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354B -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0354B
TWI640354B TW107103708A TW107103708A TWI640354B TW I640354 B TWI640354 B TW I640354B TW 107103708 A TW107103708 A TW 107103708A TW 107103708 A TW107103708 A TW 107103708A TW I640354 B TWI640354 B TW I6403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emperature
particulate material
filtered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4191A (zh
Inventor
蕭述三
陳一順
王柏鈞
張家維
張立群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中央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中央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中央大學
Priority to TW107103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035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35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4191A/zh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以及一進氣管道模組,該顆粒流道模組,提供一顆粒材料通過,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以獲得一已過濾後之乾淨氣流,其特徵在於該移動式顆粒床更具有:一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以及一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以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具有一溫差。

Description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本發明為一種移動式顆粒床,特別是指一種控制待過濾氣流之溫度與顆粒材料溫度之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近年來能源議題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在國家能源發展的政策上,要以建立非核家園為能源發展的方向。為了達到此目的,許多替代性的能源也逐漸加重比重,荷擔我國經濟發展供電的角色。在各種非核能的發電方式中,燃煤電廠擔任著重要的發電比重。然而燃燒煤炭之故,因此會產生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之氣體,其係含有大量的微塵物質、硫化物、氮化物或者是其他的污染物,如果將有害氣體在不經過處理的情況下予以排放,將會對人類的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
除了燃煤發電排放的廢氣之外,垃圾焚化廠在處理垃圾焚化時,也會產生廢氣,該廢氣中主要的有害成分為煙塵、硫化物(SOx)、HCl、氮氧化物(NOx)、氨(NH3)、氰(HCN)、碳氫化合物(HC)、有機酸、乙醛、重金屬及戴奧辛等。
不管是發電、垃圾焚化或其他相關產業(如化工廠、半導體廠、鋼鐵廠或造紙廠等)所產生的工業廢氣,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往往會對空氣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各個工業大國,無不制定嚴格的有害物質排放標準,並且為了因應該排放標準,也投入不少的研發資源,發展出能夠有效的處理廢氣中的有害物質之方法與技術。
其中,在習用技術中,如圖1所示,該圖係為習用之移動式顆粒床示意圖。習知移動式顆粒床1具有一濾材流道11、一進氣單元12及一出氣單元13。濾材111以適當速度移動之方式由導入口112填充至濾材流道11內,並由排出口113移動至濾材流道11外。而待過濾氣流則由進氣單元12送至濾材流道11之一側,其中,待過濾氣流中之粉塵微粒及污染物,將被濾材111過濾或吸附,並隨著濾材111以適當速度由上往下移動,直到濾材111由排出口113排出。而已過濾之潔淨氣體將從濾材流道11之另一側流動至出氣單元13,並由出氣單元13向外界排出。
習用技術的顆粒濾材會藉由熱傳導及對流將其提升至工作溫度,若顆粒濾材於過濾程序中與進風口帶有粉塵之骯髒氣體之溫度不同,將會造成濾材孔隙的熱漲冷縮變化,進而影響過濾系統之過濾效率與成效。綜合上述,需要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解決習用技術的不足之處。
根據實驗發現,習用的移動濾材會藉由熱傳導及對流將其提升至工作溫度,若濾材於過濾程序中與進風口帶有粉塵之骯髒氣體之溫度不同,將會造成過濾面之孔隙率的熱漲冷縮,會影響系統之過濾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其係透過控制入口處的待過濾氣流與顆粒材料的溫度,使其溫度適當或相近,進而可以避免濾材之孔隙的熱漲冷縮變化,而影響移動式顆粒床的過濾效率。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其係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提供一移動式顆粒床,其係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一出氣管道模組、一加熱模組以及一控制單元,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該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電性連接。接著,使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然後,使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再經由該出氣管道模組排出。最後,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適當或近似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控制單元係根據該待過濾氣流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之溫度變化或者是根據該顆粒材料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溫度變化,以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
其中,根據該待過濾氣流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之溫度變化或者是該顆粒材料的步驟更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設置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在該進氣管道模組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之該待過濾氣流的一第一溫度。接著,設置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在該出氣管道模組。然後,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後形成一過濾氣體,使該第二溫度感測器量測該過濾氣體之一第二溫度。最後,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於該第一溫度,或在特殊需求下,使第二溫度與第一溫度維持適當溫差變化,以適用其他嚴苛環境之工業製程與需求。
其中,根據該顆粒材料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溫度變化更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設置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前之該顆粒材料的一第一溫度。接著,設置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在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然後,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後獲得一已過濾乾淨氣流,使該第二溫度感測器量測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所排出的顆粒材料的一第二溫度。最後,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在特殊需求下,使第二溫度與第一溫度維持適當溫差變化,以適用其他嚴苛環境之工業製程與需求。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以及一出氣管道模組,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以形成一已過濾之乾淨氣流,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用以排出該已過濾之乾淨氣流,其特徵在於該移動式顆粒床更具有一加熱模組以及一控制單元。該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之間具有一溫差。
在一實施例中,該移動式顆粒床係更包括有:一第一溫度感測器以及一第二溫度感測器。該第一溫度感測器,係設置於該進氣管道模組,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前之該待過濾氣流的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或近似該顆粒材料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的溫度。該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出氣管道模組用以感測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後,形成一已過濾之乾淨氣流的第二溫度。其中,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該第一與第二感測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用以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一溫差。
在一實施例中,該移動式顆粒床更包括有:一第一溫度感測器以及一第二溫度感測器。該第一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該第一溫度感測器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導入口的顆粒材料的之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或近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該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該顆粒材料的第二溫度。其中,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該第一與第二感測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用以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一溫差。
在下文將參考隨附圖式,可更充分地描述各種例示性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概念可能以許多不同形式來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例示性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實施例使得本發明將為詳盡且完整,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本發明概念的範疇。類似數字始終指示類似元件。以下將以多種實施例配合圖式來說明所述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然而,下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圖2A與圖2B所示,該圖為本發明之移動式顆粒床之一實施例示意圖。該移動式顆粒床2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20、一進氣管道模組21以及一出氣管道模組22。該顆粒流道模組20,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200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201。該顆粒流道模組20可以提供一顆粒材料90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排出。該顆粒材料90可以為過濾材質、吸附材質、觸媒材質或前述之至少兩種組合。該顆粒流道模組20係由複數層子流道202所構成,相鄰兩子流道202之間具有間隙D,且具有至少一分流元件203,用以分流顆粒材料90。每一個子流道202和分流元件203係屬習用技術,在此不作贅述。
該進氣管道模組21,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20的一側,該進氣管道模組21具有一流路210以及複數個流體參數感測器,包括有壓力感測器211及/或速度感測器212。該流路210用以提供待過濾氣流91通過。在一實施例中,該進氣管道模組21和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間更具有一管道連接殼體23,其係連接該流路210的一端部以及該出氣管道模組22,使得該進氣管道模組21氣密連接於該顆粒流道模組20上。在本實施例中,該管道連接殼體23內且位於該流路210之端部外側的區域更具有複數個導流板230~232。在一實施例中,該複數個導流板,更包括有一第一導流板230、一第二導流板231以及一第三導流板232。該第一導流板230,水平夾角係介於0°至50°之間。該第二導流板231,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導流板230之一側,該第二導流板231具有一介於10°至80°之水平夾角。該第三導流板232,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導流板230之另一側,與該第二導流板231相對應,該第三導流板232具有一介於-10°至-80°之水平夾角。該複數個導流板230~232用以將該待過濾氣流91分成複數個子氣流910,以讓待過濾氣流91可以均勻的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20。
該待過濾氣流91由該進氣管道模組21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20,通過顆粒材料90之後被過濾以形成一已過濾之乾淨氣流92。該出氣管道模組22,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另一側,與該進氣管道模組21對應,用以排出該已過濾之乾淨氣流92。在本實施例中,該出氣管道模組22具有一出氣管路220與該管道連接殼體23連接。該出氣管道模組22更包括有壓力感測器221及/或速度感測器222,用以量測該乾淨氣流92的壓力與速度。
該移動式顆粒床2更具有一溫度感測模組24、一加熱模組25以及一控制單元26。該溫度感測模組24,在本實施例中,更具有一第一溫度感測器240以及一第二溫度感測器241。該第一溫度感測器240,其係設置於該進氣管道模組21的流路210,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20前之該待過濾氣流91的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或近似該顆粒材料90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溫度。該第二溫度感測器241,其係設置於該出氣管道模組22的出氣管路220,用以感測該乾淨氣流92的第二溫度。此外,在該顆粒流道模組20的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位置上具有一第三溫度感測器242用以感測該顆粒材料90的溫度。
要說明的是,溫度感測模組24的設置並不以圖2A與圖2B的例子為限制。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溫度感測模組24的第一溫度感測器243與第二溫度感測器244的設置係以設置在顆粒流道模組20內為主,其中,該第一溫度感測器243,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該第一溫度感測器243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顆粒材料90的之一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或近似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該第二溫度感測器244,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的該顆粒材料的一第二溫度。此外,在該流路210靠近該顆粒流道模組20的位置更具有一第三溫度感測器245,用以感測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
回到圖2A與圖2B所示,該加熱模組25,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20內,用以加熱顆粒材料90。本實施例中,該加熱模組25具有複數個第一加熱器250以及複數個第二加熱器251。該複數個第一加熱器250設置於靠近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內部,在一實施例中,其係可以環設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內部周圍的區域。該複數個第二加熱器251,則設置於該複數層子流道202所構成內部空間內,在一實施例中,其係可以環設於該複數層子流道202所構成內部空間內。該顆粒材料的操作溫度,係根據顆粒材料的材質與使用需求而定,並無一定限制,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顆粒材料為含石英砂的材料,因此其操作溫度在常溫25℃至1100℃之間。
另外,要說明的是,該加熱模組,除了圖2B的方式之外,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加熱模組25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為了提升加熱效果,本實施例的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上方更具有一進料斗27,該進料斗27的內部也設置有至少一第三加熱器252,以提前對顆粒材90料進行加熱。另外,雖然圖4係在圖3的實施例上方更進一步設置第三加熱器252,但不以圖3的實施例為限制,例如圖2A與圖2B的實施例亦可以增加第三加熱器。
回到圖2A與圖2B所示,該控制單元26,與該溫度感測模組24以及該加熱模組25電訊連接,該控制單元26根據該溫度感測模組24所取得關於該待過濾氣流91以及該乾淨氣流92的溫度,控制該加熱模組25加熱該顆粒材料90,使該顆粒材料90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之間具有一溫差,以供其他嚴苛環境下,保持一定過濾成效與運作穩定性。在一實施例中,該溫差為±10℃。
請參閱圖5A所示,該圖為本發明之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該控制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進行步驟30提供一移動式顆粒床,其係可以為如圖2A或圖2B的顆粒床結構,或只是如圖3或圖4所示的顆粒床結構,其結構係如前所述,在此不作贅述。本實施例中的移動式顆粒床2係以圖2A與2B的結構來作說明。接下來,進行步驟31使一顆粒材料90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進入流動,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排出。接著進行步驟32,使一待過濾氣流91由該進氣管道模組21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20,該待過濾氣流91中所含有的微粒、黏性、有害與有毒等物質,被顆粒材料90濾除之後,獲得已過濾之乾淨氣流92,再經由該出氣管道模組22排出。接著,再以步驟33,使該控制單元26控制該加熱模組25加熱該顆粒材料90,使該顆粒材料90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之間具有一溫差,以供其他嚴苛環境下,保持一定過濾成效與運作穩定性。在一實施例中,該溫差為±10℃。
在步驟33中,該控制單元26係根據該待過濾氣流91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溫度變化或者是根據該顆粒材料90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的溫度變化,來控制該加熱模組25加熱該顆粒材料,使得顆粒材料90的溫度可以和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相等或相近,以避免顆粒材料之孔隙率因熱漲冷縮變化,而影響濾除該待過濾氣流的污染物、雜質或有毒物質的效率。如圖5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因為是採用圖2A與圖2B的架構,因此在步驟33中,根據該待過濾氣流91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溫度變化的步驟更包括有以步驟330設置一第一溫度感測器240在該進氣管道模組21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該待過濾氣流91的一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或近似該顆粒材料90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溫度。要說明的是,該顆粒材料90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溫度可以藉由設置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特定位置上的一第三溫度感測器242進行感測,控制單元26內設置有預設的溫度值,本實施例為500℃。因此控制單元26可以控制第一加熱器250作動,供給顆粒材料90熱能,使得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顆粒材料900溫度可以被控制在500℃。另外,要說明的是,更可以在圖2A與2B的移動式顆粒床上設置如圖4所示的具有第三加熱器252的進料斗27,與第一加熱器250一起作動,以控制進入顆粒材料導入口200的顆粒材料90的溫度。
接著進行步驟331,以設置在該出氣管道模組220的該第二溫度感測器241,量測該乾淨氣流92之一第二溫度。接著進行步驟332,該控制單元26控制該加熱模組25,使該第二溫度等於或近似於該第一溫度。在步驟332中,該控制單元26根據出口處的乾淨氣流92的溫度判斷顆粒材料90熱能的多寡。如果該乾淨氣流92的溫度大幅小於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代表該待過濾氣流91的熱能大幅被顆粒材料90所吸收。如此一來,便會降低過濾材料吸附或過濾該待過濾氣流的能力與效率,因此控制單元26控制加熱模組25加熱顆粒材料90,使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與乾淨氣流92無過大之溫差狀態,當乾淨氣流92的溫度相近於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時,代表氣體的熱能沒有被顆粒材料90吸收,進而可以避免顆粒材料90之過濾面之孔隙率的熱漲冷縮而影響移動式顆粒床2的過濾效率。
請參閱圖5C所示,該圖為本發明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之溫度控制方式的另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流程係以圖3的實施例來作溫度控制之方式,亦即,根據該顆粒材料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溫度變化來進行控制,其係更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以步驟330a,以設置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200之第一溫度感測器243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20前之該顆粒材料90的一第一溫度。當移動式顆粒床2運作使該待過濾氣流91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20之後形成一乾淨氣流92後,進行步驟331a使該第二溫度感測器244量測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201所排出的顆粒材料90的一第二溫度。最後進行步驟332a,使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25,使該第二溫度等於或近似於該第一溫度。在步驟332a中,該控制單元26根據排出口201的顆粒材料90的溫度判斷顆粒材料90熱能的多寡。如果在排出口201的顆粒材料90的溫度大幅低於導入口200的顆粒材料溫度,代表該顆粒材料90在與待過濾氣流91接觸時,顆粒材料90的熱能大幅被待過濾氣流91所吸收。如此一來,便會降低過濾材料吸附或過濾該待過濾氣流的能力與效率,因此控制單元26控制加熱模組25加熱顆粒材料90,使待過濾氣流91的溫度與導入口200的顆粒材料溫度無過大之溫差狀態,當導入口200的該顆粒材料90的溫度相近於排出口201的顆粒材料90的溫度時,代表氣體的熱能沒有被顆粒材料90吸收,進而可以避免顆粒材料90之過濾面之孔隙率的熱漲冷縮而影響移動式顆粒床2的過濾效率。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透過控制顆粒材料90與待過濾氣流91溫度相同或相近,可以避免過濾效率變差的原理。請參閱圖6所示,在圖6(a)中,代表顆粒材料90沒有熱脹冷縮問題時,顆粒材料90的顆粒之間的間隙900可維持特定的寬度。當材顆粒材料90膨脹時,如圖6(b)所示,顆粒材料90之間的間隙900變太小,如此會影響待過濾氣流與顆粒材料90的接觸效果,進而影響過濾效率。同理,當材顆粒材料90收縮時,如圖6(c)所示,顆粒材料90之間的間隙900變的過大,因為間隙太大會影響待過濾氣流與顆粒材料90的接觸效果,使得有部分區域的氣體無法和顆粒材料90接觸到,進而影響過濾效率。由於顆粒材料的熱脹冷縮會影響過濾的效果,因此透過本發明控制入口處的待過濾氣流與顆粒材料的溫度,使其溫度相同或相近,進而可以避免過濾面之孔隙率的熱漲冷縮而影響移動式顆粒床的過濾效率。
此外,如圖7A與圖7B所示,該圖為本發明之顆粒材料流量與待過濾氣流的關係示意圖。在圖7A中可以看出在待過濾氣流在30 cm/sec 且待過濾氣流溫度與顆粒材料溫度相同的控制情況下,不同顆粒材料流量300, 350, 450, 550, 600 g/min 的過濾效率值。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待過濾氣流在30 cm/sec,最佳過濾效率是發生在顆粒材料流量在450 g/min。而在圖7B中,則可以看出在待過濾氣流在20 cm/sec 且待過濾氣流溫度與顆粒材料溫度相同的控制情況下,不同顆粒材料流量120, 240, 360, 480, 560 g/min 的過濾效率值。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待過濾氣流在20cm/sec,最佳過濾效率是發生在顆粒材料流量在120 g/min。由圖7A與圖7B可以看出,隨著待過濾氣流的流速降低,顆粒材料流量的也要向下調整,才能夠使得顆粒材料產生最佳的過濾效果。
以上所述,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之較佳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2‧‧‧移動式顆粒床
20‧‧‧顆粒流道模組
200‧‧‧顆粒材料導入口
201‧‧‧顆粒材料排出口
202‧‧‧子流道
203‧‧‧分流元件
21‧‧‧進氣管道模組
210‧‧‧流路
211‧‧‧壓力感測器
212‧‧‧速度感測器
22‧‧‧出氣管道模組
220‧‧‧出氣管路
221‧‧‧壓力感測器
222‧‧‧速度感測器
23‧‧‧管道連接殼體
230‧‧‧第一導流板
231‧‧‧第二導流板
232‧‧‧第三導流板
24‧‧‧溫度感測模組
240、243‧‧‧第一溫度感測器
241、244‧‧‧第二溫度感測器
242、245‧‧‧第三溫度感測器
25‧‧‧加熱模組
250‧‧‧第一加熱器
251‧‧‧第二加熱器
252‧‧‧第三加熱器
26‧‧‧控制單元
27‧‧‧進料斗
90‧‧‧顆粒材料
900‧‧‧間隙
91‧‧‧待過濾氣流
910‧‧‧子氣流
92‧‧‧乾淨氣流
3‧‧‧控制方法
30~33‧‧‧步驟
330~332‧‧‧步驟
330a~332a‧‧‧步驟
圖1係為習用技術之移動式顆粒床示意圖。 圖2A與圖2B係為本發明之移動式顆粒床示意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之移動式顆粒床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係為本發明之移動式顆粒床又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之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之溫度控制方式的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 圖5C為本發明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之溫度控制方式的另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 圖6係為待過濾氣流與顆粒材料間具有溫差使得顆粒材料熱脹影像過濾效果示意圖。 圖7A與圖7B為本發明之顆粒材料流量與待過濾氣流的關係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其係包括有下列步驟:提供一移動式顆粒床,其係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一出氣管道模組、一加熱模組以及一控制單元,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該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電性連接;使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使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再經由該出氣管道模組排出;以及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具有一特定溫差,該控制單元係根據該待過濾氣流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之溫度變化,以調控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其中根據該待過濾氣流進出該顆粒流道模組之溫度變化更包括有下列步驟:設置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在該進氣管道模組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之該待過濾氣流的一第一溫度;設置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在該出氣管道模組;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後獲得一過濾之乾淨氣體,使該第二溫度感測器量測該過濾氣體之一第二溫度;以及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一特定溫差。
  2. 一種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其係包括有下列步驟:提供一移動式顆粒床,其係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一出氣管道模組、一加熱模組以及一控制單元,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該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電性連接;使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使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再經由該出氣管道模組排出;以及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具有一特定溫差,該控制單元係根據該顆粒材料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溫度變化,以調控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其中根據該顆粒材料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溫度變化更包括有下列步驟:設置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在該顆粒材料導入口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前之該顆粒材料的一第一溫度;設置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在該顆粒材料排出口;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後形成一乾淨氣流,使該第二溫度感測器量測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所排出的顆粒材料的一第二溫度;以及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一溫差。
  3. 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以及一出氣管道模組,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以形成一乾淨氣流,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用以排出該乾淨氣流,其特徵在於該移動式顆粒床更具有:一溫度感測模組,用以感測關於該顆粒材料或者是該待過濾氣流與該進氣流之溫度;一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溫度感測模組以及該加熱模組電訊連接,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具有一溫差;其中,該溫度感測模組更包括有: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進氣管道模組,以量測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前之該待過濾氣流的一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等於該顆粒材料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的溫度或與該顆粒材料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的溫度之間具有一溫差;以及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出氣管道模組用以感測該待過濾氣流通過該顆粒流道模組後,形成一過濾氣體的一第二溫度;其中,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該第一與第二感測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用以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該溫差。
  4. 一種移動式顆粒床,包括有一顆粒流道模組、一進氣管道模組以及一出氣管道模組,該顆粒流道模組,具有一顆粒材料導入口以及一顆粒材料排出口,一顆粒材料經由該顆粒材料導入口進入而由該顆粒材料排出口排出,該進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一側,一待過濾氣流由該進氣管道模組進入該顆粒流道模組,以形成一乾淨氣流,該出氣管道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之另一側,用以排出該乾淨氣流,其特徵在於該移動式顆粒床更具有:一溫度感測模組,用以感測關於該顆粒材料或者是該待過濾氣流與該該進氣流之溫度;一加熱模組,設置於該顆粒流道模組內;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溫度感測模組以及該加熱模組電訊連接,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加熱模組加熱該顆粒材料,使該顆粒材料的溫度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具有一溫差其中該溫度感測模組係更包括有:一第一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導入口,該第一溫度感測器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導入口的顆粒材料的之一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係等於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或與該待過濾氣流的溫度之間具有一溫差;以及一第二溫度感測器,其係設置於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用以感測通過該顆粒材料排出口的該顆粒材料的一第二溫度;其中,該控制單元,與該加熱模組、該第一與第二感測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用以控制該加熱模組,使該第二溫度等於該第一溫度或與該第一溫度具有該溫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移動式顆粒床,其中該顆粒流道模組內更具有複數個分流元件,沿著該顆粒材料流動的方向,有間隔的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移動式顆粒床,其中該顆粒材料係為過濾材質、吸附材質、觸媒材質或前述之至少兩種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移動式顆粒床,其中該進氣管道模組內更包括有:一第一導流板,水平夾角係介於0°至80°之間;一第二導流板,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導流板之一側,該第二導流板具有一介於10°至80°之水平夾角;以及一第三導流板,其係設置於該第一導流板之另一側,與該第二導流板相對應,該第三導流板具有一介於-10°至-80°之水平夾角。
TW107103708A 2018-02-01 2018-02-01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TWI640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708A TWI640354B (zh) 2018-02-01 2018-02-01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708A TWI640354B (zh) 2018-02-01 2018-02-01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0354B true TWI640354B (zh) 2018-11-11
TW201934191A TW201934191A (zh) 2019-09-01

Family

ID=6503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708A TWI640354B (zh) 2018-02-01 2018-02-01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0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727B (zh) * 2020-04-17 2021-06-11 國立中央大學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3232B (en) * 2003-12-23 2005-11-11 Ind Tech Res Inst Granular moving-bed structure of water-jacket type
TWI255734B (en) * 2004-03-30 2006-06-01 Ind Tech Res Inst Thermal regenerative granular-moving bed apparatus
TWI350198B (en) * 2008-12-22 2011-10-11 Ind Tech Res Inst Filter for separating biomass oil gas and char of biomass pyrolysis product
US2014021626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Granular bed filtration system with gas entrained recyc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3232B (en) * 2003-12-23 2005-11-11 Ind Tech Res Inst Granular moving-bed structure of water-jacket type
TWI255734B (en) * 2004-03-30 2006-06-01 Ind Tech Res Inst Thermal regenerative granular-moving bed apparatus
TWI350198B (en) * 2008-12-22 2011-10-11 Ind Tech Res Inst Filter for separating biomass oil gas and char of biomass pyrolysis product
US2014021626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Granular bed filtration system with gas entrained recyc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4191A (zh) 2019-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4997A (zh) 一种焦炉烟道气多污染物干式净化装置及工艺
CN103480223B (zh)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JP5307974B2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10152485A (zh) 一种水泥窑炉烟气高温脱硝除尘装置
CN106474920A (zh) 一种高温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系统
TWI404563B (zh)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氣體導引系統
TWI640354B (zh)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提升過濾效率的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
CN206184212U (zh) 一种蜂窝活性炭固定式吸附床
TWI730727B (zh)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98879U (zh)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CN106178946A (zh) 整体嵌入式冶炼烟气脱硝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5815443U (zh) 一种工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环保岛系统
CN205007830U (zh) 一种工业窑炉烟气的脱硝除尘系统
CN208356438U (zh) 一种简易式活性焦一体化净化处理干熄焦放散烟气的装置
WO2017179107A1 (ja) 排ガスの処理システム
CN206526616U (zh) 一种高温烟气粉尘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系统
CN206214962U (zh) 一种蜂窝陶瓷隧道窑烟气净化系统
CN102698594B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预热催化脱硝反应装置
CN202343097U (zh) 垃圾焚烧烟气除尘催化脱硝反应装置
CN105169910A (zh) 炉窑烟气除尘及有害气体协同净化装置
TWI818637B (zh) 氣體過濾裝置與控制方法
KR102442180B1 (ko) 시멘트 소성로 또는 제철소 소결로 공정에서 탈질 및 디더스팅(De-Dusting) 기능을 동시 처리하는 촉매 일체형 집진기
CN204447649U (zh)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4933225U (zh) 炉窑烟气除尘及有害气体协同净化装置
TWI658857B (zh) 移動式顆粒床及其去除焦油成分之移動式顆粒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