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8263B -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8263B
TWI598263B TW105112757A TW105112757A TWI598263B TW I598263 B TWI598263 B TW I598263B TW 105112757 A TW105112757 A TW 105112757A TW 105112757 A TW105112757 A TW 105112757A TW I598263 B TWI598263 B TW I5982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oint
rod
frame
mask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8126A (zh
Inventor
yu-zhe Huang
Tai-Sheng Huang
Ke-Yang X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5112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826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26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8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8126A/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行動載具,特別是指一種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
參閱圖1與圖2,一種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數第208624號專利所公開之電動站立式論椅1,主要包含一個主架11、樞設在該主架11的一個座墊支架12、樞設在該座墊支架12的一個背墊固定板13、樞設在該座墊支架12與該主架11間且能夠連動該背墊固定板13的二個連桿組14、設置在該主架11的二個前輪15與二個後輪16,及一個驅動桿組17。該驅動桿組17包括驅動該座墊支架12在一個第一位置與一個第二位置間樞轉的一個電動推桿171。藉此,該座墊支架12在該第一位置時,適用於供使用者以坐姿乘坐,該座墊支架12在該第二位置時,會連動該連桿組14帶動該背墊固定板13至該座墊支架12與背墊固定板13成一直線為止,適用於輔助使用者由坐姿轉換成站立姿勢。
在坐姿狀態時,使用者的重心會落在該等前輪15與該 等後輪16之間,而能透過該等前輪15與該等後輪16穩定的支撐使用者,惟,在站立姿勢時,由於該等前輪15與該等後輪16的位置及距離並沒有跟隨使用者的重心位置改變,因此,使用者的重心會落在該等前輪15與該等後輪16的一側,而有重心不穩、容易傾倒的情形,而在使用上有安全性不足的缺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提升調整姿勢時的方便性及穩定性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
於是,本發明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包含一個車架、一個承載單元、一個前輪單元、一個後輪單元,及一個驅動單元。
該車架包括反向的一個前置部與一個後置部,及形成在該前置部與該後置部間的一個承載部。
該承載單元包括一個背桿,及二個下座桿,該背桿具有反向的一個上端與一下端,每一下座桿具有與該車架之承載部樞接的一個第一樞點,及與該背桿之下端樞接的一個第二樞點。
該前輪單元,設置在該車架的前置部。
該後輪單元,設置在該車架的後置部,並包括至少一個後輪,及樞接該背桿與該後輪的一個下輪架。
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個制動器、樞接該下座桿與該制 動器的一個接桿,及樞接該車架之承載部與該接桿的一個連桿,該制動器具有相對該車架之承載部以一個第一長度、一個第二長度伸縮的一個推桿,在該推桿於該第一長度時,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不小於該第二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最大,在該推桿於該第二長度時,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小於該第二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最小。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只需利用該推桿長度的變化,及前述桿件間的連動樞接關係,就可以改變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的距離,及該背桿與該等下座桿間的相對位置,供使用者選擇坐姿、或半躺坐姿、或立姿騎乘該行動載具,進而提升調整姿勢時的方便性及穩定性。
2‧‧‧車架
21‧‧‧前置部
22‧‧‧後置部
611‧‧‧扶手部
62‧‧‧連動桿
7‧‧‧遮罩單元
23‧‧‧承載部
3‧‧‧承載單元
31‧‧‧背桿
311‧‧‧上端
312‧‧‧下端
32‧‧‧下座桿
321‧‧‧第一樞點
322‧‧‧第二樞點
33‧‧‧上座桿
331‧‧‧第三樞點
332‧‧‧第四樞點
34‧‧‧踏板架
341‧‧‧樞接部
342‧‧‧踏置部
35‧‧‧座墊
36‧‧‧背墊
4‧‧‧前輪單元
41‧‧‧前輪
5‧‧‧後輪單元
51‧‧‧後輪
52‧‧‧下輪架
53‧‧‧上輪架
6‧‧‧扶手單元
61‧‧‧立桿
71‧‧‧遮罩組
711‧‧‧遮罩
712‧‧‧支架
72‧‧‧下罩桿
721‧‧‧第五樞點
722‧‧‧第六樞點
723‧‧‧第七樞點
73‧‧‧升降桿
74‧‧‧上罩桿
8‧‧‧驅動單元
81‧‧‧制動器
811‧‧‧推桿
82‧‧‧接桿
83‧‧‧連桿
L1‧‧‧距離
L2‧‧‧距離
L3‧‧‧距離
D1‧‧‧長度
D2‧‧‧長度
D3‧‧‧長度
H1‧‧‧高度
H2‧‧‧高度
H3‧‧‧高度
H4‧‧‧高度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個側視圖,說明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數第208624號專利所公開之電動站立式論椅處於坐姿狀態;圖2是一個立體圖,說明前述第208624號專利所公開之電動站立式論椅處於立姿狀態; 圖3是一個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的一個實施例;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立體組合圖;圖5是該實施例的另一個立體組合圖;圖6是一個側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位於一個半躺坐姿狀態;圖7是一個側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位於一個坐姿狀態;及圖8是一個側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位於一個立姿狀態。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圖4與圖5,本發明裝置之一個第一實施例,包含一個車架2、一個承載單元3、一個前輪單元4、一個後輪單元5、一個扶手單元6、一個遮罩單元7,及一個驅動單元8。
該車架2包括反向的一個前置部21與一個後置部22,及形成在該前置部21與該後置部22間的一個承載部23。
該承載單元3包括一個背桿31、沿水平方向平行併列的二個下座桿32與二個上座桿33、二個踏板架34、設置在該上座桿33的一個座墊35,及設置在該背桿31的一個背墊36。該背桿31具有反向的一個上端311與一個下端312。每一下座桿32具有與該車架2之承載部23樞接的一個第一樞點321,及與該背桿31之下端 312樞接的一個第二樞點322。每一上座桿33具有反向的一個第三樞點331,及與該背桿31樞接的一個第四樞點332。每一踏板架34具有與各自之下座桿32的第一樞點321、各自之上座桿33的第三樞點331樞接的一個樞接部341,及反向於該樞接部341的一個踏置部342。
該前輪單元4設置在該車架2的前置部21,並包括平行併例的二個前輪41。
該後輪單元5設置在該車架2的後置部22,並包括一個後輪51,及樞接該背桿31與該後輪51的一個下輪架52,及樞接該車架2之後置部22與該後輪51的一個上輪架53。
該扶手單元6具有樞設在該車架2之前置部21的一個立桿61,及樞設在該立桿61與各自上座桿33之第三樞點331間的二個連動桿62。該立桿61具有形成在一上端的一扶手部611。每一個連動桿62呈U形。
該遮罩單元7包括一個遮罩組71、二個下罩桿72、二個升降桿73,及二個上罩桿74。該遮罩組71具有一個遮罩711,及與該遮罩711連結的一支架712。該遮罩711在本實施例為一太陽能板,能夠轉換太陽能為電力。每一下罩桿72具有形成在一端且與該遮罩組71之支架712樞接的一個第五樞點721、形成在另一端的一個第六樞點722,及鄰近該第六樞點722且與該背桿31樞接的一個 第七樞點723。每一升降桿73樞接各自之下罩桿72的第六樞點722與該下輪架52。每一上罩桿74樞接該背桿31與該支架712。
該驅動單元8包括一個制動器81、樞接該下座桿32與該制動器81的一個接桿82,及樞接該車架2之承載部23與該接桿82的一個連桿83。該制動器81具有相對該車架2之承載部23以一個第一長度(如圖6)、一個第二長度(如圖8)、一個第三長度(如圖7)伸縮的一個推桿811。
參閱圖6,當該制動器81的推桿811收縮,而位於該第一長度時,該制動器81會透過該連桿83與該接桿82拉動該等下座桿32,並透過該等下座桿32連動該背桿31與該等踏板架34、該等上座桿33,再透過該等踏板架34連動該等連動桿62與該立桿61,透過該背桿31連動該等下輪架52與該等升降桿73,及透過該等升降桿73連動該等下罩桿72,並帶動該遮罩組71。
此時,每一下座桿32之第一樞點3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1不小於該第二樞點3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2,該後輪51與該前輪41沿水平方向的距離L1最大,使該座墊35中心與該踏板架34之踏置部342中心沿水平方向的長度D1也最大,且該立桿61之扶手段611鄰近該車架2之承載部23,該背桿31相對於該車架2向後傾斜,每一下罩桿72的第五樞點7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3小於該該六樞點7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4,使該遮置組71的遮罩711位於該背桿 31一側。藉此,可供使用者以半躺坐姿坐躺在該座墊35與該背墊36間,選擇以半躺坐姿騎乘該行動載具。
參閱圖7,當該制動器81的推桿811伸長,而位於該第三長度時,透過段落〔0022〕的連動關係,每一下座桿32之第一樞點3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1仍然不小於該第二樞點3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2,該後輪51與該前輪41沿水平方向的距離L2縮小,使該座墊35與該踏板架34之踏置部342沿水平方向的長度D2小於如圖6的長度D1,且該立桿61相對於該車架2向前旋動,每一下罩桿72的第五樞點7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3仍然小於該該六樞點7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4,使該遮置組71的遮罩711還是位於該背桿31一側。藉此,可供使用者選擇以坐姿騎乘該行動載具。
參閱圖8,當該制動器81的推桿811持續伸長,而位於該第二長度時,同樣透過段落〔0022〕的連動關係,每一下座桿32之第一樞點3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1小於該第二樞點3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2,該後輪51與該前輪41沿水平方向的距離L3最小並小於如圖7所示的距離L2,使該座墊35與該踏板架34之踏置部342沿水平方向的長度D3縮到至最小並小於如圖7的長度D2,且該立桿61持續相對於該車架2向前旋動而遠離該承載部23,每一下罩桿72的第五樞點721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3大於該該六樞點722沿垂直方向的高度H4,使該遮置組71的遮罩711旋動至該背桿31的 上方,而兼具遮陽功能。藉此,可供使用者選擇以立姿騎乘該行動載具。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將前述實施例的優點歸納如下:
1.本發明只需利用該推桿811長度的變化,及前述桿件間的連動樞接關係,就可以改變該後輪51與該前輪41的距離,及該背桿31與該等下座桿32間的相對位置,供使用者選擇坐姿、或半躺坐姿、或立姿騎乘該行動載具,不但控制容易,且能夠提升調整姿勢時的方便性。
2.且重要的是,在立姿狀態時,使用者的重心仍然是在該後輪51與該前輪41之間,不會有重心偏移或不穩定的情形下,而能夠提升使用安全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車架
21‧‧‧前置部
22‧‧‧後置部
23‧‧‧承載部
3‧‧‧承載單元
61‧‧‧立桿
611‧‧‧扶手部
62‧‧‧連動桿
7‧‧‧遮罩單元
71‧‧‧遮罩組
31‧‧‧背桿
311‧‧‧上端
32‧‧‧下座桿
321‧‧‧第一樞點
322‧‧‧第二樞點
33‧‧‧上座桿
331‧‧‧第三樞點
332‧‧‧第四樞點
34‧‧‧踏板架
341‧‧‧樞接部
342‧‧‧踏置部
35‧‧‧座墊
36‧‧‧背墊
4‧‧‧前輪單元
41‧‧‧前輪
5‧‧‧後輪單元
51‧‧‧後輪
52‧‧‧下輪架
53‧‧‧上輪架
6‧‧‧扶手單元
711‧‧‧遮罩
712‧‧‧支架
72‧‧‧下罩桿
721‧‧‧第五樞點
722‧‧‧第六樞點
723‧‧‧第七樞點
73‧‧‧升降桿
74‧‧‧上罩桿
8‧‧‧驅動單元
81‧‧‧制動器
811‧‧‧推桿
82‧‧‧接桿
83‧‧‧連桿
L2‧‧‧距離
D2‧‧‧長度
H1‧‧‧高度
H2‧‧‧高度
H3‧‧‧高度
H4‧‧‧高度

Claims (10)

  1. 一種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包含: 一個車架,包括反向的一個前置部與一個後置部,及形成在該前置部與該後置部間的一個承載部; 一個承載單元,包括一個背桿,及二個下座桿,該背桿具有反向的一個上端與一下端,每一下座桿具有與該車架之承載部樞接的一個第一樞點,及與該背桿之下端樞接的一個第二樞點; 一個前輪單元,設置在該車架的前置部; 一個後輪單元,設置在該車架的後置部,並包括至少一個後輪,及樞接該背桿與該後輪的一個下輪架;及 一個驅動單元,包括一個制動器、樞接該下座桿與該制動器的一個接桿,及樞接該車架之承載部與該接桿的一個連桿,該制動器具有相對該車架之承載部以一個第一長度、一個第二長度伸縮的一個推桿,在該推桿於該第一長度時,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不小於該第二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最大,在該推桿於該第二長度時,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小於該第二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最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後輪單元還包括樞接該車架之後置部與該後輪的一個上輪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二個踏板架,每一踏板架具有與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樞接的一個樞接部,及反向於該樞接部的一個踏置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二個上座桿,每一上座桿具有反向的一個第三樞點,及與該背桿樞接的一個第四樞點,每一踏板架的樞接部還樞接各自之上座桿的第三樞點。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還包含一個扶手單元,且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二個上座桿,每一上座桿具有反向的一個第三樞點,及與該背桿樞接的一個第四樞點,該扶手單元具有樞設在該車架之前置部的一個立桿,及樞設在該立桿與各別上座桿之第三樞點間的二個連動桿,該立桿具有形成在一上端的一扶手部,在該推桿於該第一長度時,該立桿之扶手段鄰近該車架之承載部,在該推桿於該第二長度時,該立桿之扶手段遠離該車架之承載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制動器的推桿還相對該車架之承載部以一個第三長度伸縮,在該推桿於該第三長度時,該下座桿之第一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不小於該第二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界於該推桿於該第一長度、該第二長度時,該後輪單元與該前輪單元沿水平方向的距離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還包含一個遮罩單元,該遮罩單元包括一個遮罩組、至少一個下罩桿,及至少一個升降桿,該下罩桿具有形成在一端且與該遮罩組樞接的一個第五樞點、形成在另一端的一個第六樞點,及鄰近該第六樞點且與該背桿樞接的一個第七樞點,該升降桿樞接該下罩桿的第六樞點與該下輪架,該遮罩組具有一個遮罩,在該推桿於該第一長度時,該下罩桿的第五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小於該該六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遮置組的遮罩位於該背桿一側,在該推桿於該第二長度時,該下罩桿的第五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大於該該六樞點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且該遮置組的遮罩位於該背桿上方。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遮罩組還具有與該遮罩連結且與該下罩桿組樞接的一支架,且該遮罩為一太陽能板。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遮罩單元還包括樞接該遮罩組與該背架的二個上罩桿。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調姿勢的行動載具,其中,該遮罩單元包括二個下罩桿與二個升降桿,每一升降桿與各自之下罩桿樞接。
TW105112757A 2016-04-25 2016-04-25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TWI598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757A TWI598263B (zh) 2016-04-25 2016-04-25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757A TWI598263B (zh) 2016-04-25 2016-04-25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8263B true TWI598263B (zh) 2017-09-11
TW201738126A TW201738126A (zh) 2017-11-01

Family

ID=6071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757A TWI598263B (zh) 2016-04-25 2016-04-25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826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126A (zh)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4324B (zh) 助行轮椅
CN203042684U (zh) 一种多功能爬楼轮椅
CN102090803A (zh) 一种座部、靠背、腿部可调节角度的座椅
CN105147470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
CN201139255Y (zh) 座椅仰躺歇脚连动机构
JPH05305112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車いす
JP2013198554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車いす
TWI598263B (zh) Adjustable posture of the mobile vehicle
EP3325332B1 (en) Configurable cycle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version of a cycle vehicl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riding conditions
CN207693802U (zh) 助行轮椅
CN205180842U (zh) 一种藤编摇椅
CN210991259U (zh) 用于医疗方面的爬楼装置
CN206777107U (zh) 一种可拆装椅子
CN203539567U (zh) 一种轮椅
TWM575330U (zh)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with sitting, standing, lying and reclining posture
CN213346405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轮椅座椅
CN219249645U (zh) 一种电动座椅架
CN211722474U (zh) 一种椅架
CN214189776U (zh) 一种折叠型式推车
CN210991260U (zh) 用于医疗方面的爬楼车
CN103536405B (zh) 一种轮椅
JP5313655B2 (ja) 事務用車椅子
CN201065147Y (zh) 儿童车座椅
TWI583368B (zh) Sitting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CN206338020U (zh) 一种带侧部扶手的人字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