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861B -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861B
TWI569861B TW105112687A TW105112687A TWI569861B TW I569861 B TWI569861 B TW I569861B TW 105112687 A TW105112687 A TW 105112687A TW 105112687 A TW105112687 A TW 105112687A TW I569861 B TWI569861 B TW I5698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monomer
tubular body
cell
particula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7984A (zh
Inventor
鍾宜璋
邱逸閎
吳楷銘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高雄大學
仿生生醫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高雄大學, 仿生生醫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國立高雄大學
Priority to TW105112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986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8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7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984A/zh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Description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血液吸附分離〔isolation〕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血液吸附沉澱〔precipitation〕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更特別是關於一種血液吸附磁性〔magnetic〕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舉例而言,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I395612號之〝血液分離方法〞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血液分離方法。該血液分離方法包含:提供一流道、一具有複數孔洞之薄膜及一收集槽,且該流道疊設於該薄膜,該收集槽對應該流道設置於該薄膜之另一側;驅動一血液流動,且於接觸該薄膜時,實質上與該薄膜相對平行移動;於該收集槽收集該血液通過該薄膜之該等孔洞之一血漿。另外,藉由該薄膜阻擋該血液內之血細胞,且該血液之其他部分通過該薄膜之該等孔洞,如此該血液通過該薄膜之該等孔洞之部分為血漿。
承上,前述第I395612號之該薄膜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該第一表面具有複數弧面。該等孔洞設置於該等弧面之間,且該第二表面對應該等孔洞,具有複數凹陷區。該等孔洞之孔徑範圍為1微米至50微米。該薄膜之材料包括金屬及/或合金。
然而,前述第I395612號之該血液分離方法僅 採用該薄膜,且該薄膜之孔洞之孔徑範圍為1微米至50微米。事實上,前述第I395612號利用該薄膜用以阻擋過濾該血液內之血細胞,並利用該薄膜之孔洞允許過濾通過血漿。因此前述第I395612號之該血液分離方法僅適用於分離一般血細胞,其並不適用於分離血小板或血球。因此,習用血液分離裝置及其方法必然存在進一步提供分離血小板及血球之潛在需求。
另一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483797號之〝血液分離裝置〞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血液分離裝置。該血液分離裝置包含一套筒、一內桿組件、一頂蓋及一底蓋。該套筒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該內桿組件以套接方式同軸設置於該套筒內,且該內桿組件包含一桿體及一槽體相互以螺紋連接。該頂蓋套接封閉該第一開口,而該底蓋套接封閉該第二開口。該底蓋具有一中心通孔,以允許該桿體穿設連接該槽體。該血液分離裝置用以分離富含血小板血漿,可簡便地採用同一裝置完成血液的抽取、離心及特定血液分層之提取。
另一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475927號之〝血漿採集裝置〞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血漿採集裝置。該血漿採集裝置包含一管體、一蓋體、一活塞及一推桿。該管體沿一軸向方向依序形成一第一管體部、一管頸部及一第二管體部。該第一管體部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外凸緣,而該第二管體部具有一第二開口,且該管頸部連接該第一管體部及第二管體部。該蓋體用以遮蓋該第一開口,而該蓋體具有一內塞部及一外環部,且該內塞部容置於該第一管體部。另外,該外環部與外凸緣相抵,以便該蓋體遮蓋該第一開口。該活塞設於該第二管體部內,以封閉該第二開口。該推桿與活塞對應設置於該第二 管體內,且該推桿沿軸向方向滑動相抵該活塞而進行驅動該活塞,以達成調整血液分層位置。該血漿採集裝置為用於血液分離的離心管裝置,可供以離心方式操作血液分離。
另一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466716號之〝分離自體血液濃縮器〞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分離自體血液濃縮器。該分離自體血液濃縮器包含一上瓶體及一下瓶體。該下瓶體之頂部具有數個對流孔,而該上瓶體之下部具有一旋控環及一隔離板,且利用該旋控環帶動該隔離板,以導通或不導通至該下瓶體之對流孔。該下瓶體之下部設有一旋浮塞及一旋蓋,且利用該旋蓋的調控改變該旋浮塞之高低準位。該上瓶體之頂部選擇套組一封蓋或一筒套,且於該筒套之內部套設有一閥塞。該閥塞之中心設有一柱管,以接組該筒套之中心之管柱。該閥塞之一側另組設一單向閥,且在該筒套之一側另設置一管口或一軟塞。該分離自體血液濃縮器以經梯度離心法,將血液分段離心為血漿層、血小板濃厚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PRP〕層及血球層。
然而,前述第M483797號之血液分離裝置、第M475927號之血漿採集裝置及第M466716號之分離自體血液濃縮器皆採用旋轉離心方式分離血漿與血小板,且以離心方式分離血漿與血小板具有分離作業時間過長、設備成本過高及重量過重的缺點。
另一習用血小板分離裝置,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515720號之〝血小板採取裝置〞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血小板分離裝置。該血小板分離裝置包含一離心分離器、一第一通路、一第二通路、一血漿採取袋、一血小板採取袋及一控制器。該離心分離器具有一貯血空間及一轉子,且該貯血空間連通於一流入口及一流出口。依該轉子的旋轉,將由該流入口導入的血液在該貯血空間內以離心 方式分離血漿與血小板。該第一通路將血液送入至該離心分離器,而該第二通路將該離心分離器進行排放,且該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連接一血漿採取袋。
承上,前述第515720號將該離心分離器經由該第二通路排放血漿至該血漿採取袋,並將該血漿採取袋之血漿經由該第一通路流回該離心分離器,如此由該離心分離器取得血小板。該第一通路具有一送血幫浦,而該第二通路連接於一血小板採取袋。該控制器用以控制該離心分離器之轉子的動作及該送血幫浦的動作。另外在採血時,該控制器可配合經過該第一通路而流入於該離心分離器的血液流入量而改變該轉子的回轉數。
然而,前述第515720號之該血小板分離裝置採用該轉子以離心方式分離血漿與血小板,且以離心方式分離血漿與血小板具有分離作業時間過長、設備成本過高及重量過重的缺點。
另一習用血清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I461230號之〝用於過濾血清之過濾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與過濾裝置〞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血清過濾分離方法及其裝置。該血清過濾分離裝置包含一第一基底及至少一過濾薄膜。該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貫穿孔,且該過濾薄膜設置於該第一貫穿孔相對位置上。該過濾薄膜具有數個過濾孔、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而該第一表面具有數個弧面,且該弧面之間為該過濾孔,且該第二表面對應於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二表面具有數個凹陷區,且該凹陷區對應該過濾孔。
然而,前述第I461230號之該血清過濾分離裝置採用該過濾薄膜以過濾方式分離血清,且以過濾方式分離血清具有過濾分離作業時間過長、設備成本過高及作業繁雜的缺點。
另一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469483號之〝血球血漿分離裝置〞新型專利,其揭示一種血球血漿分離裝置包含一樣本沉澱腔室、一樣本注射流道及一毛細分離微流道。該樣本沉澱腔室用於收集一血液樣本之一沉澱血球,且該樣本注射流道連通於該樣本沉澱腔室之上,以便供該血液樣本導入該樣本沉澱腔室。該毛細分離微流道為連通於該樣本注射流道及樣本沉澱腔室之間,且該毛細分離微流道向外延伸至該血球血漿分離裝置之外表面,以毛細作用而將該血液樣本中之血漿導出。
然而,前述第M469483號之該血球血漿分離裝置採用該毛細分離微流道以毛細分離方式分離血球與血漿,且以毛細分離方式分離血球與血漿具有過濾分離作業時間過長、設備成本過高及作業繁雜的缺點。
因此,習用血小板分離裝置及其方法必然存在進一步改良之需求。前述專利公告第I461230號、第I395612號、第M483797號、第M475927號、第M469483號、第M466716號及第515720號僅為本發明技術背景之參考及說明目前技術發展狀態而已,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有鑑於此,本發明為了滿足上述技術問題及需求,其提供一種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其利用一顆粒材料及一細胞沾黏材料製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且在進行分離血液時,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可沾黏吸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利用沉降方式加速分離血液,因此相對於習用血液分離方法可大幅提升其分離效率。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其利用一顆粒材料及 一細胞沾黏材料製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且在進行分離血液時,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可沾黏吸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利用沉降方式加速分離血液,以達成方便操作及加速血液分離作業之目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其利用一磁性顆粒材料及一細胞沾黏材料製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且在進行分離血液時,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可沾黏吸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利用磁性吸附方式加速分離血液,以達成方便操作及加速血液分離作業之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包含:一顆粒材料,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細胞沾黏材料,其包覆於該顆粒材料之外表面上,以形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且該細胞沾黏材料用以沾黏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其中該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具有沾黏細胞特性,且利用該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分離紅血球與血漿。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細胞沾黏材料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且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或該細胞沾黏材料選自一含NIPAAM單體的共聚高分子或一複合高分子材料。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複合高分子材料由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而生 成。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顆粒材料選自一高比重顆粒材料或一磁性顆粒材料。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包含:一第一管柱體,其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一活塞推桿,且該第一管柱體用以容置一血液;一血液過濾材料,其設置於該第一開口;一第二管柱體,其具有一第二開口及一第二活塞推桿,且該第二管柱體用以容置該血液;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其添加於該第二管柱體;及一連接管,其連接於該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其中該血液過濾材料用以過濾該血液,以形成一初步過濾血液,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用以吸附分離該血液,以形成一已分離血液及一已吸附血球顆粒。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第二管柱體具有一磁控裝置,而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為一磁性顆粒材料,且利用該磁控裝置進行磁吸分離該已吸附血球顆粒。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之操作方法包含:利用一連接管連接於一第一管柱體及一第二管柱體,而該第一管柱體具有一第一活塞推桿,且該第二管柱體具有一第二活塞推桿;於該第一管柱體連接一血液過濾材料,且於該第二管柱體容置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利用該第一活塞推桿將一血液自該第一管柱體推擠通過該血液過濾材料及連接管,以形成一初步過濾血液,並將該初步過濾血液輸送至該第二管柱體; 於該第二管柱體利用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進行吸附分離該初步過濾血液,以形成一已分離血液及一已吸附血球顆粒;及利用該第二活塞推桿將該已分離血液自該第二管柱體逆向推回通過該連接管及血液過濾材料,以形成一回沖過濾物質血液,並將該回沖過濾物質血液輸送回該第一管柱體。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由一顆粒材料及一細胞沾黏材料製成,且該細胞沾黏材料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且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或該細胞沾黏材料選自一含NIPAAM單體的共聚高分子或一複合高分子材料。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複合高分子材料由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而生成。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顆粒材料選自一高比重顆粒材料或一磁性顆粒材料,以便利用該高比重顆粒材料以沉降方式加速分離該血液,或利用該磁性顆粒材料以磁性吸附方式加速分離該血液。
1‧‧‧顆粒材料
1a‧‧‧血液吸附顆粒材料
1b‧‧‧已吸附血球顆粒
2‧‧‧細胞沾黏材料
20‧‧‧細胞沾黏塗料
3‧‧‧血液過濾裝置
31‧‧‧第一管柱體
311‧‧‧第一開口
312‧‧‧第一活塞推桿
32‧‧‧血液過濾材料
33‧‧‧第二管柱體
331‧‧‧第二開口
332‧‧‧第二活塞推桿
34‧‧‧連接管
35‧‧‧磁控裝置
第1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顆粒材料、細胞沾黏材料及血液吸附分離材料之構造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初步過濾血液之側視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之顆粒材料完成吸附血球之側視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回沖已分離血液之側視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初步過濾血液之側視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之顆粒材料完成吸附血球之側視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回沖已分離血液之側視示意圖。
為了充分瞭解本發明,於下文將舉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且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適合組裝應用於各種相關血液檢驗裝置或各種相關血液成分之分離萃取裝置,例如: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分離裝置、萃取裝置或分離及萃取裝置,但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應用範圍。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適合將全血分離萃取成各種全製品或其相關製品,例如:血球濃厚液、新鮮冷凍血漿、冷凍沉澱品、血小板濃厚液、白血球濃厚液或其相關製品,但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應用範圍。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適合應用於各種醫療科學研究、治療病患〔例如:阿基里斯腱斷裂或治療關節炎〕、醫美產業〔例如:治療禿頭、減少皺紋或增加膠原蛋白層作用〕、醫療復健〔例如:外科手術或植牙手術後重健〕、醫藥製品或其相關產業,但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應用範圍。
一般而言,人類血液之血球種類包含紅血球〔red blood cell、red corpuscle或erythrocyte〕、白血球〔white blood cell或leukocyte〕及血小板或稱血栓細胞〔platelet或thrombocyte〕。人類紅血球的直徑通常約為6μm至8μm之間。人類白血球包含粒性白血球〔顆粒球〕及無粒白血球。粒性白血球包含嗜中性球〔其直徑約為12μm至15μm之間〕、嗜酸性球〔其直徑約為12μm至15μm之間〕、嗜鹼性球〔其直徑約為9μm至10μm之間〕。無粒白血球包含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的直徑約為9μm至10μm之間,而單核細胞的直徑約為14μm至17μm之間。人類血小板的直徑約2μm至4μm之間,其厚度約0.2μm至1.5μm之間。
第1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顆粒材料、細胞沾黏材料及血液吸附分離材料之構造示意圖。請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包含一顆粒材料〔particle material〕1及一細胞沾黏材料2。每個該顆粒材料1具有一外表面,而該細胞沾黏材料2可包覆於該顆粒材料1之外表面上,以形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且該細胞沾黏材料2用以沾黏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或其它蛋白。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顆粒材料1之細胞沾黏材料2具有沾黏細胞特性即可,如此該細胞沾黏材料2之沾黏細胞特性可用以操作分離紅血球與血漿。
請再參照第1圖所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於一第一操作溫度時,該顆粒材料1之細胞沾黏材料2具有相對高沾黏細胞特性,而於一第二操作溫度時,該顆粒材料1之細胞沾黏材料2不具有沾黏細胞特性或相對低沾黏細胞特性。該細胞沾黏材料2選自一含NIPAAM單體的 共聚高分子或一複合高分子材料。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複合高分子材料由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而生成。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舉例而言,該第一單體材料為該複合高分子材料之0.1至99.9重量百分比,而該第二單體材料為該複合高分子材料之0.1至99.9重量百分比。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細胞沾黏材料2選擇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一第二單體材料及一第三單體材料。
第2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圖,其包含四個主要步驟S1至S4,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步驟順序,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之下,可適當變更、分割、增加、合併或減少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步驟順序。
請參照第1及2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1:首先,在預先製備材料時,以適當方式製備該顆粒材料1。舉例而言,該顆粒材料1較佳選自各種顆粒材料,即其可選自一高比重〔high specific weight〕顆粒材料或一具磁性〔magnetic〕顆粒材料。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2:接著,同樣在預先製備材料時,於一容器中將該細胞沾黏材料2選擇加入溶解於一溶劑〔例如:有機溶劑或含適當有機溶劑之溶液〕,以便形成一細胞沾黏塗料20。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3:接著,將該顆粒材料1浸泡〔immersing〕於該細胞沾黏塗料20,並進行 攪拌〔stirring〕混合該顆粒材料1及細胞沾黏塗料20,以形成一初步混合顆粒材料。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4:最後,將該初步混合顆粒材料進行過濾〔filtering〕、清洗〔cleaning〕及烘乾〔drying〕作業,以獲得一血液吸附分離材料。此時,該細胞沾黏材料2可包覆於該顆粒材料1之外表面上,以形成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
第3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初步過濾血液之側視示意圖。請參照第3圖所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3包含一第一管柱體31、一血液過濾材料32、一第二管柱體33、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及一連接管34,且該第一管柱體31、血液過濾材料32、第二管柱體33及連接管34適當連接組成該血液過濾裝置3。
請參照第3圖所示,舉例而言,該第一管柱體31可選擇由一透明材料〔transparent material〕或一半透明〔semi-transparent〕材料製成。該第一管柱體31具有一第一開口〔opening〕311及一第一活塞推桿〔piston〕312,且該第一管柱體31用以容置一待分離血液。
請再參照第3圖所示,舉例而言,將該血液過濾材料32設置於一單元體內,且將該血液過濾材料32配置於該第一開口311及連接管34之間,以連通該第一管柱體31及連接管34,以便利用該血液過濾材料32過濾該待分離血液。
舉例而言,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舉例而言,將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以生成一複合高分子材料。舉例而言,該第一單體材料為該複合高分子材料之0.1至99.9重 量百分比,而該第二單體材料為該複合高分子材料之0.1至99.9重量百分比。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血液過濾材料32選擇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一第二單體材料及一第三單體材料。
舉例而言,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促進血小板吸附單體、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或具吸附血小板、其蛋白質之官能基及促進該血小板釋放生長因子之單體材料,且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為不相同單體材料。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為促進血小板吸附單體,其選自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該第一單體材料選自含長碳鏈之單體、二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其同分異構物或其任意組合物。該具疏水基體之單體為具各種長度碳鏈之柔軟醚基壓克力化合物,且該碳鏈之碳數為0至12個。
舉例而言,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接著,舉例而言,選擇於適當一處理裝置內將該複合高分子材料進行化學沉澱及純化〔precipitation and purification〕,以獲得一複合共聚物材料〔composite polymer〕。
舉例而言,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接著,利用至少一有機溶劑溶解該複合共聚物材料,以形成一複合共聚物材料溶液,以便進行後續加工作業,例如:塗佈、浸漬或其它加工作業。
舉例而言,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接著,利用該複合共聚物材料溶液製成一血小板吸附材料,例如:血液分離膠、血液分離塗料、止血材料、血液分離材料、促進傷口癒合材料或其它醫療相關材料。
請再參照第3圖所示,舉例而言,相對於該第 一管柱體31,該第二管柱體33具有一第二開口331及一第二活塞推桿332,且該第二管柱體33用以容置該血液。該血液過濾材料32及連接管34設置於該第一管柱體31及第二管柱體33之間。在初步過濾血液時,將該第一活塞推桿312推擠該第一管柱體31內之待分離血液,以輸送通過該第一開口311,如第3圖之向右箭頭所示。如此,該血液過濾材料32可用以初步過濾該待分離血液,以形成一初步過濾血液。
第4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之顆粒材料完成吸附血球之側視示意圖。請參照第3及4圖所示,在該待分離血液通過該血液過濾材料32後,該初步過濾血液進入至該第二管柱體33。此時,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已添加於該第二管柱體33內,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用以吸附分離該初步過濾血液。當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適當靜置而發生自然沉降時,可自動分離形成一已分離血液〔血漿〕及一已吸附血球〔紅血球〕顆粒1b,如第4圖之下半部所示。
請參照第3及4圖所示,該顆粒材料1選自高比重顆粒材料或具高比重特性之顆粒材料,以便利用該高比重顆粒材料以靜置一預定時間方式自然沉降或以人為加工方式〔例如:離心方式〕加速分離該已分離血液〔位於該第二管柱體33之上半部〕及已吸附血球顆粒1b〔沉積於該第二管柱體33之底部〕。
第5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回沖已分離血液之側視示意圖。請參照第5圖所示,在回沖已分離血液時,將該第二活塞推桿332推擠該第二管柱體33內之已分離血液,以輸送通過該第二開口331,如第5圖之向上箭頭所示。如此,該已分離血液可逆向回沖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過濾物質〔例如:血小板〕, 以形成一回沖過濾物質血液,其可供後續處理之使用。最後,將該回沖過濾物質血液輸送回該第一管柱體31。此時,該第二管柱體33僅留下該已吸附血球顆粒1b,其亦可供後續處理之使用。
第6圖揭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初步過濾血液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3圖。請參照第6圖所示,相對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另包含一磁控裝置〔magnetic control device〕35,且該磁控裝置35配置於該第二管柱體33之一側或周圍區域,以提供一適當磁場控制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或已吸附血球顆粒1b,如第7及8圖所示〕。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為一磁性顆粒材料,且在後續處理中利用該磁控裝置35進行磁吸分佈或分離該已吸附血球顆粒1b。
請參照第6圖所示,舉例而言,該磁控裝置35之磁場以磁吸方式可選擇控制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適當分佈於該第二管柱體33內。或,該磁控裝置35之磁場可選擇以磁吸方式控制該已吸附血球顆粒1b〔如第7及8圖所示〕適當分佈於該第二管柱體33之底部或其它特定區域內。
第7圖揭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之顆粒材料完成吸附血球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4圖。請參照第7圖所示,在該待分離血液通過該血液過濾材料32後,該初步過濾血液進入至該第二管柱體33。此時,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已添加於該第二管柱體33內,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用以吸附分離該初步過濾血液。當該磁控裝置35之磁場以磁吸方式控制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1a發生沉降或聚集於一預定位置時,可自動分離形成一已分離血液及一已吸附血球顆粒1b〔如第8圖之下半 部所示〕。
第8圖揭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血液過濾裝置進行回沖已分離血液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5圖。請參照第8圖所示,在回沖已分離血液時,已不需操作該磁控裝置35,且僅將該第二活塞推桿332推擠該第二管柱體33內之已分離血液,以輸送通過該第二開口331,如第8圖之向上箭頭所示。如此,該已分離血液可逆向回沖該血液過濾材料32之過濾物質〔例如:血小板〕,以形成該回沖過濾物質血液,其可供後續處理之使用。最後,將該回沖過濾物質血液輸送回該第一管柱體31。此時,該第二管柱體33僅留下該已吸附血球顆粒1b,其亦可供後續處理之使用。
前述較佳實施例僅舉例說明本發明及其技術特徵,該實施例之技術仍可適當進行各種實質等效修飾及/或替換方式予以實施;因此,本發明之權利範圍須視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圍為準。本案著作權限制使用於中華民國專利申請用途。
1a‧‧‧血液吸附顆粒材料
3‧‧‧血液過濾裝置
31‧‧‧第一管柱體
311‧‧‧第一開口
312‧‧‧第一活塞推桿
32‧‧‧血液過濾材料
33‧‧‧第二管柱體
331‧‧‧第二開口
332‧‧‧第二活塞推桿
34‧‧‧連接管

Claims (10)

  1. 一種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其包含:一顆粒材料,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細胞沾黏材料,其包覆於該顆粒材料之外表面上,以形成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且該細胞沾黏材料用以沾黏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其中該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具有沾黏細胞特性,且利用該顆粒材料之細胞沾黏材料分離紅血球與血漿。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其中該細胞沾黏材料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且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或該細胞沾黏材料選自一含NIPAAM單體的共聚高分子或一複合高分子材料。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其中該複合高分子材料由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而生成。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血液吸附分離材料,其中該顆粒材料選自一高比重顆粒材料或一磁性顆粒材料。
  5. 一種血液過濾裝置,其包含:一第一管柱體,其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一活塞推桿,且該第一管柱體用以容置一血液;一血液過濾材料,其設置於該第一開口;一第二管柱體,其具有一第二開口及一第二活塞推桿,且該第二管柱體用以容置該血液;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其添加於該第二管柱體;及一連接管,其連接於該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其中該血液過濾材料用以過濾該血液,以形成一初步過濾血液,且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用以吸附分離該血液,以形成一已分離血液及一已吸附血球顆粒。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血液過濾裝置,其中該第二管柱體具有一磁控裝置,而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為一磁性顆粒材料,且利用該磁控裝置進行磁吸分離該已吸附血球顆粒。
  7. 一種血液過濾裝置之操作方法,其包含:利用一連接管連接於一第一管柱體及一第二管柱體,而該第一管柱體具有一第一活塞推桿,且該第二管柱體具有一第二活塞推桿;於該第一管柱體連接一血液過濾材料,且於該第二管柱體容置一血液吸附顆粒材料;利用該第一活塞推桿將一血液自該第一管柱體推擠通過該血液過濾材料及連接管,以形成一初步過濾血液,並將該初步過濾血液輸送至該第二管柱體;於該第二管柱體利用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進行吸附分離該初步過濾血液,以形成一已分離血液及一已吸附血球顆粒;及利用該第二活塞推桿將該已分離血液自該第二管柱體逆向推回通過該連接管及血液過濾材料,以形成一回沖過濾物質血液,並將該回沖過濾物質血液輸送回該第一管柱體。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血液過濾裝置之操作方法,其中該血液吸附顆粒材料由一顆粒材料及一細胞沾黏材料製成,且該細胞沾黏材料包含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且該第一單體材料及第二單體材料選自一具疏水性基團之單體、一級胺、二級胺、三級胺、四級胺、帶正電單體或其任意組合物,或該細胞沾黏材料選自一含NIPAAM單體的共聚高分子或一複合高分子材料。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血液過濾裝置之操作方法,其中該複合高分子材料由一第一單體材料及一第二單體材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而生成。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血液過濾裝置之操作方法,其中該顆粒材料選自一高比重顆粒材料或一磁性顆粒材料,以便利用該高比重顆粒材料以沉降方式加速分離該血液,或利用該磁性顆粒材料以磁性吸附方式加速分離該血液。
TW105112687A 2016-04-22 2016-04-22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569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687A TWI569861B (zh) 2016-04-22 2016-04-22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687A TWI569861B (zh) 2016-04-22 2016-04-22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9861B true TWI569861B (zh) 2017-02-11
TW201737984A TW201737984A (zh) 2017-11-01

Family

ID=5860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687A TWI569861B (zh) 2016-04-22 2016-04-22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98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548A (zh) * 2019-04-23 2019-09-06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末梢血浆采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548A (zh) * 2019-04-23 2019-09-06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末梢血浆采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984A (zh)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6867B2 (ja) 血液または骨髄中の一定細胞集団をその他のものを枯渇させることにより精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US6008040A (en) Procedures for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cells, cellular materials and proteins
CN109982731B (zh) 离心流体分离设备
WO2003050536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US20130143195A1 (en) Leukocyte purification
US2018025066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luids separation by density gradient
EP334989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luids separation by density gradient
TWI569861B (zh) 血液吸附分離材料、血液過濾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JP3741320B2 (ja) 白血球選択除去フィルター材
JP2013215109A (ja) 分離装置
JP5696527B2 (ja) 血漿分離膜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血漿の分離方法
CN88101007A (zh) 血细胞分离
TWI684466B (zh) 血液吸附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CN111433350B (zh) 从生物样品分离颗粒的方法、系统和过滤单元
CN112011507B (zh) 分离贫血小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TWI666031B (zh) 血球凝集分離裝置及其方法
Graham Isolation of human platelets (thrombocytes)
CN1669591A (zh) 一种血浆分离装置
EP45320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ltration
DE19860952A1 (de) Verfahren zur effizienz- und/oder selektivitätsgesteigerten Sortierzentrifugation oder Sortierdurchflußzentrifugatio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GB2445073A (en) Cell separation device
NZ603760B (en) Leukocyte purif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