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9330B - 逃生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逃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9330B
TWI589330B TW102135313A TW102135313A TWI589330B TW I589330 B TWI589330 B TW I589330B TW 102135313 A TW102135313 A TW 102135313A TW 102135313 A TW102135313 A TW 102135313A TW I589330 B TWI589330 B TW I5893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sliding
slide
unit
sli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5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1788A (zh
Inventor
謝孟達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成功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to TW102135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9330B/zh
Priority to US14/459,522 priority patent/US9364691B2/en
Priority to CN201410506746.XA priority patent/CN10451110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1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9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93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Description

逃生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逃生裝置,特別是透過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藉以達成安全逃生及緩衝逃生下降速度之功效。
常見的逃生裝置可參考中華民國發明專利第344279號「高樓火災急速逃生裝置」,其係包含:一預設於建築物結構中之安全逃生裝置。其裝置結構主要包含有一預先設置於建築物結體中之緩降室結構,及一設於緩降室內之緩降管結構;由此等構件之組合,其可作為高樓之逃生裝置,並由於該創作在於建築物之各樓層均設有逃生入口,且使用簡易逃生快速,於火災發生時,人員可快速到達逃生入口隨即逃生。
前述高樓火災急速逃生裝置有以下缺失:
1.前述創作之彈性束環係用以減緩使用者下降速度,但當使用者身形小於該彈性束環之開口時,使用者則會迅速通過前述創作,故前述創作不具減緩使用者下降速度之功能。
2.前述創作雖設有海棉墊以減緩使用者落下之衝擊速度,但建築物空間有限,若擺放該海棉墊則會佔據空間,且當該海棉墊毀損時,則會影響下降著地之安全性,故不具節省空間及安全著地之功效。
3.前述創作只針對使用者逃生時需減緩衝擊速度進行設計,當前述創作不具有偵測單元,用以偵測有無外來者侵入,避免不肖宵小 以前述創作侵入該建築物,故前述創作不具偵測及防範外來者侵入之考量。
爰此,基於前述高樓火災急速逃生裝置之缺失,故本發明提出一種逃生裝置,係包含:一管體,沿一縱向延伸,該管體有一出口端,該出口端有一出口,並在該管體上沿著該縱向有間隔設置的複數逃生口;一軌道件,固定在該管體內面,該軌道件包括有延伸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每一滑道段有較寬的一第一端及較窄的一第二端,且相鄰的滑道段以前述第一端及第二端相連接,並且前述滑道段之第二端朝向前述管體的出口端;一滑動單元,包括有一個以上可變形件,並在前述可變形件上設置有一吊掛件,該可變形件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該可變形件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其中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二交叉樞接的支桿,在前述支桿上設置一滾輪,前述滾輪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並在該二支桿之間設置一彈性件。
進一步,吊掛件係包含有一掛勾,用以吊掛逃生並防止從前述吊掛件上脫落。
進一步,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至少二種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上述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係根據重量不同而能達成之形變。
進一步,前述可變形件為彈性件。
進一步,該管體之出口端係設有一個以上偵測單元及一警示單元,且該偵測單元係連接該警示單元。
進一步,該管體之複數逃生口係設有一個收納單元。
進一步,本發明再提供另一種逃生裝置,係包含:一管體,沿一縱向延伸,該管體有一出口端,該出口端有一出口,並在該管體上沿著該縱向有間隔設置的複數逃生口;一軌道件,固定在該管體內面,該軌道件包括有延伸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每一滑道段有較寬的一第一端及較窄的一第二端,且相鄰的滑道段以前述第一端及第二端相連接,並且前述滑道段之第二端朝向前述管體的出口端;一滑動單元,包括有一個以上可變形件,並在前述可變形件上設置有一吊掛件,該可變形件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該可變形件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一樞接桿,該樞接桿樞接有二支桿,在前述支桿上設置一滾輪,前述滾輪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並有一伸縮桿件連接該樞接桿,在該伸縮桿件二端各有一磁性件,該二磁性件以相同極性相對。
進一步,吊掛件係包含有一掛勾,用以吊掛逃生並防止從前述吊掛件上脫落。
進一步,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至少二種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上述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係根據重量不同而能達成之形變。
進一步,前述可變形件為彈性件。
進一步,該管體之出口端係設有一個以上偵測單元及一警示單元,且該偵測單元係連接該警示單元。
進一步,該管體之複數逃生口係設有一個收納單元。
進一步,本創作提供一種輔助逃生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定義一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且 該入口端及該出口端間設有複數連續相接之漸縮型態之滑道段;B.提供一滑動單元連結一逃生者後置入所述逃生通道,並令該滑動單元與所述滑道段互相抵壓;C.藉該滑動單元或所述滑道段提供一變形抵壓之力量,而令該滑動單元通過所述個別滑道段時之速度漸緩。
進一步,所述之輔助逃生方法,係由所述滑動單元提供一變形抵壓之力量。
進一步,所述之輔助逃生方法,係由所述滑道段提供一變形抵壓之力量。
進一步,本創作再提供一逃生裝置,係包含:一管體,沿一縱向延伸,該管體有一出口,且在該管體上沿著該縱向設有間隔的複數逃生口;至少二軌道件,所述軌道件係成對對應設置於該管體內,且所述每對軌道件係形成一滑道段,所述滑道段包括有較寬的一第一端以及一沿前述出口縱向漸縮的第二端,並以該第一端固定在該管體內面,且相鄰的一所述滑道段係以前述第一端連接另一前述滑道段的第二端,並且前述滑道段之第二端朝向前述管體的出口;至少一滑動單元,係包括有一吊掛件,所述滑動單元用以在前述滑道段變形抵觸滑移。
進一步,前述滑道段第一端係設有至少一固定孔。
進一步,前述滑道段第二端係為橫向彈性撐開,使該滑動單元滑移通過。
進一步,前述滑道段第二端與該管體之接觸處設有一彈簧體,用以輔助前述滑道段之第二端橫向彈回。
本發明具有下列功效:
1.本發明藉由延伸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之間係由較寬的一第一端及較窄的一第二端之形態,且相鄰的滑道段以前述第一端及第二端相連接,可使該滑動單元下滑逃生時,該滑動單元之可變形件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故本發明具有減緩下降速度,達到快速、安全、緩降之功效。
2.本發明係可透過前述逃生口之收納單元,取出用於逃生之上述滑動單元,以符合使用者逃生之需求,且在不使用時,可將上述滑動單元收納,避免上述滑動單元遺失或損壞,故本發明具有收納之功效。
3.本發明係可依使用者各別體重使用不同變形阻力之該滑動單元,可避免重量過重之使用者,如:成年人,因使用到較低變形阻力之該滑動單元吊掛逃生,而未能有效減緩逃生過程中之重力加速度,進而導致在逃生過程中受傷;也可避免體重過輕之使用者,如:孩童,因使用較高變形阻力之該滑動單元吊掛逃生,而在逃生過程中過於緩慢下滑,進而影響使用者逃生,故本發明具有個別化使用之功效。
4.本發明可藉由上述出口端之偵測單元,偵測有無外來者入侵該建築物,當偵測有異常時,則會警示該建築物之住戶小心宵小,故本發明具有偵測及防止外來者侵入之功效。
5.本創作藉由延伸相連接的二軌道件之間係由較寬的一第一端及一沿前述出口縱向漸縮的第二端之形態,可使該滑動單元下滑逃生時,透過前述第二端提供一變形抵壓之力量,而令該滑動單元 通過所述個別滑道段時之速度漸緩,故本創作具有減緩下降速度,達到快速、安全、緩降之功效。
(1)‧‧‧管體
(11)‧‧‧出口端
(12)‧‧‧出口
(13)‧‧‧逃生口
(14)‧‧‧收納單元
(15)‧‧‧偵測單元
(16)‧‧‧警示單元
(2)‧‧‧軌道件
(2B)‧‧‧軌道件
(2C)‧‧‧軌道件
(2D)‧‧‧軌道件
(2E)‧‧‧軌道件
(21)‧‧‧滑道段
(21A)‧‧‧滑道段
(21B)‧‧‧滑道段
(21C)‧‧‧滑道段
(22)‧‧‧第一端
(22A)‧‧‧第一端
(22B)‧‧‧第一端
(22C)‧‧‧第一端
(22D)‧‧‧第一端
(22E)‧‧‧第一端
(23)‧‧‧第二端
(23A)‧‧‧第二端
(23B)‧‧‧第二端
(23C)‧‧‧第二端
(23D)‧‧‧第二端
(23E)‧‧‧第二端
(24D)‧‧‧固定孔
(25E)‧‧‧彈簧體
(3)‧‧‧滑動單元
(3D)‧‧‧滑動單元
(3E)‧‧‧滑動單元
(31)‧‧‧可變形件
(31C)‧‧‧可變形件
(32)‧‧‧吊掛件
(32A)‧‧‧吊掛件
(32B)‧‧‧吊掛件
(32C)‧‧‧吊掛件
(32D)‧‧‧吊掛件
(32E)‧‧‧吊掛件
(321)‧‧‧掛勾
(321B)‧‧‧掛勾
(321C)‧‧‧掛勾
(33A)‧‧‧支桿
(331A)‧‧‧樞接點
(33B)‧‧‧支桿
(331B)‧‧‧樞接點
(34A)‧‧‧滾輪
(34B)‧‧‧滾輪
(35A)‧‧‧彈性件
(351A)‧‧‧防滑部
(35B)‧‧‧磁性件
(351B)‧‧‧防滑部
(36B)‧‧‧桿件
(37A)‧‧‧外殼
(37B)‧‧‧外殼
(38B)‧‧‧彈簧
(4)‧‧‧建築物
(4C)‧‧‧建築物
(41)‧‧‧樓層
(41C)‧‧‧樓層
(42C)‧‧‧陽台
(5)‧‧‧穿戴件
(5A)‧‧‧成人穿戴件
(5B)‧‧‧孩童穿戴件
(A)‧‧‧成人
(B)‧‧‧孩童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之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之第一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之局部示意圖一,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滑道段較寬的第一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之局部示意圖二,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滑道段較窄的第二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說明體型較大之成人使用者利用本發明逃生。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三示意圖,說明體型較小之孩童使用者利用本發明逃生。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第四示意圖,說明逃生口及該管體之出口設置一偵測單元及一警示單元,用以防止外來者侵入。
[第八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示意圖,說明該滑動單元之可變形件結合該彈性件於該滑道段較寬的第一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九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另一示意圖,說明該滑動單元之可變形件結合該彈性件於該滑道段較窄的第二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十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說明該滑動單元之可變形件結合該磁性件於該滑道段較寬的第一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十二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說明該滑動單元之可變形件結合該磁性件於該滑道段較窄的第二端時,該滑動單元之形體變化。
[第十三圖]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示意圖,說明該逃生裝置係可設於該建築物之外,並以建築物之陽台作為上述逃生口。
[第十四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五實施例之局部結構示意圖。
[第十五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五實施例之局部示意圖一,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軌道件的第一端時,該軌道件之形體變化。
[第十六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五實施例之局部示意圖二,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軌道件的第二端時,該軌道件之形體變化。
[第十七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之局部結構示意圖。
[第十八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之局部示意圖一,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軌道件的第一端時,該軌道件與該管體之形體變化。
[第十九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之局部示意圖二,說明該滑動單元於該軌道件的第二端時,該軌道件與該管體之形體變化。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逃生裝置及其使用方法的主要構造及技術特徵可在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本發明之構造及第一實施例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本發明係包括:一管體(1),沿一縱向延伸,該管體(1)有一出口端(11),該出口端(11)有一出口(12),並在該管體(1)上沿著該縱向有間隔設置的複數逃生口(13)。
一軌道件(2),該軌道件(2)係固定在該管體(1)內面,該軌道件(2)包括有延伸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21),每一滑道段(21)有較寬的一第一端(22)及較窄的一第二端(2 3),且相鄰的滑道段(21)以前述第一端(22)及第二端(23)相連接,並且前述滑道段(21)之第二端(23)朝向前述管體(1)的出口端(11)。
一滑動單元(3),包括有一個以上可變形件(31),並在前述可變形件(31)上設置有一吊掛件(32)且該吊掛件(32)係包含一掛勾(321),該掛勾係有環狀扣環,且可防止因吊掛不慎而導致脫落,該可變形件(31)用以在前述軌道件(2)上滑移,該可變形件(31)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23),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23)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在本實施例中,該可變形件(31)為彈性件。
上述管體(1)在一建築物(4)之建築過程中同時建造,而將該管體(1)整合在該建築物(4)之牆壁上,而使該建築物(4)之各樓層(41)皆有上述逃生口(13),並在各樓層(41)中放置一收納單元(14)用以收納前述滑動單元(3)以及穿戴使用者身上的一穿戴件(5),該穿戴件(5)係可穿戴於使用者身上並結合於前述吊掛件(32)進行逃生,其中前述穿戴件(5)係因不同的體型,而分成一成人穿戴件(5A)以及一孩童穿戴件(5B)。
續請參閱第二圖至第四圖,上述管體(1)在一建築物(4)之建築過程中同時建造,而將該管體(1)整合在該建築物(4)之牆壁上,而使該建築物(4)之各樓層(41)皆有上述逃生口(13),並在各樓層(41)中放置一收納單元(14)用以收納前述滑動單元(3)。
在逃生過程,使用者從特定逃生樓層(41)中的收納單元(14)取出該滑動單元(3)以及對應自己體型的穿戴件(5),將前述穿戴件(5)穿著於身上後,再將該滑動單元(3)之吊掛件(32)結合於使用者身上所穿戴的穿戴件(5),藉由該滑動單元(3)之可變形件(31)從上述軌道件(2)之第一端(22)置入,再由上述樓層(41)向下吊掛逃生,且上述軌道件(2)之滑道段(21)係由該第一端(22)至該第二端(23)呈漸縮之特徵,該可變形件(31)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23),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23)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減緩其逃生時之重力加速度,待該可變形件(31)經前述第二端(23)彈出再進入該第一端(22),其可恢復逃生時之重力加速度,避免在逃生過程中浪費太多時間,故本發明進而具有有效緩衝下降速度及節省逃生時間之功效,達到快速、安全、有效的逃生。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係以第五圖成人(A)及第六圖孩童(B)之使用者為例,當一成人(A)之使用者欲利用本發明逃生時,藉由該逃生口(13)之收納單元(14)取出變形阻力較高之該滑動單元(3)以及對應自己較大體型的成人穿戴件(5A),其中變形阻力較高之該滑動單元(3)與該滑道段(21)間的摩擦力較高,其減緩下滑速度較為顯著,再透過吊掛變形阻力較高之該滑動單元(3)因承受漸增之摩擦力而變形,進而減緩下降逃生之重力加速度,以利該成人(A)之使用者消除逃生時的緊張與憂慮,且可避免重量較重之該成人(A)使用者因使用到 變形阻力較低之該滑動單元(3),而未有效減緩逃生過程中之重力加速度,進而導致在逃生過程中受傷,故本發明具有重量較重使用者有效緩衝下降速度,達到快速、安全、緩降之功效。
當一孩童(B)之使用者在使用本發明逃生時,則藉由該逃生口(13)之收納單元(14)取出變形阻力較低之該滑動單元(3)以及對應自己較小體型的孩童穿戴件(5B),其中變形阻力較低之該滑動單元(3)與該滑道段(21)間的摩擦力較低,其減緩下滑速度較適合孩童下滑之重力加速度,再透過吊掛變形阻力較低之該滑動單元(3)減緩下降逃生之重力加速度,以利該孩童(B)之使用者消除逃生時的緊張與憂慮,且可避免重量較輕之該孩童(B)使用者,因使用變形阻力較高之該滑動單元(3),而在逃生過程中過於緩慢下降逃生或卡住於該管體(1)之中,進而導致在逃生過程中受傷,故本發明具有重量較輕使用者逃生之目的。
根據上述第五圖及第六圖,本發明可依照不同重量使用者,分別吊掛變形阻力較高或較低之該滑動單元(3)進行逃生,故本發明具有輔助不同重量使用者逃生之功效。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本發明係以在該管體(1)之出口(12)設置一偵測單元(15)及一警示單元(16)為例,本發明不但能用以逃生,同時也可透過該管體(1)之出口(12)設有該偵測單元(15)來偵測有無外來者入侵該建築物(4),當偵測有異常時,則會透過警示單元(16)警示該建築物之住戶小心宵小人士,故本發明具有偵測及防止外來者侵入之功效。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請參閱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本實施例係以一外殼(37A)內設置兩支桿(33A),該兩支桿(33A)以一樞接點(331A)彼此樞接,並於該兩支桿(33A)之一端設有該滾輪(34A),在對應該滾輪(34A)一端的另一端結合一彈性件(35A),且該彈性件(35A)係包含一防滑部(351A),並以一彈簧增加該彈性件(35A)彼此間的支撐力以及利用該防滑部(351A)增加該彈性件(35A)的摩擦力。
本實施例在逃生過程中,其特徵在於當使用者使用該滾輪(34A)結合彈性件(35A)進行逃生時,將該外殼(37A)整組置入於較寬的第一端(22A),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23A)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該外殼(37A)內的該滾輪(34A)因滑道段(21A)逐漸變窄而逐漸內縮,進而帶動相對的該支桿(33A)牽引該彈性件(35A)向內收縮,在該彈性件(35A)逐漸收縮時,會壓迫該彈性件(35A)之間的彈簧,使得該彈簧向外撐開力道逐漸變大,進而使變形阻力加大而緩衝逃生時之重力加速度,且該彈性件(35A)係以彈力控制變形阻力,若有不同重量之使用者欲逃生時,則只需更換不同彈力之該彈性件(35A),即可提供適當之彈性支撐力,進而達到安全逃生之功效。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請參閱第十圖至第十二圖所示,本實施例係以一外殼(37B)內設置兩支桿(33B),該兩支桿(33B)以一樞接點(331B)彼此樞接,並於該兩支桿(33B)之一端設有該滾輪(34B),在對應該滾輪(34B)一 端的另一端結合一桿件(36B),且在該桿件(36B)兩端設有二磁性件(35B),其中二磁性件(35B)係可滑動地套合於一桿件(36B)上,且二磁性件(35B)之相對端為同一磁極,例如同為N極,該二磁性件(35B)之相對端,因相斥作用而相距有一第一相斥距離L,其中該磁性件(35B)設有一防滑部(351B)與該滑道段(21B)接觸,用以增加該磁性件(35B)的摩擦力。
本實施例在逃生過程中,其特徵在於使用者使用該滾輪(34B)結合該磁性件(35B)進行逃生時,將該外殼(37B)整組置入於該軌道件(2B)之較寬的第一端(22B),此時,二磁性件(35B)之相對端因相斥作用而維持有第一相斥距離L,當該滾輪(34B)結合該磁性件(35B)滑行至較窄的第二端(23B)時,二磁性件(35B)之相對端因軌道件(2B)之迫壓而彼此更靠近,二者因此相距有一第二相斥距離L1,在此階段中,二磁性件(35B)之相斥力迫使二磁性件(35B)進一步緊抵滑道段(21B)的第二端(23B),藉以形成足夠的摩擦力以減緩滾輪(34B)與該磁性件(35B)之下滑速度,產生緩降效果。且該滾輪(34B)結合該磁性件(35B)係以相斥磁力控制摩擦力,對於不同重量之使用者,則只需配置不同磁力之磁性件(35B),即可提供適當之磁性相斥力,進而達到安全逃生之功效。
根據上述第二及第三實施例,本發明之係可分別將該滾輪(34A)結合該彈性件(35A)或該滾輪(34B)結合該磁性件(35B),使得本發明具可以分別利用彈性支撐力以與該滑道 段(21A)間產生摩擦力變化,或利用相斥的磁性相斥力以與該滑道段(21B)間產生摩擦力變化,進而達成『多段緩衝』之效果,達到安全、快速逃生之目的。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請參閱第十三圖所示,本發明係以一建築物(4C)每個樓層(41C)的陽台(42C)作為該樓層(41C)的逃生口(13),在不傷害該建築物(4C)之結構下,在該建築物(4C)之外壁結合本發明為例,其結合方式可為以鎖固件鎖固於該建築物(4C)的外壁。
在本實施例中,該建築物(4C)之各樓層(41C)的陽台(42C)作為該樓層(41C)的逃生口(13),在逃生過程中,使用者只需將該吊掛件(32C)的掛勾(321C)吊掛使用者,再將該可變形件(31C)從該軌道件(2C)之第一端(22C)置入,再由該陽台(42C)向下吊掛逃生,且該軌道件(2C)之滑道段(21C)係由該第一端(22C)至該第二端(23C)呈漸縮之特徵,該可變形件(31C)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23C),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23C)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減緩其逃生時之重力加速度,待該可變形件(31C)經該第二端(23C)彈出再進入該第一端(22C),其可恢復逃生時之重力加速度,避免在逃生過程中浪費太多時間,故本發明也可待該建築物(4C)建構完成後,再加裝於該建築物(4C)之外壁。
本創作之第五實施例請參閱第十四圖至第十六圖,係藉由該固定孔(24D)分別將該二軌道件(2D)固定在該管體(1)內 面,該二軌道件(2D)包括有較寬的一第一端(22D)及一沿前述出口縱向漸縮的第二端(23D),且相鄰的二軌道件(2D)以前述第一端(22D)及第二端(23D)相連接。
一滑動單元(3D),包括有一吊掛件(32D),該滑動單元(3D)用以在前述軌道件(2D)上滑移,藉由前述第二端(23D)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使該滑動單元(3D)滑移通過,並藉前述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滑動單元(3D)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
當該滑動單元(3D)從上述第一端(22D)因重量而沿縱向向下滑動時,經由漸縮型態之該第二端(23D)時,其特徵在於當該滑動單元(3D)下滑至該第二端(23D),該第二端(23D)係因上述滑動單元(3E)擠壓而橫向彈性撐開,減緩該滑動單元(3D)通過之速度,藉以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特別說明,本實施例之滑動單元(3D)係為剛性材質,該第二端(23D)係為彈性撐開後,再恢復為漸縮型態。
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請參閱第十七圖至第十九圖,係藉由該固定孔(24E)分別將該二軌道件(2E)固定在該管體(1)內面,該二軌道件(2E)包括有較寬的一第一端(22E)及一沿前述出口縱向漸縮的第二端(23E),且相鄰的二軌道件(2E)以前述第一端(22E)及第二端(23E)相連接,其中前述第二端(23E)與該管體(1)之接觸處設有一彈簧體(25E),用以輔助前述第二端(23E)橫向彈回原本型態。
一滑動單元(3E),包括有一吊掛件(32E),該滑動單元(3E)用以在前述軌道件(2E)上滑移,藉由前述第二端(23E)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使該滑動單元(3E)滑移通過,並藉前述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滑動單元(3E)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
當該滑動單元(3E)從上述第一端(22E)因重量而沿縱向向下滑動時,經由漸縮型態之該第二端(23E)時,其特徵在於當該滑動單元(3E)下滑至該第二端(23E),該第二端(23E)係因上述滑動單元(3E)擠壓而橫向彈性撐開,以減緩該滑動單元(3E)通過之速度,藉以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特別說明,本實施例之滑動單元(3E)係為剛性材質,該第二端(23E)係為彈性撐開後,再藉由該彈簧體(25E)將該第二端(23E)橫向彈回恢復為漸縮型態。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2)‧‧‧軌道件
(21)‧‧‧滑道段
(22)‧‧‧第一端
(3)‧‧‧滑動單元
(31)‧‧‧可變形件
(32)‧‧‧吊掛件
(321)‧‧‧掛勾

Claims (6)

  1. 一逃生裝置,係包含:一管體,沿一縱向延伸,該管體有一出口端,該出口端有一出口,並在該管體上沿著該縱向有間隔設置的複數逃生口;一軌道件,固定在該管體內面,該軌道件包括有延伸相連接的複數滑道段,每一滑道段有較寬的一第一端及較窄的一第二端,且相鄰的滑道段以前述第一端及第二端相連接,並且前述滑道段之第二端朝向前述管體的出口端;一滑動單元,包括有一個以上可變形件,並在前述可變形件上設置有一吊掛件,該可變形件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該可變形件係以一變形抵觸型態滑移通過該第二端,並藉該變形抵觸型態而與該第二端之間產生一足以減緩滑移速度之滑移阻力,其中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二交叉樞接的支桿,在前述支桿上設置一滾輪,前述滾輪用以在前述軌道件上滑移,並在該二支桿之間設置一彈性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逃生裝置,其中前述吊掛件係包含有一掛勾,用以吊掛逃生並防止從前述吊掛件上脫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逃生裝置,其中前述可變形件包括有至少二種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上述不同變形阻力的型態係根據重量不同而能達成之形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逃生裝置,其中前述可變形件為彈性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逃生裝置,其中該管體之出口端係設有一個以上偵測單元及一警示單元,且該偵測單元係連接該警示單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逃生裝置,其中前述複數逃生口係設有一個收納單元。
TW102135313A 2013-09-30 2013-09-30 逃生裝置 TWI589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5313A TWI58933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逃生裝置
US14/459,522 US9364691B2 (en) 2013-09-30 2014-08-14 Escape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CN201410506746.XA CN104511101B (zh) 2013-09-30 2014-09-28 逃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5313A TWI58933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逃生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1788A TW201511788A (zh) 2015-04-01
TWI589330B true TWI589330B (zh) 2017-07-01

Family

ID=52738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5313A TWI58933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逃生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64691B2 (zh)
CN (1) CN104511101B (zh)
TW (1) TWI589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840B (zh) * 2015-04-30 2017-11-03 陈成 轨道式高楼逃生装置
CN106798978A (zh) * 2017-01-03 2017-06-06 武刚 一种高楼逃生设备
EP3873624A1 (en) * 2018-11-01 2021-09-0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Wind turbine tower evacuation method and tool
CN111840833B (zh) * 2020-08-24 2023-12-22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缓降逃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78991A (en) * 1966-01-24 1970-01-28 Gen Alarm Corp Security alarm system
JPS4938160B1 (zh) * 1969-01-21 1974-10-15
US4466507A (en) * 1983-06-16 1984-08-21 Frank Itano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US4709782A (en) * 1987-01-13 1987-12-01 Henry Lipinski Skid-out highrise fire escape device
CA2032478A1 (en) * 1990-03-20 1991-09-21 Jacques Valade Fire proof escape chute for rapid, safe evacuation from a building
DE4317445A1 (de) * 1993-05-19 1994-11-24 Peter Wolschke Vorrichtung zum Retten von Personen aus hohen Stockwerken von Gebäuden
GB9405117D0 (en) * 1994-03-16 1994-04-27 Telescape Uk Ltd Improved escape chute
CN2300425Y (zh) * 1997-08-05 1998-12-16 赖健民 一种新型的火灾逃生装置
DK175973B1 (da) * 2002-04-04 2005-10-10 Viking Life Saving Equip As Fortöjningsststem
US7111436B2 (en) * 2003-08-13 2006-09-26 Manuel Munoz Saiz Lifesaving system for buildings
CN1672749A (zh) * 2004-03-24 2005-09-28 周路定 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
US8122999B2 (en) * 2005-12-19 2012-02-28 Guillermety Manuel Ivan Multistory building fast escape and rescue device
US20070137928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Guillermety Manuel I Multistory building fast escape and rescue device using a body that slides through a pressurized tube
US7703576B2 (en) * 2006-10-17 2010-04-27 Richard Grabowski Fire escape apparatus
CN101318059A (zh) * 2007-06-06 2008-12-10 熊湘贤 高楼救生装置
US9010487B2 (en) * 2010-09-27 2015-04-21 Arthur V. Cruz Safety line anchor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64691B2 (en) 2016-06-14
CN104511101A (zh) 2015-04-15
US20150090529A1 (en) 2015-04-02
CN104511101B (zh) 2018-06-19
TW201511788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9330B (zh) 逃生裝置
CN208114951U (zh) 一种自救式高楼快速逃生装置
CN203736729U (zh) 一种背包式高楼逃生装置
CN20600044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伸缩梯
TWI625145B (zh) 逃生裝置
TWI581823B (zh) 逃生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14636U (zh) 带有气囊的高空作业服
CN105536164B (zh) 一种防跳楼救援网
CN202961555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KR101548010B1 (ko) 공동주택의 비상대피 기능을 갖춘 베란다 휀스장치
CN103585720A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3634670U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109621239A (zh)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CN203075493U (zh) 应急滑梯
CN202270273U (zh) 轻坠力高空逃生器
RU245253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равитационного спуска людей
CN105561487A (zh) 挂钩式应急逃生袋
CN206198501U (zh) 一种深井落井救援装置
CN108014436A (zh) 一种深井落井救援装置
CN104863317A (zh) 可升降式防踩踏装置
CN102284144B (zh)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CN103372268A (zh) 高楼楼梯扶手逃生器
CN206391390U (zh) 一种高层逃生缓降装置
CN110465015B (zh) 一种到地自动取脱的安全钩
CN203355150U (zh) 一种缓降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