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1027B -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1027B
TWI571027B TW104107155A TW104107155A TWI571027B TW I571027 B TWI571027 B TW I571027B TW 104107155 A TW104107155 A TW 104107155A TW 104107155 A TW104107155 A TW 104107155A TW I571027 B TWI571027 B TW I5710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nit
power
virtual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7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3644A (zh
Inventor
朱家齊
呂臨佑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清華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07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1027B/zh
Priority to US14/702,844 priority patent/US990603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33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1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10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力控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以應用於具有至少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
在複數電力產生裝置(如同步發電機(Synchronous Generator,SG)、風力發電機或水力發電機等)所構成之電網系統中,由於該些電力產生裝置所產生之實功輸入訊號(代表該裝置之實際實功輸出)或虛功輸入訊號(代表該裝置之實際虛功輸出)通常會有頗大的差異,加上該電網系統並不具有分配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的能力,使得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無法分別達到(或趨於)一致性或預定比例,進而影響該電網系統之整體能量之穩定性。
第1圖係繪示習知技術中同步發電機1之方塊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同步發電機1係具有第一減法單元11、第二減法單元12、慣量單元13、第一積分單元14、摩擦力單元15與第二積分單元16。
該第一減法單元11係將實功命令訊號PM與實功輸入 訊號Pe相減以產生實功差量訊號A1,該第二減法單元12係將該實功差量訊號A1與回授頻率訊號A2相減以產生實功輸出訊號A3,該慣量單元13係將該實功輸出訊號A3乘以慣量常數以產生頻率微分訊號,該第一積分單元14係將該頻率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頻率訊號ω,該摩擦力單元15係將該頻率訊號ω乘以摩擦力常數以產生該回授頻率訊號A2,且該第二積分單元16係將該頻率訊號ω積分以產生電角訊號θ。
然而,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在於:當將複數同步發電機1應用於一電網系統中時,該電網系統不具有分配該些同步發電機1之實功輸入訊號Pe與虛功輸入訊號(圖中未繪示)的能力,以致該些同步發電機1之實功輸入訊號Pe與虛功輸入訊號無法分別達到(或趨於)一致性或預定比例,並導致該電網系統之整體能量缺乏穩定性。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先前技術之問題,實已成為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能控制電網系統之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與虛功輸入訊號。
本發明中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係應用於具有一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至少一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且該電力控制裝置包括:實功控制模組,係提供實功命令訊號並接收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且該實功控制模組包括實功共識單元與頻率復歸單元,該實 功共識單元係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實功共識訊號,該頻率復歸單元係依據該實功共識訊號產生頻率復歸訊號,以供該實功控制模組依據該實功命令訊號、實功輸入訊號與頻率復歸訊號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第一實功輸出訊號;以及虛功控制模組,係提供虛功命令訊號並接收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虛功輸入訊號,且該虛功控制模組包括虛功共識單元與電壓復歸單元,該虛功共識單元係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虛功共識訊號,該電壓復歸單元係依據該虛功共識訊號產生電壓微分復歸訊號,以供該虛功控制模組依據該虛功命令訊號、虛功輸入訊號與電壓微分復歸訊號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虛功輸出訊號。
該實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一減法單元與第二減法單元,該第一減法單元係將該實功命令訊號與該實功輸入訊號相減以產生實功差量訊號,且該第二減法單元係將該實功差量訊號與該頻率復歸訊號相減以產生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
該實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一加法單元,該頻率復歸單元可具有第一積分次單元,俾由該第一加法單元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相加,以令該第一積分次單元將相加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積分,供該頻率復歸單元將積分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乘以頻率復歸常數以產生該頻率復歸訊號。
該實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三減法單元,該第三減法單元係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第一電角微分訊號相減以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第二實功輸出訊號。
該實功控制模組可具有虛擬慣量單元與第二積分單元,該虛擬慣量單元係將該第二實功輸出訊號乘以慣量常數以產生頻率微分訊號,且該第二積分單元係將該頻率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俾由該實功控制模組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乘以實功垂降常數以產生該第一電角微分訊號。
該實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二加法單元與第三積分單元,該第二加法單元係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頻率常數相加,且該第三積分單元係將相加後之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該頻率常數積分以產生電角訊號。
該虛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四減法單元與第五減法單元,該第四減法單元係將該虛功命令訊號與該虛功輸入訊號相減以產生虛功差量訊號,且該第五減法單元係將該虛功差量訊號與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相減以產生該虛功輸出訊號。
該虛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三加法單元,該電壓復歸單元可具有第四積分次單元,俾由該第三加法單元將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相加,以令該第四積分次單元將相加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積分,供該電壓復歸單元係將積分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乘以電壓復歸常數以產生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
該虛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五積分單元,該虛功控制模組係將該虛功輸出訊號乘以虛功垂降常數的倒數以產生電壓微分訊號,且該第五積分單元係將該電壓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電壓差量訊號。
該虛功控制模組可具有第四加法單元與第六減法單元,該第四加法單元係將該電壓差量訊號與電壓常數相加以產生電壓命令訊號,且該第六減法單元係將該電壓命令訊號與電壓回授訊號相減以產生電壓誤差訊號。
該電力控制裝置可包括一具有比例積分控制單元與預測電流控制單元之調變模組,其中,該比例積分控制單元係將該虛功控制模組之電壓誤差訊號轉換為電流命令訊號,且該預測電流控制單元係依據該電流命令訊號與電流回授訊號產生電流輸出訊號。
該調變模組可具有轉框單元與脈波寬度調變單元,該轉框單元係依據該電流輸出訊號與該實功控制模組之電角訊號產生控制力訊號,且該脈波寬度調變單元係將該控制力訊號轉換為脈波調變訊號。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發明中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可應用於具有一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至少一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且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係連接或鄰近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該電力控制裝置之實功控制模組具有實功共識單元以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實功共識訊號,且該電力控制裝置之虛功控制模組具有虛功共識單元以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 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虛功共識訊號。因此,本發明可透過該實功共識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分別控制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及虛功輸入訊號。
同時,當本發明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應用於一具有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時,該些電力控制裝置可具有分配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的能力,使得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能分別達到(或趨於)一致性或預定比例,並使得該電網系統之整體能量達到穩定性。
另外,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可具有虛擬慣量單元以提供適當的慣量予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使得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頻率訊號具有較小的抖動與較佳的穩定性。
1‧‧‧同步發電機
11、201‧‧‧第一減法單元
12、206‧‧‧第二減法單元
13‧‧‧慣量單元
14‧‧‧第一積分單元
15‧‧‧摩擦力單元
16、211‧‧‧第二積分單元
2‧‧‧實功控制模組
202‧‧‧實功共識單元
203‧‧‧頻率復歸單元
204‧‧‧第一積分次單元
205‧‧‧頻率復歸常數
207‧‧‧第一加法單元
208‧‧‧第三減法單元
209‧‧‧虛擬慣量單元
210‧‧‧慣量常數
212‧‧‧實功垂降常數
213‧‧‧第二加法單元
214‧‧‧第三積分單元
3‧‧‧虛功控制模組
301‧‧‧第四減法單元
302‧‧‧虛功共識單元
303‧‧‧電壓復歸單元
304‧‧‧第四積分次單元
305‧‧‧電壓復歸常數
306‧‧‧第五減法單元
307‧‧‧第三加法單元
308‧‧‧虛功垂降常數
309‧‧‧第五積分單元
310‧‧‧第四加法單元
311‧‧‧第六減法單元
4‧‧‧調變模組
401‧‧‧比例積分控制單元
402‧‧‧預測電流控制單元
403‧‧‧轉框單元
404‧‧‧脈波寬度調變單元
5‧‧‧電網系統
A1、D1‧‧‧實功差量訊號
A2‧‧‧回授頻率訊號
A3‧‧‧實功輸出訊號
B1至B14‧‧‧匯流排
C、C3、C4、C5、C7、C10、C13‧‧‧電力控制裝置
D2‧‧‧實功共識訊號
D3‧‧‧頻率復歸訊號
D4‧‧‧第一實功輸出訊號
D5‧‧‧第一電角微分訊號
D6‧‧‧第二實功輸出訊號
E1‧‧‧虛功差量訊號
E2‧‧‧虛功共識訊號
E3‧‧‧電壓微分復歸訊號
E4‧‧‧虛功輸出訊號
E5‧‧‧電壓誤差訊號
F1‧‧‧電流命令訊號
F2‧‧‧電流輸出訊號
F3‧‧‧控制力訊號
G3、G4、G5、G7、G10、G13‧‧‧電力產生裝置
ii,dq‧‧‧電流回授訊號
Ji‧‧‧轉動慣量常數
l‧‧‧傳輸線
m‧‧‧脈波調變訊號
Pe、Pi‧‧‧實功輸入訊號
PM、Pi*‧‧‧實功命令訊號
Qi‧‧‧虛功輸入訊號
Qi*‧‧‧虛功命令訊號
S6、S8、S11、S14‧‧‧負載
Vi,0‧‧‧電壓常數
Vi,dq‧‧‧電壓回授訊號
Vi*‧‧‧電壓命令訊號
‧‧‧電壓微分訊號
△Vi‧‧‧電壓差量訊號
ω‧‧‧頻率訊號
ω b‧‧‧頻率常數
‧‧‧頻率微分訊號
θi‧‧‧電角訊號
‧‧‧第二電角微分訊號
第1圖係繪示習知技術中同步發電機之方塊示意圖;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中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之方塊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本發明中將複數電力控制裝置分別應用於電網系統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中之方塊示意圖;第4A圖與第4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均不具有和具有實功共識單元時,電網系統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之波形示意圖;第5A圖與第5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均不具有和具有實功共識單元時,電網系統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頻率訊號之波形示意圖; 第6A圖與第6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均不具有和具有虛功共識單元時,電網系統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虛功輸入訊號之波形示意圖;第7A圖與第7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均不具有和具有虛功共識單元時,電網系統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電壓輸出訊號之波形示意圖;以及第8圖係繪示當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不具有和具有虛擬慣量單元時,電網系統之一電力產生裝置之不同頻率訊號之比較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
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中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C之方塊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本發明中將如第2圖所示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C(如六個電力控制裝置C3,C4,C5,C7,C10,C13)分別應用或安裝於電網系統5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G(如六個電力產生裝置G3,G4,G5,G7,G10,G13)中之方塊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第3圖之電網系統5可具有複數匯流排B(如十四條匯流排B1至B14)與複數傳輸線l,以透過該些匯流排B與傳輸線l電性連接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電力控制裝置C與複數負載S(如四個負載S6,S8,S11, S14)。
在第3圖中,該負載S6於輕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0.044kW(千瓦)及0.036kvar(千乏),而於重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0.13kW及0.11kvar。該負載S8和負載S11於輕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0.43kW及0.31kvar,而於重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1.30kW及0.93kvar。該負載S14於輕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1.32kW及0.94kvar,而於重載時之實功與虛功分別為3.95kW及2.82kvar。
在第2圖與第3圖中,該電力控制裝置C可為電力控制電路、同步轉換器(synchronveter)或分散式介面轉換器(Distributed Interface Converter,DIC)等,該電網系統5可為獨立(isolated)微型電網(Micro-Grid,MG)系統等,且該電力產生裝置G可為同步發電機、風力發電機、水力發電機、火力發電機或核能發電機等。
需說明的是,第3圖之電網系統5亦可僅具有一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至少一第二電力產生裝置。舉例而言,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可為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G5,G7,G10,G13)其中任一者,而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可為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中至少一鄰近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者,且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可透過至少一傳輸線l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例如,若第3圖之第一電力產生裝置為G3,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為G4、G7及G10。或者,若第3圖之第一電力產生裝置為G13,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為G4。
在第2圖中,該電力控制裝置C係主要包括實功控制模組2以及虛功控制模組3。同時,為了方便說明,下列僅舉例以第3圖之電力產生裝置G13作為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並以電力產生裝置為G4作為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且以電力控制裝置C13作為第2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
在第2圖與第3圖中,該電力控制裝置C13(C)係電性連接該電力產生裝置G13或安裝於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中。該電力控制裝置C13(C)與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係鄰近該電力產生裝置G4,並透過該傳輸線1電性或訊號連接該電力產生裝置G4。
該電力控制裝置C13(C)之實功控制模組2係提供實功命令訊號Pi*並接收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實功輸入訊號Pi,且該實功控制模組2係具有實功共識(consensus)單元202與頻率復歸(frequency restoration)單元203。該實功共識單元202係提供該電力產生裝置G13與該電力產生裝置G4之間的實功共識訊號D2,而該頻率復歸單元203係依據該實功共識訊號D2產生頻率復歸訊號D3,以供該實功控制模組2依據該實功命令訊號Pi*、實功輸入訊號Pi與頻率復歸訊號D3產生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
詳言之,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一減法單元201,該第一減法單元201係將該實功命令訊號Pi*與該實功輸入訊號Pi相減以產生實功差量訊號D1,且該第一減法單元201可為硬體之減法器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二減法單元206,該第二減法單元206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一減法單元201,並將該實功差量訊號D1與該頻率復歸訊號D3相減以產生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且該第二減法單元206可為硬體之減法器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一加法單元207,該第一加法單元207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二減法單元206與該實功共識單元202,並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與該實功共識訊號D2相加,且該第一加法單元207可為硬體之加法器或軟體之加法程式。該第二減法單元206、第一加法單元207與頻率復歸單元203係構成第一封閉迴路(closed-loop)。
該頻率復歸單元203可具有第一積分次單元204,該第一積分次單元204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一加法單元207,並將相加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與該實功共識訊號D2積分,且該第一積分次單元204可為硬體之積分器或軟體之積分程式。該頻率復歸單元203可將積分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與該實功共識訊號D2乘以頻率復歸常數205以產生該頻率復歸訊號D3,並利用該頻率復歸訊號D3復歸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之頻率。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三減法單元208,該第三減法單元208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二減法單元206,並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D4與第一電角微分訊號D5相減以產生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第二實功輸出訊號D6,且該第 三減法單元208可為硬體之減法器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虛擬慣量(virtual inertia)單元209,該虛擬慣量單元209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三減法單元208,並將該第二實功輸出訊號D6乘以慣量常數210以產生頻率微分訊號,俾於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第二實功輸出訊號D6中加入適當的轉動慣量J,且該轉動慣量J不等於零(J≠0)。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二積分單元211,該第二積分單元211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虛擬慣量單元209,並將該頻率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且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乘以實功垂降(droop)常數212以產生該第一電角微分訊號D5。該第二積分單元211可為硬體之積分器或軟體之積分程式,且該第三減法單元208、虛擬慣量單元209與第二積分單元211係構成第二封閉迴路。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二加法單元213,該第二加法單元213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二積分單元211,並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頻率常數ω b相加,且該第二加法單元213可為硬體之加法器或軟體之加法程式。
該實功控制模組2可具有第三積分單元214,該第三積分單元214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二加法單元213,並將相加後之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該頻率常數ω b積分以產生電角訊號θi,且該第三積分單元214可為硬體之積分器或軟體之積分程式。
又,該電力控制裝置C13(C)之虛功控制模組3係提供虛功命令訊號Qi*並接收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虛功輸入訊號Qi,且該虛功控制模組3係具有虛功共識單元302與電壓復歸(voltage restoration)單元303。該虛功共識單元302係提供該電力產生裝置G13與該電力產生裝置G4之間的虛功共識訊號E2,而該電壓復歸單元303係依據該虛功共識訊號E2產生電壓微分復歸訊號E3,以供該虛功控制模組3依據該虛功命令訊號Qi*、虛功輸入訊號Qi與電壓微分復歸訊號E3產生該電力產生裝置G13之虛功輸出訊號E4。
詳言之,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四減法單元301,該第四減法單元301係將該虛功命令訊號Qi*與該虛功輸入訊號Qi相減以產生虛功差量訊號E1,且該第四減法單元301可為硬體之減法器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五減法單元306,該第五減法單元306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四減法單元301,並將該虛功差量訊號E1與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E3相減以產生該虛功輸出訊號E4,且該第五減法單元306可為硬體之減法器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三加法單元307,該第三加法單元307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五減法單元306與該虛功共識單元302,並將該虛功輸出訊號E4與該虛功共識訊號E2相加,且該第三加法單元307可為硬體之加法器或軟體之加法程式。該第五減法單元306、第三加法單元307 與電壓復歸單元303係構成第三封閉迴路。
該電壓復歸單元303係具有第四積分次單元304,該第四積分次單元304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三加法單元307,並將相加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E4與該虛功共識訊號E2積分,且該第四積分次單元304可為硬體之積分器或軟體之積分程式。該電壓復歸單元303可將積分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E4與該虛功共識訊號E2乘以電壓復歸常數305以產生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E3,並利用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E3復歸該虛功輸出訊號E4之電壓。
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五積分單元309,該第五積分單元309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五減法單元306。該虛功控制模組3係將該虛功輸出訊號E4乘以虛功垂降常數308的倒數以產生電壓微分訊號,且該第五積分單元309係將該電壓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電壓差量訊號△Vi。該第五積分單元309可為硬體之積分器或軟體之積分程式。
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四加法單元310,該第四加法單元310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五積分單元309,並將該電壓差量訊號△Vi與電壓常數Vi,0相加以產生電壓命令訊號Vi*,且該第四加法單元310可為硬體之加法器或軟體之加法程式。
該虛功控制模組3可具有第六減法單元311,該第六減法單元311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第四加法單元310,並將該電壓命令訊號Vi*與電壓回授訊號Vi,dq相減以產生電壓誤差訊號E5,且該第六減法單元311可為硬體之減法器 或軟體之減法程式。
該電力控制裝置C13(C)可包括調變模組4,該調變模組4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實功控制模組2與該虛功控制模組3,且該調變模組4可為硬體之調變器或軟體之調變程式。
該調變模組4可具有比例積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單元401,該比例積分控制單元401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虛功控制模組3之第六減法單元311,並將該電壓誤差訊號E5轉換為電流命令訊號F1。
該調變模組4可具有預測電流控制單元(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unit)402,該預測電流控制單元402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比例積分控制單元401,並依據該電流命令訊號F1與電流回授訊號ii,dq產生電流輸出訊號F2。
該調變模組4可具有轉框(transformation frame)單元403,該轉框單元403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實功控制模組2之第三積分單元214與該預測電流控制單元402,並依據該電流輸出訊號F2與該實功控制模組2之電角訊號θi產生控制力(control force)訊號F3。
該調變模組4可具有脈波寬度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單元404,該脈波寬度調變單元404係電性或訊號連接該轉框單元403,並將該控制力訊號F3轉換為脈波調變訊號m。
在第2圖與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如C3,C4,C5,C7,C10,C13,C14)及電網系統5之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 G5,G7,G10,G13)中,該些電力控制裝置C之理想狀態係將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Pi(如P1,P2,…Pm)與實功命令訊號Pi*(如P1*,P2*,…Pm*)之比值均調整至相等,並將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輸入訊號Qi(如Q1,Q2,…Qm)與虛功命令訊號Qi*(如Q1*,Q2*,…Qm*之比值均調整至相等,俾使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P1與虛功輸入訊號Q1均達到(或趨於)一致性或預定比例。例如,下列公式(1)之實功比演算法與公式(2)之虛功比演算法所示。
上述公式(1)與公式(2)中,m表示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數量,P1至Pm表示各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P1*至Pm*表示各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命令訊號,Q1至Qm表示各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輸入訊號,Q1*至Qm*表示各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命令訊號。
在第2圖與第3圖中,該些電力控制裝置C可依據例如下列公式(3)之實功演算法產生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實功命令訊號Pi*與實功共識訊號D2等,並依據例如下列公式(4)之虛功演算法產生該虛功命令訊號Qi*與虛功共識訊號E2等。
上述公式(3)與公式(4)中,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如C13)或第一電力產生裝置G(如G13)之編號(如13),j表示第二電力控制裝置C(如C4)或第二電力產生裝置G(如G4)之編號(如4),Dp,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實功垂降常數,Dp,j表示第二電力控制裝置C之實功垂降常數,Dq,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虛功垂降常數,Dq,j表示第二電力控制裝置C之虛功垂降常數,J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轉動慣量常數,kp,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復歸常數,kq,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電壓微分復歸常數,lij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透過傳輸線l連接第二電力控制裝置C,Pi表示第一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P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實功命令訊號,pi與ω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訊號,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微分訊號,pj表示第二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訊號,Qi表示第一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輸入訊號,Q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虛功命令訊號,qi與Vi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電壓訊號,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電壓微分訊號,ωb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常數,表示第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第 二電角微分訊號。
在第3圖中,該電網系統5之整體能量可依據例如下列公式(5)之能量演算法、公式(6)之動能演算法與公式(7)之動能演算法予以計算,以使該電網系統5之整體能量達到穩定性。
U 1( x )=KE( ω )+PE( y )………………………(5)
PE( y )=W 1( y )+W 2( y )+W 3( y )+W 4( p , q )………(7)
上述公式(5)至公式(7)中,U1(x)表示電網系統5之整體能量,KE(ω)表示電網系統5之動能,PE(y)表示電網系統5之位能。而J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轉動慣量常數,m表示電力產生裝置G之數量,x與y表示電網系統5之變數向量訊號,W1、W2、W3與W4表示電網系統5之位能,ω 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訊號。
同時,上述公式(5)至公式(7)可搭配下列公式(8)至公式(10)予以計算。
上述公式(8)至公式(10)中,Bij表示電網系統5之傳輸線l之導納,K表示電網系統5之傳輸線l之電阻與電感之比值,m與n表示電力產生裝置G之數量,p與ω表示電網系統5之頻率訊號,pi、pjω i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頻率訊號,P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實功命令訊號,PL,j表示單一負載S之實功量,q與v表示電網系統5之電壓訊號,Q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虛功命令訊號,QL,j表示單一負載S之虛功量,T表示轉置,Vi、Vj、qi與q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電壓訊號,vi表示電壓訊號Vi之自然對數,vj表示電壓訊號Vj之自然對數,xi與yi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變數向量訊號,θ與θij表示電網系統5之電角訊號,θi與θj表示單一電力控制裝置C之電角訊號。
第4A圖與第4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如第3圖所示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C(如C3,C4,C5,C7,C10,C13)均不具有和具有如第2圖所示之實功共識單元202時,電網系統5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G5,G7,G10,G13)之實功輸入訊號之波形示意圖。
如第4A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不具有第2圖之實功共識單元202(實功共識訊號D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會具有較大的差異。
而如第4B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具有第2圖之實功共識單元202(實功共識訊號D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實功輸入訊號會達到或趨於一致性。
第5A圖與第5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如第3圖所示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C(如C3,C4,C5,C7,C10,C13)均不具有和具有如第2圖所示之實功共識單元202時,電網系統5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G5,G7,G10,G13)之頻率訊號之波形示意圖。
如第5A圖與第5B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不具有或具有第2圖之實功共識單元202(實功共識訊號D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頻率訊號皆會達到或趨於一致性。
第6A圖與第6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如第3圖所示之電力控制裝置C(如C3,C4,C5,C7,C10,C13)不具有和具有如第2圖所示之虛功共識單元302時,電網系統5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G5,G7,G10,G13)之虛功輸入訊號之波形示意圖。
如第6A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不具有第2圖之虛功共識單元302(虛功共識訊號E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輸入訊號會具有較大的差異。
而如第6B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具有第2圖之虛功共識單元302(虛功共識訊號E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虛功輸入訊號會達到或趨於一致性。
第7A圖與第7B圖係分別繪示當本發明之如第3圖所示之電力控制裝置C(如C3,C4,C5,C7,C10,C13)不具有和具有如第2圖所示之虛功共識單元302時,電網系統5之複數電力產生裝置G(如G3,G4,G5,G7,G10,G13)之電壓 輸出訊號之波形示意圖。
如第7A圖與第7B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均不具有或具有第2圖之虛功共識單元302(虛功共識訊號E2)時,該些電力產生裝置G之電壓輸出訊號並無明顯的差異。
第8圖係繪示當本發明之如第3圖所示之電力控制裝置C(如C13)不具有和具有如第2圖所示之虛擬慣量單元209時,電網系統5之電力產生裝置G(如G13)之不同頻率訊號之比較示意圖。
如圖所示,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C不具有第2圖之虛擬慣量單元209之轉動慣量常數(J=0)時,電力產生裝置G(如G13)之頻率訊號會具有較大的抖動與較差的穩定性,當第3圖之電力控制裝置具有第2圖之虛擬慣量單元209之轉動慣量常數時(J≠0),該電力產生裝置G(如G13)之頻率訊號會具有較小的抖動與較佳的穩定性。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發明中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可應用於具有一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至少一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且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係連接或鄰近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該電力控制裝置之實功控制模組具有實功共識單元以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實功共識訊號,且該電力控制裝置之虛功控制模組具有虛功共識單元以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虛功共識訊號。因此,本發明可透過該實功共識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分別控制該第一 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及虛功輸入訊號。
同時,當本發明之複數電力控制裝置應用於一具有複數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時,該些電力控制裝置可具有分配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的能力,使得該些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與虛功輸入訊號能分別達到(或趨於)一致性或預定比例,並使得該電網系統之整體能量達到穩定性。
另外,本發明之電力控制裝置可具有虛擬慣量單元以提供適當的慣量予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使得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頻率訊號具有較小的抖動與較佳的穩定性。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特點及其功效,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可實施範疇,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任何運用本發明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應為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2‧‧‧實功控制模組
201‧‧‧第一減法單元
202‧‧‧實功共識單元
203‧‧‧頻率復歸單元
204‧‧‧第一積分單元
205‧‧‧頻率復歸常數
206‧‧‧第二減法單元
207‧‧‧第一加法單元
208‧‧‧第三減法單元
209‧‧‧虛擬慣量單元
210‧‧‧慣量常數
211‧‧‧第二積分單元
212‧‧‧實功垂降常數
213‧‧‧第二加法單元
214‧‧‧第三積分單元
3‧‧‧虛功控制模組
301‧‧‧第四減法單元
302‧‧‧虛功共識單元
303‧‧‧電壓復歸單元
304‧‧‧第四積分單元
305‧‧‧電壓復歸常數
306‧‧‧第五減法單元
307‧‧‧第三加法單元
308‧‧‧虛功垂降常數
309‧‧‧第五積分單元
310‧‧‧第四加法單元
311‧‧‧第六減法單元
4‧‧‧調變模組
401‧‧‧比例積分控制單元
402‧‧‧預測電流控制單元
403‧‧‧轉框單元
404‧‧‧脈波寬度調變單元
C‧‧‧電力控制裝置
D1‧‧‧實功差量訊號
D2‧‧‧實功共識訊號
D3‧‧‧頻率復歸訊號
D4‧‧‧第一實功輸出訊號
D5‧‧‧第一電角微分訊號
D6‧‧‧第二實功輸出訊號
E1‧‧‧虛功差量訊號
E2‧‧‧虛功共識訊號
E3‧‧‧電壓微分復歸訊號
E4‧‧‧虛功輸出訊號
E5‧‧‧電壓誤差訊號
F1‧‧‧電流命令訊號
F2‧‧‧電流輸出訊號
F3‧‧‧控制力訊號
ii,dq‧‧‧電流回授訊號
m‧‧‧脈波調變訊號
Pi‧‧‧實功輸入訊號
Pi*‧‧‧實功命令訊號
Qi‧‧‧虛功輸入訊號
Qi*‧‧‧虛功命令訊號
Vi,0‧‧‧電壓常數
Vi,dq‧‧‧電壓回授訊號
Vi*‧‧‧電壓命令訊號
‧‧‧電壓微分訊號
△Vi‧‧‧電壓差量訊號
ω b‧‧‧頻率常數
‧‧‧頻率微分訊號
θi‧‧‧電角訊號
‧‧‧第二電角微分訊號
Ji‧‧‧轉動慣量常數

Claims (12)

  1. 一種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係應用於具有一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至少一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電網系統中,該電力控制裝置包括:實功控制模組,係提供實功命令訊號並接收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實功輸入訊號,且該實功控制模組包括:實功共識單元,係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實功共識訊號;及頻率復歸單元,係依據該實功共識訊號產生頻率復歸訊號,以供該實功控制模組依據該實功命令訊號、實功輸入訊號與頻率復歸訊號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第一實功輸出訊號;以及虛功控制模組,係提供虛功命令訊號並接收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虛功輸入訊號,且該虛功控制模組包括:虛功共識單元,係提供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與該第二電力產生裝置之間的虛功共識訊號;及電壓復歸單元,係依據該虛功共識訊號產生電壓微分復歸訊號,以供該虛功控制模組依據該虛功命令訊號、虛功輸入訊號與電壓微分復歸訊號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虛功輸出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 置,其中,該實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一減法單元與第二減法單元,該第一減法單元係將該實功命令訊號與該實功輸入訊號相減以產生實功差量訊號,且該第二減法單元係將該實功差量訊號與該頻率復歸訊號相減以產生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實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一加法單元,且該頻率復歸單元更具有第一積分次單元,俾由該第一加法單元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相加,以令該第一積分次單元將相加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積分,供該頻率復歸單元將積分後之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該實功共識訊號乘以頻率復歸常數以產生該頻率復歸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實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三減法單元,該第三減法單元係將該第一實功輸出訊號與第一電角微分訊號相減以產生該第一電力產生裝置之第二實功輸出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實功控制模組更具有虛擬慣量單元與第二積分單元,該虛擬慣量單元係將該第二實功輸出訊號乘以慣量常數以產生頻率微分訊號,且該第二積分單元係將該頻率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俾由該實功控制模組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乘以 實功垂降常數以產生該第一電角微分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實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二加法單元與第三積分單元,該第二加法單元係將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頻率常數相加,且該第三積分單元係將相加後之該第二電角微分訊號與該頻率常數積分以產生電角訊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虛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四減法單元與第五減法單元,該第四減法單元係將該虛功命令訊號與該虛功輸入訊號相減以產生虛功差量訊號,且該第五減法單元係將該虛功差量訊號與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相減以產生該虛功輸出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虛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三加法單元,且該電壓復歸單元更具有第四積分次單元,俾由該第三加法單元將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相加,以令該第四積分次單元將相加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積分,供該電壓復歸單元將積分後之該虛功輸出訊號與該虛功共識訊號乘以電壓復歸常數以產生該電壓微分復歸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虛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五積分單元,該虛功控制模組係將該虛功輸出訊號乘以虛功垂降常數 的倒數以產生電壓微分訊號,且該第五積分單元係將該電壓微分訊號積分以產生電壓差量訊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虛功控制模組更具有第四加法單元與第六減法單元,該第四加法單元係將該電壓差量訊號與電壓常數相加以產生電壓命令訊號,且該第六減法單元係將該電壓命令訊號與電壓回授訊號相減以產生電壓誤差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更包括一具有比例積分控制單元與預測電流控制單元之調變模組,其中,該比例積分控制單元係將該虛功控制模組之電壓誤差訊號轉換為電流命令訊號,且該預測電流控制單元係依據該電流命令訊號與電流回授訊號產生電流輸出訊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其中,該調變模組更具有轉框單元與脈波寬度調變單元,該轉框單元係依據該電流輸出訊號與該實功控制模組之電角訊號產生控制力訊號,且該脈波寬度調變單元係將該控制力訊號轉換為脈波調變訊號。
TW104107155A 2015-03-06 2015-03-06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TWI571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7155A TWI571027B (zh) 2015-03-06 2015-03-06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US14/702,844 US9906033B2 (en) 2015-03-06 2015-05-04 Consensus-based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7155A TWI571027B (zh) 2015-03-06 2015-03-06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644A TW201633644A (zh) 2016-09-16
TWI571027B true TWI571027B (zh) 2017-02-11

Family

ID=5685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7155A TWI571027B (zh) 2015-03-06 2015-03-06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06033B2 (zh)
TW (1) TWI571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88139A4 (en) * 2015-04-24 2018-11-14 Hitachi, Ltd. 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684910B (zh) * 2016-12-12 2019-09-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机虚拟惯性自适应调节方法及频率控制方法
CN108964139A (zh) * 2018-07-06 2018-12-07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层控制微电网并网同步频率控制方法
CN110768308B (zh) * 2018-07-26 2023-07-18 通用电气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连接到电网的电力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EP3830651B1 (en) 2018-07-31 2024-09-25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consensus control of energy systems
CN109038662B (zh) * 2018-08-01 2021-05-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CN110829505B (zh) * 2019-11-21 2020-12-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有功与无功耦合特性的调频控制方法和调频控制器
CN112564167B (zh) * 2020-12-04 2022-03-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CN112886646A (zh) * 2021-02-01 2021-06-0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7214A1 (en) * 2007-03-06 2008-09-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power usage
EP2098013A1 (en) * 2006-12-27 2009-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ower usage controller
US8140194B2 (en) * 2009-01-28 2012-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upply-and-demand control system of distributed and coordinated type, for use in power systems
US8509706B2 (en) * 2007-02-20 2013-08-13 Adaptrum, Inc. Adaptiv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cognitive rad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492A (en) * 1994-06-14 1997-01-21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entralized signal frequency restoration in a distributed UPS system
US9882386B2 (en) * 2014-04-23 2018-01-30 Nec Corporation Consensus-base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control for microgrid voltage regulation and reactive power sharing
US9709964B2 (en) * 2014-07-11 2017-07-18 Cummins Power Generation Ip, Inc. Genset power control in power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98013A1 (en) * 2006-12-27 2009-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ower usage controller
US8509706B2 (en) * 2007-02-20 2013-08-13 Adaptrum, Inc. Adaptiv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cognitive radio
WO2008107214A1 (en) * 2007-03-06 2008-09-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power usage
US8140194B2 (en) * 2009-01-28 2012-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upply-and-demand control system of distributed and coordinated type, for use in power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06033B2 (en) 2018-02-27
TW201633644A (zh) 2016-09-16
US20160259399A1 (en)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1027B (zh) 基於共識之電力控制裝置
Jung et al. Voltage regulation method for voltage drop compensation and unbalance reduction in bipolar low-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JP6688388B2 (ja) Dcマイクログリッドのための電力分担
Gomis-Bellmunt et al. Maximum generation power evaluation of variable frequency offshore wind farms when connected to a single power converter
Ramezani et al. Combining droop and direct current vector control for control of parallel inverters in microgrid
JP2011114899A (ja) 負荷周波数制御方法及び負荷周波数制御装置
EP308491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wer injection or extraction in a power network
Ze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pgrading distributed generator with ancillary services
CN107005049B (zh) 功率控制器和功率控制方法
Ufa et al.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back-to-back HVDC system in Tomsk electric power system
JP7010690B2 (ja) 発電システム
Arioua et al. Multivariable control with grid objectives of an HVDC link embedded in a large-scale AC grid
Egea-Àlvarez et al. Power reduction coordinated scheme for wind power plants connected with VSC-HVDC
Hennane et al. Novel non-linear control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power sharing in islanded and grid-connected mesh microgrids
Ghanizdeh et al. Voltage quality and load sharing improvement in islanded microgrids using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control
US20160336750A1 (en) A controller for a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Joseph et al. Wind-thermal generation coordination in multi-terminal HVDC-connected AC systems for improved frequency support
WO2021205701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Zhang et al.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n islanded microgrid at constant frequency
Beerten Power flow modeling of hybrid AC/DC systems
Kim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for superconducting 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rews et al. Three-phase single stage solar PV integrated UPQC
Carnieletto 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Q frame and P+ Resonant controls for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to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ugade Optimal power flow approach for cognitiv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s smart grid
Limouchi et al. Active generators power dispatching control in smart g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