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5894B -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 Google Patents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5894B
TWI625894B TW105125759A TW105125759A TWI625894B TW I625894 B TWI625894 B TW I625894B TW 105125759 A TW105125759 A TW 105125759A TW 105125759 A TW105125759 A TW 105125759A TW I625894 B TWI625894 B TW I6258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antenna
antennas
frequency antennas
buffer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5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6247A (zh
Inventor
江啟名
Original Assignee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5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58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6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894B/zh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包括天線陣列、接地件、及連接天線陣列與接地件的多個支撐柱。天線陣列定義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與第二長度方向並包含:位於天線陣列中心的方形緩衝片、分布於天線陣列四個角落的四個方形低頻天線、與緩衝片位於第一長度方向上的兩個方形高頻天線、及將位於對角的兩個低頻天線分別連接至相鄰高頻天線的第一與第二饋入段。上述緩衝片、低頻天線、高頻天線、及第一與第二饋入段經由導線串接而構成大致倒S形的走線。其中,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高頻天線的邊長,任一個高頻天線的邊長小於任一個低頻天線的邊長。

Description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現有的單個平板天線(patch antenna)的天線增益最大值約為8dBi,所以必須將多個平板天線組合成天線陣列才能提升天線增益。然而,現有的天線陣列僅是將多個平板天線連接在一起,此造成天線陣列的尺寸過大(大概為上述多個平板天線的尺寸總和),因而使得應用範圍受到侷限。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用來解決現有天線陣列所產生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包括:一天線陣列,定義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長度方向與一第二長度方向,所述天線陣列包含:一緩衝片,大致呈方形且設置於所述天線陣列的中心;一低頻單元,包含四個大致呈方形的低頻天線及兩個第一跨接線,四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間隔地分布於所述天線陣列的四個角落;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一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一跨接線彼此 相向;一高頻單元,包含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一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一延伸線,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一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一延伸線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小於任一個所述低頻天線的邊長;及一饋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饋入段及一第二饋入段,位於所述天線陣列斜對角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以及一接地件與多個支撐柱,多個所述支撐柱的一端固定於所述天線陣列,而多個所述支撐柱的另一端固定於所述接地件,以使所述天線陣列與所述接地件呈間隔設置。
本發明實施例也公開一種天線陣列,定義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長度方向與一第二長度方向,所述天線陣列包含:一緩衝片,呈方形且設置於所述天線陣列的中心;一低頻單元,包含四個大致呈方形的低頻天線及兩個第一跨接線,四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間隔地分布於所述天線陣列的四個角落;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一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一跨接線彼此相向;一高頻單元,包含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一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一延伸線,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一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一延伸線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小於任一個所述低頻天線的邊長;以及一饋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饋入段及一第二饋入段,位於所述天線陣列斜對 角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一高頻天線。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其透過設置緩衝片,而使得第一饋入段與第二饋入段能夠在輸入高頻訊號時,共用所述兩個第一高頻天線及緩衝片,以達到縮小天線陣列尺寸的效果。
再者,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藉以使緩衝片的諧振頻率不同於每個第一高頻天線所適用的高頻頻段,進而提升分別自所述第一饋入段與第二饋入段饋入,而沿相反兩方向經過兩個第一高頻天線與緩衝片的訊號之間的隔離度。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天線陣列
1‧‧‧緩衝片
2‧‧‧低頻單元
21‧‧‧低頻天線
22‧‧‧第一跨接線
23‧‧‧第二跨接線
3‧‧‧高頻單元
31‧‧‧第一高頻天線
32‧‧‧第二高頻天線
33‧‧‧第一延伸線
34‧‧‧第二延伸線
4‧‧‧饋入單元
41‧‧‧第一饋入段
42‧‧‧第二饋入段
43‧‧‧第三饋入段
44‧‧‧第四饋入段
5‧‧‧匹配單元
51‧‧‧匹配段
200‧‧‧接地件
300‧‧‧支撐柱
D1‧‧‧第一長度方向
D2‧‧‧第二長度方向
H1、H2‧‧‧高度
L1、L2、L3‧‧‧邊長
F1、F2、F3、F4‧‧‧訊號饋入點
A‧‧‧第一雙頻平板天線
B‧‧‧第二雙頻平板天線
C‧‧‧第三雙頻平板天線
D‧‧‧第四雙頻平板天線
圖1為本發明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立體剖視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局部示意圖。
圖5為圖1的另一局部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使用第一饋入段與第二饋入段的測試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另一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 的保護範圍。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天線裝置,其包括至少兩組能夠彼此相互共用的雙頻平板天線,藉以有效地縮小整體尺寸。所述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包括一天線陣列100、一接地件200、及多個支撐柱300。其中,所述接地件於本實施例中為一平板並且面積大於上述天線陣列;上述多個支撐柱300的一端(如圖3中的支撐柱300頂端)固定於所述天線陣列100,而多個支撐柱300的另一端(如圖3中的支撐柱300底端)固定於所述接地件200,以使所述天線陣列100與接地件200呈間隔設置。
需先說明的是,為使上述至少兩組平板天線能夠相互共用彼此的元件,本實施例提出能夠有效提升彼此隔離度的技術特徵,並能使每組平板天線具備大於8dBi的天線增益。再者,本實施例於下述中所記載的「大致呈方形」是指正方形、長寬比接近1的長方形、形成有圓角或是倒角的正方形、或是其他類似正方形的外型。以下將先說明本實施例的天線陣列100構造,而後再介紹上述天線陣列100的運作。
所述天線陣列100的輪廓大致呈方形且其輪廓中的相鄰兩邊緣定義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長度方向D1與一第二長度方向D2。所述天線陣列100包含大致呈方形且設置於天線陣列100中心的一緩衝片1、一低頻單元2、一高頻單元3、一饋入單元4、及一匹配單元5。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緩衝片1的中心即為上述天線陣列100的中心,並且天線陣列100相對於緩衝片1的中心大致呈90度旋轉對稱(4-fold symmetry)。所述緩衝片1與高頻單元3大致呈共平面設置,並且所述低頻單元2相較於接地件200的高度H1大於所述高頻單元3相較於接地件200的高度H2。
所述低頻單元2包含有四個大致呈方形且大致呈共平面設置的低頻天線21、兩條第一跨接線22、及兩條第二跨接線23。上述四個低頻天線21分別間隔地分布於天線陣列100的四個角落,並且每個低頻天線21在高度方向上未覆蓋緩衝片1。
其中,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一長度方向D1上的任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的左側兩個低頻天線21或是右側兩個低頻天線21)以一條第一跨接線22相連,並且所述兩條第一跨接線22沿第二長度方向D2彼此相向。而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二長度方向D2上的任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的上側兩個低頻天線21或是下側兩個低頻天線21)以一條第二跨接線23相連,並且所述兩條第二跨接線23沿第一長度方向D1彼此相向。
再者,任一個低頻天線21是以相鄰兩個邊緣(如圖2中左上角的低頻天線21的右側邊緣與下側邊緣)的中心分別連接於對應的第一跨接線22與對應的第二跨接線23。
所述高頻單元3包含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一高頻天線31、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二高頻天線32、兩條直線狀的第一延伸線33、及兩條直線狀的第二延伸線34,並且上述任一個第二高頻天線32的邊長等於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
所述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位於緩衝片1的相反兩側並與緩衝片1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D1上,而相鄰且未以第一跨接線22連接彼此的兩個低頻天線21之間設置有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並且所述緩衝片1與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之間以一條第一延伸線33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1的中心、兩條第一延伸線33、及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D1上。也就是說,所述緩衝片1相反兩邊緣的中心分別經由上述兩條第一延伸線33而連接於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相鄰(且平行)邊緣的中心。
所述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位於緩衝片1的相反兩側並與緩衝片1皆位於所述第二長度方向D2上,而相鄰且未以第二跨接線23連接彼此的兩個低頻天線21間設置有一個第二高頻天線32,並且所述緩衝片1與任一個第二高頻天線32間以一條第二延伸線34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1的中心、兩條第二延伸線34、及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皆位於所述第二長度方向D2上。也就是說,所述緩衝片1相反兩邊緣的中心分別經由上述兩條第二延伸線34而連接於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的相鄰(且平行)邊緣的中心。
更詳細地說,所述緩衝片1的邊長L1不同於(如:大於)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較佳是緩衝片1的邊長L1介於任一低頻天線21的邊長L2與任一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之間。而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小於任一個低頻天線21的邊長L2。
其中,每個低頻天線21於本實施例中能用來處理的訊號所在的低頻頻段是2300MHz~2700MHz,而每個第一高頻天線31及每個第二高頻天線32於本實施例中能用來處理的訊號所在的高頻頻段是3400MHz~3800MHz,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當所述低頻單元2與高頻單元3正投影於接地件200時(如圖2),每個第一跨接線22所連接的兩個低頻天線21及其之間的第二高頻天線32(如圖2中的左側兩個低頻天線21及左側第二高頻天線32)的外邊緣相互切齊而呈呈共線排列;每個第二跨接線23所連接的兩個低頻天線21及其之間的第一高頻天線31(如圖2中的上側兩個低頻天線21及上側第一高頻天線31)的外邊緣相互切齊而呈共線排列。
再者,任一第一跨接線22正投影於相鄰的第二高頻天線32所成形的一投影區域,是位在相鄰第二高頻天線32中心遠離緩衝片1的一側(如圖2中的第二高頻天線32中心的外側)。任一所 述第二跨接線23正投影於相鄰的第一高頻天線31所成形的一投影區域,是位在相鄰第一高頻天線31中心遠離緩衝片1的一側(如圖2中的第一高頻天線31中心的外側)。藉此,任一第一跨接線22透過上述排列設置,能夠避免影響相鄰第二高頻天線32的天線增益;而任一第二跨接線23透過上述排列設置,能夠避免影響相鄰第一高頻天線31的天線增益。
所述饋入單元4包含相互分離設置的一第一饋入段41、一第二饋入段42、一第三饋入段43、及一第四饋入段44。位於所述天線陣列100斜對角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左上角與右下角的兩個低頻天線21)分別以上述第一饋入段41與第二饋入段42而連接至相鄰的第一高頻天線31;並且未連接於上述第一饋入段41與第二饋入段42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右上角與左下角的兩個低頻天線21)分別以所述第三饋入段43與第四饋入段44而連接至相鄰的第二高頻天線32。
其中,所述第一饋入段41、第二饋入段42、第三饋入段43、及第四饋入段44於本實施例中皆大致呈U形並且各有局部朝接地件方向垂直地彎折,用以在其上選擇適當位置作為訊號饋入點F1、F2、F3、F4。每個訊號饋入點F1、F2、F3、F4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而加以調整其位置,而於本實施例中,任一饋入段41、42、43、44上的訊號饋入點F1、F2、F3、F4是較為遠離其所連接的低頻天線21,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所述匹配單元5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四個L形的匹配段51,並且上述四個匹配段51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饋入段41、第二饋入段42、第三饋入段43、及第四饋入段44,用以作為匹配調整之用。然而,本發明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進行匹配調整,而不受限於使用上述匹配單元5。例如,使用電路板(圖中未示出)進行匹配調 整,或者調整所述饋入單元4與接地件200之間的距離,又或者是調整所述第一饋入段41、第二饋入段42、第三饋入段43、及第四饋入段44的寬度。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緩衝片1、低頻天線21、高頻單元3、饋入單元4、及匹配單元5為沖壓彎折單個片體而一體成形的構造,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以上為本實施例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的結構說明,下述接著介紹上述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的運作。其中,由於所述天線陣列100的第一饋入段41、第二饋入段42、第三饋入段43、及第四饋入段44可以同時饋入訊號,所以為便於理解本實施例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的運作,本實施例將其簡化為如圖4所示之在極化方向平行時的運作模式以及如圖5所示之在極化方向垂直時的運作模式。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饋入段41、相連的匹配段51、及沿第一長度方向D1所依序相連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4中的左側兩個低頻天線21)、一個第一跨接線22、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兩個第一延伸線33、及緩衝片1,可被作為一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所述第二饋入段42、相連的匹配段51、及沿第一長度方向D1所依序相連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的右側兩個低頻天線21)、一個第一跨接線22、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兩個第一延伸線33、及緩衝片1,可被作為一第二雙頻平板天線B。
因此,所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以及第二雙頻平板天線B在處理高頻訊號時,皆需共同使用到上述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兩個第一延伸線33、及緩衝片1,因而能夠有效地降低天線陣列的尺寸。再者,為提升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以及第二雙頻平板天線 B在處理高頻訊號時的隔離度,所述天線陣列100透過將緩衝片1的邊長L1不同於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所以緩衝片1的諧振頻率不同於所述高頻頻段,以使分別自所述第一饋入段41與第二饋入段42饋入,而沿相反兩方向(如圖4中的由上往下的方向以及由下往上的方向)經過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與緩衝片1的訊號之間具有小於-15dB的隔離度(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能夠達到小於-18dB的隔離度)。
同理,請參閱圖2,所述第三饋入段43、相連的匹配段51、及沿第二長度方向D2所依序相連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的上側兩個低頻天線21)、一個第二跨接線23、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兩個第二延伸線34、及緩衝片1,可被作為一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所述第四饋入段44、相連的匹配段51、及沿第二長度方向D2所依序相連的兩個低頻天線21(如圖2中的下側兩個低頻天線21)、一個第二跨接線23、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兩個第二延伸線34、及緩衝片1,可被作為一第四雙頻平板天線D。
因此,所述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以及第二雙頻平板天線D在處理高頻訊號時,皆需共同使用到上述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兩個第二延伸線34、及緩衝片1,因而能夠有效地降低天線陣列的尺寸。再者,為提升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以及第四雙頻平板天線D在處理高頻訊號時的隔離度,所述天線陣列100透過緩衝片1的諧振頻率不同於所述高頻頻段,以使分別自所述第三饋入段43與第四饋入段44饋入,而沿相反兩方向經過兩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32與緩衝片1的訊號之間具有小於-15dB的隔離度(本實施例能夠達到小於-18dB的隔離度)。
如圖5所示,其為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與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上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與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是共用一個低頻天線21(如圖5中的左上側低頻天線21)及緩衝片1,上述 共用的低頻天線21是以其相鄰兩個邊緣的中心分別連接於對應的第一跨接線22與對應的第二跨接線23,而低頻天線21在邊緣中心的截面電場為零,所以上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與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在處理低頻訊號時,相鄰的兩個低頻天線21之間不會相互干擾。
再者,所述緩衝片1相反兩邊緣的中心分別經由上述兩條第一延伸線33而連接於兩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相鄰(且平行)邊緣的中心,並且所述緩衝片1另外兩邊緣的中心分別經由上述兩條第二延伸線34而連接於兩個第二高頻天線32的相鄰(且平行)邊緣的中心。所述緩衝片1在邊緣中心的截面電場為零並且諧振頻率不同於所述高頻頻段,所以上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與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在處理高頻訊號時,所述第一高頻天線31與第二高頻天線32不會相互干擾。
同理,所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第二雙頻平板天線B、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及第四雙頻平板天線D的其他組合運作模式類似上述圖4與圖5所介紹的運作模式,所以本實施例不再加以贅述。其中,所述第一雙頻平板天線A、第二雙頻平板天線B、第三雙頻平板天線C、及第四雙頻平板天線D在上述低頻頻段與高頻頻段中所測得的天線增益大致如下表所示:
此外,本實施例的天線陣列100是以圖2所示的構造作一說明,但於實際用時,本發明的天線陣列100也可以如圖4所示的構造。再者,本實施例的圖2雖是以緩衝片1的邊長L1介於任一低頻天線21的邊長L2與任一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之間作一說明,但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如圖7所示,所述緩衝片1的邊長L1也可以小於任一個第一高頻天線31的邊長L3,此同樣能達到上述提升隔離度的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包括:一天線陣列,定義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長度方向與一第二長度方向,所述天線陣列包含:一緩衝片,大致呈方形且設置於所述天線陣列的中心;一低頻單元,包含四個大致呈方形的低頻天線及兩個第一跨接線,四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間隔地分布於所述天線陣列的四個角落;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一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一跨接線彼此相向;一高頻單元,包含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一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一延伸線,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一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一延伸線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小於任一個所述低頻天線的邊長;及一饋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饋入段及一第二饋入段,位於所述天線陣列斜對角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以及一接地件與多個支撐柱,多個所述支撐柱的一端固定於所述天線陣列,而多個所述支撐柱的另一端固定於所述接地件,以使所述天線陣列與所述接地件呈間隔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能用來處理一高頻頻段的訊號,而所述緩衝片的諧 振頻率不同於所述高頻頻段,以使分別自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饋入,而沿相反兩方向經過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與所述緩衝片的訊號之間具有小於-15dB的隔離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介於任一所述低頻天線的邊長與任一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所述低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兩個第二跨接線,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二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二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二跨接線彼此相向;所述高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二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二延伸線,任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的邊長等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兩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二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二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二延伸線連接;所述饋入單元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饋入段及一第四饋入段,未連接於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三饋入段與所述第四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二高頻天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所述緩衝片的中心、兩條所述第一延伸線、及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所述緩衝片的中心、兩條所述第二延伸線、及兩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皆位於所述第二長度方向上。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任一個所述低頻天線是以相鄰兩個邊緣的中心分別連接於對應的所述第一跨接線與對應的所述第二跨接線。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任一所述第 一跨接線正投影於相鄰的所述第二高頻天線所成形的一投影區域,是位在相鄰所述第二高頻天線中心遠離所述緩衝片的一側;任一所述第二跨接線正投影於相鄰的所述第一高頻天線所成形的一投影區域,是位在相鄰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中心遠離所述緩衝片的一側。
  8. 如請求項4至7中任一請求項所述的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其中,所述天線陣列相對於所述緩衝片的中心大致呈90度旋轉對稱;四個所述低頻天線大致呈共平面設置,所述緩衝片與所述高頻單元大致呈共平面設置,並且所述低頻單元相較於所述接地件的高度大於所述高頻單元相較於所述接地件的高度。
  9. 一種天線陣列,定義有相互垂直的一第一長度方向與一第二長度方向,所述天線陣列包含:一緩衝片,呈方形且設置於所述天線陣列的中心;一低頻單元,包含四個大致呈方形的低頻天線及兩個第一跨接線,四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間隔地分布於所述天線陣列的四個角落;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一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一跨接線彼此相向;一高頻單元,包含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一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一延伸線,兩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一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一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一延伸線連接;其中,所述緩衝片的邊長不同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小於任一個所述低頻天線的邊長;以及 一饋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饋入段及一第二饋入段,位於所述天線陣列斜對角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一高頻天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天線陣列,其中,所述低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兩個第二跨接線,相鄰且位在所述第二長度方向上的任兩個所述低頻天線以一個所述第二跨接線相連,並且兩個所述第二跨接線彼此相向;所述高頻單元進一步包含有兩個大致呈方形的第二高頻天線及兩條第二延伸線,任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的邊長等於任一個所述第一高頻天線的邊長,兩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位於所述緩衝片的相反兩側並與所述緩衝片皆位於所述第二長度方向上,相鄰且未以所述第二跨接線連接彼此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間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所述緩衝片與任一個所述第二高頻天線間以一條所述第二延伸線連接;所述饋入單元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饋入段及一第四饋入段,未連接於所述第一饋入段與所述第二饋入段的兩個所述低頻天線分別以所述第三饋入段與所述第四饋入段而連接至相鄰的所述第二高頻天線。
TW105125759A 2016-08-12 2016-08-12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TWI625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759A TWI625894B (zh) 2016-08-12 2016-08-12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759A TWI625894B (zh) 2016-08-12 2016-08-12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247A TW201806247A (zh) 2018-02-16
TWI625894B true TWI625894B (zh) 2018-06-01

Family

ID=6201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5759A TWI625894B (zh) 2016-08-12 2016-08-12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589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7760B (zh) * 2005-02-18 2014-05-11 Viasat Inc Ku/ka波段之發射器-接收器系統、方法及裝置
CN103972660A (zh) * 2014-05-06 2014-08-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共用基站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CN104393422A (zh) * 2014-11-17 2015-03-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阵列天线
CN102157780B (zh) * 2011-01-30 2015-03-1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天线
WO2015096702A1 (zh) * 2013-12-23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阵列天线
TWM514663U (zh) * 2015-08-11 2015-12-21 Wha Yu Ind Co Ltd 偶極天線振子
TWI547012B (zh) * 2013-01-25 2016-08-21 英特爾公司 經由天線陣列的無線通訊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TWI559614B (zh) * 2014-10-21 2016-11-2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Dual - frequency directional antenna device and its arra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7760B (zh) * 2005-02-18 2014-05-11 Viasat Inc Ku/ka波段之發射器-接收器系統、方法及裝置
CN102157780B (zh) * 2011-01-30 2015-03-1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天线
TWI547012B (zh) * 2013-01-25 2016-08-21 英特爾公司 經由天線陣列的無線通訊之設備、系統及方法
WO2015096702A1 (zh) * 2013-12-23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阵列天线
CN103972660A (zh) * 2014-05-06 2014-08-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共用基站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TWI559614B (zh) * 2014-10-21 2016-11-2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Dual - frequency directional antenna device and its array
CN104393422A (zh) * 2014-11-17 2015-03-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阵列天线
TWM514663U (zh) * 2015-08-11 2015-12-21 Wha Yu Ind Co Ltd 偶極天線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247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8271B2 (en) Dipole antenna
US10381747B2 (en) Multiple polarized antenna
WO2016029680A1 (zh) 双极化振子
TWI558000B (zh) 雙頻天線
TWI549353B (zh) 行動裝置
US20100295736A1 (en) Built-in multi-antenna module
US9057749B2 (en) Sensing element and signal sensing device with the same
TWI476989B (zh) 多頻天線
US11394118B2 (en) Loop-like dual-antenna system
US11581650B2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 structure
TWI559613B (zh) 高隔離度之多天線結構
CN102683828B (zh) 具有袖状扼流结构的天线装置
TWI543446B (zh) 建構於基板雙面之雙頻天線
TWI656687B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US8427385B2 (en) Cross-dipole antenna
WO2017066998A1 (zh) 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阵列
US20130009824A1 (en) Inverted-f antenna
TWI625894B (zh) 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裝置及天線陣列
TW201605121A (zh) 雙頻天線
US9905937B1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 device
TWI523332B (zh) 通訊裝置
TW201448350A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TWI76570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平板天線模組
US8471771B2 (en) Dual-band antenna
US9472847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mploying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