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5692B - 利用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及輔助dpcch(s-dpcch)在多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及輔助dpcch(s-dpcch)在多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05692B TWI605692B TW100135553A TW100135553A TWI605692B TW I605692 B TWI605692 B TW I605692B TW 100135553 A TW100135553 A TW 100135553A TW 100135553 A TW100135553 A TW 100135553A TW I605692 B TWI605692 B TW I60569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pcch
- wtru
- pilot
- power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7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spreading codes betwee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04L25/03942—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codeboo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961—Spatial equalizers design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centralized, e.g. when th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or equivalent takes part in the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要求享有下列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權益:2010年10月1日提出的第61/389,112號臨時申請案,2010年11月5日提出的第61/410,731號臨時申請案,2011年1月7日提出的第61/430,928號臨時申請案,2011年2月11日提出的第61/442,064號臨時申請案,2011年4月28日提出的第61/480,162號臨時申請案以及2011年8月11日提出的第61/523,120號臨時申請案,其中這些申請案的內容在這裏引入以作為參考。
為了增強下行鏈路上的資料流通量,目前業已開發了諸如多輸入多輸出(MIMO)和傳輸分集之類的技術。下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需求通常要大於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需求。對於上行鏈路來說,傳輸分集和MIMO同樣也在考慮之列,它們可以為上行鏈路提供擴大的覆蓋範圍以及增強的資料速率,由此減小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之間的峰值資料速率的不平衡性。
隨著從單天線傳輸朝著雙或多天線傳輸的演進,附加的資料流通量增強將會是可行的。為了支援上行鏈路中的雙或
多天線傳輸,有必要設計出一種用於在第二傳輸天線上運送導頻和其他控制資訊的控制頻道。
本發明揭露的是用於在多個天線上傳送導頻的方法和裝置。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可以使用不同的頻道化碼以經由多個天線來傳送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以及至少一個輔助DPCCH。該輔助DPCCH可以只運送導頻符號。利用擴展因數256,輔助DPCCH可以包含十個(10)導頻符號,包括四個(4)訊框同步字(FSW)符號以及六個(6)非FSM符號。輔助DPCCH的前八個導頻符號與主DPCCH的長度為八的導頻符號可以是相同的。在被配置為壓縮模式時,輔助DPCCH在正常模式和壓縮模式分別可以與主DPCCH包含相同數量的導頻位元。輔助DPCCH的傳輸功率可以基於主DPCCH中的導頻符號的數量與輔助DPCCH中的導頻符號的數量的比值來調整。當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WTRU的最大許可傳輸功率時,功率縮放可以同等地應用於主DPCCH和輔助DPCCH。
至於增強型專用頻道(E-DCH)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的傳輸,藉由考慮輔助DPCCH傳輸功率,可以選擇用於E-DCH傳輸格式組合(E-TFC)的常態化的剩餘功率餘量(NRPM)。輔助DPCCH傳輸功率可以基於主DPCCH功率目標以及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來確定。
替代地,輔助DPCCH傳輸功率可以基於主DPCCH功率目標、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以及輔助DPCCH不連續傳輸(DRX)循環來確定,其中該循環是根據所傳輸的輔助DPCCH時槽的數量與一個無線電訊框的時槽數量的比值而被定義。
100‧‧‧多個實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統
102a、102b、102c、102d、200‧‧‧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
104‧‧‧無線電存取網路(RAN)
106‧‧‧核心網
108‧‧‧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
110‧‧‧網際網路
112‧‧‧其他網路
114a、114b‧‧‧基地台
116‧‧‧空氣介面
118‧‧‧處理器
120‧‧‧收發器
122‧‧‧傳輸/接收元件
124‧‧‧揚聲器/麥克風
126‧‧‧鍵盤
128‧‧‧顯示器/觸控板
130‧‧‧不可移式記憶體
132‧‧‧可移式記憶體
134‧‧‧電源
136‧‧‧GPS碼片組
138‧‧‧周邊裝置
140a、140b、140c‧‧‧節點B
142a、142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44‧‧‧媒體閘道(MGW)
146‧‧‧移動交換中心(MSC)
148‧‧‧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
150‧‧‧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
iur‧‧‧介面
202、1302‧‧‧調變映射器
204、1304‧‧‧擴展模塊
206、1306‧‧‧加擾模塊
208、1308、1420‧‧‧天線
PA‧‧‧功率放大器
HS-SCCH‧‧‧高速共享控制頻道
E-DCH‧‧‧增強型專用頻道
DPCCH‧‧‧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
S-DPCCH‧‧‧輔助DPCCH
TTI‧‧‧傳輸時間間隔
602‧‧‧較高的功率位準
604‧‧‧第二個E-DCH流
TPC‧‧‧傳輸功率控制
802‧‧‧空間時間編碼器
1322‧‧‧解擾模塊
1324‧‧‧耙式接收器
1326‧‧‧解擴模塊
1410‧‧‧傳輸器
1412‧‧‧Tx鏈
1414‧‧‧預編碼單元
1416‧‧‧預編碼
1418‧‧‧波束成形控制功能
1422‧‧‧增益控制功能
Wopt‧‧‧最佳預編碼加權
1450‧‧‧接收器
1452‧‧‧頻道估計模塊
1454‧‧‧加權選擇功能
1456‧‧‧SIR估計模塊
SIR‧‧‧信號干擾比
1460‧‧‧功率控制模塊
W1,W2,..Wn‧‧‧應用加權
1602、1604、2202、2204‧‧‧預編碼模塊
E-DPDCH‧‧‧專用實體資料頻道
1606、1608、2206、2208‧‧‧組合器
DTX、DRX‧‧‧不連續傳輸
1802‧‧‧RACH前同步碼位元
UE‧‧‧使用者設備
更詳細的理解可以從以下結合附圖並且舉例給出的描述中得到,其中:第1A圖是可以實施所揭露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統的系統圖;第1B圖是可以在第1A圖所示的通信系統內使用的示例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系統圖;第1C圖是可以在第1A圖所示的通信系統內部使用的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的系統圖;第2圖顯示的是WTRU在沒有進行預編碼下經由兩個天線來發送兩個導頻序列的示例;第3圖顯示的是WTRU在子訊框邊界之前的兩個時槽傳輸第二導頻序列的示例;第4圖顯示的是第二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的示例實施方式;第5圖顯示的是單一第二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的示例實施方式;第6圖顯示的是兩個E-DCH流和兩個DPCCH的示例傳輸,其中在傳送第二E-DCH時設定了不同的功率;第7圖顯示的是傳輸功率控制(TPC)命令位元的示例空間時間傳輸分集(STTD)編碼;第8圖顯示的是DPCCH空間時間編碼的替代方案;第9圖顯示的是TPC命令位元的示例重複傳輸;第10圖顯示的是第二天線上的TPC欄位位元的DTX;第11圖顯示的是成對的正交位元流的示例;第12圖顯示的是長度為4的二進位流的示例;第13圖顯示的是上行鏈路傳輸分集系統中的示例導頻傳輸;第14圖顯示的是使用探測導頻;
第15圖顯示的是固定長度的探測模式的示例;第16圖顯示的是示例無碼簿為基礎的閉環傳輸波束成形方案;第17A圖和第17B圖顯示的是具有不同UE_DTX_DRX_Offset(偏移)的兩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的示例;第18圖顯示的是根據本實施方式的使用兩個傳輸天線的示例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傳輸;第19圖顯示的是使用了天線切換的示例PRACH傳輸;第20圖顯示的是應用了波束成形的示例PRACH傳輸;第21圖顯示的是用於增強型相位基準的示例第二DPCCH閘控(gating)模式;第22圖顯示的是用於增強型相位基準輔助的第三DPCCH的示例傳輸;以及第23圖顯示的是用於緩解相位不連續性的第二DPCCH閘控模式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A圖是可以實施所揭露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統100的圖示。通信系統100可以是為多個無線用戶提供諸如語音、資料、視訊、訊息傳遞、廣播等內容的多重存取系統。該通信系統100經由共享包括無線頻寬在內的系統資源來允許多個無線用戶存取此類內容,舉例來說,通信系統100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頻道存取方法,例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等等。
如第1A圖所示,通信系統100可以包括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102a、102b、102c、108d,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4,核心網106,公共交換電話網絡
(PSTN)108,網際網路110以及其他網路112,但是應該瞭解,所揭露的實施方式設想了任一數量的WTRU、基地台、網路及/或網路元件。每一個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在無線環境中操作及/或通信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例如,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被配置用於傳輸及/或接收無線信號、並且可以包括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行動節點、固定或行動訂戶單元、呼叫器、蜂巢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無線感測器、消費類電子裝置等等。
通信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基地台114a和基地台114b。每一個基地台114a、114b可以是被配置用於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至少一個無線介面連接來促進存取一個或多個通信網路的任何類型的裝置,其中該網路可以是核心網106、網際網路110及/或網路112。舉例來說,基地台114a、114b可以是基地收發台(BTS)、節點B、e節點B、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無線路由器等等。雖然每一個基地台114a、114b都被描述為是單一元件,但是應該瞭解,基地台114a、114b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互連基地台及/或網路元件。
基地台114a可以是RAN 104的一部分,其中該RAN 104還可以包括其他基地台及/或網路元件(未顯示),例如基地台控制器(BS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繼節點等等。基地台114a及/或基地台114b可以被配置用於在稱為胞元(未顯示)的特定地理區域內傳輸及/或接收無線信號。胞元可以進一步分成胞元扇區。例如,與基地台114a相關聯的胞元可以分成三個扇區。因此,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包括三個收發器,也就是說,每一個收發器對應於胞元的一個扇區。在另一個實施方式
中,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由此可以為胞元中的每個扇區使用多個收發器。
基地台114a、114b可以經由空氣介面116來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通信,其中該空氣介面116可以是任何適當的無線通信鏈路(例如射頻(RF)、微波、紅外線(IR)、紫外線(UV)、可見光等等)。空氣介面116可以採用任何適當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來建立。
更具體地說,如上所述,通信系統100可以是一個多重存取存取系統,並且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頻道存取方案,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等等。舉例來說,RAN 104中的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其中該技術可以使用寬頻CDMA(WCDMA)來建立空氣介面116。WCDMA可以包括例如高速封包存取(HSPA)及/或演進型HSPA(HSPA+)之類的通信協定。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及/或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演進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用長期演進(LTE)及/或先進LTE(LTE-A)來建立空氣介面116。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與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IEEE 802.16(全球微波存取互通(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 EV-DO、臨時標準2000(IS-2000)、臨時標準95(IS-95)、臨時標準856(IS-856)、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用於GSM演進的增強資料速率(EDGE)、GSM EDGE(GERAN)
等無線電存取技術。
第1A圖中的基地台114b可以是無線路由器、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或存取點,並且可以使用任何適當的RAT來促進局部區域中的無線連接,例如營業場所、住宅、交通工具、校園等等。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1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區域網路(WLAN)。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5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在再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基於蜂巢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等)來建立微微胞元或毫微微胞元。如第1A圖所示,基地台114b可以直接連接到網際網路110。由此,基地台114b可以不需要經由核心網106來存取網際網路110。
RAN 104可以與核心網106通信,所述核心網106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向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個或多個提供語音、資料、應用及/或網際網路協定語音(VoIP)服務的任何類型的網路。例如,核心網106可以提供呼叫控制、記賬服務、基於移動位置的服務、預付費呼叫、網際網路連接、視訊分發等等,及/或執行高階安全功能,例如用戶驗證。雖然在第1A圖中沒有顯示,但是應該瞭解,RAN 104及/或核心網106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和其他那些與RAN 104使用相同RAT或不同RAT的RAN進行通信。例如,除了與可以使用E-UTRA無線電技術的RAN 104相連之外,核心網106還可以與使用GSM無線電技術的另一個RAN(未顯示)通信。
核心網106還可以充當供WTRU 102a、102b、102c、102d存取PSTN 108、網際網路110及/或其他網路112
的閘道。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簡易老式電話服務(POTS)的電路交換電話網絡。網際網路110可以包括使用公共通信協定的全球性互連電腦網路系統及裝置,該協定可以是TCP/IP互連網協定族中的傳輸控制協定(TCP)、用戶資料報協定(UDP)和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供應者擁有及/或操作的有線或無線通信網路。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與一個或多個RAN相連的另一個核心網,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RAN既可以與RAN 104使用相同RAT或不同的RAT。
通信系統100中一些或所有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多模能力,亦即,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在不同無線鏈路上與不同無線網路通信的多個收發器。例如,第1A圖所示的WTRU 102c可以被配置用於與使用基於蜂巢的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a通信,以及與可以使用IEEE 802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b通信。
第1B圖是示例WTRU 102的系統圖。如第1B圖所示,WTRU 102可以包括處理器118、收發器120、傳輸/接收元件122、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顯示器/觸控板128、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可移式記憶體132、電源134、全球定位系統(GPS)碼片組136以及其他週邊裝置138。應該瞭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包括前述元件的任何子組合。
處理器118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常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關聯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其他類型的積體電路(IC)、狀態機等等。處理器118可以執行信號編碼、資料處理、功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
及/或能使WTRU 102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任何其他功能。處理器118可以耦合至收發器120,收發器120可以耦合至傳輸/接收元件122。雖然第1B圖將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描述為是獨立元件,但是應該瞭解,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可以集成在一個電子封裝或晶片中。
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經由空氣介面116來傳輸信號至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或接收來自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的信號。舉個例子,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傳輸及/或接收RF信號的天線。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舉例來說,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傳輸及/或接收IR、UV或可見光信號的發光體/偵測器。在再一個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傳輸和接收RF和光信號。應該瞭解的是,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傳輸及/或接收無線信號的任何組合。
此外,雖然在第1B圖中將傳輸/接收元件122描述為是單一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傳輸/接收元件122。更具體地說,WTRU 102可以使用MIMO技術。因此,在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兩個或多個經由空氣介面116來傳輸和接收無線電信號的傳輸/接收元件122(例如多個天線)。
收發器120可以被配置用於對傳輸/接收元件122將要傳輸的信號進行調變、以及對傳輸/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如上所述,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能力。因此,收發器120可以包括允許WTRU 102經由UTRA和IEEE 802.11之類的多種RAT來進行通信的多個收發器。
WTRU 102的處理器118可以耦合至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及/或顯示器/觸控板128(例如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
並且可以接收來自這些元件的用戶輸入資料。處理器118還可以向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及/或顯示器/觸控板128輸出用戶資料。此外,處理器118可以從任何適當的記憶體(例如不可移式記憶體106及/或可移式記憶體132)中存取資訊,以及將資訊存入這些記憶體。所述不可移式記憶體106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碟或是任何其他類型的記憶儲存裝置。可移式記憶體132可以包括訂戶身份模組(SIM)卡、記憶條、安全數位(SD)記憶卡等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8可以從那些並非實際位於WTRU 102的記憶體存取資訊,以及將資料存入這些記憶體,其中舉例來說,所述記憶體可以位於伺服器或家用電腦(未顯示)。
處理器118可以接收來自電源134的電力,並且可以被配置分發及/或控制用於WTRU 102中的其他元件的電力。電源134可以是為WTRU 102供電的任何適當的裝置。舉例來說,電源13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乾電池(如鎳鎘(Ni-Cd)、鎳鋅(Ni-Zn)、鎳氫(NiMH)、鋰離子(Li-ion)等等)、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等。
處理器118還可以與GPS碼片組136耦合,該碼片組136可以被配置用於提供與WTRU 102的目前位置相關的位置資訊(例如經度和緯度)。作為來自GPS碼片組136的資訊的補充或替代,WTRU 102可以經由空氣介面116接收來自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114b)的位置資訊,及/或根據從兩個或多個附近基地台接收的信號時序來確定其位置。應該瞭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用任何適當的定位方法來獲取位置資訊。
處理器118還可以耦合到其他週邊裝置138,這其中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徵、功能及/或有線或無線連接的一個或多個軟體及/或硬體模組。例如,週邊裝置138可以
包括加速度計、電子指南針、衛星收發器、數位相機(用於照片和視訊)、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振動裝置、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藍芽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視訊遊戲機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等等。
第1C圖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RAN 104和核心網106的系統圖。如上所述,RAN 104可以使用UTRA無線電技術並經由空氣介面116來與WTRU 102a、102b、102c進行通信。並且該RAN 104還可以與核心網106通信。如第1C圖所示,RAN 104可以包括節點B 140a、140b、140c,而節點B 140a、140b、140c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收發器,以便經由空氣介面116來與WTRU 102a、102b、102c進行通信。每一個節點B 140a、140b、140c都可以與RAN 104內的特定胞元(未顯示)相關聯。RAN 104還可以包括RNC 142a、142b。應該瞭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RAN 104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節點B和RNC。
如第1C圖所示,節點B 140a、140b可以與RNC 142a進行通信。此外,節點B 140c可以與RNC 142b進行通信。節點B 140a、140b、140c可以經由Iub介面來與相應的RNC 142a、142b進行通信。RNC 142a、142b彼此可以經由Iur介面來進行通信。RNC 142a、142b每一個都可以被配置用於控制與其相連的相應節點B 140a、140b、140c。此外,RNC 142a、142b每一個都可以被配置用於執行或者支援其他功能,例如外環功率控制、負載控制、許可控制、封包排程、切換控制、巨集分集、安全功能、資料加密等等。
第1C圖所示的核心網106可以包括媒體閘道(MGW)144、移動交換中心(MSC)146、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148及/或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150。
雖然每一個前述元件都被描述為是核心網106的一部分,但是應該瞭解,這其中的任一元件都可以被核心網操作者之外的實體擁有及/或操作。
RAN 104中的RNC 142a可以經由IuCS介面連接到核心網106中的MSC 146。MSC 146可以連接到MGW 144。MSC 146和MGW 144可以為WTRU 102a、102b、102c提供對PSTN 108之類的電路交換網路的存取,以便促進WTRU 102a、102b、102c與傳統的陸線通信裝置之間的通信。
RAN 104中的RNC 142a還可以經由IuPS介面連接到核心網106中的SGSN 148。SGSN 148可以連接到GGSN 150。SGSN 148和GGSN 150可以為WTRU 102a、102b、102c提供對網際網路110之類的封包交換網路的存取,以促進WTRU 102a、102b、102c與IP賦能的功能的裝置之間的通信。
如上所述,核心網106還可以連接到網路112,其中該網路112可以包括其他服務供應者擁有及/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無線網路。
以下的實施方式是參考WCDMA而被舉例說明的。應該指出的是,以下揭露的實施方式適用於任何無線通信系統,包括但不限於長期演進(LTE)、CDMA2000、WiMax等等。此外還應該指出,這些實施方式是參考使用兩個傳輸天線的上行鏈路雙流傳輸而說明的,但是這些實施方式同樣適用於使用兩個以上的傳輸天線的兩個以上的流的傳輸。
在下文中,術語“第一導頻”和“主導頻”是可以交換使用的,並且“第二導頻”和“輔助導頻”是可以交換使用的。“導頻序列”(或是導頻信號或導頻符號)可以涉及運送導頻序列的控制頻道,例如專用實體控制頻道
(DPCCH)。DPCCH是作為導頻頻道的示例使用。在下文中,術語“第一DPCCH”、“主DPCCH”以及“DPCCH1”是可以交換使用,並且術語“第二DPCCH”、“輔助DPCCH”、“S-DPCCH”以及“DPCCH2”是可以交換使用。
WTRU可以經由兩個(或更多)天線來傳送兩個(或更多)導頻序列(即探測頻道或基準信號)。導頻序列既可以是正交的,也可以是不正交的。第一和第二導頻序列既可以在不同的天線上傳送,也可以在不同的波束上經由兩個天線而被預編碼和傳送。第2圖顯示的是WTRU 200在未執行預編碼的情況下經由兩個天線208來發送兩個導頻序列的示例。第一和第二導頻序列分別由調變映射器202調變、由擴展模塊204擴展、以及由加擾模塊206將其與一個擾碼相乘、以及經由兩個天線208來傳送。作為示例,導頻序列(例如DPCCH1和DPCCH2)可以如第16圖中顯示的那樣被預編碼。在第16圖中,第一DPCCH和其他上行鏈路頻道(例如E-DPDCH、E-DPCCH、DPDCH以及HS-DPCCH)由預編碼模塊1602使用向量1來預編碼,並且第二DPCCH由預編碼模塊1604使用向量2來預編碼,其中相對於應用在第一DPCCH以及其他上行鏈路上的預編碼向量1,該向量2具有一個相位變化。
當WTRU在具有單一流或兩個流(即UL MIMO)的閉環傳輸分集(CLTD)中操作時,接收器(例如節點B)可以用導頻序列來估計空間頻道,以便相干地解調或偵測資料,並確定將會在WTRU上為針對該節點B的下一次傳輸所使用的最佳上行鏈路預編碼加權。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中的至少一種情況,則WTRU可以傳送第二導頻(例如輔助DPCCH):(1)在有資料傳送時(例如在增強型專用頻道(E-DCH)上),(2)在傳送兩個資料流時,(3)週期性地,(4)在壓縮模式間隙
期間,(4)結合第一導頻,(5)在有兩個資料流時結合第一導頻,(6)在傳送資料時結合第一導頻,(7)在沒有傳送資料時結合第一導頻,或者(8)週期性進行以取代第一導頻(例如每隔N個傳輸時機進行一次,替代地也可以每隔N個時槽、TTI等等進行一次)。為了減小開銷,輔助導頻可被不連續傳輸及/或以低於主導頻的功率進行傳輸。
如果預編碼了導頻序列,那麼從資料調變的角度來看,在第二波束上傳送的第二導頻序列可被認為是開銷。為了減小開銷,WTRU可以在一部分時間裏週期性地傳送第二導頻序列。第二導頻序列的工作週期可以由節點B或是任何其他網路實體來配置。預編碼加權的變化可以與上行鏈路E-DCH子訊框對齊(例如2ms或10ms的傳輸時間間隔(TTI))。為了顧及傳輸和節點B處理中的延遲,在子訊框邊界之前可以傳送第二導頻。第3圖顯示了一個示例,其中WTRU在子訊框邊界之前的兩個時槽傳送了第二導頻序列(在遮蔽的時槽中)。這樣做為節點B處理酌留了一個時槽的延遲,並且酌留了另一個時槽的延遲來向WTRU傳送新的預編碼加權資訊(假設一個時槽的實體層訊息)。
第二導頻可以以較低的速率傳送(例如每N個時槽、子訊框或訊框等等),並且可以在多個連續時槽或叢發組成的群組中傳送。第二導頻的操作參數(例如功率偏移、時序延遲、速率和叢發大小等等)可以由網路經由RRC傳訊來配置,或者這其中的某些參數(例如時序、叢發大小等等)可以在規範中配置。
替代地,為了減小第二DPCCH開銷,DPCCH的DTX操作可以基於每一DPCCH而被控制。在這裏可以定義並且單獨為第一和第二DPCCH保持並評估兩個UL DTX狀態變數UL_DTX_Active(1)和UL_DTX_Active(2)。WTRU可以基於每一DPCCH來控制第一和第二DPCCH的傳輸。
在一個示例中,UL_DTX_Active(1)可以被設定為“假”,並且UL_DTX_Active(2)可以被設定為“真”,由此,第二DPCCH是被週期性地DTX(不連續傳輸)的,而第一個流或天線上的第一DPCCH以及其他頻道則可以被連續傳輸。
在這裏可以為與半靜態WTRU天線配置相結合的S-DPCCH定義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舉個例子,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可以與WTRU天線配置狀態結合。WTRU可以被配置用於結合用於S-DPCCH的一個以上的S-DPCCH專用DTX模式或循環來操作,並且至少一個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的啟動狀態可以與WTRU的天線配置狀態結合(例如WTRU是否在UL CLTD中操作,或者WTRU是否被配置用於以在兩個天線之一上傳送的上行鏈路頻道進行操作、以在另一個天線上傳送的S-DPCCH進行操作)。表1顯示了示例的WTRU天線配置。其中某些配置可能不會得到支援。WTRU可以被配置用於經由HS-SCCH命令或RRC傳訊來使用其他配置中的另一個。
在一個實施中,WTRU可以被配置為具有用於
S-DPCCH的兩個S-DPCCH專用DTX模式或循環。例如,WTRU可以經由RRC傳訊而被配置為具有這些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參數。在規範中,這些參數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可以是固定的。
在被配置為在正常UL CLTD模式(即表1中的配置1)操作時,WTRU應用的是第一(短)S-DPCCH專用DTX模式或循環。無論常規的DPCCH DTX啟動狀態是怎樣的,該WTRU都可以被配置用於應用這個S-DPCCH專用的DTX模式。然後,在被配置為在分級天線上發送S-DPCCH的“切換天線”模式操作時(例如表1中的配置2和配置3)時,WTRU可以應用第二(長)S-DPCCH專用DTX模式或循環。第4圖顯示了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的示例實施。在第4圖中,WTRU被配置為配置1(即在UL CLTD模式中進行操作),然後則經由HS-SCCH命令而被配置為配置2或3。
在另一個實施中,WTRU可以被配置為具有用於S-DPCCH的單個(長)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在被配置為切換天線模式時(即配置2和3),WTRU可以應用(長)DTX模式。當WTRU未被配置為切換天線模式時,不會應用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第5圖顯示的是單個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的示例實施。在第5圖中,WTRU被配置為配置1(在UL CLTD模式中操作),然後則經由HS-SCCH命令而被配置為配置2或3。
在以上的這兩種實施中,WTRU可以被配置為具有無限長的DTX循環,這實際上與完全停用S-DPCCH是等價的。因此,表1中的配置4和5與具有無限DTX循環的配置2和3可以是相同的。
舉例來說,除了S-DPCCH專用的DTX之外,與常規DPCCH CPC DTX機制結合的附加DTX也是可以應用
的。舉個例子,WTRU可以被配置用於在也傳送主DPCCH的時候傳送S-DPCCH。
S-DPCCH專用的DTX模式可以經由HS-SCCH命令或其他傳訊而被動態地啟動和停用。S-DPCCH專用DTX模式或循環的啟動狀態可以與常規的DPCCH DTX啟動狀態結合。在啟動/停用常規的DPCCH DTX時,可以啟動/停用S-DPCCH專用的DTX模式或循環。
在雙流操作中,節點B可以使用第二導頻來解調第二個流上的資料。這種處理有可能需要較好的頻道估計。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傳送第二個流的時候,WTRU可以以不同的(例如更高的)功率設定來持續傳送第二導頻。第6圖顯示了兩個E-DCH流以及在傳送第二個E-DCH時具有不同功率設定的兩個DPCCH的示例傳輸。在第6圖中,當傳送第二個E-DCH流(604)時,第二DPCCH是以較高的功率位準(602)傳送。
在用於在第二個流上運送資料的子訊框開始之前,WTRU可以用相對於正常的週期性功率位準更高的功率位準來傳送第二導頻。在用於在第二個流上運送資料的子訊框完成之後,WTRU可以用較高的功率位準來傳送第二導頻。這樣做可以允許節點B進一步改善其對資料解調的頻道估計。
當節點B將WTRU配置為雙流模式時,WTRU可以以較高的功率位準來傳送第二導頻。這樣做允許節點B進一步改善其對頻道編碼的頻道估計。這種處理可以藉由讓WTRU在接收到網路的指示之後以較高的功率傳送第二導頻來實現。替代地,WTRU可以用較高的功率位準來週期性地傳送第二導頻。
如果第二導頻是在具有控制資料的頻道(例如DPCCH)上發送的,那麼WTRU可以以較高的功率位準來
傳送第二導頻。如果雙流操作允許在每一個流上進行獨立的E-DCH傳輸格式組合(E-TFC)選擇,那麼可以為每一個流傳送獨立的控制資料和獨立的導頻。在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傳送兩個獨立的DPCCH(第一和第二DPCCH)。替代地,WTRU可以在一個DPCCH上發送用於兩個流的控制資料,並且在另一個DPCCH上發送獨立的導頻序列。
替代地,WTRU可以傳送一個單獨的探測頻道,以便用於UL頻道秩估計及/或預編碼加權估計。該探測頻道可以向節點B提供一個已知的信號或一組信號,並且節點B可以從中估計頻道秩以及最佳的預編碼。在傳送兩個流的時候,WTRU不會傳送探測頻道。在沒有傳送兩個流的時候,可以週期性地傳送探測頻道。替代地,無論是否進行雙流傳輸,都可以週期性傳送探測頻道。該探測頻道可以基於節點B提供的觸發事件來傳送。
探測頻道可以包括向節點B提供頻道和排程資訊的一組可配置的傳輸。探測頻道上的傳輸可以使用可用頻道預編碼來傳送,其中該可用頻道預編碼要麼是按順序的,要麼是平行的,或者可以採用某種預定的組合。舉個例子,探測頻道可以使用用於子訊框的每一個可用預編碼配置(或是經定義的預編碼配置子集)來按順序傳送其預先定義的信號。然後,節點B可以估計WTRU在每一個預編碼配置中的頻道性能。如果探測頻道不包含任何控制資訊,那麼可以用比包含控制資訊的DPCCH的功率位準更低的功率位準來傳送探測頻道。替代地,探測頻道可以是按順序從每一個可用天線傳送的,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為探測頻道應用預編碼處理。
以下揭露的是用於在加權改變時進行功率控制的實施方式。當WTRU改變其預編碼加權時,這有可能
會影響到節點B接收功率以及該WTRU的信號干擾比(SIR)。如果頻道在節點B估計該頻道的時間、確定最佳預編碼加權的時間、用信號向WTRU通知資訊的時間以及WTRU應用新的加權的時間之間沒有發生顯著改變,那麼節點B上的接收功率變化將會是正的。換言之,在預編碼加權發生變化之後,在節點B上,相對於WTRU的SIR將會改善,並且該SIR將會高於節點B上的目標SIR,由此將會引起過度的雜訊上升,並且迫使節點B向WTRU發送傳輸功率控制(TPC)下降命令。為了避免這種雜訊上升過量以及功率控制的不穩定性,WTRU可以在預編碼加權發生變化的時候調整其傳輸功率,其中該調整可能取決於WTRU的活動集合(active set)中的所有節點B接收到的TPC命令。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預編碼加權發生變化時,WTRU可以由網路配置用於將第一DPCCH傳輸功率減小所配置的量(例如1dB)。WTRU可以減小(或替代地保持)應用了新的預編碼加權的時槽中的DPCCH功率。由於DPCCH功率是被用作為其他實體頻道的功率基準,因此,藉由減小DPCCH功率,整個WTRU的傳輸功率都會減小。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覆蓋(override)TPC命令。在發生預編碼加權變化的時槽中,該WTRU可以不顧及TPC命令,並且可以應用TPC“下降”命令。替代地,WTRU可以藉由覆蓋TPC命令來保持DPCCH的功率。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將從包含服務節點B的無線電鏈路集合(RLS)接收的TPC命令覆蓋為“下降”命令。這樣做會迫使WTRU將功率降低DTPC,該DTPC則是由功率控制程序確定。替代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為WTRU配置與用於正常功率控制的DTPC值不同的DTPC值。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果包含服務節點B的RLS發佈的TPC命令是“上升”,那麼無論來自其他RLS的TPC命令是什麼,WTRU都可以減小或保持預編碼加權發生變化的時槽中的DPCCH的功率。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接收作為預編碼加權變化的命令的一部分的特定功率控制命令。這樣做可以允許節點B使用新的預編碼加權來為來自WTRU的傳輸估計正確的功率位準,並且允許忽略用於第一傳輸的TPC命令,或者允許TPC程序正常操作,由此允許在特定的功率控制命令中補償TPC命令。
在下文中將會說明用於傳輸導頻和非導頻欄位的實施方式。第二DPCCH的時槽格式與第一DPCCH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用為兩個DPCCH使用相同的DPCCH時槽格式,節點B可以使用相同的頻道估計塊,並且可以為這兩個DPCCH預期類似的頻道品質估計。
替代地,可以為第二DPCCH定義不同的DPCCH時槽格式。舉個例子,由於WTRU有可能需要在上行鏈路DPCCH上傳送單個TPC命令,因此,用於第二DPCCH的新時槽格式可能沒有TPC欄位。替代地,用於第二DPCCH的新時槽格式可以只包含導頻位元。
WTRU可以被配置為具有用於第二DPCCH的不同DPCCH時槽格式,並且該時槽格式可以由網路用信號通知。表2顯示的是用於第二DPCCH的示例時槽格式。在表2中,時槽格式4*-8是新添加到常規DPCCH時槽格式中的。NDTX行表明的是時槽格式中的DTX位元的數量。在時槽的末端,這些DTX位元未必是連續的,並且這DTX位元中的某些或所有DTX位元有可能依照配置而出現在時槽的開端或是任何位置。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被配置為具有用於第一和第二DPCCH的單一DPCCH時槽格式,並且WTRU可以將DTX應用於不需要在第二DPCCH上傳送的欄位中的位元(即“非適用欄位”)。非適用欄位集合可以在規範中預先定義,舉例來說,該欄位可以包括TPC欄位。替代地,在配置了第二DPCCH時,非適用欄位集合可以藉由較高層傳訊來定義。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在第二DPCCH上傳送非導頻欄位資訊(例如TPC,傳輸格式組合指示符(TFCI)或回饋資訊(FBI))。
在下文中揭露的是用於傳送一個或多個非導頻欄位的實施方式,舉例來說,該非導頻欄位可以是在結合單個功率控制環的操作中在第二天線或波束上傳送的DPCCH中的TPC命令。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諸如TPC命令位元之類的非導頻欄位中的位元可以採用空間時間傳輸分集(STTD)方式傳送。第7圖顯示的是TPC命令位元的示例STTD編碼處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TPC命令位元經過STTD編碼並且經由兩個天線(或波束)來傳送。當非導頻位元的數量為奇數時,WTRU可以編碼其中一個導頻位元,以用於STTD編碼處理。
替代地,WTR可以藉由將空間時間編碼器應用於第一DPCCH序列來推導出第二DPCCH的整個位元序列。第8圖顯示的是用於DPCCH空間時間編碼處理的替代方案。用於DPCCH1的位元序列由空間時間編碼器802處理,以便產生DPCCH2(即輔助DPCCH(S-DPCCH))的位元序列。映射到第二DPCCH的空間時間編碼器輸出與第一DPCCH的位元序列可以是正交的。
舉個例子,Alamouti STTD編碼器可以用於產生正交的DPCCH2序列。這種處理可以在整個時槽上針對位元對來執行。對於十個(10)符號的DPCCH時槽來說,這種處理可以使用表3所示的位元映射來實現,其中“-”符號操作符會反轉相關聯的位元值。
替代地,空間時間映射可以應用於第一DPCCH的欄位的子集。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諸如TPC欄位之類的非導頻欄位可以在兩個天線/波束上重複傳送。相同的位元是以相等的功率從兩個天線/波束傳送。第9圖顯示了TPC命令位元的示例重複傳輸。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第10圖所示,在第二DPCCH上可以對諸如TPC欄位之類的非導頻欄位進行不連續傳輸(DTX)。第10圖顯示的是第二天線上的TPC欄位位元的DTX。
在被配置的時候,DPCCH時槽格式中的TPC欄位(參見表2)的大小可以是2位元或4位元。由於TPC欄位運送的是用於單個TPC命令的資訊(即1位元),因此,目前為表4所示的每一個傳輸功率控制命令規定了特定的TPC位元模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於在第二DPCCH上運送TPC命令的TPC位元模式可被修改,以便改善節點B上的偵測和頻道估計可靠性(例如藉由在決定導向的模式中使用TPC欄位作為額外導頻位元)。用於第二DPCCH的TPC位元模式與用於第一DPCCH的TPC位元模式可以是正交的。舉例來說,這可以藉由反轉位元模式中的一半TPC位元來實現。表5-7顯示了用於第二DPCCH的TPC位元模式的示例。
在計算了即將到來的TPC命令的值之後,WTUR可以將常規的TPC位元模式(如表4所示)應用於第一DPCCH的TPC欄位,以及將相應的(例如正交的)TPC位元模式(例如,如表5-7所示)應用於第二DPCCH的TPC欄位。
S-DPCCH可以在每一個時槽運送8個導頻位元,並且剩餘的2個位元可以用於控制資訊傳訊。換言之,在擴展操作之前,每一個S-DPCCH時槽可以包含8位元導頻欄位以及2位元非導頻欄位。為了可靠傳輸該S-DPCCH的2位元非導頻欄位,可以使用在DPCCH上應用的預編碼加權向量對該2位元非導頻欄位進行預編碼,而8位元導頻欄位則可以使用與在DPCCH上應用的向量正交的預編碼加權向量來預編碼。
在這裏將應用在DPCCH上的主預編碼加權向量定義為ω1,將DPCCH增益因數定義為βc,以及將與ω1正交的相關聯的輔助預編碼加權向量定義為ω2。S-DPCCH的非導頻欄位可以用ω1預編碼,並且S-DPCCH的非導頻欄位的增益因數可以被設定為βc,而S-DPCCH的導頻欄位則可以用ω2預編碼,並且S-DPCCH的導頻欄位的增益因數可以被設定為γβc。替代地,S-DPCCH的非導頻欄位可以用ω1預編碼,並且S-DPCCH的非導頻欄位的增益因數可以被設定為γβc,而S-DPCCH的導頻欄位則可以用ω2預編碼,並且S-DPCCH的導頻欄位的增益因數可以被設定為γβc。
上行鏈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preamble)被用於初始化無線電鏈路上的資料傳輸。功率控制前同步碼Npcp的長度是由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對於具有兩個傳輸天線的WTRU來說,當Npcp>0時,上行鏈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可以採用下列方法中的任一方法來傳送。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上行鏈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可以在兩個天線上傳送,其中每一個天線上傳送一個DPCCH。在不喪失一般性的情況下,第一DPCCH可以使用舊有導頻位元模式而在天線1上傳送,並且第二DPCCH可以使用如上所述與在第一DPCCH中使用的導頻位元模式
正交的導頻位元模式而在天線2上傳送。如果在這兩個DPCCH上存在傳輸格式組合索引(TFCI)欄位,那麼該欄位可以用“0”位元來填充。諸如FBI和TPC位元之類的其他非導頻欄位可以使用上文揭露的實施方式來傳送。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可被傳送,但是第二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則可以被DTX。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個預定義時間週期(例如前同步碼長度的總的長度或是一半長度,或是某個其他定義的時間週期)中,可以傳送第一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並且對第二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進行DTX,而在下一個時間週期中,第二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被傳送,並且第一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可被DTX(或者替代地可以傳送這兩個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該預定義時間週期可以是在規範中規定或是由較高層傳訊規定。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在上行鏈路功率控制中對第一和第二DPCCH進行功率調整的實施方式。在WTRU與節點B之間有可能建立一個以上的上行鏈路功率控制迴路。
如果使用了一個功率控制迴路,那麼WTRU接收一個TPC命令,以便控制UL DPCCH的傳輸功率。基於在TPC命令組合週期中接收的TPC命令,WTRU藉由恰當的功率控制演算法推導出單一TPC命令TPC_cmd、並且推導出DPCCH功率相對於其先前的值的變化、以及使用大小為ΔDPCCH(以dB為單位)的步長來調整上行鏈路DPCCH的傳輸功率,其中所述變化是用ΔDPCCH(以dB為單位)表示的,該步長是由下式給出的:ΔDPCCH=ΔTPC×TPC_cmd 等式(1)
在上行鏈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期間,WTRU可以推導出DPCCH功率相對於其先前的值的變化,其中該變化是用ΔDPCCH(以dB為單位)表示的,並且該WTRU使用如等式(1)中大小為ΔDPCCH(以dB為單位)的步長來調整上行鏈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的總傳輸功率。基於推導出的上行鏈路DPCCH傳輸功率的變化ΔDPCCH,WTRU可以基於組合的TPC命令以藉由下列實施方式之一或是其任何組合來控制第一DPCCH和第二DPCCH(如果對其進行了配置)的傳輸功率。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平等地以如下方式將功率分配給兩個導頻頻道:ΔDPCCH1=ΔDPCCH2=(ΔDPCCH)/2 等式(2)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如下採用與第一和第二DPCCH中分別使用的導頻長度成反比的方式來分配功率:ΔDPCCH=ΔDPCCH1+ΔDPCCH2,以及 等式(3) ΔDPCCH2=(Npilot1/Npilot2)×(ΔDPCCH1) 等式(4)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達到UL同步之前,WTRU可以在兩個導頻頻道之間採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分配總可調整DPCCH功率,其中該方式在降低第二DPCCH功率的同時提升第一DPCCH功率,從而加速UL同步(也就是說,ΔDPCCH2可以小於ΔDPCCH1)。ΔDPCCH2可以是負的。如果節點B上的UL同步基元(primitive)是以第一DPCCH品質或循環冗餘檢查(CRC)檢查為基礎的,那麼該處理將會非常有利。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用大小為ΔDPCCH以及(ΔDPCCH+ΔWTRU_sec_dpcch_backoff)的步長來調整第一和第二UL DPCCH的傳輸功率,其中ΔWTRU_sec_dpcch_backoff
表示的是第二DPCCH相對於第一DPCCH的功率偏移,並且該偏移可以由較高層設定或者在規範中預先定義,亦或是由節點B動態地用信號通知給WTRU(例如經由高速共享控制頻道(HS-SCCH)命令或是任一DL控制頻道或某種較高層傳訊)。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調整第一和第二DPCCH的傳輸功率時,WTRU可以對天線不平衡性加以考慮而使用上述任一實施方式。舉個例子,假設藉由考慮兩個天線之間的功率不平衡性(PI)而使用了第一實施方式(即,平等分配功率變化),那麼DPCCH功率偏移可以計算如下:ΔDPCCH1=(ΔDPCCH+PI)/2,以及 等式(5) ΔDPCCH2=(ΔDPCCH-PI)/2 等式(6)
在沒有對兩個DPCCH進行預編碼的情況下,該實施方式將會非常有用。
如果使用了兩個UL功率控制迴路,那麼WTRU接收兩個TPC命令,以便分別控制UL DPCCH的傳輸功率。常規的上行鏈路功率控制規則可以重新用於第二DPCCH。
在為DPCCH使用UL Tx分集時,以上實施方式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用於將高層用信號通知且用於舊有DPCCH的初始DPCCH功率劃分成用於第一DPCCH的初始傳輸功率和第二DPCCH的初始傳輸功率。
舉例來說,用於調整第一和第二DPCCH的傳輸功率或是DPCCH功率控制前同步碼的以上實施方式中的任何一個均可應用於使用了UL Tx分集的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以便為PRACH上的兩個前同步碼拆分功率斜坡階躍ΔP0,或是對隨機存取訊息的控制部分與最後一次傳送的前同步碼的功率相對的傳輸功率偏移(即Pp-m[dB])進行拆分。
當WTRU向節點B傳送兩個DPCCH時,可以基於第一和第二DPCCH的品質來估計上行鏈路同步基元。替代地,上行鏈路同步基元可以是基於第一DPCCH的品質而被估計。替代地,上行鏈路同步基元可以是基於經過濾的第一和第二DPCCH的品質而被估計。
對於例如接收器上的基於預編碼的MIMO傳輸和空間時間傳輸分集(STTD)/空間時間塊編碼(STBC)之類的MIMO傳輸方案來說,在符號偵測之前,有必要知道或估計來自不同傳輸天線的頻道。這可以使用傳輸器和接收器處都知道的導頻位元來執行。對於多個傳輸天線來說,從兩個或多個天線傳輸的導頻序列可以是相互正交的。
表8和9顯示了用於導頻位元的不同長度Npilot的常規DPCCH導頻位元模式。該導頻位元模式的fx個行(x=1...4)被定義為是可用於確認訊框同步的訊框同步字(FSW)。除了FSW之外,導頻位元模式的值是“1”。對於具有指定長度Npilot的時槽中的導頻位元模式來說,Nf是FSW的數量,Nr則是非FSW的數量。在表8和9中有四個不同的FSW序列,這些序列是用f1...f4識別。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第二天線的新導頻位元序列以用於多維頻道矩陣的頻道估計的實施方式。使用常規導頻模式以及將其轉換為在第二天線/波束上使用的新的導頻模式集合(例如具有正交屬性),可以設計出新的導頻模式。這種方法可以用於推導出保持了FSW相關屬性的新的導頻序列的集合。
當導頻位元數量為偶數時,可以在指定時槽中的一個單一導頻欄位內實現正交性。用以組織FSW和非FSW向量的命令可以作為常規的導頻欄位被保持。為了獲得偶數數量的導頻位元的正交序列,FSW向量的子集(與導頻序列長度的一半相對應)可被反轉。表10顯示了以這種方式產生的示例導頻序列。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非FSW位元可被反轉。對於Npilot=4和Npilot=8來說,由於只有一半的模式序列正好由非FSW位元組成,因此,此實施方式可以藉由反轉所有的非FSW位元(從1到0)來實施。對於Npilot=6來說,在6個位元(對於每一個時槽而言)中有兩個位元是非FSW位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反轉一個FSW位元來保持正交性。在表11中示出了最終得到的示例位元模式。
WTRU和節點B可以依照配置來簡單地反轉恰當的位元。對於使用二進位移位暫存器電路來產生序列以及將序列硬編碼在表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恰當實施了反轉器,那麼需要一個單一表格)的情形而言,這種處理都是可以完成的。
雖然可以基於每一個時槽來保持偶數數量的Npilot的正交性,但在Npilot是奇數數量時,在所述相關中將
會殘留1個位元,而這將會破壞正交性。為了保持奇數數量的導頻符號的正交性,該正交性可以應用在兩個時槽而不是一個時槽上。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第二導頻創建兩個導頻模式(模式A和B)。WTRU可以在時間上交替地傳送模式A和B。替代地,WTRU可以在無線電訊框的偶數時槽中傳送模式A,並且在無線電訊框的奇數時槽中傳送模式B。在表12和13中顯示了用於奇數數量的導頻符號的示例導頻模式,其中該導頻符號是藉由反轉FSW位元產生的。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藉由引入成對正交性的概念,可以緩解該正交性需求,其中所述成對正交性需要兩個導頻模式中的任何連續配對的位元都是正交的。第11圖顯示了成對正交的位元流的一個示例。
從主導頻模式發送到第一天線的位元被表示為:Cp1(n),n=0,1,2,...,Npolit-1。對於發送到第二天線的輔助導頻位元模式來說,成對正交性可以藉由如下反轉主導頻模式中每隔一個位元來實現:
其中代表的是反轉位元的操作。該處理可以在用於每一個時槽的導頻位元模式上重複進行。
藉由以這種方式來設計輔助導頻模式,新的導頻模式中的FSW的位元位置與常規導頻模式中的FSW的位元位置可以是相同的,新的導頻位元模式中的FSW的自相關性可以不劣於常規導頻位元模式的自相關性,並且新的導頻位元模式中的FSW與非FSW以及其他FSW之間的互相關性可以不劣於舊有導頻模式的互相關性。
相同的原理也可以應用於導頻位元數量為偶數的情形。組合偶數和奇數數量的導頻位元,表14顯示了用於Npilot=3,4,5和6的示例輔助導頻模式,並且表15顯示了用於Npilot=7和8的示例輔助導頻模式。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輔助導頻模式可以利用用於成對正交性的不同反轉模式(例如反轉偶數位元)來產生。表16和17顯示了以這種方式的示例輔助導頻位元模式。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成對正交性可以跨越整個無線電訊框的範圍中的時槽邊界而被保持。舉個例子,對於Npilot=3來說,在反轉奇數位元的情況下,輔助導頻位元模式可以如下產生:
替代地,在這裏也可以改為反轉偶數位元。舉個例子,當Npilot=3時,可以如下創建另一個導頻位元模式集合:
在表20和21中顯示了示例的位元模式。
進一步推廣成對正交性,還可以具有更大的正交塊大小。在主與輔助導頻序列之間,由L個連續位元組成的任何一個塊都可以是正交的,其中L可以是任何偶數。第
12圖顯示了L=14的二進位流的示例。
舉個例子,對於L=4來說,輔助導頻位元模式可以採用如下方式產生:
中mod(x,4)代表的是對變數x執行的模4運算。
在這裏可以使用不同的反轉模式,並且可以在多個時槽邊界間保持正交性。
在下文中揭露的是使用成對正交導頻的頻道估計。在不喪失一般性的情況下,將會使用具有2x1天線配置的上行鏈路TX分集系統來闡明Npilot是奇數數量時的來自以上揭露的導頻位元模式的頻道估計。
第13圖顯示的是上行鏈路TX分集系統中的示例導頻傳輸。在被發送到兩個天線1308以進行傳輸之前,主和輔助導頻由調變映射器1302分別映射到符號(例如二進位相移鍵控(BPSK))、由擴展模塊1304擴展、並且由加擾模塊1306使用擾碼來加擾。在調變映射操作中,時槽中的導頻位元可以被映射到BPSK符號。
在具有成對正交屬性的情況下,輔助導頻符號可被表示為:C p2(n)=(-1) n C p1(n) 等式(9)
在接收器端,接收到的信號會由解擾模塊1322、耙式接收器1324以及解擴模塊1326來進行處理。將TX和RX鏈中的處理序連在一起,可以以如下形式來書寫解擴器輸出端的信號:y(n)=h 1(n)C p1(n)+h 2(n)C p2(n)+n(n)=h 1(n)C p1(n)+h 2(n)(-1) n C p1(n)+n(n) 等式(10)
其中h1(n)和h2(n)分別是用於天線1和2的傳播
路徑的等價頻道狀態資訊(CSI)。n(n)雜訊項。
對於奇數數量的Npilot來說,在與將初始導頻符號相關來使用所有符號時,可以執行兩組平均:其中一組平均是在範圍從0到Npilot-2的符號上執行的,並且另一組平均是在從1到Npilot-1的另一個符號上執行的。頻道估計則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從成對組合處理中得到:
其中h1(n)是從h2(n)中有效分離的,並且該估計是無偏的。同樣,對於h2(n)來說,
於2x2的MIMO系統來說,類似的操作可以應用於從兩個接收天線接收的每一個信號,以便估計h11(n)、h12(n)、h21(n)和h22(n)的頻道回應。
在下文中揭露用於輔助導頻頻道(例如S-DPCCH)且具有不同頻道化碼的導頻設計的實施方式。
在將S-DPCCH映射在與主DPCCH(P-DPCCH)
不同的頻道化碼上的時候,S-DPCCH上的導頻序列可能不與P-DPCCH上的導頻序列正交。由於在節點B接收器上不能保證S-DPCCH品質,因此,在S-DPCCH上有可能只運送導頻符號。在這種情況下,無論DPCCH時槽格式是怎樣的,S-DPCCH都可以運送10個導頻符號(假設擴展因數(SF)是256)。
由於在目前規範中並未定義10個符號的導頻序列,因此有必要為S-DPCCH定義長為10個符號的新的導頻序列。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藉由添加兩個非FSW符號,可以將用於表9中的8個符號的常規導頻序列擴展2個符號。這兩個非FSW符號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舉個例子,如表22所示,這兩個附加的非FSW符號可以被添加在序列的每一端。替代地,如表23所示,這兩個附加的非FSW符號可以添加在序列末端。替代地,如表24所示,這兩個附加的非FSW符號可以添加在序列的中間。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於S-DPCCH的導頻序列可能不使用訊框同步字,並且在這裏有可能改為使用全1或全0的簡單序列,以及該序列會在訊框的時槽之間保持固定,S-DPCCH的接收到的SNR可能不由內環功率控制(ILPC)直接控制,因此,節點B可能不使用其內的FSW資訊來執行同步。
在下文中揭露的是使用第二導頻來實現探測目的的實施方式。
節點B處的資料解調和預編碼加權選擇有可能對頻道估計施加不同的需求,對於單個資料流傳輸的情況,這兩個導頻可以被配置為用於不同的目的,在主DPCCH中運送的主導頻可以被設計為獲取用於解調資料的高品質頻道估計,而在輔助DPCCH中運送的導頻則可以被設計為探測無線電頻道狀況,例如用於選擇最佳的預編碼加權。
第14圖顯示的是使用探測導頻,在傳輸器1410
上,主DPCCH(以及其他頻道)是由Tx鏈1412處理的。在接收器1450中,主DPCCH(以及其他頻道)和探測導頻的增益是基於來自功率控制模塊1460的TPC命令而被控制的。主DPCCH(以及其他頻道)和探測導頻可以分別由預編碼單元1414、1416預編碼,並且經由天線1420來進行傳輸。接收器1450中的頻道估計模塊1452使用主導頻來執行用於資料解調的頻道估計,以及使用探測導頻來執行用於預編碼加權選擇的頻道估計。接收器1450中的加權選擇功能1454選擇最佳的加權向量、並且向傳輸器1410發送回饋。主DPCCH藉由最佳預編碼加權Wopt來預編碼,其中該預編碼加權是從波束成形控制功能1418輸出的,並且是由接收器根據基於探測導頻獲取的頻道狀態資訊來確定。接收器基於SIR估計模塊1456估計的SIR估計來確定TPC命令,並且功率控制模塊1460將用於控制傳輸器1410上的增益的TPC命令發送到傳輸器1410。探測導頻可以用預編碼碼簿中的所有加權或是其子集中的不同預編碼加權(或向量)而以時間交替的方式被傳送。
第14圖所示的波束成形控制功能1418旨在控制在探測導頻上的預編碼操作,以便發現最佳的預編碼加權。它提供了預先定義或頻道有關的探測模式,其中該模式會以分時多工(TDM)的方式來對碼簿中的所有可用預編碼向量進行掃描。
在這裏可以為預編碼加權定義項數有限的碼簿。使wi,i=1,2,...,N代表預編碼向量,其中N是可用預編碼向量的數量。舉個例子,w1和w2可以具有如下的四個向量值:
天線切換可以被認為是波束成形的一個特例,其中使用了以下的兩個預編碼向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探測導頻的長度可以是固定的。在這裏Ti,i=1,2,...,N表示分別使用單獨預編碼向量的探測狀態的長度。Ti,i=1,2,...,N可以被設定為不同的值,也可以是相等的。一個探測循環的總持續時間T是下列各項的總和:T=T1+T2+...TN。時間間隔的單位可以是時槽、傳輸時間間隔(TTI)、無線電訊框等等。探測模式可以包括如第15圖所示的一個或多個探測循環。第15A圖和第15B圖顯示了固定長度的探測模式的示例。
舉個例子,對於快信道狀況而言,固定長度的探測模式可以藉由在每一個TTI切換預編碼向量來實施,每一個探測循環可以為自己的持續時間T採取不同的設定。
固定長度的探測模式可以由節點B和WTRU兩者來控制。如果探測模式受控於WTRU,那麼它可以自發操作,並且需要在開始時與節點B同步,以使節點B根據預定探測模式來知道使用哪一個預編碼向量。對於節點B與WTRU之間的同步而言,WTRU可以在L1層向節點B發送信號,以便指示探測循環開始。替代地,探測導頻可以具有分別用於每一個預編碼向量的不同調變模式。替代地,探測導頻可以在探測循環的開始使用不同的調變模式。替代地,探測導頻可以在探測循環的末尾使用不同的調變模式。
如果探測模式受節點B或較高層控制,那麼可以預先配置探測模式,並且可以使用一個週期性排程或觸發來啟動該模式的發送。如果需要更多的控制或靈活性,那麼節點B或較高層可以控制在任何指定時間發送哪一個
加權,這種處理可以藉由用信號通知所要使用的特定加權或是通過用信號通知使用預先定義的探測模式集合中的哪一個來完成,與單個探測模式的情形一樣,該傳輸可以被週期性地排程或觸發(根據需要)。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決定是否切換用於下一個探測狀態的預編碼向量中可以對接收器操作狀態加以考慮。由此,停留在在一個特定預編碼向量上的持續時間可以根據是否滿足所需要的條件而改變。觸發切換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來自探測導頻的頻道估計品質、探測導頻上的接收功率、WTRU速度等等。
為了分離主和輔助DPCCH,在這裏可以使用不同的頻道化碼來實現DPCCH之間的正交性。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探測導頻(例如輔助DPCCH)上可以使用不同的調變模式來區分用於同步目的處於傳輸中的預編碼向量。如表25和26所示,所規定的可以是10位元的導頻模式。
表26中的輔助探測導頻集合與表25中的主探測導頻集合是正交的,而這可以用於識別探測模式的開始。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探測導頻模式可以不是時槽特定的,取而代之的是,位元模式可以與不同的預編碼向量相關聯。表27和28顯示了具有不同數量的導頻位元的示例預編碼特定探測導頻模式。
在表28中總共考慮了16個預編碼向量。如果預編碼向量的實際數量小於16,那麼可以使用其任何子集,或者一個預編碼向量可以與多個導頻模式相關聯。如果第二DPCCH中的所有10個位元全都用於探測導頻,那麼可以將表中未規定的剩餘位元欄位設定為“1”。
雖然上文揭露的導頻模式是在探測導頻的上下文中設計的,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概念也可以推廣到其
他情形。
如果沒有必要時時運行探測模式(例如在慢衰落頻道狀況中),那麼可以禁用探測導頻,以便減小傳訊開銷。在這種情況下,探測導頻可被DTX,或者可以停止對其進行傳輸。禁用和啟用探測導頻可以經由新的HS-SCCH命令或是下行鏈路中的其他專門設計的L1傳訊來實施。
第14圖中的增益控制功能1422接收TPC命令,並且對主DPCCH和探測導頻執行功率控制。由於探測導頻的頻道估計品質需求不高,因此可以為探測導頻分配較小的傳輸功率,以便減小信號開銷。為了能夠單獨執行功率控制,探測導頻信號可以不經過其餘實體頻道使用的功率控制迴路中的增益路徑。取而代之的是,探測導頻信號可以具有自己的增益控制。該增益控制功能1422可以產生兩個增益因數:對DPCCH以及使用DPCCH作為功率基準的其他所有實體頻道的傳輸功率進行控制的增益因數(g),以及用於探測導頻的增益因數(gprob)。DPCCH傳輸功率是由等式(1)中的功率控制程序來調整。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用於探測導頻的增益因數可以用下式來計算:g prob (n)=A prob g(n) 等式(15)
其中Aprob是網路用信號通知的功率偏移,並且n是時槽索引。
由於TPC命令是基於每個時槽接收的,因此,該增益因數可以是動態的。由於預編碼向量拂掠是基於TDM進行的,因此,如果傳輸功率是基於每個時槽而與功率控制迴路連結,那麼,探測導頻中的傳輸功率波動有可能會影響節點B接收器上的預編碼加權選擇的公平性。為了緩解這個問題,在這裏可以使用增益凍結機制。
增益凍結操作可以由下式制訂:g prob (n)=A prob g(n 0 ), 等式(16)
由此,gprob將會保持固定在時刻n0規定的值,而不是跟隨基於每一個時槽的g。n0可以是處於每一個探測循環開始的時槽的時槽索引。替代地,n0可以是處於探測模式開始的時槽的時槽索引。替代地,n0可以是每一個探測循環內的第k個時槽的時槽索引,其中k可以是從1到N的整數值。替代地,可以是每一個探測模式中的第k個時槽的時槽索引,其中k可以是從1到探測模式末尾的整數值。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gprob可以基於每個時槽而以固定的比值與g相關聯。為了補償功率控制程序所造成的變化,在這裏可以追蹤和記錄TPC命令,例如從探測模式的開端開始。在決定最佳預編碼向量的過程中有必要考慮到依照調整得到的結果:
其中i是預編碼向量索引,n1是探測循環的起始時槽的索引,並且n1是預編碼向量i的末尾時槽的索引。上述偏移是按照dB刻度來計算的。
替代地,探測導頻可以與g相關聯,並且所探測的預編碼頻道的增益可以相對於目前的預編碼頻道來測量。由於顯著的測量是在探測導頻預編碼提供的頻道增益優於目前選擇的預編碼的時候出現的,因此,由於節點B有興趣改善頻道品質,這種情況是成立的。
在下文中揭露的是基於無碼簿的探測方案的實施方式。第16圖顯示的是基於無碼簿的閉環傳輸波束成形方案。在第16圖中,DPCCH1和其他上行鏈路頻道(例如E-DPDCH、E-DPCCH、DPDCH以及HS-DPCCH)是由預編碼模塊1602用向量1預編碼的,並且探測導頻頻道DPCCH2是由預編碼模塊1604用向量2進行預編碼的,其中該向量2具有相對於應用在DPCCH1以及其他上行鏈路頻道上的預編碼向量1的相位變化。該相位變化可以是正值,或是負
值,並且可以採用時間交替的方式改變。在這裏將預編碼向量1定義為w1=[w11 w21]T,並且將預編碼向量2定義為w2=[w12 w22]T,以及w2 {w1 [1 ejΔ]T,w1[1 e-jΔ]T},其中表示克羅內克(Kronecker)乘積。來自預編碼模塊1602和1604的已被預編碼的分量將會由組合器1606、1608添加並被發送到相應的天線。
基於兩個DPCCH上的測量,節點B可以向WTRU用信號通知將要在DPCCH1上應用的新預編碼向量,該向量可以是w1,w1 [1 ejΔ]T,w1 [1 e-jΔ]T,並且其中w1表示的是在DPCCH1上應用的目前預編碼向量。因此,在下行鏈路中,節點B可以使用1位元的三值傳訊(DTX,+1和-1)來向WTRU指示與在DPCCH1上的目前或最近使用的預編碼向量相對、將要在DPCCH1上應用的下一個預編碼向量(即無相位變化,正的相位變化以及負的相位變化)。相位變化可以是半動態改變,並且是由節點B經由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給WTRU。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壓縮模式間隙期間的操作的實施方式。壓縮模式間隙是將WTRU接收器重新調諧到不同頻率以執行頻內、頻間及/或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間測量的期間。在這些間隙期間,WTRU不會從服務節點B接收功率控制或預編碼加權資訊。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壓縮模式間隙期間,WTRU可以保持其預編碼加權,由此在恢復的時候,WTRU是處於已知狀態。
在被配置了DTX操作時,或者在為第二導頻配置了特定的DTX模式時,在WTRU從壓縮模式間隙恢復之後的某個時間,該WTRU不會傳送第二導頻。在沒有第二導頻(或者替代地沒有用於頻道探測的手段的情況下),節點B不能適當地估計頻道和確定所要使用的最佳預編碼加
權。在這種情況下,WTRU可以使用非最佳預編碼加權來操作,由此將會導致暫時的性能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性能損害,一旦從壓縮模式間隙恢復,則WTRU可以在足以供節點B做出恰當頻道測量的期間中傳送第二導頻(或替代地探測頻道),然後,WTRU偵聽下行鏈路加權更新資訊。
對於被配置在閉環傳輸分集(CLTD)模式中的WTRU來說,當啟用壓縮模式時,由於引入了第二DPCCH,因此,相對於第一DPCCH的導頻位元的長度的第二DPCCH的導頻位元的長度會對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產生影響。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指派第二DPCCH的導頻位元長度以及相應的功率控制程序的實施方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第二DPCCH指派與第一DPCCH相同的導頻位元長度。因此,對於上行鏈路中的壓縮和未壓縮訊框來說,第二DPCCH可以在每一個時槽中具有不同數量的導頻位元。WTRU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並
以dB為單位來推導出第二DPCCH功率偏移:
其中,是最近傳送的時槽中的第二
PDCCH導頻位元的數量,並且是目前時槽中的第二DPCCH導頻位元的數量。在每一個時槽中,WTRU可以如下調整第二DPCCH的傳輸功率:
此實施方式不需要用信號通知處於壓縮模式中的第一DPCCH與第二DPCCH之間的新的功率比。此外,在功率控制之後,此功率比可以向大多數情形中那樣得以保持,由此Δdpcch=Δs-dpcch這意味著可以不執
行和Δs-dpcch的顯式計算。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DPCCH可以具有與壓縮模式配置無關的固定長度的導頻位元。舉個例子,第二DPCCH可以在非壓縮模式和壓縮模式中都使用表2中的時槽格式8。在這種情況下,第二DPCCH的導頻位元數量是不會改變的,即,並且由Δs-dpcch=ΔTPC×TPC_cmd。另一方面,TPC_cmd可以是基於第一DPCCH產生的,其中該第一DPCCH的導頻位元的長度可以在非壓縮模式與壓縮模式之間改變。為了將常規的功率控制重新用於壓縮模式中的非Tx分集WTRU,當WTRU操作在壓縮模式中的時候,網路可以用信號通知第一DPCCH與第二DPCCH的新功率比,其中該新功率比不同於WTRU操作於非壓縮模式時的功率比。這樣一來,第二DPCCH上需要的傳輸功率可被調整。在功率控制之後第一DPCCH與第二DPCCH的功率比可以改變,但是節點B可以知道所述改變,由此不會影響到節點B接收器上的加權產生。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保持第一DPCCH與第二DPCCH之間的相同的導頻功率比。
在壓縮模式中,如果第一DPCCH上的導頻的數量以及第一DPCCH功率改變,那麼WTRU可以向第二DPCCH應用功率偏移,以便保持總第二DPCCH導頻功率與總的DPCCH導頻功率的比是相同的。
正常的第二DPCCH到第一DPCCH的增益因數可以由網路配置,並且是如下計算的:β sc =β c A sc 等式(20)
其中βc是使用常規方式通知或計算的,並且Asc是網路用信號通知的第二DPCCH的量化幅度比。在非壓縮模式中,WTRU可以將這個增益因數用於第二DPCCH。假設在正常模式中,在一個時槽中第一DPCCH和第二DPCCH的導頻符號的數量分別是和無論怎樣的模式(正
常或壓縮模式),第二DPCCH中的導頻符號的數量都可以保持固定,使得和。替代地,在每一種模式中,第二DPCCH與第一DPCCH之間的導頻符號的數量可以是相同的,即Npilot=Nsc,pilot並且和。當WTRU處於壓縮模式時,用於第二DPCCH的增益因數()可以計算如下:
其中βc,C,j是以常規方式計算的。
如果在壓縮模式中第二DPCCH中的導頻數量沒有改變,則等式(21)中的平方根中的第一項為1,且在壓縮模式中第二DPCCH的增益因數可以由WTRU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
當第二DPCCH與第一DPCCH之間的導頻符號數量在每一種模式中都相同時,WTRU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壓縮模式期間的增益因數: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WTRU的不連續上行鏈路DPCCH操作的實施方式,其中該WTRU被配置有在CLTD或MIMO之類的上行鏈路多天線傳輸中的兩個DPCCH。經由這些實施方式,來自L1控制傳訊(即DPCCH)的WTRU功率消耗和開銷以及上行鏈路中的干擾將會減小。上行鏈路的第一和第二DPCCH叢發模式以及上行鏈路的第一和第二DPCCH前同步碼和後同步碼包括DTX操作。
DPCCH的DTX可以基於天線來被控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兩個天線保持和評估單個UL DTX狀態變數UL_DTX_Active(UL DTX活動)=UL_DTX_Active(i),
其中i=1,2。無論配置了多少個DPCCH,都可以為WTRU使用公共的UL_DTX_Active。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每個天線保持和評估單獨的UL DTX狀態變數。UL_DTX_Active(i)是用於第i個天線的UL DTX狀態變數,其中第i個上行鏈路DPCCH是從該第i個天線傳送。
對於兩個DPCCH DTX操作的控制可以在每個天線被執行。當UL_DTX_Active(i)是TRUE(真)時,當對於第i個天線而言滿足以下所有條件時,WTRU不能在該天線上在一時槽中傳送第i個上行鏈路DPCCH:(1)在與第i個上行鏈路DPCCH時槽重疊的HS-DPCCH上沒有HARQ-ACK傳輸,(2)在被指示為與第i個上行鏈路DPCCH時槽重疊的HS-DPCCH上沒有CQI傳輸,(3)在第i個上行鏈路DPCCH時槽中沒有E-DCH傳輸,(4)該時槽處於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的間隙中,以及(5)在該時槽中沒有傳送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前同步碼或後同步碼。
替代地,對兩個DPCCH DTX操作的控制對這兩個天線來說可以是共同的。對於i=1和2來說,當UL_DTX_Active(i)是TRUE時,當對於這兩個天線來說滿足以上的所有條件(1)-(5)時,WTRU可以既不傳送第一DPCCH,也不傳送第二DPCCH。
DPCCH的DTX可以基於DPCCH而被控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兩個DPCCH保持和評估單一UL DTX狀態變數(也就是為兩個DPCCH使用公共的UL_DTX_Active狀態變數)UL_DTX_Active=UL_DTX_Active(i),其中i=1,2。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為每一個DPCCH保持和評估單獨的UL DTX狀態變數。UL_DTX_Active(i)是用於第i個上行鏈路DPCCH的UL DTX狀態變數。
對兩個DPCCH DTX操作的控制可以在每個
DPCCH被執行。當UL_DTX_Active(i)是TRUE時,當對於該天線來說滿足了所有條件(1)-(5)時,WTRU不能在一時槽中在一個或兩個天線上傳送第i個上行鏈路DPCCH。
替代地,對兩個DPCCH DTX操作的控制對這兩個天線來說可以是共同的。對於i=1和2來說,當UL_DTX_Active(i)是TRUE時,當對於這兩個天線來說滿足以上的所有條件(1)-(5)時,WTRU可以既不傳送第一DPCCH,也不傳送第二DPCCH。
在下文中將會描述用於UL第一和第二DPCCH叢發模式的實施方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公共DPCCH叢發模式可以應用於第一和第二DPCCH(也就是說,第二DPCCH叢發模式與第一DPCCH叢發模式是相同的)。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DPCCH叢發模式可以被獨立配置,也就是說,第二DPCCH叢發模式與第一DPCCH叢發模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基於每個DPCCH,可以對以下參數進行配置,以便推導第一和第二DPCCH叢發模式。對於第i個UL DPCCH(其中i=1,2)來說,UE_DTX_cycle_1(i)(UE DTX循環1(i))是子訊框中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長度,UE_DTX_cycle_2(i)是子訊框中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長度。Inactivity_Threshold_for_UE_DTX_cycle_2(i)(UE DTX循環2(i)的不活動性臨界值)定義的是沒有E-DCH傳輸的連續E-DCH TTI的數量,WTRU可以在這些TTI之後從UE_DTX_cycle_1(i)移至UE_DTX_cycle_2(i)。UE_DPCCH_burst_1(i)確定的是在應用了UE_DTX_cycle_1(i)時子訊框中的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長度。
UE_DPCCH_burst_2(i)確定的是在應用了UE_DTX_cycle_2(i)時子訊框中的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長度。UE_DTX_DRX Offset(i)是子訊框中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和HS-SCCH接收模式偏移。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藉由為兩個DPCCH叢發模式配置不同的UE_DTX_DRX Offset(i),可以對第一和第二DPCCH叢發模式進行定義,以便採用TDM方式來傳送兩個DPCCH叢發模式中的DPCCH叢發,其中i=1和2。這個實施方式可以用於這樣的情形,其中在第一天線上使用了第一DPCCH叢發模式來傳送HS-DPCCH,同時不需要傳送第二DPCCH叢發模式。此外,它還可以用於天線切換傳輸分集。第15圖顯示了具有不同UE_DTX_DRX_Offset的兩個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的示例。在第17A圖中,用於2ms E-DCH TTI的第一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是在CFN=1開始的,其中UE_DTX_DRX_Offset(1)=6。在第17B圖中,用於2ms E-DCH TTI的第二上行鏈路DPCCH叢發模式是在CFN=2開始的,其中UE_DTX_DRX_Offset(2)=7。
當在與傳送第i個上行鏈路DPCCH前同步碼以及後同步碼的天線相同的天線上運載僅DPCCH傳輸、E-DCH傳輸或是HS-DPCCH傳輸時,相同的配置可以應用於第一和第二DPCCH前同步碼以及後同步碼。替代地,用於第一和第二DPCCH前同步碼和後同步碼的參數可以是單獨配置的。舉個例子,與時槽中的UE_DTX_cycle_2(i)關聯的前同步碼長度可以基於每個DPCCH而被單獨配置(換言之,對於i=1和2來說,UE_DTX_long_preamble_length(i)(UE DTX長前同步碼長度(i))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傳輸的實施方式。
當WTRU配備了兩個傳輸天線時,WTRU可以
傳送來自兩個天線且具有相等功率的相同位元。第18圖顯示了根據此實施方式的具有兩個傳輸天線的示例PRACH傳輸。在第18圖中,相同的RACH前同步碼位元1802是以相等的功率從兩個天線傳送。
第二天線上的訊息部分的時槽和訊框結構與第一天線上的訊息部分的時槽和訊框結構可以是相同的。該訊息部分包括資料部分和控制部分(導頻位元和TFCI位元)。相同的資料部分位元可以用相等的功率從兩個天線傳送。這種重複傳輸也可以應用於控制部分的TFCI位元。在第二天線上傳送的控制部分的導頻位元與在第一天線上傳送的導頻位元可以是相同的。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天線上的傳輸可以被DTX,並且PRACH前同步碼和訊息部分可以在第一天線上傳送。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天線切換方案可以應用於PRACH。第19圖顯示了使用天線切換的示例PRACH傳輸。如第19圖所示,PRACH前同步碼和訊息部分是在第一天線上的一次傳輸中傳送,並且是在第二天線上的下一次傳輸中傳送。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波束成形可以應用於PRACH傳輸。第20圖顯示了應用波束成形的示例PRACH傳輸。如果沒有接收到確認,則WTRU會重複地傳送PRACH前同步碼。該WTRU將不同的波束成形加權應用於每一個前同步碼傳輸。在增加前同步碼功率之前,WTRU可以對每一個加權以相同的功率來傳送前同步碼。這樣一來,WTRU可以獲悉用於RACH傳輸的恰當傳輸功率以及波束成形加權。
替代地,無論使用哪一個加權,WTRU可以提升每一個前同步碼傳輸的前同步碼傳輸功率。該提升步長
可被調整,以便在傳輸時間與正確的波束成形加權/功率提供更好的折衷。應用加權(W1,W2,..Wn)的順序以及傳送哪些加權是可以被最佳化。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處理最大功率的實施方式。當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最大許可傳輸功率時,WTRU可以縮減上行鏈路實體頻道上的傳輸功率。為了減小控制頻道開銷,第二DPCCH可以被週期性地DTX或閘控。在下文中,功率縮放指的是在預編碼之前測得的功率。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果在即將到來的時槽中不傳送第二DPCCH,那麼可以使用常規的功率縮放規則。如果在即將到來的時槽中傳送第二DPCCH,那麼可以在預編碼之前在兩個DPCCH上應用相等的縮放。換句話說,在應用常規功率縮放規則時,從功率縮放的角度來看,這兩個DPCCH是作為單個或綁定的DPCCH看待的。在這個實施方式中,不必在上行鏈路中用信號通知兩個DPCCH之間的功率比,以使節點B恢復未經預編碼的頻道來用於加權產生。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縮小資料頻道之後,可以順序地縮小兩個DPCCH。如果總WTRU傳輸功率超出最大許可值,則將資料頻道縮小到許可的最小值。如果總WTRU傳輸功率仍舊超出最大許可值,那麼,倘若在即將到來的時槽中將會傳送第二DPCCH,則可以將第二DPCCH縮小至最小值c2,min。如果總WTRU傳輸功率仍舊超出最大許可值,那麼可以縮小的傳輸功率(也就是同等地縮小所有實體頻道),直至總傳輸功率等於或小於最大許可功率。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縮小資料頻道之前,首先縮小第二DPCCH。如果總WTRU傳輸功率超出最大許可值,那麼,倘若在即將到來的時槽中將會傳送第二DPCCH,則可以將第二DPCCH縮小至最小值βc2,min。如果
總WTRU傳輸功率仍舊超出最大許可值,則可以將資料頻道縮小至最小許可值。如果總WTRU傳輸功率仍舊超出最大許可值,那麼縮小總傳輸功率(也就是同等地縮小所有實體頻道),直至總傳輸功率等於或小於最大許可功率。
βc2,min可以是預先定義或是由較高層來配置。βc2,min的範圍與最低限度減小的E-DPDCH增益因數βed,k,reduced,min的範圍可以是相同的。替代地,βc2,min的範圍可以是一個新的枚舉值集合。並且替代地,βc2,min可以是固定值(例如βc2,min=0,其意味著一個關閉第二DPCCH的特例)。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果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最大許可傳輸功率,那麼WTRU可以關閉第二DPCCH,並且自動切回到非傳輸分集模式。如果WTRU的功率仍舊受限,那麼可以應用常規的功率縮放。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CLTD可被停用,這可以包括相應地關閉第二天線以及第二DPCCH傳輸。
當兩個傳輸天線不平衡時,可以將頻道狀態資訊(CSI)的幅度資訊包含在預編碼向量中,對於WTRU來說,這種情況即為用於天線的空間非常有限的情形。在預編碼向量中具有幅度資訊可以促使在兩個傳輸天線上具有不等的傳輸功率。對於配備了兩個全功率的功率放大器(PA)並且每一個放大器對應於一個天線的WTRU來說,這種處理是不成問題的。為了節省成本以及WTRU的功率消耗,WTRU可以配備用於一個天線的一個全功率PA以及用於另一個天線的半功率PA,或是配備用於兩個天線的兩個半功率PA。對於這種WTRU來說,由於傳輸功率有可能超出半功率PA的最大許可功率,因此有可能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
在下文中,PH被定義為是半功率PA的最大許可
功率,並且PF被定義為是全功率PA的最大許可功率。通常,PF=2PH。P被定義為是配備半功率PA的天線上需要的傳輸功率,Ptot被定義為是總需要的傳輸功率,以及Pmax被定義為是WTRU上的總最大許可傳輸功率。通常,Pmax≦PF。預編碼加權向量包括兩個部分:幅度資訊和相位資訊。
如果Ptot>Pmax,那麼WTRU首先可以執行最大功率縮放。否則將會執行以下步驟。如果P>PH,那麼WTRU可以無視節點B指示的預編碼加權向量的幅度分量,並且應用這個預編碼加權向量的相位分量。舉個例子,如果將預編碼加權向量表示為,其中是幅度資訊並且是相位資訊,那麼WTRU將應用的新的預編碼加權向量可
以只具有相位資訊,即。節點B接收器可以藉由測試兩種假設來區分在WTRU上應用哪一個預編碼加權向量。如果P≦PH,那麼WTRU可以遵循節點B指示的預編碼加權向量。
在下文中將會描述用於計算常態化剩餘功率餘量(NRPM)來實施E-TFC限制的實施方式。
由於在WTRU傳輸器中引入了第二DPCCH,因此,在計算NRPM時可以考慮第二DPCCH的功率開銷。此外,由於可以閘控(gate)第二DPCCH,因此也可以對DPCCH閘控循環加以考慮。對於第二DPCCH來說,E-TFC候選j的NRPM可以計算如下:NRPMj=(PMaxj-PDPDCH-PDPCCH1,target-PDPCCH2-PHS-DPCCH-PE-DPCCH,j)/PDPCCH1,target, 等式(24)
其中DPCCH1是與HS-DPCCH、E-DPCCH、DPDCH以及E-DPDCH一起預編碼的主DPCCH,DPCCH2則是輔助DPCCH。
如果DPCCH2是與DPCCH1一起傳送的,那麼可以基於PDPCCH1,target以及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來
估計PDPCCH2。舉個例子,PDPCCH2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PDPCCH2=γ 2×PDPCCH1,target. 等式(25)
如果啟用了經閘控的DPCCH2,那麼可以使用以下實施方式來計算PDPCCH2。在一個實施方式,所估計的DPCCH2傳輸功率PDPCCH2可以是基於PDPCCH1,target、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以及用於下一次即將進行的傳輸的TTI內的未被DTX的時槽的數量(N)而被計算。例如,PDPCCH2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PDPCCH2=(N/NTTI)×γ 2×PDPCCH1,target, 等式(26)
其中對於2msTTI來說,NTTI=3,對於10msTTI來說,NTTI=15。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估計的DPCCH2傳輸功率PDPCCH2可以是基於PDPCCH1,target、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以及DPCCH2 DTX循環來計算,其中該循環被定義為是所傳送或未經DTX的DPCCH2時槽的數量Ntx與一個無線電訊框中的時槽數量Nframe的比值。舉個例子,PDPCCH2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PDPCCH2=(Ntx/Nframe)×γ2×PDPCCH1,target, 等式(27)其中Nframe=15。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估計的DPCCH2傳輸功率PDPCCH2可以是基於PDPCCH1,target以及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而被計算的。舉個例子,PDPCCH2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PDPCCH2=γ 2×PDPCCH1,target 等式(28)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估計的DPCCH2傳輸功率PDPCCH2可以被設定為零。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UE功率餘量(UPH)測
量的實施方式。由於在上行鏈路閉環傳輸分集方案中引入了第二DPCCH,因此有必要修改常規的UPH測量程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對於沒有對第二DPCCH進行DTX的時槽來說,UPH計算可以顧及第二DPCCH。對於所啟動的每一個上行鏈路頻率來說,為最大WTRU傳輸功率(Pmax,tx)與DPCCH碼功率的比的UPH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UPH=Pmax,tx/(PDPCCH1+PDPCCH2), 等式(29)其中PDPCCH1,PDPCCH2是預編碼之前的DPCCH上的傳送的碼功率。對DPCCH2進行了DTX的時槽,PDPCCH2=0。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由於節點B可以基於增益因數以及用於排程的DPCCH2 DTX循環來計算真實的UPH,因此,UPH計算可以對第一DPCCH加以考慮。該UPH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UPH=Pmax,tx/PDPCCH1. 等式(30)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甚至對於對第二DPCCH進行了DTX的時槽,UPH計算可以顧及第二DPCCH。該UPH可以採用如下方式來計算:UPH=Pmax,tx/(PDPCCH1+PDPCCH2)=UPH=Pmax,tx/((1+γ 2)PDPCCH1). 等式(31)
所報告的UPH可以是UPH在某個週期上的平均值估計。
在下文中將會揭露用於在HSUPA CLTD和UL MIMO中支援增強型相位基準操作的實施方式。
當在E-DPDCH上使用高資料速率時,常規的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上行鏈路系統支援增強型的相位基準,由此提升E-DPCCH傳輸功率。對於具有閉環
傳輸分集或MIMO多流操作的HSUPA來說,增強型的相位基準是可以支援的,由此實現改進的高資料速率相位基準性能。
對於CLTD和MIMOHSUPA來說,傳送第二導頻(例如第二DPCCH)可以協助服務節點B確定回饋給WTRU的預編碼加權。第二DPCCH的傳輸功率可被提升,以便具有用於預編碼向量產生的更精確的頻道估計及/或用於第二個流的增強相位基準。
第一DPCCH可以與E-DPDCH使用相同的預編碼向量來預編碼,並且第二DPCCH可以使用不同的預編碼向量來預編碼。對於多流MIMO情況而言,第二DPCCH可被編碼。
為了改進用於高資料速率傳輸的E-DPDCH的解調性能,在HSUPA CLTD及/或MIMO HSUPA中可以提升E-DPCCH傳輸功率。在這種情況下,用於第i個E-TFC的未量化的第二DPCCH增益因數βsc,i,uq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
其中γ是縮放因數,由此,在未啟用增強相位基準時,第二DPCCH增益因數βsc=γ.βc,並且βsc,I,uq是在3GPP TS 25.214中定義和計算的。該βsc,I,uq還可以根據預先定義的量化表來量化。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βsc,i,uq可以基於用於第i個E-TFC的量化E-DPCCH增益因數βec,i來計算如下: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βsc,i,uq可以採用如下方
式來計算:
其中ΔT2TP是由較高層用信號通知並在3GPP TS 25.213中定義的,βed,i,k是用於第k個實體頻道上的第i個E-TFC的E-DPDCH增益因數,kmax,i則是用於第i個E-TFC的實體頻道的數量。
在以上所有的實施方式中,第二DPCCH增益因數可以是動態計算的,並且可以基於資料訊務量。替代地,提升的第二DPCCH增益因數可以被設定為是半靜態的,例如採用如下方式來設定:β sc =γ boost .β c 等式(35)其中γboost可以經由RRC傳訊來通知並且γboost>γ。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提升第一DPCCH傳輸功率可以改進用於高資料速率傳輸的E-DPDCH解調性能。在這種情況下,用於第i個E-TFC的未經量化的第二DPCCH增益因數βsc,i,uq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
替代地,所提升的DPCCH增益因數可以首先採用如下方式計算:
然後,第二DPCCH增益因數可以基於提升的DPCCH增益因數來計算如下:
β sc =γ.β c,boost 等式(38)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二DPCCH功率被提升,以便實現更精確的頻道估計,從而改進用於CLTD的加權產生性能及/或用於MIMO操作的第二個流的增強相位基準。
對於CLTD操作來說,與提升第二DPCCH傳輸功率不同,假設CLTD傳輸器結構允許在某些時槽中對第二DPCCH進行DTX,那麼在比正常模式需要更多的增強相位基準的模式中可以更頻繁地傳送第二DPCCH時槽。這種處理可以藉由調整第二DPCCH閘控模式來完成。第21圖顯示了用於增強相位基準的示例第二DPCCH閘控模式。在第21圖中,與用於正常相位基準的第二DPCCH閘控模式相比,在用於正常相位基準的第二DPCCH閘控循環的非DTX時槽之前的時槽上傳送了一個附加的第二DPCCH時槽。處於用於增強相位基準的一個閘控循環中的這兩個第二DPCCH時槽可以在節點B上被用於加權產生。
增強型第二DPCCH閘控模式與提升第二DPCCH功率的組合也是可以使用的。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果需要來自第二DPCCH的增強相位基準,那麼第二DPCCH可以使用較長的導頻位元,並且相同的第二DPCCH傳輸功率可以用作正常相位基準。舉個例子,第二DPCCH可以包括用於正常相位基準的6或8個導頻位元,並且可以為增強相位基準使用具有10位元導頻的第二DPCCH。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可以傳送第三導頻頻道DPCCH3,其可以在需要來自第二DPCCH的增強相位基準的時候用應用於第二DPCCH的相同預編碼向量來預編碼。第22圖顯示了用於增強型相位基準協助的第三DPCCH的示
例傳輸。DPCCH、E-DPDCH、E-DPCCH、DPDCH及/或HS-DPCCH由預編碼模塊2202預編碼,S-DPCCH和第三DPCCH(DPCCH3)由預編碼模塊2204預編碼,並且每一個經過預編碼的天線成分由組合器2206、2208添加,然後被發送到相應的天線。
應用於DPCCH3的增益因數βc3可以採用如下方式計算:β c3=γ.β ec 等式(39)
對於MIMO操作來說,第二DPCCH可以與所有第二個流的E-DPDCH傳輸一起傳送,以便提供用於偵測的相位基準。對於MIMO操作來說,第二E-DPCCH可以與第二個流的E-DPDCH在第二個流上發送,作為用於偵測的相位基準。藉由組合兩個基準信號,可以使用第二DPCCH與第二E-DPCCH的組合來改善用於E-DPDCH偵測的第二個流的相位基準。如果在每次E-DPDCH傳輸中傳送第二DPCCH、或者像上文中針對CLTD情形描述的那樣將其與閘控模式一起傳送,那麼可以使用這種用於改進的相位基準的組合。
在用於CLTD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其中用於預編碼估計的頻道估計的精確度不需要比用於較低調變的頻道估計的精確度更好,其中並未使用提升處理,那麼當通過提升E-DPCCH的功率來允許用於更高調變偵測的更好頻道相位估計時,可以降低第二DPCCH的傳輸功率。當提升E-DPCCH的功率時,用於調變偵測和預編碼估計的頻道品質估計將會得到改善。如果網路不需要改進的頻道估計來選擇預編碼矩陣,那麼可以在保持預編碼矩陣精確度的同時降低第二DPCCH功率。這種降低處理可以由如上所述用於提升處理的任一實施方式實現,不同的是為γ或γboost選擇的值將會導致傳輸功率降低而不是增加。
第23圖顯示的是用於緩解相位不連續性的第二DPCCH閘控模式的示例實施方式。由於需要在幾個時槽上對頻道估計進行過濾,因此預編碼加權變化有可能導致E-DPDCH解調將使用的所估計的有效頻道出現相位不連續性。為了緩解這個相位不連續問題,根據PCI回饋循環以及WTRU應用PCI的時間,第二DPCCH閘控模式可以被設計為存在N個連續的第二DPCCH時槽,在這些時槽中,最後一個第二DPCCH時槽可以是WTRU應用PCI的時槽。除了產生加權之外,在服務節點B上可以使用這N個連續的第二DPCCH時槽來用於解調。由此,第二DPCCH時槽功率可以被提升至與第一DPCCH的功率相同。
實施例
1.一種在WTRU中實施以用於在多個天線上傳送導頻的方法。
2.如實施例1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的頻道化碼以經由多個天線來傳送主DPCCH和至少一個輔助DPCCH。
3.如實施例2的方法,其中輔助DPCCH運送導頻符號,並且輔助DPCCH的前八個導頻符號與主DPCCH的長度為八(8)的導頻符號相同。
4.如實施例2-3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其中,當WTRU在壓縮模式中進行傳送時,在輔助DPCCH上傳送相同數量的導頻符號。
5.如實施例2-4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其中在正常模式和壓縮模式中,在主DPCCH與輔助DPCCH之間保持相同的總導頻能量比。
6.如實施例2-5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更包括:在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WTRU的最大許可傳輸功率的情況下,將功率縮放同等地應用於主DPCCH和輔助
DPCCH。
7.如實施例2-6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更包括:傳送E-DPDCH,其中藉由考慮輔助DPCCH傳輸功率來執行用於E-TFC的NRPM的選擇。
8.如實施例7的方法,其中輔助DPCCH傳輸功率是基於主DPCCH功率目標以及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來確定。
9.如實施例7-8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其中在E-DCH資料在輔助流上被傳送的情況下,提升用於輔助DPCCH的增益因數。
10.如實施例9的方法,其中用於輔助DPCCH的增益因數的提升量是基於E-DPDCH增益因數、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縮放因數以及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訊務量對導頻功率比的組合來確定的。
11.如實施例2-10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其中在傳送第二個流的時候,以不同的功率設定連續傳送輔助DPCCH。
12.如實施例2-11中任一實施例的方法,其中輔助DPCCH運送包括兩個非FSW符號的十個導頻符號。
13.一種用於在多個天線上傳送導頻的WTRU。
14.如實施例13的WTRU,包括:多個天線。
15.如實施例14的WTRU,包括:被配置用於使用不同頻道化碼以經由多個天線來傳送主DPCCH和至少一個輔助DPCCH的電路。
16.如實施例15的WTRU,其中輔助DPCCH運送導頻符號,並且輔助DPCCH的前八個導頻符號與主DPCCH的長度為八(8)的導頻符號相同。
17.如實施例15-16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當WTRU在壓縮模式中進行傳送時,在輔助DPCCH上
傳送相同數量的導頻符號。
18.如實施例15-17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在正常模式和壓縮模式中,在主DPCCH與輔助DPCCH之間保持相同的總導頻能量比。
19.如實施例15-18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該電路被配置用於在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WTRU的最大許可傳輸功率的情況下將功率縮放同等應用於主DPCCH和輔助DPCCH。
20.如實施例15-19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該電路被配置用於傳送E-DPDCH,其中藉由對輔助DPCCH傳輸功率加以考慮來執行用於E-TFC的NRPM的選擇。
21.如實施例20的WTRU,其中輔助DPCCH傳輸功率是基於主DPCCH功率目標以及從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增益因數來確定。
22.如實施例15-21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在E-DCH資料在輔助流上被傳送的情況下,提升用於輔助DPCCH的增益因數。
23.如實施例22的WTRU,其中用於輔助DPCCH的增益因數的提升量是基於E-DPDCH增益因數、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縮放因數以及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訊務量對導頻功率比的組合來確定。
24.如實施例15-23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在傳送第二個流的時候,以不同的功率設定連續傳送輔助DPCCH。
25.如實施例15-24中任一實施例的WTRU,其中輔助DPCCH運送包括兩個非FSW符號的十個導頻符號。
雖然在上文中描述了採用特定組合的特徵和元件,但是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會瞭解,每一個特
徵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特徵和元件進行任何組合。此外,這裏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引入到電腦可讀媒體中並供電腦或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關於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包括電信號(經由有線或無線連接傳送)以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關於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包括但不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裝置、內部硬碟盒可拆卸磁片之類的磁性媒體、磁光媒體、以及CD-ROM碟片和數位多用途碟片(DVD)之類的光學媒體。與軟體相關聯的處理器可以用於實施在WTRU、UE、終端、基地台、RNC或任何主電腦中使用的射頻收發器。
1302‧‧‧調變映射器
1304‧‧‧擴展模塊
1306‧‧‧加擾模塊
1308‧‧‧天線
PA‧‧‧功率放大器
1322‧‧‧解擾模塊
1324‧‧‧耙式接收器
1326‧‧‧解擴模塊
Claims (20)
- 一種在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中實施以用於在多個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的頻道化碼經由多個天線來傳送一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和至少一個輔助DPCCH,其中該輔助DPCCH運送多個導頻符號,該多個導頻符號與該主DPCCH的一長度為八的導頻符號相同;其中在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該WTRU的一最大許可傳輸功率的情況下,將功率縮放同等地應用於該主DPCCH和該輔助DPCCH,如此該主DPCCH和該輔助DPCCH間的一功率比率在功率縮放後保持相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WTRU在一壓縮模式中進行傳送時,在該輔助DPCCH上傳送相同數量的導頻符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正常模式和一壓縮模式中,在該主DPCCH與該輔助DPCCH兩者之間保持一相同的總導頻能量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傳送一增強型專用頻道(E-DCH)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其中藉由考慮一輔助DPCCH傳輸功率來執行用於一E-DCH傳輸格式組合(E-TFC)的一常態化剩餘功率餘量(NRPM)選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輔助DPCCH傳輸功率是基於一主DPCCH功率目標和從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增益因數來確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E-DCH資料在一輔助流上被傳送的情況下,提升用於該輔助DPCCH的一增益因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該輔助DPCCH的該增益因數的提升量是基於一E-DPDCH增益因數、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縮放因數以及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訊務量對導頻功率比的一組合來確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傳送一第二個流時,以一不同的功率設定連續傳送該輔助DPCCH。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輔助DPCCH運送十個導頻符號,該十個導頻符號包括兩個非訊框同步字(FSW)符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不連續傳輸(DTX)是主動時,該WTRU不傳輸在一時槽中的該輔助DPCCH,其中該WTRU不傳輸該主DPCCH。
- 一種用於在多個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包括:多個天線;以及被配置用於使用不同的頻道化碼以經由多個天線來傳送一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和至少一個輔助DPCCH的電路,其中該輔助DPCCH運送多個導頻符號,該多個導頻符號與該主DPCCH的一長度為八(8)的導頻符號相同;其中該電路被配置用於在一需要的傳輸功率超出該WTRU的一最大許可傳輸功率的情況下將功率縮放同等地應用於該主DPCCH和該輔助DPCCH,如此該主DPCCH和該輔助DPCCH間的一功率比率在功率縮放後保持相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當該WTRU在一壓縮模式中進行傳送時,在該輔助DPCCH上傳送相同數量的導頻符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在一正常模式和一壓縮模式中,在該主DPCCH與該輔助DPCCH兩者之間保持一相同的總導頻能量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該電路被配置用於傳送一增強型專用頻道(E-DCH)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其中藉由考慮一輔助DPCCH傳輸功率來執行用於一E-DCH傳輸格式組合(E-TFC)的常態化剩餘功率餘量(NRPM)選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WTRU,其中該輔助DPCCH傳輸功率是基於一主DPCCH功率目標和從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增益因數來確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WTRU,其中在一E-DCH資料在一輔助流上被傳送的情況下,提升用於該輔助DPCCH的一增益因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WTRU,其中用於該輔助DPCCH的該增益因數的提升量是基於一E-DPDCH增益因數、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縮放因數以及一較高層用信號通知的一訊務量對導頻功率比的一組合來確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在傳送一第二個流時,以一不同的功率設定連續傳送該輔助DPCCH。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該輔助DPCCH運送十個導頻符號,該十個導頻符號包括兩個非訊框同步字(FSW)符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WTRU,其中當不連續傳輸(DTX)是主動時,該WTRU不傳輸在一時槽中的該輔助DPCCH,其中該WTRU不傳輸該主DPC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8911210P | 2010-10-01 | 2010-10-01 | |
US41073110P | 2010-11-05 | 2010-11-05 | |
US201161430928P | 2011-01-07 | 2011-01-07 | |
US201161442064P | 2011-02-11 | 2011-02-11 | |
US201161480162P | 2011-04-28 | 2011-04-28 | |
US201161523120P | 2011-08-12 | 2011-08-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8652A TW201218652A (en) | 2012-05-01 |
TWI605692B true TWI605692B (zh) | 2017-11-11 |
Family
ID=4488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5553A TWI605692B (zh) | 2010-10-01 | 2011-09-30 | 利用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及輔助dpcch(s-dpcch)在多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方法及裝置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9246646B2 (zh) |
EP (3) | EP2622779B1 (zh) |
JP (6) | JP5577470B2 (zh) |
CN (3) | CN106027213A (zh) |
BR (1) | BR112013007790A2 (zh) |
DK (1) | DK2622779T3 (zh) |
RU (1) | RU2013120333A (zh) |
TW (1) | TWI605692B (zh) |
WO (1) | WO20120449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30918B2 (en) * | 2009-03-16 | 2014-09-0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
US8891387B2 (en) * | 2010-05-03 | 2014-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 based conditional enabling of ULTD |
ES2651485T3 (es) * | 2010-06-17 | 2018-01-26 | Sun Patent Trust | Método y transmisor de precodificación |
EP2445131B1 (en) | 2010-06-17 | 2016-02-1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Pre-coding method and transmitter |
US8737247B1 (en) * | 2010-10-08 | 2014-05-2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Data channel noise estimation using pilot channel |
US8982866B1 (en) | 2010-10-08 | 2015-03-1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Data channel noise estimation using control channel |
US9516609B2 (en) * | 2010-11-08 | 2016-1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
US9380490B2 (en) | 2010-11-08 | 2016-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
US9497773B2 (en) | 2012-02-08 | 2016-11-15 | QUALO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
US8971948B1 (en) * | 2010-11-19 | 2015-03-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antenna gain imbalance |
WO2012082053A1 (en) * | 2010-12-13 | 2012-06-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using tx diversity |
AU2011345424C1 (en) * | 2010-12-22 | 2015-08-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s |
WO2012109529A1 (en) | 2011-02-11 | 2012-08-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transmission initial access |
CN106059641B (zh) | 2011-02-21 | 2019-11-26 |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 预编码方法、预编码装置 |
EP3232590B1 (en) | 2011-04-19 | 2018-12-05 | Sun Patent Trust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8971432B2 (en) | 2011-04-19 | 2015-03-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
WO2012144205A1 (ja) | 2011-04-19 | 2012-10-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信号生成方法及び信号生成装置 |
EP2701327B1 (en) | 2011-04-19 | 2024-05-29 | Sun Patent Trust | Pre-coding method and pre-coding device |
CN102882657B (zh) * | 2011-07-15 | 2018-01-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秩自适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8830966B2 (en) * | 2011-07-21 | 2014-09-09 | Lsi Corporation |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 frame |
US20140355573A1 (en) * | 2011-08-12 | 2014-12-04 | Alcatel Lucent | Sharing up-link resources in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FR2985397A1 (fr) * | 2012-01-03 | 2013-07-05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e pre-codage en tdd |
CN103209048B (zh) * | 2012-01-13 | 2017-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专用导频的解码方法和用户设备 |
JP6093378B2 (ja) | 2012-01-30 | 2017-03-08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マルチ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において共通パイロット信号及び復調パイロット信号を使用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US8792407B2 (en) | 2012-02-21 | 2014-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ower re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13141799A1 (en) * | 2012-03-19 | 2013-09-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related to multi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EP2663137A1 (en) * | 2012-05-10 | 2013-11-13 | Alcatel-Lucent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MIMO systems |
US8885590B2 (en) * | 2012-05-18 | 2014-11-1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IMO)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pilot channels |
US9264997B2 (en) | 2012-07-03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energy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
US9232509B2 (en) * | 2012-08-21 | 2016-0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demodulation reliability of an uplink high spe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
CN103685658B (zh) * | 2012-09-19 | 2016-05-04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持装置的信号测试系统及其信号测试方法 |
EP2904715B1 (en) | 2012-10-01 | 2016-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radio node,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transmission |
US9078266B2 (en) * | 2012-10-11 | 2015-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n access terminals |
EP2920890A1 (en) * | 2012-11-09 | 2015-09-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Beamforming methods and methods for using beams |
US9769679B2 (en) * | 2012-12-31 | 2017-09-19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Efficient link adaptation for non-collocated antennas |
US10182404B2 (en) | 2013-03-06 | 2019-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power calibration for matching the coverage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on a common radio node |
US9179404B2 (en) | 2013-03-25 | 2015-1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only discontinuous-TX smart blanking |
CN104125627B (zh) * | 2013-04-23 | 2019-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专用物理信道发射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13913B2 (en) * | 2013-05-09 | 2019-06-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verload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
WO2014190488A1 (zh) * | 2013-05-28 | 2014-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非连续发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US9531483B2 (en) | 2013-06-19 | 2016-12-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estimates for closed-loop transmission 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
US9578539B1 (en) * | 2013-07-19 | 2017-02-21 | Sprint Spectrum L.P. | Transmitting a data packet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
US9042476B2 (en) * | 2013-07-26 | 2015-05-26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s and a device for multi-resolut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
US9521655B2 (en) * | 2013-07-30 | 2016-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power scaling i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
KR102065696B1 (ko) * | 2013-08-01 | 2020-0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송신 전력 정규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9161308B2 (en) | 2013-08-26 | 2015-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utonomous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ccess terminals |
US9831910B2 (en) | 2013-09-16 | 2017-11-28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Noise estimation based on control messages destined for other mobile terminals |
AR099805A1 (es) * | 2014-03-21 | 2016-08-1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 Ajuste de la potencia de transmisión inicial de una portadora secundaria después de una interrupción de la transmisión |
CN106465282B (zh) * | 2014-03-31 | 2019-10-18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供通信网络系统的接入设备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
CA2946772A1 (en) | 2014-04-25 | 2015-10-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
US20150365982A1 (en) * | 2014-06-13 | 2015-12-17 | Sony Corporation | Massive mimo link setup |
EP3514979A1 (en) | 2014-07-30 | 2019-07-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measuring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transmit end, receive end, and system |
CN105451314A (zh) * | 2014-08-01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WO2016028000A1 (ko) * | 2014-08-21 | 2016-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 시퀀스를 생성하고 전송하는 방법 |
CN105577234B (zh) * | 2014-10-10 | 2018-06-26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信息收发方法及装置 |
US10903951B2 (en) * | 2015-06-05 | 2021-01-2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pilot allocation |
JP2017069688A (ja) * | 2015-09-29 | 2017-04-0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
JP6893333B2 (ja) * | 2015-09-29 | 2021-06-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6767477B2 (ja) * | 2015-09-30 | 2020-10-14 |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 短縮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アレンジメント |
EP3366067B1 (en) * | 2015-10-19 | 2022-03-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olistic slot position-tpc command combining period for reduced tpc frequency operation |
CN105471506B (zh) * | 2016-01-25 | 2018-03-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可见光移动通信方法、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系统 |
CN108604913B (zh) * | 2016-02-08 | 2022-02-22 | 索尼集团公司 | 操作蜂窝mimo系统 |
WO2017137090A1 (en) * | 2016-02-12 | 2017-08-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signalling in uplink precoding |
CN107171700B (zh) | 2016-03-08 | 2021-09-07 | 索尼公司 | 用于具有多个天线的通信装置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
EP3435556A4 (en) * | 2016-03-25 | 2019-11-27 | NTT DoCoMo, Inc. | USER UNIT,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
WO2017164221A1 (ja) * | 2016-03-25 | 2017-09-2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9736794B1 (en) * | 2016-03-30 | 2017-08-15 | T-Mobile Usa, Inc. | Dynamic antenna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
CN106160816B (zh) * | 2016-06-21 | 2019-11-12 | 东南大学 | 大规模mimo系统中实现完美全向预编码的同步信号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
CN112165374B (zh) * | 2016-09-28 | 2023-01-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168995B (zh) * | 2017-01-05 | 2022-01-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10237105B2 (en) * | 2017-01-08 | 2019-03-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
CN110301123B (zh) * | 2017-02-06 | 2022-05-1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大物理随机接入控制信道(prach)延迟的相干检测 |
DE102017206248B3 (de) * | 2017-04-11 | 2018-07-26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Sender und empfänger und entsprechende verfahren |
US20180332625A1 (en) * | 2017-05-12 | 2018-11-15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beam selection during a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
US10778288B2 (en) | 2017-05-12 | 2020-09-15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retransmission |
US10630518B2 (en) * | 2017-05-17 | 2020-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ratio adaptation |
US20180368179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fferentiated random access in new radio |
CN108011638B (zh) * | 2017-07-03 | 2021-09-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数字射频脉冲调制方法和调制器 |
KR102482876B1 (ko) * | 2018-01-30 | 2022-12-2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Mimo 채널에 대한 폴라 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
US10924164B2 (en) | 2018-05-29 | 2021-02-16 | Skyworks Solutions, Inc. |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wer control based on antenna pattern configuration |
CN111050390B (zh) * | 2018-10-12 | 2021-11-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US10965786B2 (en) * | 2018-10-31 | 2021-03-3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daptive fixed point mapping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fronthaul |
US10680684B1 (en) * | 2018-11-21 | 2020-06-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og beamforming for single-connected antenna array |
CN109474317B (zh) * | 2019-01-07 | 2021-02-05 | 河南理工大学 | Mr预处理下硬件损伤大规模mimo双向中继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
WO2021170210A1 (en) * | 2020-02-24 | 2021-09-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ement of sidelink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11785643B2 (en) * | 2021-01-13 | 2023-10-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43540B2 (en) * | 1999-03-15 | 2010-01-05 | Lg Electronics Inc. | Pilot signals for synchronization and/or channel estimation |
US6868075B1 (en) | 1999-09-28 | 2005-03-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ed mode communications over a radio interface |
ATE510368T1 (de) | 2000-02-16 | 2011-06-15 | Lg Electronics Inc | Verfahren zur rahmensynchronisatio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pilotenmuster in einem komprimierden modus |
CA2380039C (en) * | 2001-04-03 | 2008-12-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20010874A (fi) * | 2001-04-26 | 2002-10-27 | Nokia Corp |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
KR100547720B1 (ko) * | 2001-11-19 | 2006-01-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
AU2002353621B2 (en) | 2001-11-19 | 2004-12-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2002330691A1 (en) | 2002-09-06 | 2004-03-29 | Nokia Corporation |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
BRPI0413638A (pt) | 2003-08-19 | 2006-10-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de multiportador ,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de multiportador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potência de transmissão |
GB2425693B (en) * | 2005-04-25 | 2007-05-30 | Siemens Ag | Method of re-transmitting an original frame |
US7734262B2 (en) | 2005-07-18 | 2010-06-08 | Rashid Ahmed Akbar Atta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throttling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793509A1 (en) * | 2005-12-01 | 2007-06-06 | Alcatel Lucent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380238B2 (en) | 2006-03-15 | 2013-02-19 | Nec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transmission power, mobile st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ignal-transmission power, and program |
WO2007110338A2 (en) * | 2006-03-29 | 2007-10-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coverage enhancement |
EP2008418B1 (en) * | 2006-04-19 | 2018-10-1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Transmission method of mobile station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diversity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WO2007120020A1 (en) * | 2006-04-19 | 2007-10-2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Transmission method of mobile station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diversity |
KR100984936B1 (ko) * | 2006-10-30 | 2010-10-01 | 안리츠 코포레이션 |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
US7986959B2 (en) * | 2007-02-14 | 2011-07-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bas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
MY151949A (en) | 2007-03-21 | 2014-07-3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decoding resource block structures based on a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mode |
US8780884B2 (en) * | 2007-04-05 | 2014-07-15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obile radi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
KR101520667B1 (ko) * | 2007-09-10 | 2015-05-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
CN104038992B (zh) | 2008-04-25 | 2017-09-22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支持dc‑hsdpa的节点b以及在该节点b中使用的方法 |
US8184599B2 (en) * | 2008-06-23 | 2012-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ement of U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SG173475A1 (en) * | 2008-10-31 | 2011-09-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 -carrier uplink transmission |
KR101297877B1 (ko) * | 2008-10-31 | 2013-08-20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다수의 상향링크 반송파를 사용하는 무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8358614B2 (en) * | 2008-10-31 | 2013-01-2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
CN102246572B (zh) * | 2008-11-25 | 2015-06-0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和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方法和设备 |
US8165099B2 (en) | 2008-12-18 | 2012-04-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CPC) scheduler |
US8457056B2 (en) * | 2009-02-09 | 2013-06-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on-scheduled grants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
US8830918B2 (en) * | 2009-03-16 | 2014-09-0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
US8416706B2 (en) * | 2009-03-17 | 2013-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cell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EP2422557B1 (en) | 2009-04-23 | 2013-10-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cal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terminals |
US9674800B2 (en) * | 2009-06-18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scaling for multi-carrie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WO2011041492A2 (en) * | 2009-09-30 | 2011-04-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in uplink |
US9031600B2 (en) * | 2009-10-02 | 2015-05-1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in the uplink |
-
2011
- 2011-09-30 DK DK11773599.3T patent/DK2622779T3/da active
- 2011-09-30 CN CN201510594414.6A patent/CN106027213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9-30 TW TW100135553A patent/TWI605692B/zh active
- 2011-09-30 BR BR112013007790A patent/BR112013007790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30 CN CN201510594438.1A patent/CN105119699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9-30 EP EP11773599.3A patent/EP2622779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EP EP14197430.3A patent/EP289217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9-30 CN CN201180047810.7A patent/CN103141053B/zh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JP JP2013531922A patent/JP55774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EP EP18180412.1A patent/EP3457613A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9-30 RU RU2013120333/07A patent/RU2013120333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9-30 WO PCT/US2011/054279 patent/WO201204496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9-30 US US13/250,238 patent/US92466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7-07 JP JP2014139907A patent/JP593844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2 US US15/004,342 patent/US2016021956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5-16 JP JP2016098244A patent/JP2016167872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5-07 US US15/972,960 patent/US103419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05 JP JP2018166301A patent/JP2019013027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9-13 JP JP2021148720A patent/JP7534272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10-27 JP JP2023184699A patent/JP2024012404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22779A1 (en) | 2013-08-07 |
JP5577470B2 (ja) | 2014-08-20 |
CN103141053A (zh) | 2013-06-05 |
JP7534272B2 (ja) | 2024-08-14 |
CN103141053B (zh) | 2015-10-21 |
EP2892173A1 (en) | 2015-07-08 |
CN106027213A (zh) | 2016-10-12 |
BR112013007790A2 (pt) | 2017-10-10 |
US10341992B2 (en) | 2019-07-02 |
EP2622779B1 (en) | 2015-01-21 |
US9246646B2 (en) | 2016-01-26 |
JP2024012404A (ja) | 2024-01-30 |
JP2019013027A (ja) | 2019-01-24 |
JP2021193819A (ja) | 2021-12-23 |
WO2012044967A1 (en) | 2012-04-05 |
TW201218652A (en) | 2012-05-01 |
JP2014197904A (ja) | 2014-10-16 |
JP2013540400A (ja) | 2013-10-31 |
US20160219568A1 (en) | 2016-07-28 |
DK2622779T3 (da) | 2015-04-27 |
CN105119699A (zh) | 2015-12-02 |
JP2016167872A (ja) | 2016-09-15 |
JP5938446B2 (ja) | 2016-06-22 |
RU2013120333A (ru) | 2014-11-20 |
US20180343647A1 (en) | 2018-11-29 |
EP3457613A1 (en) | 2019-03-20 |
US20120082192A1 (en) | 2012-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05692B (zh) | 利用主專用實體控制頻道(dpcch)及輔助dpcch(s-dpcch)在多天線上傳送導頻符號的方法及裝置 | |
AU201030040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in the uplink | |
US835542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in uplink | |
TWI596917B (zh) | 具多天線裝置之功率控制 | |
RU243353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 |
EP255660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for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and mimo in uplink | |
JP2014507847A (ja) |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を用いたマルチアンテナ送信のための信号伝達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TWI415496B (zh)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功率控制命令之系統、方法、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 |
WO2011085187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 |
US9380544B2 (en) |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related t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
KR102040336B1 (ko) | 다중 안테나들을 통해 파일럿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