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931B -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 Google Patents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9931B
TWI629931B TW104126344A TW104126344A TWI629931B TW I629931 B TWI629931 B TW I629931B TW 104126344 A TW104126344 A TW 104126344A TW 104126344 A TW104126344 A TW 104126344A TW I629931 B TWI629931 B TW I6299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utton
main sleeve
crown
ven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6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8966A (zh
Inventor
茲齊斯羅 伊窩內勾
Original Assignee
波蘭商伊窩內勾電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波蘭商伊窩內勾電子公司 filed Critical 波蘭商伊窩內勾電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8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931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用以注入或排出液體之流洩裝置包含長形本體及封閉套筒,後者係與前者共軸並沿軸向安裝於主套筒上。主套筒可相對於封閉套筒及本體而滑動,其遠離本體之一側包含出口端,其朝向本體之一側則包含一面向液體入口之入口端。主套筒入口端側之側邊表面具有至少一個(較佳者為至少兩個)流出開口。一用以開啟及阻斷液體從該裝置流出之元件則位於該裝置之流出端。此元件係一安裝於主套筒出口端側且不可轉動之按鈕,且主套筒與封閉套筒之間配置有滾動膜片及該按鈕之螺旋彈簧。對按鈕施以軸向壓力即可使其軸向位移,並將該裝置移置於暢流位置。

Description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用以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詳言之則為一種用以注入或清空液體之裝置,該裝置設有閥門,俾以手動方式(尤指以單手操作之方式)從末端設有撓性管或軟管之設備中引出液流,特別是用於施配容器(包括儲存容器)中之液體、將液體注入所述容器,及/或清空所述容器中之液體,尤其是以撓性管或軟管達成上述目的者,該裝置之閥門可以符合人體工學之方式移至開啟位置,若有需要尚可輕易鎖固於暢流位置,並以單手解除鎖固,進而將閥門移至關閉位置。
設有閥門以便自大型容器或供應設備(例如供水設備)施配水或其他不同液體之手動裝置乃習知技藝,該種裝置係安裝於撓性管(大多為撓性軟管)之一端,而管之另一端則連接至已清空之容器或所述設備。
此種使液體流入之手動裝置已廣泛應用於諸如園藝領域中之植物灌溉,且一般而言均設有一握把,該握把之一側設有用以供應液體之孔口或連接件,另一側則設有施配噴嘴,此外另設有類似槍枝扳機之液流啟閉按鈕。此種手槍型裝置大多設有可以扳機按鈕開啟之閥門,當使用者以手按壓扳機按鈕時,該施配閥門便隨之開啟。然而,若欲將閥門鎖固於開啟位置或解除鎖固,均須以另一手操作。此外,上述構造之製造程序複雜,且通常尺寸偏大。
Dramm Corporation之One Touch Shower & Stream型裝置係一較易以單手操作之已知解決方案,其係用於連接至一撓性管,且設有一滑閥及一可調式噴嘴。若欲啟、閉該滑閥或調整其開啟程度,僅需將拇指置於裝置之塑 膠外殼上側,並以該拇指移動一操作滑件即可,其中該外殼之形式係一可舒適握持之握把。由於使用者須以拇指執行兩種動作(第一動作為前推,亦即將該滑件朝遠離操作者之方向推動,第二動作則為拉回,亦即將該滑件朝操作者之方向拉動),此裝置之單手操作方式仍有其缺點。雖然拇指沿拉回方向施力係一十分自然且可輕易完成之動作,但朝相反方向推動該滑件則不盡符合人體工學,且必須更為專注及施加較大之力量。Gardena Company曾推出類似之裝置,其中液流之啟、閉方式端賴拇指朝正確方向撥動一桿件。
EP0803235則揭示一種用於尿路造口袋之單件式閥門,其製造程序簡單,且易於單手操作,該閥門係以天然橡膠或撓性塑膠製成,且係由一實質平坦之底部組成,該底部係黏附於一尿路造口袋之壁面,且具有一液體入口、一出口噴嘴,及一與周緣保持距離之凸壁,其中該底部具有一可彈性變形之蓋體,該蓋體係以卡合方式固定於該凸壁,且其內側設有一突出部分,較佳者,該突出部分係垂直於該底部,且構成一按鈕,並於其面向該底部之一側設有置中之突耳,該突耳係朝該液體入口突伸並緊密封閉該入口。該蓋體之突出部分可朝該底部推動,以使該突耳脫離該液體入口,並藉此開啟該液體入口,使液體得以經由該施配噴嘴流出。若再度按壓該按鈕,即可令該彈性蓋體之突耳緊密封閉該底部之入口。此種用於尿路造口袋之閥門可以單指操作,但因並非可供獨立使用之裝置,故必須安裝於袋壁才能發揮作用。
第201091743號中國實用新型則揭示一種用以將液體從醫療用引流袋中引出之閥門,該閥門之一端設有一液體入口,另一端設有一液體出口,閥體中段則配置有一橫向管,該橫向管係嵌入閥體內,且其剖面之橫向延伸方式使該橫向管之內部空間既與該入口及出口形成流體連通,又可容納一滑動柱塞,該滑動柱塞之尺寸與該剖面之形狀相配。此滑動柱塞具有一根據該閥門入口及出口而成形之圓形溝槽,其中當使用者按壓該柱塞,使其朝一端移動時, 該滑動圓形溝槽便在該閥門入口與出口之間開啟一流體連接通道,而當該柱塞沿第二方向滑動時,該入口與出口間之連接通道亦隨之封閉。該閥門可單手操作,亦即以食指及中指加以握持,並利用拇指滑動該滑動柱塞,俾沿適當之相反方向啟、閉該閥門,但該閥門無法鎖固於開啟位置。
本發明之任務及目的如下。
現有填充裝置(特別是設有閥門以便清空容器或注入/清空液體者,其可為自律裝置)之結構需要進一步改良,以確保其適用於各種需使液體流入/流出之場合、施配液體之場合、填充及清空各種容器之場合,或從集中包裝或末端設有撓性管(較佳者為軟管)之設備進料至較小容器之場合。或許亦可使該等裝置符合人體工學,俾便輕易以單手操作。
為達成上述任務,本發明提供一種如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具有閥門型結構且用於填充或清空之裝置,其中液流之啟、閉均可透過單指朝單一方向移動而完成(該方向係指以拇指推動一按鈕之方向),且其中該裝置尚可視需要而鎖固在暢流位置及斷流位置,並透過同方向之相同動作解除鎖固,完全不需額外之動作或操作。
本發明之流洩裝置在操作上非常符合人體工學,因為僅需簡單推動即可開啟該裝置之閥門並開啟液流,且一旦將壓力移除即可阻斷液流。在一可供選用之版本中,該裝置可鎖固於開啟位置,且僅需以拇指再次按壓按鈕即可解除鎖固並阻斷液流,其操作方式與原子筆類似,所需動作十分自然且不費力,即使手部活動力有限之人士(包括殘障人士)亦可輕易完成操作。
根據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解決方案可確保唯有在使用者按壓按鈕時才會開啟該填充用流洩裝置,亦即開啟液流,尤指開啟其閥門;一旦將按鈕釋放,該裝置便回復至關閉位置,或者,在一可供選用之第二實施例中, 再次按壓按鈕即可解除暢流位置之鎖固(亦即解除已下壓按鈕之鎖固),使該裝置縮回並鎖固於關閉位置。
本發明可用於施配液體,且操作容易。本發明用以注入或排出液體之閥門型流洩裝置之施配準確度甚至可以個別小液滴計算。僅需對按鈕元件施以些微軸向壓力(亦即加以推動,較佳者係以拇指施力),即可使該裝置重新進入暢流位置,其中軸向係指從該裝置之出口朝液體入口之方向,且待施配液體之進給裝置(較佳者係一液體供應短管)即連接至該液體入口;在一可供選用之實施例中,使按鈕元件朝該入口方向產生軸向位移之同一軸向按壓動作,亦可將該裝置鎖固及定位於開啟位置,若再次沿著朝向該入口之同一軸向按壓按鈕元件則可將鎖固機構釋放,使該裝置自動返回斷流位置。
本發明之裝置係以低供給壓力運作,尤其是以水管供應網路之典型壓力或更低之壓力運作。
除可用作標準之軟管施配噴嘴,本發明之裝置特別適合使液體流入自立袋(Doypack)型之包裝以進行填充,及施配此種包裝內之液體。此外,可於該裝置之出口端設置一帶有螺紋、插旋機構或類似機構之施配噴嘴,以便連附額外之配件或施配噴嘴。
再者,所述按鈕可設有溝槽或其他切口或突起物,俾便以手滑動。較佳者,該等溝槽、切口或突起物係橫向配置,且該按鈕之至少一個表面係呈傾斜狀,較佳者係相對於一移位方向而傾斜或與之垂直,其中該移位方向係指為啟、閉該裝置內之液流而推動該按鈕之方向。
無論在暢流或斷流狀態,或已鎖固在暢流或斷流位置,本發明之裝置均可確保連接處之絕佳防漏緊密性,且操作可靠度高。
本發明裝置之緊密性優於習知用以注入及施配液體之流洩裝置,因為後者之釋放機構多為一採用槓桿機構原理(亦即執行轉動-傾斜動作) 之液流開啟裝置,但此種機構不易密封;本發明裝置之釋放機構則採用滑動(往復移動)之原理,而此種結構較易有效密封。
本發明用以注入或排出液體之流洩裝置包含:一長形本體,其較佳者為圓柱形,且其一端之末端係一可供一進給短管使用之尖端,該尖端形成該液體之入口且界定該裝置之入口端;一封閉套筒,其與該裝置本體共軸配置,且係由一主套筒沿軸向加以支撐,因而包圍該主套筒並與該主套筒保持間隙,其中該主套筒可相對於該封閉套筒及該裝置本體而滑動,且其遠離該裝置本體之一側包含一出口端,其朝向該裝置本體之一側則包含一面向該液體入口之入口端,其中該主套筒在其入口端所在之一側之側邊表面具有至少一個(較佳者為至少兩個)流出開口,且該主套筒之該側邊表面環設一圓周向溝槽,該圓周向溝槽具有一氣密墊圈,此外,一用以開啟及阻斷該液體從該裝置流出之元件係位於該裝置之出口排出端。
根據本發明,該裝置之特徵在於:該用以開啟液流之元件係採用一按鈕之形式,且位於該主套筒之出口端側,該按鈕係以不可轉動之方式安裝於該主套筒上,且該主套筒與該封閉套筒之間配置有一密封件(其較佳者係採用一滾動膜片之形式)及該按鈕之一螺旋彈簧,其中將該裝置移置於一暢流位置之方式係對該按鈕元件施加壓力,其中該壓力係沿軸向施加,亦即從該出口側朝向該裝置之入口,致使該按鈕元件連同該主套筒產生朝向該入口之軸向位移,並移至一可使該等流出開口滑至該封閉套筒及該氣密墊圈外之位置,其中一旦移除施予該按鈕元件之壓力,該主套筒便在該按鈕彈簧之作用下,返回該封閉套筒內一可由該氣密墊圈密封之位置,該主套筒及該裝置之整體也因此自動返回一斷流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位於該封閉套筒或該裝置本體表面之一導引突起物可與一導引溝槽(其較佳者係安置於該按鈕之內側表面)合 作,以免該按鈕相對於一結構單元而轉動,其中該結構單元係由該裝置本體、該封閉套筒及該滾動膜片構成。
此外,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設有一可將該裝置鎖固於該暢流位置(亦即使該液體得以從該入口流向該裝置之出口)之鎖固機構,其中該鎖固機構係採用一具有一插栓單元及一插口單元之插栓-插口連結機構之形式,該等單元分別設有鎖固突起物或齒狀結構,該等鎖固突起物或齒狀結構之形狀係經調適以便彼此合作,且該等鎖固突起物或齒狀結構係分別配置於各該單元上,其中該插口單元包括一具有齒狀結構之冠部,該插栓單元則包含鎖固凸片或突起物,該等鎖固凸片或突起物形成該單元之結構元件或輔助元件。或者,該鎖固機構係採用一凸輪-滑件連結機構之形式,該凸輪-滑件連結機構設有一導引凸輪元件及一受導引元件,其中該導引凸輪元件係採用一凹口或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之形式,該受導引元件則採用一滑件或一彈性元件之形式,該滑件及該彈性元件之形狀係經調適以便與該導引元件合作。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採用一插栓-插口連結機構形式之鎖固機構,包括一具有鎖固突起物之插栓單元,且該鎖固突起物之形式為一或多個選自下列群組之結構元件:一閂鎖套筒之複數個閂鎖突起物、一閂鎖套筒之一閂鎖突起物、該按鈕之複數個齒狀突起物或齒狀凸緣,或該主套筒之推動元件突起物或齒狀凸緣,此外,為與所述插栓單元合作,該插口單元具有齒狀部分或齒狀結構,其中該插口單元包括一設有突起物之冠部,該等突起物之形式為冠部齒狀結構或該冠部之齒狀部分,該等冠部齒狀結構或齒狀部分係經調適以便合作,且該等冠部齒狀結構或齒狀部分之形狀及尺寸亦經調適,以便分別與作為該插栓單元輔助元件之該等閂鎖突起物、該等齒狀突起物或推動元件之突起物形成鎖固接合,較佳者,該等輔助元件係採用輔助齒狀突起物之形 式,且係配置於該按鈕元件之內側表面,或者,該等輔助元件係採用推動元件輔助突起物之形式,且係配置於該主套筒上。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替選實施例中,該採用一凸輪-滑件連結機構形式之鎖固機構包含:一導引元件,其係採用一凸輪之形式,該凸輪係製成一凸輪凹口或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例如一形成於該按鈕元件內側表面之溝槽,或一具有特定形狀(較佳者為心臟線形)之溝槽,其中後者係形成於一安裝於該裝置本體內之套筒上,此外,該機構包含一可與所述溝槽合作之受導引元件,亦即一滑件,其形式為一配置於該裝置本體內之套筒之一滑件、該主套筒之一滑件或一彈性元件,或該導引突起物,其中,該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最好包括一用以形成該導引溝槽之部分。
在本發明之又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裝置包含一安置於該按鈕內側表面之導引溝槽,且該導引突起物可與該導引溝槽合作。該導引突起物係安置於該裝置本體之外側表面或一連接至該裝置本體之元件之外側表面,且該導引突起物之寬度小於該導引溝槽之寬度。較佳者,該按鈕圓柱形部分之內側圓周與該導引突起物寬度之比值大於40,若大於120則更佳。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照明元件(較佳者為一發光二極體(LED))係設於該主套筒入口端朝向該裝置入口之一側並連接至一供電電池,該裝置本體內另放置有一具有一推動元件之彈性接點,當使用者朝該入口方向按壓該按鈕以開啟該裝置之入口與該主套筒之出口間之液流時,該主套筒便滑動至該封閉套筒外,而該推動元件則對一推動元件彈簧施加一朝向該入口之偏壓,因而將該彈簧接點推抵於該電池以形成通路,致使該LED發光,其中光束係由該液體之出流傳導,並照亮該液體流向之處。
1‧‧‧主套筒
1a‧‧‧流出開口
1b‧‧‧封閉元件
2‧‧‧按鈕元件
3‧‧‧滾動膜片
4‧‧‧封閉套筒
4a‧‧‧掣子
5、30、50‧‧‧彈簧
6‧‧‧氣密墊圈
9‧‧‧長形本體
15‧‧‧導引溝槽
16‧‧‧導引突起物
17‧‧‧壓力軸套
28‧‧‧冠部
28a‧‧‧開縫
31‧‧‧閂鎖套筒
32‧‧‧掣子
33‧‧‧內側斜齒狀突起物
38‧‧‧扣環
47‧‧‧冠部
47a‧‧‧齒狀結構
48‧‧‧閂鎖套筒(環形元件)
48a‧‧‧掣子(鎖固突起物、閂鎖突起物)
51‧‧‧冠部固定螺紋
53‧‧‧推動元件(齒狀凸緣)
56‧‧‧定位銷
67‧‧‧套筒
67a‧‧‧滑件
67b‧‧‧窗口
70‧‧‧彈簧
74‧‧‧氣密墊圈
75‧‧‧心臟線形溝槽
77‧‧‧連接管
78‧‧‧撓性進給軟管
97‧‧‧鎖固套筒
97a‧‧‧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
97b‧‧‧凹口
98‧‧‧彈性元件(閂元件)
98b‧‧‧凸部
127‧‧‧滑件
128‧‧‧套筒
128a‧‧‧心臟線形溝槽
129‧‧‧突起物
130‧‧‧夾緊螺帽
131‧‧‧彈性進給軟管
148‧‧‧LED
149‧‧‧電源電池
151‧‧‧氣密墊圈
152‧‧‧彈性接點
153‧‧‧推動元件
154‧‧‧繫桿
155‧‧‧推動元件彈簧
[第一a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一b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二a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二b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於按壓按鈕元件時,處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二c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於按壓按鈕元件後放開,藉由鎖固機構維持在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二d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細部示意圖。
[第二e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鎖固機構使用時之細部示意圖。
[第三a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三b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四a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四b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四c圖]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四d圖]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四e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及第五實施例中一凸輪-滑件鎖固總成之細部示意圖(一)。
[第四f圖]係為本發明第四及第五實施例中一凸輪-滑件鎖固總成之細部示意圖(二)。
[第五a圖]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五b圖]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六a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六b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六c圖]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中一凸輪-滑件鎖固總成之細部示意圖。
[第七a圖]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於斷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七b圖]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於暢流位置之軸向剖面圖。
第一a圖至第七b圖依序繪示本發明之多個較佳實施例,圖中類似或相同之構件均以相同之參考標號標示。
如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根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閥門型流洩裝置包含一長形本體9,其較佳者為圓柱形,且其一端之末端係一形成連接口、短管或類似構造之尖端,另一端則設有一封閉套筒4,其延伸進入長形本體9,且係固定安裝於長形本體9中,該封閉套筒4內另配置有一主套筒1,其中該主套筒1可相對於該封閉套筒4及該長形本體9而滑動。該主套筒1具有一出口端及一入口端,該入口端係面向液體入口,並由一封閉元件1b加以封閉,其中,該主套筒1入口端之側邊表面設有至少一個(較佳者為至少兩個)位於長形本體9內,且面向該液體入口之流出開口1a,且該(等)流出開口1a旁、靠近該入口端之一側另設有一圓周向溝槽,其係配置於主套筒1之側邊表面,且設有一氣密墊圈6。主套筒1與封閉套筒4之間配置有一密封件(其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係採密封膜片之形式,較佳者為一滾動膜片3之形式)及一按鈕元件2之彈簧5,該彈簧5較佳為螺旋彈簧,該密封件於下述實施例係採用滾動膜片3。滾動膜片3之一側係安裝於封閉套筒4之凹口內,並以一壓力軸套17固定以免掉落,滾動膜片3之另一(相反)側則係安裝於一形成於主套筒1上之溝槽中。壓力軸套17對滾動膜片3施以偏壓以確保密封之嚴密性。按鈕元件2係以不可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之第二端側(亦即主套筒1之出口端),藉以開啟及阻斷從該裝置流出之液流,該按鈕元件2係採用中空按鈕之形式,如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 為防止按鈕元件2相對於由該長形本體9、該封閉套筒4及該滾動膜片3所構成之結構單元而轉動,封閉套筒4之側邊表面及按鈕元件2之內側表面分別配置有可相互合作之導引突起物16及導引溝槽15。為避免滾動膜片3產生扭轉,主套筒1亦不可相對於封閉套筒4而轉動。
根據本發明裝置之設計,若欲開啟從入口至出口之液流,僅需按壓按鈕元件2,使其朝入口移動即可,其中按鈕元件2係以不可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此一按壓動作將使主套筒1沿同一方向移動,直到其流出開口1a(可為一或多個)從封閉套筒4內滑出,並脫離由氣密墊圈6及滾動膜片3密封之位置為止,從而開啟長形本體9與主套筒1間之流體流通通道,並因此開啟該流洩裝置之液體入口與出口之間(亦即該裝置之入口端與出口端之間)之流通通道。施予按鈕元件2之壓力一旦移除,液流便在按鈕元件2之彈簧5以及液體自身壓力之作用下自動關閉。主套筒1上之氣密墊圈6可將主套筒1定位於一停止位置;在此位置時,氣密墊圈6(較佳者為O形環)係位於封閉套筒4內(亦即封閉套筒4之軸向孔洞中),且位於封閉套筒4之一端(此端具有圓錐形之內部端面),其中氣密墊圈6係抵靠於封閉套筒4之該圓錐形部分以形成密封。
第二a圖、第二b圖及第二c圖繪示本發明使液體流入或排出(流出)之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中與第一a圖、第一b圖類似或相同之結構元件均使用相同之參考標號。本實施例中之裝置之結構元件無論在結構、功能或位置上均與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之實施例類似,亦即包含:長形本體9、具有彈簧5之按鈕元件2、封閉套筒4、氣密墊圈6、具有流出開口1a及封閉元件1b之主套筒1,以及採用滾動膜片3形式之密封件。
此外,本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可將主套筒1鎖固於暢流位置。主套筒1可由一屬於插栓-插口型連結機構之鎖固機構鎖固於暢流位置,亦即按鈕元件2沿軸向(朝液體入口方向)推入後,主套筒1所在之位置(與第一a圖、 第一b圖所示者類似)。在本實施例中,該鎖固機構包括一冠部28,此冠部形成一設有斜齒之插口單元,且係由一扣環38以可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之某一節(其位於由按鈕元件2之一實質圓柱型內壁所限制之內部空間內),其中該冠部28可與一具有閂鎖突起物之閂鎖套筒31合作(此閂鎖套筒為該鎖固機構之插栓單元之一部分),該閂鎖突起物係作為一掣子32,且封閉套筒4即位於閂鎖套筒31中。在本發明之一變化例中,閂鎖套筒31及封閉套筒4可形成單一元件或相互整合為一體。冠部28之斜齒係採用兩個並排且彼此相連之齒狀結構之形式,其一寬一窄,共同形成冠部28之單一齒部。在暢流位置時,冠部28可與掣子32(其為閂鎖套筒31之一部分)合作,藉以將主套筒1保持在定位,使流出開口1a位於封閉套筒4之外,以利液體在該流洩裝置之入口與出口之間自由流動。閂鎖套筒31係位於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與按鈕元件2之間,並從外側包圍封閉套筒4其配置於閂鎖套筒31內之一端,封閉套筒4之第二端則位於長形本體9內,且係從閂鎖套筒31之內側表面向內突伸,其面向封閉套筒4之一端具有一倒角末端,此倒角之角度接近冠部28斜齒之傾斜角度,其中冠部28設有寬窄不一之齒狀結構。
按鈕元件2係卡合於主套筒1上,且兩者間形成些微間隙,使按鈕元件2可在有限範圍內相對於主套筒1而滑動,並在極有限之範圍內相對於主套筒1而轉動。
按鈕元件2另設有內側斜齒狀突起物33,該等斜齒狀突起物係朝向主套筒1之軸向,且為該鎖固機構之插栓單元之輔助構件。
一附加之彈簧30可使按鈕元件2遠離冠部28,並到達一不受任何壓力之自由位置。
搭配參閱第二d圖及第二e圖所示,使用者推動按鈕元件2時,斜齒狀突起物33即推動冠部28之斜齒(亦即其齒部),使冠部28產生軸向位移, 而掣子32亦隨之從開縫28a中移出,進而轉動冠部28,直到開縫28a之側壁抵靠於斜齒狀突起物33之側邊為止。一旦移除施予按鈕元件2之壓力,彈簧30便推動該按鈕,使其遠離冠部28,而斜齒狀突起物33也因此被移開,使冠部28得以繼續轉動,直到掣子32抵靠於冠部28下一個齒狀結構之側邊,並藉此將冠部28鎖固於該位置為止。
若再次按壓按鈕元件2,斜齒狀突起物33將推動冠部28之斜齒(亦即該冠部之齒部),使冠部28產生軸向位移,從而使冠部28之斜齒脫離閂鎖套筒31之掣子32,同時將冠部28轉動某一角度,以免上述元件返回先前位置,其中該角度在實作時係一對應於圓周比(詳言之則為冠部28較窄齒部之寬度與冠部28圓周之比)之角度。冠部28也將因此脫離鎖固位置。冠部28轉動一次之角度介於1度與45度之間,較佳者係介於2度與15度之間,若介於3度與9度之間則更佳,端視連結處之傾斜接合表面之尺寸及傾角而定。
一旦從鎖固位置釋放,主套筒1便在彈簧5及液體壓力之作用下,朝出口方向(亦即第二b圖之左側)復位,進而將流出開口1a封閉在封閉套筒4內。第二d圖為冠部28之細部結構圖,第二e圖則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施例中鎖固機構之工作原理,並依序顯示下列工作位置1-4:位置1-在此位置時,斜齒狀突起物33係與冠部28保持距離,且掣子32係位於該冠部之開縫28a中。
位置2-在此位置時,斜齒狀突起物33將推動冠部28之較窄斜齒,使冠部28朝封閉套筒4移動,而掣子32則仍位於冠部28之該開縫中,以防止冠部28轉動。該開縫之寬度不小於掣子32之寬度,且該開縫可將相鄰之模組隔開,其中各模組均由冠部28之一較寬齒狀結構及一較窄齒狀結構組成,上述齒狀結構形成冠部28之齒部。掣子32將於最後一刻移至冠部28外,而隨著斜齒狀 突起物33移動而產生之分力,則將作用於冠部28之較窄斜齒上,因而轉動冠部28,直到該開槽之較長側邊抵靠於斜齒狀突起物33之一垂直部分為止。
位置3-將施予按鈕元件2之壓力移除後,冠部28之較寬斜齒便與掣子32之傾斜部分接合,從而產生之分力將使冠部28轉動,直到冠部28抵靠於掣子32之側邊部分並被固持在此位置為止,此時,主套筒1亦被止擋於同一位置。此位置即為暢流位置。
位置4-再次按壓按鈕元件2時,按鈕元件2之斜齒狀突起物33將被推向冠部28之較寬斜齒,導致冠部28朝封閉套筒4移動,其中掣子32之側邊仍將鎖固冠部28以防止其轉動。掣子32將於最後一刻移至冠部28外(亦即冠部28將位於掣子32外),而隨著斜齒狀突起物33移動而產生之分力,則將作用於冠部28之較寬斜齒上,因而轉動冠部28,直到冠部28較窄斜齒之側邊表面抵靠於斜齒狀突起物33之前述垂直部分為止。一旦移除施予按鈕元件2之壓力,冠部28之較窄斜齒將撞擊掣子32之傾斜部分,從而產生之分力將轉動冠部28,直到其抵靠於掣子32之側邊部分為止,致使掣子32進入冠部28之開縫28a,而冠部28則可自由滑動,換言之,冠部28將可返回使氣密墊圈6抵靠於封閉套筒4(亦即抵靠於封閉套筒4內側表面)之位置。此位置即為斷流位置。
第二e圖所標示之分度模組MP,代表冠部28兩組相鄰齒狀結構之間距,其中該等齒狀結構形成冠部28之齒部。
以滾動膜片3作為主套筒1與封閉套筒4間之密封件既可提供可靠之密封效果,防止該流洩裝置內之液體流出,又不會在該兩套筒相對滑動時產生過大之運動阻力,因此,操作者無須花費過多力氣即可輕易以單手啟、閉液流。
在參照第二a圖至第2e圖所說明之實施例之一變化例中,按鈕元件2係以可滑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上,且其側壁類似一圓柱,圓柱內側則附 有齒狀凸緣,抑或該齒狀凸緣係與該按鈕一體成型。該齒狀凸緣設有三角形之齒狀突起物,該等齒狀突起物之傾角介於30°與60°之間,較佳者為45°。至於冠部28則以兼可滑動及轉動之方式配置於主套筒1上,並形成前述連結機構之插口單元,同時具有沿空間分布之三角形突起物,該等三角形突起物形成齒狀結構,且其輪廓係與該齒狀凸緣突起物之形狀相匹配,其中該齒狀凸緣上之齒狀突起物之齒距等於冠部28之突起物分布模組MP或為其整數倍。冠部28之突起物(詳見第二d圖之實施例)係由複數個區段構成,其中各區段均具有一三角形凹口(其寬度約為模組MP(齒距)之1/2)及第二三角形凹口(其寬度約為模組MP(齒距)之1/3)。相鄰兩區段之間則設有一寬度約為MP(齒距)1/6之開縫。冠部28可與閂鎖套筒31之閂鎖突起物(即該掣子32)接合,因此,每次按壓按鈕元件2將交替產生以下效果:將主套筒1阻擋於一偏置位置(亦即暢流位置),抑或釋放主套筒1,使其可移位至原本之斷流位置。按鈕元件2之齒狀凸緣之齒狀突起物33搭配冠部28及掣子32之後續動作如第二e圖所示,可參照前文之說明。就本發明之此一變化例而言,第二e圖係分別繪示:
1.停止位置。
2.齒狀突起物33將該冠部移至一特定位置點,致使掣子32從開縫28a中滑出;此時,力之分布將使該冠部轉動,直到其抵靠於掣子32之側邊為止。
3.釋放該按鈕後,該冠部將抵靠於掣子32,並沿著掣子32滑動,直到其於凹口內之位置達到平衡為止。
4.再次按壓該按鈕時,齒狀突起物33便將該冠部移至一特定位置點,致使掣子32從寬度約為MP齒距1/2之三角形凹口中滑出;此時,力之分布將使該冠部轉動,直到其抵靠於齒狀突起物33之側邊為止。一旦移除施予該按鈕之壓力,該冠部將進一步轉動,轉動幅度約為MP齒距之1/6,直到掣子32到 達與該冠部開縫相對之位置為止,如此一來,該冠部便可自由移動,直到被主套筒1之氣密墊圈6止擋並貼靠於封閉套筒4為止。
在後續之每個按壓及釋放循環中,該冠部之轉動角度均對應於模組MP(齒距)之約1/2。
掣子32之寬度係小於冠部28開縫28a之寬度,以利掣子32自由滑動。
齒狀突起物33之高度則大於掣子32高度,與該冠部之較寬齒狀結構之凹口深度之和。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如第三a圖、三b圖所示,其中與第一a圖、一b圖及第二a圖至二e圖所示實施例類似或相同之所有結構元件均使用相同之參考標號。相較於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之實施例,本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另設有一鎖固機構,其中該流洩裝置與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者類似之處在於均包含長形本體9。較佳者,該長形本體9為圓柱形,其一端之末端設有一圓錐形漸縮部分,且此一尖端係採用連接口、短管等形式,以便連接彈性軟管,並形成一液體入口。此液體入口內配置有彈簧50。本實施例中之鎖固機構最好包含一具有冠部47之套筒,且該冠部47具有該鎖固機構之齒狀結構47a,其中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及該等齒狀結構47a共同形成該鎖固機構之插口單元部分,此插口單元部分之結構類似於第二d圖所示之冠部28。冠部47可與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合作,其中該推動元件53係位於主套筒1上,且該等突起物構成該鎖固機構插栓單元之輔助結構元件。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推動元件53係採用齒狀凸緣53之形式。至於在另一側,封閉套筒4係插入並固定於長形本體9中,例如以壓入配合或螺紋連接之方式固定,且該封閉套筒4係安裝於主套筒1上,包圍主套筒1,並與主套筒1保持間隙,其中主套筒1可相對於封閉套筒4及長形本體9而滑動。主套筒1具有一出口端及一入口端,前者即為該流洩裝置之 出口,而後者則由封閉元件1b加以封閉,且面向液體入口(亦即朝向液體供應源),其中主套筒1鄰近其入口端之側邊表面設有至少一個(較佳者為至少兩個)面向長形本體9及液體入口之流出開口1a,且該(等)流出開口1a旁、靠近主套筒1入口端之一側另設有一圓周向溝槽,其位於主套筒1之側邊表面且設有氣密墊圈6。此外,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其為該鎖固機構之構件)係設於主套筒1之入口端(其面向液體入口),並形成連結機構之插栓單元;較佳者,該等突起物為三角形,且其傾角為30至60度,較佳者為約45度。
在該鎖固機構中,該具有冠部47之套管係以兼可滑動及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之入口端側,且具有冠部齒及一冠部固定螺紋51,該螺紋可防止該具有冠部47之套管從主套筒1滑出。該具有冠部47之套管與其結構元件(尤指其冠部齒)形成該連結機構之插口單元,其中該具有冠部47之套管之輪廓係經過設計,俾便與閂鎖套筒48之掣子48a合作,或在環形元件48之變化例中,與鎖固突起物48a合作,其中具有掣子48a之閂鎖套筒48及變化例中具有鎖固突起物之環形元件48均為該鎖固機構插栓單元之結構元件,至於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則形成該鎖固機構插栓單元之輔助元件。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冠部結構與第二d圖所示者(即第二a圖、第二b圖所示實施例之冠部28)大致類似,因此,第二e圖中之流程圖同樣適用於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閂鎖套筒48係安裝於長形本體9內,其一側係由長形本體9內側表面上之一肩部表面加以鎖固,另一側則由封閉套筒4加以鎖固,以免產生滑動。
該鎖固機構尚包含一定位銷56,其可決定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及閂鎖套筒48之鎖固突起物48a,此兩者相對於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齒狀結構47a之正確角位置。
一如前述,在主套筒1與封閉套筒4之間配置有一密封件及按鈕元件2之彈簧5;該密封件係採用密封膜片3之形式,較佳者則為一滾動膜片3。在 一較佳實施例中係採用滾動膜片3,滾動膜片3之一側係以壓入配合之方式卡入封閉套筒4之凹口內,其相反側則以壓入配合之方式卡入一形成於主套筒1之溝槽中。按鈕元件2係以不可位移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之出口端側(如第三a圖、第三b圖所示)。
本發明此一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係以以下方式運作:若欲開啟從入口至出口之液流,須按壓按鈕元件2,使其沿軸向朝入口移動,其中該按鈕係以不可位移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此按壓動作將使主套筒1沿同一方向移動,直到其流出開口1a(可為一或多個)從原本由氣密墊圈6及滾動膜片3密封之位置滑動至封閉套筒4外為止,因而開啟長形本體9內部空間與主套筒1內部開口間之流體流通通道,亦即開啟液體入口與該流洩裝置之出口間之流體流通通道。主套筒1也被鎖固於此暢流位置,因為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其係以兼可滑動及轉動之方式安裝於主套筒1上)已被推動元件53之三角形突起物推至一遠離封閉套筒4之位置,故可與閂鎖套筒48之閂鎖突起物48a合作,或在變化例中與環形元件48之鎖固突起物合作,進而將該主套筒維持在該位置,以利液體在入口與出口之間自由流動。若再次按壓按鈕元件2,推動元件53之斜面將對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齒狀結構47a之斜面施加壓力,致使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先以滑動方式遠離閂鎖套筒48之閂鎖突起物48a,繼而轉動某一角度,該角度約對應於或等於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齒狀結構47a之MP齒距之一半,其中該分度模組MP係兩相鄰齒狀結構47a之距離,類似第二e圖中針對冠部28所說明者。
根據該鎖固機構之運作方式,一旦移除施予按鈕元件2之壓力,主套筒1便透過一位於其入口端之固定元件(較佳者為螺紋51)拉動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使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返回停止位置(致使封閉套筒4封閉流出開口1a),且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較短斜面使該套筒可略微轉動,轉動幅度 約為上述齒距之1/2,以利閂鎖套筒48之掣子或閂鎖突起物48a與該具有冠部47之套筒之齒狀結構47a之開縫接合。彈簧5將透過按鈕元件2推壓主套筒1,使主套筒1朝出口(亦即第三b圖之左側)移動,從而將流出開口1a封閉在封閉套筒4中。上述移動於氣密墊圈6抵靠於封閉套筒4之後停止。抵靠於封閉套筒4之氣密墊圈6可密封流出開口1a並阻斷液流。
第四a圖、第四b圖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該流洩裝置採用緊密之元件配置方式,且適合以低壓(低於1巴)操作,尤其適合可棄式應用或短期使用,特別是須壓低價格之情況。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元件2係以不可位移之方式連接(扣合)至主套筒1,主套筒1之入口端係由封閉元件1b加以封閉,且位於封閉套筒4內,並與封閉套筒4保持間隙。氣密墊圈6係抵靠於封閉套筒4之內側圓錐形表面,因而關閉通過流出開口1a之液流,同時防止該主套筒沿相反方向移動(亦即遠離流洩裝置之長形主體9)。封閉套筒4係以壓入配合之方式安裝於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內,該流洩裝置長形本體之另一氣密墊圈74可防止洩漏,並使封閉套筒4無法在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內移動。撓性進給軟管78係壓合於連接管77,而該連接管77則螺固於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中。將撓性軟管78壓抵於長形本體9之壁面即可將整個組體密封。
參閱第四a圖、第四b圖及第四e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亦設有一可將該流洩裝置鎖固於暢流位置之鎖固機構,但在本實施例中,該鎖固機構係採用凸輪-滑件連結機構之形式,此機構包括一可作為導引凸輪機構之凹口以便鎖固主套筒1之位置。較佳者,該機構之形式係一具有心臟線形溝槽75之心臟線形凸輪,其中心臟線形溝槽75之部分功能係作為如前述實施例5(如第一a圖及第一b圖)之導引溝槽15,故該心臟線形溝槽75包含一構成導引溝槽15(如第四e圖所示之導引溝槽15)之部分。將該流洩裝置鎖固於暢流位置之功能係透過一凹口(其較佳者係採用上述心臟線形溝槽75之形式)實現。在本實施 例中,該鎖固用之凹口(較佳者為心臟線形溝槽75)係配置於按鈕元件2之內側圓柱形表面上,且可與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外側表面上之導引突起物16合作。在一最簡易之變化例中,導引突起物16係沿心臟線形溝槽75之某一段落15移動,因而交替產生以下效果:將按鈕元件2及相關聯之主套筒1鎖固於暢流位置,亦即使主套筒1之流出開口1a突出於封閉套筒4外;抑或將主套筒1從鎖固狀態釋放,以利主套筒1返回斷流位置,並使氣密墊圈6抵靠於封閉套筒4之內側圓錐形表面。此一結構可能使滾動膜片3產生吾人所不樂見之扭曲(其最大扭曲幅度不應超過3度),因此僅適用於按鈕元件2內側圓柱形部分之圓周與導引突起物16寬度之比值大於120之情形,例如,若按鈕元件2內部之直徑為25mm,則導引突起物16之寬度不應大於0.65mm。
為避免因滾動膜片3扭曲而產生問題,在第四a圖、第四b圖所示鎖固機構之一變化解決方案中最好增設套筒67,其中套筒67具有滑件67a及一採用窗口67b形式之凹口,此即第四c圖、四d圖所示之第五實施例。套筒67係安置於長形本體9內並與長形本體9保持間隙,且兼可轉動及線性位移,其中該位移係受限於套筒67之窗口以及滑件67a與掣子(其為封閉套筒4之一部分)之互動。在此構造中,具有滑件67a之套筒67可以轉動,而導引突起物16(其高度方向之尺寸最好大於滑件67a,亦即高於滑件67a)則可將按鈕元件2止擋於一特定位置,使按鈕元件2可移位但不可轉動,因為導引突起物16可防止按鈕元件2轉動。
此第五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係以以下方式運作:具有滑件67a之套筒67之該滑件係沿心臟線形溝槽75移動;當該滑件移至該溝槽之末端時,該溝槽之斜側邊將使具有該滑件之套筒67略微轉動,此時若釋放按鈕元件2將使滑件67a抵靠於心臟線形溝槽75之相反側邊並持續微幅轉動,直到滑件67a在該溝槽內達到穩定狀態為止,因而將主套筒1鎖固於開啟位置,其中導引突起物 16可防止按鈕元件2及主套筒1產生扭曲。為確保此機構之操作可靠性,溝槽75直線部分之深度最好大於其剖面中其他部分之深度,且導引突起物16最好高於滑件67a。再次按壓按鈕元件2時,心臟線形溝槽75之斜側邊將對滑件67a施加壓力,導致具有該滑件之套筒67進一步轉動,如此一來,按鈕元件2便可返回停止位置,並透過壓合於封閉套筒4之氣密墊圈6緊密封閉主套筒1之流出開口1a。為提高舒適度,在此建議使用一彈簧70,其作用係推動具有該滑件之套筒67,使其遠離導引突起物16。
第四e圖依序繪示導引突起物16與心臟線形溝槽75合作之各個階段,第四f圖則依序繪示具有滑件67a之套筒67之該滑件與心臟線形溝槽75合作之各個階段,以及導引突起物16與心臟線形溝槽75之部分15合作之各個階段。
第五a圖、第五b圖繪示本發明流洩裝置之第六實施例,其與第四c圖、四d圖所示者類似,差別在於使用不同之鎖固機構。此鎖固機構與本發明流洩裝置前一實施例所使用者類似,均為一凸輪-滑件型機構,且包含一安裝於主套筒1之滑件127,至於形成凸輪部分之導引元件則採用套筒128之形式,其中套筒128具有一特定形狀之溝槽128a,詳言之則為心臟線形溝槽128a。該套筒係配置於長形本體9內,並與長形本體9保持間隙,其一側係由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之突起物129加以鎖固,另一側則由封閉套筒4加以鎖固以免產生位移。彈性進給軟管131係壓合於長形本體9上一具有適當形狀之入口尖端,並以夾緊螺帽130夾緊。將該流洩裝置鎖固於暢流位置(亦即將該主套筒之流出開口1a移位至封閉套筒4外並加以鎖固)之方法與第四c圖、第四d圖所示之實施例類似,須朝該流洩裝置之入口方向按壓按鈕元件2,使其軸向移位,從而使滑件127(其為該鎖固機構中之受導引元件)在心臟線形溝槽128a中移動。若朝同一方向再次按壓按鈕元件2即可解除鎖固狀態,並使滑件127在心臟線形溝槽128a(其形 成該鎖固機構之導引元件)中位移,進而使主套筒1返回可密封其流出開口1a之位置。
本實施例之流洩裝置運作方式與前述實施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具有心臟線形溝槽128a之套筒128係一獨立元件,且係以可轉動但不可位移之方式固定在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內。滑件127係安裝於主套筒1中,且其沿著心臟線形溝槽128a滑動時將交替產生以下效果:將主套筒1止擋於暢流位置,使液體保持流通而無需持續按壓按鈕(如第五b圖所示);抑或釋放主套筒1以關閉液流(如第五a圖所示)。
第六a圖、第六b圖繪示本發明流洩裝置之第七實施例,其凸輪-滑件型鎖固機構中之凸輪元件已相對於前述實施例而有所修改,亦即改採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之形式;此溝槽之功能雖類似於前述之心臟線形溝槽,但透過使用一彈性元件,該溝槽之運作將涉及三個向度,而非如前述實施例中之心臟線形溝槽僅涉及兩個向度。本實施例中之流洩裝置具有與第五a圖、第五b圖所示實施例大致相似之結構,差別在於鎖固機構係使用修改後之元件配置方式。 本實施例中之鎖固機構包含一鎖固套筒97,該鎖固套筒97上形成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此溝槽為前述心臟線形溝槽之修改版,且為本實施例中鎖固機構之導引元件,同時亦為該凸輪-滑件連結機構中之凸輪部分,可參閱前述實施例之說明,詳如第六c圖所示。該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係由鎖固套筒97上一具有特定形狀之凹口形成,其中鎖固套筒97係安裝於長形本體9內,且位於封閉套筒4與長形本體9之入口端之間。在此情況下,為便於製造該流洩裝置,用以形成該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之凹口最好係一通孔,亦即貫穿該套筒筒壁之整個厚度,但該凹口亦可採用盲孔之形式,亦即僅伸入套筒97筒壁厚度之一部分。該鎖固機構尚包含一具有彈性元件98之彈簧閂,其為該鎖固機構經修改後之滑件,且具有一凸部(或稱突出部)98b,該凸部具有四個可一同運作之 平面,亦即:1.前平面,其呈傾斜狀,以便將其按壓至套筒97之筒壁下;2.傾斜前平面,其配置方式使其得以在與軸垂直之平面中傾斜;3.傾斜後平面-俾便與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之凹口97b接合;及4.平坦平面,其可在套筒97之筒壁下移動。此特殊形狀可在兩個向度中撓曲:側向-垂直於套筒97之軸;及徑向-沿套筒97之軸向,上述撓曲方式搭配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即可將該流洩裝置鎖固於暢流位置。該彈簧閂之彈性元件98之一側係安裝於主套筒1封閉元件1b之圓周向溝槽中,另一端則進入鎖固套筒97之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內,藉以形成該彈簧閂。第六c圖依序繪示按鈕元件2被按壓時,該彈性元件於該流洩裝置之各個工作階段之動作,其中該按鈕係以不可位移之方式連附於主套筒1。該彈簧閂之彈性元件98形成該鎖固機構之受導引元件,且係沿著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移動;較佳者,該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構成該鎖固機構之導引元件。在第一階段中,上述凹口之壁面使該彈性元件側向撓曲,亦即向一側撓曲。將按鈕元件2釋放後,彈性元件98之凸部98b便落入,並被止擋於具有特定形狀之凹口97b(其形式為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中,因而將主套筒1止擋於暢流位置。再次按壓按扭2時,彈性元件98之突出部98b(其形成該鎖固機構之受導引滑件)便在鎖固套筒97之筒壁下推移。閂元件98隨即伸直,並於具有特定形狀之凹口97b旁滑動,但仍位於鎖固套筒97內。如此一來,主套筒1便可在彈簧5之作用下返回停止位置,使氣密墊圈6貼合於封閉套筒4之圓錐形內側表面,並關閉通過流出開口1a之液流。
第七a圖、第七b圖繪示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其既無鎖固機構,亦無定位機構,故就結構而言十分類似於第一a圖、第一b圖所示之實施例,但本實施例自然亦可使用本說明書此前所介紹之本發明流洩裝置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之鎖固機構。在本發明流洩裝置之此一實施例中,主套筒1入口端面向入口且為封閉元件1b所封閉之一側配置有一照明元件(較佳者為一發光二極體 (LED)148),其位於該封閉元件內,且係連接至一電源電池149,此外,一彈性接點152係容置於流洩裝置長形本體9中,且具有一推動元件153。當使用者朝入口方向推動按鈕元件2時,主套筒1將在按鈕元件2所受軸向壓力之作用下,從其流出開口1a可被氣密墊圈6及滾動膜片3密封之位置向前移動至封閉套筒4外,而在此移動過程中,該推動元件將對推動元件彈簧155施以朝向該流洩裝置入口之偏壓。因此,按壓按鈕元件2將使液體得以在長形本體9之入口WL與主套筒1之出口WY間經由流出開口1a流動,此按壓動作亦同時對彈性接點152施以偏壓,使其抵靠於電池149以形成通路,致使LED 148發光,其中光束係由出口所流出之液流傳導,從而照亮液體流向之處,例如待填充之容器。上述狀況之先決條件為須使用LED光線可穿透之液體。一旦釋放按鈕元件2,主套筒1便在按鈕元件2之彈簧5之作用下朝出口移動,因而關閉流體連通通道,使液體無法流出,而施予彈性接點152之壓力亦隨之移除,導致LED 148之電路形成斷路。為使該電路於適當位置斷開,可為該推動元件之彈簧增設一繫桿154,藉以拉動推動元件153,使其遠離彈性接點152。電池149之氣密墊圈151可防止該電池接觸已注入該流洩裝置之液體。為確保該流洩裝置能長期運作,最好使用長效電池,例如ER 14250(3.6V,1200mAh,使用壽命超過10年)。
本發明此實施例中之流洩流洩裝置因增設出流照明結構,故功能性更強。該照明結構兼顧美觀(水流之背光可在水流化為小水滴時產生絕佳之視覺效果)與實用性(例如,將液體注入儲槽或容器時,即使無適當照明仍可檢查儲槽內之液位)。為獲得上述效果,所用之液體須能透光。
本說明書所揭露之發明實施例並不具有限制性,且根據本發明,該等實施例可以任一方式組合,並依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闡述之概念,應用於本說明書所示變體實施例解決方案及構型之任一組合。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9)

  1. 一種用以注入或排出一液體之一流洩裝置,包含:一長形本體(9),其係為圓柱形,且其一末端係一可供一進給短管使用之尖端,該尖端構成該液體之入口且形成該流洩裝置之一入口端;一主套筒(1);以及一封閉套筒(4),係固定安裝於長形本體(9),其與該長形本體(9)共軸配置,且係沿軸向安裝於該主套筒(1)上,從而包圍該主套筒(1)並與該主套筒(1)保持間隙,其中,該主套筒(1)可相對於該封閉套筒(4)及該長形本體(9)而滑動,且其遠離該長形本體(9)之一側包含一出口端,做為該液體之出口以及做為該流洩裝置之一出口端,其朝向該長形本體(9)之一側則包含一面向該液體入口之一入口端,其中,該主套筒(1)之該入口端的側邊表面具有至少一個流出開口(1a),且該流出開口(1a)旁、靠近該主套筒(1)之該入口端之一側另設有一圓周向溝槽,其係配置於主套筒(1)之側邊表面,且設有一氣密墊圈(6),此外,一用以開啟及阻斷該液體從該流洩裝置流出之元件係位於該流洩裝置之該出口端,其特徵在於:該用以開啟液流之元件係為一中空按鈕形式之按鈕元件(2),且位於該主套筒(1)之該出口端,所述按鈕元件(2)係以不可轉動之方式安裝於該主套筒(1)上,且該主套筒(1)與該封閉套筒(4)之間配置有一密封件以及該按鈕元件(2)之一螺旋彈簧(5),該密封件採用一滾動膜片(3)之形式,藉由對該按鈕元件(2)施加壓力,使該流洩裝置移置於一暢流位置,其中,該壓力係沿軸向施加,亦即從該流洩裝置之該出口端朝向該流洩裝置之該入口端,致使該按鈕元件(2)連同該主套筒(1)產生朝向該流洩裝置之該入口端之軸向位移,並移至一可使該等流出開口(1a)從封閉套筒4內滑出,並脫離由氣密墊圈(6)及滾動膜片(3)密封之位置,而開啟從該流洩裝置之該入口端至該主套筒之該出口端的液流,其中,一旦移除施予該按鈕元件(2)之壓力,該主套筒(1)便在該螺旋彈簧(5)之作用下返回該封閉套筒(4)內一可由該 氣密墊圈(6)密封之位置,該主套筒(1)及該流洩裝置之整體也因此自動返回一斷流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流洩裝置,其中,位於該封閉套筒(4)或該長形本體(9)之表面之一導引突起物(16)可與一導引溝槽(15)(其係安置於該按鈕(2)之內側表面)合作,以免該按鈕(2)相對於一結構單元而轉動,該結構單元係由該裝置本體(9)、該封閉套筒(4)及該滾動膜片(3)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設有一可將該流洩裝置鎖固於該暢流位置(亦即使該液體得以從該流洩裝置之該入口端流向該流洩裝置之該出口端)之鎖固機構,其中,該鎖固機構係採用一具有一插栓單元及一插口單元之插栓-插口連結機構之形式,該插栓單元以及該插口單元係分別設置有一鎖固突起物以及一齒狀結構,該鎖固突起物及該齒狀結構之形狀係經調適以便彼此合作,其中,該插口單元包括一具有該齒狀結構之一冠部(28,47),該插栓單元則包括該鎖固突起物,該鎖固突起物係形成該插栓單元之結構元件或輔助元件,或者,該鎖固機構係採用一凸輪-滑件連結機構之形式,該凸輪-滑件連結機構設有一凸輪導引元件及一受導引元件,其中,該凸輪導引元件係採用一凹口或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之形式,該受導引元件則採用一滑件(67a,127)或一彈性元件(98)之形式,該滑件及該彈性元件之形狀係經調適以便與該凸輪導引元件合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該鎖固突起物之形式為一或多個選自下列群組之結構元件:一閂鎖套筒(31)之複數個掣子(32)、一閂鎖套筒(48)之一閂鎖突起物(48a)、該按鈕元件(2)之複數個齒狀突起物(33)或齒狀凸緣、該主套筒(1)之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此外,該插口單元包括該冠部(28,47),該冠部(28,47)設有齒狀結構(47a),該冠部(28,47)之齒狀結構(47a)係經調適以便合作,且該冠部(28,47)之齒狀結構(47a)之形狀及尺寸亦經調適,以便 分別與該等掣子(32)、該等閂鎖突起物(48a)、該等齒狀突起物(33)或該齒狀凸緣、該推動元件(53)之突起物的其中之一形成鎖固接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採用該凸輪-滑件連結機構形式之鎖固機構包含:該凸輪導引元件,其係採用一凸輪之形式,該凸輪導引元件係製成一凹口;或一心臟線形溝槽(75),並形成於該按鈕(2)之內側表面;或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97a),並形成於一安裝於該裝置本體(9)內之套筒(97);或一具有特定形狀之溝槽(128a),並形成於一安裝於該裝置本體(9)內之套筒(128);此外,該鎖固機構包含一對應於所述溝槽且可與所述溝槽合作之該受導引元件,該受導引元件其形式為一配置於該裝置本體(9)內之套筒(67)之一滑件(67a)、安裝於該主套筒(1)之一滑件(127)或一彈性元件(98),或該導引突起物(16),其中,該心臟線形溝槽(75)包括一用以形成該導引溝槽(15)之部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該導引突起物係安置於該長形本體(9)之外側表面或一連接至該長形本體(9)之套筒(31)之外側表面,且該導引突起物之寬度小於該導引溝槽(15)之寬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該按鈕(2)圓柱形部分之內側圓周與該導引突起物(16)寬度之比值大於40或大於12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該心臟線形溝槽(128a)係形成於該配置於該裝置本體(9)內之額外套筒(128)之筒壁,而可與該心臟線形溝槽合作之該滑件(127)則安裝於該主套筒(1)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流洩裝置,其中,一照明元件(148)(為一發光二極體(LED)(148))係設於該主套筒(1)之入口端,且該照明元件係連接至一供電電池(149),該長形本體(9)內另放置有一具有一推動元件(153)之彈性接點(154),當使用者朝該入口方向按壓該按鈕元件(2),以開啟該流洩裝置之入口與該主套筒(1)之出口間之液流時,該主套筒(1)便滑動至該封閉套筒(4)外,而該 推動元件則對一推動元件彈簧(155)施加一朝向該入口之偏壓,因而將彈簧接點(152)推抵於該電池(149)以形成通路,致使該LED(148)發光,其中,光束係由該液體之出流傳導,並照亮該液體流向之處。
TW104126344A 2014-09-09 2015-08-13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TWI629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L409430A PL228790B1 (pl) 2014-09-09 2014-09-09 Urządzenie do nalewania lub wylewania cieczy
??P409430 2014-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8966A TW201608966A (zh) 2016-03-16
TWI629931B true TWI629931B (zh) 2018-07-21

Family

ID=5545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6344A TWI629931B (zh) 2014-09-09 2015-08-13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PL (1) PL228790B1 (zh)
TW (1) TWI6299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972B (zh) * 2019-06-19 2020-02-01 黃義全 流體注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2762A1 (en) * 2017-06-06 2018-12-12 ProDigest BVBA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imulation system, compartments therefor, and method
CN112892947B (zh) * 2021-01-19 2023-01-17 合肥荣事达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除垢剂喷涂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488A (zh) * 1997-04-22 1999-07-2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容器和用于容器的密封装置
CN1430535A (zh) * 2000-05-26 2003-07-16 塔普拉斯特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液体的膜盒式泵
TW562703B (en) * 2001-09-04 2003-11-21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Locking 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a miniaturised high pressure atomiser
WO2006126366A1 (ja) * 2005-05-02 2006-11-30 Mitani Valve Co., Ltd. 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を備えたポンプ式製品および、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
TWM429771U (en) * 2011-11-11 2012-05-21 Rocker Scient Co Ltd Medical suck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488A (zh) * 1997-04-22 1999-07-2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容器和用于容器的密封装置
CN1430535A (zh) * 2000-05-26 2003-07-16 塔普拉斯特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液体的膜盒式泵
TW562703B (en) * 2001-09-04 2003-11-21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Locking 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a miniaturised high pressure atomiser
WO2006126366A1 (ja) * 2005-05-02 2006-11-30 Mitani Valve Co., Ltd. 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を備えたポンプ式製品および、チップストップ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
TWM429771U (en) * 2011-11-11 2012-05-21 Rocker Scient Co Ltd Medical suck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972B (zh) * 2019-06-19 2020-02-01 黃義全 流體注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409430A1 (pl) 2016-03-14
TW201608966A (zh) 2016-03-16
PL228790B1 (pl)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931B (zh) 使液體流入或流出之裝置
TW550120B (en) Multiple function dispenser
JP4339682B2 (ja) 逆流防止バルブ
US4421296A (en) Disposable plastic reciprocating valve
TWI510263B (zh) 無針注射器
US10329750B2 (en) Faucets providing water-and-air flow
US9511213B2 (en) Coupling for a medical instrument
US20100056867A1 (en) Endoscope Valve
JP2004255195A (ja) 流体流制御弁
CN110547711B (zh) 带水路切换的插座装置
AU2014405808B2 (en) Spout with liquid dispensing valve
AU2003299387A1 (en)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a supply network for supply of medical fluids to a patient
US6408880B1 (en) Plug-in coupling for connecting pipelines, hoses or similar
TW457132B (en) Push-button type nozzle gun
US6500000B1 (en) Handpiece for a dental syringe assembly
KR102314472B1 (ko) 원터치식 스프레이 건
KR20150088463A (ko) 앵글밸브
US10201694B2 (en) Medical catheter control valve
CN204543044U (zh) 耳科冲洗器
US3593962A (en) Valve-controlled rotary nozzle
US3176716A (en) Detergent dispenser
CN220632268U (zh) 一种出水装置
US20200290781A1 (en) Multi-position valves
JPS637207Y2 (zh)
KR20220036761A (ko) 급수용 밸브 구조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