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3346B -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3346B
TWI573346B TW103131675A TW103131675A TWI573346B TW I573346 B TWI573346 B TW I573346B TW 103131675 A TW103131675 A TW 103131675A TW 103131675 A TW103131675 A TW 103131675A TW I573346 B TWI573346 B TW I5733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plate
tongue
lower terminal
plate member
grounding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1428A (zh
Inventor
郭斌
俞春明
張國華
鄭啟升
茆玉龍
Original Assignee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1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33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1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1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3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3346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USB協會於2014年8月11日公開一種命名為Type-C之新型連接器之規格書,其中插頭連接器可以正反兩個方向插入插座連接器。規格書顯示了插座連接器之結構。為能夠大量生產,提高效率,我司積極開發該新型連接器,並對規格書中之連接器進行了改良,茲進一步提出設計如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之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其能增加組裝可靠性,減少裝配焊接風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技術手段係: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舌板件、接地環、上端子模組、下端子模組及金屬殼體;舌板件內設置有遮蔽板,舌板件之兩相對表面分別開設有複數端子槽,遮蔽板位於舌板件相對表面之端子槽之間;上端子模組包括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側之臺階部及上端子,上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之接觸部及延伸出本體部之接腳;下端子模組包括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側之臺階部及下端子,下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之接觸部及延伸出本體部之接腳;所述接地環自後向前套 入舌板件而固定在舌板件之橫向兩側,接地環與舌板件之兩相對表面間隔一定之間隙,上、下端子模組自後向前插入上述間隙而固定在間隙內,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分別容納在端子槽內,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固定在接地環內;金屬殼體固定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且圍繞舌板件及接地環,且金屬殼體與舌板件及接地環之間形成向前貫穿之對接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技術手段係:一種電連接器之組裝方法:提供舌板件,所述舌板件內設置有遮蔽板,舌板件之兩側開設有端子槽;提供接地環,所述接地環自後向前套入舌板件且固定在舌板件之橫向側邊,所述接地環與舌板件之兩側留有一定距離之間隙;提供上、下端子模組,所述上、下端子模組分別具有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端之臺階部及端子,上、下端子模組自後向前分別插入上述間隙內,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分別固定在上述間隙內,對應之端子則分別容納在端子槽內;提供金屬殼體,所述金屬殼體之後部固定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前部圍繞舌板件及臺階部且與舌板件及臺階部之間形成對接腔。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之端子模組自後向前之組裝方法,能夠增加組裝之可靠性,減少裝配風險。
100‧‧‧電連接器
101‧‧‧對接腔
102‧‧‧舌板
103‧‧‧端子座
10‧‧‧金屬殼體
11‧‧‧第一接腳
12‧‧‧彈性片
13‧‧‧凸肋
20‧‧‧金屬罩
21‧‧‧第二接腳
22‧‧‧後側壁
23‧‧‧焊接點
24‧‧‧凸帽
25‧‧‧焊接痕跡
30‧‧‧舌板件
31‧‧‧遮蔽板
311‧‧‧前部區域
312‧‧‧後部區域
32‧‧‧絕緣部
321,321a,321b‧‧‧端子槽
322‧‧‧圓孔
34‧‧‧固定部
341‧‧‧擋塊
39‧‧‧間隙
40‧‧‧接地環
41‧‧‧環形部
411‧‧‧短壁
412‧‧‧長壁
42‧‧‧接地部
43‧‧‧彈片
50‧‧‧下端子模組
60‧‧‧上端子模組
51,61‧‧‧本體部
511,611‧‧‧淺凹部
5112‧‧‧凹縫
513‧‧‧固定肋
613‧‧‧凹槽
52,62‧‧‧臺階部
521‧‧‧缺口部
53‧‧‧下端子
63‧‧‧上端子
531,631‧‧‧接觸部
532,632‧‧‧接腳
70‧‧‧定位件
71‧‧‧鎖扣腳
711‧‧‧勾部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之立體圖;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插座電連接器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圖;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之插座電連接器之端子座及接地環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所示端子座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第五圖至第七圖係端子座之組裝過程圖;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部分立體分解圖;第九圖係第八圖所示電連接器之另一角度之部分立體分解圖;第十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沿虛線X-X之剖面圖;第十一圖係第九圖所示端子座與接地環彼此分離之立體圖;及第十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插座電連接器具有焊接痕跡之立體圖。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二圖,為符合本發明之一種電連接器100,所述電連接器100為一種板端連接器,電連接器100具有由金屬殼體10圍繞形成之對接腔101,對接腔101向前貫穿,平板狀之舌板102延伸入對接腔101,舌板102之兩個表面均排列有上、下端子63、53。自前向後看,該對接腔101之橫截面呈近似橢圓形結構,且對接腔101關於舌板102呈左右、上下方向之對稱設置,即該電連接器100可以供對應之插頭連接器(未圖示)正反方向之插入。金屬殼體10之外側固定有一個金屬罩20,該金屬罩20之兩側設有向下延伸之第二接腳21,用來將電連接器100固定在電路板(未圖示)上,金屬罩20覆蓋金屬殼體10之頂面、兩個側面及後面,起到較好遮蔽作用,尤其金屬罩20之後側壁22不但遮蔽電連接器100之後端面,而且具有表面焊接之焊接點23,起到輔助焊接之作用。
下面介紹電連接器之具體結構及組裝過程,參第三圖至第四圖, 電連接器100包括舌板件30、接地環40、具有上述上、下端子63、53之上、下端子模組60、50及上述金屬殼體10與金屬罩20,舌板件30內設置有遮蔽板31。
參閱第三圖至第九圖,遮蔽板31通過與塑膠注塑成型之方法形成上述舌板件30,舌板件30包括絕緣部32,上述遮蔽板31之前部區域311埋設在絕緣部32內,後部區域312則裸露在絕緣部32外,前部區域311之兩側邊緣及前邊緣分別凸伸出絕緣部32之側緣及前緣,尤其絕緣部32在側緣處形成缺口,使得遮蔽板31裸露出來,如此,遮蔽板31不僅有遮蔽效果,而且該缺口提供與對接連接器之對接扣持作用,遮蔽板31裸露出來也有助於加強舌板102強度,防止對接連接器對舌板102撞擊時產生之破壞。絕緣部32位於遮蔽板31兩側之兩個表面分別形成有端子槽321,上述遮蔽板31位於舌板件30兩側之端子槽321之間,絕緣部32在未設置有端子槽321之地方設有複數大小不一之圓孔322,該圓孔322係在注塑成型過程中模具抵壓遮蔽板31後退出形成。
接地環40包括矩形之環形部41及自環形部41之後邊緣延伸之兩個板狀接地部42,每個板狀接地部42內衝壓有彈片43,每一彈片43自前向後延伸且複數彈片43呈橫向排列。參第五圖至第六圖,接地環40自後向前(第五圖所示之箭頭A方向)套入舌板件30而固定在舌板件30之橫向兩側邊,接地環40與舌板件30之兩側邊具有一定間隙39。舌板件30包括位於前側之舌板102及位於後側之固定部34,在橫向方向(第五圖所示之B-B方向)上,舌板102之尺寸大於固定部34之尺寸。接地環40套入舌板件30後,上述接地環40套設在固定部34上,環形部41之兩個短壁411固定在固定部34 之兩側邊且接地環40向前抵壓在舌板102兩側之後面,環形部41之兩個長壁412則與舌板件30留有上述間隙39,兩個板狀接地部42則分別位於遮蔽板31之後部區域312之兩側。
上述下端子模組50包括本體部51、位於本體部51前側之臺階部52及下端子53,下端子53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52之接觸部531及延伸出本體部51之接腳532。下端子模組50通過下端子53與塑膠注塑形成本體部51及臺階部52,下端子53還包括埋設在塑膠內之中間部(未標號),接腳532自本體部51之後端向下彎折,形成通孔型焊接腳,接腳532呈兩排排列。如第六圖、第七圖,下端子模組50自後向前穿過接地環40與舌板件30之間之間隙39而固定在舌板件30之下表面。下端子53之接觸部531恰好收容在端子槽321a內。然後將定位件70自下向上安裝入下端子模組50之下端子53之接腳532,定位件70兩端分別具有一個向上延伸之鎖扣腳71,鎖扣腳71具有向外凸出之勾部711,用來勾扣在下端子模組50之本體部51之下表面之凹縫5112內。
上述上端子模組60結構與下端子模組50大致相同,上端子模組60包括本體部61、位於本體部61前側之臺階部62及上端子63,上端子63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62之接觸部631及延伸出本體部61之接腳632。上端子模組60通過上端子63與塑膠注塑形成本體部61及臺階部62,上端子63還包括埋設在塑膠內之中間部(未標號),接腳632自本體部61之後端向下彎折,形成表面焊接型接腳,接腳632呈兩排排列。如第七圖至第八圖,上端子模組60自後向前穿過接地環40與舌板件30之間之間隙39而固定在舌板件30之上表面。上端子63之接觸部631恰好收容在端子槽321b內。
其中,如第三圖、第四圖所示,舌板件30之固定部34在與舌板102交接處設有擋塊341,擋塊341在垂直於舌板102之豎直方向上凸伸出固定部34,下端子模組50之臺階部52之兩側設有缺口部521,缺口部521與擋塊341互補配合。下端子模組50插入後,缺口部521恰好與擋塊341配合,能夠防止下端子模組50向前移動;上端子模組60也具有對應之結構。下端子模組50與上端子模組60在相對面分別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固定肋513與凹槽613,固定肋513與凹槽613彼此互補配合,如此,在上端子模組60插入間隙39時,上端子模組60之凹槽613被限制沿固定肋513移動,從而起到精確導引安裝及準確定位之作用。
綜上所述,所述接地環40自後向前套入舌板件30而固定在舌板件30之橫向兩側邊,接地環40與舌板件30之兩側邊具有一定間隙39,上、下端子模組60、50自後向前插入上述間隙39而固定在該間隙39內,上、下端子63、53之接觸部631、531分別容納在端子槽321b、321a內,上、下端子模組60、50之臺階部固定在接地環40內,從而形成端子座103,如第八圖、第九圖所示,端子座103包括本體部(由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61、51構成)、舌板102、位於本體部與舌板102之間之臺階部(由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構成,端子(包括上、下端子63、53)固定在本體部且包括排列在舌板102之接觸部,金屬殼體10固定在本體部且圍繞舌板102及臺階部而形成位於其間之對接腔101,接地環40之環形部41固定在臺階部,兩個板狀接地部42分別貼附在本體部之相對兩側且板狀接地部42形成有彈性抵壓在金屬殼體10之彈片43。所述板狀接地部42貼附在上、下端子模組60、50之本體部,本體部設置有淺凹部611、511(參第三圖、第四圖所示),板狀接地部42恰 好容納在淺凹部611、511內。參第十圖所示,遮蔽板31之前部區域311埋設在舌板件30內,後部區域312裸露在舌板件30外且被夾持在上、下端子模組60、50之本體部61、51之間。
然後,參第八圖至第十圖,金屬殼體10安裝在端子座103上。金屬殼體10固定在上、下端子模組60、50之本體部61、51且圍繞舌板件30及接地環40,且金屬殼體10與舌板件30及接地環40之間形成前述對接腔101。金屬殼體10之上壁在臨近前端處分別設有兩個向對接腔101延伸之彈性片12,下壁之內壁面設有向對接腔101凸伸之兩條凸肋13,凸肋13沿前後方向延伸,金屬殼體10在其兩側之後端設有第一接腳11,第一接腳11與第二接腳21呈前後排列。
最後,金屬罩20通過鐳射焊接方式焊接在金屬殼體10上,如第十二圖所示(表面具有焊接痕跡25),金屬罩20對應之彈性片12處設有凸帽24,以使金屬殼體10之彈性片12具有一定之位移空間。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312‧‧‧後部區域
321a‧‧‧端子槽
39‧‧‧間隙
411‧‧‧短壁
412‧‧‧長壁
42‧‧‧接地部
50‧‧‧下端子模組

Claims (8)

  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舌板件、接地環、上端子模組、下端子模組及金屬殼體;舌板件內設置有遮蔽板,舌板件之兩相對表面分別開設有複數端子槽,遮蔽板位於舌板件相對表面之端子槽之間;上端子模組包括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側之臺階部及上端子,上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之接觸部及延伸出本體部之接腳;下端子模組包括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側之臺階部及下端子,下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出臺階部之接觸部及延伸出本體部之接腳;其中,所述舌板件自前向後套入接地環,使接地環固定在舌板件之橫向兩側,接地環與舌板件之兩相對表面間隔一定之間隙,上、下端子模組自後向前插入上述間隙而固定在間隙內,上、下端子之接觸部分別容納在端子槽內,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固定在接地環內;金屬殼體固定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且圍繞舌板件及接地環,且金屬殼體與舌板件及接地環之間形成向前貫穿之對接腔,所述舌板件包括位於前側之舌板及位於後側之固定部,在橫向方向上,舌板之尺寸大於固定部之尺寸,上述接地環套設在固定部上,且接地環向前抵壓在舌板兩側之後面,所述舌板件之固定部與舌板交接處設有擋塊,擋塊在垂直於舌板之豎直方向上凸伸出固定部,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分別設有位於其兩側之缺口部,缺口部與擋塊互補配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下端子模組與上端子模組在相對面分別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固定肋與凹槽,固定肋與凹槽彼此互補配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遮蔽板之前部區域埋設在舌板件內,後部區域裸露在舌板件外且被夾持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 體部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接地環還設置有向後延伸之兩個接地部,接地部貼附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接地部機械接觸金屬殼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接地部設置有彈性抵壓金屬殼體之彈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每一接地部衝壓形成有彈性抵壓金屬殼體之一排橫向排列之彈片,每一彈片自前向後延伸。
  7. 一種電連接器之組裝方法,其中:提供舌板件,所述舌板件內設置有遮蔽板,舌板件之兩側開設有端子槽,所述舌板件包括位於前側之舌板及位於後側之固定部,在橫向方向上,舌板之尺寸大於固定部之尺寸,所述舌板件之固定部與舌板交接處設有擋塊,擋塊在垂直於舌板之豎直方向上凸伸出固定部;提供接地環,所述接地環自後向前罩入舌板件且固定在舌板件之橫向側邊,上述接地環套設在固定部上,且接地環向前抵壓在舌板兩側之後面,所述接地環與舌板件之兩側留有一定距離之間隙;提供上、下端子模組,所述上、下端子模組分別具有本體部、位於本體部前端之臺階部及端子,上、下端子模組自後向前分別插入上述間隙內,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分別固定在上述間隙內,對應之端子則分別容納在端子槽內,上、下端子模組之臺階部分別設有位於其兩側之缺口部,缺口部與擋塊互補配合;提供金屬殼體,所述金屬殼體之後部固定在上、下端子模組之本體部,前部圍繞舌板件及臺階部且與舌板件及臺階部之間形成對接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之組裝方法,其中提供金屬罩,所述金屬殼體具有外表面及後表面,金屬罩貼附在金屬殼體之外表面及後 表面。
TW103131675A 2014-09-15 2014-09-15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I573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1675A TWI573346B (zh) 2014-09-15 2014-09-15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1675A TWI573346B (zh) 2014-09-15 2014-09-15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428A TW201611428A (zh) 2016-03-16
TWI573346B true TWI573346B (zh) 2017-03-01

Family

ID=5608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1675A TWI573346B (zh) 2014-09-15 2014-09-15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334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2982U (zh) * 2013-08-28 2014-02-21 Component User Industry Co Ltd 電連接器
TWM484832U (zh) * 2014-04-28 2014-08-21 Speedtech Corp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2982U (zh) * 2013-08-28 2014-02-21 Component User Industry Co Ltd 電連接器
TWM484832U (zh) * 2014-04-28 2014-08-21 Speedtech Corp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428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4130B2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388380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with board-mounted soldering plate for improved sealing
TWM586887U (zh) 電連接器
TWI602357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573341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TWM551361U (zh) 電連接器
CN108173034B (zh) 插头连接器
TW201818616A (zh) 電連接器
TWM498401U (zh) 電連接器
TW201810830A (zh) 連接器組合
TWM496876U (zh) 電連接器
TWM502975U (zh) 電連接器
TWM498391U (zh) 電連接器
TW201822413A (zh) 電連接器
TW201843889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98405U (zh) 電連接器
TW201725799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95648U (zh) 電連接器
TW201719984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TW201818619A (zh) 電連接器
TW201803233A (zh) 電連接器
JP6991819B2 (ja) コネクタ
TWI573346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CN107332002B (zh) 电连接器
TWM496857U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