‧被投影的工作空間
5B‧‧‧被投影的工作空間
5C‧‧‧被投影的工作空間
5D‧‧‧被投影的工作空間
6‧‧‧應用程式商店
11‧‧‧任務中心
12‧‧‧瀏覽器
13‧‧‧臉書社交程式
14‧‧‧Line通訊程式
15‧‧‧郵件收發程式
19‧‧‧瀏覽單元
21‧‧‧後端系統
22‧‧‧網頁
23‧‧‧後端系統
31‧‧‧路徑連結資訊
41‧‧‧作業環境
81‧‧‧第一參與者
82‧‧‧第二參與者
83‧‧‧第三參與者
84‧‧‧工作發啟者
111‧‧‧網絡視圖元件
112‧‧‧使用者帳號
113‧‧‧密碼
114A‧‧‧捷徑單元
114B‧‧‧捷徑單元
114C‧‧‧捷徑單元
121‧‧‧瀏覽器
131‧‧‧網絡視圖元件
141‧‧‧網絡視圖元件
151‧‧‧郵件
221‧‧‧網頁元件
222‧‧‧網址
223‧‧‧詢問視窗
971‧‧‧第一電子裝置
972‧‧‧第二電子裝置
973‧‧‧可投影的空間實體
974‧‧‧投影手段
975‧‧‧作業環境
976‧‧‧被投影的工作空間
977‧‧‧微核心
979‧‧‧Dropbox
980‧‧‧統一化腳本
981‧‧‧個人工作空間
982‧‧‧Dropbox
983‧‧‧雲端硬碟
984‧‧‧伺服器
985‧‧‧原始資訊
985’‧‧‧統一化資訊單元
986‧‧‧原始工具
986’‧‧‧第一統一化工具
987‧‧‧原始工具
987’‧‧‧第二統一化工具
991‧‧‧原始元素
992‧‧‧元素轉換器
993‧‧‧統一化資料結構
994‧‧‧統一化元素
2211‧‧‧撥號元件
2222‧‧‧檔案上傳元件
2223‧‧‧通訊錄匯入元件
9731‧‧‧統一化腳本
9761‧‧‧虛線方框
9761’‧‧‧Dropbox輸入器
9762‧‧‧虛線方框
9762’‧‧‧圖片閱讀器
9791‧‧‧jpg圖片檔
9791’‧‧‧統一化jpg圖片檔
9792‧‧‧jpg圖片檔
9792’‧‧‧統一化jpg圖片檔
9793‧‧‧gif圖片檔
9793’‧‧‧統一化gif圖片檔
9881‧‧‧資訊輸入器
9882‧‧‧資訊輸入器
9883‧‧‧資訊輸入器
I‧‧‧測試訊號
P1‧‧‧步驟
P2‧‧‧步驟
T1‧‧‧步驟
T2‧‧‧步驟
圖1:係為統一化方法於一實施例的實施概念示意圖。
圖2:係為以統一化腳本作為實現個人工作空間之中間語言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
圖3:係為圖2所示個人工作空間的一較佳配置示意圖。
圖4:係為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於一較佳實施例之初始狀態示意圖。
圖5A:係為圖4所示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的運作概念示意圖。
圖5B:係為圖4所示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的運作概念示意圖。
圖6:係為圖4所示可投影的空間實體與圖5B所示被投影的工作空間的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7:係為本發明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的一較佳方法流程圖。
圖8:係為應用圖7方法之終端裝置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
圖9:係為圖7方法中所述之任務中心、瀏覽單元以及運營網頁之後端系統的一較佳運作關係示意圖。
圖10:係為應用圖7方法進行協同工作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
圖11A:係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一參與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
圖11B:係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二參與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
圖11C:係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三參與者透過操作其終 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
圖11D:係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工作發啟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
圖12:係為圖7方法中所述之任務中心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
圖13:係為本發明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的一較佳方法流程圖。
圖14:係為引導使用者將任務中心安裝至終端裝置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
圖15:係為本發明用以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之計算機程式產品的一較佳方塊示意圖。
本發明得藉由以下描述,包括以下的術語彙編以及結論性實例,而更充分地理解。為簡潔起見,本說明書中引用之出版物,包括專利的公開內容,係併入本文以供參考。
以下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非限制性的,並且僅代表本發明之各種態樣及特徵。就最受限制的技術意義而言,本文所述的「資訊源」指的是可以被詮釋為有用訊息的符號序列,且該些有用訊息是用來組織和標籤資料;其中,資訊源可包括:網站(如互聯網服務)、內部網路、網絡社群、軟體、電子書、資料庫以及其他資訊的媒體(如非暫態計算機可用的儲存媒體、行動裝置儲存媒體)。又,本文所述的「原始資訊」可包括檔案、網頁、資料庫、策略、規則或任一種可存取於相關機器和伺服器之資料,而本文所述的「原始工具」可包括公用程式、介面工具集、智能代理工具、應用程序、服務工具或任一種可存取於相關機器和伺服器之可執行元件。惟,資訊源、原始資訊及原始工具皆不以上述為限。
又,「原始資訊」以及「原始工具」皆係為本文所述之「原始元素」的一種實施態樣,且於實施本發明時,來自相同或不同「資訊源」的多個「原始元素」皆能夠經由一統一化方法而分別被模型化為多個「統 一化元素」,使得在同一作業環境中的多個「統一化元素」皆能夠彼此相容以進而協同進行特定任務;其中,「統一化工具」及「統一化資訊單元」皆係為「統一化元素」的一種實施態樣。又,本文所述的「元素轉換器(Matterizer)」係為用以對「原始元素」進行統一化的構件、裝置或程式碼。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統一化方法可為:依據一統一化資料結構而重整自複數資訊源之至少一資訊源所取得的原始資訊,從而將原始資訊模型化(modeling)為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依據另一統一化資料結構而重整自複數資訊源之至少一資訊源所取得的原始工具,從而將原始工具模型化為統一化工具;其中,該統一化資料結構以及該另一統一化資料結構可相同或不同,且上述統一化方法可藉由元素轉換器(Matterizer)來完成。
請參閱圖1,其為上述統一化方法於一實施例的實施概念示意圖。圖1示意了元素轉換器992依據統一化資料結構993而重整原始元素991的一屬性和一相關連結,以將原始元素991模型化為統一化元素994,使統一化元素994的基本屬性包括原始元素的類型(type)以及指出原始元素所在之處的連結(link)。
於本實施例中,原始元素991至少包括原始資訊(圖未示)或原始工具(圖未示),但不以此為限。其次,上述統一化方法中,當可從原始資訊取得之屬性與欲在統一化資訊單元中統一之屬性相對應時,則可經由元素轉換器992而直接產生統一化資訊單元;而當可從原始資訊取得之屬性與欲在統一化資訊單元中統一之屬性無法對應時,則需先透過對原始資訊的屬性和相關連結進行邏輯上的重整來重新定義原始資訊,使原始資訊被轉換為其屬性與欲在統一化資訊單元中統一之屬性相對應之新的原始資訊,以進而間接地產生統一化資訊單元。
又,統一化工具的類型是用以定義一元件類型,統一化工具的元件類型及其所在之處的連結是用以獲得對統一化工具進行外掛、管理或執行時所必要的一實體元件。當原始工具與工作空間(workspace)的作業環境相容時,則可經由元素轉換器992而直接地產生該統一化工具;而當原始工具與工作空間的作業環境不相容時,則需透過一轉化器(adapter)及/或原始工具的軟體開發包(SDK)驅動原始工具而間接地產生該統一化工具;其 中,該轉化器(adapter)係用來提供工作空間相容的介面實作(interface implementation)。
有關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統一化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統一化元素的具體獲得方式”以及“元素轉換器的具體運作方式”可參考申請號為14/324069、題為「A METHOD OF UNIFYING INFORMATION AND TOOL FROM A PLURALITY OF INFORMATION SOURCES」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可參考主張以上述申請號14/324069的美國專利申請為其國際優先權基礎案、申請號為201410768564.X且題為「將來自複數資訊源之資訊及工具予以統一化之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之計算機程式產品與裝置」的中國專利申請,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統一化方法僅為本案所採用之統一化方法的一種實施例,將來自不同資訊源的多個原始元素予以統一化的方法並不以上述為限,熟知本技藝人士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
以下再舉例二種不同於上述說明的統一化方法。第一種統一化方法為應用於Garmin衛星導航中的資訊統一化方法,Garmin衛星導航的興趣地標(Point of Interest,POI)功能即是透過該資訊統一化方法對輸入其中的原始地標資訊(原始資訊)進行統一化程序而獲得相對應之統一化地標資訊(統一化資訊單元);第二種方法為應用於安卓(Android)系統的工具統一化方法,安卓(Android)系統是一個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原始碼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但安卓系統中的應用程式(原始工具)大都是由Java所編寫的,故由Java所編寫的應用程式(原始工具)皆可經由該工具統一化方法而被模型化為可與安卓系統中的相容的統一化應用程式(統一化工具),進而能夠在安卓系統中被執行。
再者,本文所述的「工作空間」指的是可供至少一元素轉換器及/或至少一工具及/或至少一資訊進行互動以執行特定任務的工作空間,且至少一資訊及/或至少一工具可藉由至少一元素轉換器而被輸入至工作空間中,但將資訊及/或工具輸入工作空間的方式並不以此為限;其次,以下所述的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如圖2中的資訊輸入器9881、 9882、9883以及圖6中的Dropbox輸入器9761’等)皆係為元素轉換器的一種實施態樣。再者,本文所述的「統一化腳本」指的是可作為實現工作空間的中間語言,且透過「統一化腳本」可使至少一元素轉換器及/或至少一資訊及/或至少一工具被提供(如內建或外掛)至工作空間。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至少一資訊係為自至少一資訊源所取得之至少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而形成的至少一統一化資訊單元,而上述至少一工具係為自至少一資訊源所取得之至少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而形成的至少一統一化工具;其中,使用者可依據不同的任務而將所需的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統一化工具由相對應的資訊源加入(如內建或外掛)至個人工作空間中,故「工作空間」可為一用戶導向的「個人工作空間」。
進一步而言,請參閱圖2與圖3,圖2為以統一化腳本作為實現個人工作空間之中間語言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個人工作空間的一較佳配置示意圖。圖2與圖3示意了使用者依據任務的需求而將相對應於Dropbox 982中之原始資訊985的統一化資訊單元985’、相對應於雲端硬碟983中之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6的第一統一化工具986’以及相對應於伺服器984中之不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7的第二統一化工具987’組合至個人工作空間981中;詳言之,使用者可先編輯一個用以作為實現個人工作空間981之中間語言的統一化腳本980,且藉由統一化腳本980而設置(configure)Dropbox982的資訊輸入器9881、雲端硬碟983的資訊輸入器9882以及伺服器984的資訊輸入器9883;其中,資訊輸入器9881可將Dropbox 982中的原始資訊985予以統一化為統一化資訊單元985’,並輸入至個人工作空間981。
再者,圖2與圖3亦示意了存放在雲端硬碟983內的原始工具為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6(也就是該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6可與在個人工作空間981中供統一化工具用之元件架構相容),且透過統一化腳本980(利用其中的資訊輸入器9882)可將相對應於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6的第一統一化工具986’直接地提供至個人工作空間981。
又,圖2與圖3還示意了存放在伺服器984內的原始工具為不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7(也就是該不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7與在個人工作空間 981中供統一化工具用之元件架構不相容),且需透過統一化腳本980(利用可相容的轉化器989以及資訊輸入器9883)才得以將相對應於不可相容的原始工具987的第二統一化工具987’提供至個人工作空間981。
此外,圖3亦示意了使用者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配置安排(如分組(grouping)或置放(placing))統一化資訊單元985’、第一統一化工具986’以及第二統一化工具987’在個人工作空間981的特定區域;最後,使用者就可因應統一化工具以及統一化資訊單元之間的運作關係(例如兩者間之點擊動作或拖曳動作)而藉由使用統一化工具存取或控制相對應的統一化資訊單元而執行所需的任務。
有關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以統一化腳本作為實現個人工作空間之中間語言的具體實施方式”、“使用者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將所需的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所需的統一化工具由相對應的資訊源自由組合至個人工作空間中以執行任務的具體實施方式”,可參考申請號為14/325466、題為「METHOD FOR PERFORMING TASK ON UNIFIED INFORMATION UNITS IN A PERSONAL WORKSPACE」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可參考主張以申請號14/324069、14/325466的美國專利申請為其國際優先權基礎案、申請號為201410796528.4且題為「在個人工作空間中對統一化元素進行組合工作之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之計算機程式產品與系統」的中國專利申請,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個人工作空間僅為工作空間的一種實施例,應用於本案的工作空間不以上述為限;舉例來說,作為實現工作空間之中間語言的統一化腳本可預先被編輯而使得工作空間成為內建有預設元素轉換器及/或預設資訊及/或預設工具的工作空間,而這樣的工作空間並非是限定給個人操作,亦可因應實際應用需求而供多個使用者同時進行操作或分別進行操作。
再者,本文所述的「工作空間」係可經由一「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而被投影至任何具有計算能力之電子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等,但不以上述為限),令任一使用者可於任何具有計算能力之電子裝置上操作「被投影的工作空間(projected workspace)」。
於一實施例中,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包括:首先,經由一路徑連結資訊(URI)取得由統一化腳本所生成(instantiated)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其中,統一化腳本被定義來配置元素轉換器、資訊以及工具中之至少一者以建置工作空間(如先前說明),且可投影的空間實體被用來建立相對應於工作空間的被投影的工作空間,以提供用以操作元素轉換器、資訊以及工具中之至少一者以執行任務的介面;接著,利用一投影手段(projector)解譯該可投影的空間實體以及建立供元素轉換器、資訊以及工具中之至少一者配置於該可投影的空間實體中的作業環境,以進而執行被投影的工作空間,藉此以供至少一使用者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互動。
其中,投影手段可從遠端資料站、可投影的空間實體或預載應用程式中取得,並被載入至用以提供相容性環境以執行投影手段的一引擎(engine),而引擎可包括Javascript引擎、視窗應用程式或Linux應用程式中等,但不以上述此為限;再者,統一化腳本可被一文件型別定義(DTD)、一可延伸性標示語言綱要(XML schema)、一結構化語言(structured language)或一結構化協議(structured protocol)等所宣告而成,但不以上述此為限;而可投影的空間實體可為一物件(object)、一可延伸性標示語言(XML)檔案、或以一結構化語言(structured language)或一結構化協議(structured protocol)等所生成的一實體(instance),但不以上述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請參閱圖4、圖5A~圖5B及圖6,圖4為上述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於一較佳實施例之初始狀態示意圖,圖5A以及圖5B為圖4所示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的運作概念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可投影的空間實體與圖5B所示被投影的工作空間的相對關係示意圖。其中,於圖4所示的初始狀態中,存在有可互相連結(如透過網路連結)的第一電子裝置971以及第二電子裝置972,且第一電子裝置971中儲存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而第二電子裝置972中內建有一投影手段974。
又,統一化腳本9731係被一文件型別定義(DTD)所宣告而成,且其被定義來配置至少一資訊輸入器(其係為元素轉換器的一種實施態樣)及/或至少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至少一統一化工具以建置(model)一工 作空間,而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則為一可延伸性標示語言(XML)所生成的實體,其如圖6所示,被用來建立(build)相對應於工作空間的一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並被允許資訊輸入器及/或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統一化工具加入其中或從其中移除。
再者,第二電子裝置972的投影手段974會在第二電子裝置972上建立供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運作的作業環境975,並提供一微核心977(見圖6)予該作業環境975以裝載(equip)要加入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中的至少一資訊輸入器及/或至少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至少一統一化工具;其中,當第二電子裝置972透過一路徑連結資訊取得第一電子裝置971中的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時,第二電子裝置972中的投影手段974就開始對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進行解譯,其如圖5A所示;又,當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被投影手段974解譯後,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就會依據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所解譯的內容而建立在作業環境975上,其如圖5B所示,如此第二電子裝置972端的使用者就可經由第二電子裝置972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進行互動,進而執行相關任務。
以下進一步以圖6所示之使用情境來說明上述統一化腳本9731、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以及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的相互關係。圖6所示之使用情境為:建立一個可被投影並能夠讀取存放於指定網路空間內的jpg圖片檔與gif圖片檔以供使用者觀看的工作空間,且於本使用情境中,統一化腳本9731以一文件型別定義(DTD)來宣告,而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則以可延伸性標示語言(XML)生成。
又,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中會被加入一個資訊輸入器以及一個統一化工具,且資訊輸入器係用來將相對應於至少一原始資訊的至少一統一化資訊單元輸入至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中;於本使用情境中,資訊輸入器為一Dropbox輸入器(即圖示虛線方框9761),且原始資訊為Dropbox 979資訊源中的jpg圖片檔9791、9792與gif圖片檔9793,統一化資訊單元則為稍後所述的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而統一化工具為一圖片閱讀器(即圖示虛線方框9762),其用以讀取輸入至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中的圖片檔。
再者,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係於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被第二電子裝置972中的投影手段974解譯後被建立起來,使得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上配置有一Dropbox輸入器9761’(相對應於圖示虛線方框9761)以及一圖片閱讀器9762’(相對應於圖示虛線方框9762),Dropbox輸入器9761’再將Dropbox 979資訊源中的jpg圖片檔9791、9792與gif圖片檔9793予以統一化並輸入至被投影的工作空間6,使得分別相對應於jpg圖片檔9791、9792與gif圖片檔9793的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在被投影的工作空間976上呈現;接著,當第二電子裝置972端的使用者經由特定的操作方式對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中之任一者進行操作時(如點擊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中之該任一者,或將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中之該任一者拖曳至圖片閱讀器9762’),圖片閱讀器9762’就會讀取統一化jpg圖片檔9791’、9792’與統一化gif圖片檔9793’中之該任一者的內容而使其呈現出來供使用者觀看。此外,上述Dropbox輸入器9761’以及圖片閱讀器9762’係由微核心977所裝載(equip)。
特別說明的是,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的路徑連結資訊可為超文件傳輸協定(HTTP)路徑連結資訊或檔案傳送協定(FTP)路徑連結資訊,而若是第一電子裝置971與第二電子裝置972為一共同裝置時,可投影的空間實體973的路徑連結資訊亦可為本機檔案(local file)連結資訊,但路徑連結資訊的型態不以上述為限。
有關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的具體獲得方式”可參考申請號為14/577772、題為「METHOD OF PROJECTING A WORKSPA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可參考主張以申請號14/324069、14/325466、14/577772的美國專利申請為其國際優先權基礎案、申請號為201410814138.5且題為「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以及應用該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的系統」的中國專利申請,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投影工作空間的方法僅為本案將工作空間投影至任何具有計算能力之電子裝置的一種投影方法,但將工作空間投 影至任何具有計算能力之電子裝置的投影方法並不以上述為限,熟知本技藝人士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再者,由於任一工作空間皆可被投影至任何具有計算能力的電子裝置上,因此任一工作空間皆能夠被視為可被傳送(delivery)至任何具有計算能力之電子裝置的工作空間,故工作空間亦可成為多位工作者進行協同工作的一種工作平台。
接下來說明本案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的一較佳方法流程圖。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包括:步驟P1,提供一任務中心,且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用以與瀏覽單元所開啟的網頁及/或運營網頁的後端系統相交流;以及步驟P2,利用任務中心接收來自網頁的指令,且任務中心係因應所接收之指令而使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任務中心的至少一功能被網頁使用。以下進一步以圖8與圖9進一步說明圖7所述之步驟。
請參閱圖8,其為應用圖7方法之終端裝置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終端裝置1係為可透過網路傳輸數據的裝置,如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手機、個人數位助理、穿戴裝置(智慧型手錶、智慧型手環、智慧型眼鏡)等任何能上網的裝置,且終端裝置1上安裝有數種應用程式,包括任務中心11、瀏覽器12(如蘋果公司所開發的瀏覽器Safari)、臉書(Facebook,FB)社交程式13、Line通訊程式14、郵件收發程式15等;其中,任務中心11係可於終端裝置1出廠時就內建於其中,亦可以是經由使用者的操作才安裝於終端裝置1,且由於任務中心11是為原生應用程式,故任務中心11可存取終端裝置1的複數資源,例如相機資源、推播通知資源、GPS定位資源、測速計資源、磁力計資源、陀螺儀資源、網路連線資源、藍芽連線資源、檔案存儲資源或資料庫資源等,而原生應用程式是如何存取終端裝置1的資源及其技術原理,係為熟知本技藝人士所知悉,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此外,安裝於終端裝置1的瀏覽器12、內嵌於任一應用程式(如臉書社交程式13、Line通訊程式14等)的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如圖11A所示網絡視圖元件131、如圖11B所示網絡視圖元件141)以及內嵌於任務中心11的網絡視圖元件(如圖11D所示網絡視圖元件111)皆係為圖7所述瀏覽單元的一種實施態樣。
請參閱圖9,其為圖7方法中所述之任務中心、瀏覽單元以及 運營網頁之後端系統的一較佳運作關係示意圖。後端系統21可為網路服務供應商用來提供網路服務的系統(網路服務平台)、廠商或賣家用來販售或展示產品的系統、抑或是作為個人用途的網路儲存設備(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等,但不以上述為限,且其所運營的網頁22能被終端裝置1的瀏覽單元19依據一網址222而開啟;其中,後端系統21的開發者係因應特定的目的而設計其所運營的網頁22中設置有供使用者存取的多個網頁元件221,如撥號(dial)元件2211、檔案上傳(upload)元件2222、通訊錄匯入(import)元件2223等。
再者,安裝於終端裝置1的任務中心11用以與任一瀏覽單元19所開啟的任一網頁22(無論是否來自同一網域)及/或運營該任一網頁22的後端系統21相交流,如指令交流以及資訊交流,且任務中心11係於接收來自該任一網頁22的指令後因應該指令的內容而使終端裝置1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如撥號通訊功能、通訊錄匯入功能、錄影功能、錄音功能等)被該任一網頁22使用。以下舉例二種指令傳輸的實施態樣來說明網頁22與任務中心11之間是如何進行指令的傳輸,惟網頁22與任務中心11之間的指令傳輸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於第一種指令傳輸的實施態樣中,任務中心11係於終端裝置1實現本地超文件傳輸協定伺服器(local http server),以接收瀏覽單元19所開啟之網頁22所傳送的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http request),而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可被視為指令的一種,如此即可達成網頁22與任務中心11之間的指令交流。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終端裝置1的通訊錄(圖未示)匯至網頁22上時,可先存取(如點擊)網頁22上之通訊錄匯入元件2223,此時網頁22會輸出如下的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http://127.0.0.1/import?domain:www.abc.com&user_id:Jack;其中,上述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包含有匯入命令(即“import”)、網頁22的網域路徑(即“www.abc.com”)以及使用者帳號(即“Jack”),而如先前所提,由於任務中心11是為原生應用程式,故任務中心11於接收到該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後具有能力存取終端裝置1的通訊錄並依據該超文件傳輸協定請求所夾帶的網域路徑(即“www.abc.com”)將通訊錄予以傳送至運營網 頁22的後端系統21中,接著後端系統21會再對網頁22發出指令以使網頁22進行刷機(reflash)動作,進而使終端裝置1的通訊錄呈現在網頁22上,如此一來即完成了通訊錄匯入工作。此外,後端系統21對網頁22發出指令的動作可透過WebSocket的技術來實現,但實現方式並不以此為限,而有關於任務中心11是如何實現本地超文件傳輸協定伺服器與其相關技術以及WebSocket的相關技術係為熟知本技藝人士所知悉,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於第二種指令傳輸的實施態樣中,任務中心11可先向終端裝置1註冊多個採用進程間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的命令(command)。以安卓作業系統為例,任務中心11係先向安卓作業系統註冊多個意圖(Intent),因此瀏覽單元19所開啟之網頁22就可透過向安卓作業系統發出意圖(Intent)來提交請求,而安卓作業系統再將所接收之意圖(Intent)傳遞給任務中心11,如此即可達成網頁22與任務中心11之間的指令交流。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與網頁22上之通訊錄(圖未示)中的一連絡人進行語音通話時,可先存取(如點擊)網頁22上之撥號元件並指定欲進行語音通話的連絡人,此時網頁22會相對應輸出包含有連絡人、撥號人以及網域路徑之資訊的一意圖(Intent)予安卓作業系統,而安卓作業系統再將該意圖(Intent)導向任務中心11;其中,如先前所提,由於任務中心11是為原生應用程式,故任務中心11於接收到該意圖(Intent)後具有能力存取終端裝置1的資源,抑或是利用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撥號功能,以進而依據該意圖(Intent)所包含的網域路徑將連絡人與撥號人資訊傳送至運營網頁22的後端系統21,如此即可進行語音通話。此外,有關於進程間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的相關技術係為熟知本技藝人士所知悉,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接下來以一使用情境來說明圖7所示方法,而此處所舉出的使用情境為“一工作發啟者欲邀請多個參與者一起協同工作”。請參閱圖10、圖11A~圖11D,圖10為應用圖7方法進行協同工作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圖11A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一參與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圖11B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二參與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圖11C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第三參與 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圖11D為圖10所示使用情境中工作發啟者透過操作其終端裝置進行協同工作的概念示意圖。
於協同工作開始前,工作發啟者84可先於後端系統23中設置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且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是用來建置(model)一工作空間;其中,工作發啟者84可因應工作需求以及協同工作時所需的通訊方式而將所需的統一化元素(圖未示,如語音通話工具等)組合在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中。又,圖10中還示意了本使用情境中存在有分別供第一參與者81、第二參與者82、第三參與者83以及工作發啟者84使用的第一終端裝置1A、第二終端裝置1B、第三終端裝置1C以及第四終端裝置1D,且該些終端裝置1A~1D中分別設置有一投影手段(projector)4以及安裝有任務中心11;其中,投影手段4可至少從一遠端資料站(圖未示)、後端系統23或後端系統23中之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預載於該些終端裝置1中的應用程式(圖未示)取得,但不以上述為限。
再者,該些終端裝置1A~1D係分別直接連接或間接連接於後端系統23(如透過網路連結),故後端系統23中的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能夠被傳輸至該些終端裝置1A~1D,且任何的原始元素,例如第一終端裝置1A中用以協同工作的素材或工具(圖未示)、第二終端裝置1B中用以協同工作的素材或工具(圖未示)、第三終端裝置1C中用以協同工作的素材或工具(圖未示)、第四終端裝置1中用以協同工作的素材或工具(圖未示)、存取於一相關機器或一伺服器的資料或可執行元件,皆可分別於被統一化後提供至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
又,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具有與其相對應的路徑連結資訊(URI),當工作發啟者84欲邀請多個參與者81~83一起協同工作時,工作發啟者84可利用各種平台(platform)及/或應用頻道將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傳送給該些參與者81~83,因此工作發啟者84以及該些參與者81~83皆可分別藉由該路徑連結資訊而將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載入自己的終端裝置1A~1D中。其次,該些終端裝置1中的投影手段4會分別在該些終端裝置1上分別建立供被投影的工作空間運作的作業環境41,並提供對應於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的微核心,以裝載(equipping)被編譯於可投影的空間 實體3的統一化元素,且於該些終端裝置1A~1D分別透過路徑連結資訊取得後端系統23中的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時,投影手段4就開始對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進行解譯,使得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分別被建立在該些終端裝置1A~1D的作業環境41上,並以網頁的方式呈現或呈現於瀏覽單元所開啟的網頁上。基此,該些參與者81~83以及工作發啟者84就能夠分別透過自己的終端裝置1A~1D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進行互動,也就是該些參與者81~83以及工作發啟者84皆可分別對其所相對應之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進行操作,進而達到協同工作的目的。
進一步而言,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參與者81的第一終端裝置1A中僅另安裝有臉書社交程式13,故工作發啟者84可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D的臉書社交程式13於臉書平台(圖未示)上張貼具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之路徑連結資訊31的相關訊息(post),抑或是透過臉書社交程式13傳送具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之路徑連結資訊31的相關訊息予第一參與者81;其中,當第一參與者81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A上之臉書社交程式13獲得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時,第一參與者81可進行點擊,其如圖11A中之虛線箭頭左側所示;而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會於其路徑連結資訊31被點擊後載入至第一終端裝置1A,如同先前所述程序,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會因此被建立而呈現在內嵌於臉書社交程式13的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131中,亦即以網頁的方式呈現,其如圖11A之虛線箭頭右側所示。此時,安裝於第一終端裝置1A的任務中心11可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及/或其後端系統23相交流,並可因應來自於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的指令而使第一終端裝置1A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被使用。
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由於第二參與者82的第二終端裝置1B中僅另安裝有Line通訊程式14,故工作發啟者84可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D的Line通訊程式14將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傳送予第二參與者82;其中,當第二參與者82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B上之Line通訊程式14獲得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時,第二參與者82可進行點擊,其如圖11B中之虛線箭頭左側所示;而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會於其路徑連結資訊31被點擊後載入至第二終端裝置1B,如同先前所述程序, 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B會因此被建立而呈現在內嵌於Line通訊程式14的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141中,亦即以網頁的方式呈現,其如圖11B之虛線箭頭右側所示。此時,安裝於第二終端裝置1B的任務中心11可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B及/或其後端系統23相交流,並可因應來自於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B的指令而使第二終端裝置1B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被使用。
又,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由於第三參與者83的第三終端裝置1C中僅另安裝有郵件收發程式15,故工作發啟者84可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D的郵件收發程式15將具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之路徑連結資訊31的郵件(email)151發送予第三參與者83;其中,當第三參與者83透過安裝於其終端裝置1上之郵件收發程式15收到具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之路徑連結資訊31的郵件151時,第三參與者83可點擊郵件151中所記載的路徑連結資訊31,其如圖11C中之虛線箭頭左側所示;接著,當第三參與者83點擊郵件151中所記載的路徑連結資訊31後,第三終端裝置1C會彈跳出瀏覽器12,如同先前所述程序,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C會因此被建立而呈現在瀏覽器12中,亦即以網頁的方式呈現,其如圖11C之虛線箭頭右側所示。此時,安裝於第三終端裝置1C的任務中心11可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C及/或其後端系統23相交流,並可因應來自於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C的指令而使第三終端裝置1C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被使用。
又,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由於工作發啟者84本身即具有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故可先點擊安裝於第四終端裝置1D的任務中心11,並將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輸入至任務中心11,甚至是還需輸入使用者帳號112以及密碼113,其如圖11D中之虛線箭頭左側所示,接著,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就會被載入至第四終端裝置1D,如同先前所述程序,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D會因此被建立而呈現在內嵌於任務中心11的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111中,亦即以網頁的方式呈現,其如圖11D之虛線箭頭右側所示。此時,任務中心11可與被投影的工作空間及/或其後端系統23相交流,並可因應來自於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D的指令而使第四終端裝置1的資源及/或任務中心11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被使用。
此外,有關於“如何透過工作空間進行協同工作及其具體實施方式”,可參考申請號為201510003717.6、題為「連網協同工作的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機器」的中國專利申請,以及可參考對應於上述申請號為201510003717.6的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為PCT/CN2015/083179且題為「NETWORKING COOPERATION METHOD AND MACHINE USING SUCH METHOD」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特別說明的是,任一終端裝置1A~1D的任務中心11與其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及/或後端系統23所相交流的各種資訊,如於協同工作中所採用的資料或素材(如上傳的照片、文件等)、於協同工作中進行通訊的語音資料、經由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進行分析與統計所獲得的結論資料等,皆係封閉性地於該些終端裝置1A~1D與後端系統23之間被傳輸,即該些資訊是不會經過其它不相關或具網路安全威脅的網路設備與平台,甚至是只會被儲存在後端系統23及/或預定的儲存設備(圖未示)中,而由於後端系統23可以是工作發啟者84作為私有用途的網路設備,故該些資訊僅會被發啟協同工作的工作發啟者84所擁有,當然,工作發啟者84亦可開放不同的存取權限予不同的參與者81~83,以供該些參與者81~83對該些資訊進行不同程度的存取。基於以上的說明,本案方法能夠高度保護網路隱私,而熟知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上述使用情境所獲得的啟示而進行均等變化並應用於各式的領域範疇中,並不僅侷限於用以呈現工作空間的網頁。
另外,補充說明的是,從上述的使用情境中可知,只要任一參與者81~83能夠接收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就能夠進入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A~5D中與其它的參與者81~83或工作發啟者84進行語音通話,其好處在於:第一、參與者們81~83不需先於其終端裝置1A~1C安裝用來進行語音通話的通訊應用程式;第二、改善習知語音通話的侷限,也就是說,不需再考慮以往任二參與者81~83無法分別透過來自不同網路服務平台的二通訊應用程式撥號給對方進行語音通話的問題。
請參閱圖12,其為圖7方法中所述之任務中心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任務中心11還可供相對應於多個網頁的多個捷徑單元114A~114C設置終端裝置1中,並分別以圖示(icon)的方式呈現,且任一捷徑單元 114A~114C包括有其相對應之網頁的路徑連結資訊及/或用以執行網頁的帳號資訊;其中,任二捷徑單元114A~114C所相對應的網頁可來自不同網域,且當任一捷徑單元被存取(如被點擊)時,終端裝置1的瀏覽單元19會被驅動以開啟相對應之網頁。這邊再以圖11D所示為例作說明,但實際應用上不以此為限,當工作發啟者84將可投影的空間實體3的路徑連結資訊31、使用者帳號112以及密碼113輸入至任務中心11後,任務中心11會對後端系統23進行註冊(Register)或開通動作,並於第四終端裝置1D上建立儲存有路徑連結資訊31、使用者帳號1121以及密碼113的捷徑單元114A,如此一來,任務中心11可接收並呈現來自於後端系統23的推播通知或來電通知等資訊,且工作發啟者84還可透過直接點擊捷徑單元114A而進入被投影的工作空間5D。
補充說明的是,先前提到後端系統除了可以是個人用途的網路儲存設備,還可以是網路服務供應商用來提供網路服務的系統,例如作為用來提供工作空間的網路服務平台,以供各領域的用戶(如廠商)進行應用(如販售、展示商品)。請參閱圖13,其為本發明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的一較佳方法流程圖。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包括:步驟T1,提供一網頁,且該網頁包括有網頁元件;以及步驟T2,於一用戶經由終端裝置的瀏覽單元開啟該網頁並存取該網頁元件時,利用終端裝置的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指令,而使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任務中心的至少一功能被網頁使用;其中,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並用以與網頁及/或運營網頁的後端系統相交流。而有關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任務中心是如何與網頁及/或運營網頁的後端系統相交流係相同於前述說明,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較佳者,但不以此為限,圖13所示方法還進一步包括:於終端裝置未安裝有任務中心且使用者經由終端裝置的瀏覽單元與網頁互動時,引導使用者將任務中心安裝至終端裝置。詳言之,請參閱圖14,其為引導使用者將任務中心安裝至終端裝置的一較佳概念示意圖。當用戶經由終端裝置1的瀏覽單元(圖14未示)拜訪後端系統(圖14未示)所運營的網頁22時,網頁22會先提交一測試訊號I予終端裝置1以測試終端裝置1是否已有安裝任務中心11,而當網頁22未收到任何相關於該測試訊號I的回應時,即判 斷終端裝置1尚未安裝任務中心11,此時網頁22上會彈跳出用來詢問用戶是否要在終端裝置1安裝任務中心11的詢問視窗223,若用戶同意安裝,則終端裝置1會連結至應用程式商店6(如iOS作業系統下的App Store或安卓作業系統下的Google Play)以下載並安裝任務中心11。
請參閱圖15,其為本發明用以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之計算機程式產品的一較佳方塊示意圖。計算機程式產品7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其包括一程式碼71,且該程式碼71係於終端裝置1安裝該計算機程式產品7時執行下述步驟:步驟S1,產生用以與終端裝置之瀏覽單元所開啟的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的後端系統相交流的任務中心;以及步驟S2,利用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且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任務中心的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而有關步驟S1與步驟S2的具體實施方式係相同於前述說明,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根據以上的說明,本案發明對於欲透過網際網路販售或展示產品、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的各廠商、賣家、公司行號或網路服務供應商而言,在用戶們的終端裝置中普遍安裝有任務中心的情況下,各廠商、賣家、公司行號或網路服務供應商就不再需要為了網頁無法直接取用終端裝置的資源或是各種瀏覽器的支援程度不一等原因而另外花費諸多的開發成本與人力開發可分別於不同作業系統下被使用的多個原生應用程式或混合型應用程式,也就是說,各廠商、賣家、公司行號或網路服務供應商皆僅需開發能夠與用戶們之終端裝置中的任務中心相交流的網站即能夠達成販售或展示產品、提供各項功能或服務的目的,其優勢在於:第一、可跨平台傳播,如網頁的路徑連結資訊可透過電子郵件、社群平台、部落格(blog)、或聊天軟體等應用頻道(channel)而被發送,因此容易增加產品、功能及/或服務在網際網路上的可見度,並容易走進市場;第二、開發網站的門檻較低,且其版本佈署與管理維護容易,如僅需對網站伺服器內的程式碼進行更新;第三、網頁或運營網頁的後端系統可透過用戶們之終端裝置1中的任務中心而取用終端裝置的資源;第四、安裝於終端裝置的任務中心可分擔網站伺服器的負載,且可大幅減少終端裝置在每一次開啟網頁時所需的載入資料量,藉以改善使用者容易有反應速度不佳的體驗;第五、在安裝於 終端裝置1的任務中心的輔助下,網頁上的功能不會因各終端裝置中之瀏覽器的支援程度不一而無法被所有的終端裝置使用;第六、由於不需要另外開發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故就不會有習知需先經過官方的審核程序後才得以上架並供使用者下載與使用的麻煩程序,且亦不會有若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有更新時還需被重新審核且使用者也得更新或重新下載才能使用新的功能的衍生問題;第七、由於需安裝於終端裝置1的原生應用程式/混合型應用程式大幅減少,用戶們容易進行管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36)

  1. 一種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任務中心,且該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用以與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並用以與該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另一網頁及/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一另一後端系統相交流;其中,該網頁以及該另一網頁來自不同網域;以及(B)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抑或是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另一網頁的一另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另一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該至少一功能被該另一網頁使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速計資源、一磁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功能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 該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任務中心係供相對應於該網頁的一捷徑單元設置於該終端裝置中,且於該捷徑單元被存取(access)時,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被驅動開啟該網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捷徑單元包括該網頁之一路徑連結資訊及/或用以執行該網頁之一帳號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後端系統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工作空間係於被投影後以該網頁呈現或呈現於該網頁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14. 一種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網頁,且該網頁包括有一網頁元件;以及(B)於一用戶經由該終端裝置之至少一瀏覽單元開啟該網頁並存取該網頁元件時,利用該終端裝置之一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之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其中,該任務中心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用以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並用以與該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另一網頁及/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一另一後端系統相交流,當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另一網頁的一另一指令時,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另一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該至少一功能被該另一網頁使用;其中,該網頁以及該另一網頁來自不同網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更包括:於該終端裝置未安裝有該任務中心且該用戶經由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與該網頁互動時,引導該用戶將該任務中心安裝至該終端裝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 速計資源、一磁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功能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任務中心係供相對應於該網頁的一捷徑單元設置於該終端裝置中,且於該捷徑單元被存取(access)時,該至少一瀏覽單元被驅動開啟該網頁。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捷徑單元包括該網頁之一路徑連結資訊及/或用以執行該網頁之一帳號資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且該網路服務平台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 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工作空間係於被投影後以該網頁呈現或呈現於該網頁中。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27. 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用以供一終端裝置與複數網站互動,該計算機程式產品係為一原生應用程式(Native App),並於被安裝於該終端裝置後執行下述步驟:(A)產生用以與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一後端系統相交流以及用以與該至少一瀏覽單元所開啟之一另一網頁及/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或運營該另一網頁之一另一後端系統相交流的一任務中心;其中,該網頁以及該另一網頁來自不同網域;以及(B)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網頁的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至少一功能被該網頁使用,抑或是利用該任務中心接收來自該另一網頁的一另一指令,且該任務中心係因應該另一指令而使該終端裝置的該至少一資源及/或該任務中心之該至少一功能被該另一網頁使用。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至少一瀏覽單元包括一瀏覽器、內嵌於該任務中心之一網絡視圖(WebView)元件以及內嵌於該終端裝置所安裝之一應用程式的一另一網絡視圖元件中之至少一者。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至少一資源包括一相機資源、一推播通知資源、一GPS定位資源、一測速計資源、一磁 力計資源、一陀螺儀資源、一網路連線資源、一藍芽連線資源、一檔案存儲資源以及一資料庫資源中之至少一者。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通至少一功能至少包括一撥號通訊功能、一通訊錄匯入功能、一錄影功能以及一錄音功能中之至少一者。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任務中心與該網頁及/或運營該網頁之該後端系統所進行之交流包括一指令交流以及一資訊交流中之至少一者。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後端系統用以提供一工作空間,而該工作空間裝載有一資訊輸入器(information importer)、一資訊(information)及/或一工具(tool)。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後端系統係為一網路服務平台。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工作空間係由配置有該資訊輸入器、該資訊及/或該工具的一可投影的空間實體(projectable space instance)所建置。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資訊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資訊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資訊單元,及/或該工具為自一資訊源所取得之一原始工具經由被統一化後所形成之一統一化工具。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計算機程式產品,其中該終端裝置係為一可攜式行動裝置。
TW105119977A 2016-06-24 2016-06-24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TWI641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9977A TWI64198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9977A TWI64198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0925A TW201800925A (zh) 2018-01-01
TWI641984B true TWI641984B (zh) 2018-11-21

Family

ID=6172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9977A TWI64198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19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0150A (zh) * 2019-05-17 2019-10-01 威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963272B1 (en) 2020-07-09 2021-03-30 Coupang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low-application-impact user interfa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8333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Robert Jakubowski Synchronization of server-side cookies with client-side cookies
US20120016999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Sap Ag Context for Sharing Data Objects
TWI467503B (zh) * 2006-07-11 2015-01-01 Ultra Proizv Elektronskih Naprav D O O 用於利用行動電話進行線上網際網路付款之顧客識別與鑑認程序
US20160092339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ans to test server generated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7503B (zh) * 2006-07-11 2015-01-01 Ultra Proizv Elektronskih Naprav D O O 用於利用行動電話進行線上網際網路付款之顧客識別與鑑認程序
US20110078333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Robert Jakubowski Synchronization of server-side cookies with client-side cookies
US20120016999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Sap Ag Context for Sharing Data Objects
US20160092339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ans to test server generated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0925A (zh) 2018-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5942B1 (en) Simulated testing of API
US11687324B2 (en) Proper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chine using the same
Meier Professional Android 4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ang et al. The research of Android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US20120233589A1 (en)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for blended services
US20120233588A1 (en) Blended service creation, test, and deployment environment for multiple service endpoints
US201800957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service request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22871B1 (ko) 메신저의 대화내용을 관리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US103725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service request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90851A1 (en) User interface web services
Rodger Beginning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cloud
TWI641984B (zh) 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方法、提供網路服務予終端裝置的方法以及供終端裝置與網站互動的計算機程式產品
Machiraju et al. Developing Bots with Microsoft Bots Framework
Chowhan Hands-on Serverless Computing: Build, Run and Orchestrate Serverless Applications Using AWS Lambda, 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and Google Cloud Functions
TWI574165B (zh) 互動式操作的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傳送機器、接收機器與互動式操作系統
WO2017219358A1 (zh) 供终端装置与网站互动的方法、提供网络服务予终端装置的方法以及供终端装置与网站互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TW201636891A (zh) 延後連結身分至帳號的方法
TWI590158B (zh) 建立總管系統的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伺服器
TWI564731B (zh) 管理資產的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資產管理系統與機器
TWI581117B (zh) 網頁上協同工作的方法
TWI609272B (zh) 終端裝置及其終端作業系統與雲端裝置及其雲端作業系統
Amalaraj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Tethys Framework Web Application to Elucidate the HydroShare. org Application Programmer Interface
JP2017523541A (ja)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を構築、拡張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応用する記憶媒体
WO2017219362A1 (zh) 终端装置及其终端操作系统与云端装置及其云端操作系统
TWI566110B (zh) 分享元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