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759B -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 Google Patents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759B
TWI594759B TW104141100A TW104141100A TWI594759B TW I594759 B TWI594759 B TW I594759B TW 104141100 A TW104141100 A TW 104141100A TW 104141100 A TW104141100 A TW 104141100A TW I594759 B TWI594759 B TW I5947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tochondria
energy
green tea
polyphenol
mesenchymal 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0452A (zh
Inventor
凃啟堂
劉思廷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1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47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0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759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Description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特別是一種含有植物多酚之植物萃取物。
粒線體(mitochondrion),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細胞中且由兩層膜包被的胞器,直徑在0.5到10微米左右。大多數真核細胞或多或少都擁有粒線體,但它們各自擁有的粒線體在大小、數量及外觀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這種胞器擁有自身的遺傳物質和遺傳體系,但因其基因組大小有限,所以粒線體是一種半自主胞器。粒線體是細胞內進行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場所,為細胞的活動提供了化學能量,所以有「細胞的發電站」(the powerhouse of the cell)之稱。除了供能外,粒線體還參與諸如細胞分化、細胞資訊傳遞和細胞凋亡等過程,並擁有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週期的能力。
正常細胞含數個至千餘個粒線體,而研究證實,老人細胞內的粒線體含量有明顯減少。此外,粒線體在轉換能量的過程中需動用電子傳遞。因此如果沒有正確捕捉到電子,逸出的電子會與氧分子結合成超氧自由基,很容易破壞鹼基而造成粒線體DNA突變,進而累積一些疾病。
由於粒線體為細胞的能量工廠,且與許多疾病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如何保護粒線體不受到破壞,並使其維持正常功能,在目前臨床醫學上視為非常重要的研發方向。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植物萃取物用於製備提升粒線體活性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為一植物多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提升粒線體活性係指能有效提升粒線體的基礎能量、提升粒線體製造ATP的能力、提升粒線體的極限能量、提升粒線體的預存能量及提升單位粒線體能量。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提升粒線體活性係指減少粒線體自由基的洩漏。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植物多酚係為一綠茶多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綠茶多酚的濃度為25~125μg/ml。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綠茶多酚的濃度為50μg/ml。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植物萃取物用於製備保護粒線體活性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為一植物多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植物多酚係為一綠茶多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綠茶多酚的濃度為25~125μg/ml。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植物萃取物用於製備增加幹細胞增生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為一植物多酚。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植物多酚係包含一蘋果多酚、一綠茶多酚或一紅酒多酚。
第一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的基礎能量影響。
第二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的自由基洩漏影響。
第三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製造ATP能力的影響。
第四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的極限能量影響。
第五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的預存能量影響。
第六圖顯示不同濃度之綠茶多酚對粒線體的單位粒線體產生之能量影響。
第七圖顯示植物多酚對脂肪間葉幹細胞增生的影響。第七A圖係為不同濃度的紅酒多酚處理脂肪間葉幹細胞之結果。第七B圖顯示不同濃度的綠茶多酚處理脂肪間葉幹細胞之結果。第七C圖顯示不同濃度的蘋果多酚處理脂肪間葉幹細胞之結果。
本發明中所述植物多酚係指綠茶多酚、蘋果多酚或紅茶多酚等。
本發明中所述“紅酒多酚”係指紅酒中的多酚化合物,包含多種化學物質,如酚酸類、黃酮醇(dihydroflavonols)、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
本發明中所述“綠茶多酚”係指存在茶葉中的多酚化合物,包括但不限於: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
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物可藉由口服、鼻吸入、經皮等方式給予一個體使用。此外,本發明植物萃取物的劑量可依不同個體所需,做適當的調整。
【實施例】
1.細胞製備
利用兩段式的細胞培養法,製造出平整的單層細胞。
(1).將培養皿中每個孔(well)所需的細胞懸浮於100μl培養基之中,一般而言每個well所需要使用的細胞約略介於兩萬至六萬個細胞之中。
(2).將製備好的細胞懸浮液加入well之中,加入培養基時建議將pipetor的頂端抵於底部小孔的孔壁上,緩慢將培養基加入孔中以達到最佳的效果,注意的是於「背景校正Well」中只可以加入培養基,不需要加入任何的細胞。
(3).將細胞培養盤置於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直到細胞已經貼附於培養盤的底部。一般而言較容易貼附的細胞大約需要一到兩個小時,一些較不容易貼附的細胞可能需要六個小時左右。
(4).待細胞貼附之後,再於每個孔中加入適量的培養基,一般而言以隔夜培養來說建議加入約150μl左右的培養基即可,注意加入培養基的時候請貼於容器璧緩緩的加入以避免擾動已經貼附於底部的細胞。
(5).將加入培養基之後的細胞培養盤置於二氧化碳培養箱隔夜培養
2.細胞培養基
實驗的過程之中,會需要準備兩種不同類型的培養基,第一種是讓細胞生長的培養基,第二種則是分析時使用的培養基。
生長用培養基與一般用於細胞培養的培養基相同,而分析時使用的培養基則會除去一般培養基之中具有pH緩衝能力的分子,以期可以觀察到pH值的變化。除了pH緩衝之外,亦需要注意培養基之中所含有的養分分子是否切合實驗的需求。因此原則上需要除去包含有HEPES、Sodium bicarbonate、以及各類的血清、BSA等分子,加入所需的養分之後,將pH值確實的調整至pH 7.4。另外需注意的是實驗中所添加的各類養分本身也具有緩衝pH值的能力,如果需要計算其精確的氫離子產量(PPR,proton production rate),則需要計算其緩衝力。
3.實驗流程
於96孔盤的培養皿中,每孔加入8000顆脂肪間葉幹細胞及培養基進行培養。培養24小時後,將培養基置換成含有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物的培養基,再培養24小時,接著,將培養基置換成200mM的H2O2處理30分鐘,用以破壞粒線體的形狀構造等,最後使用海馬生物能量測定儀偵測粒線體的基礎能量、自由基洩漏情況、製造ATP的能力、極限能量、預存能量及單位粒線體產生之能量,其中未加入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物且未 經H2O2處理的細胞作為控制組,而經H2O2處理但沒有加入本發明之植物萃取物的細胞為對照組。
4.植物萃取物對於提升粒線體的基礎能量的測試
請參考第一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基礎能量明顯下降,而在實驗組中,加入不同濃度(包括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綠茶多酚,均能效提升細胞內粒線體的基礎能量,且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更提升了1.54倍粒腺體的基礎能量。
5.植物萃取物對於細胞內自由基洩漏的測試
請參考第二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自由基洩漏的情形明顯增加,而在實驗組中,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能有效降低粒線體自由基洩漏情形,且與對照組相比,更減少了39%自由基洩漏的情形。
6.植物萃取物對於提升粒線體製造ATP能力的測試
請參考第三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產生ATP的能力明顯下降,而在實驗組中,加入不同濃度(包括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綠茶多酚,均能有效提升粒線體製造ATP的能力,且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更提升了1.8倍的製造ATP的能力。
7.植物萃取物對於提升粒線體的極限能量的測試
請參考第四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的極限能量明顯下降,而在實驗組中,加入不同濃度(包括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綠茶多酚,均能有效提升粒線體的極限能量,且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更提升了1.75倍的粒線體的極限能量。
8.植物萃取物對於提升粒線體用於應付壓力之預存能量的測試
請參考第五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的預存能量明顯下降,而在實驗組中,加入不同濃度(包括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綠茶多酚,均能有效提 升粒線體的預存能量,且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更提升了7.7倍的預存能量。
9.植物萃取物對於提升單位粒線體能量的測試
請參考第六圖,由實驗結果得知,相對於控制組,經H2O2處理的細胞(即對照組),其粒線體的單位粒線體能量明顯減少,而在實驗組中,加入不同濃度(包括1.25μg/ml、25μg/ml和50μg/ml)的綠茶多酚,均能有效提升粒線體的單位粒線體能量,且加入50μg/ml綠茶多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更提升了1.2倍的單位粒線體能量。
10.植物萃取物對脂肪間葉幹細胞增生的影響
請參考第七A-C圖,與未添加多酚類的培養基相比,以不同濃度的紅酒多酚(第七A圖)、綠茶多酚(第七B圖)或蘋果多酚(第七C圖)處理後,皆能促進脂肪間葉幹細胞增生。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輕易由本發明所揭露的內容中瞭解到本發明的特徵,且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下,當可在此進行各種改變、取代以及修正,使其能適應各種條件及用途。因此,其他實施例亦落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Claims (4)

  1. 一種用於製備提升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為一綠茶多酚,所述提升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活性係指能有效提升粒線體的基礎能量、提升粒線體製造ATP的能力、提升粒線體的極限能量、提升粒線體的預存能量或提升單位粒線體能量;其中該綠茶多酚的濃度為25~125μg/ml;其中該預存能量提升3.3~8.7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第1項之用途,其中所述提升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活性係指提升製造ATP的能力1.2~1.8倍。
  3. 一種用於製備保護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為一綠茶多酚,該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活性係由基礎能量、製造ATP的能力、極限能量、預存能量以及單位粒線體能量所組合之群組;其中該綠茶多酚的濃度為25~125μg/ml;其中該預存能量提升3.3~8.7倍。
  4. 一種用於製備增加脂肪間葉幹細胞增生之植物萃取物之用途,其中該植物萃取物係包含一蘋果多酚、一綠茶多酚或一紅酒多酚,且該蘋果多酚之濃度為20-50μg/ml,該綠茶多酚之濃度為2.5-40μg/ml,該紅酒多酚之濃度為25-400μg/ml;其中該脂肪間葉幹細胞中的粒線體預存能量提升3.3~8.7倍。
TW104141100A 2015-12-08 2015-12-08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TWI594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100A TWI594759B (zh) 2015-12-08 2015-12-08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100A TWI594759B (zh) 2015-12-08 2015-12-08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452A TW201720452A (zh) 2017-06-16
TWI594759B true TWI594759B (zh) 2017-08-11

Family

ID=5968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100A TWI594759B (zh) 2015-12-08 2015-12-08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4759B (zh)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Vol.33,no.2,pages191-194,Mar.2004 *
中國臨床康復第9卷第15期,第105-107頁,2005-4-21 *
亞太傳統醫藥,第10卷第7期,第30-31頁,2014年4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452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oun et al. Modification of cardiac progenitor cell-derived exosomes by miR-322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nox2-dependent angiogenesis
Schottlender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effects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Módis et al. Effect of S-adenosyl-L-methionine (SAM), an allosteric activator of 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 o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bioenergetics in vitro
Ruzzolini et al. Cancer glycolytic dependence as a new target of olive leaf extract
Xu et al. Ginsenosides Rb1 and Rg1 protect primary cultured astrocytes against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induced injury via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Li et al. Sulfiredoxin‐1 protects PC12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IN2015DN01737A (zh)
Buachan et al. Selected activities of Citrus maxima Merr. fruits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enhancing cell migration and delaying cellular aging
Liu et al. Salvia castanea hairy roots are more tolerant to phosphate deficiency than Salvia miltiorrhiza hairy roots based on the secondary metabolism and antioxidant defenses
Xu et al. Salvianolic acid B inhibits ferroptosis and apoptosis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decreasing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degradation of gpx4 and the ros-jnk/mapk pathways
Wen et al. The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establishing an H9c2 cardiomyocyte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model based on an AnaeroPack System
Cui et al. Protocorm culture of Dendrobium candidum in balloon type bubble bioreactors
Yang et al. Protec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
Jing et al. Melatonin positively regulates both dark-and age-induced leaf senescence by reducing ROS accumulation and modulating abscisic acid and auxin biosynthesis in cucumber plants
Kiyokawa et al. Redox regulation in aging lung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antioxidants in COPD
Chen et al. Potential role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3 (SOD3) in resistance to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WO2012124978A3 (ko) 3차원 세포배양으로 수득한 조정 배지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허혈성 질환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Hwang et al.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antioxidant melatonin biosynthesis by brassinosteroid acting as an endogenous elicitor of melatonin induction in rice seedlings
Li et al. Patient-derived tumor chemosensitization of GKB202, an antrodia cinnamomea mycelium-derived bioactive compound
TWI594759B (zh) 提升粒線體活性之植物萃取物
Shih et al.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and caffeamide derivatives suppres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Zhang et al. Nitric oxide functions as a signal in ultraviolet-B-induced baicalin accumulation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uspension cultures
CN106854643B (zh) 植物萃取物用于提升粒线体活性的用途
CN104817608B (zh) 含硒化合物的虫草素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Zhu et al. Upregulation of thioredoxin reductase 1 expression by flavan-3-ols protects 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cells from hypoxia-induced cell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