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841B - 熱壓製用緩衝材 - Google Patents

熱壓製用緩衝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841B
TWI603841B TW100119922A TW100119922A TWI603841B TW I603841 B TWI603841 B TW I603841B TW 100119922 A TW100119922 A TW 100119922A TW 100119922 A TW100119922 A TW 100119922A TW I603841 B TWI603841 B TW I6038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cushioning material
rubber
woven fab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9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9645A (en
Inventor
吉田晃
尾關孝充
Original Assignee
山內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內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內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0119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38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9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9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8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熱壓製用緩衝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熱壓製之緩衝材用表層材及熱壓製用緩衝材,特別是,關於在製造貼銅層積板、可撓性印刷電路基板、多層板等之印刷電路基板、或IC卡、液晶顯示面板、陶瓷層積板等之精密機器零件(以下,於本發明,稱為「層積板」。)之步驟中,在將對象製品進行壓製成形或熱壓合時所使用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及緩衝材用表層材。
在層積板之製造步驟,首先係將作為材料之層積板素材重疊以製作被壓縮體。接著,在將這個被壓縮體投入至加熱板間之後,進行熱壓製,也就是,藉由壓製而進行加熱加壓,使包含於層積板素材之熱塑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經流動狀態而硬化,使之形成一體。
在進行該加熱加壓之步驟中,在加熱板或屬於投入部件之被壓縮體發生厚度不均、熱變形、溫度不均等之時,對後來成為製品之被壓縮體,無法施以均一之溫度、壓力。結果,會在製品上發生板厚不良、破裂、翹曲等缺陷。於是,為了消除製品之板厚不良等缺陷,因此,在壓製成形之際,使用熱壓製用緩衝材(以下,也有僅稱為「緩衝材」之情形。)。
在此,就緩衝材而言,除了具備消除前述製品之板厚不良等所需之良好緩衝性以外,並且還要求耐熱性或對於所接觸之加熱板具有良好剝離性等。而且,在最近之緩衝材上,由提高剝離性等之觀點來看,則除了具有緩衝性之緩衝材本體以外,還在其表面使用緩衝材用表層材(以下有僅稱為「表層材」之情形。)。
關於具有此種表層材且使用在熱壓製之熱壓製用緩衝材之技術,已揭示於日本特開2004-344962號公報(專利文獻1)以及日本特許第3221978號(專利文獻2)。
揭示於專利文獻1之熱壓製用片材係緩衝材用表層材,其具備片狀基材以及形成於基材上之離模性塗膜。再者,塗膜係由在樹脂組成物100質量%中,混入有機粉末5至55質量%和無機粉末5至55質量%而合計30至60質量%之樹脂組成物而製成。藉由此種構成,在表層材上,可以防止在表面之離模性塗膜發生縮孔或凹陷。
在專利文獻2,則由提高耐熱性之觀點而揭示在由耐熱性材料製成之片狀基材之兩面。塗佈未硫化之氟橡膠,並且,由其上面,在單面塗佈耐熱性塗料而形成熱壓製成形用緩衝材之耐熱性感熱黏接片,也就是緩衝材用表層材。
此外,也有在表層材上具備使用芳醯胺布之部件之熱壓製用緩衝材。也就是說,在具有緩衝性之片狀構件之表層配置芳醯胺布之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449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221978號
揭示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中,表層材本身之表面比較硬。因此,於壓製時,在緩衝材和被壓縮體或加熱板之間夾入污物(即所謂異物)之際,具有表層材之緩衝材無法吸收由於異物之影響而造成微小之凹凸。也就是說,緩衝材表面之凹凸追隨性變得不充分。如此,在緩衝材和被壓縮體或加熱板之間而夾入有異物之際,在藉由熱壓製而製成之製品,會反映出凹凸,有發生製品不良之虞。由此種觀點來看,則就緩衝材而言,乃要求高度之凹凸追隨性,以吸收由於異物所造成之微小凹凸而導致之影響。特別是,對於最近之緩衝材,兼具薄壁化之要求同時具有高度凹凸追隨性的緩衝材已為眾所要求。
此外,在揭示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之具有表層材之緩衝材,其緩衝材之柔軟性比較低。因此,例如在緩衝材之處理過程中,有在緩衝材發生裂縫或皺紋、破裂之顧慮。具體地說,一般層積板製造用熱壓製所使用之緩衝材,其尺寸係數m×數m。就此種緩衝材而言,在從局部部位舉起端部之狀態下,有因其自重而使緩衝材下垂,或在緩衝材之一部分發生裂縫或者是發生皺紋或破裂之虞。由此種觀點來看,乃要求具有高度之柔軟性且搬運或處理容易的緩衝材。
此外,在以前述之芳醯胺布作為表層材之緩衝材之情形中,由於重複之使用而在其表面發生起毛。該起毛會成為污物之原因,因此,乃有減低起毛發生之要求。特別是最近,聚醯亞胺樹脂等材料使用作為層積板之材料,而進行比較高溫之熱壓製,具體地說,進行例如200℃以上之熱壓製。在此種高溫之熱壓製中,芳醯胺布之纖維之惡化特別顯著,經常有發生起毛之情形。此外,在使用芳醯胺布來作為表層材之情形中,由於使用後之惡化而使得其表面變硬,使前述之凹凸追隨性變差。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凹凸追隨性優良而可減低裂縫或皺紋、破裂之發生的緩衝材用表層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凹凸追隨性優良而可減低裂縫或皺紋、破裂之發生的熱壓製用緩衝材。
本案發明人著眼於是屬於緩衝材內部層之緩衝材本體。不僅要具備緩衝性,並且,配置於緩衝材表層之緩衝材用表層材本身,也可以具備緩衝性之事實。當然,對於緩衝材用表層材,由前述之觀點來看,則不但減少起毛之發生或剝離性要優良、對於屬於內部層之緩衝材本體之接著性也必須良好。
本發明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係配置於熱壓製用緩衝材之表層之板片狀緩衝材用表層材,具備:配置於表層材之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之一面之樹脂層;配置於表層材之另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之另一面之橡膠層;以及配置於樹脂層和橡膠層之間且在經紗和緯紗中之至少任一方來使用亂纖紗之織布層。而且,織布層係包含:設置於樹脂層側,且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樹脂層之樹脂而形成之織布-樹脂複合層;以及設置於橡膠層側,且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橡膠層之橡膠而形成之織布-橡膠複合層。而且,在織布層之內部,設置有空隙。
本案發明之表層材,係在經紗和緯紗中之至少任一方使用亂纖紗(Texturized yarn),來作為織布層。此種亂纖紗係,構成玻璃線之短纖維彼此間並非平行狀態,而是以相互纏繞、紊亂之狀態來拉齊且佔有面積甚大之紗線。換句話說,亂纖紗具有如毛線之膨張性,因此,使用亂纖紗之織布不同於通常之布材,在內部包含許多之空隙。
接著,在織布-樹脂複合層中,含浸於織布之樹脂會適度地進入至亂纖紗具有之空隙和織紋之空隙中,並且,不會完全堵塞空隙,而能維持某種程度之空隙性。織布-橡膠複合層,也同樣地,含浸於織布之橡膠會適度地進入至亂纖紗所具有之空隙和織紋之空隙中,並且,不會完全堵塞空隙,而能維持某種程度之空隙性。此種空隙係其周圍幾乎被樹脂或橡膠覆蓋,因此,即使是施加壓力將其壓扁,也會在除壓時,使其回復至原來形狀之復元力仍然甚強。
也就是說,此種緩衝材用表層材,由於在配置在一面側之樹脂層和配置在另一面側之橡膠層之間之織布層之內部,具有空隙,因此,可以使得凹凸追隨性優良,同時,可以提高柔軟性。以此結構,即使是在緩衝材和被壓縮體或加熱板之間夾入有微小之異物時,也可以吸收由於異物而造成凹凸之影響。因此,可以減少凹凸對於製品之影響。此外,因柔軟性甚高,因此,可以減低裂縫或皺紋、破裂之發生。此外,此種緩衝材用表層材,係由樹脂層構成其一面側,因此,可以減低起毛之發生,同時,可以提高對於加熱板等之剝離性。此外,另一面側係由橡膠層而構成,因此,可以提高表層材對於緩衝材本體之接著性。
就織布層而言,雖在構成織布之經紗和緯紗中任一方使用亂纖紗,但是,當然可以在兩方皆使用亂纖紗。在經紗和緯紗中之任一方為亂纖紗時,另一方則可以藉由通常之單紗或合撚紗來構成。此外,作為亂纖紗之種類,可以列舉胖纖紗(bulked yarn)、短纖紗(staple yarn)、碎纖紗(sliver yarn)等。胖纖紗係藉由空氣噴射等而加工成為膨鬆之紗。短纖紗係由綿狀之玻璃短纖維紡成紗狀。短纖紗係由綿狀之玻璃短纖維紡成為紗狀。係在未捻撚之膨鬆碎纖維(sliver)施以捻撚而製成之紗。
此外,織布層相對於作為基材之織布之空隙殘留率係70%以上。就織布層而言,可以藉由設成此種空隙殘留率,而更加確實地確保凹凸追隨性和高度柔軟性。
在此,就空隙殘留率進行說明。首先,算出作為基材之織布、也就是在未含浸樹脂和橡膠之狀態下之織布之空隙率。空隙率,首先係以織布之厚度乘以面積來作為織布整體之體積,由單位面積重量和亂纖紗之比重而算出亂纖紗之體積,由織布整體之體積扣除亂纖紗之體積,來算出空隙之體積。接著,算出空隙之體積相對於織布整體之體積之比率,來算出空隙率。就空隙殘留率而言,首先,使用橡膠和樹脂之比重算出含浸有樹脂和橡膠之織布之空隙率。接著,以含浸有樹脂和橡膠之織布之空隙率相對於未含浸樹脂和橡膠之織布之空隙率之比率,來作為空隙殘留率。也就是說,空隙殘留率係表示相對於未含浸樹脂和橡膠之狀態之織布之空隙,含浸有樹脂和橡膠之織布之空隙殘留有多少。
作為樹脂,最好是對於前述之熱壓製所造成之熱具有耐受性之耐熱性樹脂。具體地說,作為一例,可以使用耐熱性樹脂之熔點和玻璃轉移溫度之至少任一方為200℃以上之樹脂。就熱壓製而言,在最近,係要求以高溫進行處理。例如,為了提高所製造之製品之耐熱性,即使是用以構成製品之樹脂,也使用具有耐熱性之樹脂。因此,即使是緩衝材用表層材,也要求可以承受200℃溫度之樹脂。也就是說,如果是熔點和玻璃轉移溫度中之至少任一方為200℃以上的話,則製品係由耐熱性樹脂而構成,即使是在高溫,例如200℃程度之溫度進行熱壓製,也可以作為緩衝材用表層材而具備耐用性。當然,熔點和玻璃轉移溫度之兩者亦可以是200℃以上。
作為樹脂,最佳是由例如氟樹脂、苯酚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矽酮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熱硬化性丙烯酸樹脂、呋喃樹脂、尿素樹脂、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酯樹脂組成之群組中選出之1種樹脂或2種以上樹脂之混合物。特別是耐熱性等良好之氟樹脂最佳。
此外,在樹脂中,以包含具有導電性之無機粉末為佳。藉由這樣的作法,可以抑制比較容易帶電之樹脂之帶電作用。作為無機粉末,最好是由碳粉、鋁粉、氧化鈦粉、氧化鋅粉、氧化鐵粉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之1種粉末或2種以上粉末之混合物。此外,就無機粉末之平均粒徑而言,可以是0.1μm至10.0μm程度。
織布最好是使用胖纖紗之玻璃纖維。作為使用玻璃纖維之胖纖紗之織布,有例如在市面販售之優尼帝卡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305、A330、A400、A415、A450、A500、T330、T540、T790、T860、T900或者是日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之KS4010、KS4155、KS4325等。此外,作為織布也可以使用芳醯胺纖維。
就織布而言,可以為1層編織物或多層編織物。作為織布之編織方式,有平織、綾織、其他之編織法,但是,並無限定於特定之編織方式。可以適度地選擇紗之編號、編織密度、編織方式等,以調整織布之單位面積重量精度或空隙率。
橡膠以由氟橡膠、EPM、EPDM、氫化腈橡膠、矽酮橡膠、丙烯橡膠和丁基橡膠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之1種橡膠或2種以上橡膠之混合物為佳。這些橡膠皆具有良好之耐熱性,因此,適合作為熱壓製用。特別是,就氟橡膠而言,由耐熱性及強度等之物性皆良好之觀點來看,是最好的橡膠材。
在本發明之其他樣態中,熱壓製用緩衝材係使用於熱壓製之熱壓製用緩衝材,熱壓製用緩衝材係包含配置於其表層之片狀緩衝材用表層材。緩衝材用表層材係具備:配置於表層材之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之一面之樹脂層;配置於表層材之另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之另一面之橡膠層;以及配置於樹脂層和橡膠層之間,在經紗和緯紗中之至少任一方係使用亂纖紗之織布層。再者,織布層係包含:設置於樹脂層側,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樹脂層之樹脂來形成之織布-樹脂複合層;以及設置於橡膠層側,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橡膠層之橡膠所形成之織布-橡膠複合層。而且,在織布層之內部設置有空隙。
此種熱壓製用緩衝材,其凹凸追隨性良好,可以減低裂縫或皺紋、破裂之發生。因此,可以有效率地製造良好之製品,同時,處理性良好而提高耐久性。
依照本發明之緩衝材用表層材,由於配置在一面側之樹脂層和配置在另一面側之橡膠層之間所設置之織布層之內部,具有空隙,因此,可以使凹凸追隨性良好,同時,可以提高柔軟性。藉此,即使是在緩衝材和被壓縮體或加熱板之間夾入有微小異物之情形中,由於異物所造成之凹凸影響可予以吸收。因此,可以減少凹凸對於製品之影響。此外,由於柔軟性變高,因此,可以減低裂縫或皺紋、破裂之發生。
此外,本發明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可以有效率地製造良好之製品,同時,處理性良好,可以提高耐久性。
以下,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在厚度方向剖斷之狀態之示意圖。第2圖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剖面相片,其中係顯示放大約60倍之狀態。第3圖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剖面相片,其中顯示放大約32倍之狀態。此外,第1圖係參考第2圖及第3圖而示意性地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
參考第1圖至第3圖,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11a係配置在後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本體之表層,具體地說,配置在熱壓製用緩衝材本體之表面側及背面側。緩衝材用表層材11a為片狀。表層材11a係具備:配置於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11a之一面之樹脂層12;以及配置於表層材11a之另一面側,並覆蓋表層材11a之另一面之橡膠層13。此外,在樹脂層12和橡膠層13之間,具備織布層14。也就是說,在表層材11a之厚度方向,以夾入樹脂層12和橡膠層13間之方式配置有織布層14。樹脂層12之表面15a和橡膠層13之表面15b係比較平滑之面。織布層14之構成,具體地說、構成織布層14之亂纖紗16係幾乎不露出表面15a、15b。
織布層14係適用經紗和緯紗中之至少任一方使用亂纖紗16之織布。作為亂纖紗16,係使用例如使用胖纖紗之玻璃纖維或芳醯胺纖維。
此外,在樹脂層12內,雖無圖示,包含具有導電性之無機粉末。藉此,可以抑制較容易帶電之樹脂之帶電現象。
在此,就織布層14而言,其構成係包含:設置於樹脂層12側,且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樹脂層12之樹脂而形成之織布-樹脂複合層17;以及設置於橡膠層13側,且在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橡膠層13之橡膠而形成之織布-橡膠複合層18之構造。織布-樹脂複合層17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係為其對向之面19a、19b幾乎所有區域均接觸之構造。
也就是說,在第1圖中,表層材11a由紙面之上側開始,依樹脂層12、織布-樹脂複合層17、織布-橡膠複合層18、和橡膠層13之順序進行配置之構造。樹脂層12和織布-樹脂複合層17係於幾乎所有之區域均連續地連接之構造,橡膠層13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也於幾乎所有之區域皆連續地連接之構造。另一方面,織布-樹脂複合層17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不一定於幾乎所有之區域皆連接,在各處,織布-樹脂複合層17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之間,也存在僅由位於織布和織布間之空隙而構成之部分。此外,在第1圖中,織布-樹脂複合層17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之厚度係幾乎相同程度,樹脂層12和橡膠層13之厚度係圖示成較薄,但是,可配合用途等而任意地變更各層之厚度。
在此,在織布層14之內部,設置有空隙20。在此,如第1圖所示,在織布-樹脂複合層17之內部和織布-橡膠複合層18之內部,均分別設有空隙20。此種空隙20,係幾乎全部將構成作為基材之織布層14之亂纖紗16本身原來就具有之空隙予以保留。就該空隙而言,其幾乎全部係由樹脂或橡膠所覆蓋。因此,即使是施加使之壓扁之壓力,在除壓時,也會回復至原來形狀,其復元力甚強。
接著,就此種表層材11a之製造方法簡單地進行說明。首先,準備前述構造之片狀織布。接著,在片狀織布之一面側之面含浸樹脂。此時,為了使樹脂容易含浸於織布,可以將樹脂溶解於溶劑,或者是使用呈清漆狀者。此外,可以預先於樹脂中加入具有導電性之無機粉末。在含浸之際,係在織布之一面側之面形成樹脂層,且以樹脂不致滲至另一面側之面之方式,進行含浸樹脂。也就是說,一面側係露出樹脂層,另一面側則以使構成織布之亂纖紗露出之方式進行含浸。依此方式,首先係形成樹脂層及織布-樹脂複合層。然後,進行煅燒,使溶劑揮發,以固化樹脂層及織布-樹脂複合層。
接著,由另一面側含浸橡膠。在該情形,係在織布之另一面,形成橡膠層,使之朝織布之厚度方向進行含浸。具體地說,係以例如由另一面側塗佈低黏度之未加硫氟橡膠而進行含浸。然後,乾燥預定之時間。
依此方式,即可製造本發明之表層材。此時,可以考慮含浸程度,具體地說,考量例如清漆狀之樹脂黏度或含浸時間、含浸溫度、未加硫氟橡膠之塗佈狀態、以及織布中亂纖紗之編織狀態等,而調整殘留於織布層內部之空隙程度,也就是說,殘留空隙率。
此種表層材,如前面之敘述,在表層材本身,具體地說,是配置於表層材內部之織布層內部設置有空隙,因此,表層材本身具有凹凸追隨性,並且,柔軟性亦高。此外,一面側係由樹脂層所構成,因此,剝離性等甚良好。此外,另一面側則由橡膠層所構成,因此,接著性甚良好。
接著,就包含前述第1圖等所示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之構造進行說明。第4圖係包含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在厚度方向予以剖斷分解之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參考第4圖,熱壓製用緩衝材21係具備前述構造之2片表層材11a、11b和4片緩衝材本體22a、22b、22c、22d之構造。
熱壓製用緩衝材21係在作為表面之一面側以及作為背面之另一面側配置2片緩衝材用表層材11a、11b之構造。就配置於表面側之第1表層材11a而言,樹脂層係設於作為外面之面,也就是成為第4圖中之紙面上側。另一方面,就配置於背面側之第2表層材11b而言,樹脂層係設於作為外面之面,也就是第4圖中之紙面下側。第1表層材11a係以接合橡膠層之表面和緩衝材本體22a之表面之方式設置。此外,第2表層材11b則以接合橡膠層之表面和緩衝材本體22d之表面之方式設置。具體地說,係使未加硫之氟橡膠層和緩衝材本體接觸,施加壓力和熱,使未加硫之氟橡膠進行硫化,同時,整體接合成一體。各緩衝材本體22a至22d係在各個之厚度方向之間介設有接著材23a、23b、23c而進行接合。如此,即構成熱壓製用緩衝材21。
此種熱壓製用緩衝材21,由於第1表層材11a及第2表層材11b、具體地說,是第1表層材11a及第2表層材11b中之樹脂層,而對於加熱板或被壓縮體具良好剝離性。因此,在熱壓製時,即使是在夾壓於加熱板和被壓縮體之間之狀態下,也可以減低對於加熱板和被壓縮體之黏著。此外,此種熱壓製用緩衝材21,藉著第1表層材11a及第2表層材11b,具體地說是藉著第1表層材11a及第2表層材11b中之橡膠層,而使得和緩衝材本體22a、22b具有良好接合性。
此外,此種熱壓製用緩衝材21,藉由第1表層材11a及第2表層材11b而具有良好凹凸追蹤性,並且,柔軟性亦良好,因此,可以有效率地製造良好製品,同時,處理性良好而謀求耐久性之提升。
[實施例]
作為織布,係採用使用胖纖紗之玻璃織布「A515」(優尼帝卡股份有限公司製)。玻璃纖維之比重係2.54(g/m3),單位面積重量係515(g/m2)。接著,對於已準備好之玻璃織布,在玻璃織布之單面側塗佈清漆狀之氟樹脂,然後進行煅燒。氟樹脂之比重係1.71(g/m3)。在此,在氟樹脂中,含有預定量之導電性無機氧化物「23K」(Hakusuitech(股)公司製)。在煅燒後,於其背面塗佈未加硫之氟橡膠,進行乾燥。氟橡膠之比重係1.96(g/m3)。依此方式而得到前述構造之表層材。
作為緩衝材本體,係以如下方式製造。首先,準備使用胖纖紗之玻璃織布「T860」(優尼帝卡股份有限公司製)並含浸於未加硫之氟橡膠溶液。接著,使其充分地乾燥,以除去溶劑。然後,在230℃進行5小時之烘烤處理,而得到緩衝材本體。此外,就緩衝材本體之構造及製造方法之細節而言,可以參考日本特開2008-132656號公報。
將以此方式得到之緩衝材本體用2片表層材夾住,即製得本發明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將所得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之特性,作為實施例1進行評估。
此外,作為比較例1,則使用專利文獻1記載之表層材。作為具體比較例1之構造,作為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片材,係為在單位面積重量200(g/m2)之玻璃纖布「H201」(優尼帝卡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單面,形成塗佈量30(g/m2)之離模性塗膜,並在其背面塗佈氟橡膠而構成。作為離模性塗膜之比重係1.09(g/m3)。氟橡膠之比重係2.22(g/m3)。
作為比較例2,係使用僅由芳醯胺布而組成之表層材。芳醯胺布之比重係1.37(g/m3),單位面積重量為200(g/m2)。
作為比較例3,係使用未處理之胖纖布、也就是,未形成有樹脂層或橡膠層之實施例1之玻璃織布「A515」,來作為表層材。
作為比較例4,係使用專利文獻2記載之表層材。作為具體比較例4之構造,其作為表層材之接合片,係在由單位面積重量200(g/m2)之玻璃布「H201」(優尼帝卡股份有限公司製)所形成之基材之兩面塗布未加硫之氟橡膠,再由其上面塗佈聚醯亞胺樹脂系之耐熱塗料而形成之構造。樹脂之比重係2.19(g/m3)。並且,氟橡膠係使用相同於比較例1者。
此外,比較例1至比較例4之緩衝材本體,係相同於實施例1之緩衝材本體。也就是說,實施例1、比較例1至比較例4之緩衝材係僅表層材不同之構造。
就表1及表2中之壓製條件而言,係在溫度230℃,施加4MPa之載重壓力。作為壓製之循環,係加熱60分鐘、冷卻15分鐘。此外,所謂壓製10次後係以進行10次壓製後之狀態來進行測定。此外,在表1中,「-」係表示未測定,通氣度之「0」係表示完全未通氣之狀態,也就是氣密性最為良好。在表2中,○記號係表示「良好」之狀態,△記號係表示所謂「稍微有問題」之狀態,×記號係表示所謂「有問題」之狀態。此外,表1中之所謂樹脂附著量係在樹脂含浸於織布之際樹脂附著於織布之量,而為樹脂層和織布-樹脂複合層中之樹脂量。所謂橡膠附著量係在橡膠含浸於織布之際橡膠附著於織布之量,而為橡膠層和織布-橡膠複合層中之橡膠量。
在此,就算出通氣度之通氣性試驗之試驗方法而言,係為根據JIS R3420(2006年)之方法。以下,簡單地進行說明。就通氣性試驗而言,使用第5圖所示之弗拉齊(Frazier)型通氣試驗機31。該弗拉齊型通氣試驗機31係具備:垂直形態油氣壓計32、傾斜形油氣壓計33、2個儲油槽(34a、34b)、鎮壓試驗片S之夾鉗35、圓筒之間隔壁36、空氣孔37、空氣散逸板38、空氣釋出口39和吸入風扇40。
就操作方法而言,係如下所述。在圓筒之一端放置試驗片S,並藉由夾鉗35壓住而裝設。藉由加減電阻器,吸入空氣,使傾斜形油氣壓計33顯示124.5Pa之壓力,並調整吸入風扇40。由此時之垂直形油氣壓計32所顯示之壓力和使用之空氣孔37之種類,利用試驗機之附屬表而求出通過試驗片S之空氣量cm3×cm-2×s-1(cm3/cm2‧sec(秒鐘))。
關於通氣度、即所謂氣密性,由熱壓製用緩衝材處理時之吸取搬送容易性等觀點來看,係以其值較低者為佳。
參考表1,實施例1之空隙殘留率,在初期係為85.2%,在壓製10次之後,成為70.5%,即使是在壓製10次之後,仍在70%以上。相對於此,比較例1之空隙殘留率在初期係為68.4%,在壓製10次之後,成為46.9%,比較例4之空隙殘留率在初期係為68.3%,在壓製10次之後,成為51.3%,在任一方情形下,均低於70%。就通氣度而言,實施例1在初期係為0.2(cm3/cm2‧sec),在壓製10次之後,成為0,氣密性非常高。即使是就比較例1及比較例4而言,氣密性雖良好,但是,就比較例2及比較例3而言,在初期係分別成為14.9(cm3/cm2‧sec)、19.5(cm3/cm2‧sec),即使是在壓製10次之後,仍分別成為1.0(cm3/cm2‧sec)、2.0(cm3/cm2‧sec),就氣密性而言,係在有問題之層次。
參考表2,實施例1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即使是在初期及壓製10次之後,在凹凸追隨性、彎折皺紋、起毛之發生、剝離性之方面,全部皆良好。相對於此,比較例1及比較例4即使是在初期及壓製10次後之任一方情況,在凹凸追隨性及彎折皺紋方面均有問題。就剝離性而言,也不充分。比較例2在初期之剝離性就有問題,在發生起毛方面,甚不充分。在壓製10次之後,彎曲皺紋以外之項目均有問題。比較例3在初期,就發生起毛而言,有問題。在壓製10次之後,就凹凸追隨性及發生起毛而言,亦有問題。
由以上可得知,就實施例1而言,在凹凸追隨性、彎折皺紋、起毛之發生、剝離性之方面,全部皆良好,並且,氣密性亦良好。另一方面,在比較例1至比較例4中,在前述項目之至少一種係在有問題之層次。
此外,在前述之實施形態中,熱壓製用緩衝材係具備2片表層材和4片之緩衝材本體,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種形態,亦可以成為例如以下之構造。
第6圖係包含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在厚度方向予以剖斷、分解之情形之概略剖面圖。參考第6圖,熱壓製用緩衝材41係具備2片表層材42a、42b和1片緩衝材本體43。就2片表層材42a、42b而言,係以裝設於緩衝材本體43之表背面之方式予以配置。在該情形下,也相同於前述第4圖所示之緩衝材,表層材42a、42b之各橡膠層係以接合於緩衝材本體43之兩面的方式予以裝設,而成為此種構造。
此外,如第7圖所示,緩衝材46亦可為具備2片表層材47a、47b和複數片緩衝材本體48之構造。也就是說,分別藉由接著材49接合複數片之緩衝材本體48,而在成為緩衝材46最外面之表面側及背面側,配置2片表層材47a、47b,亦可以成為此種構造。
此外,如第8圖所示,緩衝材51係除了2片表層材52a、52b和2片緩衝材本體53a、53b以外,還可以配置片狀之氟橡膠54。在該狀態下,藉由接著材55a、55b而接合氟橡膠54和緩衝材本體53a、53b之間,亦可以成為此種構造。
此外,在前述之實施形態中,係使用耐熱性樹脂作為樹脂,但是,並非限定於此,在進行壓製而不加入高溫熱之情形中,也可以使用不具有耐熱性之樹脂。此外,在該情形中,關於橡膠方面,也可以使用不具有耐熱性之橡膠。
以上雖參考圖式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是,本發明係並非限定於圖示之實施形態。在本發明之相同範圍內或者是均等之範圍內,也可以對於圖示之實施形態而加入各種之修正或變化。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緩衝材用表層材及熱壓製用緩衝材,在要求層積板具有良好生產性等之情形中,可以有效地利用。
11a、11b、42a、42b、47a、47b、52a、52b...表層材
12...樹脂層
13...橡膠層
14...織布層
15a、15b...表面
16...亂纖紗
17...織布-樹脂複合層
18...織布-橡膠複合層
19a、19b...面
20...空隙
21、41、46、51...緩衝材
22a、22b、22c、22d、43、48、53a、53b...緩衝材本體
23a、23b、23c、49、55a、55b...接著材
31...弗拉齊型通氣試驗機
32...垂直型油氣壓計
33...傾斜型油氣壓計
34a、34b...儲油槽
35...夾鉗
36...間隔壁
37...空氣孔
38...空氣散逸板
39...空氣釋出口
40...吸入風扇
54...氟橡膠
第1圖係在厚度方向切斷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情形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剖面相片放大約60倍之情形。
第3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剖面相片放大約32倍之情形。
第4圖係包含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在厚度方向剖斷分解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第5圖係試驗通氣度之弗拉齊型通氣試驗機之概略圖。
第6圖係包含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在厚度方向來剖斷分解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第7圖係包含本發明又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在厚度方向剖斷分解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第8圖係包含本發明又一實施形態之緩衝材用表層材之熱壓製用緩衝材之狀態在厚度方向剖斷分解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11a...表層材
12...樹脂層
13...橡膠層
14...織布層
15a、15b...表面
16...亂纖紗
17...織布-樹脂複合層
18...織布-橡膠複合層
19a、19b...面
20...空隙

Claims (9)

  1. 一種熱壓製用緩衝材,係使用於熱壓製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特徵為:具備緩衝材本體、與配置於前述緩衝材本體之表層之片狀表層材,前述表層材係具備:樹脂層,配置於前述表層材之一面側,且覆蓋前述表層材之一面;橡膠層,配置於前述表層材之另一面側,並覆蓋前述表層材之另一面;以及織布層,配置於前述樹脂層和前述橡膠層之間,在經紗和緯紗中之至少任一方使用亂纖紗;前述織布層係包含:織布-樹脂複合層,設置於前述樹脂層側,且為在前述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前述樹脂層之樹脂而形成者;以及織布-橡膠複合層,設置於前述橡膠層側,且為在前述織布之一部分含浸用以構成前述橡膠層之橡膠而形成者,在前述織布層之內部設置有空隙,前述織布層相對於作為基材之織布之空隙殘留率係70%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樹脂係耐熱性樹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 前述耐熱性樹脂之熔點和玻璃轉移溫度中之至少任一方係200℃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樹脂係由氟樹脂、苯酚(phenol)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矽酮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熱硬化性丙烯酸樹脂、呋喃樹脂、尿素樹脂、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酯樹脂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之1種樹脂或2種以上樹脂之混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在前述樹脂中包含具有導電性之無機粉末。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無機粉末係由碳粉、鋁粉、氧化鈦粉、氧化鋅粉、氧化鐵粉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之1種粉末或2種以上粉末之混合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織布係為使用胖纖紗之玻璃纖維或芳醯胺纖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織布係1層編織物或多層編織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壓製用緩衝材,其中,前述橡膠係由氟橡膠、EPM、EPDM、氫化腈(hydrogenated nitrile)橡膠、矽酮橡膠、丙烯酸橡膠和丁基橡膠所組成之群組選出之1種橡膠或2種以上橡膠之混合物。
TW100119922A 2011-06-07 2011-06-07 熱壓製用緩衝材 TWI603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922A TWI603841B (zh) 2011-06-07 2011-06-07 熱壓製用緩衝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922A TWI603841B (zh) 2011-06-07 2011-06-07 熱壓製用緩衝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9645A TW201249645A (en) 2012-12-16
TWI603841B true TWI603841B (zh) 2017-11-01

Family

ID=4813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9922A TWI603841B (zh) 2011-06-07 2011-06-07 熱壓製用緩衝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38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0381B2 (ja) 2018-10-09 2022-09-21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および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の製造方法
TWI747729B (zh) * 2021-01-29 2021-11-21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緩衝墊的製造方法及緩衝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9645A (en) 201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6969B1 (ko) 쿠션재용 표층재 및 열 프레스용 쿠션재
JP5820024B1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83878B (zh) 熱壓用緩衝材及層合板之製造方法
WO2018016273A1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複合材料シートおよび湾曲状のパネル部材
JP5521018B2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JP2008132656A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41733B2 (ja) クッション材用表層材および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TWI603841B (zh) 熱壓製用緩衝材
JP6677833B2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WO2020075556A1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および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の製造方法
TWI762477B (zh) 熱壓用緩衝材
TWI838408B (zh) 熱壓用緩衝材及熱壓用緩衝材的製造方法
TWI833816B (zh) 熱壓用緩衝材及熱壓用緩衝材的製造方法
CN114364501A (zh) 热压用缓冲件
US11787143B2 (en) Hot press cushioning material
JP6647964B2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71345B2 (ja) 耐熱性ゴム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170300A (ja) プレス用緩衝シート
JP2003211599A (ja) 積層体成形用クッション材料
JP2004216696A (ja) 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離型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