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757B -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757B
TWI609757B TW105133712A TW105133712A TWI609757B TW I609757 B TWI609757 B TW I609757B TW 105133712 A TW105133712 A TW 105133712A TW 105133712 A TW105133712 A TW 105133712A TW I609757 B TWI609757 B TW I6097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e
common lower
molding
lower mold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5547A (zh
Inventor
黃佳莉
Original Assignee
東莞太洋橡塑製品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莞太洋橡塑製品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莞太洋橡塑製品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3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975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7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5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547A/zh

Links

Description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本發明係為一種複合型零件生產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電子產品及各種家用電器上都設置有控制台,控制台多為塑膠按鍵或者矽膠按鍵。塑膠按鍵的手感生硬,矽膠按鍵的軟硬適中,手感更好,使用範圍廣泛。傳統矽膠按鍵的生產是採用傳統液態矽膠IM射出成型,素材單獨批量成型,再用人工將素材擺入矽膠模具,最後液態矽膠IM射出成型,這種製造方法具有以下問題,模具設計需預留素材組配間隙(否則零間隙素材無法擺入),容易有溢膠風險,而且,按鍵平整度無法保證,容易產生走膠不均的現象;另外,這種製造方式所需的人工勞動量較大,並且,這類矽膠按鍵通常需要進行先注塑,再進行矽膠成型,而矽膠成型的週期大約是注塑成型週期的兩倍,針對這一情況,如何對矽膠成型模具和塑膠成型模具進行工作分配,提高模具利用率及生產效率是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應對現有矽膠按鍵的設備及生產方法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爰此,為解決上述前案之缺失,本發明提出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通過採用移動機構帶動第一共用下模及一第二共用下模往復移動以對應與第一矽膠成型上模、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及塑膠成型上模配合工作,從而,充分利用時間,移模作業,連動式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之一種具有活動式固定件之外牆板材,包含:一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一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一塑膠成型上模、一第一共用下模、一第二共用下模以及帶動該第一共用下模及該第二共用下模來回移動的一移動機構,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該塑膠成型上模並排設置,該塑膠成型上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和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之間,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均與該移動機構相連,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在該移動機構帶動下可往復移動式位於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和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
進一步,包括一機架,於該機架上設置有一工作臺,於該工作臺上並排設置有三組支撐架,前述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及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安裝於兩側支撐架上,該塑膠成型上模安裝於中間的支撐架上,於每個支撐架上方分別設置有一驅動裝置,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該塑膠成型上模分別與對應該驅動裝置相連;於三組支撐架下方形成供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往復移動的一移動空間,該移動機構設置於該移動空間底部,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安裝於該移動機構上方。
其中,該移動空間兩端設置有自動門柵。
其中,前述中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有用於向該塑膠成型上模供料的一料斗。
其中,該機架周邊設置有複數個用於設備通風散熱的散熱孔。
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的成型方法,使用如上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包括如下步驟:S1、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後,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一起向左移動;S2、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向左移動後,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同時,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時,該第一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S3、該第二共用下模向右移動,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一共用下模保持不動,繼續射出成型;S4、該第一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後,取出成品,此時,該第二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該第二共用下模保持不動,該第一用下模向右移動至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重新開始注塑,注塑完成時,該第二共用下模也射出成型完成,取出成品;S5、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一起向左移動,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接著重複上述S2步驟,依次迴圈。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通過採用移動機構帶動第一共用下模及第二共用下模往復移動以對應與第一矽膠成型上模、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及塑膠成型上模配合工作,從而,在矽膠成型時間是塑膠成型時間大約兩倍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時間,移模作業,連動式生產,無人工取放,在提高模具利用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50%),並且,該成型方式不需預留素材組配間隙,克服了溢膠風險,確保了產品的平整度。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為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包含:
一機架(10)、一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一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一塑膠成型上模(40)、一第一共用下模(50)、一第二共用下模(60)以及帶動該第一共用下模(50)A、該第二共用下模(60)來回移動的一移動機構(70),其中:
該機架(10)周邊設置有複數個用於設備通風散熱的散熱孔(11),於機架(10)上表面設置有一工作臺(12),於該工作臺(12)上並排設置有三組支撐架(12),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及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安裝於兩側支撐架(13)上,該塑膠成型上模(40)安裝於中間的支撐架(13)上,於每個支撐架(13)上方分別設置有一驅動裝置(14),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和該塑膠成型上模(40)分別與對應該驅動裝置(14)相連;於三組支撐架(13)下方形成供該第一共用下模(50)、該第二共用下模(60)往復移動的一移動空間(15),該移動機構(70)設置於該移動空間(15)底部,該第一共用下模(50)、該第二共用下模(60)安裝於該移動機構(70)上方,該第一共用下模(50)、該第二共用下模(60)在該移動機構(70)帶動下可往復移動式位於該移動空間(15)中;並於該移動空間(15)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自動門柵(16),於中間的支撐架(13)上設置有用於向該塑膠成型上模(40)供料的一料斗(17)。
該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原理如下:該矽膠按鍵採用塑膠和矽膠材料結合形成,塑膠(PC)採用注塑成型(射出),液態矽膠(LSR)採用Insert-Molding射出成型,PC注塑成型週期約為LSR射出成型週期的一半,採用一套塑膠模具匹配兩套矽膠模具,PC與LSR採用兩共用下模,移模作業。
該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方法如下:
S1、該第一共用下模(50)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40)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60)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40)對該第一共用下模(50)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後,該第一共用下模(50)和該第二共用下模(60)一起向左移動。
S2、該第一共用下模(50)和該第二共用下模(60)向左移動後,該第一共用下模(50)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60)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40)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對該第一共用下模(50)進行矽膠射出成型;同時,該塑膠成型上模(40)對該第二共用下模(60)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時,該第一共用下模(50)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
S3、該第二共用下模(60)向右移動,該第二共用下模(60)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下方,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對該第二共用下模(60)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一共用下模(50)保持不動,繼續射出成型。
S4、該第一共用下模(50)矽膠射出成型完成後,取出成品,此時,該第二共用下模(60)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該第二共用下模(60)保持不動,該第一共用下模(50)向右移動至該塑膠成型上模(40)下方,重新開始注塑,注塑完成時,該第二共用下模(60)也射出成型完成,取出成品。
S5、該第一共用下模(50)和該第二共用下模(60)一起向左移動,該第一共用下模(50)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對該第一共用下模(50)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二共用下模(60)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40)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40)對該第二共用下模(60)進行注塑成型,接著重複上述S2,依次迴圈。
如此進行反復式作業,利用LSR成型時間為PC成型時間的大約兩倍,中間PC可以一供二,給左右兩邊LSR進行Insert-Molding射出成型。
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於,通過採用移動機構帶動該第一共用下模(50)和該第二共用下模(60)往復移動以對應與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20)、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30)及該塑膠成型上模(40)配合工作,從而,在矽膠成型時間是塑膠成型時間大約兩倍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時間,移模作業,連動式生產,無人工取放,在提高模具利用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50%),並且,該成型方式不需預留素材組配間隙,克服了溢膠風險,確保了產品的平整度。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0)‧‧‧機架
(11)‧‧‧散熱孔
(12)‧‧‧工作臺
(13)‧‧‧支撐架
(14)‧‧‧驅動裝置
(15)‧‧‧移動空間
(16)‧‧‧自動門柵
(17)‧‧‧料斗
(20)‧‧‧第一矽膠成型上模
(30)‧‧‧第二矽膠成型上模
(40)‧‧‧塑膠成型上模
(50)‧‧‧第一共用下模
(60)‧‧‧第二共用下模
(70)‧‧‧移動機構
[第一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前視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成型步驟1各模分佈狀態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成型步驟2各模分佈狀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成型步驟3各模分佈狀態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成型步驟4各模分佈狀態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成型步驟5各模分佈狀態示意圖。
(10)‧‧‧機架
(11)‧‧‧散熱孔
(14)‧‧‧驅動裝置
(16)‧‧‧自動門柵
(17)‧‧‧料斗
(20)‧‧‧第一矽膠成型上模
(30)‧‧‧第二矽膠成型上模
(40)‧‧‧塑膠成型上模
(50)‧‧‧第一共用下模
(60)‧‧‧第二共用下模
(70)‧‧‧移動機構

Claims (6)

  1. 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包含: 一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一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一塑膠成型上模、一第一共用下模、一第二共用下模以及帶動該第一共用下模及該第二共用下模來回移動的一移動機構,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該塑膠成型上模並排設置,該塑膠成型上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和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之間,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均與該移動機構相連,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在該移動機構帶動下可往復移動式位於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和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進一步包括一機架,於該機架上設置有一工作臺,於該工作臺上並排設置有三組支撐架,前述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及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安裝於兩側支撐架上,該塑膠成型上模安裝於中間的支撐架上,於每個支撐架上方分別設置有一驅動裝置,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該塑膠成型上模分別與對應該驅動裝置相連;於三組支撐架下方形成供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往復移動的一移動空間,該移動機構設置於該移動空間底部,該第一共用下模、該第二共用下模安裝於該移動機構上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其中,該移動空間兩端設置有自動門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其中,前述中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有用於向該塑膠成型上模供料的一料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其中,該機架周邊設置有複數個用於設備通風散熱的散熱孔。
  6. 一種矽膠塑膠複合件的成型方法,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任一項所述之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包括如下步驟: S1、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後,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一起向左移動; S2、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向左移動後,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同時,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操作,注塑完成時,該第一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 S3、該第二共用下模向右移動,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二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一共用下模保持不動,繼續射出成型; S4、該第一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後,取出成品,此時,該第二共用下模矽膠射出成型完成一半,該第二共用下模保持不動,該第一用下模向右移動至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重新開始注塑,注塑完成時,該第二共用下模也射出成型完成,取出成品; S5、該第一共用下模和該第二共用下模一起向左移動,該第一共用下模位於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下方,該第一矽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一共用下模進行矽膠射出成型,該第二共用下模位於該塑膠成型上模下方,該塑膠成型上模對該第二共用下模進行注塑成型,接著重複上述S2步驟,依次迴圈。
TW105133712A 2016-10-19 2016-10-19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TWI609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3712A TWI609757B (zh) 2016-10-19 2016-10-19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3712A TWI609757B (zh) 2016-10-19 2016-10-19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9757B true TWI609757B (zh) 2018-01-01
TW201815547A TW201815547A (zh) 2018-05-01

Family

ID=6172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712A TWI609757B (zh) 2016-10-19 2016-10-19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97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902A (zh) * 2019-09-06 2019-12-20 苏州卡利肯新光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光镜的注塑工艺及其注塑而成的配光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3080A1 (en) * 1999-11-23 2002-01-31 Joseph Howard Gladd Environmentally proctected bussed electrical center
US6949217B2 (en) * 2001-01-10 2005-09-2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Use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 molding of protective caps
CN102380246A (zh) * 2011-10-21 2012-03-21 江阴浩博科技有限公司 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
TW201622834A (zh) * 2014-12-30 2016-07-01 Guangzhou Sheng Fu Rui Entpr Co Ltd 一種多輥塗布系統
CN205497952U (zh) * 2016-03-21 2016-08-24 东莞捷讯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硅胶二次射出旋转模仁的注塑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3080A1 (en) * 1999-11-23 2002-01-31 Joseph Howard Gladd Environmentally proctected bussed electrical center
US6949217B2 (en) * 2001-01-10 2005-09-2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Use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 molding of protective caps
CN102380246A (zh) * 2011-10-21 2012-03-21 江阴浩博科技有限公司 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
TW201622834A (zh) * 2014-12-30 2016-07-01 Guangzhou Sheng Fu Rui Entpr Co Ltd 一種多輥塗布系統
CN205497952U (zh) * 2016-03-21 2016-08-24 东莞捷讯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硅胶二次射出旋转模仁的注塑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902A (zh) * 2019-09-06 2019-12-20 苏州卡利肯新光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光镜的注塑工艺及其注塑而成的配光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547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14438A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JP2016117221A (ja) 射出成形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US20200288740A1 (en) Light and Convenient Pneumatic Device for Preparing Tea Brick
TWI609757B (zh)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CN106426733B (zh) 硅胶塑胶复合件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TWM535637U (zh) 矽膠塑膠複合件成型設備
CN208118632U (zh) 一种发热瓷砖模具
CN208620738U (zh) 一种烘箱装置及其产品存放架
CN206475375U (zh) 一种新型双注塑口注塑机
CN202174697U (zh) 一种线圈注塑模板
CN205988995U (zh) 一种非晶合金热塑性模压成形模具
CN206416374U (zh) 一种多层高产能橡胶模具
CN2083758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凹槽脱模装置
WO2018068175A1 (zh) 硅胶塑胶复合件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09318593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用的冲床模具的加固装置
CN209450794U (zh) 一种纸尿裤吸收体的成型机构
CN214353902U (zh) 多点热浇口热流道模具
CN207812121U (zh) 一种洗衣机上盖板
CN206217085U (zh) 一种橡胶注塑成型模具
CN2050334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8247294U (zh) 一种取料工装
CN203496099U (zh) 制砖模具
CN205006704U (zh) 一种揉面钩的改良结构
CN209699758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手机壳注塑模具
CN208277309U (zh) 一种防止原料渗出的摩托车后视灯外壳模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