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4760B -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 Google Patents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4760B
TWI634760B TW105121607A TW105121607A TWI634760B TW I634760 B TWI634760 B TW I634760B TW 105121607 A TW105121607 A TW 105121607A TW 105121607 A TW105121607 A TW 105121607A TW I634760 B TWI634760 B TW I6347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easurements
antennas
standard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9685A (zh
Inventor
禮薩阿許拉法
西沙米佩曼
伊寧
陳羅伯特金
卡卡德沙卡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9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9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4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47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Abstract

本案內容的態樣係關於用於在具有多個天線用於經由多個載波的聚合進行通訊的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技術。

Description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概括地說,本案內容的某些實施例係關於無線通訊,具體地說,本案內容的某些實施例係關於用於在具有多個天線用於經由多個載波的聚合來進行通訊的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技術。
已廣泛地部署無線通訊系統,以便提供各種類型的通訊內容,例如語音、資料等。該等系統可以是能經由共享可用的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和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進行通訊的多工存取系統。此類多工存取系統的實例係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3GPP長期進化(LTE)系統和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
通常,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的通訊。每一個終端(其亦被稱為使用者設備或「UE」)經由前向鏈路和反向鏈路上的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進行通訊。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是指從基地台到終端的通訊鏈路,而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是指從終端到基地台的通訊鏈路。可以經由單輸入單輸出系統、多輸入單輸出系統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來建立此種通訊鏈路。
一些系統可以使用載波聚合,藉此多個載波用於增加可用的頻寬資源。每一個聚合的載波被稱為分量載波(CC)。通常,主分量載波(PCC)用於各種通訊(例如,主細胞或者「PCELL 」中的控制和使用者資料),而其他輔助分量載波(SCC)被限於某些類型的通訊(例如,僅僅輔助細胞或者「SCELL 」中的使用者資料)。
在使用多個天線的設備中,存在著用於天線之間的切換的演算法,以盡力實現最佳的效能(例如,從使用某付天線切換離開,其中該付天線由於握持該設備的方式而被遮擋)。該切換可以是基於在不同的天線上獲得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
遺憾的是,該等切換演算法主要是被設計用於單細胞(單分量載波)場景,其在載波聚合場景下呈現出一些缺陷。例如,具有一個以上服務細胞(PCELL 和至少一個SCELL )的UE可能使用僅僅基於對PCELL 做出的量測來觸發切換的切換演算法以甚至用於切換用於SCELL 的天線。因此,SCELL 盲目地遵循針對PCELL 所做出的切換決定。
本案內容的態樣係關於用於在具有多個天線用於經由多個載波的聚合來進行通訊的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技術。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CA)的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方法。概括地,該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第二天線集合,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基於第一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及基於與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CA)的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方法。概括地,該方法包括:使用至少第一天線,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至少第二天線,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及基於涉及針對主分量載波和輔助分量載波二者的量測的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開關電路。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的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耦合的其上儲存有指令的記憶體。概括地,該等指令可由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使用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第二天線集合,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基於第一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及基於與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的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耦合的其上儲存有指令的記憶體。概括地,該等指令可由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使用至少第一天線,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至少第二天線,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及基於涉及針對主分量載波和輔助分量載波二者的量測的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開關電路。
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用於執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各種裝置和程式產品。
使用者設備(UE)可以是能夠經由將分時雙工(TDD)分量載波和分頻雙工(FDD)分量載波(CC)聚合在一起(其被稱為載波聚合(CA)),來執行無線通訊的。如前述,CA給天線切換演算法帶來了挑戰。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例如基於針對每一個服務細胞(PCELL 和SCELL )的獨立切換標準和切換決策的、用於載波聚合(CA)UE的天線切換的技術。例如,本文所提供的技術可以應用於各種各樣不同的天線和切換配置,而不管PCELL 和SCELL (主和分集)天線是由相同的開關進行控制,還是由分別的開關進行控制的。
下文結合附圖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意欲對各種配置進行描述,而不是意欲表示僅在該等配置中才可以實現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出於對各種概念有一個透徹理解的目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特定的細節。然而,對於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該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現該等概念。在一些實例中,為了避免對該等概念造成模糊,以方塊圖形式圖示公知的結構和部件。
本文所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網路,諸如分碼多工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工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工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單載波FDMA(SC-FDMA)網路等等。術語「網路」和「系統」經常可以交換使用。C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 2000等等之類的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和低碼片速率(LCR)。CDMA 2000覆蓋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之類的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進化的UTRA(E-UTRA)、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OFDM®等等之類的無線電技術。UTRA、E-UTRA和GSM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分。長期進化(LTE)是UMTS的採用E-UTRA的即將發佈版。在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該等各種無線電技術和標準是本領域所已知的。為了清楚說明起見,下文針對LTE來描述該等技術的某些態樣,並且在下文的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術語。
使用單載波調變和頻域均衡的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是一種無線傳輸技術。SC-FDMA具有與OFDMA系統相似的效能和基本上相同的整體複雜度。SC-FDMA信號由於其固有的單載波結構,因而具有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經引起了很大關注,尤其是在上行鏈路通訊中,其中在上行鏈路通訊中,較低的PAPR使行動終端在發射功率效率態樣極大地受益。其是目前針對3GPP長期進化(LTE)或進化的UTRA中的上行鏈路多工存取方案的工作設想。示例性無線網路
圖1圖示可以在其中執行本案內容的態樣的無線通訊網路100(例如,LTE網路)。例如,UE 116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技術來進行天線切換。
參見圖1,該圖圖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多工存取無線通訊系統。基地台(BS)102包括多個天線組,一個組包括天線104和天線106,另一個組包括天線108和天線110,另一個組包括天線112和天線114。在圖1中,對於每一個天線組僅圖示兩付天線,然而,每一個天線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線。UE 116與天線112和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114在前向鏈路120上向UE 116發送資訊,在反向鏈路118上從UE 116接收資訊。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通訊鏈路118和120可以使用不同的頻率來進行通訊。例如,前向鏈路120可以使用與由反向鏈路118所使用的頻率不同的頻率。
每一組天線及/或每一組天線被設計進行通訊的區域通常被稱為存取點102的一個扇區。在該實施例中,各天線組被設計用於與由BS 102所覆蓋區域的一個扇區中的UE進行通訊。
在前向鏈路120和126上的通訊中,為了改善針對不同的UE 116的前向鏈路的訊雜比,BS 102的發射天線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此外,與BS經由單個天線向其所有UE進行發射相比,當BS使用波束成形來向隨機散佈於其覆蓋區域中的UE進行發射時,對於相鄰細胞中的UE造成更少的干擾。
BS可以是用於與終端進行通訊的固定站,並且其亦可以被稱為存取點、節點B或者某種其他術語。UE亦可以被稱為使用者終端、存取終端、無線通訊設備、終端或者某種其他術語。
無線通訊網路100可以支援多個載波上的操作,其可以被稱為載波聚合(CA)或多載波操作。載波亦可以被稱為分量載波(CC)、層等等。因此,本文中可以互換地使用術語「載波」、「層」和「CC」。可以將用於下行鏈路的載波稱為下行鏈路CC,而可以將用於上行鏈路的載波稱為上行鏈路CC。可以將下行鏈路CC和上行鏈路CC的組合稱為細胞。此外,亦可能有的細胞是由下行鏈路CC構成的。UE 116可以被配置有用於載波聚合的多個下行鏈路CC和一或多個上行鏈路CC。BS 102可以被配置為支援經由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的多個CC的與UE的通訊。因此,UE 116可以在一或多個下行鏈路CC上從一個BS 102或者從多個BS 102(例如,單層eNB或者多層eNB)接收資料和控制資訊。UE 116可以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CC上,向一或多個BS 102發送資料和控制資訊。載波聚合可以結合FDD和TDD分量載波進行使用。對於DL載波聚合而言,當在一個子訊框中出現多個DL傳輸時,回饋多位元的ACK/NACK。
圖2是MIMO系統200中的發射器系統210(其亦被稱為BS)和接收器系統250(其亦被稱為UE)的實施例的方塊圖。根據某些態樣,發射器系統210和接收器系統250可以分別對應於如圖1中所示的BS 110及/或使用者設備116/122。在發射器系統210處,從資料來源212向發射(TX)資料處理器214提供用於多個資料串流的傳輸量資料。
在一個態樣中,每一個資料串流是在相應的發射天線上發送的。TX資料處理器214基於為每一個資料串流所選擇的特定編碼方案,對該資料串流的傳輸量資料進行格式化、編碼和交錯,以便提供經編碼的資料。
可以使用OFDM技術將每一個資料串流的經編碼的資料與引導頻資料進行多工處理。一般情況下,引導頻資料是以已知方式處理的已知資料模式,並且接收器系統可以使用引導頻資料來估計通道回應。隨後,基於為每一個資料串流所選擇的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階移相鍵控(M-PSK)或者M階正交幅度調變(M-QAM)),對該資料串流的經多工的引導頻和經編碼的資料進行調變(亦即,符號映射),以便提供調變符號。可以經由由處理器230執行的指令,來決定每一個資料串流的資料速率、編碼和調變。
隨後,可以向TX MIMO處理器220提供所有資料串流的調變符號,其中TX MIMO處理器220可以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如,用於OFDM)。隨後,TX MIMO處理器220向NT 個發射器(TMTR)222a到222t提供NT 個調變符號串流。在某些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220對於資料串流的符號和從其對符號進行發射的天線應用波束成形權重。
每一個發射器222接收和處理相應的符號串流,以便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並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便提供適合於在MIMO通道上傳輸的經調變的信號。隨後,分別從NT 付天線224a到224t發射來自發射器222a到222t的NT 個經調變的信號。
在接收器系統250處,由NR付天線252a到252r接收發射的經調變的信號,並將從每一付天線252接收到的信號提供給相應的接收器(RCVR)254a到254r。如下文所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本文所描述的天線切換分集技術可以幫助在使用載波聚合的系統(例如,具有PCELL 和至少一個SCELL )中,實現通訊的分集。每一個接收器2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和降頻轉換)相應的接收到的信號,數位化經調節的信號以便提供取樣,並進一步處理該等取樣以便提供相應的「接收到的」符號串流。
隨後,接收(RX)資料處理器260基於特定的接收器處理技術,從NR 個接收器254接收和處理NR 個接收到的符號串流,以便提供NT 個「偵測的」符號串流。隨後,RX資料處理器260解調、解交錯和解碼每一個偵測的符號串流,以便恢復出該資料串流的傳輸量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260所執行的處理與由發射器系統210處的TX MIMO處理器220和TX資料處理器214所執行的處理是互補的。
處理器270定期地決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處理器270編制包括矩陣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鏈路訊息。
該反向鏈路訊息可以包括關於通訊鏈路及/或所接收的資料串流的各種類型的資訊。隨後,反向鏈路訊息由TX資料處理器238進行處理,由調變器280進行調變、由發射器254a到254r進行調節,並發送回發射器系統210,其中TX資料處理器238亦從資料來源236接收用於多個資料串流的傳輸量資料。
在發射器系統210處,來自接收器系統250的經調變的信號由天線224進行接收,由接收器222進行調節,由解調器240進行解調,並由RX資料處理器242進行處理,以便提取由接收器系統250發送的反向鏈路訊息。隨後,處理器230決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來決定波束成形權重,並隨後處理所提取的訊息。
根據某些態樣,發射器系統210的處理器中的一或多者(例如,TX資料處理器214、TX MIMO處理器220、處理器230及/或RX資料處理器242)及/或接收器系統25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TX資料處理器238、處理器270及/或RX資料處理器260)可以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操作,以便當使用TDD/FDD聚合進行通訊時,決定上行鏈路傳輸的時序。
在一個態樣,邏輯通道被劃分成控制通道和傳輸量通道。邏輯控制通道包括廣播控制通道(BCCH),後者是用於廣播系統控制資訊的下行鏈路(DL)通道。傳呼控制通道(PCCH)是用於傳送傳呼資訊的DL通道。多播控制通道(MCCH)是用於發送針對一個或幾個多播傳輸量通道(MTCH)的多媒體廣播和多播服務(MBMS)排程和控制資訊的點到多點DL通道。通常來說,在建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之後,該通道僅由接收MBMS的UE使用。專用控制通道(DCCH)是一種點到點雙向通道,該通道用於發送由具有RRC連接的UE使用的專用控制資訊。在一個態樣中,邏輯傳輸量通道包括專用傳輸量通道(DTCH),後者是專用於一個UE來傳送使用者資訊的點到點雙向通道。此外,多播傳輸量通道(MTCH)是用於發送傳輸量資料的點到多點DL通道。
在一個態樣中,傳輸通道被劃分成DL和UL通道。DL傳輸通道包括廣播通道(BCH)、下行鏈路共享資料通道(DL-SDCH)和傳呼通道(PCH),PCH可以用於支援UE的不連續接收(DRX)。DRX的使用允許UE省電(由網路向UE指示DRX週期)。PCH在整個細胞上進行廣播並被映射到可以用於其他控制/傳輸量通道的實體層(PHY)資源。UL傳輸通道包括隨機存取通道(RACH)、請求通道(REQCH)、上行鏈路共享資料通道(UL-SDCH)和複數個PHY通道。PHY通道包括一組DL通道和UL通道。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了保持單載波波形的低PAPR(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通道在頻率上是連續的或者是均勻間隔的)屬性的通道結構。
圖3圖示用於LTE中的FDD的示例性訊框結構300。可以將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中的每一者的傳輸時間軸劃分成無線電訊框的單位。每一個無線電訊框可以具有預定的持續時間(例如,10毫秒(ms)),並被劃分成具有索引0到9的10個子訊框。每一個子訊框可以包括兩個時槽。因此,每一個無線電訊框可以包括索引為0到19的20個時槽。每一個時槽可以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對於普通循環字首而言的七個符號週期(如圖2所示)或者對於擴展循環字首而言的六個符號週期。可以向每一個子訊框中的2L個符號週期分配索引0到2L-1。
在LTE中,eNodeB可以為由該eNodeB所支援的每一個細胞,在系統頻寬的中間1.08 MHz中,在下行鏈路上發送主要同步信號(PSS)和輔助同步信號(SSS)。可以分別在具有普通循環字首的各無線電訊框的子訊框0和5的符號週期6和5中,發送PSS和SSS,如圖3中所示。UE可以使用PSS和SSS來進行細胞搜尋和擷取。在細胞搜尋和擷取期間,終端偵測細胞訊框時序和該細胞的實體層標識,據此,終端知曉參考信號序列的起始(其經由訊框時序提供)和該細胞的參考信號序列(其經由實體層細胞標識提供)。eNodeB可以為由eNodeB所支援的每一個細胞,橫跨系統頻寬來發送特定於細胞的參考信號(CRS)。可以在每一個子訊框的某些符號週期中發送該CRS,UE可以使用該CRS來執行通道估計、通道品質量測及/或其他功能。此外,eNodeB亦可以在某些無線電訊框的時槽1中的符號週期0到3中,發送實體廣播通道(PBCH)。PBCH可以攜帶某種系統資訊。eNodeB可以在某些子訊框中、在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上發送諸如系統區塊(SIB)之類的其他系統資訊。eNodeB可以在子訊框的前B個符號週期中、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上發送控制資訊/資料,其中B可以對於每個子訊框而言是可配置的。eNodeB可以在每一個子訊框的剩餘符號週期中、在PDSCH上發送傳輸量資料及/或其他資料。
圖4圖示用於採用普通循環字首的來自eNodeB的下行鏈路傳輸的兩種示例性子訊框格式410和420。可以將可用於下行鏈路的時頻資源劃分成資源區塊。每一個資源區塊在一個時槽中覆蓋12個次載波,並可以包括多個資源元素。每一個資源元素可以覆蓋一個符號週期中的一個次載波,並可以用於發送一個調變符號,該調變符號可以是實數值,亦可以是複數值。
子訊框格式410可以用於裝備有兩付天線的eNodeB。可以在符號週期0、4、7和11中,從天線0和1發送CRS。參考信號是由發射器和接收器先驗已知的信號,並且亦可以被稱為引導頻。CRS是特定於細胞的參考信號,例如,其是基於細胞標識(ID)來產生的。在圖4中,對於標記為Ra 的給定資源元素而言,可以在該資源元素上從天線a發送調變符號(例如,CRS),而在該資源元素上不從其他天線發送調變符號。子訊框格式420可以用於裝備有四付天線的eNodeB。可以在符號週期0、4、7和11中,從天線0和1發送CRS,以及在符號週期1和8中,從天線2和3發送CRS。對於子訊框格式410和420二者來說,可以在均勻間隔的次載波上發送CRS,其中此可以是基於細胞ID來決定。不同的eNodeB可以根據其細胞ID,在相同或者不同的次載波上發送其CRS。對於子訊框格式410和420二者來說,沒有用於CRS的資源元素可以用於發送資料(例如,傳輸量資料、控制資料及/或其他資料)。
在可揭示獲得的標題名稱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的3GPP TS 36.211中描述了LTE中的PSS、SSS、CRS和PBCH。
交錯結構可以用於LTE中的FDD的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中的每一者。例如,可以定義索引為0到Q-1的Q個交錯體,其中Q可以等於4、6、8、10或者某個其他值。每一個交錯體可以包括被間隔開Q個子訊框的子訊框。具體而言,交錯體q可以包括子訊框q、等等,其中
無線網路可以支援用於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對於HARQ而言,發射器(例如,eNodeB)可以發送封包的一或多個傳輸,直到該封包被接收器(例如,UE)正確解碼為止,或者滿足某種其他終止條件為止。對於同步HARQ而言,可以在單個交錯體的子訊框中發送封包的所有傳輸。對於非同步HARQ而言,可以在任何子訊框中發送封包的各個傳輸。
UE可能位於多個eNodeB的覆蓋區域之內。可以選擇該等eNodeB中的一個來服務該UE。可以基於諸如接收信號強度、接收信號品質、路徑損耗等等之類的各種標準,來選擇服務的eNodeB。接收信號品質可以經由信號與雜訊加干擾之比(SINR)、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者某種其他度量來量化。UE可能操作在顯著干擾場景之下,在該場景下,UE可以觀察到來自一或多個干擾eNodeB的強干擾。例如,eNodeB可能限制於僅僅某個群組的UE的存取。該群組可以被稱為封閉用戶群組(CSG),並且限制的eNodeB可以被稱為封閉用戶群組eNodeB或者細胞。若不是該CSG的成員的UE位於該CSG eNodeB的附近,則該UE將以相對較高的強度接收到來自該CSG eNodeB的信號,但被拒絕存取該CSG eNodeB。UE將嘗試與另一個eNodeB進行關聯,並從另一個eNodeB接收服務,而來自於附近的CSG eNodeB的信號將充當對該UE和服務的eNodeB之間的通訊的干擾。載波聚合
諸如改進的LTE UE之類的某些類型的設備,可以使用在用於每一個方向的傳輸的總共多達100 MHz(5個分量載波)的載波聚合中分配的每分量載波多達20 MHz的頻寬中的頻譜。對於改進的LTE行動系統而言,已經提出了兩種類型的載波聚合(CA)方法:連續CA和非連續CA。非連續CA和連續CA均涉及對多個LTE/分量載波進行聚合,以服務於單個改進的LTE UE。
根據各個實施例,操作在多載波系統(其亦被稱為載波聚合)中的UE被配置為將多個載波的某些功能(例如,控制和回饋功能)聚合在同一載波上,其中該載波可以被稱為「主載波」或者「錨定載波」。依賴於主載波進行支援的剩餘載波被稱為相關聯的輔助載波。例如,UE可以對諸如由專用通道(DCH)、非排程許可、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及/或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所提供的彼等功能之類的控制功能進行聚合。CA可以提高整體傳輸效率,其原因在於主載波上的資源用於控制功能(以及資料傳輸),而輔助載波可用於資料傳輸。因此,當與非CA技術相比時,可以經由CA來增加發送的資料與控制功能的比率。
圖5圖示連續CA 500,其中彼此之間接連的多個可用的分量載波510被聚合。
圖6圖示非連續CA 600,其中沿著頻帶分開的多個可用的分量載波510被聚合。
圖7圖示根據一個實例、經由對實體通道進行群組來控制多載波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無線電鏈路的方法700。如圖所示,該方法包括:在方塊705處,將來自至少兩個載波的控制功能聚合到一個載波上,以形成主載波和一或多個相關聯的輔助載波。例如,可以將用於圖5中的分量載波510a、510b和510c的所有控制功能聚合在分量載波510a上,後者充當載波510a、510b和510c的聚合體的主載波。接著在方塊710處,為主載波和每一個輔助載波建立通訊鏈路。例如,與eNodeB(例如,eNodeB 102)相關聯的UE(如,UE 116及/或122)接收關於分量載波510a、510b和510c的配置資訊(例如,每一個分量載波的頻寬),並且配置資訊指示要在主載波510a上接收的控制資訊與相關聯的輔助載波510b和510c之間的映射。隨後,在方塊715中,基於主載波來控制通訊。例如,eNodeB可以在主載波510a上向UE發送PDCCH,其向該UE傳達針對用於該UE的PDSCH的下行鏈路許可,並且該PDSCH由eNodeB在輔助載波510b上進行發送。
諸如根據LTE版本10和後續版本進行操作的UE的某些類型的設備可以被配置為使用多個分量載波(CC)進行通訊。
例如,如圖8中所示,CA UE 116可以經由被指定成主CC(PCC)的一個CC與第一eNodeB 802進行通訊,並且亦可以經由被指定成輔助CC(SCC)的CC與第二eNodeB 804進行通訊。可以在每一使用者設備(UE)的基礎上,經由上層來半靜態地配置PCC。在一些情況下,可以在PCC上發送認可/否定認可(ACK)/(NAK)、通道品質資訊(CQI)和排程請求(SR)(當其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上發送時)。
天線分集(其亦被稱為間隔分集或者空間分集)通常代表使用兩付或更多天線來提高無線鏈路的品質和可靠性的方案。天線分集在某些場景下是有用的,在該等場景下,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不存在清楚的視線(LOS)。相反,在信號被最終接收之前,其沿著多個路徑進行了反射。天線分集對於緩解該等多徑情形特別有效。此是由於多個天線提供給接收器對於同一信號的若干的觀察(關於接收或者Rx分集)。每一付天線將經歷不同的干擾環境。因此,若一付天線在經歷深度衰落,而另一付天線則可能具有顯著的信號。整體上,該系統可以提供穩健的鏈路(經由分集增益)。儘管此主要見於接收系統(分集接收),但類比情形亦已被證明對於發射系統(Tx分集)亦是有價值的。
在具有多個天線來實現Rx(或Tx)分集的UE中,可以根據操作狀況,使用天線切換分集(ASDIV)方案來切換涉及到哪些天線。例如,可以基於接收信號強度量測(例如,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來選擇(或者取消選擇)天線。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 ASDIV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用於對在具有PCELL 和至少一個SCELL 的系統中UE為了實現上行鏈路通訊的接收分集所使用的天線進行切換的技術。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認識到,該等技術亦可以用於對被用於實現下行鏈路通訊的發射分集的天線進行切換。
如下文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具有單個實體開關用於PCELL 和SCELL 天線二者的UE中,或者在針對PCELL 和SCELL 天線具有分別的實體開關的UE中,可以使用該等技術。單個實體開關是期望的,例如以便減少成本。例如,對於操作在PCELL 和SCELL 載波在頻率中充分分開的場景中的UE,可以使用分別的實體開關。
存在著可以對被用作主接收天線和分集天線的不同天線進行切換的各種場景。例如,UE的行為可以根據該UE怎樣被握持而發生變化。例如,根據UE的位置,與分集天線相比,主天線可能被遮擋。因此,當對TX天線進行切換時,可以獲得更佳的上行鏈路傳輸品質。天線切換分集(ASDIV)的可能益處包括提高的網路容量、減少的電流消耗、更低的Tx功率、更少的通話中斷,及/或在功率控制下向通道進行更少的功率分配。
存在可以在UE中使用的各種類型的ASDIV切換機制。例如,圖9圖示第一類型的ASDIV切換,本文中被稱為「類型I」切換。如圖所示,可以使用開關910,以便在被用作到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主天線和分集天線的兩付天線(Ant0和Ant1)之間進行切換。換言之,開關910可以用於將來自該等天線中的每一者的信號選擇性地經由主接收(PRx)鏈或者分集接收(DRx)鏈來路由給數據機930。
切換可以是基於各種量測的狀況。例如,當PRx和DRx上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之間的差(本文中被稱為RSRP增量)大於上限值(RSRPThresholdHi)時,當RSRP增量的平均值大於下限值(RSRPThresholdLo)時,及/或當在某個百分比的時間段期間已達到最大發射功率極限(MTPL)時(例如,如由計數器在該給定的時段上所追蹤的),可以觸發該切換。諸如該等之類的觸發參數可以是可配置的(例如,由服務供應商、製造商或者使用者進行配置)。
一種天線切換演算法可以首先決定是否切換天線(例如,掃瞄主天線和分集天線,或者在一些情況下,啟用分集天線),並且隨後,決定是停留在新的天線上,還是切換回到先前的配置中。此種切換回的決定可以是基於各種狀況(其指示新配置的影響),諸如,接收到的發射功率控制(TPC)命令造成在新天線上的功率上升到超過定義的閾值(例如,10 dB)(其可以經由參數「Tx_Power_Jump_Threshold」來指定),及/或新天線上的MTPL計數超過先前天線上的MTPL計數(例如,640ms時段上到200)。
圖10圖示第二種類型的ASDIV切換,本文中被稱為「類型II」切換。如圖所示,開關1010可以用於在用於PRx的到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兩付天線(Ant0和Ant1)之間進行切換,而在該切換中可以不涉及用於DRx的天線(Ant2)。在用於PRx的天線之間的切換可以是基於各種狀況,諸如,當在一個時段(例如,8個量測週期或者大約5秒)上量測的主RSRP(針對當前選擇的天線)已經持續地下降了閾值(RSRPThresholdHi)時,當在主和輔助上量測的RSRP之間的增量大於閾值(Rx0Rx1DiffType2)時,當在主天線上量測的RSRP低於閾值(RSRPThreshType2)時,當MTPL計數器在給定的時段上超過某個值時,或者該等狀況的組合。
如同類型I切換,類型II天線切換演算法可以首先決定是否切換,並隨後基於以下內容來決定是停留在新天線上,還是切換返回:新天線上的RSRP增量的下降、TPC命令造成發射功率增加、新天線上的MTPL計數大於先前天線上的MTPL計數,或者某種組合。
遺憾的是,按照慣例,ASDIV演算法已被設計主要用於單細胞場景,此使得其對於具有一個以上服務細胞(例如,PCELL 和至少一個SCELL )的CA場景來說不太理想。在該等場景下,習知演算法典型地僅僅基於PCELL 狀況來觸發切換(例如,前述的量測的RSRP或者Tx功率狀況)。該等演算法典型地使用相同的控制信號來切換用於PCELL 和用於SCELL 的天線。換言之,在該等情況下,SCELL 盲目地遵循由PCELL 所做出的切換決定。
結果,習知的方法在應用於CA時,具有很多的缺陷。例如,PCELL 並不始終表示系統的整體效能。例如,PCELL RX0和RX1(經由天線Ant 0和Ant 1接收信號)可能具有良好的RSRP狀況,但SCELL RX0可能比SCELL RX1要糟糕。
在習知方案下,在決定和觸發切換時,將忽略(關於輔助分量載波SCC1、SCC2、…、SCCX的)輔助細胞的效能。若對SCELL 的不利影響大於PCELL 的任何提高,則此可能導致淨效能劣化。此種情形經由下文的舉例來進行說明:與SCELL 的DRx相比,SCELL 主資料接收器(PRx)具有更佳的RSRP狀況,但由於某個PCELL 切換決定,UE關於SCELL 將盲目地遵循相同的切換決定而切換到更弱的天線。在該情況下,SCELL 的效能將劣化。
然而,本案內容的態樣經由在一些情況下有效地隔離PCELL 和SCELL 切換決定,可以避免此種類型的效能劣化,此可以致使整體系統效能更佳。在某些情況下,切換演算法可以在做出切換決定時,考慮PCELL 和SCELL 二者中的狀況。
例如,圖11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可以由能夠實現CA的UE來執行的天線切換分集(ASID)的示例性操作1100。操作1100可以顧及CA上下文中針對每一個(例如,主和輔助)服務細胞的獨立的切換標準和切換決定。例如,當使用顧及獨立控制的分別的實體開關來執行PCELL 和SCELL 切換時(諸如在下文參照圖12-圖14所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操作1100是適合的。
操作1100開始於1102,使用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在1104處,UE使用第二天線集合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在1106處,UE基於第一標準來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以及在1108處,UE基於與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來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
圖12和圖13圖示在其中可以執行操作1100以經由獨立的控制信號(PCELL ASDIV控制942和SCELL ASDIV控制944),基於第一和第二標準來控制用於PCELL 和SCELL 的不同開關電路。儘管圖示分別的控制信號來控制針對PCELL 和SCELL 的分別的開關910,但可以經由軟體來執行實際控制(例如,經由暫存器中的位元來控制開關910)。
如圖12中所示,對於類型I切換而言,可以使用PCELL ASDIV控制信號942來控制將哪些PCELL 天線埠(P-Ant0/P-Ant1)路由給PCELL 主接收器(PRx)或者分集接收器(DRx)路徑,而可以使用SCELL ASDIV控制信號944來控制將哪些SCELL 天線埠(S-Ant0/S-Ant1)路由給SCELL 主接收器(PRx)或者分集接收器(DRx)路徑。可以如上文參照圖9所描述地來執行針對每一個細胞(PCELL 和SCELL )的類型I切換,但經由為每一個細胞提供分別的開關910。換言之,PCELL ASDIV控制信號942可以控制用於PCELL 的開關910,以便在被用作到PCELL 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主天線和分集天線的兩付天線(P-Ant0和P-Ant1)之間進行切換。類似地,SCELL ASDIV控制信號944可以控制用於SCELL 的開關910,以便在被用作到SCELL 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主天線和分集天線的兩付天線(S-Ant0和S-Ant1)之間進行切換。
當SCELL 切換盲目地遵循PCELL 時(其導致對SCELL 效能的不利影響),PCELL 和SCELL 天線切換的獨立控制可以幫助避免上文所描述的潛在系統效能劣化。
如圖13中所示,對於類型II切換而言,可以使用PCELL ASDIV控制信號942來控制將PCELL 天線埠(P-Ant0/P-Ant1)中的何者路由給PCELL PRx,而P-Ant2專用於DRx。類似地,可以使用SCELL ASDIV控制信號944來控制將SCELL 天線埠(S-Ant0/S-Ant1)中的何者路由給SCELL PRx,而S-Ant2專用於DRx。可以如上文參照圖10所描述地來執行針對每一個細胞(PCELL 和SCELL )的類型II切換,但經由為每一個細胞提供分別的開關1010。換言之,PCELL ASDIV控制信號942可以控制用於PCELL 的開關1010,以便在用於PRx到PCELL 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兩付天線(P-Ant0和P-Ant1)之間進行切換。類似地,SCELL ASDIV控制信號944可以控制用於SCELL 的開關1010,以便在用於PRx到SCELL 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兩付天線(S-Ant0和S-Ant1)之間進行切換。
圖14圖示類似於圖13的場景,但使用五付天線來替代六付天線。在本實例中,在PCELL 和SCELL 之間共享充當Ant1的單個天線。在本情況下,用於PCELL 和SCELL 中的每一者的開關1010,用於在獨立的Ant0(P-Ant0/S-Ant0)或者共用的Ant1之間進行選擇。
儘管圖12、圖13和圖14圖示相對簡單的切換場景,其涉及為PCELL 和SCELL 二者選擇一對天線中的一付,但本文所描述的技術亦可以應用於更複雜的場景。例如,在一些MIMO情況下,PCELL 和SCELL 均可以具有4付或更多天線,並且切換演算法可以用於選擇最佳的兩付天線(例如,一付或多個用於PRx,一付或多個用於DRx)。如前述,該等技術亦可應用於在PCELL 和SCELL 天線之間進行選擇以用於發射分集。
如前述,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獨立標準,以便例如基於RSRP量測和Tx功率來控制PCELL 和SCELL 天線的切換。在一些情況下,特定的標準取決於特定的操作場景。
在頻帶間CA(高頻帶/低頻帶,例如,頻帶B41+B39)場景下,具有用於每一個頻帶的不同的實體天線埠(例如,兩付RF天線用於B41,並且2付RF天線用於B39),對於主分量載波(PCC)和輔助分量載波(SCC),可以容易地隔離ASDIV。在本情況下,由於PCC和SCC使用的RF埠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載波的切換關於彼此而言具有很小的影響或者沒有影響,故可以關於每一個載波來獨立地定義切換條件。因此,可以針對每一個載波來應用相同的切換類型I/類型II觸發條件和切換返回觸發條件(如前述)。
如前述,本案內容亦提供了在UE為PCELL 和SCELL 天線二者使用單個實體開關的場景中可以應用的技術。在該等情況下,目標可以是避免基於一個細胞中的觸發、會對其他細胞造成不利影響的切換。
圖15圖示可以由例如UE執行的用於ASID的示例性操作1500,其中該UE使用單個實體開關來切換PCELL 和SCELL 天線,諸如在下文參照圖16A和圖16B所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
操作1500開始於1502,使用至少第一天線,經由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在1504處,UE使用至少第二天線,經由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在1506處,UE基於涉及針對主分量載波和輔助分量載波二者的量測的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開關電路以執行天線切換。
圖16A和圖16B圖示如何基於PCELL 和SCELL 二者中的量測,經由共用控制信號(PCELL /SCELL ASDIV控制946)來控制單個實體開關1310。換言之,PCELL /SCELL ASDIV控制946可以控制開關1310,以便為PCELL 和SCELL 二者在被用作到發送/接收模組920和最終到數據機930的主天線和分集天線的兩付天線(Ant0和Ant1)之間進行切換。如圖16A中所示,在第一狀態(狀態1)下,出現了會保證PCELL 天線的切換的觸發條件。然而,由於不滿足用於執行該切換的某些SCELL 標準(例如,指示該切換將不利地影響SCELL 的效能),因此不執行該切換。然而,如圖16B中所示,在第二狀態(狀態2)下,在當出現PCELL 觸發條件時滿足用於執行該切換的P SCELL 標準的情況下,執行該切換。
此種切換演算法(以SCELL 標準為條件的切換)可以應用於例如頻帶內CA或者頻帶間CA(高頻帶/高頻帶或者低頻帶/低頻帶,例如,頻帶B41+B38)場景,其中存在兩個RF埠和單個實體開關。在本情況下,針對一個載波的切換很可能影響其他載波的效能。如前述,該方法的目標可以是:當且僅當不對其他載波的效能造成不利影響時(如經由某種獨立定義的度量(如,RSRP或者Tx功率的改變)所決定的),才定義和執行針對一個載波的切換。
該等場景的實例可以包括:當滿足基於PCELL Rx/Tx狀況的切換觸發條件,但不滿足基於SCELL 的切換觸發條件時。在該情況下,僅僅當對於SCC,RSRP增量(DRx-PRx)小於RSRPThresholdSCC時,才可以執行該切換,否則,將不允許該切換。用此方式,可以基於系統的整體效能(例如,由每一個UE的 OEM)來調整(精細調節)RSRPThresholdSCC。相反,若基於PCELL Rx/Tx功率,沒有觸發切換,但基於SCC Rx/Tx狀況觸發了切換,則期望當且僅當針對PCC的RSRP增量小於RSRPThresholdPCC(經由NV項是可配置的)時,執行該切換。此外,此種方法允許對於啟用/禁用ASDIV進行控制,而不僅僅是基於PCC或SCC效能,而是基於整體系統效能。
本文所提供的技術可以向UE提供使用PCELL 或者SCELL Rx/Tx狀況來觸發切換的機會,而不是僅僅依賴於PCELL 來進行ASDIV。儘管參照具有兩個載波(一個PCC和一個SCC)的相對簡單CA場景來描述了該等技術,但經由相應地擴展該切換演算法和切換機制,該等技術可以應用於更複雜的CA場景(例如,具有一個以上的SCC)。
例如,參見圖12,為了適應類型I切換場景中的每一個額外的SCC,可以增加額外的開關910(其由用於該SCC的ASDIV控制信號來控制)。類似地,參見圖13和圖14,為了適應類型II切換場景中的每一個額外的SCC,可以增加額外的開關1010(其由用於該SCC的ASDIV控制信號來控制)。參見圖16A和圖16B,為了適應涉及單個實體天線1310的類型I切換場景中的每一個額外的SCC,該實體天線可以被配置為適應用於每一個額外的SCC的天線(例如,Ant0和Ant1),並且可以對該切換演算法進行更新,以便亦考慮對該額外的SCC的影響。
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以由硬體及/或軟體部件及/或模組的任意適當組合來執行。
應當理解的是,所揭示的程序中的步驟的特定順序或層次只是示例方法的一個實例。應當理解的是,根據設計偏好,可以重新排列該等程序中的步驟的特定順序或層次,而仍落入本案內容的範圍之內。所附的方法請求項以示例性順序提供了各種步驟的要素,但並不意味著受限於提供的特定順序或層次。
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理解,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技術和方法中的任意一種來表示資訊和信號。例如,在貫穿上文的描述中提及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和碼片可以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粒子、光場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組合來表示。
此外,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亦應當明白,結合所揭示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種示例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均可以實現成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二者的組合。為了清楚地闡釋硬體和軟體的此種可交換性,上文對各種示例性部件、方塊、模組、電路和步驟均圍繞其功能進行了整體描述。至於此種功能是實現成硬體還是實現成軟體,取決於特定的應用和施加在整體系統上的設計約束。本領域技藝人士可以針對每個特定應用,以變通的方式實現所描述的功能,然而,此種實現決策不應被解釋為脫離本案內容的範圍。
可以用被設計用於執行本文該等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個別硬體部件或者其任意組合,來實現或執行結合本文所揭示實施例描述的各種示例性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亦可以是任何習知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結合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種結構。
結合本文所揭示實施例描述的方法或者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體現為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兩者的組合。軟體模組可以位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或者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以將一種示例性儲存媒體耦合到處理器,從而使該處理器能夠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並且可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或者,儲存媒體亦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以位於ASIC中。該ASIC可以位於使用者終端中。或者,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亦可以作為個別部件存在於使用者終端中。
為使本領域任何一般技藝人士能夠實現或者使用本案內容,上文圍繞所揭示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對於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來說,對該等實施例的各種修改將會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定義的整體原則亦可以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精神或範圍的基礎上應用於其他實施例。因此,本案內容並不意在限於本文所圖示的實施例,而是符合與本文揭示的原則和新穎性特徵相一致的最廣範圍。
100‧‧‧無線通訊網路
102‧‧‧基地台(BS)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UE
118‧‧‧通訊鏈路/反向鏈路
120‧‧‧通訊鏈路/前向鏈路
200‧‧‧MIMO系統
210‧‧‧發射器系統
212‧‧‧資料來源
214‧‧‧發射(TX)資料處理器
220‧‧‧TX MIMO處理器
222a‧‧‧發射器
222t‧‧‧發射器
224a‧‧‧天線
224t‧‧‧天線
230‧‧‧處理器
236‧‧‧資料來源
238‧‧‧TX資料處理器
240‧‧‧解調器
242‧‧‧RX資料處理器
250‧‧‧接收器系統
252a‧‧‧天線
252r‧‧‧天線
254a‧‧‧接收器
254r‧‧‧接收器
260‧‧‧RX資料處理器
270‧‧‧處理器
280‧‧‧調變器
300‧‧‧訊框結構
410‧‧‧子訊框格式
420‧‧‧子訊框格式
500‧‧‧連續CA
510‧‧‧分量載波
510a‧‧‧分量載波
510b‧‧‧分量載波
510c‧‧‧分量載波
600‧‧‧非連續CA
700‧‧‧方法
705‧‧‧方塊
710‧‧‧方塊
715‧‧‧方塊
802‧‧‧第一eNodeB
804‧‧‧第二eNodeB
910‧‧‧開關
920‧‧‧發送/接收模組
930‧‧‧數據機
942‧‧‧PCELLASDIV控制
944‧‧‧SCELLASDIV控制
946‧‧‧PCELL/SCELLASDIV控制
1010‧‧‧開關
1100‧‧‧操作
1102‧‧‧方塊
1104‧‧‧方塊
1106‧‧‧方塊
1108‧‧‧方塊
1310‧‧‧實體開關/實體天線
1500‧‧‧操作
1502‧‧‧方塊
1504‧‧‧方塊
1506‧‧‧方塊
經由下文結合附圖所闡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案內容的特徵、性質和優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貫穿整個附圖進行相應地標識,以及其中:
圖1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的多工存取無線通訊系統。
圖2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的通訊系統的方塊圖。
圖3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的示例性訊框結構。
圖4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的示例性子訊框資源元素映射。
圖5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連續載波聚合。
圖6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非連續載波聚合。
圖7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操作。
圖8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使用載波聚合的無線通訊系統。
圖9和圖10圖示天線切換演算法的實例。
圖11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根據一種演算法進行天線切換的示例性操作。
圖12-圖14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天線切換演算法的實例。
圖15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根據另一種演算法進行天線切換的示例性操作。
圖16A和圖16B圖示根據圖15的操作進行切換的實例。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請換頁單獨記載) 無

Claims (27)

  1. 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的一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用一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一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一第二天線集合,經由一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獲得指示在該第一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一量測;獲得指示在該第二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二量測;基於第一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一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一量測的,其中該第一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給一第一主接收器及一第一分集接收器;及基於與該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二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二量測的,其中該第二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 給一第二主接收器和一第二分集接收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準和該第二標準使得:該第一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該步驟之後該等第二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準和該第二標準使得:該第二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該步驟之後該等第一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發射功率量測。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發射功率量測是在一段時間上執行的。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量測的參考信號 接收功率(RSRP)量測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在主路徑和分集路徑上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的一差值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取決於該第一開關電路和該第二開關電路的一先前狀態或者當前狀態。
  10. 一種用於在能夠用於載波聚合的一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及一記憶體,其上儲存有指令、與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耦合,該等指令可由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使用一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一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一第二天線集合,經由一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獲得指示在該第一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一量測;獲得指示在該第二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二量測; 基於第一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一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一量測的,其中該第一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給一第一主接收器和一第一分集接收器;及基於與該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二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二量測的,其中該第二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給一第二主接收器和一第二分集接收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準使得:該第一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該操作之後該等第二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標準使得:該第二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 少一付天線的該操作之後該等第一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發射功率量測。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發射功率量測是在一段時間上執行的。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在主路徑和分集路徑上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的一差值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18.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標準和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取決於該第一開關電路和該第二開關電路的一先前狀態或者當前狀態。
  19. 一種用於在能夠進行載波聚合的使用者設備中切換天線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具有儲存在其上的指令,其中該等 指令使得該使用者設備進行以下操作:使用一第一天線集合,經由一主分量載波進行通訊;使用一第二天線集合,經由一輔助分量載波進行通訊;獲得指示在該第一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一量測;獲得指示在該第二天線集合上接收的一信號品質的第二量測;基於第一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一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一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一量測的,其中該第一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給一第一主接收器和一第一分集接收器;及基於與該第一標準不同的第二標準,控制用於對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進行路由的一第二開關電路以用於接收分集,其中該第二標準是基於該等第二量測的,其中該第二開關電路用於將來自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信號路由給一第二主接收器和一第二分集接收器。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 該第一標準使得:該第一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一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該步驟之後該等第二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二標準使得:該第二開關電路被控制為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若在切換該第二天線集合中的該至少一付天線的該步驟之後該等第一量測中的一個被維持在高於一閾值的話。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
  23.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等第一量測和該等第二量測包括發射功率量測。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等發射功率量測是在一段時間上執行的。
  25.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26.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如在主路徑和分集路徑上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的一差值與一閾值的一比較。
  27.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一標準或者該第二標準中的至少一者取決於該第一開關電路和該第二開關電路的一先前狀態或者當前狀態。
TW105121607A 2015-08-21 2016-07-07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TWI634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8505P 2015-08-21 2015-08-21
US62/208,505 2015-08-21
US14/858,791 US9935676B2 (en) 2015-08-21 2015-09-18 Opportunistic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ASDIV)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14/858,791 2015-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9685A TW201709685A (zh) 2017-03-01
TWI634760B true TWI634760B (zh) 2018-09-01

Family

ID=5641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607A TWI634760B (zh) 2015-08-21 2016-07-07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35676B2 (zh)
JO (1) JO3443B1 (zh)
TW (1) TWI634760B (zh)
WO (1) WO2017034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4602B1 (en) * 2016-03-29 2018-02-13 Sprint Spectrum L.P. Management of cell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218824B2 (en) * 2016-06-30 2019-02-26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via a plurality of sectorized antennas
US10211877B2 (en) * 2016-09-19 2019-02-19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dynamic antenna diversity
JP6832794B2 (ja) * 2017-06-05 2021-02-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9108248A1 (en) * 2017-11-28 2019-06-0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ple carrier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KR102443062B1 (ko) 2018-03-27 2022-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의 송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870358B (zh) * 2018-06-27 2022-11-25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lan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11388727B1 (en) 2018-09-21 2022-07-1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Opportunistic switching amo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transmit an update to an edge device
CN110958091B (zh) * 2018-09-26 2022-06-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srs天线轮发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715231B1 (en) 2019-01-24 2020-07-14 Google Llc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circuitry
US11057079B2 (en) 2019-06-27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hresholds for antenna switching diversity
US11271612B2 (en) * 2019-08-30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 scheduling
CN112956240B (zh) * 2019-09-09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4279A1 (en) * 2004-08-02 2006-02-16 James Ch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beam forming and diversity
US20110249576A1 (en) *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metric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051284A1 (en) * 2011-08-23 2013-02-28 Rf Micro Device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system
TW201521400A (zh) * 2013-09-17 2015-06-01 西凱渥資訊處理科技公司 與載波聚合前端模組應用相關之系統及方法
US20150230206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Apple Inc. Dynamic antenna tuner set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2978A (en) 2009-08-24 2011-03-02 Vodafone Plc A multi-antenna receiver is switched between receiver diversity mode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or/and terminal parameters
JP5689124B2 (ja) 2009-10-12 2015-03-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アップリンク・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ダイバーシ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10250926A1 (en)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2448174B (zh) * 2012-01-09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312888B2 (en) 2012-06-29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interface circuit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on multiple antennas
US9565572B2 (en) 2012-07-23 2017-0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serv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which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me is applied and device for same
US9608689B2 (en) * 2013-05-14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rigger algorithm for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US10278177B2 (en) 2013-09-04 2019-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carrier aggregation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LTE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287954B2 (en) 2013-09-30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 antenna switching
US9602156B2 (en) * 2014-04-22 2017-03-2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versity modules
US9356672B2 (en) * 2014-08-01 2016-05-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antenna diversity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US9438319B2 (en) * 2014-12-16 2016-09-0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4279A1 (en) * 2004-08-02 2006-02-16 James Ch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beam forming and diversity
US20110249576A1 (en) *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metric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051284A1 (en) * 2011-08-23 2013-02-28 Rf Micro Device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system
TW201521400A (zh) * 2013-09-17 2015-06-01 西凱渥資訊處理科技公司 與載波聚合前端模組應用相關之系統及方法
US20150230206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Apple Inc. Dynamic antenna tuner set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54470A1 (en) 2017-02-23
US9935676B2 (en) 2018-04-03
TW201709685A (zh) 2017-03-01
WO2017034682A1 (en) 2017-03-02
JO3443B1 (ar) 2019-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4760B (zh) 載波聚合中的機會主義天線切換分集(asdiv)
KR102415434B1 (ko) 협력적 업링크 송신을 위한 리소스들의 관리
KR102041400B1 (ko) 레거시 반송파 타입들과 새로운 반송파 타입들 간의 공존
US8982743B2 (en) DAI designs for FDD carrier aggregation
EP3497833B1 (en) Adap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robust communication in new radio
EP2807783B1 (en) Ue-initiate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secondary carriers
JP5792289B2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おけるsrs電力スケー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077458B1 (ko)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해 강화된 새로운 반송파 타입을 이용한 통신
CN110753406B (zh) 用于处于连通模式时的不连续接收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KR101849242B1 (ko) Lte에서의 새로운 반송파 타입의 기준 신호 전력 영향 결정
US8792370B2 (en) Carrier preconfiguration for PDCCH monitor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WO2011109544A1 (en)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20150027195A (ko) 액세스 포인트 설계에서의 업링크 다운링크 자원 분할들
US9124410B2 (e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53644A1 (en)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and power saving circuit for a mobile device
WO201110336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