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5461B - 防水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防水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5461B
TWI595461B TW105131740A TW105131740A TWI595461B TW I595461 B TWI595461 B TW I595461B TW 105131740 A TW105131740 A TW 105131740A TW 105131740 A TW105131740 A TW 105131740A TW I595461 B TWI595461 B TW I5954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front panel
waterproof structure
edg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4677A (zh
Inventor
游欽祺
陳執群
李錫麟
吳信忠
Original Assignee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1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546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4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677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防水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係關於一種防水顯示裝置。
由於顯示面板內包含許多電子元件,故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而受損。為了防止顯示面板內的電子元件受潮損壞,目前常見的方式係在顯示面板的上下兩側分別貼附上防水薄膜與下防水薄膜,並在顯示面板的側面佈防水膠,以達到阻隔濕氣的效果。
若採用多個顯示面板拼接為大尺寸顯示面板,則其典型的製作方式係先在每個顯示面板貼附上防水薄膜與下防水薄膜,接著將防水膠塗佈於顯示面板的所有側面而環繞顯示面板,然後再將這些顯示面板的下防水薄膜接合在一起。然而,這樣大尺寸顯示面板的接縫明顯,容易被肉眼察覺。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防水顯示裝置,其除了可實現防水效果之外,還可助於防止接縫被肉眼所察 覺。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一種防水顯示裝置包含一底防水結構、複數驅動基板、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front panel laminate;FPL)以及一頂防水結構。底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一邊緣。此些驅動基板係設置於底防水結構上,並定義一空隙於其間。空隙具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前面板疊合結構覆蓋此些驅動基板。前面板疊合結構包含一顯示介質層於其中。頂防水結構覆蓋前面板疊合結構。頂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二邊緣。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空隙之底部係被底防水結構所封閉。空隙之頂部係被前面板疊合結構或頂防水結構所封閉,使得空隙為中空的。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一種防水顯示裝置包含一底防水結構、複數驅動基板、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以及一頂防水結構。底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一邊緣。此些驅動基板係位於底防水結構上。前面板疊合結構覆蓋驅動基板。前面板疊合結構包含一顯示介質層於其中。頂防水結構覆蓋前面板疊合結構。頂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二邊緣。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此些驅動基板之間無黏著底防水結構與前面板疊合結構之特徵。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由於此些驅動基板之間的空隙為中空的,亦即,此些驅動基板之間無黏著底防水結構與前面板疊合結構之特徵,故可縮短此些驅動基板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驅動基板之接縫被肉眼察覺的可能性。此外,由於此些驅動基板共同位於底防水結構上,並被頂防水結構 所覆蓋,且頂防水結構與底防水結構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故頂防水結構與底防水結構能夠防止濕氣損害驅動基板與前面板疊合結構。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可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100、100a‧‧‧底防水結構
110、110a‧‧‧上連續表面
200‧‧‧驅動基板
210‧‧‧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
220‧‧‧承載基材
300、300a‧‧‧前面板疊合結構
310、310a‧‧‧顯示介質層
312、312a‧‧‧微膠囊
320、320a‧‧‧共同電極層
400、400a‧‧‧頂防水結構
410、410a‧‧‧下連續表面
510‧‧‧光學膠層
520‧‧‧光學膠層
600‧‧‧防水黏著結構
C1‧‧‧第一中央部
C2‧‧‧第二中央部
E1、E3‧‧‧第一邊緣
E2、E4‧‧‧第二邊緣
G、G1‧‧‧空隙
GT、GT1‧‧‧頂部
GB、GB1‧‧‧底部
為讓本發明之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上視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防水顯示裝置沿著2-2線的剖面圖;第3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第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以及第5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 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上視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防水顯示裝置沿著2-2線的剖面圖。如第1及2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防水顯示裝置可包含底防水結構100、複數驅動基板200、前面板疊合結構(front panel laminate;FPL)300以及頂防水結構400。此些驅動基板200係共同設置於底防水結構100上,故此些驅動基板200可共同受到同一底防水結構100的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覆蓋此些驅動基板200,故亦可助於拘束此些驅動基板200。頂防水結構400覆蓋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也就是說,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驅動基板200係位於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之間,而可受到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的防水能力所保護。底防水結構100具有第一邊緣E1,頂防水結構400具有第二邊緣E2。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以進一步地防止濕氣損害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之間的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可瞭解到,本說明書全文所載之「一元件與另一元件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代表這兩個元件的接合強度足以抵抗常壓液體或氣體通過這兩個元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代表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的接合強度足以抵抗常壓液體或氣體通過第一 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之間。
由於多個驅動基板200可並排於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之間,故可助於形成大尺寸的顯示面板。此外,由於此些驅動基板200可受到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的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因此,此些驅動基板200之間可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之特徵,故可助於縮短此些驅動基板200之間的距離,以降低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接縫被肉眼察覺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此防水顯示裝置除了可實現防水效果之外,還可助於防止接縫被肉眼所察覺。
舉例來說,在製作防水顯示裝置時,可先拼接此些驅動基板200,接著,可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黏著於此些驅動基板200。由於此些驅動基板200係黏著於同一前面板疊合結構300,故可受到此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的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因此,此些驅動基板200之間可無黏著特徵。然後,可將底防水結構100黏著於此些驅動基板200之下側,並將頂防水結構400黏著於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的上側。如此一來,此些驅動基板200的下側可黏著於同一底防水結構100,而此些驅動基板200的上側可黏著於同一前面板疊合結構300,故此些驅動基板200可受到同一底防水結構100與同一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的拘束,而無須額外設置黏著特徵於此些驅動基板200之間。換句話說,驅動基板200之間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之特徵,從而助於防止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接縫被肉眼所察覺。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當拼接此些驅動基板200時,由於此些驅動基板200的邊緣形狀並不一定完全匹配,故此些驅動基板200並不一定會緊密地抵靠在一起,因此,此些驅動基板200會定義空隙G於其間。空隙G具有相對的頂部GT以及底部GB。空隙G的底部GB可被底防水結構100所封閉,空隙G的頂部GT可被前面板疊合結構300所封閉,使得空隙G為中空的,且空隙G無黏著特徵於其中。換句話說,由於底防水結構100可覆蓋此些驅動基板200的下側,而封閉空隙G的底部GB,且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可覆蓋此些驅動基板200的上側,而封閉空隙G的頂部GT,故此些驅動基板200可受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底防水結構100的拘束,使得空隙G中可無須含有黏著特徵,從而助於縮小空隙G的寬度,而防止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接縫被肉眼所察覺。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為一體成形的。此些驅動基板200係黏著於一體成形的底防水結構100。這樣的一體成形之設計可助於提升底防水結構100的防水能力,以進一步地防止其上方的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受到濕氣的損害。換句話說,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可包含上連續表面110。此些驅動基板200係黏著於上連續表面110的不同區域。由於上連續表面110係連續且不中斷的表面,故可助於防止濕氣滲透上連續表面110而損害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從而提升底防水結構100的防水能力。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之材料可為,但不侷限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聚碳酸酯(PC)、聚酸甲酯(PMMA)或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可包含顯示介質層310以及共同電極層320。顯示介質層310覆蓋此些驅動基板200,共同電極層320覆蓋顯示介質層310。也就是說,顯示介質層310可位於共同電極層320與驅動基板200之間,故可受到共同電極層320與驅動基板200所控制,具體控制方式將於下文中說明。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介質層310為連續的,此連續的顯示介質層310係設置於此些驅動基板200上。進一步來說,此些驅動基板200係分別黏著於此連續的顯示介質層310之不同區域。舉例來說,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未繪示於圖中)可設置於顯示介質層310下方,並黏著顯示介質層310與此些驅動基板200。由於顯示介質層310係連續而不中斷的,故可防止濕氣滲透顯示介質層310而損害驅動基板200。此外,由於顯示介質層310係連續而不中斷的,故沒有接縫,而可提升防水顯示裝置的外觀品味。
由於連續的顯示介質層310覆蓋分開的此些驅動基板200,故顯示介質層310之一部分係位於空隙G的正上方。也就是說,顯示介質層310之該部分與空隙G在底防水結構100的上連續表面110上的垂直投影係重疊的。如此一來,空隙G之頂部GT可被顯示介質層310所封閉,故顯示介質層310能夠防止濕氣滲入空隙G中。此外,由於顯示介質層310之一部分係位於驅動基板200間的空隙G之正上 方,故顯示介質層310可隔開頂防水結構400與空隙G,因此,驅動基板200之間無黏著頂防水結構400與底防水結構100之特徵。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介質層310可為雙穩態顯示介質層,例如電泳層,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當顯示介質層310為電泳層時,其可包含複數微膠囊312。每一微膠囊312包含複數深色帶電粒子以及複數淺色帶電粒子(未繪示於圖中)於其中。每一微膠囊312中的深色帶電粒子與淺色帶電粒子所帶的電荷相異。因此,深色帶電粒子與淺色帶電粒子可受驅動基板200之畫素電極(未繪示於圖中)與共同電極層320所產生的電場排斥或吸引,而移動至特定位置,以顯示圖案。舉例來說,淺色帶電粒子可帶負電,而深色帶電粒子可帶正電。共同電極層320與驅動基板200之畫素電極所產生的電場可影響每一微膠囊312中,深色帶電粒子與淺色帶電粒子的位置。
具體來說,驅動基板200可包含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210與承載基材220。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210係設置於承載基材220上。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210包含複數以陣列形式排列的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每一薄膜電晶體電性連接一畫素電極。當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210之畫素電極的電性改變時(例如由正電改變為負電),位於此畫素電極上方的微膠囊312中的淺色帶電粒子或深色帶電粒子會根據畫素電極的電性,而向上或向下移動。當來自顯示介質層310上方之光線進入微膠囊312後,係遭遇到淺色帶電粒子時,其可 被淺色帶電粒子所反射;相對地,當光線進入微膠囊312後,係遭遇到深色帶電粒子時,其可被深色帶電粒子所吸收。如此一來,使用者可觀賞到灰階畫面。於部份實施方式中,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亦可選擇性地包含彩色濾光片(未示於圖中),以利形成彩色畫面。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承載基材220為可撓的,以利使防水顯示裝置為可撓的。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頂防水結構400為一體成形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係黏著於一體成形的頂防水結構400。這樣的一體成形之設計可助於提升頂防水結構400的防水能力,以進一步地防止其下方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驅動基板200受到濕氣的損害。換句話說,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頂防水結構400可包含下連續表面410。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係黏著於下連續表面410。由於下連續表面410係連續且不中斷的表面,故可助於防止濕氣滲透下連續表面410而損害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從而提升頂防水結構400的防水能力。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頂防水結構400之材料可為,但不侷限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聚酸甲酯(PMMA)或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防水顯示裝置還包含光學膠層510。光學膠層510係設置於此些驅動基板200與底防水結構100之間,以將此些驅動基板200黏著於底防水結構100之上連續表面110的不同區域。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光學膠層510為連續的,此些分開的驅動基板200係被此連續 的光學膠層510所黏著的。由於光學膠層510係連續而不中斷的,故可防止濕氣損害其上方的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防水顯示裝置還包含光學膠層520。光學膠層520係設置於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頂防水結構400之間,以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黏著於頂防水結構400之下連續表面410。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光學膠層520為連續的,此連續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係被此連續的光學膠層520所黏著的。由於光學膠層520係連續而不中斷的,故可防止濕氣損害其下方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驅動基板200。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還包含第一中央部C1。第一中央部C1相鄰於第一邊緣E1。舉例來說,第一邊緣E1可圍繞第一中央部C1。相似地,頂防水結構400還包含第二中央部C2。第二中央部C2相鄰於第二邊緣E2。舉例來說,第二邊緣E2可圍繞第二中央部C2。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係位於第一中央部C1與第二中央部C2之間,而不位於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之間,因此,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的接合不會影響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的功能。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的接合可由額外的防水黏著結構所實現。舉例來說,防水顯示裝置還可包含防水黏著結構600。防水黏著結構600係設置於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之間,故防水黏著結構600 能夠黏著第一邊緣E1與第二邊緣E2。進一步來說,第一邊緣E1可被部分光學膠層510所覆蓋,而防水黏著結構600之下側可黏著此部分的光學膠層510;相似地,第二邊緣E2可被部分光學膠層520所覆蓋,而防水黏著結構600之上側可黏著此部分的光學膠層520。如此,防水黏著結構600與第一邊緣E1及第二邊緣E2能夠固定在一起。在防水顯示裝置的製作過程中,防水黏著結構600的形成係在將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分別黏著於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之後才進行的。舉例來說,可先在底防水結構100之上連續表面110與頂防水結構400之下連續表面410上,分別設置光學膠層510與光學膠層520;接著,將多個驅動基板200放置於第一中央部C1上的部分光學膠層510;接著,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黏著於此些驅動基板200上;接著,將位於第二中央部C2下的光學膠層520放置於前面板疊合結構300上;最後,填入防水黏著材料在位於第一邊緣E1上的部分光學膠層510與位於第二邊緣E2下的部分光學膠層520之間的空隙中,以形成防水黏著結構600。也就是說,在防水黏著結構600的形成過程中,空隙G的頂部GT與底部GB已分別被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底防水結構100所封閉,故防水黏著結構600之材料不會流入空隙G中,因此,防水黏著結構600之材料不會位於空隙G中。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防水黏著結構600之材料可為具有適當水密性的光固化透光膠、熱固化透光膠或光學膠,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亦可無須藉由額外的防水黏著結構接合。舉例來說,可參閱第3圖,本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於本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a的第一邊緣E3與頂防水結構400a的第二邊緣E4融合,而兩者之間無額外的防水黏著材料。舉例來說,底防水結構100a與頂防水結構400a之至少一者的材料可為熱熔性材料,例如熱熔膠。如此一來,底防水結構100a之第一邊緣E3與頂防水結構400a之第二邊緣E4可藉由加熱而融合。舉例來說,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a的材料為熱熔性材料,而頂防水結構400a的材料為非熱熔性材料;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a的材料為非熱熔性材料,而頂防水結構400a的材料為熱熔性材料;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底防水結構100a與頂防水結構400a的材料均為熱熔性材料。可瞭解到,當底防水結構100a與頂防水結構400a具有相同材料時,融合的第一邊緣E3與第二邊緣E4的界線是肉眼不能夠區隔的;相對地,當底防水結構100a與頂防水結構400a具有不同材料時,融合的第一邊緣E3與第二邊緣E4的界線是肉眼能夠區隔的。
在底防水結構100a之材料為熱熔性材料的實施方式中,被空隙G所隔開的複數驅動基板200可直接黏著於底防水結構100a之上連續表面110a,亦即,驅動基板200與上連續表面110a之間無其他黏著材料,而係靠底防水結構100a的熱熔性質黏著在一起。相似地,在頂防水結構400a 之材料為熱熔性材料的實施方式中,前面板疊合結構300可直接黏著於頂防水結構400a之下連續表面410a,亦即,前面板疊合結構300與下連續表面410a之間無其他黏著材料,而係靠頂防水結構400a的熱熔性質黏著在一起。
第3圖所示實施方式之其他技術特徵係同於第1及2圖所示實施方式及前文對應敘述所載,故不重複敘述。
第4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防水顯示裝置可包含複數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分別黏著於此些驅動基板200,因此,隔開此些驅動基板的空隙G1可延伸至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間,而隔開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由於此些驅動基板200可受到下方的底防水結構100之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故分別黏著於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可受到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因此,驅動基板200之間可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特徵,亦即,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間可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特徵。更進一步地說,驅動基板200之間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間均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之特徵。如此一來,空隙G1的寬度可被縮小,以防止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接縫與驅動基板200之接縫被肉眼所察覺。
除此之外,此些分開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可黏著於同一頂防水結構400,故亦可受到頂防水結構400的拘束。也就是說,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上下兩側可分別受到頂防水結構400與驅動基板200之拘束,而難以自由移動,故空隙G1可為中空的,而可無黏著頂防水結構400與底防水結構100之特徵,從而縮小空隙G1的寬度。
進一步來說,空隙G1的底部GB1可被底防水結構100所封閉,空隙G1的頂部GT1可被頂防水結構400所封閉,使得空隙G1為中空的,且無黏著特徵於其中。換句話說,由於底防水結構100可覆蓋此些驅動基板200的下側,而封閉空隙G1的底部GB1,且頂防水結構400可覆蓋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的上側,而封閉空隙G1的頂部GT1,故此些驅動基板2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可受到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的拘束,使得空隙G1中可無須含有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頂防水結構400的特徵,從而助於防止此些驅動基板200的接縫與此些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的接縫被肉眼所察覺。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此些分開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係黏著於一體成形的頂防水結構400。也就是說,此些分開的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可分別黏著於頂防水結構400之下連續表面410的不同區域。由於下連續表面410係連續且不中斷的表面,故可助於防止濕氣滲透下連續表面 410,而通過空隙G1損害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與驅動基板200。
類似於前述前面板疊合結構300,第4圖所示之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亦可包含顯示介質層310a與覆蓋顯示介質層310a之共同電極層320a。每一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顯示介質層310a可包含複數微膠囊312a,這些微膠囊312a包含複數深色帶電粒子以及複數淺色帶電粒子(未繪示於圖中)於其中。也就是說,每一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顯示介質層310a可為電泳層。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可具有位於顯示介質層310a與空隙G1之間的走線結構(未示於圖中),由於此走線結構不顯示影像,故會形成顯示畫面的暗帶。儘管如此,由於空隙G1中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前面板疊合結構300a之特徵,故空隙G1中亦無黏著底防水結構100與走線結構之特徵,而可縮小空隙G1之寬度,因此,儘管空隙G1兩側的走線結構會形成暗帶,但此窄空隙G1的設計可降低暗帶的寬度,而提升防水顯示裝置的外觀品味。
第4圖所示實施方式之其他技術特徵同於第1及2圖所示實施方式及前文對應敘述所載,故不重複敘述。
第5圖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防水顯示裝置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第4圖所示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底防水結構100a的第一邊緣E3與頂防水結 構400a的第二邊緣E4融合,而兩者之間無額外的防水黏著材料。舉例來說,底防水結構100a與頂防水結構400a之至少一者的材料可為熱熔性材料,例如熱熔膠。如此一來,底防水結構100a之第一邊緣E3與頂防水結構400a之第二邊緣E4可藉由加熱而融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底防水結構
110‧‧‧上連續表面
200‧‧‧驅動基板
210‧‧‧薄膜電晶體陣列結構
220‧‧‧承載基材
300‧‧‧前面板疊合結構
310‧‧‧顯示介質層
312‧‧‧微膠囊
320‧‧‧共同電極層
400‧‧‧頂防水結構
410‧‧‧下連續表面
510‧‧‧光學膠層
520‧‧‧光學膠層
600‧‧‧防水黏著結構
C1‧‧‧第一中央部
C2‧‧‧第二中央部
E1‧‧‧第一邊緣
E2‧‧‧第二邊緣
G‧‧‧空隙
GT‧‧‧頂部
GB‧‧‧底部

Claims (15)

  1. 一種防水顯示裝置,包含:一底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一邊緣;複數驅動基板,設置於該底防水結構上,並定義一空隙於其間,該空隙具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覆蓋該些驅動基板,該前面板疊合結構包含一顯示介質層於其中;以及一頂防水結構,覆蓋該前面板疊合結構,該頂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二邊緣,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該空隙之該底部係被該底防水結構所封閉,該空隙之該頂部係被該前面板疊合結構或該頂防水結構所封閉,使得該空隙為中空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為連續的,該連續的顯示介質層係設置於該些驅動基板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之一部分係位於該空隙的正上方。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底防水結構包含一上連續表面,該些驅動基板係分別黏著於該上連續表面之不同區域。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 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之數量為複數,該空隙延伸至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之間而隔開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該頂防水結構包含一下連續表面,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係分別黏著於該下連續表面之不同區域。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底防水結構為一體成形的,該些驅動基板係黏著於該一體成形的底防水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之數量為複數,該空隙延伸至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之間而隔開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其中該頂防水結構為一體成形的,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係黏著於該一體成形的頂防水結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更包含:一防水黏著結構,設置於該底防水結構之該第一邊緣與該頂防水結構之該第二邊緣之間,且該防水黏著結構之材料不位於該空隙中。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底防水結構之該第一邊緣與該頂防水結構之該第二邊緣融合。
  10. 一種防水顯示裝置,包含: 一底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一邊緣;複數驅動基板,設置於該底防水結構上;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覆蓋該些驅動基板,該前面板疊合結構包含一顯示介質層於其中;以及一頂防水結構,覆蓋該前面板疊合結構,該頂防水結構具有一第二邊緣,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係以防水的形式接合的,該些驅動基板之間無黏著該底防水結構與該前面板疊合結構之特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為連續的,該連續的顯示介質層係黏著於該些驅動基板。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前面板疊合結構之數量為複數,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係分別黏著於該些驅動基板,且該頂防水結構係一體成形的,該些前面板疊合結構係黏著於該一體成形的頂防水結構。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底防水結構為一體成形的,該些驅動基板係黏著於該一體成形的底防水結構。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更包含: 一防水黏著結構,黏著該底防水結構之該第一邊緣與該頂防水結構之該第二邊緣。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防水顯示裝置,其中該底防水結構與該頂防水結構之至少一者的材料為熱熔性材料。
TW105131740A 2016-09-30 2016-09-30 防水顯示裝置 TWI595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740A TWI595461B (zh) 2016-09-30 2016-09-30 防水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740A TWI595461B (zh) 2016-09-30 2016-09-30 防水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5461B true TWI595461B (zh) 2017-08-11
TW201814677A TW201814677A (zh) 2018-04-16

Family

ID=6018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740A TWI595461B (zh) 2016-09-30 2016-09-30 防水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54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120B (zh) * 2022-06-29 2023-04-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4400B2 (en) * 2006-02-08 2011-11-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waterproof sheet and recessed portion or through hole formed in a surface of the frame member which faces the waterproof sheet
CN203573592U (zh) * 2013-11-20 2014-04-30 深圳市恒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的超薄led显示屏
TWM526764U (zh) * 2015-12-23 2016-08-01 宸鴻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4400B2 (en) * 2006-02-08 2011-11-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waterproof sheet and recessed portion or through hole formed in a surface of the frame member which faces the waterproof sheet
CN203573592U (zh) * 2013-11-20 2014-04-30 深圳市恒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的超薄led显示屏
TWM526764U (zh) * 2015-12-23 2016-08-01 宸鴻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120B (zh) * 2022-06-29 2023-04-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677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0478B2 (en) Narrow bezel flat panel display
US889018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870798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77327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1932993B1 (ko) 표시 장치
CN103676271B (zh) 显示装置以及罩部件
US10477691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79881B1 (ko) 다층화된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들
CN103676227B (zh) 显示装置以及罩部件
US2019030492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8008557A (zh) 显示装置
US11042071B2 (en) Waterproof display apparatus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KR101585613B1 (ko) 표시장치
TWI595461B (zh) 防水顯示裝置
US10528162B2 (en)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sensor
TWI702441B (zh) 拼接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0754202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CN10801093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97269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917598B (zh) 挠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48178A5 (zh)
KR101662135B1 (ko) 전기영동 표시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TW202104997A (zh) 顯示裝置
TW201929200A (zh) 撓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13629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