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423B -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423B
TWI613423B TW102130176A TW102130176A TWI613423B TW I613423 B TWI613423 B TW I613423B TW 102130176 A TW102130176 A TW 102130176A TW 102130176 A TW102130176 A TW 102130176A TW I613423 B TWI613423 B TW I6134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xide
absorber
gap
metall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0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3065A (zh
Inventor
蓋瑞 亞馬
安道 菲
阿許文 薩瑪勞
法比昂 波爾克
蓋瑞 歐布琳恩
Original Assignee
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3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4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16Circuit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character for the devices
    • H01L31/02019Circuit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character for the devic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25Shape of the cavity itself or of elements contained in or suspended over the cavity
    • G01J5/023Particular leg structure or construction or shape; Nanot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25Shape of the cavity itself or of elements contained in or suspended over the cavity
    • G01J5/0235Spacers, e.g. for avoidance of sti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25Shape of the cavity itself or of elements contained in or suspended over the cavity
    • G01J5/024Special manufacturing steps or sacrificial layers or layer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2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resistors, thermistors or semiconductors sensitive to radiation, e.g. photoconduc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46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2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resistors, thermistors or semiconductors sensitive to radiation, e.g. photoconductive devices
    • G01J2005/202Arrays
    • G01J2005/204Arrays prepared by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e.g. VLSI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於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製程期間將至少一犧牲層形成於基板上。吸收層沉積在至少一犧牲層的頂部上。移除至少一犧牲層在吸收層底下的部分以形成間隙,而部分的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犧牲層可以是CMOS製程的氧化物,而氧化物使用選擇性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釋放製程來移除以形成間隙。犧牲層也可以是聚合物層,而聚合物層使用O2電漿蝕刻製程來移除以形成間隙。

Description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本揭示大致關於紅外線輻射感測器,尤其關於輻射熱測定紅外線輻射感測器。
一般而言,紅外線輻射(infrared radiation,IR)感測器乃用於各式各樣的應用以偵測紅外線輻射並且提供電輸出而為入射之紅外線輻射的度量。IR感測器典型而言使用光子偵測器或熱偵測器來偵測紅外線輻射。光子偵測器藉由使用光子的能量以激發材料中的電荷載子而偵測出入射的光子。然後再電子偵測材料的激發。熱偵測器也偵測光子。然而,熱偵測器使用該光子的能量以增加構件的溫度。藉由測量溫度的改變,便可以決定造成溫度改變之光子的強度。
光子偵測器典型而言具有比熱偵測器還高的敏感度和還快的反應時間。然而,光子偵測器必須低溫冷卻以便使熱干擾降到最低,因此增加了裝置的成本、複雜度、重量、功率消耗。相對而言,熱偵測器操作於室溫,因此避免了光子偵測器裝置所需的冷卻。結果,熱偵測器裝置典型而言可以具有比光子偵測器裝置還小的尺寸、較低的成本、較低的功率消耗。
一種紅外線熱偵測器是熱堆。熱堆是由幾個熱偶串聯連接所 形成。每個熱偶是由不相似材料做的二導體所構成,其在導體接合附近所產生的電壓乃取決於導體的接合和其他部分之間的溫度差異。熱偶的串聯連接乃讓「熱接合」(hot junction)定位成最接近偵測器的IR吸收區域,並且「冷接合」(cold junction)定位成最遠離IR吸收區域。為了在基於熱堆之IR偵測器中達到合理的敏感度,熱堆的熱和冷接合須要彼此盡可能的熱隔離以及盡可能的熱隔離於可以影響熱和冷接合之溫度的其他熱源。為了達成此熱隔離,熱堆通常置於基板上之介電層的頂部上,並且將大的背穴蝕刻到熱堆底下的基板裡以增加熱阻。
另一種紅外線熱偵測器是輻射熱測定器。輻射熱測定器包括用於吸收紅外線輻射的吸收元件以及熱接觸著吸收元件的轉換元件,而轉換元件的電阻乃隨著溫度而變化。在操作上,入射在輻射熱測定器上的紅外線輻射將由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元件所吸收,並且吸收輻射所產生的熱將轉移到轉換元件。隨著轉換元件回應於吸收的輻射而熱起來,轉換元件的電阻將以預定的方式來改變。藉由偵測電阻的改變,可以獲得入射之紅外線輻射的度量。雖然輻射熱測定器可以作為單獨的感測器,但是也可以設計成列或二維陣列,其稱為微輻射熱測定器陣列。
目前科技的進展已能使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元件藉由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來形成。ALD能使吸收元件形成為具有精確和均勻厚度的薄金屬膜。結果,ALD薄膜輻射熱測定器要比熱堆感測器更敏感好幾個數量級。使用ALD薄膜科技已允許輻射熱測定器的製造實施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的頂部上。然而,仍需要製作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方法而將輻射熱測定器 的設計和結構更完全的整合到CMOS製程裡。
根據本發明的一具體態樣,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於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製程期間,將至少一犧牲層形成在基板上以及將吸收層沉積在該至少一犧牲層的頂部上。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移除該至少一犧牲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以形成間隙,而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將至少一金屬化層沉積在該基板上;將至少一氧化物層形成在該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柱狀結構形成於該至少一氧化物層中而電連接到該至少一金屬化層;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和該柱狀結構的頂部上,使得該吸收層電連接到該柱狀結構;以及使用該至少一氧化物層作為犧牲層而移除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之下和在該柱狀結構周圍的部分以形成該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藉由該柱狀結構而懸掛在該間隙上。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將多個金屬化層和多個氧化層以交錯圖案而沉積在該基板上和在彼此的頂部上;將該金屬化層圖案化以形成在該基板上之不同層級的導體和接觸結構,而藉在不同層級的相對於彼此而垂直對齊的該接觸結構以將該吸收層電連接到外部電路;以及形成通孔,其延伸穿過該氧化層並且電連接該接觸結構以形成柱狀結構。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將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氧化物層當中一者的頂部上;將該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以作為用於該吸收器的反射器;將至少一氧化物層沉積在該反射器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反 射器上之該至少一氧化物層的頂部上;以及移除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而至該反射器以形成間隙,而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和該反射器上,該反射器則暴露於該吸收器底下。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多個氧化物層和多個金屬化層乃沉積在該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以界定出該吸收層和該反射金屬化層之間預定的間隙距離。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將第一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第一氧化物層的頂部上;將第二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通孔形成於該第二氧化物層中而向下延伸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將第二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第二氧化物層和該通孔的頂部上;藉由移除該第二金屬化層在通孔周圍的部分,而將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將第三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第三氧化物層的頂部上;移除該第三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器底下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以及移除該第二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以形成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並且該第一和第二反射金屬化層暴露於該吸收器底下以形成圖案化的反射器結構。
將第三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第三氧化物層的頂部上;將通孔形成於該第三氧化物層中而向下延伸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並且對齊該第二氧化物層中的該通孔;藉由移除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在該第三氧化物層之該通孔周圍的部分,而將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將第四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第四氧化物 層的頂部上;以及移除該第四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器底下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三反射器結構、移除該第三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以及移除該第二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以形成該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並且該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金屬化層暴露於該吸收器底下以形成圖案化的反射器結構。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將U形溝槽形成於該犧牲層中以用於在該吸收層中界定出U形樑;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犧牲層的頂部上和於該U形溝槽中;以及移除包括在該吸收器底下之該U形溝槽的該犧牲層以形成該間隙,而使包括該U形溝槽所界定之該U形樑的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該犧牲層包括該CMOS製程的氧化物;以及其中使用選擇性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釋放製程來移除該氧化物以形成該間隙。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該犧牲層包括聚合物層;以及其中使用O2電漿蝕刻製程來移除該聚合物層以形成該間隙。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使用原子層沉積製程來沉積該吸收層。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該吸收層沉積的厚度是差不多50奈米或更小。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該吸收層是由金屬所形成。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該吸收層包括鈦和鉑當中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的一具體態樣,一種輻射熱測定感測器包括:CMOS基板、多個氧化物層、多個金屬化層、通孔和吸收層。多個氧化物層係於CMOS製程期間沉積在該基板上。多個金屬化層係於該CMOS製程期間沉積在該氧化物層之間的不同層級。該些金屬化層被圖案化以形成在不同層級的導體和接觸結構,而藉在不同層級的相對於彼此而垂直對齊的該些接觸結構將感測器電連接到外部電路。該些金屬化層當中至少一者被圖案化以形成反射器結構。通孔形成於該氧化物層中而垂直對齊於該些接觸結構,該些通孔在該些接觸結構之間延伸並且電連接該些接觸結構。垂直對齊的該些通孔和該些接觸結構形成了柱狀結構。吸收層藉由該些柱狀結構而懸掛在該反射器結構上。該吸收層和該反射器結構之間的該氧化物層被移除以於其間界定出間隙。
該輻射熱測定感測器可以進一步包括該至少二金屬化層乃用於形成該反射器結構;其中該反射器的第一金屬化層乃沉積在第一層級;其中至少第二金屬化層乃沉積在該第一層級之上的第二層級,該第二金屬化層被圖案化並且藉由柱狀物而支持在該第一層級之上;以及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二金屬化層和該第一金屬化層在該些柱狀物之間的部分乃暴露於該間隙中以形成圖案化的反射器結構。
該輻射熱測定感測器可以進一步包括該第三金屬化層沉積在該第二層級之上的第三層級,該第三金屬化層被圖案化並且藉由對齊於支持該第二金屬化層之該些柱狀物的柱狀物而支持在該第二層級之上;以及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三金屬化層、圖案化的該第二金屬化層以及該第一金屬化層在該些柱狀物之間的部分乃暴露於該間隙中以形成該圖案化的反射 器結構。
該輻射熱測定感測器可以進一步包括該吸收層包括U形樑,其係在該吸收層的沉積期間而由該吸收器底下之犧牲層中的U形溝槽所界定。
10‧‧‧輻射熱測定感測器
12‧‧‧CMOS基板
14‧‧‧反射器
16‧‧‧吸收器
18‧‧‧柱狀物
100‧‧‧CMOS基板
102‧‧‧基板層
104、106、108、110‧‧‧氧化物層
112、114、116、118‧‧‧金屬化層
120‧‧‧導體
122‧‧‧接觸結構
124‧‧‧反射器
126‧‧‧通孔
128‧‧‧柱狀物
130‧‧‧吸收層
132‧‧‧導電外層
134‧‧‧氧化物內層
136‧‧‧植入(擴散)區域
140‧‧‧CMOS基板
142‧‧‧聚合物層
144‧‧‧吸收器
146、148、150、152‧‧‧氧化物層
154、156、158、160‧‧‧金屬化層
162‧‧‧導體
164‧‧‧接觸結構
166‧‧‧反射器
168‧‧‧通孔
170‧‧‧錨固物
172‧‧‧溝槽
174‧‧‧U形結構特色
176‧‧‧CMOS基板
178、180、182、184‧‧‧金屬化層
186‧‧‧柱狀物
188‧‧‧吸收器
190、190’‧‧‧反射器
192‧‧‧基底
194‧‧‧通孔/柱狀物
196‧‧‧部分的金屬化層
198、200‧‧‧氧化物層
202‧‧‧CMOS基板
204、206、208、210‧‧‧氧化物層
212、214、216‧‧‧金屬化層
218‧‧‧導體
圖1是實施輻射熱測定感測器之CMOS基板的截面圖,其係在形成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之前。
圖2是圖1之CMOS基板的截面圖,其係在形成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之後。
圖3是圖2之CMOS基板的截面圖,其係在已進行了蝕刻之後以釋放吸收層和暴露CMOS基板中的金屬化層來作為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
圖4和5顯示圖3之輻射熱測定器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中暴露出不同的金屬化層來作為反射器。
圖6是錨固物之具體態樣的截面圖,其用於支持圖1~5之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器。
圖7是圖6之錨固物的截面圖,其顯示錨固物和對CMOS之ASIC部分的接線之間的電連接。錨固物在此是機械連接到基板並且經由一或多個擴散136而電絕緣。
圖8是圖6之錨固物的俯視圖,而金屬間通孔是以虛線來顯示。
圖9是輻射熱測定器之吸收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10是實施輻射熱測定器之替代性CMOS基板的截面圖,其顯示聚合物犧牲層形成在基板上之氧化物的頂部上,並且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器形成於犧牲層上。
圖11顯示圖10的CMOS基板,其係在已移除了犧牲層之後。
圖12顯示圖11之吸收器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中輻射熱測定器截面被額外圖案化以增加機械穩定性。
圖13和14顯示輻射熱測定器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包括由CMOS基板中的不同金屬化層和通孔所形成之圖案化的反射器。
圖15顯示實施輻射熱測定器的CMOS基板,其顯示在移除氧化物之前先將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電連接到通孔。
圖16顯示圖15的CMOS基板,其係在移除了氧化物之後以形成輻射熱測定器。
圖17顯示CMOS基板,其具有氧化物溝槽以使吸收器圖案化而增加機械穩定性。
圖18顯示圖17的CMOS基板,其係在已移除了氧化物之後以形成輻射熱測定器。
圖19是製作在CMOS基板頂部上之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立體圖。
圖20是圖19之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側視圖。
為了促進了解揭示的原理,現在將參考示範於圖式和描述於 以下所寫說明書的具體態樣。要了解不打算藉此對揭示的範圍加以限制。要進一步了解本揭示包括對示範之具體態樣的任何變更和修改,並且包括揭示原理的進一步應用,就如本揭示所屬之技藝中的一般技術者所正常會發現的。
圖19和20顯示輻射熱測定感測器10的具體態樣,其實施在CMOS基板12的頂部上。感測器10包括基板12、反射器14、吸收器16。雖然單一感測器10乃顯示於圖19和20,但是基板12(其於此具體態樣是矽晶圓)可以製作出多個輻射熱測定感測器而形成微輻射熱測定器陣列(未顯示),每個輻射熱測定器對應於陣列的像素。基板12包括電路(未顯示)以用於存取感測器10的輸出。反射器14舉例而言可以包括形成在基板12上的金屬化層或多層介電質。
吸收器16藉由柱狀物18而隔離於反射器14。於此具體態樣,反射器14和吸收器16之間的間隙G是大約2.5微米,雖然可以提供任何適合的間隙寬度。選擇此具體態樣的間隙以使長波長紅外線區域的吸收最佳化。柱狀物18除了建立吸收器16和反射器14之間的間隙G以外,它還由導電材料所形成並且提供了對提供於基板10中之讀出電路(未顯示)的電接觸。
吸收器16除了吸收來自入射光子的能量以外,它還加以選擇以提供良好之與雜訊等效的溫度差異(noise-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為了讓吸收器16具有良好的NETD,選擇要形成吸收器16的材料應該展現高的電阻溫度係數,同時展現低的多餘雜訊(1/f雜訊、強生(Johnson)雜訊…)。例如氧化釩的半導體材料乃常見於微加工的輻射熱 測定器,這是由於它們具有高的電阻溫度係數之緣故。雖然金屬具有比某些半導體材料(例如氧化釩)還低的電阻溫度係數,不過金屬典型而言具有比許多半導體材料低很多的多餘雜訊。
據此,於一具體態樣,吸收器16包括金屬。鈦和鉑是展現所要特徵的二種金屬。舉例而言,鈦展現大約7×10-7歐姆的整體電阻率。使用7×10-7歐姆的整體電阻率,則吸收器16要匹配自由空間之阻抗(每平方377歐姆)的厚度應該為大約1.9奈米。然而,形成厚度小於大約50奈米的材料電阻率可以比整體數值高幾倍。據此,視製程參數而定,吸收器16的厚度(如果是由鈦所做成)最好是大約10奈米。雜質也可以在形成期間引入吸收器16裡以便調整電阻率(如果需要的話)。因此,吸收器16於此具體態樣的厚度是大約10奈米,並且吸收器16從柱狀物到柱狀物的長度是大約25微米。這組態提供吸收器16的厚度和吸收器16的長度之間的比例是在1/1000的等級,並且吸收器16的厚度對間隙寬度G的比例是大約1/100。
在操作上,當電磁輻射(譬如紅外光)抵達感測器10時,電磁輻射被吸收於吸收器16的薄膜金屬裡,其效率取決於吸收器16的電阻率、反射器14的品質、吸收器16和反射器14之間的間隙寬度、輻射波長。在吸收入射的輻射時,吸收器16經歷溫度增加。這溫度增加轉而導致吸收器16的電阻率減少或增加。然後電探測吸收器16以測量吸收器16的電阻率,因此間接測量了入射在吸收器16上的電磁輻射量。
本揭示乃針對將輻射熱測定器的設計和結構整合到CMOS製程的方法。如底下所討論,輻射熱測定器的製作可以藉由利用CMOS層來接線、錨固和反射而整合到CMOS製程。把CMOS層併入輻射熱測定器 的結構裡可以減少裝置的製造成本並且允許設計有所變化,否則設計會太複雜或不實際而無法實施。於一具體態樣,製造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方法包括利用CMOS製程的氧化物作為用於吸收器的犧牲層。該方法也包括使用選擇性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釋放製程來移除犧牲層,並且避免易碎的吸收層黏住。藉由使用CMOS流程之不同的金屬層,將輻射熱測定器的製作整合到CMOS製程則能夠做到多樣的反射器間隙。CMOS整合也能夠使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和/或吸收層被圖案化以改善吸收和增加機械穩定性。
圖1~3顯示CMOS基板100的截面圖,其併入了用於實施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結構特色。CMOS基板100包括基板層102,例如矽,上面已形成了多個氧化物層104、106、108、110和金屬化層112、114、116、118。金屬化層112、114、116、118已圖案化以形成用於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導體120和接觸結構122。金屬化層112、114、116、118也已圖案化而使金屬化層當中至少一者能夠使用作為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124。通孔126提供於CMOS基板100的策略位置以將接觸結構122交互連接。如底下所討論,通孔126和接觸結構122對齊以形成柱狀物128,其組構成將吸收層130(圖2)錨固於基板100並且將吸收層130懸掛在反射器124之上。柱狀物128也可以組構成懸掛部分的金屬化層以提供用於輻射熱測定器之圖案化的反射器。
圖1顯示實施輻射熱測定器的CMOS基板,其係在形成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130之前。圖2顯示CMOS基板100,其係在吸收層130已形成於氧化物層110的頂部上之後。於一具體態樣,吸收層130是由 原子層沉積(ALD)所形成。由於沉積的金屬和半導體之典型電阻率的緣故,懸掛的薄膜所提供的厚度乃小於50奈米。
於圖1和2的具體態樣,CMOS基板100的氧化物層乃使用作為犧牲層以釋放吸收器130並且暴露反射器124。圖3顯示CMOS基板100,其係在已移除了犧牲性氧化物層之後以釋放吸收器130和暴露反射器124。如圖3所示,已完全移除氧化物層110。已部分移除了氧化物層108而留下部分的氧化物層108來支持反射器124。也已移除了部分的氧化物層106而達到反射器區域的任一側和到圖3之柱狀物128的右邊。為了避免吸收層130黏住,進行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釋放製程以移除犧牲層。通孔126和金屬化接觸122對齊以形成柱狀物128,其從基板突出而將吸收器130懸掛在反射器124之上以提供間隙G1。金屬導體層和金屬通孔也可以作為水平和垂直之固有的蝕刻停止層。於替代性具體態樣,氧化物可以由異向之反應性離子蝕刻(reactive-ion etching,RIE)和均向之氣相HF蝕刻的組合來移除。
於一具體態樣,通孔126包括由導電材料所形成的外層132,其圍繞著氧化物內層134,如圖6~8所示。因為通孔126的氧化物內層134是由導電層132所保護,所以氧化物內層134於蝕刻製程期間不隨著犧牲層而移除。於一具體態樣,柱狀物128可以使用電絕緣於基板的一或更多個摻雜步驟而機械耦合。於另一具體態樣,柱狀物128可以藉由形成於基板100中而在柱狀物128基底的植入區域136而電連接到基板,如圖7所示。圖9顯示吸收器130定位在柱狀物128和反射器124之上。吸收器130可以採取多樣的類型和幾何型態來實現,包括蜿蜒的、矩形的、有紋理 的、有孔的和類似者。
於圖3的具體態樣,選擇金屬化層116來作為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124。金屬化層116界定出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器130和反射器124之間的間隙寬度G1。圖4和5顯示輻射熱測定器實施例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中選擇CMOS基板上的不同金屬化層來作為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於圖4的具體態樣,金屬化層114乃用於形成輻射熱測定器的反射器124,而界定出吸收器130和反射器124之間的間隙寬度G2乃大於G1。於圖5的具體態樣,金屬化層112乃用於形成反射器,而界定出的間隙寬度G3乃大於G1和G2。
圖10和11顯示輻射熱測定器實施例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包括在CMOS基板140上形成聚合物層142來作為犧牲層以釋放吸收器144。CMOS基板包括多個氧化物層146、148、150、152和金屬化層154、156、158、160。金屬化層154、156、158、160已圖案化以形成用於輻射熱測定感測器的導體162和接觸結構164。於此具體態樣,金屬化層160已圖案化以形成反射器166。提供了通孔168以電連接接觸結構。通孔168和接觸結構164對齊以形成錨固物170而使吸收器連接到基板。
吸收器144乃形成於聚合物層142上。聚合物犧牲層142譬如使用O2電漿蝕刻製程來移除以釋放吸收器144和暴露反射器166。於此具體態樣,溝槽172乃提供於聚合物層142中而延伸穿過聚合物層142到達金屬化層160中的金屬接觸164,以允許吸收層144接觸錨固物。如圖11所示,一旦移除了聚合物層,吸收器由溝槽172所界定的幾何型態則允許吸收層懸掛在反射器166之上,其形成的間隙寬度乃對應於聚合物層142的厚 度。溝槽也可以提供於聚合物層中而使吸收器圖案化以增加機械穩定性。舉例而言,圖12顯示圖10和11之吸收器的替代性具體態樣,其包括由聚合物層中提供之額外溝槽(未顯示)所形成的U形結構特色174。
圖13和14顯示輻射熱測定器的範例,其包括由CMOS基板中的不同金屬化層和通孔所形成之圖案化的反射器,以調整反射器的反射特徵。於圖13,CMOS基板176包括金屬化層178、180、182、184,其已圖案化以形成柱狀物186而將吸收器188懸掛在圖案化的反射器190之上。圖案化的反射器190之基底192是由金屬化層180所形成,其由基板上剩餘部分的氧化物層198所支持。圖案化的反射器190包括通孔/柱狀物194而將金屬化層182的部分196懸掛在基底反射器192之上。於圖13的範例性具體態樣,圖案化的反射器190是由二金屬化層180、182和一金屬間通孔194所形成。圖14顯示圖13之基板176的替代範例性具體態樣,其包括由三金屬化層和二金屬間通孔所形成之圖案化的反射器190’。於圖14,反射器190’的基底192是由金屬化層178所形成,其係由氧化物層200來支持。柱狀物194乃藉由二金屬化層180、182和二金屬間通孔而形成在基底192之上。已從柱狀物194之間的區域完全移除了氧化物層198。
圖15和16顯示輻射熱測定器的具體態樣,其中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是電連接到通孔而非電連接到金屬化層接觸。如圖15所示,CMOS基板202包括氧化物層204、206、208、210和金屬化層212、214、216。金屬化層212、214、216被圖案化以形成導體218和接觸220以及潛在的反射器222。提供了通孔224以電連接接觸220以及形成柱狀物226。因為吸收層228乃形成於氧化物層210上而電連接到氧化物層210中的通孔 224,所以頂部金屬化層不必提供在最上面之氧化物層210的表面上。
圖16顯示圖15的基板202,其係在使用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製程而已移除了犧牲性氧化物(亦即氧化物層208、210和部分的層206)之後。於此具體態樣,金屬化層216乃用於形成反射器222。於替代性具體態樣,反射器222或許也可以由金屬化層214或金屬化層212所形成。
圖17和18顯示輻射熱測定器的具體態樣,其中溝槽乃提供於CMOS基板的氧化物中以使輻射熱測定器的吸收層圖案化而類似於圖12的具體態樣。如圖17所示,CMOS基板230包括氧化物層232、234、236、238和金屬化層240、242、244、246。金屬化層被圖案化以形成導體248、接觸250、潛在的反射器252。提供了通孔254以電連接接觸以及形成柱狀物256。吸收層258乃形成於氧化物層238上。溝槽260則提供於氧化物層238中以添加結構特色到吸收器而增進效能或增加結構穩定性。
於圖17和18的具體態樣,提供了二溝槽260,其係組構成在吸收器258中形成U形凹槽或樑262。於替代性具體態樣,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溝槽而有不同的形狀,以將不同的結構特色賦予吸收器。於某些具體態樣,額外的材料可以添加在氧化物層238的頂部上,例如襯墊或凸塊(未顯示),而將結構元件添加到從氧化物層238向上延伸的吸收器。
雖然本揭示已詳細示範和描述於圖式和前面的敘述,不過它本質上應該視為示範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要了解已經僅提出較佳的具體態樣,並且落於本揭示之精神裡的所有改變、修改和進一步應用乃想要受到保護。
100‧‧‧CMOS基板
102‧‧‧基板層
104、106、108、110‧‧‧氧化物層
112、114、116、118‧‧‧金屬化層
120‧‧‧導體
124‧‧‧反射器
128‧‧‧柱狀物
130‧‧‧吸收層
G1‧‧‧間隙

Claims (9)

  1.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於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製程期間,將至少一犧牲層形成在基板上;將吸收層沉積在該至少一犧牲層的頂部上;以及移除該至少一犧牲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以形成間隙,而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將至少一金屬化層沉積在該基板上;將至少一氧化物層形成在該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柱狀結構形成於該至少一氧化物層中而電連接到該至少一金屬化層;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和該柱狀結構的頂部上,使得該吸收層電連接到該柱狀結構;以及使用該至少一氧化物層作為犧牲層而移除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之下和在該柱狀結構周圍的部分以形成該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藉由該柱狀結構而懸掛在該間隙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多個金屬化層和多個氧化層以交錯圖案而沉積在該基板上和在彼此的頂部上;將該金屬化層圖案化以形成在該基板上之不同層級的導體和接觸結構,而藉在不同層級的相對於彼此而垂直對齊的該接觸結構以將該吸收層電連接到外部電路;以及 形成通孔,其延伸穿過該氧化層並且電連接該接觸結構以形成柱狀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氧化物層當中一者的頂部上;將該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以作為用於該吸收器的反射器;將至少一氧化物層沉積在該反射器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反射器上之該至少一氧化物層的頂部上;以及移除該至少一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而至該反射器以形成間隙,而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和該反射器上,該反射器則暴露於該吸收器底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多個氧化物層和多個金屬化層乃沉積在該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以界定出該吸收層和該反射金屬化層之間預定的間隙距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第一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第一氧化物層的頂部上;將第二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通孔形成於該第二氧化物層中而向下延伸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將第二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第二氧化物層和該通孔的頂部上;藉由移除該第二金屬化層在通孔周圍的部分,而將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將第三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第三氧化物層的頂部上; 移除該第三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以及移除該第二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以形成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並且該第一和第二反射金屬化層暴露於該吸收層底下以形成圖案化的反射器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第三反射金屬化層沉積在該第三氧化物層的頂部上;將通孔形成於該第三氧化物層中而向下延伸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並且對齊該第二氧化物層中的該通孔;藉由移除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在該第三氧化物層之該通孔周圍的部分,而將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圖案化;將第四氧化物層形成在該第三反射金屬化層的頂部上;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第四氧化物層的頂部上;以及移除該第四氧化物層在該吸收層底下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三反射器結構、移除該第三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二反射金屬化層以及移除該第二氧化物層在該通孔之間的部分而向下到該第一反射金屬化層以形成該間隙,以使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並且該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金屬化層暴露於該吸收層底下以形成圖案化的反射器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U形溝槽形成於該犧牲層中以用於在該吸收層中界定出U形樑;將該吸收層沉積在該犧牲層的頂部上和於該U形溝槽中;以及移除包括在該吸收層底下之該U形溝槽的該犧牲層以形成該間隙,而使包括該U形溝槽所界定之該U形樑的部分的該吸收層懸掛在該間隙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犧牲層包括該CMOS製程的氧化物;以及其中使用選擇性氫氟酸氣相乾式蝕刻釋放製程來移除該氧化物以形成該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犧牲層包括聚合物層;以及其中使用O2電漿蝕刻製程來移除該聚合物層以形成該間隙。
TW102130176A 2012-08-22 2013-08-22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TWI613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91837P 2012-08-22 2012-08-22
US61/691,837 2012-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065A TW201423065A (zh) 2014-06-16
TWI613423B true TWI613423B (zh) 2018-02-01

Family

ID=4908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0176A TWI613423B (zh) 2012-08-22 2013-08-22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98281B2 (zh)
JP (1) JP6302470B2 (zh)
KR (1) KR20150090028A (zh)
CN (1) CN104969045B (zh)
DE (1) DE112013004116T5 (zh)
TW (1) TWI613423B (zh)
WO (1) WO2014031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68658B2 (en) * 2012-08-31 2016-06-14 Robert Bosch Gmbh Serpentine IR sensor
FR2999805B1 (fr) 2012-12-17 2017-12-2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infrarouge
US11105684B2 (en) * 2015-12-16 2021-08-31 Mikrosens Elektronik San. Ve Tic. Microbolometer structure
TWI615985B (zh) 2015-12-25 2018-0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光感測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FR3066321B1 (fr) * 2017-05-09 2019-06-14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detecteur bolometrique
US10466108B2 (en) * 2017-08-24 2019-11-05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Molybdenum nitride absorber coating for a detector
US11088196B2 (en) * 2019-11-15 2021-08-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al reflector grounding for noise reduction in light detector
CN113720478B (zh) * 2021-03-26 2023-03-24 北京北方高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红外探测器像元和红外探测器
CN113720455A (zh) * 2021-03-26 2021-11-30 北京北方高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mos工艺的红外探测器
CN113720471B (zh) * 2021-03-26 2023-01-06 北京北方高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红外探测器像元和红外探测器
CN113340436B (zh) * 2021-07-12 2023-04-14 北京北方高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制冷cmos红外探测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1663A (en) * 1988-08-12 1991-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frared detector
EP1251099A2 (en) * 2000-03-24 2002-10-23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Method of improving mechanical strength i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and devices produced thereof
TW514723B (en) * 1999-08-24 2002-12-21 Secr Defence Micro-bridge structure for a bolometer,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onto a substrate and transducer
US20080035846A1 (en) * 2006-05-23 2008-02-14 Joseph Talghader Tunable finesse infrared cavity thermal detectors
US20110062494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with isotropic silicon recess profile in nanoscale dimen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23589T2 (de) * 1988-08-12 1996-01-18 Texas Instruments Inc Infrarot-Detektor.
JP2003337066A (ja) * 2002-05-21 2003-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型赤外線検出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5089098A2 (en) * 2004-01-14 2005-09-2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ltra broadband mirror using subwavelength grating
US7655909B2 (en) * 2006-01-26 2010-02-02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Infrared detector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ame
US7683324B2 (en) 2006-03-14 2010-03-2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olometer
US8080797B2 (en) 2006-09-08 2011-12-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olomet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bolometer
US7842533B2 (en) * 2009-01-07 2010-11-30 Robert Bosch Gmbh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KR100983818B1 (ko) * 2009-09-02 2010-09-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볼로미터용 저항재료, 이를 이용한 적외선 검출기용 볼로미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2154685A (ja) * 2011-01-24 2012-08-16 Seiko Epson Corp 熱型光検出器、熱型光検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熱型光検出器の製造方法
JP5691502B2 (ja) * 2010-12-27 2015-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熱型光検出器、熱型光検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熱型光検出器の製造方法
CN102564601A (zh) 2010-12-22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热式光检测装置、电子设备、热式光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064982B2 (en) * 2012-12-21 2015-06-23 Robert Bosch Gmbh Thin-film encapsulated infrared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1663A (en) * 1988-08-12 1991-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frared detector
US5021663B1 (en) * 1988-08-12 1997-07-01 Texas Instruments Inc Infrared detector
TW514723B (en) * 1999-08-24 2002-12-21 Secr Defence Micro-bridge structure for a bolometer,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onto a substrate and transducer
EP1251099A2 (en) * 2000-03-24 2002-10-23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Method of improving mechanical strength i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and devices produced thereof
US20080035846A1 (en) * 2006-05-23 2008-02-14 Joseph Talghader Tunable finesse infrared cavity thermal detectors
US20110062494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with isotropic silicon recess profile in nanoscale dimen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045B (zh) 2018-08-21
DE112013004116T5 (de) 2015-05-07
JP6302470B2 (ja) 2018-03-28
US20140054740A1 (en) 2014-02-27
JP2015531868A (ja) 2015-11-05
TW201423065A (zh) 2014-06-16
US9698281B2 (en) 2017-07-04
CN104969045A (zh) 2015-10-07
WO2014031614A1 (en) 2014-02-27
KR20150090028A (ko)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423B (zh)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US6690014B1 (en) Microbolomet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JP7232978B2 (ja) 赤外線センサ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のボロメータ赤外線受光部を冷却する方法
US7338640B2 (en) Thermopile-based gas sensor
US9368658B2 (en) Serpentine IR sensor
US9093594B2 (en) Multi-stack film bolometer
US7544942B2 (en) Thermal detector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infrared detection device using such detectors
TWI616647B (zh) 半導體裝置
AU2001278843A1 (en) Microbolomet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US8809786B2 (en) Microbolometer detector with centrally-located support structure
US9199838B2 (en) Thermally shorted bolometer
EP2738530B1 (en) Photonic sensor comprising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sensor
US9412927B2 (en) Formation of a thermopile sensor utilizing CMO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KR101677717B1 (ko) 멤스 써모파일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08905B1 (ko) 고 응답 멤스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A2791933C (en) Microbolometer detector with centrally-located support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