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7747B -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 Google Patents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7747B
TWI607747B TW105137459A TW105137459A TWI607747B TW I607747 B TWI607747 B TW I607747B TW 105137459 A TW105137459 A TW 105137459A TW 105137459 A TW105137459 A TW 105137459A TW I607747 B TWI607747 B TW I6077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positioning
air passage
buffer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7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891A (zh
Inventor
Bing Zhong Zhong
Guo Jun Jiang
Original Assignee
Bing Zhong Zhong
Guo Jun 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g Zhong Zhong, Guo Jun Jiang filed Critical Bing Zhong Zhong
Priority to TW105137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774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7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77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8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891A/zh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墊體結構,尤指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的墊體,令使用者能夠將該墊體置放於一物體的預定位置(如:人體的肢體表面),以形成初步塑形後,僅需將該墊體內之空氣抽出,該墊體就會對其內填裝之複數個顆粒施壓,使該等顆粒相互緊靠,進而令該墊體隨著該物體之輪廓被塑形成擬固體狀,嗣,使用者尚能夠對緩衝空間注入氣體,以使該墊體能穩固且緊密地貼合至該物體上,進而能保護該物體。
查,隨著材料科學的精進,諸多產品紛紛採用新的材料,以能提供使用者更為良好的體驗,尤其是,各種墊體產品(如:保護墊、床墊、坐墊...等)於使用上,通常會直接與使用者接觸,因此,隨著不同使用目的與達成效果,例如:硬、軟、止滑、變形、緩衝...等,業者大多會直接改變墊體產品所使用的材料,以期能增進原有功效,進而獲得使用者的青睞。
然而,發明人發現,除了改變材料之外,透過結構之改良,亦能夠使墊體產品達成更加優良的功效,舉例而言,現有的醫療方式中,對於肢體骨折或手術而需進行石膏治療時,通常會將石膏材料(如:石膏粉石膏(plaster cast)、樹脂石膏(synthetic or resin cast)),披覆至患者的肢體上,以能固定與保護肢體,但是,無論使用何種石膏材料,在石膏治療的過程 中,通常會遇到下列問題:(1)隨著復原時間,患者對於石膏之鬆緊感受會明顯不同,例如:在石膏治療的第一星期,病患受傷的肢體通常會持續腫脹,造成石膏太緊,導致血液循環不佳及疼痛不已;第二星期,當病患腫脹開始消退時又會覺得石膏太鬆,缺乏固定的效果;但是,由於石膏材料已硬化而無法調整,因此,患者僅能盡可能花費時間來適應它,且必須將自己的生活步調放慢,以慢慢地調整及配合自己的生理限制;(2)當患者骨折部位已因骨痂成熟,而完全復原後,醫師會以一特殊設計的石膏鋸,將石膏模自患肢上切除,雖然現有的石膏鋸,只會切硬石膏,而不會切傷軟皮膚,但仍具有潛在的危險,因此,患者必需能完全與醫師配合,才能將危險性降至最低;及(3)當石膏被切除後,切除的石膏並無法被重覆使用,僅能夠丟棄,此舉不僅會造成醫療廢棄物上之重大負擔,並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有鑑於前述情況,發明人先前曾設計出一種肢體保護墊,以能夠代替石膏作用,惟,發明人發現,由於人體的肢體係存有粗細變化,且某些人的肢體甚至因先天或後天原因,而產生彎曲或其它形態,因此,該肢體保護墊於使用過程中,會有局部區域無法完全貼合至肢體上,雖不會影響治療與固定效果,但仍有改進空間。除了前述情況之外,發明人尚發現,現有的墊體產品之結構過於單調,主要是根據其內所填充的材料性質,達到預期之墊體產品的要求(如:硬、軟、止滑、變形、緩衝...等),因此,若使用者除了需要墊體產品具有固態之硬實,以能提供較高的支撐性之外,尚需要墊體產品具有擬液態的形變能力,以能緊密地貼靠至墊體產 品上時,則會大幅提高墊體產品的設計難度。
綜上所述可知,現有的墊體產品之結構,仍無法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嶄新的墊體結構,以能獲得使用者之青睞,即成為本發明在此欲探討的重要課題。
有鑑於現有的墊體結構,仍不盡完美,因此,發明人憑藉著多年的實務經驗,在經過多次實驗及研究後,終於設計出本發明之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期能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以在市場上具有一席之地。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包括一塑形袋體、複數個顆粒及一緩衝袋體,其中,該塑形袋體是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且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一容納空間,該塑形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元件,該等第一定位元件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以使該第一容納空間之斷面始終維持在預定之扁狹狀,該等顆粒能被填裝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且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移動,又,該塑形袋體上設有一第一氣道,該第一氣道係與該第一容納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第一氣道,對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另,該緩衝袋體之一側面係連接至該塑形袋體相對應的一側面,且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以在其內形成一緩衝空間,該緩衝袋體上設有至少一第二氣道,各該第二氣道係與該緩衝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注氣裝置能透過各該第二氣道,對該緩衝空間進行注氣, 如此,使用者能夠藉由抽氣裝置抽取該第一容納空間的空氣,以使該塑形袋體塑形成預定的擬固體狀,且藉由注氣裝置對該緩衝空間進行注氣,以使該緩衝袋體具有預定的緩衝及形變能力。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前述之塑形袋體能夠由一內袋及一外袋所組成,其中,該內袋為透氣材料,且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該第一容納空間,該內袋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第一定位元件,該等第一定位元件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且該等顆粒能被填裝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並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移動,又,該外袋則由不透氣材料製成,其周緣被氣密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二容納空間,該第二容納空間係用以容納該內袋,該外袋表面在對應於該第二容納空間之位置開設有該第一氣道,該第一氣道係與該第二容納空間相連通,以使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第一氣道,對該第二容納空間及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本發明〕
11、31‧‧‧塑形袋體
110、310‧‧‧第一容納空間
111、311‧‧‧第一定位空間
113、313‧‧‧第一定位元件
115、315‧‧‧第一氣道
13、33‧‧‧顆粒
15‧‧‧透氣元件
21、41‧‧‧緩衝袋體
210、410‧‧‧緩衝空間
211‧‧‧第二定位空間
213‧‧‧第二定位元件
215‧‧‧第二氣道
31A‧‧‧內袋
31B‧‧‧外袋
320‧‧‧第二容納空間
60‧‧‧氣嘴
61‧‧‧嘴座
62‧‧‧氣密瓣膜
611‧‧‧空氣通道
63‧‧‧蓋體
第1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立體示意圖;第2A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塑形袋體示意圖;第2B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緩衝袋體示意圖;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立體示意圖;及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外袋與緩衝袋體示意圖。
本發明係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請參閱第1、2A~2B圖所示,在一第一實施例中,該墊體結構包括一塑形袋體11及一緩衝袋體21,其中,該塑形袋體11與緩衝袋體21兩者相對應的一側面係連接為一體,在第1圖中,該塑形袋體11之一側面與該緩衝袋體21之一側面係為同一元件(即,同一個薄形片體),但在本創作之其它實施例中,該塑形袋體11之一側面與該緩衝袋體21之一側面亦能為單獨的元件(即,二個薄形片體),且透過黏著、縫合或高週波熱壓封合方式成一體,意即,只要該塑形袋體11與緩衝袋體21兩者相對應的一側面連接為一體,以形成該墊體結構即可,合先陳明。
復請參閱第1、2A~2B圖所示,該塑形袋體11係由不透氣的塑化材料製成,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一容納空間110,其中,該塑形袋體11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元件113,該等第一定位元件113能夠為線體、帶體或其它軟、硬之連接體,且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110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111,以令相鄰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111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如此,藉由該等第一定位元件113的支撐效果,能夠使該第一容納空間110的斷面始終維持在預定高度之扁狹狀。另,該塑形袋體11之各該第一定位空間111內能填裝有複數個顆粒13,且該等顆粒13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111中移動,又,由於該等第一定位元件113能夠使該第一容納空間110維持扁狹狀,因此,雖然該等顆粒13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111中移動,但受限於該等第一定位元件113之長度,能夠避免造成該塑形袋體11之局部區域堆積過多的顆粒13,令該等顆 粒13能夠均勻地分佈至各該第一定位空間111中,以使該塑形袋體11能維持在一較為均勻之厚度。
復請參閱第1、2A~2B圖所示,該塑形袋體11上設有一第一氣道115,該第一氣道115係與其中一個第一定位空間111相連通(如第2A圖所示),又,由於相鄰之各該第一定位空間111亦相互連通,因此,該第一氣道115能連通該第一容納空間110,當使用者能透過一抽氣裝置(圖中未示),經由該第一氣道115,對該第一容納空間110進行抽氣,以將該第一容納空間110中的空氣抽出,此時,該塑形袋體11會向內變形,擠壓該等顆粒13,令該等顆粒13相互緊靠,進而使得該塑形袋體11能被塑形成擬固體狀(其彈性或硬度依真空程度而定),如此,使用者僅需氣密地封合該第一氣道115,即可使該塑形袋體11保持於前述擬固體狀;此外,為避免該等顆粒13經由第一氣道115脫離出該塑形袋體11,在該第一實施例中,該塑形袋體11尚設有一透氣元件15,其中,該透氣元件15係安裝在該塑形袋體11上對應於該第一氣道115之位置,且該透氣元件15之透氣孔徑會小於各該顆粒13之粒徑,如此,在抽氣過程中,該等顆粒13即會受到該透氣元件15的阻擋,而不會被抽取出該塑形袋體11之外,惟,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該透氣元件15亦能夠設在抽氣裝置的抽氣管上,當該抽氣管插設至該第一氣道115上時,同樣能夠達成前述阻擋顆粒13被抽取出該塑形袋體11之外的功效。
另,復請參閱第1、2A~2B圖所示,該緩衝袋體21係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以在其內形成一緩衝空間210,在該第一實施例中,該緩衝袋體21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二定位元件213,各該第二定位元件213乃是該緩衝袋體21之二內側表面經熱壓後所熔 融而成的塊體,以將該緩衝空間210區隔成複數個第二定位空間211,但是,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第二定位元件213能夠為單獨之元件,如:線體、帶體、其它軟、硬之連接體,據此,凡相關技術領域之人士,在參酌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後,將第二定位元件213改以其它線體、帶體或軟、硬連接體取代,均應不脫離本發明所謂之第二定位元件213的保護範疇,合先敘明。再者,在該第一實施例中,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211互不連通,且該緩衝袋體21上設有複數個第二氣道215,各該第二氣道215分別與各該第二定位空間211相連通,如此,使用者能夠透過一注氣裝置(圖中未示),經由各該第二氣道215,對各該第二定位空間211注氣,以調整該緩衝袋體21的緩衝及形變能力。
綜上所述,復請參閱第1、2A~2B圖所示,當使用者將該墊體結構作為一肢體保護墊使用,且將該墊體結構纏繞至肢體上後,此時,該緩衝袋體21會貼靠至肢體皮膚上,嗣,使用者僅需透過該第一氣道115抽出該第一容納空間110中的空氣,即可使該墊體結構隨著肢體輪廓被塑形,之後,使用者能夠根據該墊體結構與肢體間的接觸狀況,將空氣經由各該第二氣道215導入至該緩衝空間210(即,各該第二定位空間211)後,氣密地封合對應之第二氣道215,以調整緩衝袋體21之各個區域(即,對應各該第二定位空間211的位置)的膨脹度,令該墊體結構能達到保護或固定該肢體之作用;最後,當使用者使用完該墊體結構後,其能釋放出該緩衝空間210中的空氣,且能將空氣導入至該塑形袋體11內,以使該塑形袋體11中的該等顆粒13鬆散,進而使該墊體結構回復成柔軟狀,即能方便收藏與供下次重復使用。在此特別一提者,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復請參閱第1、2A~2B 圖所示,該緩衝袋體21內能夠不設有第二定位元件213,或是,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211能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如此,該緩衝袋體21即能設有單一個第二氣道215,且透過注氣裝置將空氣注入至緩衝空間210。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墊體結構包括一塑形袋體31及一緩衝袋體41,且該塑形袋體31與緩衝袋體41兩者相對應的一側面係連接為一體,又,該塑形袋體31係由一內袋31A及一外袋31B所組成,其中,該內袋31A係由透氣材料(如:織物或透氣塑化膜)製成,且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一容納空間310,又,該內袋31A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元件313(如:紗線),該等第一定位元件313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310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311,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311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以使該第一容納空間310之斷面始終維持在預定之扁狹狀,該等第一定位空間311中填裝有複數個顆粒33,該等顆粒33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311內移動,且其粒徑大於該透氣材料之透氣孔徑,使得該等顆粒33無法自該內袋31A脫離。
復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該外袋31B係由不透氣材料製成,其周緣被氣密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二容納空間320,該外袋31B與該緩衝袋體41相連接為一體,且該內袋31A能容納至第二容納空間320中,在該第二實施例中,該外袋31B表面對應於該第二容納空間320之位置開設有一第一氣道315,該第一氣道315係與該第二容納空間320相連通,當使用者以一抽氣裝置(圖中未示)對該第一氣道315進行抽氣時,除了該第二容納空間320中的空氣能夠被抽出之外,該第一容納空間310中的空氣亦會經由該內 袋31A而流入至該第二容納空間320,進行被抽出至該塑形袋體31外,如此,該外袋31B與內袋31A會同時向內變形,且擠壓該等顆粒33,使得該等顆粒33相互緊靠,令該塑形袋體31能被塑形成擬固體狀。
復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在該第二實施例中,該外袋31B的遠離該緩衝袋體41的外側表面設有一氣嘴60,該氣嘴60包括一嘴座61及一蓋體63,其中,該嘴座61係由不透氣材料製成,該嘴座61之底部周緣係被氣密地封合在該外袋31B外表面上對應於該第一氣道315之位置,該嘴座61內設有一空氣通道611,以使該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空氣通道611,對該第二容納空間320及該第一容納空間310進行抽氣,該蓋體63能蓋合至該嘴座61之頂部,以氣密地封閉住該空氣通道611,如此,使用者只要透過該氣嘴60,即可輕易地對該塑形袋體31進行抽氣,且能迅速地封合住該第一氣道315。此外,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該氣嘴60亦能設計成一單向逆止閥或一氣閥,其中,該單向逆止閥尚包括一氣密瓣膜62,該氣密瓣膜62係由不透氣材料(如:不透氣塑化材料)製成,且係可活動地安裝在該空氣通道611內,以在該抽氣裝置透過該空氣通道611,對該第一容納空間310與該第二容納空間320進行抽氣時,該氣密瓣膜62會呈單向開啟狀,反之,在該外袋31B(即,塑形袋體31)外之氣壓等於或大於該第一容納空間310與該第二容納空間320內之氣壓時,該氣密瓣膜62會自動氣密地封閉住該空氣通道611;該氣閥則能被開啟或關閉,以令該空氣通道611成為導通或不導通之狀態。
另,復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該緩衝袋體41係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以在其內形成一緩衝空間410,該緩衝袋體41上設有一第二氣道(圖中未示),該第二氣道係與該緩衝空間410相連通,以使一注氣裝置能透過該第 二氣道,對該緩衝空間410進行注氣,在此特別一提者,該緩衝袋體41上對應於第二氣道的位置,亦能設有前述之氣嘴60結構,以能封合或開啟該第二氣道,如此,本發明之墊體結構除了能夠藉由該塑形袋體31與顆粒33而達到擬固態的硬實效果外,尚能藉由該緩衝袋體41而達到擬液態的緩衝及形變能力,有效提高該墊體結構的適用性。
此外,復請參閱第1~4圖所示,雖然前述二個實施例中,該墊體結構係由一個塑形袋體11、31及一個緩衝袋體21、41組合而成,但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業者能夠根據產品用途,調整塑形袋體11、31或緩衝袋體21、41的大小與態樣,使得塑形袋體11、31與緩衝袋體21、41兩者的面積不同,或是改為一個塑形袋體11、31搭配複數個緩衝袋體21、41,或是改為複數個塑形袋體11、31搭配一個緩衝袋體21、41,令本發明之墊體結構具有更高的產業利用性。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惟,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發明之保護範疇。
11‧‧‧塑形袋體
110‧‧‧第一容納空間
111‧‧‧第一定位空間
113‧‧‧第一定位元件
13‧‧‧顆粒
21‧‧‧緩衝袋體
210‧‧‧緩衝空間
211‧‧‧第二定位空間
213‧‧‧第二定位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包括:一塑形袋體,係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且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一容納空間,該塑形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元件,該等第一定位元件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以使該第一容納空間之斷面始終維持在預定之扁狹狀,該塑形袋體上設有一第一氣道,該第一氣道係與該第一容納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第一氣道,對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複數個顆粒,係被填裝在該塑形袋體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且能在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移動;及一緩衝袋體,其一側面係連接至該塑形袋體相對應的一側面,且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以在其內形成一緩衝空間,該緩衝袋體上設有至少一第二氣道,各該第二氣道係與該緩衝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注氣裝置能透過各該第二氣道,對該緩衝空間進行注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墊體結構,其中,該緩衝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二定位元件,該等第二定位元件能將該緩衝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二定位空間,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墊體結構,其中,該緩衝袋體上設有複數條第二氣道,該緩衝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二定位元件,該等第二定位元件能將該緩衝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二定位空間,且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互不連通,並分別與對應之第二氣道相連通。
  4. 如請求項1、2或3所述之墊體結構,尚包括一透氣元件,其中,該透氣元件係安裝在該塑形袋體上對應於該第一氣道之位置,該透氣元件之透氣孔徑係小於各該顆粒之粒徑。
  5. 如請求項1、2或3所述之墊體結構,尚包括一氣嘴,其中,該氣嘴係被氣密地封合在該塑形袋體表面對應於該第一氣道之位置,其內設有一空氣通道,以令該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空氣通道,對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墊體結構,其中,該氣嘴係一單向逆止閥,在該抽氣裝置透過該空氣通道,對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的狀態下,該單向逆止閥會令該空氣通道成為單向導通之狀態,在該塑形袋體外之氣壓等於或大於該第一容納空間內之氣壓時,該單向逆止閥會令該空氣通道成為不導通之狀態。
  7. 一種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包括:一塑形袋體,包括一內袋及一外袋,其中,該內袋係由透氣材料製成,其周緣被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一容納空間,該內袋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元件,該等第一定位元件能將該第一容納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一定位空間,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以使該第一容納空間之斷面始終維持在預定之扁狹狀,該外袋則由不透氣材料製成,其周緣被氣密封合,以在其內形成一第二容納空間,該第二容納空間係用以容納該內袋,該外袋表面在對應於該第二容納空間之位置開設有一第一氣道,該第一氣道係與該第二容納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第一氣道,對該第二容納空間及該第一容納空間進行抽氣;複數個顆粒,係被填裝在該內袋之該等第一定位空間中,且能在該等第 一定位空間中移動,各該顆粒之粒徑係大於該透氣材料之透氣孔徑;及一緩衝袋體,其一側面係連接至該塑形袋體之外袋相對應的一側面,且由不透氣材料製成,以在其內形成一緩衝空間,該緩衝袋體上設有至少一第二氣道,各該第二氣道係與該緩衝空間相連通,以使一注氣裝置能透過各該第二氣道,對該緩衝空間進行注氣。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墊體結構,其中,該緩衝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二定位元件,該等第二定位元件能將該緩衝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二定位空間,且令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相互區隔但彼此連通。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墊體結構,其中,該緩衝袋體上設有複數條第二氣道,該緩衝袋體之二內側表面在彼此間隔且相對應之位置,分別設有一第二定位元件,該等第二定位元件能將該緩衝空間區隔成複數個第二定位空間,且相鄰之該等第二定位空間互不連通,並分別與對應之第二氣道相連通。
  10. 如請求項7、8或9所述之墊體結構,尚包括一氣嘴,其中,該氣嘴係被氣密地封合在該塑形袋體表面對應於該第一氣道之位置,其內設有一空氣通道,以令該抽氣裝置能透過該空氣通道,對該第一容納空間及該第二容納空間進行抽氣。
TW105137459A 2016-11-16 2016-11-16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TWI607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7459A TWI607747B (zh) 2016-11-16 2016-11-16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7459A TWI607747B (zh) 2016-11-16 2016-11-16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7747B true TWI607747B (zh) 2017-12-11
TW201818891A TW201818891A (zh) 2018-06-01

Family

ID=61230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7459A TWI607747B (zh) 2016-11-16 2016-11-16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77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19933U (zh) * 2012-03-23 2012-12-26 严振球 多功能肋骨骨折外固定板
CN203763328U (zh) * 2014-04-21 2014-08-13 广州路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记忆护板
CN102256632B (zh) * 2008-12-19 2015-08-05 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矫形垫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88922U (zh) * 2015-07-23 2015-12-23 丁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层缓冲结构
TWM538383U (zh) * 2016-11-16 2017-03-21 Bing-Zhong Zhong 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632B (zh) * 2008-12-19 2015-08-05 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矫形垫及其制造方法
CN202619933U (zh) * 2012-03-23 2012-12-26 严振球 多功能肋骨骨折外固定板
CN203763328U (zh) * 2014-04-21 2014-08-13 广州路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记忆护板
CN204888922U (zh) * 2015-07-23 2015-12-23 丁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层缓冲结构
TWM538383U (zh) * 2016-11-16 2017-03-21 Bing-Zhong Zhong 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891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97259A1 (zh) 能真空塑形且重复使用的肢体保护垫
CN104736110B (zh) 用于利用负压来处理和封闭伤口的装置和方法
TW200908943A (en) Casting mold material capable of duplicate use and its using method
WO201905553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ACTING LIVING TISSUE
US20080215149A1 (en) Lightweight Silicone Impla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5287171U (zh) 多功能一体化医用面罩
US20050267386A1 (en) Breast tissue expanding device
TWI607747B (zh) Bulk structure capable of vacuum molding and cushioning
TWM538383U (zh) 能真空塑形且具緩衝能力之墊體結構
CN106308869A (zh) 用于经鼻神经内镜手术的鼻腔填充气囊装置
US9770365B2 (en)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middle ear fluid in the ear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WO2014179798A1 (en) Orthopedic device for use with an orthopedic cast
KR101471810B1 (ko) 팽창 가능한 모듈을 구비한 구강용 기도유지장치
CN106308994A (zh) 一种负压抽气与正压充气固定定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TWI606791B (zh) Lithoplasty and reusable limb protection pads
KR20180003350U (ko) 수유쿠션
CN206473448U (zh) 一种负压抽气与正压充气固定定位装置
CN205659238U (zh) 一种立体防压疮麻醉面罩
KR100613730B1 (ko) 요추보호 및 치료용 복대 신축구조
CN104207912A (zh) 一种医用多体位多功能治疗防护垫
CN206324968U (zh) 一种适于乳房部位手术的u型支手板
CN107997872A (zh) 眼部手术防护装置
CN206138578U (zh) 一种肝病护理用带充气功能的肝病治疗袋
CN113952619B (zh) 一种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保健绷带
CN209378071U (zh) 一种抗压性胃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