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713B -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 Google Patents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713B
TWI574713B TW098117101A TW98117101A TWI574713B TW I574713 B TWI574713 B TW I574713B TW 098117101 A TW098117101 A TW 098117101A TW 98117101 A TW98117101 A TW 98117101A TW I574713 B TWI574713 B TW I5747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ssure
inflator
station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7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4714A (en
Inventor
圖里羅安東尼J
Original Assignee
雷斯丘空氣系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410,48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73335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雷斯丘空氣系統公司 filed Critical 雷斯丘空氣系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034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4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713B/zh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Description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此文件主要內容為公開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美國專利第5570685號描述呼吸空氣補充控制系統,此系統多重安裝在多類高樓結構中。此項發明包含結構遠處的地面空氣入口接頭,將壓縮空氣來源提供給結構地下室一樓的空氣貯存子系統。子系統包括堆疊而成或置於架上的壓縮空氣接收貯存汽缸,舉例來說,可能會有十座汽缸、一壓縮空氣加壓泵以及空氣管道系統增壓器,此增壓器與空氣輸送配管及延伸自增壓器輸出線的油管補接器連結。加壓泵可藉由原本的吸入管路或另一條延伸自空氣接收汽缸的吸入管路,從入口接頭受到壓縮空氣驅動。加壓泵從止回閥,在下流管道系統中增加壓力。若空氣貯存子系統的空氣接收貯存汽缸消耗殆盡,來自空氣入口接頭的壓縮空氣得以藉由管道或提管繩直接將空氣受到打入,增加控制站的調節器和導管之壓力。消防署控制室的空氣貯存子系統若涵蓋已加壓的空氣貯存汽缸、增壓器以及如圖所示的管道和閥設備,通常是存在於建築結構或附加結構中。
美國專利第7527056號描述一安全系統和空氣分配系統的使用方法,此系統內有一空氣貯存子系統。具體詳述,空氣分配系統包含建築結構中的供應系統,以促進從壓縮空氣來源體進入建築結構中空氣分配系統的空氣傳送,另有閥體避免可吸入空氣從空氣分配器統流出,這可能造成系統壓力喪失。不論數目多寡,建築結構的每一層樓或不同樓層都必須含有充氣處(如填充面板以及/或充氣站等)。充氣處可能包含安全閥,此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最高設定為空氣分配系統所設計壓力的10%,經由維持系統壓力,確保空氣分配系統的可靠性,如此一來,這就存在於空氣分配系統所有組成部分之壓力等級的門檻範圍。分配結構的輸送管和裝配可能包和任何種類的不銹鋼和熱塑性塑膠,這應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空氣貯存子系統則可能包含選擇閥,允許緊急救難人員使用,從空氣貯存子系統中隔絕壓縮空氣來源。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可吸入空氣方可藉由分配結構,直接傳送到充氣處。
本文件公開一項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其使用方式。舉例來說,結構安全系統包含允許可吸入空氣從壓縮空氣供應來源體傳遞到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供應系統結構(supply unit,100);避免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可吸入空氣洩漏的閥體,這可能造成系統壓力喪失。另外安全系統結構內部包含促使可吸入空氣進入結構中多處地帶的可吸入空氣連結裝置之結構內部充氣站(102A);以及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促進結構中多處地帶壓縮空氣來源體內可吸入空氣傳播的分配結構(104)。
安全系統可包含空氣貯存子系統(950),將除壓縮空氣來源體外的額外空氣傳送至至結構中,以及空氣貯存子系統(950)的空氣貯存罐(1008),供應空氣貯存量,這能分散至結構中各處。安全系統還包含供應站(102A)的保護室,為安全庇護,侷限保護室中可吸入空氣配備因壓力過度而破裂的規模。在公認的標準下,保護室通過測試,可封閉住破裂現象。
該結構包括建築結構、礦場結構或隧道結構。安全系統可包括空氣貯存子系統(950)的多重空氣貯存罐(1008),這經由管子(1000)互相耦合,為成圈的組態,避免因壓力造成的損耗並增進管子(100)的穩固性。安全系統還包含空氣貯存子系統(950)的空氣供應罐(1006),這與空氣貯存罐(1008)耦合,貯存擁有較高壓力的壓縮空氣,這種壓力高於貯存於空氣貯存罐(1008)內部的壓力。
另外,安全系統還包含空氣貯存子系統(950)中的空氣推入來源(1002),以利用空氣推進增壓器(1004)的活塞,保持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的高壓,如此一來可吸入空氣設備就能確實受到填充。空氣推入來源(1002)於是以最理想的方式,藉由允許可吸入空氣隔離於推入增壓器(1004)的空氣,將可吸入空氣中送至結構中。安全系統也包含空氣監測系統(110),自動追蹤並記錄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可吸入空氣的任何的雜質和汙染現象。空氣監測系統(110)還包含自動關閉系統,中止空氣擴散至結構中,避免任何雜質或汙染的水平超出安全範圍外。
安全系統包含壓力監測體統,持續追蹤並記錄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的系統壓力;壓力開關,此開關藉由電路與警報系統連接,因此當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超出安全範圍,警報系統就會啟動。當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超出安全範圍,壓力開關會藉由電路,傳達警告訊息至緊急監督站。安全系統還包含至少一處空氣貯存子系統(950)中的指示裝置(614,618),提供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狀況資訊,包括貯存壓力、增壓、壓縮空氣來源體壓力以及系統壓力。
安全系統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500),封閉供應系統(100),其包含一項(或以上)耐氣候、紫外線和太陽紅外線輻射的特性,可避免受到腐蝕或外表傷害。安全系統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500)的鎖定裝置(502),使供應系統(100)免受干擾,這很可能危害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安全和可靠性;另外還包含穩定的供應系統封閉體(500)的金屬原料,將外在損害降至最低,外在損害來自保護供應系統(100)免於干擾或傷害而構成的諸多風險。穩固的金屬材料至少為量具規格18號鋼。安全系統另外包含至少一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中的壓力計(400,404),顯示空氣分配系統的任何系統壓力、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充壓情況,以及供應系統封閉體(500)縮定裝置(502)之壓棒開關,如此一來,當供應系統(100)發生干擾現象,警告系統可自動啟動,且警告訊息經由電子線路,與緊急監督站和結構中的相關行政人員相通。
安全系統包括供應系統中的閥體(408),在有必要時,自動中止可吸入空氣從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至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該系統也包含選擇閥(408),緊急人員得以使用此閥,選擇性的利用壓縮空氣來源,傳送可吸入空氣至充氣站(102A)。安全系統包含一個(或以上)供應系統(100)和充氣站(102A)中的安全排放閥(408),在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超出設計壓力的臨界值時,釋放可吸入空氣,經由保持系統壓力,確保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可靠性,使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的系統壓力存在於每項組件的壓力等級之中。
安全系統包括一個(或以上)供應系統(100)的壓縮器體協會(CGA)接頭以及消防用統一空氣接頭(RIC/UAC)(406),經由確保與壓縮空氣來源相容,促進其與壓縮空氣來源的連結。安全系統包含供應系統(100)中的可調整的壓力調節器(602),用來調整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充壓,確保充壓沒有超越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設計壓力。安全系統也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500)的可識別標示,以及充氣站封閉體(624),在光線減少的環境下提供冷光。
安全系統包含充氣站(102A)的另一閥體(408),避免空氣從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漏出,這會導致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失壓,方法是確保系統壓力保持在設計壓力的範圍內,可靠性的填滿可吸入空氣裝置。在此安全系統中,每個充氣站(102A)至少一壓力調節器(402),調整充壓,將空氣填入可吸入呼吸裝置,確保充壓沒有超過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壓力等級,否則可能造成可吸入空氣裝置破裂。
安全系統包括充氣站(102A)的隔離閥(408),將充氣站(102A)隔離於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其他部分。隔離閥(408)可藉由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的空氣壓力感應器(108)自動開啟。安全系統中的充氣站(102A)包括至少一個壓力計(400,404),顯示充氣站(102A)的所有充壓,以及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中的系統壓力。安全系統包含至少一個耐火材質(702)和耐火裝置,內有分配結構(104),使分配結構(104)能夠在特定期時間內承受高溫。安全系統也包含套管,該套管至少是耐火材質(702)外分配系統(104)中每個管子外直徑的三倍,進一步保護耐火材質(702),避免其受損。套管的兩端與耐火材質(702)相容,由緊急機構(604)所認證。
安全系統包含穩固的分配結構(104)箱,避免分配結構(104)受損,這可能危害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安全和完善。安全系統還包括另外的套管,這至少比穩固箱外部,分配結構(104)中管子的外直徑多三倍,這可避免穩固箱受損。套管的兩端裝有耐火耐火材質(702),該材質為緊急機構(604)所認證。安全系統中,分配結構(104)的每個管子各處,有一系列的支撐結構,大小少於五英吸,為每個管子提供充足的結構支撐,在此處,分配結構(104)由不銹鋼和熱塑性塑膠構成,與壓縮空氣的使用相容。
安全系統包含空氣監測系統(110),該系統可自動追縱並記錄空氣分配系統(150,250,250)中,可吸入空氣的任何雜質和汙染。空氣監測系統(110)包含自動關閉系統,若雜質和汙染的濃度超出安全範圍時,會中止傳送空氣至充氣站(102A);以及壓力監測系統(108),該系統可自動追蹤及記錄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空氣監測系統包括壓力開關,經由電路與系統中的火警系統耦合,如此一來,當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超出安全範圍時,火警系統就會啟動。當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超出安全範圍時,壓力開關會經由電路,傳送警報訊息至緊急監督站。
充氣站(102A)可承載至少一個可吸入空氣裝置,並含有RIC/UAC接頭(406,610),加速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充氣速度。空氣貯存子系統(950)可裝置在耐火箱(624)內,這受到認可,能夠封住破裂現象,在特定時間內承受高溫。安全系統包括充氣站(102A)中,保護室內的安全機制,這包括封鎖功能,該功能會藉由耦合機制自動啟動,同時包含氣流開關,這顯示空氣流入可吸入空氣裝置的情況,該裝置可在充氣站內充氣。
建築結構包括一系列垂直及水平擴張的牆壁,牆壁內部為土地面積,因此土地面積為建築結構中的內部地帶,另一系列的牆壁分隔建築結構中的內部地帶,垂直或水平性的面向互為平行或上下的房間。供應系統(100)與第一個系列的牆壁中,其中一面牆壁相鄰,這可促進可吸入空氣從壓縮空氣來源傳送至建築結構內的緊急支持系統。
A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本文件公開一項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其使用方式。為達解釋之目的,下述說明將依序陳述許多明確細節,以使此一系統的多種具體結構獲得全盤瞭解。然而,顯然對擁有此技術的人而言,即使無下述明確細節,也可具現該多種具體結構。
在一具體結構中,一個安全系統包括:一供應系統結構(例如:圖1圖3中之供應系統100),用以使可吸入空氣從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至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一閥體(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個閥體),用以避免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中可吸入空氣洩漏並導致系統失壓;一內部充氣處(例如:圖6B中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中之充氣站102A),供給可吸入空氣進入結構中多處位置的可吸入空氣裝置;一內部裝有充氣處(例如:圖6B中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中之充氣站102A)之保護箱,作為將可能因高壓而破裂的可吸入空氣裝置侷限在保護箱內之安全罩;一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中之分配結構104),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促使壓縮空氣來源體中的可吸入空氣散播至結構中多處位置;以及一空氣貯存子系統(例如:圖9中的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做為壓縮空氣來源體以外之額外空氣供給。
在另一具體結構中,一使用方式得包括使用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供應系統100)的閥體防止可吸入空氣自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氣體分配系統150,250,350)洩漏,以確保一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氣體分流系統150,250,350)的規定壓力維持在規定壓力的臨界範圍內;將可吸入空氣裝置置入一充氣處(例如:圖6B中之一充氣處102B及圖6A中的一充氣站102A)的一保護箱中,提供一安全位置供可吸式空氣裝置獲得可吸式空氣供給,保護一可吸式空氣裝置充氣過程;以及透過一貯存子系統的空氣貯存罐貯存備用可吸入空氣,以貯存可從一壓縮空氣來源體補充的可吸式空氣。
而在另一具體結構中,一建築結構(例如:如購物商場、宜家家居(IKEA)賣場、家得寶(Home Depot)實場等一橫向;建築結構、高層建築、多層建築、低層建築等直立建築結構;礦井;地鐵;以及隧道等)得包含第一組圍繞一塊土地之垂直及水平延伸牆面,該塊土地位於建築結構之內部區域;第二組將建築結構之內部區域依垂直或水平方向將所有方向分隔成房間之隔離牆;一與第一組牆面中一特定牆面相鄰的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供應系統100),用於促使可吸入空氣自一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至建築結構之一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一建築結構裡內部區域中之充氣處(例如:圖6B中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中之充氣站102A),該充氣處在建築結構內多處提供可吸入空氣裝置可吸入空氣;一充氣處(例如:圖6B中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中之充氣站102A)之保護箱,作為將可能因高壓而破裂的可吸入空氣裝置侷限在保護箱內之安全罩;一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中之分流結構104),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促使壓縮空氣來源體中的可吸入空氣散播至建築結構中多處位置;以及一空氣貯存子系統(例如:圖9中的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在壓縮空氣來源體以外額外供給空氣予建築結構。
圖1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建築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150之圖解。空氣分流系統150得包括任意數量之供應系統100、透過一分流結構104耦合至空氣分流系統150其餘部分之任意數量之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空氣分流系統150也得包括一擁有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及壓力感測器108之空氣監測系統110。供應系統100得被置於建築結構(例如:如購物商場、宜家家居(IKEA)賣場、家得寶(Home Depot)賣場等一橫向;建築結構、高層建築、多層建築、低層建築等直立建築結構;礦井;地鐵;以及隧道等)外部的數個地點,使壓縮空氣來源體易於接近,以及加快提供可吸入空氣給空氣分配系統150的速度。供應系統100亦應被置於幾無交通活動(例如:車輛停泊、交通工具運轉、人口來往等等)之地點,以減少緊急狀況(例如:建築火災、化學攻擊、恐怖攻擊、地鐵意外、礦坑崩塌、生化藥劑攻擊等等)中可能出現的障礙。
充氣處102也得被置於建築結構(例如:如購物商場、宜家家居(IKEA)賣場、家得寶(Home Depot)賣場等一橫向;建築結構、高層建築、多層建築、低層建築等直立建築結構;礦井;地鐵;以及隧道等)中之數個地點,以在建築結構中提供多處可吸入空氣供應點。建築結構得在每層樓有任意數量之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或在不同樓層有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每一充氣處102得連續相互耦合並透過分流結構與供應系統100耦合。分流結構104得包括任意數量之管線以增加空氣分配系統150之空氣載運量,使可吸入空氣得以高效率補充。此外,充氣處102得以包括無線功能(例如:一無線模組114)以與遠端實體(例如:供應系統100、建築管理單位、緊急機構等等)通信。
空氣監測系統110得包含複合式感測器,如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及壓力感測器108,以追蹤空氣分流系統150中可吸入空氣之品質。由於緊急救援人員(例如:消防員、特種警察部隊、執法人員、醫務人員等等)依賴透過空氣分流系統150分配的可吸入空氣,經常維持可吸入空氣品質相當重要。空氣監測系統110亦得包含偵測其他可能汙染可吸入空氣之危險物質(例如:苯、乙醯胺、丙烯酸、石棉、于、磷、環氧丙烷等等)之感測器。
在一具體結構中,分流結構104得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促使壓縮空氣來源體中的可吸入空氣散播至建築結構中多處位置。一耐火材質得包覆分流結構104,使分流結構能夠暫時承受升高的溫度。分流結構104之管線得包含一位於耐火材質外部的套管,以進一步保護耐火材質免於受到損傷。套管之兩端得與緊急機構認可之耐火材質相合。此外,分流結構104得包含一穩固箱,以以防止物理傷害為空氣分流結構的安全及完整帶來潛在危害。
分流結構104得包括距離小於五英尺之支撐結構,以提供每一分流結構104管線適當的結構支撐。分流結構104的管線及裝置得使用與壓縮空氣使用相容之不锈鋼及熱塑性塑膠材料。
在另一具體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得包含一空氣監測系統(例如:空氣監測系統110),以自動追蹤並紀錄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中的任何雜質及汙染。空氣監測系統(例如:空氣監測系統110)得有一自動關閉功能,以在任何雜質或汙染濃度超過安全門檻時停止空氣分流至充氣處102。舉例而言,一壓力監測系統(例如:壓力感測器108)得自動追蹤及紀錄空氣分流系統之系統壓力。此外,一壓力開關得與一警報系統電力耦合,使火警系統在空氣分流系統之系統壓力超出安全範圍時啟動。
圖2為另一種具體結構之建築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250之圖解。空氣分流系統250得包含任何數量之供應系統100,以及透過一分流結構104耦合至空氣分流系統150其餘部分之任意數量之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空氣分流系統150亦得包含一擁有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及壓力感測器108之空氣監測系統110。在空氣監測系統250中,分流結構104得個別與各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與供應系統100耦合。個別耦合在一分流結構104管線無法操作時的優點即為其他管線仍可運送空氣至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其餘系統零件(例如:充氣處102、供應系統100,及空氣監測系統110已於先前段落詳細描述)。
圖3為一種具體結構中建築結構中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水平排列之空氣分流系統350圖解。
空氣分流系統350得包含任何數量之供應系統100,以及透過一分流結構104耦合至空氣分流系統150其餘部分之任意數量之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空氣分流系統(150)亦得包含一擁有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及壓力感測器108之空氣監測系統110。在空氣監測系統250中,分流結構104得連續與供應系統100上多數水平排列的各充氣處102(例如:一充氣面板或一充氣站等等)。每一空氣分流系統(例如: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得依特定建築結構之建築風格,按能以最高效率確實提供空氣分流系統可吸入空氣管道的方式,相互共同使用。其餘系統零件(例如:充氣處102、供應系統100,及空氣監測系統110已於先前段落詳細描述)。
圖4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100之正面圖。供應系統100提供壓縮空氣來源體存取點以供應空氣給空氣分流系統(例如: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供應系統得包括一充壓指示器400,一充氣控制鈕402,一系統壓力指示器404,及一連接器406。充壓指示器400得指出壓縮空氣來源體將可吸入空氣傳送至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壓力水平。系統壓力指示器404得指出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之當下壓力水平。充氣控制鈕402得用來控制充壓,使充壓不超越空氣分流系統設計的安全門檻。連接器406為一與許多緊急機構(例如:消防站、執法機構、醫務服務提供者、特種警察部隊等等)之壓縮空氣來源體空氣出口相容之CGA連接器。供應系統100之連接器406(例如:CGA連接器)確保供應系統得與壓縮空氣來源體透相容性,使兩者相互連接。
供應系統100得包含一供應系統100之可調整壓力調節器,此調節器用於調整壓縮空氣來源體之充壓,以確保充壓不超過空氣分流系統之設計壓力。此外,供應系統亦得包括至少一個供應系統封閉體之壓力計,以指示任何空氣分配系統中的系統壓力(例如:系統壓力指示器404),以及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充壓(例如:充壓指示器400)。
圖4B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100之後視圖。該供應系統亦包含一閥系列410(例如:一閥體、一隔離閥,及一安全排放閥等等),以進一步確保系統壓力維持在空氣分流系統之設計壓力安全門檻內。
一建築結構之供應系統100得促使可吸入空氣自一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至一建築結構之空氣分流系統。供應系統100包含閥系列410(例如:閥體、安全排放閥等等)以防止可吸入空氣自空氣分流系統中洩漏並可能導致系統失壓。舉例而言,供應系統100得包含閥系列410,以在有用處時自動停止可吸入空氣自壓縮空氣來源體轉移至空氣分流系統。供應系統100或充氣處102之安全排放閥得在空氣分流系統之系統壓力超過設計壓力臨界值時排放可吸入空氣,以透過維持系統壓力而確保空氣分流系統之可靠度,使系統壓力維持在空氣分流系統之任一零件之壓力等級。
圖5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之外觀圖示。供應系統封閉體500得包含一鎖定裝置502,以保護供應系統100不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此外,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亦得使用耐火材質,使供應系統100能夠承受熾熱的上升溫度。
包圍供應系統100的供應系統封閉體500得有任何防氣候變化的特質和防紫外線及太陽紅外線幅射特質,以防止腐蝕及物理傷害。鎖定裝置502得保護供應系統免受對空氣分流系統安全及可靠可能帶潛在危害之侵入。此外,供應系統封閉體500得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之堅固金屬材料,以將可能的物理傷害減到最少,保護供應系統100,使其免於受到侵入及損害。堅固金屬材料得至少為18度碳鋼。供應系統封閉體500得包含一明顯標誌,以在光線不足時提供冷光。鎖定裝置502亦得包含一壓棒開關,使任何供應系統及保護箱遭侵入時警鈴能自動驅動,且一信號能電力耦合至任何建築結構及緊急監督站相關緊急人員。
圖6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充氣站102A之圖示。充氣站102A得為圖1中充氣處102的樣式。充氣站102A得包含一系統壓力指示器600、一調節器602、一充壓指示器604、另一個充壓指示器606,以及充氣控制鈕608。充氣站102A亦得包含一RIC/UAC連接器610,以及用於從空氣分流系統供應分配的複合式可吸入空氣裝置架612。充壓指示器604得指示壓縮空氣來源體將可吸入空氣傳送至空氣分配系統(例如:圖1圖3中之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的壓力水平。系統壓力指示器600得指示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之當下壓力水平。充氣控制鈕608得用於控制充壓,使充壓不超越空氣分流系統設計的安全門檻。RIC/UAC連接器610可透過連接至RIC/UAC連接器610的管線直接耦合至緊急設備,以獲得可吸入空氣。實際上,緊急救援人員在獲得可吸入空氣供給前如不需花時間將緊急設備自救援服裝上移開,則可省下寶貴的時間。此外,RIC/UAC連接器610亦得直接耦合一呼吸器面罩使其獲得可吸入空氣。
複合式可吸入空氣裝置架612可支撐複合式壓縮空氣氣缸持續充氣。此外,複合式可吸入空氣裝置架612可轉動,使額外的壓縮空氣氣缸得在複合式壓縮空氣氣缸在充氣站102A內充氣時填充。充氣站102A得為一防破裂箱,使壓力過高的壓縮空氣氣缸能被保護並控制在不造成傷害的範圍內。
在一具體結構中,建築結構外部之充氣站102A得在建築結構的多處位置提供可吸入空氣給可吸入空氣裝置。充氣站102A的一保護室,得作為將可能因高壓而破裂的可吸入空氣裝置侷限在保護室內之安全罩。充氣站102A得包含一閥體,透過確保系統壓力維持在能確實填充可吸入空氣裝置的設計壓力臨界範圍內,防止空氣自空氣分配系統洩漏並可能導致空氣分配系統失壓。一隔離閥得包含在內,以將一可吸入空氣充氣處隔離在空氣分配系統其餘部分之外。
隔離閥得以根據空氣分流系統之氣體壓力感測器自動啟動。充氣站102A得包含至少一壓力調節器,用來調整充壓以填充可吸入空氣裝置,並確保充壓在可吸入空氣裝置破裂時不超過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壓力水平。充氣站102A得包括至少一壓力計以指出充氣站之充壓(例如:充壓指示器604,606),以及空氣分流系統之系統壓力(例如:系統壓力指示器600)。在一具體結構中,充氣站102A得有一可封裝至少一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實質容量,並得有一RIC/UAC連接器使可吸入空氣裝置充氣。充氣站亦得包含一保護箱安全機制,該保護箱位於一擁有鎖定功能之充氣站,而該鎖定功能可透過一有流量開關的耦合機制自動啟動,該流量開關指出空氣流入可在充氣站充氣之可吸入空氣裝置之流量。
圖6B為一種具體結構中一充氣處102B之圖示。充氣處102B(例如:充氣面板)包括一充壓指示器614(例如:壓力計)、一充氣控制鈕616(例如:壓力調節器)、一系統壓力指示器618、若干連接器620(例如:RIC/UAC連接器),以及空氣管622。充氣處102B亦得包含一充氣處封閉體624(例如:一充氣面板封閉體)鎖定裝置,以保護充氣面板免受侵入並帶給空氣分流系統之安全及可靠潛在危害。系統壓力指示器618得指示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之當下壓力水平。充氣控制鈕616(例如:壓力調節器)得用於調整充壓,使充壓不超過空氣分流系統設計壓力之安全門檻。
連接器620得促使透過一連接至連接器620之管線直接耦合至緊急設備以供給可吸入空氣。實際上,緊急救援人員在獲得可吸入空氣供給前如不需花時間將緊急設備自救援服裝上移開,則可省下寶貴的時間。此外,與連接器620連接之空氣管622亦得直接耦合一呼吸器面罩,使緊急救援人員(例如:消防員、特種警察部隊、執法人員,及醫務人員等等)或困境中需要協助呼吸的生存者能獲得可吸入空氣。充氣處102B之每個空氣管622得有不同的壓力水平,該充氣處可與任何自給式呼吸器及擁有相容RIC/UAC連接器之呼吸器面罩相耦合。充氣面板封閉體得包含一明顯標誌,以在光線不足時提供冷光。
建築結構外部之充氣處102B得有連接器620(例如:RIC/UAC連接器),以填充一可吸入空氣裝置以加快可吸入空氣自空氣分流系統提取之過程,並在建築結構的多處位置提供可吸入空氣予可吸入空氣裝置。充氣處102B得包含一安全排放閥,以使開啟壓力至高升至空氣分流系統設計壓力之約10%,透過維持系統壓力,使空氣分流系統每一零件之壓力水平維持在臨界範圍內,以確保空氣分流系統之可靠度。充氣處封閉體624需以18度以上之碳鋼組成,以保護充氣面板免受任何侵入或傷害,將各種自然發生或人為造成為危害可能造成的物理傷害降至最低。充氣處102B得包含一隔離閥,以將受損之充氣面板與空氣分流系統之其餘可操作部分隔離。
圖7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耐火材質內一分流結構104之簡圖。分流結構104得被封裝於耐火材質702中。耐火材質得防止分流結構104在火災中受到損傷,而使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配系統150,250,350)可在緊急狀況(例如:建築火災、化學攻擊、恐怖攻擊、地鐵意外、礦坑崩塌、生化藥劑攻擊等等)中能操作更長的時間。剖面圖700為耐火材質702中分配結構104之剖面圖。
圖7B為一種具體結構之耐火材質內一分流結構之剖面圖700。剖面圖700為耐火材質702中分配結構104之剖面圖。
圖8為一種具體結構中一擁有無線模組808之空氣監測系統806之網絡圖示,該空氣監測系統透過網絡810連線至建築管理單位802及緊急機構804。
空氣監測系統806得包括許多感測器(例如:圖1之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圖1之壓力感測器108、危險物質感測器等等)或系統就緒資訊(例如:使用/非使用中之系統壓力、操作狀況、充氣處使用狀況、充氣處操作狀況等等)之狀況指示器。空氣監測系統806得使感測器資料與建築管理單位802(例如:建築管理、保全、保管部門)連線,以採取正確維修方法。空氣監測系統806亦得透過網絡801傳送例行系統檢查及維修提示信號至建築管理單位802。空氣監測系統806亦得使感測器資料與緊急機構804(例如:警察局、消防站、醫院等等)連線。
圖9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一控制面板900之正面圖。控制面板900包含一充壓指示器902、一貯壓指示器904、一增壓指示器906、一系統壓力指示器908,及一空氣貯存旁路910。充壓指示器902得指出可吸入空氣自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至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時之壓力水平。貯壓指示器904得顯示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中空氣貯存罐之壓力水平。增壓指示器得顯示增壓氣缸之壓力水平。系統壓力指示器908得指出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之當下壓力水平。空氣得透過空氣貯存旁路910直接供給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
圖10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圖示。空氣貯存子系1050得包含一控制面板900、管子1000、一空氣推入來源1002、一增壓器1004、一空氣供應罐1006,以及任意數量之空氣貯存罐1008。控制面板900得提供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若干零件相關白勺狀態資訊。管子1000得將每一空氣貯存罐1008以環形結構相互耦合,以提高管子1000的強度。空氣推入來源1002得用於用空氣推動增壓器1004,以維持空氣分流系統的高壓,使可吸入空氣裝置能確實充氣。空氣供應罐1006得貯存比空氣貯存罐1008更高壓的空氣,以確保空氣分流系統維持足夠填滿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壓力。
在一具體結構中,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得包含一空氣貯存罐1008,以提供無法分散至建築結構中多數地點之氧氣存量。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數個空氣貯存罐1008可透過管子1000相互耦合,管子以環形結構耦合空氣貯存權以提高管子1000的強度,防止壓力使之破損。此外,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空氣供應罐(例如:空氣供應罐1006)得耦合至數個空氣貯存罐,以貯存較存在空氣貯存罐1008中的壓縮空氣壓力更高的壓縮空氣。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一推入空氣來源1002得耦合至增壓器(例如:增壓器1004),以用空氣推動一增壓器(例如:增壓器1004)之活塞來維持較高壓之空氣分流系統,使一可吸入空氣裝置能夠確實充氣。
此外,空氣推入來源得使可吸入空氣得以透過隔離可吸入空氣使之不用於推動增壓器1004,使可吸入空氣以最佳狀況供應給建築結構。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亦得包含一空氣監測系統(例如:圖1圖3之一氧化碳感應器及濕度感應器106),以自動追蹤並記錄空氣分流系統中可吸入空氣中之任何雜質及汙染。圖1圖3之空氣監測系統110得包含自動關閉功能,以在任何雜質或汙染濃度超過安全範圍時停止空氣傳送至充氣站(例如:圖6A之充氣站102A)。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亦得包含一壓力監測系統(例如:圖1之壓力感測器108),以持續追蹤並紀錄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此外,壓力開關得電力耦合至一警報系統,使警報系統在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超過安全範圍時啟動。壓力開關(例如:圖1之壓力感測器108)得在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低於規定水平時,電動傳送一警報信號至一緊急監督站。
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得包含至少一指示裝置,以提供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狀態資訊,包括貯壓、增壓器、壓縮空氣來源體壓力,及系統壓力。此外,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亦得包含一選擇閥,該選擇閥得以為緊急救援人員所使用,以將壓縮空氣來源體隔離於空氣貯存子系統外,使壓縮空氣來源體之可吸入空氣直接透過分流系統運送至充氣處(例如:圖6B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之充氣站102A)。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得被安置於一耐火材質封閉體,且該耐火材質封閉體需被認可為可抵抗破裂以在一段時間內承受升高的溫度。
圖11為一種具體結構中有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的空氣分流系統之圖解。空氣分流系統150得包含任意數量之供應系統100,及透過分流結構104耦合至空氣分流系統150其餘部分之任意數量充氣處(例如:圖6B之充氣處102B及圖6A之充氣站102A)。空氣分流系統150亦得包含一擁有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106、壓力感測器108,及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空氣監測系統110。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已於先前部分描述。圖10中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之空氣貯存罐1008及空氣供應罐1006得自壓縮空氣來源體獲得可吸入空氣,而該壓縮空氣來源體透過供應系統100或獨立供給之供應系統100耦合至空氣分流系統。空氣貯存子系統1050得在一外部壓縮空氣來源體之外,提供空氣分流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備用的可吸入空氣來源。
圖12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種結構安全之工作流程。操作流程1202中,應用緊急支援系統中一閥體(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閥體)可防止可吸入空氣自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洩漏,以確保一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規定壓力維持在規定壓力的臨界範圍內。操作流程1204中,將可吸入空氣裝置置入建築結構中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一充氣處的一個保護室中,以提供一安全位置供可吸式空氣裝置獲得可吸式空氣供給,使可吸式空氣裝置充氣過程獲得保護。
操作流程1206中,透過一空氣貯存子系統的空氣貯存罐(例如:圖10之空氣貯存罐1008)貯存可吸入空氣,以提供可從一壓縮空氣來源體補充的備用可吸式空氣。操作流程1208中,應用一抗天氣因素的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以防止天氣造成腐蝕及物理傷害。操作流程1210中,應用一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鎖定裝置(例如:圖5之鎖定裝置502),以防止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遭侵入而對可呼吸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安全及可靠帶來潛在危害。操作流程1212中,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使用堅固金屬材質,以將各種外在危險造成的物理傷害減到最小,保護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及充氣處免受到任何侵入及損害。操作流程1214中,使用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及充氣處之任何閥體(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閥體),以防止空氣自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洩漏並可能導致的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失壓情況。
圖13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2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操作流程1302中,使用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一閥體(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閥體),可停止可吸入空氣自壓縮空氣來源體傳輸至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操作流程1304中,透過啟動任何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及充氣處之一安全排放閥(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閥體),在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超出規定壓力時,將可吸入空氣自動從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排出。操作流程1306中,透過任何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之CGA連接器(例如:圖4B之連接器406)及RIC/UAC連接器,可確保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及緊急機構壓縮空氣來源體的相容性。
操作流程1308中,透過一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之壓力調節器調整充壓,以確保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充壓不超過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規定壓力。操作流程1310中,透過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中供應系統封閉體500)的壓力計,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及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充壓可被監測。操作流程1312中,透過應用一明顯標誌在光線不足時提供冷光,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中供應系統封閉體500)能更易於接近。操作流程1314中,使用充氣處一隔離閥將充氣處與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其餘部分隔離,使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其餘部分可在緊急狀況使用
圖14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3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操作流程1402中,隔離閥(例如:圖4中閥系列410中的一閥體)可以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氣體壓力感測器為準而自動開啟。操作流程1404中,透過充氣處一壓力調節器調整充氣處充壓,可確保充壓未超過可吸入空氣裝置之額定壓力。操作流程1406中,在充氣處使用壓力計,則可監測充氣處的充壓及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系統壓力。操作流程1408中,使用耐火材質包覆分配結構,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之分配結構104)即暫時承受升高的溫度。
操作流程1410中,在耐火材質外部組裝一大於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之分流結構104)每條管線外徑三倍的套管,以防止耐火材質受到損傷。操作流程1412中,使用穩固箱包覆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之分流結構104),以防止分流結構(例如:圖1圖3之分流結構104)遭受物理傷害並對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的安全及完整帶來潛在危害。操作流程1414中,在穩固箱外組裝另一大於分流結構每條管線外徑三倍的套管,將可保護穩固箱免受損傷。
圖15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4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操作流程1502中,呼吸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中可吸入空氣裡的雜質及汙染,皆可透過一空氣監測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監測系統110)自動追蹤並記錄。操作流程1504中,當任何雜質及汙染濃度超過安全門檻時,空氣將自動暫停散輸送至充氣處。操作流程1506中,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得透過壓力監測系統自動(例如:圖1圖3之空氣監測系統110)追蹤並記錄。操作流程1508中,壓力監測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監測系統110)及建築結構火警系統得以電力耦合,使火警系統在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在安全範圍之外時能透過一壓力開關自動啟動。
操作流程1510中,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之系統壓力低於規定水平時,一警告信號將透過壓力開關電力傳送至緊急監督站。操作流程1512中,供應系統(例如:圖1圖3之供應系統100)遭侵入時,一警鈴將透過供應系統封閉體(例如:圖5之供應系統封閉體500)鎖定裝置(例如:圖5之鎖定裝置502)之壓棒開關自動啟動,且一信號將透過電力耦合傳送至建築結構及緊急監督站中任何相關緊急人員處。操作流程1514中,空氣罐中貯存之可吸入空氣壓力可透過一增壓器(例如:圖10之增壓器1004)增加,使空氣罐中之可吸入空氣之壓力大於其他空氣貯存罐(例如:圖10之空氣貯存罐1008),以確保緊急支援系統(例如:圖1圖3之空氣分流系統150,250,350)可經常獲得可吸入空氣供給,並有足夠壓力使可吸入空氣裝置充氣。
圖16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5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操作流程1602中,透過使用一空氣推入來源(例如:圖10之空氣推入來源1002)推動增壓器(例如:圖10之增壓器1004),使空氣貯存罐中(例如:圖10之空氣貯存罐1008)之可吸入空氣供給獲得保存
具體詳述之,結構安全系統包含充氣(如供應、注入、增加、傳播、填滿氣體等)站(如沿途的地點、含有特殊配備之裝置、可裝載或卸載空氣罐的地方等)。供應站包含一機制,增添空氣至保護(如免於危險和/或受傷、可靠、不易失效等)箱(如分隔出的空間、封閉的空間、凹處等)中,自給式呼吸器裝置(SCBA)中的空氣罐內。保護室等同安全庇護(如保護性的障礙,可避免損害並/或防止危險、避免溢出的結構等),該保護室限制其內部(如在某個限制範圍內、避免洩漏、限制等)的可吸入空氣裝置(如SCBA空氣罐等)因壓力過度而可能導致的破裂現象(如爆裂、碎裂、瓦解等)。
因此充氣站能夠避免因氣缸爆裂而造成的受傷或死亡,方法是使用一結構,確保該結構大幅度從各處封閉住氣缸,在封閉體關閉或封鎖住時,限制充氣,且/或大量避免來自封閉體的空氣罐碎片超過門檻範圍。充氣站包括一結構,該結構能夠承受爆裂片,並使用封鎖機制封閉結構中的空氣罐,且/或包含一氣缸旋轉機制,這允許當氣缸內部受到充氣時,氣缸得以同時連接和切段。保護箱之牆壁由連續性材料更構成,以焊接、螺栓和/或其他所需要的方法連接,承受壓縮氣體因爆炸所產生的力量。充氣站的保護箱也應當符合認證標準。
電斷路的緊急人員或消防隊員使用的SCBA包含許多部分,包括全罩式面罩、調節器、氣缸壓力測量器,以及含有可調節肩帶和腰帶的安全帶,這可穿戴於使用者的背部。SCBA氣缸由鋁、鋼和/或複合結構(如碳纖維包裝)製成。複合氣缸重量為極輕,受到消防部門的偏好。然而在所有的氣缸中,它們的壽命也許最短,約15年後就失效。氣缸大小有三種標準:可吸入時間分別為30、45或60分鐘。氣缸內的充氣量可達到不同千磅每平方英吋(psi)的標準壓力等級(如3000psi、4500psi等等)。只要恰當維修和檢查,許多氣缸可重複並安全的受到使用,一些氣缸在過去曾發生過爆裂性破裂,造成受傷或死亡。
所需進行的測試包含外觀檢查,檢查空氣罐的內部是否有腐蝕、微粒和/或其他的異常現象。另外也應檢察螺紋是否完善和/或是否有缺陷。在鋁罐上,有一特別的電子儀器,用來檢察氣缸的頸部螺紋是否有裂縫(如壓力導致的裂縫)。經驗豐富的技師應每年或更常進行檢查,在氣缸可能失效前,偵測是否有危險的裂縫。未經訓練的技師可能無法辨識出氣缸檢查的相關特性(如凹部、皺襞、工具痕等等)。未經訓練的技師可能也無法得知氣缸必須丟棄前,應被安全刺穿的螺紋數目為何。
氣缸可能進一步需要進行規律的流體靜力測試(如複合氣缸每三年一次、金屬氣缸每五年一次)。流體靜力測試為一常見方法,找出壓力槽(如氣缸)的洩漏和/或缺陷。在流體靜力測試過程中,氣缸內放入幾乎不可壓縮的液體(如水、油等等)並檢查洩漏或永久改變的外型。紅色或螢光染料通常被用來加入水中,如此一來洩漏更容易被發現。測試壓力可能比運轉壓力高出許多,以增加安全幅度,通常是設計壓力的150%。舉例來說,等級為DOT(美國交通部)-2015PSI的氣缸,可能在3360PSI的情況下獲得測量,確保最大使用量並提供更多安全性。水因為幾乎無法壓縮,也受到廣泛的使用,若氣缸破裂,水的延伸範圍不大。若高氣壓受到使用,若爆炸,氣體可擴大至壓縮量的好幾百倍,這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或危害,包括斷肢和/或死亡。
在充入壓縮空氣至額定壓力(如3000至4500psi)的過程中,氣缸可能超壓(如充壓超過保持結構完善的能力)。氣缸可降低容量,保持額定壓力,因為製造缺失,如氣囊、刮痕、凹痕和/或任何的缺陷可能造成應力集中點和/或其他的裂紋萌生點。製造缺陷進一步涵蓋材料缺陷(如不恰當的熱處理鋼、造成材質更易碎和/或脆弱的雜質、不恰當接合和/或組成的複合結構等等)。另外氣缸也可能因為不恰當的維修、意外碰撞、水漬、溫度引起的壓力、氧化和輻射效應而損害。舉例來說,若氣缸的結構經歷重大的溫度改變,可能產生熱應力,因為結構的不同部分會因此擴張並收縮。輻射損害包括複合黏著劑的退化。氧化包括鋼結構生鏽。複合結構也會經歷其他形式的化學變化,時間一久將導致結構脆弱。除此之外,金屬結構擁有限制性的疲勞失效生命週期。因此時間一久,氣缸在一般情況下,會因為老化、磨損和毀壞而更加脆弱。
裂痕一旦開始出現,其數目在壓力改變的情況下可能會增加,如在充氣過程中出現的裂痕。破裂引起的爆炸可能包含氣體快速多方向擴散。爆炸後,氣缸的一些部分可能成為碎片。若能量夠高,金屬片可能被碎片刺破,入口和絞和處可能因此開啟,未受認證的門鎖可能遭損壞,以及/或正在破裂的氣缸附近人士可能嚴重受傷。
因此充氣站可能包含保護室,扮演安全庇護的角色,限制保護室內,可吸入空氣裝置(如SCBA空氣罐等等)因超壓可能造成的破裂現象。充氣站被可能評等為可承受已破裂的引爆性地減壓器缸,限破裂產生的氣體流出,避免附近人士和/或配備造成傷害,另外也可封閉任何的碎片,這些碎片可能因為爆炸而加速形成。保護室為充氣站內部的空間,只有在結構關閉和封鎖後,充氣才能進行。充氣站也可能包含一旋轉結構,當充氣站中,封鎖住的保護室內部的氣缸充滿氣時,可允許氣缸依附或不依附於充氣站。旋轉結構可能包含一些位置,兩個氣缸可裝置於此,並同時在保護室內受到充氣。封鎖機制在各邊保護旋轉平台,提供足夠的支持,如此一來若發生爆炸,旋轉平台可避免碎片溢出。封鎖機制在視覺上顯示,當鎖上時旋轉結構的周圍受到保護和支撐。
除此之外,旋轉機制可允許充氣站持續保持壓力,只有在封鎖機制啟動時,將壓力充至保護室的充氣罐內。換句話說,開啟充氣站的鎖可能允許充滿空氣的氣缸分離於系統,且不會導致危險,因為空氣壓力將不會持續存在於與加壓氣缸連結的管子中。
因此一旦系統的空氣壓力增加到恰當的等級(如3000psi、4000psi等等),充氣站的操作人士藉由接合氣缸和充氣站的步驟、翻轉旋轉機制封閉氣缸,和移動閘柄封鎖充氣站並允許空氣流入氣缸,添加空氣至氣缸中。充氣站操作人之後再移動閘柄,封鎖充氣站,翻轉旋轉機制,使氣缸不再處於封閉空間內,分隔出充滿空氣的氣缸。封鎖充氣站提供旋轉機制結構性支持,避免空氣和碎片在爆炸中溢出,這也可提供視覺指示,也就是旋轉機制周圍空間的周邊已經關閉。保護箱的牆壁可能由連續性材料、焊接、螺栓和/或其他需要的方法接合而成,以承受注壓縮氣體的爆炸性排放的力度。充氣站的保護箱也必須符合認證標準。
詳細說來,結構安全系統可能包含充氣處系統。充氣處系統可能包含一裝置,該裝置允許一位(或以上)消防人員同時注滿一自給式呼吸器(SCBA)裝置之空氣罐,同時繼續使用可吸入裝置,方法是利用特殊的空氣連接(如緊急救援機構/團體(RIC)統一空氣接頭(UAC),也稱為RIC/UAC,為消防用統一空氣接頭連接器)。充氣處為一地點(如結構內地點、建築物內地點等等),將可吸入空氣(如符合救火品質和/或過濾安全標準的大氣氣體)填入(如供應,達到某一等級、填滿、散播、完成)一容器中,以備緊急需求。特殊空氣連接包含快速連接系統,這允許使用者在不需要使用螺紋連結的情況下,附接或拆離耦合。
相比之下,其他填充SCBA裝置的空氣罐之方法和/或結構可能需要一穿戴者,拆開原本與SCBA連接的空氣罐,並將空氣罐與一機制連接,傳送壓縮空氣至空氣罐中,並經由一系列耗時的步驟,在SCBA裝置中重新安裝空氣罐,在這段時間內,SCBA穿用者可能無法獲得可吸入空氣。這些步驟可能包含以螺絲固定連接物,並利用多種轉彎動作,解開螺絲。藉由允許穿用者在填滿SCBA空氣罐裝置時繼續呼吸,穿用者可以避免吸入過量的毒物、過熱、甚至/或因為無法吸入空氣而造成即時傷害,面臨長期健康風險、失去知覺、殘廢、癌症和/或死亡。
SCBA為救難人員、消防人員、產業工人等等穿戴的裝置,在緊急的情況下提供可吸入空氣。SCBA適用產業領域包含礦業、石油化工業、化學業和核能業。SCBA裝置的滅火設計初衷包含選擇的耐熱和耐火元素,這可能增加製造成本。較輕的材料也被選擇用來減少打火人員使用此裝置時所需的精力。
電斷路的緊急人員或消防隊員SCBA裝置包含全罩式面罩、調節器、氣缸、氣缸壓力測量器,以及配有可調節肩帶和腰帶的安全帶,這可穿戴於使用者的背部。SCBA氣缸由鋁、鋼和/或複合結構(如碳纖維包裝)製成。複合氣缸重量為極輕,受到消防部門的偏愛。然而在所有的氣缸中,它們的壽命也許最短,約15年後就失效。氣缸可能進一步需要進行規律的流體靜力測試(如複合氣缸每三年一次、金屬氣缸每五年一次)。氣缸大小有三種標準:可吸入時間分別為30、45或60分鐘。穿戴者身材的恰當性和運用程度,通常可能影響SCBA提供空氣的實際時間。根據上述因素,消防人員在使用SCBA且不會暴露於毒氣的時間可能減少25%至50%。
SCBA可能運用正和/或負的壓力系統,傳送可吸入空氣。一「負壓力」SCBA可代替濾毒罐,與標準面罩一同受到使用,空氣在穿用者吸入時傳送,換句話說,減少面罩的壓力,使面罩內部壓力低於外在空氣壓力。該方法的缺點為裝置中的裂縫或面罩間的界面和穿用者的臉部可能受到較少SCBA的保護。經由這種裂縫,穿用者可能吸入小量和/或大量的受汙染和/或有毒氣體至面罩中。當穿用者吸氣時,SCBA的「正壓力」可以保持面罩中小量的正壓力。雖然穿用者吸氣時會降壓,SCBA正壓力可能在面罩持續保持高度正壓,高於外在空氣壓力。正壓力可能導致面罩產生裂縫,該配備總是保持面罩內高壓,高於面罩外壓力。因此就算面罩只是稍微洩漏,避免外在空氣藉由裂縫流入內部裝備中的清潔空氣可能因此外流。
SCBA系統中,一些潛在洩漏來源包括,頭髮造成面罩無法完全緊閉、面罩過大、面罩有皺摺、面罩刺痕和/或眼淚、面罩組成部分間封閉處退化。其他的裂縫原因可能包括面罩位置暫時轉移,如經由與其他消防人員和/或牆壁之意外碰撞、疲勞和/或方向不明的消防人員不慎摔倒,或墜落的殘骸和/或發生火災建築的結構組成部分。面罩穿戴者也需要進入黑暗的建築物中,建築物中電力已喪失,且/或中斷,或者煙霧造成穿戴者視覺模糊,這可能造成意外碰撞。由消防人員輔助的居住人士可能進一步移動到面罩。
特殊空氣接頭(如RIC/UAC裝置和/或耦合)的使用可以允許SCBA裝置使用者,避免因吸入毒氣深陷危機,同時藉由充滿SCBA裝置氣缸,注滿氣缸,此時該氣缸仍與SCBA裝置連接,為可吸入空氣的操作來源。因此與充氣處連結的RIC/UAC裝置,可輔助加快抽取可吸入空氣的速度,空氣來自空氣分配系統。特殊空氣接頭也可避免使用者的面罩移除,造成SCBA系統洩漏的風險,同時穿戴者充滿氣缸。特殊空氣接頭也可用來當作接頭裝置,允許消防人員間直接傳遞空氣,是個提供消防隊員可吸入空氣的方法,且不需要其他注入空氣至SCBA裝置空氣罐中的方法。特殊空氣接頭可以進一步允許消防人員提供空氣給受傷和/或失去能力,無法充滿自己空氣罐的消防人員。特殊空氣接頭可能是RIC/UAC耦合。RIC/UAC耦合可允許兩位穿戴SCBA的消防人員分享空氣,不論製造商為何,之後消防人員擁有的空氣水平並駕齊驅。當消防人員使用RIC/UAC耦合,連接至另一位消防人員的SCBA裝置,每個壓力等級皆為平衡,因為空氣來自SCBA裝置,有更多的空氣流入連接後的SCBA裝置。
美國全國防火協會1981(NFPA 1981),標準電斷路自給式呼吸裝置(SCBA)規章,可能要求SCBA裝置製造商製造含有RIC/UAC接頭的SCBA裝置。RIC/UAC耦合可能被要求製造全新的SCBA裝置,以符合消防所需。NFPA可能為一美國機構,針對防火、遏止火苗活動、訓練和配備建立和保持最低標準及要求,並建立和保持其他生命安全準則和標準。涵蓋範疇包括建築規範和個人防身用具,為消防隊員滅火時受到使用。州、國家和地方政府可能將這些由NFPA開發的標準和準則,直接或稍加修改後,納入法律系統中。縱使沒有明文法律規定,法律可接受和認可NFPA的標準和準則,並將其視為專業標準。
NFPA 1981可能部份聲明,聲明部分指出RIC/UAC接頭應允許充電完全的呼吸氣缸與受困和/或受傷的消防人員之SCBA裝置連結。RIC/UAC耦合可與高壓管線一同使用。NFPA 1981可能進一步指出,增壓空氣來源每分鐘應能夠提供100公升的空氣,方法是藉由使用RIC/UAC的凹形接口,其壓力與在意外中受到使用的SCBA相容。NFPA 1981可能也會聲明,對於新製造的SCBA,統一接頭(RIC/UAC)應永久固定在SCBA氣缸閥體螺紋四英吋處。
充氣處系統可包含許多成分,輔助加速從空氣分配系統中抽取可吸入空氣的速度。舉例來說,充氣處系統包含建築結構的供應系統,促進可吸入空氣從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到建築結構中的空氣分配系統。充氣處可能進一步包含一閥體,避免可吸入充氣從空氣分配系統洩漏,這可能導致系統失壓。充氣處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充氣面板,這存在於建築結構內部,含有RIC/UAC接頭,這受到認證,可插入充氣面板之插座,充滿可吸入空氣裝置,以加速從空氣分配系統抽取可吸入空氣的過程,並在建築結構中多處地點,提供可吸入空氣給可吸入空氣裝置。該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分配結構,此結構與壓縮空氣的使用相容,促進壓縮空氣來源體的可呼吸空氣擴散至建築結構中的多處地點。
避免可吸入空氣從空氣分配系統洩出的閥體,有一部分可能與管子和/或管道連接,這可控制氣體和/或液體的流動。閥體也可能從充氣處系統剩餘的地帶,分隔出充氣處,方法式藉由避免增壓空氣達到壓力計和RIC/UAC接頭。分隔RIC/UAC接頭和壓力計能夠保護穿戴用具的部分和/或系統中空氣壓力震盪可能造成的損害。除此之外,若RIC/UAC接頭、壓力計和/或其他連接的部分損害和/或故障,閥體可避免系統剩餘的部分經由損壞和/或故障的部位,排放出氣體。閥體可受到旋轉手把控制,手把約位於壓力計附近,使消防人員在危險環境中進一步控制充氣站。一些潛在原因可能損害充氣站,包括火災、建築損害,因為消防人員的配對連接器和/或SCBA5裝置容易因此故障。
充氣面板(如充氣處的控制、平坦和縱向的地區,在此地區中,控制和/或監督工具受到展示)可能包含測量儀表,監督系統空氣壓力和充裝壓力。避免可吸入空氣從空氣分配系統漏出的閥體,可能由連接在充氣面板上的門把所控制。充氣面板可能包含水管,此水管與RIC/UAC接頭連結。RIC/UAC接頭可能有額定壓力(如額定壓力為3000psi,4500psi等),允許充氣面板的充氣插座注入充滿可吸入空氣裝置(如SCBA裝置氣缸、SCUBA空氣罐等)。壓力額度允許RIC/UAC接頭,經過設計和認可,在安全係數的壓力額度中受到使用。
如上所述,RIC/UAC接頭可加速從空氣分配系統中抽取可吸入空氣的過程,並提供可吸入空氣至可吸入空氣裝置。加速後的可吸入空氣抽取過程可在建築結構中不同地點(如不同樓層、大廳、緊急出口附近等)進行。這些地點可能接近消防和緊急人員在失火的建築物中搜尋時,通常會進入之處。這些地點也能接近緊急出口,住戶逃離建築物時可能經過這些出口,它們可能直接或經由消防人員的輔助,獲得可吸入空氣。
該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分配結構,此結構與壓縮空氣相容,壓縮空氣促進壓縮空氣來源體可吸入中氣的散播,至建築結構中不同的地點。分配結構可能包括水管、壓力閥體和/或監督和/或管理增壓空氣的控制。
該系統可能包含不受天氣影響的供應系統封閉體(如防雷、風、雨和/或水災造成的損害等)。該系統可能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避免因紫外線、紅外線和/或其他太陽輻射(如此用金屬屏蔽、鉛和/或化學保護層)造成的腐壞和/或外在傷害(如電子元素中的電力起伏)。此系統可能還包含供應系統封閉體的封鎖機制(如避免受外在干涉、蓄意破壞和/或竊賊)。
該系統可能還包含充氣面板封閉體,用來保護充氣面板,避免遭到外在干擾(如因為建築組件墜落、建築內住戶撞擊等等),這可能危及空氣分配系統的安全和可靠性。供應系統封閉體可能由量具規格18號的碳鋼構成,可將不同的風險降到最低,方法是保護供應系統,避免其因為車輛碰撞、水災、酸雨、降雪等而受到外在干擾和/或傷害。
該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供應裝置的閥體,在有需要時,該閥體可幫助停止或減少從壓縮空氣來源體制至空氣分配器統的可吸入空氣流動。因此當外在壓縮空氣來源體超壓時,供應系統的閥體可減少空氣供應(如空氣壓器)至分配系統。供應系統的閥體可能中斷正在流入的空氣供應,若空氣供應無法提供消放隊員所需的潔淨空氣。閥體也可減少正在流入的空氣供應,此空氣從系統的漏洞和/或加工閥體流出,以避免浪費壓縮空氣來源。
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任何一個供應系統中的一安全減壓閥和充氣面板組合,已獲得空氣分配系統中,設計壓力最高約10%以下的開放性壓力,確保空氣分配系統的可靠性,方法是經由保持系統壓力,如此一來,系統壓力在空氣分配系統每個成分的壓力等級,都可存在於門檻範圍中。安全閥可避免氣缸溢出,超過受認可的壓力負荷量,這可能導致氣缸破裂。安全閥可避免壓縮空氣來源體傳送空氣至用來減壓的水管和/或接頭。安全閥可避免安全傳送系統中,因壓力突然竄升而造成的破裂和/和其他損害。一些壓力竄升的潛在原因可能包含故障和/或不恰當的壓力來源、溫度改變和/或爆炸。
系統可能進一步包含壓縮氣體協會(CGA)接頭和/或RIC/UAC接頭(如緊急救援公司/團體(RIC)統一空氣接頭),以確保相容性,並促進供應系統與壓縮空氣來源的連接。
雖然在緊急狀況下,經由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有效提供可吸入空氣,是個主要有效的應用,但該文件的敘述範圍並不侷限於提供可吸入空氣至緊急人員,相反的,其包含在空氣貯存子系統中貯存空氣、在緊急支持系統中保持指定壓力、追蹤可吸入空氣的雜質和汙染現象、於結構內多處地帶散播可吸入充氣前保護充氣過程。
具有一般技能之人得以了解,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能夠與一個(或以上系統)共同受到使用,這取決於結構的主要建築風格,以有效獲得空氣分配系統中可靠的可吸入空氣,這不侷限於結構中垂直或水平的位置,如上方例子所述。因此,敘述例子細節參考目的並非限制其範圍。
100...供應系統
102...充氣處
102A...充氣站
102B...充氣處
104...分配結構
106...一氧化碳/濕度感應器
108...壓力感測器
110...空氣監測系統
114...無線模組
150‧‧‧空氣分配/分流系統
250‧‧‧空氣分配/分流系統
350‧‧‧空氣分配/分流系統
400‧‧‧充壓指示器
402‧‧‧充氣控制鈕
404‧‧‧系統壓力指示器
406‧‧‧接頭/連接器
408‧‧‧閥
410‧‧‧閥系列
500‧‧‧供應系統封閉體
502‧‧‧鎖定裝置
600‧‧‧系統壓力指示器
602‧‧‧調節器
604‧‧‧充壓指示器
606‧‧‧充壓指示器
608‧‧‧充氣控制鈕
610‧‧‧消防用統一空氣接頭連接器
612‧‧‧複合式可吸入空氣裝置架
614‧‧‧充壓指示器
616‧‧‧充氣控制鈕
618‧‧‧系統壓力指示器
620‧‧‧接頭/連接器
622...空氣管/充氣水管
624...充氣處封閉體
700...區域/地點
702...耐火材質
802...建築管理單位
804...緊急機構/部門
806...空氣監測系統
808...無線模組
810...網絡
900...控制面板
902...充壓指示器
904...貯存壓力指示器
906...增壓指示器
908...系統壓力指示器
910...空氣貯存旁路
1000...管子
1002...空氣推入來源
1004...增壓器
1006...空氣供應罐
1008...空氣貯存罐
1050...空氣貯存子系統
1202...操作
1204...操作
1206...操作
1208...操作
1210...操作
1212...操作
1214...操作
1302...操作
1304...操作
1306...操作
1308...操作
1310...操作
1312...操作
1314...操作
1402...操作
1404...操作
1406...操作
1408...操作
1410...操作
1412...操作
1414...操作
1502...操作
1504...操作
1506...操作
1508...操作
1510...操作
1512...操作
1514...操作
1602...操作
範例具體結構圖示作舉例用,並不限制結構為隨附圖式中之形狀,隨附圖式作為類似元件的參考,內容包含:
圖1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建築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之圖解。
圖2為另一種具體結構之建築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之圖解。
圖3為一種具體結構之擁有水平排列充氣處之建築結構中空氣分流系統圖解。
圖4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之正面圖。
圖4B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之後視圖。
圖5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供應系統封閉體之外觀圖示。
圖6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充氣站之圖示。
圖6B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充氣處之圖示。
圖7A為一種具體結構之耐火材質內一分流結構之簡圖。
圖7B為一種具體結構之耐火材質內一分流結構之剖面圖。
圖8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空氣監測系統之網絡圖示,該空氣監測系統連線至建築管理單位及緊急機構。
圖9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空氣貯存子系統一控制面板之正面圖。
圖10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空氣貯存子系統之圖示。
圖11為一種具體結構之擁有空氣貯存子系統的空氣分流系統圖解。
圖12為一種具體結構之一種結構安全之工作流程。
圖13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2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
圖14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3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
圖15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4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
圖16為一種具體結構之圖15操作流程之延續工作流程。
現有具體結構之其他特徵顯見於隨附圖樣及下述詳細說明中。
100...供應系統
102...充氣處
104...分配結構
106...一氧化硫/濕度感應器
108...壓力感測器
110...空氣監測系統
114...無線模組
150...空氣分配/分流系統

Claims (28)

  1. 一種一結構的安全系統,包含:一結構供應單元,促進可吸入空氣從一壓縮空氣來源傳送至該結構的一空氣分配系統;一閥體,避免該可吸入空氣自該空氣分配系統漏出;一充氣站,存在於該結構內部,將該可吸入空氣提供至位於該結構的多處地點的至少一可吸入空氣裝置,其中該充氣站包含:一氣缸旋轉機制,在當氣缸內部受到充氣時,該氣缸旋轉機制能允許該些氣缸同時連接和不連接;及一旋轉結構,當該些氣缸在該充氣站內被充滿氣時,該旋轉結構能允許該些氣缸依附或不依附於該充氣站;一分配結構,該分配結構與該壓縮空氣的使用相容,該分配結構促進該可吸入空氣傳送至該結構的該多處地點;以及一空氣貯存子系統,包含:一增壓器;以及一空氣推入來源,以用空氣推動該增壓器的一活塞來保持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壓力高於該壓縮空氣來源的一壓力,使得該可吸入空氣裝置能確實被充氣,其中該空氣推入來源是透過將該可吸入空氣隔離而不推動該增壓器,來使得該可吸入空氣以最佳狀況供應至該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括該空氣貯存子系統的一空氣貯存罐,供應該可吸入空氣的貯存量,該可吸入空氣能分散至該結構的該多處地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括安全系統還包含作為一安全庇護的該供應站的一保護室,該保護室經配置以侷限該保護室中的該可吸入空氣裝置因壓力過度而破裂,在公認的標準下,該保護室經認可能封住破裂現象。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供應站的該保護室包含一安全機制,該安全機制包括一封鎖功能,該封鎖功能經配置會藉由具有一氣流開關的一耦合機制而自動啟動,該氣流開關顯示出空氣流入該供應站的該可吸入空氣裝置的情況。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結構為一建築結構、一礦場結構及一隧道結構中的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建築結構包含一第一組牆面,該第一組牆面垂直及水平延伸而圍繞一塊土地,使得該塊土地位於該建築結構之一內部區域;以及一第二組牆面,該第二組牆面將該建築結構之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其中之一的該內部區域分隔成彼此垂直或水平分隔的房間;該供應單元與該第一組牆面的一特定牆面相鄰,以利於該可吸入空氣自該壓縮空氣來源傳送至該建築結構之一緊急支援系統。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空氣貯存子系統還包含複數個空氣貯存罐以供貯存該可吸入空氣,該些空氣貯存罐經由管子互相耦合,該些管子為圈狀組態以藉由避免因壓力造成的破裂來增進該空氣貯存子系 統的穩固性。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空氣貯存子系統還包含一空氣供應罐,耦合至該增壓器以貯存擁有較高壓力的壓縮空氣,其壓力高於該壓縮空氣來源。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一壓力監測系統,以持續追蹤並記錄該空氣分配系統中的一系統壓力。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一壓力開關,該壓力開關藉由電路與一警報系統連接,以使當該空氣分配系統的該系統壓力超出一安全範圍時,該警報系統就會啟動,該壓力開關經配置以當該空氣分配系統的該系統壓力超出該安全範圍時,會藉由電路傳送一警告訊息至一緊急監督站。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一空氣監測系統,以自動追蹤並記錄該空氣分配系統中的該可吸入空氣的雜質與汙染現象的至少一者,該空氣監測系統包含一自動關閉特徵,以當雜質等級與汙染等級的至少一者超過一安全底限時,能中止空氣擴散至該結構中。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空氣貯存子系統還包含至少一指示單元,以提供該空氣分配系統的狀況資訊,該狀況資訊包括一貯存壓力、一增壓、該壓縮空氣來源的一壓力、及一系統壓力中的至少一者。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下列至少一者:一供應單元封閉體,封閉該供應單元,該供應單元封閉體具有耐氣候、耐紫外線與太陽紅外線輻射的特性的至少一者,以避免腐蝕或實體損壞; 該供應單元封閉體的一鎖定裝置,以使該供應單元免受干擾;該供應單元封閉體的金屬原料,以將風險相關的外表傷害降至最低,以保護該供應單元免受侵擾或傷害的至少一者,該金屬材料大致為規格18號鋼或更佳;該供應單元的至少一壓力計,以顯示出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系統壓力與該壓縮空氣來源的一充壓的至少一者;以及該供應單元封閉體的該鎖定裝置之一壓棒開關,以允許自動啟動一警告,使得當該供應單元發生干擾現象時,一訊息能電性地與該結構中的相關行政人員與一緊急監督站的至少一者相連通。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供應單元封閉體的一可識別標示及一充氣站封閉體,以在光線減少的環境下提供冷光。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下列至少一者:該供應單元的一閥體,在有必要時,該閥體自動中止該可吸入空氣從該壓縮空氣來源傳送至該空氣分配系統;以及一選擇閥,供緊急人員使用,以選擇性地利用該壓縮空氣來源來傳送可吸入空氣至該充氣站。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供應單元和該充氣站中至少一者的一安全排放閥,以在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系統壓力超出一底限壓力時,釋放該可吸入空氣,以經由保持該系統壓力存在於該空氣分配系統的每項組件的壓力等級之中,來確保該空氣分配系統的可靠性。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供應單元的一壓縮氣體協會(CGA)接頭及一消防用統一空氣接頭(RIC/UAC)中的至少一者,以經由確保與 該壓縮空氣來源的相容性來促進與該壓縮空氣來源的一連結。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供應單元還包含一可調式壓力調節器,用來調整該壓縮空氣來源的一充壓,以確保該充壓沒有超過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設計壓力。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下列至少一者:該充氣站的一充氣站閥體,經由確保該系統壓力保持在該設計壓力的一底限範圍內以確實充填該可吸入空氣裝置,來避免空氣從該空氣分配系統中漏出;以及該充氣站的至少一壓力調節器調整一充壓以充填該可吸入空氣裝置,並確保該充壓沒有超過該可吸入空氣裝置的一壓力等級。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充氣站的一隔離閥,以將該充氣站隔離於該空氣分配系統的其他部分,該隔離閥經配置能依據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空氣壓力感應器而自動開啟。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充氣站的至少一壓力計,以顯示出該充氣站的一充壓及該空氣分配系統的一系統壓力中的至少一者。
  2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下列至少一者:一耐火材質及一耐火裝置中的至少一者,以包覆該分配結構,使得該分配結構能夠在特定時間期間內承受高溫;以及一套管,該套管是以至少三倍的該分配結構的複數個管子中每一者的外直徑而在該耐火材質外部,以進一步避免該耐火材質受損,該套管的兩端適配該耐火材質,該耐火材質由相關單位認證。
  2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下列至少一者: 該分配結構的一固體箱,以避免該分配結構實體損壞;以及另一套管,以至少三倍的該分配結構的管子的外直徑而在該固體箱外部,以進一步避免該固體箱受損,該另一套管的兩端適配一耐火材質,該耐火材質由相關單位認證。
  2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還包含:該分配結構的複數個支撐結構,位於不大於五英吸的間隔中,以對於該分配結構的其他部分提供充足的結構支撐,該分配結構包含與該壓縮空氣的使用相容的一不銹鋼及一熱塑性材質。
  2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充氣站具有能包覆至少一個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實體容量,且該充氣站包含一RIC/UAC接頭以加速該可吸入空氣裝置的充氣程序。
  2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空氣貯存子系統係裝置在一耐火箱內,該耐火箱經認可能封住破裂現象,以在特定時間內承受高溫。
  2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充氣站包含一封鎖機制以封閉該結構中的該些氣缸,其中該封鎖機制在各邊封閉該旋轉結構,以提供足夠的支持,其在發生爆炸時不允許碎片溢出。
  28. 如請求項3所述的安全系統,其中該旋轉結構包含多個位置以裝置在該保護室內部的待充氣的該些氣缸。
TW098117101A 2009-03-25 2009-05-22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TWI574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410,484 US8733355B2 (en) 2006-08-16 2009-03-25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4714A TW201034714A (en) 2010-10-01
TWI574713B true TWI574713B (zh) 2017-03-21

Family

ID=4485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7101A TWI574713B (zh) 2009-03-25 2009-05-22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SA (1) SA109300553B1 (zh)
TW (1) TWI57471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1378A1 (en) * 2006-08-16 2008-02-21 Rescue Air Systems, Inc.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n air storage sub-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1378A1 (en) * 2006-08-16 2008-02-21 Rescue Air Systems, Inc.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n air storage sub-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4714A (en) 2010-10-01
SA109300553B1 (ar)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3355B2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US8381726B2 (en)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underground mine
US8701718B1 (en) Emergency air system and method of a marine vessel
US7621269B2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t least one fill site
US7527056B2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n air storage sub-system
US7694678B2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 fill station
US8413653B2 (en)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a tunnel structure
US6560991B1 (en) Hyperbaric hypoxic fire escape and suppression systems for multilevel buildings, transportation tunnels and other human-occupied environments
US84438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safeguarding a filling process of a breathable air apparatus
US837594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ir extraction process from an emergency support system
US486293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filling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CA2660884C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JP2010500899A5 (zh)
TWI574713B (zh) 可吸入空氣安全系統及使用方式
JP3397382B2 (ja) 二酸化炭素消火設備
WO2010011572A2 (en) Breathable air safety system for both emergency and civilian personnel
CN105201549B (zh) 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援专用井下基地补给站
CN201775882U (zh) 提供ric/uac连接器以传送可呼吸空气的系统
CN217402275U (zh) 一种高压气瓶自动充气装置
WO2011160326A1 (zh) 安全保障装置
KR102203983B1 (ko) Lpg 액 긴급방출장치를 내장한 lpg 스마트탱크
US202400011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gration of a fire hose with a breathable air supply system
Wallace Hazards of Nitrogen Asphyxiation: A Safety Bulletin by the US 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
MONOMER RAILROAD ACCIDENT REPORT^
CN202544913U (zh) 一种避难硐室压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