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0102U - 一种双向缓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缓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0102U
CN203620102U CN201320789627.0U CN201320789627U CN203620102U CN 203620102 U CN203620102 U CN 203620102U CN 201320789627 U CN201320789627 U CN 201320789627U CN 203620102 U CN203620102 U CN 203620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tation
brake
bidirectional
retainer ring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896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896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20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0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01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廉,通过对制动器和减速器对安全绳的摩擦力来控制缓降速度的快慢,并可在缓降过程中随时停止或开始缓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缓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其也给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如发生火灾或者地震时,在高层居住或办公的人无法及时逃生,有时候甚至采取跳楼逃生这种不理智的过激行为,轻则重伤残废,重则当场身亡。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高楼逃生专用设备,但是多数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容易损坏或缓降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双向缓降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主杆另一端,主杆与第二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穿过第二制动器的过孔。
进一步,所述安全绳两端设置有登山扣。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安全带和登山扣,所述第一登山扣固定环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所述安全带展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扣环,至少一个安全带末端扣环上连接有登山扣。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由固定板和三颗固定柱组成,三个固定柱沿着主杆的长度方向,穿过固定板垂直安装在主杆上,两根固定柱之间分别形成过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为内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
进一步,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和插销,所述L形辅助挂钩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孔,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所述插销穿过L形辅助挂钩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设置有插销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廉,通过对制动器和减速器对安全绳的摩擦力来控制缓降速度的快慢,并可在缓降过程中随时停止或开始缓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缓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器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绳缠绕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双向缓降器,包括安全绳1、第一制动器2、第二制动器3、减速器4、主杆5、第一固定台6、第二固定台7、安全带8、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所述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分别安装主杆5两端,主杆5与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6内端面上设有两个固定环61,所述第一制动器2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61安装在第一固定台6上,所述第一制动器2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21。所述第二固定台7内端面上设有两个固定环71,所述第一制动器3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71安装在第二固定台7上,所述第二制动器3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31。所述减速器4安装在主杆5中部,其由固定板42和三颗固定柱41组成,三个固定柱41沿着主杆5的长度方向,穿过固定板42垂直安装在主杆5上,两根固定柱41之间分别形成过孔,所述固定柱41为内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所述安全绳1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2的过孔21、减速器4的过孔和第二制动器3的过孔31,所述安全绳1两端设置有登山扣11。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安全带8和登山扣81,所述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外端面。请参阅图2,所述安全带8展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安全带扣环82,其中至少一个安全带扣环82上连接有登山扣81。
进一步,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所述L形辅助挂钩9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孔91,用于固定安全绳1上的登山钩11,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92,所述插销10穿过L形辅助挂钩9的通孔92,将L形辅助挂钩9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台6和第二固定台7外端面还设置有插销固定环62和插销固定环7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将安全带8固定在身上:将左右两端的安全带8绕在腰间,并将两个安全带扣环82扣入登山钩81中,再将下方的安全带8从胯下穿过,扣入登山钩81中。然后将登山钩81扣在第一登山扣固定环61或第二登山扣固定环71上。接着将安全绳1上的登山钩11扣在建筑物(如栏杆等)上固定。准备好之后,使用者就能用缓降器进行逃生了。下降过程中,如图3所示,通过用手转动第一制动器2或第二制动器3,这样过孔21或者过孔31就与安全绳1呈一定角度,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减慢下降速度,当摩擦阻力与使用者下降的重力达到平衡时,使用者的下降速度就能稳定下来。同时,减速器4的固定柱41也对安全绳1产生摩擦阻力,进一步稳定了下降速度。缓降途中若是需要停止缓降,则可以将第一制动器2或第二制动器3转动较大的角度,使安全绳1卡在第一制动器2或第二制动器3上,就能令使用者停在任意位置。
如果建筑物上没有提供登山钩11可以钩住的地方,则可以利用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将L形辅助挂钩9靠在墙体外侧,根据墙体厚度,选择合适的通孔92,再将插销10插入通孔92中,使L形辅助挂钩9和插销10形成稳定可靠的固定物,此时就可以将安全绳1上的登山钩11钩在登山钩固定孔91上进行逃生。本实用新型两端都设置有制动器,在进行了一次缓降逃生后,不用将安全绳1复位,只要将本双向缓降器调换一个方向就能直接再次使用,十分方便。如图4所示,不使用时,则可以将插销10插入插销固定环62和插销固定环72中,然后将安全绳1缠绕在插销10上收纳起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绳、第一制动器、减速器、主杆和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安装主杆一端,主杆与第一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一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一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一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主杆中部,该减速器中部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第一制动器和减速器的过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和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主杆另一端,主杆与第二固定台内端面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台内端面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制动器为T形,其中部端穿过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台上,并在其中部端的末端设有过孔,所述安全绳穿过第二制动器的过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两端设置有登山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登山扣固定环、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安全带和登山扣,所述第一登山扣固定环和第二登山扣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所述安全带展开形状为T形,其三个末端均设置有扣环,至少一个安全带末端扣环上连接有登山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由固定板和三颗固定柱组成,三个固定柱沿着主杆的长度方向,穿过固定板垂直安装在主杆上,两根固定柱之间分别形成过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内六角头螺栓,其与主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辅助挂钩和插销,所述L形辅助挂钩一端设置有登山钩固定孔,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直线排排列的通孔,所述插销穿过L形辅助挂钩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外端面设置有插销固定环。
CN201320789627.0U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双向缓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0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9627.0U CN203620102U (zh)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双向缓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9627.0U CN203620102U (zh)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双向缓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0102U true CN203620102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8962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0102U (zh) 2013-12-03 2013-12-03 一种双向缓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201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157A (zh) * 2014-08-06 2014-10-29 管玉模 高楼逃生滑车系统
CN107337096A (zh) * 2017-08-08 2017-11-10 无锡宝宏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具备停电逃生能力的起重机操控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157A (zh) * 2014-08-06 2014-10-29 管玉模 高楼逃生滑车系统
CN104117157B (zh) * 2014-08-06 2016-08-17 管玉模 高楼逃生滑车系统
CN107337096A (zh) * 2017-08-08 2017-11-10 无锡宝宏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具备停电逃生能力的起重机操控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4498U (zh) 高层建筑物的斜滑式隧道型逃生装置
CN203620102U (zh) 一种双向缓降器
CN202355718U (zh) 高空逃生器
CN202982964U (zh) 流体阻尼救生器
CN101612455A (zh) 高空逃生器及其下降速度控制方法
CN204002521U (zh) 高层建筑逃生吊梯
CN203884768U (zh) 一种自救皮带装置
CN202844395U (zh) 高层建筑救生装置
CN201076683Y (zh) 高楼逃生装置
CN203436710U (zh) 一种防盗窗栏式高楼逃生平台
CN209967457U (zh)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
CN202397990U (zh) 一种高空消防逃生装置
CN104998357A (zh) 一种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CN205031831U (zh) 背负式大绳收放架
CN204910534U (zh) 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CN203355150U (zh) 一种缓降逃生装置
CN203620103U (zh) 高楼逃生下降器
CN203634670U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103585720A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2185077U (zh) 一种高空救生缓降器
CN201445716U (zh) 高空逃生器
CN202538191U (zh) 一种逃生装置
CN207323855U (zh) 楼宇逃生装置固定架
CN201921334U (zh) 高空生命线
CN202198995U (zh) 一种逃生救援缓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