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2686B -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2686B
TWI622686B TW105134130A TW105134130A TWI622686B TW I622686 B TWI622686 B TW I622686B TW 105134130 A TW105134130 A TW 105134130A TW 105134130 A TW105134130 A TW 105134130A TW I622686 B TWI622686 B TW I6226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loth
cavity
humidit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223A (zh
Inventor
蘇德利
林于棟
黃慶堂
施陽平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硏究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硏究所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硏究所
Priority to TW10513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268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2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26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223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一種烘乾裝置,包含多個腔體、導引裝置、熱交換器、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及控制器。多個腔體各自具有入口與出口,並依序排列形成通道。導引裝置設置於腔體中,並導引布材透述腔體中的第一者的入口進入通道內行進。熱交換器連接至腔體,用以提供熱能至腔體內部。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腔體的最末者的出口,用以感測自腔體離開的布材的乾燥程度。第二感測器至少設置於腔體中的最末者的內部,用以感測布材的溫度。控制器與第一感測器及第二感測器通訊連接。

Description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對織物的功能亦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織物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於織物的大量生產過程中,作為織物原料的布材會先經過清洗與烘乾製程。於烘乾製程中,布材可以透過烘箱烘乾。具體而言,布材可以穿過烘箱,其自烘箱的一端進入,再由另一端離開,其中布材是於穿過烘箱的期間完成烘乾。此外,於布材穿過烘箱的期間,烘箱將提供熱能予布材,以使布材乾燥。然而,由於提供熱能為高耗能製程,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所提供的熱能也已成為相關領域的焦點。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烘乾裝置,其可用以烘乾布材。烘乾裝置可包含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第三感測器、控制器、導引裝置、熱交換器及抽氣裝置,其中第一 感測器用以感測布材的乾燥程度,第二感測器用以感測布材的溫度,第三感測器用以感測腔體的濕度,且各感測器的感測結果可傳送至控制器。依據各感測器的感測結果,控制器可自動調整導引裝置、熱交換器及抽氣裝置的輸出參數,以使進行烘乾的布材的乾燥程度可符合公定含潮率。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烘乾裝置,包含多個腔體、導引裝置、熱交換器、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及控制器。多個腔體各自具有入口與出口,並依序排列形成通道。導引裝置設置於腔體中,並導引布材透過腔體中的第一者的入口進入通道內行進。熱交換器連接至腔體,用以提供熱能至腔體內部。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腔體的最末者的出口,用以感測自腔體離開的布材的乾燥程度。第二感測器至少設置於腔體中的最末者的內部,用以感測布材的溫度。控制器與第一感測器及第二感測器通訊連接。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據第一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導引裝置導引布材的速度,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導引裝置導引布材的速度。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據第二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腔體的數量為至少五個,而第二感測器設置在倒數第一個至第四個的腔體內部。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烘乾裝置更包含抽氣裝置。抽氣裝置連接腔體,用以將腔體內部的氣體抽出。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烘乾裝置更包含第三感測器,第三感測器設置於腔體的至少一者的內部,並感測腔體的濕度,其中控制器根據第三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布材的烘乾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依據速度設定值,藉由導引裝置導引布材進入多個腔體內。依據溫度設定值,藉由熱交換器提供熱能至腔體內部。測量自腔體離開的布材的乾燥程度,並依據乾燥程度的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速度設定值。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判斷是否調整速度設定值的步驟包含設定乾燥程度設定範圍,並判斷所測量的布材的乾燥程度是否落於乾燥程度設定範圍內。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當所測量的布材的乾燥程度高於乾燥程度設定範圍時,增加速度設定值。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含測量腔體內的布材的溫度,並依據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腔體內部的布材的溫度≧110℃。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依據濕度設定值,藉由抽氣裝置將腔體內部的氣體抽出。測量腔體的濕度,並依據濕度的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對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進行正規化步驟,以分別得到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依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推算自通道離開的布材的乾燥程度。乾燥程度的推算式為[A+(B×溫度量值)+(C×速度量值)+(D×濕度量值)+(E×溫度量值^2)+(F×速度量值^2)+(G×濕度量值^2)+(H×溫度量值×速度量值)+(I×溫度量值×濕度量值)],並判斷乾燥程度是否落入乾燥程度設定範圍,其中5≦A≦10,-1≦B≦-0.5,1≦C≦2,-0.5≦D≦-0.1,0.1≦E≦0.5,-0.5≦F≦-0.1,-0.5≦G≦-0.1,-1≦H≦-0.1,0.1≦I≦1。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依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推算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為[A+(B×溫度量值)+(C×速度量值)+(D×濕度量值)+(E×速度量值^2)+(F×濕度量值^2)+(G×溫度量值×速度量值)+(H×溫度量值×濕度量值)],其中700≦A≦800,60≦B≦70,-30≦C≦-20,-120≦D≦-110,1≦E≦10,30≦F≦40,-10≦G≦-1,-20≦H≦-10。
100‧‧‧烘乾裝置
102‧‧‧布材
103‧‧‧箭頭
104a、104b、104c、104d、104e、104f‧‧‧腔體
106‧‧‧通道
108‧‧‧導引裝置
110‧‧‧熱交換器
112‧‧‧第一感測器
114a、114b、114c、114d‧‧‧第二感測器
116‧‧‧第三感測器
118‧‧‧抽氣裝置
120‧‧‧控制器
122‧‧‧操作面板
I1‧‧‧入口
O1、O6‧‧‧出口
S100、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62、S164、S166、S170、S180、S200、S210、S220、S230、S240、S250、S260、S270、S280‧‧‧步驟
第1A圖依據本揭露內容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烘乾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1B圖繪示第1A圖的烘乾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第2A圖依據本揭露內容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布材的烘乾方法的流程圖。
第2B圖繪示第2A圖的速度設定值與測量布材的乾燥程度之間的步驟的流程圖。
第3圖依據本揭露內容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布材的烘乾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組件、區域、層。因此,在下文中的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也可被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本意。
請先看到第1A圖及第1B圖,第1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烘乾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而第1B圖繪示第1A圖的烘乾裝置100的側視示意圖。烘乾裝置100 可用以將送入於其中的布材102烘乾,並可搭配智慧決策而增進效率。後續將於配合第2A圖、第2B圖及第3圖說明智慧決策的相關概念。
烘乾裝置100包含多個腔體104a-104f、導引裝置108、熱交換器110、第一感測器112、第二感測器114a-114d、第三感測器116、抽氣裝置118、控制器120及操作面板122。腔體104a-104f各自具有入口與出口,例如,腔體104a具有入口I1與出口O1。腔體104a-104f依序排列形成通道106,其中腔體104a的入口I1及腔體104f的出口O6可分別視作為通道106的入口及出口。
導引裝置108設置於腔體104a-104f中,其可用以導引布材102透過腔體104a的入口I1進入通道106內,並例如是朝著箭頭103的方向行進,其中布材102的行進速度可由導引裝置108控制為增快或減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引裝置108可以包含針板與鍊條,且可以透過針板將布材102固定,並配合鍊條將布材102送入通道106中。
熱交換器110分別連接至腔體104a-104f,用以提供熱能至腔體104a-104f內部。具體而言,熱交換器110可提升腔體104a-104f內的溫度,並使布材102升溫。換句話說,可藉由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來調整腔體104a-104f的溫度,從而加熱腔體104a-104f中的布材10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腔體104a、104b、104c、104d、104e或104f所連接的熱交換器110可以是獨立操作,使得熱交換器110可只對單一腔體提供熱能。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熱交換器110可同時 對多個腔體104a-104f提供熱能。在又一些實施方式中,熱交換器110可同時對多個腔體104a-104f中的特定者提供熱能,例如腔體104c及104d。
抽氣裝置118連接腔體,其用以將腔體104b-104e內部的氣體抽出。例如,抽氣裝置118可包含風扇,並透過風扇將腔體104b-104e內部的氣體抽出。詳細而言,當對布材102進行烘乾的時候,原本在布材102上的水分蒸發而提高腔體104a-104f內的濕度,此時可透過抽氣裝置118將腔體104b-104e內部的濕氣抽出,從而降低腔體104b-104e內的濕度。特別說明的是,雖然第1B圖所繪示的抽氣裝置118為連接腔體104b-104e,然而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詳言之,由於腔體104a-104f中的空間實質上為連通的,故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抽氣裝置118可以自由地連接腔體104a-104f中的一者或多者。
第一感測器112用以感測自腔體104f離開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且設置於多個腔體中的最末者的出口處,例如是腔體104f的出口。乾燥程度的表示方式可同於國際公定標準,例如是公定含潮率。第二感測器114a-114d用以感測布材102的溫度,且可分別設置於多個腔體的內部,較佳為多個腔體中最末些者的內部,例如是腔體104c-104f的內部。此外,雖然第1B圖繪示的第二感測器114a-114d的數量為四個且設置於腔體104c-104f中,然而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感測器的數量可至少為一個且設置於腔體中的最末者的內部即可。當然,也可依需求來調整第二感測器的 數量及設置位置。例如,當腔體的數量為五個時,則第二感測器的數量可為四個且設置在倒數第一個至第四個的腔體內部。第三感測器116用以感測腔體104c的濕度,且例如是設置於腔體104c的內部。由於腔體104c可視為位於通道106相對中間的位置,故第三感測器116所感測的濕度會相對準確。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可依實際需求而更換第三感測器116的設置位置。
控制器120與第一感測器112、第二感測器114a-114d及第三感測器116通訊連接,其中通訊連接可包括無線連接與有線連接。舉例來說,控制器120可具有無線收發器(未繪示),並透過無線收發器與感測器交換信息,其中無線收發器可包括藍牙傳輸裝置、紅外線傳輸裝置、WIFI無線網路傳輸裝置、WT無線電波傳送裝置、NFC近距離無線通訊裝置、ANT+近距離無線通訊裝置或紫蜂無線通訊裝置(Zigbee)。或者,控制器120可透過實體排線而與感測器交換信息,其中實體排線的連接方式可包含高畫質晰度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控制器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bus)、RS-232或乙太網控制自動化技術(etherCAT)。
控制器120可設置於操作面板122中,並透過操作面板122顯示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舉例而言,操作面板122可即時顯示布材102的乾燥程度、腔體104c-104f的溫度以及腔體104c的濕度。此外,控制器120也可控制導引裝置108、熱交換器110以及抽氣裝置118的參數設定值。舉例而言,控制 器120可控制導引裝置108導引布材的速度、可調整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以及控制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控制器120可自動控制並調整上述參數設定值。進一步而言,控制器120可根據感測器的感測結果進行判斷是否調整參數設定值,而若判斷結果為需調整參數設定值,則控制器會發出信號至對應的裝置,從而控制對應的裝置的參數設定值。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透過操作面板122控制並調整上述參數設定值。
請再看到第1B圖及第2A圖,其中第2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布材102的烘乾方法的流程圖。布材102的烘乾方法包含步驟S100、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70及S180,以下將對第2A圖的各步驟做說明,以清楚闡述本發明之智慧決策的概念。
步驟S100中,可先設定速度設定值及溫度設定值。速度設定值可對應為布材102於通道106內的行進速度(又稱,布速),其中導引裝置108可依據速度設定值導引布材102進入腔體104a-104f內。溫度設定值可對應為腔體104a-104f的預設溫度(又稱,布溫),其中熱交換器110可依據溫度設定值提供熱能至腔體104a-104f內部。於參數設定完成後,即可將布材102導引至烘乾裝置100的通道106內進行烘乾。
步驟S110中,可透過第一感測器112測量自腔體104f離開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並將測量結果傳送至控制器120。接著,步驟S120中,控制器120可根據第一感測器112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速度設定值,並依據判斷結果調整 速度設定值。判斷是否調整速度設定值的步驟包含設定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並判斷所測量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是否落於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可依據布材102材質的公定含潮率的數值而設定。例如,若進行烘乾的布材102的公定含潮率為8%時,則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可介於7%至9%間,即在公定含潮率正負一個百分比的範圍內。
當第一感測器112對布材102的含潮率的感測結果落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符合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130及S140。步驟S130及S14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符合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表示布材102符合預設乾燥程度,故控制器120可再發出維持速度設定值的信號至導引裝置108,以使布材102維持相同的行進速度。
當第一感測器112對布材的含潮率的感測結果小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高於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150及S160。步驟S150及S16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高於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表示布材102於通道106內獲得過多熱能而呈現過於乾燥的狀態,故控制器120可發出增加速度設定值的信號至導引裝置108,以使布材102的行進速度提升(亦即,增加布速)。藉由提升布材102的行進速度,可提升烘乾裝置100對烘乾布材102的產能,即提升單位時間內所烘乾的布材102的量。於增加速度設定值後,再回到步驟S110,以透過第一感測器112 測量提升速度設定值後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並再由控制器120接著判斷布材102的乾燥程度條件。
請再看到第1B圖及第2B圖,其中第2B圖繪示第2A圖的速度設定值與測量布材的乾燥程度之間的步驟的流程圖。布材的烘乾方法可更包含步驟S162、S164及S166,以使得控制器120可根據第二感測器114a-114d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以下將對第2B圖的各步驟做說明。
當控制器120發出信號至導引裝置108並增加速度設定值後,可接著進入步驟S162。步驟S162中,可透過第二感測器114a-114d測量布材102的溫度,並將測量結果傳送至控制器120。接著,步驟S164中,控制器120可根據第二感測器114a-114d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接著,根據判斷結果控制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如步驟S166所示。例如,當第二感測器114a-114d對布材102的溫度的感測結果為小於110℃時,控制器120可發出增加輸出熱能的信號至熱交換器110,以提升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反之,當第二感測器114a-114d對布材102的溫度的感測結果為大於等於110℃時,控制器120可發出維持輸出熱能的信號至熱交換器110。透過步驟S162、S164及S166,可確保於增加速度設定值後,腔體104c-104f內部的布材102的溫度仍處於可進行烘乾的溫度(即布材102所含的水份可持續移除)。
請再回到第1B圖及第2A圖。當第一感測器112 對布材102的含潮率的感測結果大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低於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170及S180。步驟S170及S18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布材102為低於布材乾燥程度的設定範圍,表示布材102於通道106內獲得的熱能不足而呈現不夠乾燥的狀態,故控制器120可發出降低速度設定值的信號至導引裝置108,以使布材102的行進速度降低。藉由降低布材102的行進速度(降低布速),可增加布材102接受烘乾的時間,以使布材102的乾燥程度提升。於降低速度設定值後,再回到步驟S110,以透過第一感測器112測量降低速度設定值後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並再由控制器120接著判斷布材102的乾燥程度條件。特別說明的是,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降低速度設定值後(步驟S180),控制器120可進行類似於步驟S162、S164及S166的步驟,藉由控制熱交換器110的輸出熱能,以確保布材乾燥及減少能量耗損。
藉由上述步驟,控制器120可自動對布材102的狀態進行判斷,並做出相對應的動作,而此根據布材102的狀態而自動進行相對應動作的方法可視為「智慧決策」。透過智慧決策,控制器120可以最有效率的參數對布材102進行烘乾,以提升烘乾的效率及產能。此外,由於控制器120可即時判斷布材102的狀態,故可防止熱交換器110浪費過多的能耗。
除此之外,控制器120也可根據第三感測器116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抽氣量。舉例而言,請再看到第1B圖及第3圖,其中第3圖依據本揭露內容 的部分實施方式繪示布材102的烘乾方法的流程圖。布材102的烘乾方法可更包含步驟S200、S210、S220、S230、S240、S250、S260、S270及S280,其中步驟S200-S280與步驟S100-S180可分別進行或同時進行,以下將對第3圖的各步驟做說明。
步驟S200中,可先設定濕度設定值。濕度設定值可對應為腔體104c內的濕度,且可依據濕度設定值調整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進而抽氣裝置118可依據單位時間抽氣量而將腔體104c內部的氣體抽出。
步驟S210中,可透過第三感測器116測量腔體104c的濕度,並將測量結果傳送至控制器120。接著,步驟S220中,控制器120可根據第三感測器116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並依據判斷結果控制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判斷是否調整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的步驟可包含設定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並判斷所測量的腔體104c的濕度是否落於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內。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可設定為(H±2),其單位為每公斤的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克數(g/kg),且可根據操作時的大氣環境設定H的值。
當第三感測器116對腔體104c的濕度的感測結果為落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符合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230及S240。步驟S230及S24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符合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表示腔體104c符合預設濕度,故控制器120可發出維持濕 度設定值的信號至抽氣裝置118,以使抽氣裝置118維持相同的單位時間抽氣量。
當第三感測器116對腔體104c的濕度的感測結果為高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高於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250及S260。步驟S250及S26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高於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表示腔體104c的濕氣過多,故控制器120可發出增加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的信號至抽氣裝置118。接著,再回到步驟S210,於增加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後,可透過第三感測器116測量腔體104c的濕度,並再由控制器120接著判斷腔體104c的濕度條件。
當第三感測器116對腔體104c的濕度的感測結果為低於設定範圍時,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低於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並接著進入步驟S270及S280。步驟S270及S280中,由於控制器120判斷腔體104c為低於腔體濕度的設定範圍,表示腔體104c的濕氣被抽出至低於設定範圍,即抽氣裝置118使用過多能耗,故控制器120可發出降低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的信號至抽氣裝置118。藉由降低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可降低抽氣裝置118的輸出功率,從而省下其多於的能耗。接著,再回到步驟S210,於降低抽氣裝置118的單位時間抽氣量後,可透過第三感測器116測量腔體104c的濕度,並再由控制器120接著判斷腔體104c的濕度條件。
藉由上述步驟,控制器120可透過智慧決策而自 動對腔體104c的狀態進行判斷,並做出對應的動作。透過智慧決策,控制器可以最有效率的參數控制抽氣裝置118對腔體104c抽出氣體,以提升烘乾的效率及產能。此外,由於控制器120可即時判斷腔體104c的狀態,故可防止抽氣裝置118浪費過多的能耗。
此外,前述所設定的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可依據自通道106離開的布材102的乾燥程度的推算式而定義。乾燥程度的推算式可為[A+(B×溫度量值)+(C×速度量值)+(D×濕度量值)+(E×溫度量值^2)+(F×速度量值^2)+(G×濕度量值^2)+(H×溫度量值×速度量值)+(I×溫度量值×濕度量值)],其中5≦A≦10,-1≦B≦-0.5,1≦C≦2,-0.5≦D≦-0.1,0.1≦E≦0.5,-0.5≦F≦-0.1,-0.5≦G≦-0.1,-1≦H≦-0.1,0.1≦I≦1,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上述推算式中的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可為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經正規化步驟後所得到的數值,且經正規化步驟後的數值仍可呈線性關係。
例如,當速度設定值的範圍介於15m/min至35m/min時,可將15m/min經正規化為-1、25m/min經正規化為0、且35m/min經正規化為1;當溫度設定值的範圍介於130℃至170℃時,可將130℃經正規化為-1、150℃經正規化為-1為0、且170℃經正規化為1;以及,當濕度設定值的範圍為介於20g/kg至40g/kg時,可將20g/kg經正規化為-1、30g/kg經正規化為0、且40g/kg經正規化為1,以代入上述推算式。透過正規化步驟,所使用的參數不會因單位差異(例如MKS制或 CGS制間的差異)或是其他差異而使推算結果失真。舉例而言,即使溫度設定值的單位記載方式為絕對溫標且介於403K至443K時,可將403K經正規化為-1、423K經正規化為0、且443K經正規化為1,以代入推算式。另一方面,當透過控制器計算推算式的結果時,正規化後的數值易於數位化的程式計算,從而提供控制器的計算效率。
設定各參數的設定值並正規化後,乾燥程度的推算式可例如是[7.917+(-0.5967×溫度量值)+(1.315×速度量值)+(-0.1583×濕度量值)+(0.4367×溫度量值^2)+(-0.4317×速度量值^2)+(-0.1683×濕度量值^2)+(-0.51×溫度量值×速度量值)+(0.6467×溫度量值×濕度量值)]。接著,透過控制器計算推算式的結果,從而判斷計算而得的乾燥程度是否落入乾燥程度設定範圍。
具體而言,若進行烘乾的布材的公定含潮率為8%時,可使用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做為推算式的參數,並於烘乾前先推算完成烘乾的布材的乾燥程度,藉以防止完成烘乾的布材不符合公定含潮率。也就是說,可於進行烘乾程序前確定由烘乾裝置烘乾的布材為符合公定含潮率,以避免烘乾裝置浪費時間與能耗。
接著,可再進一步推算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其中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為[A+(B×溫度量值)+(C×速度量值)+(D×濕度量值)+(E×速度量值^2)+(F×濕度量值^2)+(G×溫度量值×速度量值)+(H×溫度量值×濕度量值)],其中700≦A≦800,60≦B≦70,-30≦C≦-20,-120≦D≦ -110,1≦E≦10,30≦F≦40,-10≦G≦-1,-20≦H≦-10。同於布材的乾燥程度的推算式,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中的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可為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經正規化步驟後所得到的數值。設定各參數的設定值並正規化後,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可例如是[730.2+(64.13×溫度量值)+(-26.13×速度量值)+(-113.5×濕度量值)+(5.517×速度量值^2)+(34.53×濕度量值^2)+(-4.933×溫度量值×速度量值)+(-19.73×溫度量值×濕度量值)]。
透過布材的乾燥程度及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可選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而使布材的乾燥程度符合公定含潮率,且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也落於可操作的數值。具體而言,可先透過布材的乾燥程度的推算式而先選定多組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再將此多組的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經正規化而分別得到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後,再代入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並比較哪一組的設定值可以較低的單位重量能耗達成烘乾,藉以提升烘乾裝置的效能使用率。
此外,上述選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的過程可透過控制器或相關的資料系統來完成,並可視為智慧決策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智慧決策包含烘乾程序初期依據布材的公定含潮率而選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以及於烘乾程序中依據各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自動調整對應裝置的參數條件。亦即,使用者可依據布材的公定含潮 率輸入預設乾燥程度,而後續相關參數條件的設定及調整皆可由控制器自動完成。
綜合上述,本揭露內容的烘乾裝置用以烘乾布材,並包含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第三感測器、控制器、導引裝置、熱交換器及抽氣裝置,其中第一感測器用以感測布材的乾燥程度,第二感測器用以感測布材的溫度,第三感測器用以感測腔體的濕度,其中各感測器的感測結果可傳送至控制器。依據各感測器的感測結果,控制器可調整導引裝置、熱交換器及抽氣裝置的輸出參數,以使進行烘乾的布材的乾燥程度可符合公定含潮率。此外,透過智慧決策,控制器可選定速度設定值、溫度設定值及濕度設定值,從而提升烘乾裝置的效能使用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多種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5)

  1. 一種烘乾裝置,包含:多個腔體,各自具有入口與出口,並依序排列形成通道;導引裝置,設置於所述腔體中,並導引布材透過所述腔體中的第一者的入口進入所述通道內行進;熱交換器,連接至所述腔體,用以提供熱能至所述腔體內部;第一感測器,設置於所述腔體的最末者的出口,用以感測自所述腔體離開的所述布材的乾燥程度;至少一第二感測器,至少設置於所述腔體中的最末者的內部,用以感測所述布材的溫度;以及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感測器及所述第二感測器通訊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烘乾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所述導引裝置導引所述布材的速度,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所述導引裝置導引所述布材的速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烘乾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二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所述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所述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烘乾裝置,其 中所述腔體的數量為至少五個,而所述第二感測器設置在倒數第一個至第四個的所述腔體內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烘乾裝置,更包含抽氣裝置,連接所述腔體,用以將所述腔體內部的氣體抽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烘乾裝置,更包含至少一第三感測器,設置於所述腔體的至少一者的內部,並感測所述腔體的濕度,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三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判斷是否調整所述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所述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
  7. 一種布材的烘乾方法,包含:依據速度設定值,藉由導引裝置導引布材進入多個腔體內;依據溫度設定值,藉由熱交換器提供熱能至所述腔體內部;以及測量自所述腔體離開的所述布材的乾燥程度,並依據所述乾燥程度的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所述速度設定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其中判斷是否調整所述速度設定值的步驟包含: 設定乾燥程度設定範圍,並判斷所測量的所述布材的乾燥程度是否落於所述乾燥程度設定範圍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其中當所測量的所述布材的乾燥程度高於所述乾燥程度設定範圍時,增加所述速度設定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含:測量所述腔體內的所述布材的溫度,並依據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所述熱交換器的輸出熱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其中所述腔體內部的所述布材的溫度≧11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依據濕度設定值,藉由抽氣裝置將所述腔體內部的氣體抽出;以及測量所述腔體的濕度,並依據所述濕度的測量結果,判斷是否調整所述抽氣裝置的單位時間抽氣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對所述速度設定值、所述溫度設定值及所述濕 度設定值進行正規化步驟,以分別得到速度量值、溫度量值及濕度量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依據所述速度設定值、所述溫度設定值及所述濕度設定值,推算自所述通道離開的所述布材的乾燥程度,其中所述乾燥程度的推算式為[A+(B×所述溫度量值)+(C×所述速度量值)+(D×所述濕度量值)+(E×所述溫度量值^2)+(F×所述速度量值^2)+(G×所述濕度量值^2)+(H×所述溫度量值×所述速度量值)+(I×所述溫度量值×所述濕度量值)],並判斷所述乾燥程度是否落入乾燥程度設定範圍,其中5≦A≦10,-1≦B≦-0.5,1≦C≦2,-0.5≦D≦-0.1,0.1≦E≦0.5,-0.5≦F≦-0.1,-0.5≦G≦-0.1,-1≦H≦-0.1,0.1≦I≦1。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布材的烘乾方法,更包括:依據所述速度設定值、所述溫度設定值及所述濕度設定值,推算所述布材的單位重量能耗,其中所述單位重量能耗的推算式為[A+(B×所述溫度量值)+(C×所述速度量值)+(D×所述濕度量值)+(E×所述速度量值^2)+(F×所述濕度量值^2)+(G×所述溫度量值×所述速度量值)+(H×所述溫度量值×所述濕度量值)],其中700≦A≦800,60≦B≦70,-30≦C≦-20,-120≦D≦-110,1≦E≦10,30≦F≦40,-10≦G ≦-1,-20≦H≦-10。
TW105134130A 2016-10-21 2016-10-21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TWI622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130A TWI622686B (zh) 2016-10-21 2016-10-21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130A TWI622686B (zh) 2016-10-21 2016-10-21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2686B true TWI622686B (zh) 2018-05-01
TW201816223A TW201816223A (zh) 2018-05-01

Family

ID=6294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130A TWI622686B (zh) 2016-10-21 2016-10-21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268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965A (zh) * 2006-05-18 2009-0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被干燥物的干燥方法及装置
CN101970747A (zh) * 2008-03-13 2011-0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衣物干燥的控制方法以及衣物干燥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965A (zh) * 2006-05-18 2009-0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被干燥物的干燥方法及装置
CN101970747A (zh) * 2008-03-13 2011-0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衣物干燥的控制方法以及衣物干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223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0986B1 (ko) 공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041970A1 (zh) 衣物烘干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6555320B (zh) 一种干衣机及烘干方法
CN106948117A (zh) 织物热定型智能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定型机
TWI622686B (zh) 烘乾裝置與布材的烘乾方法
CN106460256A (zh) 氧化炉
EP29592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operation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ross-flow grain dryers
CN109001247A (zh) 一种蒸汽质量判断装置及判别方法
CN104457197B (zh) 一种自动测量和自动调节参数的烘干机
CN114388405A (zh) 温度补偿方法和半导体工艺设备
CN105400951A (zh) 一种用于硅钢退火的加湿混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41648B (zh) 除湿机
WO2018188606A1 (zh) 判断衣物干燥的方法及干衣设备
CN110438778A (zh) 干衣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
CN104310764A (zh) 一种连续烘弯炉
CN104534843B (zh) 一种预热区温度分布智能控制的烘干装置
CN106893790A (zh) 易于调节温度及湿度的调湿干燥机
CN206160686U (zh) 烘干机调温调速系统
JP2015210031A (ja) 乾燥装置、乾燥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TWI588317B (zh) 烘乾系統
CN104534836B (zh) 一种自动控制加热区温度分布的烘干装置
CN104310765B (zh) 一种在连续烘弯炉内连续烘弯玻璃板的方法
CN205783532U (zh) 无水草酸生产用可控热风装置
KR101345914B1 (ko) 히트펌프식 건조기의 건조 종료 제어방법
CN101936650B (zh) 产品在清洗机干燥槽内的自动加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