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3779B -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3779B
TWI623779B TW106106831A TW106106831A TWI623779B TW I623779 B TWI623779 B TW I623779B TW 106106831 A TW106106831 A TW 106106831A TW 106106831 A TW106106831 A TW 106106831A TW I623779 B TWI623779 B TW I6237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ght
diffraction
light guide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6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4510A (zh
Inventor
大衛 A. 費圖
Original Assignee
雷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雷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雷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4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3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37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directional light or back-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93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 G02B6/29304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operating by diffraction, e.g. grating
    • G02B6/29316Light guides compris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e.g. grating in or on the light guide such that diffracted light is confined in the light guide
    • G02B6/29325Light guides compris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e.g. grating in or on the light guide such that diffracted light is confined in the light guide of the slab or planar or plate like form, i.e. confinement in a single transverse dimension only
    • G02B6/29328Diffractive elements operating in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4Optical coupling means utilising prism or g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格柵式背光板係包括一導光體以及複數個反射格柵隔島,該些反射格柵隔島係以彼此間隔開來的方式設置,並且與導光體光學性耦接。導光體係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光束,反射格柵隔島係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且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將導光束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具有預定主要角度方向的耦合出光束。

Description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背光板;特別是屬於一種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與操作方法。
對於種類廣泛的裝置及產品的使用者而言,電子顯示器是一個幾乎無處不在的媒體,用於傳播資訊給使用者。其中最常見的電子顯示器是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s ,PDP)、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CD)、電致發光顯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EL)、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和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 matrix OLEDs, AMOLED)顯示器、電泳顯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EP),以及各種採用機電或電流體光調變(例如,數位微鏡裝置、電潤濕顯示器等等)的顯示器。在一般情況下,電子顯示器可以分為主動顯示器(即,會發光的顯示器)或被動顯示器(即,調變由另一個光源提供的光的顯示器)的其中一者。在主動顯示器的分類中,最明顯的例子是CRTs、PDPs及OLEDs/AMOLEDs。在上述以發射光進行分類的情況下,LCDs及EP顯示器一般是被歸類在被動顯示器的分類中。被動顯示器雖然經常表現出包括但不限於如固有的低功率消耗等具有吸引力的性能特徵,但由於其缺乏發光的能力,被動顯示器在許多實際應用中可能有使用上的限制。
為了克服被動顯示器與發射光相關聯的使用限制,許多被動顯示器係與一外部光源耦合。耦合光源可使這些被動顯示器發光,並使這些被動顯示器基本上發揮主動顯示器的功能。背光板即為這種耦合光源的例子之一。背光板是放在被動顯示器後面以照亮被動顯示器的光源(通常是面板光源)。舉例來說,背光板可以與LCD或EP顯示器耦合。背光板會發出可以穿過LCD或EP顯示器的光。射出的光會由LCD或EP顯示器調變,且經調變後的光會隨後依序地由LCD或EP顯示器射出。通常背光板係發出白色光。濾色器接著會將白光轉化成顯示器中使用的各種顏色的光。舉例來說,濾色器可以被設置在LCD或EP顯示器的輸出處(較不常見的配置),或者可以被設置在背光板和LCD或EP顯示器之間。
下文中的實施例係依據本發明的原理,提供了一種利用反射格柵隔島的電子顯示器背光板。更具體來說,本發明中的反射格柵隔島是採用了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將光從背光板的導光體中繞射耦合出。此外,從背光板耦合出的光會成為往電子顯示器的觀看方向上定向的光束(即,耦合出光束)。尤其,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反射格柵隔島提供的耦合出光束,係往對應於電子顯示器的觀看方向的預定義或預定主要角度方向定向。再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可以提供複數條耦合出光束。根據與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某些實施例,該些耦合出光束彼此可以具有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具有不同主要角度方向的耦合出光束(又被稱為「不同定向的光束」)可以被用來顯示包含三維資訊的資訊。舉例來說,不同定向的耦合出光束可以經過調變而作為三維或多視角電子顯示器的像素(例如,「裸眼」或自動立體顯示器)。
在本文中,「導光體」被定義為一種在其結構中利用全內部反射來引導光的結構。尤其,導光體可包括一核心,在導光體的操作波長中,該核心基本上是透明的。在各個範例中,「導光體」一詞一般指的是一介電質的光波導,其係利用全內部反射在導光體的介電質的物質和圍繞導光體的物質或介質之間的界面引導光。根據定義,全內部反射的條件是,該導光體的折射率大於相鄰於導光體物質表面的周圍介質的折射率。在某些實施例中,導光體可以在利用上述的折射率差之外另外包括一塗層,或者利用塗層取代前述的折射率差,藉此進一步促成全內部反射。舉例來說,該塗層可以是反射塗層。導光體可以是數種導光體中的任一種,其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一平板或厚板的導光體及一條狀導光體的其中一者或兩者。
此外,在本文中,當「平板」一詞被應用於導光體中時,如「平板導光體」,其係被定義為一片狀、一差異平面層狀或一薄片,並且在某些情況中被稱為「薄片」導光體。尤其,一平板導光體係被定義為在由導光體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換言之,兩個相對的表面)所界定的兩個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引導光的一導光體。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定義,上表面及下表面兩者間彼此分離,並且至少在區隔的意義上兩者為大致彼此平行的表面。也就是說,在平板導光體的任何不同的小區域內,上表面和下表面是大致上為平行或共面的表面。
在某些實例中,一平板導光體可以具有大致為平坦的結構(即,限制在一個平面上),因而使平板導光體成為平面導光體。在其它實施例中,平板導光體可以具有在一個或兩個正交維度中為彎曲的結構。例如,平板導光體可以具有在一單一維度中為彎曲的結構,以形成圓柱形的平板導光體。然而,任何曲率都需具有足夠大的曲率半徑,以確保平板導光體中能保持全內部反射來引導光。
在此,「繞射格柵」通常被定義為複數個結構特徵(即,繞射結構特徵),用於提供入射於繞射格柵之光的繞射。在某些實例中,複數個結構特徵可以以週期性或準週期性的方式設置。舉例來說,繞射格柵可以包括設置在一個一維陣列中之複數個結構特徵(例如,在材料表面的複數個凹槽或脊部)。在其他實例中,繞射格柵可以是結構特徵的二維陣列。舉例來說,繞射格柵可以是在材料表面上的凸部或者在材料表面中的孔洞的二維陣列。
因此,如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繞射格柵」為一種結構,其可以提供入射於繞射格柵之光的繞射。如果光是由一導光體入射到繞射格柵上,其所提供的繞射或者繞射地散射可能導致並且因此可以被稱為「繞射耦合」,繞射耦合可以藉由繞射的方式將光耦合離開導光體。繞射格柵也藉由繞射的方式(即,以一繞射角度)重新定向或改變光的角度。尤其,由於繞射的緣故,離開繞射格柵的光(即,主要與次要光束的繞射光)通常具有與入射於繞射格柵的光(即,入射光)的傳導方向不同的傳導方向。藉由繞射產生之光的傳導方向上的變化於本文中被稱為「繞射地重新定向」。因此,繞射格柵可被理解為經由繞射方式將入射在繞射格柵上的光重新定向之具有繞射特徵的結構,以及,如果光是由導光體射出,繞射格柵也可將來自導光體的光繞射地耦合出。
此外,如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繞射格柵的特徵係被稱為「繞射結構特徵」,並且可以是位在一表面、在一個表面之內或在一個表面之上(換言之,兩個材料之間的邊界)的一個以上的繞射結構特徵。該表面可以是平板導光體的一個表面。繞射結構特徵可包括任何種類的光繞射結構,其可以包含但不限於:在表面、在表面內或在表面上的一個以上的凹槽、脊部、孔洞和凸起。例如,繞射格柵可以包括​​在材料表面內的複數個平行的凹槽。在另一實例中,繞射格柵可以包括自材料表面上升突出的複數個平行的脊部。繞射結構特徵(例如,凹槽、脊部、孔洞、凸部等)可以具有得以提供繞射功能之各種橫截面形狀或輪廓中的任一者,該些橫截面形狀或輪廓係包括但不限於:一正弦狀輪廓、一矩形輪廓(例如,一二元化繞射格柵)、一三角形輪廓和一鋸齒輪廓(例如,一閃耀光柵)的其中一個或多個。
在本說明書中,「反射模式」或「反射」繞射格柵式被定義為能夠繞射與反射入射光的繞射格柵。相似地,「反射模式的繞射」是被定義為在對應於入射光側(例如,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入射光側)的方向上的繞射。如此一來,由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繞射地分散的光,一般會從與入射於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該側(即,入射光側)相同的一側離開或往遠離該側的方向傳導。相對來說,傳輸模式或傳輸繞射格柵是指將通過傳輸模式繞射格柵的光繞射的繞射格柵,一般來說,光是從傳輸模式繞射格柵上與入射光側相對的一側離開傳輸模式繞射格柵。在某些範例中,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包括能夠將入射光反射或至少局部反射的反射材料或材料層(例如,反射金屬)。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例如,脊部或凹槽)可以形成在下述位置的其中之一或形成在下述的一個以上的位置:反射材料的表面中、在反射材料表面上或相鄰於反射材料表面。
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多光束繞射格柵」是產生包括複數條光束的繞射地重新定向的光(例如,繞射的耦合出光)的繞射格柵。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中可以包括一多光束繞射格柵,且因此可以被稱為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此外,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由多光束繞射格柵產生的該等光束具有彼此不相同的主要角度方向。更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由於多光束繞射格柵對入射光進行繞射耦合以及繞射地重新定向的緣故,該等光束中的一光束係具有與該等光束中的另一光束不同的一預定主要角度方向。該等光束可以代表一光場。舉例來說,該等光束可能會包括具有八種不同主要角度方向的八條光束。舉例來說,該八條光束的結合(即,該等光束)可以代表一光場。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各條光束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是由以下兩個因素的結合所決定,該兩個因素分別為格柵柵距或間隔,以及多光束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在各個光束的起始點相對於入射在多光束繞射格柵上的光線的傳導方向的方向性或轉動。
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各個實施例,本發明是採用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例如,多光束繞射格柵)來產生代表電子顯示器的像素的耦合出光束。更具體來說,包括用於產生具有不同主要角度方向的該等光束的多光束繞射格柵之導光體,可以是電子顯示器的背光板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與電子顯示器一同使用,其中,所述的電子顯示器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裸眼」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又稱為多視角或「全像」電子顯示器,或者自動立體顯示器)。如此,利用多光束繞射格柵將導光從導光體中繞射耦合出而產生之具有不同定向的光束可以是或可以代表三維電子顯示器的「像素」。此外,如上文中所述,不同定向的光束可以形成一光場,並且可以包括對應於三維電子顯示器的觀看方向的方向。
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各個範例,本發明係採用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例如,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將光從導光體(例如,平板導光體)中繞射地散射或耦合出成為一光束。更具體來說,局部週期性的繞射格柵的繞射角度q m ,或者由該繞射格柵所提供的繞射角度q m 可以由下列的方程式得出:(1) 其中,l 是光的波長,m 是繞射級數,n 是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在入射光側之材料的繞射係數,d 是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結構特徵之間的距離,而q i 是入射在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上的光的入射角度。一般來說,繞射級數為整數。根據本發明的各個範例,由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產生之光束的繞射角度q m 可以由方程式(1)給出,其中,繞射級數為正數(例如,m >0)。舉例來說,當繞射級數等於一時(即,m =1),繞射格柵係提供第一級的繞射。
圖1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模式(或反射)繞射格柵10的範例的剖視圖。舉例來說,繞射格柵10可以光學性地耦接於一導光體。此外,圖1中顯示了一光束20以入射角度q i 入射於反射模式繞射格柵10上。圖中顯示了由反射模式繞射格柵10繞射地產生並且具有由方程式(1)給出之繞射角度q m 的光束30。如圖中所示,光束30係對應於繞射級數「m 」。此外,圖中也標示出了繞射格柵10的入射光側40。
在本說明書中,「光源」一詞係被定義為光的來源(例如,提供並且發出光線的裝置或元件)。舉例來說,光源可以為當啟動時會發出光線的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光源可以為任何一種來源的光或光發射器,其係包括但不限於,一個以上的LED、一雷射、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高分子發光二極體、等離子光發射器、日光燈、白熾燈,以及任何其他視覺可見的燈光來源。由光源所產生的光線可以具有顏色(即,可以具有特定波長的光),或者可以具有一定範圍的波長(例如,白光)。在某些實施例中,光源可以包括多個光發射器。舉例來說,光源可以包括一組或一群的光發射器,其中,至少一光發射器會產生與該組或該群的光發射器中的至少另一光發射器不同的顏色的光,或者該光發射器會產生與該組或該群的光發射器中的至少另一光發射器不同波長的光。作為範例,不同的顏色可以為主要顏色(例如,紅色、綠色、藍色)。
在某些實施例中,來自光源的光可以是實質上非準直的光,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可以是準直光。尤其,可以透過準直器來將光準直。在某些實施例中,光源可以包括準直器。在本說明書中,「準直器」係被定義為任何用於準直光的光學元件或裝置。舉例來說,準直器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一準直鏡或反射器、一準直透鏡以及上述各種準直器的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準直器係包括一準直反射器,該準直反射器的反射表面可以具有拋物線曲線或拋物線形狀的特徵。在另一實例中,準直反射器可以為類拋物線形的反射器。「類拋物線形」在此係指拋物線形反射器的曲形反射表面與「真正」的拋物線曲線有所偏離,藉以達到預定的反射特質(例如,準直度)。類似地,準直透鏡可以包括球形的表面(例如,雙凸球面透鏡)。
在某些實施例中,準直器可以為連續的反射器或連續的透鏡(即,具有大致平滑且連續的反射表面或透鏡)。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準直反射器或準直透鏡可以包括大致不連續的表面,如用於提供光線準直的菲涅耳反射器(Fresnel reflector)或菲涅耳反射鏡(Fresnel mirror),但其並不受限於此。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由準直器所提供的準直量可以在預定的準直程度或準直量之間根據不同的實施例而有所不同。此外,準直器可以被配置為提供一個或兩個正交方向上的準直(例如,一垂直方向以及一水平方向)。換句話說,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準直器可以具有在一個或兩個正交方向上的拋物線形或類拋物線形。
在本說明書中,「光學性耦接」係被定義為該物體的位置或定位使該物體由光場(例如,光束)影響,或者促成該物體與光場之間的互動。舉例來說,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與導光體光學性耦接的格柵與導光體的相對位置或相對定位,使得該格柵與導光體中引導的光互動(例如,提供光的繞射)。作為範例,光學性耦接的格柵可以位於導光體中。在另一範例中,光學性耦接的格柵可以位於導光體的表面上(例如,將格柵定位以使其與導光體所引導的光的漸逝光場互動)。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冠詞「一」具有專利領域中的普遍含義,即,意指「一個或多個」。例如,「一攝影機」指一個或多個攝影機,更確切來說,「該攝影機」於此意指「該(等)攝影機」。此外,任何本文所指的「頂部」、「底部」、「上部」、「下部」、「上」、「下」、「前」、「後」、「左」、或「右」並非意使其成為任何限制。本文中,當應用到一個值時,除非有另外特別說明,「大約」一詞一般是指用於產生該值的設備的公差範圍內,或在一些實施例中,是指正負10%,或正負5%,或正負1%。此外,舉例來說,「大致」一詞在本文中代表了大多數、幾乎全部或全部,或者代表落於大約51%至大約100%之間的範圍中的值。再者,本說明書中的實施例旨在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並且是為了討論之目的呈現,而不應用於限制本發明。
根據與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某些實施例,本發明係提供了一種格柵式背光板。圖2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格柵式背光板100的範例的剖視圖。圖2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了一格柵式背光板100的範例的剖視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格柵式背光板100係利用反射模式繞射將背光板中的光耦合出來,並使其成為往遠離格柵式背光板100的表面的方向定向的複數條射出光束或耦合出光束102。在下文針對多光束繞射格柵更詳細描述的某些實施例中,耦合出光束102可以被配置為形成一光場。繞射耦合出的光是格柵式背光板100中的導光104的一部分。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將光從隔柵式背光板100中繞射耦合出的繞射屬於反射繞射(即,採用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在圖2A~圖2B中,導光是由粗箭頭104顯示,為了圖式的清晰度,圖中的箭頭代表了導光104的大致傳導方向,而並非對傳導方向造成限制。
在某些實施例中,格柵式背光板100可以是電子顯示器的光源或「背光」。更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中耦合出光束102產生光場的某些實施例,電子顯示器可以是俗稱為「裸眼」的三維電子顯示器(例如,多視角顯示器或自動立體顯示器),其中,格柵式背光板100係用於產生對應於或代表三維顯示器的不同「視角」的各個耦合出光束102。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電子顯示器可以對耦合出光束102進行調變(例如,透過光閥,如下文中所述)。舉例來說,對往遠離格柵式背光板100以不同角度方向定向的不同組的耦合出光束102的調變,對動態三維電子顯示器的應用來說特別有用。換言之,往特定觀看方向上定向之不同組的經調變的耦合出光束102,可以代表對應於該特定觀看方向的三維電子顯示器的動態像素。
如圖2A~圖2B所示,格柵式背光板100係包括一導光體110。在某些實施例中,導光體110可以是一平板導光體110。導光體110係用於將光(例如,光束)引導為導光束104。舉例來說,導光體110可以包括被配置為光波導的一介電材料。所述的介電材料具有一第一折射係數,環繞介電光波導的介質係具有一第二折射係數,其中,第一折射係數可以大於第二折射係數。作為範例,折射係數之間的差異係被配置為根據導光體110的一個以上的引導模式促成導光束104的完全內部反射。
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光是由導光體110沿著導光體110的長度引導。此外,導光體110係利用完全內部反射在導光體110的一第一表面110’(例如,「前」表面或「前」側)以及一第二表面110”(例如,「後」表面或「後」側)之間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導光束。尤其,導光束104是藉由在導光體110的第一表面110’與第二表面110”之間反射或彈跳而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傳導。在某些實施例中,包括不同顏色的光的複數條導光束104,可以由導光體110以各個不同、顏色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傳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圖式的清晰起見,圖2A~圖2B中並未顯示所述的非零值傳導角度。
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非零值傳導角度」是相對於導光體110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10’或第二表面110”)的角度。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非零值傳導角度是同時大於零,並且小於導光體110中的完全內部反射的關鍵角度。舉例來說,導光束104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可以介於10度到大約50度之間,或者,在某些範例中,介於20度到大約40度之間,或者介於25度至大約35度之間。在其他的範例中,非零值傳導角度可以大約為20度,或大約為25度,或大約為35度。此外,只要非零值傳導角度是小於導光體110中的完全內部反射的關鍵角度,可以為特定的實施方式(任意)選定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
導光體110中的導光束104可以被以非零值傳導角度(例如,大約30~35度)引入或耦合進入導光體110。作為範例,可以透過透鏡、鏡子或類似的反射器(例如,傾斜準直反射器)以及稜鏡(未顯示)的其中一者或多者,將光於導光體110的輸入端以非零值傳導角度耦合進入而成為導光束104。當被耦合進入導光體110之後,導光束104會沿著導光體110往大致遠離輸入端的方向(例如,在圖2A~圖2B中由粗箭頭104沿著x軸線指向的方向)傳導。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透過將光耦合進入導光體110產生的導光束104可以是準直光束。在本說明書中,「準直光」或「準直光束」是被定義為光束中的光線在光束中彼此平行的光束(例如,導光束104)。此外,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從準直光中散發或散射出來的光線,並不被視為準直光束的一部分。可以透過準直器來提供用於產生準直的導光束104的光線準直過程,該準直器可以包括透鏡或鏡子(例如,傾斜準直反射器),但其並不受限於此。
在某些實例中,導光體110(例如,平板導光體110)可以是薄片或平板的光波導,並且可以包括光學透明的介電材料延伸出來之大致為平面的薄板。介電材料的大致平面的薄板是利用完全內部反射引導導光束104。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導光體110的光學透明材料可以包括各種介電材料中的任一者,或者可以由各種介電材料中的任一者所製成,其可以包括一種以上的玻璃(例如,石英玻璃、鹼鋁矽酸鹽玻璃、硼矽酸鹽玻璃等等),以及實質上為光學透明的塑膠或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玻璃」、聚碳酸脂等等),但其並不受限於此。在某些範例中,導光體110可以進一步具有位在導光體110的一表面(例,上表面與下表面的其中之一,或者同時位在兩個表面上)的至少一一部分上的一披覆層。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可以透過該批覆層進一步促進完全內部反射。
如圖2A與圖2B所示,格柵式背光板100係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反射格柵隔島120。該些反射格柵隔島120係以彼此間隔開來的方式設置,即,該些反射格柵隔島120中的每一者之間具有非零值的間隔。此外,如下文中進一步所述,反射格柵隔島120係光學性耦接於導光體110。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該些反射格柵隔島120中的一反射格柵隔島120係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即,反射繞射格柵)。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用於將導光束104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具有預定主要角度方向的耦合出光束102。更具體來說,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繞射耦合出複數條的耦合出光束102。此外,如下文中針對多光束繞射格柵所描述的內容,該些耦合出光束中的每一條耦合出光束102可以具有與該些耦合出光束中的其他耦合出光束不相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的一繞射格柵(例如,一介電繞射格柵)。舉例來說,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可以由介電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介電材料所提供。包括介電材料的繞射結構特徵因此提供了一介電繞射格柵。接著,介電繞射格柵可以被設置在相鄰於反射材料層的位置(例如,由反射材料層支持),以提供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反射材料層可以包括一反射金屬層(例如,金、銀、鋁、鉻、鎳等)、一反射麥拉(Mylar® )膜、或一高反射率反射片(Enhanced Specular Reflector, ESR)膜,但其並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可以採用Vikuiti® ESR作為反射材料層。Vikuiti® ESR是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的3M公司註冊的商標。Mylar®是由美國特拉華洲威爾明頓市的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rporation)所註冊的商標。
在另一實施例中,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包括由反射層形成、由反射層提供或者形成在反射層中的繞射結構特徵。舉例來說,如上文中所述,反射模式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可以包括反射金屬(例如,金、銀、鋁、鉻、鎳等)或者相似的反射材料。更具體來說,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是金屬繞射格柵(例如,包括金屬繞射結構特徵的金屬層)。在其他的範例中,包括反射材料(例如,金屬)的繞射結構特徵可以由反射層或反射膜所支持,或者可以設置在相鄰於反射層或反射膜的位置,藉此提供所述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反射層或反射膜可以與反射繞射結構特徵的材料為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圖3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120的範例的剖視圖。更具體來說,如圖3A所示,反射格柵隔島120包括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124的一介電繞射格柵122,且該些元件結合起來提供了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介電繞射格柵122可以包括由介電材料形成的複數個繞射結構特徵122a。此外,如圖中所示,介電繞射結構特徵122a彼此之間係以非零值的距離間隔開來,並且用於提供入射光束(例如,非零值傳導角度的導光束104)的繞射。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介電繞射格柵122可以係設置於反射材料層124上(如圖中所示),或者,介電繞射格柵122可以設置在相鄰於反射材料層124並且與反射材料層124間隔開來的位置。
圖3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120的範例的剖視圖。如圖3B所示,反射格柵隔島120係包括位於反射材料層124的表面的複數個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4a,藉此提供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在某些範例中,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4a可以由反射材料層124本身形成(例如,如圖中所示)。舉例來說,可以藉由對表面進行蝕刻或利用奈米壓印微影技術將表面圖案化,將繞射結構特徵124a形成在反射材料層124的表面中。在另一範例中(未顯示於圖中),可以將反射材料層的表面上沉積反射材料(例如,另一反射材料)並將其圖案化來提供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4a。在某些實施例中,沉積的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4a可以具有與反射材料層124不同的反射材料,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雖然是經由沉積形成,沉積的繞射結構特徵124a可以具有與反射材料層124相同的反射材料。
圖3C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再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120的範例的剖視圖。如圖3C所示,反射格柵隔島120包括了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且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由包括反射材料的複數個繞射結構特徵126所提供。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如圖中所示),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6本身可以提供入射光束(例如,導光束104)的繞射。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未顯示於圖中),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6可以進一步由一反射材料層所支持,或者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例如,反射材料層124)。舉例來說,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6可以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但與該反射材料層之間(以非零值的距離)間隔開來,藉此改善反射格柵隔島120的繞射效率。此外,雖然上文中並未明確列出,根據與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某些實施例,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的反射繞射格柵作為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雖然圖中顯示的是均勻的繞射格柵,圖3A~圖3C中的繞射結構特徵可以是在繞射格柵中非均勻地間隔開來以及非均勻地成型(例如,啁啾式繞射格柵)的其中之一者或兩者。
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只要反射格柵隔島120光學性地耦接於導光體110,該些反射格柵隔島120基本上可以位於導光體110中第一導光體表面110’下方的任何位置。更具體來說,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120在導光體中110可以位於導光體110的第一表面110’與第二表面110”之間(例如,如圖2A所示)。舉例來說,反射格柵隔島120可以被嵌入於導光體110的介電材料中。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120可以位於導光體110的第二表面110”(例如,如圖2B所示)。舉例來說,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位於第二表面的繞射結構特徵,以及用於覆蓋繞射結構特徵或將其設置於底層的一反射材料層。作為範例,繞射結構特徵可以包括位於導光體110的第二表面110”中的凹槽以及位於導光體110的第二表面110”上的脊部的其中一者或兩者。圖2B中顯示了位於第二表面110”中的凹槽。圖中並未顯示位在第二表面110”上的脊部,然而,作為範例,可以在圖3A~圖3C中顯示的任一實例中實現脊部。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例如,如上文中針對圖3A~圖3C所述的實施例,凹槽與脊部的其中一者或兩者可以包括導光體110的材料,或可以包括另一材料(例如,介電材料或反射材料)。舉例來說,可以透過蝕刻、銑削或模製的方式將凹槽形成在第二表面110”中,或者可以透過施加、沉積或固定的方式將脊部形成於第二表面110”。
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一多光束繞射格柵。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將部分的導光束102繞射耦合出成為複數條耦合出光束102。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由多光束繞射格柵繞射耦合出的耦合出光束102係具有彼此不相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再者,多光束繞射格柵係作為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即,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運作。舉例來說,作為本發明的範例而非限制,圖2A與圖2B中顯示了作為多光束繞射格柵的反射格柵隔島120的該些反射模式繞射格柵。此外,圖2A與圖2B中顯示了由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產生的耦合出光束102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圖4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範例的剖視圖。圖4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範例的立體圖。作為範例,圖4A~圖4B中顯示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可以代表圖2A與圖2B中的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圖中進一步顯示了由導光體210所引導的光束204,多光束繞射格柵200係與導光體210光學性耦接,藉此接收入射的導光束204。作為範例,導光體210與入射的導光束204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所述的導光體110與導光束104。
此外,如圖4A~圖4B所述,作為反射模式繞射格柵運作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係將導光束204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複數條耦合出光束202,且作為反射繞射的結果,耦合出光束202係被往遠離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入射光側的方向定向。作為範例,該些耦合出光束202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所述的該些耦合出光束102。尤其,該些耦合出光束中的其中一耦合出光束202具有與該些耦合出光束中的其他耦合出光束202不相同的預定主要角度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在圖4A~圖4B中顯示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係包括複數個繞射結構特徵220,作為範例,該些繞射結構特徵220可以代表彼此間隔開來的凹槽與脊部的其中一者或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如圖4B所示,繞射結構特徵220可以為彎曲的結構特徵。多光束繞射格柵200在各個不同的實施例中(例如,如上文中所述)可以被實施為反射格柵隔島120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該些實施例可以包括相鄰於反射層的介電繞射格柵(例如,圖3A中的介電繞射格柵122以及反射材料層124)以及反射材料的反射繞射結構特徵,或位於反射材料的表面(例如,圖3B~圖3C中顯示的反射繞射結構特徵124a以及反射材料層124),但其並不受限於此。
如上文所述,多光束繞射格柵200係將導光束204的一部分繞射地散射或繞射耦合出,成為具有上述的不同預定主要角度方向的複數條耦合出光束202。作為範例,當包括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背光板設置在一電子顯示器中時,不同的預定主要角度方向可以對應於三維或多視角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該些耦合出光束202中的每一者係具有由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繞射結構特徵的特性所決定的不同預定主要角度方向。
更具體來說,圖4A~圖4B中顯示的多光束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220係被配置為提供繞射(例如,反射繞射),並且係負責將部分的導光束204繞射耦合離開導光體210。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是或可以包括一啁啾式繞射格柵。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啁啾式」繞射格柵(“chirped” diffraction grating)係展現或者具有隨著該啁啾式繞射格柵的一定幅度或長度而改變之繞射結構特徵的繞射間隔d (即,繞射間距),如圖4A以及圖4B所示(作為範例,也顯示於圖2A~圖2B中)。在此,隨之改變的繞射間隔d 係被稱為「啁啾」。如此一來,導光束被繞射耦合出的部分係離開或者從啁啾式繞射格柵被以不同的繞射角度射出,其中,該等繞射角度係指對應於橫跨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該啁啾式繞射格柵上不同起點的繞射角度。由本文中啁啾的定義可知,啁啾式繞射格柵係造成該些光束的耦合出光束202的預定且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在某些實例中,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啁啾式繞射格柵可能具有或者可能會展示出隨著距離而線性變化之啁啾的繞射間隔d 。如此一來,根據本說明書中的定義,此種啁啾式繞射格柵是「線性」啁啾式繞射格柵。圖4A~圖4B中以範例而非限制的方式顯示了作為線性啁啾式繞射格柵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更具體來說,如圖所示,相較於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第一端來說,繞射結構特徵220在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第二端彼此之間係更為靠近。此外,如圖所示,圖中的繞射結構特徵220的繞射間隔係從第一端到第二端線性變化。
在另一實例中(未顯示),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啁啾式繞射格柵可以展現出繞射間隔的非線性啁啾。用於實現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各種非線性啁啾可以包括但不限於,指數啁啾、對數啁啾,或者隨之改變的啁啾、大致不平均,或者隨機但以單調的方式分布之啁啾。本發明中使用的非單調式的啁啾可以包括正弦啁啾、三角啁啾或鋸齒啁啾,但其並不受限於此。本發明中亦可以使用上述任何種類之啁啾的組合。
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多光束繞射格柵200可以包括彎曲及啁啾式的繞射結構特徵中的其中之一,或者可以同時包括兩種繞射結構特徵。舉例來說,如圖4B所示,多光束繞射格柵200係同時包括彎曲以及啁啾式的兩種繞射結構特徵220(即,圖4B中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為彎曲與啁啾式的繞射格柵)。此外,如圖4B所示,導光束204具有相對於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入射方向,在圖中係以粗箭頭顯示於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第一端。圖中也以遠離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入射光側的箭頭顯示了複數條耦合出光束202。耦合出光束202係以多個預定的不同主要角度方向往遠離多光束繞射格柵200的方向傳導。尤其,如圖中所示,耦合出光束202的預定的不同主要角度方向之仰角以及方位角都不同。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例,繞射結構特徵220之預先定義的啁啾以及繞射結構特徵220的曲度,皆對耦合出光束202的不同的預定主角度方向做出貢獻。
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描述之原理的某些實施例,本發明係提供一電子顯示器。在各個實施例中,電子顯示器係將經調變的光束射出成為電子顯示器的像素。此外,在各個實施例中,射出的調變光束較佳地係被往顯示器的觀看方向定向而成為複數條具有不同定向的光束。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顯示器是三維顯示器或多視角電子顯示器。根據本發明的各個範例,經調變的不同定向的光束中的不同者,可以與三維電子顯示器相關聯的不同「視像」相對應。作為範例,不同視像可以提供三維電子顯示器顯示的資訊的「裸眼」(例如,自動立體)展示。
圖5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三維電子顯示器300的範例的方塊圖。圖5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三維電子顯示器300的範例的剖視圖。作為範例,圖5A中顯示的三維電子顯示器300可以代表圖5A中顯示的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一實施例。此外,作為範例,三維電子顯示器300又可以被稱為多視角顯示器。如圖中所示,三維電子顯示器300係用於發出代表像素的調變光束302,且該些像素係對應於三維電子顯示器300的不同觀看方向相關聯的不同視像。
如圖5A與圖5B所示,三維電子顯示器300係包括用於引導光束的一平板導光體310,例如,在圖5B中由代表導光束306的延伸箭頭所表示。平板導光體310中的導光束306是成為三維電子顯示器300所射出的調變光束302的光的來源。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平板導光體310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針對格柵式背光板100所描述的導光體110。舉例來說,平板導光體310可以是由平面片材的介電材料形成的薄片光波導,並且被配置為利用完全內部反射引導光。導光束306可以被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為光束。因此,由平板導光體310引導的導光束306可以大致相似於格柵式背光板100的導光束104。作為範例,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導光束306可以是準直光束。
圖5A~圖5B中顯示的三維電子顯示器300進一步包括一反射格柵隔島320的陣列。反射格柵隔島320的陣列係光學性耦接於平板導光體310(例如,在平板導光體310的表面中或表面上)。反射格柵隔島320的陣列可以大致相似於格柵式背光板100的反射格柵隔島120。舉例來說,反射格柵隔島320係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更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反射格柵隔島320係包括一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係用於將導光束306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具有不同主要角度方向的複數條耦合出光束304。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耦合出光束304的不同主要角度方向,係對應於三維電子顯示器300的不同視像的各個觀看方向。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320的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所述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
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320的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一啁啾式繞射格柵。在某些實例中,多光束繞射格柵的繞射結構特徵(例如,凹槽、脊部等)可以是彎曲繞射結構特徵。舉例來說,彎曲繞射結構特徵可以包括彎曲的脊部或凹槽(即,連續彎曲或片段彎曲),且彎曲繞射結構特徵之間的間隔為隨著橫跨多光束繞射格柵的距離而改變的函數。
如圖5A與圖5B所示,三維電子顯示器300進一步包括一光閥陣列330。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光閥陣列330係包括用於調變該些耦合出光束304的複數個光閥。尤其,光閥陣列330的光閥係對耦合出光束304進行調變,以提供調變光束302。調變光束302係代表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即,以及在不同觀看方向上)的像素。在各個範例中,光閥陣列330中的可以採用不同種類的光閥,該些光閥可以包括液晶光閥、電潤濕光閥以及電泳光閥中的一種以上的光閥,但其並不受限於此。作為本發明的範例,圖5A中的虛線係用於強調調變光束302的調變。
在某些範例中(如圖5A~圖5B所示),三維電子顯示器300進一步包括光學性耦接於平板導光體310的輸入部的一光源340。光源340係被配置為將光提供至平板導光體的輸入部,並且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準直光至平板導光體的輸入部。尤其,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平板導光體310係將準直光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為準直光束。
在某些實施例中,光源340係包括一光發射器,該光發射器可以是一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或一雷射,但其並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光源340可以是特定顏色的LED,藉以提供單色光。在某些實施例中,光源340係包括複數個光發射器以提供多種不同顏色的光。舉例來說,光源340可以包括用於提供紅色光的第一LED、用於提供綠色光的第二LED以及用於提供藍色光的第三LED。根據光源340提供不同顏色的光的某些實施例,平板導光體310可以被配置為以不同的顏色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代表不同顏色的光的光束。舉例來說,當光源340被配置為提供紅色光、綠色光以及藍色光的時候,紅色光、綠色光以及藍色光中的每一者可以是由光源所提供的不同顏色的準直光束。此外,平板導光體310可以以各個不同、顏色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各個不同顏色的準直光束。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光源340可以是寬頻光源,例如日光燈、白色LED,或者更廣義的來說,用於提供寬頻光(例如,白色或多色光)的多色LED,但其並不受限於此。再者,光源340可以包括用於將光源的光準直的一準直器,例如任何上文中所述的準直器,但其並不受限於此。
根據與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某些實施例,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圖6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400的範例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400係包括一步驟410,在導光體中引導光束。在某些實施例中,導光體與導光束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針對格柵式背光板100所描述的導光體110與導光束104。尤其,在某些實施例中,導光體在步驟410中可以根據完全內部反射引導導光(例如,成為準直光束)。此外,光束在步驟410中可以於導光體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再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導光體可以為大致平面的介電光波導(例如,平板導光體)。
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括一步驟420,利用複數個反射格柵隔島將導光束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耦合出光束。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耦合出光束係往離開並且遠離導光體的第一表面的方向以預定主要角度方向定向。此外,該些反射格柵隔島彼此係間隔開來,並且係光學性地耦接於導光體。再者,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該些反射格柵隔島中的其中一反射格柵隔島係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
在某些實施例中,步驟420中用來將導光束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的反射格柵隔島,係大致相似於上文中針對格柵式背光板100所描述的反射格柵隔島120。此外,耦合出光束可以大致相似於同樣在上文中所描述的耦合出光束102。作為範例,反射格柵隔島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的一介電格柵。在另一範例中,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一金屬繞射格柵,或包括具有反射繞射結構特徵的繞射格柵。
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格柵隔島的反射模式繞射格柵可以包括一多光束繞射格柵。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大致相似於上文中所描述的多光束繞射格柵200。尤其,多光束繞射格柵可以將部分的導光束繞射耦合出成為複數條耦合出光束。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該些耦合出光束中的耦合出光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些耦合出光束的不同主要角度方向係對應於三維電子顯示器或多視角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的各個觀看方向。
在某些實施例中,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括一步驟430,利用光閥調變耦合出光束。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調變的耦合出光束可以形成一電子顯示器的像素。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多光束繞射格柵被作為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使用的實施例中),步驟430中可以利用複數個光閥對不同定向的複數條耦合出光束進行調變。此外,作為範例,步驟430中經調變後的具有不同定向的耦合出光束可以被往三維電子顯示器的各個觀看方向中的不同方向定向。
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步驟430中用於調變耦合出光束的光閥,可以大致相似於光閥陣列330中的光閥。舉例來說,光閥可以包括一液晶光閥。在其他的實例中,光閥可以為其他種類的光閥,包括電潤濕光閥與電泳光閥的其中之一,同時包括上述兩種光閥,或者,可以包括上述兩種光閥與液晶光閥或其他種類的光閥的結合。
因此,本發明中提供了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三維電子顯示器以及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的實例與實施例。熟知該領域的技術人士應當瞭解,上文中所敘述的實例僅為代表本發明之原理的眾多實例與實施例中的說明性範例。顯然地,熟知該領域的技術人士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之範疇的條件下做出多種其他的配置。
10‧‧‧繞射格柵/反射模式繞射格柵
20‧‧‧光束
30‧‧‧光束
40‧‧‧入射光側
100‧‧‧格柵式背光板
102‧‧‧耦合出光束
104‧‧‧導光/導光束/粗箭頭
110‧‧‧導光體/平板導光體
110’‧‧‧第一表面/第一導光體表面
110”‧‧‧第二表面
120‧‧‧反射格柵隔島
122‧‧‧介電繞射格柵
122a‧‧‧繞射結構特徵/介電繞射結構特徵
124‧‧‧反射材料層
124a‧‧‧繞射結構特徵/反射繞射結構特徵
126‧‧‧繞射結構特徵/反射繞射結構特徵
200‧‧‧多光束繞射格柵
202‧‧‧耦合出光束
204‧‧‧光束/導光束
210‧‧‧導光體
220‧‧‧繞射結構特徵
300‧‧‧三維電子顯示器
302‧‧‧調變光束
304‧‧‧耦合出光束
306‧‧‧導光束
310‧‧‧平板導光體
320‧‧‧反射格柵隔島
330‧‧‧光閥陣列
340‧‧‧光源
400‧‧‧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
410~430‧‧‧步驟
d‧‧‧繞射間隔
m‧‧‧繞射級數
q i ‧‧‧入射角度
q m ‧‧‧繞射角度
按照此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原理之各種示例性特徵,在參考附圖並結合下面的詳細描述下可以被更容易地理解,其中,相似的標號表示相似的結構元件,且該些附圖包括: 圖1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繞射格柵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2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格柵式背光板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2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了一格柵式背光板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3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3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3C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再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反射格柵隔島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4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多光束繞射格柵的範例的剖視圖; 圖4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多光束繞射格柵的範例的立體圖; 圖5A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一三維電子顯示器的範例的方塊圖; 圖5B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三維電子顯示器的範例的剖視圖;以及 圖6為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了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的範例的流程圖。
某些特定的例子可能會具有其他相較於上述圖式中的特徵而言相同、額外或者可以將之取代的特徵。在下文中將參照圖式針對這些特徵以及其他的特徵進行詳細說明。

Claims (23)

  1. 一種格柵式背光板,包括: 一導光體,被配置為在該導光體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之間以一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一光束;以及 複數個反射格柵隔島,該等反射格柵隔島係以彼此間隔開來的方式設置並且與該導光體光學性耦接,該等反射格柵隔島中的其中一反射格柵隔島係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用於將導光束的一部分繞射耦合出成為一耦合出光束, 其中,該耦合出光束係以一預定主要角度方向往遠離該導光體的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定向。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的一介電繞射格柵。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一反射金屬繞射格柵。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係介於該導光體的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係位於該導光體的該第二表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的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位於該導光體的該第二表面的複數個繞射結構特徵以及一反射材料層,該等繞射結構特徵係包括位於該導光體的該第二表面中的凹槽以及位於該第二表面上的脊部的其中一者或同時包括兩者,且該反射材料層係位於該第二表面上以覆蓋該等繞射結構特徵。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的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用於將部分的導光束繞射耦合出成為複數條該耦合出光束的一多光束繞射格柵,該等耦合出光束中的耦合出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多光束繞射格柵包括一啁啾式繞射格柵。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多光束繞射格柵包括彼此間隔開來的彎曲繞射結構特徵。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其中,該等耦合出光束的不同主要角度方向係對應於一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的各個觀看方向。
  11. 一種三維電子顯示器,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格柵式背光板,該三維電子顯示器進一步包括:一光源,光學性地耦接於該導光體的一輸入部,該光源係被配置以提供被引導為該光束的準直光;以及一光閥,用於調變該等耦合出光束中的其中一耦合出光束,且該光閥係相鄰於該導光體的該第一表面,其中,該耦合出光束的主要角度方向係對應於該三維電子顯示器的觀看方向,經調變的光束係代表該三維電子顯示器的觀看方向上的像素。
  12. 一種三維電子顯示器,包括:一平板導光體,被配置以在該平板導光體中以一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一光束;一反射格柵隔島陣列,與該平板導光體光學性地耦接,該反射格柵隔島陣列中的一反射格柵隔島係包括一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該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係將部分的導光束繞射耦合出成為彼此具有不同主要角度方向的複數條耦合出光束,且該等耦合出光束係對應於該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的各個觀看方向;以及一光閥陣列,用於調變該等耦合出光束中的耦合出光束,經調變的該等耦合出光束係代表該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的像素。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進一步包括光學性地耦接於該平板導光體的一輸入部的一光源,該光源係將準直光提供至該平板導光體的該輸入部,其中,該平板導光體係以該非零值傳導角度將準直光引導為準直光束。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其中,該光源係包括用於提供紅色光的一第一發光二極體,用於提供綠光的一第二發光二極體以及用於提供藍色光的一第三發光二極體,該光源提供的各個紅色光、綠色光與藍色光是不同顏色的準直光束,且其中,該平板導光體係以各個不同、顏色特定的該非零值傳導角度引導各個不同顏色的準直光束。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的該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係包括具有彎曲繞射結構特徵的一啁啾式繞射格柵。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係位於該平板導光體的一第一表面以及該平板導光體的一第二表面之間,且該光閥陣列係相鄰於該第一表面。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係位於該平板導光體的一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係相對於與該光閥陣列相鄰的一第一表面,且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係進一步包括一反射材料層,該反射材料層係被配置以覆蓋該反射模式多光束繞射格柵的複數個繞射結構特徵,該等繞射結構特徵係包括位於該第二表面的凹槽或位在該第二表面上的脊部的其中一者或同時包括兩者。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三維電子顯示器,其中,該光閥陣列係包括複數個液晶光閥。
  19. 一種格柵式背光板的操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一導光體中以一非零值傳導角度在該導光體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之間引導一光束;以及 利用複數個反射格柵隔島將部分的導光束繞射耦合出成為一耦合出光束,該耦合出光束以一預定主要角度方向往離開並且遠離該導光體的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定向, 其中,該等反射格柵隔島係彼此間隔開來並且與該導光體光學性耦接,該等反射格柵隔島中的其中一反射格柵隔島包括一反射模式繞射格柵。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的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相鄰於一反射材料層的一介電繞射格柵與一反射金屬繞射格柵的其中之一。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反射格柵隔島的該反射模式繞射格柵係包括一多光束繞射格柵,該多光束繞射格柵係被配置以將部分的導光束繞射耦合出成為複數條該耦合出光束,該等耦合出光束中的耦合出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述的方法,其中,該等耦合出光束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係對應於一三維電子顯示器的不同視像的各個觀看方向。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利用一光閥調變該耦合出光束,經調變的該耦合出光束係形成一電子顯示器的像素。
TW106106831A 2016-03-23 2017-03-02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TWI623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6/023848 WO2017164871A1 (en) 2016-03-23 2016-03-23 Grating-based backlight employing reflective grating islands
??PCT/US16/23848 2016-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510A TW201734510A (zh) 2017-10-01
TWI623779B true TWI623779B (zh) 2018-05-11

Family

ID=5989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6831A TWI623779B (zh) 2016-03-23 2017-03-02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2501B2 (zh)
EP (1) EP3433650A4 (zh)
JP (1) JP6820940B2 (zh)
KR (1) KR102411562B1 (zh)
CN (1) CN108885309B (zh)
CA (1) CA3016413C (zh)
HK (1) HK1257545A1 (zh)
TW (1) TWI623779B (zh)
WO (1) WO20171648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595B (zh) * 2018-10-31 2021-04-21 美商雷亞有限公司 具有光罩元件的多視域背光件、顯示器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61742C1 (ru) * 2017-07-18 2018-07-19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РнД-ИСАН" Компактный широкодиапазонный вуф спектрометр
US10641942B2 (en) * 2018-07-16 2020-05-05 Shenzhen Gua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proj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448918B2 (en) * 2019-01-30 2022-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ating device, screen including the gra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augmented reality and/or virtual reality including the screen
CA3136673C (en) * 2019-04-28 2023-06-27 Leia Inc. Diffractive backlight fabrication method
CN114144616A (zh) * 2019-07-11 2022-03-04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在光导内具有多光束元件的多视图背光、显示器和方法
CN110426871B (zh) * 2019-08-07 2022-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调节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4365032B (zh) * 2019-09-12 2024-05-17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反射多光束元件的多视图背光体、显示器和方法
WO2021076113A1 (en) * 2019-10-15 2021-04-22 Leia Inc. Multibeam backlight,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with diffraction grating filling fraction
WO2021076148A1 (en) * 2019-10-18 2021-04-22 Google Llc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for large-field image display
CN114641712A (zh) * 2019-10-31 2022-06-17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有形边缘多光束元件的多光束背光体、多视图显示器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8058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Nokia Corporation Beam expans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ve elements
WO2009097746A1 (zh) * 2008-02-03 2009-08-13 Zhiyang Li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4204471A1 (en) * 2013-06-20 2014-12-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rating-based light modulation employing a liquid crystal
US20150036068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eia Inc.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0393B1 (en) 2000-11-27 2002-12-03 Advanced Interfaces, Llc Integrated optical multiplexer and demultiplexer for wavelength division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KR100624408B1 (ko) 2003-01-07 2006-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TWI257490B (en) * 2003-07-09 2006-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470629B2 (ja) * 2004-07-23 2010-06-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4600269B2 (ja) * 2005-12-21 2010-12-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81383B1 (ko) * 2006-09-14 2007-11-30 비전하이테크 주식회사 색재현성이 향상된 도광판, 이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표시장치
US20110002143A1 (en) 2006-12-28 2011-01-06 Nokia Corporation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1216631B (zh) * 2007-01-05 2010-11-1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8089582B2 (en) * 2007-05-31 2012-01-03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groove having an end portion that stops short of the non-adjacent opposite side surfaces and extends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non-adjacent side surfaces
JP5010527B2 (ja) 2007-06-04 2012-08-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導光板ユニッ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63900B (en) 2007-10-04 2012-05-11 Ind Tech Res Inst Light guiding film
JP2009123553A (ja) * 2007-11-15 2009-06-0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010749A1 (ja) * 2008-07-22 2010-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251563B2 (en) 2009-05-29 2012-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larized diffractive backlight
JP2011017923A (ja) * 2009-07-09 2011-01-2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1154078A (ja) * 2010-01-26 2011-08-1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80770B1 (ko) * 2010-07-09 201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5538571B2 (ja) * 2011-08-12 2014-07-0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発光装置
US9389415B2 (en) 2012-04-27 2016-07-12 Leia Inc. Directional pixel for use in a display screen
KR101788776B1 (ko) * 2012-05-31 2017-10-20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지향성 백라이트
US9459461B2 (en) 2012-05-31 2016-10-04 Leia Inc. Directional backlight
US9201270B2 (en) 2012-06-01 2015-12-01 Leia Inc. Directional backlight with a modulation layer
JPWO2014013712A1 (ja) * 2012-07-19 2016-06-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6437435B2 (ja) * 2012-08-13 2018-12-12 コベストロ、ドイチュラント、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Covestro Deutschland Ag 出力結合素子を有する導光板
WO2014120160A1 (en) * 2013-01-30 2014-08-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rectional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US9298168B2 (en) * 2013-01-31 2016-03-29 Leia Inc. Multiview 3D wrist watch
US8915635B2 (en) * 2013-03-13 2014-12-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acklight having dual collimating reflectors
EP2971936A4 (en) 2013-03-13 2016-11-30 Hewlett Packard Entpr Dev Lp TAIL LIGHT WITH COLLIMATING REFLECTOR
US9557466B2 (en) 2014-07-30 2017-01-31 Leia, Inc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color backlighting
EP3243093A4 (en) * 2015-01-10 2018-09-19 LEIA Inc.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having controlled diffractive coupling efficiency
WO2016118107A1 (en) * 2015-01-19 2016-07-28 Leia Inc. Unidirectional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employing a reflective islan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8058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Nokia Corporation Beam expans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ve elements
WO2009097746A1 (zh) * 2008-02-03 2009-08-13 Zhiyang Li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4204471A1 (en) * 2013-06-20 2014-12-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rating-based light modulation employing a liquid crystal
US20150036068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eia Inc.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595B (zh) * 2018-10-31 2021-04-21 美商雷亞有限公司 具有光罩元件的多視域背光件、顯示器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64552A1 (en) 2020-02-27
HK1257545A1 (zh) 2019-10-25
WO2017164871A1 (en) 2017-09-28
JP2019511094A (ja) 2019-04-18
TW201734510A (zh) 2017-10-01
CA3016413A1 (en) 2017-09-28
EP3433650A4 (en) 2019-10-23
KR20180121513A (ko) 2018-11-07
CN108885309A (zh) 2018-11-23
EP3433650A1 (en) 2019-01-30
JP6820940B2 (ja) 2021-01-27
CA3016413C (en) 2020-12-29
KR102411562B1 (ko) 2022-06-21
US10712501B2 (en) 2020-07-14
CN108885309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3779B (zh) 採用反射格柵隔島的格柵式背光板、電子顯示器以及方法
TWI722260B (zh) 採用定向散射特徵的可選擇模式的背光板、方法以及顯示器
TWI572955B (zh) 具有角度選擇反射層的單向格柵式背光板
TWI612351B (zh) 具有反射隔板的單向格柵式背光板
JP7023381B2 (ja) モード切り替え可能なバックライ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方法
US9557466B2 (en)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color backlighting
TW201734594A (zh) 多色光柵耦合背光板、電子顯示器及背光板的操作方法
TWI658293B (zh) 具有反射支持結構的多視角顯示器及方法
JP6698822B2 (ja) 二方向コリメータ
JP2021508155A (ja) モード選択可能なバックライト、プライバシー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方法
TW201908787A (zh) 具有微透鏡之基於多光束元件之背光件、多視域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TWI725595B (zh) 具有光罩元件的多視域背光件、顯示器和方法
TWI747368B (zh) 導光體中具有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背光件、顯示器及其方法
TWI755003B (zh) 具有高折射係數導光體層的背光散射元件、多視像背光件、多視像顯示器和方法
TWI711865B (zh) 具有光柵擴散器的背光件、多視像顯示器和方法
TWI618957B (zh) 雙向光學準直器以及使用該雙向光學準直器的方法、背光板以及三維電子顯示器
KR102675403B1 (ko) 고-굴절률 도광체 층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산란 소자, 멀티뷰 디스플레이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