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4699B -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 Google Patents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4699B
TWI604699B TW104144713A TW104144713A TWI604699B TW I604699 B TWI604699 B TW I604699B TW 104144713 A TW104144713 A TW 104144713A TW 104144713 A TW104144713 A TW 104144713A TW I604699 B TWI604699 B TW I6046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signal
phase
correction
gene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4762A (zh
Inventor
張元碩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4699B/zh
Priority to US15/391,873 priority patent/US1002735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24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6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Description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發射器,且特別是有關於具有消除牽引效應的機制的發射器與其消除方法。
在各種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器可藉由震盪器所產生的震盪訊號進行頻率調變,以產生適合無線通訊的射頻訊號。然而,隨著發射器的尺寸越來越小,此射頻訊號可能會耦合回震盪器,造成震盪器的震盪訊號產生相位誤差,降低發射器的整體效能。上述現象一般稱為牽引現象(pulling effect)。
在一些技術中,消除牽引現象的校正機制設置於混頻器後。如此,校正機制所需要的頻寬較高,造成發射器的成本與設計複雜度增加。在另一些技術中,消除牽引現象的校正電路設置於鎖相迴路中。如此,可能會引入不必要相位雜訊,降低發射器的整體效能。
本案的一態樣係於提供一種發射器。發射器包含校正單元與輸出單元。校正單元包含記憶電路與第一位址產生 電路。記憶電路儲存查找表,其中查找表紀錄對應於同相資料訊號、正交資料訊號與至少一系統參數的校正資料。第一位址產生電路根據同相資料訊號、正交資料訊號與至少一系統參數產生第一位址,以藉由校正資料輸出校正訊號。輸出單元根據震盪訊號對校正訊號進行混頻以產生調變訊號,並放大調變訊號,以產生輸出訊號。
綜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發射器利用了不同設置方式預先設置多組查找表,以根據發射器的系統操作狀況與所接收的基頻訊號消除因牽引效應產生的誤差。如此一來,發射器的系統效能與傳輸訊號的精準度得以改善。
100、200‧‧‧發射器
110‧‧‧數位類比轉換器
120‧‧‧低通濾波器
130‧‧‧壓控震盪器
220、300、300A、400、500‧‧‧校正單元
240‧‧‧輸出單元
222‧‧‧記憶電路
224、600、600A‧‧‧位址產生電路
140‧‧‧本地震盪訊號產生器
150‧‧‧混頻器
160‧‧‧功率放大器
170‧‧‧天線
SDBB‧‧‧基頻訊號
SABB‧‧‧類比訊號
SVCO‧‧‧震盪訊號
SLO‧‧‧本地震盪訊號
SVM‧‧‧調變訊號
SVO‧‧‧輸出訊號
100A‧‧‧校正矩陣
θ(t)‧‧‧相位誤差
I[n-1]~I[n-L]‧‧‧前次同相資料訊號
α[n]~α[n-L]、β[n]~β[n-L]‧‧‧相位更正訊號
α[n]+jβ[n]~α[n-L]+jβ[n-L]‧‧‧預先補償訊號
340、514、640‧‧‧加法器
510‧‧‧校正計算電路
513‧‧‧減法器
515‧‧‧座標轉換器
θ[n]‧‧‧相位誤差值
AD‧‧‧位址
I(t)、I[n]‧‧‧同相資料訊號
Q(t)、Q[n]‧‧‧正交資料訊號
C1、C1[n]、C2、C2[n]‧‧‧係數
g‧‧‧系統參數
222A、222B‧‧‧查找表
I’(t)+jQ’(t)、I’[n]+jQ’[n]‧‧‧校正訊號
Q[n-1]~Q[n-L]‧‧‧前次正交資料訊號
I0[n]+jQ0[n]~IL[n]+jQL[n]‧‧‧補償訊號
320‧‧‧延遲電路
410、512A~512E、620、630~632‧‧‧乘法器
I2[n]、Q2[n]、I[n]Q[n]、I2[n]-Q2[n]‧‧‧運算值
C1[n]*(I2[n]-Q2[n])、C2[n]*(I2[n]-Q2[n])‧‧‧運算值
PAD、PAD1~PAD3‧‧‧預先位址編碼
610‧‧‧資料合併器
為讓本揭示內容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為根據本案之發射器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1B圖為第1A圖的發射器發生牽引現象時的數學等效模型示意圖;第1C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一種抑制牽引現象的校正矩陣的數學等效模型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發射器的示意圖;第3A圖為校正單元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3B圖為校正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校正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5A圖為校正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5B圖為校正計算電路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6A圖為位址產生電路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以及第6B圖為位址產生電路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本文中所使用的『訊號A(t)』指類比形式的連續訊號。『訊號A[n]』指數位形式的離散訊號,並對應至訊號A(t)。於一些實施例中,訊號A[n]可透過數位類比轉換器轉換至對應的訊號A(t),於另一些實施例中,訊號A(t)可透過類比數位轉換器轉換至對應的訊號A[n]。
第1A圖為根據本案之發射器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數位類比轉換器110接收基頻訊號SDBB,並根據基頻訊號SDBB產生對應的類比訊號SABB。低通濾波器120移除類比訊號SABB上因數位類比轉換所造成的鏡像。壓控震盪器130產生具有頻率fVCO的震盪訊號SVCO至本地震盪訊號產生器140。本地震盪訊號產生器140可據此對震盪訊號SVCO進行除頻,以產生具有本地頻率fLO的本地震盪訊號SLO至混頻器150。混頻器150可根據本地震盪訊號SLO對經濾波後的類比訊號SABB進行升頻,以輸出調變訊號SVM。功率放大器160放大調變訊號SVM的功率而產生輸出訊號SVO。天線170對外發射輸 出訊號SVO。其中,上述的輸出訊號SVO在時域上可表示為下式(1):SVO=GABB(t)cos(ωLOt+θBB(t)+σ)…(1)。
在式(1)中,G為發射器100的整體增益,ABB(t)為類比訊號SABB的振幅,ω LO為對應本地頻率fLO的角頻率,θ BB(t)為類比訊號SABB的相位,且σ為基頻訊號SDBB在通過發射器100時所引入的額外相位。
若壓控震盪器130產生牽引(pulling)現象,則前述的輸出訊號SVO可修正為下式(2):SVO=GABB(t)cos(ωLOt+θBB(t)+σ+θ(t))…(2)。
其中,θ(t)為牽引現象所引入的相位誤差。若假設式(2)中額外相位σ為0,且發射器100的增益G=1,可將輸出訊號SVO進一步簡化為下式(3):SVO=ABB(t)cos(ωLOt+θBB(t)+θ(t))…(3)。
展開式(3)可得到:SVO=[ABB(t)cos(θBB(t))cos(θ(t))cos(ωLOt)]+[ABB(t)sin(θBB(t))cos(θ(t))(-sin(ωLOt)]+[ABB(t)cos(θBB(t))sin(θ(t))(-sin(ωLOt)]-[ABB(t)sin(θBB(t))sin(θ(t))(cos(ωLOt)]=[I(t)cos(θ(t))cos(ωLOt)+Q(t)cos(θ(t))(-sin(ωLOt))]+[I(t)sin(θ(t))(-sin(ωLOt)-Q(t)sin(θ(t))(cos(ωLOt))]…(4)。
其中,I(t)=ABB(t)cos(θ BB(t)),且I(t)為對應於基頻訊號SDBB的同相(in-phase)資料訊號。Q(t)=ABB(t)sin(θ BB(t)),且Q(t)為對應於基頻訊號SDBB的正交 (quadrature)資料訊號。
第1B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如第1A圖所示的發射器產生牽引現象時在時域下的數學等效模型示意圖。
第1C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一種抑制牽引現象的校正矩陣的數學等效模型示意圖。藉由第1B圖所示的數學等效模型,本案提出一種抑制牽引現象的校正方法,說明如下。
於一些實施例中,在基頻訊號SABB被混頻前,可利用第1C圖所示的校正矩陣100A對基頻訊號SABB進行校正,以消除牽引現象所引入的相位誤差θ(t)。根據第1B圖與第1C圖分別示出的數學等效模型,可得知同相資料訊號I(t)與正交資料訊號Q(t)滿足下式(5):
因此,根據式(5),透過校正矩陣100A對基頻訊號SABB預先進行運算,可消除牽引現象所引入的相位誤差θ(t)。換個方式解釋,若將式(5)以複變函數形式表示為下式(6):I'(t)+jQ'(t)=[I(t)+Q(t)]e[-jθ(t)]=[I(t)+Q(t)][α(t)+jβ(t)]…(6)。
其中,I’(t)+jQ’(t)為經過校正矩陣100A運算後的校正訊號,且相位校正訊號α(t)為cos(θ(t)),相位校正訊號β(t)為-sin(θ(t))。等效而言,藉由校正矩陣100A對基頻訊號SABB預先進行運算,可產生預先相位校正訊號φ(t),且φ(t)=-θ(t)。如此一來,在校正訊號I’(t)+jQ’(t)經過混頻器 150進行混頻時,預先相位校正訊號φ(t)便可與相位誤差θ(t)互相抵消,進而消除牽引現象造成的影響。
第2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發射器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發射器200包含了校正單元220與輸出單元240,其中輸出單元240包含前述數位類比轉換器110、低通濾波器120、壓控震盪器130、本地震盪訊號產生器140、混頻器150、功率放大器160與天線170,故其相關功能不再重複描述。
校正單元220包含記憶電路222與位址產生電路224。記憶電路222可為暫存器或隨機暫存記憶體等等。記憶電路222儲存至少一查找表,此查找表紀錄對應於同相資料訊號I[n]、正交資料訊號Q[n]與至少一系統參數g的校正資料。
參照相關技術文件(Pulling Mitigation in Wireless Transmitter IEEE JSSC Vol.49,NO.9,Sep.2014.)的相關內容與圖3,相位誤差θ(t)與基頻訊號SDBB有關,其中基頻訊號SDBB對應的類比訊號SABB可由同相資料訊號I(t)與正交資料訊號Q(t)疊加而成,即SABB=I(t)+jQ(t)。根據上述技術文件的圖3以及式(6),可得知預先相位校正訊號φ(t)在座標轉換後可表示為下式(7):φ[n]=C1(I2[n]-Q2[n])+C2(2I[n]Q[n])…(7)。
在上式(7)中,係數C1與係數C2與系統參數g(例如:功率放大器160的輸出功率與發射器200的操作溫度等等)有關。因此,可根據上述式(6)~式(7)、不同的系統參數g、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事先計算或量測所欲 的校正訊號I’[n]+jQ’[n],並記錄為前述的校正資料,此處內容將於後方段落詳細說明。
位址產生電路224根據同相資料訊號I[n]、正交資料訊號Q[n]與系統參數g產生相應的位址AD,以自查找表中查詢校正資料,並輸出校正訊號I’[n]+jQ’[n]至輸出單元240。如此,輸出單元240便可對校正訊號I’[n]+jQ’[n]進行濾波、混頻還有放大功率的操作,以產生輸出訊號SVO
以下段落將提出各個實施例,來說明上述校正單元220的功能與應用。需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說明,後述各實施例的圖式中以複變函數的形式描述前述基頻訊號SDBB(即I[n]+jQ[n])與各個電路之間的關聯。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各圖式調整校正單元220的實施方式,故本案並不僅以下所列的實施例為限。
第3A圖為校正單元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於此例中,記憶電路222儲存了查找表222A與查找表222B。查找表222A中的校正資料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同相資料值I0[n],且查找表222B中的校正資料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正交資料值Q0[n]。位址產生電路224可根據目前接收到的同相資料訊號I[n]、正交資料訊號Q[n]以及系統參數g產生對應的位址,以自查找表222A與查找表222B中分別選擇出對應的同相資料值I0[n]與正交資料值Q0[n],以產生對應的補償訊號I0[n]+jQ0[n],並作為校正訊號I’[n]+jQ’[n]輸出至後方的輸出單元240。
等效而言,於此例中,藉由式(6)事先進行計算, 記憶電路222中的校正資料儲存了多組預先計算好的補償訊號I0[n]+jQ0[n]。位址產生電路224可根據所接收到的同相資料訊號I[n]、正交資料訊號Q[n]以及系統參數g而自查找表選擇對應的一組補償訊號I0[n]+jQ0[n],以輸出為校正訊號I’[n]+jQ’[n]。
第3B圖為校正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校正單元300A包含了多個延遲電路320、多個位址產生電路224、多個查找表222A與222B與加法器340。
如第3B圖所示,多個延遲電路320串聯耦接,以根據同相資料訊號I[n]、正交資料訊號Q[n]依序輸出多個前次同相資料訊號I[n-1]~I[n-L]與多個前次正交資料訊號Q[n-1]~Q[n-L]。多個位址產生電路224分別接收多個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如此,各個位址產生電路224可根據所接收到的基頻訊號I[n]+jQ[n]或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以及系統參數g來產生對應的位址AD,以自對應的查找表222A與222B選出對應的多組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加法器340將多組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進行相加,以產生校正訊號I’[n]+jQ’[n]。
相較於第3A圖,校正單元300A更考量到寬頻系統下記憶效應(memory effect)的影響。藉由設置對應於前L次時刻所接收的基頻訊號SDBB的多組查找表222A與222B,校正單元300A能夠消除壓控震盪器130於前L次時刻內因牽引效應的所造成的總相位誤差。如此一來,發射器200的效能可 被更進一步的改善。
第4圖為校正單元的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相較於第3B圖,校正單元400更包含了多個乘法器410。於此例中,多個查找表222A中的校正資料分別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多個相位更正訊號α[n]~α[n-L],且多個查找表222B中的校正資料分別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多個相位更正訊號β[n]~β[n-L]。據此,多個位址產生電路224分別根據所接收基頻訊號I[n]+jQ[n]、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以及系統參數g來產生對應的位址AD,以自對應的查找表222A與222B選出對應的相位更正訊號α[n]~α[n-L]與對應的相位更正訊號β[n]~β[n-L],以產生多個預先補償訊號α[n]+jβ[n]~α[n-L]+jβ[n-L]。多個乘法器410相乘基頻訊號I[n]+jQ[n]與預先補償訊號α[n]+jβ[n],並分別相乘多個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與多個預先補償訊號α[n-1]+jβ[n-1]~α[n-L]+jβ[n-L],以產生多個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L]。加法器340將多組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進行相加,以產生校正訊號I’[n]+jQ’[n]。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校正單元400亦能採用如第3A圖所示的設置方式,在僅使用單一的乘法器410、單一的位址產生電路224、單一的查找表222A與查找表222B下,根據基頻訊號I[n]+jQ[n]產生補償訊號I0[n]+jQ0[n],並將其作為校正訊號I’[n]+jQ’[n]輸出至輸出單元240。相關操作的說明與先前段落類似,故不再重複贅述。
第5A圖為校正單元的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相較於第4圖,校正單元500更包含多個校正計算電路510。校正單元500內的多個查找表222A中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多個係數C1[n]~C1[n-L],且多個查找表222B中儲存了多個預先計算好的多個係數C2[n]~C2[n-L]。多個位址產生電路224可分別根據系統參數g、所接收基頻訊號I[n]+jQ[n]或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來產生對應的位址AD,以自對應的查找表222A與對應的查找表222B分別選擇出對應的係數C1[n]與係數C2[n]。校正計算電路510根據對應的係數C1[n]與係數C2[n]、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產生相位更正訊號α[n]與相位更正訊號β[n]。如此,多個校正計算電路510可產生多組預先補償訊號α[n]+jβ[n]~α[n-L]+jβ[n-L]。多個乘法器410相乘基頻訊號I[n]+jQ[n]與預先補償訊號α[n]+jβ[n],並分別相乘多個前次基頻訊號I[n-1]+jQ[n-1]~I[n-L]+jQ[n-L]與多個預先補償訊號α[n-1]+jβ[n-1]~α[n-L]+jβ[n-L],以產生多組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加法器340將多組補償訊號I0[n]+jQ0[n]~IL[n]+jQL[n]進行相加,以產生校正訊號I’[n]+jQ’[n]。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校正單元500亦能採用如第3A圖所示的設置方式,在僅使用單一的校正計算電路510、單一的乘法器410、單一的位址產生電路224、單一的查找表222A與查找表222B下,根據基頻訊號I[n]+jQ[n]產生補償訊號I0[n]+jQ0[n],並將其作為校正訊號I’[n]+jQ’[n]輸出至輸 出單元240。相關操作與先前段落的說明類似,故不再重複贅述。
第5B圖為校正計算電路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5B圖所示,校正計算電路510包含多個乘法器512A~512E、減法器513、加法器514與座標轉換器515。
乘法器512A平方相乘同相資料訊號I[n],以產生運算值I2[n]。乘法器512B平方相乘正交資料訊號Q[n],以產生運算值Q2[n]。乘法器512C相乘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以產生運算值I[n]Q[n]。減法器513相減運算值I2[n]與運算值Q2[n],以產生運算值I2[n]-Q2[n]。乘法器512D相乘值I2[n]-Q2[n]與係數C1[n],而產生運算值C1[n]*(I2[n]-Q2[n])。乘法器512E相乘值I[n]Q[n]與係數C2[n],而產生運算值C2[n]*(I[n]Q[n])。加法器514相加運算值C1[n]*(I2[n]-Q2[n])與運算值C2[n]*(I[n]Q[n]),以產生相位誤差值θ[n]。座標轉換器根據相位誤差值θ[n]進行座標轉換,以分別產生相位更正訊號α[n]與相位更正訊號β[n],其中相位更正訊號α[n]=cos(θ[n]),且相位更正訊號β[n]=-sin(θ[n])。
等效而言,於此例中,校正計算電路510可依序根據前述的式(7)與式(6)來計算最終輸出的校正訊號I’(t)+jQ’(t)所需要的組成參數。
第6A圖為位址產生電路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6A圖所示,位址產生電路600包含資料合併器610與乘法器620。資料合併器610合併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 Q[n],以輸出預先位址編碼PAD。乘法器620相乘預先位址編碼PAD與系統參數g,以輸出位址AD。
舉例而言,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皆為具有5個位元的數位資料,且系統參數g=2(例如為發射器200的增益為2倍)。同相資料訊號I[n]的位元值為”01001”,且正交資料訊號Q[n]的位元值為”10101”。資料合併器610可將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進行連接,以產生10位元的預先位址編碼PAD,其中預先位址編碼PAD的位元值為”0100110101”。乘法器620可據此輸出具有10位元的位址AD,其中位址AD的位元值為”1001101010”。
第6B圖為位址產生電路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6B圖所示,位址產生電路600A包含多個乘法器630~632與加法器640。乘法器630平方相乘同相資料訊號I[n],以產生預先位址編碼PAD1。乘法器631平方相乘正交資料訊號Q[n],以產生預先位址編碼PAD2。加法器640相加預先位址編碼PAD1與預先位址編碼PAD2,以產生預先位址編碼PAD3。乘法器640相乘預先位址編碼PAD3與系統參數g,以輸出位址AD。
舉例而言,同相資料訊號I[n]與正交資料訊號Q[n]皆為具有5個位元的數位資料,且系統參數g=2(例如為發射器200的增益為2倍)。同相資料訊號I[n]的位元值為”01001”,且正交資料訊號Q[n]的位元值為”01101”。乘法器630可據此產生10位元的預先位址編碼PAD1,其中預先位址編碼PAD1的位元值為”0001010001”。乘法器631可據此產 生10位元的預先位址編碼PAD2,其中預先位址編碼PAD2的位元值為”0010101001”。加法器640將上述兩個預先位址編碼PAD1與PAD2相加後,可產生預先位址編碼PAD3,其中預先位址編碼PAD3的位元值為”0011111010”。乘法器632可據此輸出具有10位元的位址AD,其中位址AD的位元值為”0111110100”。上述的第6A圖與第6B圖僅為示例,各種可實施位址產生電路224的其他編碼電路應當視為本案的實施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發射器利用了不同設置方式預先設置多組查找表,以根據發射器的系統操作狀況與所接收的基頻訊號消除因牽引效應產生的誤差。如此一來,發射器的系統效能與傳輸訊號的精準度得以改善。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數位類比轉換器
224‧‧‧位址產生電路
120‧‧‧低通濾波器
SDBB‧‧‧基頻訊號
130‧‧‧壓控震盪器
SABB‧‧‧類比訊號
140‧‧‧本地震盪訊號產生 器
SVCO‧‧‧震盪訊號
SLO‧‧‧本地震盪訊號
150‧‧‧混頻器
SVM‧‧‧調變訊號
160‧‧‧功率放大器
SVO‧‧‧輸出訊號
170‧‧‧天線
I’[n]+jQ’[n]‧‧‧校正訊號
200‧‧‧發射器
AD‧‧‧位址
220‧‧‧校正單元
I[n]‧‧‧同相資料訊號
240‧‧‧輸出單元
Q[n]‧‧‧正交資料訊號
222‧‧‧記憶電路
g‧‧‧系統參數

Claims (10)

  1. 一種發射器,包含:一校正單元,包含:一記憶電路,儲存一查找表,其中該查找表紀錄對應於一同相資料訊號、一正交資料訊號與至少一系統參數的一校正資料,其中該校正資料用以補償關聯於一輸出訊號的牽引效應;以及一第一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同相資料訊號、該正交資料訊號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產生一第一位址,以藉由該校正資料輸出一校正訊號;以及一輸出單元,根據一震盪訊號對該校正訊號進行混頻以產生一調變訊號,並放大該調變訊號,以產生該輸出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校正資料包含複數個第一補償訊號,且該第一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第一位址自該查找表選出該些第一補償訊號中的一對應者,以作為該校正訊號。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查找表更紀錄對應於一前次同相資料訊號、一前次正交資料訊號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的複數個第二補償訊號,且該校正單元更包含:一延遲電路,延遲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 以產生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一第二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產生一第二位址,以自該查找表選擇該些第二補償訊號中的一對應者;以及一加法器,相加該些第一補償訊號中的該對應者與該些第二補償訊號中的對應者,以產生該校正訊號。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校正資料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更正訊號與複數個第二相位更正訊號,該第一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第一位址自該查找表分別選出該些第一相位更正訊號的一對應者與該些第二相位更正訊號的一對應者,且該校正單元更包含:一第一乘法器,相乘一基頻訊號與一第一預先補償訊號以產生一第一補償訊號,以作為該校正訊號;其中該基頻訊號由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疊加形成,且該第一預先補償訊號由該些第一相位更正訊號的該對應者與該些第二相位更正訊號的該對應者疊加形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查找表更紀錄複數個第三相位更正訊號與複數個第四相位更正訊號,且該校正單元更包含:一延遲電路,延遲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以產生一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一前次正交資料訊號;一第二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產生一第二位址,以自 該查找表選擇該些第三相位更正訊號中的一對應者與選擇該些第四相位更正訊號中的一對應者;以及一第二乘法器,相乘一前次基頻訊號與一第二預先補償訊號以產生一第二補償訊號;一加法器,相加該第一補償訊號與該第二補償訊號,以產生該校正訊號;其中該前次基頻訊號由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疊加形成,且該第二預先補償訊號由該些第三相位更正訊號的該對應者與該些第四相位更正訊號的該對應者疊加形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校正資料包含複數個第一係數與複數個第二係數,該第一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第一位址自該查找表分別選出該些第一係數中的一對應者與該些第二係數中的一對應者,且該校正單元更包含:一第一校正計算電路,根據該些第一係數中的該對應者、該些第二係數中的該對應者、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產生一第一相位更正訊號與一第二相位更正訊號;以及一第一乘法器,相乘一基頻訊號與一第一預先補償訊號以產生一第一補償訊號,以作為該校正訊號;其中該基頻訊號由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疊加形成,且該第一預先補償訊號由該第一相位更正訊號與該第二相位更正訊號疊加形成。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校正資料更包含複數個第三係數與複數個第四係數,且該校正單元更包含:一延遲電路,延遲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以產生一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一前次正交資料訊號;一第二位址產生電路,根據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產生一第二位址,以自該查找表分別選出該些第三係數中的一對應者與該些第四係數中的一對應者;一第二校正計算電路,根據該些第三係數中的該對應者、該些第四係數中的該對應者、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產生一第二預先補償訊號;一第二乘法器,相乘一前次基頻訊號與該第二預先補償訊號以產生一第二補償訊號,其中該前次基頻訊號由該前次同相資料訊號與該前次正交資料訊號疊加形成;以及一加法器,相加該第一補償訊號與該第二補償訊號,以產生該校正訊號。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第一校正計算電路包含:一第二乘法器,平方相乘該同相資料訊號,以產生一第一運算值;一第三乘法器,平方相乘該正交資料訊號,以產生一第二運算值;一第四乘法器,相乘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 號,以產生一第三運算值;一減法器,相減該第一運算值與該第二運算值,以產生一第四運算值;一第五乘法器,相乘該第四運算值與該些第一係數中之該對應者,以產生一第五運算值;一第六乘法器,相乘該第三運算值與該些第二係數中之該對應者,以產生一第六運算值;一加法器,相加該第五運算值與該第六運算值,以產生一相位誤差值;以及一座標轉換器,根據該相位誤差值產生該第一相位更正訊號與該第二相位更正訊號。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第一位址產生電路包含:一資料合併器,合併該同相資料訊號與該正交資料訊號,以產生一預先位址編碼;以及一乘法器,相乘該預先位址編碼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以產生該第一位址。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射器,其中該第一位址產生電路包含:一第一乘法器,平方相乘該同相資料訊號,以產生一第一預先位址編碼;一第二乘法器,平方相乘該正交資料訊號,以產生一第二預先位址編碼; 一加法器,相加該第一預先位址編碼與該第二預先位址編碼,以產生一第三預先位址編碼;以及一第三乘法器,相乘該第三預先位址編碼與該至少一系統參數,以產生該第一位址。
TW104144713A 2015-12-31 2015-12-31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TWI604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713A TWI604699B (zh) 2015-12-31 2015-12-31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US15/391,873 US10027357B2 (en) 2015-12-31 2016-12-28 Transmitter with compensating mechanism of pulling effe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713A TWI604699B (zh) 2015-12-31 2015-12-31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762A TW201724762A (zh) 2017-07-01
TWI604699B true TWI604699B (zh) 2017-11-01

Family

ID=5923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713A TWI604699B (zh) 2015-12-31 2015-12-31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7357B2 (zh)
TW (1) TWI604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6626A1 (en) * 2021-09-09 2023-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ing look-up table or addressing function for digital pre-distortion look-up t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0490B2 (ja) 1985-04-10 1996-06-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イジタル変調器
US6909884B2 (en) 2001-01-25 2005-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mplifier phase change compensation
US7856050B1 (en) 2007-08-15 2010-12-21 L-3 Communications Titan Corporatio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calibration to compensate for frequency dependent I/Q imbalance
US7808325B2 (en) * 2008-04-24 2010-10-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pushing/pulling compensation
US8044734B2 (en) 2008-08-01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VCO pulling
GB2465752B (en) 2008-11-26 2012-11-14 Ubidyne Inc A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at least one calibration signal for an antenna array
US8489053B2 (en) * 2011-01-16 2013-07-16 Siport, Inc. Compensation of local oscillator phase jitter
US9093958B2 (en) 2011-10-20 2015-07-2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edistortion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coefficient esti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27357B2 (en) 2018-07-17
TW201724762A (zh) 2017-07-01
US20170194991A1 (en)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3062B2 (ja) 位相雑音補正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967384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ceiver calibration
US8619916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phase mismatch thereof
US95375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distortion of signals
US8638878B2 (en) Method and faculty to measure and compensate DCO frequency distortions using a DPLL
JP4555702B2 (ja) 歪補償装置
US8437425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device,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apparatus
TWI601397B (zh)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WO2017173446A3 (en) Dynamic iq mismatch correction in fmcw radar
CN103166906B (zh)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法的极发射器中的非线性频率失真的适应补偿
US10812294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Q imbalance and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correction
US9762284B2 (e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er calibration
JPH09186588A (ja) 数値電圧制御発振器
CN106936452B (zh) 具牵引效应补偿机制的发射器
TWI604699B (zh) 具牽引效應補償機制的發射器
US20050008096A1 (en) Non-linear compensation circuit,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non-linear compensation method
US20200358465A1 (en) Signal transmitter device and calibration method
JP4935897B2 (ja) 歪補償装置及びその遅延時間推定方法
CN106936451B (zh) 具牵引效应补偿机制的发射器
US8311493B2 (en) Radio apparatus, distortion correction device, and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JP4312705B2 (ja) 直交復調誤差補償方法および直交復調誤差補償回路
JP5218173B2 (ja) 無線送信機の位相補正装置、無線送信機の歪補償装置
JP4395044B2 (ja) 変調装置及び変調方法
JP6637645B1 (ja) 直交変調器
US20050143025A1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