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5699B - 建立通訊事件 - Google Patents

建立通訊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5699B
TWI585699B TW102132978A TW102132978A TWI585699B TW I585699 B TWI585699 B TW I585699B TW 102132978 A TW102132978 A TW 102132978A TW 102132978 A TW102132978 A TW 102132978A TW I585699 B TWI585699 B TW I5856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recipient
initiator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2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3623A (zh
Inventor
歐柏里文森馬克
羅伯茲琳塞西門
威爾斯泰勒
羅森伯格強納森大衛
Original Assignee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6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pplications where calls are combined with other types of communication
    • H04M2203/655Combination of telephone service and 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建立通訊事件
本發明相關於建立通訊事件。
網際網路(Internet)被用以在使用者之間提供各種不同的通訊形式。不同的通訊系統可由不同的軟體提供者操作,其中可在使用者裝置處實施不同的應用程式,以讓使用者裝置的使用者能夠在不同的通訊系統上通訊。可獨立地管理並操作不同的通訊系統。
例如,第一軟體提供者可提供非常流行的第一網際網路協定音訊及/或視訊(VoIP)用戶端,許多使用者經由此VoIP用戶端在第一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類似地,第二軟體提供者可提供也非常流行的第二VoIP用戶端(或允許在網際網路上通訊的一些其他的應用程式),第二VoIP用戶端讓許多使用者能夠在第二通訊系統上通訊。為了得到這些服務之兩者的益處,使用者在他的使用者裝置處個別地執行兩個VoIP用戶端之兩者。再者,使用者維持對於兩個服務之每一者的個別聯絡人列表。在每一通訊系統中使用各別的使用者識別符(ID)來識別使用者。一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中的 ID,可不同於該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中的ID。這些ID可(例如)為電子郵件位址或其他在各別的通訊系統內專屬於使用者的使用者名稱,從而允許使用者在每一通訊系統內被唯一地識別。
為了讓兩個使用者能夠在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通訊系統可要求兩個使用者之間存在聯絡人關係。例如,每一使用者在每一通訊系統內可具有對於他的聯絡人的各別聯絡人名單。在使用者在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時,使用者被授權以在此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然而,在使用者在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時,使用者不被授權在此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在一個範例中,兩個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但在第二通訊系統內卻為彼此的聯絡人。因此,兩個使用者可在第二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然而,在兩個使用者可在第一通訊系統上與彼此通訊之前,兩個使用者首先將在第一通訊系統內將彼此加入為聯絡人,而使兩個使用者之間的通訊被授權以在第一通訊系統上進行。
提供此發明內容以由簡化形式介紹一些概念選擇,這些概念選擇在實施方式中被進一步說明。此發明內容不意為識別所主張之發明標的的關鍵特徵或必要特徵,亦不意為用以限制所主張之發明標的的範圍。
提供在第一通訊系統上於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之間建立通訊事件的方法,第一通訊系統需要使用者具有聯 絡人關係以與彼此通訊,其中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但在第一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在啟動使用者裝置處實施的第一啟動用戶端讓啟動使用者能夠存取第一通訊系統,且在接收使用者裝置處實施的第一接收用戶端讓接收使用者能夠存取第一通訊系統。對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之每一者,決定在第一通訊系統中的第一使用者身份與第二通訊系統中的第二使用者身份之間的關聯性。在啟動使用者裝置處存取第二通訊系統內的聯絡人詳細資料,以決定接收使用者的第二使用者身份。使用所決定的接收使用者的第二使用者身份以及對於接收使用者的關聯性,來決定接收使用者的第一使用者身份。從第一啟動用戶端傳送設置要求至第一接收用戶端,以在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通訊事件,其中設置要求係使用所決定的接收使用者的第一身份來傳送。資訊被提供至第一接收用戶端,資訊指示啟動使用者的第一身份係相關聯於啟動使用者的第二身份,且在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於第二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上,通訊事件經授權以在第一通訊系統上在第一啟動用戶端與第一接收用戶端之間進行。
因此,讓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能夠在第一通訊系統上通訊的第一用戶端,基於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內的聯絡人關係而信賴彼此。此不需要啟動使用者與接收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內互為聯絡人即可達成。
102‧‧‧第一使用者(使用者A)
104‧‧‧使用者裝置
106‧‧‧第一用戶端
108‧‧‧第二用戶端
110‧‧‧網路
112‧‧‧第二使用者(使用者B)
114‧‧‧使用者裝置
116‧‧‧第一用戶端
118‧‧‧第二用戶端
120‧‧‧第一通訊系統
122‧‧‧第二通訊系統
124‧‧‧伺服器
126‧‧‧資料儲存
128‧‧‧伺服器
130‧‧‧資料儲存
202‧‧‧中央處理單元(CPU)
204‧‧‧作業系統(OS)
206‧‧‧顯示器
208‧‧‧揚聲器
210‧‧‧麥克風
212‧‧‧攝影機
214‧‧‧鍵盤
216‧‧‧網路介面
218‧‧‧記憶體
S302-S314‧‧‧步驟
為了更瞭解所說明的具體實施例並展示如何實作這 些具體實施例,現在以示例方式參照下列圖式,在圖式中:第1圖圖示根據一或多個具體實施例之涉及以封包為基礎之網路的設置的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一或多個具體實施例之執行在使用者裝置上的用戶端應用程式的示意方塊圖;及第3圖為根據一或多個具體實施例之建立通訊事件的程序的流程圖。
首先參照第1圖,第1圖圖示說明讓兩個使用者能夠與彼此通訊的設置。第一使用者(標註為「使用者A」102)操作使用者裝置104,使用者裝置104連接至網路110(諸如網際網路)。第二使用者(標註為「使用者B」112)操作使用者裝置114,使用者裝置114連接至網路110。使用者裝置104與114之每一者可為(例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個人電腦(「PC」)、個人數位助理(「PDA」)、遊戲裝置、電視或其他能夠連接至網路110的嵌入式裝置。使用者裝置104與114被經由各別的網路介面(諸如數據機)連接至網路110,且使用者裝置104與114以及各別的網路介面之間的連接,可為經由纜線(有線)連接或無線連接。
第一通訊系統120與第二通訊系統122被操作於網路110中。第一與第二通訊系統120與122可被與彼此獨立地由各別的通訊服務提供者操作與管理。
使用者裝置104正執行第一用戶端106。用戶端106經配置以與第一通訊系統120互動。例如,用戶端106可由 相關聯於第一通訊系統120的軟體提供者來提供。用戶端106為在使用者裝置104中的本端處理器上執行的軟體程式,軟體程式讓使用者102能夠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通訊。使用者裝置104亦執行第二用戶端108。用戶端108經配置以與第二通訊系統122互動。例如,可由相關聯於第二通訊系統112的軟體提供者來提供用戶端108。用戶端108為在使用者裝置104中的本端處理器上執行的軟體程式,軟體程式讓使用者102能夠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上通訊。
類似地,使用者裝置114正執行第一用戶端116。用戶端116經配置以與第一通訊系統120互動。例如,用戶端116可由相關聯於第一通訊系統120的軟體提供者提供。用戶端116為在使用者裝置114中的本端處理器上執行的軟體程式,軟體程式讓使用者112能夠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通訊。使用者裝置114亦正執行第二用戶端118。用戶端118經配置以與第二通訊系統122互動。例如,可由相關聯於第二通訊系統122的軟體提供者提供用戶端118。用戶端118為在使用者裝置114中的本端處理器上執行的軟體程式,軟體程式讓使用者112能夠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上通訊。
注意到實際上,可有非常大量的使用者經由各別的使用者裝置連接至通訊系統120與122,但為了清晰說明,第1圖未圖示說明這些使用者。
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實施了伺服器124,伺服器124在通訊系統120內可提供集中式功能性。雖然第1圖(與在本文中所參照者)圖示的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僅有一個伺 服器,但通訊系統120中可存在多個伺服器,其中本文所說明之伺服器124的功能性可由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多個伺服器來實施。伺服器124被連接至第一通訊系統120內的資料儲存126,資料儲存126可儲存通訊系統120使用者的詳細資料。例如,資料儲存126可儲存通訊系統120使用者的聯絡人名單。
類似地,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實施了伺服器128,伺服器128在通訊系統122內可提供集中式功能性。雖然第1圖(與在本文中所參照者)圖示的第二通訊系統122中僅有一個伺服器,但通訊系統122中可存在多個伺服器,其中本文所說明之伺服器128的功能性可由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多個伺服器來實施。伺服器128被連接至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資料儲存130,資料儲存130可儲存通訊系統122使用者的詳細資料。例如,資料儲存130可儲存通訊系統122使用者的聯絡人名單。
第2圖圖示說明使用者裝置104的詳細視圖,在使用者裝置104上執行了用戶端106與108。使用者裝置104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PU」)202,CPU 202連接了:輸出裝置,諸如顯示器206(例如可實施為觸控螢幕,從而亦作為輸入裝置的螢幕)與揚聲器208;輸入裝置,諸如麥克風210、攝影機212以及鍵盤214;網路介面216;以及用於在使用者裝置104處儲存資料的記憶體218。顯示器206、揚聲器208、麥克風210、攝影機212、鍵盤214、網路介面216以及記憶體218可被整合入使用者裝置104中,如第2圖所示。在替 代性的使用者裝置中,顯示器206、揚聲器208、麥克風210、攝影機212、鍵盤214、網路介面216以及記憶體218之一或更多者可不被整合入使用者裝置104中,且可經由各別的介面被連接至CPU 202。此種介面的一個範例為USB介面。
第2圖亦圖示說明執行在CPU 202上的作業系統(「OS」)204。在第2圖圖示說明的範例中,執行在OS 204頂端的是用戶端106與用戶端108。每一用戶端可包含協定層、用戶端引擎層以及用戶端使用者介面(「UI」)層。每一層負責特定的功能。因為每一層通常與兩個其他層通訊,這些層被視為設置為堆疊。作業系統204管理電腦的硬體資源,並處理被傳送至(與傳送自)用戶端106與108的資料,以及經由網路介面216被傳送至(與傳送自)網路110的資料。用戶端軟體的用戶端協定層與作業系統204通訊,並在各別的通訊系統(120或122)上管理通訊連接。需要較高層處理的程序被傳至用戶端引擎層。用戶端引擎層亦與用戶端使用者介面層通訊。用戶端引擎層可被設置以控制用戶端使用者介面層,以經由用戶端的使用者介面對使用者102呈現資訊,並經由使用者介面接收來自使用者102的資訊。
使用者裝置114具有對應於使用者裝置104的元件,且使用者裝置114被以對應的方式實施。
根據本文所說明的方法,在兩個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不互為聯絡人但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互為聯絡人時,使用者102被允許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12建立通訊事件(例如音訊呼叫、視訊呼叫、即 時通訊(IM)會期或檔案傳輸)。若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上互為受信賴的聯絡人,則可滿足由用戶端106要求以讓使用者102與112能夠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彼此通訊的信賴策略。
使用者102可為通訊事件的「啟動使用者」,代表使用者102傳送設置要求給使用者112(為通訊事件的「接收使用者」)。使用者102可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12建立通訊事件,而不需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將使用者112加入為聯絡人。不需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將第二使用者112加入為聯絡人,對於使用者102而言存在著優點,諸如維持可管理的聯絡人名單大小以及對於僅可向聯絡人散佈之資訊(例如出席、心情訊息等等)的控制。
現在參照第3圖說明一種建立通訊事件的方法。
在步驟S302中,決定使用者在不同通訊系統中的ID之間的關聯性。詳言之,決定使用者A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在此稱為「ID1A」)以及使用者A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在此稱為「ID2A」)之間的關聯性。由此,所決定的關聯性指示ID1A與ID2A相關於相同的使用者(亦即使用者A 102)。類似地,決定使用者B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在此稱為「ID1B」)以及使用者B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在此稱為「ID2B」)之間的關聯性。由此,所決定的關聯性指示ID1B與ID2B相關於相同的使用者(亦即使用者B 112)。
可使用任何適合的網路元件來決定關聯性,諸如第 二通訊系統122的伺服器128,或第一通訊系統120的伺服器124,或實施於使用者裝置104或114處的用戶端之任何者。
使用者在不同通訊系統中的ID之間的關聯性,將使用者在不同通訊系統中的帳戶鏈結在一起。作為一個範例,為了讓使用者102鏈結他在不同通訊系統120與122中的帳戶,使用者102可使用實施於使用者裝置104處的網頁瀏覽器,前往相關聯於通訊系統(120與122)之一者的網頁,且隨後使用者102可證明使用者102在各別的通訊系統120與122中擁有兩個ID(亦即ID1A與ID2A),例如藉由輸入兩個帳戶的各別密碼。若密碼為有效的,則他的兩個帳戶被鏈結,亦即決定了在使用者於各別通訊系統中的ID之間的關聯性,且可將關聯性(或「鏈結」)儲存在通訊系統之一者或兩者的伺服器的資料儲存中(例如資料儲存126與130之一者或兩者)。使用者112可執行對應程序,以鏈結他在各別通訊系統120與122中的帳戶。
在本文所說明的具體實施例中,鏈結(亦即決定關聯性)為手動步驟,例如由使用者執行。在這些具體實施例中,若使用者未明確地鏈結他在各別通訊系統(120與122)中的帳戶,則他在各別通訊系統中的帳戶之間的關聯性未被決定。
所決定的關聯性被儲存於資料儲存中,例如在資料儲存130或資料儲存126中。所決定的關聯性可被儲存在使用者裝置104處的記憶體218中,及/或使用者裝置114處的記憶體中。
可決定為第一通訊系統120與第二通訊系統122兩者的使用者的每一使用者的關聯性。所決定的關聯性將使用者(例如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帳戶,鏈結至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帳戶。鏈結允許使用者102向第一通訊系統120證明使用者102是第二通訊系統122中另一身份(ID2A)的擁有者。在此證明下,僅知道使用者102的其他身份(ID2A)的使用者,可被授權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02通訊。
使用者A 102為使用者B 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但不為使用者B 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聯絡人。然而,提供於兩個通訊系統中的功能性可不為相同,且因此,使用者102可決定使用者102想要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12建立通訊事件(而非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上)。在步驟S304,使用者A 102決定使用者B 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ID2B)。由於使用者B 112為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使用者A 102可藉由存取使用者A 102對於第二通訊系統122的聯絡人名單,來決定使用者B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ID2B)。聯絡人名單將顯示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所有聯絡人(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ID。如上述,可將聯絡人名單儲存在資料儲存130中,在此情況下步驟S304包含使用者裝置104(例如使用用戶端108)從資料儲存130(例如經由伺服器128)取得ID2B。可將聯絡人名單儲存在記憶體218中(或使用者裝置104處的一些其他資料儲存),在此情況 下步驟S304包含以下步驟:從記憶體218取得ID2B
在步驟S306中,在步驟S302中被決定並儲存的關聯性被從所儲存的資料儲存處取得,並用以決定使用者B 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B)。如上述,使用者A與B(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不為聯絡人,且因此使用者A 102無法從使用者A 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聯絡人名單取得使用者B 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B)。然而,用戶端106可基於ID2B(在步驟S304中決定)以及ID1B與ID2B之間的關聯性(在步驟S302中決定)來決定ID1B
以此方式,用戶端106可使用所決定的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B),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發送訊息給使用者112。由於使用者A與B(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為聯絡人,用戶端106具有所需的信賴(相關聯於聯絡人關係)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傳送訊息給用戶端116。
如上述,可將所決定的關聯性儲存在資料儲存130、資料儲存126、使用者裝置104的記憶體218及/或使用者裝置114處的記憶體中。若所決定的關聯性被儲存在資料儲存130或資料儲存126中,則在步驟S306中,用戶端106可從相關的資料儲存取得所決定的關聯性。因此,用戶端106可取得所決定的對於使用者112的關聯性,即使使用者112當前未在線上。若所決定的對於使用者112的關聯性被儲存於使用者裝置114的資料儲存中,則可在從使用者裝置114傳 送至使用者裝置104的出席文件中提供關聯性給用戶端106。在此情況下,用戶端106僅可能夠在使用者(102與112)兩者在通訊系統120與122之至少一者中在線上時,存取所決定的對於使用者112的關聯性。
使用者A 102可用於決定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使用者B 112為使用者A 102的聯絡人的精確機制,取決於通訊系統120及/或通訊系統122的實施。
例如,為了讓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通訊,使用者可被要求交換憑證(例如由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伺服器(諸如伺服器124)發出),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向彼此證明使用者的身份。對於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的指示符(亦即ID2),可被與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交換的憑證包含在一起。將ID2指示符與憑證包含在一起,允許憑證的接收者決定啟動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2。此ID2可被根據接收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名單來查核,以決定啟動使用者為接收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
在另一範例中,使用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之間的出席文件散佈。出席文件可在聯絡人在通訊系統中在線上時傳送於聯絡人之間,且指示使用者的出席狀態(例如為「線上」、「忙碌」、「離開」等等)。於在第一通訊系統中從使用者A 102傳送出席文件給使用者B 112時,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ID2A)可被包含在出席文件中。類似地,於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從使用者B 112 傳送出席文件給使用者A 102時,使用者B 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ID2B)可被包含在出席文件中。再者,於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從使用者A 102傳送出席文件給使用者B 112時,使用者A 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A)可被包含在出席文件中。類似地,於在第二通訊系統中從使用者B 112傳送出席文件給使用者A 102時,使用者B 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B)可被包含在出席文件中。以此方式,在一個通訊系統內的聯絡人向彼此提供他們在另一通訊系統中的ID,從而允許ID被鏈結。
在另一範例中,使用者ID之間的關聯性被集中儲存在位於第一或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伺服器(例如伺服器124或伺服器128中)的資料儲存中。隨後,為了決定使用者B 112ID之間的關聯性(亦即ID1B與ID2B之間的關聯性),使用者裝置104(例如使用用戶端106或用戶端108)可詢問第一或第二通訊系統中的相關伺服器,以決定ID1B與ID2B之間的關聯性。
在步驟S308中,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從用戶端106傳送設置要求給用戶端116。設置要求被使用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亦即ID1B)來發送。設置要求為欲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用戶端106與用戶端116之間建立通訊事件的要求。設置要求可為欲讓使用者112參與對於使用者102的音訊呼叫、視訊呼叫、即時通訊會期或檔案傳輸。通訊會期可包含比使用者102與112更多的使用者。例如,欲與使用者112建立通訊事件的要求,可為讓使用者 112加入多方通訊事件的邀請,多方通訊事件諸如會議呼叫(音訊或視訊)或多方即時通訊會期(「多方通話」)。設置要求被根據由第一通訊系統120實施的協定來傳送。設置要求將包含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亦即ID1A),以讓用戶端116能夠藉由將訊息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傳回用戶端106來回應設置要求(例如接受或拒絕設置要求)。
在步驟S310中,使用者裝置114處的用戶端116接收資訊,資訊指示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亦即ID1A)相關聯於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亦即ID2A)。在步驟S310中接收的資訊,允許用戶端116在步驟S312中決定傳送設置要求的使用者為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換言之,在步驟S310中接收的資訊指示設置要求係來自可信賴的使用者,雖然傳送設置要求的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不相關於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聯絡人。此信賴係基於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互為彼此的聯絡人。
步驟S310可包含在設置要求中包含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亦即ID2A)。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114可(例如使用用戶端118)可存取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名單,以決定ID2A為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的ID。
步驟S310可包含以下步驟:取得在步驟S302中所決定並儲存的關聯性。如上述,所決定的關聯性可已被儲存 在資料儲存130中或使用者裝置114處的記憶體中。從用戶端106接收來的設置要求,將根據第一通訊系統120的協定,指示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亦即ID1A)。因此,用戶端116可使用使用者102在ID1A與ID2A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所接收的ID1A,以決定ID2A。因此,在步驟S312中,可決定ID2A係為對於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的使用者的識別符。
在步驟S314中,用戶端116在使用者A與B(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互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之下,授權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在用戶端106與116之間(以及任何涉及通訊事件的其他用戶端,在通訊事件包含超過兩個使用者時)進行通訊事件。
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的通訊,允許實施隱私設定。例如,使用者102可界定誰被允許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02通訊,及/或被允許以何方式來通訊。這些隱私設定可為使用者界定偏好設定,可由使用者102使用用戶端106來設定使用者界定偏好設定。如上述,第一通訊系統120要求在使用者之間存在聯絡人關係,以授權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彼此通訊。對於聯絡人關係的要求可為使例如使用者102可在用戶端106中設定(或使用者112可在用戶端116中設定)的使用者界定偏好設定。根據本文所述之方法,使用者102與112可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彼此通訊,即使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相反的,第一通訊系統120所要求的授權,係 基於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關係。用戶端106在使用者A與B(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互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上,授權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用戶端106與116之間(以及涉及通訊事件的任何其他用戶端,在通訊事件包含超過兩個使用者時)進行通訊事件。如上述,用戶端116亦以對應的方式授權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進行通訊事件。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雖然通訊事件發生於第一通訊系統120(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使用者102與112不互為彼此的聯絡人)上,用戶端106以如同通訊事件為對於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具有身份ID2B的聯絡人的方式,來顯示關於對使用者102之通訊事件的資訊。換言之,使用者102將覺得使用者102參與對於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身份(ID2B)的通訊事件,其中使用者112為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類似地,通訊用戶端116以如同通訊事件為對於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具有身份ID2A的聯絡人的方式,來顯示關於對使用者112之通訊事件的資訊。換言之,使用者112將覺得使用者112參與對於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身份(ID2A)的通訊事件,其中使用者102為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以此方式,使用者102可參與對於使用者112的通訊事件,如同通訊事件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上進行,即便事實上通訊事件是被實施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中,使用者102不需將使用者112 的每一身份加入他的(一或多個)聯絡人名單。因此,使用者102在使用者102的(一或多個)聯絡人名單中不需有數個使用者112的項目,且仍能夠與使用者112在第一與第二通訊系統120與122兩者上通訊。
在使用者102與112可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彼此通訊之前,使用者102與112不被要求執行將彼此加入為第一通訊系統120中之聯絡人的步驟。若(如在先前系統中)使用者102需要將使用者112加入為第一通訊系統120內的聯絡人,則使用者102在能夠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使用者112通訊之前將需要傳送授權要求並等待答案。
因此,本文說明通訊策略,通訊策略在通訊系統120的匿名使用者(例如使用者102)相關聯於通訊系統122上的聯絡人時,准許來自匿名使用者的動作。
現在說明一種範例情境,其中對於本文說明所欲實施的方法,使用者102與112不必要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具有先前界定的ID。使用者102與112為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且隨後為了存取第一通訊系統120,使用者102與112皆下載並安裝了各別的用戶端106與116。使用者102與112以往不曾使用第一通訊系統120,且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不具有ID或已存的關係(亦即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不為彼此的聯絡人)。然而,由於使用者102與112是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使用者102與112將想要仍能在第一通訊系統內工作的功能(而不被要求在工作之前在第一通訊系統內將彼此加為聯絡人)。
使用者102可使用明細資料(例如電子郵件位址或一些其他的識別符)登入第一通訊系統120,明細資料可用於將使用者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帳戶鏈結至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帳戶。例如,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可為使用者102的電子郵件位址。使用者102可在第一次登入第一通訊系統120時使用用戶端106並提供細節資料(諸如電子郵件位址)以識別使用者自身。電子郵件位址可用以將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帳戶鏈結至使用者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帳戶。使用者102可被給予將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帳戶鏈結至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已存帳戶的選項。若使用者102未進行此選項,則自動對使用者102產生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帳戶,從而產生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稱為技術身份)。使用者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隨後被鏈結至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從而決定ID之間的關聯性,如上文相關於步驟S302所述。
對於使用者112是相同的。換言之,在使用者112使用用戶端116第一次登入第一通訊系統120時(例如使用使用者112的電子郵件位址),使用者112被給予將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帳戶鏈結至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已存帳戶的選項。若使用者112未進行此選項,則自動對使用者112產生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帳戶,從而產生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稱為技術身份)。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隨後被鏈結至使用者 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從而決定ID之間的關聯性,如上文相關於步驟S302所述。
因此,由此方式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被鏈結至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
在用戶端106傳送設置要求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使用者102與112之間建立通訊事件時,用戶端106(亦即發送者側)需要知道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對應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ID(亦即ID2B)的ID(亦即ID1B),其中使用者112為使用者10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此ID(ID1B)被提供給用戶端106(或由用戶端106決定),如上文相關於步驟S306所述。此可被提供自聯絡人名單伺服器128。伺服器128可被設置以在資料儲存130中儲存對於第二通訊系統122中之每一ID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相關聯ID,其中各別的使用者已鏈結了他的帳戶或下載了新的用戶端。或者,使用者B 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亦即ID1B)可被提供於出席文件中,出席文件係從伺服器128提供至用戶端118。
隨後,使用者102可使用第二使用者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B),從用戶端106建立呼叫(或其他通訊事件)以聯絡第二使用者112。
在接收者側,用戶端116需要知道從使用者A 10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中的ID(ID1A)接收來的設置要求輸入,是來自使用者112在第二通訊系統122內的聯絡人。為了達 成此,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中的ID(ID2A)可被包含在設置要求中。或者,可使用從伺服器128傳送給用戶端118的出席文件中所提供的ID之間的關聯性,或使用者裝置114可查詢伺服器128(例如使用用戶端118)以取得ID之間的關聯性,來解析使用者A 102在第二通訊系統中的ID(ID2A)。
一旦接收用戶端116已決定傳送用戶端106相關聯於第二通訊系統122上的可信賴聯絡人,用戶端116將把傳送者(使用者102)視為可信賴聯絡人,以應用任何隱私策略,並可選地以相關聯於可信賴使用者的方式顯示訊息。
在步驟S302中決定並儲存的每一關聯性所被儲存的期間,可為各別使用者在第一與第二通訊系統120與122兩者中為線上的期間。此允許在不同通訊系統中的ID之間的長期關聯性,長期關聯性可用以基於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使用者102與112之間的聯絡人關係,來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使用者102與112之間建立多重通訊事件。此允許使用者102與112動作如同他們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為聯絡人,即使他們在第一通訊系統120內不互為聯絡人。如上述,所決定的關聯性可被儲存於資料儲存130、資料儲存126、使用者裝置104處的記憶體218及/或使用者裝置114處的記憶體中。儘管使用者在第一與第二通訊系統120與122兩者中為線上,使用者被基於他們在第二通訊系統122中的聯絡人關係,授權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彼此通訊。
或者,在步驟S302中決定並儲存的關聯性所被儲存 的期間,可為通訊事件的期間,其中關聯性回應於通訊事件的結尾而不再被儲存。以此方式,關聯性為不同通訊系統中ID之間的短期關聯性,短期關聯性可用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使用者102與112之間建立單一通訊事件。例如,伺服器128可為了單一通訊事件(例如單一呼叫)之目的發出符記,符記授權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在使用者102與112之間通訊。符記被提供給使用者裝置104,且隨後用戶端106將符記包含在傳送至用戶端116以建立通訊事件(在步驟S308中)的設置要求中。符記亦被傳送至使用者裝置114。符記被從伺服器128推送至使用者裝置114,或者符記可由使用者裝置114回應於用戶端116接收來自用戶端106的設置要求(在步驟S308中)而從伺服器128取得(亦即從伺服器128拉出)。若在設置要求中接收到的符記與從伺服器128獲得的符記匹配,則用戶端116允許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進行通訊事件。
在上述的具體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20與122被使用實施於裝置104與114的各別用戶端來存取。然而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20與122之一或更多者可包含社群網路網站。例如,第二通訊系統122可為社群網路網站,且用戶端108與118在上述方法中可被以可用於存取社群網路網站的網頁瀏覽器應用程式來替換。使用者102與112在社群網路網站中可互為彼此的聯絡人。可應用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以基於使用者102與112在社群網路網站內的聯絡人關係,允許使用者102與112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與 彼此通訊。
在上述具體實施例中,用戶端106與108被執行於使用者裝置104上。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04可實施用戶端106與108藉以允許使用者102與用戶端106與108交互,但用戶端事實上可被執行於他處。例如,用戶端可被執行於網路110中的一或更多個伺服器中,且使用者裝置104可執行網頁瀏覽器,而使用者102可透過網頁瀏覽器存取用戶端。以此方式,使用者裝置104可實施用戶端106與108(例如,用戶端的使用者介面可被實施於執行在使用者裝置104處的網頁瀏覽器應用程式內)而不在CPU 202上執行用戶端。以類似的方式,使用者裝置114可實施用戶端116與118,以允許使用者112存取用戶端116與118,而事實上不在使用者裝置114的CPU上執行用戶端116與118(例如,經由在使用者裝置114處執行的網頁瀏覽器)。
雖然在上述的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04實施第一用戶端106與第二用戶端108兩者,但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04不實施第二用戶端108。例如,使用者102可使用不同的使用者裝置(亦即,不同於使用者裝置104)來連接至第二通訊系統122。隨後,使用者裝置104僅需實施第一用戶端106。第一用戶端106可如上述取得所決定之使用者112的ID之間的關聯性,並可如上述傳送設置要求以在第一通訊系統120上建立通訊事件,而不需在使用者裝置104處實施第二用戶端108。類似地,使用者裝置114不需實施第二用戶端118。使用者102在通訊系統中的ID之間的關聯性, 可由使用者裝置114處的用戶端116決定,以授權在通訊系統120上進行通訊事件,而不在使用者裝置114處實施用戶端118。在這些情況中,使用者112可經由不同的使用者裝置(亦即,不同於使用者裝置114)來存取通訊系統122。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意者,可被使用軟體、韌體、硬體(例如固定邏輯電路系統)或這些實施之結合來實施。本文所使用的名詞「模組」、「功能性」、「部件」與「邏輯」,一般而言代表軟體、韌體、硬體或以上之結合。在以軟體實施的情況中,模組、功能性或邏輯,代表在被執行於處理器(例如一或多個CPU)上時執行特定工作的程式碼。程式碼可被儲存於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取記憶體裝置中。本文所說明技術的特徵為獨立於平台,此表示技術可被實施在具有各式各樣處理器的各式各樣商業計算平台上。
例如,使用者裝置亦可包含讓使用者裝置的硬體(例如處理器功能性方塊)執行操作的實體(例如軟體)等等。例如,使用者裝置可包含可經配置以維持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指令讓使用者裝置(更詳言之為作業系統以及使用者裝置的相關硬體)執行操作。因此,指令配置作業系統以及相關硬體以執行操作,且以此方式讓作業系統與相關硬體轉換以執行功能。可透過各種不同的配置,由電腦可讀取媒體提供指令給使用者裝置。
電腦可讀取媒體的一個此種配置為訊號承載媒體,且因此經配置以(諸如經由網路)發送指令(例如做為載波) 至計算裝置。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可經配置為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且因此不為訊號承載媒體。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的範例包含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光碟、快閃記憶體、硬碟記憶體以及其他可使用磁性、光學及其他技術來儲存指令與其他資料的記憶體裝置。
雖然已由特定於結構特徵及/或方法論步驟的語言來說明了發明標的,應瞭解到附加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發明標的不必要被限制於上述的特定特徵或步驟。相對的,上文所說明的特定特徵與步驟被揭示為實施申請專利範圍的範例形式。
102‧‧‧第一使用者
104‧‧‧使用者裝置
106‧‧‧第一用戶端
108‧‧‧第二用戶端
110‧‧‧網路
112‧‧‧第二使用者
114‧‧‧使用者裝置
116‧‧‧第一用戶端
118‧‧‧第二用戶端
120‧‧‧第一通訊系統
122‧‧‧第二通訊系統
124‧‧‧伺服器
126‧‧‧資料儲存
128‧‧‧伺服器
130‧‧‧資料儲存

Claims (15)

  1. 一種基於一啟動者及一接收者在一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聯絡人關係來在一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的一通訊事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啟動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與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相關聯;從該啟動者的一使用者裝置存取該第二通訊系統內的聯絡人詳細資料,該等聯絡人詳細資料包含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與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從經存取的該等聯絡人詳細資料來決定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使用所決定的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以及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及該第二通訊系統中之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來決定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從該啟動者傳送一設置要求至該接收者,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該通訊事件,該設置要求係使用所決定的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來傳送;及儲存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其中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兩者都是該第一通訊系統及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使用者,其中資訊被提供至用於該第一通訊系統並安裝在該接收者之一使用者裝置上的一通訊用戶端, 以指示該啟動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的使者身份係相關聯於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使用者身份,其中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於該第二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上,該通訊事件經授權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進行,且其中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於該第一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及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之每一者所被儲存的期間為各別使用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與該第二通訊系統兩者中都為線上的期間,或者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所被儲存的期間為該通訊事件的期間,其中回應於該通訊事件的結尾而該等關聯性不再被儲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係儲存於在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一伺服器處的一資料儲存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等資訊提供至該通訊用戶端是藉由將對於該啟動者的該等使用者身份之該關聯性從該伺服器傳送至該接收者之使用者裝置。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接收者之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係從該伺服器傳送至該啟動者之使用者裝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係儲存於各別位於該啟動者之使用者裝置與該接收者之使用 者裝置處的資料儲存中。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等資訊提供至該接收者之該通訊用戶端是藉由將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包含在該設置要求中。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該啟動者之使用者裝置處接收由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一伺服器發出的一符記,該符記授權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進行該通訊事件;及將該符記包含在該設置要求中,其中該符記對用於該第一通訊系統並安裝在該接收者之該使用者裝置上的該通訊用戶端指示該啟動者為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聯絡人,且在此基礎上該通訊事件被授權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進行。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訊事件涉及兩個或更多個使用者,且該通訊事件為一音訊呼叫、一視訊呼叫、一即時通訊會期或一檔案傳輸。
  9. 一種基於一啟動者及一接收者在一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聯絡人關係來在一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的一通訊事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與在該 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相關聯,該相關聯之步驟有效以使該啟動者能基於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聯絡人關係來決定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從該啟動者接收一設置要求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該通訊事件,該設置要求係使用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來傳送;在安裝於該接收者之一使用者裝置上的一通訊用戶端處接收資訊,該等資訊指示出該啟動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係相關聯於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於該第二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上,授權該通訊事件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進行,且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及儲存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之每一者所被儲存的期間為各別使用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與該第二通訊系統兩者中都為線上的期間,或者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所被儲存的期間為該通訊事件的期間,其中回應於該通訊事件的結尾而該等關聯性不再被儲存。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該等關聯性係儲存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伺服器處的一資料儲存 中。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等資訊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從該伺服器接收該等資訊,該等資訊包含該啟動者之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係儲存於各別位於該啟動者之使用者裝置與該接收者之使用者裝置處的資料儲存中。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等資訊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接收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該使用者身份係被包含在從該啟動者接收來的該設置要求中。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等資訊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包含在該設置要求中的一符記,該符記係由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一伺服器發出,且該符記授權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進行該通訊事件,其中該符記對安裝在該接收者之使用者裝置上的該通訊用戶端指示出該啟動者為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聯絡人,且在此基礎上該通訊事件被授權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進行。
  15. 一種經配置以基於一啟動者及一接收者在一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一聯絡人關係來在一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的一通訊事件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係實施在一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並經配置以在執行於一處理器上時進行包含以下之操作:將該啟動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與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相關聯;從該啟動者的一使用者裝置存取該第二通訊系統內的聯絡人詳細資料,該等聯絡人詳細資料包含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與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從經存取的該等聯絡人詳細資料來決定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使用所決定的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以及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及該第二通訊系統中之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來決定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從該啟動者傳送一設置要求至該接收者,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建立該通訊事件,該設置要求係使用所決定的該接收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來傳送;及儲存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其中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兩者都是該第一通訊系統及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使用者,其中資訊被提供至用於該第一通訊 系統並安裝在該接收者之一使用者裝置上的一通訊用戶端,以指示該啟動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的使者身份係相關聯於該啟動者在該第二通訊系統的使用者身份,其中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於該第二通訊系統內為彼此的聯絡人的基礎上,該通訊事件經授權以在該第一通訊系統上在該啟動者與該接收者之間進行,且其中該啟動者及該接收者於該第一通訊系統內不為彼此的聯絡人,及其中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之每一者所被儲存的期間為各別使用者在該第一通訊系統與該第二通訊系統兩者中都為線上的期間,或者該等使用者身份的關聯性所被儲存的期間為該通訊事件的期間,其中回應於該通訊事件的結尾而該等關聯性不再被儲存。
TW102132978A 2012-09-12 2013-09-12 建立通訊事件 TWI585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11,635 US10089603B2 (en) 2012-09-12 2012-09-12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ev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623A TW201423623A (zh) 2014-06-16
TWI585699B true TWI585699B (zh) 2017-06-01

Family

ID=4921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2978A TWI585699B (zh) 2012-09-12 2013-09-12 建立通訊事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089603B2 (zh)
EP (1) EP2883345B1 (zh)
CN (2) CN104904192B (zh)
TW (1) TWI585699B (zh)
WO (1) WO2014042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4060B2 (en) * 2012-06-21 2015-04-2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VoIP client for audio conferencing
CN109962833B (zh) * 2017-12-14 2021-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客户端上会话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11595265B2 (en) * 2018-08-27 2023-02-28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priority-based regulated network interlinks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US10924926B1 (en) * 2019-02-28 2021-02-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token pre-fetch
US11356477B2 (en) * 2019-08-05 2022-06-07 Twilio Inc. Verifying incoming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550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Paseman William G Communication mode and group integration for social networks
US20080205655A1 (en) * 2006-05-09 2008-08-28 Syncup Corporation Conta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77744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Yahoo! Inc. Identifying and employing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s
US20100042717A1 (en) * 2007-02-07 2010-02-18 Toni Strandell Sharing of Media Using Contact Data
US20100057643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Yiching Yang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TW201035903A (en) * 2009-03-31 2010-10-01 Idochu Inc Automatic community set-up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141187A (en) * 2010-05-11 2011-11-16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conta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4261B1 (en) 1999-05-10 2003-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system to intelligently establish sessions between anonymous users over various networks
US20030154405A1 (en) * 2000-02-28 2003-08-14 John Harris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610390B2 (en) * 2001-12-04 2009-10-27 Sun Microsystems, Inc. Distributed network identity
US7337448B1 (en) 2003-06-25 2008-02-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dress book clearinghouse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US7734708B1 (en) 2003-12-22 2010-06-08 Aol Inc. Enabling identification of online identities between different messaging services
TWI419543B (zh) 2003-12-22 2013-12-11 Linqware Inc 啟動一會議呼叫之系統及方法
US7675903B2 (en) 2004-02-06 2010-03-09 Alcatel Lucent Dynamic contact lis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68015A1 (en) 2004-11-30 2006-07-27 Brian Fowler Instant messenger as a web-based communicator
EP2098010A1 (en) 2006-11-30 2009-09-09 WANLESS, James Andrew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mated real-time contact information
US10007895B2 (en) * 2007-01-30 2018-06-26 Jonathan Brian Vanas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exing, correlating, managing, referencing and syndicating identities and relationships across systems
US8190884B2 (en) 2007-02-26 2012-05-29 Picup, Llc Network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7881329B2 (en) * 2007-05-25 2011-02-0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high reliability logical connection
GB0722370D0 (en) 2007-11-14 2007-12-27 Skype Ltd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005897B1 (en) * 2008-03-21 2011-08-23 Sprint Spectrum L.P. Contact list client system and method
US9519613B2 (en) * 2009-02-02 2016-12-13 Asurion, Llc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pplications in an electronic address book
US20100211637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hared services
US20110055234A1 (en) * 2009-09-02 2011-03-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contact lists
US20110119230A1 (en) 2009-10-07 2011-05-19 Thomas Zuber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ssociating contacts in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KR101334116B1 (ko) * 2011-01-31 2013-12-02 주식회사 팬택 사용자 정보와 소셜 네트워크 정보가 통합된 사용자 통합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46188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ntact list aliasing in a collaboration system
US9269078B2 (en) * 2011-04-22 2016-02-2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ociating a contact with multiple tag classifications
US8817663B2 (en) * 2012-01-11 2014-08-26 Genband U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ad-hoc groups linked to an event and spanning multipl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US9154568B2 (en) * 2012-03-20 2015-10-06 Facebook, Inc. Proxy bypass login for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s
CN102629919B (zh) * 2012-03-27 2015-10-21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用以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550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Paseman William G Communication mode and group integration for social networks
US20080205655A1 (en) * 2006-05-09 2008-08-28 Syncup Corporation Conta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00042717A1 (en) * 2007-02-07 2010-02-18 Toni Strandell Sharing of Media Using Contact Data
US20090177744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Yahoo! Inc. Identifying and employing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s
US20100057643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Yiching Yang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TW201035903A (en) * 2009-03-31 2010-10-01 Idochu Inc Automatic community set-up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141187A (en) * 2010-05-11 2011-11-16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conta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83345A1 (en) 2015-06-17
US10846658B2 (en) 2020-11-24
US10860980B2 (en) 2020-12-08
US20140074944A1 (en) 2014-03-13
CN104904192A (zh) 2015-09-09
CN108809807A (zh) 2018-11-13
CN104904192B (zh) 2018-06-22
US20200051024A1 (en) 2020-02-13
CN108809807B (zh) 2021-03-19
EP2883345B1 (en) 2018-12-19
US10089603B2 (en) 2018-10-02
WO2014042968A1 (en) 2014-03-20
TW201423623A (zh) 2014-06-16
US20180253692A1 (en) 2018-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24679A1 (en) Authenticated Session Management Across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 Virtual Session Manager
CA2977035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CN107431708B (zh) 资源之间的会话转移
JP6001807B2 (ja) 認可認証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846658B2 (en)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event
US20170289070A1 (en) Making a Dialogue Available To an Autonomous Software Agent
US20170288943A1 (en) Supplying Context Data to a Servicing Entity
CN101218626A (zh) 通过“我附近的人”来捕捉联系人
JP201312276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共有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954358A (zh) 一种授权第三方设备访问服务提供方处的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JP2009541902A (ja) プレゼンス・サーバでのユーザ状態の遠隔更新
US8422650B2 (en) Authent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1621741A (zh) 分享內容
WO201410165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voice communication
EP2803187A1 (en) Access controls fo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JP548249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335867A (zh) 業務對象的驗證方法以及裝置
JP2013105482A (ja) ビデオライブチャットシステム。
JP7317935B2 (ja) ユーザプロフィール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JP2014127948A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5420440B2 (ja) 電子会議制御装置、電子会議システム、電子会議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9444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e-commer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