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2493B - 觸控窗 - Google Patents

觸控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2493B
TWI632493B TW103120585A TW103120585A TWI632493B TW I632493 B TWI632493 B TW I632493B TW 103120585 A TW103120585 A TW 103120585A TW 103120585 A TW103120585 A TW 103120585A TW I632493 B TWI632493 B TW I6324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ing electrodes
wires
touch window
reinforce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0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2933A (zh
Inventor
李承憲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2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2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24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觸控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以感測一位置;一導線,其電連接至該感測電極;及一強化電極,其介於該感測電極與該導線之間。本發明觸控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以感測一位置且包含一第三圖案;及一導線,其電連接至該感測電極,其中該感測電極包括設置於接近該導線之一區處的一強化部分,且其中該強化部分包括與該第三圖案重疊之一第四圖案。

Description

觸控窗
本發明係主張關於2013年6月16日申請之韓國專利案號No.10-2013-0083663之優先權。藉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用作參考。
本發明係關於觸控窗。
近來,經由諸如觸控筆或手之輸入裝置對顯示裝置上所顯示之影像的觸摸執行輸入功能之觸控面板已應用於各種電子器具。
觸控面板可代表性地分類成電阻性觸控面板及電容性觸控面板。在電阻性觸控面板中,藉由在將壓力施加至輸入裝置時根據電極之間的連接偵測電阻變化而偵測觸摸點之位置。在電容性觸控面板中,藉由在使用者之手指觸摸於電容性觸控面板上時偵測電極之間的電容變化而偵測觸摸點之位置。當考慮製造製程之便利性及感測功率時,電容性觸控面板近來在較小模型中備受關注。
其間,觸控面板之感測電極電連接至導線,且導線連接至外部電路,使得可驅動觸控面板。在此狀況下,歸因於設計變化或密度變化,感測電極與導線之間可發生短路。另外,歸因於感測電極中之裂痕,感測電極可能無法與導線平滑地電連接,因此可能降級電特性。
本實施例係提供可改良可靠性之觸控窗。
根據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以感測一位置;一導線,其電連接至該感測電極;及一強化電極,其介於該感測電極與該導線之間。
根據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窗,其包括:一感測電極,其用 以感測一位置且包含一第三圖案;及一導線,其電連接至該感測電極;且其中該感測電極包含設置於接近該導線之一區處的一強化部分,且其中該強化部分包含與該第三圖案重疊之一第四圖案。
根據實施例之該觸控窗包括設置於該感測電極與該導線之間的一強化電極。該強化電極可充分確保接觸該導線之一面積。亦即,不同於該感測電極直接連接至該導線之一狀況,該感測電極經由該強化電極連接至該導線,使得可確保一充分接觸面積。因此,該強化電極防止該感測電極與該導線之間發生短路,使得可改良該觸控窗之電特性。另外,即使在該感測電極中出現裂痕,該感測電極仍可經由該強化電極電連接至該導線,因此可改良可靠性。
特別是,當該感測電極具有一網狀物之一形狀時,該感測電極與該導線之間的密度的快速變化能被衰減。因此,可改良該等電特性。
10‧‧‧觸控窗
20‧‧‧驅動器
21‧‧‧上部基板
22‧‧‧下部基板
100‧‧‧基板
110‧‧‧第一子圖案
120‧‧‧第二子圖案
150‧‧‧樹脂層
150a‧‧‧凹版部分
200‧‧‧感測電極
201‧‧‧感測電極/電極層
202‧‧‧感測電極
203‧‧‧感測電極
204‧‧‧感測電極
204a‧‧‧強化部分
205‧‧‧感測電極
206‧‧‧感測電極
210‧‧‧強化電極
211‧‧‧強化電極
212‧‧‧強化電極
213‧‧‧強化電極
215‧‧‧強化電極
216‧‧‧強化電極
221‧‧‧預成型坯
222‧‧‧互連結構/奈米線
240‧‧‧感測電極
260‧‧‧感測電極
261‧‧‧第一感測電極部分
262‧‧‧第二感測電極部分
300‧‧‧導線
301‧‧‧導線
304‧‧‧導線
305‧‧‧導線
400‧‧‧電極襯墊
AA‧‧‧作用區域
B1‧‧‧寬度
B2‧‧‧寬度
H1‧‧‧厚度
H2‧‧‧厚度
LA‧‧‧網狀線
P11‧‧‧第一圖案
P12‧‧‧第二圖案
P21‧‧‧第一圖案
P22‧‧‧第二圖案
P31‧‧‧第一圖案
P32‧‧‧第二圖案
P41‧‧‧第三圖案
P42‧‧‧第四圖案
P51‧‧‧第一圖案
P52‧‧‧第二圖案
P61‧‧‧第一圖案
P62‧‧‧第二圖案
T1‧‧‧厚度
T2‧‧‧厚度
UA‧‧‧非作用區域
W1‧‧‧線寬
W2‧‧‧線寬
W3‧‧‧線寬
W4‧‧‧線寬
圖1為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2為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平面圖。
圖3為圖2沿著I-I'線的剖視圖。
圖4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剖視圖。
圖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平面圖。
圖6至圖9為圖5沿著線II-II"線的剖視圖。
圖10及圖11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平面圖。
圖12為沿著圖11沿著III-III'線的剖視圖。
圖13至圖16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平面圖。
圖17為其中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設置於驅動器上之觸控裝置的剖視圖。
圖18至圖20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透視圖。
在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中,應理解,當層(或膜)、區、圖案 或結構被稱作在另一基板、另一層(或膜)、另一區、另一襯墊或另一圖案「上」或「下」時,其可「直接」或「間接」在另一基板、層(或膜)、區、襯墊或圖案上,或亦可存在一或多個介入層。已參考圖式描述層之此位置。
出於便利或清晰性之目的,可能誇示、省略或示意性地繪製圖式中所展示之每一層的厚度及大小。另外,元件之大小並不完全反映實際大小。
在下文中,將參看隨附圖式描述實施例。
參看圖1至圖3,將描述根據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圖1為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的示意性平面圖,圖2為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的平面圖,圖3為圖2沿著I-I'線的剖視圖。
參看圖1及圖2,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10包括基板100,其中界定用以偵測輸入裝置(例如,手指)之位置的作用區域AA,及位於作用區域AA之周邊部分處的非作用區域UA。
基板100可包括玻璃基板,或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膜或樹脂之塑膠基板。然而,實施例並不限於此情形。用以形成感測電極200及導線300之各種材料可形成於基板100上。
作用區域AA中可提供有可感測輸入裝置之感測電極200。儘管圖2展示具有條狀形狀之感測電極200,但實施例並不限於此情形。因此,感測電極200可具有能夠感測諸如手指之輸入裝置是否觸摸的各種形狀。
感測電極200可包括允許電力在無需中斷光之透射的情況下流動穿過之透明導電材料。為此,感測電極200可包括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銅(copper oxide)、氧化錫(tin oxide)、氧化鋅(zinc oxide)及氧化鈦(titanium oxide)。另外,感測電極200可包括奈米線、敏感奈米線膜、碳奈米管(CNT)、石墨烯、導電聚合物或各種金屬。舉例而言,感測電極200可包括鉻(Cr)、鎳(Ni)、銅(Cu)、鋁(Al)、銀(Ag)、鉬(Mo)及其合金。
圖2說明在一個方向上延伸之感測電極200,但實施例並不 限於此情形。因此,感測電極200可為具有在一方向上延伸之感測電極及與延伸於另一方向且與方向交叉之感測電極之兩種類型之感測電極200。
若諸如手指之輸入裝置觸碰觸控窗,則在輸入裝置所觸碰之部分發生電容變化,且可將經受電容之變化之所觸碰部分作為觸碰點來偵測。
非作用區域UA中可提供有將感測電極200彼此電連接之導線300。導線300可包括具有高電導率之金屬。舉例而言,導線300可包括鉻(Cr)、鎳(Ni)、銅(Cu)、鋁(Al)、銀(Ag)、鉬(Mo)及其合金。特定言之,導線300可包括可藉由印刷製程形成之各種金屬漿料材料。然而,實施例並不限於此情形,且導線300可包括相同或類似於感測電極200之材料的材料。亦即,導線300可包括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銅、氧化錫、氧化鋅及氧化鈦。另外,導線300可包括奈米線、敏感奈米線膜、碳奈米管(CNT)、石墨烯或導電聚合物。
其間,導線300可包括導電圖案。亦即,導線300可配置成網狀物之形狀。因此,藉由隱藏導線300,非作用區域UA可為透明的。因此,觸控窗適用於透明觸控裝置。
強化電極210設置於感測電極200與導線300之間。強化電極210直接與感測電極200接觸。強化電極210直接與導線300接觸。
強化電極210可包括相同或類似於感測電極200之材料的材料。
參看圖3,強化電極210之厚度T2可大於感測電極200之厚度T1。因此,強化電極210可充分確保接觸導線300之面積。亦即,不同於感測電極200直接連接至導線300之狀況,感測電極200經由強化電極210連接至導線300,使得可確保充分接觸面積。因此,強化電極210防止感測電極200與導線300之間發生短路,因此可改良觸控窗之電特性。另外,即使感測電極200中出現裂痕,感測電極200仍可經由強化電極210電連接至導線300,因此可改良可靠性。
電極襯墊400定位於導線300之末端處。電極襯墊400可連 接至印刷電路板。詳言之,儘管圖式中未展示,但連接端子可定位於印刷電路板之一個表面處,且電極襯墊400可與連接端子連接。電極襯墊400可具有對應於連接端子之尺寸。
各種類型之印刷電路板可為適用的。舉例而言,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適用作為印刷電路板。
其間,參看圖4,強化電極210可設置於感測電極200或導線300上。如圖4中所展示,強化電極210可自感測電極200延伸至導線300。
在下文中,將參看圖5至圖16描述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在以下描述中,出於清楚及簡單解釋之目的,僅除不同於實施例之彼等結構及組件的結構及組件以外,將省略與實施例之彼等結構及組件相同或極類似於第一實施例之彼等結構及組件的結構及組件之細節。
首先,參看圖5,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的感測電極200包括第一圖案P11,且強化電極211包括不同於第一圖案P11之第二圖案P12。亦即,感測電極201之第一圖案P11可不同於強化電極211之第二圖案P12。
詳言之,第一圖案P11及第二圖案P12可包括網狀物。在此狀況下,如圖5中所展示,包括於第二圖案P12中之網狀線的密度大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11中之網狀線的密度。亦即,在相同面積中,包括於第二圖案P12中之網狀線的數目大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11中之網狀線的數目。舉例而言,在相同面積中,包括於第二圖案P12中之網狀線的數目至少為包括於第一圖案P11中之網狀線的數目的兩倍。因此,可藉由經由強化電極211增加接觸導線301之網狀線的數目,防止感測電極201與導線301之間發生短路。另外,可經由強化電極211使感測電極201與導線301之間的密度之快速變化可被衰減。因此,可改良觸控窗之電特性。
其間,由於感測電極201可具有網狀物之形狀,因此可能無法在作用區域AA中檢視感測電極201之圖案。亦即,即使感測電極201由金屬製成,可能仍無法檢視圖案。另外,即使在將感測電極201應用於 大型觸控窗時,仍可確保低阻值。
參看圖6,感測電極201可包括第一子圖案110、第二子圖案120及電極層201。
第一子圖案110設置於樹脂層150上。第一子圖案110設置於網狀線上。因此,第一子圖案110配置成網狀物之形狀。第一子圖案110可為凹入的。
第二子圖案120設置於樹脂層150上。第二子圖案120設置於網狀物開口上。因此,第二子圖案120可設置於第一子圖案110之間。第二子圖案120可為凹入的。
第一子圖案110及第二子圖案120可包括樹脂或聚合物。可經由壓印製程製造第一子圖案110及第二子圖案120。亦即,可經由具有所要圖案之模具將第一子圖案110及第二子圖案120形成於樹脂層150上。
電極層201設置於第一子圖案110上。電極層201設置於網狀線LA處,並配置成網狀物之形狀。電極層201可包括具有高電導率之各種金屬。舉例而言,電極層201可包括銅(Cu)、金(Au)、銀(Ag)、鋁(Al)、鈦金屬(Ti)、鎳(Ni)或其合金。
電極材料可形成於第一子圖案110及第二子圖案120上。可經由沈積製程或電鍍製程形成電極材料。
接下來,可蝕刻電極材料。在此狀況下,蝕刻面積可取決於第一子圖案110及第二子圖案120之結構及相對於電極材料之接觸面積而變化。亦即,由於第一子圖案110與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大於第二子圖案120與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因此較少蝕刻形成於第一子圖案110上之電極材料。亦即,第一子圖案110上之電極材料保持,且形成於第二子圖案120上之電極材料係以相同蝕刻率蝕刻及移除。因此,電極層201可形成於第一子圖案110上,且可配置成網狀物之形狀。
另外,感測電極201包括導電圖案,因此可改良觸控窗之彎折特性及可靠性。
參看圖7,樹脂層150提供於基板100上。樹脂層150可包 括凹版部分150a。在此狀況下,感測電極201可提供於凹版部分150a中。換言之,可藉由在凹版部分150a中填充電極材料形成感測電極201。因此,當與根據相關技術之沈積及光微影製程相比較時,可減少製程之數目、製程時間及製程成本。
參看圖8,感測電極201可包括互連結構222。互連結構222可為具有10nm至200nm之直徑的微結構。舉例而言,感測電極201可包括奈米線。感測電極201可包括金屬奈米線。
參看圖9,感測電極201可包括預成型坯221及奈米線222。預成型坯221包括敏感材料。預成型坯221包括敏感材料,因此可經由曝光及顯影製程形成感測電極201。
感測電極201可包括敏感奈米線膜。感測電極201包括敏感奈米線膜,因此可減少感測電極201之厚度。換言之,感測電極201包括奈米線,且可減少感測電極201之總厚度。習知地,當感測電極包括奈米線時,必須另外形成塗飾層以防止奈米線氧化,因此製造製程可為複雜,且可減少觸控窗之厚度。然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奈米線是提供於敏感材料中,因此可在並無塗飾層之情況下防止奈米線氧化。
參看圖10,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第一圖案P21之感測電極202,及具有第二圖案P22之強化電極212。包括於第一圖案P21中之網狀線的線寬不同於包括於第二圖案P2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詳言之,包括於第二圖案P2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2大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21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1。
參看圖11及圖12,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第一圖案P31之感測電極203,及具有第二圖案P32之強化電極213。包括於第一圖案P31中之網狀線的厚度不同於包括於第二圖案P3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之厚度。詳言之,包括於第二圖案P32中之網狀線的厚度H2大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31中之網狀線的厚度H1。其間,第一圖案P31及第二圖案P32可具有相同形狀及不同線厚度。
參看圖13,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第一圖案P51 之感測電極205,及具有第二圖案P52之強化電極215。包括於第二圖案P52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2不同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5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詳言之,包括於第二圖案P52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2可小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5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舉例而言,包括於第二圖案P52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2與包括於第一圖案P5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之比率可為1:1至1:4。因此,可改良導線301與強化電極215之間的接觸密度。亦即,可增加包括於第二圖案P52中並與導線301接觸之網狀線的數目。
其間,在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中,包括於第二圖案P5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4可與包括於第一圖案P51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3相同。因此,可使導線301與感測電極205之間的線寬之變化衰減。因此,可減少歸因於導線301與感測電極205之間的密度變化及設計變化產生的短路、裂痕及特性變化。
其間,在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中,強化電極215之寬度B2可不同於感測電極205之寬度B1。詳言之,與包括於第一圖案P5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5之寬度B2可至少為其0.3倍。詳言之,與包括於感測電極205之第一圖案P51中的網狀線之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5之寬度W2可至少為其0.3倍,且小於感測電極205之寬度B1。較佳地,與包括於感測電極205之第一圖案P51中的網狀物之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5之寬度B2可至少為其0.5倍。因此,可增加導線301與強化電極215之間的接觸機率。
其間,參看圖14,在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中,強化電極216可與感測電極206部分重疊。亦即,強化電極216可設置於感測電極206上。
在此狀況下,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第一圖案P61之感測電極206,及具有第二圖案P62之強化電極216。包括於第二圖案P62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2不同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6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詳言之,包括於第二圖案P62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2可小於包括於第一圖案P6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舉例而言,包括於第二圖案P62中之網 狀線的間距D2與包括於第一圖案P61中之網狀線的間距D1之比率可為1:1至1:4。因此,可改良導線304與強化電極216之間的接觸密度。亦即,可增加包括於第二圖案P62中並與導線304接觸之網狀線的數目。
另外,包括於第二圖案P6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4可與包括於第一圖案P61中之網狀線的線寬W3相同。因此,可使導線304與感測電極206之間的線寬之變化衰減。因此,可減少歸因於導線304與感測電極206之間的密度變化及設計變化產生的短路、裂痕及特性變化。
另外,強化電極216之寬度B2可不同於感測電極206之寬度B1。詳言之,與包括於感測電極206之第一圖案P61中的網狀線之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6之寬度B2可至少為其0.3倍。更詳言之,與包括於感測電極206之第一圖案P61中的網狀線之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6之寬度B2可至少為其0.3倍,且小於感測電極206之寬度B1。較佳地,與包括於感測電極206之第一圖案P61中的網狀線之間距D1相比較,強化電極216之寬度B2可至少為其0.5倍。因此,可增加導線304與強化電極216之間的接觸機率。參看圖15,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第三圖案P41之感測電極204,且感測電極204包括強化部分204a。強化部分204a設置於感測電極204中接近導線304之區處。在此狀況下,強化部分204a進一步包括與第三圖案P41重疊之第四圖案P42。亦即,強化部分204a包括第三圖案P41及第四圖案P42。第四圖案P42可垂直接觸第三圖案P41。在此狀況下,第四圖案P42與導線304之間的接觸面積大於第三圖案P41與導線304之間的接觸面積。亦即,可藉由增加包括於第四圖案P42中之線的密度、線寬或厚度來增加包括於第四圖案P42中之線與導線304之間的接觸面積。
參看圖16,根據實施例之觸控窗包括具有網狀物之形狀的感測電極260,且感測電極260包括具有不同密度之至少兩個區。
詳言之,感測電極260包括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及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之密度大於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之密度。舉例而言,包括於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中之網狀線的密度可大 於包括於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中之網狀線的密度。因此,包括於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中之網狀線的數目可大於包括於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中之網狀線的數目。另外,包括於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中之網狀線的線寬可大於包括於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中之網狀線的線寬。
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直接與導線305接觸。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直接與導線305接觸。
可改良感測電極260與導線305之間的接觸面積,且可經由第一感測電極部分261及第二感測電極部分262防止感測電極260與導線305之間發生短路。
其間,參看圖17,觸控窗可設置於驅動器20上。驅動器20可包括顯示面板。觸控窗可與驅動器20組合,使得可形成顯示裝置。
顯示面板中形成有用以顯示影像之顯示區。大體而言,應用於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可包括上部基板21及下部基板22。資料線、閘極線及薄膜電晶體TFT可形成於下部基板22上。上部基板21可黏附至下部基板22,以保護設置於下部基板22上之組成元件。
顯示面板可根據顯示裝置之類型具有各種形狀。亦即,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包括LCD、場發射顯示器、電漿顯示面板(PDP)、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電泳顯示器(EPD)。因此,顯示面板可經組態以具有各種形狀。
其間,參看圖18,觸控窗可包括彎曲型觸控窗。因此,包括彎曲型觸控窗之觸控裝置可為彎曲型觸控裝置。
其間,參看圖19,觸控窗可包括經彎折的可撓式觸控窗。因此,包括可撓式觸控窗之顯示器可為可撓式顯示器。因此,使用者可藉由使用者之手彎折或彎曲可撓式觸控窗。
其間,參看圖20,觸控窗可應用於運載工具以及諸如行動終端機之顯示裝置。儘管圖20展示運載工具之導航系統,但實施例並不限於此情形。因此,將觸控窗應用於儀錶板以及個人導航顯示器(PND),使得可實施中心資訊顯示器(CID)。然而,實施例並不限於該實施例。換言 之,顯示器可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
本說明書中對「一個實施例」、「一實施例」、「實例實施例」等之任何參考意謂結合實施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此等片語在本說明書中各處之出現未必皆指相同實施例。另外,當結合任何實施例描述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時,認為結合實施例中之其他實施例實現此特徵、結構或特性屬於熟習此項技術者之權限內。
儘管已參考其數個說明性實施例描述實施例,但應理解,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設計將屬於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疇內的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例。更特定言之,在屬於本發明、圖式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主題組合配置之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中,可能存在各種變化及修改。除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之變化及修改之外,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顯而易見替代性使用。

Claims (20)

  1. 一種觸控窗,其包含:一基板,其包括一作用區域及一非作用區域;複數個感測電極,延伸於一第一方向以感測一位置,且該些感測電極位於該基板的該作用區域上;複數個導線,其電性連接該些感測電極,且該些導線位於該基板的該非作用區域上;一強化電極,其用以連接一個該些導線及一個該些感測電極;以及其中該些感測電極包括複數個網狀線及複數個網狀物開口,其中該強化電極包括複數個導電圖案,其中該強化電極的一第一端直接接觸該導線的一接觸部,其中該強化電極中對應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直接接觸該些感測電極的該些網狀線,其中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一端的一橫截面區不同於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二端的一橫截面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窗,其中位於該強化電極的第一端處的強化電極的至少二導電圖案接觸該些導線的該接觸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一個該些導電圖案的一寬度大於一個該些感測電極的一個該些網狀線的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強化電極包含與該些感測電極相同的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強化電極由該些感測電極延伸至該些導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進一步包括複數個電極襯墊電性連接該些導線與一電路板,且該些電極襯墊位於該非作用區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強化電極位於該些導線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導電圖案的一最大寬度至少為該些網狀線中的間距的0.5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觸控窗,其中介於該強化電極與一個該些導線之間的一接觸區大於介於該強化電極與一個該些感測電極之間的一接觸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強化電極與一個該些感測電極為相同材料,其材料包括鉻(Cr)、鎳(Ni)、銅(Cu)、鋁(Al)、銀(Ag)、鉬(Mo)及其合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一端的該橫截面區小於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二端的該橫截面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窗,其中該些感測電極、該強化電極及該些導線具有不同的導電圖案形狀。
  13. 一種彎曲型觸控窗,其包含:一基板,其包括一作用區域及一非作用區域;複數個感測電極,延伸於一第一方向以感測一位置,且該些感測電極位於該基板的該作用區域上;複數個導線,其電性連接該些感測電極,且該些導線位於該基板的該非作用區域上;一強化電極,其用以連接一個該些導線及一個該些感測電極;以及其中該些感測電極包括複數個網狀線及複數個網狀物開口,其中該強化電極包括複數個導電圖案,其中該強化電極的一第一端直接接觸該導線的一接觸部,其中該強化電極中對應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直接接觸該些感測電極的該些網狀線,其中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一端的一橫截面區不同於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二端的一橫截面區。
  14. 一種顯示器,其包含:一觸控窗;及一驅動器,其位於該觸控窗上,該驅動器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一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窗包含:一基板,其包括一作用區域及一非作用區域;複數個感測電極,延伸於一第一方向以感測一位置,且該些感測電極位於該基板的該作用區域上;複數個導線,其電性連接該些感測電極,且該些導線位於該基板的該非作用區域上;一強化電極,其用以連接一個該些導線及一個該些感測電極;以及其中該些感測電極包括複數個網狀線及複數個網狀物開口,其中該強化電極包括複數個導電圖案,其中該強化電極的一第一端直接接觸該導線的一接觸部,其中該強化電極中對應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直接接觸該些感測電極的該些網狀線,其中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一端的一橫截面區不同於該強化電極的該第二端的一橫截面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位於該強化電極的第一端處的強化電極的至少二導電圖案接觸該些導線的該接觸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在其中一個該些導電圖案的一寬度大於一個該些感測電極的一個該些網狀線的寬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強化電極包含與該些感測電極相同的材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強化電極由該些感測電極延伸至該些導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感測電極、該強化電極及該些導線具有不同的導電圖案形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強化電極位於該些導線上。
TW103120585A 2013-07-16 2014-06-13 觸控窗 TWI632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083663 2013-07-16
??10-2013-0083663 2013-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933A TW201512933A (zh) 2015-04-01
TWI632493B true TWI632493B (zh) 2018-08-11

Family

ID=5234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585A TWI632493B (zh) 2013-07-16 2014-06-13 觸控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6944B2 (zh)
EP (1) EP3000017A4 (zh)
KR (1) KR102053258B1 (zh)
CN (1) CN105453000A (zh)
TW (1) TWI632493B (zh)
WO (1) WO20150089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118444C2 (uk) 2013-01-09 2019-01-25 Басф Агро Б.В. Спосіб одержання заміщених оксиранів і триазолів
KR102222194B1 (ko) 2013-10-17 2021-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20551B2 (en) 2014-07-30 2017-08-0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TWI545480B (zh) 2015-01-07 2016-08-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US10528160B2 (en) * 2015-02-27 2020-01-07 Fujikura Ltd. Wiring body, wiring board, and touch sensor
JP6440526B2 (ja) * 2015-02-27 2018-12-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
WO2017176498A1 (en) * 2016-04-05 2017-10-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Nanowire contact pads with enhanced adhesion to metal interconnects
US10884950B2 (en) * 2016-05-16 2021-0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mportance based page replacement
KR101904969B1 (ko) 2016-07-29 2018-10-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6678553B2 (ja) * 2016-10-05 2020-04-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420355B1 (ko) * 2018-01-31 2022-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DE102018105927B4 (de) * 2018-03-14 2024-05-08 Bcs Automotive Interface Solutions Gmbh Berührungsempfindliches Bedienelement mit einer Lichtquelle, einem Dekorteil und dazwischen einer Lage aus mehreren Leitern, die zwei Bereiche unterschiedlicher Lichtdurchlässigkeit besitzt
CN117334127A (zh) * 2019-12-18 2024-01-0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可挠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6367U (zh) * 2012-03-01 2013-02-01 Tpk Glass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裝置
US20130068603A1 (en) * 2010-05-25 2013-03-21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Touch panel using a metal thi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M476977U (en) * 2013-06-13 2014-04-2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TW201445385A (zh) * 2013-05-31 2014-12-01 Eturbo Touch Technology Inc 觸控面板及該觸控面板製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93044B1 (ko) 2000-11-14 2003-07-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선 전극 단선 방지용 보상 전극 패턴을 채용한 터치 패널
US6819316B2 (en) * 2001-04-17 2004-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US8059103B2 (en) * 2007-11-21 2011-11-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positions based on position-dependent electrical charges
KR101717033B1 (ko) 2008-02-28 2017-03-15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KR100894710B1 (ko) 2008-06-27 2009-04-24 (주) 월드비젼 윈도우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160020B (zh) 2008-08-01 2014-02-05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电极的触敏装置
WO2010120297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anowire sensor having a nanowire a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film
GB0913734D0 (en) 2009-08-06 2009-09-16 Binstead Ronald P Masked touch sensors
JP5248653B2 (ja) * 2010-05-27 2013-07-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KR101759577B1 (ko) * 2010-08-23 2017-07-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온-셀 tsp 능동형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구조
KR20120041529A (ko) * 2010-10-21 2012-05-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803839B2 (en) * 2010-10-31 2014-08-12 Pixart Imaging Inc. Capacitive coupling of a capacitive touchscreen to a printed circuit and controller
JP5720222B2 (ja) 2010-12-13 2015-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854326B2 (en) * 2011-03-10 2014-10-0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JP5436485B2 (ja) * 2011-03-30 2014-03-0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KR101293179B1 (ko) * 2011-06-13 2013-08-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
CN102902425B (zh) 2011-07-28 2016-06-0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及制造方法
KR20130027747A (ko) 2011-09-08 2013-03-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CN103019429A (zh) * 2011-09-23 2013-04-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1357591B1 (ko) 2011-11-16 2014-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JP5748647B2 (ja) * 2011-12-22 2015-07-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BR112014010102A8 (pt) 2011-12-16 2017-06-20 Fujifilm Corp folha eletrocondutora e painel de toque
JP2013149232A (ja) 2011-12-22 2013-08-01 Fujifilm Corp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I489335B (zh) * 2012-08-09 2015-06-21 Wistron Corp 導電基板及觸控面板
US9167688B2 (en) * 2012-08-10 2015-10-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icro-wire pattern for electrode connection
KR101474064B1 (ko) * 2012-09-11 2014-1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202948423U (zh) 2012-11-09 2013-05-22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US9268446B2 (en) * 2013-02-06 2016-02-23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Monitor, touchscreen sensing modul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ouchscreen sensing module
CN103105970B (zh) 2013-02-06 2014-09-1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感应模组及包含该触摸屏感应模组的显示器
US9201551B2 (en) * 2013-03-28 2015-12-01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US9066426B2 (en) * 2013-03-28 2015-06-23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8603A1 (en) * 2010-05-25 2013-03-21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Touch panel using a metal thi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M446367U (zh) * 2012-03-01 2013-02-01 Tpk Glass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裝置
TW201445385A (zh) * 2013-05-31 2014-12-01 Eturbo Touch Technology Inc 觸控面板及該觸控面板製作方法
TWM476977U (en) * 2013-06-13 2014-04-2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56944B2 (en) 2018-12-18
KR20150009420A (ko) 2015-01-26
WO2015008933A1 (en) 2015-01-22
US20160147337A1 (en) 2016-05-26
EP3000017A1 (en) 2016-03-30
TW201512933A (zh) 2015-04-01
CN105453000A (zh) 2016-03-30
EP3000017A4 (en) 2017-01-25
KR102053258B1 (ko)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2493B (zh) 觸控窗
TWI633477B (zh) 觸控視窗及包括該觸控視窗之觸控式裝置
EP2827231B1 (en)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423702B (zh) 触摸窗及包括触摸窗的触控装置
TWI634471B (zh) 觸控面板與具有其之觸控裝置
US9618982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5079513A (ja) タッチウィンドウ及びこれを含むタッチデバイス
US9851859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833235B1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with bendable active area
US10055074B2 (en) Touch window
US10437362B2 (en)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2286210B1 (ko) 터치 패널
KR102175973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237964B1 (ko) 전극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02818B1 (ko)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KR102199333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251874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238822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131177B1 (ko)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80881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288780B1 (ko) 전극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윈도우
KR102187787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175779B1 (ko) 전극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윈도우
KR102313957B1 (ko) 터치 윈도우
KR102119608B1 (ko)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