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9509B - 治療先前未經治療之ⅲ期或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卡鉑、太平洋紫杉醇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 - Google Patents
治療先前未經治療之ⅲ期或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卡鉑、太平洋紫杉醇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19509B TWI619509B TW103134046A TW103134046A TWI619509B TW I619509 B TWI619509 B TW I619509B TW 103134046 A TW103134046 A TW 103134046A TW 103134046 A TW103134046 A TW 103134046A TW I619509 B TWI619509 B TW I6195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egf
- antibody
- cancer
- antibodies
- carboplat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8—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tumor tissues, cells, antige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8—Compound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 A61K31/282—Platinum compou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our-membered rings, e.g. taxo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5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 A61K31/70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706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condensed or non-condensed pyrimidines
- A61K31/706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condensed or non-condensed pyrimidines having oxo group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pyrimidine ring, e.g. cytidine, cytidylic ac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growth factors ; against growth regulato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C07K16/3069—Reproductive system, e.g. ovaria, uterus, testes, prost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大體係關於用抗VEGF抗體治療疾病及病理病狀。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抗VEGF抗體,較佳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卵巢癌之其他抗腫瘤治療劑組合治療易患或診斷有癌症之人類患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大體係關於人類疾病及病理病狀之治療。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單獨或與其他抗癌療法組合用於治療卵巢癌之抗血管新生療法。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2月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439,819號、2010年6月3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60,059號、2010年6月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51,231號及2010年2月2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07,095號的優先權及權益,其說明書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癌症仍為對人類健康的最致命威脅之一。在美國,每年有將近130萬新患者患上癌症,且其為繼心臟病之後的第二主要死亡原因,每4例死亡中約佔1例。對於罹患卵巢癌及腹膜癌之女性,在初始手術診斷、分期以及細胞減量術(cytoreduction)後,對於罹患晚期上皮卵巢癌及腹膜原發癌之女性的標準主要全身性化學療法由以下組成:以鉑與紫杉烷組合(通常為卡鉑(carboplatin)與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進行之化學療法。參見例如McGuire WP等人,Cyclophosphamide and cisplatin compared with paclitaxel an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ana stage IV ovarian cancer. N Eng J Med 334:1-6, 1996;Piccart MJ等人,Randomized intergrouptrial of cisplatin-paclitaxel versus cisplatin-cyclophosphamide in women with 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three-year results. J Natl Cancer Inst 92:699-708, 20003;Alberts DS等人,Improved therapeutic index of carboplatin plus cyclophosphamide versus cisplatin plus cyclophosphamide: final report by the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of a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in stages III and IV ovarian cancer. J Clin Oncol 10:706-17, 1992;du Bois A等人,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cisplatin/paclitaxel versus carboplatin/pacli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Sep.3;95.(17):1320.-9. 95:1320, 2003;Ozols RF等人,Phase III trial of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compared with cis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optimally resected stage III ovarian cancer: 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 J Clin Oncol 21:3194-200, 2003;及Swenerton K等人,Cisplatin-cyclophosphamide versus carboplatin-cyclophosphamide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Clinical Trials Group. J Clin Oncol 10:718-26, 1992。雖然美國在患者管理方面已取得進展,但對於所有診斷出之婦科惡性病而言,此疾病仍有高病例死亡率(fatality to case ratio)。據估計,在2004年,已診斷出25,580例新病例且16,090名女性死於該疾病。參見例如JemalA等人,Cancer statistics,2004. CA Cancer J Clin 54:8-29,2004。主要治療策略需要加以改良。
血管新生為重要細胞事件,其中血管內皮細胞增殖、修剪(prune)及改組以自先前存在之血管網狀結構形成新血管。存在以下極有說服力的證據:血管供應之形成對正常及病理增殖過程而言必不可少(Folkman及Klagsbrun Science 235:442-447(1987))。氧及營養素之傳
遞以及分解代謝產物之移除在多細胞生物體中發生之大部分生長過程中表示限速步驟。
雖然誘導新血管被認為是腫瘤血管新生之主要方式,但新近資料指示一些腫瘤可藉由徵用(co-opt)現存宿主血管來生長。所徵用之血管結構隨後退化,導致腫瘤退化,該腫瘤退化最終由在腫瘤邊緣處缺氧誘導之血管新生所逆轉。Holash等人,Science 284:1994-1998(1999)。
正常及異常血管新生之一種關鍵正調節劑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A。VEGF-A屬於包括VEGF-B、VEGF-C、VEGF-D、VEGF-E、VEGF-F及PlGF之基因家族。VEGF-A主要結合至兩種高親和力受體酪胺酸激酶(即VEGFR-1(Flt-1)及VEGFR-2(Flk-1/KDR))上,後者為VEGF-A之血管內皮細胞促有絲分裂信號之主要傳遞素。另外,神經菌毛素-1已識別為肝素結合性VEGF-A同功異型物之受體且可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
VEGF除作為血管新生及血管發生中之血管新生因子之外亦作為多效性生長因子在其他生理過程中展現多重生物效應,諸如內皮細胞存活、血管滲透性及血管擴張、單核細胞趨化性及鈣流入。Ferrara及Davis-Smyth(1997)(同上)。此外,研究已報導VEGF對少數非內皮細胞類型(諸如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胰管細胞及施旺氏細胞(Schwann cell))有促有絲分裂作用。Guerrin等人,J.Cell Physiol.164:385-394(1995);Oberg-Welsh等人,Mol.Cell.Endocrinol.126:125-132(1997);Sondell等人,J.Neurosci.19:5731-5740(1999)。VEGF表現在大部分惡性病中上調且VEGF之過度表現常與許多實體腫瘤之較晚期階段及較不良預後相關。
由於卵巢癌仍為最致命的威脅之一,所以需要用於患者之額外癌症治療。本發明解決此等及其他需要,如將在對下列揭示內容進行
評述之後所顯而易見。
提供抗VEGF拮抗劑用於治療卵巢癌之用途。舉例而言,提供抗VEGF抗體有效治療罹患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或鉑敏感性復發性(或先前經治療)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的用途。提供來自貝伐單抗(bevacizumab)(AVASTIN®)與化學療法方案組合治療罹患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之III期(經次最佳及宏觀最佳減積術(debulk))及IV期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之個體(例如女性)的隨機化III期臨床試驗的資料(實例1)。亦提供來自貝伐單抗(AVASTIN®)與化學療法方案組合治療罹患新近診斷出、具有高風險之I期及IIa期(3級或僅透明細胞癌)及IIb-IV期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個體(例如女性)之隨機化III期臨床試驗的資料,該等個體已進行初始手術且在疾病惡化之前不會考慮行細胞減量手術(實例2)。亦提供來自安慰劑對照、隨機化、多中心III期研究的資料,該研究評估貝伐單抗(15mg/kg,第1天,每21天一次)與卡鉑(曲線下面積[AUC]4,第1天,每21天一次)及吉西他濱(gemcitabine)(1000mg/m2,第1天及第8天,每21天一次)組合投藥對罹患鉑敏感性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之女性的功效及安全性(實例3)。該等化學療法方案包括紫杉烷療法(例如太平洋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docetaxel))、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例如卡鉑)或吉西他濱及其組合。該等試驗之成果展示提供抗VEGF抗體(例如貝伐單抗)在與化學療法組合且繼續作為維持療法時可向卵巢癌患者提供具統計顯著性及臨床意義之益處。
在同步及維持治療中使用貝伐單抗治療罹患先前未經治療及復發性卵巢癌之人類個體的臨床研究中所獲得之結果展示如由無惡化存活期(PFS)所評估之功效尤其在與以化學治療劑單獨進行之治療的PFS
資料相比時為正性的。在臨床試驗中於同步治療中接受貝伐單抗與紫杉烷療法(例如太平洋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及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例如卡鉑)或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例如卡鉑)及吉西他濱之組合以及接受貝伐單抗之維持療法的個體相較於經紫杉烷療法(例如太平洋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及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例如卡鉑)單獨或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例如卡鉑)及吉西他濱單獨治療之個體而言無惡化存活期延長。
因此,本發明提供治療診斷患有先前未經治療或復發性卵巢癌之患者的方法,其包含使患者接受如下治療方案:將至少一種化學療法與有效量之抗VEGF抗體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抗體用於維持療法,其中在該治療下,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延長。將化學療法與抗VEGF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維持療法之治療方案有效延長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PFS)。
在某些實施例中,PFS相較於對照延長約1個月、1.2個月、2個月、2.9個月、3個月、3.8個月、4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年、約2年、約3年等。在一實施例中,PFS(例如,在將化學療法與抗VEGF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維持療法之治療方案下)相較於對照延長約2.9個月至3.8個月。在一實施例中,PFS(例如,在將化學療法與抗VEGF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維持療法之治療方案下)相較於對照延長至少約3.8個月。在另一實施例中,PFS(例如,在將化學療法與抗VEGF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維持療法之治療方案下)相較於對照延長約2.3個月。在一實施例中,PFS(例如,在將化學療法與抗VEGF投藥組合且接著投與抗VEGF維持療法之治療方案下)相較於對照延長約6個月。
根據本發明可使用展現抗癌活性之任何化學治療劑。在某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烷基化劑、抗代謝物、葉酸類似物、嘧啶類似物、嘌呤類似物及相關抑制劑、長春花(vinca)
生物鹼、表鬼臼毒素、抗生素、L-天冬醯胺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干擾素、鉑配位錯合物、紫杉烷、經蒽二酮取代之脲、甲基肼衍生物、腎上腺皮質抑制劑、腎上腺類固醇、孕酮、雌激素、抗雌激素劑、雄激素、抗雄激素劑、吉西他濱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在某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為例如紫杉烷、太平洋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太平洋紫杉醇蛋白結合粒子(例如Abraxane®)、吉西他濱、鉑類似物、卡鉑或其組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可以混合液(cocktail)形式用於與抗VEGF抗體投藥組合投與,例如紫杉烷及鉑類似物或吉西他濱及鉑類似物。在一實施例中,其為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在一實施例中,其為卡鉑及多烯紫杉醇。在另一實施例中,其為吉西他濱及卡鉑。
本發明治療之臨床益處可由例如無惡化存活期(PFS)之持續時間、至治療失敗為止之時間、客觀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來量測。
亦提供套組。在一實施例中,提供用於治療人類患者之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的套組,其包含含抗VEGF抗體組合物之包裝及用於將抗VEGF抗體組合物與紫杉烷療法及卡鉑組合使用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之說明,其中該等說明敍述接受紫杉烷療法及卡鉑療法與貝伐單抗之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為14.1個月,風險比為0.717(p值<0.0001)。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用於治療人類患者之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的套組,其包含含抗VEGF抗體組合物之包裝及用於將抗VEGF抗體組合物與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組合使用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之說明,其中該等說明敍述接受太平洋紫杉醇、卡鉑及抗VEGF抗體之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為18.3個月,風險比為0.79。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組包含抗VEGF抗體,該抗VEGF抗體具有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
(SEQ ID No.1)
及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
(SEQ ID No.2)。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組中的抗VEGF抗體為
貝伐單抗。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組係用於具有III期或IV期卵巢癌之患者。
因此,本發明之特徵為藉由提供說明指導罹患例如卵巢癌之人類個體接受抗VEGF抗體之治療以便延長該個體之無惡化存活期、降低該個體癌症復發風險或提高該個體存活可能性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接受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治療的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接受至少兩種化學治療劑之治療的說明。在某些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之治療與化學治療劑之治療同步及依序進行。在某些實施例中,如由指導方法所指示治療個體。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推廣方法,其包含推廣抗VEGF抗體之投與以用於治療人類個體之例如卵巢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推廣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投與。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投與抗VEGF抗體與投與化學治療劑同步及依序進行。可藉由任何可利用之方式進行推廣。在一些實施例中,推廣係藉由抗VEGF抗體之市售調配物附帶的藥品說明書來達成。推廣亦可藉由化學治療劑之市售調配物附帶的藥品說明書來達成。推廣可藉由與醫師或健康照護提供者進行書面或口頭交流來達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推廣係藉由藥品說明書來達成,其中包裝說明書提供接受抗VEGF抗體與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同步療法及抗VEGF抗體之維持療法的說明。在一些實施例
中,推廣之後用抗VEGF抗體及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抗體之維持療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一種抗VEGF抗體,其係與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用於治療人類個體之例如卵巢癌以便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或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抗VEGF抗體及化學治療劑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銷售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以供與抗VEGF抗體組合使用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抗VEGF抗體及化學治療劑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亦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一種化學治療劑,其係與抗VEGF抗體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治療人類個體之例如卵巢癌以便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或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化學治療劑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治療個體。亦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其係與抗VEGF抗體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治療人類個體之例如卵巢癌以便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或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化學治療劑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治療個體。
在本發明之各方法中,抗VEGF抗體可替代為VEGF特異性拮抗劑,例如如下所述之VEGF受體分子或嵌合VEGF受體分子。在某些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為貝伐單抗。抗VEGF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為單株抗體、嵌合抗體、完全人類抗體或人類化抗體。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例示性抗體包括貝伐單抗(AVASTIN®)、G6抗體、B20抗體
及其片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具有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
(SEQ ID No.1)
及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
(SEQ ID No.2).
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可為缺乏Fc部分、F(ab')2、Fab或Fv結構之抗體。
在一實施例中,該治療為VEGF特異性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組合,繼而進行VEGF拮抗劑維持療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治療為VEGF特異性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之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本發明方法或用途中之每一者可針對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之癌症的治療來實踐:癌瘤、淋巴瘤、母細胞瘤、肉瘤及白血病。該等癌症之更特定實例包括卵巢癌、卵巢原發性腹膜癌、卵巢輸卵管癌、鱗狀細胞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肺鱗狀細胞癌、腹膜癌、肝細胞癌、胃腸癌、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子宮頸癌、肝癌、膀胱癌、肝腫瘤、乳癌、結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或子宮癌、唾液腺癌、腎癌、肝癌、前列腺癌、腎癌、外陰癌、甲狀腺癌、肝癌、胃癌、黑素瘤及各種類型之頭頸癌。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新近診斷出且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新近診斷出且先前未經治療之III期(經過次於最佳及宏觀最佳減積術)及IV期上皮卵巢
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鉑敏感性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
上述態樣中之每一者可進一步包括監測個體之癌症復發。可例如藉由評估無惡化存活期(PFS)或總存活期(OS)或客觀反應率(ORR)來達成監測。在一實施例中,在開始治療後評估PFS。
視疾病類型及嚴重度而定,抗VEGF抗體(例如貝伐單抗)之較佳劑量在本文中有所描述,且可在約1μg/kg至約50mg/kg之範圍內,最佳為約5mg/kg至約15mg/kg,包括(但不限於)5mg/kg、7.5mg/kg、10mg/kg或15mg/kg。投藥頻率將視疾病類型及嚴重度而不同。對於經若干天或更長時間重複投藥而言,視病狀而定,持續治療直至癌症得以治療或達成所需治療作用為止,如由本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所量測。在一實例中,每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或每三週一次,以約5mg/kg至約15mg/kg之劑量範圍(包括(但不限於)5mg/kg、7.5mg/kg、10mg/kg或15mg/kg)投與本發明之抗VEGF抗體。然而,其他給藥方案可適用。本發明療法之進展易於藉由習知技術及檢測法來監測。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提供抗VEGF療法作為維持療法。在其他實施例中,提供抗VEGF療法持續至少14個月(包括同步抗VEGF療法與化學療法,及抗VEGF維持療法)。在其他實施例中,提供抗VEGF療法持續至少12個月(包括同步抗VEGF療法與化學療法,及抗VEGF維持療法)。
在上述各態樣之其他實施例中,局部或全身(例如經口或靜脈內)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治療之一態樣為在單方療法中使用VEGF特異性拮抗劑或為維持VEGF特異性拮抗劑治療期之單方療法,例如在延長治療階段或維持療法中,其係由臨床醫師所評定或如本文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給與抗VEGF維持療法持續至少7至22個週期。在其他實施例中,給與抗VEGF維持
療法持續至少7至18個週期。
在其他實施例中,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治療與額外抗癌療法組合,該額外抗癌療法包括(但不限於)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分化療法、生物療法、免疫療法、血管新生抑制劑、細胞毒性劑及抗增殖化合物。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治療亦可包括上述類型之治療方案之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同步投與,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同步投與,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在包括額外抗癌療法之實施例中,可在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前、期間(例如同時)或之後進一步用額外抗癌療法治療個體。在一實施例中,可單獨或與抗癌療法一起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作為維持療法。
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及優勢將由下列[實施方式]、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得顯而易見。
圖1描繪實例1中所述之卵巢癌試驗之研究設計;圖2描繪使用貝伐單抗(BEV)或安慰劑及各種化學療法之卵巢癌試驗之研究設計的圖式;圖3描繪圖2中所述試驗之選定不良事件;圖4描繪圖2中所述試驗的由治療階段引發之選定不良事件;圖5描繪圖2中所述試驗之I組(arm)、II組及III組的由研究者評定之無惡化存活期(PFS);圖6描繪圖2中所述試驗之I組及III組的PFS值以及使用CA-125標記作為惡化決定因素的結果;圖7描繪圖2中所述試驗之III組中之患者相對於I組中之患者的子
群分析;圖8描繪實例2中所述卵巢癌試驗之研究設計;圖9描繪圖8中所述試驗之無惡化存活期(PFS)分析的概述。「CP」對應於圖8中之A組。「CPB7.5+」對應於圖8中之B組;圖10描繪來自圖8中所述試驗之PFS結果的圖示。「CP」對應於圖8中之A組。「CPB7.5+」對應於圖8中之B組;及圖11描繪實例3中所述卵巢癌試驗之研究設計。
術語「VEGF」或「VEGF-A」係用於指示具有165個胺基酸之人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及相關之具有121個、145個、189個及206個胺基酸之人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如由例如Leung等人,Science,246:1306(1989)及Houck等人,Mol.Endocrin.,5:1806(1991)所述),以及其天然存在之對偶基因及經加工形式。VEGF-A屬於包括VEGF-B、VEGF-C、VEGF-D、VEGF-E、VEGF-F及PlGF之基因家族。VEGF-A主要結合至兩種高親和力受體酪胺酸激酶(即VEGFR-1(Flt-1)及VEGFR-2(Flk-1/KDR)),後者為VEGF-A之血管內皮細胞促有絲分裂信號之主要傳遞素。另外,神經菌毛素-1已識別為肝素結合性VEGF-A同功異型物之受體且可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術語「VEGF」或「VEGF-A」亦係指來自非人類物種(諸如小鼠、大鼠或靈長類動物)之VEGF。有時,來自特定物種之VEGF係由術語諸如人類VEGF hVEGF或鼠類VEGF mVEGF來指示。術語「VEGF」亦用以指示包含具有165個胺基酸之人類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之胺基酸8至109或1至109之多肽截短形式或片段。在本申請案中,對任何該等形式之VEGF之提及可例如以「VEGF(8-109)」、「VEGF(1-109)」或「VEGF165」來識別。「截短」的天然VEGF之胺基酸位置係如天然VEGF序列中所
指示進行編號。舉例而言,截短的天然VEGF中之胺基酸位置17(甲硫胺酸)亦為天然VEGF中之位置17(甲硫胺酸)。截短的天然VEGF對KDR及Flt-1受體之結合親和力與天然VEGF相當。
「抗VEGF抗體」為以足夠親和力及特異性結合至VEGF之抗體。所選抗體通常對VEGF具有結合親和力,例如,抗體可以100nM至1pM之Kd值結合hVEGF。舉例而言,可藉由基於表面電漿子共振之檢測法(諸如BIAcore檢測法,如PCT申請公開案第WO 2005/012359號中所述)、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ELISA)及競爭檢測法(例如RIA)測定抗體親和力。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VEGF抗體可用作靶向及干擾涉及VEGF活性之疾病或病狀的治療劑。同樣,抗體可接受其他生物活性檢測法,例如以評估其作為治療劑之有效性。該等檢測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且視目標抗原及抗體之預期用途而定。實例包括HUVEC抑制檢測法;腫瘤細胞生長抑制檢測法(例如如WO 89/06692中所述);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及補體介導之細胞毒性(CDC)檢測法(美國專利5,500,362);及促效活性或造血檢測法(參見WO 95/27062)。抗VEGF抗體通常不會結合至諸如VEGF-B或VEGF-C之其他VEGF同系物,亦不會結合至諸如PlGF、PDGF或bFGF之其他生長因子。
「VEGF拮抗劑」係指能夠中和、阻斷、抑制、消除、降低或干擾VEGF活性(包括其與一或多個VEGF受體之結合)的分子。VEGF拮抗劑包括抗VEGF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特異性結合至VEGF從而螯合其而使其不能結合至一或多個受體的受體分子及衍生物、抗VEGF受體抗體及VEGF受體拮抗劑,諸如VEGFR酪胺酸激酶之小分子抑制劑。
「天然序列」多肽包含與源自自然界之多肽具有相同胺基酸序列之多肽。因此,天然序列多肽可具有來自任何哺乳動物的天然存在
多肽之胺基酸序列。該天然序列多肽可由自然界分離,或可藉由重組或合成方法製備。術語「天然序列」多肽特定包涵多肽之天然存在之截短或分泌形式(例如胞外域序列)、多肽之天然存在之變異體形式(例如不同剪接形式)及天然存在之對偶基因變異體。
多肽「變異體」意謂與天然序列多肽具有至少約8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之生物活性多肽。該等變異體包括例如在多肽之N末端或C末端添加或缺失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之多肽。通常,變異體與天然序列多肽具有至少約8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更佳具有至少約9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且甚至更佳具有至少約95%胺基酸序列一致性。
術語「抗體」係以最廣泛意義使用且包括單株抗體(包括全長或完整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價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片段(參見下文),只要其展現所需生物活性即可。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通篇中,免疫球蛋白重鏈中的殘基之編號為如Kabat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中之EU索引的編號,該文獻係以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如Kabat中之EU索引」係指人類IgG1 EU抗體之殘基編號。
本發明之「Kd」或「Kd值」在一實施例中係如由下列檢測法所述藉由以抗體之Fab型式及VEGF分子進行的放射性標記VEGF結合檢測法(RIA)來量測:藉由在一系列未經標記之VEGF滴定液存在下,用最低濃度之經125I標記之VEGF(109)平衡Fab,接著用塗有抗Fab抗體之板捕捉結合之VEGF來量測Fab對VEGF之溶液結合親和力(Chen等人,(1999)J.Mol Biol 293:865-881)。在一實例中,為建立檢測條件,將微量滴定板(Dynex)以50mM碳酸鈉(pH 9.6)中之5μg/ml之捕獲抗-Fab抗體(Cappel Labs)塗佈隔夜,且隨後在室溫下(約23℃)以PBS中
之2%(w/v)牛血清白蛋白阻斷2至5小時。在非吸附板(Nunc #269620)中,將100pM或26pM[125I]VEGF(109)與相關Fab(例如Fab-12)之連續稀釋液混合(Presta等人,(1997)Cancer Res.57:4593-4599)。接著培育相關Fab隔夜;然而培育可持續65小時以確保達到平衡。此後,將混合物轉移至捕捉板中,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接著移除溶液且用PBS中之0.1% Tween-20洗滌該板8次。當該等板乾燥後,添加150微升/孔閃爍體(MicroScint-20;Packard),且將板以Topcount γ計數器(Packard)計數十分鐘。選擇提供小於或等於20%最大結合之各Fab濃度用於競爭性結合檢測。根據另一實施例,Kd或Kd值係藉由使用表面電漿子共振檢測法,使用BIAcoreTM-2000或BIAcoreTM-3000(BIAcore,Inc.,Piscataway,NJ)在25℃下以固定化hVEGF(8-109)CM5晶片在約10個回應單位(RU)下來量測。簡言之,根據供應商之說明書用N-乙基-N'-(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EDC)及N-羥基丁二醯亞胺(NHS)活化羧甲基化聚葡萄糖生物感測器晶片(CM5,BIAcore Inc.)。將人類VEGF以10mM乙酸鈉(pH 4.8)稀釋成5μg/ml(約0.2μM),之後以5微升/分鐘流速注射,以達成約10個回應單位(RU)之偶合蛋白。在注射人類VEGF後,注射1M乙醇胺以阻斷未反應之基團。為進行動力學量測,在25℃下以約25微升/分鐘之流速注射Fab於含0.05% Tween 20之PBS(PBST)中的兩倍連續稀釋液(0.78nM至500nM)。使用簡單的1:1朗繆爾結合模型(one-to-one Langmuir binding model,BIAcore Evaluation軟體版本3.2)藉由同時擬合締合及解離感測器圖譜來計算締合速率(kon)及解離速率(koff)。平衡解離常數(Kd)係計算為比率koff/kon。參見例如Chen,Y.等人,(1999)J.Mol Biol 293:865-881。若藉由上述表面電漿子共振檢測法測得締合速率超過106 M-1 S-1,則締合速率可藉由使用螢光淬滅技術來測定,該螢光淬滅技術量測如在光譜儀(諸如裝備有停流器之分光光度計(Aviv
Instruments)或8000系列SLM-Aminco分光光度計(ThermoSpectronic))中用經攪拌之光析管所量測於PBS(pH 7.2)中之20nM抗VEGF抗體(Fab形式)在遞增濃度之人類VEGF截短形式(8-109)或小鼠VEGF存在下於25℃下之螢光發射強度(激發=295nm;發射=340nm,16nm帶通)的增加或減少。
「阻斷」抗體或抗體「拮抗劑」為抑制或降低所結合之抗原之生物活性的抗體。舉例而言,VEGF特異性拮抗劑抗體結合VEGF且抑制VEGF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或誘導血管滲透性之能力。在某些實施例中,阻斷抗體或拮抗劑抗體完全或實質上抑制抗原之生物活性。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表述「多價抗體」在本說明書通篇中用以表示包含三個或三個以上抗原結合位點之抗體。舉例而言,多價抗體經工程改造以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抗原結合位點,且一般不為天然序列IgM或IgA抗體。
「抗體片段」僅包含完整抗體之一部分,一般包括完整抗體之抗原結合位點且因此保留結合抗原之能力。由本發明定義所涵蓋之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i)具有VL、CL、VH及CH1結構域之Fab片段;(ii)Fab'片段,其為在CH1結構域之C末端處具有一或多個半胱胺酸殘基之Fab片段;(iii)具有VH及CH1結構域之Fd片段;(iv)具有VH及CH1結構域且在CH1結構域之C末端處具有一或多個半胱胺酸殘基之Fd'片段;(v)具有抗體之單臂之VL及VH結構域的Fv片段;(vi)由VH結構域組成之dAb片段(Ward等人, Nature 341,544-546(1989));(vii)分離之CDR區;(viii)F(ab')2片段,其為在絞鏈區包括兩個由二硫橋鍵連接之Fab'片段的二價片段;(ix)單鏈抗體分子(例如單鏈Fv;scFv)(Bird等人, Science 242:423-426(1988);及Huston等人, PNAS(USA)85:5879-5883(1988));(x)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且在同一多肽鏈中包含連接至輕鏈可變域(VL)之重鏈可變域(VH)的「微型雙功能
抗體」(參見例如EP 404,097;WO 93/11161;及Hollinger等人, Proc.Natl.Acad.Sci.USA,90:6444-6448(1993));(xi)包含一對串聯Fd區段(VH-CH1-VH-CH1)的「線性抗體」,該等Fd區段連同互補輕鏈多肽一起形成一對抗原結合區(Zapata等人,Protein Eng._8(10):1057-1062(1995);及美國專利第5,641,870號)。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單株抗體」係指自實質上均質之抗體群體獲得之抗體,亦即構成此群體之個別抗體除可少量存在之可能天然存在之突變外為相同的。單株抗體對單個抗原具有高度特異性。此外,與通常包括針對不同決定子(抗原決定基)之不同抗體的多株抗體製劑不同,各單株抗體係針對抗原上之單個決定子。修飾語「單株」不應解釋為需要藉由任何特定方法產生抗體。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待使用之單株抗體可藉由最初由Kohler等人,Nature 256:495(1975)所描述之融合瘤方法來製備,或可藉由重組DNA方法(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來製備。舉例而言,「單株抗體」亦可使用Clackson等人,Nature 352:624-628(1991)或Marks等人,J.Mol.Biol.222:581-597(1991)中所述之技術自噬菌體抗體文庫中分離。
「Fv」片段為含有完全抗原識別及結合位點之抗體片段。該區域由一個重鏈可變域及一個輕鏈可變域緊密締合之二聚體組成,該締合在性質上可為共價的,例如在scFv中。在此組態中,各可變域之三個CDR相互作用以在VH-VL二聚體表面上界定抗原結合位點。六個CDR或其子集共同對抗體賦予抗原結合特異性。然而,即使單個可變域(或僅包含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三個CDR的半個Fv)亦具有識別與結合抗原之能力,但其親和力通常低於整個結合位點。
如本文所用之「抗體可變域」係指包括互補決定區(CDR;亦即CDR1、CDR2及CDR3)及構架區(FR)之胺基酸序列的抗體分子之輕鏈及重鏈部分。VH係指重鏈之可變域。VL係指輕鏈之可變域。根據本
發明中所使用之方法,分配給CDR及FR之胺基酸位置可根據Kabat(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87及1991)定義。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之胺基酸編號亦係根據Kabat之編號。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互補決定區」(CDR;亦即CDR1、CDR2及CDR3)係指為抗原結合所必需存在之抗體可變域之胺基酸殘基。各可變域通常具有三個識別為CDR1、CDR2及CDR3之CDR區。各互補決定區可包含來自如Kabat所定義之「互補決定區」之胺基酸殘基(亦即,輕鏈可變域中之大致殘基24-34(L1)、50-56(L2)及89-97(L3)及重鏈可變域中之大致31-35(H1)、50-65(H2)及95-102(H3);Kabat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及/或彼等來自「高變環」之殘基(亦即,輕鏈可變域中之大致殘基26-32(L1)、50-52(L2)及91-96(L3)及重鏈可變域中之大致26-32(H1)、53-55(H2)及96-101(H3);Chothia及Lesk J.Mol.Biol.196:901-917(1987))。在某些情況下,互補決定區可包括來自根據Kabat所定義之CDR區及高變環的胺基酸。舉例而言,抗體4D5之重鏈的CDRH1包括胺基酸26至35。
「構架區」(下文中為FR)為除CDR殘基以外之彼等可變域殘基。各可變域通常具有四個識別為FR1、FR2、FR3及FR4之FR。若根據Kabat定義CDR,則輕鏈FR殘基位於大致殘基1-23(LCFR1)、35-49(LCFR2)、57-88(LCFR3)及98-107(LCFR4)處,且重鏈FR殘基位於重鏈殘基中之大致殘基1-30(HCFR1)、36-49(HCFR2)、66-94(HCFR3)及103-113(HCFR4)處。若CDR包含來自高變環之胺基酸殘基,則輕鏈FR殘基位於輕鏈中之大致殘基1-25(LCFR1)、33-49(LCFR2)、53-90(LCFR3)及97-107(LCFR4)處,且重鏈FR殘基位於重鏈殘基中之大
致殘基1-25(HCFR1)、33-52(HCFR2)、56-95(HCFR3)及102-113(HCFR4)處。在一些情況下,當CDR包含來自如Kabat所定義之CDR及高變環的胺基酸時,FR殘基將經相應地調整。舉例而言,當CDRH1包括胺基酸H26-H35時,重鏈FR1殘基在位置1-25處且FR2殘基在位置36-49處。
「Fab」片段含有輕鏈之可變域及恆定域及重鏈之可變域及第一恆定域(CH1)。F(ab')2抗體片段包含一對Fab片段,該等Fab片段通常藉由其間的鉸鏈半胱胺酸共價連接於接近其羧基末端處。此項技術中亦已知抗體片段之其他化學偶合。
「單鏈Fv」或「scFv」抗體片段包含抗體之VH及VL結構域,其中此等結構域存在於單一多肽鏈中。Fv多肽通常進一步包含介於VH與VL結構域之間的多肽連接子,其使得scFv能夠形成用於抗原結合之所需結構。關於對scFv之評述,參見Pluckthun,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第113卷,Rosenburg及Moore編,Springer-Verlag,New York,第269-315頁(1994)。
術語「微型雙功能抗體」係指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之小抗體片段,該等片段包含在同一多肽鏈(VH及VL)中連接至輕鏈可變域(VL)之重鏈可變域(VH)。藉由使用過短而無法使同一鏈上兩個結構域之間配對的連接子,該等結構域被迫與另一鏈之互補結構域配對且產生兩個抗原結合位點。微型雙功能抗體更充分描述於例如EP 404,097;WO 93/11161;及Hollinger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90:6444-6448(1993)中。
表述「線性抗體」係指Zapata等人,Protein Eng.,8(10):1057-1062(1995)中所述之抗體。簡言之,此等抗體包含一對串聯Fd區段(VH-CH1-VH-CH1),其與互補輕鏈多肽一起形成一對抗原結合區。線性抗體可為雙特異性或單特異性的。
本文之單株抗體特定包括「嵌合」抗體(免疫球蛋白),其中一部分重鏈及/或輕鏈與源自特定物種或屬於特定抗體類或子類之抗體中的相應序列相同或同源,而該(該等)鏈之其餘部分與源自另一物種或屬於另一抗體類或子類之抗體中的相應序列相同或同源;以及該等抗體之片段,只要其展現出所需生物活性即可(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及Morrison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81:6851-6855(1984))。
非人類(例如鼠類)抗體之「人類化」形式為含有源自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最小序列的嵌合抗體。在很大程度上,人類化抗體為人類免疫球蛋白(接受體抗體),其中來自接受體之高變區的殘基經來自諸如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之非人類物種(供體抗體)之高變區的具有所需特異性、親和力及能力之殘基置換。在一些情況下,人類免疫球蛋白之Fv構架區(FR)殘基經相應非人類殘基置換。此外,人類化抗體可包含接受體抗體或供體抗體中未見之殘基。進行此等修飾以進一步改善抗體效能。通常,人類化抗體將包含至少一個且通常兩個可變域之實質上全部內容,其中所有或實質上所有高變環對應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之高變環,且所有或實質上所有FR區為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FR區。人類化抗體視情況亦將包含免疫球蛋白恆定區(Fc)之至少一部分,通常人類免疫球蛋白之恆定區之至少一部分。關於其他細節,參見Jones等人, Nature 321:522-525(1986);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323-329(1988);及Presta,Curr.Op.Struct.Biol.2:593-596(1992)。
「人類抗體」為具有與人類所產生之抗體之胺基酸序列相對應的胺基酸序列及/或使用本文所揭示之任何製造人類抗體之技術製得的抗體。人類抗體之此定義尤其排除包含非人類抗原結合殘基之人類化抗體。人類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技術來製備。在一實
施例中,人類抗體係選自噬菌體文庫,其中該噬菌體文庫表現人類抗體(Vaughan等人,Nature Biotechnology 14:309-314(1996);Sheets等人,Proc.Natl.Acad.Sci.95:6157-6162(1998);Hoogenboom及Winter,J.Mol.Biol. ,227:381(1991);Marks等人,J.Mol.Biol.,222:581(1991))。亦可藉由將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引入轉殖基因動物中來製得人類抗體,該轉殖基因動物為例如內源性免疫球蛋白基因已部分或完全去活之小鼠。一旦激發,則觀察到人類抗體產生,其在各方面均密切地類似於人類中所見,包括基因重排、組裝及抗體譜系。此方法係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545,807號;第5,545,806號;第5,569,825號;第5,625,126號;第5,633,425號;第5,661,016號及下列科學出版物中:Marks等人,Bio/Technology 10:779-783(1992);Lonberg等人,Nature 368:856-859(1994);Morrison,Nature 368:812-13(1994);Fishwild等人,Nature Biotechnology 14:845-51(1996);Neuberger,Nature Biotechnology 14:826(1996);Lonberg及Huszar,Intern.Rev.Immunol.13:65-93(1995)。或者,可經由使產生針對目標抗原之抗體的人類B淋巴細胞永生化來製備人類抗體(該等B淋巴細胞可自個體回收或可經活體外免疫)。參見例如Cole等人,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Alan R.Liss,第77頁(1985);Boerner等人,J.Immunol. ,147(1):86-95(1991);及美國專利第5,750,373號。
「親和力成熟」抗體為在一或多個CDR中具有一或多處變化之抗體,該或該等變化使得該抗體針對抗原之親和力相較於不具有彼或彼等變化之親本抗體而言得到改良。較佳之親和力成熟抗體對目標抗原具有奈莫耳或甚至皮莫耳之親和力。親和力成熟抗體係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程序製備。Marks等人,Bio/Technology 10:779-783(1992)描述藉由VH及VL結構域改組實現親和力成熟。CDR及/或構架殘基之隨
機突變誘發係由以下來描述:Barbas等人,Proc Nat.Acad.Sci,USA 91:3809-3813(1994);Schier等人,Gene 169:147-155(1995);Yelton等人,J.Immunol.155:1994-2004(1995);Jackson等人,J.Immunol.154(7):3310-9(1995);及Hawkins等人,J.Mol.Biol.226:889-896(1992)。
抗體之「功能性抗原結合位點」為能夠結合目標抗原之位點。抗原結合位點之抗原結合親和力未必與產生抗原結合位點之親本抗體一樣強,但結合抗原之能力須可使用已知用於評估抗體與抗原之結合的多種方法中之任一者來量測。此外,本文中之多價抗體之各抗原結合位點之抗原結合親和力無須在數量上相同。對於本文中之多聚抗體,功能性抗原結合位點之數目可使用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50186208號之實例2中所述之超離心分析來評估。根據此分析方法,組合不同比率之目標抗原與多聚抗體且在假定不同數目之功能性結合位點下計算複合物之平均分子量。將此等理論值與所獲得之實際實驗值相比較,以估計功能性結合位點之數目。
具有指定抗體之「生物特徵」的抗體為具有該抗體之一或多種生物特徵的抗體,可由該等生物特徵區分結合至相同抗原之其他抗體。
為篩選會與相關抗體所結合抗原上之抗原決定基結合之抗體,可進行常規交叉阻斷檢測法,諸如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Harlow及David Lane編(1988)中所述之檢測法。
「物種依賴性抗體」為對來自第一哺乳動物物種之抗原的結合親和力比對來自第二哺乳動物物種之該抗原同系物的結合親和力更強的抗體。通常,物種依賴性抗體「特異性結合至」人類抗原(亦即,結合親和力(Kd)值不大於約1×10-7M,較佳不大於約1×10-8M且最佳
不大於約1×10-9M),但其對來自第二非人類哺乳動物物種之抗原同系物的結合親和力比其對人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弱至少約50倍或至少約500倍或至少約1000倍。物種依賴性抗體可為如上定義之各種類型抗體中之任一者,但通常為人類化或人類抗體。
如本文所用之「抗體突變體」或「抗體變異體」係指物種依賴性抗體之胺基酸序列變異體,其中物種依賴性抗體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已經過修飾。該等突變體必須與物種依賴性抗體具有小於100%之序列一致性或相似性。在一實施例中,抗體突變體的胺基酸序列將與物種依賴性抗體之重鏈或輕鏈可變域之胺基酸序列有至少75%、更佳至少80%、更佳至少85%、更佳至少90%且最佳至少95%胺基酸序列一致性或相似性。關於此序列之一致性或相似性在本文中係定義為在比對序列及必要時引入空隙以達成最大序列一致性百分比後,候選序列中與物種依賴性抗體殘基一致(亦即,相同殘基)或相似(亦即,基於共同側鏈特性來自相同組的胺基酸殘基,參見下文)的胺基酸殘基之百分比。可變域外之抗體序列中任何N-末端、C-末端或內部之延長、刪除或插入均不應視為會影響序列一致性或相似性。
為延長含有本發明胺基酸序列之抗體或多肽的半衰期,可如例如美國專利5,739,277中所述,將後援性受體結合抗原決定基連接至抗體(尤其抗體片段)。舉例而言,可將編碼後援性受體結合抗原決定基之核酸分子同框連接至編碼本發明多肽序列之核酸以便由經工程改造之核酸分子表現之融合蛋白包含後援性受體結合抗原決定基及本發明多肽序列。如本文所用,術語「後援性受體結合抗原決定基」係指IgG分子(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之Fc區中負責延長IgG分子之活體內血清半衰期的抗原決定基(例如Ghetie等人,Ann.Rev.Immunol.18:739-766(2000),表1)。在Fc區中具有取代且血清半衰期延長之抗體亦描述於WO 00/42072、WO 02/060919;Shields等人,J. Biol.Chem.276:6591-6604(2001);Hinton,J.Biol.Chem._279:6213-6216(2004)中。在另一實施例中,血清半衰期亦可例如藉由連接其他多肽序列而得以延長。舉例而言,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體或其他多肽可連接至血清白蛋白或血清白蛋白中結合至FcRn受體之一部分或連接至血清白蛋白結合肽以使血清白蛋白結合至抗體或多肽,例如該等多肽序列係揭示於WO 01/45746中。在一實施例中,待連接之血清白蛋白肽包含胺基酸序列DICLPRWGCLW。在另一實施例中,Fab之半衰期係藉由此等方法得以延長。關於血清白蛋白結合肽序列亦參見Dennis等人,J.Biol.Chem.277:35035-35043(2002)。
「嵌合VEGF受體蛋白」為具有源自至少兩種不同蛋白質(其中至少一者為VEGF受體蛋白)之胺基酸序列的VEGF受體分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嵌合VEGF受體蛋白能夠結合至VEGF且抑制VEGF生物活性。
「分離」之抗體為自其天然環境之組分識別及分離及/或回收之抗體。其天然環境之污染組分為會干擾抗體之診斷或治療用途的物質,且可包括酶、激素及其他蛋白質或非蛋白質溶質。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抗體將(1)經純化為如藉由Lowry方法所測定大於95重量%之抗體,且最佳大於99重量%之抗體;(2)經純化至足以藉由利用旋杯式序列測定儀獲得N-末端或內部胺基酸序列之至少15個殘基的程度;或(3)藉由SDS-PAGE使用考馬斯藍(Coomassie blue)或銀染劑,在還原條件或非還原條件下經純化至具有均質性。由於抗體之天然環境之至少一種組分將不存在,所以分離之抗體包括原位處於重組細胞內之抗體。然而,分離之抗體通常將藉由至少一個純化步驟來製備。
「片段」意謂較佳含有參考核酸分子或多肽之整體長度之至少10%、20%、30%、40%、50%、60%、70%、80%、90%、95%或95%以上的多肽或核酸分子之一部分。片段可含有10個、20個、30個、40
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或100個、200個、300個、400個、500個、600個或600個以上核苷酸,或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120個、140個、160個、180個、190個、200個或200個以上胺基酸。
「抗血管新生劑」或「血管新生抑制劑」係指直接或間接抑制血管新生、血管發生或不當血管滲透性之小分子量物質、聚核苷酸、多肽、分離之蛋白、重組蛋白、抗體或其結合物或融合蛋白。應瞭解,抗血管新生劑包括結合血管新生因子或其受體且阻斷血管新生因子或其受體之血管新生活性的彼等抗血管新生劑。舉例而言,抗血管新生劑為如本說明書通篇中所定義或此項技術中所知之針對血管新生劑之抗體或其他拮抗劑,例如(但不限於)針對VEGF-A或VEGF-A受體(例如KDR受體或Flt-1受體)之抗體、VEGF捕獲劑(VEGF-trap)、抗PDGFR抑制劑(諸如GleevecTM(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抗血管新生劑亦包括天然血管新生抑制劑,例如血管抑制素、內皮抑制素等。參見例如Klagsbrun及D'Amore,Annu.Rev.Physiol.,53:217-39(1991);Streit及Detmar,Oncogene,22:3172-3179(2003)(例如,表3列出對惡性黑素瘤之抗血管新生療法);Ferrara及Alitalo,Nature Medicine 5:1359-1364(1999);Tonini等人,Oncogene,22:6549-6556(2003)(例如,表2列出已知抗血管新生因子);及Sato.Int. J.Clin.Oncol.,8:200-206(2003)(例如,表1列出用於臨床試驗中之抗血管新生劑)。
「維持」劑量在本文中係指在治療期內或在治療期之後向患者投與之治療劑之一或多個劑量。通常,維持劑量係以隔開之治療時間間隔投與,諸如大致每週一次、大致每兩週一次、大致每三週一次或大致每四週一次。在一實施例中,維持劑量係如本文圖1(延長療法)、圖2或圖8或圖11中所描繪。
「存活」係指保持存活之患者,且包括無惡化存活期(PFS)及總存活期(OS)。存活期可藉由卡本-麥爾法(Kaplan-Meier method)來評估,且使用分層對數等級檢驗(stratified log-rank test)計算存活期之任何差異。
「無惡化存活期(PFS)」係指自治療(或隨機化)至最初疾病惡化或死亡的時間。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PFS可藉由實體腫瘤反應評估準則(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評定。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PFS可藉由CA-125含量作為惡化決定因素來評定。
「總存活期」係指患者自治療開始或自初始診斷後保持存活持續確定時段,諸如約1年、約1.5年、約2年、約3年、約4年、約5年、約10年等。在本發明之研究中,用於存活期分析之事件為由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
「延長存活期」或「提高存活可能性」意謂經治療之患者相對於未經治療之患者(亦即,相對於未經VEGF特異性拮抗劑(例如VEGF抗體)治療之患者),或相對於對照治療方案(諸如僅以化學治療劑(諸如卵巢癌照護標準中所用之化學治療劑)的治療)的PFS及/或OS之延長。舉例而言,延長之PFS為患者自治療開始或自初始診斷開始相較於對照(例如未經相同VEGF特異性拮抗劑治療之患者)而言在癌症未復發下保持存活的時間,例如維持確定時段,諸如約1個月、2個月、2.3個月、2.9個月、3個月、3.8個月、4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年、約2年、約3年等。在一實施例中,PFS相較於對照延長約2.9個月至3.8個月。在一實施例中,PFS相較於對照延長至少約3.8個月。在另一實施例中,PFS延長約2.3個月。在一實施例中,PFS相較於對照延長約6個月。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治療開始後或在初始診斷後,監測存活期持續至少約1個月、2個月、4個月、6個月、
9個月或至少約1年或至少約2年或至少約3年或至少約4年或至少約5年或至少約10年等。
風險比(HR)為對事件率之統計學定義。出於本發明之目的,風險比經定義為表示在任何特定時間點實驗組中事件之機率除以對照組中事件之機率。無惡化存活期分析中之「風險比」為兩條無惡化存活期曲線之間差異的概述,表示治療在追蹤時段內相較於對照的死亡風險之降低。
術語「同步」在本文中用以指示投與兩種或兩種以上治療劑,其中至少一部分投藥時間重疊。因此,同步投藥包括在中止投與一或多種其他藥劑後繼續投與一或多種藥劑的給藥方案。
「單療法」意謂在治療時段過程期間僅包括用於治療癌症或腫瘤之單一治療劑的治療方案。使用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單療法意謂在治療時段期間在不存在額外抗癌療法下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
「維持療法」意謂經給與以減少疾病復發或惡化之可能性的治療方案。可提供維持療法持續任何時間長短,包括延長之時段直至個體終生。維持療法可在初始療法之後提供或聯合初始或額外療法一起提供。用於維持療法之劑量可不同且可包括與用於其他類型療法之劑量相比降低之劑量。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維持療法係在同步完成化學療法與5個抗VEGF療法週期後提供持續至少16個週期。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維持療法係在同步完成化學療法與6個抗VEGF療法週期後提供持續至少12個週期。在一實施例中,維持療法係如圖1、圖2、圖8或圖11中所描繪。
術語「癌症」及「癌性」係指或描述哺乳動物中通常以不受調控之細胞生長為特徵的生理病狀。此定義中包括良性及惡性癌症以及休眠腫瘤或微轉移。癌症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癌瘤、淋巴瘤、母細胞瘤、肉瘤及白血病。該等癌症之更特定實例包括卵巢癌、卵巢原發
性腹膜癌、卵巢輸卵管癌、鉑敏感性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鱗狀細胞癌、肺癌(包括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及肺鱗狀細胞癌)、腹膜癌、肝細胞癌、胃癌(包括胃腸癌)、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子宮頸癌、肝癌、膀胱癌、肝腫瘤、乳癌、結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或子宮癌、唾液腺癌、腎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陰癌、甲狀腺癌、肝癌及各種類型之頭頸癌,以及B細胞淋巴瘤(包括低級/濾泡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小淋巴細胞性(SL)NHL;中級/濾泡性NHL;中級彌漫性NHL;高級免疫母細胞性NHL;高級淋巴母細胞性NHL;高級小無核裂細胞性NHL;巨大腫瘤(bulky disease)型NHL;套細胞淋巴瘤;AIDS相關淋巴瘤;及瓦爾登斯特倫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ALL);毛細胞白血病;慢性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及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病症(PTLD),以及與母斑細胞病相關之異常血管增殖、水腫(諸如與腦腫瘤相關之水腫)及梅格斯氏症候群(Meigs' syndrome)。
「轉移」意謂癌症自其原發部位擴散至身體之其他位置。癌細胞可離開原發腫瘤,滲透至淋巴及血管中,經由血流循環且在體內其他位置處之正常組織內的遠端病灶(轉移)中生長。轉移可為局部或遠端的。轉移為一連續過程,視自原發腫瘤離開、經由血流行進且停留在遠端部位之腫瘤細胞而定。在新部位,細胞建立血液供應且可生長以形成危及生命之塊狀物。腫瘤細胞內之刺激分子路徑與抑制分子路徑調控此現象,且遠端部位中腫瘤細胞與宿主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亦為重要的。
「個體」意謂哺乳動物,包括(但不限於)人類或非人類哺乳動物,諸如牛、馬、犬、綿羊或貓。較佳,個體為人類。患者亦為本文
中之個體。個體通常為雌性。
對於本發明之方法,術語「指導」個體意謂以任何方式(但較佳以書面方式,諸如以藥品說明書或其他書面推廣材料形式)提供關於可適用療法、藥物、治療、治療方案及其類似者的說明。
對於本發明之方法,術語「推廣」意謂以任何方式(包括書面方式,諸如以藥品說明書形式)提供、公佈、出售或描述特定藥物、藥物組合或治療儀器治療。推廣在本文中係指推廣用於適應症(諸如卵巢癌治療)之治療劑(諸如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或化學治療劑),該推廣已由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此係由於已證明其與個體群體中之統計顯著性治療功效及可接受之安全性相關。
術語「銷售」在本文中用以描述推廣、出售或分配產品(例如藥物)。銷售特定包括包裝、登廣告及以將產品商業化為目的之任何商業活動。
個體「群體」係指諸如在臨床試驗中,或在FDA批准用於特定適應症(諸如卵巢癌療法)後由腫瘤學家看來罹患癌症之個體群。
術語「抗癌療法」係指適用於治療癌症之療法。抗癌治療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例如手術、化學治療劑、生長抑制劑、細胞毒性劑、用於放射線療法之藥劑、抗血管新生劑、細胞凋亡劑、抗微管蛋白劑及其他治療癌症之藥劑,諸如抗HER-2抗體、抗CD20抗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拮抗劑(例如酪胺酸激酶抑制劑)、HER1/EGFR抑制劑(例如埃羅替尼(erlotinib)(Tarceva®))、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抑制劑(例如GleevecTM(甲磺酸伊馬替尼))、COX-2抑制劑(例如賽利克西(celecoxib))、干擾素、細胞激素;結合至下列一或多個目標之拮抗劑(例如中和抗體):ErbB2、ErbB3、ErbB4、PDGFR-β、BlyS、APRIL、BCMA或VEGF受體;TRAIL/Apo2;及其他生物活性
及有機化學劑等。其組合亦包括於本發明中。
如本文中所用之術語「細胞毒性劑」係指抑制或阻止細胞功能及/或造成細胞破壞之物質。該術語意欲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例如,At211、I131、I125、Y90、Re186、Re188、Sm153、Bi212、P32及Lu之放射性同位素);化學治療劑;及毒素,諸如細菌、真菌、植物或動物來源之小分子毒素或酶促活性毒素,包括其片段及/或變異體。
「化學治療劑」為適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合物。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適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合物。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烷基化劑,諸如噻替派(thiotepa)及CYTOXAN®環磷醯胺(cyclosphosphamide);磺酸烷酯,諸如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及保釋芬(piposulfan);氮丙啶,諸如苯唑多巴(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米特多巴(meturedopa)及尤利多巴(uredopa);乙烯亞胺及甲基三聚氰胺,包括六甲蜜胺(altretamine)、三伸乙基三聚氰胺、三伸乙基磷醯胺(trietylenephosphoramide)、三伸乙基硫代磷醯胺(triethiylenethiophosphoramide)及三羥甲基三聚氰胺(trimethylolomelamine);多聚乙醯(acetogenin)(尤其布拉他辛(bullatacin)及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喜樹鹼(camptothecin)(包括合成類似物拓朴替康(topotecan));苔蘚抑素(bryostatin);卡利斯達汀(callystatin);CC-1065(包括其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及比折來新(bizelesin)合成類似物);自念珠藻環肽(cryptophycin)(尤其自念珠藻環肽1及自念珠藻環肽8);海兔毒素(dolastatin);多卡米辛(duocarmycin)(包括合成類似物KW-2189及CB1-TM1);艾榴素(eleutherobin);盤克斯達汀(pancratistatin);沙考的汀(sarcodictyin);海綿抑素(spongistatin);氮芥,諸如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氯磷醯胺(cholophosphamide)、雌莫司汀(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
(ifosfamide)、氮芥(mechlorethamine)、氮芥氧化物鹽酸鹽、美法侖(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膽固醇苯乙酸氮芥(phenesterine)、潑尼莫司汀(prednimustine)、曲洛磷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亞硝基脲(nitrosurea),諸如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黴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及拉甯司汀(ranimnustine);抗生素,諸如烯二炔抗生素(例如刺孢黴素(calicheamicin),尤其刺孢黴素γ1I及刺孢黴素ωI1(參見例如Agnew,Chem Intl.Ed.Engl.,33:183-186(1994));達米辛(dynemicin),包括達米辛A;雙膦酸鹽,諸如氯屈膦酸鹽(clodronate);艾斯帕米辛(esperamicin);以及新制癌菌素發色團及相關色蛋白烯二炔抗生素發色團)、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放線菌素(actinomycin)、奧斯拉黴素(authramycin)、重氮絲胺酸、博萊黴素(bleomycin)、放線菌素C、卡拉比辛(carabicin)、洋紅黴素(carminomycin)、嗜癌菌素(carzinophilin)、克羅米辛(chromomycinis)、更生黴素(dactinomycin)、道諾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icin)、6-重氮-5-側氧基-L-正白胺酸、ADRIAMYCIN®小紅莓(doxorubicin)(包括N-嗎啉基-小紅莓、氰基(N-嗎啉基)-小紅莓、2-吡咯啉基-小紅莓及去氧小紅莓)、表柔比星(epirubi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黃膽素(ida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諸如絲裂黴素C)、黴酚酸(mycophenolic acid)、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s)、培洛黴素(peplomycin)、潑非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puromycin)、奎那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鏈黑菌素(streptonigrin)、鏈脲黴素(streptozocin)、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苯美司(ubenimex)、新制癌菌素(zinostatin)、佐柔比星(zorubicin);抗代謝物,諸如甲胺喋呤(methotrexate)及5-氟尿嘧啶
(5-FU);葉酸類似物,諸如迪諾特寧(denopterin)、甲胺喋呤、蝶羅呤(pteropterin)、三甲曲沙(trimetrexate);嘌呤類似物,諸如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基嘌呤、噻咪嘌呤(thiamiprine)、硫鳥嘌呤;嘧啶類似物,諸如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azacitidine)、6-氮雜尿苷、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雙去氧尿苷(dideoxyuridine)、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floxuridine);雄激素,諸如二甲睾酮(calusterone)、丙酸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美雄烷(mepitiostane)、睾內酯;抗腎上腺素,諸如胺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米托坦(mitotane)、曲洛司坦(trilostane);葉酸補充劑,諸如夫羅林酸(frolinic acid);乙醯葡醛酯;醛磷醯胺醣苷;胺基乙醯丙酸;伊利盧拉(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倍思塔布(bestrabucil);比生群(bisantrene);艾達曲克(edatraxate);得弗伐胺(defofamine);地美可辛(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艾弗利散(elforn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埃坡黴素(epothilon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羥脲;香菇多糖(lentinan);羅尼達寧(lonidainine);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諸如美登素(maytansine)及安絲菌素(ansamitocins);丙脒腙(mitoguaz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莫比達摩(mopidanmol);硝拉維林(nitraerine);噴司他丁(pentostatin);凡那明(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足葉草酸(podophyllinic acid);2-乙醯肼;丙卡巴肼(procarbazine);PSK®多醣複合物(JHS Natural Products,Eugene,OR);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西佐喃(sizofiran);鍺螺胺(spirogermanium);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單端孢黴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尤其T-2毒素、弗納庫林
A(verracurin A)、桿孢菌素A(roridin A)及胺癸叮(anguidine));胺基甲酸酯;長春地辛(vindes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莫司汀(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哌泊溴烷(pipobroman);甲托辛(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C」);環磷醯胺;噻替派;紫杉醇類(taxoid),例如TAXOL®太平洋紫杉醇(Bristol-Myers Squibb Oncology,Princeton,N.J.)、ABRAXANE®不含十六醇聚氧乙烯醚的太平洋紫杉醇之經白蛋白工程改造奈米粒子調配物(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ners,Schaumberg,Illinois)及TAXOTERE®多烯紫杉醇(Rhône-Poulenc Rorer,Antony,France);克羅南布(chloranbucil);GEMZAR®吉西他濱;6-硫代鳥嘌呤;巰基嘌呤;甲胺喋呤;鉑類似物,諸如順鉑(cisplatin)、奧賽力鉑(oxaliplatin)及卡鉑;長春鹼(vinblastine);鉑;依託泊苷(etoposide)(VP-16);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米托蒽醌;長春新鹼(vincristine);NAVELBINE®長春瑞賓(vinorelbine);諾凡特龍(novantrone);替尼泊甙(teniposide);依達曲沙(edatrexate);柔紅黴素(daunomycin);胺基蝶呤(aminopterin);希羅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伊立替康(Camptosar,CPT-11)(包括伊立替康與5-FU及甲醯四氫葉酸(leucovorin)之治療方案);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胺酸(DMFO);類視色素,諸如視黃酸;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康柏斯達汀(combretastatin);甲醯四氫葉酸(LV);奧賽力鉑,包括奧賽力鉑治療方案(FOLFOX);拉帕替尼(lapatinib)(Tykerb®);PKC-α、Raf、H-Ras、EGFR(例如埃羅替尼(Tarceva®))及VEGF-A之抑制劑,其減少細胞增殖;及上述任一者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此定義中亦包括抗激素劑,其用以調控或抑制對腫瘤之激素作用,諸如抗雌激素劑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包括例如
他莫昔芬(tamoxifen)(包括NOLVADEX®他莫昔芬)、雷諾昔酚(raloxifene)、曲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曲沃昔芬(trioxifene)、雷洛昔芬鹽酸鹽(keoxifene)、LY117018、奧那司酮(onapristone)及FARESTON-托瑞米芬(FARESTON-toremifene);芳香酶抑制劑,其抑制調控腎上腺中雌激素產生之芳香酶,諸如4(5)-咪唑、胺魯米特、MEGAS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AROMASIN®依西美坦(exemestane)、弗米斯坦(formestanie)、法屈唑(fadrozole)、RIVISOR®伏羅唑(vorozole)、FEMARA®來曲唑(letrozole)及ARIMIDEX®安美達錠(anastrozole);及抗雄激素劑,諸如氟他胺(flutamide)、尼魯胺(nilutamid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亮丙瑞林(leuprolide)及戈舍瑞林(goserelin);以及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1,3-二氧戊環核苷胞嘧啶類似物);反義寡核苷酸,尤其是抑制異常細胞增殖中所涉及之信號轉導路徑中的基因表現者,諸如PKC-α、Ralf及H-Ras;核糖核酸酶,諸如VEGF表現抑制劑(例如ANGIOZYME®核糖核酸酶)及HER2表現抑制劑;疫苗,諸如基因療法疫苗,例如ALLOVECTIN®疫苗、LEUVECTIN®疫苗及VAXID®疫苗;PROLEUKIN® rIL-2;LURTOTECAN®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ABARELIX® rmRH;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術語「細胞激素」為由一個細胞群體釋放的作為細胞內介體作用於另一細胞的蛋白質之通用術語。該等細胞激素之實例為淋巴介質、單核球激素及傳統多肽激素。細胞激素包括生長激素,諸如人類生長激素、N-甲硫胺醯基人類生長激素及牛生長激素;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胰島素原;鬆弛素;鬆弛素原;醣蛋白激素,諸如促濾泡激素(FSH)、促甲狀腺激素(TSH)及促黃體激素(LH);表皮生長因子;肝生長因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促乳素;胎盤生
乳素;腫瘤壞死因子-α及腫瘤壞死因子-β;苗勒氏抑制物質(mu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小鼠促性腺激素相關肽;抑制素;活化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整合素;血小板生成素(TPO);神經生長因子,諸如NGF-α;血小板生長因子;轉型生長因子(TGF),諸如TGF-α及TGF-β;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I;紅血球生成素(EPO);骨生成誘導因子;干擾素,諸如干擾素-α、干擾素-β及干擾素-γ;群落刺激因子(CSF),諸如巨噬細胞-CSF(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CSF(GM-CSF);及粒細胞-CSF(G-CSF);介白素(IL),諸如IL-1、IL-1α、IL-2、IL-3、IL-4、IL-5、IL-6、IL-7、IL-8、IL-9、IL-10、IL-11、IL-12;腫瘤壞死因子,諸如TNF-α或TNF-β;及其他包括LIF及套組配位體(KL)之多肽因子。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細胞激素包括來自天然來源或來自重組細胞培養物之蛋白質及天然序列細胞激素之生物活性等效物。
「生長抑制劑」在本文使用時係指活體外及/或活體內抑制細胞生長之化合物或組合物。因此,生長抑制劑可為顯著降低處於S期之細胞百分比的生長抑制劑。生長抑制劑之實例包括阻斷細胞週期進程(除S期外之其他位置)之藥劑,諸如誘導G1停滯及M期停滯之藥劑。經典的M期阻斷劑包括長春花屬(長春新鹼及長春鹼)、TAXOL®及拓撲異構酶(topo)II抑制劑,諸如小紅莓、表柔比星、道諾黴素、依託泊苷及博萊黴素。使G1停滯之彼等藥劑亦意外(spill over)引起S期停滯,例如DNA烷化劑,諸如他莫西芬、強的松(prednisone)、達卡巴嗪、氮芥、順鉑、甲胺喋呤、5-氟尿嘧啶及ara-C。其他資訊可見於The Molecular Basis of Cancer,Mendelsohn及Israel編,第1章,「Cell cycle regulation,oncogenes,and antineoplastic drugs」,Murakami等人,(WB Saunders:Philadelphia,1995)尤其第13頁中。
本申請案中所用之術語「前藥」係指醫藥活性物質之前驅物或
衍生形式,其對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相較於母體藥物而言較小且能夠經酶促活化或轉化為更具活性之母體形式。參見例如Wilman,「Prodrugs in Cancer Chemotherapy」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14,第375-382頁,615th Meeting Belfast(1986);及Stella等人,「Prodrugs:A Chemical Approach to Targeted Drug Delivery,」Directed Drug Delivery,Borchardt等人,(編),第247-267頁,Humana Press(1985)。本發明之前藥包括(但不限於)含磷酸根之前藥、含硫代磷酸根之前藥、含硫酸根之前藥、含肽之前藥、經D-胺基酸修飾之前藥、糖基化前藥、含β-內醯胺之前藥、含視情況經取代之苯氧基乙醯胺之前藥或含視情況經取代之苯乙醯胺之前藥、5-氟胞嘧啶及其他5-氟尿嘧啶核苷前藥,其可轉化為更具活性之細胞毒性游離藥物。可衍生成用於本發明之前藥形式的細胞毒性藥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上文所述之彼等化學治療劑。
「放射線療法」意謂使用定向γ射線或β射線誘發對細胞之足夠破壞作用以限制其正常發揮作用之能力或破壞全部細胞。應瞭解,此項技術中已知多種確定治療劑量及持續時間之方式。以單次投藥形式提供典型治療且典型劑量在每日10至200單位(戈雷(Gray))之範圍內。
「降低或抑制」意謂引起較佳20%或20%以上,更佳50%或50%以上,及最佳75%、85%、90%、95%或95%以上之總體減少的能力。降低或抑制可關於所治療之病症症狀、轉移或微轉移之存在或尺寸、原發腫瘤之尺寸、休眠腫瘤之存在或尺寸或血管新生病症中血管之尺寸或數目。
術語「靜脈內輸注」係指經超過約5分鐘,較佳經約30分鐘至90分鐘之時段將藥物引入動物或人類患者之靜脈內,但根據本發明,或者經10小時或短於10小時施以靜脈內輸注。
術語「靜脈內快速注射」或「靜脈內推注」係指將藥物投與動
物或人類之靜脈內以使身體在約15分鐘或短於15分鐘內,較佳在5分鐘或短於5分鐘內接受該藥物。
術語「皮下投與」係指藉由自藥物容器相對緩慢持續地傳遞來將藥物引入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較佳引入皮膚與下伏組織之間的袋囊內。該袋囊可藉由向上且遠離下伏組織捏起或提拉皮膚而形成。
術語「皮下輸注」係指藉由自藥物容器相對緩慢持續地傳遞一定時段(包括(但不限於)30分鐘或短於30分鐘,或90分鐘或短於90分鐘)而將藥物引入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較佳引入皮膚與下伏組織之間的袋囊內。視情況,可藉由皮下植入藥物傳遞泵來進行輸注,該藥物傳遞泵係植入於動物或人類患者之皮膚下,其中該泵傳遞預定量之藥物維持預定時段,諸如30分鐘、90分鐘或在治療方案之持續時間跨度內的時段。
術語「皮下快速注射」係指在動物或人類患者皮膚下投與藥物,其中快速注射藥物傳遞較佳短於約15分鐘,更佳短於5分鐘且最佳短於60秒。較佳在皮膚與下伏組織之間的袋囊內投藥,其中該袋囊係例如藉由向上且遠離下伏組織捏起或提拉皮膚而形成。
「病症」為受益於抗體之治療的任何病狀。此包括慢性及急性病症或疾病,包括使哺乳動物易患所述病症之彼等病理病狀。本文中待治療之病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癌症;良性及惡性腫瘤;白血病及淋巴惡性病;神經元、神經膠質、星形細胞、下丘腦及其他腺性、巨噬細胞、上皮、基質及囊胚腔病症;及發炎性、血管新生及免疫病症。
術語「治療有效量」係指有效治療哺乳動物之疾病或病症的藥物量。在癌症之狀況下,治療有效量之藥物可減少癌細胞之數目;減小腫瘤尺寸;抑制(意即以一定程度減慢且較佳中止)癌細胞浸潤至周
邊器官中;抑制(意即以一定程度減慢且較佳中止)腫瘤轉移;以一定程度抑制腫瘤生長;及/或以一定程度減輕與病症相關之一或多個症狀。對於藥物可阻止生長及/或殺死現有癌細胞而言,藥物可為細胞生長抑制劑及/或細胞毒性劑。對於癌症療法,活體內功效可例如藉由評定存活持續時間、無惡化存活期(PFS)持續時間、無惡化存活期(PFS)之延長、反應率(RR)、反應持續時間及/或生活品質來量測。
「治療」係指用於需要治療者(包括已罹患病症者)的治療性治療。
「預防性治療」係指預防病症之治療。
詞語「標記」在本文中使用時係指直接或間接結合至多肽之可偵測化合物或組合物。標記本身可偵測(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螢光標記),或在酶標記之狀況下可催化可偵測之受質化合物或組合物之化學變化。
本文提供抗VEGF拮抗劑用於治療卵巢癌之用途。血管新生為導致實體腫瘤侵襲及轉移的主要過程之一。血管新生信號傳導路徑可藉由自腫瘤細胞釋放血管新生促進劑(諸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至局部微環境中而引發。存在日益積累之證據證明血管新生在卵巢癌疾病預後及可能進展及預後中起作用。參見例如Yoneda J等人,Expression of angiogenesis-related genes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ovarian carcinomas in nude mice. J Natl Cancer Inst 90:447-54,1998;Nakanishi Y等人,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associates with angiogene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t J Gynecol Pathol 16:256-62,1997;Gasparini G等人,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tumour angiogenesis in ovarian carcinomas. Int J Cancer 69:205-11,1996;
Hollingsworth HC等人,Tumor angiogenesis in advanced stage ovarian carcinoma. Am J Pathol 147:33-41,1995;Paley PJ等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early stage ovarian carcinoma. Cancer 80:98-106,1997;Alvarez AA等人,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ngiogene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5:587-91,1999;Gasparini G.The rationale and future potential of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in neoplasia. Drugs 58:17-38,1999;van Hinsbergh VW等人,Angiogenesis and anti-angiogenesis:perspec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Ann Oncol 10 Suppl 4:60-3,1999;Malonne H等人,Mechanisms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angiogenesis inhibitors. Clin Exp Metastasis 17:1-14,1999;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N Eng J Med 285:1182-6,1971;Kim KJ等人,Inhibi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angiogenesis suppresses tumour growth in vivo. Nature 362:841-4,1993;及Luo JC等人,Differential inhibition of fluid accumulation and tumor growth in two mouse ascites tumors by an anti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ermeability factor neutralizing antibody. Cancer Res 58:2594-600,1998。
用於產生抗體之VEGF抗原可為例如VEGF165分子以及VEGF之其他同功異型物或其含有所需抗原決定基之片段。其他適用於產生本發明之抗VEGF抗體的VEGF形式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顯而易知。
人類VEGF係藉由首先使用牛VEGF cDNA作為雜交探針篩選自人類細胞製備之cDNA文庫而獲得。Leung等人,(1989)Science,246:1306。一種所識別之cDNA由此編碼與牛VEGF具有大於95%同源
性的具有165個胺基酸之蛋白質;此具有165個胺基酸之蛋白質通常稱作人類VEGF(hVEGF)或VEGF165。人類VEGF之促有絲分裂活性係藉由使人類VEGF cDNA在哺乳動物宿主細胞中表現而得以證實。經以人類VEGF cDNA轉染之細胞條件化之培養基促進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增殖,而對照細胞則無此作用。Leung等人,(1989)Science,同上。
儘管可自天然來源分離及純化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以用於後繼治療用途,但該蛋白質在濾泡細胞中的濃度相對較低且在精力及費用方面之成本較高而使得回收VEGF經證明不具有商業利益。因此,進一步試圖經由重組DNA技術選殖及表現VEGF。(參見例如Ferrara,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72:615-618(1995)及其中引用之參考文獻)。
VEGF係在多種組織中以由替代RNA剪接產生之多種均二聚形式(每個單體121、145、165、189及206個胺基酸)表現。VEGF121為不結合肝素之可溶性有絲分裂原;較長形式之VEGF以逐漸愈高之親和力結合肝素。VEGF之肝素結合形式可在羧基末端藉由纖維蛋白溶酶裂解以釋放VEGF之可擴散形式。在纖維蛋白溶酶裂解後所識別之羧基末端肽之胺基酸序列為Arg110-Ala111。以均二聚體形式分離之胺基末端「核心」蛋白質VEGF(1-110)以與完整VEGF165均二聚體相比類似之親和力結合中和單株抗體(諸如稱作4.6.1及3.2E3.1.1之抗體)及VEGF受體之可溶性形式。
亦已識別出若干在結構上與VEGF相關之分子,包括胎盤生長因子(PIGF)、VEGF-B、VEGF-C、VEGF-D及VEGF-E。Ferrara及Davis-Smyth(1987)Endocr.Rev.同上;Ogawa等人,J.Biological Chem.273:31273-31281(1998);Meyer等人,EMBO J.,18:363-374(1999)。受體酪胺酸激酶Flt-4(VEGFR-3)已經識別為VEGF-C及VEGF-D之受
體。Joukov等人,EMBO.J.15:1751(1996);Lee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93:1988-1992(1996);Achen等人,(1998)Proc.Natl.Acad.Sci.USA 95:548-553。VEGF-C已經展示涉及淋巴血管新生之調控。Jeltsch等人,Science 276:1423-1425(1997)。
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以治療卵巢癌之抗VEGF抗體包括以足夠親和力及特異性結合至VEGF且可降低或抑制VEGF之生物活性的任何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抗VEGF抗體通常不會結合至諸如VEGF-B或VEGF-C之其他VEGF同系物,亦不會結合至諸如PlGF、PDGF或bFGF之其他生長因子。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包括(但不限於)與由融合瘤ATCC HB 10709產生之單株抗VEGF抗體A4.6.1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的單株抗體;根據Presta等人,(1997)Cancer Res.57:4593-4599產生之重組人類化抗VEGF單株抗體。在一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為「貝伐單抗(BV)」,亦稱作「rhuMAb VEGF」或「AVASTIN®」。AVASTIN®在某些國家可購得。其包含突變型人類IgG1構架區及來自阻斷人類VEGF與其受體結合之鼠類抗hVEGF單株抗體A.4.6.1之抗原結合互補決定區。貝伐單抗之約93%胺基酸序列(包括大部分構架區)係源自人類IgG1,且約7%之序列源自鼠類抗體A4.6.1。
貝伐單抗及其他人類化抗VEGF抗體進一步描述於2005年2月26日頒佈之美國專利第6,884,879號中。其他抗體包括如PCT公開案第WO 2005/012359號、PCT公開案第WO 2005/044853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60/991,302中所述之G6或B20系列抗體(例如G6-31、B20-4.1),該等專利申請案之內容係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關於其他抗體參見美國專利第7,060,269號、第6,582,959號、第6,703,020號;第6,054,297號;WO 98/45332;WO 96/30046;WO 94/10202;EP
0666868B1;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6009360號、第20050186208號、第20030206899號、第20030190317號、第20030203409號及第20050112126號;及Popkov等人,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288:149-164(2004)。其他抗體包括結合至人類VEGF上之功能性抗原決定基的抗體,該功能性抗原決定基包含殘基F17、M18、D19、Y21、Y25、Q89、I91、K101、E103及C104或者包含殘基F17、Y21、Q22、Y25、D63、I83及Q89。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抗VEGF抗體具有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可變區:
(SEQ ID No.1)
及包含下列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
(SEQ ID No.2)。
本發明之「G6系列抗體」為源自根據PCT公開案第WO 2005/012359號之圖7、24-26及34-35中任一者之G6抗體或G6衍生抗體序列的抗VEGF抗體,該公開案之整個揭示內容係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亦參見PCT公開案第WO 2005/044853號,其整個揭示內容係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在一實施例中,G6系列抗體結合至人類VEGF上包含殘基F17、Y21、Q22、Y25、D63、I83及Q89之功能性抗原決定基。
本發明之「B20系列抗體」為源自根據PCT公開案第WO 2005/012359號之圖27-29中任一者之B20抗體或B20衍生抗體序列的抗VEGF抗體,該公開案之整個揭示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明確併入本文
中。亦參見PCT公開案第WO 2005/044853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60/991,302,此等專利申請案之內容係以引用之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在一實施例中,B20系列抗體結合至人類VEGF上包含殘基F17、M18、D19、Y21、Y25、Q89、I91、K101、E103及C104之功能性抗原決定基。
本發明之「功能性抗原決定基」係指抗原中積極促成與抗體之結合的胺基酸殘基。抗原之積極促成殘基中任一者之突變(例如,藉由丙胺酸或同系物突變所致之野生型VEGF突變)將妨礙抗體之結合使得抗體之相對親和力比率(IC50突變型VEGF/IC50野生型VEGF)大於5(參見WO 2005/012359之實例2)。在一實施例中,相對親和力比率係藉由溶液結合噬菌體呈現ELISA來測定。簡言之,在4℃下用PBS中濃度為2μg/ml之待測試抗體之Fab形式塗佈96孔Maxisorp免疫板(NUNC)隔夜,且用PBS、0.5% BSA及0.05% Tween 20(PBT)在室溫下阻斷2小時。首先在室溫下將噬菌體呈現hVEGF丙胺酸點突變體(殘基8-109形式)或野生型hVEGF(8-109)於PBT中之連續稀釋液在塗有Fab之板上培育15分鐘,且用PBS、0.05% Tween 20(PBST)洗滌板。用於PBT中1:5000稀釋之抗M13單株抗體辣根過氧化酶(Amersham Pharmacia)結合物偵測結合之噬菌體,用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Kirkegaard & Perry Labs,Gaithersburg,MD)受質顯影約5分鐘,用1.0M H3PO4淬滅且在450nm下以分光光度方式讀數。IC50值之比率(IC50,ala/IC50,wt)表示結合親和力降低之倍數(相對結合親和力)。
已識別出兩種VEGF受體,即Flt-1(亦稱作VEGFR-1)及KDR(亦稱作VEGFR-2)。Shibuya等人,(1990)Oncogene 8:519-527;de Vries等人,(1992)Science 255:989-991;Terman等人,(1992)Biochem.Biophys.Res.Commun.187:1579-1586。各VEGF家族成員對各受體
之特異性不同,但VEGF-A結合至Flt-1及KDR兩者。神經菌毛素-1已經展示為選擇性VEGF受體,能夠結合肝素結合性VEGF同功異型物(Soker等人,(1998)Cell 92:735-45)。Flt-I及KDR均屬於受體酪胺酸激酶(RTK)家庭。RTK包含一大家族具有不同生物活性之跨膜受體。目前,已識別出至少十九(19)種不同RTK子家族。受體酪胺酸激酶(RTK)家族包括對於多種細胞類型之生長及分化而言關鍵之受體(Yarden及Ullrich(1988)Ann.Rev.Biochem.57:433-478;Ullrich及Schlessinger(1990)Cell 61:243-254)。RTK之固有功能在配位體結合後得以活化,使得受體及多個細胞受質磷酸化,且隨後產生多種細胞反應(Ullrich及Schlessinger(1990)Cell 61:203-212)。因此,受體酪胺酸激酶介導之信號轉導係由與特定生長因子(配位體)進行細胞外相互作用而引發,通常繼之以受體二聚化,刺激內在蛋白酪胺酸激酶活性及受體轉磷酸化。由此形成細胞內信號轉導分子之結合位點且使得與廣泛細胞質信號傳導分子形成促進適當細胞反應(例如細胞分裂、分化、代謝效應、細胞外微環境變化)之複合物(參見Schlessinger及Ullrich(1992)Neuron 9:1-20)。在結構上,Flt-1及KDR具有細胞外域中之七個類免疫球蛋白結構域、單個跨膜區及由激酶插入結構域插入之共同酪胺酸激酶序列。Matthews等人,(1991)Proc.Natl.Acad.Sci.USA 88:9026-9030;Terman等人,(1991)Oncogene 6:1677-1683。
特異性結合至VEGF之VEGF受體分子或其片段可在本發明方法中用以結合至及螯合VEGF蛋白,從而防止其信號傳導。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受體分子或其VEGF結合片段為可溶形式,諸如sFlt-1。受體之可溶形式對VEGF蛋白質結合至VEGF之生物活性發揮抑制作用,從而防止其結合至其呈現於目標細胞表面上的天然受體。亦包括VEGF受體融合蛋白,其實例描述如下。
嵌合VEGF受體蛋白為具有源自至少兩種不同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的受體分子,其中至少一種蛋白質為VEGF受體蛋白(例如flt-1或KDR受體),該嵌合VEGF受體蛋白能夠結合至VEGF且抑制VEGF之生物活性。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嵌合VEGF受體蛋白由僅源自兩種不同VEGF受體分子之胺基酸序列組成;然而,可將包含flt-1及/或KDR受體之細胞外配位體結合區之1、2、3、4、5、6或全部7個類Ig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連接至來自其他無關蛋白質(例如免疫球蛋白序列)之胺基酸序列。組合類Ig結構域之其他胺基酸序列易於為一般技術者所顯而易知。嵌合VEGF受體蛋白之實例包括例如可溶性Flt-1/Fc、KDR/Fc或FLt-1/KDR/Fc(亦稱作VEGF捕獲劑)(參見例如PCT申請公開案第WO 97/44453號)。
本發明之可溶性VEGF受體蛋白或嵌合VEGF受體蛋白包括未經由跨膜結構域固定至細胞表面的VEGF受體蛋白。因而,包括嵌合受體蛋白之VEGF受體之可溶形式雖然能夠結合至VEGF且使VEGF去活,但不包含跨膜結構域且因此一般不與表現該分子之細胞的細胞膜締合。
本發明涵蓋抗血管新生療法,一種旨在抑制為提供營養素以支持腫瘤生長所需之腫瘤血管形成的新穎癌症治療策略。由於血管新生包含在原發腫瘤生長與轉移中,因此本發明所提供之抗血管新生治療能夠抑制腫瘤在原發部位之贅生性生長,以及預防腫瘤在繼發部位處之轉移,從而容許由其他治療劑攻擊腫瘤。另外,卵巢癌與高含量之循環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有關,VEGF為一種與腫瘤生長及擴散有關之蛋白質。對具有卵巢癌之女性的研究已展示高含量VEGF與較差預後之間的相關性(Alvarez A等人,1999 Clin Cancer Res.;5:587-591;Yamamoto S等人,1997 Br J Cancer;76:1221-1227)。
特定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診斷有(視情況新近診斷有)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之患者的方法,其包含對患者進行如下治療方案,該治療方案將至少化學療法與同步投與有效量之抗VEGF抗體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患者具有III期(經次最佳及宏觀最佳減積術)或IV期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具有I期及IIa期(3級或僅透明細胞癌)或IIb-IV期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診斷有復發性或先前經治療之卵巢癌之患者的方法,其包含對患者進行如下治療方案,該治療方案將至少化學療法與同步投與有效量之抗VEGF抗體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本發明之特徵在於使用至少一種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額外抗癌療法之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抗癌療法之實例包括(不限於)手術、放射線療法、生物療法、免疫療法、化學療法或此等療法之組合。另外,細胞毒性劑、抗血管新生劑及抗增殖劑可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組合使用。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卵巢癌之方法,其係藉由向易患或診斷有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或復發性卵巢癌之患者投與有效量之抗VEGF抗體及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而達成。多種化學治療劑可用於本發明之組合治療方法中。所涵蓋之化學治療劑之例示性及非限制性清單係提供於本文中之「定義」下或描述於本文中。
在一實例中,本發明之特徵在於使用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例如混合液)或其任何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為例如紫杉烷、太平洋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太平洋紫杉醇蛋白結合粒子(例如Abraxane®)、鉑類似物、卡鉑、吉西他濱或其組合
療法。在一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為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在另一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為卡鉑及吉西他濱。組合投藥包括使用各別調配物或單個醫藥調配物進行同時投藥,以及以任一次序連續投藥,其中較佳存在兩種(或所有)活性劑同時發揮其生物活性之時段繼而以VEGF特異性拮抗劑進行維持療法,例如如圖1、圖2或圖8或圖11中所概述。可根據製造商說明書或如由熟練專業人員憑經驗所判定來使用該等化學治療劑之製備及給藥時程。化學療法之製備及給藥時程亦描述於Chemotherapy Service Ed.,M.C.Perry,Williams & Wilkins,Baltimore,Md.(1992)中。可在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前或之後或可與其同時給與化學治療劑。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給藥時程及量係如圖1、圖2或圖8或圖11中所述。
在一些其他態樣中,適於與本發明抗體用於組合腫瘤療法的其他治療劑包括涉及腫瘤生長之其他因子(諸如EGFR、ErbB2(亦稱作Her2)、ErbB3、ErbB4或TNF)之拮抗劑。有時,可宜亦向患者投與一或多種細胞激素。在一實施例中,VEGF抗體與生長抑制劑共同投與。舉例而言,可首先投與生長抑制劑,繼而投與VEGF抗體。然而,亦涵蓋同時投與VEGF抗體或首先投與VEGF抗體。生長抑制劑之適合劑量為目前使用之劑量,且可因生長抑制劑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作用(協同作用)而減少。
本文之調配物亦可含有一種以上為治療特定適應症所需之活性化合物,較佳為彼此無不利影響之具有補充活性的活性化合物。舉例而言,可能需要在一種調配物中進一步提供結合至EGFR、VEGF(例如結合VEGF上不同抗原決定基之抗體)、VEGFR、ErbB2(例如Herceptin®)之抗體或另一用於腫瘤學適應症之抗體。或者或另外,組合物可包含細胞毒性劑、細胞激素、生長抑制劑及/或小分子VEGFR拮抗劑。該等分子適當地以有效達成預定目的之量組合存在。在某些
實施例中,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為用於卵巢癌之治療。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順鉑及太平洋紫杉醇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卡鉑及多烯紫杉醇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拮抗劑(例如抗VEGF抗體)與卡鉑及吉西他濱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在某些態樣中,適於與本發明抗體用於組合癌症療法的其他治療劑包括其他抗血管新生劑。許多抗血管新生劑已經識別且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包括Carmeliet及Jain(2000)所列之抗血管新生劑。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VEGF抗體與另一VEGF拮抗劑或VEGF受體拮抗劑(諸如VEGF變異體、可溶性VEGF受體片段、能夠阻斷VEGF或VEGFR之適體、中和抗VEGFR抗體、低分子量VEGFR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及其任何組合)組合使用。或者或另外,可向患者共同投與兩種或兩種以上抗VEGF抗體。
為預防或治療疾病,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適當劑量將視如上文所定義之待治療疾病之類型、疾病之嚴重程度及病程、VEGF特異性拮抗劑係出於預防性目的抑或治療性目的而投與、先前療法、患者臨床病史及對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反應以及主治醫師之考慮而定。VEGF特異性拮抗劑係在某時或在一系列治療中適當投與患者。在組合療法方案中,本發明之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抗癌治療劑以治療有效或協同量投與。如本文所用之治療有效量為共同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或投與本發明組合物使得如上文所述之癌症得以減輕或抑制之量。治療協同量為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協同或顯著減輕或消除與特定疾病相關
之病狀或症狀或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所需之量。
VEGF特異性拮抗劑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可以一定量同時或依序投與且維持一定時段,該量及時段足以減輕或消除腫瘤、休眠腫瘤或微轉移之出現或復發。VEGF特異性拮抗劑可作為維持療法投與以防止或降低腫瘤復發之可能性或延長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
如一般技術者所瞭解,化學治療劑或其他抗癌劑之適當劑量一般大致為在臨床療法中例如在化學治療劑單獨投與或與其他化學治療劑組合投與之情況下已使用之劑量。劑量將視治療之病狀而變化。投與治療之醫師將能判定用於個別個體之適當劑量。
除上述治療方案之外,可對患者進行放射線療法。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VEGF抗體為完整裸抗體。然而,VEGF抗體可與細胞毒性劑結合。在某些實施例中,結合之抗體及/或其所結合之抗原係由細胞內化,使得結合物殺死其所結合之癌細胞的治療功效提高。在一實施例中,細胞毒性劑靶向或干擾癌細胞中之核酸。該等細胞毒性劑之實例包括類美登素、刺孢黴素、核糖核酸酶及DNA核酸內切酶。
本發明之特徵亦為藉由提供說明來指導罹患卵巢癌之人類個體接受抗VEGF抗體之治療以便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降低該個體之癌症復發風險或提高該個體之存活可能性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接受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治療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的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接受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之治療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的說明。抗VEGF抗體之治療可與化學治療劑之治療同步進行。在某些實施例中,如由指導方法所指示來治療個體。藉由在使用或不使用化學治療劑下投與抗VEGF抗體來治療卵巢癌可持續直至癌症復發或死亡為止。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患者在化學治療劑同步療法之後以抗
VEGF療法治療至少16個週期。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患者在化學治療劑同步療法之後以抗VEGF療法治療至少12個週期。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推廣方法,其包含推廣抗VEGF抗體之投與以用於治療人類個體之卵巢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推廣至少一種化學治療劑之投與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推廣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治療劑之投與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抗VEGF抗體之投與可與化學治療劑之投與同步進行。可藉由任何可利用之方式進行推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推廣係藉由抗VEGF抗體之市售調配物附帶之藥品說明書來達成。該推廣亦可藉由化學治療劑之市售調配物附帶之藥品說明書來達成。推廣可藉由與醫師或健康照護提供者進行書面或口頭交流來達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推廣係藉由藥品說明書來達成,其中該藥品說明書提供接受以抗VEGF抗體進行之卵巢癌療法的說明。在另一實施例中,藥品說明書包括實例1或實例2或實例3下之一些或所有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推廣之後在使用或不使用化學治療劑下用抗VEGF抗體治療個體。
本發明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用於治療人類個體之卵巢癌的抗VEGF抗體以延長個體無惡化存活時間、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銷售與抗VEGF抗體組合使用之化學治療劑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在使用或不使用化學治療劑下用抗VEGF抗體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銷售兩種或兩種以上與抗VEGF抗體組合使用之化學治療劑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在使用或不使用化學治療劑下用抗VEGF抗體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亦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與抗VEGF抗體組合用於治療人類個體之卵巢癌的化學治療劑以便延長該個體之無惡化存活時間、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化學治療劑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亦提供一種商業方法,其包含銷售兩種或兩種以上與抗VEGF抗體組合的化學治療劑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來治療人類個體之卵巢癌以便延長該個體之無惡化存活時間、降低個體之癌症復發可能性或提高個體之存活可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之後用化學治療劑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治療個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
VEGF特異性拮抗劑組合物將以符合良好醫療實踐之方式調配、給藥及投與。在此背景下考慮之因素包括所治療之特定病症、所治療之特定個體、個別患者之臨床病狀、病症之起因、藥劑之傳遞部位、投藥方法、投藥時程及從業醫生已知之其他因素。待投與之VEGF特異性拮抗劑的「治療有效量」將取決於該等考慮,且為預防、改善或治療或穩定癌症;延長至惡化為止之時間(無惡化存活期之持續時間)或治療或預防腫瘤、休眠腫瘤或微轉移之出現或復發所需的最低量。VEGF特異性拮抗劑無須(但視情況)與一或多種當前用於預防或治療癌症或預防或控制產生癌症之風險的藥劑一起調配。該等其他藥劑之有效量視調配物中存在的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量、病症或治療之類型以及上述其他因素而定。此等藥劑一般以與上文所用之相同劑量及投藥途徑使用,或劑量為迄今所用劑量的約1%至99%。
視疾病類型及嚴重程度而定,不管是例如藉由一或多次各別投藥抑或藉由連續輸注,約1μg/kg至100mg/kg(例如0.1-20mg/kg)之VEGF特異性拮抗劑為向患者投與之初始候選劑量。視上述因素而
定,典型日劑量可能在約1μg/kg至約100mg/kg或100mg/kg以上之範圍內。尤其合意之劑量包括例如5mg/kg、7.5mg/kg、10mg/kg及15mg/kg。對於經數日或更長時間之重複投藥而言,視病狀而定,持續治療直至如由上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所量測癌症得以治療為止。然而,其他給藥方案可適用。在一實例中,若VEGF特異性拮抗劑為抗體,則以約5mg/kg至約15mg/kg(包括(但不限於)5mg/kg、7.5mg/kg、10mg/kg或15mg/kg)之劑量範圍每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或每三週一次投與本發明抗體。本發明療法之進展易於藉由習知技術及檢測法來監測。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給藥方案與化學療法方案(包括(但不限於)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組合用作第一線療法來治療先前未經治療之卵巢癌,繼而進行維持療法。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給藥方案與化學療法方案(包括(但不限於)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組合用作第二線療法來治療復發性卵巢癌,繼而進行維持療法。關於適合劑量之其他資訊係提供於下文之實例中。
療法之持續時間將持續長達如醫學上所指示之久或直至達成所需治療效果(例如本文所述的效果)即可。在某些實施例中,VEGF特異性拮抗劑療法持續1個月、2個月、4個月、6個月、8個月、10個月、1年、2年、3年、4年、5年或持續數年直至個體終生之時段。在某些實施例中,抗VEGF療法在與化學治療劑進行同步抗VEGF治療後持續至少16個週期。在其他實施例中,抗VEGF療法在與化學治療劑進行同步抗VEGF治療後持續至少12個週期。
根據已知方法,諸如以快速注射形式靜脈內投與或藉由經一定時段連續輸注,藉由肌肉內、腹膜內、腦脊髓內、皮下、關節內、滑膜內、鞘內腔、經口、表面或吸入途徑向個體(例如人類患者)投與本發明之VEGF特異性拮抗劑。若廣泛副作用或毒性與VEGF拮抗作用相關,則尤其需要局部投與。亦可將離體策略用於治療應用。離體策略
涉及用編碼VEGF拮抗劑之聚核苷酸轉染或轉導獲自個體之細胞。接著使經轉染或轉導之細胞返回至個體體內。該等細胞可為多種類型中之任一種,包括(不限於)造血細胞(例如骨髓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T細胞或B細胞)、纖維母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角質細胞或肌細胞。
舉例而言,若VEGF特異性拮抗劑為抗體,則藉由任何適合方式,包括非經腸、皮下、腹膜內、肺內及鼻內投與抗體,且若為局部免疫抑制性治療所需,則藉由病變內投藥來投與抗體。非經腸輸注包括肌肉內、靜脈內、動脈內、腹膜內或皮下投藥。另外,適當地藉由脈衝輸注來投與抗體,尤其以劑量漸降之抗體。給藥較佳藉由注射進行,最佳藉由靜脈內或皮下注射進行,在某種程度上視投藥為短暫投藥抑或長期投藥而定。
在另一實例中,當病症或腫瘤位置允許時,例如藉由直接注射局部投與VEGF特異性拮抗劑化合物,且注射可週期性地重複。VEGF特異性拮抗劑亦可向個體全身傳遞或直接傳遞至腫瘤細胞,例如傳遞至腫瘤或在手術切除腫瘤後傳遞至腫瘤床以預防或減少例如休眠腫瘤或微轉移之局部復發或轉移。
或者,可將含有編碼VEGF特異性拮抗劑之核酸序列的抑制性核酸分子或聚核苷酸傳遞至個體內之適當細胞。在某些實施例中,核酸可導引至腫瘤自身。
可藉由任何適於所用載體之方式將核酸引入細胞中。許多該等方法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Sambrook等人,同上;及Watson等人,Recombinant DNA,第12章,第2版,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1992)。基因傳遞之方法之實例包括脂質體介導之轉染、電穿孔、磷酸鈣/DEAE聚葡萄糖法、基因槍及顯微注射。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抗體之治療調配物係藉由將具有所需純度之抗體與視情況選用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穩定劑(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6版,Osol,A.編(1980))混合而以凍乾調配物或水溶液形式製備供儲存用。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穩定劑在所用劑量及濃度下對接受者無毒且包括緩衝液,諸如磷酸鹽、檸檬酸鹽及其他有機酸;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及甲硫胺酸;防腐劑(諸如氯化十八基二甲基苯甲基銨;氯化六羥季銨;氯化苯甲烴銨、苄索氯銨;苯酚、丁醇或苯甲醇;對羥基苯甲酸烷酯,諸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兒茶酚;間苯二酚;環己醇;3-戊醇;及間甲酚);低分子量(少於約10個殘基)多肽;蛋白質,諸如血清白蛋白、明膠或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諸如聚乙烯吡咯啶酮;胺基酸,諸如甘胺酸、麩醯胺酸、天冬醯胺、組胺酸、精胺酸或離胺酸;單醣、二醣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或糊精;螯合劑,諸如EDTA;糖,諸如蔗糖、甘露糖醇、海藻糖或山梨糖醇;形成鹽之抗衡離子,諸如鈉;金屬複合物(例如Zn-蛋白複合物);及/或非離子界面活性劑,諸如TWEENTM、PLURONICSTM或聚乙二醇(PEG)。較佳之凍乾抗VEGF抗體調配物係描述於WO 97/04801中,該文獻以引用之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視情況,調配物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通常為例如氯化鈉且較佳處於約生理濃度下)。視情況,本發明之調配物可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防腐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防腐劑濃度在0.1%至2.0%(通常v/v)之範圍內。適合防腐劑包括醫藥技術中已知的防腐劑。苯甲醇、苯酚、間甲酚、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及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為防腐劑之實例。視情況,本發明之調配物可包括濃度為0.005%至0.02%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界面活性劑。
通常,貝伐單抗係在100mg及400mg無防腐劑之一次性小瓶中
供應於治療用途以傳遞4ml或16ml貝伐單抗(25mg/ml)。在240mg α,α-海藻糖脫水物、23.2mg磷酸鈉(磷酸二氫鈉,單水合物)、4.8mg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無水)、1.6mg聚山梨醇酯20及注射用水USP中調配100mg產物。在960mg α,α-海藻糖脫水物、92.8mg磷酸鈉(磷酸二氫鈉,單水合物)、19.2mg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無水)、6.4mg聚山梨醇酯20及注射用水USP中調配400mg產物。亦參見貝伐單抗之標籤。
本文之調配物亦可含有一種以上為治療特定適應症所需之活性化合物,較佳為彼此無不利影響之具有補充活性的活性化合物。舉例而言,可能需要在一種調配物中進一步提供結合至EGFR、VEGF(例如結合VEGF上之不同抗原決定基的抗體)、VEGFR或ErbB2(例如Herceptin®)之抗體。或者或另外,該組合物可包含細胞毒性劑、細胞激素、生長抑制劑及/或小分子VEGFR拮抗劑。該等分子係適當地以有效達成預定目的之量組合存在。
亦可例如藉由凝聚技術或藉由界面聚合將活性成分裹入分別於膠狀藥物傳遞系統(例如脂質體、白蛋白微球體、微乳液、奈米粒子及奈米膠囊)中或於巨乳液中所製備之微膠囊中,例如羥基甲基纖維素或明膠微膠囊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膠囊。該等技術揭示於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6版,Osol,A.編(1980)中。
可製備持續釋放製劑。持續釋放製劑之適合實例包括含有抗體之固體疏水性聚合物的半透性基質,該等基質呈成型物品形式,例如薄膜或微膠囊。持續釋放基質之實例包括聚酯、水凝膠(例如聚(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聚乳酸交酯(美國專利第3,773,919號)、L-麩胺酸與γ乙基-L-麩胺酸酯之共聚物、不可降解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可降解性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諸如LUPRON DEPOTTM(由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乙酸亮丙瑞林構成的可注射微球
體))及聚-D-(-)-3-羥丁酸。雖然聚合物(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及乳酸-乙醇酸)能夠使分子釋放持續100多天,但某些水凝膠釋放蛋白質持續較短時間。在囊封之抗體長時間保留於體內時,其因暴露於37℃之水分而可能變性或聚集,從而導致生物活性喪失及可能之免疫原性變化。視所涉及之機制而定,可設計出合理策略以實現穩定化。舉例而言,若發現聚集機制為經由硫基-二硫化物互換形成分子間S-S鍵,則可藉由修飾氫硫基殘基、由酸性溶液凍乾、控制水分含量、使用適當添加劑及研發特定聚合物基質組合物來達成穩定化。
用於活體內投藥之調配物應無菌。其易於藉由經無菌過濾膜進行過濾來實現。
本發明治療之主要優勢在於對人類患者產生顯著抗癌作用而不引起顯著毒性或副作用的能力,使得患者總體受益於治療。本發明治療之功效可藉由通常用於評估癌症治療之各種終點來量測,包括(但不限於)腫瘤退化、腫瘤重量或尺寸縮小、至惡化為止之時間、存活持續時間、無惡化存活期、總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及生活品質。由於本發明之抗血管新生劑靶向腫瘤血管結構而未必靶向贅生性細胞自身,所以其代表一類獨特的抗癌藥,且因此可使用藥物臨床反應之獨特量度及定義。舉例而言,在2維分析中腫瘤縮小50%以上為表示反應之標準截止值。然而,本發明之抗VEGF抗體可抑制轉移性擴散而不使原發腫瘤縮小,或可僅發揮腫瘤穩定(tumouristatic)作用。因此,視情況使用其他測定抗血管新生療法功效之方法,包括例如量測血管新生之血漿或尿標記物及經由放射顯影量測反應。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延長易患或診斷有癌症之人類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的方法。至疾病惡化為止之時間係定義為自投與藥物直至疾病惡化或死亡之時間。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與未用抗VEGF
抗體維持療法之治療相比,使用抗VEGF抗體及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的本發明之組合治療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使無惡化存活期顯著延長至少約1個月、2個月、2.3個月、2.9個月、3.0個月、3.8個月,較佳約1至約6.1個月。在一實施例中,以貝伐單抗及紫杉烷療法(例如多烯紫杉醇或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治療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之患者相較於對照而言以月計之PFS中值(95% CI)增加3.8個月(0.717(0.625,0.824),其中單側p值(對數秩)<0.001)。在另一實施例中,接受單獨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之患者與接受太平洋紫杉醇、卡鉑及抗VEGF抗體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之患者之間以月計之中值PFS的差(95% CI)為2.3個月,其中HR=0.79且p值(對數秩檢驗)為0.0010。
多株抗體較佳藉由多次皮下(sc)或腹膜內(ip)注射相關抗原及佐劑而在動物中產生。適於使用雙功能或衍生化試劑將相關抗原結合至在待免疫之物種中具免疫原性之蛋白質上,例如匙孔螺血氰蛋白、血清白蛋白、牛甲狀腺球蛋白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該雙功能或衍生化試劑為例如順丁烯二醯亞胺苯甲醯基硫代丁二醯亞胺酯(經由半胱胺酸殘基結合)、N-羥基丁二醯亞胺(經由離胺酸殘基)、戊二醛、丁二酸酐、SOCl2或R1N=C=NR,其中R與R1為不同烷基。
藉由將例如100μg或5μg蛋白質或結合物(分別對兔或小鼠)與3體積之弗氏完全佐劑(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組合且在多個部位皮內注射該溶液使動物對抗原、免疫原性結合物或衍生物免疫。一個月後,藉由在多個部位皮下注射於弗氏完全佐劑中的1/5至1/10原始量之肽或結合物來使動物增強免疫。7至14天後對動物進行放血且分析血清之抗體力價。使動物增強免疫直至力價平穩。動物較佳經相同抗原
之結合物(但該抗原結合至不同蛋白質及/或經不同交聯劑結合)增強免疫。結合物亦可在重組細胞培養物中以蛋白融合物形式產生。同樣,諸如明礬之聚集劑適用於增強免疫反應c
產生本文之單株抗體之各種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可得。舉例而言,單株抗體可使用首次由Kohler等人,Nature ,256:495(1975)描述之融合瘤方法或藉由重組DNA方法(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製得。
在融合瘤方法中,如上文所述使小鼠或諸如倉鼠或獼猴之其他適當宿主動物免疫以引發產生或能夠產生將特異性結合至用於免疫之蛋白質之抗體的淋巴細胞。或者,可於活體外使淋巴細胞免疫。接著使用適當融合劑(諸如聚乙二醇)使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融合瘤細胞(Goding,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 Practice,第59-103頁(Academic Press,1986))。
接種由此製備之融合瘤細胞,且使其在較佳含有一或多種抑制未融合之親本骨髓瘤細胞生長或存活之物質的適合培養基中生長。舉例而言,若親本骨髓瘤細胞缺乏次黃嘌呤鳥嘌呤磷核糖基轉移酶(HGPRT或HPRT),則用於融合瘤之培養基通常將包括次黃嘌呤、胺基蝶呤及胸苷(HAT培養基),該等物質會阻止HGPRT缺乏細胞之生長。
較佳之骨髓瘤細胞為有效融合,使所選抗體產生細胞穩定大量產生抗體且對諸如HAT培養基之培養基敏感之骨髓瘤細胞。其中較佳之骨髓瘤細胞株為鼠類骨髓瘤細胞株,諸如源自購自Salk Institute Cell Distribution Center,San Diego,California USA之MOPC-21及MPC-11小鼠腫瘤及購自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Rockville,Maryland USA之SP-2或X63-Ag8-653細胞之細胞株。人類骨髓瘤及小鼠-人類異源骨髓瘤(heteromyeloma)細胞株亦已經描述用於產生人類
單株抗體(Kozbor,J.Immunol.,133:3001(1984);Brodeur等人,Monoclonal Antibody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第51-63頁(Marcel Dekker,Inc.,New York,1987))。
就針對抗原之單株抗體產生來分析培養融合瘤細胞之培養基。較佳,藉由免疫沈澱法或藉由活體外結合檢測法,諸如放射免疫檢測法(RIA)或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ELISA)來測定由融合瘤細胞產生的單株抗體之結合特異性。
在識別產生具有所需特異性、親和力及/或活性之抗體的融合瘤細胞後,可將該等純系藉由限制性稀釋程序次選殖且藉由標準方法培養(Goding,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 Practice,第59-103頁(Academic Press,1986))。適用於此目的之培養基包括例如D-MEM或RPMI-1640培養基。此外,融合瘤細胞可以腹水腫瘤形式活體內生長於動物中。
藉由習知免疫球蛋白純化程序使由次純系分泌之單株抗體與培養基、腹水或血清適當分離,該等純化程序為諸如蛋白質A-瓊脂糖、羥磷灰石層析、凝膠電泳、透析或親和層析。
易於使用習知程序(例如,藉由使用能夠特異性結合至編碼單株抗體重鏈及輕鏈之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針)分離編碼單株抗體之DNA且定序。融合瘤細胞用作該DNA之較佳來源。分離後,可將DNA置於表現載體中,接著將該表現載體轉染至不另外產生免疫球蛋白之宿主細胞(諸如大腸桿菌細胞、猿COS細胞、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或骨髓瘤細胞)中,使得單株抗體在重組宿主細胞內合成。抗體之重組製備將更詳細地描述於下文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體或抗體片段可自使用McCafferty等人,Nature,348:552-554(1990)中所述之技術產生的抗體噬菌體文庫中分離出。Clackson等人,Nature,352:624-628(1991)及Marks等人,J. Mol.Biol.,222:581-597(1991)分別描述使用噬菌體文庫分離鼠類及人類抗體。後續出版物描述藉由鏈改組(Marks等人,Bio/Technology,10:779-783(1992))以及聯合感染及活體內重組作為構築極大噬菌體文庫之策略(Waterhouse等人,Nuc.Acids.Res.,21:2265-2266(1993))來產生高親和力(奈米範圍)人類抗體。因此,該等技術為用於分離單株抗體之傳統單株抗體融合瘤技術之可行性替代。
DNA亦可例如藉由用人類重鏈及輕鏈恆定域之編碼序列取代同源鼠類序列(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Morrison等人,Proc.Natl Acad.Sci.USA,81:6851(1984)),或藉由將免疫球蛋白編碼序列共價接合至所有或一部分非免疫球蛋白多肽之編碼序列上而得以修飾。
通常,該等非免疫球蛋白多肽取代抗體之恆定域,或取代抗體之一抗原結合位點之可變域,以產生包含對一抗原具有特異性之一抗原結合位點及對不同抗原具有特異性之另一抗原結合位點的嵌合二價抗體。
人類化抗體具有一或多個自非人類來源引入之胺基酸殘基。此等非人類胺基酸殘基通常稱為「輸入」殘基,其通常係取自「輸入」可變域。人類化可基本上遵循Winter及合作者之方法(Jones等人,Nature,321:522-525(1986);Riechmann等人,Nature,332:323-327(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239:1534-1536(1988)),藉由用齧齒動物CDR或CDR序列取代人類抗體之相應序列來進行。因此,該等「人類化」抗體為嵌合抗體(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其中實質上近似完整之人類可變域已由源自非人類物種之相應序列取代。實際上,人類化抗體通常為一些CDR殘基及可能之一些FR殘基由來自齧齒動物抗體中之類似位點之殘基取代的人類抗體。
欲用於製備人類化抗體之人類可變域之備選者(輕鏈與重鏈)對降
低抗原性極其重要。根據所謂「最佳擬合(best-fit)」法,在整個已知人類可變域序列文庫中篩選齧齒動物抗體之可變域序列。接著,將最接近於齧齒動物序列之人類序列視作人類化抗體之人類框架(FR)(Sims等人,J.Immunol.,151:2296(1993);Chothia等人,J.Mol.Biol.,196:901(1987))。另一方法使用自具有特定輕鏈或重鏈子群之所有人類抗體之共同序列獲得的特定構架。若干不同人類化抗體可使用相同構架(Carter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9:4285(1992);Presta等人,J.Immnol.,151:2623(1993))。
更重要的是,在保留對抗原之高親和力及其他有利生物特性之情況下使抗體人類化。為達成該目標,根據一較佳方法,藉由使用親本及人類化序列之三維模型分析親本序列及各種概念上之人類化產物的方法來製備人類化抗體。三維免疫球蛋白模型通常可得且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悉。可獲得說明及呈現所選擇之候選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可能三維構形結構的電腦程式。對該等呈現之檢查允許分析殘基在候選免疫球蛋白序列起作用之過程中可能的作用,亦即分析影響候選免疫球蛋白結合其抗原之能力的殘基。以此方式,FR殘基可選自接受序列及輸入序列且與接受序列及輸入序列組合以便達成所需抗體特徵,諸如對目標抗原之親和力增加。一般而言,CDR殘基直接且最大程度地實質上影響抗原結合。
人類化抗VEGF抗體及其親和力成熟變異體係描述於例如2005年2月26日頒佈之美國專利第6,884,879號中。
現有可能產生轉殖基因動物(例如小鼠),其能夠在免疫後,在不產生內源性免疫球蛋白下產生人類抗體之完全譜系。舉例而言,已描述在嵌合及生殖系突變小鼠中之抗體重鏈接合區(JH)基因的同種接合子缺失會導致對於內源抗體產生的完全抑制。將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基因陣列轉移至此等生殖系突變小鼠中將會在抗原激發後引起人類
抗體產生。參見例如Jakobovits等人,Proc.Natl.Acad.Sci.USA,90:2551(1993);Jakobovits等人,Nature,362:255-258(1993);Bruggermann等人,Year in Immuno.,7:33(1993);及Duchosal等人,Nature 355:258(1992)。
或者,可使用噬菌體呈現技術(McCafferty等人,Nature 348:552-553(1990))在活體外自未免疫供體之免疫球蛋白可變(V)域基因譜系產生人類抗體及抗體片段。根據此技術,將抗體V結構域基因同框選殖至絲狀噬菌體之主要或次要鞘蛋白基因(諸如M13或fd)中,且以功能性抗體片段之形式呈現於噬菌體粒子之表面上。由於該絲狀粒子含有噬菌體基因組之單股DNA複本,所以基於抗體功能特性之選擇亦對編碼展現彼等特性之抗體的基因進行選擇。因此,噬菌體模擬B細胞之一些特性。噬菌體呈現可以多種形式進行;關於其評述參見例如Johnson,Kevin S.及Chiswell,David J.,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3:564-571(1993)。若干V基因區段來源可用於噬菌體呈現。Clackson等人,Nature,352:624-628(1991)自源自經免疫小鼠之脾的V基因隨機組合小文庫中分離出一群不同之抗噁唑酮抗體。可構築未經免疫之人類供體之V基因譜系且針對一群不同抗原(包括自體抗原)之抗體可基本上遵循由Marks等人,J.Mol.Biol.222:581-597(1991)或Griffith等人,EMBO J.12:725-734(1993)所述之技術來分離。亦參見美國專利第5,565,332號及第5,573,905號。
如上所述,人類抗體亦可由活體外活化B細胞產生(參見美國專利5,567,610及5,229,275)。人類單株抗VEGF抗體係描述於1998年3月24日頒佈之美國專利第5,730,977號中。
已開發出各種技術用於產生抗體片段。傳統上,此等片段係經由蛋白水解消化完整抗體而獲得(參見例如Morimoto等人,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Methods 24:107-117(1992)及Brennan等人,Science,229:81(1985))。然而,該等片段現可由重組宿主細胞直接產生。舉例而言,抗體片段可自以上所討論之抗體噬菌體文庫中分離出。或者,可自大腸桿菌直接回收Fab'-SH片段且使其以化學方式偶合以形成F(ab')2片段(Carter等人,Bio/Technology 10:163-167(1992))。根據另一方法,F(ab')2片段可自重組宿主細胞培養物中直接分離出。產生抗體片段之其他技術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顯而易知。在其他實施例中,所選抗體為單鏈Fv片段(scFv)。參見WO 93/16185。
涵蓋本文所述之抗體之胺基酸序列修飾。舉例而言,可能需要改良抗體之結合親和力及/或其他生物特性。抗體之胺基酸序列變異體係藉由將適當核苷酸變化引入抗體核酸中或藉由肽合成來製備。此等修飾包括例如抗體胺基酸序列內之殘基缺失及/或插入及/或取代。進行缺失、插入及取代之任何組合以獲得最終構築體,其限制條件為該最終構築體具有所需特徵。胺基酸變化亦可改變抗體之轉譯後過程,諸如改變糖基化位點之數目或位置。
用於識別抗體中某些為較佳突變誘發位置之殘基或區域的適用方法稱為「丙胺酸掃描突變誘發」,如Cunningham及Wells Science,244:1081-1085(1989)所述。此處,殘基或目標殘基之群(例如帶電殘基,諸如arg、asp、his、lys及glu)得以識別且經中性或帶負電胺基酸(最佳為丙胺酸或聚丙胺酸)置換以影響胺基酸與抗原之相互作用。接著,藉由在取代位點處或為取代位點引入其他變異體以改進彼等對取代表現功能敏感性之胺基酸位置。因此,雖然引入胺基酸序列變異之位點為預定的,但突變之性質本身無需預定。舉例而言,為分析既定位點處之突變效能,在目標密碼子或區域處進行ala掃描或隨機突變
誘發,且針對所需活性篩選所表現之抗體變異體。
胺基酸序列插入物包括長度在一個殘基至含有一百個或一百個以上殘基之多肽範圍內的胺基及/或羧基末端融合物,以及具有單個或多個胺基酸殘基之序列內插入物。末端插入物之實例包括具有N末端甲硫胺醯基殘基之抗體或與細胞毒性多肽融合之抗體。抗體分子之其他插入變異體包括抗體之N末端或C末端與酶(例如,對於ADEPT而言)或延長抗體之血清半衰期之多肽的融合物。
另一類型變異體為胺基酸取代變異體。該等變異體在抗體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經不同殘基替換之胺基酸殘基。最受關注之取代突變誘發位點包括高變區,且亦涵蓋FR改變。
對抗體生物特性之實質修飾可藉由選擇取代來實現,該等取代在其維持以下之作用方面顯著不同:(a)取代區域中多肽主鏈之結構,例如片狀或螺旋構形;(b)分子在目標位點處之電荷或疏水性;或(c)側鏈體積。胺基酸可根據其側鏈特性之相似性進行分組(A.L.Lehninger,Biochemistry,第二版,第73-75頁,Worth Publishers,New York(1975)):
(1)非極性:Ala(A)、Val(V)、Leu(L)、Ile(I)、Pro(P)、Phe(F)、Trp(W)、Met(M)
(2)不帶電極性:Gly(G)、Ser(S)、Thr(T)、Cys(C)、Tyr(Y)、Asn(N)、Gln(Q)
(3)酸性:Asp(D)、Glu(E)
(4)鹼性:Lys(K)、Arg(R)、His(H)
或者,天然存在之殘基可基於共同側鏈特性進行分組:(1)疏水性:正白胺酸、Met、Ala、Val、Leu、Ile;(2)中性親水性:Cys、Ser、Thr、Asn、Gln;(3)酸性:Asp、Glu;
(4)鹼性:His、Lys、Arg;(5)影響鏈定向之殘基:Gly、Pro;(6)芳族:Trp、Tyr、Phe。
非保守取代將需要將此等類別中之一者之成員換成另一類別。
通常亦可用絲胺酸取代任何不涉及維持抗體之適當構形之半胱胺酸殘基以改良分子之氧化穩定性且防止異常交聯。相反,可在抗體中添加半胱胺酸鍵以改良其穩定性(尤其在抗體為諸如Fv片段之抗體片段的情況下)。
尤其較佳之取代變異體類型涉及取代親本抗體(例如,人類化抗體或人類抗體)之一或多個高變區殘基。一般而言,選擇用於進一步研究之所得變異體與產生其之親本抗體相比具有改良之生物特性。產生該等取代變異體之適當方法涉及使用噬菌體呈現進行親和力成熟。簡言之,使若干高變區位點(例如6-7個位點)突變以在各位點處產生所有可能之胺基取代。由此產生之抗體變異體以單價方式自絲狀噬菌體粒子以與包裝於各粒子中之M13之基因III產物的融合物形式呈現。接著針對如本文所揭示之生物活性(例如結合親和力)篩選噬菌體呈現之變異體。為識別用於修飾之候選高變區位點,可進行丙胺酸掃描突變誘發以識別顯著促成抗原結合之高變區殘基。或者或另外,有利地分析抗原-抗體複合物之晶體結構以識別抗體與人類VEGF之間的接觸點。該等接觸殘基及鄰近殘基為根據本文所詳述之技術進行取代的候選者。在產生此等變異體後,如本文所述對變異體組進行篩選,且可在一或多個相關檢測法中選擇具有優良特性之抗體用於進一步研究。
另一類型之抗體胺基酸變異體改變抗體之原始糖基化型態。改變意謂使抗體中所見之一或多個碳水化合物部分缺失及/或添加在抗體中不存在之一或多個糖基化位點。
抗體之糖基化通常為N-連接型或O-連接型。N-連接型係指碳水
化合物部分連接至天冬醯胺殘基之側鏈。三肽序列天冬醯胺-X-絲胺酸及天冬醯胺-X-蘇胺酸(其中X為除脯胺酸以外之任何胺基酸)為碳水化合物部分與天冬醯胺側鏈之酶促連接的識別序列。因此,多肽中此等三肽序列中任一者之存在產生潛在糖基化位點。O-連接型糖基化係指糖N-乙醯半乳胺糖、半乳糖或木糖中之一者連接至羥基胺基酸,最常見為絲胺酸或蘇胺酸,但亦可使用5-羥基脯胺酸或5-羥基離胺酸。
在抗體中添加糖基化位點宜藉由改變胺基酸序列,以使其含有上述三肽序列中之一或多者來實現(對於N-連接型糖基化位點)。該改變亦可藉由在原始抗體之序列中添加一或多個絲胺酸或蘇胺酸殘基或用一或多個絲胺酸或蘇胺酸殘基進行取代來實現(對於O-連接型糖基化位點)。
在抗體包含Fc區之情況下,可改變其所連接之碳水化合物。舉例而言,具有連接至抗體Fc區之缺乏岩藻糖之成熟碳水化合物結構的抗體係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US 2003/0157108 A1號(Presta,L)中。亦參見US 2004/0093621 A1(Kyowa Hakko Kogyo Co.,Ltd)。在連接至抗體Fc區之碳水化合物中具有對分N-乙醯葡糖胺(GlcNAc)之抗體可在WO 03/011878(Jean-Mairet等人)及美國專利第6,602,684號(Umana等人)中進行參考。在連接至抗體Fc區之寡醣中具有至少一個半乳糖殘基之抗體係報導於WO 97/30087(Patel等人)中。關於具有連接至Fc區之經改變碳水化合物的抗體,亦參見WO 98/58964(Raju,S.)及WO 99/22764(Raju,S.)。
可需要就效應功能來修飾本發明之抗體,以便例如增強抗體之抗原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及/或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此可藉由將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引入抗體之Fc區中來達成。或者或另外,可將半胱胺酸殘基引入Fc區中,藉此允許在此區域中形成鏈間二硫鍵。由此產生之均二聚抗體可具有改良之內化能力及/或
增強之補體介導之細胞殺死及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參見Caron等人,J.Exp Med.176:1191-1195(1992)及Shopes,B.J.Immunol.148:2918-2922(1992)。抗腫瘤活性增強之均二聚抗體亦可如Wolff等人,Cancer Research_53:2560-2565(1993)中所述使用異雙功能(heterobifunctional)交聯劑來製備。或者,具有雙重Fc區之抗體可經工程改造且可藉此具有增強之補體溶解及ADCC能力。參見Stevenson等人,Anti-Cancer Drug Design 3:219-230(1989)。
WO 00/42072(Presta,L.)描述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ADCC功能得以改良之抗體,其中該等抗體在其Fc區中包含胺基酸取代。較佳,ADCC改良之抗體在Fc區之位置298、333及/或334(Eu殘基編號)處包含取代。較佳,改變之Fc區為包含此等位置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處之取代或由其組成之人類IgG1 Fc區。該等取代視情況與增強C1q結合及/或CDC之取代組合。
C1q結合及/或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改變之抗體係描述於WO 99/51642、美國專利第6,194,551B1號、美國專利第6,242,195B1號、美國專利第6,528,624B1號及美國專利第6,538,124號(Idusogie等人)中。該等抗體在Fc區之胺基酸位置270、322、326、327、329、313、333及/或334(Eu殘基編號)中之一或多者處包含胺基酸取代。
為延長抗體之血清半衰期,可將結合後援性受體之抗原決定基併入抗體(尤其抗體片段)中,例如,如美國專利5,739,277中所述。如本文所用,術語「結合後援性受體之抗原決定基」係指IgG分子(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之Fc區中負責延長IgG分子之活體內血清半衰期的抗原決定基。
與新生兒Fc受體(FcRn)之結合得以改良且半衰期延長之抗體係描述於WO 00/42072(Presta,L.)及US 2005/0014934A1(Hinton等人)中。此等抗體包含具有一或多處改良Fc區與FcRn之結合之取代的Fc區。
舉例而言,Fc區可在位置238、250、256、265、272、286、303、305、307、311、312、314、317、340、356、360、362、376、378、380、382、413、424、428或434(Eu殘基編號)中之一或多者處具有取代。FcRn結合得以改良之較佳之包含Fc區之抗體變異體在Fc區之位置307、380及434(Eu殘基編號)中之一、二或三者處包含胺基酸取代。在一實施例中,抗體具有307/434突變。
亦涵蓋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較佳四個)功能性抗原結合位點之經工程改造抗體(美國申請案第US 2002/0004587 A1號(Miller等人))。
編碼抗體之胺基酸序列變異體之核酸分子係藉由此項技術已知之多種方法製備。該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自天然來源分離(在天然存在之胺基酸序列變異體之狀況下),或藉由對早期製備之變異體或抗體之非變異型式進行寡核苷酸介導(或定點)之突變誘發、PCR突變誘發及卡匣突變誘發來製備。
本發明亦係關於包含本文所述之抗體結合至細胞毒性劑(諸如化學治療劑、毒素(例如細菌、真菌、植物或動物來源之酶促活性毒素或其片段)或放射性同位素(亦即放射性結合物))的免疫結合物。
上文已描述適用於產生該等免疫結合物之化學治療劑。可使用的酶促活性毒素及其片段包括白喉A鏈、白喉毒素之非結合活性片段、外毒素A鏈(獲自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蓖麻毒素A鏈、相思豆毒素A鏈、蒴蓮根毒素A鏈、α-帚麴菌素(alpha-sarcin)、油桐蛋白(Aleurites fordii protein)、康乃馨蛋白、美洲商陸蛋白(Phytolaca americana protein)(PAPI、PAPII及PAP-S)、苦瓜抑制劑、麻瘋樹毒蛋白、巴豆毒蛋白、肥皂草(sapaonaria officinalis)抑制劑、重組植物毒素(gelonin)、有絲分裂素、侷限麴菌素、酚黴素、伊諾黴素(enomycin)及黴菌毒素。多種放射性核種可用於產生放射性結合抗
體。實例包括212Bi、131I、131In、90Y及186Re。
抗體與細胞毒性劑之結合物可使用多種雙功能蛋白偶合劑製得,該等蛋白偶合劑為諸如N-丁二醯亞胺基-3-(2-吡啶基二硫基)丙酸酯(SPDP)、亞胺基硫雜環戊烷(IT)、醯亞胺酯之雙功能衍生物(諸如二亞胺代己二酸二甲酯鹽酸鹽)、活性酯(諸如辛二酸二丁二醯亞胺酯)、醛(諸如戊二醛)、雙疊氮基化合物(諸如雙(對疊氮基苯甲醯基)己二胺)、雙-重氮鹽衍生物(諸如雙-(對重氮鹽苯甲醯基)-乙二胺)、二異氰酸酯(諸如甲苯2,6-二異氰酸酯)及雙活性氟化合物(諸如1,5-二氟-2,4-二硝基苯)。舉例而言,蓖麻毒素免疫毒素可如Vitetta等人,Science 238:1098(1987)中所述來製備。碳14標記之1-異硫氰氧基苯甲基-3-甲基二伸乙三胺五乙酸(MX-DTPA)為一種用於使放射性核苷酸結合至抗體的例示性螯合劑。參見WO 94/11026。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體可結合至用於腫瘤預靶向的「受體」(諸如抗生蛋白鏈菌素),其中將抗體-受體結合物投與患者,繼而使用清除劑將未結合之結合物自循環中移除,且接著投與結合至細胞毒性劑(例如,放射性核苷酸)的「配位體」(例如,抗生物素蛋白)。
本文所揭示之抗體亦可調配成免疫脂質體。含有抗體之脂質體係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來製備,諸如Epstein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2:3688(1985);Hwang等人,Proc.Natl Acad.Sci.USA,77:4030(1980);及美國專利第4,485,045號及第4,544,545號中所述之方法。循環時間延長之脂質體係揭示於美國專利第5,013,556號中。
尤其適用之脂質體可藉由用包含磷脂醯膽鹼、膽固醇及PEG衍生之磷脂醯乙醇胺(PEG-PE)之脂質組合物進行逆相蒸發法來產生。脂質體經具有確定孔徑之過濾器擠壓以產生具有所需直徑之脂質體。本發
明抗體之Fab'片段可經由二硫化物交換反應而結合至如Martin等人,J.Biol.Chem.257:286-288(1982)中所述之脂質體。在脂質體內視情況含有化學治療劑(諸如小紅莓)。參見Gabizon等人,J.National Cancer Inst.81(19)1484(1989)。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含有適用於治療如上所述之病症之物質的製品。該製品包含容器、標籤及藥品說明書。適合容器包括例如瓶子、小瓶、注射器等。容器可由諸如玻璃或塑膠之多種材料形成。該容器容納有效治療病狀之組合物且可具有無菌入口孔(例如該容器可為具有可由皮下注射針刺穿之塞子的靜脈內溶液袋或小瓶)。該組合物中之至少一種活性劑為抗VEGF抗體。容器上或與容器締合之標籤指示組合物係用於治療所選病狀。該製品可進一步包含第二容器,其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諸如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及右旋糖溶液。其可進一步包括就商業及使用者觀點而言合意之其他物質,包括其他緩衝液、稀釋劑、過濾器、針及注射器。另外,該製品包含含使用說明之藥品說明書,包括例如指導組合物之使用者向患者投與抗VEGF抗體組合物及化學治療劑(例如紫杉烷、太平洋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太平洋紫杉醇蛋白結合粒子(例如Abraxane®)、鉑類似物、卡鉑、吉西他濱或其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藥品說明書可視情況含有實例1或實例2或實例3中所發現之一些或所有結果。
VEGF特異性拮抗劑可單獨包裝或與其他抗癌治療性化合物組合包裝成套組。該套組可包括輔助向患者投與單位劑量之視情況選用之組件,諸如用於使粉末形式復原之小瓶、注射用注射器、定製之IV傳遞系統、吸入器等。另外,單位劑量套組可含有用於製備及投與組合物之說明。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說明包含使用說明,包括例如指導
組合物之使用者向患者投與抗VEGF抗體組合物及化學治療劑(例如紫杉烷、太平洋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太平洋紫杉醇蛋白結合粒子(例如Abraxane®)、鉑類似物、卡鉑、吉西他濱或其組合),繼而進行抗VEGF維持療法。該等說明可視情況含有實例1或實例2或實例3中所發現之一些或所有結果。該套組可製造成用於一名患者之單次使用單位劑量、用於特定患者之多次使用劑量(在恆定劑量下或其中個別化合物之效能可因療法進程而改變);或套組可含有適於投與多名患者之多個劑量(「整體包裝」)。套組組件可裝配於紙箱、發泡包裝、瓶子、管及其類似者中。
下列融合瘤細胞株已依據布達佩斯協定(Budapest Treaty)之條款由美國菌種保存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Manassas,VA,USA寄存:
下列實例僅意欲說明本發明之實踐而非以限制方式提供。本文中引用之所有專利及科學文獻之揭示內容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提供III期隨機化研究之結果以評估用於罹患婦科腫瘤學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ic Oncology,FIGO)III期及
IV期上皮卵巢癌、腹膜原發癌或輸卵管癌之患者的新治療計劃。主要目標包括確定6個週期標準療法(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加上5個同步週期之貝伐單抗[II組]與單獨6個週期標準療法[I組]相比是否延長新近診斷有III期(有任何大體殘存疾病)及IV期上皮卵巢癌、腹膜原發癌或輸卵管癌之女性的無惡化存活期(PFS)之持續時間;及確定6個週期之標準療法(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加上5個同步週期之貝伐單抗加上延長16個週期之貝伐單抗[III組]與6個週期之標準療法[I組]相比是否延長新近診斷有III期(有任何大體殘存疾病)及IV期上皮卵巢癌、腹膜原發癌或輸卵管癌之女性的無惡化存活期。
GOG-0182-ICON5為比較標準療法(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與四個研究組(併有吉西他濱、拓朴替康及脂質體小紅莓,其與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組合或依序投與)的五組隨機化臨床試驗。全世界的主要卵巢癌臨床試驗團隊參與此研究。此國際協作提供以適時方式增加大量患者的難得機會,其有助於在預期隨機化試驗中同時評估多種藥劑。在國際參與下,每年增加超過1,200名患者,且該試驗在起動四年內達到其指定增加目標。
雖然GOG-0182-ICON5之結果有助於建立用於罹患晚期卵巢癌及腹膜原發癌之先前未經治療之患者的最佳化學療法,但下一代臨床試驗將研究分子靶向療法聯合化學療法之影響。詳言之,當前在罹患此等腫瘤之女性中對生長因子信號轉導抑制劑及抗血管新生劑作為單一藥劑以及與化學治療藥物組合進行試驗。許多此等藥劑在人類癌症實驗模型中已展示具有抑制細胞作用且與化學療法展示協同作用。在此III期試驗中,評估活性生物劑與標準化學治療性療法組合加上或減去單個藥劑之延長投藥與單獨標準化學治療性療法相比對罹患晚期疾病之患者之結果的影響。
貝伐單抗為鼠類抗人類VEGF單株抗體之重組人類化型式,稱作
rhuMAb VEGF。貝伐單抗已進入作為單一藥劑用以對具有實體腫瘤之患者誘導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及與細胞毒性化學療法組合用以延遲具有轉移性實體腫瘤之患者的至疾病惡化為止之時間的臨床研發中。參見例如Presta LG等人,Humanization of an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he therapy of solid tumors and other disorders. Cancer Res 57:4593-9,1997。在罹患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及腹膜原發癌之患者中貝伐單抗之兩個單一藥劑試驗結果已公開。參見例如Burger RA等人,Phase II trial of bevacizumab in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or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 J Clin Oncol 25(33):5165-5171,2007;及Cannistra SA等人,Phase II Study of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 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or Primary Peritoneal Serous Cancer. J Clin Oncol 25(33):5180-86,2007。GOG(GOG-0170-D)利用兩個協同主要功效終點:依照NCI RECIST準則之臨床反應及無惡化存活至少6個月之患者的比例。62名參與者接受15mg/kg貝伐單抗每21天一次直至臨床或放射照相證據顯示疾病惡化或產生不可接受之毒性為止。罹患復發性卵巢癌之患者的原發疾病特徵為典型的,且約43%患者被認為最初具有鉑抗性。觀察到21%反應率,且40%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達到至少6個月,中值PFS為4.7個月,相比而言,基於先前對具有類似臨床特徵之群體進行的細胞毒性劑陰性II期試驗的歷史對照之中值PFS為1.8個月。Genentech AVF 2949檢查在疾病惡化及不良事件可能性方面有較高風險概況之患者,僅承認被視為最初或其次具有鉑抗性且先前已接受2或3種細胞毒性方案的患者。此等合格性差異最終被解釋為AVF群體中較高程度之鉑抗性、較多數量之先前方案及略差之日常體能狀態概況。以與GOG 170-D中所用相同之貝伐單抗劑量及時程治療四十四名患者。記錄顯示七個患者(16%)有反應,
且十二個患者(27%)之無惡化存活期為至少6個月。
在此研究中,選擇兩個實驗組與標準細胞毒性化學療法(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進行比較:一者併入5個週期之貝伐單抗(同步貝伐單抗),且另一者在完成太平洋紫杉醇及卡鉑之化學療法後再使用16個週期之貝伐單抗(延長之貝伐單抗)。投藥及劑量於圖1及2中指示。卡鉑(AUC)給藥之卡佛特公式(Calvert Formula):總劑量(毫克)=目標AUC(以毫克/毫升/分鐘計)*[GFR(以毫升/分鐘計)+25]。
研究之主要終點之統計設計係基於90%檢驗力(power)來偵測PFS風險比(HR)0.77(中值PFS移位:14.0個月(歷史性)→18.2個月)。初步分析比較在各貝伐單抗組中相對於對照的研究者評定之PFS(分析1→RECIST(參見例如Therasse等人,J Natl.Cancer Inst.,92:205-16,2000),整體臨床惡化或CA-125;或分析2→RECIST或整體臨床惡化,檢查CA-125)。患者之基線臨床特徵見於表1中。患者之基線外科-病理特徵見於表2中。
合格患者:經組織學診斷有上皮卵巢癌、腹膜原發癌或輸卵管癌;FIGO III期(有任何大體(宏觀或明顯)殘存疾病)或FIGO IV期(在完成初始腹部手術時以手術方式確定)且有可用於組織學評估之適當組織的患者。所需最小程度之手術為提供用於組織學評估之組織且確定及記錄主要部位及分期之腹部手術以及盡最大努力使腫瘤減積的手術。若進行額外手術,則應根據GOG外科程序手冊(GOG Surgical Procedures Manual)(https://www.gog.fccc.edu/manuals/pdf/surgman.pdf)中所述之適當卵巢癌或腹膜癌手術進行。然而,外科醫生無需進行GOG外科程序手冊之此部分中所含的所有項目。彼等罹患III期癌症之患者在完成此初始手術後的任何殘存腫瘤植入物之最大直徑不大於1cm將被定義為「最佳」,所有其他患者將被定義為「次最佳」。在手
術後成像研究中可量測之疾病不為合格性所需。
具有下列組織學上皮細胞類型之患者合格:漿液性腺癌、子宮內膜樣腺癌、黏質腺癌、未分化癌、透明細胞腺癌、混合上皮癌、移行細胞癌、惡性勃倫納氏腫瘤(Brenner's Tumor)或非特異性腺癌(adeno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然而,腫瘤之組織學特徵須與原發性苗勒氏上皮腺癌相容。患者可具有共同存在之原位輸卵管癌,只要侵襲性腫瘤之原發起源為卵巢、腹膜或輸卵管即可。
患者須充分具有以下:
(1)骨髓功能:絕對嗜中性白血球計數(ANC)大於或等於1,500個/微升,相當於常見不良事件毒性準則v3.0(CTCAE)1級。此ANC不能由粒細胞群落刺激因子誘導或支持。
(2)血小板大於或等於100,000個/微升(CTCAE 0-1級)。
(3)腎功能:肌酸酐1.5×規定正常值上限(ULN),CTCAE 1級。
(4)肝功能:
(a)膽紅素小於或等於1.5×ULN(CTCAE 1級)。
(b)SGOT及鹼性磷酸酶小於或等於2.5×ULN(CTCAE 1級)。
(c)神經功能:神經病(感覺及運動)小於或等於CTCAE 1級。
(5)凝血參數:使得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或若患者正服用穩定劑量之治療劑華法林(warfarin)來處理靜脈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則INR處於抗凝目標值範圍內(in-range INR),通常介於2與3之間)的PT,且PTT<正常值上限的1.2倍。
(6)GOG日常體能狀態為0、1或2之患者。
(7)患者須在出於診斷、分期及細胞減量之組合目的而進行初始手術後1週至12週內參與。
(8)具有可量測及非可量測疾病之患者合格。患者可有或可無癌症相關症狀。
(9)符合部分7.0中所規定之參與前要求的患者。
(10)准許發佈個人健康資訊之經批准知情同意書及授權委託書須由患者或監護人簽名。
(11)在此試驗中患者可在任何時候如所指示接受最低有效劑量之卵巢雌激素+/-孕酮替代療法來控制絕經期症狀,但不可在方案指導療法時或在疾病惡化之前接受孕酮來處理厭食症。
不合格患者:當前診斷有僅經手術治療之交界性上皮卵巢腫瘤(先前為「低度惡性潛能腫瘤」)或復發性侵襲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諸如罹患Ia期或Ib期低級上皮卵巢癌或輸卵管癌之患者)不合格。之前診斷有交界性腫瘤且以手術方式切除而隨後出現無關之新侵襲性上皮卵巢癌、腹膜原發癌或輸卵管癌的患者合格,限制條件為其之前未接受針對任何卵巢腫瘤之化學療法。
排除之前已接受針對腹腔或骨盆之任何部分之放射線療法的患者。准許之前針對侷限性乳癌、頭頸癌或皮膚癌進行的放射線治療,限制條件為該治療在登記之前已完成三年以上,且患者保持無復發性或轉移性疾病。
排除之前針對任何腹部或骨盆腫瘤接受化學療法(包括針對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接受新輔助化學療法)之患者。患者之前可針對侷限性乳癌接受輔助化學療法,限制條件為該治療在登記之前已完成三年以上且患者保持無復發性或轉移性疾病。
已接受任何靶向療法(包括(但不限於)疫苗、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激素療法來處理上皮卵巢癌或腹膜原發癌的患者。
除非下列所有條件皆符合,否則排除有同時存在之原發性子宮內膜癌或有原發性子宮內膜癌之既往病史的患者:分期不大於I-B;僅有淺表子宮肌層侵襲而無血管或淋巴管侵襲;無分化不良亞型,包括乳頭狀漿液性、透明細胞或其他FIGO 3級病變。
除如上所述之非黑素瘤皮膚癌及其他特定惡性病外,排除罹患其他侵襲性惡性病且有任何證據表明另一癌症在過去的五年內存在或先前癌症治療對此方案療法有禁忌的患者。
需要非經腸抗生素之罹患急性肝炎或活動性感染之患者。
有嚴重未癒合傷口、潰瘍或骨折之患者。此包括在28天內有腹瘺、胃腸穿孔或腹腔內膿腫之病史。切口二期癒合有肉芽形成且無筋膜裂開或感染跡象之患者合格但需要每週一次進行傷口檢查。
有活動性出血或有高出血風險之病理病狀(諸如已知出血性病症、凝血病或涉及大血管之腫瘤)的患者。
在身體檢查時有CNS疾病(包括原發性腦腫瘤、未以標準醫學療法控制之癲癇發作、任何腦轉移)之病史或跡象或在此研究之治療首日之前的六個月內有腦血管意外(CVA、中風)、短暫性缺血性發作(TIA)或蛛網膜下出血之病史的患者。
罹患臨床顯著性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此包括:不受控制之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50mm Hg或舒張壓>90mm Hg;在登記前有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6個月;紐約心臟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II級或II級以上充血性心臟衰竭;需要藥物處理之嚴重心律不整。此不包括心室速率受控制之無症狀性心房顫動;CTCAE 2級或2級以上周邊血管疾病(未以手術處理且無永久性缺陷的缺血之至少短暫(<24小時)發作);有六個月內的CVA病史。
已知對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產物或其他重組人類或人類化抗體有過敏性之患者。
罹患臨床顯著性蛋白尿之患者。尿蛋白應藉由尿蛋白-肌酸酐比率(UPCR)來篩選。已發現UPCR與24小時尿收集物中排泄的蛋白質之量直接相關。參見例如Ginsberg JM等人,Use of single voided urine samples to estimate quantitative proteinuria. N Engl J Med 309:1543-6,1983;Rodby RA等人,The urine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24-hour urine protein excretion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The Collaborative Study Group. Am J Kidney Dis 26:904-9,1995;Schwab SJ等人,Quantitation of proteinuria by the use of protein-to-creatinine ratios in single urine samples. Arch Intern Med 147:943-4,1987;Steinhauslin F及Wauters JP.Quantitation of proteinuria in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accuracy of the urinary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Clin Nephrol 43:110-5,1995;Wilson DM及Anderson RL.Protein-osmolality ratio for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roteinuria from a random urinalysis sample. Am J Clin Pathol 100:419-24,1993;及Zelmanovitz T等人,Proteinuria is still useful for th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overt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es Care 21:1076-9,1998。特定而言,1.0之UPCR等效於在24小時尿收集物中有1.0公克蛋白質。患者須具有<1.0之UPCR方允許參與該研究。
在貝伐單抗/安慰劑療法(週期2)首日之前28天內有或預期有如以下所定義之侵襲性程序的患者:大外科程序、開放式活組織檢查或顯著創傷性損傷。在研究過程期間預期有大外科程序。此包括(但不限於)在疾病惡化前進行之腹部手術(剖腹術或腹腔鏡檢查),諸如結腸吻合術或腸造口術逆轉、間隔性或二次細胞減量手術或二次探查手術。在貝伐單抗/安慰劑療法(週期2)首日之前7天內進行核心活組織檢查(Core biopsy)。
GOG日常體能等級為3級或4級之患者。
妊娠或哺乳之患者。
18歲以下之患者。
之前已接受任何抗VEGF藥物療法(包括貝伐單抗)的患者。
有胃腸梗阻之臨床症狀或體征且需要非經腸水合作用及/或營養的患者。
有在醫師看來不能參與研究之其他病史或病狀的患者。
在此研究中使用由實體腫瘤反應評估準則(RECIST)委員會建議之國際準則來評估反應及進展。參見例如Therasse P等人,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J Natl Cancer Inst 92:205-16,2000。在RECIST準則中僅使用腫瘤病變之最大直徑(一維量測)的變化。
CA-125作為進行性疾病之生物標記物:CA-125(一種腫瘤相關醣蛋白抗原)之血清含量在80%罹患上皮卵巢癌之患者中升高。參見例如Bast等人,N.Engl.J.Med.309:88307,1983。經常頻繁監測CA-125以驗證對療法之反應、殘存疾病之存在及作為復發之早期跡象。然而,CA-125並非完全為腫瘤所特有,且可在多種良性病狀中升高,諸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及盆腔炎;對於絕經前女性情況尤其如此。另外,CA-125含量可能與腫瘤反應不一致而有偽陽性及偽陰性趨勢;生物劑對此等不準確性的影響尚不清楚。儘管如此,患者及醫師之標準操作為將治療後CA-125逐漸上升解釋為復發性或進行性疾病之跡象,且將基於CA-125作出治療決策。當前隨機化試驗將採用保守方式僅在完成初始化學療法之後基於CA-125之連續升高(除處理實體腫瘤之其他標準定義以外)定義進行性疾病。參見例如Guppy等人,Oncologists,7:437043,2002;Rustin等人,J.Clin.Oncol.19:4054-7,2001;Rustin,J.Clin.Oncol.,21:187-93,2003;Rustin等人,Clin.Cancer Res.10:3919-26,2004;及Rustin等人,J Natl.Cancer Inst.,96:487-8,2004。在一實例中,若符合下列三個條
件中之一者,則僅在完成細胞毒性化學療法後之時段期間基於血清CA-125確定進展:1)治療前CA-125升高且CA-125經校正之患者須在相隔至少一週的兩個時刻展示CA-125大於或等於正常上限值的兩倍的跡象;或2)治療前CA-125升高且CA-125未經校正之患者須在相隔至少一週之兩個時刻展示CA-125大於或等於最低值之兩倍的跡象;或3)治療前CA-125處於正常範圍內之患者須在相隔至少一週之兩個時刻展示CA-125大於或等於正常上限值之兩倍的跡象。
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貝伐單抗在與化學療法組合且繼續作為維持療法時有效治療第一線卵巢癌。此組合有效延長PFS。初步安全性評估識別出如先前研究中所指出的貝伐單抗相關性不良事件(AE)。對PFS之初步分析表明無惡化存活期(月)中值為10.3個月(圖2之I組中),相比而言圖2之III組中無惡化存活期中值為14.1個月。HR(95% CI)在圖2之I組中為0.908(0.795,1.04),其中單側p值(對數秩)為0.08,相比而言,HR(95% CI)在圖2之III組中為0.717(0.625,0.824),其中單側p值(對數秩)<0.001。參見圖5。該差異具有顯著性。治療方案一般耐受良好且不良事件(包括GI穿孔)類似於先前貝伐單抗研究。參見圖3及圖4。此為在此群體中展現益處之第一抗血管新生療法。圖6說明使用CA-125作為惡化決定因素的結果。CA-125為高分子量醣蛋白上由單株抗體(OC-125)識別之抗原決定子,該OC-125係使用卵巢癌細胞株作為免疫原而產生。CA 125已作為監測罹患上皮卵巢癌及其他癌症之患者的血清標記物而經評估。參見例如參考文獻Gyn Oncol 38:373,1990;Gyn Oncol 38:181,1990;Amer J Ob Gyn 160:667,1989;Amer J Ob Gyn 159:873,1988;Amer J Ob Gyn 159:341,1988;Ob Gyn 72:159,1988;及Gyn Oncol 36:299,1990及本文中之描述。圖7說明I組相較於III組之子群分析。
提供III期隨機化研究(ICON7)之結果以評估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之標準化學療法加上貝伐單抗的安全性及功效。主要終點在於確定標準化學療法加上貝伐單抗在與單獨標準化學療法相比時是否會改善如下女性的無惡化存活期(PFS),該等女性新近診斷出且經組織學證實有高風險之婦科學及產科學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I期及IIa期(3級或僅透明細胞癌)及FIGO IIb-IV期(所有等級及所有組織學類型)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且已進行初始手術(減積細胞減量手術或活組織檢查(若患者罹患FIGO IV期疾病))且在疾病惡化前不考慮行細胞減量手術。次要終點包括總存活期(OS)、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無生物惡化時間間隔(由CA 125或PFIBIO增加來定義)、安全性及生活品質。ICON7為比較標準療法(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與併有貝伐單抗及太平洋紫杉醇與卡鉑之組合之一研究組的兩組隨機化臨床試驗(參見圖8)。總共有1528名合格女性參與該試驗。
貝伐單抗為鼠類抗人類VEGF單株抗體之重組人類化型式,稱作rhuMAb VEGF。貝伐單抗已進入作為單一藥劑用以對具有實體腫瘤之患者誘導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及與細胞毒性化學療法組合用以延遲具有轉移性實體腫瘤之患者的至疾病惡化為止之時間的臨床研發中。參見例如Presta LG等人,Humanization of an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he therapy of solid tumors and other disorders. Cancer Res 57:4593-9,1997。
ICON7包括新近診斷出且經組織學證實有高風險之FIGO I期及IIa期(3級或僅透明細胞癌)及FIGO IIb-IV期(所有等級及所有組織學類型)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且已進行初始手術(減積細胞減量手術或活組織檢查(若患者罹患FIGO IV期疾病))且在疾病惡化之前將不會考慮行細胞減量手術的患者。有可量測及非可量測疾病之患者合格。若患者滿足如下所述之所有納入準則且不滿足排除準則中之一者,則認為其有參加此試驗的資格:
˙女性年齡18歲
˙藉由自疾病部位按最小需求進行核心活組織檢查而經組織學證實(單獨細胞學不足以診斷)
o 上皮卵巢癌
o 原發性腹膜癌(須為乳頭狀漿液性組織學類型)或
o 輸卵管癌
˙且符合表3中之準則
罹患任一期透明細胞癌之患者因與此亞型有關之較差預後而合格。僅經手術治療之先前早期上皮卵巢癌或輸卵管癌患者在診斷出腹部骨盆復發時合格,只要在疾病惡化之前未計劃再行間隔性細胞減量術療法即可。
出於此試驗之目的,透明細胞癌係定義為存在50%透明細胞成分或由當地病理學家報導為透明細胞癌。
E=排除合格而與FIGO分期無關之透明細胞癌患者
˙患者應已由有處理卵巢癌經驗之外科醫生在達成根據GCIG會議共同聲明(GCIG Conference Consensus Statement)最大限度外科細胞減量術之目的下進行外科減積術。在疾病惡化之前須無計劃之外科減積術。
o 初始外科減積術不適宜之III期及IV期疾病患者仍合格,限制條件為
■患者有組織學診斷且
■預期在疾病惡化前不行減積手術
˙患者應能夠在細胞減量手術後八週內開始全身性治療。若患者被隨機分至研究組中,且若研究者決定在手術後4週內開始化學療法,則須省去貝伐單抗首次給藥。
˙若患者進行兩次手術,例如進行初始手術以移除認為是良性囊腫者,且接著進行第二次婦科手術以對卵巢腫瘤進行正式分期及最大限度減積,則第二次手術日期記錄為手術日期;首次全身性治療在
此日期後八週內開始。診斷日期係記錄為診斷出卵巢癌之初始手術的日期。
˙ECOG日常體能狀態(PS)0-2
˙預期壽命>12週
˙適當骨髓功能(檢查/計算手術後血液的所有參數)(在隨機化前28天內)
o 絕對嗜中性白血球計數(ANC)1.5×109個/公升
o 血小板(PLT)100×109個/公升
o 血紅素(Hb)9g/dl(可在輸血後)
˙適當凝血參數(檢查/計算手術後血液的所有參數)(在隨機化前28天內)
o 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1.5×ULN;或
o 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若患者接受華法林治療,則必須進行INR量測)
˙適當肝功能(檢查/計算手術後血液的所有參數)(在隨機化前28天內)
o 血清膽紅素(BR)1.5×ULN
o 血清轉胺酶2.5×ULN
˙針對蛋白尿之尿液量測試紙<2+。若尿液量測試紙2+,則24小時尿須在24小時內顯示1g蛋白質
˙適當腎功能,定義為血清肌酸酐2.0mg/dl或177μmol/l。
˙非上皮卵巢癌,包括惡性混合型苗勒氏腫瘤
˙交界性腫瘤(低度惡性潛能腫瘤)
˙計劃進行腹膜內細胞毒性化學療法
˙之前針對卵巢癌進行全身性抗癌療法(例如化學療法、單株抗體療法、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療法或激素療法)
˙在貝伐單抗之預期首次給藥之前4週內進行手術(包括開放式活組織檢查)(考慮到在化學療法之首個週期中可省去貝伐單抗)
˙在自研究治療開始之後58週時段期間有任何計劃之手術(治療54週加上另外4週以清除貝伐單抗)
˙不受控制之高血壓(記錄患者在休息5分鐘後且處於坐姿時的血壓量測值)(儘管進行抗高血壓療法,但BP持續升高>150/100mmHg)
˙先前對腹部或骨盆有任何放射線療法
˙在貝伐單抗之潛在首次給藥前4週期間有顯著創傷性損傷
˙有腦轉移或脊髓壓迫症之病史或臨床懷疑。在懷疑腦轉移之狀況下,必須進行腦CT/MRI(在隨機化前4週內)。在懷疑脊髓壓迫症之狀況下,必須進行脊髓MRI(在隨機化前4週內)。
˙在神經檢查時有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之病史或跡象,例如不受控制之癲癇發作(除非已用標準醫學療法充分治療)
˙先前在隨機化前六個月內有腦血管意外(CVA)、短暫性缺血性發作(TIA)或蛛網膜下出血(SAH)
˙在研究期間及之後至少六個月內不願意使用適當避孕措施(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或障壁避孕法聯合殺精子膠凍或進行絕育手術)的育齡期女性
˙妊娠或哺乳女性
˙先前暴露於小鼠CA 125抗體
˙在參加此試驗前30天內經任何其他研究藥劑治療或參與另一臨床試驗中
˙在隨機化前5年內有除卵巢癌以外之惡性病,例外為如下文所說明之經充分治療之原位子宮頸癌及/或基底細胞皮膚癌及/或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在5年多前可能已針對其他惡性病(例如乳癌或結腸直腸癌)(若診斷出)接受先前輔助化學療法而無後繼復發跡象。
˙除非符合描述子宮內膜癌之所有下列準則,否則排除有同時存在之原發性子宮內膜癌或有原發性子宮內膜癌既往病史之患者:
o 分期Ib
o 僅有淺表子宮肌層侵襲
o 無淋巴血管侵襲
o 非分化不良(亦即不為3級或乳頭狀漿液性或透明細胞)
˙已知對貝伐單抗及其賦形劑或化學療法(包括十六醇聚氧乙烯醚)過敏
˙有未癒合傷口、潰瘍或骨折。切口二期癒合有肉芽形成且無筋膜裂開或感染跡象之患者合格,但需要每三週一次進行傷口檢查
˙有血栓性或出血性病症之病史或跡象
˙有臨床顯著性心血管疾病,包括
o 在隨機化後6個月內有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
o 紐約心臟協會(NYHA)2級充血性心臟衰竭(CHF)
o 雖然服用藥物但控制較差之心律不整(有速率控制型心房顫動之患者合格)
o 等級3之週邊血管疾病(亦即有症狀且干擾日常生活活動[ADL],需要修正或修訂)
˙當前或最近(在第1週期治療前10天內)長期使用阿司匹靈(aspirin)>325毫克/天(低劑量阿司匹靈(<325毫克/天)在與貝伐單抗加上化學療法一起使用時似乎不會增加3-4級出血風險,因此在此試驗方案中不禁止有動脈血栓栓塞事件風險之患者使用預防性低劑量阿司匹靈)
˙當前或最近(在週期1治療前10天內)為達成治療目的使用全劑量之口服或非經腸抗凝劑或溶血栓劑(血管暢通者例外,在該狀況下INR須維持在1.5以下)
˙預先存在感覺或運動神經病2級
˙有以下跡象:任何其他疾病、代謝功能障礙,身體檢查結果或實驗室結果對研究藥物之使用有所禁忌或使患者處於治療相關性併發症之高風險下的疾病或病狀有合理懷疑。
在三個及六個化學療法週期後,且在第一年中大約第9個月及第12個月時,或在12個治療週期及18個治療週期後藉由CT或MRI掃描以使用RECIST準則所獲量測值對研究組之患者進行腫瘤評定。在試驗第二及第三年中,腫瘤評定每六個月重複一次,且之後如臨床上所指示重複腫瘤評定。進行此等掃描而與患者是否已行最佳或次最佳減積術無關且與是否在基線掃描時存在可量測疾病無關。
在每個化學療法週期開始時且接著在試驗第一年期間每六週一次對患者進行臨床評定及CA 125量測。在試驗第二及第三年,每三個月一次對患者進行評定及CA 125量測。在第四及第五年,每六個月一次對患者進行臨床評定及CA 125量測。此後,評定每年進行一次。僅基於CA 125準則之進展係用CT掃描驗證。若此結果呈陰性,則在懷疑臨床惡化時重複進行。
在出現由療程界定之疾病惡化跡象後,在試驗中的追蹤第一段五年期間每六個月一次隨訪患者之存活期及對卵巢癌之後繼治療,且此後每年一次。
在治療期間進行定期身體檢查及常規血液檢驗以監測患者安全性。在每個化學療法週期開始時每六週一次使用EORTC QLQ C-30+OV-28及EQ-5D問卷評定生活品質(QoL)直至第一年結束且接著每三個月一次直至針對惡化之治療開始為止或直至第二年結束。所有在隨機化後仍存活三年之患者完成另一QoL表格。在研究治療及追蹤時段期間記錄不良事件及醫學資源使用。
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貝伐單抗在與化學療法組合且繼續作為維持療法持續總共12個月時間時有效治療第一線卵巢癌。此組合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PFS)。對PFS之初步分析表明化學療法組(CP)中PFS中值為16.0個月,相比而言,化學療法加上貝伐單抗組(CPB7.5+)中PFS中值為18.3個月,其中p值(對數秩檢驗)為0.0010。風險比(HR)(95% CI)為0.79(0.68;0.91)。差異具顯著性。PFS分析概述於圖9及10中。
基線特徵如下:
對貝伐單抗之不良事件的初步評定與先前研究一致。
上皮卵巢癌(EOC)及其組織學及臨床等效物、原發性腹膜癌(PPC)及輸卵管癌在美國以每年約25,000例之發病率出現且每年導致約14,000例死亡。由於該疾病趨於在早期無症狀,所以大部分患者最初即存在有晚期(III期或IV期)疾病。儘管EOC、PPC及輸卵管癌對許多化學治療劑(尤其紫杉烷及鉑化合物)敏感,但僅20%-30%存在有III期或IV期疾病之患者存活5年。有鉑敏感性復發性癌症(定義為自基於鉑之化學療法方案完成開始超過6個月疾病復發)的患者對化學療法有較高初始反應率;然而,此等患者不被認為可治癒。最近,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吉西他濱化學療法與卡鉑組合用於復發之鉑敏感性疾病。卡鉑及吉西他濱使得有鉑敏感性疾病之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PFS)與經單獨卡鉑治療之患者相比具統計顯著性。參見例如Pfisterer,Plante M,Vergote I等人,Gemcitabine plus Carboplatin compared with carboplatin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sensitive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an intergroup trial of the AGO-OVAR,the NCIC CTG,and the EORTC GCG. J.Clin Oncol,2006;24:4699 707。
血管新生在EOC產生及後繼進展中似乎為重要因素。Yoneda及同事(1998)證實在EOC異種移植模型中,腫瘤生長速率與血管密度成正比且惡性腹水產生(與EOC不良結果有關之特徵)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之表現有關。參見例如Yoneda J,Kuniyasu H,Crispens MA等人,Expression of angiogenesis-related genes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ovarian carcinomas in nude mice. J Natl Cancer Inst.1998年3月18日;90:447 54。其他研究已證實EOC中的VEGF表現與微血管密度有關。此外,研究已展示在EOC中由免疫組織化學測定之CD31(一種血管內皮標記物)表現密度與存活率呈反相關。
此實例描述評估與卡鉑(曲線下面積[AUC]4,第1天,每21天一次)及吉西他濱(1000mg/m2,第1天及第8天,每21天一次)組合投與貝伐單抗(15mg/kg,第1天,每21天一次)對罹患鉑敏感性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之女性之功效及安全性的安慰劑對照、隨機化、多中心III期研究。經約2.5年時間招募約480名患者。患者經隨機化以接受卡鉑及吉西他濱加上安慰劑治療相對於卡鉑及吉西他濱加上貝伐單抗治療。另外,在隨機化時,藉由鉑敏感性疾病(自最後一次基於鉑之治療起6-12個月復發相對於自最後一次基於鉑之治療起>12個月復發)及針對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之細胞減量手術(進行手術相對於未進行手術)將患者分層。
研究由下文所示之兩個組組成。亦參見圖11。
‧第1組:卡鉑(AUC 4,IV)及吉西他濱(1000mg/m2)化學療法(6個週期直至20個週期),繼而安慰劑
‧第2組:Avastin(15mg/kg,6個週期直至10個週期)與卡鉑及吉西他濱化學療法(6個週期直至10個週期)組合,繼而繼續單獨使用Avastin(15mg/kg)直至疾病惡化為止
根據卡佛特公式使用估算的腎小球過濾率(GFR)計算卡鉑劑量以達到濃度×時間之目標AUC;例如,為達成此處之目的,認為GFR等於肌酸酐清除率。卡鉑(AUC)給藥之卡佛特公式:總劑量(毫克)=目標AUC(以毫克/毫升/分鐘計)×[GFR(以毫升/分鐘計)+25]肌酸酐清除率可根據規定準則來計算。
上皮卵巢癌、PPC或輸卵管癌自基於鉑之化學療法後>6個月復發(首次復發)之患者將有參與此研究之資格。其他特定納入及排除準則列於下文中。
患者須符合下列準則而有資格參加研究:
˙簽名知情同意書表格
˙年齡18歲
˙組織學記錄之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在基於鉑之化學療法後>6個月復發
˙患者須有復發性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此須為上皮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首次復發。
˙合格組織學細胞類型之實例包括:漿液性腺癌、子宮內膜樣腺癌、黏質腺癌、未分化癌、透明細胞腺癌、移行細胞癌、惡性勃倫納氏
腫瘤或非特異性腺癌
˙之前未在復發性背景下進行化學治療
˙根據經修改之RECIST有可量測之疾病,其中至少一個病變可以至少一個尺寸(所記錄之最長尺寸)準確量測
˙各可量測病變在藉由習知技術、CT及磁共振成像(MRI)量測時須為20mm,或在藉由螺旋式CT量測時須為10mm。
˙距先前放射線療法或手術及自先前放射線療法或手術恢復超過28天
˙ECOG日常體能狀態0或1
˙使用有效避孕措施(對於育齡期女性)
˙能夠遵照研究及追蹤程序
符合下列任何準則之患者排除參加研究。
˙疾病特異性排除
o 先前針對復發性卵巢癌、原發性腹膜癌或輸卵管癌進行化學療法治療:激素療法(亦即孕酮、雌激素、抗雌激素劑、芳香酶抑制劑)將不視作先前化學療法方案。伴隨之抗贅生性抗激素療法(包括他莫西芬、芳香酶抑制劑等)不允許患者參加研究治療。可給與低劑量(生理性)雌激素激素替代療法(HRT)。
o 有腹瘺、胃腸穿孔或腹內膿腫之病史
o 有GI梗阻之臨床症狀或體征或需要非經腸水合作用、非經腸營養或管灌食物之患者
o 有未由穿刺術或新近外科程序闡明之腹部游離空氣(abdominal free air)之跡象的患者
˙一般醫學排除
o 預期壽命<12週
o 當前、最近(第1週期第1天前4週內)或計劃參加實驗藥物研究
o 篩選臨床實驗室值
■粒細胞計數<1500個/微升
■血小板計數<100,000個/微升
■血色素<8.5g/dL(血色素可由輸血或紅血球生成素或其他批准之造血生長因子支持)
■血清膽紅素>2.0×正常上限值(ULN)
■鹼性磷酸酶、天冬胺酸轉胺酶(AST)及/或丙胺酸轉胺酶(ALT)>2.5×ULN(對於肝轉移患者AST、ALT>5×ULN)
■血清肌酸酐1.6
■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1.5×ULN(除接受抗凝療法之患者以外)
■對於服用全劑量華法林之患者,INR處於抗凝目標值範圍內(通常為2至3),且PTT<ULN之1.2倍
o 在第1週期第1天前5年內有患其他惡性病之病史,例外為有可忽略之轉移或死亡風險之腫瘤,諸如經適當控制之皮膚基底細胞癌或鱗狀細胞癌或原位子宮頸癌
o 有任何其他疾病、代謝功能障礙,身體檢查結果或臨床實驗室結果對研究藥物之使用有所禁忌或可能影響對結果的解釋或使患者處於治療併發症之高風險下的疾病或病狀有合理懷疑
˙貝伐單抗特異性排除
o 有全身性使用貝伐單抗(Avastin®)或其他VEGF或VEGF受體靶向劑之歷史
o 控制不當之高血壓(定義為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後收縮血壓>150mmHg及/或舒張血壓>100mm Hg)
o 有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性腦病之先前病史
o 紐約心臟協會II類或更高類別之CHF
o 在第1週期第1天(首次貝伐單抗/安慰劑輸注當天)之前6個月內有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病史
o 在參加研究前6個月內有中風或TIA之病史
o 已知CNS疾病,例外為經治療之腦轉移
■經治療之腦轉移係定義為在治療後無惡化或出血之跡象且不持續需要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如在篩選期間由臨床檢查及腦成像(MRI或CT)所確定。此等轉移不可位於腦幹、中腦、腦橋、髓質或柔腦膜中。對腦轉移之治療可包括全腦放射線療法(WBRT)、放射線手術(γ刀、LINAC或等效物)或如由治療醫師認為適當之組合。將排除CNS轉移經在第1天前3個月內進行之神經外科切除或腦活組織檢查治療的患者。
o 有顯著血管病(例如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之病史
o 在第1週期第1天前6個月內有新近周邊動脈血栓症
o 在第1週期第1天前1個月內有咯血(每次發作1/2茶匙量鮮紅血液)病史
o 有出血素質或顯著凝血病(在不存在治療性抗凝下)之跡象
o 在第1週期第1天前28天內進行大外科程序、開放式活組織檢查或有顯著創傷性損傷或在研究過程期間預期需要大外科程序
o 在第1週期第1天前7天內進行核心活組織檢查或其他小外科程序,不包括置放血管通路裝置
o 嚴重未癒合之傷口;活動性潰瘍;或未經治療之骨折
o 在篩選時有蛋白尿,如由在篩選時UPCR1.0所證實
o 已知對貝伐單抗之任何組分過敏
o 妊娠(妊娠測試陽性)或哺乳
˙育齡期患者須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此研究OCEANS招募與實例1(GOG 0218)及實例2(ICON7)不同之
患者群體;有先前經治療之鉑敏感性卵巢癌的女性有參加此試驗的資格。罹患卵巢癌之女性可接受基於鉑之化學療法作為第一線治療。在接受基於鉑之化學療法最後一次給藥與疾病復發之間的時間可用於幫助確定對下一線治療中所用之化學療法的選擇。若卵巢癌在完成初始基於鉑之化學療法後超過六個月復發,則女性患有「鉑敏感性」卵巢癌。若卵巢癌在完成初始基於鉑之化學療法後六個月內復發,則認為其為「鉑抗性」卵巢癌。
結果
在罹患卵巢癌之女性中貝伐單抗加上化學療法之此III期研究達到其主要終點。研究目的在於評估標準化學療法加上貝伐單抗,繼而單獨延長使用貝伐單抗直至疾病惡化為止相較於單獨化學療法對先前經治療之卵巢癌女性的功效及安全性。該研究展示貝伐單抗加上化學療法,繼而繼續單獨使用貝伐單抗直至疾病惡化為止相較於單獨化學療法會延長有先前經治療(復發性)之鉑敏感性卵巢癌之女性在無疾病惡化下存活之時間(無惡化存活期或PFS)。PFS係定義為自隨機化至如由研究者所確定疾病惡化或因任何原因而死亡(無論何者首先出現)之時間。PFS之主要終點係由該研究之研究者評定。可量測疾病係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由研究者使用經修改RECIST(Therasse等人,2000)例如每9週一次評定。參見例如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ser EA等人,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 J Natl Cancer Inst 2000;92:205-1。次要終點包括總存活期(OS)、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及安全性。未觀察到新安全性研究結果且不良事件與先前對貝伐單抗之關鍵試驗中所觀察到之不良事件一致。
<110> 美商建南德克公司
<120> 治療卵巢癌之抗-血管新生療法
<130> P4411R1
<140> 100105846
<141> 2011-02-22
<150> 61/307,095
<151> 2010-02-23
<150> 61/351,231
<151> 2010-06-03
<150> 61/360,059
<151> 2010-06-30
<150> 61/439,819
<151> 2011-02-04
<160> 2
<210> 1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序列
<400> 1
<210> 2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序列
<400> 2
Claims (4)
- 一種貝伐單抗(bevacizumab)之用途,其係用於製造用於在治療療程中治療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經次最佳(sub-optimally)外科手術減積術之III期或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之IV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人類患者的藥物,其中該治療療程包括將卡鉑(carboplatin)及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與有效量之該藥物投與組合,繼而進行貝伐單抗單療法(monotherapy),其中該治療療程延長該患者之無惡化存活期,其中該貝伐單抗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15mg/kg靜脈內投與,其中該卡鉑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曲線下面積6(AUC 6)靜脈內投與,且其中該太平洋紫杉醇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175mg/m2之劑量靜脈內投與。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患者在與另一經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單獨治療之患者相比時,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少約2.3個月或長於2.3個月。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患者在與另一經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單獨治療之患者相比時,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少約3.8個月或長於3.8個月。
- 一種用於治療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經次最佳(sub-optimally)外科手術減積術之III期或新近診斷出、先前未經治療之IV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人類患者的套組,其包含含有貝伐單抗(bevacizumab)組合物之包裝及指示將該貝伐單抗組合物與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及卡鉑(carboplatin)組合使用繼而進行貝伐單抗單療法之說明書,其中該等說明書敘述貝伐單抗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15mg/kg靜脈內投與,其中該卡鉑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曲線下面積6(AUC 6)靜脈內投與,且其中該太平洋紫杉醇在每21天週期的第1天以175mg/m2之劑量靜脈內投與,且其中該等說明書敍述該患者在與另一經卡鉑及太平洋紫杉醇單獨治療之患者相比時,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少約2.3個月或長於2.3個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0709510P | 2010-02-23 | 2010-02-23 | |
US61/307,095 | 2010-02-23 | ||
US35123110P | 2010-06-03 | 2010-06-03 | |
US61/351,231 | 2010-06-03 | ||
US36005910P | 2010-06-30 | 2010-06-30 | |
US61/360,059 | 2010-06-30 | ||
US201161439819P | 2011-02-04 | 2011-02-04 | |
US61/439,819 | 2011-02-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6912A TW201526912A (zh) | 2015-07-16 |
TWI619509B true TWI619509B (zh) | 2018-04-01 |
Family
ID=4447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05846A TWI457135B (zh) | 2010-02-23 | 2011-02-22 | 治療鉑敏感性復發性晚期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卡鉑、吉西他濱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 |
TW103134046A TWI619509B (zh) | 2010-02-23 | 2011-02-22 | 治療先前未經治療之ⅲ期或ⅳ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卡鉑、太平洋紫杉醇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05846A TWI457135B (zh) | 2010-02-23 | 2011-02-22 | 治療鉑敏感性復發性晚期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之卡鉑、吉西他濱與抗vegf抗體之組合 |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 Link |
---|---|
US (7) | US8778340B2 (zh) |
EP (3) | EP2539367A2 (zh) |
JP (6) | JP2013520442A (zh) |
KR (4) | KR20190143480A (zh) |
CN (2) | CN110227154A (zh) |
AR (1) | AR080244A1 (zh) |
AU (5) | AU2011221229B2 (zh) |
BR (1) | BR112012020700A8 (zh) |
CA (2) | CA2787952C (zh) |
CL (1) | CL2012002326A1 (zh) |
CO (1) | CO6592072A2 (zh) |
IL (2) | IL221058B (zh) |
MA (1) | MA34059B1 (zh) |
MX (3) | MX2012009554A (zh) |
PH (1) | PH12016501728A1 (zh) |
RU (1) | RU2012140447A (zh) |
SG (2) | SG183414A1 (zh) |
TW (2) | TWI457135B (zh) |
UA (1) | UA114277C2 (zh) |
WO (1) | WO2011106300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68314B2 (en) | 2008-10-08 | 2012-09-18 | Hoffmann-La Roche Inc. | Bispecific anti-VEGF/anti-ANG-2 antibodies |
US9527925B2 (en) | 2011-04-01 | 2016-12-27 |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 Bispecific binding molecules binding to VEGF and ANG2 |
US8858941B2 (en) | 2011-09-23 | 2014-10-14 | Oncomed Pharmaceuticals, Inc. | VEGF/DLL4 binding agents and uses thereof |
SI2825558T1 (sl) * | 2012-03-13 | 2019-08-30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Kombinirana terapija za zdravljenje raka jajčnikov |
PE20150361A1 (es) | 2012-07-13 | 2015-03-14 | Roche Glycart Ag | Anticuerpos biespecificos anti-vegf/anti-ang-2 y su utilizacion en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es vasculares oculares |
JP6464085B2 (ja) * | 2012-08-07 | 2019-02-06 | ジェネンテ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神経膠芽腫の治療のための併用療法 |
US10456470B2 (en) | 2013-08-30 | 2019-10-29 | Genentech, Inc. | Diagnosti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 |
US10617755B2 (en) | 2013-08-30 | 2020-04-14 | Genentech, Inc. |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 |
MX2016010067A (es) | 2014-02-10 | 2016-10-07 | Merck Patent Gmbh | INHIBICION DIRIGIDA DEL FACTOR DE CRECIMIENTO TRANSFORMADOR ß (TGF ß). |
PT3127545T (pt) * | 2014-04-04 | 2020-07-20 |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 Fármaco antitumoral que contém composto de taxano e potenciador de efeito antitumoral |
AU2015256052A1 (en) * | 2014-05-07 | 2016-11-10 | Medimmune, Llc | Methods of using anti-Ang2 antibodies |
US9840553B2 (en) | 2014-06-28 | 2017-12-12 | Kodiak Sciences Inc. | Dual PDGF/VEGF antagonists |
WO2016011052A1 (en) | 2014-07-14 | 2016-01-21 | Genentech, Inc. | Diagnosti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 |
JP2017535548A (ja) * | 2014-11-14 | 2017-11-30 | ジェネンテ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Vegfアンタゴニストの応答の予測 |
CN108601828B (zh) | 2015-09-17 | 2023-04-28 | 伊缪诺金公司 | 包含抗folr1免疫缀合物的治疗组合 |
US11339213B2 (en) | 2015-09-23 | 2022-05-24 | Mereo Biopharma 5, Inc.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
TW201713360A (en) * | 2015-10-06 | 2017-04-16 | Mayo Foundation | Methods of treating cancer using compositions of antibodies and carrier proteins |
IL290457B1 (en) | 2015-12-30 | 2024-10-01 | Kodiak Sciences Inc | Antibodies and their conjugates |
US10618969B2 (en) | 2016-04-06 | 2020-04-14 |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Carrier-binding ag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EP3272771A1 (en) * | 2016-07-22 | 2018-01-24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 Treatment for use for preventing metastasis in a subject exposed to cancer treatment inducing p38 activation |
MX2020009152A (es) | 2018-03-02 | 2020-11-09 | Kodiak Sciences Inc | Anticuerpos de il-6 y constructos de fusion y conjugados de los mismos. |
WO2019184920A1 (zh) * | 2018-03-26 | 2019-10-03 | 上海易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proBDNF调节剂在B细胞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
CA3157509A1 (en) | 2019-10-10 | 2021-04-15 | Kodiak Sciences Inc. | Methods of treating an eye disorder |
CN115814076A (zh) * | 2021-07-01 | 2023-03-21 | 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抗人vegf抗体与化药联用在制备治疗卵巢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
WO2023196153A1 (en) * | 2022-04-04 | 2023-10-12 | Merck Sharp & Dohme Llc |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an infectious disease or an infec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tigit antagonist, a pd-1 antagonist, and a vegf antagonis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1302A (en) * | 1910-03-28 | 1911-05-02 | Frederick G Hepburn | Waste-supporter. |
US3773919A (en) | 1969-10-23 | 1973-11-20 | Du Pont | Polylactide-drug mixtures |
US4485045A (en) | 1981-07-06 | 1984-11-27 | Research Corporation | Synthetic phosphatidyl cholines useful in forming liposomes |
US4816567A (en) | 1983-04-08 | 1989-03-28 | Genentech, Inc. |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
US4544545A (en) | 1983-06-20 | 1985-10-01 | Truste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Liposomes containing modified cholesterol for organ targeting |
US5567610A (en) | 1986-09-04 | 1996-10-22 | Bioinvent International Ab | Method of producing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kit therefor |
IL85035A0 (en) | 1987-01-08 | 1988-06-30 | Int Genetic Eng | Polynucleotide molecule,a chimeric antibody with specificity for human b cell surface antigen,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
WO1989006692A1 (en) | 1988-01-12 | 1989-07-27 | Genentech, Inc. | Method of treating tumor cells by inhibiting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unction |
GB8823869D0 (en) | 1988-10-12 | 1988-11-16 | Medical Res Council |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
DE3920358A1 (de) | 1989-06-22 | 1991-01-17 | Behringwerke Ag | Bispezifische und oligospezifische, mono- und oligovalente antikoerperkonstrukt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
US5013556A (en) | 1989-10-20 | 1991-05-07 | Liposome Technology, Inc. | Liposomes with enhanced circulation time |
US5229275A (en) | 1990-04-26 | 1993-07-20 | Akzo N.V. | In-vitro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gen-specific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
US5625126A (en) | 1990-08-29 | 1997-04-29 |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
ATE158021T1 (de) | 1990-08-29 | 1997-09-15 | Genpharm Int | Produktion und nützung nicht-menschliche transgentiere zur produktion heterologe antikörper |
US5545806A (en) | 1990-08-29 | 1996-08-13 |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 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
US5661016A (en) | 1990-08-29 | 1997-08-26 |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of various isotypes |
US5633425A (en) | 1990-08-29 | 1997-05-27 |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
DK0564531T3 (da) | 1990-12-03 | 1998-09-28 | Genentech Inc | Berigelsesfremgangsmåde for variantproteiner med ændrede bindingsegenskaber |
US6582959B2 (en) | 1991-03-29 | 2003-06-24 | Genentech, Inc. | Antibodies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
US20030206899A1 (en) | 1991-03-29 | 2003-11-06 | Genentech, Inc. |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antagonists |
WO1994004679A1 (en) | 1991-06-14 | 1994-03-03 | Genentech, Inc. | Method for mak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
ES2136092T3 (es) | 1991-09-23 | 1999-11-16 | Medical Res Council | Procedimientos para la produccion de anticuerpos humanizados. |
EP0617706B1 (en) | 1991-11-25 | 2001-10-17 | Enzon, Inc. | Multivalent antigen-binding proteins |
CA2372813A1 (en) | 1992-02-06 | 1993-08-19 | L.L. Houston | Bio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 for cancer marker |
US5573905A (en) | 1992-03-30 | 1996-11-12 |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 Encoded combinatorial chemical libraries |
DE69233803D1 (de) | 1992-10-28 | 2011-03-31 | Genentech Inc | Verwendung von vaskulären Endothelwachstumsfaktor-Antagonisten |
DE69329503T2 (de) | 1992-11-13 | 2001-05-03 | Idec Pharma Corp | Therapeutische Verwendung von chimerischen und markierten Antikörpern, die gegen ein Differenzierung-Antigen gerichtet sind, dessen Expression auf menschliche B Lymphozyt beschränkt ist, für die Behandlung von B-Zell-Lymphoma |
US5635388A (en) | 1994-04-04 | 1997-06-03 | Genentech, Inc. | Agonist antibodies against the flk2/flt3 receptor and uses thereof |
IL117645A (en) | 1995-03-30 | 2005-08-31 | Genentech Inc |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antagonists for use as medica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US5641870A (en) | 1995-04-20 | 1997-06-24 | Genentech, Inc. | Low pH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for antibody purification |
US5739277A (en) | 1995-04-14 | 1998-04-14 | Genentech Inc. | Altered polypeptides with increased half-life |
CN100360184C (zh) | 1995-07-27 | 2008-01-09 | 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稳定等渗的冻干蛋白质制剂 |
US5730977A (en) | 1995-08-21 | 1998-03-24 |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 Anti-VEGF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
GB9603256D0 (en) | 1996-02-16 | 1996-04-17 | Wellcome Found | Antibodies |
US6100071A (en) | 1996-05-07 | 2000-08-08 | Genentech, Inc. | Receptors as novel inhibitor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ctivity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production |
DK1695985T3 (da) | 1997-04-07 | 2011-06-14 | Genentech Inc | Fremgangsmåde til dannelse af humaniserede antistoffer ved tilfældig mutagenese |
US20020032315A1 (en) * | 1997-08-06 | 2002-03-14 | Manuel Baca | Anti-vegf antibodies |
DK0973804T3 (da) | 1997-04-07 | 2007-05-07 | Genentech Inc | Anti-VEGF-antistoffer |
US6884879B1 (en) | 1997-04-07 | 2005-04-26 | Genentech, Inc. | Anti-VEGF antibodies |
AU757627B2 (en) | 1997-06-24 | 2003-02-27 | Genentech Inc.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galactosylated glycoproteins |
ATE419009T1 (de) | 1997-10-31 | 2009-01-15 | Genentech Inc | Methoden und zusammensetzungen bestehend aus glykoprotein-glykoformen |
US6528624B1 (en) | 1998-04-02 | 2003-03-04 | Genentech, Inc. | Polypeptide variants |
DE69937291T2 (de) | 1998-04-02 | 2008-07-10 | Genentech, Inc., South San Francisco | Antikörpervarianten und fragmente davon |
US6194551B1 (en) | 1998-04-02 | 2001-02-27 | Genentech, Inc. | Polypeptide variants |
US6242195B1 (en) | 1998-04-02 | 2001-06-05 | Genentech, Inc.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inding of an analyte to a receptor |
DK2180007T4 (da) | 1998-04-20 | 2017-11-27 | Roche Glycart Ag | Glycosyleringsteknik for antistoffer til forbedring af antistofafhængig cellecytotoxicitet |
KR20060067983A (ko) | 1999-01-15 | 2006-06-20 | 제넨테크, 인크. | 효과기 기능이 변화된 폴리펩티드 변이체 |
US6703020B1 (en) | 1999-04-28 | 2004-03-09 |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 Antibody conjugate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inhibiting VEGF |
PT1240337E (pt) | 1999-12-24 | 2007-01-31 | Genentech Inc | Métodos e composições para prolongar as meias-vidas de eliminação de compostos bioactivos |
EP1272647B1 (en) | 2000-04-11 | 2014-11-12 | Genentech, Inc. | Multivalent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for |
ATE489395T1 (de) | 2000-12-12 | 2010-12-15 | Medimmune Llc | Moleküle mit längeren halbwertszeiten, zusammensetzungen und deren verwendung |
NZ592087A (en) | 2001-08-03 | 2012-11-30 | Roche Glycart Ag | Antibody glycosylation variants having increased 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
AU2002337935B2 (en) | 2001-10-25 | 2008-05-01 | Genentech, Inc. | Glycoprotein compositions |
US20040093621A1 (en) | 2001-12-25 | 2004-05-13 |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 Antibody composition which specifically binds to CD20 |
US7361740B2 (en) | 2002-10-15 | 2008-04-22 | Pdl Biopharma, Inc. | Alteration of FcRn binding affinities or serum half-lives of antibodies by mutagenesis |
MXPA05012723A (es) | 2003-05-30 | 2006-02-08 | Genentech Inc | Tratamiento con anticuerpos anti-vgf. |
WO2005044853A2 (en) | 2003-11-01 | 2005-05-19 | Genentech, Inc. | Anti-vegf antibodies |
US20050106667A1 (en) | 2003-08-01 | 2005-05-19 | Genentech, Inc | Binding polypeptides with restricted diversity sequences |
GT200500155A (es) * | 2004-06-16 | 2006-05-15 | Terapia del càncer resistente al platino | |
US20060009360A1 (en) | 2004-06-25 | 2006-01-12 | Robert Pifer | New adjuvant composition |
RU2453558C2 (ru) * | 2004-09-03 | 2012-06-20 | Дженентек, Инк. | Гуманизированные антагонистические антитела против бета7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
US20070166388A1 (en) | 2005-02-18 | 2007-07-19 | Desai Neil P | Combinations and modes of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s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
KR20140015166A (ko) * | 2007-10-30 | 2014-02-06 | 제넨테크, 인크. | 양이온 교환 크로마토그래피에 의한 항체 정제 |
WO2010059969A2 (en) | 2008-11-22 | 2010-05-27 | Genentech, Inc. |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
-
2011
- 2011-02-22 MX MX2012009554A patent/MX2012009554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2-22 EP EP11706712A patent/EP2539367A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2-22 RU RU2012140447/15A patent/RU2012140447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2-22 US US13/032,532 patent/US87783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22 EP EP16159080.7A patent/EP3064509A3/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2-22 CA CA2787952A patent/CA2787952C/en active Active
- 2011-02-22 KR KR1020197037761A patent/KR2019014348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2-22 UA UAA201211033A patent/UA114277C2/uk unknown
- 2011-02-22 BR BR112012020700A patent/BR112012020700A8/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2-22 AU AU2011221229A patent/AU20112212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22 MX MX2016010753A patent/MX369170B/es unknown
- 2011-02-22 WO PCT/US2011/025651 patent/WO2011106300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2-22 AR ARP110100537A patent/AR080244A1/es unknown
- 2011-02-22 JP JP2012554084A patent/JP201352044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2-22 CN CN201910288567.6A patent/CN110227154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2-22 SG SG2012061644A patent/SG183414A1/en unknown
- 2011-02-22 TW TW100105846A patent/TWI457135B/zh active
- 2011-02-22 EP EP20162926.8A patent/EP369619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2-22 KR KR1020187035833A patent/KR102104197B1/ko active IP Right Review Request
- 2011-02-22 SG SG10201401123VA patent/SG10201401123VA/en unknown
- 2011-02-22 MA MA35198A patent/MA34059B1/fr unknown
- 2011-02-22 TW TW103134046A patent/TWI619509B/zh active
- 2011-02-22 CN CN2011800204179A patent/CN103237810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2-22 KR KR1020187006794A patent/KR2018002856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2-22 CA CA2930248A patent/CA293024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2-22 KR KR1020127021909A patent/KR101839161B1/ko active IP Right Review Request
-
2012
- 2012-07-22 IL IL221058A patent/IL221058B/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8-01 CO CO12129535A patent/CO6592072A2/es unknown
- 2012-08-16 MX MX2019000425A patent/MX2019000425A/es unknown
- 2012-08-22 CL CL2012002326A patent/CL2012002326A1/es unknown
-
2013
- 2013-04-26 JP JP2013094727A patent/JP61847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1-16 US US14/157,351 patent/US201401783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
- 2015-08-03 JP JP2015153726A patent/JP2016020354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8-10 AU AU2015210479A patent/AU201521047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
- 2016-06-16 US US15/184,332 patent/US2016027924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9-01 PH PH12016501728A patent/PH12016501728A1/en unknown
-
2017
- 2017-01-31 US US15/421,184 patent/US2017014382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5-10 JP JP2017094206A patent/JP2017193551A/ja active Pending
- 2017-06-26 AU AU2017204320A patent/AU201720432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4-10 IL IL258612A patent/IL258612B/en unknown
- 2018-07-30 JP JP2018142978A patent/JP201819968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8-09 US US16/059,964 patent/US2018034484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
- 2019-05-17 AU AU2019203466A patent/AU20192034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7-29 AU AU2019210484A patent/AU201921048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
- 2020-05-13 US US15/930,798 patent/US202100527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07-27 JP JP2020126490A patent/JP2020196719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1-04 US US18/149,972 patent/US20230226179A1/en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nnals of Oncology 17 (Supplement 5): v181-v187, 2006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226179A1 (en) |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 |
JP6850562B2 (ja) | 乳癌の治療のための化学療法と併用した抗vegf抗体の使用 | |
JP2016117718A (ja) | 以前に治療された乳癌の治療のための抗血管新生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