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2170B -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 Google Patents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2170B
TWI632170B TW103125305A TW103125305A TWI632170B TW I632170 B TWI632170 B TW I632170B TW 103125305 A TW103125305 A TW 103125305A TW 103125305 A TW103125305 A TW 103125305A TW I632170 B TWI632170 B TW I6321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
hydroxyalkanoic acid
liquid phase
catalyst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7352A (zh
Inventor
弗朗索瓦 拉維亞
李伯利歐 科斯塔
Original Assignee
素路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普瑞克生化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素路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普瑞克生化公司 filed Critical 素路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7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7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2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21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23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lactones or poly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06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08G63/08Lactones or 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at Contain Two Or More Ring Oxygen Atom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揭示製造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之步驟:將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與聚合反應觸媒混合,將環二酯聚合以形成液相聚(2-羥基烷酸),將作為觸媒鈍化劑之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加至此液相中,將去揮發步驟施至此液相,及令聚(2-羥基烷酸)固化,其特徵為將封端劑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本發明亦關於藉該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其特徵為此聚合物的Mn abs係介於10000至250000克/莫耳範圍內,較佳地介於20000至85000克/莫耳範圍內。

Description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一種製造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之方法,其包含以下之步驟:- 將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與聚合反應觸媒混合,- 將環二酯聚合以形成液相聚(2-羥基烷酸),- 將作為觸媒鈍化劑之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加至此液相中,- 將去揮發步驟施至此液相,- 及令聚(2-羥基烷酸)固化,其特徵為將封端劑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
本發明係關於製造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之方法。本發明亦關於藉該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
聚(2-羥基烷酸)構成現今接受許多關注之類別的聚 合化合物。此聚合化合物的實例為聚乙醇酸交酯、聚(ε-己內酯)及聚(羥基丁酸酯)以及彼等之共聚物。然而現今最大的注意力奉獻給聚乳酸交酯,其亦稱之為聚乳酸且縮寫為PLA。此聚合物為脂族聚酯,其可由可更新的來源中製造。此製造包括將澱粉或糖發酵成乳酸。PLA通常藉將乳酸(乳酸酯單體)直接聚縮、或藉將乳酸交酯(環狀乳酸酯二聚物)進行開環聚合反應(ROP)合成。高分子量聚合物通常藉第二種使用乳酸交酯的方法製得。此乳酸交酯最常藉將PLA寡聚物於適當觸媒之存在下進行閉環反應予以解聚合而得。純化後,乳酸交酯可藉由開環聚合反應聚合成具有受控分子量的PLA。
如開頭段所述之一些藉ROP製造PLA的方法就本身已知。一實例中,WO2010/012770(A1),聚乳酸(PLA)係藉將L-乳酸交酯於連續中試規模聚合反應器中進行熔體聚合反應製得。該方法係於100-240℃之溫度進行,其包含下列之步驟:a)連續提供環狀酯單體及聚合反應觸媒至連續混合反應器,該反應器於有效用於聚合反應以形成預聚合反應混合物之條件操作,b)由連續混合反應器中連續移出預聚合反應混合物且連續提供預聚合反應混合物至塞流反應器,該塞流反應器於聚合反應條件下操作,其中該反應混合物聚合至至少90%的聚合度,以形成聚合物c)由塞流反應器中連續移出聚合物。如果塞流反應器於約190℃操作,則PLLA中之殘留乳酸交酯含量經報告為4-5%。然而用於商業目的合乎需要的是製造具有遠遠 更低值之殘留乳酸交酯含量例如小於至少0.5%殘留乳酸交酯含量的PLA。
US 5,770,682揭示製造PLA的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進行乳酸交酯之開環聚合反應以得聚乳酸,將可將用於乳酸交酯之開環聚合反應的觸媒鈍化的化合物於反應完成時加入,再藉降低壓力及/或令惰性氣體通過以由聚乳酸產品中移出未變化的乳酸交酯。US‘682揭示以磷為底質之酸或其酯、鋁化合物、或氧化劑作為可使觸媒鈍化之化合物的用途。然而,通常不合需要的是使用游離酸性化合物或可於高溫聚合製造過程中因為儀器腐蝕的危險及亦接著金屬物類瀝濾至聚合物中而分解以產生酸性物類的化合物。通常亦合乎需要的是限制金屬物類置入熱塑性塑料中,因為彼等可能限制熔體安定性或於接續熔體製成成品後導致降解及/或變色。而且,PLA聚合物中之殘留乳酸交酯值未被報告於US‘682中用於藉此法製得之實例方面。
另一實例方面,專利文件EP 2 271 696 B1揭示製造PLA的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將乳酸交酯與聚合反應觸媒結合,令混合物接受聚合反應條件以形成液態之聚乳酸交酯,將有機過氧化物加入,將液態聚乳酸交酯接受去揮發步驟,及令聚乳酸交酯固化。EP‘696 B1揭示使用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物以安定聚乳酸(PLA)之實例,該聚乳酸係藉將L-乳酸交酯於類似之連續中試規模聚合反應器中進行熔體聚合反應製得。具7%殘留乳酸交酯之PLA 的熔體安定性係藉由氫過氧化物之後聚合添加而改良。然而用於商業之目的合乎需要的是製造具有遠遠更低值之殘留乳酸交酯含量例如小於至少0.5%殘留乳酸交酯含量的PLA。
以專利申請者的觀察,這些已知的方法亦可被改良,因為已知方法中所形成之PLA的殘留乳酸交酯值並非最理想。更精確地已顯示,去揮發步驟之後,可察覺之量的乳酸交酯經由稱之”反咬”的過程由液相PLA中再形成。此過程的缺點與PLA終產品有關。首先,其降低去揮發步驟後所製PLA的分子量。其次,其亦增加最終PLA產品中的乳酸交酯濃度,此增加是不合期望的,因為乳酸交酯的塑化效應以及乳酸交酯對製程設備的可能沈積之故。
最後,合乎需要的是具有藉ROP以製造聚(2-羥基烷酸),尤其PLA之方法,其中所得PLA產品含有減量之乳酸交酯且具有改良之對抗”反咬”的熔體安定性。
由目前最佳狀態開始,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該方法不受先前所述之缺陷尤其是高量乳酸交酯及對聚合物產品中“反咬”的易感性所苦。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包括提供可藉該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該聚(2-羥基烷酸)具有減少之乳酸交酯含量及對抗“反咬”的改良安定性。
根據本發明,這些目的係藉由製造聚(2-羥基烷酸) (較佳地聚(乳酸))之方法達成,其包含下列之步驟:- 將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與聚合反應觸媒混合,- 將環二酯聚合以形成液相聚(2-羥基烷酸)- 將作為觸媒鈍化劑之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加至此液相中,- 將去揮發步驟施至此液相,- 及令聚(2-羥基烷酸)固化,其中封端劑係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
提供具有減少乳酸交酯含量及對抗"反咬"之改良安定性的聚(2-羥基烷酸)之該其他目的係藉由可以上述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較佳地聚(乳酸))達成,其中該聚合物之Mn abs係介於10000至250000克/莫耳,較佳地20000至85000克/莫耳範圍內。
本發明藉由封端劑達成這些目的及提供解決此問題的方法,該封端劑係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
這些結果意外地使聚合物產品中的環二酯、乳酸交酯量減少成為可能。不希望受特定機轉所束縛,本發明人咸信可降低對聚合物產品中“反咬”的易感性,其繼而降低解聚合及釋出環二酯的傾向。
本發明人已發現,將封端劑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可改良已知之聚合反應過程(WO2010/012770)。已觀察到聚合終產品中之環二酯量小於以已知方法獲得者。此外,去揮發步驟後所製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現象在本發明法中顯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環二酯及其相 應之聚合物的濃度恰在去揮發步驟之前處於液態的熱力學平衡狀態,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最理想地運作。亦值得注意的是,將鈍化劑加入並與該液相混合係在將該相的聚合物固化之前。
該方法之一實施例中,封端劑為酐,較佳地於溶劑不存在下。如同稍後實例所示,當酐連同過氧化物一起使用時,酐經發現為有效之封端劑。液態酐諸如乙酸酐較佳地無溶劑地純質加入,故不需移出溶劑且因而不需再循環/回收溶劑,此使得整體過程“更綠”且更為環境友善。此外,聚合物產品或頂流等等有利地不受溶劑及其副產品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固態酐諸如琥珀酸酐或酞酸酐因此較佳地以熔體形式加入以避免溶劑及其接續移出的需求。
根據該方法之另一更具體實施例,酐為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者:酞酸酐、乙酸酐、琥珀酸酐及其混合物,較佳地為琥珀酸酐。如同稍後實例所示,這些酐已被證實特別有效於本發明方法中,且彼等亦可輕易地由市面獲得用於化學法中者。值得注意的是,乙酸酐可能較不佳,因為其可能產生揮發性副產品乙酸,繼而可能污染頂流。酞酸酐可能比琥珀酸酐不佳,因為其具有較高之熔點,因此需要較高溫度/更多能量以供其使用及添加於方法中。此外,酞酸酐可能比琥珀酸酐較為不EHS-友善,因為其於危險材料鑑定系統(Hazardous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System)中具較高之健康危害等級之故。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 物為有機過氧化物、有機氫過氧化物、或過酸酯。此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已被發現有效於本發明方法中。
根據該方法之更具體實施例,該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選自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1,1,3,3-tetramethylbutylhydroperoxide)、過氧化苯甲醯(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二月桂醯(dilauroyl peroxide)、二乙基過氧乙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diethylacetate)、2-乙基過氧己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2-ethyl hexanoate)、過氧異丁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isobutyrate)、過氧乙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acetate)、過氧苯甲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benzoate)、過氧化二苯甲醯(dibenzoyl peroxide)、及其混合物,較佳地為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這些化合物通常可輕易以商業規模獲得,經認可用於工業製程中,且便利地於聚合反應設備及製程中處理。
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環二酯為乳酸交酯,該聚合反應觸媒為以錫為底質之觸媒,較佳地為2-乙基己酸錫(II),較佳地與醇性輔觸媒組合,該輔觸媒較佳地為己醇或2-乙基-1-己醇。這些化合物通常亦可輕易以商業規模獲得,經認可用於工業製程中,且便利地於聚合反應設備及製程中處理。如同稍後實例所示,此原料已被發現當用於本發明方法中時為有效。
根據該方法之其他實施例,該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的封端劑之量相比於液相聚(2-羥基烷酸)之端基 的量為0.1至4,較佳地0.5至2之範圍內的莫耳過量。此量的使用已被發現可提供聚合物產品低量的殘留環二酯,且其具成本效益且有利於最終聚合物產品的性質以避免添加比所需更多的作用劑。本申請案中,端基的量經定義為相等於所用醇性輔觸媒的量。在未加入醇性觸媒的方法實施例方面,端基的量經定義為藉使用三重檢測法進行SEC量測所測得之液相聚合物Mn abs的倒數。此使用三重檢測法進行之SEC量測以測量絕對分子量(Mn abs)乃述於手冊,例如於Modern Size-exclus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Practice of Gel Permeation and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by A.Striegel,W.W.Yau,J.J.Kirkland,and D.D.Bly,published in 2009 by John Wiley and Sons,Hoboken,New Jersey(ISBN-13:978-0470442838)中。
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封端劑及該觸媒鈍化劑係於聚合反應過程的不同階段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本發明中,不同階段意指方法進展中的不同時點,例如連續製造法中之不同添加時點。作用劑於不同階段的添加使作用劑(例如)於配料系統中一起反應的危險性(其可能降低其有效性)降至最小。此外,作用劑之獨立添加得以令其濃度獨立地受控制且得以令每一種作用劑進行其目標活性例如觸媒鈍化及封端,而不會有被其他作用劑或其目標活性干擾的危險性。
根據該方法之又其他實施例,該封端劑係在鈍化劑之 前,較佳地在去揮發步驟之前加入,且該鈍化劑較佳地在去揮發步驟之後加入。如同稍後實例所示,此添加順序經證實有效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不希望被任何特定機轉所束縛,本發明人認為在封端步驟期間有活性觸媒存在可能是潛在有利的。此外,在去揮發步驟之前進行封端步驟可有利地預防去揮發步驟之期間及/或之後(其中單體去揮發化)的單體與聚合物之間的反咬或再平衡發生。於去揮發之後加入鈍化劑可避免鈍化劑在可鈍化觸媒之前去揮發。
根據該方法之又其他實施例,於加入鈍化劑之後,將額外的去揮發步驟施至所形成之液相聚(2-羥基烷酸)。此額外的去揮發步驟已被發現可用於得以得到特別低濃度之殘留環二酯。
根據本發明聚(2-羥基烷酸)之一實施例,環二酯於該相應聚合物中之濃度小於0.5重量%,且較佳地小於0.3重量%。如同稍後實例所示,此有利之低濃度殘留環二酯的獲得已證實可輕易地於本發明方法中得到。藉由NMR或紅外線光譜術進行之殘留乳酸交酯於PLA基質中之量測已揭示於B.Braun,J.R.Dorgan,and S.F.Dec in Macromolecules,2006,39(26),pp 9302-9310。本申請案中,該相應聚合物中之環二酯濃度經定義為藉GC,較佳地使用如同實例中所述之方法測得之濃度。
根據本發明聚(2-羥基烷酸)之另一實施例,一部分的端基衍生自酐,較佳地琥珀酸酐或酞酸酐,最佳地琥珀酸酐。使用此些酐作為封端劑的優點已於稍早說明,且其 有利用途的結果是其接續以端基形式併至聚合物產品。
根據本發明聚(2-羥基烷酸)之另一實施例,一部分的端基為羧酸端基,較佳地為包含-O-(C=O)R(C=O)-OH之羧酸端基,其中R為C1至C8烷基。此羧酸端基會是由使用較佳之酐封端基所致。
根據本發明聚(2-羥基烷酸)之另一實施例,該聚(2-羥基烷酸)含有以錫為底質之觸媒殘留物及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殘留物。如同稍後藉由實例所示,以錫為底質之觸媒諸如辛酸錫連同作為觸媒鈍化劑之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的使用已被發現特別有效於本發明之方法中。此觸媒及作用劑之有利用途典型地導致其存在於聚合物產品中之可檢出的殘留物。例如,Biomacromolecules 2011 12(3),523-532中揭示PLA中的殘留錫含量可藉能量分散X光光譜術、ICP、或原子吸收火焰發射光譜術量測。根據德國柏林Springer於2004年公開之NMR Spectroscopy of Polymers,Series:Springer Laboratory,by Kitayama,Tatsuki and Hatada,Koichi,2004,XII(ISBN 978-3-540-40220-6),三級丁基端基為用於觀察之適合端基,因其由三個相等端基所組成,其繼而於NMR光譜中展現一個尖銳的單峰之故。
熟諳此藝者了解,本發明各種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之主題的組合是可能的,在此些組合為技術可行之程度內不必於本發明中限制。此組合中,任一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可與一或多個其他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組合。此主題之 組合中,任一方法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可與一或多個其他方法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或一或多個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或一或多個方法申請專利範圍及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之混合的主題組合。類推地,任一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可與一或多個其他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或一或多個方法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或一或多個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及方法申請專利範圍之混合的主題組合。舉例而言,任一申請專利範圍的主題可與任何數目之其他申請專利範圍組合,在此些組合為技術可行的程度內不必限制。
熟諳此藝者了解,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主題的組合是可能的而不必於本發明中限制。例如,一個上述方法實施例的主題可與一或多個其他上述聚合物實施例的主題組合或者反之亦然,只要技術可行不必限制。
1‧‧‧聚合反應裝置
2‧‧‧環路反應器
3‧‧‧塞流反應器
4‧‧‧去揮發槽
5‧‧‧去揮發槽
6‧‧‧位置
7‧‧‧位置(於塞流反應器3的末端且於去揮發槽4之前)
8‧‧‧位置(於去揮發槽4之後)
9‧‧‧位置(在兩個去揮發槽4及5之間的連接線中間)
10‧‧‧位置(恰在第二個去揮發槽5之前)
11‧‧‧位置(恰在第二個去揮發槽5之後)
12‧‧‧位置
100‧‧‧單體槽
200‧‧‧靜態混合器單元
300‧‧‧靜態混合器單元
400‧‧‧靜態混合器單元
500‧‧‧熱交換器單元
600‧‧‧單元
700‧‧‧單元
800‧‧‧第一去揮發單元
900‧‧‧隨意單元
1000‧‧‧隨意之第二去揮發單元
1100‧‧‧最後加工元件
2000‧‧‧流
2100‧‧‧流
3000‧‧‧位置
3100‧‧‧位置
3200‧‧‧位置
3300‧‧‧產品
本發明將更詳細地於下文中以各種本發明實施例以及附圖解釋。示意圖展示:
圖1 展示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以由相應環二酯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裝置的示意圖(不按比例)。
圖2 展示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外裝置的示意圖(不按比例)。
圖3 展示用於本發明過程中藉氣相層析進行之PLA聚合物中殘留乳酸交酯的量測之儀器設定表 (表1)。
圖4 展示描述本發明過程中、於中間生產試驗中進行之一系列實驗的數據之第二表(表2)。
圖5 展示描述本發明過程中、於模型實驗室試驗中進行之第二系列實驗的數據之第三表(表3)。
定義
如同本申請案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用,應實施下列之定義:
作為先行詞之"a"、"an"、及"the"意指單數或複數。例如,除非上下文另有指定,否則"a peroxide-based compound"意指單一化合物物類或此物類之混合物。
“乳酸交酯”可意指三種不同異構物結構之任一者,諸如R,R-乳酸交酯(或D-乳酸交酯)、S,S-乳酸交酯(或L-乳酸交酯)及R,S-乳酸交酯(或內消旋-乳酸交酯)或其混合物。
經觀察於分批聚合法中,措辭“聚合法之不同階段”意指不同時刻。然而,連續法中,措辭“聚合法之不同階段”意指反應混合物之液相流動所被導引順沿之聚合反應裝置的不同位置。
本申請案中的數值係關於平均值。此外,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則應了解數值包括數值,這些數值當減至相同 之有效數字數目時是相同的,以及包括不同於指定值之數值,其差異小於本申請案中所述之用於測定該值之型式的慣用量測技術之實驗誤差。
值得注意的是,PLA聚合物之分析方法諸如其分子量性質、光譜性質、端基、及殘留物類已於技藝中詳知,例如如同揭示於Biopolymers:New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Films and Coatings,by D.Plackett,published in 2011 by John Wiley and Sons,West Sussex,UK(ISBN:9780470683415);Poly(lactic acid):Synthesis,Structures,Properties,Processing,and Applications,edited by R.A.Auras,L.-T.Lim,S.E.M.Selke,and H.Tsuji,and published in 2010 by John Wiley & Sons,Hoboken,New Jersey,(ISBN:978-1-118-08813-5),and From Lactic Acid to Poly(lactic acid)(PLA):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LA and Its Precursors,by S.Inkinen,M.Hakkarainen,A.-C.Albertsson,and A.Södergård,in Biomacromolecules 2011 12(3),523-532中者。
圖1說明聚合反應裝置1,其包含環路反應器2、塞流反應器3及二階段式真空去揮發單元,該真空去揮發單元含有去揮發槽4及5。此型之聚合反應裝置己更詳細地述於國際專利申請案及公開號碼.WO2010/012770-A1中,以本申請人之名提出。
將製造聚合物需要之2-羥基烷酸的環二酯與聚合反應觸媒混合成熔融形式,再於聚合反應裝置的位置6加入。 混合物的溫度經選定使得混合物保持於液態形式。如果醇性官能度需要加入,則彼等可以(例如)醇類形式於相同位置置入系統中。將混合物以連續方式運送至且於環路反應器2中循環。將一部分之部分聚合的混合物由環路反應器2中分離出,再以連續方式運送通過塞流反應器3。反應條件(溫度、流速、觸媒濃度等等)經選定以使反應混合物中之環二酯的轉化(幾乎)完全且於塞流反應器3的末端與相應之聚合物成平衡態。
於位置7(於塞流反應器3的末端且於去揮發槽4之前),採樣及/或注入口得以將封端劑或觸媒鈍化劑注入。於位置8(於去揮發槽4之後),第二個採樣點可用於相同之目的。其他的採樣及/或注入口被設計於裝置之位置9(在兩個去揮發槽4及5之間的連接線中間)、位置10(恰在第二個去揮發槽5之前)及位置11(恰在第二個去揮發槽5之後)。在所有採樣及/或注入口以及在聚合反應裝置的末端,均可能地由流動聚合混合物中收集小量以用於分析的目的。這些樣品可予終止反應,再量測其含量以定量環二酯含量、封端劑含量、觸媒含量及觸媒鈍化劑含量。
欲證實觸媒之鈍化對反應混合物之熔體安定性的有效性,已採取下列的標準。如果在過程結束(位置12)時,聚合物產品的殘留單體含量小於0.5重量%(w/w),則實驗結果視為正面。否則結果視為負面。對所有正面結果而言,觸媒鈍化過程被視為更為有效,其 降低殘留單體經由連接去揮發槽4及5之線(運送線)的增加。殘留單體經由運送線的增加可以位置10與位置9採收的樣品之間或者位置10與位置8採收的樣品之間的殘留單體差異量測。
圖2展示適於進行本發明之聚合反應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單體槽100含有於惰性氣氛下之2-羥基烷酸的環二酯。於位置3000,可加入聚合反應觸媒及隨意之醇性官能度。
環二酯單體及其他組份接著進入包含靜態混合器單元300及400及熱交換器單元500的環路反應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組份可藉由隨意之靜態混合器單元200進入環路反應器。熟諳此藝者將了解,單元200至500可各自包含一或多個亞單元。
單體轉化率在25至85重量%,較佳地40至75%範圍之聚合混合物離開環路反應器而進入單元600,該單元600可包含一或多個靜態混合器或熱交換器亞單元或其組合。聚合混合物接著進入單元700,該單元700可包含一或多個靜態混合器或熱交換器亞單元或其組合。單體轉化率高於75重量%之聚合混合物接著進入第一去揮發單元800,其中未反應的單體藉由真空及/或惰性氣流移出。熟諳此藝者將了解,單元800可包含一或多個亞單元。第一去揮發聚合物接著進入隨意單元900,該隨意單元900可包含一或多個靜態混合器或熱交換器亞單元或其組合。第一去揮發聚合混合物接著進入隨意之第二去揮發單元 1000,該隨意之第二去揮發單元1000可包含一或多個亞單元。最後,聚合物產品進入最後加工元件1100,該最後加工元件1100可為製粒機、擠壓機或其他產品最後加工元件,且以產品3300離開系統,該產品3300可為丸粒、顆粒、或最後加工產品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實施例中,去揮發之環二酯單體係以作為流2000及2100之一部分地由聚合混合物中移出。典型地,稍微增壓可存在於單元200至700,以及900及1100中。典型地,低壓可存在於單元800及1000中,此壓力經常會低於50,較佳地低於20毫巴,更佳地低於10毫巴。單元100至200之典型溫度範圍為80至200℃,且單元300至1100之典型溫度範圍為150至250℃。
觸媒鈍化劑及/或封端劑於此實施例中係於位置3100及/或3200加入。
如同稍早所提,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聚合反應觸媒、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及封端劑可各自地為單一化學物類或為一或多種化學物類之混合物。例如,等量之D-及L-乳酸交酯之混合物通常稱之為消旋乳酸交酯或rac-乳酸交酯。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可使用這三種純乳酸交酯(由僅一種非鏡像異構物所組成)以及二或多種純乳酸交酯之混合物。乳酸交酯可於其(例如由乳酸之解聚合預聚物中.)製造及純化後直接地以液態形式加入。乳酸交酯亦可保持於固狀形式像粉末或薄片形式於貯存後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聚合反應原則上可於溶液或熔體中進 行,其中以熔體聚合反應較佳,因其不需要溶劑及溶劑回收之故。
本發明之執行中,可將環二酯聚合成其相應聚合物形式的任何觸媒均可使用,只要其可被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鈍化即可。用於本發明之適當觸媒為環二酯聚合反應技藝中詳知者,諸如包含具有大於一種安定氧化狀態之金屬離子的金屬配位化合物。此類觸媒中,以含錫化合物較佳,其中辛酸錫為最佳之觸媒。觸媒濃度通常至少為5ppm,以金屬重量計算,更尤其為至少10ppm。當使用大於慣用量時,觸媒濃度為至少30ppm,更尤其至少為50ppm。觸媒濃度通常至多為200ppm,尤其至多為150ppm。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醇性輔觸媒,其亦有利地得以對所製得之分子量(Mn)控制。輔觸媒通常以與觸媒的量同階的量使用,例如以觸媒對輔觸媒50:1至1:50之莫耳比使用。環二酯當與觸媒混合時可為固相。然而,以將環二酯帶入熔融相,其後再將觸媒加入較佳。
當進行去揮發步驟時,乃將減分壓施予熔體。此可藉施加真空及/或(例如)氮氣之吹掃流達成。
觸媒鈍化劑之加入量典型地為相對於程序流總重之0.002-0.4重量百分比範圍。如果小於0.002重量百分比加入,則鈍化反應不能持續進行到完成。如果超過0.4重量百分比加入,則無額外之鈍化效應。故加入超過0.4重量百分比導致觸媒鈍化劑的浪費以及所得聚合物產品的不必要污染。因此,欲儘可能地避免此二種缺點,較佳地使用 0.02至0.4重量百分比範圍內之量的觸媒鈍化劑。觸媒鈍化劑的加入量最佳地為相對於程序流總重之約0.1重量百分比。
本發明觀點極大的關注已在於將封端劑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本發明人已發現,封端劑的加入顯著地降低所製聚(2-羥基烷酸)之殘留環二酯(乳酸交酯)含量。此尤其在聚合物為聚乳酸交酯之情況下。不被任何理論所束縛,本發明人咸信,該封端劑與所形成聚合物之羥基端基反應。這些經反應之封端劑的存在似乎降低了因為所形成之聚乳酸交酯經由所謂”反咬”機轉的解聚合反應所致之乳酸交酯形成速率。當聚合物接受高溫處理,尤其當該處理於減壓下進行時,該液相聚合物中經由此機轉形成的乳酸交酯量可變得不能接受地大。因為封端劑終止聚合反應以及解聚合反應時,故該劑較佳地在乳酸交酯聚合成聚乳酸交酯的結束之時,亦即典型地在當至少90%,較佳地至少95且最佳地至少97%之乳酸交酯轉化成聚乳酸交酯之時加入。實際上,此百分比係於液相之給定溫度時藉熱力學平衡指定。
所針對之聚合物中低殘留乳酸交酯含量的改善看來似乎尤其在當封端劑及觸媒鈍化劑均加至液相聚合物中時得到。與兩種作用劑均加入的情況相比,僅加入封端劑或僅加入觸媒鈍化劑並不能導致所製聚乳酸交酯聚合物中之類似低含量的殘留乳酸交酯。
原則上,使用不同類別的羥基結合性封端劑。首先令 人關注的封端劑類為異氰酸酯及二異氰酸酯類。另一令人關注之封端劑類為環氧化物及雙-環氧化物類。這些類別之化合物原則上適用於作為本發明法中之封端劑。第三個令人關注的封端劑類為稍早詳細討論的酐。使用選自酐類的封端劑有利地在於彼等顯示在與聚合物材料之反應中最小的副產品。進一步觀察到本申請專利範圍法中之酐的反應性優於(雙)異氰酸酯及(雙)環氧化物的反應性。異氰酸酯化學通常於所用之高溫聚合反應條件下受到發生之相當大的副反應所苦,而環氧化物與羧酸端基的反應則快於與羥基端基的反應。要強調的是,酐化合物類亦包括二及多酐化合物。
本發明法之其他令人關注的實施例之特徵在於該酐為酞酸酐。當使用此化合物作為本發明法中之封端劑時,可得良好之結果。當將此化合物加至液相聚(羥基烷酸)時,所形成聚合物鏈之羥基端基被轉化成羧酸端基。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令人關注實施例具有之特徵在於該酐為乙酸酐。當將此化合物加至液相PLA或至其他聚(羥基烷酸)時,所形成聚合物鏈之羥基端基被轉化成甲基端基。使用乙酸酐作為封端劑優於使用酞酸酐。後者之化合物與乙酸酐相比具有高很多之分子量。因此,當使用乙酸酐時,較少的材料需要加入及與液相聚合物混合物。
極特別令人關注之本發明法的實施例具有之特徵在於該酐為琥珀酸酐。當將此化合物加至液相PLA或至其他聚(2-羥基烷酸)時,所形成聚合物鏈之羥基端基被轉化 成脂族羧酸端基。使用琥珀酸酐作為封端劑優於使用酞酸酐,因為後者之酐具有高很多之分子量。使用琥珀酸酐優於乙酸酐是因為前者之化合物不會產生揮發性之低分子量物類且琥珀酸酐本身的揮發性相對較低之故。當含有此酐之液相聚合物接受去揮發步驟時,封端劑的揮發性可能導致問題。實際上,當使用琥珀酸酐作為封端劑時,此問題並不會發生。
本發明之令人關注之實施例的特徵在於封端劑及鈍化劑係於聚合反應的不同階段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本發明人咸信,此評量大幅地排除一部分的封端劑與鈍化劑相互地交互作用且甚至可能反應的可能性。此交互作用及/或反應可使一或二種作用劑的運作均鈍化,其被視為是不利的。因此,將這兩種作用劑於聚合反應過程之不同階段加至所形成之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可被視為是克服此缺點的有效評量。本發明人可以顯示,當將封端劑於鈍化劑之前加入時,本發明方法的運作較佳。本發明過程中,較佳地係將封端劑在施予去揮發步驟之前加至反應混合物中,而觸媒鈍化劑則在去揮發步驟之後加入。
實驗已顯示,該加至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的封端劑之量相比於羥基端基的量為0.1至4範圍內的莫耳過量。如果封端劑的量小於0.1莫耳過量,則聚合物熔體安定性的增加不足。另一方面,如果封端劑的加入量高於4莫耳過量,則預期聚合物熔體安定性不再進一步增加。因此,此高量僅僅污染所形成之聚(2-羥基烷酸)及增加樹 脂的總成本。當封端劑的量選擇在0.5至2莫耳過量,較佳地0.8至1.5莫耳過量之間時,可得到兩種負面效應間的最理想妥協。
本發明法較佳實施例具有之特徵在於加入鈍化劑之後將額外的去揮發步驟施至所形成之液相聚(2-羥基烷酸)。液相聚合物中餘留之二酯可藉此去揮發步驟移出。去揮發步驟係藉由降低液相聚合物中之壓力,較佳地低於10毫巴進行。此外,其可能地藉引導惰性氣體通過液相聚合物中予以吹掃。
本發明亦關於聚(2-羥基烷酸),其可以上述方法獲得。該聚合物之特徵在於藉凝膠滲透層析法(GPC,亦稱之為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得其絕對分子量係介於10000至500000,較佳地10000至250000,更佳地20000至85000克/莫耳範圍內。此聚合物可回答現今申請案所提出的大部分需求。
較佳者為根據本發明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其特徵在於環二酯於相應聚合物中的濃度小於0.5重量%,且較佳地小於0.3%。聚酯聚合物中之這些乳酸交酯量可典型地使用方法如NMR、FT-IR及以層析為底之技術量測。
實例
下列實例係提出以提供熟諳此藝者如何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的詳細說明及評估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之 該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且彼等不欲限制在本發明人視為其發明之範圍。
在測定PLA聚合物中的殘留乳酸交酯含量方面,典型地將PLA樣品溶於溶劑,較佳地氯化溶劑中,使用非溶劑將PLA聚合物沈澱,再將所得清澈溶液注入GC中以供分析。樣品、溶劑及非溶劑的量可予適應至所需的GC靈敏度。此外,用於GC校正之內部標準劑可加至注入GC的溶液中。這些具體實例中,首先將PLA樣品及內部標準劑溶於氯化溶劑中,再於PLA之反溶劑己烷中進一步沈澱。然後將殘留乳酸交酯以及內部標準劑由聚合物中萃取至己烷中,再將所得溶液直接注入GC系統。乳酸交酯殘留物的精確量可藉使用相同的GC設定施予乳酸交酯對內部標準劑的適當校正而計算出。GC量測係使用購自Perkin Elmer之GC Clarus 580氣相層析儀進行。該儀器係由自動採樣器(用於直接注入)、注入器通道、烘箱及火熖離子化偵測器(FID)所組成。層析柱為得自Agilent之J&W DB-17MS GC。所用之儀器設定提供於圖3之表1中。
下述所有實驗中,均使用Puralact乳酸交酯(Purac,D或L)作為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使用辛酸錫作為觸媒。將小量的醇加入以加速反應。當使用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TMBH)作為觸媒鈍化劑。當使用時,使用乙酸酐(AA)或琥珀酸酐(SA)或酞酸酐(PA)作為聚合反應 中之封端劑。
第一系列之實驗(試驗1)中,將觸媒鈍化劑對聚合反應過程的效應於封端劑缺乏下進行研究。這些實驗中,使用Puralact乳酸交酯(D或L)作為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使用辛酸錫作為觸媒。將小量的醇加入以加速反應。市售之化合物TMBH作為觸媒鈍化劑。此系列之實驗中不使用封端劑。
實驗之執行中,將乳酸交酯加熱至100-130 C,再與約50至150ppm Sn(oct)2混合。亦將約15-20毫莫耳/公斤乳酸交酯之小量醇(己醇)加入。將此混合物於位置6進入如圖1所示之聚合反應裝置1中。將環路反應器及塞流反應器條件最理想化以使得位置7之聚合度約為95%。第一實驗(試驗1)中,將0.15[重量/重量%]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TMBH)於位置7加至聚合反應混合物中,亦將另0.15%[重量/重量%]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TMBH)於位置8加入。第二系列之實驗(試驗2)中,未將TMBH於位置7及8加入,且取而代之地僅將琥珀酸酐(SA)以受控制之在0.19至0.60[重量/重量%]間變化之量加入。第三系列之實驗中,將酐以表2所示之型式及量於位置7加至聚合反應混合物中,且將TMBH於位置8加入。
將聚合反應混合物的樣品於位置8、9、10及12收集。由這些樣品中測定最終聚合物產品的乳酸交酯濃度,以及位置8與10之間的乳酸交酯變化。
在僅加入觸媒純化劑的第一試驗中,乳酸交酯濃度在位置8與10之間增加,但是接著於第二去揮發反應後、於終產品中、於採樣點12降至平均1.5重量/重量。值得注意的是,以僅加入單一次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的其他試驗在安定性及於最終聚合物產品中達到低含量乳酸交酯方面甚至得到更差的結果(未示)。第二試驗中,在位置12之第二去揮發反應之後降低至約1.3重量%之最終值之前,乳酸交酯濃度在位置8與10之間的流動距離增加約2-3重量%。由這些觀察中得到結論為,當單獨地使用觸媒鈍化劑或封端劑時,對殘留乳酸交酯形成的熔體安定性不足。然而,於其中觸媒鈍化劑及封端劑均加入的第三試驗中,殘留乳酸交酯含量在位置8與10之間並不會增加,且其於位置12的第二去揮發步驟之後可進一步降低至約0.2重量%的最終值。此結果接著證實本發明方法與先前技藝方法相對之下,於製備具有低含量殘留環二酯之聚(2-羥基烷酸)聚合物中的優越性。
以過氧化物為底質之化合物(TMBH)及封端劑(乙酸酐)均加入對抑制反應方面的正面效應乃進一步藉進行模型實驗室實驗的第四試驗證實。這些模型實驗中,將乳酸交酯於惰性氣氛下、於160℃、於約130-150ppm作為觸媒之Sn(oct)2及120-160毫莫耳/公斤作為起始劑之己醇的存在下平衡17小時。一實驗中,將過氧化物TMBH單獨地加入,於另一實驗中,將其連同乙酸酐一起加入,而於第三實驗中則未加入過氧化物或酐。如同圖5 之表3中可見,當未加入過氧化物或酐時,可得約96%之極高轉化率。當僅加入過氧化物時,轉化率稍微較低;然而,過氧化物及酐均加入時,則轉化率顯著地低於當未加入添加劑或僅單獨地加入過氧化物時。這些結果證實使用過氧化物化合物及封端劑於製造聚(2-羥基烷酸)聚合物之方法中於抑制反應性方面的有效性。不希望被任何特定機轉所束縛,本發明人咸信此反應性之抑制作用在使反咬及伴隨之殘留乳酸交酯的形成降至最小方面是重要的,其繼而得以令所製得之PLA聚合物具有改良之低含量殘留乳酸交酯。
雖然各種實施例已提出以供闡述之目的,然而前述說明不應視為對本案範圍之限制。因此,熟諳此藝者可進行不脫離本案精髓及範圍之各種修飾、修改、及替代。

Claims (24)

  1. 一種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其包含以下之步驟:- 將2-羥基烷酸之環二酯與聚合反應觸媒混合,- 將該環二酯聚合以形成液相聚(2-羥基烷酸),- 將作為觸媒鈍化劑之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加至此液相中,- 將去揮發步驟施至此液相,- 及令該聚(2-羥基烷酸)固化,其特徵為將封端劑加至該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其中該觸媒鈍化劑之量為相對於程序流總重之0.002-0.4重量百分比範圍,且該封端劑之量相比於羥基端基之量為0.1至4範圍內的莫耳過量。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封端劑為於溶劑不存在下的酐。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酐為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中之一者:酞酸酐、乙酸酐、琥珀酸酐及其混合物。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酐為琥珀酸酐。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為有機過氧化物、有機氫過氧化物、或過酸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以過氧 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選自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1,1,3,3-tetramethylbutylhydroperoxide)、過氧化苯甲醯(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二月桂醯(dilauroyl peroxide)、二乙基過氧乙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diethylacetate)、2-乙基過氧己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2-ethyl hexanoate)、過氧異丁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isobutyrate)、過氧乙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acetate)、過氧苯甲酸三級丁酯(tert-butylperoxy-benzoate)、過氧化二苯甲醯(dibenzoyl peroxide)、及其混合物。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以過氧化物為底質的化合物為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環二酯為乳酸交酯,及該聚合反應觸媒為與醇性輔觸媒組合之以錫為底質的觸媒。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聚合反應觸媒為2-乙基己酸錫(II),及該輔觸媒為己醇或2-乙基-1-己醇。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加至該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的封端劑之量相比於該液相聚(2-羥基烷酸)之端基的量為介於0.1至4之間之範圍內的莫耳過量。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加至該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的封端劑之量相比於該液相聚 (2-羥基烷酸)之端基的量為介於0.5至2之間之範圍內的莫耳過量。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封端劑及該觸媒鈍化劑係於聚合反應過程的不同階段加至該液相聚(2-羥基烷酸)中。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封端劑係在該去揮發步驟之前在該鈍化劑之前予以加入,且該鈍化劑在該去揮發步驟之後加入。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額外的去揮發步驟係於加入鈍化劑之後施至該所形成的液相聚(2-羥基烷酸)。
  15. 一種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其特徵為該聚合物的Mn abs係介於10000至250000克/莫耳範圍內。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該聚合物的Mn abs係介於20000至85000克/莫耳範圍內。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該相應聚合物中之環二酯濃度小於0.5重量%。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該相應聚合物中之環二酯濃度小於0.3重量%。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7項之聚(2-羥基烷 酸),其中一部分的該端基衍生自酐。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一部分的該端基衍生自琥珀酸酐或酞酸酐。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一部分的該端基衍生自琥珀酸酐。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7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一部分的該端基為羧酸端基。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中一部分的該端基為包含-O-(C=O)R(C=O)-OH之羧酸端基,其中R為C1至C8烷基。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7項之聚(2-羥基烷酸),其含有以錫為底質之觸媒的殘留物及1,1,3,3-四甲基丁基氫過氧化物的殘留物。
TW103125305A 2013-07-30 2014-07-24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TWI632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3178531.3 2013-07-30
EP13178531.3A EP2832762A1 (en) 2013-07-30 2013-07-30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2-hydroxyalkanoic acid), and the poly(2-hydroxyalkanoic acid)) obtainable thereb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7352A TW201527352A (zh) 2015-07-16
TWI632170B true TWI632170B (zh) 2018-08-11

Family

ID=4891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305A TWI632170B (zh) 2013-07-30 2014-07-24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63616B2 (zh)
EP (2) EP2832762A1 (zh)
JP (1) JP6346950B2 (zh)
CN (2) CN113980251A (zh)
ES (1) ES2873370T3 (zh)
TW (1) TWI632170B (zh)
WO (1) WO20150145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4757B2 (en) 2015-11-16 2019-09-17 Araxes Pharma Llc 2-substituted quinazoline compounds comprising a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group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393A (zh) * 1998-04-01 2001-06-13 卡吉尔公司 含乳酸残余物的聚合物组合物,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81082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普拉克生化公司 制造稳定的聚丙交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5521A (ja) 1985-12-10 1987-06-18 Daicel Chem Ind Ltd 末端にカルボキシル基を有するポリカプロラクトン
FI99125C (fi) 1993-12-31 1997-10-10 Neste Oy Polylaktidikoostumus
US5770682A (en) 1995-07-25 1998-06-23 Shimadzu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lactic acid
EP1236753A1 (en) * 2001-03-02 2002-09-04 Hycail B.V. Environmentally degradable polymeric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as hot melt adhesive
CN1203106C (zh) * 2001-11-09 2005-05-25 重庆大学 一种采用不饱和环状酸酐或不饱和环状酰亚胺改性聚乳酸的方法及应用
DE10216834A1 (de) * 2002-04-16 2003-11-13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chmelzestabiler Homo- und Copolyester cyclischer Ester und/oder Diester
US7799424B2 (en) * 2005-03-29 2010-09-21 Toray Industries, Inc. Resin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EP1958976A4 (en) 2005-11-24 2013-11-20 Kureha Corp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WATER RESISTANCE OF POLYGLYCOLIC ACID RESIN
US8663992B2 (en) * 2008-07-11 2014-03-04 Akzo Nobel N.V. Process for trea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residual catalyst
US9683075B2 (en) * 2008-07-31 2017-06-20 Purac Biochem B.V.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olyesters
CN102634001B (zh) 2012-05-03 2014-04-16 中山大学 一种通过封端提高生物降解聚酯耐水解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393A (zh) * 1998-04-01 2001-06-13 卡吉尔公司 含乳酸残余物的聚合物组合物,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81082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普拉克生化公司 制造稳定的聚丙交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2762A1 (en) 2015-02-04
US9663616B2 (en) 2017-05-30
CN113980251A (zh) 2022-01-28
US20160159977A1 (en) 2016-06-09
EP3027670B1 (en) 2021-03-31
WO2015014502A1 (en) 2015-02-05
JP6346950B2 (ja) 2018-06-20
ES2873370T3 (es) 2021-11-03
EP3027670A1 (en) 2016-06-08
TW201527352A (zh) 2015-07-16
CN105764953A (zh) 2016-07-13
JP2016531175A (ja)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4510B2 (ja) ポリ(2-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ン酸)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EP2583990B2 (en) Outstandingly heat resistant polylactide resin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90036600A1 (en)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TWI632170B (zh) 製造聚(2-羥基烷酸)之方法及可藉此方法而得之聚(2-羥基烷酸)
EP2992029B1 (en) Method to manufacture pla using a new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WO2008131785A2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biodegradable polymers
EP4378976A1 (en) Highly branched polylactide resi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CA3103348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actide and polylactide mixture
KR20080048050A (ko) 신규한 폴리락트산 제조 방법
Loviat LLLLGGG GGGGGGG GGG LLL GGGG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