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5399B -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5399B
TWI575399B TW105132475A TW105132475A TWI575399B TW I575399 B TWI575399 B TW I575399B TW 105132475 A TW105132475 A TW 105132475A TW 105132475 A TW105132475 A TW 105132475A TW I575399 B TWI575399 B TW I5753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nsing
fingerprint
sensing units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4571A (zh
Inventor
張護繼
Original Assignee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2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539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5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5399B/zh
Priority to US15/720,591 priority patent/US2018010171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1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5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8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or by huma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2Layout
    • H01L2224/49175Paralle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Description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尤指一種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用以降低雜訊干擾。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資料取得的方式越來越多樣,使得個人隱私資料的保全越來越不容易。傳統確保個人隱私的方式係透過密碼保護,然而使用密碼進行身分認證,不僅密碼容易被洩漏或破解,使用者亦容易忘記密碼,造成諸多不便。藉此,生物辨識技術應運而生。透過人類獨有的生理特徵,例如指紋、虹膜或聲音,辨識特定使用者的身分。由於指紋圖像取得容易,具有十指皆可登錄驗證的多重性,且指紋感測器具有體積小、效能高且使用者接受度較高的優點,因此指紋辨識技術越來越獲得重視,並已逐漸應用至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中。
在目前指紋感測技術中,電容式指紋感測器由於可與積體電路整合且易於封裝,最為普遍且常用。傳統電容式指紋感測器係由條狀驅動電極與條狀感測電極構成,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並相互交錯形成感應單元,透過指紋的波峰與波谷對感應單元產生的電容變化的差異來取得完整的指紋波峰與波谷所形成的圖像。然而,由於指紋的波峰與波谷的高低落差非常小,因此對感應單元所產生的電容變化亦非常細微。如此一來,外界的雜訊對感應單元所偵測到的電容變化有顯著的影響。特別是,雜訊通常僅會影響同時間進行偵測的感應單元,因此不同時間進行偵測的感應單元會產生受到雜訊干擾的訊號值以及未受到雜訊干擾的訊號值,使得不同位置的感應單元會產生過大的訊號值差異。藉此,透過訊號值所轉換出的指紋圖像並不準確,例如暗紋與亮紋之交界處容易會有鋸齒狀邊緣,使得特徵點不明確,且甚至有亮紋存在暗紋中,如第1圖所示,進而造成指紋感測器在進行指紋比對時容易會有誤判的情況,並降低指紋辨識的準確度。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以降低雜訊干擾,並提升指紋辨識的準確度。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指紋感測器包括一感測元件、一控制單元、一雜訊偵測單元以及一運算單元,感測元件複數條驅動電極以及複數條感應電極,各驅動電極分別與對應之一感應電極彼此相交錯並形成一感測單元。指紋辨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利用控制單元透過複數組單元組偵測一指紋,以產生複數個第一訊號值,其中各單元組包括對應同一驅動電極之複數個感測單元。然後,利用雜訊偵測單元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當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有雜訊干擾時,運算單元據以調整至少一部分感測單元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以獲得複數個第二訊號值。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感測器,其包括一感測元件、一控制單元、一雜訊偵測單元以及一運算單元。感測元件用以偵測一指紋,感測元件包括複數條驅動電極以及複數條感應電極,且各驅動電極分別與對應之一感應電極彼此相交錯並形成一感測單元,其中感測單元區分為複數組單元組,且各單元組包括對應同一驅動電極之複數個感測單元。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至感測元件,且控制單元透過單元組偵測指紋,以產生複數個第一訊號值。雜訊偵測單元電性連接至控制單元與感測元件,且雜訊偵測單元用以透過各感測單元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運算單元電性連接至控制單元,其中當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有雜訊干擾時,運算單元據以調整至少一部分的感測單元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以分別獲得複數個第二訊號值。
於本發明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中,透過將第一訊號值分別減去其對應之相關連值,使所獲得的每一組單元組的第二訊號值位於同一水平上,可避免特定單位組因受到雜訊干擾而與其他未受到雜訊干擾之單位組產生過大差異的訊號值,進而改善暗紋與亮紋之交界處有鋸齒狀邊緣的問題,且使特徵點更加明顯,如此可降低指紋辨識器產生誤判的情況,以提升指紋辨識的準確度。
請參考第2圖與第3圖,第2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的方塊示意圖,第3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感測元件的俯視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100可包括感測元件102、控制單元104、雜訊偵測單元106以及運算單元108。感測元件102用以偵測指紋波峰與波谷的圖像。控制單元104可電性連接至感測元件102,用以傳送驅動訊號至感測元件102,並從感測元件102接收感應訊號,以獲得指紋圖像。雜訊偵測單元106係與感測元件102電性連接,並用以透過各感測單元102偵測外界的雜訊。並且,控制單元104可控制雜訊偵測單元106進行對外界雜訊的偵測。運算單元108可電性連接至控制單元104,並將控制單元104所接收到的感應訊號作進一步運算。
如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感測元件102可包括複數個感測單元110,以陣列方式排列,且用以偵測指紋的波峰與波谷對感測單元110產生的電容變化。具體而言,感測元件102可為互容式感測元件,其包括複數條驅動電極112以及複數條感應電極114。驅動電極112分別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感應電極114分別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使得驅動電極112與感應電極114彼此相交錯並電容耦合,藉此各驅動電極112可與對應之一感應電極114形成一感測單元110。
依據上述指紋感測器100,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降低雜訊干擾之指紋辨識方法。請參考第4圖至第7圖,且一併參考第2圖與第3圖。第4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之指紋辨識方法的流程圖,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產生第一訊號值的方式的示意圖,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子畫面資料的示意圖,第7圖繪示了不同單元組之感測單元於單一次偵測動作中所偵測到的第一訊號值之示意圖。為清楚說明,第3圖與第5圖僅繪示9□9個感應單元11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進行步驟S10,利用各感測單元110偵測一手指的指紋,以分別獲得一第一訊號值。本實施例取得第一訊號值的方式可如下文所述。如第5圖與第6圖所示,先將感測單元110可區分為複數個區塊R,且依序進行複數次偵測動作,以分別獲取複數個子畫面資料SF,其中各子畫面資料SF包括複數個第一訊號值SV。在本實施例的第5圖以及第6圖中,每個區塊R中同次偵測動作所對應的感應單元110被繪示為相同的花紋。第5圖繪示感應單元110所在之具體位置,第6圖則繪示複數個子畫面資料SF依序排列之結果。比較第5圖及第6圖可明顯看出,同次偵測動作所對應的感應單元110(被繪示為相同的花紋)在每個區塊R中具有相同的相對位置,而同次偵測動作所對應的感應單元110所產生的複數個第一訊號值SV則以其所在的區塊R之間的相對位置集中排列如第6圖(具有相同花紋之感應單元110所產生的複數個第一訊號值SV各自集中排列)。進一步而言,在每一次偵測動作中,控制單元104會從每一個區塊R的至少一個感測單元110產生第一訊號值SV,且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SV可構成單一子畫面資料SF。並且,在進行不同次偵測動作時,控制單元104係從每一個區塊R中的不同感測單元110擷取第一訊號值SV。以此類推,重複進行偵測動作,直到所有感測單元110均產生第一訊號值SV,即可獲得對應完整指紋圖像的第一訊號值SV。於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04在每一次偵測動作中並不限從每一個區塊R中產生第一訊號值SV,而亦可從部分區塊R的感測單元110中產生第一訊號值SV。
於本實施例中,產生單一子畫面資料SF的感測單元110(被繪示為相同的花紋)還可區分為複數組單元組U,其中各單元組包括對應同一驅動電極112之複數個感測單元110。舉例而言,如第5圖所標示出的三個不同的單元組Ua、Ub與Uc。在單一次偵測動作中,控制單元104係分別傳送複數個驅動訊號至各單元組Ua、Ub與Uc之感測單元110對應的驅動電極112,且透過感應電極114與驅動電極112之間的電容耦合,各單元組Ua、Ub與Uc的感測單元110的感應電極114可產生對應的第一訊號值SV。由於每一單元組Ua、Ub或Uc中之感測單元110係分別位於不同的區塊R,因此同一單元組Ua、Ub或Uc中之兩感測單元110係彼此不相鄰,藉此可在進行偵測動作時降低感測單元110之間的訊號干擾。
然後,進行步驟S20,利用雜訊偵測單元106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具體而言,在不傳送驅動訊號至驅動電極112時,雜訊偵測單元106透過各感應電極114偵測是否有雜訊。於一實施例中,當各感應電極114產生雜訊,且雜訊的頻率與驅動訊號的頻率相同時,雜訊偵測單元106會判定有雜訊干擾。舉例而言,各驅動訊號的頻率實質上可介於100千赫茲至600千赫茲之間。有雜訊干擾之一範例如第7圖所示,其中第7圖僅繪示三組單元組U1、U2與U3之第一訊號值,且每組單元組U1、U2與U3可有9個第一訊號值,以清楚繪示不同單元組的第一訊號值的差異,但本發明亦不以此為限。由於雜訊係在特定一單元組U1的感測單元110進行偵測動作時產生干擾,單元組U1之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的平均值M1明顯不同於其他未受干擾之單元組U2與U3之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的平均值M2與M3,例如平均值M1與平均值M2、M3的差異可約略為200,其中平均值M1、M2與M3係隨其計算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物理量,且主要是用以代表實際電容量的轉換數值。平均值M1、M2與M3可有單位或沒有單位,例如可包含有電壓與電容等物理量,但不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雜訊偵測單元106亦可判斷有至少兩單元組U之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係受到雜訊干擾。於一實施例中,單元組U1、U2與U3可屬於同一次偵測動作,即產生同一子畫面資料SF的感測單元110。也就是說,雜訊偵測單元106可透過僅有屬於同一次偵測動作共同產生同一子畫面資料SF的單元組U1、U2與U3作為判斷是否受到干擾之基準。此係考慮到同一次偵測動作之工作期間,單元組U1、U2與U3暴露於大致相同的雜訊環境中,以單元組U1、U2與U3所取得的第一訊號值作為判斷是否受到干擾之基準,可有效地消除單純由驅動訊號產生之雜訊。此外,僅以單元組U1、U2與U3作為彼此的判斷基準,亦有助於減少運算單元108與雜訊偵測單元106所耗用的運算資源。
接著,當雜訊偵測單元106判定有雜訊干擾時,進行步驟S30的修正動作,運算單元108據以調整各單元組U之至少一部分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以分別獲得對應之一第二訊號值。於一實施例中,利用運算單元108透過各單元組U之至少一部分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對應之一相關連值,運算單元108將各單元組U之至少一部分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減去對應之相關連值,以分別獲得對應之一第二訊號值。於另一實施例中,運算單元108僅調整判定受到干擾的單元組U之至少一部分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將之加上或減去其相關連值與其他未受干擾的單元組U之一對應之該相關連值之間的差值,並與其他未被調整的第一訊號值一併作為複數個第二訊號值。請參考第8圖,其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訊號值與對應單元組之關係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各相關連值可分別為對應之單元組U1、U2、U3之第一訊號值的平均值,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各相關連值可分別為對應之單元組之第一訊號值中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值得說明的是,透過修正動作可讓各單位組U1、U2、U3之平均值M相同,並位於同一水平上,藉此可避免特定單位組U1因受到雜訊干擾而與其他未受到雜訊干擾之單位組U2、U3產生過大差異的訊號值,進而改善暗紋與亮紋之交界處有鋸齒狀邊緣的問題,且使特徵點更加明顯,並提升指紋辨識的準確度。在另一實施例中,為求更加精準地消除其他雜訊,可選擇性地將屬於同一次偵測動作所產生的所有第一訊號值(即單元組U1、U2與U3所產生的所有第一訊號值)或第二訊號值加總以產生一第四訊號值,比較不同次偵測動作間的第四訊號值,判斷是否有單次偵測動作之工作期間受到干擾,並據以均勻地調整該單次受到干擾的偵測動作所產生的所有第一訊號值或第二訊號值。或者,可將受到干擾的偵測動作所產生的所有第一訊號值或第二訊號值刪除。又或者,可在判斷有單次偵測動作之工作期間受到干擾之後,應用上述步驟S30的修正動作,以調整不同次偵測動作所產生的所有第一訊號值或第二訊號值。
舉例而言,請參考第9圖,第9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的俯視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當指紋感測器100的封裝方式係透過重分布(redirection layer,RDL)製程時,指紋感測器100可另包括複數條銲線W,分別與驅動電極112的端點以及感應電極114的端點連接。具體而言,銲線W可將驅動電極112與感應電極114分別電性連接至電路板116上的接墊P,藉此可電性連接至控制單元(圖未示)。控制單元可設置於驅動電極112與感應電極114的正下方。於此情況下,由於銲線W與驅動電極112以及感應電極114相連接處之結構會影響感應單元110所偵測到的第一訊號值,使得第一訊號值失真,因此控制單元可預先將受影響的第一訊號值排除。也就是,計算出相關連值的步驟包括將最接近各銲線W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排除,使得用於計算出相關連值之各單元組之部分感測單元110不包括各單元組中最接近各銲線W的感測單元110。
請繼續參考第2圖至第4圖。隨後,進行步驟S40,於將各單元組U之至少一部分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減去對應之相關連值的步驟之後,利用運算單元108計算最接近各銲線W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與一第二訊號值之一比例。舉例而言,運算單元108計算將被排除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與相鄰之感測單元110的第二訊號值的比例。然後,將最接近各銲線W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分別除以對應之比例,以獲得對應之一第三訊號值。
之後,進行步驟S50,將被排除的感測單元110的第三訊號值與用於計算相關連值之感測單元110之第二訊號值整合,且將每個第三訊號值以及每個第二訊號值依據其對應的感測單元110的位置進行排列,以輸出為指紋資料。請參考第10圖,其顯示出本實施例之指紋資料所對應的指紋圖像。如第10圖所示,對應此指紋資料可顯示出完整的指紋圖像。值得說明的是,相較於第1圖所示之習知指紋圖像,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方法透過將第一訊號值分別減去其對應之相關連值,使所獲得的每一組單元組的第二訊號值位於同一水平上,可避免特定單位組因受到雜訊干擾而與其他未受到雜訊干擾之單位組產生過大差異的訊號值,進而改善暗紋與亮紋之交界處有鋸齒狀邊緣的問題,且使特徵點更加明顯,如此可降低指紋辨識器100產生誤判的情況,以提升指紋辨識的準確度。再者,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方法更進一步將具有結構缺陷之感應單元所偵測到的第一訊號值排除,可避免相關連值的計算受到不正確第一訊號值的影響,且降低相關連值的偏移,藉此更可提升第二訊號值的準確度。
此外,當步驟S20中之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沒有雜訊干擾時,則進行步驟S60,直接將第一訊號值依據其對應的感測單元110的位置進行排列,並輸出為具有完整的指紋圖像的指紋資料。
本發明之指紋感測器之指紋辨識方法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為了便於比較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之相異處並簡化說明,在下文之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號標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針對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說明,而不再對重覆部分進行贅述。
請參考第11圖,且一併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11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之指紋辨識方法的流程圖。如第1圖、第2圖與第11圖所示,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100可透過不同封裝方式製作,因此並無銲線與驅動電極112的端點以及感應電極114的端點連接,且感應單元110所偵測到的第一訊號值並不會有失真的問題。因此,於進行本實施例之步驟S30’時,運算單元108係透過各單元組之全部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相對應之相關連值,且運算單元108係將各單元組之全部的各感測單元110所產生的第一訊號值減去相對應之相關連值,以分別獲得對應之第二訊號值。並且,指紋感測器100並不需進行步驟S40,可直接進行步驟S50’,將第二訊號值依據其對應的感測單元110的位置進行排列,以輸出為具有完整的指紋圖像的指紋資料。本實施例之步驟S10、S20與S60係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在此不多贅述。
請參考第12圖與表1,第12圖繪示了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透過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處理的指紋圖像以及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與雜訊頻率的關係示意圖,表1顯示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透過高斯模糊處理的指紋圖像以及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誤判率(false accept rate,FAR)與拒判率(false reject rate,FRR)。如第12圖所示,曲線C1、C2、C3分別代表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透過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處理的指紋圖像以及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與雜訊頻率的關係曲線,其中影像品質的定義係為受到雜訊影響的指紋圖像與未受到雜訊影響的指紋圖像的比對差異,且施加的雜訊的頻率分別位於140千赫茲、210千赫茲、275千赫茲與345千赫茲。值得說明的是,透過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於對應具有雜訊的頻率下並沒有明顯的降低,因此明顯不會受到雜訊的影響。然而,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與透過高斯模糊處理的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均會受到雜訊的影響而在對應有雜訊的頻率下有明顯的降低。因此,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產生的指紋圖像可有效地降低雜訊干擾,並提升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再者,如表1所示,在誤判率為1/50000的情況下,透過高斯模糊處理的指紋圖像的拒判率為3.63,高於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拒判率的3.83,其中誤判率定義為指紋感測器將所偵測到之他人的指紋圖像錯誤辨認為本人的指紋圖像的機率,拒判率為指紋感測器將所偵測到之本人的指紋圖像錯誤辨認為他人的指紋圖像的機率。因此,透過高斯模糊處理並無法有效改善雜訊干擾的問題,反而增加了拒判率,但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在誤判率1/50000時的拒判率為3.06,明顯低於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的拒判率,因此可有效地減少指紋圖像的拒判率,並降低雜訊干擾。 表1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_0002"><TBODY><tr><td> 誤判率 </td><td> 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的拒判率 </td><td> 透過高斯模糊處理的拒判率 </td><td> 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拒判率 </td></tr><tr><td> 1/50000 </td><td> 3.38 </td><td> 3.63 </td><td> 3.06 </td></tr><tr><td> 1/10000 </td><td> 2.74 </td><td> 3.14 </td><td> 2.58 </td></tr><tr><td> 1/5000 </td><td> 2.66 </td><td> 3.14 </td><td> 2.42 </td></tr><tr><td> 1/1000 </td><td> 2.42 </td><td> 2.50 </td><td> 2.26 </td></tr><tr><td> 1/500 </td><td> 2.10 </td><td> 2.26 </td><td> 2.10 </td></tr><tr><td> 1/100 </td><td> 1.85 </td><td> 1.85 </td><td> 1.69 </td></tr><tr><td> 1/50 </td><td> 1.69 </td><td> 1.69 </td><td> 1.53 </td></tr><tr><td> 1/10 </td><td> 0.89 </td><td> 1.23 </td><td> 1.05 </td></tr><tr><td> 1/5 </td><td> 0.73 </td><td> 0.73 </td><td> 0.89 </td></tr><tr><td> 1/1 </td><td> 0.00 </td><td> 0.00 </td><td> 0.00 </td></tr></TBODY></TABLE>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指紋感測器
102‧‧‧感測元件
104‧‧‧控制單元
106‧‧‧雜訊偵測單元
108‧‧‧運算單元
110、110a‧‧‧感測單元
112‧‧‧驅動電極
114‧‧‧感應電極
116‧‧‧電路板
C1、C2、C3‧‧‧曲線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M1、M2、M3、M‧‧‧平均值
P‧‧‧接墊
R‧‧‧區塊
SF‧‧‧子畫面資料
SV‧‧‧第一訊號值
U、U1、U2、U3、Ua、Ub、Uc‧‧‧單元組
W‧‧‧銲線
第1圖顯示出習知指紋感測器所偵測出的指紋圖像。 第2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的方塊示意圖。 第3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感測元件的俯視示意圖。 第4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之指紋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產生第一訊號值的方式的示意圖。 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子畫面資料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了不同單元組之感測單元於單一次偵測動作中所偵測到的第一訊號值之示意圖。 第8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訊號值與對應單元組之關係示意圖。 第9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的俯視示意圖。 第10圖顯示出本實施例之指紋資料所對應的指紋圖像。 第11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指紋感測器之指紋辨識方法的流程圖。 第12圖繪示了具有雜訊之原始指紋圖像、透過高斯模糊處理的指紋圖像以及透過本發明之指紋辨識方法所產生的指紋圖像的影像品質與雜訊頻率的關係示意圖。
S10、S20、S30、S40、S50、S6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該指紋感測器包括一感測元件、一控制單元、一雜訊偵測單元以及一運算單元,該感測元件複數條驅動電極以及複數條感應電極,各該驅動電極分別與對應之一該感應電極彼此相交錯並形成一感測單元,該指紋辨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利用該控制單元透過複數組單元組偵測一指紋,以產生複數個第一訊號值,其中各該單元組包括對應同一該驅動電極之複數個該等感測單元; 利用該雜訊偵測單元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以及 當該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有雜訊干擾時,該運算單元據以調整至少一部分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以獲得複數個第二訊號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各該相關連值分別為對應之一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的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的平均值或對應之一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的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中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同一該單元組之兩該等感測單元係彼此不相鄰。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該雜訊偵測單元以屬於同一次偵測動作之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作為是否有雜訊干擾之標準。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更包括分別將屬於單次偵測動作之各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加總以產生複數個第四訊號值,比較該等第四訊號值並據以調整其中一單次偵測動作之各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更包括分別將屬於單次偵測動作之各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二訊號值加總以產生複數個第四訊號值,比較該等第四訊號值並據以調整其中一單次偵測動作之各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二訊號值。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該指紋感測器包括複數條銲線,分別與該等驅動電極的端點以及該等感應電極的端點連接,且計算出該等相關連值的步驟更包括將最接近各該銲線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排除。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另包括於將各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減去對應之該相關連值的步驟之後,計算最接近各該銲線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與一該第二訊號值之一比例,且將最接近各該銲線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分別除以對應之該比例,以獲得對應之一第三訊號值,並將該等第三訊號值與該等第二訊號值整合並輸出為一指紋資料。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該運算單元透過各該單元組之全部的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相對應之該相關連值,且該運算單元係將各該單元組之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減去相對應之該相關連值,以分別獲得對應之該第二訊號值。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另包括於獲得該等第二訊號值之後,將該等第二訊號值輸出為一指紋資料。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當該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沒有雜訊干擾時,將該等第一訊號值輸出為一指紋資料。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產生該等第一訊號值的步驟可包括傳送複數個驅動訊號分別至該等單元組的該等驅動電極,以及透過該等單元組的該等感應電極產生該等第一訊號值。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的步驟包括: 在不傳送該等驅動訊號至該等驅動電極時,透過各該感應電極偵測是否有一雜訊;以及 當各該感應電極產生該雜訊時,判定有雜訊干擾。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該雜訊的頻率係與各該驅動訊號的頻率相同。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各該驅動訊號的頻率實質上介於100千赫茲至600千赫茲之間。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利用該運算單元透過各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對應之一相關連值,且該運算單元將各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減去對應之該相關連值,以分別獲得對應之該第二訊號值。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指紋感測器的指紋辨識方法,其中利用該運算單元透過各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對應之一相關連值,該運算單元將判定受到干擾的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選擇性地加上或減去對應之該相關連值與未受干擾的該等單元組之一對應之該相關連值之間的差值,以與其他未被調整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作為該等第二訊號值。
  18. 一種指紋感測器,包括: 一感測元件,用以偵測一指紋,該感測元件包括複數條驅動電極以及複數條感應電極,且各該驅動電極分別與對應之一該感應電極彼此相交錯並形成一感測單元,其中該等感測單元區分為複數組單元組,且各該單元組包括對應同一該驅動電極之複數個該等感測單元; 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至該感測元件,且該控制單元透過該等單元組偵測該指紋,以產生複數個第一訊號值; 一雜訊偵測單元,電性連接至該控制單元與該感測元件,且該雜訊偵測單元用以透過各該感測單元判別是否有雜訊干擾;以及 一運算單元,電性連接至該控制單元,其中當該雜訊偵測單元判定有雜訊干擾時,該運算單元據以調整至少一部分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以獲得複數個第二訊號值。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指紋感測器,其中該運算單元透過各該單元組之至少一部分之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分別計算出對應之一相關連值,且該運算單元所計算出的各該相關連值分別為對應之一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的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的平均值或對應之一該單元組之該至少一部分的該等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等第一訊號值中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指紋感測器,另包括複數條銲線,分別與該等驅動電極的端點以及該等感應電極的端點連接,且該運算單元於計算該等相關連值時將最接近各該銲線的各該感測單元所產生的該第一訊號值排除。
TW105132475A 2016-10-07 2016-10-07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TWI575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2475A TWI575399B (zh) 2016-10-07 2016-10-07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US15/720,591 US20180101713A1 (en) 2016-10-07 2017-09-29 Fingerprint sensor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2475A TWI575399B (zh) 2016-10-07 2016-10-07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5399B true TWI575399B (zh) 2017-03-21
TW201814571A TW201814571A (zh) 2018-04-16

Family

ID=5876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475A TWI575399B (zh) 2016-10-07 2016-10-07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01713A1 (zh)
TW (1) TWI57539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602B (zh) * 2017-09-26 2018-07-01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採集裝置之雜訊抑制方法
CN110554794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8393B (zh) 2017-12-19 2019-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觸控系統
CN112262409A (zh) * 2018-06-19 2021-01-22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可穿戴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TWI696119B (zh) * 2019-03-05 2020-06-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之雜訊消除方法、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CN109977911A (zh) * 2019-04-08 2019-07-05 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屏下指纹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10991396B (zh) * 2019-12-17 2022-10-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方法
TWI729639B (zh) * 2019-12-19 2021-06-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高正確性指紋偵測方法
TWI831479B (zh) * 2022-11-18 2024-02-0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法、電容式指紋識別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3113A1 (en) * 2002-12-18 2004-06-24 Svein Mathiassen Portable or embedded access and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iving access to access limited devices, apparatuses, appliances, systems or networks
US6795569B1 (en) * 1999-05-11 2004-09-21 Authentec, Inc. Fingerprint image composi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TW200919255A (en) * 2007-09-24 2009-05-01 Apple Inc Embedded authentication system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983336B (zh) * 2005-12-16 2010-08-18 四川新龙门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手机实现交易服务的系统
US20100321159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Authentec, Inc. Touch 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biometric finger sens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20283871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Omnicel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access of dispensing unit
US20130067545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Website Secur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4520B (zh) * 2016-02-23 2021-09-1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指纹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及方法
US9817535B2 (en) * 2016-03-07 2017-11-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itigating spatially correlated noise in data from capacitive sensors
KR102533513B1 (ko) * 2016-06-30 2023-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의 구동 방법 및 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5569B1 (en) * 1999-05-11 2004-09-21 Authentec, Inc. Fingerprint image composi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US20040123113A1 (en) * 2002-12-18 2004-06-24 Svein Mathiassen Portable or embedded access and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iving access to access limited devices, apparatuses, appliances, systems or networks
CN1983336B (zh) * 2005-12-16 2010-08-18 四川新龙门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手机实现交易服务的系统
TW200919255A (en) * 2007-09-24 2009-05-01 Apple Inc Embedded authentication system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321159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Authentec, Inc. Touch 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biometric finger sens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20283871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Omnicel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access of dispensing unit
US20130067545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Website Securit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602B (zh) * 2017-09-26 2018-07-01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採集裝置之雜訊抑制方法
CN110554794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面板
CN110554794B (zh) * 2018-05-31 2023-02-28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01713A1 (en) 2018-04-12
TW201814571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5399B (zh) 指紋感測器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US9646193B2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using touch sensor data
JP6487576B2 (ja) 指紋隆線点認識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314945B1 (ko) 가짜 손가락 판정 장치
CN100357958C (zh) 指纹图像的二进制编码方法
US20120189171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puter program
US20150023571A1 (en) Controllable Signal Processing in a Biometric Device
US9753578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capable of dynamically adjusting tough threshold value
KR20170131680A (ko) 터치 압력 검측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93917A (ko) 지문이미지를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지문감지 시스템
JPWO2011070886A1 (ja) 偽指判別装置
US10565423B2 (en)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130051638A1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program
TWI530887B (zh) 指紋防偽方法以及指紋辨識裝置
JP2018081468A (ja) 検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144625B2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jecting spoof attempts
TWI703466B (zh) 指紋識別方法、存儲媒體、指紋識別系統及智能裝置
CN107992784B (zh) 指纹传感器及其指纹辨识方法
TW202143099A (zh) 指紋識別方法、裝置、儲存介質,及終端
KR20220030474A (ko) 지문 인증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지문 인증 방법
US20200125816A1 (en)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for reduced latency
US11755711B2 (en) Method, biometric sensor and biometric detect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a biometric feature of humans
TWI822559B (zh) 影像感測裝置及影像感測方法
WO2018137286A1 (zh) 指纹验证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10622171A (zh) 用于拒绝欺骗尝试的指纹认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